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3:04

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篇1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三、复习巩固及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篇2

关键词:读法;听法;思法;问法;记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29-01

在初中数学循环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七年级数学学法的重要性。过去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对学生是怎样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往往很少问津。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逐渐改变了对教的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学习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高低,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法较差也能通过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由文字发展到符号、图形……,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还用小学时的方法对待,将会因学不得法而使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成为学困生。而且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重视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如何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学法指导。

一、“读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不知道怎样读数学书,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且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读数学书呢?平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二、“听法”指导

“听”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否,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而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1)思想专注、专心听讲;(2)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3)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4)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5)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数学思想方法;(6)听课后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思法”指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指学生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狭窄思维中,更不要说发散思维。因此,在学习中应指导他们做到:(1)敢思、勤思、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2)善思。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3)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四、“问法”指导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不问。”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学习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这句话常挂在人们的嘴边。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问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1)追问法;(2)反问法;(3)类比提问法;(4)联系实际提问法。此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当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应因人而异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问、敢问、勤问、善问。

五、“记法”指导

“记”有两种:一是用“手”记。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用“记”代替“听”和“思”。因此,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2)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3)记解题思路、思想方法;(4)记课堂小结。并使学生明确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习惯;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96-01

如何打破七年级学生写作僵化、语言套话、对他们进行写作兴趣的引导,是一件富有挑战的工作,我将结合自己在七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训练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归纳为如下几点:

1.借助教材,预设课堂作文训练的针对性

起始年级应重视基础从课本出发,充分发挥教材阅读文本作用,结合教师课堂的传授与同主题文章的阅读开展系列主题写作教学,关注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训练的针对性。七年级教材以主题为单元,只是从一个单元教学主题出发,进行主题式写作,只有六篇作文训练的量,远远达不到对学生读写训练文字的量化标准,但是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文本的摘选密切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因而,我结合教材特点与课时安排特点,自己提前安排了一套整个学期的命题作文题目与自拟题作文题目,每两周进行一次连堂课的命题大作文训练(题目为:《这样的我》、《我身边的"保尔"》、《我的理想》、《感动我生命的一个人》、《校园的秋色》、《月夜随想》、《感谢您》、《家庭的风波》,每周末安排一次自拟题字数不限的生活作文周记练笔交流。从作文的课时与数量上提供了保障,从命题上结合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特点,作文命题宽了,写作的内容宽了,学生在教材阅读文本的指引下自然生成作文内容,用不着说假话编作文。同时由于生活的视野宽了,对每周生活的观察与反思与交流,又能促使他们提高思想的深度。只有结合教材特点提前预案,给学生一定的生活与阅读的空间,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之言之有物训练有素。做到学生写作训练要有针对性。

2.回归生活,达成课外作文练笔的及时性

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今天的中学生一方面由于信息资讯的爆炸电视电脑的普及知识明显丰富;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工作的繁忙无暇与之沟通交流导致生活方式比较封闭,每天的三点一线很少有社会生活的体验;同时,有限的校园生活又由于学习的压力而课外生活相对贫乏,缺少生动活泼的记忆。因而,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适时的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叶一枝。从每一个瞬间入手,用文字将生活定格,让笔使生活还原。生活随笔本就成了我和学生分享初一成长的记录册,成为了写作练笔的功不可没的"元勋"。走进学生的世界你会惊奇的发现:篮球比赛的精彩、主题班会的策划、演讲比赛的紧张、考试失败的悲伤与崛起,一次伤痛对他们的人生就是一笔财富,一次欢笑对他们展现的就是一道彩虹,青春的渴望与羞涩在他们的笔下成了愿意抒发真性情的喷涌之泉。

3.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3.1指导学生善于观察,为写作积累素材。《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观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基础,没有观察,学生作文就无从下笔,无话可说。现在部分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拿起笔来总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或者写起来言之无物。其原因就是缺少观察,素材积累不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多观察,让外界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观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引导学生正确感悟生活,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哲理。

3.2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写作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言为心声","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好的文章无不是人们的激情感慨之作。在学生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情不自禁地袒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才能消除学生厌恶作文的情绪,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传递和交流信息,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例如通过命题激感,写《我的童年》,学生看到题目,就会引起对童年的回忆。如果命题作文不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压抑学生的情感。因此,作文命题必须拨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教学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的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欺负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对此,具体做法如下:

4.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他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吧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景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显示会兴趣盎然、解决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4.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细化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老师的帮手,一起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便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精炼、语调变化要得当,板书设计要合理,字体要优美大方,知识要丰富等能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篇4

关键词:兴趣;教学方法;英语学习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趋于下降,其中七年级与八年级,七年级与九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兴趣的丧失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和保证。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往往会体会到学生这样的学习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放弃。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转化为逆反心理。尤其到了高年级,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学生对英语已经没了兴趣,不想学英语甚至部分同学开始放弃了。怎样才能使学生重新燃起对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

