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30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篇1

1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是出路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封闭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更多地表现为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开放性是县域经济固有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在县内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才能最大范围地集聚发展能量。依靠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必须坚持走下去。

2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国家要给足政策结合区域政策,制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较大的动作,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提到了县域经济,但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不强。为此,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保障机制;新农村

理论基础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关系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基于不同资源禀赋形成的不同农业区域分工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各区域需结合自身的资源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经济活动,由此也体现了农村地区的不同区域分工与不同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的目的在于达成整体效益的最优,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区域分工也在逐步调整,如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或产品等的流动加速,原有的区域分工和优势发生了改变,且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指导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从合作的角度来讲,区域之间的合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同时也符合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关系主要以利益为基础,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要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长期存在的。

(二)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趋势当前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主要以农业为主,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关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目标的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内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为目标,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要突出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三是整体筹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整体考虑,注重农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注重分工与合作,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增进各自利益。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农业地域分工更加明确,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等。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布局,应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立足于当前新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求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细化农业分工,构建完善的区域协作体系。区域农业协调的目标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新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空间秩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够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也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盲目跟风。

区域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梯度和层次,为了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控制在合理区间。分析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否过大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属于同一范畴,且区域间的差距是否在逐渐缩小;其二,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低层次的占比不宜过大,这样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作用会更明显。现阶段,我国从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布局,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农村发展和建设水平不尽相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即便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也面临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而言,尚未建立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系统。从政策方面来看,当前还缺乏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二)区域之间竞争关系显著,缺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一直以来国家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主要以竞争导向为主,不同区域多呈现经济竞争关系,因此在行政区划之内,主要领导考虑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仍然以本区域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参考,及时考虑到其他区域的利益也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来研究的,并没有从未来发展角度制定共同的目标,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学术机制,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差,区域之间缺少有效联动。

(三)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是客观的事实,且不同区域均或多或少存在对环境保护关注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资,制定的优惠政策过于宽泛,由于缺乏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实际上也纵容了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农村的污染企业不能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必然会破坏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政府对引进来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对于周边群众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足,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平衡好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四)低碳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型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受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农村市场体系并不完善。以低碳农产品为例,低碳农产品市场作为新鲜事物,在我国东中西部都均有分布,但由于低碳市场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少,能够提供低碳农产品种类也不多,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有限,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低碳农产品都以本地为主,很少有出省或出口的地产农产品。我国地产农产品市场多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在市场管理层面一般以区域管理为主,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破坏了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这种带有半垄断式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低碳农产品市场向外拓展。同时,低碳农产品的生产者一般都是以农户为主,广大农村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低碳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有限,加之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区域生产的低碳农产品统一展示平台,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数据监测盲区,即使是多年生产低碳农产品的农户,也无法掌握市场数据,生产低碳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缺乏可持续的规划,常常导致低碳农产品滞销或供给不足。

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一)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第一,投入减量化。由于农业发展农药化肥使用超标,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应对农药化肥进行减量,大力推动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使用农药,通过精准管理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第二,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质,这些农业废弃物只要通过合理开发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可以通过沼气利用方式将农业废弃物放到沼气池,既能够为家庭生活提供沼气,同时也能够将废弃物发酵之后用于土壤肥力改善等;对于可利用秸秆可以实施秸秆还田,也可以用于生物发电,造纸等;对于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该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农业作为支撑,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系统整体谋划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例如,打造立体农业模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之内进行混合耕作,一方面能够提升产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环境;再如,发展观光农业,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路径。

(二)跨越地理范畴构建区域经济分工体系第一,构建更为开放的区域经济分工体系。以开放性的思维来推进区域分工体系建设,在分工体系建设过程中,敢于打破行政规划限制,按照比较利益,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大的经济发展主体,在大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条中进行合理定位,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区域经济之间能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第二,对区域经济进行合理分层实施梯度开发。可以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几个方阵,按照方阵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区域内的核心产业和核心竞争力,不同区域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在考评过程中也应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更好的激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形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第三,优化区域经济进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和差异情况,对区域内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安排,推进区内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农村规划多规合一,实现更为立体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第四,打破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区域内的产业形态、空间布局、体制机制等多方因素,敢于打破行政区划的诸多限制,根据区域内的不同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同时在对行政区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避免因为利益冲突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篇3

我国是一个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各个地区发展进度不同,一些地方发展较快,经济发达,一些边远地区发展落后,农民生活贫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状况,必须坚持走出来的政策,建立一整套体系,全方面共同发展,全方面协调发展,像农村农路这个公益建设,政府需要大力的支持才可以,如果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证,那么农村公路的建设就指日可待了。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改变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要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就说明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公路建设对我国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日前将近13亿人口,人口基数比较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各个地方交通条件不同使得各地发展不平衡,为了扩大农民的收入,丰富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幸福感,所以必须加快各地的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可以改变村容村貌,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基本道德素质,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3亿人口中大约有9亿人口生活在村镇,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可以大力发展农业,对于工业和服务业也有一定的显著作用,这无疑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面临的调整

