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十篇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十篇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8:26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4.98±12.57)岁;其中4例行子宫全切术,7例行子宫次切术,14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对照组患者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5.23±12.78)岁;其中5例行子宫全切术,8例行子宫次切术,12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两组患者年龄和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术前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应详细告知其手术的方法及相应的注意事项。由于许多患者在手术前会担心手术会对身体及术后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出现不安、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在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同时,因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症状,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给予合适的心理指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②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常规消毒,并根据患者的血压给予合适的降压药物,辅助手术医师完成手术。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压的变化,待患者回到病房后,每隔30min对患者测量1次血压,若出现血压不稳情况则立即通知医师并进行合适的处理。待患者血压平稳超过1d后可改为每隔2h测量1次血压,超过3d后可改为测量2次/d。对出现伤口疼痛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并按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适当的镇痛药物进行治疗。患者血压平稳1~2d后可协助患者下地进行适当活动,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使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患者干预后的生命质量进行评分,其包括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功能、活力、总体健康及疼痛等7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对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对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诊断为良性,其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失调及腹部有肿物等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从而导致子宫肌瘤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在两种疾病的作用下,在围手术期很容易出现术后感染和血压升高等症状,从而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篇2

doi:10.14033/j.cnki.cfmr.2017.9.0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09-0076-03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高血压患者脑内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疾病,当患者由于出现如情绪激动、用力时而突然发病,目前普遍认为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弹力降低、脆性增加及血压冲击下血管内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即粟粒状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可引起颅内血管出血[1]。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等症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患者的急性心血管疾病[2]。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传统开颅术及微创手术,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将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为,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45~73岁,平均(57.1±2.6)岁;观察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44~74岁,平均(56.9±3.2)岁。两组患者经临床多项检查均得以确诊为首次发病,且均需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家属)均为自愿选择护理方式且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包括手术护理和术前术后的治疗护理等。

1.2.2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

1.2.2.1术前护理(1)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禁忌内容等;同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用于患者治疗的设备、参与手术人员的资料情况、护理内容及护理人员的情况。(2)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心理沟通,采用成功的手术范例来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使患者能安心进入到手术阶段。(3)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并把手术的准备情况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叮嘱患者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头部清洁等。

1.2.2.2术中护理(1)手术前再次检查患者的术前准备,引导患者提前半小时进入手术室。(2)对可能影响手术的包括使用设备及器械和药物的完整性、正常性及消毒情况等进行再次检查确认,并做好手术出现意外的备用设备、物品等。(3)对影响到麻醉效果的体位进行指导,保持患者的合适体位以利于麻醉的顺利进行,并在手术中听从医生安排及时做好备用设备的参数调整等。(4)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的穿刺创口或切口进行无菌包扎,并仔细核对检查手术使用器械和敷料等,避免出现差错。

1.2.2.3术后护理(1)进行预防感染的护理准备:保持病房有良好的空气质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病房的消毒;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因个人不洁卫生而造成的细菌侵入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等;注意饮食因素(如不洁、油腻、辛辣、生冷等),并注意餐具的卫生消毒;对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而可能产生的压疮等进行护理准备,如准备气垫床、护垫等。(2)治疗的护理准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颅内压等,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脑部引流量等。(3)呼吸护理准备,帮助患者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可以采取为患者拍背并给予吸痰支持等多种方式来改善患者的呼吸,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4)观察患者的尿液情况如尿量、颜色等,防止泌尿系统的感染。(5)根据病情给予患者充足的水电解质补充,保持患者体液平衡,对饮食困难的给予营养液支持,以维持患者治疗时的营养需求。(6)保证留置颅内引流管妥善固定及畅通,避免出现折叠、扭曲、脱落和堵塞情况,保证各引流管畅通,并注意管道的固定及接触部位的消毒情况,在引流管拔出前需实施闭管试验,避免发生脑积水。(7)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并对运动可能出现的意外加以防范,通过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8)出院预见性护理:将患者出院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情况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合理饮食(采用少食多餐方法多食蛋白质,低脂肪、低糖及无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一些利于身体恢复的运动并尽量避免头部进行剧烈运动,禁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1.3?^察指标

