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十篇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十篇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7:01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1

[关键词]发展基层协商民主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近年来,在我国基层民主实践中涌现出了像村民议事会、民主恳谈会、企业集体工资协商、居民论证会等诸多基层协商民主形式,这些基层协商民主对丰富我国基层民主形式,实现基层社会有效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协商民主与基层协商民主的内涵

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有必要首先对协商民主及基层协商民主的内涵和概念作一分析和判断。其实,协商民主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很早就有探索,但是,政治学对其专门研究还是起源于西方。因此,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协商民主也有不同的内涵和语境。

1.西方协商民主的涵义。“协商民主”又译“审议性民主”“商议性民主”。198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毕塞特在《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文中首次从学术意义上使用“协商民主”一词,他主张公民参与而反对精英主义的解释。1987年和1989年,伯纳德·曼宁和乔舒亚·科恩相继发表文章《论合法性与政治协商》《协商民主与合法性》,真正赋予协商民主以动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协商民主理论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南非政治学家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在《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一书中论述,“协商民主的观念,即由自由和平等的公民通过公共协商进行决策,代表了民主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1]。爱尔兰学者梅维·库克在“协商民主的五种观点”里说,“如果用最简单的术语来表达的话,协商民主指的是为政治生活中的理性提供基本空间的民主政府”[2]。澳大利亚的约翰·S·德雷泽克在《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里强调,“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主理论明显走向了协商。我们看到,在人们对与集体决策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效协商的能力或机会上,民主都逐渐赢得了合法性”[3]。美国的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在《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中认为,“从广义上讲,协商民主是指这样一种观念:合法的立法必须源自公民的公共协商”[4]。上述这些西方政治学家从决策形式、治理形式、社团或政府等形式分别对协商民主进行了解释。根据这些解释,可以勾画出何谓西方的协商民主。为此,我国著名政治学家俞可平作了很好的归纳。他认为,“简单地说,协商民主就是公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5]。

2.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中国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比起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来说的确有自己独特的路径。正如林尚立所说,“从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现代民主与现代化一样,都具有外生性。但是协商却是具有内生性,其精神扎根于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传统”[6]。从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开始,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政治文明进程就一直与协商民主有着密切联系;从国共两次合作反对共同的敌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到共和国的诞生、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在协商中进行和完成的。可以说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握住中国的国情,把协商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丰富、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为此,2006年2月,中国共产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这里,我们既可以肯定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又可以从中归纳出中国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何谓中国协商民主?就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3.基层协商民主的内涵。民主政治的发展始终是分层次地不断探索和创新,协商民主如同选举民主一样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因此,笔者根据目前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进程以及它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对基层协商民主做一归纳。所谓基层协商民主,就是“在我国社会基层单位,公民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基层社会管理的活动”。我国基层协商民主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首先,基层协商民主强调其范围是在社会基层单位。公民能够直接参与的“对话、讨论、审议公共决策和基层社会管理”等活动目前主要还是在社会基层。比如,乡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等。县以上的重大事情的协商,我国主要是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以及人民政协的不同界别之间的协商来开展和进行。

其次,基层协商民主参与主体主要是公民的直接参与。由于基层协商民主主要是在社会基层单位进行,参与者主要是相关单位的公民或者其单位成员的直接参与。而我国县以上的重大事情的协商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与其他党派的协商,不可能是每一个党派成员直接参与协商,包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都是选派各政党的代表参与协商。在人民政协的界别协商中,也是代表参与,按照人民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委员应“在本界别有代表性,有社会影响和参政议政能力”,人民政协便体现出精英性的特点,而不是所有公民直接能够参与。由此看,基层协商民主与县以上的重大事情的协商其参与主体具有明显的差异。

第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内容更加具体和微观。基层协商民主由于主要集中在社会基层单位,其协商的内容十分具体,直接与参与者的切身利益相关。比如,在农村涉及一条公路怎么修建,安置房怎么分配,集体产业怎么发展等;在城市涉及社区环境卫生如何处理,待业青年如何安置,外来人员如何管理等;在企事业单位涉及工作如何开展,工资奖金如何分配,工作绩效如何考核等。这些事情都是很具体的微观决策,但都与这些基层单位的人员密切相关,通过协商更能够增强决策的合法性。而我国县以上的重大事情的协商其内容更具有普遍性和宏观性,从中央层次看,主要是就国家的方针政策、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和重要的人事任免等进行协商,这些内容当然与全国人民都有关系,但是,不像基层协商民主那样其内容与自己的联系更加直接和具体。

二、基层协商民主的价值功能

基层协商民主由于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推进我国基层政治和社会管理中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价值和功能。

1.基层协商民主运用决策协商机制,改变社会大众被动式政治参与,减少各利益群体因不同诉求而产生的偏见,建立平等、包容、公正、自由的沟通平台。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它不仅能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进步,而且还能预防和解决某些公共问题,因而具有广泛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比如,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公民参与是基层治理的基本要素,基层民主的实施离不开社会主体的广泛参与,“参与”本身就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对治理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同样,参与也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没有参与,所有的协商就无从谈起,协商要求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决策过程。近些年来,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政治理论家认为,由于政治过程的极其复杂性,间接的代议民主存在着不少致命的缺点,简单的多数原则不能充分体现全体民众的真实意愿,他们大声呼吁增加政治对话的机会,提高公民参与对话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协商民主理论更是认为,代议民主与现代公民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公民与官员之间就共同相关的政治问题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是政治民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任何其他方式所不可取代的。政府与公民的协商,既是达到民主决策的必要环节,同时这种协商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的实践。它既是公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形式,也是公民培育民主精神的重要渠道。民主协商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之一,他们积极倡导公民直接的政治参与。由此,协商民主主张公民参与的价值理念为改变社会大众被动式政治参与,过度依赖政府或者组织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开辟了渠道,各利益群体通过基层协商民主的参与机制,表达自己的不同诉求,养成公民对不同参与者以平等、包容、公正、自由的态度来正确对待和选择,实现基层政治和社会的有序开展。

2.基层协商民主以对话、讨论和沟通等形式开展协商,这为化解社会矛盾,在理性对话中实现利益均衡,协调各方利益者的价值偏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阶层和利益群体,尤其是对待每一个具体问题其相关者都存在自身的价值偏好。这些价值偏好往往就是构成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改变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偏好,那么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性问题就很难达成一致,一个合法性的公共决策就很难形成。为此,基层协商民主通过对话、讨论和沟通等形式开展协商,这让利益各方可以明确地合法地表达他们的价值偏好,开展利益博弈,通过这种价值偏好的表达,利益博弈的相关者在对话、讨论和沟通中逐渐实现价值偏好的转换,就共同性问题达成共识,协商解决了利益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在理性对话中实现利益均衡,使基层社会管理赢得公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其决策更具有合法性。

3.基层协商民主促进基层民众自己管理自己,运用治理协商机制,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管理。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群众自己管理好自己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它为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基层协商民主其实也是一种治理机制,因为,按照治理理论,治理不是统治,也不是简单的管理,而是多元化主体之间的博弈。基层治理是在社会基层单位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就共同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同样,协商民主由于希望弥补选举民主的不足,主张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注重决策过程中不同的意见之间展开讨论、对话、表达偏好、说服对方、实现偏好的转换,寻求决策共识。由此,协商民主为基层治理各方力量解决共同问题,寻求民主决策提供了有效的议事平台。基层事务的决策通过协商治理机制让公民直接参与,通过对话、讨论和沟通等形式,协商达成共识,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使基层社会管理的效益更高,有效性更强。

三、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路径选择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基层社会矛盾尤其错综复杂。因此,要按照党的十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协商民主的功能和优势,大力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1.进一步培育协商主体,使基层协商民主有人参与协商。参与是协商民主的基础,协商要求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决策过程,没有参与,所有的协商就无从谈起,协商主体是开展协商民主的基础。但是,在我国基层社会,协商主体发育还不完善。一是从体制和制度的安排上看,我国就协商民主的主体规定还主要集中在县以上的党派之间的协商主体和政协界别之间的协商主体等方面,而在社会基层,没有明确规定其协商主体,往往是因事而异,具有不确定性。二是由于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的影响,社会成员更具有臣民思想,公民意识薄弱,希望有一个好领导为自己做主,不希望更不愿意直接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等,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比较低。三是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在基层社会,仍然存在组织力量支配个体行为,往往是我说你听,我指挥你行动,基层社会成员更多的是被动式政治参与,无力发挥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主体作用。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其主体发育存在先天不足。鉴于此,我们应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创造更多条件,积极培育基层协商民主的主体,从制度上确保有一批固定数量的基层民主协商人员,长期或专门从事基层社会的重大事情的民主协商。同时要大力倡导公民参与意识,改革基层社会群众工作方法,变社会成员被动政治参与为主动政治参与,让社会成员在政治参与过程中领会组织的决策意图和目标,增强政治和决策共识,提高决策的合法性。

