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9:59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篇1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地理;“活动”栏目

一、“活动”栏目的教育意义

我国的教学模式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培养,而忽略了实践活动的组织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又因为地理本身具备的实践性以及思维性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相关活动的缺乏就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但是新课标下地理“活动“栏目教学的开展,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教师通过“活动”栏目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活动”栏目的实施策略

1.充分的活动准备工作

教师对“活动”栏目的教学可以通过组织主题“活动”进行开展。在组织主题活动时,教师首先要精心的挑选活动的主题,然后对活动方案进行仔细的设计,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活动的内容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并要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教师在对活动主题进行选择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题目,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在不断的分析和思考中,增强对“活动”的兴趣。

2.自主性的活动形式

教师在对“活动”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后,还要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安排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小组讨论、课外调查等等,不管是什么样活动形式,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自主性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参与度。

3.科学的评价方式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对活动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哪些成功之处以及不足的地方。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多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增强。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中“活动”栏目教学的重点在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篇2

1.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简析

1.1教学模式特点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众所周知,英语教师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就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过程中卓有成效的相互交流。其次,这一先进教学理念的应用还有助于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因此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因此是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客观需要的。

1.2教学模式价值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有着很高的教学价值与实践意义。通常来说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最为核心的思想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最为传统的“教师――教材――学生”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教师――学生――教材”。其次,这一先进教学模式的应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实现让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走进课堂的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最终能够有助于创设出一种更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1.3教学模式目标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的目标在于进一步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由于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的引导能够有助于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自主学习,这实际上能够进一步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在这一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明确学习目标,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加正确地使用教学方法、最终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教学目的,并且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最终可以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做出正确的客观评价。

2.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应用

2.1合理创设语言环境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应用的第一步是合理的创设语言情景。初中英语教师在合理创设语言环境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针对初中阶段学生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来对于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实践。其次,初中英语教师在合理创设语言环境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地打破拼、写限制入门教学模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优化传统的英语记忆模式,最终能能够让学生的自学可以达到识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例如在《welcometoChina!》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就可以用入门教学模式来打破拼和写的限制,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理解教学课文的内容。

2.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应用的关键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初中英语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并且使其能够将教材作为探究的主要对象,最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初中英语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能够有效地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初中英语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阅读课时让学生阅读之前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与听讲促进其自主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3课堂教学合理延伸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应用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合理延伸。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掌握的阅读技巧来让学生从阅读中提高英语水平。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资料能够有利于提高英语写作的水平。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Howwasyourweekend?》时初中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阅读与周末活动有关的小短文,最终能够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整体水平。

3.结束语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悟都是非常重要并且不可或缺的教学组成部分。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应当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准确的导学,并且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悟与自学,来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1]丁小燕.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探究[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02).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管理学改革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我们教师队伍改革反思的重点。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鉴于此,在以上两阶段之基础上,丰富“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过程,即“pDCa循环”中的“C阶段”和“a阶段”。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篇4

关键字: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问题

一、问题的研究分析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学习资料覆盖的知识面不广,主要以教材为主,不能进行知识的延伸。而且在教学中教师的思想不与时俱进,不善于利用其他有用的资源,只是反复地通过教材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样的教学是非常不合理的,对于学生来说,教材的重复学习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来说也难以开拓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有效地为学生的长久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的设立不够完善,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学生的学习方向制定为应付考试,这样的目标设定完全脱离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重心和目标都在于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打基础,而不是为了符合教学标准努力让学生有好的学习成绩单,所以,这样的教学目标是非常不完善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才合适。

二、对策的研究分析

1.加强教材处理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了解分析,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划分,在面向学生教学时把握教材重点,保持教学的有效性和新鲜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融入课堂中去,还能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做铺垫。

