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档案管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7:46

图书档案管理方案篇1

(一)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很多高校图书馆未设专人负责图书档案工作,而是将此工作交由各办公室,对此项工作的专业化和制度化要求的程度不够。一般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少、工作繁杂,往往意识不到图书档案的重要性,因此对日常统计以及文书处理等没有形成保管意识;业务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认为档案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因此会疏忽对图书档案的管理工作;图书馆领导一般将档案管理视为业务工作的附属品,也很少去研究,因此这项工作大都遭遇了边缘化,往往给图书馆档案存档造成缺失和混乱。

(二)缺乏业务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档案管理人员。

众所周知,在目前知识经济和日益信息化的高校教育环境中,作为知识导航员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知识水平、吸收、整合、传达信息的能力等,已经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构件[1]。然而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群体现状,却不容乐观,比如沿海发达的浙江省,其全省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群体中,有硕士以上学历者占2.49%,本科学历占35.90%,本科以下者为61.61%,其中高级职称者只占10.78%,中级职称占41.86%,中级职称以下则占47.36%。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

目前伴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普及程度的升高,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已有2.77亿,网络在网民中的普及率达到了98.1%,其他如QQ、mSn等手机通讯工具使用率达到了61.5%。而高校的师生几乎个个是网民。如今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仍旧以纸型文献为图书馆档案材料,尚未使用电子文献的模式,电子文献的引进速度非常缓慢,因此在信息化程度如此发达的今天,已经无法满足师生及社会的需求了。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尽管是将馆藏的文献资源实现了自动化服务,实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但是档案文献的管理以及利用手段尚未同步于高科技化的图书文献所进行的信息资源开发,使得图书馆内的业务发展非常的不平衡。

(四)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不足。

1.图书馆的馆藏档案的结构不合理。从档案的种类结构看,很多高校图书馆中馆藏文书的档案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特色档案是相对较少的,比如说业务档案。从档案的载体看,纸质的档案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其他载体的数量和种类相对来说比较少的。而且从档案管理今后的发展趋势看,现在高校图书馆中档案收藏的结构以及内容已无法适应图书馆业务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2.图书馆的档案留档的随意性较大,还没有具体的存档要求和管理制度。归档不够合理,分类不够科学,各个科室分类归档时大多根据自己本科室的习惯和特点进行,有的档案资料甚至是没有编号和目录并被随意存放。档案外在形式不规范,不利于装订,不利于查阅。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方法,也缺乏档案集中存放的意识,更没有委派专人进行管理,导致档案丢失的现象十分严重。

3.档案价值尚未进行科学的鉴定。高校图书馆的档案一般都存在一定的价值,因此在进行管理时,需要进行科学的鉴定,以便区别对待。尽管这点是比较重要的,但是现在还是有一部分高校并没有重视。对档案资源的准确性、价值大小等鉴定工作也没有进行,对不同档案的不同保管期限没有规定,导致高校馆藏的档案文献杂乱堆积。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优化途径

(一)优化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基础条件。

1.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地方高校图书馆能否“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不断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极大发展,其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一支能适应当前文献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需要的整体素质高、人员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笔者认为,如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必须展开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应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吸纳并接收具有学历高和专业素质强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人才,且尽量避免人员随意调动。同时,地方高校的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本校人员的专业培养和专业教育,最好能在一定时期内,能使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得到相应的专业培训和相关技能的训练。只有这样,地方高校方能保持一支相对稳定,专业能力较强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群体。其二,应当更新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面临着日益信息化的高校校园和社会发展环境,我们的管理人员应不断更新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来掌握更多的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技巧。其三,高校图书馆所收藏的档案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档案管理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因此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2.利用先进设备,发挥数字储备功能。目前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场全方位的技术革新———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的档案管理理应适应数字化的大潮,进入数字化管理的新时代。尽管地方高校由于多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数字化的建设。但为了日后的图书馆发展能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地方高校在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硬件建设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应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我们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到地方高校全体师生和外界社会的访问需求。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硬件建设上,虽主要集中在多媒体信息阅览室、电子书刊和电子文本信息的整理与收集,以及高性能的图书馆服务系统和应用系统等三个方面,但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如此,地方高校才可能在档案管理方面避免出现力不从心的尴尬困境。

(二)强化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制度和科学管控。

1.优化馆藏档案结构。高校图书馆应该对馆藏的一些历史性的档案资料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以及收集。这是由于这些历史性的档案资料记录了高校图书馆从一开始建馆到现在的所有的重要活动以及重大事件,是非常重要的文字材料,对于后人研究图书馆和本校的发展历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这些历史档案资料都比较分散及零碎,在日常工作中,很难被人们重视起来。再加上整理这些材料的难度非常大,很容易被故意忽略。图书馆领导一定要重视起来,投入更多的人力以及时间对这部分资料进行整理。除此之外,非文字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像一些音像制品、电子档案以及实物等有认知价值和佐证的意义。因此负责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现代媒介多样化的特点,将音像制品、重要照片、奖状、奖杯以及刻录光盘等资料归档进图书馆的档案管理系统。这是因为这些档案均为高校图书馆档案完整性以及系统性的重要凭据。

2.制定严密的档案保管制度,并委派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建立馆藏档案严格的保密制度,各方人员均不可擅自提高档案的利用范围,管理人员不可以擅自把档案中所记录的保密内容泄露出去;建立馆藏档案鉴定制度,确立馆藏档案的鉴定规范,成立由专家组成的鉴定小组,鉴定档案的等级,判定保管的年限,并整理好档案,并将其中的经过鉴定可以销毁的档案挑出来,然后向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汇报,获准即可销毁;设立馆藏档案严密的立卷归档制度,避免保存价值比较高的文件毁坏或者是遗失。其中立卷需要做到案卷的装订整齐美观、保管的期限划分准确、标量确切简明、目录页码清晰、排列顺序正确、书面材料规范。