2.进一步丰富协商内容,使基层协商民主与人民利益密切相联。基层协商民主要协商什么,这是基层社会成员最为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讲,基层协商民主的内容与社会成员的关系越直接其社会成员对其协商就越关心和主动,态度也更积极。否则,他们就没有兴趣参与协商。为此,党的十指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按照党的十精神,基层协商民主也应该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进行广泛协商。

首先,经济发展方面的协商。经济发展涉及到一个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经济始终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社会基层单位,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在农村,凡是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事情,村民都非常关心。大到集体经济,小到种什么庄稼,村民都有自己的意见和价值偏好。如果要实施一个统一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就必须进行充分的协商。只有让村民参与本村经济发展的决策讨论,通过对话实现村民价值偏好的转换,形成全村共同性的一致意见,才能促进一个村的经济发展。

其次,社会发展方面的协商。社会事业是指一个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从这些内容看,社会事业与基层单位的人民群众的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囊括了人民群众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等。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建设尤其重视和关注,社会事业具有维系社会公正、体现社会公益性的作用。因此,在基层协商民主中一定要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协商,通过协商让基层群众了解政府对基层社会事业发展的安排部署,通过协商让政府了解基层群众对社会事业的需求和期盼,通过协商使政府与基层群众对社会事业发展达成共识,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协商。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它从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权利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基层单位,很多决策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比如,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都是基层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人民群众就满意,解决得不好,人民群众就会反对。因此,在这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上,一定要加强与相关群众的协商,理解和支持相关群众对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重大关切,尊重他们对切身利益的要求,经常与人民群众开展讨论、对话和沟通,增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决策的合法性。

3.进一步创新协商形式,使基层协商民主更加规范有序。协商民主与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也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协商民主强调协商内容固然重要,但协商形式也影响着协商内容的实现。近年来,我国基层协商民主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基层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创新和创造出基层协商民主的丰富形式。比如,杭州的“民主议事会”、成都的“村民议事会”、温岭的“民主恳谈会”,等等。正是这些丰富多样的基层协商民主形式推动了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应该激发基层人民群众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新形式。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基层协商民主的正确方向。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首要前提。从杭州的“民主议事会”、成都的“村民议事会”、温岭的“民主恳谈会“等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看,基层党组织都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使基层协商民主在党组织的精心组织和领导下,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通过基层民主协商,形成合法决策的民主体制、治理形式,使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组织的决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其次,构建基层协商民主的程序,确保基层协商民主有序进行。协商民主的程序化,不仅是协商效率提高的保证,也是协商结果公正的必要条件。因此,基层协商民主如何开展和进行,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设计,才能确保基层协商民主规范和有序。同时,只有做到程序公正合法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近年来,我国基层协商民主能够迅速发展起来,与各基层单位设计一套严格的协商程序有着密切关系。他们通过法定程序对“协商主体的确定、协商议题的提出、协商议题的公告、协商会议的举行、协商结果的实施和监督”等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确保基层协商民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和有序进行。

第三,协商主体平等参与,确保基层协商民主公平公正。在基层协商民主政治中,作为参与协商的各方主体其地位应该平等,没有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否则,就不具备协商民主的基本要素,更不可能在参与者之间开展“对话、讨论和谈判”等协商活动,甚至实行偏好转换,就共同性问题达成一致。目前,有些基层协商民主形式之所以还存在障碍,比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存在员工“不敢谈”、企业“不愿谈”的问题,主要就是协商主体即员工与企业之间他们还不是平等的协商主体,不平等主体之间就很难开展“对话、讨论和谈判”等协商活动,像这样的协商民主形式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协商民主强调的是协商主体的平等性,以此来保证共同体中的公民都能够在确定议程和决策阶段平等参与,具有实质性的平等的影响机会,使最后达成的协议不是依赖于社会资源多少或政治权力的大小,而是依赖于哈贝马斯所说的“更好观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梅维·库克.“协商民主的五种观点”.(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m].丁开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要经过一个选择、建构和整合的过程,才能形成一个富有内在逻辑的结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受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内在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依据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和结构要求,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植根历史、立足现实、面向世界、前瞻未来,适应与超越市场经济,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批判与借鉴西方文明,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

一、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

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特有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阶级社会中的一项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其本质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活动。第一,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要求。在任何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各个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对它的称谓不同,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但实质和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是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成为符合统治阶级思想要求的人,从而巩固其阶级统治。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p98)社会主义国家同任何阶级性质的国家一样,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为了实现本阶级的统治,不仅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而且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建设,是无产阶级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全社会的一种活动。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但社会生活中对人的阶级性要求依然客观存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必然要对其成员实施与阶级性有关的意识形态教育。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武装全党,引导青年、教育人民。显而易见,基于无产阶级的阶级统治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这些内容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这些主导的、核心的、根本的内容,才能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第二,教育阶级属性的鲜明反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涉及教育的阶级属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是具有阶级性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教育的阶级属性不同,为本阶级培养具有符合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意识的人,是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各自都具有的阶级属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肩负着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集中体现了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对教育性质、目标、任务、功能以及实现途径的总规定,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表现为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三个最基本问题,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完整体系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导向,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合格社会成员的素质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目标。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p123)一个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p530)实践表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既有赖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同时也有赖于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因素。合格的社会成员,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合格社会成员的根本条件,而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由一定社会所承担的、旨在促进个体实现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作为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充实和调整。因此,要明确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坚持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有机统一,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p544)而“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p1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面对国际背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面对教育对象思想实际的新特点,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深化、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生成和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冲击着人们旧的传统思维方式,更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催生了一些反映时代特点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道德要求。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极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这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求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确立市场经济活动中正当求利、合法利己、互惠互利、公平竞争的基本道德要求,充分吸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伴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各种意识、观念和行为,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气息。要深入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第二,与对外开放相适应。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日益强劲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交汇激荡的思想文化态势、持续高涨的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诉求、相互合作谋求双赢共同发展的外交战略,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的问题。要适应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面向社会实际,面向整个世界、现实中国和社会生活,向当代世界性问题和时代性课题开放,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不能面对开放的社会格局和多元的价值现实的状况。要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受教育者了解当今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历史的深邃意识和世界的全局眼光来关照事物的发展变化,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要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及时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对公民进行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会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同时应警醒的是,随着加入wto,我国将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向世界开放,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将更加密切,在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我们面临外来的和本土的、落后的和进步的、颓废的和积极的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复杂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政治意识,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第三,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科学技术不仅是创造现代物质文明的基本动力,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力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层次。科学技术发展可以促进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变革人们的道德观念,革新人们的思维方式,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新内容,增强新活力,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也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问题和高要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引导正确方向。我们要研究现代科技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所形成的有利条件,发挥科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引导人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用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不断增添新内容、增强新活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四,与网络发展相适应。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拓展了新空间、注入了新活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但是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网上信息良莠混杂,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落后、迷信、黄色的内容。而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最大群体,网络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左右着青少年的日常行为选择。因此,要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受教育者主体性、创造性的需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努力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信息含量。要加强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网络法制和网络安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鉴别能力和选择能力;要建设具有正确导向的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知识经济时代倡导的知识价值观、科技创新观、终身学习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间。

