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5:59

低碳环保的方法篇1

关键词: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经验借鉴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大力开发低碳能源的相关技术,减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性,进而减少碳排放总量,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形态。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对煤炭、石油等高碳资源高度依赖的基础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较低,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并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形成的环境保护体系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夯实了基础。因此,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对提高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效应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以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两个层面理解。1.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关系依然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体,而具有较高经济增加值和较低能耗及污染的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尚不显著。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已经达到约2000万辆,汽车销量占世界的比例超过20%。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一方面暴露出技术水平较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竞争力薄弱等问题;另一方面,过大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造成了严重的汽车尾气排放,汽车产业亟须进行整体性的产业优化和升级。低碳经济模式为实现其优化和升级提供了可能,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产业界的异军突起,展示了纯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和可行、重构了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汽车产业链。因此,低碳经济模式为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可能性。2.有助于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在知识经济的历史背景下,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要素贡献于经济产出,不断实施和加速技术创新的速度,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成为各经济体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创新战略已经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的层面,“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了研发创新投入强度达到GDp的2.5%的硬性指标要求。经济的低碳化发展路径能够为我国技术创新战略提供动力支持。从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上,需要通过不断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节能材料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工业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等路径来突破和产业化上述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为中国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提供充分的市场激励。

二、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发挥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1.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英国在2007年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气候变化法的国家;2008年,日本政府资助的研究小组了《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2009年,日本又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改革政策草案;德国通过的《欧盟生态农业条例》和制定与2003年的《生态农业法》是德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顶层法律体系,该法律体系详细规定了低碳农业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能、农业化肥的使用准则,而且对违反上述法律体系的法则进行了详细规定;美国于2007年颁布的《低碳经济法案》和2009年实施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等都是低碳经济的顶层立法体系。2.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法律体系建设在市场化主体的经济活动中能够发挥显著的导向性和激励,碳税就是一种具有激励功能的低碳经济环保立法实践。碳税是一种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定向税种,旨在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碳税征收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荷兰早在1988年就启动了分布式能源计划,通过计划实施,荷兰的分布式能源为电力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由1987年的2700mw猛增到1998年的7000mw,占总发电量的48.2%。同时,荷兰新的《电力法》赋予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特别的地位,规定政府对其售电仅征收最低税率。3.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实现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而实现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装备的更新,必须建立在完备的金融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在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过程中,金融法律法规等配套政策体系的支撑作用非常显著。例如,澳大利亚采取了通过金融支持的形式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于2011年颁布的《低碳农业倡议法》为其实施低碳农业战略提供了法律保障。在《低碳农业倡议法》的体系下,农户享有碳排放的交易权以及碳排放的收益权。同时,政府获得的碳排放收益用于低碳农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推广服务。通过金融支持的模式,澳大利亚有效形成了低碳农业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

三、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法律实践,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应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1.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例如在发展低碳海洋经济中海洋牧场往往被视为海洋水产品的生产系统,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海洋牧场在提供生态廊道、调节流场和物质输运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往往被忽视。因此,在制定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方面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观点,实现法律体系全方位覆盖环境监测、生境修复、资源养护等领域。2.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方面的宝贵经验,采取激励与约束相融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成为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普遍选择。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激励政策方面,对企业低碳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技术研发支出等给予支持,例如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研发经费支出可以采用加计扣除等方法;另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约束政策方面,提高碳税征收的税率,或者可以采取在碳税征收基础税率实行低税率的基础上,采取累进制高税率形式提高企业生产成本。3.加强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发达国家在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金融等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设工作,我国在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匹配低碳经济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金融配套体系建设。例如,以碳税征收为基础发起设置的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可以采用有限合作制的形式开展基金投入运作,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以企业低碳技术改造、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等为主要投向,以股权投资为主要形式,通过资本市场退出的形式实现建立在碳税收入基础上的产业投资基金价值最大化。4.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环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市场化主体具有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市场化主体的行为特征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开展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综合构建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包括环境保护效益)等绩效的定量化评价体系,并通过数据监测和收集对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定量化评价,从而为政策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奠定提供依据。

四、结语

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发挥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法律实践,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应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姜照阳,吴迪.后危机时代:循环生产模式———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必然的战略选择[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9):169-173.

[2]黄庆华,牛飞亮.低碳经济目标下的西部企业战略转型———基于灰色数学模型的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0,(2):76-79.

低碳环保的方法篇2

关键词:低碳会计;信息披露;低碳经济;会计体系

一、低碳会计理论分析

1.低碳会计的定义

低碳会计是环境会计的边缘部分,环境会计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记录和披露环境污染、污染防治、开发及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环境维护及开发利用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低碳会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责任纳入到会计核算的内容之中,从而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监督,对企业关系到自然环境资源的业务和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由此,论文得出低碳会计的定义:低碳会计是以货币或事物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计量,进而对企业低碳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以期帮助企业达到节能减排和绿色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的一门新兴科学。

2.企业发展低碳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低碳经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被世界各国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打下经济快速增长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将近70%的“高碳”产业,然而基于我国发展高碳经济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中逐渐消失的现实,我国加大低碳经济的发展力度已经是大势所趋。同时,由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已经面临困难,所以在我国资源和能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积极主动的进行产业转型并加大技术开发和创新力度,进而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继续促进我国经济的再一次腾飞。

针对我国企业的经济转型,综合考虑,有多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可能性和保障。首先,为了企业更好地在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发展,我国政府给予企业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其次,以往的经济模式过于粗放,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技术和管理落后,所以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浪潮下,仅仅是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节就存在较大的潜力。最后,由于我国的产业现状主要以第一和第二产业为主,农业方面传统的小农经济依然存在,工业中存在因盲目最求利润而加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致使部分企业依然归属资源密集型或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为企业转为低碳经济提供了可能性。

