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十篇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十篇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5:05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篇1

[摘要]义乌创意产业作为义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义乌市场未来发展的新机会。本文在创意及创意产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基于义乌市场分析了当前义乌创意产业链及创意生态体系构建等现状,并从义乌市场与创意产业联动、创意人才培养等角度分析了发展义乌创意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创意;创意产业;义乌市场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5-0032-02

通过近30年的发展,义乌市场已形成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目前,义乌市场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小商品市场;第二层次为专业市场,主要有农贸城、物资市场等。然而随着相关竞争市场的增加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再加上外贸形势的日益严峻,义乌实体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这样的现状,转型升级是义乌市场的必由之路。而义乌市场转型升级是一个包含目标、定位、路径于一体的整体提升与重新塑造。其中基于市场基础上的创意产业构建及延伸是实现义乌市场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之一:构建并延伸创意产业能够实现义乌小商品的“义乌制造”变成“义乌创造”,从以批发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低端产品转向精品化、品牌化,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义乌市场的内源型发展。

1创意产业内涵界定

11创意内涵界定

本研究所阐述的创意,是基于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独特的、原创的和有意义的想法,并且又具有商业执行效果的行为。相比于创意的其他内涵界定,本研究的创意内涵具有如下四个特质:一是创意是多重属性的结合,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在模仿基础上的二次创意;二是创意是一种整合,它是基于各种素材基础上运用人的主观性思维进行整合的结果;三是创意更是一种行动,它包含行为过程与结果;四是本研究所提的创意更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意。

12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

创意产业是创意理念与行为的产业化模式,是从产业生态链的角度模式化了创意的产生及商业运营过程,是一种可归纳、推广、借鉴的商业模式。它主要包含以下六个环节:一是创意激发阶段,即激发创意思维及灵感阶段;二是创意多角化发展阶段,即运用发散性思维多维度拓展创意想法阶段;三是创意适用阶段,即将多角化创意用之于商业实践阶段;四是创意行为重构阶段,即在适用基础上的创意行为的调整阶段;五是创意的商业化阶段,即将创意真正作为具有商业价值产品的推广阶段;六是创意的报酬及保障阶段,即创意行为获得了商业报酬进而实现产业链再循环,同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构建创意的保障体系。

2义乌专业市场背景下创意产业概况

21创意集中于二次、局部浅层创意

义乌市场的创意产品种类日渐增多,涉及越来越多的行业。但由于义乌市场是商贸型市场而非生产型原发性市场,所以其创意的产品有着市场滞后性,创意基本集中于模仿广州、深圳、上海等产业链前端的市场基础上的二次创意。虽然二次创意是原有创意基础上的加工与深化,但因为缺乏原创性、独特性而使得产品难以先入为主,“摘得头筹”。与此同时,义乌目前的创意绝大多数集中于商品外形设计,少部分是原材料创新,几乎没有科技型的原创型创意。因此义乌创意产品仍然以局部浅层创意为主。

22创意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

第一,缺乏拥有多角化思维的创意人才储备。创意产业的创意激发及多角化发展是整个创意产业链的“触发器”,其核心在于创意人才的培养。但是目前义乌创意人才总量偏少且技能结构不合理:以产品造型设计创意人才为主。这就难以支撑整个创意产业链的构建与延伸。第二,缺乏创意商业化运营的强有力载体。创意产业区别于创意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创意适用及商业化开发。从现实角度来分析,企业是唯一真正的开发主体。然而当前义乌企业对于创意研发的投资极低。从义乌市政府对1571个企业经营户的调查发现,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10%以上的企业仅有1127%,≤5%的企业占据了被调查对象的6258%。这样的投入比必然使得产品创意开发及商业化运营难以有效开展,创意产业链无法构建。第三,缺乏公平的创意回馈机制。创意产业链之所以能循环推进,原因之一在于创意的报酬回馈体制建立,也就是说创意开发企业应得到相应的报酬回馈。然而以小商品为主的义乌市场却缺乏有效科学的定价体制,难以建立创意产品的高附加值且有竞争力价格。在市场实际运行中,创意企业的产品最终也难逃价格战的厄运,最终难以收回创意开发的成本支出。这样的现状就难以可持续推进义乌创意产业发展。

23创意生态体系尚未形成从宏观角度分析,创意及其商业化开发是创意产业与环境良性互动的结果。创意生态体系决定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其中比较关键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两个要素。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的区域经济。义乌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圈经济,义乌又称“小商品之都”。“小商品之都”的城市经济形象一方面有助于义乌城市定位,但另一方面却约束着创意产业发展。因为这样的城市经济模式基本仍处于传统的中低端批发阶段,难以支撑创意产业精品化、个性化的需求。与此同时,义乌城市文化中的“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和“拨浪鼓文化”代表了老一代义乌人的文化特质,也体现出义乌的区域文化。但由于义乌小城镇文化浓厚,城市发展的起步较迟,义乌的城市文化依然体现出浓郁的传统乡镇文化特质,包含较少的创意文化因子。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篇2

关键词:高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商务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它词汇丰富、专业术语数量多、专业范围广,不仅具备了较强的语言交流功能,而且还涉及到了专业的系统知识、独特的语言现象以及文化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间的商务往来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在高校商务英语学习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翻译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商务英语翻译技巧,对于提升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培养商务英语翻译专业人才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1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主要难点

(1)一词多义,增加了翻译难度

同一个词,由于语言环境的差异,其词义往往会千差万别。一词多义问题是高校商务英语学习难以攻克的问题之一。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语言环境,因而许多单词在具体语境中所表达出来的含义也有所不同,这在很大程度增加了商务英语翻译难度。比如,confirm一词,在一般英语语境下,其含义通常为“确认”,但在商务英语环境下,翻译者会将其翻译为“保兑”。再如,Bond一词,含有“束缚”之意,在商务英语的语言环境下往往直译为“债券”,而在某些特殊商务语境中,有时会将其翻译为“关栈保留”。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学习中,学生若无法攻克一词多义问题,将会影响其翻译能力的提升。

(2)专业术语较多,难以有效把握

专业术语翻译是商务英语翻译难以把握的问题之一。商务英语翻译所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层面广、专业门类多、数量多,尤其是大量缩略词的使用,稍不注意,轻则闹笑话,重则损失巨大。比如,国际支付方式的L/C为LetterofCredit的缩写,其含义为“信用证”;aCt为advancecorporationtax的缩写,即预扣公司税;inv.为invoice的缩写,即发票;forex为foreignexchange的缩写,即外汇。学生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若不能较好地把握好这些专业术语,往往会导致译文与原文所要表述的含义出现偏差,更有甚者,会扭曲文章原意,从而影响整个文章的翻译效果。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积累专业术语,逐渐理解和把握。

(3)专业性过强,对翻译者能力要求高

商务英语专业性较强,对翻译者能力要求高。以商务英语广告翻译为例,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强,用词讲究洗练含蓄,结构错综复杂,这不仅要求翻译者熟练掌握专业的英语、商务、广告、管理等行业知识,而且更需要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同时,还需要较强的跨文化能力,能够对广告创作与所投放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习俗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广告的具体内容和奇思妙想充分表达出来。

