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05:3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1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意义;展望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来源

在刚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以内地为投资建设的重点,缩小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均衡布局为基本目标”的经济策略,大力发展重工业,以轻工业为辅,这时候非区域经济政策并不明显,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比较平衡的,各地区经济差异并不明显。但是这种区域经济均衡平衡发展的政策不能充分调动地区经济发展积极性,越来越显示它的弊端,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加快沿海地区开放为特征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东部地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税收优惠政策和土地优惠政策)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注意,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当地投资建厂,产业结构越来越多样化,新兴出现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社会主义建设融资开辟了新渠道,缓解了我国建设资金短缺的现象;其次,大量新企业的产生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减轻了东部地区就业问题。与此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没有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加上其地理位置不方便进行海上运输,没有得到太多外资的注意。没有外资的支援,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巨大的社会发展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以广东和河南为例,1978年时,广东省的GDp为185.85亿元,河南省的GDp是163亿元,此时两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差不多;1988年,广东省的GDp是1155.37亿元,河南省的GDp为749亿元,相差了406.37亿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广东省和河南省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巨大的经济差异引起了教育,医疗,民生等社会各方面的差异。非均衡发展战略毫无疑问大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一段时间里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不可否认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区域经济差异以及区域内部发达地区和非发达地区经济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转变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各级会议都开始商讨如何缩减区域差异,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这个方针是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为中原经济区设立提供纲领性文件,是我国为协调发展各地区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1.战略位置显著:就全国而言,中部地区是联通东部和西部的重要桥梁,促进中部地区建设,对于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展具有联动作用,同时也是为了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实现东p中p西三个经济区协调发展。

2.综合交通基础建设:最近几年,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铁路网布局将逐步成型,大沿邯(郸)长(治)―邯(郸)济(南)经济带和沿淮经济带将大力发展运输通道的建设,以便和“米”字铁路布局联通,形成更方便快捷的道路运输系统;正在建设中原国际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以及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及空港物流园区,将会形成辐射全国的“内陆无水港”。

3.加快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地区现在更适合设立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技术产业,中原经济区承接部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既有利于实施东部地区“腾笼换鸟”政策,也为中原经济区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当地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和自然景观,充分开放和利用旅游资源,一方面吸引旅客前来观光,另一方面促也进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壮大,使得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调整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

4.加强中原经济区内部之间的联系:中原经济区涉及范围广,包括河南全省、山东西南部、河北南部、安徽西北部和山西东南部共5省,各地区的资源配置情况不同,利用效率也不同。而正在打造的以郑州为中心的铁路和加紧建设的一小时经济圈,将大大增强了区域内部和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联系,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避免资源重复浪费使用,从而带动区域内部协调发展。

5.中原城市群建设:中原经济区将把郑州打造成一个副省级城市,大力推动郑汴一体化,同时发挥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作用,最终形成以郑汴洛为核心的大中原城市群,从而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围地区城镇化,以便解决“马大效应”的问题,逐步缩小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差距。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展望

加强国内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一味的不科学的平均发展,而是根据我国国情具体分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诚然目前我国各区域发展存在明显的经济差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全国城市之间协调发展,也是省内城市和城市,城市和城镇,城镇和城镇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永萍.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探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2]郭岚.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2

关键词: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东中西部存在着相当大发展差距,因此要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

一、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过大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我国东、中、西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经济发展差距,而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且没有得到抑制。[1]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回波效益。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卡尔·冈纳·缪尔达尔(KarlGunarmyrdal)曾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作过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回波效应”概念,所谓回波效应是指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会受到发达地区的不利影响而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具体来说,就是人才、资金、技术纷纷从落后地区被吸收到经济发展中心,从而使发达地区的经济更加发达,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将越来越不发达,这就产生了一个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2]所以,东部地区就像磁铁一般,将中西部稀缺的人才、资金、技术吸引到了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进而影响中西部社会的稳定。