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即使困难重重,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国的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这就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促进发展。即使基金有限,可以先把资金用于某一方面的建设,所以政府的招商引资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国家也逐年的加大对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这就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的发展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采用成熟的技术才能促使农村公路的发展。改变思想观念,转变管理模式,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招商引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会对农村的公路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三、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也辐射到其他周边。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自身的招商引资,还需要周边城镇的积极配合,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说单独的,都是与周边紧密联系起来的,与周边的地区息息相关的,周边地区提供强大的服务促使当地的发展,当地经济增长影响周边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目的。农村公路建设也对沿线区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思想,新企业的引入提高的沿线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不仅提高了物质生活,也提高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使我国城镇化水平加快。丰富的文化生活,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力保证,推动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就是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发达的交通条件,带来了许多商业机会,农民可以发家致富奔小康。农村公路建设,节约了农民大量的时间,并且促使了许多汽车行业的发展,小轿车逐步走进了农民的家庭,农民幸福感提高,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

农村公路建设对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产业结构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村公路建设之前,在农村主要是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农民的唯一收入来自耕地,直接产生与自然界,靠天吃饭,生活得不到有力的保证,人民生活比较困难。然而,随着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出现了,进行产品加工和服务行业,这样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就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第一产业,变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和发展模式,提高了市场能力,产业得到了优化,资源得到了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将不同的产业部门整合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发展。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农村的产业比重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旅游业,酒店业和教育业会发展壮大,这些都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五、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是单一的某一区域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在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某一地区发展不仅影响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也对沿线区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地的经济发展可以拉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增长,首先本地的交通发达后就直接给沿线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节约了本地人的出行时间,地区之间交通便利,给招商带来了条件,对沿线的区域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的生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实习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本地的发展模式,周边也可以借鉴,有助于对周边地区居民的思想解放。区域发展的一部分就是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城镇之间的交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村市场的不断扩大,就要求加强农村之间和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合作,降低成品,才能使农村进一步发展,随着农民的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消费水平的改变,现在的交通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农村公路建设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同时坚持统筹区域发展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可以发挥本地的优势还可以促进其他城镇的发展,农村可以通过加快公路建设,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可以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以实现全面发展,以点带动线,以线带动面,这种空间结构模式就可以促进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 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 问题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北部湾沿岸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面积的17.9%,2008年末总人口1242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区生产总值2219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1%。考虑到区域发展需要,在交通、物流的规划建设中,把处在两翼的玉林和崇左两市也包含进来,形成“4+2”的格局。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沿海地区将作为一个经济区来统筹开放开发,并将其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意味着,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之后,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再添新亮点。按照规划,到2020年,经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广西的比重提高到45%左右。在这千载难逢的时刻,拥有1000多万农民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的发展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而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对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各国人才汇集,使美国这个原来的英国殖民地在二十世纪一跃成为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各地人才汇集,使深圳这个原来的小渔村很快崛起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得人才者兴旺发达,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城市如此,一个区域亦如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才是关键。

1、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实践证明,新经济区的开发战略,本质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贯通东盟与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黄金纽带”,有着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这两种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开发了近20年,优势的“第一桶金”基本掘光。目前,经济区正面临要过人均GDp1500-3000美元的坎,因而在未来发展中,不能再依靠这两种资源优势,必须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优势,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解决了,就会对经济区新一轮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特别应该看到,在不同的时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是不断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核心的资源;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核心的资源;到了知识经济社会,智力是最核心的资源。过去20年,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建设,主要围绕“资本”这一核心资源进行开发,引进了大量外资,推动了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今后10-15年,必须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人才”这一核心资源上,进行大胆开发和创新,才能推动经济区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

2、实践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历来重视农村的发展,在政策上特别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中央的农村政策,并通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保障农村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3、促进广西北部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实现农民增收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劳务输出以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普遍的共识。但制约广西北部湾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只有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资本,农村劳动力才能真正转移出去,农民才能在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从农民收入要素分析,农民收入增加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经营管理。从土地要素看,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量严重不足,耕地增收潜力必须依靠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而这两种生产方式都必须有较高的劳动力素质作支撑。另外,对大多数农民而言,资本性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份额很小,劳动力和经营管理才是与农村人力资本紧密相关的要素。从这个角度看,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无论是其工资性收入还是经营性收入都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提升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正是从农村基层实际出发,多渠道、全方位的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素质,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基层干部群众队伍,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是适应新形势、完成各项新任务的迫切要求;是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的必然选择。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发展目标,强调:到2010年,水稻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公顷,2020年继续保持种植面积稳定;到2010年,畜牧业产区生猪出栏1000万头,家禽出栏1.5亿只,肉牛出栏50万头,奶牛存栏10万头,2020年生猪出栏1500万头,家禽出栏2亿只,肉牛出栏80万头,奶牛存栏15万头;到2010年,甘蔗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6.3万公顷,2020年继续保持种植面积稳定;到2010年,桉树种植面积60万公顷,2020年扩大到90万公顷。要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必须通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来保障。但在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存量大,整体素质偏低