第五,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要加强和谐理念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以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教育,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促进社会和谐与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通过思想疏导、精神激励、人文关怀、利益协调、行为规范来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提高公民素质,化解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强烈的时代特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借鉴,体现着发展的连续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p585)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和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因此,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正确借鉴和吸收世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给继承的内容赋予时代内涵,使之具有时代价值,给借鉴的内容浸入中华民族底蕴,使之具有中国特色。第一,继承传统思想道德资源。思想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总是立足于中华民族根基,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在中国古代贤哲那里,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层次和结构概念,把“道”“阴阳”“天”“地”“人”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天人合一”。中华传统道德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同时兼收了墨、道、法以及佛教等各家中的有关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扩展、充实、更新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内容涉及价值观念、道德精神、情感信念、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儒学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等在内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其中伦理道德是儒学最核心、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儒学大致可分为以礼为基础的伦理规范和以仁为基础的德性原则两个层面。在儒学体系中,伦理之礼与道德之仁是两个不同的维度,礼是具有外在戒律性的社会规范,仁则为涵蕴内在目的性的生活意义和行为品性。孔子曾经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后来孟子又提出“四德”即“仁、义、礼、智”。封建社会的共同道德或国民公德,集中体现为孔子讲的仁、智、勇“三达德”,管仲讲的礼、义、廉、耻“四维”,董仲舒集先秦儒家之大成而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一关系表明了道德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亲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功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基本宗旨。“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而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宋代提出了“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到了近现代,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八德”的基础上,加上了“礼仪廉耻”这“四维”,统称为“四维八德”。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都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发掘。当今,有的学者主张用“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作为学校德目体系,其中,“忠”是尽己报国的责任,“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是求真务实的品质,“信”是立身兴业的基点,“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义”是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是清白正气的根基,“耻”是人之为人的底线。[5]这都表明中华传统思想道德在新时代的现实价值。总之,我国灿烂的文明史中蕴涵着深厚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它们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起到过非常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仍是不可偏废的重要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要吸收中国传统道德的合理内核,活化传统思想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价值观,同时又注入时代精神,体现传统继承性与时代创造性的统一。

第二,借鉴外国思想道德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总是面向世界思想道德发展,有着鲜明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也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是一定时代的民族精神,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精神,而时代精神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发展到一定时代的综合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正确对待国外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重要参照。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存在于世界各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不仅有着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有着值得我们借鉴的多种思想道德成果。古希腊的“节制、勇敢、智慧、正义”四主德的品德要素结构思想,关于知、情、意、信、行的品德过程结构以及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等,都存在许多可资借鉴之处。研究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发现,他们大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以及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美国,其“思想工作”发挥着“思想旗帜”和“社会水泥”的作用,爱国主义、宗教凝聚、法律规范、政策调节、教育推动、社会监督、道德感召等,是其“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6]。1990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思想道德价值也具有愈来愈多的时代性和人类性的内涵,对外国思想道德中属于人类共同心理、共同美感、共同道德方面的成果,要大胆学习和有效借鉴。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是一个结构系统。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求,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素结构与层次结构的关系,把握教育内容类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和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既体现内容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又体现内容层次结构的序列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纵向上分层递进,在横向上整合一致,形成要素完整、层次分明、连续衔接、互动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

第一,内容横向结构的全面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多类型、多向度、多层次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包括由内容各要素组成的横向结构和由内容各层次组成的纵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全面性即横向延伸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一层次的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比例关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体现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联系上。首先,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具有全面性。“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7](p102)一定阶级和社会总是对其社会成员提出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性要求,体现人的素质的多维性、丰富性、整体性,从而形成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类型结构。其次,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个体社会生活来看,一般是以个人为圆心,覆盖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等各个层面,由此就有相应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道德教育就包含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一目标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又反映了个体全面发展的愿望,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性、多样性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多方面要求。又如,我们国家颁布的中学、大学德育大纲涵盖了理想、科学、学习、考试、职业道德、公德、节约、为人、处世、合作、自尊、互助、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表明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结构体系。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必定具有多层次、多向度和丰富性、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中,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联系出发,从人与人关系的层面、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确定对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要求,并解决现存的内容分散、重复交叉等问题,归纳整合类型相近的教育内容,删减重复性的教育内容,淘汰过时的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第二,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要求。层次是表征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是指系统要素有机结合的等级秩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高一级层次包含着低一级层次,低层次系统孕育着高层次系统,不仅内容诸形态本身具有层次递进关系,而且各形态内容的内部存在着认知层次、情感层次、行为层次的区别,即使在认知、情感、行为领域当中,也存在低层次和高层次、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划分。这就要求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纵向衔接出发,构建循序渐进的内容系列。一是做到教育目标上的分层设计。我们可以把教育目标设定为培养健全的人、遵纪守法的公民、忠诚的爱国者、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五个层次。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教育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性内容,如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它是“必须”的层次;较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即反映社会主导要求的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它是“弘扬”的层次;最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即具有先进性、崇高性和理想性的教育内容,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它是“追求”的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呈现出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二是做到教育对象上的分类把握。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与教育对象思想的层次性是相联系的。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多样性和觉悟程度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不同层次的对象,设计、制订出不同要求的教育内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考虑内容系统自身的完整性,使诸多教育内容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效;又要遵循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避免“一刀切”“一锅煮”,以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实际和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三是做到教育内容上的分别实施。要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用不同的内容和标准去教育和要求不同的对象,使教育内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形成从广泛到先进、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递进式的教育内容系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参见王殿卿.传统美德教育之我见[n].人民日报,2005-06-09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3

作者简介:殷倩(1986-),女,山东济宁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2010级博士研究生;于安龙(1986-),男,山东临沂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

摘要: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基层民主”概念历经了长期的理论积淀和实践探索。20世纪80年代,“基层民主”概念正式提出,其理论内涵在实践中逐渐深化,形成了两个层面、三个领域、四个环节为主的丰富内涵,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2-0036-05

基层民主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是国家民主制度在基层的具体化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一方面,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新思路和新制度,能为高层民主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基层民主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和教训,也能够成为高层民主建设的警示。所以有人认为基层民主的探索实践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突破口。[1]目前,学术界关于基层民主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对于“基层民主”概念的提出过程及实践意义关注较少。本文通过梳理“基层民主”概念提出的历程及逐渐丰富的多层含义,凸显其概念提出的现实意义,以期抛砖引玉,加强基层民主研究。

一、“基层民主”概念提出前的

理论积淀及实践探索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基层民主问题,在革命战争时期,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增强自身战斗力、获取政权合法性的重要途径。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并没有明确使用“基层民主”这个概念,但是,基层民主的实践很早就开始了。

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对民主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所以,“现在我们全国人民所要的东西,主要的是独立和民主”[2]。在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后,其基层民主思想首先在农村斗争实践中萌芽、生长,并为以后将其应用于城市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1927年3月,在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在农民协会领导下的农村,湖南农民做了“打土豪、分田地、废苛捐、修道路”等十四件大事。这是广大农民在农村建立民主新秩序的开始。“农民协会的民众参加县政,主持乡民会议的运动。民众已经开始自主管理自己的事,甚至打官司,交钱粮,减租,阻谷,办学堂,兴水利……都要自己来管。”[3]在乡苏维埃政权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中央苏区的选举工作,并提出了做好选举工作应该从选前、选中、选后几个方面同时入手。比如,选前做好宣传鼓动工作,组织动员最基层的工人、农民参加选举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号召各根据地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是实行民主选举制度,他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中强调,民主政治选举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人轻视选举,或者说不要选举,那就等于说不要民主。不要民主就等于不要革命”[4]。在他的组织领导下,陕甘宁边区从1937年实行选举制度,并制定了《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随后晋察冀、冀鲁豫、晋绥、晋西北、山东区、苏中区等各抗日根据地都制定了本地的选举法规。在农村,部分根据地实行了村代表会制。总体来看,民主革命时期,的基层民主思想尚在探索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基层民主思想继续发展。因重心转移到城市,基层民主思想主要体现在企业民主管理、社队民主管理方面。[5]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调动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建国之初就在城市设立了街道居民委员会,并制定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在的指导下,1957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民主办社几个事项的通知》,要求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社队经营管理,农业合作社要按时公开财政收支,让群众参与评议,防止少数干部独揽财政支配大权;社队在决定重要问题时必须同群众商量,实行民主决策,既要考虑国家的计划和政策,又要照顾到农民的意愿和利益。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又了《关于研究有关工人阶级的几个重要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必须扩大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民主,扩大职工群众参加企业管理的权利,发挥职工群众对于企业行政的监督作用。”[6]这标志着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基层民主建设的起步。的基层民主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路径。

邓小平同样十分重视基层民主建设。1978年底,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新精神。”[7]146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基层民主”的概念,但他的每句话都体现了基层民主的理念,对“基层民主”概念的提出有着重大的理论引导作用。

邓小平也高度关注村级民主。他强调指出:“一切工作的基础在村,我们必须注意村级工作的领导。……村级工作是很复杂的,各级党必须继续研究与解决村的工作问题。”[8]如何在农村加强党的领导,推行民主制度呢?邓小平说:“把权利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就是最大的民主。我们讲社会主义民主,这就是一个重要内容。”[9]在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方面,邓小平继承了的思想,强调工人要直接参与管理。“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今后企业的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都要由本车间、工段和班组的工人选举产生。企业的重大问题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在大会上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的批评和监督……工会再不是有些人所认为那种可有可无的组织了。”[7]137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基层民主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仅1980-1989年十年间,就先后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保障基层民主的法律法规。经过多年的民主实践,“基层民主”概念已是呼之欲出。

