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6:49

社会治理的内涵篇1

[关键词]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养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定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同古代法治理念和现代法治理念有着历史联系并经过辩证发展的法治理念,是当代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针对现实问题和社会环境做出的历史选择。

1.现代法治理念。现代法治理念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是资本主义法治理念。二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现代法治理念是资本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对立统一。一方面,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分别属于两种历史类型的法治理念,在阶级本质和政体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冲突和对立;另一方面,它们共处一个交往日益频繁、联系不断加强的全球化时代,体现了人类法治文明发展到当代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合和一致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理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借鉴和采用了苏联的法律理论,把法律视为同阶级敌人作斗争的工具、捍卫无产阶级的武器。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和发展,一方面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贫富矛盾、政治腐败和改革的负面效应等引起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如何保证社会主义政权长治久安和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问题摆在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面前。法治作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略,人权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观念,公平正义作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先后被引入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

3.法治理念的认识规律:从思维的抽象再到思维的具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领域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我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标志着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当前,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在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探索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途径对于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据法治活动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一般层面的法治理念和特殊层面的法治理念。一般的法治理念是全体公民均应具备的法治理念,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共性征和共同内容。笔者认为,作为一般层面上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权利义务理念。权利也称法定权利,是指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某种权能。它是公民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础。根据权利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社会权利和诉讼权利等。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机制来指引人们的行为,调处社会关系的,并且是在权利和义务的互动中运行的。

2.尊重人权理念。现代法律就是保护人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强制力量。正是人权体现了现代法律的精神,正是人权保障奠定了现代法律的合理性基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详细的列举。此外,我国在民事法律、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及诉讼法律等一系列法律中对公民不同类别的权利给予了具体规定。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理念,就是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人道主义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及财产权利,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平等互助的和谐局面。

3.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现代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逐步建立并从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社会主义立法要体现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愿望,使正义的要求法律化、制度化,使实现正义的途径程序化、公开化。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我国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要在实践中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首先树立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能否依法办事、秉公执法至关重要。国家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管理事务,特别是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事务时,一定要坚持公平正义理念,依法办事,反对趋炎附势,不容许对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劣势的主体有歧视待遇。国家司法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必须忠于事实和法律,决不能看人办案,因人而异。

三、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知易行难,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法治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法律权威,没有法律权威就没有秩序。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一个社会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享有崇高的威望,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广泛的认同,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基础和主导的作用。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提高立法质量。优良的法律是法律权威得以形成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根据宪法和有关专门法律规定进行立法活动,即立法活动本身也必须法律化、程序化、制度化。第二,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内涵是指国家必须制定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并保证它们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公民中得到统一的遵守和执行。第三,必须树立执法机关的公信力。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不仅在于立法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得到人民的拥护,而且在于执法中的严格公正,得到人民的信任。在一个国家,只要执法机关能够执法如山,这个国家法律的权威就能得到较好的维护,就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第四,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准则的观念。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秩序的建立必须借助一定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如法律、道德、政策、习惯、宗教等,而法律既具有意志的普遍性,又具有对象的普遍性,因而,法律在所有的社会规则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则。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使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自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能够有效地维护法律权威,从而可以使法律更有效地发挥控制社会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

2.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规范、原则和精神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的重心在于合法性的分析,即围绕合法与非法来思考和判断一切有争议的行为、主张、利益和关系。实行依法治国,意味着包括治国者在内的一切人都必须按照法律的指引来思考和行动。因此,对利弊的权衡、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善恶的评价,都不能代替法律的标准和结论。可以说,法律思维优先和合法性优先,是法治原则所必然要求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法治理念在思维方式上的重要体现。只有当这种思维方式真正被社会公众所普遍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培养法律思维,提高全体人民法律思维的水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法律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首先,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法律思维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识作为基础和条件,而法律知识的获得,必须依靠学习。其次,要不断强化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在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法律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看法,是法律思维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条件。要想不断提高法律思维的水平,就需要不断强化法治观念。再次,要努力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必须掌握法律方法。最后,要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思维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方法,积极参加法律实践活动有利于法律思维能力的提高。要关注社会上发生的法律事件,注意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脱离开活生生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要抓住各种机会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反复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

[2]王笑红译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法律出版社,2002.

[3]丁以升.法治问题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5.

[4]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6.

