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1:48

健康教育规范篇1

1.1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疾病的种类制定健康教育路径执行单,执行单的内容包括:入院宣教、专科护理宣教、检查告知、术前宣教、术后宣教、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相关的健康知识等。具体内容有教育方式、教育对象包括患者和家属、宣教时间、护士签名、效果评价、评价时间、护士签名等。

1.2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按照执行单的内容,采用传统口头教育为主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家属存在的问题给予随机指导,执行情况根据患者的意愿而定。试验组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使用健康教育路径执行单,在患者入院后的不同阶段,采用口头式宣教、书面资料、图文照片及床边示教等方式,每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化、个性化及持续性的护理健康教育。

(1)手术前

给予入院宣教告知,介绍床位医师、责任护士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给予专科护理指导、饮食指导、术前功能锻炼、预防呼吸道感染等。责任护士根据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前宣教,如术中配合注意事项、有效深呼吸、术后预防打喷嚏的方法、放置引流目的与注意事项、术后表达疼痛和减轻疼痛的方法等。护理人员应督促、辅导患者或家属,按时执行并及时行效果评价。

(2)手术后

根据手术与疾病的特征,介绍术后活动的目的、方法,手术及麻醉后不适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咳嗽时保护切口的方法、饮食指导等。责任护士在宣教时,对患者疑惑的地方应反复讲解,突出内容的连续性,让患者或家属在治疗期间获得系统性行动指南,准确理解临床护士传达的指导信息,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健康服务。执行效果评价,不足者给予强化教育。

(3)出院

康复及出院指导,包括术后肢体功能锻炼、饮食指导、伤口的护理、用药指导、特殊护理指导、复诊告知等。要求患者能够复述内容,回家后执行,出院后1~2周内给予电话回访。

1.3效果评价

宣教后,两组患者分别在执行单的效果评价栏如实填写掌握情况,结合病历每月统计分析,以临床观察与患者回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项考评内容均施行3个等级评价制,包括掌握、部分掌握、不理解,并从多个方面观察患者对健康教育宣教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对照组8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51.61%,试验组12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80.65%。试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6,p<0.05)。

2.2健康教育宣教知识掌握程度情况比较对照组70例患者掌握了健康教育宣教知识,掌握率为45.16%,实验组115例患者掌握了健康教育宣教知识,掌握率为74.19%。试验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5,p<0.05)。

3.讨论

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个人行为。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系统性不够,无论是知识量还是认知程度均已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不能充分发挥患者或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且宣教方式多是采取口头教育的方法,患者或家属难以将所有内容理解记忆,导致执行力欠缺,达不到宣教的目的。

健康教育规范篇2

一、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有一名单位领导分管健康教育工作,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单位工作考核评比内容。

2.健康教育工作有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检查及评估。

(二)工作网络建设。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专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少于1名,镇级配备兼职人员1名以上。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科(防保科或医务科)为负责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业务科室设有健康教育宣传员,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

(三)经费与设备。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经费不少于当年业务收入的0.05%,并能满足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和日常业务的需要。

2.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00平方米,区级达到60平方米,镇级达到30平方米。

3.配置与健康教育业务相适应的基本设备,如电视机、录放机(或VCD、DVD)、摄像机、摄影机、速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

二、健康教育主要形式和要求

(一)机构内健康教育。

1.市、区级医疗机构要开设“健康课堂”,市级医疗机构每年开设课次数不少于24次,区级医疗机构不少于12次,业务范围要涉及到单位各业务科室,年初做好计划,定时通过报刊等传媒方式及时告知市民和患者讲课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做好每节课的记录和评估。

2.医院的候诊区、病区和门诊科室、卫生机构在对外服务区域要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形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宣传内容与科室业务、工作重点紧密结合,每3个月定期更换内容,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以利用影、视、听设备进行健康教育。

3.在候诊区和对外服务区域设置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台和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索取点。

4.对在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随诊健康教育,介绍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开具健康教育处方。

5.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时间、患者关心的不同问题制作不同的宣传资料进行入院教育、住院期教育和出院教育。

6.制定相关制度,利用各种形式、场所和现代传播手段搭建健康教育桥梁,如孕妇学校、老人学堂、婚前保健学习班、互联网、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市民进行双向交流,普及卫生知识和健康相关知识。

7.所有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并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工作人员要成为控烟表率,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自觉禁烟并劝导他人禁烟。

8.加强本单位职工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提高其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水平,丰富自身健康知识,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增强员工的健康素质。

(二)机构外健康教育。

1.主动开展健康教育讲师团工作,进工厂、入学校、下社区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讲师团每名成员每年授课达4次以上。

2.与社区管理部门联系,积极支持和参与所在社区的健康教育活动,发挥技术指导和骨干带头作用。

3.围绕国际和国家规定的卫生主题宣传日,通过义诊咨询、卫生科普展览、有奖问答和文娱活动等形式,在社区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和健康相关知识。

4.鼓励工作人员为广播、电视和报刊撰写卫生科普文章,配合新闻单位制作卫生科普节目。

(三)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培训应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至少参加由本单位举办的健康教育专业理论培训讲座一次,至少8学时,系统学习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健康宣传能力与技巧,促进健康教育工作。

2.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提高员工健康行为形成率,使医务工作者成为健康行为实施的表率。

(四)与媒体合作的健康教育。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与媒体合作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大讲堂”、“健康四季谈”等健康教育专题栏目,以方便市民群众充分利用卫生资源,结合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参与,不断提高其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各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整体发展。

(五)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包括:

1.各医疗卫生机构概况;

