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1:52

地理学科的优势篇1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学;多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83-03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在科学交流中的广泛应用,不同学科间的纵横交叉与相互渗透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学科之间关系的动态发展往往通过知识流动的形式来维系,正是这些动态变化的知识流动促进了学科发展,加强了学科联系,同时也传导着学科变化。另外这些新兴技术越来越完善的理论体系化与应用广泛性逐渐影响着一些传统的专业学科,实现多学科融合,多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成为目前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1]。这一发展结合了传统专业雄厚的知识背景与新兴专业的科学技术优势,实现传统学科与新兴技术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双赢局面。而《土壤地理学》课程正是其中受到影响的学科之一。《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土壤学和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利用以及土壤资源保护的科学[2]。随着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扩张,特别是近年来空间数据的急剧增长,不论是自然地理数据或者社会经济数据都以井喷式的速度涌现出来,能够合理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和空间数据可以会为《土壤地理学》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便利。

一、传统土壤地理学概况

1.土壤地理学自身特点。土壤地理学是土壤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土壤形成分类、调查制图、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以及土壤资源的保护等,是综合性大学、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和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土壤地理学是土壤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以土壤与环境之间的这一特殊矛盾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发展、分异和分布规律,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3]。为此土壤地理学自身的特性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的土壤学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空间探索性与属性信息的空间化,而对于土壤属性信息的空间化是传统土壤学所不具备的知识,为此需要学生在掌握好传统土壤信息的基础上应该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以及地统计学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摆脱纯粹性学习和接收知识的阶段,进入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为学生以后从事科学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因此,从土壤地理学自身的特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教学的目标来说,立足于传统土壤学基础上,实现多学科融合,从更全面合理的角度来教授土壤地理学课程是势在必行的,并且反过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土壤信息的空间化以及土壤发生、发展、分布的规律性。

2.土壤地理学多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土壤学作为一个传统的基础学科有其深厚的学术背景知识,土壤地理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专业需要在保留原有的土壤学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使其为科研与学术研究而服务。土壤地理学作为土壤学与自然地理学的边缘学科有其自身的优势所在,为尽可能地发挥其优势并培养全能型的人才,需要学校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并制定合适的、具有应用性的课程目标,从而为社会提供适应性强的人才,为科研院所提供多学科背景知识的学生。目前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其应用的广泛性,运用GiS技术来进行数据管理与图形可视化显示,以及运用地统计学知识进行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是土壤地理学自身学科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和科研院所人才需求的重要选择。由此可见,多学科融合在土壤地理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其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二、多学科融合对土壤地理学发展的优势

1.GiS技术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地位。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主要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地理数据以一定的格式输入、编辑、存储、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处理空间数据的能力,如图形数字化、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地形数据的三维模拟、虚拟场景、地图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技术自问世以来,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近几年该技术已经突破地学的范畴,在管理学、交通运输、医学、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GiS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的理论体系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它的数据管理、图形显示、空间分析等知识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土壤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实现土壤图等专题地图的制作与空间显示,从而可以更好地辅助学生对于土壤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空间角度上理解土壤自然地理特性,同时可以进一步结合不同地理位置的自然条件(气候、植被、地形和母质)来理解土壤属性的空间差异性,进而结合土壤属性的空间异质性和变异性来理解土壤属性空间分布的特性。

2.地统计知识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应用。地统计学是以具有空间分布特点的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变异与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它是针对像矿产、资源、生物群落、地貌等有着特定的地域分布特征而发展的统计学。地统计学的主要理论是法统计学家G.matheron创立的,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已成为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的数学工具[5]。地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研究空间分布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空间格局与变异,还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以及模拟空间数据的离散性及波动性。地统计学由分析空间变异与结构的变异函数及其参数和空间局部估计的Kriging(克里格)插值法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目前已在地球物理、地质、生态、土壤等领域应用。土壤地理学作为一门结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而且由于土壤空间属性的存在,结合地统计学的知识对其进行一定的空间探索、模拟与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根据已知的变量进行未知变量的预测和模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和物力,并能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为此将地统计知识应用到土壤地理学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具有更多的科研与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从单纯的学习知识上升到自我探索与研究的阶段,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3.多学科融合在土壤地理学教程中的优势。土壤地理学因其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在土壤地理学的教学中可以先从理论到实践,然后从实践再到探索,再从探索回归理论。首先分析区域文献资料并通过野外观察对成土环境、土壤剖面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利用进行研究,运用地理比较法和相关分析法,把握区域土壤地理分异规律,绘制区域土壤图,采集土壤标本、分析样品。在此过程中若引用GiS技术与地统计技术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利用GiS技术可以管理土壤空间属性数据,并且可以根据自然地理数据资料生成不同的专题地图,以此来辅助对区域土壤地理分异规律的研究。其次,借助于GiS软件可以有助于学生根据实地调查资料绘制区域土壤图,以此来形成土壤属性分布空间上的概念,从而加深对于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第三,借助于地统计知识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土壤属性空间分布规律的原因,并结合已知观测点来预测未知区域的土壤属性,同时可以进一步分析土壤属性空间分布具有变异性和异质性的原因。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若基于多学科融合的知识进行土壤地理学的教授课程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土壤地理分布规律,并且增强其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强的人才,为科研单位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

三、土壤地理学研究性教学理论方法

1.传统土壤地理学教学理论方法。传统土壤地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以教师的讲述为主,简单地辅以地图挂图和多媒体资料介绍,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土壤地理空间概念和深入理解土壤的发生、发展、分异和分布规律,学习往往流于机械性记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壤地理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有鉴于此,应用研究性学习理论方法,进行土壤地理教学改革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基于GiS的应用性土壤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GiS技术主要的优势是可以呈现土壤属性资源的空间特征,借助于深厚的土壤学背景与一定的自然地理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方便地制作出不同的土壤属性专题地图,实现土壤属性的空间图形化。为此在此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学生的软件操作与地理信息知识的学习过程。目前在GiS行业中可以应用的软件较多,主要为arcmap,mapGiS,Surpermap等,鉴于目前应用较多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建议在课程中选择eSRi公司的arcGiS软件,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地理信息技术,掌握基本的空间数据的编辑与专题地形图的制作。因此可以以某一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一个区域进行土壤自然特征属性的调研,并通过所拥有的土壤背景知识以及自然地理资料进行区域土壤类型的诊断,然后画出粗略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土壤类型图,然后通过GiS软件转绘,通过进行坐标的校正以及文件的编辑,制作专题地图,从而实现土壤属性专题地图的掌握。这一案例的实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GiS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在土壤地理学方面的应用,同时可以使学生掌握多背景知识,通过探索GiS软件的其他功能来辅助土壤地理学课程的学习。

3.基于地统计学的科研性土壤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地统计学的主要用途是研究对象空间相关结构(或空间变异结构)的探测以及变量值的估计和模拟。由于土壤属性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变异性,会受到自然地理位置以及周围景观特征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特征。为此在进行土壤地理学的土壤属性的研究时可以根据已知观测点的数据资料来完成未知点的预测和模拟以及土壤属性之间关系的探索。运用地统计学进行空间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即数据探索性分析,空间连续性的量化模型,未知点属性值的估计,对未知点局部及空间整体不确定性的预测。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地理信息技术之后,可以实现基本的地统计知识的探索以及简单模型的构建,通过地统计模型的模拟与预测实现简单的土壤属性专题地图的制作。这一学习过程的掌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土壤属性整体空间特征的把握,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根据自己的需求完成土壤属性的预测和模拟,从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与学习过程。

4.多学科融合对土壤地理学教学的影响。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培养良好的发散性思维,并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使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科研或者工作中,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而本文关于土壤地理学的教学探讨在基于基础的土壤知识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最新最先进的GiS技术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应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关于新兴技术在自身专业中的应用,同时结合地统计学知识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应用,发挥学生独立学习、思考与创新的精神,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课程的改革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以学生为主,重视学生的独立性。实现多学科融合之后的土壤地理学,不再是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集动手、思考与创新于一体的新兴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特点,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探索,同时该课程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方面,而是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与提供多种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喜好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动手能力操作性强可以注重在GiS软件方向的发展,如果对于科研知识感兴趣,可以在地统计学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2)多种模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程改变了以前只是老师单纯教授的模式,重新融合了多种案例在课程中,既可以从野外土壤属性调查中学习怎样在实践中进行课程的学习,也可以通过课堂上软件的操作实现通过GiS软件来制作专题地图,还可以通过多种案例来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意识。在此种模式下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单纯是为了应付课程考试或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尽可能地扩大了知识的应用面,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思考与学习,可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多地选择自己以后要从事的方向以及发展规划。

四、结束语

经过多学科融合之后的土壤地理学不再是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结合了野外实习调查、室内软件操作以及案例分析等特征,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来掌握土壤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优化了土壤地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对土壤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土壤地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土壤地理问题,提高其地理信息素养,同时加强学生对土壤地理中空间概念的感知,加深了学生对土壤的发生、发展、分异和分布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等地理核心能力,值得在土壤地理教学领域推广。同时将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地统计学的知识运用到土壤地理学的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人才,为社会和科研单位输送更多合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子涵,王芹,蒋卫荣.从引文分析看档案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融合[J].档案学通讯,2012,(2):25-29.

