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发展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2:43

农业种植发展情况篇1

古宁宁

【摘要】随着农村中的农业发展农作物的种植规模以及生产水平都在逐步的提高,而由于种植的需求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而现实情况中,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在这时期,发展节水型的农业就非常具有意义,本文就是对于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字】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优化措施

【正文】因为农业生产的水平和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在增长,而我国水资源的缺乏就导致了,我们应该更好的去解决农业种作物去生长时的用水问题,去研究节水型的农业种植,将它的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实施结构优化的措施达到有效的节约水资源有助于稳定我国的农业种植。

一、发展节水型农业种植的意义和现状

1.1提高效益

发展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有利于多方面效益,节水不仅仅是农业方面面临的问题,更是许多社会生产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可以提高多方面的效益,形成更全面的生产结构系统。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和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考虑,节水型的农业种植优化调整能够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可以让生态的水系统生产,生活用水体系,农业的水系统进行协调,并且也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节水型的农业,可以将土地和资源进行优化,有效提高农作物的质量采用了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1.2解决水资源和土地问题

农业的发展情况是人们生活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许多节水型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其他的社会结构,这些新型的种植结构目的都是为了去实现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水资源匮乏,土地资源短缺问题都很严重,但是农业用水和土地利用都是种植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我们就需要大力的去发展农业的科学技术,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寻找出更加高效的农业种植方式,改善农业用地。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提高种植的效率和土地的利用率,对于节水型农业结构的发展不但要达到优化资源配置,而且也应该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性,提高多方面的效益。

1.3缺乏农业种植的理论

对于我国当前的农业节水种植结构理论,我们借鉴并参考了相关的学科和理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理论体系,所涉及的理论比较困难和复杂,没有能够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且没有基于节水结构数据的统计数据。也没有对节水型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数据化的统计,这样的情况是不能够在实际的结构优化过程中进行细节性的指导,因此总体来说发挥出的作用并不大,对结构进行的优化策略不能考虑到种植业整体性的方面,并且也不能够同时兼顾社会的效益以及节水效益,所以不能达到社会公平以及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因为节水型农业种植的结构决定着种植功能的发挥,发展经济效益也就需要经济结构发生转变。因此对于地区的农业发展所处的关键是对农业的结构进行优化,因为农业种植是农业的重要基础部分,并且所占的比例很大,所以对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部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许多个地区对于种植业的结构进行了很多次优化调整,但是由于现在对种植结构化的优化理论研究,整体都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甚至是落后于种植实践情况,这样就造成了区域再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中缺乏有必要的理论来作为参考依据,由于现在许多规划者和管理者都还是主要在总结实际的优化调整实际结果的基础上,因此在研究种植业的结构优化调整,并且要将它应用到现实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并且在程度上能够促进当地种植业的经济发展。

二、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分析

2.1对水利条件的分析

水利条件是在进行农业种植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也是节水型农业种植建设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对农业种植进行优化的地区,一定要做好水利条件的分析。在对水利种植结构优化的地区进行水利条件的分析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河流湖泊到自然的水资源也要对当地的水库来进行分析,有必要去合理的对将要种植农作物的地区所具有的水利条件来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并且根据控制实际情况设置好了全面的农业灌溉计划。对于那些水资源匮乏的种植地区,对于当地的相关部门也应该处于对人民生活的考虑打造出深水井,或者是建设一定的水利工程为农业种植提供灌溉需求,来达到促进当地农业种植生产水平的目的。

2.2对气候进行分析

种植地区的气候特点。也是会影响农业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也会影响到节水型农业种植的效果。因此对节水型农业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就必须让相关工作人员提前的对地区的气候特点,比如说温度,日照降水等等气候的属性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再来选择对农作物品种的种植,这样才能对当地的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利用,通过节水型的农业种植来提高农业种植的产量。

三、发展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具体措施

3.1科学性的选择农业种植作物

要想发展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就应该在地区科学的挑选出合适种植的农作物,使种植的农作物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由于我国土地辽阔,物种丰富,所以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地址以及气候等条件来挑选出农业种植作业。因此在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势环境考虑到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地域,结合土地,降水情况以及温度条件这些因素来进行分析,同时将土地种植区域来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农作物的种质更加的科学有效,并且也要农将农业种植的用水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在不同的季节中对水分的需求差异没基础来选择出合适的灌溉方式,尽量地减少水资源的损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农业种植的浇灌效率,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3.2分层次的种植农作物

为优化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有必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进行客观的综合的分析,可以采取分层次种植的方式,确保作物得到良好的生长能够收获,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一些怕阳光的作物可以种植在阴凉的地方,用树木遮挡。这些树木本身也可以在节水和养分积累中发挥作用。因此,在优化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时,可以采用分层种植来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使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3.3对农业科技进行发展

为了使农业种植更加科学化,必须不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强农业种植技术手段,对作物的品种进行科学性研究,优化和更新农作物,科学地改良农作物品种,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节水效果得到提高,对我国的农作物种植水平和技术来说,选择适当的灌溉技术和覆盖地表的种植方法能够达到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减少水资源损失的效果。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农业种植发展中,农业种植的技术有着必不可少的地位,可以使用农业技术来得到新型的农作物产量以及种植的存活率都能够得到大大的提高,农作物的节水特性也会有所增强,植物的伤害得病率也有所下降。儿童农业技术发展和他所起到的作用来考虑在发展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研究时,采用更加先进和有效的农业种植科技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保证更加优质的农作物以及多方面的效益。

3.4利用3S技术进行流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区分

考虑到水资源受到约束的条件和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时,由于流域的特性,可以通过水资源的流域为单位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区分,这样更有利于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研究和发展,而对于目前的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的研究,还是主要以行政区域作为种植的分区,因为水资源条件的约束,通过流域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的结构进行优化的研究在现在阶段明显不足。对于流域而言,应该去参照水资源的流域区分、农业分区以及土地的利用情况分区,还有参考对气候情况的分区,根据流域来对农业种植的空间来进行分布,可以使用多变量的数学分析方法来对种植区域问题进行分区的综合性解决,选取更合理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指标,可利用信息熵理论等多样的分析方法来完成对流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分区,再对各个分区进行逐个的优化。比如,对于干旱缺水的内陆流域,由于流域的不同区域资源和对社会的经济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在流域的上游,多为山区,因此生态环境较好,畜牧业发达,主要种植的是饲料,而中游的流域大多为平原区域,经济发达,居住人口也众多,主要种植的就是粮食作物,下游区域是荒漠地区,环境条件也更加恶劣,在种植时就会采用棉花、蔬菜水果这些经济类作物。3S技术是数据采集,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这些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可以在研究的下一阶段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且也随着农业区的规划理论和景观的生态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理论这些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都会为种植业结构的优化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理论参考。

【结束语】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种植水平的发展。通过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采用流域进行种植区域的划分,科学性的选择农作物,并采取分层次的作物种植。等等方法,在保证农业种植产量的同时更加有效的降低农业种植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从而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有保护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1]李娟.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J].新农业,2020(18):38.

[2]胡琼娟.节水灌溉技术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探讨[J].广东蚕业,2020,54(07):57-58.

