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26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篇1

1、注重学生对自然灾害类型的认识而忽视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同一般知识教育不同的灾害教育,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认知来实现学生对灾害的预防,而不是追求认知目标的达成,这是灾害教育首要面临的问题。

2、灾害教育缺少学科与学科之间必要的整合。高中教学中有关灾害教育的主要有地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健康等学科。在课程资源在开发设计中较少关注隐性课程和社区之间的联系,没有将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灾害遗址)应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及教学中。

3、教师教法陈旧单一,较少使用图文并茂的挂图、地球仪、剖面图、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直观教学,在灾害教育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缺少实践操作,不适应和不适合灾害教育的特点,也难以达到灾害教育的要求。

二、加强自然灾害教育的对策

1、整合各学科资源,渗透性地设计选修课。不同学科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教育。各学科展示的内容有可能不一样,但它们的目标总体是一致的,通过把自然灾害教育渗透到不同学科的适当章节中。例如数学学科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示灾害或与其相关内容的数据,可以让学生从数据上了解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感受到防灾工程和措施的重要性等;生物科可向学生展示生物多样性、生物链、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等内容,让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语文科可以展示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文章,学生将会对灾害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历史科可以向学生讲述灾害相关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了解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破坏程度和制约作用;地理科可以展示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和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等内容。建立在必修课基础上的选修课《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系统地了解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对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作了系统的呈现,主要内容有: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通过学习《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可让学生较为深入的学习灾害的表现方式、发生原理、危害程度、防避方法及其预防和监测措施等知识。从而为日后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灾害教育资源库,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灾害知识,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灾害教育教学。(1)结合当地的实际,积极建设学校地理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资源库,逐渐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升质量。(2)加强“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3)加强防灾教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加强“地震救护常识”、“洪涝救护常识”、“台风防护常识”等教育,学会认识预警信号,如“台风、暴雨、高温、冰雪等预警信号”。(4)加强学生实际操作、应用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灾害相关知识的收集、加强灾害调查能力、帮助他们研究制作灾害演示仪器、定期开展应急演习。(5)考虑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对防灾的学习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灾害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地理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的经历和体验,建立预案,定期开展自然灾害演练。不断完善灾害教育资料库,其中包括数字地球,数字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灾区大量的定位、定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对灾害发生时获得的遥感和地面监测资料以及各种基础背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对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害发展的态势以及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书籍资源、网上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多媒体系统等,制作以灾害教育为专题的网站,通过网站让学生直观地及时地了解世界及我国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的信息。学生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触目惊心的画面的感受,将会提高他们了解灾害成因和防灾避灾方法的兴趣,树立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

3、开展有关“自然灾害教育”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专题研究,非常适合进行自然灾害教育。利用地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探索通过理论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以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或个人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文献,观看视频、亲身实践,深刻了解其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防患灾害的意识。例如:分析福建沿海台风灾害的危害这一课题,我们就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宁德地市夏季是台风频繁发生的地方,随着就是台风所带来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我们开设这些“自然灾害”研究性课题,目的是(1)通过认识影响我市的主要气象灾害,学会正视自然灾害,正确面对气象灾害的发生,通过了解抗灾救灾的事件,培养在灾害发生时采取积极主动抗灾救灾的意识以及不畏灾害的精神。(2)能够让学生了解旱灾、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产生的成因以及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4、充分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展灾害教育在当今的高考中“自然灾害”作为选做题,主要考察学生防灾减灾的类型、危害、成因、解决措施等方面知识,这些都以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为载体,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观察实践认识家乡的灾害遗址或收集历史上有关灾害的记录,了解和明确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引导他们分析灾害成因、特征及其规律,以及灾害对家乡的自然条件,资源开发和环境,经济发展等的影响。地理学科的研究是以区域作为对象,因此灾害研究和灾害教育也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上,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区域环境及其问题更加熟悉和了解,激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同时将这种情感升华为学习上的动力,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篇2

摘要: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要求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要求从全局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防止和尽可能减少社会灾害的发生;强调要按照法治的要求识别社会灾害,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治理及消除危害。灾害的评价尺度与灾害评价应该是多样而全面的,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创新理念,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防灾减灾;灾害评价;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X43,X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6-0082-05

在政治社会学的当代视野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既关乎社会发展,又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这项工作包括灾害区划、灾情预测、灾情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工程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力量动员、救灾的组织实施和灾后重建等内容。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本文的写作初衷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审视灾害和人控制灾害意识的现实关系及处在灾害环境中的人的未来命运。

一、灾害的“族群”与灾害认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全面推进,人口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增长,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同时,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几率趋于增大,并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制约因素。从增强公民对各种灾害的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救护的多重视角考量,应强化对两大灾害系统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关涉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目前理论界对自然灾害的分类研究,是我们强化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属于此类。地震是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大规模、迅速地释放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的实质在于对地壳运动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震前种种异常信息的捕捉和综合分析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1]关于火山爆发,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它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科学的预测。我国传统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动带土质性质等。[2]有学者注意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突变灾害多发生在雨季这一现象,把山体突变灾害从理论上抽象成材料科学平面上的一条裂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山体骤变灾害产生的条件、滑动的准则,而且以该理论为依据为预测这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属于这类灾害。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数气象灾害与人们面对自然显示出的傲慢和无节制地利用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世界将充满生机而又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识”而是“境界”,“境界”是心灵存在的方式,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境界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3]人类生存是动态的,是生命创造与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友好地、理性地对待自然是减少气象灾害的基本途径。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属于这类灾害。生物灾害实际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里,人在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科学技术是防治生物灾害、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又使人类活动和追求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积累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当然也就为防治生物灾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风险,社会政策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预防和管理这些风险,强调多元、参与、平等、协商和互动。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属于这类灾害。对天文灾害的分析应有一个逻辑框架,这一框架必须以客观可见的天文灾害的定向变迁因素为基础,而不应过多涉及主观的、现时的愿望。换言之,天文灾害的客观性,不仅制约着对这种灾害的认识,也规定着人们治理这种灾害的能力,我们只能根据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天文事件来认识天文灾害。危机与行动主体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是政治社会学中的重要主题,天体灾害的防控与现代高科技在这一领域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天体灾害所选择的手段是思维多样性、理论多样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应对天体灾害所应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他自然灾害。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属于这一类。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强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灾害这种多“族群”实体并使之保持一个整体和互相关联的状态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正在进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广大疆域内,将自然灾害实体看成一个整体,并时刻关注这个整体的另类,其社会效能显然要远远高于只关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极为严重的灾害个体。雪崩、冰崩与环境变暖有关,鼠灾与生物链的断裂有关,海啸与地球内部的运动有关。对这类灾害监控的关键是要组织人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监控,注意搜集异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类灾害一般都要经过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防灾减灾的中心任务是,发现自然灾害在潜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时间控制自然灾害爆发后的态势,缩短自然灾害对人们损害的持续期以及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中吸取教训等。还须注意,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类的结果。自然的突变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人类反过来又要对灾害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政治社会学视野里考察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更有意识地、不断地强化这种反作用;逐步深入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跟踪、研究、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消除自然灾害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二)关涉人为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属于此类。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资源承受力和废弃物降解力,是导致生态环境灾害的最重要原因。人类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协调不当,引起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失衡,从而造成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应当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体,人与万物应是生命共同体,万物是“我”的朋友,不是与“我”对立的它者。所以在开发、规划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应从社会意识角度切入灾害和人的生活层面,重视对公民进行生态环境灾害宣传教育: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例,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灾害进行现实体验,体会灾害给人们造成悲惨境遇的情景,逐步培养和强化人们人道主义的真诚思想、行为表达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属此类。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钢铁材料在机器和建筑中广泛使用,曾经引发灾害事件,最典型的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多次发生火车车轴断裂造成车毁人亡。对这类灾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学理论和材料开发有了重大发展: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金属疲劳(Fatigure)学应运而生。到目前,从对金属疲劳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到了陶器、复合材料等方面。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既要从源头上查找工程事故灾害的原因,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从设计、制造、加工、使用、监测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预防这类灾害的发生。