[2]张芳.《土壤地理学》教学中的拓展与探索[J].科教纵横,2012,(6):209.

[3]张甘霖,史学正,龚子同.中国土壤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土壤学报.2008,45(5):792-801.

[4]边馥苓.GiS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地理学科的优势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办学定位;比较优势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358所(含独立学院323所),成人高等学校365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12所,高职(专科)院校1246所,中国已具有世界最为庞大的教育规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越大则竞争越激烈,高校之间在“生源”、“师资”、“经费”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已成为一种普遍规律。在当前纷繁复杂、群雄逐鹿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要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必须首先解决自身在发展中始终不能回避更不应该漠视的基础性和方向性问题,即高校办学定位问题。高校只有在学校运营的重要方面做出角色的合理定位,才能保证学校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内在的协调统一,才能保证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在类型、层次、规模、特色及服务范围等方面难以准确定位。距今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又使很多高校失去了理智,忽视了原本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盲目追求“高、大、全”,致使高校同质化、劣质化现象严重。优势是高校办学准确定位的基石,高校应挖掘、培育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并基于自己的优势确定其在社会服务面向、学校类型和层次、人才培养及规模和特色方面的名位(角色)。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从优势的挖掘和建设上对各高校办学定位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二、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启示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源于大卫·李嘉图对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批判。亚当·斯密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都可以利用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去换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从而彼此获利。而李嘉图则认为如果某国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都比乙国高或低,但只要两种产品的比较成本在两国存在差异,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两个国家都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利。由此,他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真实原因在于成本的相对差异,而不在于成本的绝对差异。比较成本理论虽然突破了斯密理论的局限性,但他只分析了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依据,却未能揭示出比较优势的来源以及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根源。继比较成本理论之后,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他认为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本国既有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度,并进一步指出资源丰裕度是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从而解决了斯密理论未能揭示出比较优势来源的基础性问题,理论上的突破也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最终的形成。二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实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理论实难解释诸如“里昂惕夫之谜”、比较优势陷阱及产业内贸易等现象,这使得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力受到挑战,从而出现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需求相似理论、技术差距论及竞争优势理论等相关理论。无论这些理论如何演变,本质上它们还属于比较优势理论,因为它们还是以比较优势来说明贸易产生的原因。

实际上,比较优势理论不仅适合贸易分析,对一切运用稀缺资源从事生产的经济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比较优势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不同国家经济之间,对于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区域发展、经济实体发展也同样适用。高校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比较优势理论有其应用的可行性。首先,教育是第三产业,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是教育服务,是为学生(客户)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就意味着高校间在师资、生源及经费等方面必然存在激烈的争夺,高校如果没有其优势和特色,提供不了优质的教育服务,必然会在竞争中惨遭淘汰;其次,教育是一项昂贵的,需要耗费巨大资源的事业,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供给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校间资源的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第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开放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高校间的竞争已从国内竞争演变成国际间的竞争,高校的发展形势更为严峻。要在复杂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各高校必须在深入分析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以及学校的生存环境基础上科学定位,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三、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1.有所为,有所不为

经济结构多元化,社会成员个性化,教育需求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这种社会特征给我国高校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机遇就是各高校在发展目标上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挑战则是在充满诱惑的社会现实中高校能否坚守自己的价值追求,能否舍得放弃一些有利益但自己并不擅长的方面。面对机遇和挑战,各高校必须牢记使命,从学校的比较优势出发,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对于为数众多的地方普通高校而言,无论是整体实力还是部分实力,如学科专业、师资、经费以及生源等都无法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同日而语,根本无法在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但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或较浓厚的文化历史,仍可以应用比较优势理论通过内向寻求的方式去挖掘相对优势,并集中资金和精力做大做强这些优势,使其建设和发展成为具有外部竞争力的优势项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提出要找出自己的比较优势,要利用自己的强项形成优势学科,集中力量抓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科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其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这也正是该校校长柯亨教授办学思想的体现,即“我们不追求在所有领域都领先,我们遵循的最大原则是比较优势”。高等教育是一项耗费巨大的事业,没有充足的资源,学校科研水平、生源质量、教师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就无法保证。高校在充足的资源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就应当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所谓合理就是把更多的资源放在最有希望,最能体现学校办学优势的项目上。哈佛大学的工科无所建树,因为这不是它的强项;加州理工学院甚至就不设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那是因为它要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理、工两科。

2.盘点资源,挖掘优势

俄林认为,资源丰裕度是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作为高校,类型、层次、规模、特色及服务范围等方面的准确定位,不是拍脑袋轻易得来的,而是在客观地分析学校特定资源并挖掘优势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首先,摸清学校家底。作为学校管理者,在认识自己的身份、地位,规划学校的发展中首先要盘点家底,充分认识学校的资源现状,包括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师资质量、学生质量、图书设备及经费状况等。在这些资源中尤其是要准确把握本校的品牌资源及校园文化资源等无形资源。遗憾的是,不少高校在办学定位过程中,往往过分重视有形资产的短期价值和所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却忽视了高校长期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无形资源。

其次,挖掘区位优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的发展突飞猛进,数量剧增,高等教育地方化的趋势也显而易见。地方普通高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一席之地?实践证明,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立足地方,充分挖掘区域的优势资源,积极为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景德镇陶瓷学院立足景德镇的千年文化,建成了以陶瓷工程和美术工艺为龙头专业的重点学科,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不仅可以突出地方高校的特点,增强学校的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4]井冈山大学依托井冈山的生态资源,成立了区域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开展科研,建立了庐陵文化研究所;依托独特的井冈山红色资源,建立了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研究中心,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3.避免“比较优势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5]

目前,有些高校由于发展不慎也可能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首先,一些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自身具体实际情况了解不透,仅以既有的某些教育资源作为优势资源发展学校,导致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部委院校本来主要是为行业培养技术人才而存在,但划转地方后,大部分高校逐渐淡化了行业特色,开始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开办了大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新兴专业。从表象上看,似乎反映了某种趋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学校规模扩大了,学科专业丰富了,但大量新兴专业质量不足,传统专业又停滞不前,反而导致学校整体优势下降。其次,有些高校继承传统优势,缺乏改革动力,造成“比较优势陷阱”。很多高校缺乏敢为天下先的胆识,长期执行已有的某种比较优势政策,不去改造现有、创造未来,常常依靠传统和惯性办学,致使学校只能在苟延残喘中不断地重复着过去。高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通常是因历史、地域、传统天生条件的差别所形成的,是高校发展的外生比较优势,这对于高校的发展当然是很重要的,但传统比较优势往往是固有的、被动的,容易造成高校的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从而停滞不前。

4.动态发展中建立比较优势

地理学科的优势篇3

关键词:社会发展;综合性大学;自觉定位;特色;和谐创新

为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学校应当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的时刻,这一关键时刻的关键就是提高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当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实现和谐创新。本文拟就综合性大学依托自身的综合性办学优势,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和谐创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努力形成发展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色的先进理念

教育要主动地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要解决形成和发展特色这一核心问题。就综合性大学来说,主要体现在要倡导和强化以下几种思想观念:

1.科学定位自身多学科融合的综合优势的意识

综合性大学要认识到自身是多学科有机融合的大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多学科性,即具有多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的学科;(2)科学研究性,即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3)基础性,即教学和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

2.发展综合办学特色的思想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区域文化优势等外部环境以及在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社会等内部环境方面的综合办学优势,形成在以上方面发展自己特色的意识。

3.树立质量保障观念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其影响进行改革,并积极创新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4.建立、健全综合性大学和社会良性互动机制的意识

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依法自主办学,运用自身优势建立和健全内部发展和外部监控相协调的机制。

二、积极探索办学过程中挖掘和发挥特色的有效途径

在21世纪这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是经济与社会的中心,而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因而,大学必须通过发展特色来实现在社会发展中的和谐创新。大学的特色是学校自身从办学历史、客观环境、主观环境等三个方面内在生发出来的,为此,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区域文化优势等外部环境以及在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社会等内部环境方面的综合办学优势,形成和发展以上各方面的特色。具体说来,可从以下途径进行探索:

1.发挥多学科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

大学最主要的优势是智力资源丰富并集中,综合性大学有一支庞大的高水平的多学科的教师群体与科研队伍。综合的人才结构,才能尽可能地发挥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从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和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具体说来:

(1)依托学科专业群,大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合性大学可探索形成以基础学科专业为支撑,以应用学科专业为主体,以交叉性、边缘性、前沿性、综合性学科专业为新的增长点的结构模式和发展态势,形成纹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格局和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性特点和学科专业资源优势,构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知识结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相协调,大力提高培养质量。

(2)运用高水平的多学科的科研队伍,提高直接服务社会的

能力

①兴办或支持知识型企业。根据国外以及国内的经验,大学成为高科技园区的中心一般是由兴办知识型企业开始的。综合性大学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运用高水平的多学科的科研队伍,通过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兴办或支持知识型企业,以此来壮大经济实力和提高社会地位。②参与政府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起到智囊团和资政育人的作用。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智力资源丰富、集中的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扮好智囊团的角色和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以赢得政府的认同和社会的支持。通过自身的智力优势来争取学校发展的有利的外部空间。

(3)依托学科专业群,发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综合性大学要在不断加强校园规划和硬件建设的同时,依托学科专业的综合优势,形成先进的文化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工作,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大力加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具体说来,①要着力营造学术氛围,如通过大力支持师生组织开展学术活动,举办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的大型学术活动,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和讲座等形式。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艺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锻炼的舞台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③着力引导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如,通过构建学生自己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道德实践、国防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大舞台等方式来实现。总之,要促进校园文化的体系化、学术化、规范化发展。

2.依托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或区域文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合性大学要依托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或区域文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1)综合性大学所属地区,大都有自身的区位经济优势

在办学过程中,综合性大学紧密切实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直接服务社会等方面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努力发展在区域经济这一客观环境基础上形成的特色。

(2)较多的综合性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要积极将其转化为办学资源优势

首先,要抓住历史机遇,高起点办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要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不断开拓进取的坚定信念和勇气。再次,要将优势转化为奋发图强的精神和传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最后,要将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学校推动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我国不同的地区,都有独特的区域文化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所在地的区域文化优势,加强以热爱祖国、学校、家乡、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格教育。同时,利用区域文化优势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外部文化环境。

3.依托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

大学应当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在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相对而言,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可更好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能较好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综合性大学应当树立素质质量观――21世纪需要的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质量观,依托自身优势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

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要力求多样,应当既有囊括古今中外众多学科领域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大型综合课”,又要有与各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还要有对学科知识进行高度浓缩

的专题报告。综合性大学可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综合多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给学生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深刻启迪,实现文理贯通和理工结合。

(2)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和提升各类实践教育平台,积极建立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学生的实习基地有机

地结合起来。

(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如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等,积极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高等教育是在与政府、市场的矛盾统一之中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虽然要对抗市场,但更多的是依靠市场。因此,高校的发展必须在政府与市场统一中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综合办学优势,主动、全面地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挖掘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达到在社会发展中实现和谐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5-7.

[2]潘懋元.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5(3):16-17.

[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5.

[4]李德仁.综合性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综合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0(4):3-5.

[5]潘懋元.高等教育将走进社会中心[a].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C].上海高教研究,1998(8):1-3.

[6]储召生.办学特色:大学的必然选择[Z].中国教育报,2003(4):7-27.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综合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编号12C0386);湘潭大学第六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众化阶段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地理学科的优势篇4

陈德权:学生青睐这些地区高校的原因主要有几点:第一,确实有些实力较强的高校;第二,这些地区的信息发达,受当地经济环境影响,在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学生的机会比中西部高校更多;第三,从学生就业情况看,很多学生报考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是希望毕业后能在当地就业。同样办学水平的学校,由于地缘优势,就业单位很多是就近招聘,而且从毕业后人脉资源角度考虑,在发达地区上学后在当地就业时,有更多的校友和母校的资源可以利用,这是上大学一块非常重要的资源;第四,从大学四年的生活上看,整体生活环境较好,发达地区上学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购物或者参加各种交易会、展览会等机会比较多。

但这些优势并不代表中西部高校的高等教育资源不如经济发达地区,对大学有所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沈阳、大连,华中地区的武汉,西北地区的西安,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等地,拥有“985工程”“211工程”数量也不少,而且整体教育水平都比较高。

曾希:从普遍认识来看,北、上、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具有良好的经济优势、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因此,考生和家长可能更容易了解和认识相关高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西部高校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较为久远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优势传统专业等,同时也有不少百年学府。所以,我认为,每个地区的高校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各自独特的竞争力,都有大师,都有自己的文化风格和育人风尚。关键是看您从何考虑,如何选择,而不是大学处于哪个区域。校名,不能窥得大学全貌

从有些现象看,校名成为考生及家长认识高校最直接、最简单的途,而且有很多高校校名中还包含了“理工”“外国语”“科技”等关键词,是不是从校名就能“读”完大学的全貌?

陈德权:大学的校名可以简单理解为一所大学的名字,就像人的姓名不能用来判断这个人有什么特长、有什么喜好等特征一样,大学校名也不能全面反映出学校的学科设置、学科特长和校园文化氛围等。这是因为:其一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校名可能几经更换,校名中的关键词甚至发生极大的变化,比如石家庄经济学院,之前的校名为河北地质学院;其二是即使校名中含有“科技”“理工”等关键词,但大学的特色却有着较大的差异,如北京科技大学在钢铁、冶金等方面优势突出,而华中科技大学则在机械、电气等方面优势突出。所以,只从校名去判断一所大学是不可取的。

曾希:一般而言,考生和家长对于院校的了解都十分有限。校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特色,但并不能将一所学校的师资、专业、优势等全部充分体现。特别是一些以“理工”“科技”“工业”“工程”为关键词命名的高校,其优势特色学科可能相差甚远。如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过程机械方面实力雄厚,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而武汉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则集中在材料、船舶等方面,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如果以为两所大学都以“理工”命名就特色完全一样,那可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所以,如果要真正了解一所高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如网络、电视、平面媒体、咨询会等,从官方、权威的媒体或者是高校招生办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刘西蓉:校名显然不可能概括大学的全貌。目前我国大学的命名有按地域命名,有按行业或学科命名的,也有沿袭历史的,仅从字面上来看,可以了解其部分含义,但肯定不能了解其全部内涵。比如一些以地域为名的综合,性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从校名上并不能看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有一部分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以行业或学科命名,比如财经类、外国语类、航空航天类等,从名字上可以了解其主要学科优势,但这也并不是它的全部。因此要真正地了解一所学校,需要从学科、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等方面全面了解,认真分析,找出差别。

大学实力,“排行榜”说了不算数

社会上林林总总的大学排行榜越来越多,通过调查,有大部分考生说他们会按排行榜的情况来选择大学。通过排行榜来选择大学明智吗?

刘西蓉:目前国内有多种大学排名,同一所学校会出现排名相差很大的情况,这种差异与研究机构选用不同的指标和采用不同的数据有关。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本身并不具有可比性,用相同的指标把所有的学校进行排位很难实现。因此仅依据排名来选择学校可能会出现偏差。大学的实力既可反映在学校的综合实力上,也可能反映在某一些学科专业的实力上。办学历史悠久、社会声誉良好的学校,发展至今都有它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考生应在全面了解学校和自己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

陈德权:高校排行榜都是一些“民间”的排名,由一些机构或个人来操作,不同的机构采用的排名标准不一样,教育部从来没有官方排名。不同机构对高校进行排名的目的不一样,指标也不一样。通过媒体的报道,有些高校还通过金钱交易方式提高学校的排名位置。某次排名中,国内一所很一般的民办高校在全国排名前十位,这种排行榜的结果怎么能说可信?