农业种植发展情况篇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吃得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保障国民饮食安全健康有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尤为重要,也是有机农业种植的研究方向。科技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两面性的,在饮食方面正因为科技的发展为我们解决了吃不饱的困境,粮食增产增收离不开种子、农药、化肥等的影响。有机农业是一种新型的无化学污染的健康种植技术,这样的科研成就无疑是令人欣喜的,更重要的是这对于饮食安全健康有巨大的意义,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持续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有机农业产品的研究成果为农产品交易市场有重大突破,市场前景潜力大,也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取得更大的进步提供了动力。

1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简介

有机作物是在生长的全过程,不添加化学成分的养料营养,也不使用化学制剂清除有害病虫的作物,有机农业主要是利用大自然的规律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可持续的发展。在人们对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有机农业生产出的食品不仅健康美味,经研究证明长时间食用有机食品的人更不易被传染禽流感等的病痛。因此,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从而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及前景相当乐观。从现阶段有机农业种植的技术水平来看,技术进步仍有很大的空间,有的技术还需改善进步,农业种植的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有待进行优化升级。这不仅有赖于农业相关的科学研究人员不断致力于研究探索,还有赖于相关国家部门对这一领域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优化。

2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要求

2.1对有机作物种子培育的要求

基因的影响十分重要,有机农作物的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农作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根据种植地域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情况、土壤肥沃情况、水域分布情况等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而实现增加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要求。我国的领土面积达、跨度大,自然环境的差异非常明显,在气候相对干燥、雨水较少的北方,一般应选择更耐寒的农作物品种,南方的气候比较湿润,雨水充沛、日照时间更长,可以选择对水分要求更高的农作物品种。同时,科学技术为培育农作物品种提供了人工干预的条件,杂交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培育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提供便利,完全可以培育出抗虫害能力更强的种子。在南方比较常见的套种技术选择在相同位置、相同时间段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利用作物与一些虫害之间的克制关系,不仅提高了土地生产的效率,还有效减少了病虫危害。关于虫害损害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有机种植技术要求不使用化学制剂进行杀害,而是利用自然规律中相生相克的引用自然天敌的方式进行防治病虫害,在防治虫害的同时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

2.2对自然环境选择的要求

有机农业发展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有一定要求,我们知道无论是农作物还是水果,种植土壤、土壤里所含有的养分、水分,当地环境及日照时间的长短、昼夜温差都会影响农作物或水果果实的品质。有机农业对这些自然环境的要求更加严苛,在种植过程中,会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选择最有利的时间种植,保证雨水、日照等自然因素充足。农业也是一个独立的专门的领域,有机农业更是新兴科技发展下的专门技术领域,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加上丰富的耕作经验是对专门种植人员的基本要求。种植土地地理位置也尤其重要,开阔的地理位置可以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良好的通风情况。农作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杂草吸引养料,传统种植技术会使用去除杂草的农药,但是这些农药在去除杂草的同时难免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优质的土壤、种植环境直接影响到有机农作物果实是否更有营养,是否健康生长。被污染的土壤和被严重的空气环境都不利于有机农作物的培育,种植土壤周围的水域情况直接影响到农作物在长时间没有雨水的情况下是否能得到及时的灌溉。因此,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种植土地是保证有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基础。

2.3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

农作物生长尤其自身的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规律进行有机作物的种植可以节省投入成本,但是科技发展还可以为有机作物的种植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手段加持。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还可以节约人力成本,通过使用先进的农作物生产机器,有机作物的种植逐渐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方式,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投入,弥补人工缺陷。同时滴灌和喷灌技术的使用更加节省水资源,为农作物精准的补充水分,通过电脑系统的智能控制,帮助农作物安全将康生长。

2.4畜牧和种植技术的科学搭配

有机作物的种植技术与畜牧业相结合进行生产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通过两种技术的相互结合,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闭合生长环境。畜牧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自然、符合生态循环的养料,农作物也可以为畜牧生产提供一定的自然饲料,可以说是既有利于合理的资源利用又节约成本。合理使用土壤和区域土地,高效率的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引发水土流失等的环境破坏情况,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这种两种不同种类相结合发展的模式也要求相关人员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在发展有机农作物的同时,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高效使用资源,节约自然资源成本和生产成本。在农作物和畜牧生产的过程中,添加使用肥料也应当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调配,保证在提高有机作物质量和产量的同时不会带来环境威胁。

3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空间

现在有机农业还处于相对小型轮作、小规模生产的阶段,例如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和去除杂草方面,投入的人工劳动相对较多,这样不仅效率低,效果不够明显,在人工成本方面投入过大。而人们对于有机作物的需求已经有了相当的市场要求,规模化、产量化的生产有机作物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形成规模化种植就可以在生产中投入使用机器设备,解放人工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科技的占比要求越来越高,各个产业之间互相交融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对有机作物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并与其它产业之间开展合作,如与旅游产业、餐饮产业等的结合,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为规模化发展提供便

农业种植发展情况篇3

一、发展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把农民带入市场。

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经济组织。

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与我国**世纪**年代出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其后的有根本性的区别。在中,农户的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悉数入社,形成无名无姓的共同公有的集体所有制。在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中,农民既是独立的生产者,也是合作社社员。农民提供的是自己的劳动或资金,产权相对明晰。

近年来,南谯区特色农产品从区域规模、产品品种及数量上都发展相当迅速,乌衣、黄圩苗木,施集茶叶、滁州贡菊、张卜郢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在全国都享有很高的盛誉,腰铺镇、南谯办等乡镇蔬菜种植,张卜郢红薯、黄泥种子种植,施集、花山草坪种植,章广花生、黄桃种植也颇具特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供、销机制跟不上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农民受狭小经营规模的局限,特色农产品种植与经营存在诸多不利于发展的因素:

*、松散型经营,不能有效感知市场需求信号,“卖难”和“买难”问题交替出现,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如沙河的紫玉米种植,前几年,因市场种植少、价格高,农民大量地扩大种植面积,由于是松散型经营,市场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结果造成农户卖难问题,不仅给农民造成损失,种植面积也大大减少。

*、缺泛有效地联合,各家顾各家,各人顾各人,相互缺少合作与支持,农产品产、供、销经营链没有很好地形成,市场竞争力不强。如乌衣、黄圩苗木种植,由于缺泛有效的联合,产品价格要与一河之隔江浦汤泉苗木价格低的多。

*、由于农户经营不完全具备市场主体的要求,存在着单家独户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由于农户以家庭经营模式进行种植(养殖)经营,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诸多问题很难解决。

*、订单种植发展缓慢,农民合同意识不强,农民怕与经营大户签订订单后价格上涨吃亏,经营大户怕农民履约能力差利益受损,不愿与农户签订订单。

*、注重短期行为,缺泛品牌化经营意识。

针对当前特色农产品种植经营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我局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调查,掌握实情,一是积极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汇报开展深化“订单农业”监管服务,帮助农民建立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计划与实施情况,了解政府发展特色农产品的打算与设想;二是调查了解辖区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订单经营情况;三是调查了解辖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企业(户)经营规模、经营效益及实施订单种植、养殖情况;四是调查了解辖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大户、经营能人,摸清建立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及重要参与力量。调查结束后,有针对性的写出调查报告,制定科学的帮扶指导计划,确定扶持发展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重点帮扶对象。

当前,我局已扶持发展了绿园蔬菜、施集茶叶、优质稻米、西瓜嫁接育苗、红薯种植等*家专业合作。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将对辖区特色农产品健康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把农民组织起来。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有组织地进入市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减少市场经济给农民带来的风险,减少中间利益流失,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搞规模经营,实现经济效益。如李集优质稻米种植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统一为社员购置农业生产资料,不仅以批发价格让利社员,还保证了质量,减少了因假冒农业生产资料带来的风险。

*、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后,农民组织起来,有了领头人,土地连片生产、规模经营的两个限制因素一举突破,实现了土地化零为整和劳动力的优化组合,形成了开拓市场的合力,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如黄泥红薯专业合作社,与社员签订种植订单,建立了多个上万吨的山洞储藏室和对外销售渠道,形成了市场合力,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千亩扩大到现在万亩以上。