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各省市之间自由流通,才能发挥各自的经济互补性,充分利用各地的比较利益优势,实现国民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但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使得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利益诉求产生较大差异,进而产生冲突。由于地方与地方之间利益冲突的日益恶化,造成严重的市场封锁和贸易壁垒等问题,并且随着地方政府权力和利益趋向的增强有不断蔓延和扩展的趋势,市场封锁和区际贸易壁垒妨碍了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市场封锁和区际贸易壁垒使得各地各自为阵,无法发挥各自的比较利益优势,降低了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削弱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中整体竞争力。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如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将给我国的长远发展留下隐患。假如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势必会加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相互矛盾,甚至有危害国家统一的危险。经济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迫使各方用战争的手段来加以解决,美国的内战就是典型的例证。美国进步主义史学家认为,美国历史上充满着因经济利益引起的“持续不断的冲突”,内战就是最令人信服的例证。[3]因此,要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很好的解决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是在缩小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多种路径选择中较为实际有效的选择

缩小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固然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但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是其中较为实际有效的选择路径。对于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分清问题的主次以及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且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划分来看,长江流域下、中、上游地区所涵盖的地域范围正好对应于中国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而且恰好横穿我国的东中西部;另外,长江流域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1.39%,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6.07%,人口为5.8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2.44%,2010年GDp占到了全国的40.94%;[4]可见,长江流域显然就是我国东中西部发展格局的浓缩版。因此,通过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来解决我国东中西部差距过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解决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问题。

这一路径的选择具有其它选择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首先,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其水运能力要远高于黄河等东西向的河流。三峡工程的全面完成,使得这种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其次,从地理上来看,长江流域地处中国的中部腹地,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又是中国南北经济的过渡地带,兼有南北经济的两大特点,与其他区域天然地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它的发展状况将对中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将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将使我国拥有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塘增长极以外的又一增长极,而且有利于形成横贯东西的经济增长轴使我国这一经济巨龙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脊梁。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有利于发挥长江流域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方式,使经济增长向我国更为广阔的腹地扩散,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实现国民经济长远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极集中于沿海的不利局面。

四、结语

长江流域地区地理上横贯东中西部,经济上存在发展差距,因此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将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杨先明,梁双陆.东西部能力结构差异与西部的能力建设[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70-78。

[2]丁冰.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357-36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3

[关键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前言

伴随人类经济生产分工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区域间市场依存度和空间紧密性不断提高,经济联系逐渐密切,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表明,区域之间能否建立起协调的经济关系,实现区域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对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具有直接影响。

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能力,是转变发展方式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我国区域经济特色日渐明显

进入新世纪,我们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开始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而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特色日渐明显,东部沿海区域的率先发展和先富起来并带动中西部区域共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09年1至8月,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7.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7.0%,增速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9.2%,增速同比加快10.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占全国城镇投资比重为50.4%,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2000年到2008年,国家已安排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00多亿元。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体制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诸多矛盾逐渐显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就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的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二是区域利益主体形成带来的区域问恶性竞争;三是区域间缺乏合作,损失了区域整体效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探寻解决协调发展问题的可行对策,实现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提高和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思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不同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除了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之外,还包括区域中的社会、环境、文化等各系统内部及相关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比单纯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更为丰富,二者不能混用。同样,区域经济差距只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一个组成内容,不代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部。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区域差距问题等同于社会公平问题,因为不同区域自然、社会条件不同,经济自组织过程中产生区域差距是必然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理性的“他组织”行为,来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现象。专业化生产使整个社会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能力提高,进而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但专业化生产效率受到分工交易成本的限制,当分工组织有效率,分工带来的效率超过分工衍生的交易成本时,分工活动便自动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相反如果交易成本过高,分工活动就无法产生。分工的自发演进,分工链在空间范围内拓展、延伸,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空间格局,不同区域因生产分工关系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区域间的经济关系是否协调,决定着区域间的交易成本,影响着社会整体分工水平,因而影响了经济生产效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由此产生。我们首先要要敢于创新,突破体制束缚,提高区域经济协同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这些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体制不顺、地区分割、利益保护等也是束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要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敢于创新,从体制、机制、观念、利益等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其次,要善于利用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很好地利用了自身优势,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但是也有一些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把眼光放在了向中央要项目、要政策、要资金等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不明显。所以,今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如何利用区域优势的工作,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第三,要发挥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动作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确定区域相对优势产业,同时树立集群企业诚信观念、品牌意识,防止出现产品侵权和假冒伪劣现象,严格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久动力。

参考文献:

[1]杜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0

[2]高敬旗,王东晖.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研究.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7

[3]张智勇.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求索,2006;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4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周鹏,浙江师范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副教授,管理学博士;潘嗥,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浙江 杭州 3210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065―05