官方虽然没有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但有学科排名。教育部对拥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了排名,这个排行榜倒是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的,至少能判断某所高校的学科实力。

曾希:大学排行榜可以作为考生了解大学的一种参考,但并不能作为了解大学的唯一途径。首先,我们无法准确判定排行榜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只能借以参考;其次,排行榜会因为不同的判断标准而产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不能盲目遵从,以偏概全。所以,建议考生和家长能扩大信息渠道,从多方面、多维度、多层面了解高校,从而掌握更加全面、准确的报考信息。

选择,从了解大学开始

地理学科的优势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办学特色办学优势

近年来,我国本科院校数量飞速增长。根据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本科院校只有740所,而到了2008年,本科院校已经达到1079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高校中大学与专门学院目前已达到1090所。在这一千余所高校中,“985工程”高校有39所大学,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高校,明确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型高校为办学目标。而其他的1000多所院校都是以教学为主要任务,要承担着发展高教事业、培养人才的任务;同时这些高校相互之间还在高教资源、优质生源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如果这些高校发展思路雷同,求大求全地同质化发展,在规模、数量方面展开低水平的竞争,不仅无法提高各自的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

针对这一问题,总理在全国教育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同样重视,给予支持,鼓励各类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可见,高校办学要形成特色,要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是高校发展的应有之意。

一、特色与优势的区别与联系

目前各高校办学思路中一个重要的误区在于混淆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错将扩大已有的办学优势工作代替办学特色的凝练工作。虽然许多高校在口号上提出了特色办学,但是缺乏对特色办学的认识深度,把规模大、学科全、专业多、师资强等办学优势作为特色,在实践上与特色办学背道而驰。优势泛指某方面超过同类的形势,而高校的办学优势指在某一特定的领域、条件、环节,超过同类高校形势。上面提到的规模、学科、师资、专业,包括毕业生就业率,学校地理位置,办学资源等内容,其本质就是高校办学的优势。

从优势的形成方式上看,高校办学优势包括三个层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人无我有的办学优势指其他高校缺乏的办学条件、资源等内容,主要来源于高校的外在环境与历史因素。如部分高校地处沿海地区,所在省市经济发达,优质生源丰富,毕业生就业环境优越,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地域优势;某些高校原归属电力部、广电局管理,虽然在管理体制改革后归于地方管理,但是依然具有较强的电力、传媒行业背景,得到行业支持力度很大,在学科专业、科研服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占有行业优势。人无我有的优势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状况的变化,这类优势可能会逐步丧失,甚至优劣双方发生转换。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校所处地区经济发达,相对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但是当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后,这一优势在逐步丧失。如同东北地区高校,在80年代前依靠东北工业基地,在工科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中心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东北地区高校的地域优势现在已经荡然无存,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行业优势也是如此,在电子信息技术、金融、传媒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的今天,一些原本具有钢铁冶炼、重型机械等重工业背景的高校,其行业优势已经转变为劣势,束缚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人有我优的办学优势是指在相同的领域与工作内容是上具有质量、数量的优势,主要包括内部管理制度,办学资源配置以及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如某些高校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完善,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一些高校重视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在师资,科研经费等方面加大投入,形成了学科优势。其优势形成的根源在于投入或者具体的管理措施方面,因此此类优势也是可以被复制,可以被赶超的。例如传媒行业在近十年间有了很大的发展,相关人才需求大增。一些高校历史上就设置有相关学科专业,具有先发优势。但是其他高校针对这一发展热点,通过加大投入等措施,很快能够弥补不足,甚至可能利用学校的整体综合实力吸引到更为优秀的师资,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上很快赶超上来,甚至取得领先地位。

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都是由于一些外部的、历史的以及具体方法等原因形成的,这种优势并不稳定,可以被复制,被赶上或超越,甚至变优势为劣势。因此高校办学最重要的核心优势为第三类,是由特色办学理念形成的优势。这类优势,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渗透于学校各个工作环节,体现在师生的整体精神上,不易被复制或轻易失去的。例如:北大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路与方针,在五四前后形成,并成为北大的特色办学理念。在这一特色办学理念指导下,北大不仅办出了特色,而且形成了优势,成就巨大,不仅培育了人才,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历程都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这一特色历久而弥坚,成为这所大学、全体师生的特质,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在复制、赶超。因此,优势是外在的,静态的表现,是学校发展结果;特色是内在的,动态的过程,是学校发展原因。具有办学条件、地域条件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学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及时运用,但也不能故步自封,停步不前,要抓住机遇形成特色,以特色发展优势。

二、特色的内容、层次与特征

在教育部的评估方案中,特色办学是一项单独的考核指标,其内容指: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

就内容而言,办学特色的确应该包括以上各个方面;但是这些特色并非是平行的,而应该根据重要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浅层的外在表现形式,比如校园的规划、建筑的风格等等;二是行为方式上的特色,比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等;第三层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根本与核心,即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上的特色。其他层次的特色都是由特色的办学思路与理念衍生而成的。例如特色的制度建设、专业学科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是实现特色思想的方法与措施,高质量的特色人才与师资队伍是特色理念的实践结果,而特色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是特色办学思路在艺术与精神上的体现。如果没有核心的理念与思路,就没有其他层次的特色,或者即使在某些工作中有一些特别之处,也无法在校园内形成氛围,最终会流于形式,进而屈服于常规的做法。

而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上的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所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对优化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并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特征。

1.特色是在共性基础上的特性与发展

特色不是对基本教育理念的抛弃,而是在基本教育共识基础上进行发展与衍生,提炼出适合本校发展需要的办学思路,其本质是对教育思想的发展,对教育传统的创新。例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界的共识,是共性的教育理念;那么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以及对特性的强调,属于特色教育理念。同时,特色也是相对而言的,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如果我国所有高校都提倡培养创业、创新人才,这一思路又不能算作特色。因此要对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炼、发展,或强调培养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或强调培养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的理想、对现实的批判精神。这样的办学理念才算具有特色。

2.特色办学思路的内核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长远追求,不是应社会一时之需

社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果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适应变化办学思路而没有稳定的核心理念,则最终无法适应时展的不同需要。片面迎合社会发展需要最终也无法形成特色。所谓特色,应该是对人类精神、文化财富的总结与永恒的追求,是用创新的精神引领社会发展,创造出新的文化,永远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使高校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与精神源泉。例如北大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的提倡“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些办学理念与思路,指导了三校成为中国高校的典范;这些办学思路都是对中西文化的高度总结,体现了高校的终极理想与对人的理性、道德智慧的永恒追求,更富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这也是为何清华、北大、南开的办学思路更为人所熟悉,两校也更为优秀的原因之一。

3.特色办学应该体现在高校办学的各个环节,成为高校发展的历史传统

特色办学理念一定是经过全校师生共同认可,贯穿校园各处,凝结于学校各个工作环节与制度中,并在师生整个群体中体现出的精神力量。仅仅是校长提出了一个办学理念思路,没有相应的制度、举措,没有在师生中达成共识则无法称为办学特色。例如,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是:追求真理,从哈佛学院时代起一直延续至今。在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真理”;哈佛大学校训即“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其培养的学生要成为“社会领袖和精英”,本质也可以说是掌握真理,带领社会前进发展的人。这一办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学校各处,也是经过历任校长的不断发展完善与传承。哈佛初创时办学理念是“促进所有良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研究”,1869年,艾略特作为校长后正式将办学理念定位为追求真理:“大学是老师的集合体,是知识的仓库,是真理的寻求者。”此后的历任校长科南特、德里克·博克都是以追求真理为大学的基本追求。“今天的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寻求真理,这也一直是大学的基本任务,直接运用知识是大学的次要任务。”因此办学特色不仅需要提炼、提出,更重要的是传承、达成共识。真正在教学、制度建设、校园环境全方位都打上了特色的烙印才能说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办学特色的形成与传承

办学思路的提出是一时的,某一任校长的任务,但是由办学思路的提出到办学特色的形成,是全校师生、历任校长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出的。当特色办学理念最终形成,将会深入这一高校的骨髓与精神,无论校长教师学生如何更替,这一特色始终不变,并且终将给大学师生带来永不消磨的印记,让大学成为社会发展的永恒的精神家园与力量之源。因此高校办学特色不仅需要提炼,更要传承。大体说来,这高校特色办学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首先是提出理念。特色办学思路的提出要建立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以及对社会、文化与人的未来发展的科学预判上,需要对本校以往办学的历史进行反思、总结与创新,科学地提出远大的追求与理想。

其次是传播与实践。办学思路需要广泛地在校园内进行传播、讨论,教师、学生、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最终达成共识,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与理想。此外,办学思路还需要进行贯彻实施工作。学校的各项制度、教学工作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要根据办学理念进行重审,尤其是要重视教师教育工作。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思想的传播者,只有通过老师的传播才能将学校的办学思想传递到学生身上。如果教师对办学理念不认可,这一理念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环节与基础。

最后是检验、反思与传承。办学理念落实的结果,需要检验,并且要进行办学思路的反思与提炼。虽然办学理念的大方向不应有变化,但是理论必须通过反复论证,制度与措施不断创新,才能越辩越明,使特色办学理念和思路才能不断传承。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校数》[oL].,2011.3

[2]《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oL].,2010.8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2015.5

地理学科的优势篇6

关键词:大学学科建设;规划;Swot;战略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以乔治·凯勒(Keller,George)出版的《学术战略: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革命》及寇普(philip,Kotler,Cope)等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为代表,战略规划的思想和方法被从企业和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引入高等教育界[1],逐步成为大学管理的热点。本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亦越来越重视战略规划,特别是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要制定“三个规划”(即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及校园建设规划)后,大多数高校都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有效指导和规范了学科建设工作。