社会治理的内涵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治理;功能和作用

开平市地处珠三角西南部,以碉楼而闻名。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起初主要是为了抵御匪患以及防止自然灾害的影响。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第一批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自从2018年江门市第六届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在开平市赤坎镇正式落地以来,项目在社会服务和社区治理中紧密结合碉楼文化,积极挖掘碉楼文化的内涵,并且将其与现代社会治理以及社会服务结合在一起,逐渐探索出了以碉楼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社区治理模式。

一、碉楼文化概述

开平碉楼是开平侨民将西方建筑理念和本土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开平碉楼集合了防卫、居住等多方面的功能。不同建筑艺术风格在开平碉楼表现出了很强的兼容性,成为开平传统文化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开平碉楼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精神和特色。碉楼文化是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本土化所形成的传统文化。碉楼文化是一种原生型、多元性和开放性的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所形成的碉楼文化理念可以概括为:以“碉其稳”,“稳”即“自卫防盗、安全稳定”;“碉其精”,“精”即“中西合璧、取其精髓”;“碉其和”,“和”即“以站为家、团结和睦”。

二、碉楼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论述

开平碉楼文化的演进和形成与开平本地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虽然传统文化的形成与社会治理理论的演变处于不相交的时间段和空间中,但是社会治理所体现出来的“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的特征与开平碉楼文化在演变和形成中所体现出的伦理道德、和谐理念、追求稳定以及兼容性等方面均存在高度的暗合现象。首先,社会治理理论的“调和”特征与开平碉楼文化在形成和演变中所表现出来的和谐理念以及追求稳定的社会观念,均体现出了反对社会矛盾解决中的激励、暴力和不妥协的态度,追求和谐、稳定是二者共同的特征,主张通过相应的途径实现和平、和谐。其次,社会治理理论中的“多元”特征与开平碉楼文化中的兼容性之间表现出了高度的契合。开平碉楼文化结合了西方建筑文化和本地建筑文化的特征,因此从碉楼文化中也能够挖掘出社会治理理论中的“多元”特征。第三,社会治理理论的“过程”特征体现出了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和延续性等方面的特点。而碉楼文化作为当地传统文化,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的,碉楼文化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意义,能够实现对社会关系的不断调节。最后,社会治理中的协同治理理念与碉楼文化中的合作理念不谋而合。在社会治理中,要求多元主体通过构建协同治理的环境来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而碉楼文化中“以站为家、团结和睦”体现出了在抵御自然灾害和外界干扰中的合作理念。

三、发挥碉楼文化社会治理的实现路径

开平市赤坎镇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在服务社区居民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碉楼文化内涵的挖掘,结合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的要求,将碉楼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谐、团结、多元、互动等理念运用于解决社区问题、调解社区冲突以及社区教育等方面,以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魅力。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和文化传承队伍传统文化是人的文化,需要依赖于人的创造力进行传承和发展,因此要确定碉楼文化在赤坎镇社会治理中的主导性地位,就需要以赤坎镇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为平台,强化工作人员对碉楼文化的研究能力,理解文化中所具备的内涵。同时也需要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从不同的层面和维度对碉楼文化进行深入的识别、传播。因此,应以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为平台,积极发挥平台作用,整合多元化的主体,为实现碉楼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二)强化对碉楼文化内涵的识别开平市赤坎镇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工作人员需加强对碉楼文化内涵的识别和挖掘。例如可通过“赤坎人家口述史计划”专项活动,形成初步的赤坎口述史,从口述史中得出碉楼文化的内涵,逐渐构筑村民的文化共同体。碉楼文化中的安全稳定、包容、团结、和睦等理念与社会治理的理念相吻合。例如可将安全稳定的理念运用到社区安全建设中,将团结合作的理念融入到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中。

(三)依托碉楼文化建立社区治理体系碉楼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与社区治理的内涵存在多方面的吻合。赤坎镇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要以碉楼文化为依托,以社区治理的要求为标准,结合社区居民在各方面的需求,建立以碉楼文化传承和保育为平台的社区治理体系。以碉楼文化的精神为依托,把社区治理中的安全建设、支持网络建设、底线民生服务、社区教育等内容纳入到社区治理的内容中,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

(四)建立传统文化治理的反馈机制以碉楼文化为内涵的社会治理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这就要求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根据社区问题以及社区需求,不断对以碉楼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进行优化。开平市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碉楼文化社会治理反馈机制,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积极优化和改善,以社区需求为导向进行动态化的更新和优化,提升碉楼文化与社会治理内涵的契合度,更大地发挥碉楼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社会治理的内涵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特性;文化传播

从文化学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它的运作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律,同时它本身也是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因此,从文化学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调整研究视角,拓宽工作思路,而且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和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把握其文化特性

一般来说,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它包括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式,规定着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心态结构,表现为思想和观念体系。意识形态在广义上指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诸形式,狭义上指直接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和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可见,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意识形态从属于文化范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此外,意识形态对于社会文化也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它决定社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统治阶级总是把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文化提升为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并以此为标准对社会文化进行取舍与整合,形成对自身有利的文化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将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化为公民的政治价值观念,形成政治归属与价值认同,最终达到政治忠诚和思想同一,而意识形态社会化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运作(选择、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把握其文化特性