3.科学地鉴定整理馆藏档案。对需要归档的档案进行逐一的鉴定,将性质以及价值不同的档案分别区别开来,然后通过档案的重要程度以及价值大小来进行档案的归档存放。这样不但有利于档案存放的科学合理,能够节省存放的空间,还能够节约管理的费用,而且利于档案的使用及开发。

图书档案管理方案篇2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内容

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又是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图书馆档案实体的管理;二是对图书馆档案信息的管理。图书馆档案实体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及存储等内容。图书馆档案信息管理是对档案中包含的各类信息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及存贮,形成可供二次开发和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图书馆档案的形成、分类、归档、保管、开发和利用等。

二、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重要支柱之一,而图书馆档案是“高校文化之母”、“图书馆历史文明之母”,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档案见证了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历史,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依据,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参考及保存价值。图书馆的许多工作的开展也离开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档案完整地记录了图书馆一切工作历程,做好档案管理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交流、提升,促进各项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档案工作为图书馆业务统计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为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供重要参依据,为领导工作和决策提供可靠参考。档案工作是深化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有力保证,为图书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工作效率提供强力保障。

三、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亟待改善的问题

图书馆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然而,目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上的偏差

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对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图书馆的档案工作无关紧要,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档案管理是额外负担,不能给学校创造经济效益。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2、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制度是档案管理的保证,然而,大多数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不够,有些没有制度,有些只有部分制度,有些虽然有制度但很多也只是将其他图书馆的档案制度复制过来,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摆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就造成档案管理无章可循,档案管理混乱、随意性强,收集的资料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

3、档案结构不太合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的不足,以及没有现代化设施、设备,很多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仍旧沿用传统的方式。文书档案材料较多,纸质档案最多,其它档案如电子档案的种类和数量很少,甚至没有。

4、档案资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图书馆是学校的窗口单位,图书馆的工作会产生的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基础。但是,很多图书馆档案资料一直躺在图书馆“睡大觉”,成了堆放在图书馆的“废物”。如何变废为宝,让这些档案的价值得以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改进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要努力创新档案管理工作,要敢于突破那些与当前图书馆工作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积极主动地研究当前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用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视角、新的手段和技术来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加快高校图书馆建设现代化的步伐。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作者就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1.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相关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这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素。档案管理人员也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关注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积极争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只有图书馆相关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明确认识到图书馆档案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才会有明显改变,并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完善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简明实用、具有约束力和严肃性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的安全存储、科学利用得到制度保障,为高效、规范地开展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按规执行、有条不紊,确保档案的妥善保管。

3、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设备

硬件是提升高校档案水平的基础,也是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把档案设施建设列入高校建设的规划,配置足够的档案库房或档案室,购置专用档案柜及档案盒,库房内可适当配备空调、去湿机以及防火、防虫、防盗等基本设备;按需配置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办公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软件方面,应安装档案管理软件,将相关档案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中存储、处理、控制、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促进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与发展,以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4、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建立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管理模式,由于图书馆的规模和作用的逐步体现,业务范围不断扩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这是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保障。首先,要实现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组成的档案管理团队。图书馆要安排有责任心、有经验、有耐心、业务能力强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完善档案管理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实责任人,将档案管理涉及到的档案的搜集、整理、汇总、归类、保管及开发利用等职能落实到每一个人,强化责任意识,并做好奖励工作。其次,要对高校图书馆档案进行分类,做到科学分类,实行分级管理。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按部门、内容等形式上的异同,分成党务工作档案、工会工作档案、行政管理档案、人事档案、业务工作档案、财务档案、设备档案、综合档案等若干类别,对不同的类别,依据其属性,实行不同级别的管理。由此推动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从而促使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5、强化档案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

图书馆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对图书馆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将储存于档案中有价值的、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各种知识、信息充分挖掘出来,并使之有序化、系统化,最大限度的为广大师生所用,以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利用效能的一种信息整理和传递的过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高校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志。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科学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图书馆档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环节,做好档案信息利用工作是带动整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关键步骤,促进档案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做好做活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实用价值作用,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学校科研服务。在开发利用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高校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技术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和深层次的开发。开辟档案信息网络,减少档案管理实际空间利用的矛盾,方便了高校师生,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图书档案管理方案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应急备份;工作创新;高效;人性化

引言

档案管理时图书馆工作中重要的不能缺少的工作之一,是图书馆提供图书馆运营、服务读者等的前提和基础,高效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能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服务支持。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移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等的日益普及等,但该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做好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成为了图书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时期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不同的特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存在着异同。在经济社会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党组织建设相关档案。主要包括党组织建设、发展、党员发展、党组织活动、培训材料,党组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等等,是保证党的建设和基层发展及为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头功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的重要组成材料;其次,行政工作方面档案。行政工作档案涵盖面较广,主要包括图书馆整体运行的各个方面,包括行政事务、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考评材料等等内容,做好行政工作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保障图书馆高效运营的基础;最后,业务档案。主要包括图书馆图书纸质书籍馆藏资料、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平台资料、期刊、杂志、报纸征订、上架及过刊馆藏等,是整个图书馆运营的中心和关键,是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的重心。[1]

二、当代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应急备份、工作创新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档案管理制度方面不完善,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忽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档案资料不完整,影响图书馆管理、服务读者和运营的有效性。

第二,档案管理方式单一,或档案管理方式与图书馆的发展实际不想符导致档案管理整体效率低下,管理效果不明显,影响图书馆长远发展和图书馆业务的有效开展。

第三,缺乏图书馆档案资料的应急备份,或根本没有对图书馆档案资源进行应急备份的意识,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丢失大部分甚至全部馆藏图书资源,应对各种图书档案破坏情况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对高校和社会资源造成一种浪费。