3.我国低碳会计的发展现状

对于我国的低碳会计发展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首先表现在制度上的不够完善。一方面是在低碳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上存在不足,因为低碳会计的发展不仅仅是会计问题,同时也是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针对低碳会计的研究还处在较低的层次。另一方面是缺少有关建立低碳会计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就目前会计发展现状看,低碳会计同样适用于现有的会计准则,但是由于低碳会计自身独有的特点,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建立一套专用于低碳会计的会计准则是有必要的。其次,对于人员方面也存在着些许困难。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够重视,自然也不会关心低碳会计的发展状况。在这方面,澳大利亚和日本已经将低碳经济和低碳会计付诸实践,比如日本已经在部分地方政府以及公共团体内开始实施低碳会计模式,同时积极倡导大学和医院将环境信息和低碳会计信息予以公布。不仅社会对低碳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道德缺失同样是低碳会计发展的一大障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企业着眼于利润的最大化和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忽略本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对环境信息的披露缺乏主动性。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1.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要素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企业中低碳会计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虽然关于低碳会计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但低碳会计体系在实际中应用很少。传统的会计中,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进一步分类,在低碳会计体系中道理依然。低碳会计体系中,主要有四类会计要素,一是低碳资产,二是低碳负债,三是低碳费用,四是低碳收益。针对于低碳会计体系中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可以将其建立在传统会计要素确认条件的基础之上。比如,低碳资产确认前提可以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同时与环境资源相关、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与环境资源有关的利益、为取得该项资产所付出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计量的影响

企业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及计量模式。在低碳经济下,会计仍然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同时以实物作为辅助的计量单位。针对于计量属性,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及公允价值都可以在低碳会计体系中应用。而在会计计量模式上,现行的会计计量模式可以对环境问题进行确认和计量,所以无需根据低碳会计的独特性再另行设计会计计量模式。

3.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财务报告的影响

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和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都需要经过财务报告对外进行公布。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浪潮已经来临的情况下,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将环境信息和低碳会计的信息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列示。同时要求各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转变以往的观念,提高披露低碳会计信息的自觉性,并保证其正确详细。企业的财务报告中还应该列示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应该包括环境管理目标、环境政策、企业的法律环境、企业目前的资本支出和收益以及对今后发展受环保措施的影响等。

三、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

1.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面对现今企业高投入低产出、浪费资源的情况,国外学者以及我国有关机构就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经济的持续发展看,为促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占据优势地位,提高竞争力,企业需要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加环保投入,提高对低碳会计的重视程度。首先,低碳会计信息披露是促使国民生产总值数据真实的有利因素。长期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等数据中未能将环境资源的消耗与补偿列入其中,从而导致估计数值不够真实,虚增国家经济总量。其次,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加之“高碳”向“低碳”的经济转型,不仅政府需要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监督,消费者也同样关心消费产品的绿色程度。最后,低碳会计信息的准确披露有助于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同时将促使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将环境因素计算在内,从而帮助企业在会计期末报出更加准确的财务报告。

2.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在企业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环节中,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有关的低碳会计信息进行列示。一是根据现今的财务报告模式,在此基础上将有关的低碳会计信息以嵌入式会计报表的形式列示在财务报告中。例如,在企业会计期末报出的资产负债表中增加新的会计账户,用以披露企业所拥有的低碳资产和所承担的低碳负债;在企业会计期末报出的利润表中,同样增加新的项目,将企业在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环境支出列示在其中,同时计算相关环境收益。二是通过编制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用以反映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企业在环境方面发生的支出和获得的收益。对于编制独立于企业财务报告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对相关环境法规的履行情况,企业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企业制定的环保政策,环境质量状况等。同时在报表附注中应指明相关的会计方法及会计政策,以及对相关的环境问题进行披露。

3.低碳会计信息披露应注意的问题及启示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作为同样处于初级阶段的低碳会计也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首要问题是与低碳会计相关的会计法规、标准及制度不完善,导致各个企业在披露环境信息方面无章可循,从而造成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丧失主动性,进而使资源环境的持续恶化状况得不到改善。其次是缺乏环境成本分配机制,企业采用相关核算方法核算出的环境成本在会计期末无法实现成本的分摊与分配。最后,在低碳会计信息的期初确认以及期中计量时,对环境信息缺乏可靠而准确的测量方法。由于现今的会计体系是对经济环境发生的业务或事项以货币或者实物为计量单位进行确认、计量与核算,所以针对于环境成本不易计量与核算的现实情况,将成为今后低碳会计体系发展中的障碍。鉴于我国低碳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积极借鉴国外低碳会计发展中先进的思想,将促使我国低碳会计快速健康发展。在英国,部分经营受到环境影响的企业联合建立了名为“碳信息披露项目”,此项目意在促进股东价值和企业对话引起气候变化,合理的反应气候变化并试图创造一个持久稳定的关系以及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支持位主要目的。所以我国应积极吸取国外研究中有益的的经验,建立起适合于我国国情和企业现状的低碳会计体系。

四、企业构建低碳会计体系的策略

1.制定适合于低碳会计的规范体系

企业的低碳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需要以相关的规范体制作为保障,促使企业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规范体制之下增加企业的用以保护环境的支出,同时对于环境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真实的披露。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加快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步伐是当务之急,利用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对企业的环保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为了促进低碳会计更好的发展,应该加紧制定或者修订适合于低碳会计的规范体制以及会计基本准则,建立起具有系统性的低碳会计的计量、核算、确认处理方法,进而为企业能够准确的披露低碳信息奠定技术上的基础,并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发生的环境保护的相关支出进行分析,最终实现降低环境保护成本低碳经营的目标。