将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值内容。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优于对照组的14.29%,差??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97.73%,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高血压病常导致患者的脑底小动脉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降低了血管壁的强度和韧性,并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后形成微小动脉瘤[3-4]。而当患者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即可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出现破裂而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并转为中枢性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篇3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血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16-01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子宫肌瘤发病率显著上升,成为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25%,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不同程度的贫血、痛经等,体检腹部可触及肿物和出现压迫症状等,通常进行手术切除,而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属于子宫肌瘤的一类特殊群体,手术时有着较高的风险,同时身为女性患者实施子宫半切或全切术,往往会存在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实验旨在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需做手术患者5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35~69岁,平均年龄为45.5±5.5岁,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入选标准:①经B超检查均为子宫肌瘤患者,并确定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②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26例,子宫次全切术16例,子宫全切术10例;④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⑤排除过敏体质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清等一般资料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治疗(复方利血平片1片,每日3次,配合卡托普利1片,每日1次),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保证患者术前有充足的睡眠,并要清洁阴道,可用碘伏棉球进行阴道冲洗,尤其注意擦洗后穹窿处,同时手术前日晚与次日晨都要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清洁患者和灌肠。2、高血压护理要定期监测血压,监测结果要及时报告医生,适时调整药物治疗和鼓励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食蔬菜和水果,有水肿的患者应低盐饮食,同时要补充铁和钙剂;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讲解疾病与健康的关系。3、预防感染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注意个人卫生――如房间要保持清洁,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定时开窗通风;术前指导患者穿透气质软、厚薄适宜的内衣;术后每次大小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值,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3观察指标采用生活质量量表[2]评分,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心理卫生、精神状态、肌体疼痛、活力和总体健康八个内容,每个内容各25分,总分为200分,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每日监测两组患者血压3次,观察并记录血压变化情况,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血压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结果

1周后,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值为167.2±7.8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值为143.5±9.7分,患者干预后收缩压134.6±4.2mmHg与舒张压82.8±4.6mmHg明显低于干预前146.8±6.4mmHg与98.2±6.8mmHg;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值为154.6±7.2分稍偏高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值为分146.8±8.9分,患者干预后收缩压144.6±6.6mmHg与舒张压98.2±6.5mmHg较低于干预前148.2±7.2mmHg与102.4±7.6mmHg,两组患者的结果比较,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血压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不断改变,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由于子宫是女性特征的重要器官,实施手术切除对女性的心理影响很大,患者极易产生心理障碍,且手术的创伤、治疗的效果以及生理机能的改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反应,此外,血压是否控制良好,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的成败及预后都有重要影响,这也是妇产科护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3]。

围手术期指以手术治疗为中点,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护理干预效果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与患者预后[4]。由于血压变化对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很大,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密切注意和及时疏导患者情绪变化等妇产科疾病的常规护理,还要加强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如高血压病:加强饮食管理,合理控制血压,鼓励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术后早期活动)。在护理干预围手术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加强与患者沟通,积极做好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诊疗、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为手术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做个良好基础[5]。由表1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值变化和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照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值变化和血压控制情况,表明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手术做了良好准备,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汪琴,张洁.现代临床研究子宫肌瘤报道[J].中国妇产科学,2011,13(7):234-235.

[2]李自如,汤敏,张嘉俊等.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中国量化标准研究[J].中国实用临床医学,2010,15(21):467-468.

[3]王俊,刘海阳,黄朝等.临床研究护理在围手术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J].华西医大学报,2011,13(11):233-234.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篇4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血压;护理干预

39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5-02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就诊时肌瘤往往过大或存在多个肌瘤;且患者多为育龄期妇女,子宫肌瘤又多选用子宫切除或肌瘤切除,失去子宫的打击对于患者的心理来说是极大的应激事件,有必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特别是本研究中多选取的对象,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高应激状态下易发生围手术期的意外,这是医护工作者和患者都不想看到的不良结局。我院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显著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我院的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计80例,年龄在34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岁;高血压病程时长在3年到23年不等,中位时长为9.5年,其中一级高血压患者46例,2级高血压24例,3级高血压10例,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按入院时间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计40例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计40例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时长和高血压病情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大多数患者行腹式手术,少数行阴道或腹腔镜手术;共行肌瘤切除术41例,干预组21例,对照组20例;共行子宫切除术39例,干预组23例,对照组16例。术前合并贫血者给予补铁、输血、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术前合并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手术当天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2.2护理策略