2.健康教育网络名单;

3.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4.相关政策文件;

5.相关规划、计划、总结;

6.健康教育会议记录;

7.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8.健康教育培训记录;

9.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橱窗、阅报栏、音像宣传等记录;

10.健康教育经费开支记录;

11.发表医学科普文章和健康教育论文汇总;

12.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资料。

三、检查、督导和评估

健康教育规范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无偿献血;献血者;街头献血

[中图分类号]R19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43-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评价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献血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及有关献血知识,激发人们对血液安全的关注,鼓励人们积极参加或再次参加无偿献血,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保证血液质量,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为此本站在2009年对参加街头的2216名自愿无偿献血者实施全程、规范化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云浮市2008~2009年参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共3373名为观察对象,其中2008年参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1157名,2009年参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2216名,年龄18~55岁。两组献血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单一、局限、泛化、常规的口头宣传教育。

1.2.2实验组

建立规范化的献血者健康教育程序,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医生护士,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程序对献血者实施健康教育,分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三个阶段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1.2.2.1献血前医生护士向街头广大市民发放献血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向献血者讲解国家有关无偿献血相关法律法规、献血知识、血液生理知识、献血与健康、无偿献血与安全用血、献血条件、献血前的准备、献血过程的配合、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等。民众对献血有关知识的了解对其决定参与无偿献血的行为,及其今后是否能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存在着一定的影响[2]。所以献血前的健康教育是关键。

1.2.2.2献血中要求工作人员自身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消除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从献血者躺到采血床上开始,由采血护士对献血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献血者心理、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等,并进行献血过程中的配合指导,和献血者进行交流,分散其注意力,营造一个愉快的献血氛围,密切观察献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2.3献血后在献血结束后,指导献血者正确按压针眼,告知献血后的饮食、运动、随访和再次献血间隔时间等注意事项,并告知献血者咨询电话,并对献血者表示感谢,发放精美纪念品。

2结果

2.1无偿献血者愿意再次献血及一次献血400ml及300ml人数比较

规范化健康教育前后无偿献血者愿意再次献血及一次献血400ml及300ml人数比较见表1。

2.2献血反应及初复检不合格情况比较

规范化健康教育前后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及初复检不合格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实施规范的献血者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对无偿献血、血液安全的认识,明确科学献血不仅无损健康而且有益健康的理念,充分认识一次献血400ml的意义。献血健康教育可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献血前接受过献血知识宣教的献血者,其献血反应明显低于未接受过献血知识宣教的献血者[3]。所以,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有计划的献血健康教育对消除献血者的顾虑和恐惧心理、稳定献血者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献血者健康教育后自愿无偿献血人数、愿意再次献血人数、一次献血400ml及300ml人数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数2216名,比健康教育前的1157名增长了91.5%,然而,本市2009年临床用血量近4吨,今年,真正取消了政府下达的指令性献血指标,实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目前本市只有一台小型的献血中巴车,只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根本满足不了本市的临床用血需要,如何保障临床用血,将是非常严峻的问题。笔者建议: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支持、协调、持续关注输血事业的发展,加大对无偿献血的投入力度,购买几台献血车及设置几个固定的献血屋,使各县区都有献血车及献血屋,有利于深入到厂矿、企事业单位进行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及发动工作,让献血者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就近献血。发挥街头献血者健康教育的优势,促进无偿献血健康可持续发展。

完善献血健康教育,有利于采供血医护人员的培养。面对献血健康教育新课题,血站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多学科综合知识,使献血健康教育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无偿献血工作的需要,从而恒之有效地提高血站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操作技能。

总之,为更好地促进无偿献血可持续健康发展,健康教育是关键,要深入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有效的献血健康教育,使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娣.健康教育概况[J].上海护理,2002,2(2):62-63.

[2]周银素,陆典瑞,卢岑,等.江门市大中专学生对无偿献血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5):410-412.

[3]萧少春.无偿献血者献血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8(4):433.

健康教育规范篇4

1一般资料

我院性病门诊从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通过随机从明确诊断的患者中抽取淋病1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39例、尖锐湿疣92例、梅毒404例、软下疳4例、性病性淋巴肉芽肿6例、生殖器疱疹16例共579例患者实施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2内容与方法

2.1就诊前常规教育

护士在接诊中着装整洁,举止大方,态度和蔼,规范服务用语,热情接待患者,尊重患者,不歧视,不疏远;维持好就诊秩序,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解释患者的病情、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手段和化验检查及转归等基础知识,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患者候诊期间,分诊护士要善于察颜观色,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因人施护,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认识到性病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配合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对病程较长,多次复诊的患者要帮助其消除悲观失望的心理,主动介绍坐诊医师、教授情况。并通过电视、录相、宣传栏、展示牌、科普知识卡片、健康处方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效果;教育主要突出个性化,根据疾病的不同诊断,不同病情,不同人群,不同治疗方法对症下药,针对性强,如对初中毕业以下的人群的教育从最基本的预防知识入门:如何使用安全套,性病是怎样传播的等。分别对7个病种如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等有的放矢的进行宣教,问题现场解决,答疑解惑从而改变以往那种向在坐所有人统一讲某种病,而引起患者厌烦、不感兴趣的现象。患者不但学到了医疗知识还有被尊重的感觉,使患者消除焦虑及恐惧心理,保持愉快心情,主动配合治疗。