2.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身为主体,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技巧和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学习方向和发展方向,教师就必须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我国的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还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在我国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来完善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将初中英语的教学问题逐一解决,不断寻找出有效的对策来完善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冰晶.互动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南方论刊,2007(05).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6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36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高效课堂成为了新一轮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所谓高效课堂,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它是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要求教师在较短时间内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率、效益,并让学生学有所获。现阶段,初中物理并未达到这一要求,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当,课堂教学低效化、无效化的情况严重。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对此问题作一具体分析。

一、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标准。具体到一节课来说,它是该节课所有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指导和引导着教师教学。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但现阶段很多物理教师都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设计,把握不好其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导致教学目标出现了不明确、不具体、不合理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鉴于此,笔者就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分析。

(一)要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具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引领着教师教学,若模糊不清、不具体,就极易导致课堂教学陷入混乱,迷失教学的方向。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明确、具体。初中物理是一门十分严谨的课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用语一定要严谨、准确、具体,将教学的意图清楚地传达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二)要分层

一个班往往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其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所差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如针对优等生,可以提出一些较高的教学目标,提升他们的能力;针对中等生,可以制定一些他们经过努力能达成的目标,锻炼他们的能力;针对后进生,可以提出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三)实施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强调实施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谓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制定物理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规律,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课程标准也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兴趣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课程,蕴藏着许多有趣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知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导入激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里的“开头”“开端”在物理教学中指的就是导入,其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因此,教师要重视导入的设计。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进而积极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

(二)情境激趣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设置情境,可以利用音乐渲染情境,可以通过故事巧设情境,也可以利用悬念创设情境,只要所创设的情境符合教学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验激趣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相对于抽象、枯燥的理论讲解,实验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具体、生动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物理定理的推导过程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当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探索。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运用一些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进而主动去学习。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初中物理知识比较抽象,若仍运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不易让学生理解。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多媒体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化抽象为具体,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全面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和兴趣,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发挥出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适时切入多媒体,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进而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如在教学日食、月食的形成时,如果教师只通过课本上的平面图给学生讲解,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理解环食是怎么形成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看到环食或偏食。对此,教师可利用Flash软件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日食、月食形成的知识。另外,有些实验危险性较大,也有些实验现象不易用肉眼看出来,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完成这些实验的演示,如电流的形成、电磁感应等,这样教学的效果会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也有缺点和不足,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实验,教师要将三者整合,以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构建高效课堂。

四、结语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冷静思考,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罗海东.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

[2]郑红霞.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篇6

一、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何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应当着重去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才会认真去学习,这样一来也会增加学生学习的效率。目前,初中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兴趣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把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利用多种游戏设计,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课堂游戏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拓展训练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课堂任务。多种游戏设计的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将拓展训练很好的融入进去,就会大大加大学生的思维开发,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毕竟,在初中教学阶段,我们需要一手抓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只手也要抓住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利用拓展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适应了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和改革,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把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拓展训练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做到劳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把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形成新的师生关系。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拓展训练充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在教学的活动当中充当引领者的角色,主要为学生提供服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有效地改变了原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当中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拥有专业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有利于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把拓展训练融入到教学当中,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我们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时,会通过拓展性的训练过程,增加学生对于小型社会的真实体会,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以及合作能力。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具体策略

(一)合理制定拓展教学目标

把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的教学当中,需要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初中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有序地开展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把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的教学当中,通过合理制定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已有的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细化的拓展训练目标。在体育教学的融入拓展训练,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充分发挥了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实现。把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的教学当中,要做到以体育教学目标为中心,拓展训练只是为体育教学提供服务。因此,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必须与体育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明确拓展训练的目标,有效地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在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时,教师需要协作学生制定具体课程的拓展教学目标,以提高拓展训练的实际效果。把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可操作的拓展教学目标。

(二)科学安排拓展内容

把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的教学当中,需要教师科学安排拓展训练的内容。因为,在实际的拓展训练中,会有一些非常危险的因素存在,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进行拓展训练时,要合理科学的安排拓展内容。在确保学生无危险的情况下,进行综合素质训练。拓展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地安排拓展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们应该要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承,因为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可以利用民族体育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把传统样式的体育如舞龙、舞狮、扭秧歌等作为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体育教师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选择性地拓展训练内容,充分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在西北地区开展爬山活动,可以把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作为活动地点,科学安排拓展内容,合理安排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既有效地利用了已有的物理资源,也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三)加强拓展?练硬件建设