二、“基层民主”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的逐步丰富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建国32年的历史指出:“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特别要着重努力发展各城乡企业中劳动群众对于企业事务的民主管理。”[8]这是“基层民主”概念的雏形,是对基层民主思想的最朴实的表述。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关于基层民主的内容更加充实,目标更加明确:“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大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生活的群众自治。”[9]1983年6月,彭真同志在一次讲话中,首次公开使用“基层民主”一词。他说:“在广大农村,要按照宪法的规定,有准备有步骤地实行政社分开,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乡政府。这项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乡政权,发展农村经济,活跃农村基层民主生活。”[10]477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目标,同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下放权力,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为此,“要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逐步做到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去办”[11]39。这种表述实际上已揭示出了“基层民主”的内涵,即“做到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去办”。1988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承了十三大的思想,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基础和群众的积极性,扩大基层民主,使基层民主生活制度化,保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当家作主。”[11]167这是“基层民主”首次公开出现在中央正式文献中。

1992年,十四大报告进一步界定了基层民主的范围,报告指出:“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作用。”[12]把基层民主中的“基层”初步界定在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这三个领域。此后,党对于基层民主范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但略有反复的过程。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总结我国城乡基层民主建设的经验,阐明了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关于基层民主建设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强调:“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13]与十四大相比,十五大关于基层民主的内容更加具体,形式更加完整,尤其是在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这三个领域之外增加了“城乡基层政权机关”这个层面和领域。基层民主开始走向以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为特征的成熟化发展阶段,实现了从“静悄悄革命”到大张旗鼓地推行的历史性跨越。1998年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14]提出要在农村抓好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村民议事和村务公开制度等村级民主制度建设,并将农村民主建设概括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环节,为基层民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发展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15]。在基层民主的内涵方面,十六大延续了十四大的思想,把基层民主中的“基层”界定在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这三个领域。2004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则强调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16],与十五大的思想一致。这说明党对基层民主的内涵和范围的认识略有曲折性和反复性,究其原因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缺乏经验,对基层民主建设特点和规律的把握不够充分。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反复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依法保证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权机关、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中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17]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进一步指出,发展基层民主,就是“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18]490。可见,基层民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组织”也被纳入其中。此外,十七大报告将基层民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必须把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18]23,并且把基层民主作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在报告中,基层民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在党的历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是第一次如此郑重地强调基层民主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

目前关于基层民主的内涵,学术界仍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是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出发,将基层民主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村民委员会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以社区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基层民主建设”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基层民主建设”[19]。这是对基层民主范围的狭义理解。第二种着重从基层民主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实践着眼,认为基层民主应该包括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及一些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团体。这种观点与第一种相比,主体范围更加扩大,是对基层民主广泛意义上的理解。如魏宪朝认为基层民主至少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二是“基层群众自治”;三是“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等。[20]徐勇、刘义强将基层民主概括为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自治、县乡人大直接选举制度、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以及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五个场域。[21]戴桂斌则将基层民主总结为六个层面,包括农村的村民自治、城市的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基层政权民主建设、基层社会组织民主建设和基层党内民主建设。[22]学者们的不同观点源于党在不同时期对“基层民主”的不同理解,这也恰恰表明随着党对基层民主认识的不断提高,“基层民主”的涵义在不断发展、充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根据中央的文件精神,结合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基层是与地方和中央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基层民主应该包括基层这一层次范围内所有领域的民主。从中国现阶段的具体实际出发,基层民主的范畴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三个领域和四个环节。两个层面是指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三个领域包括以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自治、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以及基层社会组织民主建设为主的社会民主,以基层政权民主建设为主的国家民主和以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为主的政党民主;四个环节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最终实现广大基层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维护基层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三、“基层民主”概念提出的现实意义

在民主政治建设所涉及的诸多概念中,进一步明确“基层民主”的内涵和边界,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实现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为我们准确理解民主提供了新的视角。基层民主制度是对民主的真正复兴,它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精髓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在对西方民主理论辩证扬弃的过程中逐步提出来的,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基层民主从此摆脱了辅、补充性的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四项基本制度之一。正如彭真同志所言:“我国人民如何行使民利,当家作主,这是一个很大的根本问题,我看最基本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十亿人民通过他们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另一方面,在基层实行群众自治,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去办,由群众自己直接行使民利。”[10]607-608把代议制民主与基层民主结合起来,使民主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内实现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事业向前发展,这反映了党对民主政治建设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把握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科学。

其次,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又一力证。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天然优势,这在基层民主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就广泛性而言,截至2007年底,我国农村有61万多个村民委员会,城市有8万多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5%的农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活动普遍开展。89%的城市社区建立了居民(成员)代表大会,64%的社区建立了协商议事委员会,22%的社区建立了业主委员会,居民评议会、社区听证会等城市基层民主形式普遍推行。[23]不分性别、职业、年龄、阶层的全民参与,是对西方金钱民主的超越,在程序上和内容上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就真实性而言,基层群众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各方面权利,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办什么不办什么,先办什么后办什么,完全交给群众自己去办,让广大群众的观点、想法和意见真正表达出来,这就实现了民主的真实性和彻底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最后,有助于促进基层民主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基层历来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和试验田。民主精神的培育、民主素质的锻炼、民主实践的操作,都是在基层产生、在基层发展、在基层得到检验的。”[24]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使依附意识、臣民意识、政治冷漠意识等消极观念至今沉淀在国人心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基层群众的民主精神、平等意识和政治参与的诉求都非常薄弱,而人们的思想狭隘、因循守旧、冷漠麻木等特征却比较明显,尤其是广大农民,一直以来过着一种“有损尊严的、停滞不前的、单调苟安的生活”[25]。要提高基层群众的地位,促进基层群众的解放,就必须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广大基层群众的民利,推动基层群众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也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建设全局。近些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基层开展的民主政治实践,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植根于我国现实基础之上,推动基层群众的角色由传统的政治的受动者、非制度化参与者向政治的主动者、制度化参与者转变,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得到极大增强,民主素质得到极大提高。虽然这个过程还没有完成,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不可否认,基层民主建设是“很实用的民主训练班”,群众自治是“最大的民主演习”。民主治理制度一旦扎根基层,基层群众的民利一旦落到实处,基层民主就有可能从抽象的“纸上权力”变成有效的实际行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荣,杨海娇.基层民主与社会发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2.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1.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46-347.

[4]王浦劬.选举的理论与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5]刘明松.的基层民主管理与监督思想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4(3).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67.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41-842.

[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4.

[10]彭真.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

[13].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

[1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2.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5.

[1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81.

[17].提高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保证基层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利[n].人民日报,2006-12-2.

[1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490.

[19]王一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J].政治学研究,2004(2).

[20]魏宪朝.正确理解“扩大基层民主”的内涵[J].理论前沿,2002(4).

[21]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m].学习与探索,2008(4).

[22]戴桂斌.基层民主:研究和实践的拓展方向[m].探索,2011(1).