2.全面提升企业中的会计人员的素质

近年来,低碳经济模式已经深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举措。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自然成为关键,有效的促进企业的低碳经营将会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然而,在部分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低碳理念往往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环境保护方面,企业的自律性较差,往往刻意躲避环境保护需要支出的费用,进而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应该加强企业的自律,促使其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设备,淘汰落后的产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给予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新技术的采用以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以及企业管理者对低碳的理念不够重视意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障碍。作为在低碳经济环境中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应该掌握扎实且全面的会计基础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的各种方法,具备学习低碳经济新理念的能力,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起低碳经济的理念,积极主动的了解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法规,严格企业自身的低碳经营行为,进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3.加强政府及社会监督

企业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其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进而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然而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经营中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本支出的控制,部分企业往往在经营中会忽视或者刻意躲避由于环境保护的责任而需要支出的费用。因此加强政府以及社会的监督成为必要,其是督促企业进行低碳经营的重要约束手段。政府应该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保证企业信息披露的公允性、合法性、连贯性,促使企业支出环保的必要支出。同时,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社会中介机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坚持以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准则,对企业的低碳经营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促使其经营符合标准。作为社会群众同样应该肩负起监督的责任,对部分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积极的举报,通过向政府相关部门举报的方式实现对企业低碳经营行为的监督。

五、总结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普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及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倡导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我国低碳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低碳会计体系的建设更是处在研究阶段,对于低碳会计体系的理论研究以及将理论与经济实践相结合将是我国今后低碳会计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岳菲.企业低碳会计体系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

[2]王亮.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体系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

[3]吕华璐.构建我国低碳会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4]万彩云.企业低碳会计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5]李林婧.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建及其有效性检验[D].湖北工业大学,2014.

[6]解翼.低碳经济下我国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

低碳环保的方法篇3

关键词:低碳装;文献综述;趋势

服装作为人类文化史的一种载体,几千年来大放异彩,不仅体现着自然环境之美,也体现着社会环境之美。现在,“低碳装”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中国服装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型行业,如何把“低碳环保”和服装的“时尚”结合起来,是服装从业者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1.低碳装的研究历程

“低碳经济”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人们也开始用“低碳”来审视服装的功能,相继出现了一些特有名词:“碳标签”、“衣年轮”、“碳足迹”。

我国对低碳服装的研究远远迟于西方发达国家。2006年底,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随后有了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保护之说,相继低碳经济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纳入了十二五规划,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国内各知名企业分分提出了各自的低碳理念,比如:可回收的别致展馆、展示环保型服装、实行体验式加盟模式、提供人性化服务等。服装科学理论上也对服装进行了低碳绿色环保研究,这方面的成果有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顾怡敏的《“绿色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与生产中的运用》,重庆师范大学艺术设计系教师李爱英的《服装设计新理念》,中国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的《降低碳排放-谁来买单》武汉理工大学与设计学院徐进波和王娜的《绿色设计-设计的课持续发展之路》等等。

2.低碳装的研究内容

2.1低碳装的含义

低碳装:泛指生产和消耗的低碳新概念全部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很低的服装,实现低碳装的方法包括选用碳排放总量低的服装,选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制成的服装,及增加服装利用率、减小服装消耗总量等。

2.2低碳装的设计方法

服装的低碳设计凸显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每个环节,主要涵盖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2.2.1设计风格低碳化

在服装设计中,低碳设计既是一种设计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技术,对设计师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目标,降低碳排放量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从而在衣―人―自然三者之间创造出一种全新互动的关系。在服装设计领域,其实现方法在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风格:

一、简约风格:遵循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VanderRohe的名言“Lessismore”的简约设计美学,用最概括、准确、精炼的设计语言来追求服装的美感,在设计过程中使用“减法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或过渡装饰环节,尊重服装本身实用的特性,把产品造型简化至极致,去掉了冗繁的形式,最终达到表现简结、合理、实用的服装风格。

二、环保风格:环保风格在服装低碳设计上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这两个方面:(1)材料的选用,当低碳和服饰开始对话,不少品牌都开始尝试绿色概念,推出环保服饰。棉、麻等天然纤维的纺织物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高于人造纤维,设计师在选用服装材料及其搭配时,应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天然纤维面料,不仅穿着舒适、健康,而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加快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近年来,世界纺织服装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绿色环保方面做出不少成绩,服装行业与科学家联合对环保材料进行研发,不断推出新型环保材料,比如再生玻璃纤维、功能性真丝、“天丝”纤维、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竹纤维,以及甘蔗、剑麻、芒麻、亚麻、香蕉叶等植物纤维都被制成了服装面料,这些新开发出来的新型纤维服装面料为实现绿色环保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材料保障。

2.2.2生产销售过程低碳化

服装的生产销售过程也是一个环保大问题,比如说在服装包装上面,用料一度的浪费是人人可见的,并且这些包装袋一般都在消费者购买回家后被作为垃圾丢弃,其使用周期不仅短暂,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如果能加入低碳设计理念,设计上采用实用简单的包装结构,材料上选用可以回收再次利用、易处理或循环再生的环保材料,一方面它可以使服装产品具有低碳绿色产品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使包装袋被消费者丢弃后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再次还节约了有限的资源,从实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其他环节,像打造节能门店,店面橱窗设计时采用可持续使用的木材、节能LeD照明设备;积极开发统仓配送系统,减少货物运输中的送货里程也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2.2.3废弃过程低碳化

低碳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在是简单的“从摇篮到坟墓”,而是发展到“从摇篮到再生”,也就是除了产品的寿命外,还包括产品的回收、利用和再处理。需要理解的是,要达到服装产品废弃过程的完全“低碳”是不可能的,只是通过高科技将其“非低碳”程度降到最低。中国李宁品牌就引入帝人集团的“eCoCiRCLe”技术来倡导低碳装,该技术能循环利用聚酯原料生产的面料制成的服装,虽然运用这项技术的成本还没有完全降下来,但是随着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这些循环再生面料技术也会赢来更多的市场。