与其他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强调知识(特别是人文知识)的传授,但其本质并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更加侧重于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和接受。传授知识需要理性的加以把握,而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和接受则需要情感与理性的同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点。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正如人文知识的积聚并不能必然地上升为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情感在教育中发挥其催化导向功能,通过情感的体验、渗透和转移,使教育双方在情感上交融,理性上认同,达到价值与规范的认同与接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沟通与传播的过程。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是人,但人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存在物。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性格表达等都与社会文化系统存在着密切关系,其中,文化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构成人的思想观念体系最基础、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文化基础之上价值与规范的认同与接受,其本身就是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握其文化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是意识形态内涵与社会文化内涵的统一。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强调意识形态内涵,以政治性准则作为其内在价值依据,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要求和灌输开展教育。这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于统一社会思想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丧失其应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功能,扼杀了教育的创造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也随之进行转型,正在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但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思潮相对分离、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背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并把其转化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一般准则,又要对社会文化思潮和文化价值观念进行扬弃与整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其意识形态内涵前提下,不断增强其社会文化内涵,这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文化特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文化的分配与享受,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互动和文化扩散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活动。因此,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增强其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强化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选择

社会治理的内涵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分析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动态化的实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相关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作用下不断深化。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成果,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优化完善,为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做好铺垫。

一、指导思想的科学化

1.指导思想科学化概述

就“科学”内涵而言,并不局限于知识体系的某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更不能局限于学科建设的某一方面,而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灵活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方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必须实现指导思想的科学化。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发展,这就需要党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方针、路线等。

2.注重“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方向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当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注重从细节中培育人的修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要把尊重、关爱等内容融入相关的目标体系中,不断丰富目标体系内容,以量求质,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做好铺垫,社会大众也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等。

二、基本理论的科学化

1.基本理论科学化概述

如果相关的理论可以说服人,便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但理论必须彻底。对于科学化的理论体系来说,总会根据一些概念,构建相关的原理,进而,使构建的科学理论系统具有其说服力、解释力。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存在分歧,需要凝练重要的概念,优化基本原理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必须具备鲜明的层次性,要有不同的对象、内容、要求。

2.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从某种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源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并指导、推动实践工作。就“中国梦”而言,其包含丰富的内涵、历史的经验总结,还包含时展的时间要求。为此,需要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各技工院校要注重“中国梦”的学术研究,多鼓励教师参与市级、省级等和“中国梦”相关的课题申请中,立项校级课题,动态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发展。此外,还要把“中国梦”理论研究融入技工院校学生生活中,解决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利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可以接受的社会实践形式传递给他们,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三、实施方法的科学化

1.实施方法科学化概述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不利于把理论成果向实践方面转化,影响相关理论的推广应用,不能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就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史来说,革命导师创立了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科学性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新时代下,这些方法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关键方法,必须结合当下发展情况,优化利用这些方法,更好地指导实践。

2.借助“中国梦”宣传教学科学化,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科学的方法需要借助理论指导,在具体化的实践中反复归纳、检验等。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摄影微视频创造活动,使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更加主动;可以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青春励志电影展播、励志歌曲传唱,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学生准确理解、认同“中国梦”。在宣传“中国梦”科学化过程中,要采用“现实”“虚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各种新媒体优势,如微信、博客、校园网的教育辐射功能,采取青年学生的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方法,实现“中国梦”宣传教育方式的科学化。

总之,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至关重要,需要多角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在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的时候,需要准确把握它和对应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价值导向等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永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价值追求――兼论凸显人文关怀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7-79.

社会治理的内涵篇5

【关键词】法治理念;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建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是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但该部分内容理论性强,过于抽象,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较困难。而对于教师而言,仅有2至4节课的学时来讲授,要想在这有限的几节课内,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讲深,讲透,难度也不小。无疑,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为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的课堂教学做了初步探索,现将教学内容小结如下:

一、备课资料

教师备课时,应收集、阅读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权威资料——推荐《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法律出版社)。同时,注意收集相关案例(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

法治理念是对法治基本问题的集中概括和系统认识,是谋划法治战略的基准,是制定法律的指南,是实施法律的指导,也是理解并遵守法律的参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化的法治意识形态,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各自从不同侧面系统地揭示出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原理,同时又完整地描绘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图景。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1.依法治国。(重点讲解)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建立起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与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社会纠纷的大调解格局和体系。