*、有利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专业合作社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前提下,把服务延伸到生产领域,帮助社员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帮助产品开拓销路,实现增产增收。如去年*月南谯绿园蔬菜经济合作社成立后,以“强社富民,发展合作经济,增加社员收入,共同致富为宗旨,探索蔬菜生产的先进知识和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在自己的实验田中试种蔬菜先进品种,在社员中大力推广,免费向社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质优价廉的向社员提供农药、化肥、地膜、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提高了农民蔬菜种植热情和社员的经济收入,合伙抱团种植经营的优势得以体现,自建社以来,蔬菜产品不仅扩大了销路,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也为每位社员增加了近千元的收入。

二、积极开展“订单农业”监管服务,把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

“订单农业”是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基础,从我区第一个南谯绿园蔬菜经济合作社建立与发展情况来看,“订单农业”对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开展“订单农业”监管服务,必须从提高农民合同意识和守约意识入手,采取多种形式深化“订单农业”监管服务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四项结合,培育“订单农业”当事人的合同意识和守约意识。一是集中培训与座谈相结合,举办特色农产品种植户及经营企业《合同法》培训班,举办农村经纪人、农产品加工、收购、经销企业座谈会,引导他们走“订单”致富之路;二是开展街头法律、法规咨询与多媒体宣传相结合,利用乡镇庙会、集市举办《合同法》宣传与咨询活动,散发合同法规宣传材料,并通过乡镇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合同法律、法规宣传;三是深入种植户宣传与重点帮扶相结合,对种植户及经营企业实施上门宣传与动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跟踪式宣传与引导;四是法律、法规的讲解与印制书面宣传材料相结合,把《合同法》的重点条文与实施“订单农业”重要性及本地、外地实施订单种植的好处,印制成宣传材料,向农民宣传介绍,提高了农民订单种植的积极性和合同意识。

*、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帮扶对象,制定科学的“订单农业”帮扶指导计划。为进一步加大“订单农业”监管服务力度,推动特色农产品种植户走订单种植致富之路,针对辖区特色农产品种养植发展迅速,订单种养殖经营还没形成较大规模化和区域化等实际情况,对“订单农业”的实施,还远远不能有效地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等原因,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深入农户和企业,按照种植、养殖、加工、经销进行分类调研,有针对性的写出调查报告,掌握实情,对症下药,制定科学的帮扶指导计划,确定涉农“龙头”企业和“订单农业”示范户帮扶对象。

*、前移服务方位,跟踪帮扶指导,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前移服务方位,把坐等指导服务变为主动上门服务,深入乡镇、田间地头,实施涉农合同指导与规范工作,指导规范农产品经营合同,引导农产品种植走“订单”致富之路;二是深入农产品经营、种养企业实施跟踪帮扶,对辖区农产品经营、种养企业合同签订与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现场指导、规范,对“订单农业”重点帮扶对象,围绕规范合同行为、扩大订单经营、提高履约能力、争创重守单位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三是认真开展涉农订单合同检查与备案工作,围绕平等、自愿、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精心审查涉农订单合同条款。

通过积极开展“订单农业”监管服务工作,把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有效地促进特色农产品实施订单种植、经营的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构建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平台,扶助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更强、走的更远。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推动辖区特色农产品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局围绕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这一主题,以红盾进村走近三农服务为载体,构建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平台。

*、加强专业市场监管,构建农产品交易平台。一是加大宣传,提高订单种植户合同意识和履约意识;二是对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或旺季收购点,配备农产品市场交易管理人员,由当地个协人员参与管理;三是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在农产品产销旺季,工商所成立农产品市场巡查小组,对农产品市场及种植区实施巡查;四是严厉打击抢购、哄打物价、克斤扣两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农产品种植户及经营户的合法利益。

农业种植发展情况篇4

关键词:现代农场;转型;农业发展

1概述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而对于地处鲁北平原的无棣县来说,实现经济稳步发展,也要做好农业转型,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同时,随着大数据的提出,以其大容量、多样性、快速的、真实性的特点,迅速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基于此,一个o2o平台,集电子商务、现代化种植、物流配送的现代农场便有了初步的模型。我县“金穗”现代农业生产建设基地为现代农场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设计思路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东北濒临渤海,西北紧邻河北,经济运行平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代化农场施行绿色无公害种植,农作物食品安全可追溯,必然会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无棣县现代农场设计着重三个模块的建设:农场交易模块、农场种植模块和物流配送模块。将三个模块整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劳作相结合的方式,使该系统的应用更贴合本地人的生活习惯。

3设计原则

(1)人性化:在农场种植过程中,制定更符合当地人习惯的蔬菜,同时不断改善土壤与环境,扩大种植品种范围,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2)便捷化: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利用快捷的物流系统,实现定点定时配送,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吃到最新鲜的蔬菜。

(3)精准化:在用户选择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利用医疗大数据对用户身体情况分析,并进行农作物推荐,使用户及其家庭对蔬菜的种植选择更加健康。

(4)绿色化:在整个系统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实现绿色化的应用,比如种蔬菜无公害,短程物流配送多使用电动工具,对产量大的农产品进行集中销售等。

4模块设计

农场交易模块、农场种植模块和物流配送模块三个模块环环相扣,每个模块都做到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的边界与分析功能,同时做好人工的准确性把控,使现代农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4.1农场交易模块

本模块主要面对用户,目的在于实现用户对农田区域的选择与种植农作物的选择。同时,农产方面也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作业,人工划定农田区域,做好命令的接收与种植区情况的把控。

在本模块中,用户要先进行注册,由系统分配一个专用的用户ip。用户注册完成后,可直接选择农产品的购买,也可选择自主种植。选择直接购买的用户便可通过专用的ip对种植区域进行监控,随时随地获得农产品的种植情况,如浇水施肥记录,成熟情况以及后期配送追踪情况。选择自主种植的用户便可获得虚拟农产的线下种植体验,通过种植区传来的情况进行浇水施肥除虫等简单的农事操作,这要求用户有较强的种植经验,而针对种植经验不足的用户,系统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种植操作指导。此外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系统进行预约,进行实地参观,这项功能能为儿童提供一个接触自然,体验生活的机会。

该模块的交易功能要求模块的实现使用jsp语言,jsp以其可跨平台、业务代码分离、组件重用、预编译的特点便于交易平台的搭建。众多银行网站皆采用此种语言搭建,以来实现交易的安全性,稳定性。

4.2农场种植模块

本模块主要面对农场经营者,目的在于实现农作物的种植。该模块主要分两个部分,现代化种植与人工把控。现代化种植节约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使得种植经营更加便捷高效,有针对性,但是由于技术的智能化并没有完全是实现,所以需要农场农作人员对农场种植情况的人工把控,弥补现代化种植带来的不足。

在本模块中,主要以无棣县“金穗”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实现智能化种植。“金穗”现代农业生产基地运用玻璃温室建筑结构和pLC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园区自然条件,对种植区域进行科学的划分与智能化的管理,实现温度调节、自动灌溉、智能通风等技术,利用温室内的视频传感一体监控器将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生长情况进行采集,通过分类处理,计算给出用户合理种植建议。同时,农场工作人员以该数据为依托,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实现农场进行精准化管理。

智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运用的是pCL单片机智能控制器,可以实现该模块的基础信息采集、自动智能模糊处理、数据显示、键盘中断、执行机构等。与matLaB相结合,创建matLaB自动化对象,实现数据的交互传输。

4.3物流配送模块

简单来说,该模块实现的是农作物生长物流配送。一方面要实现产品的追溯和订单配送相结合,一方面要实现当地的快捷绿色配送,最重要的还要做好农产品的集中销售工作。

第一,产品的追溯和订单配送的结合。产品的追溯为用户掌握产品质量信息提供了可能,保证了农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在该模块中,从农作物播种期就运用人工可识读的二维码对农田进行标注,在农作物成熟过程中将所有的农事操作、配送信息记录在内,供用户随时扫码读取。二维码技术日渐成熟,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二维码的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译码可靠性高的特点满足了农场中信息量大的需求,基于此,可以看出二维条码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第二,快捷绿色配送。由于本农场的设计面向的大部分是本地区的用户,所以快捷的配送就很容易实现。多采用绿色化交通工具,或者利用当地短途运输线路进行专人配送,专人管理。

第三,农产品的集中销售。由于“金穗”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科学化种植,提高了作物的产品,用户家庭的需求量会远远小于收获量,为了避免浪费现象发生,可与用户签订协议,对其产品进行统一销售,从而让用户获得分红。

参考文献

[1]李光宇,刘立军,李翔宇.智能温室结构设计与自动控制系统实现[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8):50.