一、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式选择

单纯的计划经济协调模式或完全的市场经济协调发展模式都不能解决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协调与制衡,区域发展很难达到协调发展状态。市场协调的功能在许多方面虽优于政府协调,但市场协调尤如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更有效地协调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关系,也可能在某一时期内继续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状态。市场协调的这种双重性也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方式不可能单一地运用一种方式。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协调取代政府协调上升为主导地位,但仍然需要政府协调。政府协调的主要职能就是通过宏观政策的指导,修正市场秩序和市场分配结果,避免市场协调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及不公平竞争现象,引导市场协调朝着更有效地协调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关系的方向运作。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事实上也进入市场,参与了市场经济活动,并成为市场行为主体之一,政府行为受到行为者认识能力的局限,因而也表现出有限理性。在这一点上与一般的市场行为主体具有共同之处,同样需要规范、修正与约束。

我国既不能再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用计划模式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用完全市场型经济协调模式去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要选择的是适应长江三角洲发展需要的协调发展模式。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应该是在形成利益互动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开创更为规范、更为紧密的长期合作局面,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整合,寻找突破口,通过率先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等个别职能部门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长三角整个区域的一体化和谐发展。基于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应该是“政府统筹、市场调节”的协调发展模式,即通过政府统筹、市场调节来解决这一区域共同关心的问题,协调区际利益关系,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统筹的市场协调模式是协调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更为具体的长三角区域区际政府协调模式、长三角区域产业协调模式、长三角区域空间协调模式、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调模式、长三角区域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模式等专门模式,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扩展。

二、长三角“政府统筹、市场调节”的区域社会经济协调模式的基本内涵

这一模式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政府统筹,这里政府应该包括中央政府、长江三角洲三省市的联合经济组织及各级地方政府等,它们对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无法解决或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进行统筹解决;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成为主流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手段与工具,市场是协调的主体,只有市场解决不了的,才能交给政府或与政府一起去解决。为此,我们必须对市场与政府两种力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范畴进行规范分析。

(一)政府统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坚持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实施科学发展观,指导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基于此,长江三角洲政府统筹的基本范畴应该包括:

1.统筹长江三角洲区域城镇体系的建设布局。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往往会对周围城市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城市究竟该如何发展,发展到多大规模,不全是该城市自己的事,而必须与周边区域的城市协调起来,否则各城市都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说,协调区域发展首先是要协调城市的空间布局。从长三角的现有情况看,要协调城市的空间布局,政府必须统筹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强化特大城市的中心地位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大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小城市发展实力,加快特色小城镇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就是要建成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为支撑的等级完备、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世界级城市群。

协调城镇功能,提升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充分发挥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中心作用,使上海成为吸引全球流动资本、传递辐射功能的世界城市。

增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副中心城市的作用。鼓励城市竞争性合作,依托上海,错位发展,提升副中心城市的生产和服务功能,支撑上海的核心地位,传递上海的辐射功能,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根据区域总体布局各功能区的发展定位,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明确各区域的人口增长导向。鼓励人口向沿江、沿湾、沿海地区集聚和转移;积极鼓励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地区的人口逐步向外迁移,严格控制人口总量规模。这些都需要政府统筹才能顺利完成。

2.统筹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重大交通、通信、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由此可见,对交通、通信、电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政府应该而且能够进行统筹安排。根据目前基础设施布局方面的问题和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今后统筹交通、通信、电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应主要放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同一种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统筹安排;二是对中心城市或枢纽城市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三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与区域发展战略的统筹。

对长三角区域来说,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要以现有运输网络为依托,以加快发展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干线航道等大容量、集约化、生态型的交通方式为重点,通过完善高速公路网络结构、集约利用通道和桥位资源,构筑六大区内综合运输通道,进一步加强区内外主要城市、产业带和主要港口的运输联系。此外,还加快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高速公用互联传输网,加快信息港建设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3.统筹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重大的能源、原材料

等基础产业项目的建设布局。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与之相配套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投资建设的重大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项目,政府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这表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重大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和布局,政府应该而且能够进行调控。

就长江三角洲区域而言,以能源基本满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要改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实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大力加强区域能源协作,发挥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促进与保障作用,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要重点协调布局的基础产业主要有电力、油气、煤炭、新能源等,必须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建设。