第四,现有的部分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4G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固守原有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及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导致图使馆整体工作效率降低等。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应急备份、工作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从图书馆管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管理方式、应急备份预案设计、与时俱进的工作创新几个方提出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举措,为高校图书馆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首先,建立健全图书馆档案管理机制建设。[2]针对所在高效图书馆的发展实际和发展目标,结合所在高效科研研究的重点和学科建设重点,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重视高效图书馆档案管理机制建设,约束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以便于图书馆更好的为高校科学研究和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提高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促进高效图书馆与高效学科建设并行发展。

其次,多元化档案管理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档案管理的方式也应之进行改革,多元化档案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的档案管理内容,结合图书馆档案储存现状,多元化档案管理方式,如对电子期刊进行信息化处理及管理,利用系统或平台实现“无人”自动智能服务读者等。

再次,制定图书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图书馆是高校师生学习和查询知识的平台,但是一旦平台发生事故或意外,高校师生将失去这些资源,同时学校也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图书馆档案的日常应急备份,在图书资源发生意外的时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图书馆光藏资源的流通和服务,为高校科研和教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最后,与时俱进的进行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3]总所周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那么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也如此,因此把握各个时期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特点和重点,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创新,是图书馆高效运营的基础。如在信息化的今天,运用信息化技术和平台进行档案管理和运营等。

四、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中心和关键,应该加强重视,与时俱进的进行档案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率,更好的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做好图书馆服务师生、服务高校、服务教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方华.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规范化措施[J]办公室业务・图苑论坛,2014.1:132-133.

图书档案管理方案篇4

关键词档案图书联系管理模式

档案与图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档案与图书同宗同源,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历史发展至今天的信息社会,档案、图书实行一体化管理,建立“二位一体”的文献、信息中心,实现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最大范围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这是档案、图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档案与图书工作间的联系

由于档案与图书两学科间的密切联系,所以也就由此产生两者工作间的密切联系。档案工作一般包括8个环节,即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编研、检索和提供利用;图书馆工作的4个环节是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两者虽然在工作环节上有所不同,但归纳起来,都包括两个方面:即基础工作和提供利用工作。另外档案工作与图书工作的目的、意义,甚至在工作方式上也都有相同之处。

(1)档案和图书的收集和整理都是做好档案工作和图书馆工作的基础。1)档案和图书都是做好档案工作和图书馆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档案馆和图书馆之所以称其馆就是因为都收藏了丰富的档案和图书,作为开展档案馆工作和图书馆工作的物质基础。为了工作的需要对档案和图书的收藏都有明确的要求。档案馆工作要求把档案收集齐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图书馆工作要求建设一个科学的高质量的藏书体系,来满足读者的需求。2)档案和图书的整理和保管都是做好档案工作和图书馆工作的关键。要想做好档案和图书的利用工作就必须对档案和图书进行有序地整理,科学地管理起来。档案和图书在分类、编目及保管等管理程序上基本相同。

(2)档案馆工作和图书馆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档案和图书提供利用。档案馆和图书馆所收藏的档案和图书就是为了提供利用的,这是档案馆和图书馆的职能决定的。档案馆和图书馆在为利用者和读者服务的内容上有很多共同点。第一,可以利用档案和图书为领导层决策服务。领导要熟悉情况,总结经验,制定计划等,常常需要从档案中查考过去的记录,以避免决策的失误。第二,可以利用档案和图书为生产活动服务。档案中记载了丰富的科研生产成果,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四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图书可以为生产提供新技术、新工艺、科学管理等信息,促进生产发展。第三,可以利用档案(特别是技术档案)和图书为科学研究服务。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如果没有档案和图书资料,就没有办法进行。

二、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必然性

(1)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当今学科的发展趋向,是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其结果,引起了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横断性、交叉性学科。在网络环境下,图书、档案一体化的趋向日益明显,为学科的“整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2)顺应管理改革的趋势。由于档案、图书专业内核的近似,将档案、图书实行一体化管理,不仅是改革综合化的趋向使然,本来图书、档案就源于一体,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将经历从一体走向独立,又从独立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分化独立的纵向发展缺乏横向联系,封闭守旧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世界经济走向了一体的大趋势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推动着图书馆、信息和档案事业走出地域的限制,走向全球范围的一体化。因此,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也就成为必然。

(3)现实需要。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不仅是当前图书、档案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档案工作适应改革开放,创效益求生存的现实需要。实现图书、档案一体管理,探索出一条符合精简、效能、统一原则的新路子,使图书、档案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大的潜能,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图书、档案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档案、图书管理的新型模式――体化

(1)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概念。所谓一体化管理,是指建立一个集图书、档案等文档资料综合开发、利用、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图书、档案的资料共享,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网络化服务。以改变过去分散的、小规模的信息处理和服务方式。

(2)组织管理。建立一个由图书馆和档案馆组成的联合体,保留原有职能和内部机构,但要统一建库格式和服务模式,将原馆内实施的封闭管理和独立体系转变为开放性的网络结构,面对信息服务用户形成一个整体,以达到资源的合理支配。联合体领导负责制定检索、分编、建库及服务规则,统一访问标识和索引。此外,还要负责协调馆际关系,合理调配技术力量,科学管理综合信息资源。这样,既增强了图书、档案工作的互补性,又不会影响各部门内部的规范管理。

(3)结构形式及服务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组建联合信息网络,把分散的图书、档案信息资源联成一个集成信息网。该信息网由信息资源采集、信息产品库、用户服务器及用户终端等部分组成,用户可通过与网络终端相连的综合信息目录浏览器查找所需的信息。其服务方式,首先,图书馆和档案馆要在联合体的组织协调下,根据部门特点,制作出自己的网页,为用户提供浓缩信息服务。其次,建立用户信息使用档案,实行追踪服务。