广西北部湾是广西的一个区域,可通过《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广西的数据来折射:广西农村人口总数为304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3.76%,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省份。与全国相比,广西农村人口的绝对数排第11位,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贵州的71.76%,的71.70%,甘肃的68.41%,云南的68.40%,河南的65.66%和四川的

64.40%。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已成为广西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劳动力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上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文化素质看,文盲半文盲的人口多。2008年广西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7年,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为84.32,其中,文盲半文盲人数为1.86,小学文化程度人数为24.02,初中文化程度人数为58.44。从技术素质看,农村劳动力技能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不多。从思想素质看,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

2、客观环境条件差,人才外流现象比较突出

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人才培养与发展在财政投入上各有不同,同时地形比较复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差,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交通不便利,信息网设施建设不畅,宣传渠道不畅,影响农村人才发展与交流。另外,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还未形成规模,政府基层组织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创业渠道,加大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等方面还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目前,广大农村人才外流现象比较普遍,大量青壮年人才外出打工或上学,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对发展农村事业缺乏热情和能力;留下来的,则素质偏低,缺乏基本技能,工作缺乏活力,不能完全胜任农村建设的需要。这给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带来了主体结构性缺失等问题。

3、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2007年广西农村统计资料,在农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人数从1991年的1618.29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1503.06万人,但从业人数仍是三次产业中份额最大的,约占66%。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村最主要的产业。近几年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以及乡镇企业的较快发展,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流向工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等二三产业,但是由于这些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准入门槛较高,需要就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技术水平,因此,许多农村人口因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等原因而不能涉足其中。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必将加速流向第二三产业。

4、政府管理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存在偏差。政府投入不足

具体表现在,许多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只有狠抓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才能快出政绩,忽视了农业的基础作用;认为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处于工业发展从属地位,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工业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农村自然就发展好了,不需要单独建设;认为农村当前的最主要任务是将农村经济搞上去,外出打工赚钱回来更实惠;有的持有较为严重的“等、靠”思想,一切指望、依靠国家和政府扶持,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广西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从1980年的23.6%下降到2007年的9.11%,而其中的大部分又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支出少之又少。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和政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农业和工业项目一样起到关键作用,不应偏废。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继续解放思想,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把广大干部、党员和各类人才培养好,使用好;深刻领会农村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根据广西北部湾教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总体上应继续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为重心,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一个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补和衔接的社会化终生教育体系。一是加大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转变农村居民的教育意识,提高义务教育的入学率,降低中途辍学率;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中等职业教育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层次的职业培训,使未升学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短、平、快”的短期技能培训深受农民欢迎,鼓励企业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偿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解除农村居民培训后依然无业可就的顾虑。

3、创新机制,突出重点

一是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各级政府要指定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设立农村人才服务窗口,定期组织为农村吸引各类人才的专题服务活动。对那些在农业生产、科技推广一线,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学、科技等人员,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评聘方面制定好优惠政策。比如,明确在农村从事教育、卫生、农业、水利、林业等工作的人员,除国家有特别规定外,不受身份、学历、户籍、所学专业限制,可自主参加社会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专业职称评审。二是创新外出务工回乡人员机制。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不可小觑,人员外出务工对新农村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观念等有利因素,也是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吃喝玩乐、得过且过等各种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传播与推导者,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有足够的智慧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影响。当前,虽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但还未形成规模,政府应该加大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开拓创业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

4、加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一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劳动力在数量上严重过剩,质量上十分低下,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吸引显然非常困难,相比之下,对智力要求最低、吸收劳动力最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最合适的;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容量;三是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尽快把紧缺岗位信息尽快提供给农民,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篇5

 

1.财政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财政资源更多向城市倾斜的状况没有彻底转变,对农村经济的财政投入没有形成制度化。财政在保障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空白: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供给不足。地方财政困难,难以形成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区域间政府的农业投入职责不清的问题突出,导致区域农村经济难以实现协调发展。

 

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集中变现为:农业资金城市化严重,商业银行机构撤并,国有银行贷款限制过多,农业信贷发展的制度障碍、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和农村金融服务及产品单一六个方面。一、农业资金城市化严重加剧农村资金供应的紧张局面。由于农村经济部门与城市经济部门的性质差异,在吸引市场资金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更倾向于往能快速收回投资、市场需求更加旺盛、交通更为便利的城市聚集。二、国有商业银行出于战略调整,不断撤并县级以下的银行机构,同时农业发展银行削减了政策性支农业务,导致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单一,农村经济除邮政储蓄外几乎只能依靠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三、国有商业银行的基层银行贷款门槛过高,使得农村经济难以从商业银行处获得资金支持。四、农村信贷受制度约束,难以发展农村金融。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受信贷管理制度制约无法提供有效抵押担保,农业风险保障制度由于国家财力受限也长期发展滞后,进一步加大农村资金缺口。五、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单一,缺乏有效竞争。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几乎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六、农村金融服务及产品单一。相较于城市金融产品的层出不穷,农村金融服务仅限于传统的存贷汇,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资金需求量大,规模化的养殖业、加工业的推开。