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农村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英语越来越不感兴趣

对七年级到九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七年级92%的同学喜欢学英语;八年级78%的同学对英语感兴趣;九年级57%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下过决心要努力学习,但由于他们缺乏毅力,一旦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形成了想学好又怕吃苦的矛盾心理。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回答错了问题或发错音之后,其他同学都嘲笑他,久而久之他就对英语不感兴趣了。由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非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即使努力了,也收获甚微,成绩不能提高;有的甚至还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教师的批评,形成了自卑心理。

2.存在软件差距

城区的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家长全力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农村孩子学习条件不够优越,农村父母天天忙于干活,真正能够关心孩子学习的寥寥无几。加上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听力的时间不足,口语练习的时间很少,能力不能很好地提高。“外教”的教学更是望尘莫及、望而兴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没有长远计划,仅限于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一步步地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而是教单词只教单词,教七年级没有为八年级做好铺垫,造成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学生学了一个个的英语知识点,却还没有掌握住英语语言。而一旦出现了两级分化,对成绩好的学生更偏爱有加;对后进生缺乏信心,少有耐心,听之任之,加剧了两极分化。

二、改善农村英语教学的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匈牙利的语言学家卡莫·洛姆布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语言学习的成就:“付出的时间+兴趣=结果。”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笔者重点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增加了新鲜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与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听说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口语一直是中国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在课堂上更是张不开嘴、开不了口,让他们上台表演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每一模块都围绕中心话题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让他们进行英语口语交流。例如: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说爱动,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强,笔者就重点培养他们开口说话的能力,要求他们响亮清楚、正确地说英语,坚持Dailytalk,Freetalk,又要求学生轮流有准备地讲趣味式小故事,然后由其他同学回答简单问题,学生们要认真准备,聚精会神地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课本和课外文章进行精读和粗读,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旧联系,扩大兴趣

新旧联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法则,它着眼于新旧之间的联系,通过重现有关的指示,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支点。这不仅能减缓新知识学习的坡度,而且能通过检索“线索”的作用,激活认知结构中的相关信息,为学习做好心理的和知识的准备。在英语教学中,记忆单词是一大难关,如果让学生机械地读背抄写,很容易让他们厌倦。因此,笔者在教单词时运用集中识词法、分散记忆法、单词接龙法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单词的积极性,而且掌握了更多的词汇量。对于初中阶段要求的课本外的400个单词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的机会,坚持下来,收获不少。

3.利用图画、顺口溜、口诀等,诱导兴趣

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篇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108-01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维护社会安定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们只有具备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方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中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更应当遵从这一发展需要,不断地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从而健康地成长。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思想品德教师如何把握思想品德学科特点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进行规则意识与守法观念教育,实现法律意识培养由浅入深、循序发展

法律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规则与秩序意识,学生只有认识规则、遵守秩序,方能够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开展规则意识与守法观念教育,在课程导入、教学渗透、日常交流等多个方面下功夫,使学生在思想和观念上重视法律意识。例如,教学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的《规则与秩序》,笔者没有急于进入课堂教学流程,而是随机抽8个学生上台,让每个学生随意从课文中选择一段文字以不同的方言、语速、音量和语调同时进行朗读,台下的学生聆听。“七嘴八舌”式的朗读使得课堂一片嘈杂。笔者把握机会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混乱不堪、嘈杂散乱的状态?”学生们陷入了沉思,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因为缺少“规则”导致“秩序”混乱。这样导入课堂,自然地将规则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内容引出,使学生能够明白遵守规则与法律的重要性。

教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守法观念,需要在日常行为中慢慢地渗透,一点一滴地进行培养。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过马路的过程中,以行人“闯红灯”的现象为切入点,介绍了相关交通规则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笔者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还开展了“遵规守纪向我看”活动。

二、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法律知识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教师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能,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来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例如,教学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法律初探》,在课堂教学之初,笔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常用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讲解,使学生对其形成基本的认知和印象。接着,笔者用“知识竞答”的形式来逐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组织“教师提问,小组抢答”“小组之间竞答”“小组内部竞答”等多种形式的问答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在学生初步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基础上,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小品《公交车故事》(偷盗案例)、情景剧《保护自我》(青少年保护案例)、案例演示《我的物品你别动》(物权法案例)等引入课堂,这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随后,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对相关案例进行“审判”,提升了学生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最后,笔者组织“课堂辩论赛”,让学生围绕“道德与法律的效力谁更大?”“未成年人是否需要法律照顾?”等辩题开展辩论。这样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三、课堂引导与课外延伸并重,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中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仅要注重课堂层面的引导,同时也要注重课外延伸。

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篇6

关键词:唱名法感知音乐的方式比较教学

人对音乐的感知方式与观念是有所不同的。不同的唱名法,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反映。