学科发展战略是学科建设规划的核心,是大学为提升学术竞争力,在复杂和动态的学术环境中为获取竞争优势而制定的综合性、协调性的行动纲领。一方面,大学学科发展战略要主动适应政府规划确立的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以其确立的目标集作为牵引争取资源;另一方面,又要找准定位、优势和特色,确立自身发展的目标集和策略集,统筹考虑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当前高校学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编制学科建设规划主要借鉴的管理学方法有:Swot(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iesthreats)分析法、pRa(processingRevisingandadaping)过程规划法、CaD(Chanceactionanddevelopment)机遇规划法和pDCa(playDoCheckaction)戴明循环法,如表1所示。

重视规划的组织实施过程,强调不断明确实施的步骤、过程和调整方案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CaD机遇规划法

强调环境不确定因素和机遇的分析、及时的行动方案制定和有效规则的实施,实质上是过程规划法的延伸。

pDCa戴明循环法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系统诊断—系统分析—系统预测—系统建模—系统评价—系统运行”等步骤开展规划编制和实施。

其中,Swot分析法作为较成熟的战略规划方法,为我国多数大学所采用。它强调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扫描和预测,剖析大学学科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以及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2],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模型的选择和针对性的策略制定。但是,学科建设规划的本质是学术发展战略规划(academicstrategy),当面对自身和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巨大信息数据和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时,无论是大学的领导者还是规划专家们,都难以令人信服地对战略做出全面和精准的判断。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对学科发展战略内涵与作用的深度理解

“环境扫描—形势分析—优劣势匹配—发展目标确定—发展战略选择”是规划的起始逻辑链。“战略选择”即是该逻辑链的核心与终点。国内多数高校在编制学科建设规划时还没有完全深刻地理解“战略”的内涵,将其放到应有的高度。有的采用空话套话予以概括,有的甚至缺失战略环节。国外战略管理专家曾说过:“宏伟的规划与实际局限的资源,以及规划已经完成而资金还没有落实的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令人失望的结局。”[3]而战略在规划中恰是起到对应发展目标配置资源的依据作用,使大学在面临学科发展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矛盾时,能够更加从容、合理、科学。战略选择不当或缺失,则会造成规划没有“灵魂”,起始逻辑链没有主线和最终的结论,后继逻辑链“资源配置方案—保障政策措施—预期成效与可行性”没有依据和指引。

·学科与专业·大学学科建设规划的Swot评价模型分析与战略选择

(二)缺乏有效方法来客观评价内外部因素对战略选择的影响

乔治·凯勒(Keller,George)认为:高校战略规划是外向性的,其着眼点在于使学校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学术战略又是富有竞争性的。[4]有针对性地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是制止学术组织(学科)固执于学术活动的自我独断和自我封闭的有效途径。[5]纵观许多大学的学科建设规划,对外部环境与竞争形势、自身优劣势的分析等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客观、量化的方法来评价各种因素对战略选择的影响,主要依靠主观经验,这使得战略选择的科学性受到很大质疑。“战略”应能体现以下特征:一是将外部环境与自身优劣势进行匹配的全局性和精准性;二是面对竞争对抗的可行性和可信度。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将难以保障上述特征。

(三)缺乏参与程度高、公开公正、规范科学的战略抉择过程

科恩(michaelD.Cohen)、马奇(JamesG.march)等学者把大学描述为“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这表现在学科发展方面,多学科间目标的多元化、组织结构和文化范式的差异性和学术权威意志的个性,造成基层组织对顶层学科战略规划及其计划性、研判性、控制性呈抵制状态。因此,战略的抉择需要提高信任感、公平性和公开性。国内高校在这方面还很欠缺:战略选择更多地依赖于领导层或规划部门,缺乏理性分析和民意反映作为基础。

二、Swot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彼得森描述了大学规划的过程特征:“(它是)一个自觉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一所院校对它的现状及未来可能的环境条件做出评估,以确定它未来可能的状态,然后形成组织的策略、政策,并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程序。”[7]我们可以将规划过程解构为:“外部环境扫描(机会、目标及竞争态势识别)+自身状态分析(能力评价)+战略选择(机会、目标与能力的匹配及结论)+资源配置方案拟定(策略集)=未来状态研判(可行性与预期效益的估计)”。在运用Swot分析法选择大学学科发展战略时,难点在于如何客观评价内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势等影响因素,进而更科学地构建和选择战略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系统工程领域处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问题比较简单的方法之一。本文采用aHp方法进行Swot评价模型分析,具体步骤包括:构建层次结构模型(Swot评价模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Swot矩阵量化分析);层次单排序、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一)构建Swot评价模型

构建Swot评价模型依赖于对内外部环境的扫描分析,需要将各种内外部环境与需求因素根据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将那些对学科发展有宏观的、重要的、迫切的、深远影响的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微观的、次要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在后面。学科外部发展环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政策、投资导向;二是本领域知识体系中对科学问题突破的需求;三是来自国内和国际相关学科的竞争形势。这三方面代表着机会(o)和威胁(t)。内部环境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学科整体布局架构和水平;二是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地位及其发展潜力;三是学校在学科建设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资源聚集能力。这三方面反映大学学科发展内部的优势(S)和劣势(w)。

如图1所示,为了说明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方法,以下假设某校经过内外部环境分析研究,通过专家调查、论证研讨等程序,按轻重缓急和影响程度已确定了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四个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三个层次的评价模型。

图1学科发展战略选择评价模型

(二)Swot矩阵量化分析

在aHp中,为了使评价对比定量化,要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按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赋值时采用相对尺度法(见表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分别为第二层成对比较矩阵B和第三层成对比较矩阵,即B1(优势矩阵)、B2(劣势矩阵)、B3(机会矩阵)、B4(挑战矩阵)。

矩阵的权重赋值方法和程序十分重要:一方面赋值群体应多元化,可以包括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学院和部门领导、普通教师;其次是赋值程序应科学规范,如采用独立投票、计算均值或综合决议等方式。假定对比矩阵B得到以下赋值:优势S比劣势w明显重要,相应位置赋值3;机会o比优势S稍微重要,所以赋值3;优势S比威胁t重要得多,所以赋值4。由此可以得到准则层成对比较矩阵B:

(三)矩阵的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1.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n-1)。

2.计算一致性比例CR,CR=Ci/Ri;其中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如表3所示。

3.判断当CR

根据上述3个步骤,首先计算上文中第二层产生的成对比较矩阵B的特征值,结果为λmax=4.218;同时得到特征向量,记为w(2),w(2)=(0.1935,0.3525,0.1507,0.3034)t;然后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0.073;最后计算一致性比例CR,CR=0.081

以同样的步骤对第三层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对于优势矩阵B1,学科布局和结构合理性最为重要,其次是学科排名优势,最后是重点学科的带动性,结果如下:

λmax=3.038,CR=0.033

其权重w(3)1=(0.4718,0.3162,0.2120)t。

对于劣势矩阵B2,影响最大的是学科方向的前沿性不强,其次是学科新增长点少,最后是建设经费自筹能力不强,其结果如下:

λmax=3.038,CR=0.033

其权重w(3)2=(0.4718,0.3162,0.2120)t。

对于机会矩阵B3,最重要的是人才引进与国际化,其次是学科布局与国家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最后是政府投资,其结果如下:

λmax=3.025,CR=0.022

其权重w(3)3=(0.2747,0.2249,0.5005)t。

对于挑战矩阵B4,最重要的是相近水平高校的综合竞争,其次是传统优势领域的开放竞争,最后是国际化竞争,其结果如下:

λmax=3.004,CR=0.003

其权重w(3)4=(0.4452,0.3410,0.2138)t。

最后,利用同一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针对上一层次所有代表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总排序,进而得到影响学科建设规划战略选择因素的权重表,如表4所示。

计算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比率:

CR=∑angCinangRin

CR=0.029

三、战略模式选择

Swot分析法有四种可供选择的战略模式,即oS战略、ow战略、tS战略和tw战略。tw战略的主旨是把劣势和威胁的影响降到最少;tS战略的主旨是依托优势,对付外界环境中的威胁;ow战略力图把劣势的影响降到最少,使得机遇最大化;最理想的局面就是oS战略。对于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而言,挑战与机遇一直是并存的,学科优劣势也是长期固有的,其发展战略模式总结如表5所示。

外部发展机会和环境均有利,学科整体优势明显,以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以扩大学科布局和规模为策略。

争取型战略(ow)