[2]刘立军,李玉涛,李翔宇.现代农业网络化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160.

农业种植发展情况篇5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发展情况;综合应用;未来展望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关系着我国的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甚至是国家的粮食安全。目前,虽然我国的水稻耕作和收割生产中都已经展开了机械化作业,但是水稻种植技术的机械化发展还比较缓慢,仍然以人工插秧为主。这样的种植方式无法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探讨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内涵

水稻种植机械化指的是在水稻的插秧期间,采用机械来代替人工的一种耕作方式。以北方为例,水稻种植机械化指的是水稻栽植机械化,主要是插秧与抛秧两种方式的机械化作业。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是由高性能插秧机与相关的配套育秧技术所组成,一方面,该技术对秧苗的要求很高,其硬性标准是:土块规格58m长、28cm宽、2cm厚,秧苗的苗高是12-20cm,秧龄大约20天,叶龄3-4叶;另一方面,该技术对机械的选择也有要求,常用的插秧机有步行式和乘坐式两种高速插秧机,农民可以根据实际耕作情况来选择。只有将标准化的秧苗与高性能的插秧机配套使用,才能发挥出机械插秧的重要作用。而水稻抛秧机械化技术则指的是使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然后把带土钵苗从秧盘移到锥盘,依靠机械的离心力把钵体苗抛入水田中。这种方式插秧,抛得比较均匀,效率也比较高。另外,水稻直播机械化也是比较常用的,由于节省时间和节约成本,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二、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情况

1.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大苗插秧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水稻种植技术进入了机械化时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地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但是由于生产成本的限制,这些设备并没有得到推广;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机械化育插秧模式,它能够将农业机械设备与水稻种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适合我国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因而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推广。我国的水稻种植机械设备较为常见的有水稻插秧机、水稻浅栽机以及水稻直播机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插秧机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从pF455S手扶式步行4行机、2Zt-9356型乘座式独轮6行机到Z-455富来威牌4行手扶式步行插秧机,品牌不断地更新标志着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机械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2.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较快,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存在五大问题:一是技术含量低,虽然我国在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状况的限制,很多设备都得不到推广应用。二是质量不稳定,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不高,国内的生产设备以及国外引进的设备,都不能够很好地保障其质量,对于水稻的种植有着直接的影响。三是适应能力差,虽然我国在不断地引进先进设备并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但是却忽略了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导致设备的实用性较差。四是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较低,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限制,我国的很多农机设备都需要人工操作,没有从根本上降低劳动力成本。五是机械设备的材质较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机设备的生产水平仍然较低,很多材质都达不到标准要求,因而也无法保证农机设备的正常工作。

三、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综合应用

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包括五道工序,育苗、水田整地、插秧、田间管理以及水稻收割。接下来,笔者将谈谈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在这五个过程中的综合应用。第一阶段是育苗,主要是种子的处理与播种,种子的处理需要用到脱芒机,播种则需要插秧机和摆栽机;第二阶段是水田整地,主要要使用拖拉机翻地,一般是使用手扶拖拉机带水耙轮,或者是宁波拖拉机带水耙托平机进行作业;第三阶段是插秧,由于插秧方法与育苗方法的不同,所采用的插秧机械也有所不同;并且机械抛秧技术比较特殊,抛秧机也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第四阶段是田间管理,这一阶段主要是涉及到灌溉问题,一般要使用抽水机或者大型喷灌机机械喷灌;第五阶段是水稻收割,这一阶段需要使用到联合收获机、割晒机以及运输机等,可以有效地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大多数农民还是使用的是半喂入式收割机。

四、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由于水稻种植机械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因而,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并加以有效推广。首先,要提高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创新推广的反方式手段,加强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其次,政府要加大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投资力度与技术研究力度,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实现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创新一突破,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再次,要加强水稻种植机械方式与传统农艺的有效结合,在现有农艺的基础上,对农机设备进行设计与改造,提高其实际操作性能。最后,还要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的适用性,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探寻适合当地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模式,尤其是在选择机型时,要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机器,切实提高水稻种植机械与技术的适用程度。

五、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未来展望

目前我国的机械化水稻种植方法主要是采用机械插秧、机械直播与机械浅栽,但是这三种种植模式还是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到2006年为止,我国有十多个省份采用了机械浅栽的种植方式;截止2007年,我国已有27个省份采用机械插秧技术,机械直播技术的采用也呈现出稳定增长势头。总而言之,水稻种植机械化将是我国水稻产业优化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化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水稻种植事业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地推广与应用,也将给广大农村带来一个全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于凤涛.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探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4):18~18.

农业种植发展情况篇6

关键词植保机械;保有量;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建议;河北丰宁

中图分类号S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3-0213-01

丰宁县地处燕山北部,辖区内有26个乡镇,309个行政村,农户8.5万户,农业人口33万人,现有耕地9.13万hm2,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86万hm2,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马铃薯、蔬菜、中药材、油料和杂粮等,年发生各类农作物病虫害4.7万hm2,防治面积3.3万hm2。主要病虫害有土蝗、草地螟、地下害虫、玉米大斑病、玉米螟,各类蔬菜病虫害,马铃薯早、晚疫病等常发病虫害。为降低各类病虫害扩散蔓延,每年都要采取一定防控措施,针对各类作物及病虫害发生种类差异,依托农业生产种植合作社或企业,按区域成立了不同专业化防控组织,各防治组织充分发挥统一防治作用,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农药使用率和防控效果,较好控制病虫害扩散蔓延,对保障人畜、农作物及其产品,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目前,全县已有各类病虫害防治组织和专业化防治队56支,各类防治药械1236台套,农户自有施药器械9851台套,并就已有各类防治药械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存在问题等开展系统调研[1-2]。

1植保机械现状

1.1农户和防治组织植保机械保有情况

调查226户农户现有各类药械260台套,其中中小型悬挂式喷杆喷雾机32台套,容量为200~400L不等;背负式喷雾器228台套,其中背负式电动喷雾器195台套,约占75%;手动喷雾器65台套,约各占25%。调查统防统治组织16个,参与调查防治组织以马铃薯、蔬菜种植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或公司,现有各类喷雾器138台套,以大、中型悬挂式施药设备为主,其中大型施药设备62台套,容量为1000~1250L,中型施药设备76台套,一般容量为200~400L。经调查推算全县植保药械保有总量11087台套,其中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约3000台套,背负式电动喷雾器7500台套,背负式机动喷雾器300台套,大、中型悬挂式喷杆喷雾器265台套,三轮自走式打药机22台套[3-4]。

1.2病虫害防治情况

全县参与调查农户总防治面积0.1万hm2,主要是蔬菜种植大户;参与调查的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0.43万hm2,重点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马铃薯种植企业。全年病虫害防治总作业面积逾4万hm2,其中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08万hm2。

1.3各类药械作业情况

手动喷雾器数量逐年减少,主要作为边远地区农户玉米除草或蔬菜病虫害防治;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应用范围最广,农户、防治队都存有一定数量,是方便实用的新型施药设备,全年作业面积2.7万hm2,悬挂式大、中型喷雾机主要在马铃薯、蔬菜等作物上使用,年作业面积1.33万hm2。