2.2性病门诊诊疗患者健康教育

彻底治疗性疾病是控制传播的关键,对7种病症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护士应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及护理工作。如患者对治疗没有足够的认识,情绪紧张,害怕,不与配合,治疗则无法顺利进行。这时需要我们态度亲切,举止自信,语言轻松,讲解治疗的必要性,不治疗的后果,术中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事项。如与病人讲明男性淋病不彻底治疗,其症状消失后仍可携菌165天之久[2];少数顽固尖锐湿疣病例行破坏性治疗亦可复发[3]。督促病人完成全程治疗,并要求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两周内绝对禁止性生活,其配偶及性伴也应彻底接受治疗等等。在使患者配合治疗的基础上才能起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2.3门诊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

患者诊病结束后,要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在性病的检测诊断中,以下检查也都是最基本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如淋病的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淋球菌培养,针对梅毒的螺旋体暗视野检查、螺旋体血清抗体试验等,向患者说明可以准确诊断病情,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并说明如何配合完成取样,使取样准确及时。如尖锐湿疣进行激光治疗等的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治疗目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性病患者多数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如苄星青霉素药液为混悬液,进针浅易起硬结,推药太快使患者胀痛难忍,且易出现疼痛性晕针。其他如罗氏芬、淋必治等也易出现上述现象。因此,告诉患者不要空腹注射,注射完毕应就地休息30min,24小时后可热敷注射部位。梅毒患者治疗时还应告诉患者可能出现吉海反应[4],全身反应可出现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骨骼痛、恶心及心悸等,提醒其注意事项。讲解药物知识,认真按医嘱服药,消除侥幸心理,不同层次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也会因他们自身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同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强弱而各不相同。要求护士应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

2.4离诊时教育

患者诊治结束准备离院前,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特别交代如何自我护理、如何防止传染给配偶及他人、洗漱用具的消毒等具体隔离方法,以保护家人或他人不被传染;继续用药的用量,服药及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及方法,要及时与医院联络。制订了相应的饮食处方,详细介绍该种疾病宜食食物、忌食食物、饮食及生活注意事项,针对部分患者有择医行为的,我们提前为患者预约好下次复诊医师,解除患者后顾之忧,使其满意离去。

3健康教育的形式

3.1健康教育宣传栏

利用各候诊厅宣传栏,定期更换,图文并茂地宣传性病的预防,增强他们的卫生保健意识,自觉采取预防性病措施。

3.2个别指导

针对患者知识层次,掌握性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确切回答,并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或文化程度不高,理解力差的患者,给予有效的个别指导,它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患者欢迎的方法。开设电话咨询热线,负责解答各种性病患者及相关人士的有关问题。

3.3赠送《健康教育处方》

在护士分诊时,发给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以便了解性病的自我防护知识。

3.4视频教育

设立候诊宣教室,每日不间断的利用视频播放科教片,对相关性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作详尽的介绍,并指导患者如何防病、如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及康复。

4结果

加强性病门诊健康教育管理,使健康教育细致、全面,就诊环境宽松、便利,护理服务优质、超值,患者满意度由86%升高至99.2%。通过加强性病门诊的健康教育,患者复诊率由原来的45%提高至95%,经复诊的患者除5例愈后通过不洁再次复发,其余全部好转或治愈。通过性病门诊的规范化健康教育,不但提高了护士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而且对防止性病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5讨论

实践证明,性病的发生及流行涉及医学、伦理学、社会学许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传染病的控制环节,它是一种社会病,具有潜伏性和扩展性强的特点[5]。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性病专科护士职业形象,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把高学识、高情感融入与患者相互交流与沟通中,给患者以信任感。通过健康教育,使性病门诊专科护士的工作重心不再是被动的询问、维持秩序和处置等,而是要承担起导向、咨询、健康教育、参与、观察等角色,所以说健康教育是性病门诊护理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初步了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的预防、护理知识和技能,消除其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由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变为主动配合参与。

参考文献

1王艳.从健康教育入手全面提高门诊整体护理质量[J].护士进修杂志,1998,(10):12.

2黄文标,郑祖佑,龚端仪,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治[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2.

3叶干运,徐文严,邵长庚,等.性传播疾病[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2.

4张致中.新编性病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2.

健康教育规范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给予患者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已经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38-81例,平均年龄63.2岁,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其中大面积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脑干梗死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规范化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规范化健康教育,主要包括:

1.2.1全面评估首先全面客观的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通过收集患者的住院资料,对患者的疾病状况、自理能力、心理情绪、态度和经济状况等条件进行了解,然后有的放矢的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积极与医师沟通,尽量做到既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又可节省患者的医疗开支,进而达到缓解患者压力,更好地配合治疗的目的。

1.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护理工作人员应首先取得患者的信任,包括通过热情的工作态度、专业的技术、耐心细致的沟通等方面加强患者的信任,并注意把握沟通技巧。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尽量使用日常用语,并且应通俗易懂,简单明确,并尽可能考虑到患者的文化水平和背景;其次注意非语言沟通的运用,如可通过抚摸、表情以及富有同情心的语言、暗示等方法缩短与患者的距离,以使护患交流更加自然,进而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

1.2.3心理健康解读神经内科患者病程较长,且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患者在入院后常常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烦躁甚至恐惧、厌世的不良情绪,因此患者在忍受生理创伤的同时,心理创伤也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深入细致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患者,并通过对患者表情、动作以及行为等方面的解读,更好的了解患者的需求,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促使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敢于与病魔抗争,进而提高治疗的配合度和依从性。

1.2.4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时应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入手,详细的讲述疾病的基本病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自我调节、防范的方法,其中自我防范意识的培养应首先使患者明确自身的生活习惯、情绪状态等对疾病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便于患者积极主动的调节自身的不良情况,使疾病向着快速康复的方向发展。