把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的教学当中,需要加强拓展训练硬件建设。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展需要以硬件作为支撑,如人墙、空中翻转等。完善的硬件设施保证了拓展项目的顺利进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加强拓展训练硬件建设,需要多个方面的努力和投入。目前,我国在拓展训练硬件的建设上仍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主动向上级领导反应实际情况,以为拓展训练的硬件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四)改进拓展训练师资水平

把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的教学当中,需要改进拓展训练师资水平。拓展训练的正常开展,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集中培训初中体育教师参与拓展训练,积累拓展训练的经验,以提高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定期开展拓展培训,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拓展训练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教学内容。组织初中体育教师进行实地考察,以加深对拓展项目内容等方面的认识,根据发展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篇7

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管理上的衔接

⑴加强初中和高中的整合促进教学衔接

初中和高中分设,给教学衔接带来一定障碍。基于这一原因考虑,可打破初中与高中的严格界限,实行初中与高中的整合,即打破初高中的行政界线取消以中考来检验学生的做法,统一协调教学工作的模式,把“六年”看作一个整体,树立为学生发展的共同目标,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充分利用不参加中考的有利条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调整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在初中就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表述能力、思维活动能力,把为高中学习打基础作为重要目标。这样必然能提高高中的学习效率,从根源上解决初高中衔接。

⑵把初中地理纳入升学考试,改革高中地理毕业评价方式

要做好初高中衔接,应尽量保证地理教育的持续性,建议在义务教育九年级也开设地理课。改进原有的地理只是在初二会考而不受重视的考试评价方式,将初中地理纳入升学考试,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初中地理,使学生确实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教育教学目标。针对初高中教育分离这一问题,教育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初高中间的联系,要积极沟通,互通有无。高中地理教师要了解初中教学,掌握学生情况,初中地理教师也要关心高中的教学。

⑶教育教研部门应加强培训和教学研究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初高中学校应经常组织教育培训,强化教学衔接思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面对新课标这一新事物,教师更应摒弃旧的传统思想,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培训交流能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在教学中有效的进行教学衔接。同时,教研部门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组织学校进行教学衔接研究,为教师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不断完善教学实践,将教学衔接落到实处。

二、提高教师队伍教学衔接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效果。加强初高中地理的有效衔接,就必须提高自我素质,加强教师教学衔接水平。要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具备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明确衔接知识点,把握学生的特点,确实实现初高中地理课教学的有效衔接。

⑴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能否顺利地完成。所以教师必须强化自觉衔接意识,把教育衔接工作当成一个常态的教学任务实施下去,初中教师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熟悉高中教学,尽量完成课标要求,为高中奠定基础;高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教学生原有基础、学习和心理状况都要掌握,以便因材施教。

⑵通览教材、课标,对学科知识体系要心中有数

为做到地理衔接教学有效地进行,初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熟知自己所教学段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也要了解高初中的课标和教材。要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需要教师既要在宏观上把握新课标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又要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高屋建瓴,在研究初高中课标和教材的变化,调查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认真做好教学计划,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做好知识衔接,全面把握中学地理教学。“知己知彼”,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讲到哪种程度,学生掌握情况如何,用不用再加深和拓宽,并结合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复习初中地理知识的起点和重点。通过研究课标和教材,教师应把高中教学所需的初中地理缺失的知识点做出归纳,以便指导初高中教学。例如在初中的地球和地图部分,缺少对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地轴倾斜的角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形成等知识点。