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空难、毒气污染、社会暴力、动乱、金融风暴等属于此类。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发展成为特大恶性事件,就可能加剧社会系统的紊乱。政治社会学观点认为,从全局上避免社会灾害的发生,肯定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多数人;同时,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会灾害识别,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会灾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蕴涵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规范如何论证和阐发,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风格,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对社会灾害的理论阐发能力和实际控制能力。

灾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各种防灾减灾观念和方式的创新突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科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范围极其广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4]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对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要让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各种灾害,进而为灾害治理夯实现实的基础,又要在科技和社会认知领域架起融通的桥梁,在灾害的范畴内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层次化,为当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二、灾害的评价尺度

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财产损失来确定灾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根据人员和财产损失程度、对本地区造成损害与GDp的比例关系,社会影响大小等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注意:

(一)根据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数把灾害分成五类

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分类,是一种对灾害的基本分级方法。这种方法对灾情的判断最为客观具体,可以直观地看出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大小。1.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2.大灾:死亡1000-10000人,经济损失在1000万-1亿元人民币。3.中灾:死亡在100-10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0-1000万元人民币。4.小灾:死亡人数在10-1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100万元人民币。5.微灾:死亡<10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5]

(二)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价

虽然以损失和伤亡数为指标,可以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但单纯以绝对数划分等级,也不尽合理。在我国东部地区,1000万元不算大损失,而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仅亿元的中西部的县市则是重大损失。所以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首先应测算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绝对数,第二步就是要看灾害损失对GDp总量所占的比重。自然灾害对GDp造成的损失超过35%的,为特重度影响区;对该地区GDp造成的损失在25%-35%之间的,为重度影响区;在15-25%之间的,为中度影响区;在10%-15%之间的,为轻度影响区;小于10%的,为微度影响区。[6]这种灾害评价目的是要考虑灾害给本地区带来的财产相对损失,对政府科学估算灾害损失和在多大程度上组织全社会力量赈灾具有重要意义。

(三)根据灾害给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

有些突发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它们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不良影响,有损于我国的政治形象或者伤害了民族大家庭的感情,给人民造成心理创伤,或者引起社会和民众的恐慌等等。这种影响就是灾害的社会危害和政治危害。由此可知,对灾害的评估不能限制在定量分析比较狭小的视野和范围内,必须尽可能地将主体的眼界放宽广些。这样,当灾害来临时,政府才能根据灾情进行科学的把握,以便决定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多大强度上进行社会动员,组织救援力量。

三、灾害的演变规律与忧患意识培育

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灾害观,是灾害治理的一种新的理念。它要求人们,既要对灾害进行整体的、科学的把握,又要特别关注不同灾害的特殊性和独特的潜伏及爆发形式;既要强化人们对灾害的整体把握和科学防范意识,又要提高人们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精神境界。

(一)骤变型灾害更要求人们强化忧患意识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某些工程事故灾害,如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有的危害后果极为惨重。这种突发型灾害,乍看起来好像猝不及防,事实上事先防范与疏于防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南美的智利,在宪法里明确中央政府在处理灾难性事件中的责任。自1977年起,智利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三次地震演习。2005年,由于一个关于海啸的谣言,大批居民在凌晨时分逃离家园。在没有任何天灾的情况下,逃离时的混乱造成1人死亡和17人受伤。这种惨痛的教训增强了智利从国家到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这个国家里,所有建筑须符合非常严格的防灾标准,以保证能抵御地震和其他灾害的侵袭。如果你到了这个国家,就会有人告诉你,楼房承重墙在哪里,地震时应在楼房的什么地方避险。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只造成799人死亡。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则是一个在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巨大灾难的国家,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就不那么强烈。2010年1月12日,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防灾减灾的忧患意识,是否针对骤变型灾害开展卓有成效的预防工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减灾效果。

骤变型灾害的发生通常缺少先兆,爆发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爆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过程难以控制,但是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充分利用长期训练积累的经验和聪明才智的。政治社会学强调,对灾害的关注和认知要具有特殊的政治情感和命运体认,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上的挫败感,从而提高政治稳定性”。[7]这种从全社会强化人们对骤变型灾害的警惕的内在精神感受和忧患意识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要进行典型经验和教训教育,采取近距离的观察体验以深化人们亲身体验的心理感受。

(二)发展型灾害是渐进积累的结果

自然灾害中的暴雨、台风、洪水和社会灾害中的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等属于此类。与骤变型灾害相比,发展型灾害在爆发之前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灾害渐进积累的结果。这种灾害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比骤变型灾害要缓慢一些,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每个人的主要生活内容都总是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的共同活动的适当方式也就体现在社会生活体系中”。[8]面对发展型灾害,各主体承受感的强化是政治社会学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要使社会不同群体的思维和行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全社会实现关注重心的下移,深化公民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认知,力争将发展型灾害控制在潜伏期和预备爆发期。

(三)持续型灾害表现为连续地对人类造成危害

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等就是以持续性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的。灾害爆发后,持续的时间可几天、半年到几年。在中国千百年防灾减灾的历程中,由于受思想观念和技术条件的规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持续型灾害的防治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灾害意识。党坚持以人为本,才使防灾减灾工作真正成为为人民解除痛苦、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政治法律只是为公民预防各种灾害提供间架,具体内容需要由各级政府和公民进行创造性填充。预防持续型灾害必须以创新观念为牵引,处理好政治法律的规定性和措施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形式的规约对于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保证并发挥激励作用,防灾减灾内容的变革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要进一步培养和强化人们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承担防灾减灾义务并使之内化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要积极地将防灾减灾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持续型灾害进行防治。

(四)环境演变型灾害通过对环境造成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沙漠化、水土流失、冻土、海水入侵、地面下沉、海平面上涨、以及区域气候干旱化等环境灾害是以演变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危害的。环境演变型灾害的发展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环境演化再加上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结果。因其进程缓慢,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采取有效措施,更何况有些措施需要人类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过,这类灾害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可预测、可预报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起全球气温升高1-3℃,这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计算出来;它导致的区域干旱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人类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加以测算。

我们要发挥政治社会学的学科优势,强化人们对灾害的强烈的关注和应有的问题意识。政治社会学提出了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却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把现实和历史、理论和价值统一起来。应设立科学的灾情防御标准,以便在灾害发生后,政府能够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救灾;还应强化全民族的防灾教育,使防灾知识教育以及实地演习走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生存培训的基本内容。这样,当灾害发生时,灾区的政府和社会组织才能从容应对,企业、学校、社区才会更为积极地配合,而个人则有可能快速调节心理状态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危急情势。

参考文献:

[1]焦双健等.城市防灾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8.

[2]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研组.自然灾害与减灾[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06-307.

[3]蒙培元.追求生命的智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5.

[4]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92-493.

[5]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60-140.