1.2.5示范性教育对于偏瘫的患者,护理人员在给予被动活动,良肢位摆放等操作时逐渐指导患者正确良肢位摆放的方法以及主动活动的方法,以防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对肺部感染的患者教会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以及某些特殊体位的锻炼等以及训练过程中不适的处理方法,并对患者的训练频率做出要求,以提高患者的康复度。

1.2.6出院时的健康宣教患者在出院时应重点强化防止复发以及饮食、服药、就诊和院外急救等方面的宣教,并告知患者应定期复诊,若一旦出现不良情况也应及时到院就诊,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应用我院神经内科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的调研问卷,对两组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共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并应用t检验,p

2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得分分别为(85.2±5.1)分、(53.4±7.2)分,两组比较,观察组得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健康教育规范篇6

“母婴安全”项目是国家落实妇幼卫生工作任务的具体行动。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集中投入,重点加强农村的妇幼卫生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它主要针对一定时期影响和制约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干预,支持并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卫生工作,解决“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我县实施“母婴安全”项目工作一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经全县各级妇幼卫生工作者的努力,使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业务工作中,我们体会到积极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和严格规范产科管理,是保证“母婴安全”项目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

1认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我县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因此,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对妇女儿童保健的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是开展好、落实好“母婴安全”项目工作的基础。

(1)做好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由省、市下派的专家和县内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业务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的工作人员和县、乡级妇联主任、村妇女主任进行妇幼保健知识的业务培训和缝康教育的工作指导,使她们能够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知识和健康教育技巧,以保证缝康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

(2)全面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宣传册、宣传画、宣传单、板报、电视、影碟、孕妇学校、婚育学校等形式,积级开展国标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她们掌握婚育知识、孕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简单的自查自测知识,教育孕妇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婴儿的安全,培养健康的下一代,必须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按常规进行孕期检查,建册管理。通过孕期检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专案管理,并做好高危孕妇的宣教,使其自觉的服从管理。

2加强产科建设,提高医疗保健单位的业务能力

按标准加强产科建设并实施规范的管理,是保证分娩安全和新生儿安全的关踺。

(1)房屋及设备要求;有独立设置的产科门诊,设咨询室、检查室、高危诊室、宣教室,使产科门诊功能完善。分娩区设缓冲问、更衣室、待产室、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和污物处理间,面不少于60平方米。各室间按消毒要求布局合理。配齐34种必备设备和26种抢救药品,为安全分娩创造良好条件。

(2)人员要求:县级从事产科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专业人员不得少于8人,其中4入以上为中级以上职称,妇产科主任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乡镇级从事产科工作的卫生院,专业人员不少于2人,其中1人为中级以上职称。从事产科工作的医师必须获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每年应有20%的专业人员接受进修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3)技术要求:县级开展产科工作的医疗保健单位,必须具有诊断和处理高危孕妇的能力,对产科出血、产道损伤、难产、产科感染等诊断处理及时,具有抢救危重孕产妇的能力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能力。并承担对乡镇级医院的会诊、转诊、抢救及业务指导。

(4)机构设置要求:从事产科工作的医疗保健单位,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按标准进行严格的验收和准入,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开展产科工作。

(5)建立孕产妇转诊绿色通道:按区域设置2处县级孕产妇急救中心,做到通讯、交通畅通,人员设备齐全,接诊抢救及时。

3项目工作的管理

对项目工作的管理方面,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部门配合,建全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等行政管理措施,确保项目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规范产科建设两项关键性的业务工作,把住了孕期检查、筛查高危孕妇关和住院分娩,保证母婴安全关。

健康教育规范篇7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弱视多发于视觉机能未完全发育的青少年,发病机制包括光学散焦、斜视、形觉剥夺等,微量元素缺乏、环境或遗传因素、早产儿、运动不足及发育迟缓也可诱发弱视。临床表现为视神经形态、功能异常,视觉信号不能有效刺激视觉细胞,模糊物象与清晰物象发生竞争,可损害视力、智力发育,降低双眼或单眼视力,引起视物拥挤、空间-时间敏感度降低、色觉异常、运动觉-视觉障碍、立体成像质量下降[1]。本文观察了规范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弱视青少年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校校医室2013.8~2017.9诊治137例弱视青少年,经视觉质量、屈光间质、眼位、眼底、屈光度、视力检测证实,眼球、眼底、眼前段、眼位正常,无器质性眼球、视觉中枢、球后视路病变,视力低的原因为功能因素,14岁以下矫正视力

1.2方法

1.2.1规范化护理治疗前采用鼓励性语言分散14岁~16青少年对于治疗的注意力,避免青少年过度紧张。对于16岁及超过17岁的青少年,可根据个性特点、心理特征、先天气质、成长环境等耐心说明弱视危害、治疗目的与方法,如“治好后能看清楚好多东西、更受欢迎”“视力不好容易导致磕磕碰碰、行动不便、成绩下降,艺术家、警察、解放军、司机等都需要良好视力”,让青少年做好心理准备接受治疗。向家长说明治疗配合方法,让家长监督孩子坚持治疗,防止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保证治疗室舒适、安全,可附设游戏室与休息室,播放歌曲或电视,增加兴趣。治疗时保证操作轻柔、迅速,开始时仅给予轻微刺激,适应后可增加刺激强度,避免引起疼痛感与恐惧心理。对于中度或重度弱视青少年,可利用针穿线、刺绣、剪纸、书法、穿珠及描画等训练精细目力,治疗期间遵医嘱应用小施尔康、思利巴改善眼部营养。利用语言激起青少年的好胜心与好奇心,让2例同时接受治疗的青少年比赛,指导弱视青少年互相监督对方是否坚持戴眼罩与眼镜,奖励表现好与获得点滴进步的青少年,确保治疗时间与质量达到要求。向眼部滴入阿托品前应说明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口干及面红等不良反应,滴氯霉素前可为青少年准备糖果,检查时需保证非刺激眼被严格遮盖好,避免偷看,告知青少年少眨眼。

