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学习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3:35

地理课学习方法篇1

(宜宾市第六中学校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在整个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一种以“民主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http://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课堂

Highschoolgeographyinquirylearningmethodanalysisofclassroom

LiZhong-cheng

【abstract】inthewholeeducationintotheinformationagetoday,howtospeedupthepaceoftheclassroomteachingreform,comprehensivelypromoteeducationmodernizationprocess,buildinorderto"cultivatetheinnovativespiritasthecore"classroomteachingmode,creatingan"democracyandharmonyasessence"ofteachingenvironment,isanurgenttaskinfrontofus.

【Keywords】inquiryteaching;Highschoolgeography;theclassroom

探究性学习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它的核心是学生的研究活动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它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习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1.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1.1课程发展的需要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紧密围绕三维目标进行,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目的。其中,过程与方法起到桥梁的作用,是重要的占统治地位的学习策略。在众多的学习策略中,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其中“发现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知,面对新知,要去尝试使用工具(如图解、符号、图表、数值、文字资料等)分析它以及与已知进行比较,最终获得正确的解释。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探究列入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之中。这表明探究不仅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同时还是地理课程的目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组织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探究提高师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1.2学生发展的需要

探究性学习,注重过程,本质是学生学习技能的提升,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中能成为探究者,并独立地或多或少地由调查各种可得的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在这种方法下,教师应作为一个指导者以及学习的助长剂,而不是信息的权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潜能,在未知世界里探索,增长真知灼见。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高级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它可以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探究是思维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性学习,形成探究性的思维意识和习惯。

2.高中地理探究性学习与学生思维的特点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适应的人群,同一种学习方式,也要根据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习指导。探究性学习泛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主动探究,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所有教学活动。将这种学习方式置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目的是使学生凭借这种学习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辩证逻辑思维已发展到趋于占优势的地位。在地理探究性学习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地理思想方法的熟练掌握,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提升,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所谓辩证逻辑思维,就是从看似对立无法“调和”的两个事物之间,深刻认识它们的相互关系,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或形态,辩证逻辑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即人们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一步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做出正确的反应。辩证思维能力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由于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多元性和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使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有些没有结论性的解释,这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给教师设计探究性教学提供了机会。但目前,在高中地理探究性教学中,较多地采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等方法,而较少运用辩证思维,忽视了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即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依据这一理论,在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全面地、动态地看问题,使他们超越日常经验的狭隘,去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联系。

3.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3.1创设探究性学习情景。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地理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因此,立足课堂搞好地理探究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教改目标之一。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

3.2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在指导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到把握以下“五多”,即多设计能诱发学生探究积极性的问题、多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机会、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多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想象空间和机遇。弘扬个性,落实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

3.3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倡导“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3.4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探究性学习。比较法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了解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并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如复习等值线专题时,可以把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盐度线及等降水量线等等来比较,得出共同的读图技巧和规律,这种围绕某一专题,把分别独立的几个比较对象并列起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法的巧用,有助于了解地理事物的现象与联系,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新。

3.5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实施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现有的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或自行创新设计丰富多样、切实可行的地理新教具和新模型,使地理教学手段富于变化性。采用直观教学,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

4.探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4.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是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研究的课题应是学生熟悉的,并能有意识的与学生学过的地理知识相整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和可探索性,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问题要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感,适合不同学生;问题应具有示范性,使学生可以借之举一反三;要着眼于学生自主研究水平的提高。

4.2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目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对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只是全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意味着开展研究性学习就能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的学习方式,甚至也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地理课学习方法篇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研究,将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入到地理教学之中,重点抓住启发学生质疑探究、实施合作学习、研习高考范题以及联系生活感知等方面要点,体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分析研究

一、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质疑,以设疑贯穿地理学习过程

设疑和鼓励质疑,对提升学生思维有效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以设疑和质疑为抓手,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可以更好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提高能力水平,是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教师的讲解虽然能够给学生完整的答案,但是却不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教师应当着力设疑并鼓励学生质疑,让地理学习活跃起来。例如地球自转偏向力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课前选取了一些相关的素材,在课堂上进行质疑,有学生提出北半球的车都是沿着道路右侧行驶,绕场短道速滑的方向都是逆时针,铁路铁轨右半边比左半边磨损严重等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笔者针对学生质疑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深度的研究,并列举了生产生活中一些类似的现象,融合进学生的质疑内容之中,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也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明确方向。只有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质疑,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互动之中,也可以实现学习难点的把握,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进行抛砖引玉,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和点拨,始终保持教学劲走松紧适度、进展有力。

二、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集体智慧突破学习难点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提升能力,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笔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始终秉承这一理念,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具有明确的方向,其次是构建恰当的学习载体,尤其是要建立合作小组,提高学习研究的深入效果,另外还要为学生搭建交流辨析的平台,从而达到提高与完善的效果。例如在《城市空间与结构》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笔者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学生每6人一个小组,明确牵头的学生,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研究活动。其次,为了体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以及突出学习的重难点,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任务专门设置了思考题:城市功能区可以细化为哪些类型?其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并要求学生结合投影出示的具体案例进行逐一分析。这样的教学环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大家一起开展研究分析活动,遇到不清楚的内容还可以集思广益,在最后答案形成的环节进行智慧的集中,从而实现答案的进一步优化。这样的过程就圆满实现了学生个人学习研究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助于提升重难点突破的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借鉴历年地理高考试题,以案例分析增强探究能力