2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1)正确选用词义,适当地进行词义延伸和引申

英语单词较为灵活,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因选词不当导致词不达意或译文与原文含义不相符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中语言的交际功能,正确选用词义,谨慎使用易混淆词语,掌握固定的翻译词汇,进而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质量。同时,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当某些词汇难以根据上下文作为解释时,还需要从其固有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上下文,适当地进行词义延伸和引申,从而确保译文语意清晰、流畅。例如,internationalbusinessasafieldofmanagementtrainingdealswiththespecialfeaturesofbusinessactivitiesthatcrossnationalboundaries.作为管理训练的一个领域的国际商务具有跨国家边界商务活动的专门特征。“dealwith”这一短语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处理、解决、应对、涉及”,选取其中任意一个含义都无法与后面的“专门特征”搭配起来,故需要将其进行引申为“具有”,这样才与地道的汉语表达习惯相符合。

(2)合理增减词量,确保翻译表述通流顺畅

增减词量是商务英语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之一,它是指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结合原文上下文含义、逻辑关系以及译文语言句法特征等,合理适当地在译文中增添一些原文隐含或省略,而实际意义却需要的词汇,或删减一些原文中多余或不符合表达习惯的词汇,以充实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保证译文语法结构完整、语言表述通流顺畅。比如,allcashbonusshallbesubjecttoincometax.所有现金红利,均需要缴纳所得税。(根据汉语中的行为习惯,需要增加动词)。再如,atpresenttheforeignexchangemarketinnewYorkisveryweakwhilethestockmarketisverystrong.目前纽约外汇市场十分疲软,而股市却十分坚挺。(动词is如果被直接译出,将会使译文别扭不顺畅,故应省略。)weassureyouofourpromptattentiontothismatter.我们保证立即处理此事。(减译了you,our)

(3)熟悉各种文体,掌握商务英语常用术语翻译

商务英语内容涵盖广泛,涉及到的文体较多,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翻译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体所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熟悉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能够针对不同文体的结构、功能和语境开展翻译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翻译出现错误,提高翻译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另外,商务英语涉及到专业术语多,如价格术语:CiF到岸价格、FoB离岸价、CFR成本加运费价;贸易保险术语:F.p.a平安险、w.p.a水渍险、RiskofLeakage渗漏险;贸易方式术语:dumping商品倾销、antidumping反倾销、tariffbarrier关税壁垒等。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常用术语翻译,力求译文用词规范、翻译准确。

(4)了解语言文化差异,实现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

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高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了解这些语言文化差异,并优选有效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有学生直接将其翻译成“FourasianDragons”,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忽略了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导致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不对等。事实上,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赋予了超凡的神力和智慧。英语中“dragon”其文化意义为“魔鬼、凶残”,是“罪恶的象征。”而“tiger”在西方国家代表强壮和强悍,故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asian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达到了较好的对等。

总之,商务英语翻译方法多样,技巧灵活,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立足实际,灵活运用,在保持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词语精炼、术语规范、语言流畅、表述清晰、翻译准确,从而提升学生商务英语翻译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红: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2]余富林等著: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3

[3]李友晶:浅谈商务英语翻译技巧,《青年文学家》,2011年22期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篇3

【关键词】底线思维企业文化团结协作全局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刻,金融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并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而促进商业银行发展稳定。思想政治工作对商业银行发展稳定、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员工底线思维,夯实案防基础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前期潜藏风险不断释放,商业银行既面临激烈的生存发展压力,更须面对严峻的案件防控形势。仅2015年度,银监会就对1295家违规银行业金融机构处以罚款6.01亿元,充分说明了当前案防形势的严峻性。近年来,外部风险向商业银行内部渗透趋势明显,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等外部风险传导至商业银行内部案例屡见不鲜。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只有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强化员工自身素质,才能有效防范外部风险,夯实案防基础。

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条线为案件高发领域,多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党纪国法的学习培训,对员工进行警示教育,能够牢固树立员工底线意识,使员工自觉遵规守纪,减少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二、引领正确价值导向,培养良好企业文化

“上等公司治理靠文化,中等公司靠制度,下等公司靠亲友义气”,只有在公司内部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企业治理才能事半功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企业发展好坏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客户切身利益,理应以“建百年基业”为发展目标,这就更需要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实现长久治理。

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面对当下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潮,员工思维愈加活跃,价值追求呈多样化发展,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难以形成企业发展稳定的合力。

思想政治工作为培育企业文化指明了方向。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基础与企业文化具有密切相关性,并且企业文化的本质也会因经济基础的差异发生转变,而对于我国而言,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所要具备的性质就是社会主义。而实现以上发展方向的媒介就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将党的政策、方针、阶段性路线教育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同时对职工的“三观”不断培养,并且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此来促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为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了精神动力。职工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密切相关性,同时这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只要将其开发和利用,就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培养企业职工精神、思想的关键,在对职工行为和思想活动进行了解的情况下,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是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思想政治工作为落实企业文化丰富了形式。企业文化应当是能够内所有员工认同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要真正使这种价值观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成为所有员工的共同遵循,还需要通过多样的形式落实下去。

三、增强团结协作意识,提升工作效率

银行业是一个极为讲究团结协作的行业。没有团结协作,任何业务都将寸步难行,正常经营将无从谈起。单以一笔贷款的发放为例,会经历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等业务环节,涉及到负责调查的客户经理、负责审查的审查人员、有权审批人、贷款合同签订岗、内勤核心系统操作人员等一系列岗位,通力协作,环环相扣。

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能够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意识,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理念,促进业务有条不紊的展开;另一方面能够在员工中培育统一的价值理念,明确共同的目标,各司其职,使各岗位员工行为有内在的统一性,是比规章制度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

四、培养员工全局意识,促进长远发展

企业应当做时代的企业,商业银行也应当做时代的商业银行。只有将商业银行的经营放在整个社会责任分工中去审视,将商业银行的发展放在整个社会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语境中,思考商业银行的现状与未来,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推动力量,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完善和创新稳定的金融支持,承担起惠民兴商的时代责任。

五、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

做好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要统一员工思想,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重视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首先要及时将上级行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下去,让每一位员工明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要求等,解决一线员工的思想问题,包括他们对规章制度、考核方法、管理办法的认可和理解,使他们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开展工作。其次,要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改进和完善人事用工制度,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人才战略,激发员工活力,提高商业银行综合竞争能力。在绩效考核中,要建立正向激励为主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合理的考核分配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以考核促进业务发展的目的。

二是要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员工廉洁自律能力,避免金融案件的发生。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教育员工爱岗敬业,努力克服享乐主义、攀比思想。与此同时,还要时常对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会计、出纳、联行等重要岗位的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大家必须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原则,遵章守纪,抵制住各种各样的拉拢腐蚀,有效避免糖衣炮弹的袭击。

三是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经营两者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除了高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外,还要统筹兼顾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经营两者关系。将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经营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考核,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思想政治工作是集体的粘合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共产主义理想和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结合商业银行经营特点,统一员工思想认识,培养员工大局观念,筑牢员工底线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全员力量,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研究.游倩敏.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0.