1.2.2.1一般常规护理两组皆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包括:①术前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其次,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膳食营养,特别是对于合并贫血的患者,要多食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第三,对于患者的血压要经常测量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血压波动,辅助医生合理选择降压药物。②术后护理,首先保持患者居住的房间通风干燥,床单整洁干净,叮嘱保持心境平和,减少情绪大波动;第二,帮助患者在床上进行康复活动,最好不要过早下床,但可在床上活动四肢,特别是下肢的活动非常必要,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最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手术后24小时责任护士应注意血压,有较大波动要及时汇报病情。

1.2.2.2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干预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策略,首先为了集中有限的医疗资源在急需的患者身上,将干预组的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分级按照病情评分,高血压一级为1分,三级患者为3分;子宫肌瘤单发者1分,多发者2分;有其他合并症者每项1分;总得分在4分以上为重点干预,总分6分以上为特重干预。干预组内可分为普通干预21人,重点干预14人,特重干预5人。

1.2.2.2.1术前干预首先,术前的心理干预,旨在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害怕的心理,在传播正确医学常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多于患者谈心,树立痊愈的信心;第二,快速降压护理,患者在围手术期往往需要快速降压,以满足手术的需要,降低手术的风险,特别是重点干预和特重干预的患者要教导其正确的起床方式等,不要突然从床上坐起等,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辅助降压药的合理选用;第三,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的能力,合理使用腹压等。

1.2.2.2.2术后干预首先,给予镇痛护理,手术后伤口疼痛会造成患者的应激,从而升高血压发生意外,所以镇痛护理十分重要,轻度的患者给予心理安慰,重度给予镇痛药或镇痛针等,及时的镇痛能帮助患者减少应激;第二,便秘的护理,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有便秘史者给予重点干预,可给予开塞露等导泻,合理使用腹压排便,禁止大力屏气防止刀口裂开等情况的发生;最后,给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特别是行子宫切除的育龄女性,注意其心理变化并帮助患者走出疾病的创伤。

2结果

干预组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围手术期无中风等不良结局,发生2例并发症,分别为切口感染和切口延迟愈合;对照组患者亦无死亡病例,发生并发症4例,包括2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延迟愈合和1例高血压危象。两组均未见护理合并症;干预组住院时间较观察组缩短,且患者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子宫肌瘤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在我院常见,在护理工作中需给予足够重视,因为在手术应激的过程中,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不良结局,这是医患双方都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将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使医患双赢,有助于疾病的痊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显著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品梅,方艳.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体会[J].华北煤炭学院学报,2011,05:232-233.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篇5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5)16-0131-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erioperativenursinginterventionin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ofsmallbonewindowcraniotomyinclinicalnursingeffect.methodsall80casesofpatientswithcerebralhemorrhageinourhospitaldatawereanalyzed,selectedpatientsunderwentsmallbonewindowcraniotomytreatment,dependingontheperioperativecareprogrampatientsweredividedintoacontrolgroupand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conventionalmethodsofcare,implementationoftheexperimentalgroupperioperativenursingintervention,nursingresultswerecompared.Results95%oftheexperimentalgroupforperioperativecareprogramhadsignificanteffect,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efficacyratewas85%)(p