四、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优势

(1)先进的管理理念。档案、图书一体化的管理方法不是简单的行业增加,而是在强调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行业资源要素全方位优化,提高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益,实现要素间的互补匹配,使集成后的整体发挥更大的作用。系统论里有一条著名定律,即整体(系统)的属性和功能大于孤立部分(小系统)的总和。图书、档案系统的属性和功能之和,并不等于图书、档案这两者所组成的信息系统的属性和功能。信息系统的属性和功能必然大于图书、档案两个子系统的属性和功能之和。因为图书、档案融为一体后,减少了重复检索的环节,缩短了信息生产周期。尤其是建立了统一的现代化的图书、档案网络之后,信息数据库可相互检索利用,便于图书、档案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2)服务与管理提升到新的层面。在一体化管理中,图书、档案工作应为了确保建库质量,我们应从基础抓起,兢兢业业,不懈努力,遵守基本原则,保质保量把特色数据库建设好。

档案、图书的一体化管理,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应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的明显特点是速度快、成果多、知识产量大,随之而来的知识老化的速度也加快了。科研人员在进行一项科学技术研究,开展新产品试制时都必须利用大量的科技档案、科技图书、科技情报资料。因此,对档案、图书等在提供利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综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为白山市档案局)

参考文献

[l]降莎.建设特色数据库是知识时代图书馆谋求发展的对策之一[J].图书馆论坛,2001(6).

[2]试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图书馆,2002(3).

[3]徐守志.关于Cai.iS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1(1).

[4]邓晓辉.谈网络环境下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1(1).

图书档案管理方案篇5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档案;管理有效对策

引言

高校的图书馆图书档案,都是整个图书馆的业务发展以及历史发展的记载,可以很好的反应整个图书馆的综合工作的成效,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为了方便管理以及更加有效的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存储,就需要应用到被大量普及的数字化信息管理,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1.信息时代下做好图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提高了管理图书档案的效率

在信息时代下,有效地做好图书档案管理,可以提高管理图书档案的效率。因为图书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一件很复杂和繁琐的工作,只有在足够的时间、精力以及人力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所以,数字化的管理图书馆的图书档案,可以更加高效的开展整个工作,让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1.2创新了图书档案的服务机制能够开发图书档案的资源

在信息时代下,有效地做好图书档案管理,可以创新图书档案的服务机制能够开发图书档案的资源。由此可知,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才能够图书馆的图书档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管理工作的优势,以及发挥整个图书档案的存在价值,让图书档案的服务机制得到创新和完善,并且也能够开发图书馆的资源,实现图书馆图书档案的全面化。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图书管理的具体情况。

1.3确保了图书档案的质量

在信息时代下,有效地做好图书档案管理,可以确保图书档案的质量。因为图书馆的每个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管理人员明白整个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端正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态度,才能带动整个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让图书馆的图书档案得到真正的价值应用。由此可知,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才能够让所有的图书档案真正的归类和管理,这样才能够确保图书档案的质量。只有数字化的信息管理图书档案,才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证图书档案的完整。

2.信息时代下做好图书档案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创建原件影像资料库

在信息时代下,创建原件影像资料库,就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图书档案进行管理。同时,创建原件影像资料库,就是要对图书档案中一些特别珍贵的,也是比较具有珍藏价值的图画、照片以及很有价值的手稿等等,通过对其进行扫面、分类、压缩、整理以及转化等方式进行影像文件、声音以及图片等形式的转换,另外,在按照一些存储的方式将这些资料收藏在光盘库以及磁盘阵列等容量比较大的存储介质中,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源文件的信息通过这种数字信息化的方式进行保存,让读者在网络中也可以及时地阅读这些很珍贵的资料,也是为了让这些有价值的文件能够获得更多的保护[1]。此外,和那些开放的图书档案中的目录数据进行结合,才能让读者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更加方便。

2.2创建开放的图书档案目录数据库

在信息时代下,创建开放的图书档案目录数据库,就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图书档案进行管理。同时,在利用数字化来管理档案时,创建开放的图书档案目录数据库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和过程,因为只有创建开放的图书档案目录数据库才能更好地进行图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让整个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序地进行,也是开展整个数字化的档藏档案的工作前提[2]。由此可知,创建开放的图书档案目录数据库,其实就是对重要的非机密的文件进行整理和汇编,这样可以方便校园的人员或者是使用经过授权网络的人员能够对资料进行免费询查。

2.3创建专题型的资料库

在信息时代下,创建专题型的资料库,就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图书档案进行管理。一方面,创建专题型的资料库,可以让读者或者是查阅资料的人员在需要查阅资料时更加方便,这样建立专题的史料汇编以及专门的文件汇编资料库[3]。另一方面,创建专题型的资料库,是为了通过不断地添加、积累以及应用网络的编辑系统,可以更加系统的进行异地的联合编译,这样可以使得同样的汇编材料能够在不断添加以及充实之中变得更加全面,这样也会对整个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所提高,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检索时间[4]。

2.4创建图书档案的指南资料库

在信息时代下,创建图书档案的指南资料库,就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图书档案进行管理。只有创建图书档案的指南资料库,才能在读者需要一些档案资料时,能够更加快速地检索到。此外,创建图书档案的指南资料库,主要是通过对馆藏的档案文件的情况以及图书馆的档案部门进行介绍,才能够正确的引导读者在进入到图书档案的数字化系统之后,能够更加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真正地实现图书档案存在的重要价值[5]。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进入数字信息化的时代,任何的事物都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着,管理图书档案的工作的性质本身是比较繁琐的,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精力以及人力去工作的,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误差性,所以在工作时需要极度的耐心。同时,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不断影响之下,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管理也慢慢完善,针对当前的管理现状以及不良的工作状况进行改善,才能够让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才能够让信息化数字管理得到更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小凤.信息时代下如何做好图书档案管理工作[J].华章,2014,24(12):256-258.

[2]阎婷.信息时代下如何做好图书档案管理[J].金田,2014,13(06):125-126.