[2]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徐群.理论学习与探索.2016(1).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篇4

关键词:消费社会商业购物中心设计发展趋势问题分析

abstract:inthispaper,fromtheperspectiveofaconsumersocietyofcommercialshoppingcenterdesignastheresearchobject,theconsumersocietybasedoncommercialshoppingcenterofthedefinitionandbasiccharacteristicsofthedesignanalysis,basedonthecommercialshoppingcenterconsumersocietyandthedevelopmenttrendofconsumersocietybasedonanalysisofthecommercialshoppingcenterdesignshouldpaycloseattentiontotheproblemanalysisthreeaspects,themoredetailedanalysisandexplained,andthendemonstratestheshoppingcenterofthedeepeningcommercialdesigndevelopmentinsocialpublicparticipationintheconsumersocietystimulatethesocialareasshoppingbehavior,deepeningcommercialshoppingcenterintheprocessofapplicationfunctionsthatplaythevitalroleandsignificance.

Keywords:commercialshoppingcenterconsumersocietydevelopmenttrenddesignproblem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从社会大众的发展历程角度上来说,社会大众对于物质的需求是导致购物行为产生并形成的最根本性因素。对于传统的购物行为而言,购物环境相对于社会大众购物心理的刺激性意义未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与体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期所形成的超级市场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购物行为逐渐演变为了一种无限制、个人化以及风格化的消费“活动”。在这种消费“活动”的作用之下,社会大众开始逐步意识到了购物环境在满足社会大众对物体需求以及刺激其对于物体需求的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的超级市场也为现代经济社会当中商业购物中心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就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作用之下,城市建设过程当中的商业建筑成为了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重点关注对象。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在现代经济社会物质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提升,加之交通运输网络的发达与交通运输工具的多元化,城市郊区也涌现出了大量的商业购物中心。与此同时,市区内既有的商业购物中心也开始向着多功能、集成化以及复合型方向完善。我们在肯定这类型商业购物中心带给社会大众消费需求及购物需求一定程度的满足的同时,也应当认识到一个方面的问题:受到经济市场建设发展体制不健全以及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众多等问题的干扰,现阶段的商业购物中心仅为初期发展阶段的商业购物中心,整个商业购物环境、购物特征以及购物形式同消费社会的基本属性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笔者现对其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基于消费社会的商业购物中心设计的定义及基本特征分析

现阶段的商业购物中心可以按照设计性能以及性能属性的不同划分为①.工商综合体(ShoppingCenter)②.主力店融合大型建筑(Shoppingmall)③.量贩店与购物中心相结合(powerCenter)。尽管以上三种商业购物中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更多的是体现在建筑设计当中的统一性特征,这也正是商业购物中心能够引导消费,形成消费,刺激消费,从而为整个消费社会而服务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这种建筑设计特征的统一性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购物中心建筑环境的人工化分析。商业购物中心作为消费社会中的关键构成要去,其在建筑环境的设计当中充分体现了人工化的特征。可以说,商业购物中心,乃至商业购物中心外部环境设施的运行均是由人为控制的。身处于商业购物中心当中的消费者借由建筑环境实现与外部自然环境的暂时性隔离。

(二)商业购物中心建筑功能的复杂化分析。在商业购物中心迅猛发展的同时,认知、接受并参与到商业购物中心当中的消费主体以及由这部分消费主体所带来的消费需求日益升温。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作用之下,购物中心向着规模化与功能化方向发展。其并非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商品销售,包括影院、游乐场以及酒店在内的多种休闲娱乐设施同样成为了商业购物中心建筑设计中的一份子。

(三)商业购物中心文化定位的针对性分析。从消费社会的发展角度上来说,消费行为成为了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一种“能指”。消费社会能够为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满足提供主体性的位置。换句话来说,消费这种行为所实现的并非是商品本身的销售,其更多的是消费者社会地位的销售。对于商业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而言,其消费层次的定位将直接关系着购物中心所处的区位及规模大小,这也正是文化定位对于商业购物中心针对性的分析所在。

(四)商业购物中心内部景观的视觉性分析。形成于消费社会当中的消费文化有着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其着重于强调商品在销售行为当中的展示与摆设,以良好的观赏效果达到对消费者商品视觉形象的冲击性。在这种状态作用之下,商品更多的倾向于一种独立自足的符号形式,最终形成一种艺术作品。在消费社会当中,商业购物中心也应当基于消费者观看整个购物环境以及商品的视觉过程着眼于为消费者提供仪的能够欣赏商品的整体性环境。商品陈列琳琅满目的橱窗式购物以及悬挂式展幅的指引性购物成为了商业购物中心的最显著特征,如图(见图1)所示。

图1:商业购物中心内部景观的视觉性分析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篇5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文化特征中国特色国企特色行业特色

一、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加速推进,外汇注资、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境外上市等一些措施,使银行改革成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头戏。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业的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是“输不起的改革”。如何保障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成功,理论界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中的软保护问题的研究基本空白。

根据企业管理方式的演进及其特征,企业文化是柔性管理的主要手段。柔性管理理论提出了适时管理、企业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敏捷企业等管理理论,重点在于解决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方面,强调企业的柔性。柔性管理的优点是它结合了随意性管理的灵活性和制度化管理的规范性。企业文化是企业柔性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起到协调行为和指明方向的作用。由此可见,改制中的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剧烈变化的外部市场和内部机制,引进柔性管理,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保证其改制的顺利进行及改制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正在经历体制变革的国有商业银行建设健康的企业文化,必须深入研究其文化特征,以培育一种与其背景及独特内涵相符的、有自己特色的金融精神,其文化特征包括中国特色、国企特色、行业特色。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文化特征

1.中国特色

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要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注意中国特色的建设,其关键在于必须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真正适合本企业的本土化的金融文化。众所周知,企业文化产生于美国,普及应用在日本,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经济历史的不同,造成了美日两国企业文化内涵的巨大差异。例如,美国人大多数是欧洲移民,多具有冒险精神和个人奋斗意识,在思想上信仰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美国有许多成功的企业,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它们的企业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是以人为中心,注重培养职工,尊重顾客;强调产品质量与优质服务;鼓励发明创造,不断向市场投放新产品;领导者身体力行,带领公司职工坚持公司的价值观和哲学信念;它们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各自的行为准则,全体职工共同为之奋斗。日本现代企业文化的建立同日本传统文化、风格相结合,取得了世人公认的成就,被国际经济界称为“神奇的日本经营艺术”,并为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史的传统一般来说可归为两类,一是封建性的糟粕,二是具有民族特点的精华。日本通过解散财阀等改革,以及引进欧美的先进思想和体制,抛弃了封建性的糟粕,在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中保留了民族的特点。和美国相比,日本人乡土观念较强,家族式的集团意识较为明显;在思想渊源上,日本人受东方特别是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对“和为贵”,“仁义礼智信”尤为推崇。这种组织上的集团意识和思想上的“和”“忍”“信”等观念,经过几百年的世事沧桑和社会变革的冲刷,在日本企业中得到了科学的继承。具体表现在日本企业文化十分注重培养职工忠于企业的观念,树立集团主义精神;每个企业都形成和建立自己的工作道德观念,并以此作为全体职工都遵循的行为准则。