[Keywords]perioperativenursingintervention;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Smallbonewindowcraniotomy;Careeffect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与其他疾病相比具有发病快、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1]。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多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但是部分患者围术期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患者长期疗效欠佳,治疗依从性较差。近年来,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2]。为了进一步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在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效果,本研究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根据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干预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47~71.7岁,平均(54.2±0.8)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4h,平均(2.4±0.6)h;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18例,高中、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6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0.9岁,平均(53.7±1.3)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2~5.5)h,平均(2.6±1.0)h。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16例,高中、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两组入选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两组入选患者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入选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采用头部Ct检查确定患者血肿位置,并且以出血面积最大、最接近颅部作为切口处,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沿患者颞肌纤维方向做直切口,然后钻开颅骨,并将骨窗直径扩大到2.5cm,充分暴露颞中、上回,患者手术过程中不能损伤脑供血,到达血肿处后,吸出血肿,手术后做好患者抗菌等工作[3]。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如下:患者入院后告知患者我院基本情况,向患者宣传教育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的原因、手术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4]。干预组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患者手术前部分患者内心不免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再加上患者对脑出血知识了解相对较少,部分患者甚至拒绝治疗。因此,护师应加强与患者沟通,详细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的优势,如微创性、有效性等;同时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护师还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协助患者接受各项检查,并对术前必要的器械、药物、工作等做好充分的准备[5]。②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师要辅助医生帮助患者采用方便舒适的,熟练传递器械等,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呼吸、脉搏等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进行有效的处理,提高手术成功率。③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护师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并保持引流管的固定和通畅,对引流液的色、量等详细记录。同时手术后护师帮助患者翻身,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且术后加强患者血压的动态观察,定时观察患者病情。术后3d对患者进行颅部Ct复查,无异常患者可择日出院[6]。并发症的护理:做好术后高热、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护理工作,指导患者配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防止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应激性溃疡致消化道出血。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对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至好转。

1.3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消失,实验室指标检查正常;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改善,实验室指标检查部分异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没有明显变化或患者病情加重[7]。

1.4评价指标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aDL量表包括躯体系统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医院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满意率以达到90分及以上为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率比较

干预组95%对围术期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干预组手术时间(3.53±1.34)h、平均住院时间(22.89±1.2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干预组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颅内感染、脑梗死,对照组发生应激性溃疡、切口脑脊液漏、肺部感染、颅内感染、脑梗死、再出血的例数明显多于干预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vs40%,p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组aDL评分(16.2±3.7)分,躯体功能评分(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高血压脑出血更多地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但部分患者手术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较多,致残率也比较高。

近年来,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术前予以积极的病情评估和生命支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妥善做好引流管观察护理,积极预防术后各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给予有效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指导,可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中,干预组95%对围术期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85%)(p

本次研究中,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vs40%,p

同时,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让患者手术前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对患者围术期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地去除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发烧等,能够促进患者疾病早日愈合,预防脑出血复发。最后,围术期护理干预还能够让患者保持一种最佳状态,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和围术期护理,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11-15]。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手术时间为(3.53±1.34)h、平均住院时间为(22.89±1.2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时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房海英,谢莉,孙静.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7):767-770.

[2]周萍.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2014,8(4):289-290.

[3]王赣江.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26):58-59.

[4]王海波,缪永华,管义祥,等.改良小骨窗开颅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4-6.

[5]周璐,吕素景,孙倩,等.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94-95.

[6]文旭东.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48例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6):727-729.

[7]赵阳.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179-180.

[8]郑延强,李放.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3):279-280.

[9]anatolmanaenkoa,nancyFathalia,nikanH,etal.arginine-vasopressinviareceptorinhibitionimprovesneurologicoutcomesfollowinganintracerebralhemorrhagicbraininjury[J].neurochemint,2011,58(4):542-548.

[10]孙玉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2,25(1):261-262.

[11]ZhangXY,wangH,wangC.toexplor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mmp-9inpatientswithhighbloodpressureandatherosclerosis[J].CentralChinamedicalJournal,2012,29(3):217-218.

[12]江淑萍.时间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6(9):10-11.

[13]陈胜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2,9(7):109-110.