[6]高庆华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区域安全性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63.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篇3

1.极端性气候趋于频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以2007年为例:英国夏季出现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和60年一遇的洪水;南亚夏季高温达51.6℃,意大利和美国西海岸都出现45℃以上的高温;在海湾地区,历年极少见到的强热带风暴“古努”6月在卡塔尔登陆;11月超强热带风暴“锡德”孟加拉登陆,造成3400余人死亡。在中国:2月28日在新疆,从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旅客列车被14级大风(风速41.8m/s)吹翻;在淮河流域6月下旬到7月底连续降雨,出现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重庆沙坪坝区7月17日24小时降雨266.6mm;济南,7月18日降雨151mm;福州夏季有32天的气温超过35℃;上海气温35℃以上的连续多日;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在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同时,江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干旱,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夏季出现严重干旱。另外龙卷风和雷暴等特殊天气事件多发,造成多起人员死亡,2007年,因雷击死亡人数已经达676人。

根据紧急灾难数据库记载,2008年全世界发生321次自然灾害(其中80%~90%与气候恶化有关),死亡23.6万人,受灾人口达21.1亿,经济损失1800亿美元,是2000~2007年年均值的2倍。其中1月10日~2月2日,中国南方地区出现四次大面积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受其影响有19个省、市、区受灾。此期间全国累计23万公里公路被迫封闭,8.2万公里公路损毁;湖南郴州的输电塔倒塌,压倒京广铁路的输电线,使京广线和沪昆铁路部分区段停运,受灾期间正值2008年春节前后,部分省市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全国13个省、市、区的2.7万条输电线路断线,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生活,成为2008年年初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事件。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随着地面和海洋上空气温升高,大气环流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极端性天气事件发生的次数和强度都会增加。

2.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宁静期即将结束,下一轮地震活跃期即将开始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部,在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的交汇处,受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地震活跃区分布广泛,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所有省(市、区)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按中国地震烈度表的统计,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区域面积为31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2.5%,全国299个大中城市中有136个城市(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一半)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人口在50万以上的61个大城市中有33个(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54.1%)的地震基本烈度在7度以上。

中国从1900年到1994年共发生过1921次5级以上以上地震,平均每年18~20次。20世纪全世界共发生过7级及7级以上地震约1500次,约有1/10发生在中国境内;全世界陆地地震约有33%发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中国发生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世界的35%。20世纪,全世界发生过震级≧8.5级的陆地地震3次,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1920.12.16.宁夏海原,8.6级;1950.08.15.察隅,8.5级)。

根据对历史上发生地震的统计,中国的地震活动有活动相对强烈的活跃期(持续时间11~25年,此期间发生7级或7级以上地震的频度为1.25~2次/年)和宁静期(持续时间11~22年,此期间发生7级或7级以上地震的的频度为0.36~0.8次/年),每个活跃期都有强震活动相对活跃的区域。中国上一个活跃期是1988年~1999年,这12年内共发生7级和7级以上地震16次,主要活跃区域是台湾、云南和新疆的地震带。

从2000年开始中国进入地震宁静期,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发生过8级地震1次(2001.11.14.昆仑山口,8.1级),7级以上地震4次(其中3次在台湾及其附近海域)。从2003年~2007年,中国大陆已经连续5年没有发生7级及7级以上地震。按历史资料推断,从2000年开始的宁静期将在近期结束,2008年3月21日在新疆于田发生的7.3级地震及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标志中国重新进入地震活跃期。

由于地震是所有自然灾害中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195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灾害的人数超过35万,其中唐山地震(1976.07.28.河北唐山,7.8级)死亡近24万人,是20世纪地震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同时地震也是社会恐怖心理最严重的灾害。随地震活跃期临近,必须有得当的应对措施。

3.中国历来是自然灾害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

20世纪以来,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自然灾害都会使上万人丧生,而严重的自然灾害甚至可在短时间内夺去几十万人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发生的、一次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自然灾害约50次,而且每次受严重灾害影响的人数达万人以上。每年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00亿~1000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而且频繁,灾害对公众和社会的危害强烈。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公众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和生产力的破坏,也是产生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

20世纪全世界发生过四次死亡人数在10万以上的严重自然灾害,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

根据民政部和国家气象中心的统计,中国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71%,以下依次为:地震灾害,占8%;海洋灾害,占7%;农林和畜牧业的生物灾害,占6%;其他灾害(太阳活动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等),占8%。1990年~2004年,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6%(台湾、香港、澳门未统计在内),往往一次台风就刮掉当年GDp的1%~3%。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死亡6.9万人,经济损失8451亿元,约占2008年GDp的2.8%。

自然灾害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作物减产、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公众财产和设施受损(房屋、厂房和店铺的损坏和倒塌等)等经济损失。也会由于发生次生的灾害(如地震后的火灾,洪水后的瘟疫,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等)。由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自然灾害还影响到交通运输、水和电力的供应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9世纪50年代,中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的损失平均为476亿元,90年代则增加到1000亿元以上;1998年由于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全年经济2978亿元;自然灾害总体偏轻的1999年,经济损失800亿员。进入21世纪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04年为1566亿元,2006年为1528亿元。2008年1月中旬~2月中旬中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就造成10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中国既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同时也是自然灾害记录最完整的国家。从公元前18世纪以来,几乎无年不灾,有文字记载的2000多年以来,有记录的水灾约1600次;从公元前16世纪的夏桀五十二年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BC)的3363年间共有3322次地震记录。在近四千年有文献记录的灾害中,水灾、旱灾和地震是发生频度最高,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为灾害研究提供了条件。

4.中国的普通群众甚至地方官员对自然灾害的知识普遍匮乏

中国的灾害预防教育还相当落后,公众对自然灾害的知识相当匮乏。普遍的问题是各类学校里很少有关于预防自然灾害的系统教育,公众普遍缺乏有关自然灾害防御和灾害救助的知识。特别是,中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和通讯落后,居民知识水平有限,预防和抗御自然灾害的知识极为匮乏。即使是在城市,居民社区的预防和抗御灾害的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仅限于散发宣传材料,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更没有像美国的佛罗里达州那样每年定期进行抗御热带风暴的演习和像日本那样定期的应对地震灾害的教育和演习。特别要提到的是,作为公共信息传播的媒体对自然灾害这样影响公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事件,在日常的关注程度上,在宣传的广泛和深入程度上,在宣传的技术上都十分不够。在严重灾害发生时,及时、充分向公众公告有关信息做得非常不够,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在某些时段,有关地震的谣言,有关SaRS疫病的传闻则不胫而走。在灾害发生后媒体宣传介绍各种简单适用的抗御灾害的知识(例如,如何抗御低温、预防长期旅途中的精神障碍、在拥堵的公路上的司机和人群如何自救等)则非常不够。

由于公众抗御灾害的知识匮乏,使灾害发生时相当多的公众无所措,例如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某乡村小学在雷击事故中死亡7人,受伤44人。究其原因,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防灾知识匮乏,教室没有避雷设施。还有人在雷击发生时躲避位置不当(在大树下)。再例如,每年钱塘江中秋节后观潮,不顾安全规定,超越警戒线而被潮水冲走的事件几乎年年发生。

而政府官员由于在自然灾害面前缺乏正确的应对措施则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例如2005年10月2日,当年第19号台风“龙王”在福建登陆,福州连续7日大雨,而地方政府决策者没有及时腾空水库,山洪泻下时,致使155人死亡,经济损失155亿元。2007年,有部分人认为,长江流域将出现类似1998年的全流域大洪水,又由于6月汛期开始时的几场大雨误导,于是匆忙放空了水库的存水,其结果是连续数十天干旱,由于水库的“保命水”已被放空,致使人畜饮水都发生困难。

5.自然灾害的教育应该被列在重要位置

鉴于20世纪后期,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给人类带来灾难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每年死亡万人以上,经济损失250~1000亿美元)1984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提出,由联合国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目的是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危害的、为期10年的活动。1987年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1900年到1999年在全世界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internationalDecadefornaturalDissasterReduction,缩写为iDnDR,中文简称“国际减灾十年”)。在该活动中,教育计划列为重要内容,除了对公众的减灾知识普及和教育外,特别提出:针对减轻自然灾害设置专门的大学课程。1999年在“国际减灾十年”结束后,联合国第54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0年起,将减灾作为长期的、战略的行动持续开展下去,并规定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作为“国际减灾日”,每年的减灾日都有特定的主题,2006年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2007年的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国际减灾十年”不仅关注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研究和抗御对策等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的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还特别注重“探讨不同文化基础对自然灾害的反应”,以及“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可以接受的灾害的危险性水平和选择减灾的对策”(例如,由于传统的习惯和文化背景,某些人群不愿意甚至拒绝从容易发生灾害的地区迁出)这显然是重视对自然灾害认识和抗御的人文科学背景。