3.低碳装研究存在的问题

低碳,绝不只是炒概念,低碳文化是贯穿始终,是不改变的,变的只是表现形式,传达的永远是以人为本,社会持续、经济持续、资源持续的思维理念。虽然当前我们只是停留在低碳理念上的传播,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迎来真正的服装低碳时代。当然,如果仅把碳排放的注意力放在设计环节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占领永久的市场,就要加强低碳理念在生产、销售、使用环节及回收机制的树立,从整体出发,将低碳进行到底,即使成本上升也值的。服装生产不是单一行业的成果,原材料生产、运输印染服装设计材料裁剪成衣生产制造销售、使用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企业链,低碳理念的传播并非只是某一个环节能单独完成的,做到整个企业链的低碳才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好的发展。

4.结束语

低碳装的市场前景是毋庸置疑的。谁使用的材质更环保,谁的设计、工艺更绿色,谁对环境危害更小,谁才会创造未来服装品牌,才能掌控未来服装企业的核心科技、核心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后的市场谁抓住了低碳服装核心价值,谁就将占据未来服装行业龙头老大的交椅。面对新的时代特征,服装从业人员应肩负起历史责任,未雨绸缪,谋划未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时尚内涵的设计理念,倡导低碳、创新之风,开启服装的低碳时代。(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参考文献:

[1]奕芭.服装流行“低碳”概念.中国消费者报,2009-11-25-第C03版

[2]王翔.低碳经济高调出场(服装经济).中国纺织报,2009-12-11-第005版

[3]李超德.低碳装的怀想.观察.

低碳环保的方法篇4

[键词]环境审计 低碳经济 必要性 影响

地球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减少以二氧化碳为表征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低碳经济已经从民间的自愿行动上升到国家的决策层面和战略层面,成为世界潮流,它将引领全球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发生深刻的变革。

环境审计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审计领域。我国环境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对环境审计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多方面影响正处于探索阶段的环境审计,为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理念,将低碳经济引入环境审计工作、分析其对环境审计的影响并积极应对是推动环境审计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将低碳经济概念引入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在环境审计中引入低碳经济概念,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符合环保的最新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审计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 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环境审计发展的需要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碳生产率)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我国资源环境保护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完全相一致。

(二) 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完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

将低碳经济纳入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可以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环境保护状况,有助于提出符合环保事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三) 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环境审计与环保学科融合的需要

环境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工作,需要根据时展及时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兴环保学科的思想,并将其充分吸收、分解到环境审计工作中去,从而保证环境审计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环境审计的影响

(一) 低碳经济影响环境审计主体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审计虽然源于企业内部,但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在低碳经济框架下,环境审计的主体将发生变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的加入将成为必然。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国际国内的种种“低碳化”政策法规最终都会落实到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上,因此,低碳经济的终端会落在企业身上,企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从工业化历史进程来看,企业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破坏者,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到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高碳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力所能及的程度。当低碳消费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银行信贷资金的获取甚至企业的税负时,内审部门需要对企业自身能源使用的合理性、利用的有效性及排放的可控性进行检验,并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核查,最终形成分析评价报告,在横向比较中找到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赢得发展优势。因此,在低碳经济下,内部审计部门介入环境审计成为必然。

随着低碳经济的纵深发展,更多的利益相者需要根据企业经过审计鉴证后的低碳消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来调整其与企业的利益系。为协调利益相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经营者需要委托独立第三方对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其责任履行情况如何,需要由独立于环境管理者之外的第三者加以监督、鉴证和评价。而注册会计师具备人力资源优势、专业能力和多年财务报表审计、管理咨询服务的实践经验;同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投资日渐增加,环境审计的业务量也必将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介入不可避免,也将成为环境审计的主体之一。

(二) 低碳经济影响环境审计的内容

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主要是政府环境审计,因此,环境审计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也就是说,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基本采用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其内容主要是环保资金财务收支审计和环境政策合规性审计。

在低碳经济下,环境审计主体将发生变化,企业将成为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主要审计对象,企业是否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低碳消费目标、政策和控制程序?产品在生产、制造、使用中是否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是否符合低碳标准?企业的低碳经济活动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企业是否以经济节约和高效率的方式履行了低碳消费社会责任?显然,此类问题必将成为未来环境审计的重要内容。

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环境审计在现有内容基础上应增加低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低碳收支的审计和低碳产品的审计认证等内容,即不仅要进行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也要逐步开展环境效益审计。

(三) 低碳经济影响环境审计方法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审计的方法还没有定论,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常规审计方法对环境审计同样适用,但环境审计的特殊性要求环境审计要有其独特的方法,目前提出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果分析、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调查评估法、人力资本法、环境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法等。

低碳经济涵盖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多个领域。在宏观方面,根据我国发展规划与国际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等低碳指标已正式列入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在微观方面,为顺应低碳经济时代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绿色会计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构建方面也有了较大收获,碳资产净利润率、处罚性环境支出比率、预防性环境支出资产碳负债率、碳负债比率、碳资产周转率、单位收入能耗、单位利润碳排放碳资产占总资产份额环保设备投资比率、能源使用减少率废弃物排放下降率等财务指标相继提出。

因此,笔者认为,在低碳经济下,随着宏观面和微观面上众多评价指标的构建或重构,分析程序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更好的应用价值,势必将成为环境审计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四) 低碳经济影响环境审计标准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标准主要是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即陆续颁布的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与环境相的资源保护法律,这些法律、法规为环境审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低碳环保的方法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会计绿色革命

一、低碳经济下会计绿色革命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低碳经济下会计绿色革命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低碳经济,实际上就是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通过更新观念、完善制度、创新技术等有效途径,加大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尽可能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开创低碳经济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现今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之中。