[3]李小娟.基于信息时代下如何做好图书档案管理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5,14(03):164-164.

图书档案管理方案篇6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研究

在图书馆工作当中,图书馆的管理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仅能够有效地优化管理图书信息资源,同时还能为图书馆相关工作的有效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在实际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展开。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图书馆档案管理将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一体化,还需要引进先进的互联网络技术和管理方法。

一、新时期全面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一体化的重要性

(一)实现图书馆管理与时俱进的发展。在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当中,档案管理工作都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照相关的标准严格地执行图书馆档案的管理,以及文本文献的归类、收藏。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这无疑增加了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快速的社会发展,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必须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创新。通过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图书馆的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管理效率,利用微缩、光盘、磁盘等全新的载体形式,方便快捷地完成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记录。通过先进的互联网络技术实现图书馆档案的一体化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管理效率。另外,管理人员借助电脑设备能够对载体当中所储存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的管理,全面降低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及时地更新档案管理信息,有效地确保档案管理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

(二)全面地提升图书馆管理技术水平。通过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完成图书馆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打破传统图书馆管理过程当中的行业、时间、地域的限制,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另外,图书馆档案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完善的档案机构,并收录图书馆的馆藏,以及各种各样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地完善图书馆的档案管理体系。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当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完成网络资源的整合,同时还要加强对图书馆信息的搜集和管理,全面加强图书馆档案的有效建设,不断地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体系。在实际的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的馆藏进行指引、分类操作,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档案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并设立专门的部门来保存图书馆的档案和图书。

(三)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在传统的分立式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之下,相关人员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完成对图书的管理,读者只能亲自到图书馆选择需要借阅的书籍文献,然后再提供身份凭证才能借阅图书。最后,读者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归还书籍文献,整个过程十分繁琐。由于图书馆的馆藏十分庞大,因此,读者很可能不能在同一系统当中获取到所需的所有书籍,这提升了读者的知识获取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给读者的阅读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在图书馆当中实现档案管理一体化,管理人员只需要在管理系统当中按照相关的要求录入书籍信息,读者就可以通过验证身份登陆到图书馆资源库当中,从而获得相应权限的检索和资料的查阅,大大提升了读者知识获取的效率。

二、全面实现新时期图书馆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有效措施

(一)引导工作人员转变传统管理思维。想要全面提升图书馆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水平,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地转变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的观念。建立起全新的互惠互利、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全新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观念,为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过程当中,管理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完成图书馆档案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积极地配合档案部门和管理部门的工作,不断地完善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一体化管理。

(二)加强建立图书馆一体化管理制度。在图书馆的档案管理过程当中,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图书馆管理理论,然后再结合实际的管理经验,对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档案管理能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还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例如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以及其他图书馆的成功管理案例等,然后结合该图书馆的实际管理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一体化管理方案,全面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一体化的适应性和实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定图书馆档案档案管理一体化的过程当中,不能不考虑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地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案。这样不仅不利于实现图书馆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图书馆的外部管理环境,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一体化制度。

(三)不断加强图书馆档案的宏观管理。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图书馆的档案一体化管理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市场的发展情况,(下转第86页)(上接第78页)然后确定出一系列适合社会发展的档案管理规范和要求。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全面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图书馆档案的规范管理,从而不断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在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来完成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图书馆档案和图书的交叉管理。图书馆必须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制定出严格的技术标准,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不断地提升图书馆员工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这样图书馆管理人员才能在自己的管理过程当中准确地找出图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结合点,不断地提升图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交融性和互换性,为实现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创造有利的环境。

(四)构建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图书馆可以构建信息共享平成图书馆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当中的重要作用。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设计出适合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然后引进先进的硬件设施,不断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利用先进的设备构建出配合了实体空间和虚拟资源为一体的全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图书馆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图书馆一体化管理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每一个环节的有效管理,不断更新信息共享平台的知识,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档案管理一体化服务。

三、结语

图书馆的档案馆管理涉及了较多的内容和专i知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十分繁重,而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当中,管理人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顺利地完成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这无疑增加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另外,由于图书馆档案管理资料的不完整,图书信息资源更新较为缓慢,有可能使图书馆出现重复购置,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管理能力,图书馆必须引入先进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图书馆档案管理实现一体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图书档案管理方案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新思路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存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和活动原始记录的载体,它从高校图书馆成立之日起就开始积累,随着图书馆的发展而发展,客观真实地记录着高校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有较大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作用

(一)对读者开展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教材

高校图书馆的档案资料来源于图书馆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服务等各项工作,广大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档案信息了解整个图书馆的情况,是全面向读者推荐图书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向读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教材。

(二)领导决策的参考依据完整的档案资料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很多信息

高校图书馆领导在工作中需要了解馆内的工作情况和一些有关图书馆发展的数据时,可参考馆内保存的档案材料;其次,学校领导想要了解学生的读书喜好,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也可以通过参考图书馆保存的学生借阅方面的档案来获取一定的信息。同时,针对旧有管理制度的问题提出建议,不断完善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

(三)做好图书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的依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也发生着变化,其中,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当前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对做好服务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图书馆的每一份重要文件、每一项重要工作和活动真实、完整地记录在案并妥善管理。在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探索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完整地收集并记录服务工作发展过程的重要文件资料,如服务工作思路、组织情况、经验和教训等。这些资料可以为图书馆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价值。

(四)档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需要

档案是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记忆,是传承学校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图书馆作为高校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作为学校的文化发展和展示窗口,是信息和知识的集散地。因此,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高校文化建设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一)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一定程度上说,图书馆档案同馆藏文献资源一样也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对图书馆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上至高校领导、图书馆领导,下至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应该重新认识档案管理工作,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获得领导认同的基础上,逐步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笔者认为,确定固定的档案管理员编制负责全馆档案管理十分重要,这是做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