1.4主要药械服务情况

大型机载悬挂式打药设备现有容量为1000~1250L的62台套,由大型拖拉机牵引,年作业服务面积0.33万hm2,该设备投入高,防治效率也高,作业面大,主要在马铃薯种植喷灌圈使用;中型悬挂式打药设备多服务于不够建喷灌圈的小面积马铃薯种植(13.3~20.0hm2)区和大面积蔬菜种植区,该设备由11.03~22.06kw小拖悬挂牵引,年作业服务面积0.67万hm2;背负式机动和电动喷雾器主要在玉米、小麦除草、农户蔬菜病虫害防治时使用,年作业服务面积约3.33万hm2。

2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化防治组织还局限在服务于各类种植专业合作社或种植企业内部,没有真正走出去,业务拓展范围窄,没有更好发挥各类药械使用效能,利用率偏低;二是专业化防治组织收费困难,未探索出更好的收费与防治效率相结合模式,服务与收费相差较大,有时甚至收不到费用,致使服务面偏窄,受局限;三是专业化服务组织防治队员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在病虫害识别和防治用药药液配比上掌握不准确,机器维修技术与保养能力不强,有时会造成作业速度慢、防效差等现象。

3建议

一是抓紧培训防治队员药械使用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包括各类药械使用和病虫害识别与农药配比等技术,开展更高层次技术培训班,力争每个防治队都能有至少3人以上全面型专业防治队员;二是积极宣传统防统治技术优点与好处,提高农民认识,同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三是在节约防治用药和提高防效上下功夫,提升防治队员技能和服务水平;四是提高药械使用频率,合理收费,以收费养防治队伍,不能光服务没效益,提高药械使用频次和效率,扩大病虫害防治能力和服务范围。

4参考文献

[1]陆琳.我国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落后原因浅析[J].南方农机,2010(4):15.

[2]尤勇.植保技术与机械发展现状[J].南方农机,2010(4):26-27.

农业种植发展情况篇7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病虫发生及防治情况

截止6月24日,全州大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91万亩,防治162.76万亩次。其中稻飞虱发生76.44万亩,防治143.15万亩次,全州普遍发生;稻纵卷叶螟发生11.72万亩,防治15.27万亩;水稻叶瘟发生0.85万亩,防治3.36万亩次;玉米叶斑病、玉米螟虫等零星发生。小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67.74万亩,防治70.82万亩;其中小麦锈病发生17.47万亩,防治18.79万亩,小麦白粉病发生20.87万亩,防治21.84万亩,油菜蚜虫发生10.39万亩,防治10.16万亩。

(二)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情况

1、田间调查及收集数据情况:严格按照《全国病虫测报规范》及《云南省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方法》,根据病、虫情发生发展趋势对小春、大春作物病虫害进行田间调查;从田间病、虫始发进行系统和宏观调查,每周邮件收集各县调查情况并整理分析、编写周报,按时向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测报处、省植保站、州农业局信息科报送重大病虫发生动态。今年稻飞虱特大发生,自6月5日全州启动水稻稻飞虱应急防治预案三级响应,成立了防治领导小组和应急防治指挥部,同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进一步强化了日报制度,每天将发生及防治情况上报指挥部和省植保植检站。

2、报送报表情况:截止6月24日,发出病虫情报8期580份,大、小春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周报表29份,模式报表16份,各种统计表格7份。

3、鼠情监测:每月连续3天开展农田鼠情监测,随时掌握鼠情消长动态,据监测:1~6月共捕鼠5只,平均鼠密度0.3%,最高的是1月份为0.7%;共向省植保植检站报送鼠情调查表格3期9份。

4、病虫害综合防治:全州范围内稻飞虱普遍发生,主害生最大面积达65.5万亩,发生程度重,达三级应急防治指标。州政府、州农业局高度重视稻飞虱防控工作,分别以关于做好水稻稻飞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为内容形成文件下发到全州八县,要求各县充分认识稻飞虱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早部署,落实责任,真正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把稻飞虱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并启动稻飞虱发生及防治情况日报制度,与此同时各县政府及农业部门也高度重视稻飞虱防控工作,及时启动水稻稻飞虱应急防治预案二、三级响应,成立稻飞虱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做好防治物资的调运储备,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调查统计灾情、宣传发动群众迅速开展稻飞虱防控工作,并通过组织机防队开展统防统治,提高群众防治意识,带动全州开展稻飞虱的防控工作。截至6月23日,全州共投入防治资金103.96万元,投入科技人员17819人次,投入防治人员537524人次,组织开展培训438387人次,出动机动喷雾器12181台次,开展防治143.15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45.36万亩,目前第三代稻飞虱已基本得到控制,全州田间平均虫量715头/百丛,已低于防治指标,稻飞虱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当前稻纵卷叶螟发生11.72万亩,水稻叶瘟发生0.85万亩,玉米叶斑病、玉米螟虫等零星发生。针对当前形势,积极组织人员深入田间进行宣传发动群众开展防治,共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治15.27万亩,水稻叶瘟防治3.36万亩次。

(三)植物检疫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积极宣传贯彻《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上半年来全州植物检疫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对《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1至6月份每逢集日,各县结合查验两杂种子市场门点进行宣传,全州累计出动检疫人员1000余人次,20个集日,共接受咨询3万人次,印发资料2000余份,深入种植生产基地进行植物检疫宣传200余次。通过上述方式,使《植物检疫条例》得到进一步贯彻实施。二是加强疫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加强对“红火蚁、葡萄根瘤蚜、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梨枯梢病”等监测,特别是加大对“稻水象甲”疫情的监测力度,目前正全面开展疫情调查中。三是做好调运检疫、邮政检疫和产地检疫工作。调运检疫:按照调运检疫程序进行检疫,对未发现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植物及其产品签发植物检疫证书。今年上半年全州共实施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2143批次15976吨。邮政检疫:上半年全州累计办理邮政检疫207批次,目前邮政检疫工作顺利进行。产地检疫:上半年全州累计对茶叶、水果、西瓜等开展产地检疫75725亩,其它“两杂”制种基地正在进行中。

(四)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在今年1月份与××县植保站到兴旺农资市场对部份农药经营户进行了标签抽查及对所设的放心农药门点进行了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结果放心农药店基本无违规经营现象。二是根据还有部分农药经营人员需要培训的实际,在5月份举办了一期农药经营上岗培训班,培训农药上岗人员68人,使全州的农药经营上岗培训人员累计达到1610人。三是于3~6月先后4次参加州农业局组织的科技宣传活动,对国家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农药知识》、《病虫害防治知识》等进行了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五)、积极推广植物保护新科技,提升植保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率。

1、玉米灰斑病综合治理示范。在××县平坝乡开展玉米灰斑病综合治理210亩示范。

2、设施避雨栽培防治葡萄病害示范推广,在××、砚山、丘北等县示范300亩,带动全州2000亩葡萄优质高效生产。

3、辣椒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在砚山、丘北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控制辣椒害虫应用示范,通过使用烟青虫性诱剂诱杀成虫,全州共进行示范2500亩,其中砚山县2000亩,丘北县500亩。

二、工作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今年针对水稻稻飞虱特大发生态势,州县各级部门十分重视。5月18日,××州农业局发出《关于做好稻飞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5月27日州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水稻稻飞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6月5日州农业局正式启动××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预案稻飞虱防治三级响应,这是我州农业系统首次启动农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各县农业部门及时启动水稻稻飞虱应急防治预案,相继成立了稻飞虱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农业科技人员下村指导农户开展统防统治,掀起了防治稻飞虱的高潮。