其次,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

(1)排除法律万能论和绝对化的法律中心主义。

(2)在我国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除了宪法和法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外,还有党的方针政策、党纪党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各种社会组织合法的规章制度,以及为人民群众所广泛认同的民规、民俗、民约等等。

授课过程中,简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

2.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等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都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与愿望,体现广大人民的情感与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为人民群众从事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保护。与此同时,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注意:两方面的含义:国家机关执法为民,人民群众遵纪守法。

3.公平正义(重点讲解)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涵盖了这些朴素意蕴,并使之法律化,通过法治实践活动,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诉求平等地在法律中得到表达和体现,公平地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维护,并在法律的支持下公正地得到实现和满足,使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包括:

(1)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

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是:

首先,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

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注意:在不违反法理的前提下,尽量追求情理。

其次,要正确处理程序与实体的关系。

遵循程序公正,但不应极端化强调程序而忽略实体公正,反对那种“只要程序公正,实体则必然公正”,以及“只要程序正确,实体则可以在所不问”观念和做法。注意:两者统一,在不违反程序公正的前提下尽量追求实体公正。

再次,要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一方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活动效率的不断提高。注意:在不违反公正的前提下尽量追求效率。

最后,要正确处理司法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的关系。

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保证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建立起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与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社会纠纷的大调解格局和体系。

举案说法:

案情:刘某(女)与闫某经人介绍认识并结婚。婚后,刘某患脑瘤致瘫,生活不能自理,由此引发夫妻矛盾。后刘某回娘家居住,期间2人未尽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并因抚养问题导致诉讼。闫某要求与刘某离婚。刘某说:“我嫁给他就是他的人,夫妻一方有难,另一方就应该提供帮助。”闫某说:“我们虽然是夫妻,但她的病已没有恢复的希望,我不能这样毁了自己的一生。”法庭调解失败后,判决如下:因刘某与闫某长期分居,无法共同生活,应认定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

案例简析:

法律不能涵盖社会正义全部;执法与司法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人民普遍感情;妥善解决“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问题;依法前提下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

这个案例,不是典型的婚姻矛盾案例,在处理这种个别的案件时候一定要兼顾法理与情理,如果严格按照法律的普遍性规定来硬性处理,结果可能与情理违背,不能更好得实现公平正义的原则。

公正与效率: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兼顾二者;不能为了效率而牺牲公正;也要看到,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活动效率的不断提高。

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情与法的冲突问题,如果按照法律,夫妻感情破裂应该判离婚,但是从情理上看,妻子因为离婚会陷于危难之中,这样的案件确实很难判决。但是,如果这一类案件久拖不决,既浪费了司法成本,又使得人民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应该维护法律效率,及时判决。

此外,在授课过程中还可结合“案”,“游泳运动员孙杨无证驾车案”等来进一步阐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这些案例再次说明: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其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国法,都将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律的惩处。

4.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使命。

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事业都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政方针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都必须充分考虑和高度重视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运行全局的影响。

要把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为法律适用中的重要参考依据,特别是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完备、不明确或不够具体的情况下,更应充分发挥政策对于法律的补充作用;要结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对法律条文作出符合社会发展现实的合理解释,增强法律条文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就是党通过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与贯彻,依靠各级党组织作用的正确发挥,把握我国法治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决定我国法治事业的战略部署,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总体进程,协调我国法治事业中的重要关系,指导我国法治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

三、小结与建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的内容理论性强,过于抽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必须通过有重点的讲解理论,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讲解,如本文所述,只重点讲解“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并结合案例(结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才有可能取得较好效果,而其他内容则指导学生自学。

此外,鉴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写入宪法。而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效机制,而不是一场运动,一阵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弱,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对“依法治国”之建设极端重要。在此,强烈建议重新恢复大学“法律基础知识”课,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分离),并增加课时,让千百万大学生接受更多的、系统的法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m].法律出版社,2013,5.