所谓的会计的绿色革命则是指在结合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会计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环境会计。绿色会计冲破了传统会计学的禁锢,利用多元化的手段,结合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等现状,计量企业对社会资源及环境造成的损益大小。

开创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绿色革命则是指在经济的低碳发展过程中,在会计学基本理论的观点的引导下,运用丰富的会计学方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行计量和适宜的补偿,以维护自然环境对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毫无疑问,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绿色革命对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及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及经济效益的综合提升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二)低碳经济下开展会计绿色革命的基本原则

1、法律性原则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现已出台了许多保护环境,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方针、路线等。因此,要在低碳经济下开展会计的绿色革命就必须了解、遵从这些政策法律的约束,并尽可能的使其在会计量过程中得以有效体现。

2、社会性原则

在低碳经济下开展会计的会计绿色革命意味着企业完成自身效益目标的同时也肩负着发展社会经济,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职责。因此,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必须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将企业效益与市场的宏观调控及资源保护相结合。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指低碳经济下会计绿色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开展会计的绿色革命时,企业必须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生态环境的效益也考虑其中。尤其是在会计的计量、监督等过程中都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规范企业经济活动的行为。

4、经济性原则

低碳经济下会计的绿色革命虽然是以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但这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不再重要。相反,不管怎样创新和改革,其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还必须遵从经济性原则在保护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也应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5、信息披露性原则

信息的披露是为了帮助决策者在准确、有效的信息基础上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判断及决策。要开展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绿色革命就必须在相关的会计报表中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指标信息等都进行一定的披露。而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可以选择信息的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即在进行会计计量时,政府应对企业资源环境相关信息的披露确定出一个最低披露限度,并强制性要求此类信息得以披露。而对于限度之上的资源环境信息则采取自愿性原则,鼓励但不强迫企业向社会或相关部门进行信息的披露。

6、多重计量原则

复杂的环境因素造成了在环境效益方面会计计量难度的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为更加客观地反映环境效益,我们必须进行会计的多重计量。会计多重计量则主要是指将以非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文字叙述法、图表法及指标体系法与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实际成本法、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人力资本法、替代性市场法及生产率变动法等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宜的整合与调整。

二、我国推行低碳经济下会计绿色革命的积极意义分析

(一)低碳经济下推行会计的绿色革命是时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日新月异,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情形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低碳经济下推行会计的绿色革命史时展的必然要求。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实现企业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行会计的绿色革命是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针对气候的急剧变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的不断恶化,低碳经济作为解决这些矛盾的一项有效途径已成为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推动会计的绿色革命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地保障和促进作用。尤其是低碳会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可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此外,推动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绿色革命,通过会计计量的方法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进行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事后维护的环境保护方略。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发展。

(三)推动会计的绿色革命是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有效手段

随着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的不断探索与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知。特别是在考虑到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对GDp的计算也突出了科学、真实、可持续的绿色概念。推动会计的绿色革命则可以在进行GDp的有效计算时对自然环境成本、资源消耗费用等进行准确地计量,进而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程度进行有效的衡量。

(四)低碳经济下推动会计的绿色革命是会计创新的必然条件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要想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就必须对会计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尤其是在在现行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推行会计的绿色革命是发展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会计创新的一项必要条件。

三、我国推行低碳经济下会计绿色革命的现存阻碍分析

(一)缺乏低碳经济下推行会计绿色革命的制度保障

现今,我国已经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就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行会计绿色革命而言,我国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制度上的不完善,是企业的行为的不到有效的规范,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的绿色革命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低碳环保的方法篇6

关键词:低碳标志认证;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277-02

一、低碳标志认证的意义

低碳标志认证机制是一项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有效手段,它通过给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使用和废弃全过程排放的温室气体量低于国家标准的产品发放低碳标志,来引导企业努力生产低碳排放型产品,同时也有助于诱导消费者积极选购“低碳商品”,从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低碳标志认证机制是鼓励消费者和生产者支持保护环境和气候的一种方法,需要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努力,实施低碳产品认证是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低碳标志认证机制构建

低碳产品认证和标志意味着产品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碳排放量的高低要明确法定显示。产品的碳排放量要依据产品生产的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经专门机构确认并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其目的在于提高产品信誉,保证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碳排放量不超标,在于应对有关的技术贸易壁垒。通过公正的认证机构对产品提供一个正确可靠的含碳量信息。对消费者来说,认证标志提示了消费该产品时的碳排放量或应付的碳税数量,为选购称心满意的商品提供了碳量信息,成为指导消费者选购商品的指南。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认证标志提供了销往国际、国内市场的“护照”,提高了企业信誉,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促使企业建立和完善低碳产品生产保证体系。因此,低碳产品认证和标志机制对保证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含量,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构建组织机构保障机制。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是低碳标志认证制度建设和实施的有力保障。促进低碳标志认证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组织机构包括管理机构、被授权机构以及咨询与研究机构。(1)明确管理机构。确定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确立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指导性原则、提出评审低碳标志产品种类建议和低碳标志产品标准草案、制定低碳标志产品标准、公布制度实施规则和标志样式格式、管理被授权机构、组织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监督检查等。(2)确定被授权机构。在相关部门授权下,选择或者建立被授权机构,主要负责低碳标志的注册、核验和公告工作。低碳标志认证的实施过程由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被授权机构具体承担,对每一家申请认证的企业都要进行现场检查、产品抽样、产品检测等工作,并要求企业建立低碳标志保障体系,以保证产品能持续稳定地达到低碳标志标准的要求,对低碳标志标准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评估,以确定低碳标志标准的有效性。(3)设置咨询与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应该是一个对外的窗口,主要是为提供低碳标志认证实施情况的咨询服务,特别要建立一个使全部商品生产者以及服务提供者了解或获取低碳标志认证实施资讯的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研究机构主要是负责选择低碳标志产品种类、起草技术报告和产品标准草案,向管理机构提出建议。