[14]陈亚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30):6421.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篇6

【关键词】优质护理措施;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护理质量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起病急骤,预后相当凶险的主动脉疾病,其发病率为每年50/10万~100人/10万,急性期死亡率可高达70%,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1,2]。该病患者的手术疗效不仅仅与术者精湛的技艺有关,而且还和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息息相关。在围手术期中,血压控制是重点,将血压控制在适宜的水平能够有效防止动脉瘤破裂并且缓解患者的疼痛[3,4]。为此,学者们和护理人员致力于优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护理措施。本次作者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人围手术期血压控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条件:①患者无听力、视力、智力、言语沟通障碍;②患者能够配合临床医师完成问卷调查;③患者无听力、视力、智力、言语沟通障碍,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由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和主动脉缩窄等继发性高血压;②患者伴发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其他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疾病;③患者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坚持在门诊随访6月。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42~65岁,平均年龄为(54.75±7.83)岁。在性别构成和平均年龄方面,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仅接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血压控制常规管理,包括:在患者手术前应用降压药降低患者主动脉壁的压力,防止夹层进一步发展和动脉瘤的破裂;在患者术后用降压药抑制患者左心室的收缩力,降低患者搏动性的张力,促进患者的恢复和防止再发动脉夹层;硝普钠的合理使用,剂量准确、现配现用,12h更换且避光。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以下护理措施:①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之前,一方面加强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活动和精髓,让护理人员领悟到的优质护理活动和精髓贯穿于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护理过程中,另外,一方面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护理方面知识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相关知识的了解,为全面系统的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活动做好铺垫;②欢笑干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因疼痛而显著影响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为此,护理人员可通过每天讲幽默笑话的方式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③优化患者疼痛的管理:转移疼痛是新兴的止痛方法之一。告知患者可通过视觉分散法(看电视、读小说等)和听力分散法(听音乐、听故事等)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必须时可以考虑止痛药。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变化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主要调查患者对护理态度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每个维度总分为100,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度、不满意三个等级(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为基本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本研究收集的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在双侧检验的情况下,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情况比较(x-±s)

组别n平均收缩压(mmHg)平均舒张压(mmHg)

对照组10152.76±10.2996.29±6.85

观察组10128.12±8.4582.18±5.27

t5.8525.163

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n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

对照组10424

观察组10910

Z6.256

p

3讨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和治疗棘手等特点[4,5]。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和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诊断率和治疗率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能够得到早期救治。但是,如何优化该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是学者们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难题问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本次作者发现: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nayaraK,Casciellom,SlimJn,etal.Fatalaorticdissectioninapatientwithgiantcellarteritis:a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CaseRepVascmed,2013,20(6):721.

[2]wheatleyGH3rd.inSituFenestrationoftheinternaliliacarteryasaBailouttechniqueassociatedwithendovascularRepairofanabdominalaorticaneurysm:Long-termFollow-up.Jendovascther,2012,19(6):716-20.

[3]ChenYF.acuteaorticdissection:anupdate.KaohsiungJmedSci,2012,28(6):299-305.

[4]周润,李淑兰,赵初环,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与康复,2012,11(7):647-648.

[5]王海燕.主动脉夹层44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87-88.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篇7

[关键词]合并高血压;择期手术;术前访视;效果评价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较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心理,引起生命体征及情绪变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张力高,血管弹性差,应激能力低下。临床上时常发生此类病人入手术室后,因焦虑不安或过度紧张导致血压过高而暂停手术。随着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逐渐由单纯的手术配合转向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护理访视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将2009年10月~2010年6月对60例合并高血压择期手术患者行术前护理访视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6月施行择期手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患者均伴有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且血压控制良好,术前的血压在正常范围。手术均拟施非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术前护理访视,对照组不接受术前护理访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术前准备及护理,对照组患者只做简单的告知术前注意事项。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方式,由手术室术前访视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人手发放一份健康教育手册,让患者阅读,不能阅读者访视护士给予逐一讲解,直至患者掌握。适当的方式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麻醉方法等,使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有所了解,解除顾虑。讲解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讲授缓解紧张的放松方法。做好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调整,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与患者交朋友,告诉患者不必过分紧张,手术中将亲自陪伴在患者身旁,术中有任何不适或要求均可随时向你提出,使其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术晨由访视护士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1.2.2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及术中需增加麻醉辅助用药和因过度紧张致血压过高需延期手术情况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血压、心率与入手术室30min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见表1。