⑶注意教学方法的衔接

对教师而言,既要认识到衔接的重要性,又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帮助学生自然过渡。与高中相比,初中教材知识容量小,时间充足,学生的依赖性较大,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或列举大量的具体的地理事实,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训练基本的地理技能,老师就像学生的拐杖。而高中阶段知识容量和难度加大,重视自主学习,同时要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设计上都与初中有很大的区别,尽管高中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推理归纳能力,都比初中有所增强,但仍然要注重学生已有的初中经验,采用学生熟悉的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运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篇8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初中体育;单元设计;科学探讨

一、引言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和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大纲相比,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只给体育教育设定了教学目标,并没有像以往给予明确的具体教学内容。新形势下,为了保证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顺利实施,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制订科学且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来指导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优质的教学单元设计可以为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提供高质的行动纲领,使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忽视教学单元设计不仅仅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很容易导致初中体育教学走上弯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初中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如何制订科学有效的初中体育教学单元设计,已经成为广大初中体育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影响初中体育课堂活动高效性的内外因素剖析

1.外部环境因素

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制度沿袭之下,学生体育学习的外在相关环境,如: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影响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学校和家庭都以学分为主要参考指标,偏重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注重于具体和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对体育锻炼则甚少关注,更有甚者采取了阻挠的方式干涉,使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大,觉得体育锻炼对应试教育的作用不大,只是将体育课作为休闲的场所,而没有构成高效的体育课堂。

2.内部环境因素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内部环境也制约了体育活动的进行,首先,从体育老师的配备来看,专业的体育老师匮乏,初中体育课堂缺乏专业的老师指点和课程设计,成为部分老师的代课环节,体育老师基本没有什么培训机会,体育专业性培训和指导的缺失造成了初中体育的无视状态;其次,从学校的体育设施来看,由于学校资金对体育的投入非常有限,体育活动器材和设施呈现随意化状态,并没有伴随着体育课堂的合理化设计而采用,几乎空白的领域制约了学生体育项目的开展;最后,从体育安全的角度来看,由于家长对学生的安全非常重视,学校作为培训机构,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体育课程的设计有所保留,使生动活跃的体育课堂变成一潭死水。

三、初中体育教学单元设计应遵循的科学原则

1.不间断性原则

不间断性,强调的是在对初中体育的教学单元进行设计的时候,其教学内容无论怎样的扩展,必须是在现有的体育知识的基础之上,且必须保证其是有效的,延续的。唯有如此,体育教学知识的前后知识是连贯的,才能使得在日常教学中不会出现教学形式以及情景和内容的频繁改变,从而反映体育技术。

2.时效性原则

对教学时间的具体要求,是明显区别于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的标志。一些初中体育教师犯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那就是本来适合在冬季开展的教学内容,放到了夏季,或反之。针对此点,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在单元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将安全健康放在单元教学设计的首位,然后遵循实效性原则要将体育教学内容的适宜季节充分考虑其中。

3.节约性原则

如今,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富民强,国家对教育投资也在不断的提高。大多学校体育器材配置已日趋完善。然而在偏远地区,山区学校的体育器材还是不能与体育教学相配套,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所以,在设计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务必不能奢侈浪费,一定要考虑到教学成本,且不能随意的变更。节约性原则既节约了资金,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因为考虑的周密性而节约了组织教学的时间。

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单元设计的基本策略

1.体育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并没有对课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给予明确的建议,也没有详细的体育教学内容,这在无形之中赋予初中体育教师更多的自,从而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初中体育教师的自身优势。而体育单元教学对我们来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必须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观念来指导开展日常教学。因此,新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师必须以新课题理念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有选择有计划地使用教材,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双翼并举,从而使自己站在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

2.应确立正确的体育课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立是初中体育教师制订科学单元教学计划的第一步,而新课标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以往初中体育课程的课时总目标,划分了五个不同学习领域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各自领域的目标,这种新型的目标体系是以往中学体育课程所没有的。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确立学习目标时,可以按照不同阶段学生的体育水平特点,有针对性地将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进行更加具体的细化,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也可以不用具体表述而用几句话进行总体概括,但要表达的意思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而制订,并且必须包括在其学习目标范围内,然后再确定要实现这些学习目标要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3.注重体育课程疑难点的把握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篇9