二、国内外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和知识普及情况及建议

据悉:几年前,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大学先后开设了有关自然灾害的公共课程,选修该门课程的人数随开设年数增加很快,从初期的二十几人,到近期,选修该课程的人数已经超过200人。

在中国,2004年陈颙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设了《新闻中的自然灾害》(naturalDisasteronthenews);2005年该课程名称为《自然灾害中的物理学》,力图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说明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和特征。同期,北京师范大学的史培军教授也在讲授类似课程。近日媒体报道,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联合开设《气候变化》课程,并对其他大学开放。应该说,这都是新的开始。

国外相应课程有印刷版和电子版的教材,但是自然灾害的史料和实例则几乎全部是西方国家的案例,而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东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例很少。为此,陈颙院士和史培军教授编写了《自然灾害》一书,是一本图文并茂,内容生动的,一改以往中国高等学校教材在形式上“生、冷、硬、涩”的面貌,做到了编著者希望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并重”。而且视野开阔,思路灵活,因而比一般的教科书更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应该延续陈顒等人的思路,编辑出版一本在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上,更为广泛;在内容扩展上则更兼顾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实例及图片选择上,更结合中国和现代的教学参考书。

应该明确,更进一步的普及有关自然灾害和危机应对的知识,是学校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应该明确:减灾始于学校,使公众,特别是大学生和研究生有比较深入的关于自然灾害和应对灾害的必要知识,使大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既有成就感,又有危机感,特别是培养大学生有超越职业训练以外的想像能力。

应该使每个学生明白地球和太阳系的一般知识,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人类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历史等进行说明和讨论;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环境灾害的形成机理,危害特征,空间和时间分布和重要案例给于介绍;并介绍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及灾害救援的一般知识。

三、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出发点

本书在考察自然灾害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是:1)自然灾害毕竟是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因此应该是有规律的,而既然有规律,就应该是可以认识的,当然,这种认识是有过程和阶段的。2)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应该着重于预测,应该用“将自然灾害的危险减为最小”来代替“将自然灾害的损失减为最小”的减灾思路。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篇4

   一、灾害教育的作用

   在中学课程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听专业教师的讲解,再加上通过媒体了解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的信息,让中学生对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如何规避灾害,提高防灾技能与灾害意识。应该说,加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能切实增强中学生防灾减灾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更有利于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国家及个人的财产损失。

   二、学校实施灾害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发生在21世纪之前的自然灾害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发生在近十年以来较大的自然灾害,影响深刻,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和日本九级大地震,这些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报道,会迅速了解到不同地区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对灾害发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说,大部分中学生对灾害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但我在2011年对我校三千多名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方法的抽样问卷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师生近78.6%的师生并不清楚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其灾害意识淡薄,甚至在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部分师生认为我们的活动干扰他们学习,认为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中学生灾害意识淡薄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中学生没有时间,更无精力接受灾害教育。这也同时说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灾害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更谈不上防灾减灾的科普实践。

   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灾害对人们的伤害,而在这次灾害中,灾区有一个学校在大地震来临瞬间,让全校成功逃生,几乎没有伤亡,后来才知道该校师生每年都要举行防震逃生演练,这说明灾害教育实践演练对防灾减灾意义非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灾害逃生实践演练,像日本这个国家,每年政府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大范围的灾害逃生演练,所有部门都要参加,人们对逃生演练的态度非常端正,民众的逃生非常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撤离,201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海底地震及其引发海啸,核电站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对日本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巨大;最终造成死亡1万3千多人,而无独有偶的是,200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底9.0级大地震同样引发的海啸,却造成15万多人的死亡,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防震措施要强于印度尼西亚,这说明实施灾害教育,组织灾害逃生、救灾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学地理灾害教育面临的困难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共有10个模块,其中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按现行的高考体制,理科学生在高一阶段只参加三个必修模块学习,不学选修模块,文科学生在高二阶段学习这一模块,但一所学校,文科人数仅占全校人数的20%多一点,就这部分学生也并非都参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学生只需要选修三个模块就行啦,不一定就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就导致这门课程的地位下降,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教学设置使得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才能学到《自然灾害与防治》,当然不利于灾害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而部分管理层对灾害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导致灾害教育实践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

   四、学校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的肆虐,让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并逐步实施灾害教育,尤其是学校,成为灾害的教育和实践基地,通过灾害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最终达到教育全社会的目的。2008年,我地区地震局率先和地区实验中学联系,开展防震减灾进学校的科普实践,在我校地理备课组的努力下,我们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有野外科普考察我地区的一些地质构造(断层带)及地质活动观察点,还参加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包括防震逃生演练等活动,让我校师生对地震灾害及其正确的逃生技能、预防措施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得到学校领导、地区防灾办、科协和地区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使我校开展的灾害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防灾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的很顺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学会了正确的避震技能;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科学素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篇5

关键词:灾害本质社会属性自然属性防洪方针

鄂竟平副部长在全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会议上讲话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努力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的两个转变: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将探讨这一转变的理论内涵及其科学和哲学基础。

1 灾害双重属性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1.1 灾害双重属性的内涵 以往将洪水灾害定义为自然灾害,强调洪水是超常量降雨所致,是自然现象。但是从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来看,虽然洪水的年际变化较大,但从一个时段来看,各条江河自然态洪水都有相对稳定的量级和发生概率。然而,近代以来各主要洪水国家的水灾损失却无不几倍、几十倍地增长。因此,将近几十年和前几十年相比较,既然洪水量级和发生概率差不多,而水灾损失却大幅度提高,显然无法只从自然变异来解释,而应进一步从社会环境方面去寻找原因。

水利学界从水灾防治角度阐述了对灾害本质属性的认识:“笼统地说,防洪的目的是防止洪水灾害。细致地分析,洪水灾害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洪水;二是灾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和洪水作斗争,控制洪水泛滥,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在这里,人所面对的主要是自然属性的洪水。……而洪水灾害则是超出工程控制能力的洪水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造成对社会的损害,洪水灾害体现在人类社会本身。因此,为减轻洪水灾害,即要认识和驾驭洪水,更要调整社会以适应洪水,达到防止洪水泛滥,或在洪水泛滥时减轻损失的目的。……总之,所谓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体制,应既要能够有效地承担向自然属性的洪水作斗争的任务,也要能够面对灾害的社会属性,担当起统一地、有权威地组织实施防洪减灾的任务”[1]。这一概念被评价为:“灾害的双重属性进一步阐明了灾害的本质属性,这是一种哲学思维方面的进步”[2]。《大英百科全书》科学理论条认为:“用过去科学的遗产或者采用恰当的比喻来给一个理论作解释,这不是理论的固有要素。但是,只有小心谨慎地运用,这类解释就此较易于领会;找到新的应用;提出较为重要的修正。……”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在灾害双重属性当中,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相互渗透和加强的。在古代,自然属性成为灾害惟一的或主要的致灾因子。而在近代,既由于社会对灾害更加敏感,又由于大规模改造自然活动助长自然变异,甚至使得社会致灾因子跃居自然因子之上成为灾害增加的主要因素。既然洪水灾害是超出工程控制能力的变异造成的对社会的损害,那么减轻灾害损失就不应单纯从控制自然态洪水着手,还应从调整和规范社会发展以适应自然规律方面去努力。这是灾害双重属性概念所要着重表达的方面。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单纯强调自然灾害是超出了工程设防标准的自然变异对社会的损害,可能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行政管理者推御责任的说词,而局限了进一步实施社会化减灾措施的实际努力。

灾害双重属性的理论认识有两个来源:一是吸收了国外防洪思想的新进展;二是直接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即以两千年前贾让三策为代表的改造自然与适应自然相结合的思想。双重属性认识的根本点在于,防洪减灾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减灾效益,而不是一味追求战胜洪水。