2.2两组患者延期手术及术中增加麻醉辅助用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因高度紧张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虽经安慰解释及镇静处理仍需延期手术和术中需增加麻醉辅助用药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3.1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着焦虑,而且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随着手术的日益临近而逐渐升高[2]。患者焦虑、恐惧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苯酚胺分泌增高,心排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自身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心理承受能力低,易紧张、焦虑,并且血管壁硬化,弹性减弱,因此血压受环境影响波动幅度大于正常人。从表1可见,术前患者基础血压、心率与进入手术室30min于麻醉前的血压、心率进行t检验,观察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

3.2护理访视患者相关知识缺乏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患者术前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担心疼痛、担心手术医生的技术及手术效果等。针对以上问题,术前巡回护士根据合并血压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个体差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基本知识,麻醉的安全性,术中麻醉师会根据手术进展情况及患者个体差异,必要时辅助使用麻醉镇静剂,介绍主刀医生的技术和经验等。从表2可见,患者入室后因过度紧张需暂停手术者观察组为1例,对照组为5例,术中需增加麻醉辅助用药(以镇静剂为主)观察组为2例,对照组为8例,两组经χ2检验,分别为p

3.3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内容,其价值已得到肯定

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3]。以往传统的护理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手术室护士机械地配合完成手术任务而忽视对患者的整体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手术室护士单纯的传递器械配合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围手术期护理,从单纯的重视器官切除转向整体人的概念[4]。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手术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5]。

参考文献:

[1]梁宝勇,刘畅,杜桂芝,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稍大激源反应与心理研究[J].中华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2):77-80.

[2]王筱君,刘建芬.术前干预对择期脊柱手术病人焦虑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18-19.

[3]钱玉秀.中日两国手术室护理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17-18.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篇8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具体有起病急,致死率高的临床特点。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临床研究表明,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于促使患者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笔者对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8例,女32例,患者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57.6±7.4)岁。将两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1.2临床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的介绍目前对于患者所患疾病的治疗现状,并且给患者介绍目前治疗手段的有效性,使其了解不良的心理情绪会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不良影响,使其放下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2]。②并发症护理,脑出血患者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便秘、褥疮等多种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察,一旦发现各种并发症的先兆症状,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并给予积极临床处理。③康复锻炼,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指导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实施,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学会按摩等锻炼康复技巧,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④血压控制,患者术后如果血压过高或者出现较大波动,均会导致患者血管壁破裂,引发患者再次出血。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后要控制好患者的血压,使其保持在140~180/70~90mmHg的范围内[3]。

1.3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Fma及Bi评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干预后的Fma评分及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较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影响到患者神经功能,可导致患者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

高血压脑出血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临床实践表明,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理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4]。高血压脑出血需要临床给予及时处理。手术治疗是其常用治疗措施。高血压脑出血的救治措施中,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措施。高血压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必要的。优质护理干预是在基础护理干预基础上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护理干预模式,在护理过程中体现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是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出发,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从而将患者的身心调整到良好的状态,促进患者取得良好的预后[5]。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技能与服务,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改变患者不良行为和方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Fma评分和Bi评分,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范红,刘旭,郑仲乾,等.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18):1681.

[2]潘贤妃,王海英,童巧薇,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34(33):135.

[3]曹述敏,陈德.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使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2(14):142.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篇9