2.健全低碳标志机制的法规框架。合理地确定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法律法规框架,对制度设计具有先导性意义和最后保障作用,并对现实环境行为以及社会意识产生深刻影响,有利于该制度效益的发挥和制度目标的实现。(1)制定专门法律法规。建立低碳标志认证制度单纯依靠国家的宏观政策是不够的,制定低碳标志的管理办法或专门立法是当务之急。积极制定“低碳标志产品管理条例”或“低碳标志管理办法”,对低碳标志认证制度进行全面、统一的规范。“低碳标志产品管理条例”或“低碳标志管理办法”中需要对低碳标志的基本概念进行严格、科学的法律界定,明确低碳标志的种类及范围,并且对低碳标准、产品目录、标志样式等事项做出详细规定,其中低碳标准的制定对于制度建设至关重要。(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现在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很大一部分仍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计划经济的特征已明显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与资源管理相关内容进行规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下,强化低碳发展的力度,为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全面实施提供现实可行的环境法律保障。完善清洁生产和政府绿色采购相关规定,以低碳标志认证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推动政府绿色采购。

3.构建科学的认证机制。确定认证过程是整个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核心,即认证机关应对符合特定环保要求的产品和企业,依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对产品或企业进行认证的过程。低碳标志认证的基本流程可以借鉴环境标志认证及绿色食品认证的经验,基本流程如下:具备申请条件的企业向被授权机构提出书面申请书,由产品办公室初审,被授权机构做出实质审查,并根据企业申请材料、产品检验报告撰写评价报告,提交技术委员会审查,被授权机构收到技术委员会审查意见后,汇总审查意见,批准认证,并由被授权机构颁发证书并公告,才能获得低碳标志产品生产企业资格。

4.构建低碳标志的认证监督管理机制。在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监督管理是很重要的环节。选择合适的监督管理方式,如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对低碳标志认证制度进行监督检查。(1)监督管理机制的内容。低碳标志认证过程中存在许多需要监督的环节。1)对企业的监督。每年对申请认证的企业都要进行现场检查、产品抽样和产品检测等,评估其低碳指标的达标程度,以确定低碳标志产品标准的有效性。2)对被授权机构的监督。为了依法约束权力、防止权力的懈怠与滥用,所以通过规定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实现对被授权机构认证权的监督。3)对低碳标志的监督。强化法律责任是保障低碳标志认证制度实施的重要一环,应分别规定对未按规定标注低碳标志、未备案低碳标志、使用的低碳标志样式和规格不符合规定要求以及伪造、冒用、隐匿低碳标志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及相应处罚。(2)监督管理的实施方式。监督管理的方式主要有:1)司法监督,即被授权机构每年不定期检查。被授权机构不定期地深入已通过低碳标志认证的企业实施检查,对照企业的各种低碳标志产品标准和工艺手册,逐步检查其落实情况。2)社会监督,即公众参与。由于低碳标志是一项由市场驱动的环境保护措施,低碳标志认证的关键在于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以及企业藉此获取的市场份额,因此重视企业以及社会团体对低碳标志认证的参与。在低碳标志产品标准的审查阶段,应该及时公布审查的内容,以便公众的监督。

三、实施低碳标志认证的行动策略

1.开展试点示范。目前,鉴于中国关于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低碳标志认证机制的真正建立还需要长时期的努力,如何研究出合理科学的方法将产品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量衡量出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和验证。为了形成合理的碳排放核算方案,应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开展实际的试点工作。另外,根据产品和企业的不同特性,选择若干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产品和企业开展试点研究,试行低碳标志认证制度,为进一步实施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2.强化政府推动作用。从国外经验看,环境标志和能效标识制度的有效实施,政府支持是关键。落实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提供诸如激励、税收、补助、低息贷款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温室气体减排的初始动力。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从经济、计划、技术、物价及金融、工商、税务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给予经济激励,支持低碳标志认证制度推行,如对生产低碳标志产品的企业实行贷款优惠、降低低碳标志产品的各种税收、增大企业的利润留成,促进低碳标志认证制度全面推行。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政策,随着市场放开程度的逐步深入,政府采购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将低碳标志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中,通过政府采购市场的巨大拉动作用,为低碳标志产品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3.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要尽快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先进低碳技术方面的差距,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共同研发、沟通交流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低碳标志认证制度的发展。及时了解掌握国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低碳标志产品标准、技术法规以及低碳标志的发展动态,主动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出口,还可利用别人的技术及限制措施发展自己。积极加强与国外低碳标志的互认工作。随着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应高度警觉产品的低碳问题会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壁垒。

4.加强宣传教育及公众参与。民众的行为方式和消费选择,是企业生产的方向盘,也是政府决策的指南针。因此,只有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低碳标志,了解低碳标志产品的优势,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行为意识,逐步达成关注低碳消费行为和模式的共同意识。

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保护宣传途径,争取社区、街道、居委会等各方支持与参与,把低碳标志宣传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围绕着提高公众意识和低碳消费意识,逐步将温室气体减排和节能环保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作用,努力实现中国低碳标志的宣传。

参考文献:

[1]龚叶萌,陈泽勇.中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认证技术,2013,(7).

[2]黄鸣,印慧,程益军.低碳产品认证发展综述与相关建议[J].质量与标准化,2011,(S1).