我国有五千年渊源流长的民族文化,历来重视对人的精神素质的研究和培养。古代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孙子等对我们民族的文化、社会风俗、行为规范等作过大量观察,并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如《孙子兵法》一开头就讲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即“道、天、地、将、兵”,而把“道”放在首位。并明确指出“道者,今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兵法·计篇》)这就是说,所谓“道”,是指民众与国君的意愿相一致,这样,民众就可以为之出生入死而无所畏惧。对企业来说,这种统一大家意志的“道”即企业精神。孙子还在《谋功篇》中讲到五种情况可以预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其中有一条“上下同欲者胜”,孟子在《公孙王·下篇》中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见解说明只有上下齐心协力,思想一致,有共同目标,才能取得胜利,而企业精神正是要达到“人和”,促使“上下同欲”去争取企业经营胜利。孔子也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即如能“为政以德”,就能形成一股凝聚力,使大家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奋斗,上至国家,下至企业,都是这个道理。我国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许多企业精神都可以找到这种思想渊源。

我国还有优良的革命的传统。早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里,我们就提倡过以艰苦奋斗为特征的“延安精神”,它以当时的延安温家沟农具厂先进工人代表赵占魁的“吃苦耐劳,爱厂如家,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坚守岗位”的主人翁精神为标志,在各解放区又形成了晋冀鲁豫的“甄荣典精神”,晋绥的“张秋凤精神”等。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又陆续产生了五十年代鞍山钢铁厂以“艰苦创业”为标志的孟泰精神、六十年代大庆油田的“王铁人精神”、“一厘钱精神”以及后来的“李双良精神”。这些以艰苦创业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曾鼓舞我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同样,它也应该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总之,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精神。改制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建设注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我国许多其他行业的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2.国企特色

作为大型的国有企业,改制前的我国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像我国其他大型国企一样,其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鲜明的国企特点,这必将对改制后的国有商银行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现代金融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国过去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十分强调在企业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企业这一特定组织来说,就是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的指导下,围绕企业的目标,对本组织成员施加意识形态和心理的影响,以期转变其思想政治品德,引导其行为的工作。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七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功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它的表现形式很多,包括晓之以理、明之以义、动之以情、恤之以利、示之以范、约之以纪等。虽然在解放初期和十年动乱期间曾经走过弯路,但它在历史上发挥的重大作用是不可磨灭的,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在正确路线指导下,在为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服务、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以及转变过时观念等方面,尤其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的立场、观点、品德和态度为对象的工作。严格地说,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形象的树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丰富经验以及工作方法,为其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但是,企业文化建设必定不能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所以,作为老牌国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固然重要,理清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和联系也是其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行业特色

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流通、服务性企业,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银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现代经济核心承载的宏观经济文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活动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金融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大局。处于现代经济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相对独立的企业或产业,它与整个社会的经济融为一体、息息相关,必须把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谋求自身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决定了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宏观的,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密切关注国家的经济全局和经济政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经济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金融业的和谐发展。融入主流文化,又相对地具有自身特征。

(2)经营货币的信用文化。作为以信贷为主营业务的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具有典型的信用文化的特征。商业银行必须着力于储蓄的吸纳和储蓄存款对投资的转化。通过信贷营销,扩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最终的商业利润。在信贷营销中,由于制度上、道德上和经营上的原因,会存在程度不同的风险,实现货币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商业银行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高效营销和风险防控,即是商业银行信用文化建设要围绕的中心内容。

(3)直接面向群众的服务文化。商业银行是窗口行业,每一个服务点是窗口,全体员工都是窗口。在“窗口”,服务者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质量都将展示无遗。而服务质量和水平,又事关顾客的取舍,影响到市场份额。尤其是加入wto,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我国商业银行将失去其垄断优势,在平等竞争中,既看实力,更看服务。简捷、优质、高效服务,是商业银行的业务工作要求,也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征和目标。服务文化,要求的是员工的整体高素质和制度设施的优化和完善。

(4)目标意志高度统一的团队文化。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有着众多的分支机构和千千万万的服务网点,其触角伸到了四面八方、边边角角。但是,商业银行作为一级法人,经营着同一资源,必须保持目标和意志上的高度统一。这既要求整个团队保持核心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规则上的一致,又要求整个员工队伍具有强烈的协同奋斗精神。统一法人意志,使各分支机构、全体员工对企业法人目标意志充分认同和自觉遵从,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特征和繁重任务。

(5)面对深化改革和激烈竞争的创新文化。国家正推出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措施,力求把国有银行办成真正企业化的现代商业银行,这将使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变革。随着加入wto外资银行在我国获得“国民待遇”后,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市场业务和人才上的激烈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在改革中发展,出路在创新。观念、体制、经营、管理、技术创新,这些都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着力围绕的生动内容。

参考文献

[1]陈静:《加快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第11期

[2]曾谊:《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与思路》,《现代商业银行》,2005(4)

[3]郭纪金:《企业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篇6

从此,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将试图告别数年来房地产等传统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给社会带来的“快”与“痛”,而投入到真正能提升普通人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的经济部门中。

一个有文化的产品,一个有文化的产业,究竟能给区域经济中的行业与企业带来什么?

让我们首先从普通人都熟悉的眼镜,以及浙江的眼镜产业说起。

1981年,温州新桥镇有做模具加工周顺真、周顺考两兄弟,他们为该镇一家集体性质的光学仪器厂代工一笔五万副眼镜产品订单。两兄弟做好第一批眼镜一万多副后对方却付不出钱来,他们只好将剩余的眼镜做出来,自己去卖。

两兄弟将眼镜带到台州路桥一小商品市场及温州望江路码头一带卖,由于当时商品缺乏,他们做的眼镜深受市场欢迎。慢慢地,温州及台州一些百货店及在外走街串巷的生意人也开始找他们进货,两兄弟从此开始了眼镜制造之路。而后,温州一些手工作坊看见做眼镜生意好也纷纷加入进来,很快形成了浙江眼镜制造业从成镜到配件、电镀和模具加工的产业链。

这个意外的小插曲成为浙江省眼镜产业的发端,到2000年以后,浙江眼镜制造企业开始全面亮相全球各大眼镜展,进一步提升了浙江眼镜制造业的影响力和全球地位。

但是,浙江作为全球眼镜加工制造与销售基地的地位如今遭遇了一个强有力的挑战者――谷歌。

2013年美国当地时间2月20日,谷歌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全新的谷歌眼镜宣传片,让公众可以更直观了解其语音拍照、聊天和网络分享,甚至是翻译等各类功能。谷歌同时宣布将面向消费者开放谷歌眼镜申请,而其预定的价格为1500美元。

浙江企业生产的眼镜和谷歌的眼镜,谁将引领一个新的消费时代?

显然是后者,谷歌眼镜!