社会治理的内涵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认识论政治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迫切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的盲目扩张带来了诸如教育质量滑坡、毕业生就业困难、师资力量匮乏,硬件设施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特别指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2012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同志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中进一步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①可见,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1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目前关于内涵式发展的定义,专家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有学者将高校内涵式发展等价于质量发展,认为内涵式发展就是教育质量的提高。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数量的增长而提出的,它所强调的是质量的提升。笔者认为,此观点虽然抓住了内涵式发展的精髓,但维度限定未免过窄。质量提高虽然是内涵式发展的主线,但绝不是全部。也有人将内涵发展看作是与外延发展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外延发展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它注重的是表层的、外显的变化,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等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而内涵式发展更注重事物的本质和内在涵养,就高校而言,它强调的是大学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积淀、教育结构优化、教学质量提高、综合实力增强等内在需要。还有人认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构成,持该观点的人将内涵式发展的构成细化,认为内涵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大学精神、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使高校内部各要素都获得深层次的发展和质的飞跃。②笔者比较认同徐定华教授在《高校内涵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对内涵建设的定义,即内涵建设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动事物朝着健康、高效、有序的方向迈进。高校内涵建设就是要在各种硬件设施以及显性要素增加的基础上优化办学理念,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与科学相比,哲学乃是影响教育更重要或更根本的因素,换言之,决定教育的最后根据不是科学而是哲学。③因而,从高等教育哲学中可以追溯到内涵式发展的价值所在。布鲁贝克在谈到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时说:“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是以政治论为基础的。”④持认识论哲学观的学者认为,人们出于“闲逸的好奇心”而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他们看来,学习知识、探求真理本身就是目的而非达到目的的手段。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它为社会带来多少利益,而在于其将学者们聚集在一起探求高深学问,鉴别和验证真理。强调认识论的人将大学看作是进行纯粹研究的独立有机体,他们希望大学可以摆脱价值的影响,远离世俗,成为真正的“象牙之塔”。持政治论哲学观的学者则认为,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不仅是出于“闲逸的好奇心”,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大学是因外在的社会需要而存在的,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是为了满足外部需求,也就是说大学知识追求是工具性的,而不是本质的。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冲突不断,相互诘难。政治论哲学认为对国家、对政治负责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大学把自己封锁在“象牙塔”之中,那么他所探求的高深学问也会因摆脱价值判断而变得冷漠僵化,令人敬而远之。认识论哲学认为大学就应该在象牙塔中进行独立的知识探求,如果高等教育一味适应社会、迎合社会,将会沦为社会的工具和附庸。而且如果完全以社会的政治、经济需要为准绳,那么部分高深学问的探究必将中断,最终导致人类文化的丧失和枯竭。

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一定要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吗?答案是否定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学已经成为它所服务的社会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我们谁都不能否认,大学在产生之初是为了探求高深学问和追求客观真理,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需求时不能丧失其独立性。认识论与政治论能够而且必须融合,这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提出正好为二者的调和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关注社会当前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关注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实现人的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相统一,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既有谋生技能又具备良好的学术修养。总之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二者总是存在差距的,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必经之路。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在探求高深学问、追求客观真理的同时,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在内涵式发展道路上,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争也将得到解决。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精英教育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它是为培养统治人才和少数学术精英服务的;大众教育以政治论哲学为基础,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内涵式发展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融为一炉――即在大众化的背景下发展精英教育。如果说精英教育的拥护者认为大众教育降低了教育质量的话,那么内涵式发展的出现便是最有力的回应,因为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主线的。在大众化发展初期,以形式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而如今,内涵式发展的提出正是为了在数量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并且,内涵式发展要求各高校立足自身,进行特色化办学。研究型大学要继续保持并发扬精英教育,沿着学术道路向高精尖发展,普通高校就要承担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使命,朝着高等教育全民化努力。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背景下,教育机构的层次和类型也应该多样化发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各司其职,承担起不同的高等教育使命,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要,也能使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社会治理的内涵篇7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仅一字之差,但内涵却迥然有别。依法治国说明法已不再是治国理政的工具,而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依法治国理念的内涵十分丰富,概而言之,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理念,二是人权保障理念,三是法律平等理念,四是法律至上理念,五是程序正当理念,六是权力监督与制约理念。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党的十七大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党的十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确立,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以法治国”法治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突破了“以法治国”法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将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升华发展为体现现代法治内在要求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正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执法为民理念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萌芽于公元前1000余年,它是在殷商天道观发生动摇的基础上不断形成的。从先秦时期的重民思想,到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经过历朝历代的演绎发展,终于形成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立足现世,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关注人生;在天人合一的关系中,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德主刑辅,注重教化。二是摆脱神判,注重证据。三是宽仁慎刑,爱惜民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立法中所体现的温情主义和人道主义原则:一是矜恤老幼妇残。二是限制刑讯。三是控制死刑的决定权。四是罪疑惟轻,律法断罪。五是则天行刑,顺天行赦。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视野广阔,内涵丰富,显示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法律文化领域中的先进性,成为中华法系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其历史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重公权轻私权。二是重国家轻个人。三是重义务轻权利。四是重宗法尚家族。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受到冲击,其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为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新思潮所取代。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文明执法等内容。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体现在执法目的上就是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执法标准上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本,在执法方式上充分依靠人民。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人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其内容、范围和实现程度受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法治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方式。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概而言之,就是要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特定群体权利。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执法机关的基本要求,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政治文明和法治进步的表现。文明执法的具体内涵包括:执法理念文明,执法制度文明、执法行为文明、执法形象文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执法为民思想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精华,摒弃了其所固有的消极因素,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公平正义理念对西方法律文化中程序正义思想的吸收和借鉴