低碳环保的方法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意义;主要问题;建议和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低碳经济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能源,通过用新能源、低碳能源来替代或减少原有石化能源的使用,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消耗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发展。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目标性和技术性三个主要特征。在发展方向上,低碳经济注重的是绿色经济、节能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它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是适应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意义。最后,发展低碳经济适应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道德观、科学发展观。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需求加速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最终转化为对能源的需求。煤炭消m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的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

(二)低碳技术水平的制约

我国总体的自主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现有降低碳排量的技术水平有限,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如氢能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等。在发电行业中,我国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高参数超临界基组技术等也尚未成熟,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于火力发电。因此,我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低碳技术水平的制约。

(三)污染产业和污染产品的国际转移

国外污染产业和污染产品的国际转移,也加剧了我国的碳排放问题。由于各级政府偏重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强烈,致使一些国外污染较重的产业以对华投资的方式转移到我国。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相对发达国家环境标准而言,我国的环境标准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国外污染行业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向我国转移。此外,发达国家通过贸易转移方式向我国家输入危险废物。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相关的限入标准和措施,给予了污染产品转移的机会,这也成为我国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方面。

(四)国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投身其中,同时也需要国民的积极参与,尤以提高国民低碳环保意识最为关键。从消费角度看,我国国民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一是污染性消费比重很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次性商品的消费。二是存在严重的陋习性消费,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盲目追求排场:要大排量的汽车,毫无必要的私家车出行等等。这也导致污染产品的消费不减反增,已经制约成为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顽疾。

四、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一)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推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策,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是控制碳足迹的关键。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淘汰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企业。只有大幅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制开发。

国家应成立专门的低碳经济研究机构,制定低碳技术研发计划,为从事低碳经济的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鼓励企业研制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限制高碳排放,走节能、降耗、清洁的生产道路,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还应注意加强国际企业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低碳技术转让,并整合国内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多途径地迅速推广和应用。

(三)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制度是发展的保障,低碳经济要想健康顺利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构建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失灵的时候,法律手段必须发挥作用。完善立法的同时要严格执行现有法律,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强化法律约束力,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四)推行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推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生活政府应该首先从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入手,加强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增强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培养民众的低碳消费观念。一旦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低碳生活方式得到认可,普通民众就会努力为社会的环保事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同时作为公民,我们应时刻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2]郭万达.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4)

低碳环保的方法篇8

一、将低碳经济概念引入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在环境审计中引入低碳经济概念,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符合环保的最新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审计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环境审计发展的需要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碳生产率)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我国资源环境保护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完全相一致。

(二)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完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

将低碳经济纳入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可以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环境保护状况,有助于提出符合环保事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三)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环境审计与环保学科融合的需要

环境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工作,需要根据时展及时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兴环保学科的思想,并将其充分吸收、分解到环境审计工作中去,从而保证环境审计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环境审计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影响环境审计主体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审计虽然源于企业内部,但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在低碳经济框架下,环境审计的主体将发生变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的加入将成为必然。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国际国内的种种“低碳化”政策法规最终都会落实到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上,因此,低碳经济的终端会落在企业身上,企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从工业化历史进程来看,企业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破坏者,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到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高碳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力所能及的程度。当低碳消费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银行信贷资金的获取甚至企业的税负时,内审部门需要对企业自身能源使用的合理性、利用的有效性及排放的可控性进行检验,并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核查,最终形成分析评价报告,在横向比较中找到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赢得发展优势。因此,在低碳经济下,内部审计部门介入环境审计成为必然。随着低碳经济的纵深发展,更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根据企业经过审计鉴证后的低碳消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来调整其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为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经营者需要委托独立第三方对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其责任履行情况如何,需要由独立于环境管理者之外的第三者加以监督、鉴证和评价。而注册会计师具备人力资源优势、专业能力和多年财务报表审计、管理咨询服务的实践经验;同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投资日渐增加,环境审计的业务量也必将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介入不可避免,也将成为环境审计的主体之一。

(二)低碳经济影响环境审计的内容

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主要是政府环境审计,因此,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也就是说,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基本采用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其内容主要是环保资金财务收支审计和环境政策合规性审计。在低碳经济下,环境审计主体将发生变化,企业将成为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主要审计对象,企业是否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低碳消费目标、政策和控制程序?产品在生产、制造、使用中是否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是否符合低碳标准?企业的低碳经济活动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企业是否以经济节约和高效率的方式履行了低碳消费社会责任?显然,此类问题必将成为未来环境审计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环境审计在现有内容基础上应增加低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低碳收支的审计和低碳产品的审计认证等内容,即不仅要进行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也要逐步开展环境效益审计。

(三)低碳经济影响环境审计方法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审计的方法还没有定论,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常规审计方法对环境审计同样适用,但环境审计的特殊性要求环境审计要有其独特的方法,目前提出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果分析、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调查评估法、人力资本法、环境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法等。低碳经济涵盖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多个领域。在宏观方面,根据我国发展规划与国际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等低碳指标已正式列入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在微观方面,为顺应低碳经济时代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绿色会计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构建方面也有了较大收获,碳资产净利润率、处罚性环境支出比率、预防性环境支出资产碳负债率、碳负债比率、碳资产周转率、单位收入能耗、单位利润碳排放碳资产占总资产份额环保设备投资比率、能源使用减少率废弃物排放下降率等财务指标相继提出。因此,笔者认为,在低碳经济下,随着宏观面和微观面上众多评价指标的构建或重构,分析程序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更好的应用价值,势必将成为环境审计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低碳环保的方法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法律体系;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293-02

一、低碳经济及其法制的意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低碳经济”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早在2007年,原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上也提出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行为。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为了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低端后高端、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要加强低碳经济立法和执法,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以确保其健康地发展,使其低碳法律体系充分体现民心民意,以充分发挥低碳经济法制在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变革转型过程中的引导和促进功能。发展低碳经济,法制要先行。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现实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十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战略部署。目前,我国积极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如《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等多部法律,同时,还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规划与政策。显示了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实现低碳发展的决心,也为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