多年来,类似于谷歌眼镜这种创新文化产品对浙江当地传统小商品产业的势力范围反复冲击,终于引发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市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界的一次群体变革意识。

2013年4月27日,“提升小商品文化含量,推动义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反思和新的发展理念,在第八届义乌文博会上得到了与会嘉宾和参会企业的高度认同。借此契机,义乌市政府与企业界将推动从义乌文博会到文化“义博会”的跨界创新行动。

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创办于2006年,两年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行业品牌展会”,2010年更升格为由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化厅和义乌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文体行业唯一外贸主导型部级展会。

此后,历届义乌文博会充分发挥义乌国际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优势,坚持贯彻中央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关精神,秉承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精品化的办会办展理念,全面展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交流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理论和观点,以“打造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为主题,积极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出易、文化信息交流、产业项目合作和文化产业发展。

但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持续多年的出口困境,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压力,以及生产加工综合成本持续增加、电商对传统渠道的冲击等因素,正在给义乌的区域发展和全球地位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第八届义乌文博会成为一个以跨界创新为核心的区域行业与企业变革的标志,一些与会嘉宾们就义乌小商品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义乌文博会在新时期的使命”:

其一、凝聚“中国创造”力量,在中低端日用品制造技术和工艺。

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的情况下,将中华民旅的个性文化元素纳入到中国日用品产品形态创新的广泛实践中,借用文化元素的杠杆作用,提升中国日用品附加值与全球竞争力;

其二、推动跨界合作,发挥以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变革传统营销渠道创新经验,在义乌文博会的基础上打造一个以消费终端驱动、整合日用新产品、文化产业品牌的规划、研发、生产、销售创新力量的智慧平台,从而促进中国日用品及文化产品品牌由技术生产工艺、产品形态到全球营销手段全球竞争力得到整体提升。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篇7

关键词:商业文化;校园文化;影响;对策

一、商业文化内涵

商业文化的含义是:与商业经济发展相适应、受社会制度及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通过商品交换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的总和。文化是商业的灵魂,商业是文化的表现,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商业文化源于商品交换,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商业文化是具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把吸收外国的优秀商业文化,加上现代的商品意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文化现象[1]。这种文化的形成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商业文化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其既继承传统文化、又体现时代特征的鲜明性和进步性。

二、校园文化商业化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商业化是高校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最大程度的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商业文化教育,符合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因为高校毕业生要成为在商业经济领域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商业文化教育必不可少。校园文化商业化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影响的结果。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和价值规律的调节,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思想观念的更新[2]。高校作为中国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与社会各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作用。校园文化商业化是社会文化冲突的结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各种文化冲突在校园内部上演。高校要在竞争中取胜,顺应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趋势,应实现校园文化与外来商业文化的互动对接,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商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影响

优秀校园文化应该在全校范围推行,并且具有独特的价值观、社会心理学以及美学等特色,当商业文化走进校园,由于盲目扩张和无限追求私人利益,利益相关的商业生产的商业文化对人的影响难以想象。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于利益的追求在于现实和功利,往往非常在意物质生活所带来的,把金钱给他们带来的那种感官上的享受当做是一种追求。从而使他们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变得低俗,严重的还会导致个人主义意识的膨胀。高校大学生的心态发生不好的变化离不开这种商业文化的侵蚀,很多学生甚至觉得那些在图书馆学习的人很做作,认为他们在图书馆都是在装样子,没有什么用,就算是认真学习的那也是死学习不会学习的书呆子,书本上的知识拿到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用。校园环境逐渐开放,学生的个人视野也随着逐渐扩大,由于价值观评判标准的不同,大学生更多的表现出世俗性与复杂性,甚至许多不合理现象都采取“理解”的态度,这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商业文化对校园学术文化的影响

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体现在这个学校文化水平和氛围上,大学不仅要有“建筑物”还应该有“大师”,人才和有名的学者不仅仅体现在其学术研究成果上,对于校园文化也具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们具有好的学术氛围,这是发展校园文化应该具备的前提。在大学校园中,学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很多形式,比如:研讨会、座谈会、讲座等社会实践活动。然而当企业走进校园文化中时,帮助学校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在为自己考虑,也就是说从中谋取利益,想通过这些活动来寻找潜在的消费群体,从而提高自己企业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或许很多学校老师觉得企业协助学校在校园里举办活动目的在于双赢,企业在寻找自己的消费群体,而这些消费群体都是在校大学生,所以想通过学校这一渠道来拓宽自己的市场,弘扬企业文化[3]。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也试着给学生上一节课,即步入社会的社会实践课。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让过多的商业文化步入到校园中来,以免侵蚀了校园这片干净的文化领域。

(三)商业文化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学校的校风和教师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都也体现在学校的建设上,比如花草树木,让周边的生活环境作为教书育人的另外一种资源。校园的环境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更能够给人启发。如果有过多的商业文化进入到校园内,商业广告的进入破坏了校园原有的风气,甚至会破坏校园公共设施。比如:宣传栏原本是用来宣传校园文化或者是与学生交流,方便学生利用宣传栏及时了解校园情况,而现在由于商业广告的介入,学生丢失了及时了解学校文化的机会。而且,由于商业文化介入校园,校园的发展也越来越趋于商业化,多数学校里的基础设施都变得十分相像,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东西逐渐变少。许多著名大学在校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都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和景色,因为他们十分注重景观建设带来的效果及影响。例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蔡元培、以及朱自清的塑像都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博大精深、深远持久,同时也饱含历史岁月的沧桑。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校园环境上理应少一些商业意识,把重点放在整体布局和安排上,让学生感受到视觉上美的冲击,随时都能感受到文化气息。

四、商业化下如何建设校园文化

(一)普及商业文化知识,形成正确健康观念

商业文化进入校园有很多种形式,第一,当然最好的形式是把商业文化作为一门课程,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商业文化基础知识,根据学生需求并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学习这一相关理论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商业高校应非常重视这一点。那种对社会主义商业文化不以为然的态度是不正确的,过去我们没有重视,那么就应该从现在做起,亡羊补牢,还来得及;第二,商业文化可以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相辅相承,和社会主义商业文化有关的内容贯穿到教学中去,这个办法被广泛应用。到现在为止,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许多有关商业方面的课程,比如:市场营销、商务信息管理、现代推销技巧、商品学等极具专业性的课程。说到底,这些课程都隶属于社会主义商业文化的范畴。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商业文化带进课堂,这样可以实现高效社会主义商业文化的繁荣。

(二)围绕商业文化主题,开展各式活动

在大学校园里有许许多多的社团,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而这些活动就可以围绕商业文化主题来开展,允许社团开展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文艺社团就可以举办“流行时装表演”诸如此类的比赛,文学社团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调查报告、专题通讯征文比赛,在原有的征文基础上增加一些新形式,让人耳目一新。高校大学生经常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自行组织关于“强化商战中的文化意识”这一主题活动,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社会主义商业文化中去,使社会主义商业文化逐渐发展以致繁荣。通过上面所举办的活动,不但丰富了具有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而且还加强了教师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得师生感受到更高层次的熏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更能够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时展。

(三)促进人文精神和商业文化有效融合

俗话说,一个民族若是没有了希望,那也就等同于没有灵魂。许多伟人也同意这一观点,比如,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只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他可能会变成一台有用的机器,可是他不会成为一个能够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就是先让他对价值有所理解,同时还能产生强烈的感情。而他就一定得具备对道德和美的辨别能力[4]。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培养目标仅仅局限于专业技术人才,在许多方面都混淆了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区别。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物质至上,很多青年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泯灭了勇于尝试探索的想法。在学校里不免出现看重实用知识,不注重基础理论学习的功利化学习倾向,青年人的探索能力变得扭曲。根据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首先,学校的课程和专业设置应根据市场的需要而变化;其次,大力宣扬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修养,最后实现人文精神与商业文化相结合。