1.2.2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正确挑选矫正眼镜,保证镜架外形与脸形、鼻梁高低、瞳距等相适应。将青少年喜爱的动画角色,如美堂蛮、藤原鹰通、暗野龙介、木暮公延、柯南等的图片贴在宣传栏中,引导青少年扮演戴眼镜的动画角色,纠正自我形象认知,避免因怕丑而不戴矫正眼镜。实施个体化教育,运用示范教育、个别交谈、口头语言宣教、家属互相交流、通信工具、咨询解疑等教育方法,在候诊厅粘贴宣传板报,发放宣传手册,运用文字资料或影像资料宣教。利用讲座普及、讲解弱视防治知识,如弱视病因、程度、检影验光、点扩瞳药、家庭护理、用眼卫生、戴镜遮盖、散瞳验光等。说明定时验光复查、调整矫正镜片的作用,说明弱视能够治愈,避免家长因工作繁忙而导致黄金治疗时间被错过,告知弱视治疗是漫长、渐进过程,一旦放弃则前功尽弃[3]。告知家长避免训斥与恐吓依从性差的青少年或用强硬、恐吓手段迫使青少年接受治疗,粗暴责备、厌烦或限制青少年行动,注意与青少年进行耐心沟通及建立良性亲子关系,为弱视青少年的家长与教师搭建治疗信息交流平台,告知其他青少年避免取笑戴眼罩、眼镜的青少年。指导家长为青少年提供豆类、牛奶、动物内脏、虾皮、虾米、瘦肉、蛋黄等含钙、高蛋白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糖类,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增加新鲜果蔬摄入量,如菠菜、胡萝卜、西蓝花等,合理搭配食物、均衡营养,勤洗勤换眼罩,严格遮盖健康眼,保证眼部血液系统正常循环。

1.3观察指标对比护理与教育前后137例青少年对弱视治疗的依从性,依从性分为好、一般、差三个等级。(1)好。青少年与家长完全遵照医嘱与配合治疗,包括遮盖健眼、持续佩戴矫正眼镜、集中注意力训练精细目力等,能定期复诊、坚持健康饮食与正确用眼。(2)一般。青少年、家长完全遵照医嘱与配合治疗的时间占总治疗时间的50%以上,偶尔不能配合治疗,如摘镜、遮盖时偷看等。(3)差。完全遵照医嘱与配合治疗的时间不足总治疗时间的50%,经常不遵医嘱及不配合治疗,随意摘镜、遮盖时经常偷看,需要经常督促才能训练精细目力,或拒绝部分治疗。

对比护理与教育前后137例青少年对弱视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依次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弱势症状完全改善;满意: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较好,弱势症状明显改善;不满意:护理后,治疗依从性不高,弱势症状改善不明显。

1.4统计学用2检验依从性差异,统计软件为SpSS20.0,p

2?Y果

2.1两组青少年的依从性分析护理及教育后青少年对治疗的依从性有了明显改善,与护理及教育前对比差异显著(p

2.2青少年护理满意度分析

护理及教育后137例青少年患者中73例非常满意、55例满意、9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3.4%;护理及教育前137例青少年患者中51例非常满意、50例满意、36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73.7%;可见,青少年接受护理和教育后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及教育前,p

3讨论

健康教育规范篇8

目的探讨规范性健康教育在干预专家门诊患者健康行为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对380例专家门诊患者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期间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后的反复就诊的患者不健康行为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强化健康意识,改变患者不健康行为,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看病次数,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专家门诊;健康行为;健康教育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重视,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为此笔者就2005~2007年间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了健康调查,并针对上述人群健康行为进行了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以及电话随访和健康追踪等方式相结合的规范性健康教育,探讨规范性健康教育在干预专家门诊患者健康行为中的应用前景。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5~2007年内反复专家门诊就诊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00例,女80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文化程度:初中学历6例,高中学历10例,大专及以上学历364例。

1.2方法

首先选择2005~2007年内的反复就诊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其健康维护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其健康教育干预前的相关健康行为资料。根据研究目的,将上述380例患者纳入本文规范性的健康教育研究。针对所调查患者不同类型的工作性质和疾病,采用就诊期间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包括有强化健康意识、反复训练、强化健康行为的培训方法以及采用电话随访和健康追踪等两种方式相结合的规范性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干预随访时间为1年。研究结束后再次对研究调查对象的健康行为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归类。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结果与分析

2.1规范性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行为的调查结果

(1)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前专家门诊患者100%带有带药离院,但能坚持服药的只占67.1%,而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后,能坚持服药的增加至92.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前患者主动吃药占40%,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后,患者主动吃药占80%,差异有显著性(p<0.05);(3)听从并记住护士的忠告和建议的比例由45%增加至82.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当护士的建议与自己的生活习惯矛盾时,回家后执行健康建议者进行规范性教育前占37.1%,而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后占8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身体不适立即就诊由62.9%增加至92.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运动改善由40%增至9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认为身体健康了,工作会更好,规范性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意识有提高30%(p<0.05),见表1。表1规范性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行为调查比较(略)