程序正义一般是指具有正当性的法律程序。其内容具体包括:任何人不能担任自己案件的法官,听取双方的陈述,裁判者要给出一个理由。程序正义有助于实现实体正义,且本身亦具有独立价值。程序正义是西方法律文化中很有价值的思想,这一思想曾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程序正义理念有两大基本理论渊源:一是英国的自然正义。二是美国的正当程序。著名的“米兰达规则”即是西方法律文化中程序正义理念的典型代表。西方法律文化素以注重程序而闻名,尽管在近代司法改革中,诉讼程序的繁琐、复杂和僵化成为改革的重点,但程序正义的理念一直被保留下来。具有西方法律文化传统的国家形成了系统相当完备的程序正义理论,依赖程序成为外国法系的鲜明特征。这一点也正是外国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个重大区别。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缺乏程序正义的理念。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宗法血亲基础上的亲情社会,其社会文化心理是注重伦理亲情,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伦理秩序中的结果公平,而忽视程序公正。因此,为实现传统法理念向现代法理念的转变,推进现代法治社会历史进程,就必须牢固树立程序正义的理念。

社会治理的内涵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外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实践的运行机制之一,其学科的规范化建设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提供了现实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不仅仅包括传统教科书所划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还包括科学、文化、生态、军事等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在中西方催生了新的研究学派和内容。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界定的内涵来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分析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形成发展过程中创始人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还包括它在前苏联和中国进行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不可缺少的、稳定的和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在总体上规定着马克思主义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世界整体以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具有普遍的真理性。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具有同等的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特定时空境遇下,其本质、结构、特性等的发展。这种内涵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内源式的发展,是一种质的变化,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减少依赖性与被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是检验教育有效性的尺度,它决定着教育的存在意义与社会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立足于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其概念的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其内涵主要有:主客体之间交往实践活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式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领域上的拓展,而不仅仅是人员、时间、工作规模等数量上的扩张。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和条件作为基础。所以,从外延上看,除了已经开设过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诸如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还需要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尤其是在大众传媒所主导下的网络信息社会,新媒体所呈现的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复杂性、虚拟性等特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虚拟实践性的特点,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自由空间。因此,如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式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必要。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互为一体的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为外延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外延发展则为内涵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

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如何让人们正确理解、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有机相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效性的一种重要教育机制。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的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基本概念、产生、规律等都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分析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来有效地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1.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图景,任何事物搜索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考察实物时,要把事物最核心的本质看作是动态的,相互矛盾和冲突的,而不是惰性和静态的,但是它们的矛盾属性又是对立统一的,共处于一个发展的有机体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一性是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考察视角突出强调了人类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指出了社会历史发生变革的主要动因。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社会矛盾等观点为指导,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和批判,为我们提供一种了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矛盾的阐述,既阐释了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物质动因,又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原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和诉求的经济学,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

最后,对未来理想社会信念的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又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从而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社会分析法不仅阐明了过去,而且对创造社会主义的未来提供了指导,这一未来理想社会是人类为了实现自我而自觉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作为人类一个理想的目标,为人类创造了一种崇高的信仰,这种信仰,是具有人类终极关怀和社会价值旨趣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要素。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失了理想信念,就好比人缺了钙,失去了精神动力和政治意志。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塑造人们理想价值观念、树立崇高精神信仰的重要手段和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价值实现的首要途径。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学科的互为支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与思想政治学科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二级学科,以其各自特定的研究内容和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这种内在逻辑体系是一种地位并列、内容交叉、却各有侧重、各成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表象之下的深层次现实问题,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侧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研究,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者互为支撑。首先,二者都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开展和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二者都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理论贯彻和实践问题。针对当代社会呈现的西方推行的普世价值思潮、思潮、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淡化或非意识形态话思潮等,二者具有整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资源,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宗话语权、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责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属性。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服务。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帮助学员识别什么是正确思潮,什么是错误思潮,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即精神世界的问题,通过解决人的思想问题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对此,马克思曾经论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科学性、政治性、教育性都很强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重要实践途径。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回应

马克思主义理论规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它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指导思想,又是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同其他二级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但是,其又具有教育普遍性最强的特点,它研究关注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思想、道德伦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工作。其教育过程既有人们的感性认知,又有人们的理性认识,人的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或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结合,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实践回应。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外,还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学术文化团体、社会媒介、文化传播等方式进行中国国家精神、民族精神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三化”“三贴近”“三倡导”,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以充分获得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6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

[2]冯秀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起点与新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5,(08):29-33.