外部发展机会和环境有利,但学科自身存在一定的制约劣势和缺陷,以规避劣势,发挥比较优势,集中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学科(方向)为策略。

保守型战略(tw)

相对于发展机遇而言,外部竞争形势更为激烈,以规避学科劣势和解决现实问题,对抗激烈的竞争形势,保持学科传统优势和地位为策略。

抗争型战略(tS)

相对于发展机遇而言,外部竞争形势更为激烈,以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科学定位参照系,在竞争中追赶对手为主要策略。

如图1所示,依据上文对Swot评价模型的分析结果,选取表4中各因素权重的最大值作为其在Swot轴上的坐标,构造出该校学科发展Swot战略四边形,并计算其重心,以重心所在的坐标象限来选择优先的学科建设战略模式。

图1大学学科建设规划战略四边形

从图1的结果来看:S0oS>S0wo>S0St>S0wt,这充分表明,在Swot分析的四种战略中,其优先排序如下:即oS战略、ow战略、tS战略和tw战略,即应将战略选择的重点放在“开拓型战略”上。因此,规划后续部分的制定,应当重点依据该类型战略的总体思路及oS矩阵方面影响程度最高的因素,专门研究各学科的发展定位和具体策略问题,针对性地论证相应的资金投入、空间场地、人才引进、研究生招生指标等资源配置方案,制定保障性的政策措施。

四、结语

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是从外部到内部,自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的反复论证过程,准确分析内外部影响因素和科学选择发展战略是规划编制的关键。国内大学采用Swot分析方法制定规划时,偏重于对优劣势、机会、挑战等方面要素的罗列和感性分析,缺乏对其影响程度的客观评价,使战略选择缺少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因此,采取aHp方法对构建的评价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得到战略四边形,将其作为战略选择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该方法有效加深了内外部环境扫描与学科发展战略选择之间的衔接,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加强了学校上下对学科系统优劣势、内外环境、演变复杂性等问题的认识,从而为战略选择提供支撑。其次,有助于建立相对理性、客观和公开的决策准则,提高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度,避免规划事权的过分集中、封闭,也增加了公众对战略选择的信任感和信服度。最后,在主导战略的引领下,能够有效提高规划对资源配置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当然,由于不同大学之间的学科结构、布局及发展状况相差很大,战略选择的方法和程序往往复杂很多。本文仅以最简明的方式介绍方法,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因校制宜地加强战略管理方法的应用是提高规划编制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学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特征,将战略管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运筹学、统计法等数理方法与学科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形成相匹配、有特色的规划方法,将有效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第二,持续、客观的数据积累将为规划编制提供坚实的基础。如卡耐基-梅隆大学(CmU)为了确保战略制定的科学性,设立专门的院校研究中心来提供信息,为学校提供数据支持。[8]具体到本方法上,可以设计多种方法将客观数据源与主观赋值相结合起来,形成客观性更强、更科学的评价模型构建和对比矩阵赋值方法,使定量与定性、主观与客观结合更紧密。

第三,坚持将“战略”作为引领各规划环节的核心。如前所述,战略是综合性、协调性的行动纲领。运用本方法确定的是学科发展整体主导战略,在其牵引下,各学科(领域)应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具体策略,学校要明确重点和急需,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各学科的发展需求,针对制约因素,制定资源配置方案和政策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艳敏.大学战略规划:批判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8(2):5.

[2]谢桂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Roberta.Seveier:FromStrategytoaction[J].marketing,2003(2):18.

[4]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m].别敦荣,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5]刘念才,周玲.中外大学规划:比较与借鉴[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6]魏海苓,孙远雷.大学战略规划与组织设计:美国大学的经验及启示[J].高教探索,2009(1):61.

地理学科的优势篇7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定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重视干部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工程。2009年10月,中组部、教育部为了适应干部教育培训发展新形势,充分利用高校优质资源为干部培训服务,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和规范高校干部培训基地的意见》,设立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13所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三年来,各高校基地认真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建设会议精神,把开展干部培训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集中全校最优质培训资源,推进高校优势与干部需求有效对接,培训了大量干部,得到参训干部广泛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进一步明确高校基地在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中的定位与作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彰显与自己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办学特色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高校基地定位与作用的研究意义

2008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同志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高校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它们在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基础研究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与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大教育大培训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因此,对高校基地的定位与作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高校基地对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意义

第一,在高等学校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二,建立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满足广大干部多层次、多样化培训需求,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

第三,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优化和完善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布局的重大创新,是发挥高校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新理论等知识教育方面并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域应用的重要措施。

第四,建立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能的重要平台。

(二)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新情况

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面临四大挑战:一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快速工业化挑战;二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城市化挑战;三是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信息化挑战;四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国内矛盾高度集中、世界格局加快转换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

对高校基地科学定位不仅促进高校基地自身的品牌建设与形象宣传,更有利于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整体化、系统化、差别化发展与构建,形成有高校基地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高校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优势与特色

(一)发挥优势,彰显大学职能

第一,具有鲜明的办学优势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各高校基地自身办学历史悠久,并拥有各自的学科特色与文化优势,是广大党政干部向往的培训场所。

第二,具有各自的区位优势与校地共建高校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要研究实际,加快创新,以用为本,建立优势。要在打造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上下功夫,在建设名师队伍上下功夫,在改进教学管理和校风建设上下功夫,提高办学质量。

第三,具有大学之“大”的优势和推进干部选学的平台。干部自主选学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大创新举措之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高校基地推行在干部自主选学上更能充分发挥大学之大的优势,如:学校规模大、学科多、成果多,在知识、技能培训等方面优势明显。大学不仅有大楼,而且有大师,这是吸引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之处。

高校人才多,学科齐,研究力量强,国际交流广,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在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等知识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二)注重特色,体现高校风格

第一,课程内容更切实。高校基地普遍重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区位优势,努力打造特色项目和品牌项目,形成核心竞争力。学校更容易将一流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优势与培训专题优势。

第二,教学特色更突出。认真研究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面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需要,把学校的学科优势与干部培训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干部特点和培训发展趋势,高校基地推进干部培训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其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强。

第三,教学形式更多样。高校培训基地的建立为干部开阔眼界、思路和胸襟开辟了新阵地,完善了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促进了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与高等院校的交流互动,形成了合作竞争的培训新格局。

第四,案例内容更丰富。各高校基地应根据干部学习需要,发挥科研优势与国际交流广泛的优势,编写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案例,并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区域的培训资源,开发建设一批现场教学基地,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丰富培训教学案例。

三、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的定位策略

地理学科的优势篇8

关键词:科技竞争先动优势

早在1985年,RobinsonandFornell就提出了先驱优势(pioneeradvantage)概念;此后有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了较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用来解释先动优势的理论基础有二:经济理论基础—用进入壁垒理论和企业效用函数来解释先动优势;行为理论基础—主要是用顾客锁定理论和消费者偏好理论来解释先动优势。先动优势的来源主要有:技术专有和技术领导,先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将为企业提供专有技术,从而为企业确立技术领导的地位,在产品和工艺创新中学习曲线下移中可以反映出先动企业将有更好的竞争优势;资源先取,先动企业可抢先获取或建立诸如声誉、品牌、企业文化、技术资源、专利,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等无形资产;成本优势,先动者有利于抢先开发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企业开发新的市场,良性循环为企业长期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竞争优势。

目前,在“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现代企业为获得持续性发展,逐步认识到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性。本文拟对企业科技竞争中的先动者优势进行探讨,以为企业的科技竞争制胜提供建议。

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内涵

先动优势理论在市场营销中多用来解释在市场竞争中,先进入市场者相比后进入者存在着哪些竞争优势。因此,在企业科技竞争中,先动优势理论主要解释企业优先研发和运用新技术能为企业带来哪些竞争优势。

企业科技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等科技活动,反映出该企业的科技总量、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同时,它反映企业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企业整体经济实力的推动能力,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协调作用。或者说,企业科技竞争力是企业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实现科技进步,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企业科技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科技总量、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的综合表现。从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定义上分析来看,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分别是:企业科技资源、企业科技能力以及科技发展环境。

(一)企业科技资源

如图1所示,企业科技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企业内部具有的科技资源是企业科技竞争强有力的后盾,也是科技竞争的潜力所在。

(二)科技能力

目前,对科技能力的认识还没有统一,一般认为,科技能力仅仅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包括科学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科学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和运用其成就的潜力总和,它主要由科研队伍、科研单位、科研经费和信息等组成;技术创新能力是为了生产上应用而准备的研究、开发结果的总和。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认为,区域科技能力是一个区域在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产出、科技对社会的贡献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实力。可以看出,科技能力是支撑经济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