2.2规范性健康教育前、后专家门诊就诊次数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其年就诊次数明显减少。

2.3分析

2.3.1患者共同点

工作忙,没时间照顾身体,忽略了身体对工作的正确帮助;生活无规律,休息无规律,自我保健意识差;对正向引导接受意识差,疾病得到控制就认为康复了,不必再注意保养和休息。

2.3.2文化层次

面队群体主要为本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配合良好。少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不一,但亦能良好配合。

2.3.3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态度

(1)对护士说的健康建议配合差,护士的健康要求与自身习惯冲突,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接受。(2)少部分患者对护士的表达方式患者不能接受。

2.3.4患者听从健康建议的影响因素

与文化层次关系较小,与从事职业有一定关系。

3规范性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护士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必须注意技巧,有效的沟通主要是建立在护士对患者真诚相助的态度和彼此能懂的言语上,这是非常重要的[1]。面对特殊群体就得采用特殊的方法。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沟通交流的桥梁

首先,护士打扮要大方得体,稳重端庄,使人产生信任和易接受感。其次,护士语言清晰温和,措辞准确达意,交代护理用途简洁、通俗、易懂,让患者感觉既温馨,又易懂。同时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修养和专业理论水平,熟练技术操作,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对患者的说服力。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1)转变观念,尊重患者习惯,采取患者能接受的、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结果完全不同,患者依从性大大提高。(2)将对患者的爱心、同情心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言语中,针对不同对象谈及不同的情况。(3)护士可视不同对象区别对待,有的可直言,有的需婉转,做到既能让患者理解,又不增加其精神压力。

3.2对患者的规范性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指健康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并且自觉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2]。针对患者的特殊性,我们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

3.2.1强化健康意识

(1)反复向患者讲解健康的身体对工作生活的帮助,举出名人、伟人、身边熟悉的人为实例进行参照。强化主动维护健康,促进健康意识增强。(2)强化工作与健康的相辅相成。健康的身体是好好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可以举出很多古今实例,给患者作参考,进行良性刺激。(3)语言教育,书面资料。抓住进行任何操作的机会,随时考考,增强记忆,并指出不良习惯的有害之处,以充足的理论和事实根据说服患者,改正不良习惯。

3.2.2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教育方法

(1)对企业家,应该突出他们在企业中的导向作用。强壮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对企业来说,就是生命,就是活力,就是希望。增强他们重视身体健康的意识。(2)对个体成功人士,应该强调,健康的身体就是金钱,有了健康的身体就可以挣更多的钱;可以更好地回报社会,可以让自己及家人生活得更好;健康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生活会更幸福。(3)对厅局级及以上干部,则强调健康的身体是党和人民的希望,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可以为人民大众谋求更好的福利,带领大众,更好地建设咱们的国家。他们身体的健康是人民大众美好生活的有力保障。

3.3改变健康行为的相关措施实施策略

(1)门诊就诊期间强化健康行为。对患者进行的每一次治疗或护理,都抓紧机会进行指导帮助和强调。这样,深入记忆,不断纠正不良习惯。(2)离院后随访。要强调健康行为的持续性和良好效果,鼓励患者坚持。(3)强调主体自觉性。鼓励自觉维护健康,电话随访,起到提醒促进作用。让患者深刻理解小病早防的重要性,防患未然,以免转成大患,于公于私均有利。(4)充分利用家属和身边人的力量。家属的督促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发动他们的力量,提醒、督促和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的维护,必要时可以电话告诉医护人员,再通过医护人员进行督促。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

4小结

患者来专家门诊,基本均带着极度信任的心态来就诊的,因此,在专家门诊就诊过程中,就应该得到更优良的治疗服务[3-4]。专家门诊的建立增强了医院的活力,促进了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扩大了医院知名度,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满意和社会信誉。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运行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发展和改进,充分发挥特需医疗服务的特色,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才能更加满足需要,加快医院与国际接轨。但在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对一些特殊群体,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他们可能对护理工作不能很好配合,对健康教育的执行和改变健康行为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时间过程和差距,但我们决不能放弃。为此,不论患者的身份有多么特殊,我们要坚持一个理念:他们是我们的患者,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的健康教育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不断提高自己职业素养、文化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加强沟通交流技巧的学习;分析患者,分析自己,寻找突破口,以强有力的理论和事实,以及真诚帮助患者的耐心,让患者感受真诚,接受健康教育。强化健康意识,改变其不良的健康行为,提高其生命的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患病住院次数,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及人民大众服务,这样,就达到了我们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士俊.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

[2]李继坪.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39.

健康教育规范篇9

关键词:医院;护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学科,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检验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贯穿于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环节。健康教育对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关系患者的恢复程度,但目前各医院健康教育都流于形式,没有规范系统地实施。为了解我省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的实施方案,满足患者需要,推动医院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2],我们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对省内20所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施建议,为制定甘肃省医院护理健康教育实施工作规范、工作细则、考核标准等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全省204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37所,二级医院167所,注册护士40668人)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东、中、西、南4个区域抽取二级及以上医院20所,就其护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每所医院抽取100名护士、100名患者或其家属,采取自行设计的统一问卷进行调查。

1.2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甘肃省医院护士健康教育调查问卷,甘肃省医院护理健康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调查问卷,甘肃省医院患者或家属健康教育调查问卷。每部分问卷有若干问题,调查者逐条询问后如实填写,遇见被调查者不懂或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可不予回答[3~5]。

1.3资料质量控制

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和培训,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逐项核实,就存在逻辑错误的资料进行再次收集,确保资料真实可靠。