4.统筹长江三角洲区域水资源、耕地资源等重要稀缺资源在各地区间的分配。对区域重要稀缺资源必须统筹分配,其中以水、土资源尤为重要。大江、大河流域往往是跨行政区的,对水资源的分配进行统筹,就是要统筹主要流域水资源在上、中、下游之间的分配。对流域上、中、下游包括水资源在内的各种利益协调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妥善解决,必须建立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利益补偿机制,这无疑需要长江三角洲区域政府的统筹协调。耕地的协调问题日益突出。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完全不占用耕地是不现实的。问题的关键是,哪儿的该占、哪儿的不该占要明确,占了以后如何来弥补要合理。这些都需要政府协调。要解决滥用耕地问题,必须采取主体功能区的管理办法,要明确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地区和控制地区,以及生态保护地区。重点是加强非工业化、城镇化地区的耕地保护,并且要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将部分工业化、城镇化地区的利益转移到其他地区。因此,在统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必须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统筹耕地在不同省区市之间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在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有效地保护好耕地资源。

5.统筹社会公共资源与服务在各地区间的配置与管理。公共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础。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直接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了各级财政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和任务。公共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消费的平等化,也就是通过政府干预来部分切断财富、收入与消费的因果关联,阻止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效应继续向消费领域蔓延,以避免或消除贫富不均的现象,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目前长江三角洲各省区市发展条件差异较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还很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公共产品与服务领域的合作潜力十分巨大。为了弥补长三角某些地区并不鲜见的公共资源与服务的不足与另外一些地区的巨大浪费与闲置,目前政府要统筹的是重要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资源与服务的合理配置,非常需要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服务平台,为公共资源与服务的合理有效配置创造条件。

(二)市场调节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必须把市场调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放在主体地位。市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域十分广阔,可以说除了政府统筹的,都应该交给市场去解决。要充分发挥市场协调经济关系的基础作用,让市场引导企业,使企业按照市场需要自主决策,自主经营,利用市场的价格机制使产品结构、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的需求结构,使市场机制引导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地区布局合理化,调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本质上是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分配和组合,即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市场价格信号的变动引起资源的自由转移来配置资源。价格信号反映了供求关系,是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通过价格机制的运动而启动竞争机制,竞争关系的展开形成资源的配置过程,反过来又调节供求关系,其结果是使资源在区域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市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其他区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1.有效的市场竞争是区域经济高水平协调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经济发展高水平的协调,而不是低水平的公平发展。实践证明市场制度是解决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运行的机理就是竞争,市场参与者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通过与相同类型参与者竞争,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竞争虽然是一个残酷的优胜劣汰过程,但它是经济发展最有效率的手段。通过竞争,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使区域经济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可能。所以说市场竞争是区域实现高水平协调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哪里的市场化程度高,哪里的协调发展水平也较高。因此,长三角地区必须把培养市场竞争机制放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2.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利益导向,资金、人才、技术等流动性较强的要素,会根据价格信号的传导机制,流向价格高的地区,形成资金和人才的密集区域,达到规模效应。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可以深化地区之间的分工,提高分工的水平,促进技术的进步,提高劳动效率,实现生产者的报酬递增,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要素的规模集聚可以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高低又是决定分工程度的重要因素。当一个地区的生产要素聚集到一定的阶段时,要素的规模报酬已经不能实现递增,甚至有递减的趋势时,交易成本也会随之提高,这时生产要素又会流向新的区域,产业也开始转移。通过这样的转移辐射,地区之间的经济得到均衡、协调发展。这种跨区域的资源配置,政府是无能为力的,必须把它交给市场。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还不充分,市场的潜力还很大。

以下以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为例,说明市场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见图1。

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合理有效的产业结构对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十分重要。不可否认,长三角在轻工、纺织等不少行业,确实存在着典型的产业同构以及由此引发的无序竞争。我们应该反思这种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同时也必须肯定这只能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方式解决。过去一些地方政府也作了相关的努力,制定产业政策与规划来解决区域产业同构问题,但都收效甚微。其实,江浙民营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正是在这么一种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完成的。也就是说,地区产业同构化既然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难以完全避免的,那也只能在市场竞争过程