关键词:肝移植;围术期间;护理评估路径;应用效果

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将已经失去功能的病肝切除掉,再换上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肝脏植入人体内,通过健康肝在手术患者体内发挥作用,挽救患者的生命[1]。通过肝移植可以给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新的生机,当这种手术的风险很大,手术后很容易导致盆腔出血、术后感染、急性压疮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围手术期间要加强护理,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术后并发症,这也是提高肝移植患者存活率的重要保障[2]。本文将对肝移植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制定护理评估路径,通过科学评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围手术期间并发症,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3年~2014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肝移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6~56岁,平均年龄(42±2.5)岁。实验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3±3.5)岁。两组患者主要患有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原发性淤胆型肝硬化,均属于肝癌晚期,根据患者意愿,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检查后,实施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做完肝移植手术后,医疗专家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间分别采取了两种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对患者围术期间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护理前先设计出肝移植患者围术期间的评估路径设计,再根据护理路径评估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手术之间的出血状况、术后肝脏功能适应程度等,结合医生、护理人员和专家意见共同为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做好护理,重视每一个阶段的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建立护理路径:在实验组患者入院治疗后,组织肝胆普外科专家、重症护理室骨干,根据具体情况,做好不同护理评估及对评估内容进行分析,制定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间的评估路径。结合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适应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再根据评估内容,制定有效的措施,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围术期间护理评估路径:首先,在患者入院当天对患者进行身体各项指标的评估,还要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活动能力、皮肤状况(有无水肿和折损)、呼吸系统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呼吸方式、频率、呼吸道内是否有障碍物等。其次,建立手术前评估路径,在患者手术前1d,对患者的圣体状况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能够符合肝移植手术。在进行评估时,要对患者的呼吸状况进行指导和评估,观察患者的口色情况,也要对患者的书签配合情况进行评估,对手术前的相关护理细节进行评估,从而保证手术顺利。接下来是术后重症病房评估,这一期间主要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术后呼吸、脉搏、血压等,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生命意识。在此期间还要评估维持患者生命的各种器件收否正常运行,引流是否正常,患者的体循环时候通畅。在重症室监护还要着重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对患者做呼吸功能训练和咳嗽训练,避免患者口腔内出现分泌物,影响患者正常呼吸。对伤口进行评估,观看伤口周围时候红肿,伤口处有无渗血,避免伤口感染。最后是转入普通病房进行评估,主要是为了减少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患者在术后护理期间的适应情况,伤口恢复情况,有无感染和压疮等。对患者进行皮肤评估和呼吸系统评估,进一步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培训护理人员:选择有肝移植手术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组织评估护理团队,根据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间的评估路径,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在培训期间,要让护理人员参与到路径评估活动中,从而更加了解评估路径的目标,让护士了解到这种护理模式实施时要注意的事项,形成有效护理,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意识,以便尽快融入到护理角色中,护理人员要在专业护理的基础上,掌握肝移植维护里期间的特别护理方法,从而保证患者在围术期间的护理效果,使护理措施与护理评估路径的目标保持一致。当患者的病情与护理路径有偏离时,护理要立即向相关医护人员沟通,并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确保护理方式的有效性。

1.3观察指标观察肝移植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适应情况和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肝移植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验组的总体效果更好。实验组的患者根据围术期护理评估路径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少,术后感染为2例,压疮2例,盆腔出血0例。对照组术后感染8例,压疮5例,盆腔出血4例,在围术期的并发症明显比实验组更多,具体结果如下,见表1。

3讨论

护理评估路径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它结合了优质护理的优点,并创新了管理方案,按照严格的护理目标进行管理,使护理的每一个阶段都发挥到良好的作用[3]。临床护理路径评估在肝移植患者围术期间应用,从确立路径,制定方案、健康教育等护理方法的实施,使护理方式更加有针对性,提高了护理效率[4]。肝移植患者围术期是手术后关键时期,如果这一阶段患者出现压疮、感染等并发症,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更要重视这一时期的护理,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健康,提高手术成功率[5]。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对两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围术期的并发症情况为术后感染2例,压疮2例,盆腔出血0例;对照组术后感染8例,压疮5例,盆腔出血4例,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怎么采用护理评估路径,再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肝移植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更好,护理期间的并发症更少。

综上所述,采取护理评估路径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林红,刘影,刘岩.移植肝脏病学[J].吉林医学,2013,56(14):78-79.

[2]李肃伟.肝移植患者围术期护理评估路径的设计与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3,34(10):67-68.