[23]李学举.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地位的重大提升[J].求是,2008(3).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紧张关系;产生原因;消除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事实上的紧张关系,从所占教材内容的比重、排列的先后顺序,到课时安排,无不体现这种紧张关系。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陷入了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形成了一种争夺教学资源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会对法治教育的影响更明显,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多数任课教师,由于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差异,大多倾向道德教育部分的讲授,存在挤占法治教育学时的情况。这种情况必然会降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产生紧张关系的原因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之间紧张关系的反思,追根溯源都要倒推至对教学目标的考量上。在正常情况下,教学内容是围绕教学目标共同发生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的,不应该出现明显的紧张关系。目前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恰说明“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存在问题的。2015年新版教材中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这里从指出了“基础课”的本质和目标。并且从总体上形成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和格局。笔者认为,该教学目标指明了目前“基础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和内容,但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导致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紧张关系的出现以及教学实效性的降低。

1、政治思想教育前置,人文关怀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政治思想”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其政治性。在这样的本质观下,思想政治教育被定义为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系统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教育的社会活动,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路和实践的教育以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巩固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可见,政治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核心目标。但这是相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整体而言的。具体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必要依然坚持将政治思想教育前置,笔者认为是不必要也是不合适的。

2、重视道德教育,忽视法治教育

这是产生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紧张关系的重要原因。其表现有二:第一,是法治教育目标被弱化;第二,是对法治教育目标本身认识不清。首先,关于法治教育目标的弱化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教育的目标从来不是一个占据重要位置的具体目标,相比于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等,法治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处于被弱化和边缘化的位置。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法治教育内容的教学实践当中。其次,关于法治教育目标认识不清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我国法治理论自身尚不成熟造成的。法学界关于法治的认识经历了从“刀制”到“水治”的,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这是对法治理论的科学认识和重要创新。相应的,在法治教育的问题上。从前我们更多的是谈“法制教育”,并且从教育内容上看也多以法律条文的讲授为主,而缺乏法治理念和精神的传播。这些都是关于法治教育目标认识不清的表现。

3、具体目标分散,逻辑关系不清

如果比较“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看出二者的高度相似性和一一对应关系,这其实是不科学的。这种一一对应的情况,会造成教育内容之间的相对独立和割裂,就不免出现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例如,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学目标负责,法治教育向法治教学目标看齐,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缺乏共同的目标因而彼此独立,并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抢占教育资源。更合理的情况应该是,教学目标应当是一个具有相对概括性和方向性的总的目标指向,教学内容应当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教学目标可以与教学内容相关,但总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出现与内容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且,教学目标的这种“平行关系”也表现为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以思政课为例,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同学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和感慨,总觉得前面学习的人生价值、爱国传统、民族精神、道德修为等内容很崇高、很美好,让人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而到了后面学习社会公德、法律制度等,通过一个个负面案例又看到了社会和人性阴暗的一面,不免心理落差,用学生的话说感觉“从天堂到地狱”,对社会和生活都产生了悲观的情绪,更对于前面学习的那些“高、大、上”的内容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显然,这是教学内容体例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后面教学对于前面教学的否定,极大的削弱了前面部分教学实效性,教师辛苦的备课和教学,结果学期的最后让学生看到的却是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实:社会公德缺失、法制观念不强等等。从理论上讲,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直接反应,教学内容体系安排的不合理归根结底是教学目标体系的不合理造成的。教学目标分散、逻辑体系性不强直接削减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消除紧张关系的理论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是由学者或先知任意描绘的”,它必须以社会、文化、时代、身心等实际情况为依据。依据教育规律和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尝试提出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容和逻辑体系。个人层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的是培养人格完整的“人”,这是高校思想教育教育的基本目标;社会层面,以法治意识为核心,培养具有较高法治素养和规范意识的“社会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国家层面,以政治认同为核心,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以基本目标、主要目标和终极目标构建教学目标的逻辑体系。从教育规律而言,这样的目标体系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规律:首先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是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的“社会人”,最终是具有较高政治认同性的“政治人”;从当代大学生认知规律而言,突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抵触和怀疑,降低了教学实效性。而如果反过来,注重人文关怀,从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着手,容易让受教者接受,降低抵触心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政治教育,实现终极目标。在这样的目标理论下,高校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可消除对立的紧张关系,形成在共同目标引领下的互补关系,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不存在紧张关系

如前所述教育内容之间不应当存在明显的紧张关系,而是围绕教学目标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按照个人、社会、国家三重维度重新修正了高校“基础课”教学目标的内容和逻辑关系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目标不再是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一一对应的平行关系,因而消除了紧张关系存在的现实基础。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内容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了实现上述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目标而共同发挥作用,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2、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不是泾渭分明

在既有的目标体系和内容安排下,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是泾渭分明的。以“基础课”为例,第五章为道德教育,第六章为法治教育。而将教育教育目标整合为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维度之后,这样的情况将被改变。以社会层面的目标为例,要想实现该目标,需要以社会公德、法治素养和其他行为规范为内容,共同促进该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样就打破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界限,实现了二者围绕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如此,自然而然的也就消除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重新整合方式:围绕教育目标交互进行

在新的目标体系下,包括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在内的原有的教育内容将会被重新组合和排序,按照三维教育目标的逻辑和层层递进的顺序重新组合。例如,在个人层面的教育目标当中,私德、人生观的内容将会被前置,其他与此相关的引申内容会共同跟进。而在社会层面的教育目标中,社会公德、法治教育、人际交往等成为主要内容。在国家层面的教育目标中,共产主义理想和价值观等成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如此,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不再是顺序进行,而是围绕教育目交互进行的状态。

作者:黄佳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41.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5

关键词:民主政治社区自治居民参与

基层民主是指我国广大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基层民主是关于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管理的开放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广大群众直接参与到基层政治和社会组织的选举过程、内部决策过程、监督机制等方面,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并由民主参与而产生了民主化的制度创新和政策结果。

1社区自治――基层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1.1社区自治的内涵社区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是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参与社区管理,并依法享有社区事务管理权和履行社区义务的权利,简单地说就是社区内部的事情,由社区内部居民通过协商和民主参与自行解决问题。在发挥社区民主的基础上,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社区自治也是我国基层政治的有效形式,对于完善基层民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1.2社区自治的地位

1.2.1社区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我国基层民主主要包含两个基础层面的政治生活:首先是建立在基层政权基础上的政治生活;第二是以社区群众为主体的基层民主自治政治生活。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主要内容,二者联系密切,相互补充。

1.2.2社区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深化了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社区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的最直接体现,社区自治的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内涵。社区自治的科学实践证明了我国基层民主的政治模式的正确性。社区自治带动了公民的政治热情,有效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从总体上提高了我国基层民主参与程度,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基层民主政治是密切相连的,公民有效地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推动更加广泛的基层群众参与基层民主政治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民主制度的发展就是群众政治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基层民主政治就是公民政治参与不断加强,不断深化的过程。

1.2.3社区居民自治是一种管理成本较低的体制创新。社区自治在我国的政权中处于最低层次,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是落实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把社区居民能自主解决的事情交给社区自己去办,转变政府执政的观念,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合理有效运用社区自治,节约政府人力管理资源,发挥社区自治的主动性、积极性。

2我国社区自治的发展现状及困境

我国社区自治与社区民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身的原因和历史原因。社区自治在我国的基层社会政治生活中日益成熟,其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就也比较明显。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社区自治在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社区自治的健康发展,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体制不合理,阻碍社区自治的发展。社区居委会本应是社区居民权利的者,发挥其社区自治的组织功能,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下发展社区事业、促进社区建设、并自觉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对社区居民负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社区居委会的职能,社区居委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负责协助政府相关职能的承担,其本身并不具备政府部门行使职权的行政管理职能,这是从法律法规层面来说的。但在我国社区自治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并不是这样。社区居委会分管了大量本属于政府的工作。加重了社区居委会的负担,挤占了社区居委会服务社区的资源,也阻碍了社区居委会自身自治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社区自治的健康发展。

2.2社区自治缺乏充足的物质保障。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在现实的生活中,往往是社区居委会在人力和财力上比较匮乏,想做的事情缺乏资金支持,很难兑现。而且政府对其的拨款也不足,社会捐赠也比较有限。这就导致了社区自治的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2.3社区新生力量自治组织发展严重滞后,发展困难很多。现阶段随着我国房屋住宅的商品化,房屋业主与居民的身份正呈现出双重化,这就催生了社区的一支新兴力量――业主委员会。我国《物权法》有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权力是由全体业主委托的,本身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其权力基础是对物业的所有权。委员会发展比较滞后,相应的权利也不到位,这一方面源于我国居民自身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在委员会成立的审批备案等方面也比较繁琐,流程复杂,而且自身的活动范围也严格受限,这就导致其自身发展意愿不是很强。

2.4社区工作者的自身角色定位不清晰。我国社区工作者对于自身的定位比较模糊,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社区,但在现实的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行政化倾向日益浓厚,自治色彩淡薄,社区工作者往往把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目标,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不能很好的统一起来,缺少群众的参与,凝聚力不强,出现了居民干部与居民的“离心”倾向。

2.5居民民主参与意识淡薄,参与能力不足。新时期城市社区成员多数是以陌生人身份居住到一个社区中,社区凝聚力还没有很好的形成,缺乏向心力,民主参与意识不强,而且基本的政治素养较差,政治参与能力也较差。

3完善我国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社区自治障碍。党政机关应当推动与社区自治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居民行使自治权。党政机关在社区资源的配备方面要大力支持,由政府配备的合格的学校、幼儿园、医院、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政府应随着城市的发展,规划的不断完善而予以满足,这样社区才会逐步完善,社区自治的基础条件才会具备。