中不断解决。

4.市场促进产品价值的实现更有效率。政府调控可以平衡各地区的差距,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压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使其不能按照供需的平衡关系来决定价格,其代价也是高昂的。价格作为市场经济中经济关系的核心体现,如果价格的信号不能正确反映供需关系,与产品相关的资源便是低效率的。由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导致产品的生产者和资源拥有者之间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时的不公平。市场通过价格传导正确的供需关系,实现了产品生产者和资源拥有者自身的价值,避免了因政府干预而形成的社会福利的不公平分配。同时由于正确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提升生产者的效率,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鼓励技术的创新和新技术的使用,最终达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无论是由多国组成的欧盟地区,还是一国内部的美国和德国,其区域协调政策应用的基础都是完善的市场机制。也就是说,尽管这些国家或地区对落后地区都采取了财政援助政策,但保障这些政策有效性的却是其背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此外,现阶段,在存在多个区域重点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有限的财力不足以对广大的后发区域进行财政扶持,而且,政府干预过多还会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也决定了市场机制应当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逐步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创造条件。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进展缓慢,与政府及其相关组织工作不到位或无作为有关,也与市场调节功能的发挥不充分直接相关,而问题的关键都与协调机制不健全关系密切。因此,必须加强协调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5

(湖南省新化县人大,湖南新化417600)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产业扮演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物流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其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已经引起更多国家的重视。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约束,民众对物流产业的认识不够,导致我国现阶段物流行业发展落后,企业规模不大,操作方式落后,供求关系调节欠佳,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需要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了解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掌握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物流产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63-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罗廷(1982-),男,湖南新化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一、引言

物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分配,在区域经济贸易、资源分配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物流产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亟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物流业与区域经济概述

只有掌握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了解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对用,才能协调好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并且生产资料的需求随之增大,从而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反之,物流行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物流行业与区域经济是一种互相促进、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二)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促使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对区域的空间结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此外,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布局规划,促进以区域为中心的市场网络的建立,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1.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

(1)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对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以及资源进行整合,物流发展过程中会将人力资源迅速调动起来,建立支柱产业,聚集资金,良好的物流发展有助于经济区域健康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2)物流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扩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物流业的发展以及运营管理能够使得区域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物资转变及扩散能够使区域及周边地区实现经济飞跃发展。

2.区域经济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物流业规模的扩大提供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规模的扩大,从而促进了物流业的有效发展。区域经济规模越大,物流业所发挥作用的空间就越大,进而促进物流业规模的扩大。(2)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提升物流业的水平和层次。[2]通常来说,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也很高,因为区域经济内部需要优越的基础物质条件以及配送条件。因此,区域经济能够促进物流各方面的发展。

三、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完善物流产业的市场机制、加快体制改革、提升物流产业的管理水平,进而增加区域经济效益,加强区域间物流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1.完善物流产业的市场机制,加快体制改革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健全并完善物流产业市场机制,主要原因是物流市场机制的发展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衡量该区域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3]因此,发展物流产业必须首先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利用市场对物流产业的调节作用,加快市场体制改革,为现代物流产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科学合理的、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此外,市场机制的完善将给物流产业带来新鲜活力,提高人员的就业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周围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

2.提升物流产业的管理水平,增加区域经济效益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物流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基础产业,良好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能够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加强区域间物流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顺应时展的重要举措。加强区域间物流产业的良性互动,能够更加统一地、科学合理地对物流产业进行统筹配置,逐渐将区域物流调整到跨区域发展,以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从而带动全民经济的发展。多个区域间通过合作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制定适合于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应政策方案,促进有效的产业分工以及合理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加强区域间物流产业的良性互动,将会对区域经济及周围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物流行业也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完善物流产业的市场机制,加快体制改革、提升物流产业的管理水平,加强区域间物流产业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亚贞.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J].物流技术,2014,(3).

[2]马天牧.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探讨[J].企业文化,2014,(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6

关键词:教育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引言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这里的“欠发展”是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意思,不同于“欠发达”,欠发达是不够发达,但含有发达的成分,而“欠发展”是一个更普遍而沉重的现实。这里的“区域”更多是指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因此,“欠发展区域”的定义是指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即一个以上的欠发展县或欠发展地区,是以发展地区作为参照物。“欠发展”区域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

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来办好区域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现有投入渠道潜力的同时,使教育投入结构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而要完成社会资本与区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须改革办学体制和产权制度,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7

关键词:

新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1602

1新时期区域经济现状

1.1我国新时期的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区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本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区域经济协调的重视。党的十党明确提出区域性战略的重要性不会削弱,跨区域增长极的培育将成为重点。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将其提升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继续贯彻落实十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在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做出了更为科学细致的安排,这值得各个方面予以高度关注。区域发展战略始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区域经济差距现状可以说是我国整体区域经济状况的一个缩影。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苏北地区的一些县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有的仅能达到温饱水平。目前,苏南地区已基本实现小康,且大部分经济指标超过了小康标准,而苏北则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度之中,且部分县市还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江苏省委、省政府近些年也开始重视苏北和苏南的协调发展,一直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旨在增加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扶持苏北产业发展、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推动苏南苏北合作等。“十二五”规划明确了要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扶持力度,二是强调增强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具体在坚持把推进“四项转移”作为整个苏北发展工作的主要着力点,重点抓好推进国内外产业向苏北转移,深入推进南北对口合作,重点推进共建园区建设(胡俊峰,2014),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2江苏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现状

表1与表2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局网站的《江苏统计年鉴》。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13年,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5个苏南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为36385.87亿元,南通、扬州、泰州3个苏中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为11297.81亿元,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5个苏北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为13558.88亿元。苏南以占全省41.7%的人口创造了全省59%的GDp,其GDp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为1.4;苏中以占全省20.7%的人口创造了全省GDp总额的18%,其比值为0.87;而苏北以占全省37.6%的人口创造了全省GDp总额的22%,这一比值仅为0.59。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13年全省人均74607元,苏南为110051元;苏中为68897元,苏北为45444元,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产业结构分析,三大区域的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劳动力比重由南至北逐步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苏北略低于苏南、苏中。苏南的第一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仅仅有2.29%,说明苏南的产业层次较高。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都占主要部分,第二产业已成为苏南的主导产业,而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47.39%,表明其产业结构较为优化。苏中第二产业比重比较大,从业人口也大多集中在此产业,结构有优化趋势。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占1/3,但第一产业的产值大约只占苏北总产值的12.45%,而且就业人口中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少,产业结构不合理,体现苏北的产业层次较低。三大区域经济结构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1.3江苏三大区域经济差异原因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现今,江苏经历了一个经济加速增长与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出一个由相对较小到持续扩大再到趋于缩小的演变过程。但是经济水平差距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苏南地区一直领先于苏中苏北,处于发展较快的趋势的原因主要有外资影响、地域优势以及科技创新等。

(1)图1~图3的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局网站的《江苏统计年鉴》。统计了近10年江苏三大区域的进出口以及FDi数据。从进出口总额看,无疑是苏南地区增长迅速,并有着一定的上升趋势,2008年到2009年的小幅下降应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苏中、苏北增长幅度很小,贸易总额远低于苏南。FDi总体趋势特点与进出口总额大致相同。从出口所占进出口总额比重看,苏北苏中比苏南高,但苏北主要以原料、矿产等初级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出口为主,高附加值、高收益的加工、精加工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较小。

(2)地理因素,相比于苏中和苏北,苏南有较好的地域优势。苏南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受上海的辐射和推动,交通便捷,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其经济快速发展。苏中东濒东海、南靠长江,与苏南联系紧密,受一定发展辐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较苏北好。而苏北地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虽有运输优势,但整体城市化进程较弱,基础设施不良,综合运输不强,并且距离上海较远,接受发达经济的辐射和引拉作用较弱。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发展靠的是人才和教育。图4是2004年到2008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地区人口数的比重,明显的苏南技术人员比重远多于苏中和苏北。图5直观地表现了苏南专利多于苏中、苏北,进一步体现其人才科技方面的优势。可以认为,苏北具有人口优势,人才却匮乏,这必然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同样苏南地区先进的科技,较为完善和优质的教育给了其发展的动力与基础,其快速发展又会倒过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聚集,进而不断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等。

2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针对江苏三大地区的不平衡发展,本文认为政府要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福利均等化,通过区域和城乡一体化理念,实现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于公平原则和社会平均水平,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使不同社会阶层均衡受益,由此确保全体人民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缩小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公共服务的范围界定为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八个领域,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的任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等,都离不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注重公共服务就是注重民生,以人为本的标准要求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协调江苏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动力。江苏目前不均等化的现状制约了苏北地区的发展,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周边城市,不利于江苏整体的经济增长。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苏中和苏北加强基础设施,注重医疗、教育与基础保障,加强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等(徐康宁,2014)。