[3]丁俊琴,闫晓丽.6例活体肝移植受体后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45(04):89-90.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篇10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以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死亡和病残率较高等为该病的显著特点。小骨窗手术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其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术后护理和传统手术的术后护理有很大的不同[1]。对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22例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中共有22例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患者,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46~68岁。所有患者都有过高血压疾病,所有患者均是基底节出血,其中13位患者是壳核型,9位患者丘脑型,有3例患者发生出血破入脑室。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在30~70ml,破入脑室以及蛛网膜下腔的血液不计算在内。3例再出血病例均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并发脑疝抢救无效),2例植物状态,剩下的17例患者均可从不同程度上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能力。

2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大部分的患者和家属没有了解基本的脑出血手常识,会对手术产生顾虑和恐惧。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和家属讲解一定的手术知识和应该注意什么,同时告诉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是目前治疗脑出血手术中效果最好的手术。重点介绍小骨窗手术的微小创伤,头皮切口小,显微镜下对脑组织创伤更小等特点[2]。同时介绍在床的脑出血术后患者,帮助患者消除顾虑树立手术信心,同时也要和患者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将手术存在的风险以及手术时或者是手术后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说明,以避免后期医疗纠纷的发生;②术前准备:进行手术之前患者应该很好地配合医师进行各项必须的术前检查,比如血常规检查、血糖检查、头颅Ct检查等。在手术前还应该给患者进行头发的修理,进行导尿。在医师的叮嘱下静脉推注镇静剂等各项准备工作。遵医嘱术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备好术中用的庆大霉素、血凝酶等药品。

2.2 术后护理:①引流管护理:术后患者仰卧体位,头抬高15°~30°,引流管自然放置在床头,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及时记录。患者进行手术后引流袋内的血液颜色一般情况下是暗红色的,如果发现引流管内有比较新鲜的血液出现,这时就需要考虑是否发生再出血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术后4~6h复查头颅Ct见血肿残余超过10ml者,按医嘱于术后24h予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患者意识障碍,需要防止患者拉扯引流管,必要时用约束带约束双手;②基础护理:基础护理部分应该尤其注意患者口腔和皮肤的方面,每天用朵贝氏溶液清洗患者口腔1~2次,同时患者睡觉的被子和床单也要定时清洗更换,保持卫生,在患者的床头可建立翻身卡,提醒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翻身,经常给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经过以上环节的患者,本组患者均无口腔霉菌感染和压疮发生,但早期开展手术的病例有2例发生口腔炎、舌体肿大。本组研究患者中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收缩压>200mmHg(1mmHg=0.1333kpa),其中有3例患者有再出血症状,经过积极治疗以后,患者的病情才逐渐得到了控制;另外有1例患者因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而死于再出血。所以,24h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及时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硝酸甘油微泵的速度,逐步使血压控制在150~165/85~95mmHg,避免血压下降过快,以免引起心脑灌注不足。尽可能避免医源性过度刺激和连续护理操作,以免造成剧烈血压波动而致再出血;③脑部病情观察:不同时间段确定病情观察的重点内容。术后早期重点观察再出血的病情变化,术后3~8d重点观察脑水肿引起的颅高压症状;持续心电监护,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等,术后6h内1次/h,6~24h内1~2次/2h,然后根据病情逐步减少观察频率。护理上应特别注意观察意识障碍加深的表现,如无昏迷的患者出现睡眠中的尿失禁、躁动加剧、由躁动变“安静”、能自行改变卧位或能够在呕吐时自改变头位到不能变动等。要早期识别瞳孔的改变,如颞叶钩回疝先期的患侧瞳孔缩小、光感减弱,其次是及时发现血压升高、呼吸及脉搏变慢的Cushing征,立即报告医师。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按医嘱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治疗,如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或呋塞米20mg静脉推注、人血白蛋白静脉滴注等;④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术后意识逐步转为清楚,但失语、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很容易产生急躁、焦虑和恐惧心理;医疗费用的顾虑在农场贫困患者中也占有主要比例,因此,要给予安慰,对其顾虑给予解释和指导,教会其学会放松、放下、放平,防止急躁情绪,或悲观失望而拒绝治疗的情绪。

3小结

本组资料表明:配合精心围手术期护理即快速做好术前准备,良好控制血压,术后加强脑部病情变化的观察,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注意全身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可保障综合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注重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

4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