一、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都是围绕着考试这个指挥棒而进行的,因此,在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施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也只是以单一的知识目标落实为主。这样的教学目标确立,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单单是以知识性的教学作为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就会过于片面,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不相适应的。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实施的根本方向,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的。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中,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多维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既有需要实现的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也要有学生培养的能力目标。除此之外,对于人文素养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也不忽视,在教学中也要渗透情感的教学目标,还要渗透态度教育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目标同样也比较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让多维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可以更好地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长期以来,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真正主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开展都要围绕着教师教学活动而进行,教师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施的权威,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是教学活动实施的配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主体性没有的得到有效的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总是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很少,教师习惯于运用灌输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知识的机械灌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被有效的激发出来,久而久之,初中生对思想品德学习逐渐的失去了兴趣,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初中生失去了吸引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不愿意参与到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状况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实施是非常不利的。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需要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中,改变原有师本论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出发点与落脚点,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兴趣,充分激发初中生参与思想品德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以此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实施。

三、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主要是以那种各自为战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这种个人化倾向的学习方式虽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独立学习活动的开展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的,最主要的局限性体现在当学习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时,靠一个人的独立研究也许能够完成,但当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学习问题时,单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往往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就要求教师要进行科学的分组,合作小组的成员选定,要尽可能地进行合理的小组成员搭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要充分了解,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同学进行合理的组合,这样的合作小组成员的搭配有利于提升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其次,教师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要尽可能的避免随意性,布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合作内容的布置不能过于简单,如果布置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同学们觉得都已经很清楚了,就会缺乏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也不会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热情。同样的道理,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也不能够过于难,如果合作的内容过难,那么学生的合作也很难达到目的,一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要难易适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大有助益。

四、结论

开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对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依然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因此,本文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作者:刘京宝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临沂汪沟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衔接

何谓“衔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释,它是指“两事物(或事物的两部分)前后相接”,也可以说是“关联”、“接轨”,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结合”。所谓“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指在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语文教学各要素、各教学环节的组合以及作用的方式,使语文教学过程处于动态的良性运行状态,使学生在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中语文素养能得以和谐连续的发展和提升。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高中语文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衔接点,加强初高中

语文教学的联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层次的衔接

许多学校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常常要进行摸底测试,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同学们普遍觉得试题难度过大、现代文阅读材料篇幅长、考试时间不够用等,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等考题,在初中时根本没有接触过。而出题老师则觉得题量、试题难度只是高一语文测试的标准,已经很简单了,学生竟是这样的程度,于是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失望,学生也觉得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相脱节,对自己能否学好高中语文信心不足。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学生自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处于新旧临界点的他们,非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关怀,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能一进入高一就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以熟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

虽然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识,例如: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体知识、语用知识、阅读知识、口语交际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等,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就难以建筑起语文素养的大厦。这些语文知识学生在初中是接触过的,但比较分散浅显。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试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作为学习高中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以旧引新,以熟带生,促进知识的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系统。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过渡的不适应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是有联系的,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以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七律·长征》导入,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词豪迈的风格,并在理解鉴赏词的时候,把两首《沁园春》进行比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学到“必修一”的写人写事时,可以联系《背影》、《老王》、《散步》、《羚羊木雕》等初中教材中一些优秀的写人写事的课文,回忆写人写事文章的特点和要求,把高初中有关写人写事的写作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训练,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步地提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举一些初中学过的例句,如讲到文言句式时,可以举“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莲,花之君子者也”、“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等学生熟悉的句子来讲解,学生重译这些句子,容易找出规律,自然会对各类句式的特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以熟带生”“温故知新”的方法,梳理比较,沟通联系,整理归纳,点拨启迪,有助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加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步伐。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好能力层次的衔接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的语文课标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初中语文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是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它把课标的要求具体化了,老师要熟知初高中在语文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利用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在初中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教学上盲目的重复或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