二是加强病虫监测和田间调查,严格汇报制度,及时组织防治。自6月5日启动稻飞虱防控预案以来,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形成日报和周报,及时上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测报处、省植保植检站、州农业局,同时反馈到各监测点。通过密切监测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出预(警)报,组织农户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为大面积防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三是逐步完善全州植保体制机制。由于国家植物保护事业机构只设置到县级,乡村级植保队伍建设靠市场机制配置。我州的乡村植保力量非常薄弱,为破解这一难题,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之机,全州在所有乡镇专设植保员一职,现已配备人员107名。同时为改变农业生物灾害防控靠单家独户农民完成的状况,在全州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办法,全州试行推广。

四是完善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络。××州是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站之一,现全州测报网络已趋于完善,遍布全州主要作物种植区测报网点30个,有自动虫情测报灯9台,监测覆盖我州主要农作物病、虫、鼠等生物灾害。

五是作为全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指挥中心机构,××州植保植检站承担发动和防治指导的主要工作。在应急预案执行中,及时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各县,开展防治技术培训,并在还没有一分防控专项经费到位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共为县上提供统防统治用药200公斤,机动喷雾器100台,防护服100套,防护手套120双,口罩1600个,支持培训经费5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各县开展防控工作。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经费严重缺乏,给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带来极大被动。今年由于受暴风雨日和适宜温湿度等气候条件影响,××州境内水稻稻飞虱普遍发生,呈特大发生态势,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加大了对突发性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难度。

2、各级相关部门领导对植保植检工作不够重视和支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植保工作真正提高到植物卫生防疫事业的应有地位,仅凭农业系统的植保技术人员力量太薄弱。

3、基层植保科技人员素质急待提高。今年虽在全州所有乡镇设有植保员,但大部分植保员植保业务水平较低,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知识知之甚少,加之很少有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机会,导致了对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准确性不高,指导防控水平不够理想,基层植保科技人员能力亟待提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继续抓好农作物病虫的预测预报,及时病虫情报,指导好全州开展防治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防治技术水平。

(三)加强技术人员特别是乡镇植保员的科技知识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四)加强完善村级植保应急防治队伍,应对突发农业生物灾害的发生。

(五)植物保护作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是政府公共职能,全社会应提高认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植物保护工作。

农业种植发展情况篇8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农村旅游业经济结构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居民开始选择旅游这种方式在工作学习之余来放松自己。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给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农村地区不仅开始努力发展与其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如常见的农家乐等,通过吸引城市游客进入乡村体验自然田园生活,从而增加农作物,养殖业产物的附加值。而且,旅游业发展还提高了一部分与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产品的需求,因此刺激农民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从而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的多样化,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途径。

本文使用实证分析的方式,主要探讨了旅游业附属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为农村地区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提供了重要例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农村旅游业概念的补充,以及目前农村旅游业研究的一个完善。当今社会,旅游业浪潮的一步步向前推进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地区也需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农业生产,而需要有效利用这一契机,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收入。因此,笔者认为本文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在近几年,建立文明生态村的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农村根据自己的土地实际利用方式,提供城市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旅游业附属产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口号提出后,农村旅游业开发以及通过旅游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任务的完成迫在眉睫,利用旅游业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梁沙村种植草皮为例,通过浅谈该种旅游业附属产品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将对该调研地以及其他情况相似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旅游业附属产品生产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

梁沙村种植草皮是一种旅游业附属产品,其历史已经有17年,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生产开始于07年前后。特别是国际旅游岛的口号提出以来,利用草皮美化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村民开始放弃更多的土地进行草皮种植。草皮种植与粮食生产相比收益更大。首先,草皮种植无需对其进行太多看管,仅需定期适量浇水施肥即可,到了收获季节,仅需将草皮翻起后即可卖出。一般来说,草皮一年可以种植两次,在每年第一季种植草皮翻起后,第二季可以马上进行种植。同时,一般种植草皮的土地肥力下降速率慢。其次,草皮种植收益要远远高于粮食生产。梁沙村的草皮在海南省非常有名。主要有三大类,一般用于酒店,别墅,花园等的铺设。据了解,一平方米草皮一般可以卖到3块至4块钱不等,而在春节期间,由于大量游客涌入,海南省各家酒店急需大量草皮对酒店环境进行布置装饰,因此此时草皮价格会骤升到5块钱以上。

1.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尽管梁沙村很早以前就有了种植草皮的历史,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进行全面的推广,当地村民多年来仍然以粮食种植为主,收入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2007年以后种植草皮规模逐渐扩大,真正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产业,即种植业与服务业,第一、第三产业相交融的产业。如今,梁沙村种植草皮的面积达到了15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从图中不难看出,2007年农户草皮种植亩数普遍高于06年。通过调查了解到,2007年新增的进行草皮种植的土地绝大部分并非由原粮食种植地转化而来,而是曾经的荒废土地。梁沙村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从事粮食作物的生产,使得许多土地因为产量低而被荒废,但是这部分土地却非常有利于草皮的生长,因此,2007年以后,随着对草皮需求量的提高,这一部分土地被重新开发利用,为梁沙村村民创造了新的商机。尽管草皮收益远远高于粮食种植,但是,从2007年以后,梁沙村的土地利用结构依然处于一个基本稳定状态,而并没有大面积从粮食种植想草皮种植转化。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梁沙村土地自身存在转化功能的缺陷;其二,虽然政府许诺下拨大量的粮食补贴金,然而,农民依然希望进行粮食自产,以在政府资金尚未下拨至各户,或拨入资金较少的情况下,保证全家人的口粮;其三,土地利用方式并不能实现迅速的转变,而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图2反映了2007年以后耕种土地亩数与草皮种植亩数的情况。

由图可知,2007年以后,虽然村民们已经意识到草皮种植收入将会大大超过粮食种植收入,且草皮种植面积得到了扩张,但是粮食种植土地面积仍然远远大于草皮种植面积。除了少数农户草皮种植与粮食生产土地面积将近1:1外,大部分农户都是4:1到5:1的水平,有一户农户甚至没有进行草皮种植。笔者通过了解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补贴的力度不够。2007年以来,强农惠农资金逐渐下拨到各财政局进而各财政所。在梁沙村,对于资金中粮食直补的一部分,财政所根据每亩补贴32元左右的标准下拨至各农户。但是,根据所调查的13户农户情况,家中亩数最多的也只有6亩左右,因此单个农户最多只能领到不到200元的补贴,而这一补贴,并不足以保障农户的粮食供应。因此,农户不得不利用土地进行粮食种植,以保证口粮的供给,这势必导致草皮种植面积得不到大范围地扩张。

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草皮作为城市绿化带,花园,酒店草坪,沿海别墅的重要装饰工具,在环境美化工作中的对其的需求越来越大。自2007年以来,草皮出售成为了梁沙村村民继粮食种植之后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图可知,从2007年到2008年,草皮种植收入出现了平均约670元左右的提高,其中最高提高幅度高达1300元。这一提高的主要来源是海南省每平方米草皮的市价由3块钱多升至超过4块钱。可见,梁沙村的草皮种植收入受到市价变化的限制,因此,由于08到09年,每平方米草坪的市价未出现同期较大波动,使得这两年的草皮种植收入基本保持持平。

由调研可知,在07、08、09年13户村民的草皮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中,有7户超过50%,另有3户则在50%上下波动,这反映出了07年草皮种植规模化以来梁沙村村民草皮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基本情况。从中不难看出,尽管草皮种植面积远低于粮食种植面积,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草皮种植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左右,可见草皮种植收入对村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如果将所有的土地全部转化为草皮种植用地,农民收入将会得以大幅提高。但是,目前梁沙村草皮依然面临着较为激烈的竞争,草皮种植收入完全受到市价控制,因此梁沙村的草皮种植收入并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一旦市场遇到极大冲击从而带来价格下降,会使得梁沙村村民受到极大损失。