鉴于语言与历史传统的不同,因此世界各地所通行的唱名法有所不同。目前,包括专业的音乐教学在内,被广泛应用的唱名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定Do唱名法”(简称“固定唱名法”);另一种是“流动Do唱名法”(即习惯称谓的“首调唱名法”。在此,笔者以为使用“流动do唱名法”更为恰当)。这两种唱名“法”的唱名,都是Do、Re、mi、Fa、Sol、La、Si(或ti),而其本质的区别,全在于唱名固定对应的指向的不同。

“固定Do唱名法”,就是将唱名“Do”固定指向基本音级C所在的音位,而Re、mi、Fa、Sol、La、Si(或ti)六个唱名则随后固定指向于D、e、F、G、a、B六个基本音级所在的音位上的一种唱名法。这种唱名法的唱名指向,不会因为谱号和调式的主音音高的变化而变化。

谱例1:唱名Do固定指向基本音级C所在的音位,Re、mi、Fa、Sol、La、Si六个唱名则随后固定指向D、e、F、G、a、B六个基本音级所在的音位上。

谱例2:下例是以基本音级e为调式主音、并按一定的音程关系建立起来的e和声大调音阶,请注意其固定的唱名指向,它不会因为谱号和调式主音音高的变化而改变。

采用“固定Do唱名法”时,在乐音体系中的七个基本音级C、D、e、F、G、a、B及其变化音级的任何一个音,均可以作为主音,从而分别按照一定的调式特征和音程关系,构成包括西洋大、小调音阶、欧洲中古调式音阶、近现代的人工调式,等等。因此,固定Do唱名法,实际上就是以绝对音高听觉(包括内心听觉)作为直接对应的标准,用以读、写和衡量一切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以至听、写调式与调性多变的旋律等。同理,可用唱名Do、Re、mi、Sol、La来对应按音的高低顺序排列的宫、商、角、徵、羽五声所构成的中国五声调式音阶、以及以此五声为基础,增添以Fa对应清角(F)、以升Fa对应变徵(#F)、以降Si对应闰(bB)、以Si对应变宫(B)等偏音,所分别构成的中国民族七声音阶:即雅乐音阶(又称正声音阶或古音阶)、清乐音阶(又称下徵音阶或新音阶)、清商音阶(又称燕乐音阶或俗乐音阶),等等。

谱例3:由于十二平均律的关系而产生的同音异名所构成的音程,以及大小调式中的和声调式产生的特征音程,还有每一个唱名在音高上都可能出现本音、升、降、重升、重降等音高变化,这给听觉和记谱增加了难度。下列为#F旋律小调的上、下行音阶。同样是唱名固定对应于基本音级的原则不变。

谱例4:下例是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它含有变徵(#F)和变宫(B)两个偏音,但仍以五正声为骨架,F与a构成了宫-角大三度的关系,属中国传统雅乐(又正声或古乐)七声音阶“D”羽调式。以唱名对应其“绝对音高”歌唱就是LaDoReDoSiLaDoRe-LaDoDoSiLa─

谱例5:下例是一首吉尔吉民歌,它是以C为调式主音的欧洲中古混合利底亚调式。采用固定Do唱名法时,总是将唱名Do固定指向基本音级C,于是下例便唱成SolSolDoDaLabSiLaSol…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固定Do唱名法”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建立在绝对音高概念上的唱名法。它是与基本音级的绝对音高相关联的,所以必须以“绝对音高听觉”为基础,也只有以“绝对音高听觉”支持的“固定Do唱名法”,才是真正的“固定唱名法”。从理论上讲,这种“绝对音高听觉”,是人对音乐的一种条件反射机能。采用这种唱名法的人,通过听觉接受的音高和内心听觉,从而产生音高概念。它要求人能够直接、快速地感知乐音的绝对音高,这对于学习音乐无疑是很有利的,尤其是对专业性的音乐学习就更显得重要了。然而,固定唱名法只有七个唱名固定对应七个基本音级,但实际上这七个唱名除了对应七个基本音级之外,还要承担以七个基本音级为基础的变化音级的唱名,以致每个唱名必须承担在理论上最多五种(即本位、升、降、重升、重降)不同音高的重负。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对于相同音高的不同唱名有清楚的、迅速的、准确的反应。这是理解和掌握“固定Do唱名法”的关键。难,也就难在这里了。于是,运用这种唱名法,由于在听辨与构唱上的难度,往往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才可能掌握,因此常被认为这是一种“专业的”方法,甚而认为是难以高攀的“最高级”的一种唱名法。

而“流动Do唱名法”,是以调式音级作为依据的,即每一个唱名与确定调式的各个音级固定对应的一种唱名法。也就是说:在大、小调体系中,“Do”可以固定指向于作为大调调式主音的任何一个音级上,“Do”是随着调的高低变化而“流动”的;而“La”可以固定指向于作为小调调式主音的任何一个音级上。同理,“Do”同样可以固定指向欧洲中古调式常用的七个调式主音、中国五声调式的“宫”、以五个正声为基础的七声调式的“宫”,而后,每一个唱名与确定调式的各个音级固定对应。由于在一个确定的调式中,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是固定的,因此每个唱名之间的音高也是确定的,如果调式主音的音高改变了,其他所有音级的音高也会随之有规律地改变,而各音级之间,也就是各唱名之间的相对音高关系则是固定不变的。反过来说,如果其他调式音级的音高改变了,调式主音的音高也会随之改变,然而其相对的音高关系仍然不变。这就是“流动Do唱名法”的基本内容。