2.实现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提高财政的公共服务意识,加大支农财政投入力度。首先,欠发达地区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无论地方财政困难与否,财政都应当是具有公共服务性质和职能的。地方财政应当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其次,应当加大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确保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调整资金投向,更多地往农村基础建设、农村科教文卫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基础人才建设等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域倾斜;设立专项资金以激励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建立起多元化农村经济投入机制,鼓励、规范民间资本、信贷资金、农民自主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打通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区域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和农村医疗的发展,农村教育医疗事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为农村经济实现长远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储备基础。所以,应当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民负担。

 

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财政补贴、投资参股等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地区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ems86.com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同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的财政金融支持,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改造的财政金融投入,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自主创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的能力。

 

财政支持手段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各级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支持手段,通过注入财政资金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如将财政对某些农业的补贴转移为对金融部门的政策贴息或贷款风险准备金,鼓励金融部门服务农村。

 

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发挥协调督促作用。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对各地区各级银行可以起到直接的协调督促作用,因此要积极发挥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制定银行业支持农村经济的指导意见;督促商业银行服务农村经济,降低贷款门槛,加大农业信贷投入;实行地区差别监管,依据各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有条件地允许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区域内的资金调剂,以提高资金流动率,减小地区资金压力。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是缩小农村资金缺口,提高农村资金流动利用效率,增强农村经济造血能力的基础性措施。一、推动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制,整合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地方金融和民间金融力量。二、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为适应农村经济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形成适应各个层次农村资金需求特点的金融机构十分必要,如社区银行、小额信贷公司。三、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在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之外,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应当提供商业票据、投资理财等新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四、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几乎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因此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可以直接影响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完善。农村信用社首先应当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在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水平,简化农民贷款手续、扩大授信额度、确定合理贷款期限,既对农业生产重点支持,也为农村消费创造动力。五、建立合理的农村抵押担保制度。改革不合理的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减少农民获得银行贷款的制度障碍。六、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对农村经济提供财政金融支持的一个重要途径,应当加快发展形式多样、渠道多元的农业保险,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七、规范、引导民间信贷,发挥民间资本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民间资本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广泛吸收社会资本,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应当重视对民间信贷的规范引导,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社会团体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引导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并提供政策扶持。

 

我国财政金融政策长期向城市倾斜,农业财政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缺口较大,农村经济造血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区域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应当提高政府财政的公共服务意识,加大支农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利用财政支持手段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同时发挥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对地方银行的协调督促作用,并在整合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地方金融和民间金融力量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区域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农村城镇化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反过来又会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拟结合当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及其农村城镇化建设道路方面进行深入探析。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及原因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功能完备的、具有开放性和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属于中观层次,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激活这一区域经济主体,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推动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的区域经济,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是至关重要的。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建设西部地区新农村的重要手段。二是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三是实行统筹规划、实现西部地区全面进步的关键点。四是维护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以及行政、财政、金融等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使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就以处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来说,全省78个县(县级市)中相当部分都是贫困县或少数民族聚居区。2003年,全省县域GDp总计1012.8亿元,城市GDp总计498.9亿元,其中县域和城市分别占GDp总和的67%和33%;同时县域人口3484.09万人,城市人口385.57万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的90.04%和9.9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县域GDp和人口比重分别高出15.05和16.53个百分点,既是县域GDp和城市GDp总量都比较小的省区之一,也是县域GDp比重和人口比重均为最大的省区之一。2005年贵州县域和城市的GDp比例为74.4%和25.6%,真正成为全国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省。2006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只排名全国倒数第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局面。相对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环境尚待优化的问题。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和挖掘县域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形不成向外拓展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同时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与外界经济交往的负面影响,失去了与外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流的大好机遇,使自身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如贵州省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22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21.55元,两者之比为4.2:1。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层次偏低。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程度,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是结构层次偏低。如贵州省2003年县域三次产业构成仅为30.6:40.9:28.5,而同期全省三次产业构成就为22.0:42.7:35.3。相比之下,可以看出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三产业发展则相对缓慢。具体在第一产业“农”的成分中,主要搞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具有明显的弱质特征;第二产业尽管有一定数量,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龙头骨干企业,而且产品结构单一,多以初加工工业为主,技术含量偏低;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还不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滞后性也无法对一、二产业的发展形成拉动。

三是县域财政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弱。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拉动力,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快速的投资增长和必要的投资总量规模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但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平衡缺口却较大,入不敷出、负债运行的问题十分突出。如贵州省目前大部分县都还是财政补贴县,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现行的金融体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不够,表现在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过低,商业银行的存多贷少和邮政储蓄的只存不贷,县域资金大量外流,造成农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受资金的制约,导致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发达地区,融资渠道萎缩,甚至出现了因穷而无法投入、因投入不足而更穷的恶性循环。