二、政策与建议

由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2007年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的腾飞,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口号的提出,梁沙村旅游业衍生品的发展,因此受到了积极影响。在梁沙村,对于大多数农户,种植草皮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左右。一旦能够稳定并逐渐提高这块收入,梁沙村的人均收入将获得大幅提高。然而,由于政府管理方式与力度的欠缺,以及村民自身原因,这一积极影响表现并不明显。进入2010年,由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全面展开,梁沙村更应该在这一大背景下努力完善和促进现有的旅游业发展。根据所调查结果,可针对农村旅游业衍生品的发展,得到政策建议如下:

梁沙村的草皮种植业在2007年以来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为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由于农民始终不愿意放弃粮食种植,种植草皮这一特殊产业始终无法迈入成熟阶段。村民不愿意放弃粮食的生产,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政府补贴不足与不到位。笔者认为村民是否愿意进行水稻种植向草皮种植的转型,政府起到了一个重要作用。一方面,要科学引导农民使用粮食直补的补贴,可以利用这部分补贴购入家禽,家畜等,发展养殖业,招募科技人员或者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对农民进行相关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对口帮扶,动员社会人士或企业这部分群体的资金来帮助村民购入畜禽,或者资助一部分农村青少年进行专门技术的学习,将会有效地为村民提供更多的致富机会,从而使村民能够脱离通过种植粮食来维持全家基本生活的状态,而将更多的土地用于草皮种植。

同时,政府也要着重提高村民素质以及村民的科技水平和致富意识,指导村民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利益的获得,让村民真正了解及获得更多更好的富裕手段。只有这样,村民才能够获得更多收入,从而真正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梁沙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明显的先行优势:首先,梁沙村作为海南省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自然村之一,成为了推动海南省以旅游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其次,梁沙村的水土状况决定了其在草皮种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再次,随着2009年海南省全面开始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阶段,全省各界对旅游业的发展机遇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梁沙村的发展资金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其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充满希望。在未来旅游业发展中,梁沙村应该重视政府的指导作用和村民素质的提高,有效的将现有的旅游业发展产品及产业引入成熟阶段,创造更多财富,造福于梁沙村村民甚至整个新坡镇。

参考文献:

[1]陈东.闽侯县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三农问题的缓解[J].福建地理.2006.

[2]段海莉.武玮.王赞.渭北农村旅游业发展浅析[J].山西林业.2009.

[3]胡志安.农家风情吸引万家客――对鄂州市农村旅游业的调查与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1.

[4]蒋玲.陈玉成.新农村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新农村建设.2008.

[5]李周.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齐晓波.长安.胡传东.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产品依托形式与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农业种植发展情况篇9

关键词:植烟主体;烤烟;调查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29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theStatusofthemainBodyoftobaccoplantingintheRestorationofFlue-curedtobaccoGrowingareas:aCaseStudyofXishui

penGYou,YanGXianbin,LiZhongquan,menGXiang,LianGYongjiang

(GuizhoutobaccoCompaniesZunyicompany,Zunyi,Guizhou56300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researched268farmersinXishuicountyin2015,analyzedonthequalityoftobaccogrowers,plantscalesmokeandhouseholdlabor,plantingaffectedtobaccocost,professionalservicestatistics,smokethemainobstaclefactorsetc.ResultsshowedthatXishuiareaexistsfarmersstructurewasirrational,peasantincomechannelsincreased,tobaccoriskincreasedyearbyyear,plantingtobaccorevenuedecline,professionalservicelevelneededtobeimprovedandotherfactors,thestableprofessionalteamoffarmersandstrengthenthegridclientmanagerteambuilding,improvingth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thelevelofinformationmanagement,acceleratedprocessofmoderntobaccoagriculture,farmerscooperativesconstructionandothermeasurestopromote.

Keywords:tobaccoplantingbody;tobacco;research

习水县具备生产特色优质烟叶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有机高粱为习水主要种植作物,田间耕种环境保存良好,且习水拥有超过10年的种烟历史,最高年产量达1.2×107kg。习水县于2012年开始恢复种植烤烟(品种为K326),全力打造生态烟叶品牌[1]。但随着习水地区经济通胀压力增大,劳动力价格、烟用物资价格上涨,同时经济作物种植多元化(高粱、水稻、蘑菇、折耳根、红枣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方式增加,种烟的比较效益呈逐步下降的趋势[2-4]。为此,笔者调查习水烟农基本情况,对烤烟种植政策制订提供依据。

1问卷调查与设计

习水县烟农入户调查工作已连续开展1年,2015年调查涉及4个乡镇,22个种烟村,368户烟农,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问卷内容包括烟农地址、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种烟面积、愿意种烟的原因、种烟主要障碍因素、对专业化服务的满意度、对技术服务的满意度、对烟叶收购的满意度等项目[5-6]。采取由调查人员对农户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表格采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烟农素质

如表1所示,烟农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截至调查时,尚未有烟农接受高等素质教育;71.8%的烟农年龄在40~59岁;81.6%烟农种植烟龄在3年以上,说明烟农相对比较稳定,但新烟农增加的速度较为缓慢。

2.2烟叶种植规模与劳力

通过表2可知,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较为突出,其中劳动力大于3人的烟农仅占全县烟农总数1.90%,98.1%的烟农需要从附近租借劳动力,增加了烟农植烟投入;超过1.67hm2的烟农户数占烟农总数的47.55%,其植烟面积占全县植烟面积68.99%,说明近1/2的烟农掌握全县近70%的植烟面积。

2.3烟农种植成本调查

通过走访30户植烟5年以上的烟农调查发现,植烟小于1.67hm2与超过1.67hm2相比高36.54%,差异较为明显;烟农植烟1.33hm2的收益与植烟1.8hm2的收益保持一致。比较后发现,生产物资投入一致的情况下,人工投入增加明显,植烟面积在1.67hm2以下烟农收入合理(表3)。

2.4专业化服务统计

从表4可以看出,烟农100%采用专业化服务的烤烟环节有育苗、烘烤、分级,且满意度较高。受到习水地区烟地条件限制,70%以上的烟地大型机械无法进入,专业化机耕采用比例仅为38.42%;由于习水地区100%种植生态烟叶,烟农施用生物农药、物理防治措施,专业化服务采用比例较低,而且受到业务量的限制,无法满足烟农需求,合作社应对其植保工作进一步加强。

2.5受灾情况统计

经过调查发现,习水县2015年受灾面积共为13.47hm2,占植烟面积2.02%,其中回龙镇6.9hm2,良村镇5.57hm2,桑木镇1hm2,低于每年平均5%的受灾面积,成为2015年烟叶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2.6种烟主要障碍因素

在2015年调查的140户种烟农户中,认为种烟劳动强度大的有127人次,占90.71%;认为物资投入大120人次,占85.71%;认为自然灾害多、风险系数较高24人次,占17.14%;认为病虫害多、风险大31人次,占22.14%;认为种烟技术复杂54人次,占38.57%;认为调制设施不配套29人次,占20.71%;认为土地不适宜种烟46人次,占32.86%;认为种烟要靠关系33人次,占23.57%。

3习水县发展烟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烟农结构不合理

种植面积超过1.67hm2的烟地占总的植烟面积68.99%,植烟的实际收益较低,用工费用高,形成了“老板赚钱少,不如打工者”的特殊情况;且户均劳动力严重不足,仅20.91%的烟农可以满足自身植烟需求,79.19%的烟农需要请人工完成烤烟生产,农村现阶段劳动力外出打工比例较高,在家务农数量较低,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降低烟农户收入,影响烟农植烟积极性。