(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业务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检索、档案编研、档案统计、档案利用等八个具体环节。如此众多的环节,如不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给予规范,将会使档案管理工作陷入混乱。因此,为了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这是图书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选择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最好选用事业心强、并有较高学历的人才,具有档案专业学历的人才更好。档案人员一经落实,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随意变动,有利于保持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其次,为使管理水平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新形势,应该不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档案管理专业培训,让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四)优化档案结构

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历史性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这部分档案是以文字形式直接记录高校图书馆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的文字材料,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纪念意义。这部分材料由于较为分散、零碎,较难收集和整理,容易被忽视,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关注。图书馆档案工作还应重视非文字资料,如实物、音像、电子档案的收集与整理。这类档案资料较之文字资料更生动、更具体、更真实,是比较有价值的佐证资料。

(五)科学鉴定档案

对需要归档的档案进行逐一鉴定,区别不同档案的性质和价值,然后根据档案的重要程度和价值大小进行档案归档,这样才能使档案存放科学合理,节省存放空间,节约管理费用,同时也便于档案的查找、开发和利用。

(六)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

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是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和归属,只有让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图书馆档案才有存在的价值,档案管理工作才有意义。在开发利用方面,档案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高校及馆内领导决策,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准确提供相应的档案资料,为图书馆发展做好服务,实现档案价值;二是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传统的重藏轻用思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图书馆档案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应该更新管理观念,加强对图书馆档案作用的宣传,使读者们正确认识到图书馆档案的价值和意义,提高档案的利用机会。

(七)大力推进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手段是现代化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所需,也是时展的要求。笔者认为,要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应该建立起开放档案用户目录数据库、图书馆档案指南资料库、原文影像资源库以及史料汇编、专题文件汇编资料库等四大数据库,这是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基础。

总之,档案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石,图书馆的许多工作都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不断优化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利用率,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红影.浅谈如何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的收集与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09,(10)

图书档案管理方案篇8

关键词:技工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管理主要是由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硬件设备的建设、规范化建设、网络建设以及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等部分组成。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国家统一组织安排下,将档案实体以统一标准转化为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统一的保存、管理、汇总、检索。从而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信息大网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实现档案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利用。”[1]

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优势

档案管理工作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把图书馆不同阶段的组织结构、人员编制以及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经验和教训等都完整地记载下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档案是一部图书馆的成长、发展史,人们通过对图书馆档案的阅读,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业务工作和员工管理工作等各个方面。

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对于传统保管方式更易于存储和管理,将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当中,不仅可以解决过去依靠库房管理、手工抄写目录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和繁琐,实现用较少的空间将档案永久保存,而且除了对文字资料的保存以外,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对照片、音像资料等有声档案资料的永久保存。在对档案的管理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发挥着非常出色的功能,我们可以将档案资料进行系统化处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和调用我们所需要的档案资料,而且这种查看和调用是非常便捷和迅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仅避免了我们日常工作中大量的重复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档案信息服务质量,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技工院校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硬件设施水平普遍较低

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光盘以及光盘刻录机等现代的硬件设施,而且在档案的数据库建设这些软件设施方面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这对于一部分实力不够雄厚的学校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另外,对于一些具备相应资金实力的学校,由于相关领导缺乏长远的眼光,舍不得投入财力来建设符合现代化档案管理要求的硬件设施。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技工院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不够规范化

目前,各院校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没真正实现,国家对于这方面也没有详细统一的管理标准,这就造成了当前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不够规范化。另外,我国现在针对档案信息化已经建设了很多的数据库,但由于我国档案大多数还只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开放,开放程度较低,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已经建好的数据库不能被大多数人所享用,从而造成了巨大的信息资源浪费。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对外开放的图书馆档案数据库资源,由于一部分人缺乏安全意识,对档案信息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致使“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更加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并且一旦被窃取很容易在网络环境内大面积传播,这不仅会造成在档案信息管理时重要信息的流失,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

(三)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因此,衡量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档案管理并掌握其理论知识。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缺乏现代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技术和理论知识。因此,要实现学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要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不仅要培训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且还要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学校应该大力引进年轻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从而不断充实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实现管理思想和硬件设施的现代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不断应用,相对于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工作方式,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所展现出来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赞同,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现在的档案管理根本离不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因此,对于技工院校的管理者来说,只有首先从思想上不断创新,不断更新陈旧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才能以开放的视角在较高的层面上来构建学校的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才能积极筹措资金,从财政上来保障图书馆档案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建设。

(二)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目前,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十分迅速,而且建设的数据库数量非常的庞大,但相对于管理而言,其规范化和制度化却远远没有达到。因此,如何在工作制度和文件管理要素上提高规范化程度,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实现的任务。“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与院校正在积极建设信息文件中心。这种热潮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分布在各个机构的业务活动中的电子文件进行集中管理,有的采取集中存储、集中利用的模式,有的采用备份中心的模式,有的采用存储目录、逻辑归档的模式。”[3]我认为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其次,作为学校的领导应该把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列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从而形成档案的制度化管理。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这就需要学校努力培养网络服务需要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人才、数据分析与开发人才、网络设计与管理人才。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一方面能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总之,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积极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

注释:

[1]程铭懿.浅议档案管理信息化[J].金田(励志),2010(10).

[2]程铭懿.浅议档案管理信息化[J].金田(励志),2010(10).

[3]倪文敏.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2007(04).

参考文献:

[1]赵春玲.对公共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云南档案,2007(1):61-62.

[2]郑耀东.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与分析[J].湖北档案,2010(10)

[3]倪文敏.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43-45.