谱例6:下例是从无升降号的调到7个升、降号的大调,以及这些大调的平行小调,一共30个调。所有每一个调的上方音为该大调式的主音,唱名一律为“Do”,下方音为该平行小调式的主音,唱名一概为“La”。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种唱名法虽然同样都有“固定”的含义,然而,这种“固定”都不是将唱名固定在音高,而是固定在音级的名称(即基本音级与调式音级)上。换一个说法就是,它们的本质区别,全在于唱名固定对应指向的不同──前者的直接信息指向是确定的乐音基本音级,是通过确定每个音的绝对位置进而确定音与音之间的相对关系;而后者则与此相反,它的直接信息指向是确定的调式音级,是通过确定音与音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而确定每个音的绝对位置。

在专业音乐教学中,笔者已从事视唱练耳教学多年,因此并不难理解人们为何对于固定Do唱名法如此之强调。因为这种固定名称下的不固定音高的把握,是需要绝对音高听觉为基础的,这不仅使初学者会感到困惑,即便对于经过了一定专业训练的音乐工作者来说,无论是视唱或者听辨,在音准的把握上,也都常常会感到困难。但它对于音乐专业的重要影响这一点是共知的。与此相比,为什么一首音阶在“固定Do唱名法”中会有七种不同的唱法,而在“流动Do唱名法”中却只有一种唱法?因为它所强调的是音与音的相对关系,那么,相对音高听觉就是它的基础了。从没有升降号到七个升号、7个降号的15种调号,包括30种大小调、75种中国调式,以及欧洲中古调式、吉卜赛调式、普鲁斯调式、日本都节调式、琉球调式,等等,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只有七种,但只要熟悉了这七种位置也就方便了。当然,调号以外的临时变音记号仍是无法避免的,这无疑同样需要经过专业性的训练。

至此,需要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笔者从一开始便采用了“流动Do”的说法。原因是欧洲“首调唱名法”实际上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按大调的调式主音唱“Do”,而调式的每个音级都可以作为调式主音,因此“Do”是流动的;二是带升(#)号或降(b)号的音的唱法与无升降号的音唱法不同:如升号的音,韵母音唱作i;即Do、Re、Fa、Sol、La,升高半音后唱为Di、Ri、Fi、Si、Li(原本的mi和ti在此唱名体系中是不能升的);降号的音,韵母唱作e或a,即ti、La、Sol、mi、Re,降低半音后唱为te、Le、Se、me、Re(原本的Do和Fa在此唱名体系中是不能降的)。也就是说,针对“流动Do唱名法”的固有缺陷,国外在应用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将调式音级的升位音与降位音赋予特殊唱名的方法,其中比较完善的如“十七名唱法”,连同无升降的调式音级,一共有十七个唱名,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变化音的音准问题。我国只釆用了第一项,而没有采用第二项,即带有升降号的音的唱名,与无带有升降号的音唱同一个唱名。因此,并没有包括欧洲“首调唱名法”的全部内容,而只是“流动Do”的唱名法而已。不过,我国对有升、降、重升、重降的临时变位记号的音,在采用流动Do唱名法训练时,常有采用犹如唱装饰音那样,在唱名前面直接附加变位音的唱法,目的就是以变位音准确对应实际音高并加深印象,例如谱子上的#F,即唱“升Fa”;bba,即唱“重降La”等。我国习惯称“首调唱名法”,或许是因为“首”与“主”的意义相同的缘故。所以笔者采用“流动Do”唱名的称谓,便是这个道理。

唱名法作为感知音乐、表达音乐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能够历经百年、几百年、上千年时间的考验过程而形成与存在,这本身必然有它的科学性、合理性,或者尚带有它的特殊的或普遍的意义使然。因此,无论是采用“固定Do唱名法”,或者是“流动Do唱名法”,它的运用,实质上是人们对音乐的直接感知方式和观念的因人选择。两种方法,当中有许多的共性,然而也有相当的差异,但至少不能将两者误为“专业与业余”“高级与低级”“科学与不科学”的方法。从教学的角度而论,需要在观念上、在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关联上、在教学的方法上下功夫。

笔者赞同舒泽池、谢秀珍在《乐理新思路书面教程》中所指出的:“没有绝对音高概念是个缺陷,没有相对音高概念是带有根本性质的缺陷”。如何理解?因为“音乐的特征体现于两个方面:每个音的绝对位置和音与音之间的相对关系。音乐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体现在音与音之间的相对关系,而不是每个音的绝对关系”。笔者认为,这是对音乐事件本质的揭示和高度的概括。