3.2农民增收渠道和机会增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农村经济飞跃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而且习水地区为主要的高粱产区,高粱的纯收益与烤烟相比差异不大,且所需人工少于烤烟;水稻、马蹄莲、草莓、香梨等经济作物不断涌现,降低了烤烟对农民的吸引力,网格客户经理发展烟农的难度持续增加。

3.3种植风险高

由于种植品种单一、烟田连作、土壤改良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局部烟田土壤地力下降,土壤酸化严重,病虫害逐年加重,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给烟农带来了巨大损失。部分烟农贷款种烟,若烟叶生长的区域出现旱涝、风灾、冰雹和泥石流等灾害,烟农损失惨重,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生产生活,甚至几年内没有经济能力继续种烟。

3.4种烟比较效益下降

调查发现,由于习水地区恢复种烟,为了顺利发展烟农,每年对烟农按照植烟面积进行补贴,从2016年起,习水烟区与其他烟区生产投入、享受补贴一致,且严禁烟农施用化学农药,植烟用工数量提高,发展烟农遇冷,植烟积极性受到严重挑战;烟农植烟每公顷纯利润范围处于17240.1~23540.1元,与高粱相比纯收益高4.26%~74.3%,但烤烟生产工序较多,部分烟农植烟技术有待提高,一定程度影响习水烤烟生产的发展。

3.5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山区的地形地貌严重限制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影响了整体机械化作业,无法享受专业化服务带给烟农的实惠,通过调查发现,除了专业化育苗、分级和烘烤外,其他专业化服务烟农使用率较低,且部分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4稳定植烟主体的措施

4.1稳定职业烟农队伍

保障烟农利益是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7]。针对当前其他农作物的市场价格大幅度增长,加之劳动力市场价格的上涨,应适当调增烟叶价格。在生产投入方面,要适当提高产前无偿投入,以补贴烟叶生产所必需的物资为主。结合飞水实际,投入重点应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专业化服务、新技术推广、农机补贴、引导烟农规模化种植等方面。同时,要进一步拓宽投入来源,采取烟草公司、工业企业、地方财政三方“捆绑式”投入。行业要从硬件设施配套和技术服务两个方面下工夫,全力培养一支有活力、懂技术、会管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职业烟农队伍。建议稳定种植烤烟面积少于1.67hm2,重点培植职业烟农队伍[8]。

4.2加强网格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通过公司定向培养、拓深学历、外部培训等多项措施相结合培养烟叶生产技术骨干,建立专业人才梯队,充实技术后备力量;注重教育层次培训,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知识培训,全面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切实提高技术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同工同酬的劳动分配制度,充分调动网格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创新管理考核机制,对网格客户经理的考核不仅要与其计划任务完成情况挂钩,还要与烟农队伍的稳定情况、烟农的收益情况、烟农的满意度等挂钩。

针对当前习水县烟叶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开展科研攻关,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加强基本烟田保护;二是合理轮作;三是积极进行土壤改良,大力开展土壤酸化治理,解决土壤障碍导致“病害死烟”的问题;四是充分落实烤烟上部叶4~6片一次性采烤技术,提高上部叶可用性;五是培育壮苗,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六是推广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促进肥料充分利用。

4.3提高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承接上级单位科研工作,明确目标任务,以提高烟叶生产工作效率为主线,力争解决制约烤烟生产瓶颈的问题,实现管理和制度的创新;同时强化合同管理,把信息化管理从烟叶经营环节延伸到生产管理环节,建立烟叶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涵盖烟农、烟田、生产、收购、调运、仓储、销售、财务等方面信息,建立烟叶生产与烟叶质量信息共享数据库,提升烟叶种植主体和服务主体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4.4加速烟草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快适宜山区的烟草农业机械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机配置效率和作业效率,着力解决种烟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的问题[9]。开展全程机械化试点,按照大中小适用、高中低结合、全程覆盖、一机多用的原则,集中配置机械设备。

4.5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

合作社是烟叶生产服务的实施主体,是设施管护的责任主体,是烟用有机肥生产及配送主体。开展适用技术推广、烟农技术培训、烟叶科技试验等项目,探索将基质替代、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Gap管理、不适用烟叶处理等适用技术推广任务承包给合作社[10]。探索将肥料、农药、农膜等烟用物资的配送、烟苗、烟叶的运输等业务交由合作社承担,拓展合作社业务服务范围,提升合作社盈利空间,增强合作社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福乐.规模化蔬菜生产可持续植保体系的构建[J].湖北植保,2009(2):47-48.

[2]史红亮,张正华.云南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的跨省市比较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6):14-19.

[3]张予,李瑾,郭美荣,等.农业节水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北京农业基地的调研[J].河南农业科学,2015(8):149-153.

[4]李满良,朱家明,丁才夫,等.影响恩施州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3(4):94-100.

[5]苏新宏,郭三党,蔡宪杰.基于烟农视角的烟叶生产稳定发展调查与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5):33-36.

[6]詹良,李艳.衡阳市烟叶生产现状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9):245,85.

[7]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1-4.

[8]赵松峰,程占省,高水凡.培养职业烟农的意义与对策[J].河南农业,2009(6):15-16.

农业种植发展情况篇10

[关键词]种植业;种植业保险;理赔

种植业保险对于提高粮棉油果菜等农作物生产防灾减灾,保护农民及农业经营组织生产积极性和利益,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在落实种植业保险政策中存在投保率低、投保主体不满意等情况、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期冀随着种植业保险品种的不断增加,政策措施的不断落实,实现应保尽保、受灾后精准理赔,为实现“米袋子”、“菜篮子”供给安全,为种植业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撑。

1昌乐县种植业保险的现状

(昌乐县鄌郚镇)昌乐县鄌郚镇近年来玉米、小麦保险理赔情况:

2种植业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投保率低

2013-2015这三年玉米投保率都在50%以上,相对较高,是因为收缴玉米保险费的同时落实了玉米良种补贴政策,每亩补贴10元。2016年起随着此项补贴的取消,玉米投保率直线下降,2017年投保率仅为6.6%。农民自费缴纳玉米保险意识不强。2017年-2019年玉米投保率逐年提升。因为遭遇了“摩羯”、“温比亚”和“利奇马”三次超强台风袭击,玉米受灾严重,农户投保意识有所提高。这与玉米受灾理赔情况一致。

2.2投保率低的原因

种植业保险宣传不到位,工作推广无力度,农民对此信息不知情,阻碍了投保工作的进展。投保率低,事实是有些村的村级代办员根本就没开展投保工作,并不是因为种植户不乐意交保险。

2.3灾后勘察理赔难度大难以做到精准

2017年-2019年由于遭受灾害天气,玉米理赔率分别是67.9%、99.16%、63.87%。2018年受灾情况最严重。体现了种植业一旦出现灾情就是大面积的,理赔率高,理赔难度大。

3种植业保险的发展对策

3.1加大政策对农业种植保险的支持力度。

当前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尤其的保险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应鼓励商业保险向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增加农业保险种类,不断开发经济作物保险。鼓励保险机构增加农业产业保险板块,不断积累农业保险经验。

3.2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电视、融媒体、分发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每年种植业保险相关政策,充分让投保主体了解投保品种、承保机构、保额、保费、投保主体自交比例、财政补贴比例以及保险期限等信息,增强投保主体的风险意识,提高投保的主动性、积极性。

3.3充分调动村级代办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3.3.1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种植业保险是国家制定出台的一项利国利民的补贴性政策,作为村级代办员有义务有责任必须落实,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拒绝实施,要在其位谋其政。

3.3.2给予村级代办员一定的误工补助目前种植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需要村级代办员付出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给予一定的误工补助既合情又合理。承保机构应酌情考虑给予补贴。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