2000年10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国际减灾日文告中说:“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所谓“自然灾害”并不完全是自然产生的,事实上学术界己经主张尽量减少“自然灾害”一词的使用,而只称作灾害。学术界的忠告是明确的:导致灾害损失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灾害不能简单称之为自然灾害,那么,比较而言,可以认为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本质的更简明的表述,是中国减灾科学工作者的新贡献[3]。这一概念此后被灾害学界广泛引用和阐发。

1.2 灾害双重属性和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减灾措施之异同 20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减灾方针以及洪水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这一理念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工程与非工程是按照工程硬件(如水库,堤防)与技术(如洪水预报)和管理软件(如法规、体制)人为划分的两种技术措施。

灾害的双重属性不是减灾的具体方案,也不是工程与非工程减灾措施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而是对灾害本质属性的理论概括。在双重属性当中,二者缺一就构不成灾害。由双重属性概念出发可以引申出与此前相仿又不完全相同的两种减灾的技术途径,即划分为针对自然变异和针对社会环境两部分:①通过兴建防洪工程,以及提高洪水监测和预报水平来提高制约洪水、防范灾害的能力;②通过加强国土规划和管理,通过协调相关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提出灾害双重属性概念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剥离出蕴含在灾害概念中的本质特征,使认识得到深化。比起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减灾的表述来说,灾害双重属性概念更能反映灾害本质。当然,加深了对灾害本质的理解,必将有助于制定更明确的减灾方针和政策。

1.3 灾害双重属性概念的实践意义 提出灾害双重属性的理论认识对完善我国的防洪方针有实际的意义。这是由于我国引进非工程防洪概念已有20年历史,但所吸收和实行的大多数仍限于针对洪水的技术性措施。对非工程防洪措施最本质的方面,即调整社会以适应洪水却缺乏理解。总体来看,在自然力面前,人们控制洪水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味追求战而胜之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人类自身从属于自然界,因而在自身发展中,既要克服和改造不利的生存环境,也应主动地顺应自然规律和在发展中谋求与自然的和谐。

世纪之交,我国己开始实现了由防洪到防洪减灾的战略调整,其实质是:防洪依靠的是针对洪水的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洪水泛滥为目的,由此产生减少水灾的效果。而由防洪到防洪减灾的转变,则是以减少水灾为目的,其减灾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以控制洪水,又包括统一协调国土开发、经济发展和防洪减灾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洪水。可见,由防洪到防洪减灾的转变明确表明了防洪目的性的转移,同时也导致了治理途径的扩展。

自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水之后我国政府提出的治水方针,其中包括“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并归纳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新思路,表明治水方针开始转变。可以认为其中包含着近10年来灾害学领域学术研究的贡献。

《汉书·霍光传》中讲到这样一则故事:一齐国人置新屋,邻里祝贺。有人建议主人将烟囱拐个弯,再将灶旁柴草移开,免得火星窜出,引发火灾。主人置之不顾。不久失火,邻里急往救之。事后主人杀牛置酒酬谢,焦头烂额者请上座,却忘记建议预防火灾者。有人取笑说:“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叫“曲突徙薪”,隐喻事先消除致灾因素和防灾救灾同样重要。用作比喻,对于理解“灾害双重属性”和由此衍生出的“关于完善防洪方针的建议”[4]的价值或许有益。

转贴于2 灾害双重属性概念的科学基础

从学科分类角度来看,以往的治水是研究洪水规律和建设水利工程控制洪水的技术,限于自然科学范畴。而新的治水方略,是联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范围更大的学科体系。这种联合体现出当代科学发展在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综合的总趋势。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曾经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的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正如同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一样:它将成为一门科学”[5]。这种前景将形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体化,对于理解灾害双重属性概念是有益的。

2.1 科学的分析与综合 科学的发展是逐步深入的。从科学发展史可以看出,它在发展初期是一个人与自然的统一体系。之后,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科学的发展逐步深入到对于客观世界各组成部分内在本质的研究,于是开始了学科的分化。分解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过,科学被分解为各个相互独立的学科,不是由于研究对象存在本质的差别,而是由于人们在那个时期认识能力的局限。分解也割断了各个学科相互之间的联系,以致妨碍了对于事物本质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甚至形成片面性。于是,在科学进一步深入的时候,必然要求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贯通,迎来综合交叉的时代。中华科学传统中,尤以注重天人和谐、直观体验、有机联系、整体协调为突出特点。这对现代科技发展不无借鉴意义,此其一。其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自然界的影响和改造能力日益强大,甚至正在接近地球有限资源和环境的承受限度。同时自然界对人类干涉的反作用也日益显著,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必然要求沟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和理论思维的进步,以求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减灾是一门以大自然为背景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综合性。防洪减灾并不限于工程建设,而是越普遍、越深入地与社会的、环境的、经济的、资源的条件相联系。其成败得失甚至直接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会越来越普遍。从双重属性来理解,其中社会既是承灾体,而大规模人类活动又往往成为致灾因子。同时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快速增长,这种干扰不仅成为引发灾害的因素,甚至跃居于自然因子之上,成为首要的致灾因素。可见,对于减灾领域来说,尤其要重视综合研究。

2.2 历史学与水利学交叉研究的优势 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的差异,长期以来形成其间的分割和疏远,所谓“隔行如隔山”。尤其是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交融起来就更加困难。例如,随着技术的飞跃发展及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往往热衷于追求看起来对当前更直接有用的知识,而相应地减弱了对某些科学理论和战略问题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又例如,在科学发展中,定量化研究是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标准也越来越重视成果的可重复检验。由于过度追求量化与公式化,忽视理论问题的辩证思维,有时科学变得远离其本应扎根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例如,本来人与天、人与地和人与水的关系是那样不可须臾分离的密切,然而此前却将它们人为分割得支离破碎,甚至使得科学失去感受生活的能力。在防洪工程学领域,长期以来只偏重研究控制洪水,而忽略了社会化减灾及其终极目标——减少损失,就是一种表现。

从水利科学来看,不仅与水利直接相关的自然科学各分支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且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也密不可分。由于治水问题的边界条件十分复杂,表现出较强的经验性和综合性,而历史上的水利原本是前人的实践,其中既包括相关的江河地理演变等自然因素在内,还直接受到政治、经济、法律等条件的影响,显现出多种制约因素综合作用的统一结果,因此历史的经验有重要价值,尤其在宏观问题研究方面。其中,历史学与水利学的交叉和融和显现出自己的优势,既拓展了认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也进一步激发了研究工作的活力,被称作“历史模型”[6]。这里所说的模型是依托历史治水思想构建的理论模型[7]。

3 灾害双重属性概念的哲学基础

以上讨论的科学分析与综合是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的。一般来说,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但在自然界中,整体往往并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往往对事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研究灾害自然要分析自然变异的作用,但离开社会和社会对自然的干预来讨论灾害,无异于盲人摸象。为了进一步理解灾害的本质属性,有必要从哲学方面寻求支持。

3.1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我们祖先的认识是发人深省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古人生活的年代,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不高,其生产生活都须注重服从和顺应自然规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利用和改造的同时,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直接面对自然界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隐喻。这种思想的主流暗合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客观事实,被归纳为“天人合一”的哲学认识。

淮南子对天与人的关系说得更为贴切。他在论述对“无为”和“有为”的理解时说:地势决定水自西向东流,人们依据这个道理而加以疏导,就可以避免水灾发生。作物春天开始生发,人们依据这个规律去耕种,五谷才能得以生长。如果听任洪水自流,则大禹就不会有治水的功业。如果听任作物自然生长,则后稷的智慧就不能展现。依据自然规律去治理,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如果妄想用火去焚烧水井,用淮水淹灌高山的话,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即所谓的“有为”。这是淮南子对老子“无为”本义的理解。

对于水灾本质的认识,2000多年前贾让的概括是极有见地的:“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保留)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8],恰当地表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哲类似的认识不胜枚举。