1.4统计学处理

将问卷录入excel表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

2结果

2.1护理人员调查情况

发放问卷2000份,调查护士949人,护师801人,主管护师250人;中专学历552人,大专学历1288人,本科学历160人;工作年限<5年800人,5~10年658人,>10年542人。通过调查,发现工作5~10年的护理人员及高学历护理人员能够利用自己的护理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展少量健康教育工作,而护理人员少、无任何考核与肯定机制、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关知识和沟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见表1)。

2.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调查情况

调查医院20所,发放问卷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不重视健康教育,没有将其列入医院规范的诊疗及考核内容中。

2.3患者或其家属调查情况

90%以上患者希望医院能提供与疾病诊疗相关以及对康复起到帮助作用的高质量、效果好的健康教育。

3讨论与分析

3.1存在问题

3.1.1医院管理层重视不够

医院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意义,没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建立健全规范的实施过程以及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所以,临床护理人员也难以认真、规范、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仅从患者需要角度随意讲解,难以真正发挥健康教育在护理乃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6]。

3.1.2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

调查发现,不同职称、学历及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均认为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说明护理工作繁忙、任务重、人员编制不足是影响健康教育实施的又一原因。

3.1.3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及理念

调查发现,护理队伍中28%的是中专毕业生,而有些高学历也是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的,所以部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淡薄,且知识结构较局限,如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缺乏。现在的医疗是以人为本的医疗[7],医疗护理模式也需要发生转变,应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重点,实施高效规范的健康教育。

3.1.4健康教育方式不当

部分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无个体化内容,仅为入院介绍、住院须知、手术须知等,教育内容、方式、效果有待于改善[8],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内容教条,没有个体化内容,不能针对患者的病情及个人需要实施;(2)教育方法单调,无形象、通俗、高效的手段,仅是简单的说教;(3)缺少健康教育效果监督、评价体系。

3.2解决策略

3.2.1加强医院管理层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健康教育

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投入少,治疗效果好,符合目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与趋势,对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患纠纷及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均有积极意义。因此,要转变护理模式,使健康教育根植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让患者享受高效、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医院应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考核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使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健康教育贯穿护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制定效果评价考核指标[9]。

(2)病区

应将健康教育内容程序化、日常化,分解到各班工作日程中,落实执行。护理部应该制定健康教育考核指标,对实施情况加以监督考核,并列入护理质量考核体系,以使健康教育逐步推进、深入开展。

3.2.2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平

(1)全面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需求。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尤其是护师以上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健康教育任务的护理骨干队伍。

(2)调查发现,部分护理人员学历低、工作年限短,掌握的知识偏重医学,缺少相关心理及健康教育知识,对健康教育认知不全面,教育意识淡薄[10],应引导其学习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参加院内外培训、各种讲座重点对护师以上本科和大专学历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强化训练,使其基本掌握有关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3.2.3解决护理人员少问题

调查发现,健康教育时间不够,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也是医院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建院理念转变,需要逐步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正视暂时的困难,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缓解工作压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3.2.4健康教育方式

尽管病区健康教育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但教育效果均不佳,内容形式都有待于完善。

(1)各科室及病区应该根据不同疾病、患者特点及要求制定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板报等,添置视听器材,如投影仪、幻灯片、录像和光盘等,选择适合的宣传方式,使患者获得规范、具体、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2)病区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制订专科疾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强调入院后、手术前后、特殊治疗前后、特殊检查前后及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3)做好系统分析,开发适合工作实际的软件系统或将其融入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以实现计划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信息高效并符合个人喜好、规范且效果可靠的目标[11]。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医疗活动,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健康教育需要同评价诊断、治疗一样严格实施、评价考核,以尽快落实医院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主题。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医院示范点[12],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共同行动,营造有益健康的医院环境,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覃美兰.医院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科,2010,5(6):634-635.

[2]谢多双,朱宗明,胡荍,等.医院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08,15(5):450-451.

[3]李赪.健康教育小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0):28-29.

[4]柳丽爽,孙怡.现代医院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探讨[J].中国医院,2013,17(11):42-43.

[5]孙卉.浅谈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意义[J].现代医院,2013,13(4):138-139.

[6]陈春芳,俞申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08,7(1):25-27.

[7]邬丽满.影响基层医院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1(1):25-26.

[8]张永梅,朱智玲,侯秀珍.设立专职教育护士深化医院健康教育[J].中国护理管理,2009,9(8):64-65.

[9]王莹洁.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1):220-221.

[10]赵芳.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21-122.

[11]刘承志,韩瑛,胡荣明.医院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中国病案,2011,12(11):15-17.

健康教育规范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昆明五华区;专访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1-0016-03

组织体系健全心育成果丰硕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局长您好!2012年,五华区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请您大致介绍一下五华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李劲局长(以下简称李):我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如下。

1.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较高

五华辖区内小学35所,初中及普通高中11所,共计46所,其中农村学校9所,均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了心理辅导室。辖区内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9人,兼职146人,覆盖所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与学生总数之比(师生比)为1.65:1000。

2.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五华区成立了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有专职心理健康教研员;各中小学基本建立了由校长或分管校长牵头、有关职能处室密切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在五华区青少年宫建立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

3.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及评价体系

2006年五华区教育局制定并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五教发〔2006〕34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予以明确规定。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74号),要求各校派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颁发《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151号),对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予以指导和规范,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档案也统一了标准;在《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及其要求。

4.投入了一定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经费

建立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购置相关设备及《五华区师生心理档案系统》;划拨了93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经费及心理健康教师师训经费;划拨了1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建设经费。