[4]刘中.论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J].北京档案,2011(12)

图书档案管理方案篇9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图书馆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总体上来看,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图书管档案管理的不足。首先在信息的准确性上能够进行良好的体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高效的统计图书馆的藏书量、借书量,弥补传统纸质记载容易丢失的不足。再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快速的对图书馆管理事项进行搜索,弥补了传统记载回头翻阅时所花费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图书馆的档案管理中可以更加高效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和时间。但是在其不断的发展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所以本文从信息化时代图书馆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希望可以为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合理借鉴。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关系区分不清

随着信息化的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都需要运用计算机进行。图书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发展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并不是指要取代传统纸质的档案管理建设。发展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应该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其更加快捷和方便。而现今却出现一味的向数字化靠拢而忽视纸质档案的现象,纸质档案在人类文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人们智慧的传承,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虽然电子档案存储的空间巨大并且简洁明了,但它仍然不能完全的取代纸质档案在历史发展中的意义。另外,数字化档案发展时间较短,还不是很完善,需要用长时间进行发展,所以并不能完全的取代纸质档案,而现在许多的图书管理人员却没有重视到这个问题,仅仅看重电子档案,没有看到纸质档案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空间,导致完全的放弃了用纸质进行存档、建档[1]。

(二)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

目前,从我国图书馆档案建设的整体来看,大多数的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档案建设,并且一些电子档案建档和整理工作也已经完成,这样大大加强了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有序性,也使图书馆查询和经营更加的方便快捷,并且增加了远程查询的项目,都促使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及档案管理的更加便捷和规范。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和信息查询系统。这样就没有办法完成各个大型图书馆的联系和对接。再者还存在着一些图书馆的信息化设备比较落后的现象,这样会在存储年限上和相应的设备运行速度上进行制约,不利于图书管理工作的秩序运行。其次在来回的相互转存过程中,将不利于图书馆档案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比较而言,电子档案还存在着一些需要不断解决的棘手问题。比如电子档案容易被人恶性修改和删除以及转存利用。特别是在连接网络的情况下更容易遭受一些别有用心的黑客运用木马病毒来盗走重要的档案资料和信息,给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挑战。

二、如何有效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一)更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运行理念

新时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地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借鉴有益的管理成果,更新思想,解放观念以适应图书馆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所以有就必须加强图书管理员的自身建设,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图书馆中的有利资源进行学习,比如图书馆的相关书籍、网络书籍以及网络视频等来加强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理论学习。还可以有效的借鉴社会上的专题讲座,来更新自己的档案管理理念。

(二)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配套设施

如果要真正的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要有科学完备的数字化设施作为良好的支撑,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建设,做到软硬两手抓,以更好的促进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图书馆档案管理管理的硬件设施具体的有计算机设备、交换机、扫描仪、视频音频播放设备、服务器等。同时要加强对这些设备的跟踪采集,及时的进行更新淘汰或升级落后的设备。这是有效支撑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物质基础[2]。

(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国家整体图书馆建设,要想不断的向前发展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统一的图书馆运营体系,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随着一些信息化技术的引进,使得一些图书馆在档案的整理和分类以及计算机存储量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保障各个部门的图书资源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并随着我国三网融合的趋势,要有效的利用好网络建设、电视建设以及手机建设的融合发展。以便更好的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三、结语

在数字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图书馆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还更加有利于图书借阅者的多元化需求。所以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应该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建立系统完整的档案工作,同样的图书管理工作者也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解放思想,充分的的利用数字化设备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从而希望可以极大的促进国家图书馆的整体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图书档案管理方案篇10

本文则以档案管理的热点话题为出发点,通过对图书、档案、情报三者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诠释图书、档案管理以及情报三者整合管理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从而为高校图书、情报、档案整合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现创新型的图书情报档案管理模式。

关键词:档案管理发展机遇一体化完善

中图分类号:G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a)-0000-00

1图书、档案、情报三者的必然联系

80年代中后期讨论比较多的是档案管理评价问题,以及对档案学研究的成就、研究水平和档案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成熟程度如何评价的问题,并且在1989年前后一度形成焦点,引起了档案学界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现代网络普及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加为图书、档案、情报的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档案资源的交互共享创造了有力的技术条件,使得数字化、网络化的图书档案管理体系得以实施和完善。因此,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时展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当前图书、档案、情报管理新模式的根本目标。

1.1图书情报和档案共同管理的概况

所谓图书,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是传递知识和情感的一种特殊工具,是被人类将其中的文字、图像资料信号等按照一定的规律记录下来的载体。情报则是一种具有传递性和认知性的信息,它能帮助人们巧妙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特殊问题。而档案管理是一种用于记录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关乎国家、社会和个人活动的一种载体,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1.2图书、档案、情报三者联系

图书、档案及情报作为知识信息管理的三大分支学科,它们之间具有同源性,有着几乎共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所谓图书、档案管理及情报一体化就是将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原本各自独立的系统统一成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的复杂过程。以一体性模式收集整理建为核心的创新型管理模式,是适应当今世界网络和信息飞速发展的潮流先进的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广泛迫切的需要,用户对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检索也越来越趋向于公开化和社会化。以往的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是从事图书的借还和存储,而现代的图书馆在向主动服务的方向发展,服务日趋网络化,它已承担一部分情报工作。各种情报技术诸如缩微、复制、机检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等等这些都表明图书和情报的界限已变得模糊,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实现了二者机构的完全统一。

图书是通过记录或描述等各种方式将信息和知识表现在物质的载体(纸张),而情报是一种传递、变换着的知识信息,档案则是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记录下来的一种信息资料[1]。但是,图书主要是包含一般性的、最新的知识信息,一般都能作为共享的信息资料;而情报是指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越过空间和时间传递给特定用户,为其提供所需要的特定知识和信息,以帮其解决科研、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因此,情报侧重于最新的信息,情报具有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以及老化等特性;档案则是档案机关保存备查的历史纪录,主要是原始的知识信息。因此,图书、情报、档案是三门相关的信息学科,三者都是知识的载体和文献型的信息资源,三者具有同源性,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所处领域不同,三者各自成体系地独立发展,而组成独立的系统[2];此外三者还具有载体相同性和服务对象得相似性,三者都以胶片、纸张、磁带、软盘和光盘等作为载体通过运用文字、符号和各种图形以及代码,对相关知识和信息进行储存。在业务和管理方向三者也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其不同之处在于,档案机构主要趋向于向政府部门、机构内服务相关人员提供资料检索和查询,其公众服务性不如图书馆、情报机构强。总体上,档案机构的网络化管理必然要向着公开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走向三者的一体化管理。但是由于三者作为各自独立的体系,庞大而复杂,三者要实现融合有一定的困难。