(四)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的建章立制

现今社会,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重要成员,当然必不可少的会与外部市场有关联。我们应该适度的把商业机制引进校园,为校园文化注入全新的血液,但是如果引入过度的话,则会导致一些麻烦。所以,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高校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尽可能地尝试通过建立有效的系统和流程来对商业经济进行指导和管理,这样方便高校校园文化步入正轨。高校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立一个这样的平台:第一,利用学校里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指标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借助身边的资源来追溯校园商业文化的来源;第二,使用数据管理系统进行预测,即对高校内部校园文化进行预测,把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第三,制定关于高校校园管理商业文化趋势的对策。在商品经济盛行的时代,高校校园文化不能够独立存在,离不开商业经济活动。为了应对商业文化给校园文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应该跟随时展潮流,在适当的时候抓住机会,勇于迎接挑战,做到不但能够推动大学生为社会服务,奉献自己的力量,更应该把学校本身的核心价值保护好。

参考文献:

[1]李芳,赵新泉.高校校园文化商业化倾向探析[J].价值工程,2010,29(28):185-186.

[2]张玉虎.建设具有商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01,18(1):5-6.

[3]钱丽莉.商业城市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6):119.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篇8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速度正在逐渐加快,在对外贸易的连接上,我国正努力扮演一个重要的崛起者,逐年增强与国际间的联系,与此同时,中国与国家间的商业运作也更加频繁化和多样化。在公司的商业合同中,有关于贸易、投资、运输等项目的用语被统称为商务性英语。随着公司之间的国际性联络愈加紧密,商业合同中出现英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正确地翻译公司商业合同中的英语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这个对外贸易签订商业合同的必经之路上,仍然有很多公司没有能够很好地对其商业合同中的英语进行正确的翻译,从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风险和损失。

二、公司商业合同中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存在价值

在如今这个世界经济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处处都蕴藏着商业契机,同时也对人才有了更新的定义,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也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上,单纯的科目性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时代下只有加快适应生存环境的速度才是唯一的办法。

在国际贸易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随着时代的需要正变得越来越紧俏,或者说是越来越吃香,因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被这群人牢牢盯紧着,他们不放过一丝一毫赚钱的机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这项职业,对赚取外汇时刻充满动力和热情。可是,就算是一切准备事项就绪,双方在签订商业合同的时候还是会发现信息上的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流障碍,这种阻碍合同签约的客观因素。

一个恰到好处的英语合同翻译工作者可以为公司作出很大的贡献,这种贡献不是那种能够立即表露在外的经济层面上的价值意义,而是自身公司与合作公司之间的信用默契程度。因为对于外国公司而言,尤其是那些发展完善的国际性大公司,他们的发展对象中除了要考察对方公司的硬性指标,还要关注对方公司在历届合作中的成功率,以至于自身亲自尝试合作后,会得出直观全面的公司评价,这种评价的背后就是由公司的软件做后盾,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合同签订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而这绝对少不了一个合格的英语翻译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这样无形中的贡献能够造就公司与另一合作公司之间的默契,更加能够提升一个公司的内在软件实力。在如今这些拥有英语专业背景的人士看来,公司商业合同中英语翻译对于词汇的精准性和语气基调的延展性都要求甚高,虽然他们自身的英语功底不浅,但是一些常见的翻译错误依旧是时常困扰他们的“心病”。拥有灵活的英语翻译技巧和扎实的翻译能力是每个对外贸易公司热切追求的不二选择。

三、商业合同产生的英语错误原因探索

1.翻译者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同

有很多商业合同的英语翻译工作者,对合同的英语翻译出现过或大或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几乎都由于缺乏先天的知识基础,继而导致了在对商业合同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显得捉襟见肘。因为商业合同中的英语翻译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翻译工作者拥有厚实的英语基础做铺垫,能够对词汇意思和句段排列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是对英语词汇的多种搭配方案都弄得清清楚楚。如果从事公司商业合同英语翻译的工作者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做后盾,在处理英语翻译过程中的细枝末节时就难免出错误。要顺利进行商业合同英语翻译工作,一方面是翻译工作者要有英语的专业背景,而另一方面是需要翻译工作者接受过一定的专业基础培训,强化英语翻译工作者在经济以及法律理论的知识,这一点往往被很多翻译工作者无意识地忽略了,自认为商业合同的英语翻译也就不过是英语翻译的一种形式而已,事实上,商业合同中的法律条文和基础经济知识在一般性的英语专业知识中很少涉及,就算有所涉猎,也不过是片面而粗浅的点到为止,举一个常见的英语翻译错误,翻译“出口退税政策”时,有些人会。要兼顾英语背景和经济法律知识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顾此失彼的后果则是在无形中增加公司的对外贸易运作风险。

2.翻译者的自身经历影响

每个翻译者作为人的独立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自身成长经历,有自幼长大的学习经历,也有出身社会的就业经历,但无论是什么样子的经历都会对其今后的人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从这个方面看起来好像是对商业合同中的英语翻译工作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客观来说,这种经历带来的辐射效应会延续到人的很多个方面,如果一个翻译工作者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闭塞的内陆地区,受到的传统观念就会比较浓厚深远,以至于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对一些词汇的理解和运用相对保守。在西方社会和美国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相对开放和热烈,社会对人民也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对自由的渴望导致了国家和人民都不拘一格,倡导人性的彻底释放,所以,对于翻译的理解和词汇的运用就很灵活和多样。

3.因词义多样化而混淆意义

公司的商业合同,一般而言,都具有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显著特点。合同中的任何条款细节和文字修饰都是按照公司的需求严格部署的,没有任何累赘。很多的翻译都没有基于原文,这就造成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曲解文义,这可以直接导致公司的商业合同破绽重重,对公司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不小的威胁。曲解原文不是因为翻译者没有正确运用词汇导致的,而是翻译者对于词汇的意义层次感拿捏不到位,造成了翻译出来的结果不能完整准确,有误导阅读的嫌疑,尤其是对于公司的商业合同而言,词义的模棱两可可能会成为制约两家公司合作的绊脚石。在英语的词汇意义中,很多词汇都不单单是纯粹的既定意义,比如green这个单词,就不是单单的绿色那么简单,在完整的词语解释中,它还有幼稚的意思在里面,这不是一个常用的概念,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混淆,或者让人产生歧义,对于公司商业合同的制定来说,无疑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漏洞。

四、公司商业合同中英文翻译错误的应对策略

1.尽量还原合同原文的真实性

在一个商业合同英语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直观全面地将合同中的内容用英语呈现在另一张纸上,“不夸大、不捏造、不篡改原文”可以说是英语翻译的核心思想了。对于翻译这个过程而言,要做到忠于原文就必须对现有文字进行充分地阅读和彻头彻尾地理解吸收,只有对已有的内容有了一个全方位地掌握,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思想感情以及语气基调,乃至于细节条款的陈述方式做到有理可依。