(三)科技发展环境

科技发展环境,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对企业科技的宏观调控和导向,并通过科技管理体制、运行和激励机制及相关措施,为企业科技发展创造的软环境,其中主要包括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科技竞争中先动优势的来源

资源上,先动企业本着“先入为主”的地位优势,占据着资源先取的有利条件。先动企业比后动企业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有形资产,例如:最具价值和潜力的市场,大量优秀的高科技专业人才等;此外,先动企业还能获得比后动企业更丰富的无形资产,例如先动企业建立起来的声望、品牌、企业文化与组织结构,以及更为重要的行业经验等。先行企业对行业的捷足先登、对资源的优先获取有利于其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销售量。高产量不仅可以使企业利用规模经济,也可以使它积累学习经验,并最终使成本降低。

技术上,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使得先动企业拥有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持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因此,有利于企业率先建立起行业标准,对后来企业来说,是一种不得不面对的行业进入壁垒,这样,先动企业会获得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

环境上,先动企业的科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制度上的优势;而且,有利于先动企业与上游厂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保证自身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范围内加大了后动企业进入行业的难度。此外,先动企业更能够得到顾客的认可的喜好,不但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后动企业来说,增大了顾客的转换成本,为争得更多的顾客,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科技竞争中先动优势存在的条件

在科技竞争的动态过程中,从长期来看,先动优势不是一直存在的;从短期来看,先动优势的存在是相对于后动企业而言的。因而这种竞争优势是一个相对概念,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当中。先动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追随企业陆续加入该行业竞争中来的情况,社会对先动企业科技成果与后来者在该行业的科技成果的认可存在着惯性认识。先动企业相对后进入企业所拥有竞争优势的大小来源于差异化正负效应的净影响,先动企业的科技成果重要属性方面的差异化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同和青睐。微软公司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列同国内有名的金山软件公司开发的wpS一度在市场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然而由于oFFiCe系列较wpS系列开发更早,用户在使用了微软的产品后,就习惯于这样的软件环境,从而不愿意再使用新的办公软件。尽管新版本的wpS从某些角度来说更适合国人的办公习惯,某些功能更贴切国人使用,然而wpS一直都未能真正达到预期目标,以致后来得到政府的扶持,依然未能如愿。可想而知,一旦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支持,对后进入行业的企业将形成一道无形障碍。

先动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使其在某个领域的技术处于明显领先的优势,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建立创新技术壁垒,获得竞争优势。当然,先动企业也可以利用技术上的差异来建立差异技术壁垒,阻止企业进入该行业。这种壁垒也直接将先动者和后动者区分开来,后来者不能模仿或者模仿不了先动者的科技成果,或者可以模仿但在很大程度上,模仿成本高昂,这样,先动企业才能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在数字视频行业,国内的家电厂商都受到了DVD标准的困扰,不得不向国外DVD联盟企业支付大量专利费来获得其授权。对率先进行DVD研发的企业来说,这种优势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让企业获得了持久的竞争优势,为进一步的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良性循环,使得企业能够长期发展。

从先动者优势看企业科技竞争战略

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占得行业先机,获取先动竞争优势。今天,企业间的所有竞争,其本质表现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谁掌握了最新的科学技术,谁就能插上腾飞的翅膀。“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否则,就要被原来成功的技术所累而导致落伍。”(美国,伯尼•埃伯斯)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自技术创新,其主要内涵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引入市场的过程。从技术创新的实现形态来看,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认为:“企业的本能就是要使自己的产品过时、变旧,如果我们自己不这样做,我们的竞争对手会迫使我们产品成为过时的东西。”领先在行业内推出新产品并及时地更新换代,企业就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行业领先地位,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一方面成为企业自身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通过科技创新所建立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是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包括已经存在的和即将进入该行业的潜在竞争对手)的技术障碍,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自身的科技竞争防御力。

完善竞争战略的机动性,构筑坚固的竞争攻防体系。企业竞争战略要及时地根据企业间的竞争态势而调整。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开发或引进新技术时,企业处于“攻”的状态,是对行业内传统企业的挑战。在自己缺乏优势的领域,要注意保存和积蓄企业自身的科技实力,等到时机成熟,发动全面进攻。

当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先者时,将要面临竞争者的挑战时,企业就要合理制定防御性竞争战略,一方面要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摆脱这些原有竞争者的挤压,另一方面要提高行业进入门槛,阻止更多的企业进入到该行业。防御战略不仅仅是单一的防御,在现代企业科技竞争环境中,“以攻为守”的防御战略才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因此,企业作为先动者在行业建立起领先地位时,要总结原有科技竞争的经验,进一步发挥科技成果的效用,加大科技投入,为企业在下一回合的竞争中争的主动权,获得更为持久的先有优势。

科技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高瞻远瞩的制定竞争战略。竞争战略是对竞争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划,因此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科技竞争。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时间在先,更主要的是预测竞争对手反应和改变需求或者竞争规则的能力。企业的科技竞争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看来,企业先进入行业可能会获得暂时性的先动优势,但从长期看,这种优势不会绝对的存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企业的长期发展靠的是企业在某段时期内产出的成果,那么企业就会被其他企业所赶超,被时代所抛弃。企业要不断寻求暂时性的领先,利用主动改变现状和规则所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出先动优势,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这样,企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企业就能一直占据着先动的优势条件,能够抢先一步占领行业的制高点,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取得长足的发展。

地理学科的优势篇9

关键词办学定位工程院校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现状与特征

1.1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现状

地方本科院校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新生力量,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承载者。自1999年开始,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实施了扩大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伴随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自1999年至2012年的14年中,全国新建普通本科院校319所,已占到2009年全国847所普通本科院校的37.6%,所占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

按照学科性质的不同,地方院校主要有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及财经政法类等。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市场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地方院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和文化服务要求。在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导向下,2004年我国工程学院建立最多,共13所,占所有此类学院的42%。①

1.2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特征

与部委直属工程类高校相比,地方工程院校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办在地方,贴近县域。新建工程院校均为地方性高校,相当一部分新建工程院校还设置在地级城市,属于“省市共建”的管理体制。地方工程院校与县域中小企业毗邻,能更好地立足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际互相促进。第二,地方投资与地方管理。作为地方院校,其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在干部人事等重大事项方面主要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管理。②当地方财政不足以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时就会制约其发展。第三,服务地方。地方工程院校的主要使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重点是为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

综上所述,地方工程院校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服务地方”的基本特征。③

2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劣势与面临的威胁

新建工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出不足,如办学资金不足、办学特色不突出、定位不明确、目标趋同、模式单一等。同时,新建地方工程院校也面临一些外部威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认清自身的劣势和外部的威胁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2.1资金不足

作为地方院校,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方财政收入多寡不同,财政支出导向差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此类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以湖北省为例,2010年全国31省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排名中,湖北省排在第26位,人均经费约5900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支出9600元。即便如此,省内不同层次的高校所获得的财政拨款还是不同的,几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均财政拨款还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④

2.2高级人才的流失

地方院校“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在财政投入和科研水平方面明显不如重点高校,往往面临科研资金短缺和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地方院校在教师与科研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一部分教师会到发达地区,到重点高校,到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去发展自己的事业,继续自己的专业研究。并且流出的往往为高级职称、高级学历者或者为青年骨干教师。大量优秀人才外流,这也直接影响到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2.3社会认知度偏低

地方工程院校归属于省级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由地方财政出资,各种制约因素较多。加之有些院校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如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特色不突出,专业结构欠优化,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等。这些内外在因素致使地方院校在社会上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从而此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以出身论英雄,在招聘中偏好“211”或“985”高校的毕业生,这也使得人们对地方院校存在偏见,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够。

2.4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

在争夺优质生源及师资方面,各高校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竞争中最首要的是高素质生源的竞争,新建地方工程院校不仅面临与国内老牌综合性高校的竞争,而且也面临民办高校的竞争。如今,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多样的高等教育也加入到激烈的争夺生源的战争中。同时,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各高校努力创新,不断提升自我,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校际合作,这就使得高校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2.5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

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一方面,高校提供给社会具有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录用门槛不断提高,人才浪费现象很严重。特别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况,于是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高校。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得学校面临的外部威胁越来越严重。

3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

3.1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地方工程院校大多建在地级市,由师范类或者专科类院校发展而来。他们办学经验丰富,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这些经验和特色有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向工程学院的转型也是学校根据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学校原有的专业资源优势所作的调整。这种调整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够更直接地面对教育市场,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更好地利用当地的各种社会资源。

3.2地理优势

新建工程院校均为地方性高校,相当一部分新建工程院校还设置在地级城市。地方工程院校与县域中小企业毗邻,能更好地立足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际互相促进。