古代生产力低下,自然力对于人类社会处于支配的地位。人们不得不怀着敬畏的心情,更多地关心和记录自然变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注重天文、地理与人事之间的综合思考。虽然前人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不及今人之深刻,但这种综合思考的原始自然观和世界观,反映的却是世界是完整统一的客观事实。如今,哲学界普遍认为“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华文明的主导思想,是东方综合思维范式最完整的体现,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9]。

现代化是创新,但创新并不一定是一味地向前捕捉什么。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还有必要时时回过头去看历史,并且会每每有所发现。毕竟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和哲学思想曾使我们的民族长期领先于世界。当然,哲学主要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来对人们的认识产生影响,激发和启迪人们的智慧。这个过程是潜在的,不能指望哲学也能活学活用立竿见影。

3.2 《自然辩证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 西方传统哲学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偏重于征服和改造自然。而当工业化开辟了人类发展的新纪元,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也显现出其负面影响并开始危及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对此,辩证唯物主义者早在100多年前即已明确发出警示。

1876年恩格斯论述劳动在由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时,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由于人类的不明智做法造成自然的失衡及其对人类社会的严重后果。他说:动物不断的影响周围的环境,那是为了生存而利用外部世界时发生的。但是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越带有经过思考的,向着事先计划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而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显著增强,却滋长了支配自然界的盲目性。“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并举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环境退化导致水资源枯竭,洪水灾害增加,疾病蔓延等恶果。而造成这些恶果的原因则主要在于人们的急功近利。

在讨论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哲学命题的基础上,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无论对一切理论思维多么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10]。恩格斯的精辟论述和远见卓识正是切中当今时弊而应引以为戒的。

3.3 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防洪减灾是人们发展水利,制约水害,恰当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努力。因此,在防洪减灾中应该注意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和洪水的关系也随之发展。最初人们为躲避洪水的危害,不得不“择丘陵而处之”,住在洪水一般淹不到的高处。此后发明了堤防,人们和洪水的关系进了一步,可以“水来土掩”,修筑堤防限制洪水的泛滥。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篇6

关键词:农村社区;自然灾害管理;多元主体

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地域分布广、爆发率高、损失重等特点。自1994年第一次世界减灾大会以来,世界各国都将社区作为防灾减灾的重点,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社区灾害管理工作,《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提高社区尤其是广大农村社区和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是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影响的核心,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的防灾减灾管理还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社区防灾减灾管理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社区的自救互救能力还比较弱。”从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灾害管理依旧是政府行为,社区减灾模式单一,社区其他群体的参与性较弱。因此,在践行以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模式时,如何让农村社区居民、村委、上级政府、非政府组织等有效的参与到社区灾害治理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灾害治理的功效,提高农村社区的灾害管理水平,值得特别的关注和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选取广州市从化区为调研区。从化区处于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过渡地带,属典型的丘陵地形,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全区下5个镇3个街道,总人口约56.58万人,农业人口42.1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4.5%,总耕地面积32.46万亩,城镇化率较低,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使用自编“农村社区自然灾害管理多主体参与现状”问卷,从基本信息、自然灾害影响、多元主体参与度等三个方面进行调研。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从该区北部、南部、西部和中部4个群中随机抽取了4个行政村(菜地塱、何家浦、神岗、石明)的350名村民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2份,有效回收率为92%。其中男性150名(46.6%),女性172名(53.4%);年基本收入5000元以下25名(7.8%)、5000~10000元129名(40.1)、10000元以上168名(52.2%);务农者100名(31.1%)、个体户91人(28.3%)、打工106名(32.9)、从事其他职业25名(7.8%)。采用SpSSforwindows19.0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还先后进行了两次访谈收集资料,第一次访谈是在问卷编制之前,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在从化区菜地塱村选取6名村民、4民村委会干部进行访谈,为问卷编制提供信息;第二次访谈是在在调查过程中随机选择村民、村委干部、社工及志愿者(共23人)进行开放式访谈。

2从化农村社区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及影响

(1)从化农村社区主要灾害类型

在问卷中,设置了一道农户对当地自然灾害发生情况认知的题目。调研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63.04%)、低温冷害(29.19%)、雷灾(4.37%)等;部分处于山区的农村,也会在强降雨季节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性灾害。龙卷风灾害的则仅限于区域西部,且相对次数较少,受影响农户不多。

(2)从化农村社区自然灾害减灾形势

调查显示,66.8%的农户反应近年来灾害对其影响有所增加,18.6%的农户认为是“大大增加”。在具体影响因素上,半数以上的被访者认为灾害对生产、生活、收入的影响“大大增加”和“有所增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房屋受损、农作物减产、田地被损等,导致其经济收入减少,生产投入资金困难。农业生产是从化农村地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频发的灾害已经对其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加强对该地区自然灾害的治理,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已是形势所在,必须引起各界的广泛重视。

3从化农村社区自然灾害参与主体分析

3.1参与主体总体情况

根据多中心治理理论,政府在治理灾害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引导和动员社会其他力量,包括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公民、新闻媒体、宗教团体、民间组织乃至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到灾害管理中,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统筹协调、有序协作的救灾合力。调查显示(见表1),该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已初步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的自然灾害管理模式。

3.2各参与主体行为分析

(1)基层政府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73.1%的农户认为镇政府没有采取任何灾前防御措施,44.8%的农民认为,灾害预警信息、动员社区和村民抗灾是镇政府常见的灾害事前管理行为,仅有一成的村民认为政府进行农田水利改造和灾前应急措施演练等相关措施。菜地塱村D村官认为,“基层政府进行灾害信息的目的仅在于紧急动员,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但几乎未组织过村民进行演练”,64.3%的村民证实了这一说法。在被访农户眼中,基层政府在灾害发生后的应对措施稍好于其事前应对行为。47.8%的农民认为基层政府进行了救灾赈灾活动;其中农田水利的改造、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等措施的居民感知程度均高于事前,但所占比例较低。总之,基层政府的灾后应对行为主要为救灾与救助,而对于基础设施改建等长效性减灾措施的实施力度不足。在问及村民应对灾害所面临的困难时,资金不足(80.2%)、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78.5%)与农技及防灾知识不足(54.7%)是农户应对灾害三个主要困难因素,其次才是自然环境和防灾信息不对称。在村民看来,政府在灾害发生后最应该做的就是发放补助、对农田及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提供灾后发展优惠政策,而不是简单的救灾。

(2)村委会行为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的划分一般以行政村的界限为主。社区在灾害管理中起着“纽带”作用,上接政府、下联农户。由上表可见,村委会在社区灾害管理中主要的行为是灾情数据上报和争取救灾物资,而在灾害管理过程中提倡的灾前演练与预防、灾后重建的举措明显不足。

(3)村民行为

从图3可知,村民在灾害前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抢收作物等“个体行为”,而在他们眼中改造水利、调整结构等是全村人或政府才能做的事情,与他们无关。村民的灾后应对行为与灾前相比,稍显积极。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比例明显低于灾前,但其最普遍的行为还是田间管理等短期个人行为,采用“技术—组织”等系统减灾措施比例依旧偏低。

(4)其他社会组织参与行为

调查显示,村民在关于企业、社会及宗教捐助参与等相关问题的回答是空白,这其中除了调查过程中访谈的技巧及被访者某些自私想法等主观因素外,也在客观上反映了从化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中社会力量的薄弱。

4从化农村社区灾害管理多主体参与现状讨论与分析

随着参与式管理理念和社区灾害管理实践在我国的发展,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灾害管理的认识逐渐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推崇。在调研中,政府、受灾村民、村委会、社会组织等都参与到从化农村社区灾害管理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自然灾害应对模式。但就调研结果来看,各参与主体在参与自然灾害治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社会组织参与力度不足,政府缺乏对其他力量引导,各主体间欠缺协调合作,尚未能形成救灾合力