3.2居委会要权责明晰,职能规范,实现社区自治组织的多元发展。社区居委会自身必须要明确规范权力与责任,履行相应职能。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发挥好协助政府的作用,同时把自己的服务社区功能提高,完善制度,规范工作,鼓励社区组织的创立和发展,实现多层次的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服务。

3.3加强高素质、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是社区自治的实施者,现阶段我国社区工作者大多素质比较低,在社区自治的职能发挥方面比较落后。工作方针和自治理念不够先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自治的进步和发展。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实现社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的人才条件。目前社区工作者往往是中老年人居多,学历层次不高,很难适应社区自治建设的需要。改进的途径有:其一,加强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社区工作的专业素质。国家应积极推进社区工作者资质认定制度,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其二,加强人才的引进。可以在开设了社区工作专业的高校中引进部分优秀毕业生。其三,建立并优化社区工作者考核机制和薪酬机制,保证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和长远性。

3.4加强社区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规模和程度是我国社区自治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推进社区自治的同时还必须在社区群众中加大社区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一个真正的社区自治必然包含广大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积极策划。这就对社区居民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结语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社区自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生政治模式,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路上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随着我国居民的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广大的居民政治参与意识也会逐渐提高。社区自治的本质意义就是居民自觉参与社区治理,并主动维护的过程。只有广大社区居民自发的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来,才能在一定意义上实现社区管理的以人文本,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提供新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郭塞玉.论转型期社区自治组织建设[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王义.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特点[J].攀登,2003(3).

[4]彭飞.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刍议[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6

关键词: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随着石油企业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加强和完善,石油企业的产权关系、管理制度、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石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从而为石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一、石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油田基层职工队伍呈现结构复杂的特点。尤其是随着油田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部分职工中出现思想变异和心态失衡,对职工经济、生活和思想引发震荡。面对改革,大多数职工都能适应市场变化,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应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某些“大锅饭”和“稳定性”留连忘返,畏惧市场经济竞争,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心理准备不足。社会价值多元化倾向使职工出现信仰认同危机。部分基层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下降,价值取向过于现实功利,物质利益、眼前利益,权本位、钱本位和欲本位的价值观滋长和蔓延。

目前,油田基层职工“身份”呈现多元化,可以按年龄段分为70后、80后、90后等;又可以根据企业劳动合同分为合同化职工、市场化职工、劳务派遣职工和临时职工等;这种身份多元化导致传统国企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织、企业“主人”的身份受到严重冲击,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新挑战。

二、石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物质基础逐步消弱。在油田改革过程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中往往都以裁撤、合并的办法处理,导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例如采油厂机关党委办、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团委一应俱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达到几十人,而到三级单位往往都合并成为一到两个部门,多以政工组的形式存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缩减为几人,到四级单位基本上就没有专职部门和工作人员。这种“倒金字塔”型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导致了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基层队部分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产生认识的偏差,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无为论和无关论大行其道。而且在精细化管理和严格控制成本的驱使下,思想政治工作费用往往被列为非生产性开支,呈逐年压缩的趋势。

(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和程式化,效果不显著。通过梳理近年油田公司思想政治工作要点,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工作安排是重复性的工作内容,总体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理论武装教育、形势任务教育、胜利精神再教育、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技术素质教育五个方面。其中,理论武装教育大多是以学习贯彻中央和上级会议精神为主;形势任务教育以讲政策、讲风险、讲潜力为主;胜利精神以讲厂史、学厂规、树典型为主;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搞分析、搞关怀、搞稳定为主;技术素质教育则以专业技术培训、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为主,等等。不仅提法类似,而且具体部署相对固定。对于政治性较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内容,对于思想性较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于管理性较强的企业文化教育内容,对于知识性较强的法律、经济、科技、信息、心理健康等内容很少提及。这种相对单一和程式化的工作内容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给基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定了框框,制约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高度、广度和深度。

(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表象化、形式化问题突出。目前,大多基层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不会联系工作实际进行科学引导,习惯于老办法、老内容。对上级机关拟定的教育计划简单地照抄照搬,对上级的文件精神仅限于传达学习,内容老套,空洞无物,与实际工作联系差,“两张皮”现象明显。在推进的方式上,仍以诸如汇报、读文件、开会、谈话、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为主,交流方式大都是“我讲你听”灌输式的单向传递方式,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互动性差,职工参与度低,缺乏吸引力,导致职工不愿听、不认同。同时,很多基层思想政治人员习惯于把授了多少课,写了多少笔记,开展了多少讨论等当成检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在检验教育效果上,不看职工的思想境界有没有提高,而是以笔记是否齐全和笔记是否整洁美观等外在表现形式作为检验教育效果的主要标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发展。

(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缺乏计划,工作延续性

差。在油田机构改革中,政工人员通常是“精简对象”,基层政工干部更换过于频繁和随意,很多政工干部刚刚成熟、甚至还未成熟就调整了岗位。因此,很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处在起步阶段,成熟和提高的问题无从谈起。岗位的不稳定性,加之有的企业领导干部认识上的偏差,如有误导认为组织、宣传、工会等党群工作是非生产经营管理性工作,是可有可无岗位,这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吸引力下降。同时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岗位“易入难出”、发展受限等原因,企业精英人才很难进入政工队伍,政工岗位人员老龄化、低学历化情况较为明显,且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目前,油田基层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构成五花八门,自身素质高低不一,很多政工人员已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信息技术和管理学、心理学以及各种新理论、新方法不研究、不学习,只是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工作机械,方法简单,有些工作浮在上面,落实不下去,致使工作难以形成规模声势,也难以产生应有的影响和效果。还有一些政工干部缺乏工作激情,“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束手无策,畏难不前,最终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石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对策

(一)创新思想观念。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过程中重点要坚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始终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职工,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员干部的坚定信仰,成为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动指南。通过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教育,把共同理想与企业发展目标、个人愿望追求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干部职工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二是始终坚持以胜利精神凝聚、引领、激励和约束职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凝聚、导向、激励和约束功能。把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核心经营管理理念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将企业制度规范上升为企业文化养成。

树立以信息化为核心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一是以信息化为主导,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等特点,善于捕捉和分析企业职工的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职工的思想实际和思想动态。二是以信息化为平台,充分利用其平等互动的特点,努力由传统模式下的“说教者”转为基于网民之间平等交往基础上的“引导者”,使广大职工由被动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心灵沟通,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与可接受性。三是以信息化为手段,利用信息技术的可存储、可收集、可处理等功能,对企业人员实施信息化管理,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数据库”和“智囊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处理的实效性。

(二)创新工作内容。通过把胜利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列入职工培训、入厂教育、党员轮训、干部理论学习的必修课,采取多种教育手段,认真组织落实,使胜利精神、铁人精神及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全体职工中深深扎根。石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在丰富思想性教育内容方面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通过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先进性向干部职工讲清楚、说明白,让干部职工深刻理解、高度认同、形成共识。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优质服务品牌创建等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主题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一名干部职工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引导人们从岗位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干部职工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获得精神升华、在实践中完成自我教育。

(三)创新工作方式。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封闭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显露出种种不适应,石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再局限在“内循环”中,而应采取开放模式,应着力构建“一体两建”的开放式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一体”,即:建立开放式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体系,构建大政工格局。把做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各级管理者的第一能力,在评价和选拔干部时,注重其精神动力、价值观、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等人文素质,综合考察其与职工走得近不近、有没有为职工着想、做了多少职工认可的事等内容,真正把那些群众观念强、职工基础好、政工方法多、群众感情深的同志选拔上来,要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带着感情、沉下身子,与职工零距离接触,到一线接“地气”,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

“两建”首先是建立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在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方式、工作者队伍上实现开放。工作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职工思想波动,还要拓展到职工双需求方面;工作对象上,不仅仅只是针对职工个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拓展到职工家庭;工作方式上,变被动地处理职工思想问题,拓展为主动定期开展思想动态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隐性、苗头性问题;在工作者队伍上,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推动跨行跨区交流,实施动态管理。其次是建立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在用好传统的意见箱、接待、调研、走访等工作方式的同时,积极创新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通过短信、微博、Q群、论坛等渠道,搭建交互、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依靠政策激励和宣传动员、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答疑解惑和主动问询等,推动平等对话、相互协商,真正实现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建立使职工的主体意识、权力意识迅速成长,网络世界的勃兴使职工的表达意识、参与意识空前增长,这些都是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不曾面临的新环境。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职工的诉求、职工的兴趣、职工的心理、职工的参与方式等变化越来越快,石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不断研究基层生产管理的各种变化,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对形势变化“慢半拍”,那么思想政治工作永远只能是“救火员”,只有早研究,早适应,才能形成维护石油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和谐法治”观内容探析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81-01