3.3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地方院校是一个城市知识的窗口和科技创新的摇篮。为了提升一个城市的人文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地方院校的发展,如资金上的帮助,高级人才引进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为院校的发展创造好的环境等。此外,新建地方工程院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与地方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等形式开拓经费来源,大幅增加教育经费。

3.4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市场

高等教育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市场。地方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

3.5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腾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尤其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层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这也为地方工程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4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战略与对策选择

潘懋元教授曾经指出:“任何一所高校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外部环境与自身特点做出准确的定位”。结合我国新建地方工程院校的特点,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一些外部威胁,根据自身的优势,好好地利用各种外部机会,来寻求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并且通过这些战略来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模式,实现学校的最优化发展。

4.1增长型战略

如果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既有内部发展优势又面临着良好的外部机会,则可采用增长型战略。这是一种利用外部机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理想的战略模式。适用这一战略的院校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如院校在办学特色、学科水平、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了有利机会。在这种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下,院校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及时更新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注重拓宽自己的发展领域,适度扩大现有的办学规模和社会服务的范围,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⑤

4.2扭转型战略

扭转型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的战略。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面临着良好的外部机会,但与此同时,他们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自身存在的这些弱点妨碍其利用外部的良好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院校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弱点。利用各种良好的机会,借鉴和学习其他地方工程院校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深入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明确办学定位目标,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形成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扭转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力争在短时间内构建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4.3防御型战略

防御型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同时,由于外部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们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外部环境威胁。在这种内忧外患之际,这些院校往往面临生存危机,难以同竞争对手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院校首先需要探讨自身办学理念、定位及发展战略问题,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定位,强化内部的管理,消除现存的劣势,蓄积发展的能量,等待发展的机会。

4.4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指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优势。但外部环境却处于不利状态,影响着自身优势的发挥,严重威胁其长远发展。在这种境况下,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自身的管理与发展,提高其应对外界风险的能力,探寻更多的发展机遇。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2B185)与湖北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2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钟小斐.关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探讨[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②肖玲莉.地方院校发展定位趋同化现象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③刘彩茹.河北科技大学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与探索[D].河北科技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地理学科的优势篇10

[关键词]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王永利(1964-),男,河北保定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涛涛(1968-),女,安徽合肥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姜鸿(1971-),男,湖北黄梅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江苏常州21316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12-02

国内高校一般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统称为“文科”,从结构体系来说,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科研体系、教学体系的总称。从现代大学的服务功能角度来说,还应该包括就业体系。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其独特的学科环境、行业背景及地方特色,应从实际出发,明确思路、找出问题、制定对策。

一、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人才提出的。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转变而不断变化,已从最初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中解释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扩展到了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一般工科院校,也提出了培养面向地方、面向生产、面向生活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其特点是既有相关领域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对所从事领域生产或者实际状况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与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和高职院校培养的一线操作型人才区分开来。

创新人才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其与应用型人才类型的划分并不是并列的,而是可以融为一体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观的革命性变革,强调要具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素养,关键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态度。

工科高校文科人才的培养既没有综合性大学相对较高的学科平台和高水平的师资优势,也没有财经类院校文科雄厚的师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自身工科的优势逐渐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工科背景以及社会需求人才近似,容易导致所开设专业的类同。其地位在高校中大多处于非骨干学科,总是存在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对文科建设投入的精力和经费不足,对文科的价值和地位重视不够,将应用型文科等同于人文社科教育。二是工科高校文科特色不明显,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工科背景的高校办文科的特色在于其理工科的学科优势,然而,许多文科并没有很好地与优势的理工科融合,学科和专业建设缺乏自身特色。三是文科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不够。由于工科办学多年,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办学经验,从培养体制、管理机制到干部思维模式,容易形成以工科思路办文科的现象,文科人才培养体制创新难度较大。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师资相对薄弱。由于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相对缓慢,平台建设不够,造成应用型创新师资尤其是领军型人才不足。

二、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以石化为背景的高校是指在科研、教学、招生就业、服务面向等领域与石油化工行业有悠久的合作历史和紧密合作关系的高等学校。其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明确思路、彰显特色、发挥优势、推进改革、注重师资。

1.明确文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1)树立正确的学科平衡观念。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一般以石油化工等一批工科为其优势学科。大学应该在巩固优势学科的同时,努力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并不是说经费方面的绝对平均,也不一定是“劫富济贫”,但最基本的条件应该是给予文科更多的重视。大学的平衡责任应该在对待文科、对待青年人成长的扶助上表现出来。(2)尊重文科的发展规律,避免工科的管理思维。人文社会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文科建设中应充分尊重文科的研究规律,给予较为宽松的环境,同时制定既符合文科发展规律、适合工科高校文科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科研成果的问题上,要切实防止只注重硬性指标、短期效应和经济效益,避免重理工、轻文史现象的发生。(3)明确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注重应用创新的文科发展方向。目前,文科学生就业从整体上来看要低于应用性更强的工科专业,但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却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工科院校在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着力为石化行业和地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

2.实施特色战略,突出石化特色。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在遵循文科发展一般性规律和原则的同时,还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找准定位,走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特色化文科发展之路。(1)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发展要坚持“精品”战略。在学科布局和发展规模上一定要从工科的实际和优势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不可盲目追求学科门类齐全和规模,对于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来说,最好打造“小而精,少而优”的精品文科,没有必要实现文科“大而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文科专业的设置从来就没有超过全部专业学科的20%。(2)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院校文科优先发展与重点扶持紧密结合,以点带面,在面的基础上形成特色。文科发展不能是漫无边际的,要优先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特色文科。如先集中精力和财力重点建设与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及数学直接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文科学科和专业,努力形成品牌,再以这些学科为依托进行文科建设,进而实现文科的较大面积发展。这既是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工科为主的大学),也是原有学科(工科)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的需要,在工科基础上,能够发展特色文科的有利条件和潜力。

3.充分发挥学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1)发挥工科优势,鼓励文科和理工科交叉融合。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在文科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发挥工科优势,带动文科快速发展。即倡导边缘、鼓励交叉,发展交叉应用文科,实现重点突破。如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金融等经管类专业,包含了理工科专业很多现代科技和高新技术,是综合性大学不能或难以办好的,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工科高校办文科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可以通过文科和理工科交叉融合催生新兴的边缘学科,如化工与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与石油储运、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数学与金融工程等。以交叉占领学科前沿、形成学科特色。上海交通大学在2011招生中首次招收工科管理和数学金融的本硕贯通试点班,这就是很好的尝试,既拓展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又促进了学生就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发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培养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高校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是文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从近年来文科就业市场来看,具有一定的理工科基础,如在数学、计算机、机械、化工的基础上,再从事金融、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更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发展文科专业可以发挥理工科的优势,扶植一些与优势理工类密切结合的经济、管理类文科迅速发展,创出专业品牌,形成学校特色,带动整个高校文科的发展。

4.不断推进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文科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重知识、重书本、重师承,轻能力、轻实践、轻批判的现象。工科高校文科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克服这一倾向。(1)在文科教学中突出学生培养的能力导向。从社会对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出发,调整和重组文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淘汰已被实践证明的过时内容,不断充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内容,力争在文科知识教学的更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从注重书本知识传承逐渐向注重实践、注重能力、注重创新转变,不断提升文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教学和研究中要不断提升为行业和地方服务的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在行业和地方建设中的信息库和智囊团作用,鼓励大学文科教师结合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研究,为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等;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文科教师走出书斋,深入行业和社会进行实习和实证性研究,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要锻炼出一批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3)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确立科学的批判精神。要形成一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排斥对书本和权威的盲从和迷信,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平等观;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的鉴别、筛滤和批判能力,创新的前提是对现有知识的怀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要改变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灌输模式,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5.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高水平教师的竞争。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教师基础一般比较薄弱,因此要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1)加大高水平文科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是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引进,通过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带动文科的整体发展;二是注重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且具有培养潜质的中青年博士,同时有意识地从企业、科研院所等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一定理论功底和教学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三是校企合作培养,聘用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管理等部门的人才做高校的文科兼职教师,到学校开展讲座、指导实习,或选派学生到其工作单位接受指导。(2)加强现有文科师资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和新引进青年博士各自的优势,促进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学校和学院要加快推进教师的分类管理,充分发挥老教师教学熟练、与地方联系密切、应用能力强的优势,提升文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将为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业绩与承担高级别课题、发表高水平文章放到同等地位,并与教师职称评聘、工资晋级挂钩;二是加大对文科重点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的支持力度,以其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工科高校文科的发展,同时鼓励部分教师走出书斋,走进企业和社会,研究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扶持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鼓励他们到高校、企业、政府锻炼,提升学历层次和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司林波.地方重点理工科高校文科发展的特色及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