政府在该区农村社区自然灾害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府的行政主体作用,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受全能型政府模式的影响,政府依旧习惯于独自承担治理责任,喜欢命令式的行政动员,忽视了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非政府组织和其他非受灾公众参与度相对较低,甚至有部分乡镇政府并未将政府外救灾力量纳入救灾计划和应急体系中。

(2)基层政府灾害管理行为短期,忽略了灾害管理工作全面化、常态化的宗旨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组织,是农村社区自然灾害管理的主导者和落实者,但在调研中发现,乡镇政府下设的应急办,常常处于“尴尬”的地位,其行为取决于“‘一把手’是否重视”和“上头要求”,而非依据各乡镇具体情况及需求开展工作。其灾害管理工作多是上级政府统一部署,上面安排就干,不安排就不干,缺少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的长期应对规划,对灾前防护和灾后重建中所起的作用群众并不满意。乡镇政府在实现国家关于减灾防灾政策时,主要还是依赖于上级的专项拨款。对于从化这样经济相对落后的社区而言,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本来就大,在救灾资金的分配上自然出现僧多而粥少的现象,导致乡镇政府在灾害管理时没有过多的资源用于灾害的长期防控。

(3)村委会职能错位,行为“任务化”“功利化”

在我国,村委会属于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但近年来在政府职能转变、部分法律、法规授权的作用下,村委会也在无形中具备了行政主体资格,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某些职权,做出具体的行政行为。因此,在农村社区灾害管理中,被访村委会基本上把自然灾害的管理界定为“行政任务”,其管理行为的出发点仅在于“完成上级交代任务”,对于“灾情上报”等既能“争取上级资源”又能缓解村民矛盾的行为非常热衷,而对于预防宣传、安全演练等“收效不大又花钱”的长期防治措施的实施,行为动机不足。此外,村委干部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也是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4)村民灾害意识薄弱,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常驻村民都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文中调查区域也不例外。所以,在农村社区灾害管理时,有知识或有体力的青壮年因务工无暇顾及,而留守者既因“无知而无畏”又抱着“无利益、不作为”的原则选择性参与。

(5)其他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意识不强、力度不足、方式单一。

在从化农村社区,直接参与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第一线的nGo组织仅有社工、志愿者团体以及相关高校。其所做工作仅是在灾后帮助淤泥清扫、心理抚慰等灾后重建活动,虽也联系高校及其他销售平台对该村进行技术支持与农产品销售,但更多是出于“扶贫”的目的,灾害管理行为单一。另一方面,由于从化区主要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其辖区内所属企业数量较之其他区而言较少,也是企业参与度不高的客观原因。

5结语

从化农村社区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应对”的治理格局,但若想达到社区灾害治理的理想效果,还需依据民政部2015年11月《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等灾害管理体制,加大相关法律建设,加大对各参与主体的统筹与协调,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策略,以进一步提高灾害管理整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报[R].2009.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篇7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掌握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这是因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较难,初中学生不适合展开太多研究。第二,在掌握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中国实情。第三,在掌握方法上从“身边”入手,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增强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建设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志愿。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在旧版教材中,自然灾害零散分布于其它章节,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介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在“我国的气候”一节中通过活动题呈现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洪涝和寒潮等)。此次新教材改革,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内容专门介绍,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依次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框题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和破坏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框题“常见的自然灾害”: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原先零散分布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安排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以举例的形式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再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自然灾害。这样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避免空洞的知识说教,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丰富对自然灾害种类的了解。

第二框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材首先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然后从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发生等三个角度,强调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紧接着介绍我国受灾严重的现实。最后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既要学生知道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原因,又要学生深刻理解“祸不单行”的真实含义。本框题重点是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即种类多、分布广。难点是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在分析气象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在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找出南北方不同的气象灾害,进而归纳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气候图、地形图等进行小组讨论南涝北旱的原因。在分析地质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阅读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明确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试着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而滑坡和泥石流,也要结合我国地形图、气候图,从第二级阶梯的山地地形、降水多暴雨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这样通过多幅地图大量信息的分析,既强化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

第三框题“防灾减灾”:教材图文并茂介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巨大成就和避灾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救援与救助等方面看出防灾减灾的成就。围绕避灾方法的活动设计更贴近生活,可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时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四、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配备8幅地图(见表1),“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框有2幅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2幅图,“防灾减灾”这部分内容有4幅图。这些图大部分来自于身边案例,为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知识提供了佐证和方向。教师若利用好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和引导,不仅能让学生较快掌握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活动,设计7道题目,既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和“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成因。

活动一: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引导学生巩固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学生阅读材料后可小组讨论,教师可提供两个分析思路:是否自然原因导致?是否带来危害或损失?第2题,属问题讨论类。是一道发散性思维的题目,不要选距离太遥远的,也不要选发生了很久的案例,要求学生例举身边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发生的自然灾害,从而真正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要求。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篇8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育;防灾减灾;意识;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崔静)民政部、国家减灾办8日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5247.4万人次受灾,782人死亡,67人失踪,245.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1730.2亿元。此外,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7.7万间房屋倒塌,330.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4199.7千公顷,其中绝收871千公顷。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呢?必须以预防为主。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呢?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地理是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呈现地球各圈层的相关原理、灾害的基础知识、发生机制、危害等内容,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地理学科必须承担起防灾减灾教育的神圣使命。为此,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自然灾害与防治》一书,供中学地理教育教学使用。然而,我国中学地理在防灾减灾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一、防灾减灾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问题一: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能力素质的提高。近年来,部分省区高考中涉及《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考题相对较少,而且过于简单,导致很多学校对该部分知识技能传授不够重视,仅仅停留在勾画重点,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的层次上。

问题二:以课堂教学为主,忽略第二课堂。现阶段的高中学习呈现出这一特点,学习时间很紧,但内容很多。因此,大家把时间抓得紧,就连周末和晚自习都在传道授业解惑,那肯消耗宝贵的时间去开展第二课堂,做"无用功"呢?

问题三:以教师教授为主,忽略预防演练。预防演练无论是准备工作,还是演习过程都较为复杂,尤其是要实现高度逼真的模拟演练,收到良好的演习效果,难度就更加巨大。

因此,如下统计结果就不足为其了,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天津、山东、福建、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四川等8省市进行的安全教育管理调查,共发放问卷16640份,访谈1176人。38.1%的教师报告,学校从未开展过灾害预防演习活动;55.6%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灾害预防演习。

二、提高防灾减灾教育的有效措施

1、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防灾减灾知识落到实处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仍有很多老师照本宣科,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识记识记,解题答题的能力训练上,没有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知识和技能。

针对这一点,和大家分享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台风"韦帕"来了,上海市里紧急通知中小学放假一天。当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完全沉浸在不上课的快乐中,丝毫没有感觉到"韦帕"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时,某地理老师感觉到一个绝好的自然灾害教育机会。于是他匆忙把作业布置下去。①.你知道什么是台风吗?②.台风来临前,人们做了哪些准备?③.台风来临时,你感受到了它的威力了吗?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将你看见的或听见的事例写下来。④.台风走后,人们又做了些什么?⑤.你认为台风有没有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好的影响呢?带着问题,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和老师的指导中全面认识了台风这种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频发的自然灾害。这样的亲身教育必将让孩子们终生难忘。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在班上,可以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的主题班会;可以发动学生办相关的黑板报、手抄报;还可以开展专题讨论等等。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大地震及海啸已确认造成8277人死亡,12722人失踪。针对这两组数据,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专题讨论--为什么汶川地震比日本地震造成的伤亡更严重?通过讨论,孩子们深刻地认识到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也掌握了更多的防灾减灾知识。

在校内,利用国旗下讲话、大型展板、邀请专家讲学等等形式,深化防灾减灾意识。

例如:每年5?12,我校国旗下讲话的主题都会围绕"汶川地震"展开;每年国际减灾日,我校每个班级都会制作一张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大展板,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学校还定期征集"防灾减灾"小论文,发表于校刊之上。