四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县和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发展却非常缓慢,作为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还出现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进而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如贵州县域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城镇化水平仍处在全国倒数第二、三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缓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的发挥不明显,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城镇化是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现阶段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尽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就显得特别重要。贵州省“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刺激各方投资,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心。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城镇作为一个区域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只有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才能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农村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进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镇化水平太低。所以,在新形势下抓住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努力推动县域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人。西部欠发达地区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村贫困人口偏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而且居住分散,这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尽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所以尽管农村消费群体大,但购买能力弱,市场容量小,很难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而推进农村城镇化,就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繁荣城乡市场。一方面通过城镇有效地改变农村消费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商品市场。另一方面城镇依托本地产品,从规模经营入手,形成批量生产,创建专业市场,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按照农村经济对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使城乡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5.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因为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沟通城乡交流的桥梁。推进农村城镇化,一方面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引导农民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形成新习惯,使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得到更新。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县与县以及县域范围内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在更大范围内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城镇化必然涉及县域经济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理应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农村城镇化不仅仅在于小城镇本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周围农村和大中城市。所以,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城乡体系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进一步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小城镇建设必须放到国民经济全局范围,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只有制定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多快好省地进行建设和综合开发,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2.合理布局,以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西部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建设进程虽有较大发展,但在财力、物力上仍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特点,这就很难实现农村城镇化质的飞跃,也难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由此必须以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为重点,以点带线带面顺序展开,通过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体就是坚持分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城关镇和中心集镇来壮大一批经济强县,提升一批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一批经济欠发达县。同时突破以建制镇为单元的局限性,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发展县城和有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实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对落后,而且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但并非没有发展优势。关键是要抓住机遇,采取各项优惠措施加强小城镇建设,并与县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搞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巩固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建设一批污染小、上规模、效益好的乡镇工业。同时鼓励城市及县域外工商企业参与投资,增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力。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投资少、收益快、就业容量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如商贸、旅游、饮食服务业等,增加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实力。如贵州近几年就涌现出以“资本置换”为内核的都匀模式、以旅游业兴镇的荔波模式、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镇远模式、以酒文化为依托的茅台模式等一批布局合理、规范适度、特色明显的小城镇。

4.注重制度创新,强化政府职能,建立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限制,畅通人口流动渠道,真正按市场方式配置劳动力资源。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规范现行城镇土地使用与征用制度,实行有偿用地,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同时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用工形式,尽快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就业、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而解除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地区壁垒,实行兼并联合,富村联合穷村,强企业兼并弱村,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有机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总之,通过深化各项制度和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5.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相对落后,目前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如2005年以来贵州省级财政就投入了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6500万元,平均每年城镇非农业人口以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但贵州目前就有近4000万人口,若要将现有27%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到2020年的43%左右,每年就要向城镇转移约40万人。这说明仅靠政府一家投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要,要下力气盘活城乡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多渠道吸纳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一些有投资回报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桥梁、水厂、公厕等)实行有偿投入或收费方式建设;积极开辟信贷或债券融资渠道,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形式支持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科教场所、环境整治、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对有稳定收入的进镇农民在购房及其他消费方面的信贷业务;继续保持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还要逐年加大对小城镇建设资金的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以此全面发展县域经济。

6.从实际出发,走出“速度”误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明显低于国内和国际的平均水平,必须加快发展,但在提高城镇化的速度和水平上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种不考虑其他因素,将城镇化率奉为地方发展的主要指标,单纯用行政手段变更行政区划,县改市、乡改镇、村委会变居委会的作法,是对城镇化的误解和扭曲。小城镇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和资源条件相协调,同时不搞“跟风走”的一哄而上,要有规划地在经济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适度和集中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另外,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镇功能和面积的扩张造成原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足,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这就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凝聚力和辐射力,进而实现县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铖,赵柳.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与对策[eB/oL].会计.2006-5-13.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篇7

制定政策采取措施科技优势更明显

河北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103年历史的高校,现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拥有24个学院、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66个本科专业,有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十五”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体,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为两翼,始终以提高学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自身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科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

“十五”以来,为吸引和稳定高层次科技人才,学校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了“9816”科技工程计划;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意见》、《河北农业大学横向课题管理办法》;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科研发展基金实施办法》:该基金包含了高水平论文与专利成果科研后补助基金,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基金(国家和省基金项目配套基金),“9816”二期计划,非生命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等,实现了特色突出、系统配套的校内人才培养和基金资助体系,仅2005年学校就拿出913.6万元用于科技发展。以上政策体系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学校科技的创新式发展。目前全校参加科学研究的教师已达到908人,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742人的专兼职科研队伍。