一、“和谐法治”观:中国法治之理想观念模式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从人治(有时与德治通用)走向法治,从斗争哲学走向和谐哲学的历史转换。“‘和谐法治’概念呼之欲出”[1],它理应成为中国法治之理想模式,而“和谐法治”观遂成其为理想之观念模式。

“‘和谐法治’这一概念充分体现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代表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国家目标的历史走向。‘和谐法治’概念和理念不仅引领我们转换法治话语体系,从而提升我们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实践,而且必将丰富和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模式、历史任务、实践途径”[2]。

首先,“和谐法治是以和谐哲学为基础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宣布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以及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和十关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些无不“表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已经从过去的斗争哲学转向现在的和谐哲学,我们党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彻底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这两个转变也极其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法律观和法治观,为和谐法治概念和理念的诞生奠定了哲学基础。以和谐哲学作为法治的思想理论基础,不仅进一步彰显法治的时代精神,而且使法治的目的性价值更加鲜活”。[4]

其次,“建设和谐法治,关键是用和谐精神统领法治。也就是,用和谐精神统领法律体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5]然法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后发国度,终是舶来物事。所以,在法律制度初具规模之后的现阶段,法治精神与观念的培植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要竭力推行这一观念模式,就首先必须对它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二、“和谐法治”观的内容

笔者认为,“和谐法治”观是在和谐精神或哲学统领下的法治观念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括目前我们所能认识到的所有现代法治观念的全部内容,且这些内容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平行罗列关系,而是一种结构性位阶(层次性位阶,下同)关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现粗略阐述如下:

1.“和谐法治”观的基础性文化要素

笔者认为,在“和谐法治”观念系统中,科技理性、人本精神、生态理念、批判或超越(创造)意识等是最基本的观念。它们构成“和谐法治”观的基础。严格地讲,上述观念并不属于法治的层面,而是属于哲学与文化的深层次。然而,就目前中国的现实境遇而言,尽管我们改革开放了几十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权从理论理性层面到实践理性层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以人为本”也提出了十年之久;生态文明建设亦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等等,但笔者认为,从人的基本生存或生活方式上,也就是文化模式上,尤其是思维方式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上述观念依然是我们最缺失的。它们理应内化到“和谐法治”观的其他层次的观念之中,为“和谐法治”观的推行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我们说,在人的基本活动方式和社会运行机理的深层面上,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不可能完全超越工业文明而直接步入后现代社会。同时,中国社会也不可能摆脱信息化和全球化而重复典型意义上的现代化阶段。因此,在现代历史条件下亦不存在建构典型现代主义的现实基础。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依旧应当以现代性为基本要素,以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为主要内涵,并保持它们之间必要的张力,同时吸纳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天人合一”理念以及后现代的多元与差异性的文化要素。全力打造有限度的和发展了的现代主义和谐文化精神。从而尽可能地弱化工业文明的弊端,突出表现为科学的、理性的.主体性的、批判或超越(创造)性的、生态型的和谐文化模式。

2.中介观念

笔者认为,正义、平等,民主、自由,契约、人权、权利、责任.宪法或观念[6]应该作为“和谐法治”观中介层面的观念,其中正义观念在所有的中介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而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宪法或观念的缺失问题。相对于基础性文化要素,它们属于中介位阶,而相对于下面所要阐述的具体观念,它们则属于法治观念的最高位阶。

3.具体观念

笔者认为,信用、选择、自愿、依法、合法、守法、对等、宽容、幸福、效率、独立、公平竞争、弱者保护、权力制约,相对性、局限性[7]等可以作为“和谐法治”观的具体观念。

诚然,在构建“和谐法治”观的同时,必须大力批判我国传统的以官本位意识、臣民意识、法律工具意识等为核心的政治法律意识.

总之,“和谐法治”观所内蕴的法治观念是在和谐哲学或精神的统领下,具有一种结构性或层次性位阶而又相互关联的观念系统。每一层次中的观念又存在结构性或层次性位阶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法治在现阶段迎来了新的曙光。“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先后确立,使“和谐法治”成为可能。在目前的情势下,我们应该对“和谐法治”观进行全民启蒙,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1]-[5]张文显,《走向和谐法治》,《法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144页.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贯通改革、发展、稳定,贯通经济、政治、文化,贯通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点在基层”[1]。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的积极性的调动,关系到各项建设事业的进行,是我党密

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推进基层社会与全社会和谐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着眼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功能

和谐和发展相辅相成。发展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要和谐,首先就要发展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社区、一个单位,如果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即便在协调利益机制和群际、人际关系上下很大功夫,也很难实现真正的、稳固的、持久的和谐,特别是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是对党的基本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体现了我们党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将科学发展观付诸于经济、政治、文化各项建设事业的实践,才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学。必须树立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化的转变。一要尊重规律。讲科学,首先要把握规律,尤其要研究基层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探索新形势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不断增强前瞻性、创造性,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二要讲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把握好大的方针原则,又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把我们倡导的思想体现在各项具体政策上,融入到人们的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

2.依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要求思想战线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推进工作。一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贯穿思想道德内涵,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体现法治精神,使两者相互贯通、相得益彰。二要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立法。进一步加快立法步伐,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根本,法律、法规相互配套、协调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律框架。

二、着眼于以人为本的要求,抓住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更应当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并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针原则,同我们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一道加以贯彻执行。在落实以人为本上,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群众基础。群众是和谐社会的建设主体,也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要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和不断实现自己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实现自身利益的途径,自觉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应以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己任,要以提高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力为重点,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要建立和完善从政治上、生活上、感情上关心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以凝聚群众和凝聚社会。

3.民主。基层实践表明,在日益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建立广泛而有效的社会协商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要针对人们思想中的种种疑惑、偏差、矛盾,借助思想教育的载体和方法,引导帮助群众解疑释惑,树立信仰,同心同德,以积极的姿态投入生活与工作。一是要努力营造氛围,让群众有话敢讲;二是要广开言路,扩宽渠道。基层思想政治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工作局面就会生动活泼。

三、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文化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的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包容存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需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要始终坚持多样性与主导性的辩证统一。在以爱国主义的前提下,作为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意见,我们应能在多元价值取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借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二要始终坚持民族性与全球性的辩证统一。这是一种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有机统一。三要始终坚持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因而,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价值取向上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道德示范。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直面群众,既要靠宣传教育,更要靠广大干部率先垂范。一是基层干部要加大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以期自身及其成员的人格力量教育、影响、熏陶、激励广大群众。党员干部要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舆情,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本地、本单位的具体奋斗目标凝聚人心。二是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修养,促进社会风气的优化和净化,营造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三是党员干部要求真务实,绝不弄虚作假。四是要廉洁自律,不、贪赃枉法。五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不作威作福。

参考文献: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9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综述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经??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形势,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从严治党。作为中国执政党,治国就必须必先治党,而治党务必从严。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经历无数年的革命和建设所积累的重要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从严治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一切以党章为核心,一切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党规党章办事。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其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也数不胜数,从经济的转型到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到国家形势和改革开放的坚持与放宽,这一切都建立在党自身建设与时俱进,并为人民所信任的基础上。因此,从严治党是任何一级党组织都必须坚持的原则,其也必然对基层党组织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全面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2014年被重点强调和重视的一个词,其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组成,是全面协调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国家政策方针中的重要组成。全面从严治党相比之前的从严治党已添加了更多的内容,一是要求管理内容上无死角,也就意味着对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要加强和从严。二是要求在管理主体上全覆盖,即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等级的党组织和党员都要从严治理,从严贯彻和执行党的方针,特别是一把手的严格把关。三是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和制度化。

二、全面从严治党对基层党支部的影响

全面从严治党对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油田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更是有着深刻的影响,从组织的建设到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

(一)加强从严治党十分紧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所导致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动摇和改变。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无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甚至有少量党员没有坚持住外力的腐蚀,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油田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变得十分重要,全面加强从严治党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可以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油田企业在当前政治形势背景所必须和必然作出的一个选择,也是其发展和生存的必然要求,也就具有了十分紧迫的意义。