在校外,可以开展实地教学。例如:每年我校利用小长假开展体验教学,带领孩子们参观汶川地震遗址,舟曲滑坡、泥石流遗址,在结合实地情况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教会学生逃生、自救、互救等相关知识。

3、加强预防演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技能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仅靠平时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去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灾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高度仿真的预防演练。例如:我校的火灾逃生演练,第一遍,在没有任何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全程监控了孩子们的逃生过程,对照视频由班主任组织讨论每一位学生的经验和不足;第二遍,请当地消防官兵和师生共同模拟演习,同样全程监控后再结合视频总结教育。

在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加重的今天,我国中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依然相当薄弱,防灾减灾技能依然欠缺。因此,在中学地理教育中不仅要向学生介绍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最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防灾减灾的技能。在自然灾害面前,谁具备了防灾减灾意识,谁掌握了防灾减灾技能,谁就能在抵御灾害的过程中沉着冷静地处置、机智灵活地应对、及时正确地自救,让生命多一份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于秀丽;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陈季;张英;中学地理与灾害教育浅议[J];地理教育;2008年02期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篇9

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进步的重要方式。作为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突发自然灾害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深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些学者从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区分,从客观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作用。陈万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仓道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效能和社会作用。”从主观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陈秉公最早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概念,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划分为根本性职能和具体性职能。根本性职能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具体性职能包括:灌输、引导、协调和激励职能。苏振芳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具有五个方面的职能,即灌输、引导、协调、凝聚、激励等职能。有些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及其效果,这些属性及效果具有客观性。”[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和价值的重要基础。有的学者从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思想道德文化关系的视角来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人的思想道德的文化规定性,进而实现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批判和引导帮助个体实现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的选择。”有的学者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界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意识形态功能”[2]。

通过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梳理,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联系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特性以及产生的效果。这一概念界定对于深化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当前学术界对于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和探索,由于突发自然灾害是属于突发事件的一种特殊类型,因而我们把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成果也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深入,这些研究成果体现在如下方面。

1.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研究。内涵是问题研究的前提,因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就显得非常重要,许多研究者对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张毅翔以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来界定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针对危机事件的特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有特殊的使命、原则、内容和方法,要将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动态系统置于社会环境大系统下进行研究和实践[3]。刘伟提出了应急思想政治教育来研究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应急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应对危机事件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和规律为其基础理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内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4]。

2.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研究。王震从突发自然灾害的不同阶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在突发自然灾害的潜伏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预防功能;在突发自然灾害的爆发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稳定、动员和协调功能;在突发自然灾害的善后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心理疏导和监督功能[5]。王鸿从危机管理视角指出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社会稳定功能[6]。高志青指出在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凝聚社会力量、激励不同群体等功能[7]。刘新庚认为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应该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性功能以外,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前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预警功能,突发自然灾害发生中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调控功能,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评估功能[8]。周立军认为在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整合、沟通及规范等功能[9]。刘新庚认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导和宣传解释、动员和凝聚等功能,在灾后重建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升华、激励、心理疏导等功能[10]。马丽认为在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保证和开发与发展等功能[11]。

3.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及原因研究。范丽把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总结为危机意识淡薄、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不足、媒介协同性不足等三个方面,并把这些问题的原因概括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方式的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危机的经验不足[12]。李蔚然总结了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过程的缺失[13]。赵兴民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后教育应急机制的问题,即应急管理机构缺失、政府与教育系统应急处理的能力不足、信息沟通机制缺失、社会参与缺乏主动性和有序化、灾难教育严重缺失等方面[14]。白书祥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困境,具体表现为信任社会资本、规范社会资本和网络社会资本的缺失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15]。

4.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优化研究。胡丁月指出突发自然灾害中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应急和抚慰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手段;思想政治功能的发挥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等四个方面优化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6]。刘伟提出了在应急预案和应急法制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设置和在应急体制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障来提升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7]。

5.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机制研究。白书祥认为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应加强舆论导向机制建设,既加强舆情收集与预警、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和加强议程设置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8]。杜旭宇认为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需要多种机制,即宣传鼓动机制、沟通交流机制、典型示范机制和骨干影响机制[19]。程洪宝认为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要加强导向机制、凝聚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构建[20]。

三、研究状况的述评及研究趋势的展望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医学生;突发性事件;应急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相对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峻前景,医务工作者的应对能力则令人堪忧。以2003年春爆发的SaRS为例,医务人员的感染比例高居各类人群之首,发病人数的18.5%。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在校期间加强他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的培养,是今后有效的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不可缺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医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现状,并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灾害应急教育提供建议,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调查兰州大学和甘肃中医学院09级的学生500人,共9个专业,回收问卷470份,最终保留有效问卷451份,有效率为90.20%。

(二)研究工具。采用医学生应急能力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学生应急能力评估、医学生突发事件现状、医学生对应急能力教育政策评估三部分。

(三)数据处理。采用epidat3.1录入,spss16.0处理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医学生突发事件认知及应急能力自评

1、调查结果显示,有37.69%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一般,仅有45.45%认为影响程度在较大以上,另有16.85%认为较小或无影响。

2、有28.16%自评对突发事件的了解程度为一般(了解的比较少),60.53%自评对突发事件比较了解,另有10.86%认为自己对突发事件非常了解。

3、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41.68%认为自己能力在比较强以上,能够大部分或全部自己解决,有16.19%认为自己的应急能力比较弱或弱,只有小部分认为不能自己解决。

(二)医学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现状

1、在自评可以正确处理的突发事件中,出血事件能处理的人最多,达68.51%。能处理骨折、昏迷、气道梗阻的人分别只占19.51%、16.41%、9.53%。

2、只有8.65%的被调查者认真留意过宿舍里的灭火器类型及其使用方法,51.45%不曾留意或者认为使用时再看也不迟。

3、有34.81%的被调查者不清楚哪些灭火器不能用来扑灭初起火灾。

4、当人群突然开始惊慌跑动时,有228人会随着人群方向加快速度,并观察情况,占50.55%;另有183人会停下来观察情况,40人会快速跑到人群的最前方。

(三)医学生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教育的看法及意向

1、对于突发事件的宣传方式,教育类电视、参观科普教育类基地、讲座、有奖竞答等形式受到欢迎,分别占42.57%、36.36%、35.25%、31.26%。

2、有45.84%认为出现自救能力低的原因是因为灾害离我们很远,不必杞人忧天,另有30.23%和22.06%认为是由于没机会接受这方面训练和社会、学校不够重视。

3、有8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学校很有必要开设自然灾害教育选修课的必要。

三、讨论和建议

(一)医学生忧患意识低,医学生应急能力需提高

本次调查表明,医学生对自己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自评很高,但是实际能力薄弱,对于灭火器类型使用方法及人群骚乱等基本常识掌握程度不很令人满意,有一半左右的人注意过宿舍的灭火器的使用。另外,有45.84%的被调查者认为灾害离自己很远,甚至存在被调查者认为灭火器等应急器材使用时再看也不迟。医学生的忧患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为医学生,对于脚腕拉伤、骨折、出血、触电、食物中毒、烧伤等急救能力相对不足,而且煤气中毒、气道梗阻、昏迷等危重体征急救方法掌握更加不足,关于急救能力医学生应该进一步加强,才能做好未来现场医疗急救人员的优秀生力军。

(二)当前高校灾害教育有一定收效,教育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教育方式应趋于多样化

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对于医学生的应急能力教育起到了一定收效,但是仍不能满足学生的应急知识需求,86%的同学认为目前学校在不影响其学习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开设自然灾害的选修课,而对于突发事件的期望宣传方式的选择中,则展现出了多样化,教育类电视、参观科普教育类基地、讲座、有奖竞答等形式均受到被调查者的普遍欢迎,提示我们以后对于灾害教育的方式应趋于多样化。在灾害教育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