5.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较为丰硕

与省内其他县区相比,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昆明市学科带头人全部在五华区,五华区有8人次获“健康杯”十佳心理健康教师、十佳心理健康教育校长、十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五华区的心理教师群体中有7位骨干教师已成为云南省较为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昆八中、昆二中、昆二十八中、龙翔小学被认定为“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以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专家团队为主的骨干教师团队与云南省教科院、昆明市教科院共同开发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生命、生存、生活》《教师心理健康成长读本》;与其他机构共同编写了青少年课外读本《七彩心桥》、教师培训教材《搭建农村青少年通向现代社会的桥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书《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活动课操作指南》;开发了远程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编制了《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问卷》量表,完成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2012年五华区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

行动计划领航积极应对困难

记:在这些年的实践探索中,五华区心理健康教育是否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李:我区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机构和专业师资队伍亟待强化

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只有一位兼职心理健康教研员,难以引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深化成果。心理教师中专职比例低,师生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低。根据2010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我区选拔了93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但由于考试难度较大,仅有20人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部分原有的专职心理教师由于多种原因不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职业资格的教师在学校也未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故心理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区教师缺员严重(全区4000余名教师,缺员近400名,近10%),心理学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难以以专职心理教师身份进入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2.工作制度有待完善和创新

2006年颁发的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力度不够,且文件依据是教育部2002版《纲要》,需修订完善方能适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实际。《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制性不够,《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权重较轻,五华区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的运行也缺乏有效制度。

3.心理辅导室建设和规范管理有待加强

各中小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离《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个别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徒有虚名。目前还缺乏相关管理规定对各中小学已建立的心理咨询室进行规范管理。

4.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亟待建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均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如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补助经费、心理教师持续培训经费、心理教育研究经费、校外心理辅导中心运行维持经费等都需要建立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5.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亟需构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属于系统工程,不可单靠学校一方之力,还需家庭、社区全力支持配合,只有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才能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6.横向纵向交流合作和示范引领作用还需保持和扩大

从目前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看,玉溪、红河等州市,盘龙、西山、安宁等昆明市其他县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迅速崛起,我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优势正在不断缩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拟定了《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报请政府发文,举全区之力共同克服目前的困难,推动我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不断向前。

推进六大项目突出心育重点

记:今年6月25日,五华区教育局就《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讨论稿)召开了听证会,请您谈谈这份行动计划方案的主要设想。

李:本行动计划拟经过三年行动,建成1个区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48个校级心理辅导站、11个校外心理辅导站,形成五华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资源配置,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相结合的、能胜任新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开展各类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青少年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健康行为方式;加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构建三级危机干预体系;加强以家庭教育方法为主的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培训,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家庭辅助支持系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开展社区青少年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辅导,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创适合五华区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新局面,发挥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省、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今后三年,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将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重点,推进六大项目来实现本计划的各项目标。这六大项目是:“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项目;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建设项目。

“三位一体”工程编织心育网络

记:这份方案中提到要进行“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请问“三位一体”是指哪三个方面?这项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李:“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是指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面“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建设目标为:建立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发挥其在规划制定、标准研发、研究、培训、督导等方面的作用;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内实现100%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标验收,已成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三所中小学保持省内示范领先,20%的中小学校成为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通过示范辐射和引领,推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所有学校完善校内心理健康辅导站,青少年宫及街道办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三年内实现10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达标、8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达标。

提高师资水平完善队伍建设

记:目前社会、政府、学校包括学生自己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专职心理教师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五华区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中将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专门项目提出来,我们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目标是:优化配备与准入,强化培养与管理,基本完成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水平的认证工作,逐步建立教师考核激励和分层培训机制,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和校外心理健康辅导队伍。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优化心理教师的配备

提高专职心理教师的比例,优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主、兼职心理教师为辅的教师结构。三年内全区学校心理教师与在校生师生比不高于1:1000,心理教师中专职率力争达到50%以上。

中学(含一职中专和新萌学校):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心理教师,少于1000人的学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

小学: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在校生少于1000人的学校可以兼职心理教师为主,但城区示范学校必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城区普通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50%以上,城郊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也要力争达到20%以上,农村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10%以上。

2.强化心理教师的准入

进入中小学从事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教师应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专业的学历。

专职心理教师:须具备全日制大学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注:不含自考、函授、夜校),并取得相关学位,同时要取得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非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毕业教师要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具备三年以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取得心理学相关专业硕士(含教育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

兼职心理教师:有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的相关工作经验两年,取得省市区任一级岗位技能培训证书,逐步实现持证上岗。

3.规范心理教师工作量与待遇

学校要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安排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量。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课时量等同,开设讲座按10课时/天计算工作量,团体辅导以及个别咨询按时间长短以45分钟/课时进行工作量核算。心理教师工作要有记录,根据记录折算为课时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迎检备查、相关宣传活动(宣传栏、网站建设、广播、宣讲等)、心理健康活动周(月)也可根据投入的时间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心理教师的待遇标准不低于班主任教师。对心理教师的工作情况要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奖励、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获奖心理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优秀的学校及相关工作人员要予以加分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4.改进职称及业务荣誉评定机制

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可以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教学能力考核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能力,鉴定论文限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研究内容。兼职心理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其参与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历及成效可作为重要参评依据和条件之一。专兼职心理教师均可申报参评“五华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三年内拟评出10%的专职心理教师和5%的兼职心理教师为“五华区学科带头人”,10%的专职心理教师和5%的兼职心理教师为“五华区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