(二)有助于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最明显的意义在于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从思想上和精神面貌上直接对基层党员进行了洗礼和深化,有利于坚定基层党员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信念。当前,我国油田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更是需要油田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坚定信念和信仰,努力成为有高尚政治品格的贡献者和党风建设的带头人,积极带动基层党组织成为油田企业的模范组织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有利于打造强力领导队伍。全面从严治党在当前对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打造了强力的领导队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能克服困难,洁身自好,服务于人民,忠诚于党的领导一定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可以说,从严治党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工具,把党组织中的骨干磨砺出更耀眼的风采。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全面从严治党对油田基层组织有着十分明显的直接作用,这种作用最终体现的是油田企业自身的迅速发展和健康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所形成的廉洁氛围影响了企业的所有管理层,为所有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从而使企业内部的员工能紧跟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身后,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10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0.D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099-05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表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表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表现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密切的联系。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自觉抵制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面临的十分重要的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课教师需要认真领会其精神,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

一、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课中的地位与内容

《基础》课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先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课章节中的地位与内容以及《基础》课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讲的是提高思想认识的问题,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是一个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正确的人生目的、端正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为基本理论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第二部分:第四章讲的是培养道德品质的问题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导向,及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集中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的教育。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道德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社会主要生活领域中的要求。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和第七章、第八章的内容,是关于增强法律意识的问题。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在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第七章的内容是帮助我们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法律思维方式。第八章是帮助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法律素养,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念的教育。“在以上三个部分中,第一部分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主体价值取向,为第二、第三部分的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1]在每一部分中,都涉及到价值观教育,如第一部分涉及到是否“爱国”,是否做一名坚定、忠诚的爱国者,是否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第二、三部分涉及到“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核心价值观。

二、促进《基础》课相关内容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及实行启发式、研讨式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担负的任务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要完成《基础》课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把教学大纲、教材等体现出来的理论体系转变成由教师设计、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蓝本的课程教案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向《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转化,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灵活性,实现与时俱进。

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教师就要考虑大学生的接受情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促进《基础》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寻人生的意义。大学生的心智生命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与完善,有良好的知性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而且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等问题也具有强烈的思考欲望。因此,教学体系可考虑让学生直接从问题切入点进行自主性思考,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重点和范围,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比直接给予的说教、结论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思考本身也锻炼了学生理解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这种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是大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当然,教师要能把握和掌控正确的研讨方向。《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基础》课在价值观教育中实行以“启发式、研讨式”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也符合《纲要》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要求。因此,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需要教师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梳理总结出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想疑点问题”。[2]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学生的接受状况及疑问,灵活地讲读教材,将教材内容主体化、情景化、信息化,开拓和发展教材内容,以教材体系思维逻辑、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行“启发式”教学,突出启发式对话语境下的交互模式,教育和启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解决有关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价值观侵袭的能力,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价值观教育,教师也可以在对各章节内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教学或专题讲座,以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着力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帮助学生从国家层面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基础》课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基础》课绪论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讲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时,专门提到“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到二十一世纪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取向。在第一章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中专门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为什么这个共同理想能成为核心价值观?因为“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内容性。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之奋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民主、社会和谐、文明昌盛,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

(二)帮助学生从社会层面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

《基础》课第七章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专门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内涵进行了阐述,是集中进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章节。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和讲解,以期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观念。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准则上的规定,是从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大学生只有认真领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1.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念。《基础》课教学要使学生明白: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同时要使学生明白:自由与责任密切相关,有相关之自由即应负相关之责任。自由是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自由也是一种社会概念。自由是社会人的权利。孙中山多次在演讲指出,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自由。如果侵犯他人的范围,便是不自由。麦奇生说:“自由不仅为滥用权力而失去,也为滥用自由而失去”。西奥多·罗斯福说:“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华盛顿说:“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就乘机侵入”。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2.树立正确的平等观念。《基础》课教学要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奠定了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不仅被社会主义法制所承认,而且得到充分体现,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承担和履行法律义务。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有任何享受特权的公民,也不承认任何免除法律义务的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都要给予平等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3.树立正确的公正观念。《基础》课教学要使大学生在政治、经济、法治三个层面上正确理解公正的内涵与要求,树立起公正观念。使大学生懂得:从政治层面上,“社会公正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设计的理念、立足点和出发点。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在于在制度设计上切实维护社会的平等和公正,消灭剥削和压迫,消除资本主义形式公平掩盖下的实质不公平,达到以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的和谐发展,开拓了人间正道。公正、平等和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说到底是为了建立能实现这些理想的社会制度。”[3]从经济层面上,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从法治层面上,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重要内容,追求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主要价值目标。要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促进司法公正。

4.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法治观念是指人们对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作用等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看法。法治观念是依靠法律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治理社会的观念,它对法治实践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法治观念的实质是指法律至上、以法治国的理念、意识与精神。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指导法治运行和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基础》课教学教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贯彻落实“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荣辱观的内在要求,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加强法治观念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帮助学生从个人层面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从个人层面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是贯彻落实第四章第四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从逻辑结构上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教材体系中都有对应的章节,“爱国”是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敬业”主要体现在第六章第一节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诚信”主要体现在第四章第四节“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友善”既是第五章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内在要求,也是第六章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内在要求。树立“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贯彻落实“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荣辱观的内在要求。教育大学生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人之本、成事之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坚守诚信,抵制和反对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等思想和行为。树立“爱国”核心价值观是贯彻落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荣辱观的内在要求。

价值观包含有关人生中最重要、最值得自己去追求从而也使自己的人生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观念。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最应当追求什么,才会在自己拥有它的时候,感到满足、幸福。《基础》课既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又包括法制观教育。《基础》课是提高人的素质、塑造人的灵魂、促进国家认同的核心课程,其中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1991年,新加坡代表国家意志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五大共同价值观,提高了公民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道德秩序的确立有效提升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

四、加强《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知与行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实践教学,精心安排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将学习知识与社会实践、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深理解理论,在实践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例如,培育大学生“法治”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学可以采取模拟法庭、到庭审现场旁听、面向社会进行法律咨询服务、案例分析等形式在学法用法中增进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指出: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教育,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基础》课的宗旨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人生,提高和完善思想道德法律修养水平,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并外化为积极的人生行为,在实践中成长。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面对现实、锻炼毅力,增强集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做人做事。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课教师必须真正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所奉行的行为准则。为此,必须注重《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注重内容方面的有机联系,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统一的整体。例如,进行“爱国”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如下四种途径:(1)利用重大节假日,参加升国旗、唱国歌仪式,进行宣誓,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2)利用暑期,带领大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古代文物,领略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中国历史文化,激发爱国情怀。(3)建立大学“军事俱乐部”,研讨国内外兵器装备、我军发展历程、国内外重大战役、世界军事变革和我国安全形势,增强大学生国防责任感。(4)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作品并进行专题讨论。

诚实守信,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规范,也是建设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所以教材专门就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这样的优良品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诚信意识教育方面,可以开展以“诚信、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主题班会、“感动中国”诚信模范报告会。敬业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如下四种形式展开:(1)建立校园与社区、街道联系渠道,利用周日、暑期让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2)利用校园BBS平台,使学生参与校园事务的管理。(3)邀请学生代表参与后勤管理与服务。(4)组织学生参与学生会、社团成员选举,当选后为同学服务、为社团服务等,锻炼其敬业意识。

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当事人在进行道德抉择时,有较强的、正确的价值行为选择能力。因此,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做一些相关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感知、体验、反省、提升。这种感知、体验、反省、提升所生成的价值观,就更能够直接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成为其德性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只是道德知识。其实,教育与价值是连同一体的。“价值充满教育的每一个地方,散布于学校教育实践的每个方面。运用价值观,教师评价学生以及学生评价教师。社会用价值观评价学习课程、教育计划和教师的能力。社会本身也被教育工作者用一定的价值观来评价”。[5]因此,《基础》实践教学要坚持以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为载体,以暑期社会实践和日常社会活动为依托,以传统优良道德的学习与领会为契机,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去践行核心价值观,以提升道德认知和抉择的能力,同时全面提升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与主线[J].教学与研究,2006,(8).

[2]胡菊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现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4).

[3]孙寅生.论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内容[J].探索,2011,(3).

[4]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莫尼卡·泰勒.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上)[J].教育研究,2003,(5).

CountermeasureanalysisontheSocialistCoreValuesbyimplementingthe

"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Foundation"Class

Qiu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