2构建图书、档案、情报三者一体化模式的意义

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三者的同意,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方便了资料的查找,更实现了资源的系统优化整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部分资源的浪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所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边沿学科变得不在生疏,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对于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的研究也愈加宽泛。然而大量的资料却给人们的查阅查询带来诸多不便,人们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获不到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为此,为方便读者的查阅,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逐渐趋向统一化和大众化。

目前,收集整理我国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共同管理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因此,还存在诸多不足,体制和管理技术尚未健全,需要进一步发展研究。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意义:

2.1有利于推进图书、情报及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的进程

对于图书、情报及档案的一体化管理,首先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使图书、情报及档案信息的输入、组织、检索与统计等程序系统化自动化。其次可以利用专业的声像技术,使图书、情报及档案资料的利用视觉化、听觉化,利用网络化系统使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趋于服务自动化,进而避免重复处理、重复开发、重复数字化等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的浪费。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光学技术,使图书、情报及档案资料实体的存储和传递更加细微化。2.2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信息利用率

就目前形势来看,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三者各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着各成一体,相互之间独立管理的现象,这种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的弊端,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宣传和利用。尽管已经创造了比较完整的网络体系,但由于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之间缺乏宽泛的横向联系,致使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难以实现。因此来讲,建立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一体化,搭建一个能够使图书馆、情报研究所和档案管理组织机构三者通过网络平台跨越各自部门和实体的局限,相互利用的信息中心服务平台,是实现资源合理共享的必经之路。

2.3有利于使图书情报档案资料互为补充、密切结合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于信息化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入和提高,实行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三者一体化,已经成为促进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密切结合、相互补充的纽带。广大师生不仅能够查阅原始的档案资料、对理论数据进行比较,还能利用网络系统,更加便捷、全面地获取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管理一体化的信息资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实现图书、档案、情报三者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措施

3.1设置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机构

在对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的各机构和部门的管理上应彻底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格局,加强各机构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统筹图书馆、档案馆和情报机构的统一领导机构,实现对三者文献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要求三者各自的相关政策、法规要相互配合,避免重复。从本质上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搭建起综合文献资源的管理平台,彻底改变传统的分散的知识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形成新型的一体化知识信息开发利用和服务创新体系[3],给用户提供最新,最为全面的信息和文献资料,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社会的经济发展的目的。

3.2深化信息化管理,提高团队专业化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层的信息化建设,能提高信息和文献资源的共享,为之提供网络和技术条件保障。通过设立一体化管理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管理平台,加上信息化管理的深入推进,能够将图书、情报、档案三者的分散的信息资源进一步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形成一个系统集成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更加有利于资源的采集、信息储存等。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加强和巩固书情报档案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并且促进管理的创新,管理层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现有图书情报档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并且加强对图书情报档案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建设和培养,培育出高超素质的管理人才作为后备军[4]。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图书、情报、档案三大领域的管理层面之间的工作、学习以及学术的交流和互动,增进了解和促进提高。

3.3调整管理手段

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三者合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是是实现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同时也是改善和提高信息管理效果的重要保证。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的一体化,不仅提高了人们资料查找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源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使得档案管理和查找系统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图书、资料及档案管理三者合一的系统决策必须要重视其实效性,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其中包括对资料的开放程度以及资料的保存方式等方面的管理。要实现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管理的整合,必须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三者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5]。因此对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必须三者一体化不单单要明确体现出信息化的基本特点,还要及时有效地调整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从而进一步确保信息管理的安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3.4加强仓库信息管理,保护知识产权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类似侵权的行为,阻碍着图书、情报资源及档案管理等工作的顺利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基本知识产权教育,尤其以加强网络知识产权教育为主要突破口,以保障自身的知识产权为主要前提,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为他人报价和。只有不断加强对网站运营商和网民产权意识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侵权行为的发生,从而保障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管理产权拥有者的根本利益,促进三者共同管理的协调发展。

信息库是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管理统一的重要辅助工具,本质上来讲要实现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三者的统一管理,就必须要加强信息库的建设,通过高端的网络技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图书、情报资料和相关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服务于人们的生活[6]。

3.5加强解决问题的灵活度

近些年,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的共同管理的发展态势呈现上升水平,但其发展的时间却相对短暂,在实际执行和运作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这些前所未有的麻烦必须通过管理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例如督促相关管理机构建立统一的网站,以方便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案的提出和讨论,通过各方资源的系统化整合,选择一种最为适合的解决方式,实现三者共同管理的效率最大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管理的一体化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不仅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更需要相关专业性的研究人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人们共同发展的迫切需求。

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三者之间共同管理,不仅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提高了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从本质上促进了资源的优化整合。因此来讲,加强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三者之间共同管理的理论建设势在必行,尽管目前三者共同管理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体制和管理方式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相信在不就得将来通过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采取及时有效的调整管理手段,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库的管理建设,促进图书、情报、档案三者统一管理的发展,必将实现谋求资源管理效率最大化的终极梦想。

参考文献

[1]肖文建.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解析[J],档案学通讯,2004,(2).

[2]鲍平原.建设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档案事业[J],档案与研究,1999,(1).

[3]潘玉民.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J],山西档案,1996,(6).

[4]王刚.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