为了加快科研梯队建设步伐,学校于2004年制定了《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将帅选拔培养计划》,目前已培养不同研究领域的首席专家11名,骨干专家25名。实践证明,这些骨干已成为承担部级重大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和争创省部级以上科技平台的核心力量。同时,学校还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非行政兼职拔尖科技人员享受特别津贴管理办法》,以充分调动广大非行政兼职拔尖科技人员专心从事科学研究,争创高水平成果的积极性。

加大产出促进转化服务地方经济

“十五”以来,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3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省长特别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省部级二等奖26项,市(厅)级奖励221项。学校获省部级奖励等级、数量和获奖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高校前两名。学校已获鉴定的科技成果145余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的成果112项,占77.2%;一级学报以上数量由2001年的40篇增加到2004年的108篇(其中三大索引论文29篇);出版科技著作155部;2005年的专利申请达43项,同年授权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学校将成熟的成果与企业联合进行开发转化,建立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运作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该校研发的白杨杂种741杨是于70年代进行有性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材质优良,树干通直、树形美观等优良特性。90年代初,郑均宝教授带领课题组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利用国家“863”科技成果,经近10年的研究,成功地将部分改造的BtCry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转化了741杨(该项目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品种在已有优良白杨品种741杨基础上,增加了对主要磷翅目害虫的抗虫性,具有高抗性,可避免或减少施用化学农药,减轻对人、畜和野生动物的危害,减轻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同时可控制美国白蛾等主要危险性害虫的蔓延,保护生态环境。学校就“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的推广与开发与北京国宗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在河北、天津、山东、河南、陕西建立了10个育苗基地和环境释放点,在山东荷泽建立了转基因741杨速生丰产林基地,共育苗741杨2000万株,其中1000万株苗木已应用于造林。

蔡西村是献县最贫困村之一,全村有489户2000多人口,耕地面积3678亩,多数为沙性土壤,较瘠薄。农业结构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水平较低。1998年前全村人均收入仅400元~500元。针对该村实际,学校计划把蔡西村发展为蜜瓜生产专业村。经过多次动员和反复讨论与论证,各户多方筹集资金,1998年12月该村建起97个高效日光温室,全部栽种伊丽莎白蜜瓜。从设施规划、品种选择、到栽培管理技术,马德伟教授全程跟踪服务,使每个温室产量达到4000公斤左右,蜜瓜一项全村收入94万元。1999年全村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增建日光温室99个,同时又引进滴灌系统、Co2施肥、设施嫁接栽培、反光幕、叶面肥等新技术,蜜瓜的产量和品质又进一步提高,同时还注册了”沙龙”牌商标。到2005年全村的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人均年收入提高了四倍,广大农民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蜜瓜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使献县蔡西村由穷困迈向小康,在省内、国内树立了榜样。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光明日报》、《沧州日报》等多次报道。农业部、中国农学会授予”科技兴村”先进称号。现在,蔡西村正积极提高栽培和管理水平,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我国经济贸易;作用;分析

1对于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经济贸易的关系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仍旧处于较为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区域农村经济调整和发展的重要时刻。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体制的不断变更和改革,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呈现着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也逐渐的向多元化的形式转变,有专家学者对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发现最近几年,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贸易的影响日趋增加,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越发向复合型趋近。但是在实际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不稳定和区域性的特性,严重的制约了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为例进行分析,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仍旧处于较低的阶段,同时也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此外,还受到当地市场经济信息应用率较差的影响,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性影响。因此,每个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一定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结合实际的政策规章制度内容,使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具协调性,同时也更能满足整体性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笔者针对此问题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贸易的作用进行了分析[1]。

2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贸易的作用分析

2.1调整并优化经济贸易产业结构

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处于迅猛发展状态,因此,在发展我国整体性经济的同时,也要切实的根据本国的生产条件,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予以探究,也要明确区域农村经济对于我国经济贸易的实际作用。区域农村经济对于我国经济贸易作用尤其大,因此,一定要对农村经济予以统筹,并力求提高区域内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也有利于调整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协调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结构。首先就要促使区域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并对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予以优化,进而利于对其他农业经济资源的整合,将全部有利资源融入到实际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中,而后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产出能力[2]。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整体性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我国经济贸易产业结构予以优化和调整,现阶段我国的区域农村经济的产出能力仍显不足,但是整体性的农业经济发展仍较为稳定,当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出现结构不稳定时,则可以充分的利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势,对整体性贸易经济的发展结构进行优化和整合,促使经济贸易的发展更为科学和高效。

2.2利于经济贸易趋向于信息化发展

可以创建信息监测系统以及信息速报系统,将较为高效、科学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传达给欠发达的农业发展地区,这样可以将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推广给有需要的区域,转变当地区域内人们的思维模式,逐渐的实现自动化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会逐步将我国整体性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向予以转变,并对经济贸易的发展模式予以优化和调整,极大的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而在此发展背景下,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对于我国整体性的经济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就要积极地对这一现象予以协调,良好的利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中所体现的优势,加快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速度,但是,首先还要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明确区域农业经济对于我国经济贸易的作用,而后再制定较为科学的、完善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整体性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进步,也逐渐的达到优化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结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佺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陈勇.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序列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12.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篇9