[3]林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个性和共性[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4,(04):10-12.

社会治理的内涵篇9

近年来,作为高职学生基于共同兴趣、志向等因素形成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数量不断持续增加,成员规模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这给高等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新的挑战:何以寻求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内涵式发展?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再解读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内涵”则是指决定高职院校发展质量的相关规定性。故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的指向各方面质量提高的发展与改革。

关于内涵建设的关键与核心,笔者认为则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其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如同生命一样重要。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师资队伍培养,所有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高等职业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出会生活、会创造、能经受住困难与挫折考验、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转向内涵式发展,注重质量提升。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困境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高职学生以高职院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依托,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信念等自发组成的并能按照各自章程组织活动的学生自治性组织。不同于普通学生社团,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社团具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征也导致了其面临着各种困境,具体如下:

1、社团类型不均衡。相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数量虽然逐年递增,但在类别上多集中在兴趣爱好型,如文体类、公益实践类社团较多,而理论学习型和科学技术型偏少。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不如普通高校社团涉及范围广泛、全面,学生选择少。因此这一困境则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推进学生素质的全方位拓展的作用。

2、社团活动层次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多以一般的比赛、演出为主,缺乏讲座、研讨、培训类活动,创新性、专业特色不够。高职院校在社团活动组织上很少没能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职业特色,缺乏代表本校本专业的品牌化活动。

3、社团管理不规范。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人员流动性大、内部管理不规范,体制松散。尽管每个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章程,但实际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社团内部人员更替频繁,不能很好地形成一支强有力地社团学生干部体系,方便社团日常运行;另一方面从学校的纵向管理体系上,部分高职院校的共青团未能很好地管理好学生社团,形成“一核两翼”(以共青团为核心,学生会与学生社团为两翼)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路径选择:内涵式发展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应该寻找新的发展路径,而内涵建设则是很好的视角。具体地是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内涵建设有着以下重要的价值与功能:

1、有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新时期的高职学生不应该是仅仅掌握相关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更应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全面性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内涵建设将会更加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如社团宗旨的提炼将会培养学生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社团活动的组织则会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能力。

2、有助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一方面,在各类社团活动中,高职学生能围绕着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身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并且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理论学习型社团可以通过讲座、演讲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国家大政方针的关注和思考,直接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有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而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4、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应该说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旨归所在。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内涵建设实则是指向质量的提高和组织文化的建设,包括了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科研的提升、制度规范的完善以及组织文化的和谐等各方面。

社会治理的内涵篇10

【关键词】民主价值内涵现代性底线

民主是人不断追求符合人性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文明的成果。近代以来,民主逐渐演化为现代社会的普世性话语,同时,民主化获得了与政治现代性几乎同一的内涵。然而,民主在今天意味着什么,民主到底体现为哪些基本价值或精神,仍然是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观自省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厘清民主的基本价值内涵,揭示现代民主展开的价值原点,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民主在现代社会中的担当,并且为民主制度建设提供基本思路。另外,在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基于民主基本内涵构建民主话语体系,客观上为不同文化背景下政治民主建设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另一角度的合法性依据。

民主的本质:一种政治哲学视角

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和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迁。“民主”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提出,用来表述希腊城邦的一种政治实践,即公民通过公民大会形式直接讨论和投票表决来最终决定城邦事务,其含义是“人民的统治或权力”。在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历史中,民主延续了古希腊思想家们所倡导的直接民主模式或“政体”之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唤醒了对人性和理性权威的尊重和推崇,民主真正成为近代以来普遍的政治价值诉求;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民主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头等重要的政治目标”。19世纪以来的代议制、自由民主时代充斥着人类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民主实践,以及纷至沓来的民主思想。而促使人类对民主不懈追求的根本动因,构成纷繁复杂的民主成果的共同内核的是民主的价值内蕴,即符合人的类本质需要的价值诉求。

哲学意义上,民主源于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需要,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的自主性、自由的类本质的价值诉求和积极确认。人是“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人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占有自然界和社会关系,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获得了主体性认知,“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不受任何外力强制,按照自己的理性和良心安排自己的生活,再现了自主、自立、自由的特点。这种自我作主、自由选择体现了人格独立和人之为人的价值,是民主在个体类本质存在意义上的原初内涵。由此可见,民主是主体性的派生物,是对自主、自由的类本质的积极确证,体现了人的基本属性。