在人类音乐历史中,为什么调式音乐迄今仍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它能够客观反映出人类对于音乐的感知方式上的一种天然性。流动Do唱名法正是以调式为依托、与调式相融合,能够自然地体现音乐的特征,在调式音乐领域中具有天然的优势。笔者在此讨论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说明:固定Do唱名法在专业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流动Do唱名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应该说:“两种唱名法各有重点、难点、优点和弱点,是两种相互独立的、科学的、有效的唱名法,在高级程度中,两者之间能相通、协调、互补”的问题。于是,在教学中不要将两种唱名法绝然分开,形成单打一,或者以为流动Do唱名法是一种简单而麻烦的、非专业的、不科学的方法而将其冷落,而应该是在因人略有所别、略有侧重的情况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参考文献:

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篇7

一、利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从上课初就给学生创设一个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情境,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又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的口语很好,学生们都会产生崇拜和敬仰的心理,便会以老师为榜样,努力学好英语,使自己的英语也能像老师说得那样流利、那样潇洒。用英语组织教学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可借助手势、动作、眼神、声调等辅助手段,通过强调、反复、提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学生就会完全理解并给予积极回应。

例如: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英语课时,我先自我介绍:“Hello!Boysandgirls.mynameisChenping.YoucancallmemissChen,i’llteachyouenglishfromnow.englishisinterestingbutalittledifficult.it’salsoimportant.ifyouhaveproblems,youcanaskmeforhelp.ihopewecanbegoodfriends.Doyouthinkso?”说完这些之后,我看到学生们的眼神中有点惊讶和崇拜,我接着说:“ifyouworkhardinenglish,youcanspeakbetterthaneon!”

二、利用英语歌曲创设情境

课前播放英文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学生的注意力由课间休息中拉回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安静下来进行新课学习,还可以利用歌曲导入新课。学生们爱唱、爱跳,可以教给学生几首简单的英文歌曲,易于学唱,歌曲节奏鲜明轻快,课前齐唱,给学生们增添了无限乐趣,并能增强学生的语感,扩大语音信息输入量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6“DoyouLikeBananas?”,我课前播放儿歌:“Doyoulike?Doyoulike?Doyoulikepizza?Yes,ilike.Yes,ilike.Yes,ilikepizza.Doyoulike?Doyoulike?Doyoulikecoffee?no,idon’t.no,idon’t.no,idon’tlikecoffee.”

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8“whenisYourBirthday?”,我课前播放歌曲“HappyBirthdaytoYou”学生跟唱歌曲,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顺势导入新课。

三、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实物创设情境

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实物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情境化。简笔画方便、快捷,教师随手几笔勾勒出的简笔画,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丰富多彩的图片可给学生创造大量的操练口语的机会,利用图片、实物,学生可直接把英语和所表达的事物联系起来,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7“whatDoesHeLookLike?”时,我通过多媒体呈现一些学生喜欢和的明星图片,把潘长江、葛优、姚明三人同时展现在屏幕上,通过图片对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了short,mediumheight和tall这三个形容身高的词汇。并用韩庚、毕福剑、刘欢三个的图片,学习了thin,mediumbuild和heavy这三个形容体形的词。然后,利用图片学生两人一组操练句型:“whatdoesshe/helooklike?She/Heis...”

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6“it’sRaining.”中,学习句型“How’sitgoing?―Great!/prettyGood/notbad/terrible.”对于这几个词的讲解,老师可利用简笔画,通过这几副表情,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了这几个词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5“DoYouHaveaSoccerBall?”中,讲授几种球类的词汇时,老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足球、篮球、排球、棒球、乒乓球、网球的简笔画,直观形象地学习这几个球类词,并让学生画出自己有的球,然后,练习对话:“Doyouhavea...?Yes,ido./noidon’t.Doesshe/hehasa...?Yes,she/hedoes./no,she/hedoesn’t.”

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2“isthisYourpencil?”中,需要学习学习用品的词汇,我利用学生手中现成的学习用品,教学pencil,pen,eraser,ruler,pencilcase,backpack,dictionary,pencilsharpener这些词汇,并用实物进行对话练习:“isthisyourruler?Yes,itis.isthatyourbackpack?no,itisn’t.(学生使用自己手中的学习用具)”

四、利用游戏或竞赛创设情境

初中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强,渴望体验成功的快乐,酷爱表现自己,游戏可以使学生消除疲劳,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竞赛可以使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互相交流,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竞争意识。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活泼有趣的游戏和竞赛,如:猜词游戏、听指令做动作游戏、数字游戏、百词竞赛、英语歌曲大比拼、小组对抗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让学生是“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用在其中”。在游戏中培养了学习兴趣,在竞争中强化了知识记忆,此外,游戏和竞赛的时间不宜过长,所设置的活动要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为目的。