关键词: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湖南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的区位优势、经济结构、条件要素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长期存在,农村经济区域的差异容易降低社会资源分配效率。湖南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湖南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有效的调控,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湖南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湖南的地域面积较大,总体而言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全省的农村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湖南省形成了3个主要的经济区域,分别为湘西经济区、湘中经济区和湘东经济区。湘西经济区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区、张家界和怀化市;湘中经济区主要包括永州、邵阳、娄底、益阳、常德;湘东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岳阳、湘潭、株洲、长沙。这3个经济区域中湘东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湘中经济区的发展水平为中等水平,而湘西经济区的发展比较落后,属于湖南省的贫困地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也体现出同样的趋势,湘东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湘西地区相对落后。

从经济规模来看,截至2010年湘东地区的人均GDp为湘中地区的1.7倍左右,并超过了湘西地区的2倍。湘东地区的经济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32万元,而湘中地区仅为每平方千米170万元,湘西地区每平方千米仅有72万元左右。3个区的财政收入差异也比较显著,湘东地区的财政收入几乎是湘西地区的4倍[1]。由此可以看出湘西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弱,而湘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强。

根据对3个区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湘东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将近3000元,而湘西地区仅为1600元至1700元,具有显著的差异。长沙市农民的收入能够达到3500元左右,而湘西自治州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00元左右。由此可见整个湖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在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造成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原因都会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在我国的各省区均有体现,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一些因素难以改变,例如环境气候条件、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还有一些因素能够得到控制,例如产业结构、技术条件、劳动力条件等。

2.1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自然资源条件的较大影响,主要包括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等。以湘东地区的长株潭三市为例,该地区具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土地总面积占湖南省全省土地面积的13.3%,而且耕地面积的比例较大。仅常德市就占有湖南省全省耕地面积的15%,2/3以上为肥沃的洞庭湖淤积平原,具有700万亩林地和100万亩可养殖水面、646万亩草场,林果业、水产业、牧业和种植业的先天发展条件均比较优越[2]。

湘西地区的耕地面积为13.5万公顷,未利用土地达到16.61万公顷,具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而且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湘西地区的山地较多,可耕地面积较少,给传统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农业区位条件

城镇的辐射作用和区位条件都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靠近大中城市,这样能够具备更加便利的运输条件和更加广大的消费群体,受到经济反哺作用。同时靠近批发市场或农产品集散地、沿江沿海也有利于获得灵敏的市场信息。湘东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城镇化进程较快,农民的收入较高,使其具有较高的农村经济整体实力。该地区具有优质的城市群资源,交通非常便利。而湘中地区与粤港澳的距离较近,交通也比较便捷,但是与省域经济的核心地带相距较远,受到的城镇辐射作用有限。湘西地区为湘鄂豫黔4省交界之地,具有比较落后的区位条件[3]。

2.3农村劳动力条件

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劳动力迁移、区域人口素质、区域人口规模的影响,劳动力的道德修养、健康状况、科技文化水平较高,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湖南省全省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区差异,农村劳动力数量超过200万的6个市州仅有怀化市位于湘西地区,其他均位于湘东和湘中地区,而且湘西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的趋势也高于湘中和湘东地区。在人口素质方面,湘西农村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于湘东和湘中地区。

2.4农业科技条件

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当前湖南省的农业大市为常德市、岳阳市,其次为长沙市、永州市和邵阳市,这些地区的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较大。根据湖南省各市州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情况,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地区正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为益阳市的1/6,这也体现当地的农业科技条件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

3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2020年湖南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应该达到6000元,人均GDp应该达到26200元,这就必须保障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速超过5%,人均GDp平均增速接近8%。然而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到2020年湘东地区能够提前全面实现小康,湘中地区可基本实现小康,而湘西地区的以上两项指标均远低于相关标准。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1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成为湖南省政府以及各市州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财力、资源状况和自然条件进行摸排,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规划,提高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对各区域的劳动力转移、成人教育、产业发展、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并将其作为3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逐一进行落实。

以政府为主导,将湖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来,以“兼顾利益,适度补偿”为基本原则,对区域发展的差距进行缩小。政府要将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起来,也就是运用财政手段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再分配,使全社会的整体福利得到提高,促进资源的优势配置,使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和公平。

税收政策也是缩小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手段,本着公平税负的原则,可以在不同地区推行差别税率,也就是提高发达区域的税率,降低落后地区的税率。差别税率有利于落后地区积累企业资本,提高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湘西落后区域,当地政府也可以实施产业化的差别利率,要以当地的行业结构特点和产业结构特点为依据,对其主导部门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支持[5]。