人民精神

古希腊思想家关于民主的论述已经表达了民主是人民的权力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平民政体首要观念在于“属于多数”,民主政体的基本特征便是政权属于全体公民。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理论家们,格劳修斯、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孟德斯鸠、卢梭等,在自然法学说、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基础上逐步完善了人民思想。马克思在强调民主阶级性和历史性的前提下,对民主这一基本内涵做了更一般意义的阐述。他认为民主作为一个类概念,其一般意义即“人民的自我规定”,“民主制是一切形式的国家制度的已经解开的谜。在这里,国家制度自在地,不仅就其本质来说,而且就其存在、就其现实性来说,也在不断地被引回到自己的现实的基础、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民,并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自由产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逐渐成熟和深化,人民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获得了丰富和拓展。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权力与权利交换关系的深化发展及其外化的现代政治制度,确保和实现了人民作为现代民主的根本内核。人民精神不仅对于现代民主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概括力,而且无可避免地渗透到民主实践中。理论界普遍认同人民以全体公民或推动社会发展的多数人为应然内涵。

平等自由原则

自由和平等是人的类本质的内在规定,是民主追寻的基本价值目标和赖以实现的前提。平等以人性的平等为前提,即承认“每个人的价值内在地与别人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享有平等地进入社会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我选择的自由、平等权利。作为民主的基本价值,平等体现为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决定与己相关的事务,任何人都平等地享有“不经其同意的统治”的拒绝权,公民在公共事务上机会均等。

而自由与平等密切相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人首先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务,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独立自主地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真正的民主即自由和平等。”“如果要将民主制度的特征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可以这样说,民主制度就是尽可能使其人民同时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最多的平等的政治制度。”从古希腊民主到现代民主,自由和平等始终是民主的逻辑出发点和价值追求。

不可否认,“人类在道德上对优良社会生活的追求,在理念形态上对自由、平等的认同,是民主政治所以昌盛的先决条件。”然而,“真正的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体、现实的,处于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脱离了现实物质关系的人的自由和平等是不存在的。因此,民主所内涵的平等、自由是历史的、相对的。

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作为价值视野,实质上是与现代多元共存社会相契合的基本道德要求,以承认民主的其他基本价值而获得合法性和必要性的价值理念或道德合力。它至少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内涵。首先,它承认世界本质是多元而非单一;人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以及价值的多元主义。自由主义认为理性据以产生的基础—感觉经验具有变异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理性也经常处于谬误和不确定之中。其次,它承认和尊重自由、个人权利,追求道德内涵上的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人性的平等、自由、权利是民主政治逻辑起点和归宿。宽容精神也是基于这样的道德正义,“它并不奢求‘爱无等差’,而只要求承认并尊重每一个人都是与我一样的人,只要求接受并践行‘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而我所具有的他人也应该具有’”。哈贝马斯指出:“民主的自决具有一种包容意义,要把一切民众都平等包容到自我立法过程当中。包容意味着这样一种政治秩序对于一切受到歧视的人都敞开大门,并且容纳一切边缘人,而不把他们纳入一种单调而同质的人民共同体当中。”宽容不仅意味着“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而且更为根本意义上是通过制度、机制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尤其尊重、保护少数权利。

民主价值的特点:普适性与特殊性

“民主既是普遍的—所有人(准确地说是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它,而且它还具有某些特定的核心要求,使其可以适用于全球;民主又是特殊的—所有国家和文化地区都以各自的方式实践民主。”民主的基本价值内涵主要是对民主共性、本质的概括,它证明了民主的普遍性、理想性、目标性、框架性的一面,而民主的实现方式则展现了民主的特殊性、多样性、具体性和实践性。民主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及民主价值的实现是具体、有条件和复杂的。

现代民主所张扬的理性、自由、平等、权利、包容等价值精神具有普适性,但只有与具体的历史文化传统结合,才会显示其真实性、稳定性,才会内化为民众的自觉认知和行为习惯而具备真正的先导性价值。在民主与文化二者之间,“主要是文化影响民主,而不是相反”,民主价值内蕴的认同在深层和真正意味上是文化的重塑。如果说现代民主价值内蕴是具有西方文化源流的,那么后发国家和地区在民主化的过程中价值观的现代转型会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传统文化的自我张扬和惯性影响可能使现代民主价值在本土化过程中遭遇拒斥、挑战。现代民主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较长时段的文化消化、分解、融合与吸纳,这是个循序渐进、多元复杂的过程。

“民主”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现实。民主制的确立是价值压力的产物,所以民主是什么与民主应该是什么分不开的,民主只能在其理想与价值允许它存在的范围内存在。民主的价值与其外化的制度是不可分割的两面。民主的价值理念是关于政治、社会善的目标预想,具有空洞性、抽象性,只有将这些价值外化为具体的政治制度,才会实现民主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