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7“iwanttoBeanactor.”学习完有关职业词汇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老师可准备一些小卡片,卡片上写上职业名称,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级派两个代表,一个表演卡片上的职业,另一个学生进行猜词,在一分钟内,猜出词汇最多的组为获胜者,并给予奖励。此项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游戏中探索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七年级上Unit1“myname’sGina”SectionB学习0―9的数字英语,可以做6+1的游戏,让学生从0―9中选出7个数字作为自己的号码,自留一份,另一份老师收集到事先准备的箱子里,然后,老师抽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读出中奖号码,找出中奖的学生,并颁发奖金(由纸制作的假币5百万),Unit7SectionB时,可换成29选7,36选7等玩法。

五、利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英语是一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活动课,仅仅掌握语言规则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语言放在具体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才能体现其真正意义。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模仿和练习英语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英语解决实际情况中遇到的问题。表演是集形象、声音、语言、动作和表情于一体,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既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听说能力。

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8“i’dLikeSomenoodles”,老师可以让学生两个一组表演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

w:Canihelpyou?(或whatcanidoyoufor?)

C:i’dlikesomenoodles,please.

w:whatkindofnoodleswouldyoulike?

C:whatkindofnoodlesdoyouhave?

w:wehavebeef,potato,tomato...

C:ok,i’dlikemuttonandpotatonoodles,please.

w:Sure,andwhatsixwouldyoulike?

C:whatsizedoyouhave?

w:wehavelarge,mediumandsmallbowls.

C:oh,amediumbowl,please.

w:anythingelse?

C:i’dlikesomesoup.

w:whatkindofsoupwouldyoulike?

C:tomatosoup.

w:that’llbetwenty-nineRmB.

C:Hereismoney.

w:thankyou.

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篇8

静静的坐在教室里靠窗的位子上,呼吸着馨香的空气。右手玩转着圆珠笔,因为习题太难而迟迟不肯在本子上落笔。

阵阵的微风拂过,带来一阵阵清爽,微风吹动着发丝,吹动着心里那一湖平静的碧水。吹动着脑海石碑上镌刻的美好记忆……倦意袭来,轻轻的搁下笔,唇角勾起一抹浅浅的微笑,轻轻的闭上了双眸,伏在书桌上想小憩一会儿,浅思、静想……

闭上眼的一瞬间,记忆的闸门弹指间被推开,对未来的憧憬也刹那间涌来,在脑海中交织……

浅思:中学里逝去的年华晨曦,第一缕阳光透过浅薄的云层,洒在校园的时候,也正是闹钟响的时候,调皮的张开了眼眸,惬意的伸个懒腰,唇角扬起很满足微笑,跳下床来,准备就绪以后,背着生命的真谛,携着一身的求知欲,带着一抹开心的笑容,愉悦的走向校园。

蓝白交织的校服,书写着青春的活力。像个自由的精灵,不受任何的约束。

七年级,真的是自由的,一身轻松,无忧无虑——脑子里储存的全是美好的记忆,没有半点烦心事!升学?中考?远得很哪。先玩够了再说!就是本着这样一种:“玩耍第一,学习第二”的心态,很傻的把学习抛在一边儿懒得去搭理,只是一昧的嬉笑玩闹。虽然是消耗了不少时光,但是玩的自在!

课间,会和好友一起在校园里乱逛,总是第一个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事情的人。会一起很耐心很细心的数一棵树上有几朵花,一朵花上有几个花瓣。会很没良心的总想一把抓下来那些花看个究竟,会挽着好友的胳膊坐在石阶上,看着蓝天,天南海北的胡侃,说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不大的脑子里天天塞满了小问号,总会不停的问为什么。

七年级的自己真的很淘气,就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七年级的自己,可以把作业全部压到周日再写,七年级的自己,可以在听了上课铃才想起要上课这么一回事,七年级的自己,可以在周六握着遥控器,盯着湖南卫视看一天,而且根本不去想还有多少功课没有做。七年级的自己,可以很没脑筋的做一些让老师同学家长哭笑不的事情。

七年级,很美好的年华,却过得好快好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明白了八年级要有很“讨厌”的会考。所以,在清楚了自己八年级的学生那一刻,身上的稚气褪去了不少,而且多了几分成熟与理智。

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学习的劳累,因为一天睡得比一天晚。有些懊悔七年级的不懂事,浪费了那么多光阴。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已过去,何苦去后悔?还不如从现在起就好好学习。

八年级因为某些原因,和老师的关系又近了一步,毕竟也熟识了一年,了解了老师们的性格,于是,便有了很珍贵的师生情谊。

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般,让我记忆犹新。

或许是自己身体里存在这“活跃细胞”,也或许是因为一些别的原因,让自己逐渐变得开朗了起来。所以,理所当然的和老师有了一些不错的情谊~!对自己很喜欢的老师呢,会非常的用心,会很珍惜那份萍水相逢,却值得珍惜、记忆的缘分。会在相遇的时候报以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声清脆的的“老师好”。

夏日的气息一天比一天浓烈,会考的脚步一天比一天逼近。天天为了地理生物而拼死拼活的去学习,去做题,真的,有些累!但是,这值得我们去拼搏!去努力!因为这次会考,对我们很重要,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一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让我们为会考而努力拼搏!