3.2培育地方特色,发展农村经济

湘东、湘中和湘西地区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各有不同,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育地方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在湘东地区,主要是对红壤丘陵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对环境污染进行积极地治理,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综合效益得到提高。同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培养农村第三产业,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湘中地区是优质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其农产品的质量好、种类多,因此在该地区应该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同时发展辣椒、黄花、油菜、玉米、小麦等旱地农业,积极开发山丘资源,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实现优质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湘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然而其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湖南的环境重点治理保护区域,在该地区不仅要积极发展旱稻和水稻产业,解决农民的口粮问题,还要立足山区优势和林牧产品资源,积极发展山区土特产。同时对该地区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发展小能源工业、乡镇企业和养殖业。湘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该通过积极发展旅游业来建设以旅游服务为中心的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

4结语

总而言之,政府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湘东地区和湘中地区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同时对湘西地区进行大力开发,培育湘西地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加强东西合作,逐步缩小湖南各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差异,促进湖南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振芳.国外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3(09).

[2]李含宝.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吉林农业,2012(09).

[3]王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之浅见[J].中国证券期货,2012(08).

[4]钟伟强.依托教育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方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4).

[5]韩长赋.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农村工作通讯,2016(01).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市;发展模式;津市市

一、小城市建设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3)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4)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5)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做主。

“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再具体一点说,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农村经济建设对小城市的依托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土地不断减少,这些问题显然单靠农业生产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缺乏城市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最终是不可能完善甚至不能实现。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问题首先表现为农业人口过多,加快城市化步伐,一方面可以转化一部分农村人口,使他们脱离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把部分乡镇企业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这部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等问题,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城市发展模式的选取

1.小城市的发展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小城市所在区域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指的就是小城市的经济力所能辐射到的范围,由于小城市经济力的辐射作用,这个区域内的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资金融通等经济活动均以该小城市的发展与运作为中心。因此,小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性质是决定小城市发展定位的根本因素[1]。以小城市为其经济活动中心的一定的区域为农村区域,由此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定范围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农业发展中心、农村工业化中心、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心、农村城市化中心、农村外向型发展中心等。小城市的诸中心的具体定位也就是它的诸种城市的经济功能,而它的集合功能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农村的经济服务和生产力能量的辐射来促动农业、农村工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小城市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这一发展定位的含义。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与大、中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小城市是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而大中城市则是现代大工业的集结地,是包括交通通讯、资金融通与货币运动、商业贸易在内的大流通中心,是在更大范围内包含农村区域在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综合发展区域的中心。小城市要在它所定的发展位置上有成效地运作,就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要跃位、不要越位。那就是不能在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规模上搞拔苗助长,盲目升级,也就是不能朝集中大工业、发展大流通、必办高等级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大都市化方向发展,而要安于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的小城市之位。二是一定要在带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上面做足文章。

2.津市市发展模式的取向

津市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现辖4镇3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达到26.7万,其中,城镇人口18.34万,乡村人口8.36万,城市化率68.69,城市面积68.3km2,建成区面积10.66km2,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津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农业基础,根据津市的发展条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津市市应该采取支柱产业、城郊型、生态性的发展模式。

转贴于

(1)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辐射范围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通过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由此带动辐射范围的区域经济大发展。

(2)城郊结合型的合理布局。城郊结合型的布局就是以城区为中心,发挥城市的职能作用,带动郊区的发展,激活郊区的经济,引导郊区的产业结构,使郊区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由于城郊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城市的扩展要和郊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把郊区当作城市向外扩展、随意挤占的空间和垃圾堆放场所,也不能当作独立的经济区域,应视为整个城市中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美化功能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实施城郊型的战略中,要宣传政策,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城郊两者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土地利用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达到保护农业用地,使其产生更大效益的目的。

(3)生态型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以往追求急功近利,采用掠夺开发、疯狂索取的做法。津市建设发展为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摒弃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走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以提高经济质量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要产业的生态化,把产业活动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城市系统的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三是要搞好城区主体绿化,包括清洁交通体系、环境的美化、优化,水资源的净化、大气保护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地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自净功能,保证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

1.与所在区域内的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小城市的发展同所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是正相关的关系。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基础。有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由农村经济发展而来的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对城市发展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才会有小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随后之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齐备、城市市场的繁荣、城市人气的兴旺,小城市的发展则对所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引导、带动和促进的中心作用,这一作用对农村经济之市场化、现代化尤为明显。所以,小城市与所在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2.不同小城市发展重点的差异

不同的小城市之间,它们作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共同的,但却有各自发展重点和相应的城市类型之别。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农村区域之间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包含了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同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小城市之间却有城市发展重点与不同重点功能作用发挥的差异。换言之,不同农村区域中的小城市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之战略重点的选择,从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小城市。

3.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结果修编城市规划,划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的增长极限范围[2]。由于历史原因,各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都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的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不一,又因为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是按各建设部门的用地计划汇总确定城市规模,这不利于节约用地,也和现在的以供给制约并引导需求用地原则不一致,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调整,划定城市具体的增长边界,严格控制城市郊区农用地用途转变,切实遏制住城市任意外延的趋势,以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