2.适当增加白话文的使用范围

在商业合同的英语翻译中,有一些条款或许很难只用单纯的英语词汇去拼凑和组合来表达,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词句时,而合同中的英语翻译在面临这种问题是,往往会习惯性地将学校模板或者好词好句型的作文模板拿来拼凑,以显得才华洋溢,可事实上,这和商业合同所需要的已经有所出入了,商业合同要求的是实用的文字叙述和清楚明了的逻辑顺序,而不是用花哨的英语句段和生僻歧义的英语词汇。词义固定的单词和词组可以诠释意义相对稳定的句子,而平铺直叙的翻译风格虽然老套,但是可以和原文如出一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将商业合同中英语翻译成白话文不仅仅能够扩宽读者的理解范围,而且可以增加双方的意见沟通流畅程度。而据有关调查的信息反馈,最理想的状态是,白话文的翻译所占比例大概接近翻译全文的一半,这样的翻译比例结构被认为是最方便阅读和理解的。

3.加强对法律专业术语的使用规范性

在一些常见的商业合同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任何条款都有相应的国家法律做支撑,没有凭空臆想或是值得修改的余地,一旦在合同翻译过程中对原有的法律意义有所撬动,就有可能会造成公司间因信息互通障碍所导致的法律纠纷。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就要求在对商业合同翻译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针对其中的法律条款进行专业词汇的对换,即将法律条款的翻译做到一词不漏,用英语中常用的、适用性强的、既定意义的专业词汇,可以减少在翻译过程中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4.注意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商业翻译歧义

在公司的对外贸易活动中,有很多外国公司都是与中国的文化风俗迥然不同的,从他们的说话语气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有些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一时之间无法适应,但面对这样的有着文化差异的商业合作伙伴公司,在充分尊重双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的基础上开展互利双赢才是最佳的方案。而在这样的商业合作背景中,翻译者应该尤其注意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词汇歧义影响,比如在中国人惯有的传统观念里,数字4谐音“死”字,寓意不吉利和霉运,连选楼层都尽量避开4楼的标示,而在西方人的眼中,4这个数字只不过是千百个寻常数字代号中的一个而已,真正令他们感到恐惧和不详的是数字13,这是因为大部分的西方人都有自己的基督宗教信仰,讨厌数字13是因为基督教中耶稣和其十二个门下弟子吃最后的晚餐的时候一共有13个人。像数字4和数字13这样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感受差异,使得中外人在信息的交流和互通上产生了一定的先天障碍,这种障碍让翻译者在进行商业合同翻译时必须将双方的文化背景都有一个充分透彻的了解和对比,注意翻译结果中可能出现的理解歧义。另外,不得不说的是,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也是制衡双方理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比如,“龙”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传统风俗中,龙的出现似乎永远都是伴随着不可一世的慑人气势,象征着无上的荣耀和吉祥如意。在西方人所接受的文化观念里,龙是一种十恶不赦的邪恶怪兽,称得上是十足的罪恶之物,相对于龙而言,西方人认为老虎是象征威猛和霸气的动物,更是健康与活力的代名词,在对一些带有褒奖色彩的事物进行比拟的时候,通常会使用tiger,比如在对“亚洲四小龙”这个当年经济发展迅速而猛烈的群体进行比喻的时候,就会是“Fourasiantigers”,但是依据中国人习惯性的依样画葫芦式的翻译就会变成“FourasianDragons”。类似于这样的文化差异如果只是出现在一般性的交谈和玩笑中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出现在公司之间的商业合同中的英语翻译的话,就有可能导致意义错乱、张冠李戴。

五、结语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情欲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商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商务英语 词汇特点 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词汇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为导向,分析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及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探讨了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策略来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商务语言和交际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言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远去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不断深入,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贸易愈发融合,国际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既精通英语、又熟悉国际商务运作的复合型人才。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英语教学“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于此,商务英语词汇的教学与习得需因材施教并兼顾以下两方面: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现状与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现状

1.学生现状

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总体而言,高职高专的学生语言文化方面素质比本科生稍差,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而随着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及生源的逐年缩少,这一问题更加突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学生的差异较大,学习目的和学习氛围等不尽相同。英语学习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动机欠缺。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英语有何用,该如何学。有的学生学习商务英语专业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或者一时的专业调剂而选择的,因此对专业培养等并不了解,具有盲目性。第二,学习情绪消极。有的学生因英语基础差,尤其是部分调剂生,思想包袱沉重,陷入焦虑与学习成绩不好的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也有的学生独立意识较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安排和指导,从而形成情绪上消极、行动上对立的一种心理,对英语学习产生“反感”,厌恶英语学习。第三,学习缺乏信心。有些学生认识到商务英语的重要性,有认真学习的意愿和决心,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或者英语考试屡次失败,又怀疑自己学习外语的能力,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心理。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学生还具有地区差异性。全国各地众多方言的存在,自然而言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各地的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本省及周边省市,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招生体制所决定的,比如,我所在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四川本地。另外,城乡的教育水平差距也客观存在,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这个矛盾更加突出。这些因素合力造成了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对词汇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2.专业特点

首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首先是英语专业,要坚持以英语为本的原则,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宽的英语基础和人文知识基础,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在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中,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应用英语能力。其次,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又有一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范畴内的职业用途英语eop(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教学特点,教学更倾向语言功能和语言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获得与其社会目的相关的“终端行为”。再次,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又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又必须掌握广泛的商务专业知识。要求“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使商务知识与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相结合。

词汇作为商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事之一。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轻视或勉强学习词汇,不注重记忆单词,导致词汇量少;二是学习方法不当或重词义轻发音,虽努力但效果不明显;三是词汇量大,但实际应用能力较差。这些都会进一步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及实践的硬软件总体相对落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的教师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三、商务英语词汇特点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源于普通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即eGp),它与普通英语一样,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与普通英语相比在词汇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是专业知识和英语的综合运用。因此,商务英语除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之外,又具有其独特性。

1.专业术语丰富

专业术语是指适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专业的词,是用来正确表达科学概念的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专业术语要求单义性,排斥多义性和歧义性,且词汇都是固定的,不得随意更改。商务英语专业术语具有国际通用性,其意义精确、单一,无歧义,且不带有感情色彩,词汇较为丰富,词汇专业性强且具有跨学科特性,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涉及到营销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商务活动涉及到对外贸易、技术引进、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商务谈判、经贸合同、银行托收、国际支付与结算、涉外保险、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范围。而每一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词汇,因此商务英语存在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例如:marketingmix(营销组合),theforwardcontract(期货合同法),documentarycredit(跟单信用证),financialinstruments(金融工具),billofexchange(汇票),currencyfutures(货币期货),option(期权),claimsettlement(理赔)等。不了解这些专业术语,就无法开展商务活动。

2.普通词汇专业化

普通词汇是通用英语中的常用词汇。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基础的,其除了专业术语外,也包括从普通词汇的基本义项派生而来的,在商务英语中有特殊含义的词汇,即普通词汇专业化,这部分占到商务英语词汇的绝大部分,运用频繁。例如:appreciation(升值),collection(托收),balance(余额、差额),delivery(交割),margin(利润、保证金),maturity(到期),settlement(结算),returns(利润),imports&exports(进出口货物或进出口额),liabilities(负债),customs(海关),bonds(不记名债券)等。