静想:中学残留的岁月经常很迷茫的看着周围很努力的同学,因为他们真的很刻苦的努力学习。教室里总是萦绕着一种很好的学习气氛,越来越多的同学抛开玩耍,投身学习。是的,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学习的下场只有一个——被别人无情的、狠狠的踩在脚下,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静下来想一想:离会考还有50天多一些,在剩下的不多的时间里,真的要去很努力的学习才行!毕竟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未来的一切需要自己去争取!而且,再过几个月,我们就是初三的学生了……毕业班的学生还要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我一直很想报考一中繁华,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这是所有中学生的梦想!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定要拼搏到底!一定要赢取胜利!一定要摘取成功的桂冠!即使我知道这一路崎岖坎坷曲折多难,也一定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就让拼搏的信念,在心底,慢慢滋生,然后根深蒂固!……

凝聚拼搏的力量,开创自己的辉煌!

“叮铃铃”……一道长铃划破长空,打破了教室里的寂静——是预备铃。

慢慢的抬起头,轻皱了一下眉毛,半睁半闭着眼睛,还是半睡半醒的状态。从窗外刮进一卷冷风,刮散了头发,刮掉了一份试卷,也刮走了一身的睡意和倦意,我顿时清醒了不少。

理一理头发,轻轻的舒了一口气,俯身捡起地上的试卷,很随意的瞟了一眼书桌上的课程表,带着一抹清清爽爽的微笑,开始课前准备。

拾起搁了桌上十多分钟的圆珠笔,开始在本子上分析那道难题。是休息了一会以后会做题了吗?不,是休息了一会以后,心中燃起了搏斗的火焰!

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篇9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教学策略

反思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不足之处有二:一是教学中以书面笔试为主,忽视语音教学,二是教学中以强化应试技巧为主,忽视素质培养。众所周知,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英语教学是基于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一门语言,一门世界上运用领域最为广泛的语言,使得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能够融入世界潮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讲,语音教学既是基础,又是目的,尤其是在七年级这么一个基础的启蒙阶段,提升语音教学的实用性与系统性不仅关乎今后英语教学的效果如何,更关乎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教育目的能否实现。

一、目前七年级英语教学语音教学的现状

当前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三年英语,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病,就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口语发音五花八门,到了初中很难及时加以纠正。另外,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不重视音标教学,发音基本上靠口口相传,抑或听录音进行模仿的阶段。到了初中,有很多教师依然不够重视音标教学,不注重语音教学,识记单词还是依靠小学阶段的拼读式的死记硬背。这种现象或许在七年级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毕竟七年级的词汇量还不是很大,再加上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学生的好奇与兴奋还没有过去,凭借教师的严格要求与自身努力勉强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但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进,会给级英语教学的两极分化埋下伏笔,使得学生累于单词识记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耐心与信心,进而造成级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逐渐严重。退一步讲,即使学生能够跟得上课堂英语知识的传授,但如果语音教学差强人意,我们的英语教学最终的意义何在,难道还要回到传统意义上的“高分低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强化七年级语音教学的策略措施

鉴于上文所谈到的双重问题,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强烈地感受到了加强七年级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中就自己所采取的一系列强化语音教学的策略措施,谈谈对提升七年级语音教学的实用性与系统性的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能够和各位同仁一同进步,为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1教师要将系统性的语音音标知识融汇于课堂实践当中

不可否认,即使是在当前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之下,也依然还有不少英语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够在试卷上取高分就可,没有必要在语音教学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诚如前文笔者所述,这种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们应该在具体的英语课堂上将语音音标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不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元音、辅音知识,还要他们掌握元音、辅音的发音器官名称与发音过程,比如唇舌的运动轨迹,肌肉的松紧程度,声带的振动频率,气流的通道宽窄,声音的长度变化等等。众所周知,感性的模仿效果是远不及理性的指导的,只有学生深刻理解并熟谙各个音标的发音规律与过程,我们才能要求并指导学生熟悉音标与字母及单词的一一对应关系,熟练掌握利用发音规律识记单词的技巧,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与应用能力作好铺垫。

2.2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使语音教学动态化

七年级的学生刚由小学步入中学,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小学英语学习的特征,在认知思维上也还以感性思维为主,如果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发音原理知识,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之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英语教学多媒体设备的优越性,将语音教学动态化。