同时,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起到社会政策兜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区域发展协调的环境,进而有利于优化社会财富分配,有利于缓解和抑制利益分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提高生产效率等。

3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3.1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特别要结合苏北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一要加强苏北、苏中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支出、医疗保障等服务(SylvieDmurger,2002)。苏北、苏中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程度远不如苏南地区有利。可以引导国内外直接或间接投资优先考虑投入到交通设施领域,因为,有利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吸引产业资本,从而增加地区总收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二要增强苏北、苏中地区的教育优惠,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体系等。苏北、苏中地区经济不发达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相

应的优秀人才带动生产力。加大优秀师资的引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建设有竞争力的高水平高校吸引外来人才等,均有利于增强地区创新能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等。

3.2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公共服务需求压力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要求政府需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做到财为民用,重点偏向苏北,提高苏北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也要规范财政支出,完善监管机制。

3.3加速工业化进程

苏北、苏中地区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速地区工业化就是非农化、减少劳动力剩余的过程。因此加速工业化进程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同时苏南、苏中、苏南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以连云港为例,连云港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着天然的港口,且属于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理应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是长期以来连云港与周边尤其是与发达地区的交通欠便利,使得该地区发展较为缓慢,在江苏省的经济排名还比较靠后。此外,工业化进程还会有利于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其数量和质量。

3.4实现区域合作:苏南研发,苏北制造

当前,苏南地区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外商投资的数量也相对较多,这也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区域投资成本相对较高,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下一步外商投资的数量。所谓区域合作,即外商或国内企业在苏南地区进行经营或研发,而将一些用地面积较大,劳动力需求较多的分公司、子公司或者工厂搬迁到苏北、苏中地区(徐元明,刘远,2009),这不仅会分摊成本,而且会带动区域板块经济增长、引进与提升研发实力、吸引国内外高质量人才集聚等,进而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快江苏整体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徐康宁.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新思路[J].江海学刊,2014,(02):7277,238.

[2]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工业化水平与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10):6572.

[3]SylvieDmurger.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J].经济研究,2002,(09):1423,92.

[4]胡俊峰.跨江合作、产业转移与园区共建――新时期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4,(08):3234.

[5]储东涛.从“区域共同发展”走向“区域协调发展”――对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2):7481.

[6]沈正平,翟仁祥.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协调研究――兼与鲁南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比较[J].经济地理,2003,23(06):743746,755.

[7]徐元明,刘远.江苏南北差距现状与区域统筹发展的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3035.

[8]薛鹏.地理环境与经济增长: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8

王超说,下一个5年将是中国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为完善的5年。在今后5年中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订了包括经济特区、经济带、经济圈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王超说,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辐射和带动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经济区域的共同成长,为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王超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家重点经济带以及相继实施的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使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尤其是近10多年来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了更大的成效,已初步形成城市群区域发展基本格局。

王超说,2009年以来,为更好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同时也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国家出台了大量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其中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数量超过前4年的总和.速度前所未有。这些区域经济规划的范围涉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经济区域。

同时,国家在继续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西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与之相呼应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8年超过10%。200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增速连续3年高于东部地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成效逐渐显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9

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第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单一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稀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那么人口优势就会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河南为例,河南地处我国中原地区,省内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河南却是中国人口大省,2014全国总人口数量13亿6072万,河南人口数量约一亿,世界上没有几个大国的人口能与之相比。如何进行长远规划,并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好省内约一亿的人口,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对GDp常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做oLS回归性分析,得出Dw值,Dw值说明GDp的值与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对GDp的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同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出现增长,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会导致高精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谓存续相依,不可分割。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好的证明。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协调性关系,以区域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促进经济长效发展为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河南省为例,拥有的全国知名大学较少,要大力推进高校发展。这些高校是本区域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础。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均衡人才就业机会,为本区域自培养的人力资源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高校也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人力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展所长。

2、加快吸引外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长效战略的形成,仅靠本地人力资源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受区域限制、学科限制、平台限制等,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来人力资源的吸引,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发展平台是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外来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聚和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人力资源汇集必然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人尽其才。