但是,由于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尚处在起步阶段,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方面仍处于薄弱的状态。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首先,我国的有关立法在体系上并不完善,如石油、天然气等主要领域的能源单行法律仍然缺位,同时也缺少能源公用事业法,这将导致能源与环境相协调的作用领域不够全面。其次,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这也是导致我国目前环境执法效果不佳、环保状况不能得到根本改善的重要原因。再次,现行的一些相关法律、规划规定的执行措施上虽然也涉及到以税收优惠、补贴等奖励手段来激励公众与企业自愿实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行为,但是却没有规定细化的奖励手段与程序,导致在现实中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发挥作用不够[2]。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对策分析

(一)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建设,要坚持合理的立法理念

构建低碳经济法制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构建低碳经济法制建设要符合我国国情,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经验。二是,注意维护国家利益。在对低碳经济立法的过程中,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预防与治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和政策,使低碳经济的发展真正为人民造福。三是要制定配套的政策及制度。我们要完善税法,创新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与财税制度。利用碳税收政策抑制能源需求过快增长,逐步提高矿物燃料的价格,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通过金融、财税制度创新,规范新建企业的低碳技术标准、准入门槛,提高已有企业的低碳技术使用及研发水平。运用利益补偿等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利用政府补贴、补助以及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投资流入。

(二)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立法进程

在建设低碳经济法律体系要坚持科学立法。一是科学制定法律法规,限制高碳产业。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分类别制定法律法规,对高耗能产品设定强制性的节能标准,严格限制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严格限制碳排放高、污染较重产业的发展。二是实施财税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通过金融、财税制度创新,规范新建企业的低碳技术标准。三是建立认证制度,改善消费结构。实施“绿色证书”制度,由国家认可后颁发认证证书,达到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能源认证制度的实施,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将起到重要作用[3]。四是完善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相关法规体系,完善气候变化立法体系。

四、总结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善经济发展质量,避免资源滥采、污染滥排,延缓人类自我毁灭进程。所以,加快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与政策,建立一个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法律体系,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磊.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和法律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0,(6).

[2]韩树艺.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环保家园[J].团结,2010,(1).

[3]王利.低碳经济: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之基础――兼谈中国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完善[J].池州学院学报,2009,(2).

Researchonthelegalsystemofthelowcarboneconomy

LiZhen-kai

(Huzhongdistrictcommitteepartyschool,DaXinganLingareaofHeilongjiangprovince,DaXinganLing165036,China)

低碳环保的方法篇10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低碳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因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亟须法律的规制和监督。面对日益壮大的低碳经济发展势头,全人类必须达成一个共识,即一旦低碳经济的发展离开了法律法规的保障是寸步难行的,需要大力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进而从技术和法律层面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宏大目标。

1、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并在政策与法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探索,也在保障低碳经济稳步发展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政府也在不断地制订很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也出台了很多促进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迄今为止,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方面已经制定了《煤炭法》、《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这些法规发挥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我国同时还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很多与前述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计划和政策。更是为我国低碳经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上述中的现行法律法规大多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层面目前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这都会制约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根据笔者的研究,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能源方面的基本法律法规相对欠缺

现今施行的能源方面的单行法律主要有《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内容比较单一。随着国际社会能源问题的突出和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趋势,能源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急需制定一部系统的能源基本法,去监督各种能源开发利用的行为,规范能源开发秩序,进一步从立法层面推进低碳经济的理念,促进我国能源经济的有效发展。同时,能源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将会促进能源领域单行法律的制定,也能为其他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修改提供很多实践性的建议,这些最终可以有助于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有效完善。

(2)现行的低碳经济法律内容相对滞后且缺乏可操作性

现行的低碳经济法律主要有《煤炭法》、《电力法》、《矿产资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在这些法律规定中,部分有关低碳经济发展与规范的内容规定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太符合,有的甚至偏离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状况。由于我国长期受到这样一种立法思想的感染,即制定法律时尽量“宜粗不宜细”,同时我国现行很多的低碳经济方面的法律条文多属原则性的规定,规则性不够突出,具体内容规定不明确,非常缺乏操作性。如果不能从细节入手,从明确的规则做起,就不能达到有效规范、调整和解决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目的。

(3)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做出了重要的改变,即大力推行低碳的理念,发展低碳经济。而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定,是由一系列庞大繁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综合起来进行调整的,迄今为止还未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也缺乏一部专门引导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此外,就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制定实施的法律与其他的法规、规章而言,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法律之间、法律与法规、规章之间存在极不协调的现象,同时缺乏体系性、全面性,此种状况对我国大力推行低碳经济这种发展模式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1、加快能源立法,完善低碳经济法制建设

我国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涉及能源方面的法律主要有《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和《节约能源法》等,但在目前的能源开发和监管规范中存在着很多弊端。如看重政策轻视法律法规、看重部门管理轻视综合调控等,且其他单行能源法对某些领域或方向不能做出调整和监督,影响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进程。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系统地制定一部《能源法》或《低碳经济法》势在必行,并且刻不容缓。

2、建立健全保障低碳经济运行的行政法体系

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来看,需要重新统筹政府的职能,去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发展低碳经济,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转变政府职责。要想建立健全保障低碳经济健康运行的行政法体系,就要致力于将依赖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成本的发展思路转变成依赖管理创新、科技进步的新思路。因为发展低碳经济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大力推进,更重要的是必须从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探索低碳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其中的一般规律,参照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明确地建立健全严密有效、相互制约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

3、制定并完善配套法规,努力促进低碳经济有效发展

在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除了完善环境与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外,还需对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其他法规作出适时适度的修改,包括涉及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部门法,如民商法、经济法等。就民商法方面而言,主要是碳交易这一层面,政府需要对相关企业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减少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在经济法领域,可以制定一些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性规范政策,对低碳经济的运行发挥正向的刺激和引导作用,也可以通过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规范低碳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