以上文提到的音标发音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利用flas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呈现各个音标的发音过程,并配上相应的解说,展示相关气息、声带、唇舌的变化,辅以复读机等语音设备,让学生反复跟读,这样坚持下来,对于学生的语音学习一定大有裨益。另外,教学中一再通过对话练习,文章朗诵等方式进行语音训练的时候,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英文影片加以辅助,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无伴音播放,无画面播放,定格播放等功能来组织学生在表演活动的过程中熟悉口语,一方面给他们创设了一定的英语情境,让学生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语音素养,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用英语交流的习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音运用能力与全面的英语素养。

2.3创设多元化的语音实践机会,让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升华

具体的语音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在七年级这个阶段多数还是会遵循着从音素、单词、短语、句子到篇章的顺序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教授,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创设多元化的语音实践机会,让学生的语音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升华。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依据文本内容,创设一定的英语交流情境与氛围,让学生用英语表演课本剧;又如,教师可以组织英语课外活动小组编排各种形式的英文节目,或者演英语短剧,或者唱英文歌曲,或者开英语沙龙等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参与和指导、帮忙。一段时间的实践下来,学生会将英语学习自然化、随意化、经常化,学生会主动去看英文电视频道,收听英文节目,欣赏英文歌曲等等,而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学工作者所乐于看到的吗?

三、结束语

七年级语音教学在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音标教学,还是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还有我们给学生多提供的语音实践机会,教师都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学生的语音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1] 罗立胜,张莱湘. 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建议[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10).

七年级地理教学随笔篇10

2012年起,笔者担任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因教材的变化和学生知识能力等因素,尝试采用“活动、实例、提问、演示”等策略进行教学,力求使课堂教学求真务实、有血有肉、富有成效。 

1 采用“活动任务”策略,解决学生知识与课本知识“冲突”问题 

2012年起,三、七年级使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全省统一教材,拿到后,笔者根据目录知识点跟深圳版教材进行了对比,虽然B版教材难度上比a版有所增加,但作为处在信息技术教育高地的深圳来说,这些内容还是简单了些。深圳的学生接触电脑时间早,并从三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因此,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技能。七年级教学内容从“走进信息世界”开始,到“网上查找信息”,最后以综合活动方式完成“校园报刊”,其内容一环扣一环,并在每一节中有相应的情景引入,最后设计的任务也需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但随着教学的进行,逐渐发现学生态度产生了变化,认为自己都会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为此,笔者开始设计各种活动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梳理和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给学生上“管理网络地址”一课时,大部分学生就已掌握查询历史记录、设置主页等方法,如果按照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些操作都已掌握。而实际上,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整合还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师在讲解,学生在下面自行上网的情况,这样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对类似的教学内容,笔者采用“活动任务”的策略,将课本的4个知识点以4个活动的形式进行。如“查询历史记录”知识点中,首先以课件形式出示活动,然后请学生自行尝试操作,再请一位学生上台进行演示,最后在课件中出示操作布置,教师进行小结。这样,学生操作目的性强,积极性高,教师通过少量讲解分析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整本书的教学内容来看,学生对大部分知识都非常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已有知识与书本知识相“冲突”问题非常关键,如果任课教师一味按教材进行讲解,那学生可能出现吃不饱或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活动任务,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操作,教师加以引导,将知识点寓于活动中,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 

2 采用“实际例子”策略,解决课本知识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效结合问题 

信息技术的价值在于积极地应用到日常的学生生活当中,通过学习,让学生活学活用信息技术,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提高自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实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实例尤为重要。 

“进入因特网”是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了解网络知识的前提。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家里都装有网络,对网络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但对基本设置了解甚少。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此为突破点,向学生介绍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与传统网卡的区别,并对家庭中安装、使用无线网络的基本知识向学生做介绍,因学生家庭中使用到相关设备,整个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参与性非常高。 

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理念发生了改变,表现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重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改变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以学生的当下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充分研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拓展,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进行教学。 

3 采用“提问演示”策略,解决教师教与学生学有效互补问题 

当今,随着计算机、网络走进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课堂上有效的互动无疑是教师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提问作为一个最常见的课堂教学行为,也是教师最喜欢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 

信息技术的教学www.dylw.net环境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进入电脑房后,会表现得异常兴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为重要。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想法,喜欢上网。教材第一、二章内容大部分涉及上网,因此,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上网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大量增加了对学生的提问和学生演示操作。如在讲授“进入因特网”知识时,就向学生提出:1)因特网又叫什么?2)你所知道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有哪些?3)如果要实现上网,需要哪些软、硬件资源?等等。通过请学生回答问题,将认识因特网、接入因特网中等知识点穿插其中,学生也因教师不断的提问,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同样,在“管理网络地址”一课中,对四个知识点也是采用先提问后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将操作的方法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再加以讲解。以此同时,笔者还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对部分问题进行了二次提问,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研究表明,可以回答好问题的学生,有助于教师完成某一教学环节;提问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可起到课堂警示作用;如果是随机提问,则可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应将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鼓励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教师将有效教学的策略合理、自由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还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教师素质、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条件等。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课堂有效教学上做出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尝试,才能最终实现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