3、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作为产能增长和利润提高的方式。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而第一产业的高能耗、低输出、高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各地政府缩减第一产业的决心。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发展关键,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政府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为优秀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注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是关系着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我国情况来看,各地区普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艰苦,就业岗位少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仅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快速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政府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适当帮扶,也可开设相关专技领域的“扶持计划项目”,制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引进的政策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10

关键词:税收负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直接税间接税

在诸多税种当中,所得税能够很好地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不同地区的人民收入发生变化,购买力就会发生变化,也就会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用收入效应来说明税收的这种作用。这里的税制结构是指税收制度中税种的构成及各税种在其中所占的地位。主要是指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关系。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进行划分,即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归属于直接税。一般认为,所得税和财产税属于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由于采用累进税率,可以很好地贯彻税收公平的原则。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利于组织财政收入,但不利于实现税收的公平原则。下文考察韩国宏观税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税收负担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一)韩国直接税和间接税分析

首先是韩国的直接税和间接税所占的比例。从图1可以看出韩国的直接税所占比例大于间接税所占的比例,且呈增加的趋势。直接税具有不易转嫁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调节收入的作用。

其次,分析韩国企业所得税情况。图2表明了分年度分地区的韩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首尔厅的税收收入优势明显,然后是中部厅、大丘厅和釜山厅,大田厅和光州厅最差。这与韩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是相适应的,首尔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厅的仁川和京畿道;大丘厅所在的大丘地区和庆北地区;釜山厅所在的釜山地区、蔚山和庆南地区。最差的就是大田厅所在的忠清道地区和光州厅所在的全罗到地区。企业所得税是直接税,且韩国的企业所得税是累进税率,具有很好的调节收入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再看韩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图3表明了分年度分地区的韩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首尔厅的税收收入优势明显,然后是中部厅、大丘厅和釜山厅,大田厅和光州厅最差。这与韩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是相适应的,首尔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厅的仁川和京畿道;大丘厅所在的大丘地区和庆北地区;釜山厅所在的釜山地区、蔚山和庆南地区。最差的就是大田厅所在的忠清道地区和光州厅所在的全罗到地区。个人所得税是直接税,且韩国的企业所得税是累进税率,具有很好的调节收入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最后,分析韩国的增值税情况。图4表明了分年度分地区的增值税的纳税情况,从图4可以看出,除了首尔厅的收入相对明显外,其他地区的增值税收入基本都差不多。因为韩国的增值税是消费型的增值税,且增值税是间接税,调节收入的作用不明显。

图5表明了2004年韩国分道(省)和广域市(直辖市)的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也是和韩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具有很好的调节收入的作用。韩国的地方税主要是由财产税制组成的,属于直接税,也具有很好的调节收入的作用,如图6所示。

(二)韩国企业所得税分收入规模纳税情况分析

表1表明了韩国企业所得税分收入规模纳税情况,把韩国的企业按照收入分类,分析一下到底是高收入的企业群缴纳税收多,还是低收入的企业群缴纳税收多。

从图7可以看出收入高的企业群缴纳的税收明显高于收入低的企业群。

本文依照收入规模进行分类,以100亿韩元为标准,分为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分析是高收入的企业群纳税多,还是低收入的企业群纳税多。结果发现,1000亿以上法人企业纳税总额占全部纳税额的79%,1000亿以下法人企业纳税总额占全部纳税额的21%。高收入的企业群多纳税,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1000亿以上法人纳税人数却只占总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数的1%,而1000亿以下法人纳税人数却占总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数的99%,少数富裕的企业群缴纳了大部分的税收,说明韩国的企业所得税起到了很好的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进而也能起到调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优化税收制度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增值税方面,目前我国所实行的是不分地区经济差异、统一税率的生产型“增值税”,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税负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历来是我国的重要原材料基地,主要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大中型企业,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严重制约了西部企业的资本积累和技术改造,导致粗放经营,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增长乏力。另外,以农产品初级加工和资源开发为主的西部地区,增值税税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我国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在西部地区客观上起到了逆向调节作用,如果把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西部地区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税收抵扣,也符合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

我国也应当考虑遵循国际趋势、再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在拓宽税基的基础上,采用累进的所得税率,既能发挥企业所得税制度的财政功能作用,又可以使企业所得税真正成为重要的经济政策工具,在整体上降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吴朝霞.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的优化及策略[J].经济师,2007(10)

2.王盛尹.我国的税收负担:现状与完善[J].科技经济市场,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