3.古语词的应用

古语词(archaism)一般已不通用,英国语言学家Leech(1998)在英语词义的分类学说中指出,专业词语、古语词及外来词都属于具有正式用语风格的词汇(wordswithformalstylisticmeaning),因此使用古语词可体现商务信函、商务合同、法律文书的严肃性和正式性。商务英语中经常使用的古语词多为一些复合副词,常常由here,there,where为词根,分别加上after,at,as,from,to,in,by,of,with,under等介词构成的合成副词。例如:whereby(根据,凭),herein(=inwhich在此,于……之中),hereby(=bywhich由此),thereof(由此),whereas(鉴于)等。这些词汇带有一定的法律意味,在日常英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合同文本中却使意义表述更加明确,也使整个语篇正式严肃。

4.缩略语的使用

缩略语的特点是语言简练、使用方便、信息量大。商务英语中有许多缩略术语,是商务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语言使用省时省力的经济原则的需要”——法国语言学家马尔丁内(a.martinet)。商务英语中使用的缩略语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4.1首字母缩略词(initialisms),如B/L(billoflading海运提单),L/C(letterofcredit信用证),D/a(documentsagainstacceptance承兑交单),D/p(documentsagainstpayment付款交单),FoB(freeon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等。

4.2半首字母缩略词,如e-business(electronicbusiness电子商务),t-bond(treasurybond长期国库券)等。

4.3截短词(clippedword),如biz(business商业),Corp(corporation公司),pLS(please),RpY(reply),exp.(export出口),t.S.(transshipment转船)等。

4.4拼缀词(blendingword),如forex(foreignexchange外汇),hi-tech(hightechnology高科技),advertics(advertisingstatistics广告统计),workfare(workwelfare工作福利制)等。

4.5首字母拼音词(acronyms),如iSo(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opeC(organizationof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石油输出国组织)等。

4.6混合型缩略词,如B-to-B或B2B(business-to-business商家至商家)等。

5.一词多义

同一词汇在商务英语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有的时候甚至是相差甚远。比如,cleanB/L(清洁的海运提单)与cleanL/C(光票信用证);再如,在货币市场discount表示“贴现”,而在期货市场discount则表示“贴水”。

6.新词语不断涌现

商务英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许多反映经济贸易的新思路、新概念及其先进技术等新词汇不断涌现,如cybercash(电子货币),virtualstore(虚拟商店),onlinemarketing(网上营销),China-asianFreetradeare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新词。

四、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现状的分析及商务英语词汇特点的阐述,在教学过程中除使用如联想法、构词法、对比法等掌握普通词汇的基本技巧外,还要结合实际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将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应用到商务英语词汇的教学中。当然,词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仅通过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词汇量和词汇掌握程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体差异,统一的课堂词汇教学也很难满足学生的自身需要。由此可见,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词汇学习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应当通过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词汇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词汇学习策略意识。

1.健全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心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进而增强学生的信心。让新生入学以后尽快适应英语学习,为词汇学习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2.词汇教学与商务知识结合

商务英语涉及内容较为广泛,涵盖贸易、金融与法律等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综合性很强。因此,学生要不断涉猎这些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关注最新商务资讯,积累扎实的商务背景知识与专业知识,培养商务思维,从而丰富专业词汇,拓宽知识面。只有把商务英语的词汇学习与商务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务英语学习的应用目的,较好地克服普通英语词汇重记忆而导致学生欠缺理性思维的缺陷。

3.注重文化教学

商务词汇中的文化差异直接反映在商务谈判、广告宣传、产品介绍、合同的制定,以及商务信息的获取、沟通、交流和合作等各个方面。词汇与英美文化息息相关,语言中的民族特征自然会由词汇反映出来,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进行交际。例如,中西文化对数字、颜色等的不同含义的解读,这些文化差异都可能造成用词上的截然不同,对商务活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商务词汇进行详细的讲解,而且要根据中外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教给学生词汇知识,这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其中的含义,更有效地发挥语言的交流和沟通作用。

4.在语境中学习词汇

语境涉及到语言知识,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说话方式,交际者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彼此了解的程度,人的世界知识、交际的文化、社会及政治背景等。研究表明,在具体的语境中记忆词汇比单个无联系的词汇记忆有效得多。Cook(1991)指出:人们对事物记忆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大脑对信息处理的深度,对孤立的词的重复是一种低层处理,记忆效果差;将词与所处的语法结构结合起来,则是一种较深层的处理,记忆效果较好;而将词的意义与句子的意义结合起来则是一种最深层的处理,记忆效果最好。因此,结合语境来学习和记忆商务英语词汇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语境,学生可以猜测词义,消除歧义,辨别汉英词汇差异及掌握相关的习语等,如:mostofusagreed,however,Billdissented.由转折词however,可推断dissented为“disagree”之意。

5.应用构词法

适当给学生讲解有关词的词源学、词的构成方式、词的语义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更深入地掌握词汇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解词的形态构成方面,要使学生了解到词缀法在英语构词中所占比例相当大,而词缀又分为前缀和后缀。前缀往往改变词义,不改变词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前、后缀,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通过词缀联想,学生可以学一个会一串,既可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去理解未知新词的意义,归纳复习已有词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以联想记忆巩固新词汇,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1)前缀。如un-,dis-,im-,in-,il-,ir-,anti-等,用来表示否定的意思,unable,discomfort,impossible,inaccurate,illegal,irregular,anti-violent等。

(2)后缀。如-able,-ible,-age,-ous等,accept—acceptable,sense—sensible,short—shortage,danger—dangerous等。

(3)复合词。如backup,outlook,output,ownership等。

6.了解和把握记忆规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记忆内容的输入、保持、提取及应用。学生在背词学词的过程中不但要努力地记忆而且要与遗忘作斗争。心理学对遗忘现象作过的系统研究和实验证明:“无论任何一种未经复习所固定下来的知识,都会逐渐忘掉的。”因此,有必要从学生的记忆规律及认识结构出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前提,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词汇记忆方法,增强词汇记忆的效果。比如可根据遗忘规律调整单词记忆长度,练习和强化频率等。教学实践也证明,要使学生把学过的单词巩固保持下来,必须反复地强调和复习,复习是巩固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主要方法。

五、结语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商务英语语言是商务实践、商务理论知识的载体,用词也就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包括外贸函电、经贸英语、商务合同写作、经贸文字翻译等在内的课程都毫不例外地涉及专业词汇。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词汇教学,想方设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注重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深刻理解。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现状和专业词汇特点,教给学生相应的词汇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们最终能恰当、准确地运用商务英语。

参考文献:

[1]陈玲等.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J].中国电力教育,2008,(2).

[2]莫再树.商务合同英语的词汇特征[J].山东外语教学,2003,(4).

[3]姜奕.商务英语书面语篇词汇特点解析[J].当代经济,2008,(2).

[4]李朝舟.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贵州教育,2004,(3).

[5]李太志.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本识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5,(4).

[6]王芳,李明清.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实际应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4).

[7]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8]杨映春.英汉文化差异对词汇理解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