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成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参考和借鉴往年的高考试题,以此为载体进行学习研究,效果较为明显。每一年的地理高考试题都是经过诸多专家精心研究才设计出来的,具有导向作用,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知识点掌握与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强化地理高考题的研究,能够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提高答题技巧,有助于地理学习成效的提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题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在脑海中形成答题的框架结构,强化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组织有效语言进行表达阐述,从而高效答题。例如某直辖市往年地理高考中曾有如下题型:要求学生从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因素等方面,对某省的主要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这一题的教学中,笔者侧重于从方式方法以及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引导,要求学生首先将本题中的有价值信息筛查出来,思考解题的框架结构,学生总结出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貌、海拔高度等角度的信息有助于准确答题。接下来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答题要素之间逻辑关系整理出来,以“气候特征”为主要方向进行阐述,挖掘出地形特征、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逐层深入地分析研究出这一题的答案。笔者引导学生以高考范题为例开展探究,其主要目的在于教会一种思维的方式与解题的路径,提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思维研究能力,提升答题技巧。

四、注重联系实际教学,以生活感知提高理解效果

地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现象研究基础上的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着眼于生活中的多种关联因素,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以实现增强教学形象性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笔者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表现,开展启发引导活动,以此引领学生深入地学习研究,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点和培养思维探究能力。例如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在地理学科所学的知识,思考一年四季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夏天昼长夜短是什么原理?浙江主产茶叶与地理条件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等等。笔者还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些调研任务,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增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巩固效果,如分析研究本地区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分析其科学性与利弊,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等,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地理课学习方法篇3

课堂教学风格受课堂教学内容和时代要求的制约。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就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形式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风格总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特点呈现出来的。人们对课堂教学风格的认识,首先是从课堂教学的形式、特点感受到的。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以素质教育为准绳,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及适当的教学用具为依托,恰如其分地表现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好学、会学、学会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地理观,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教学形式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

一、有一个诱人的新课导言

生动诱人,精练点题,设有悬念,可探讨性强。中学生,受思想认识水平、课程时间安排、高考、中招考试导向等诸因素影响,通常情况下,不重视地理课,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但是,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又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一方面他们要对问题追根问底,知道其所学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要显示自己的才能,个个跃跃欲试。这就为设计好新课导言,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基础。而经过挖掘加工后的生动、诱人、带有悬念的新课导言,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上来。兴趣和好奇,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直到把悬念化解,问题解决,找到答案为止。至于兴趣点和好奇点的选择,可以放在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地理热点问题、最新事件、乡土内容、奥秘探讨及新式教具等上面。

二、浓郁突出的“地理味”

图文并茂,以图释文,形象逼真,直观性强。人地关系,空间概念和地图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体现“地理味”的三个突出表现。其中,地图教学是关键。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包括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使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图,正确分析和说明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

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包括地理示意图表、地理漫画及素描图、人地关系相关图、地理模型图等,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恰当的地图教学,首先从识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的结构,然后再逐项逐条紧扣教学内容启发设问,让学生通过位置以及相关事象的分析,读出图中的地理内容和地理特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作地理成因分析和地理规律分析。对多种要素叠加的图,则采用分要素化繁为简,分解教学,最后再叠加恢复地图原貌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地图的展示,可通过挂图、板图、幻灯、投影、微机等多种手段进行。

通过识图、拼图、填图、绘图、联想分析图的反复训练,学生的手、口、脑并用,其观察力、记忆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进而,把知识落实在图上,达到会学、学会、会用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胆识和心理素质。

三、感染力极强的教学语言

条理清晰,生动艺术,言简意赅,启发性和鼓动性强。教师灵活并恰当地运用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板书语言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或绘声绘色,或幽默诙谐,或启发诱导,或慷慨陈词,或点头赞许,或热情鼓励……

适时适度使用语言修辞手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勇于提问,大胆发言,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同时,配以新颖、美观、快速、精练的板书、板图和板画,醒目易记,就能强烈地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使其如醉如痴,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受到陶冶,得到锻炼,学会知识,掌握方法。

四、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

地理课学习方法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优化

1.高中物理习题的相关的概念

结合有关习题教学及物理习题教学的理论,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及区分两个基本概念“物理习题”和“物理习题教学”。

1.1物理习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深入理解、巩固和应用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物理科学素养而设置的任何例题、练习题、作业题、考试题、课外制作、课题研究、实验实践活动等都称为物理习题。物理习题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物理习题教学。以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练习为主的课叫做习题课。习题教学是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重要课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讲,物理习题教学是指以解答物理习题为主要形式的一切课内外的教与学的活动,包括解答物理习题的课内练习、课外练习、习题课、课堂测验、单元测试、学生课外问题探究等教学活动。

2.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

2.1习题教学中老师的讲解和分析方法比较传统,往往就题论题,缺少思维的启发诱导。老师很少应用正确解法和错误解法相对比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对于连续设问、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的应用频率也很一般。

2.2习题教学的方式单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类型的习题课,教师没有采用有针对性的习题教学设计,较多的是知识的巩固和方法的指导,不注重思维的启发和诱导,课堂中学生参与较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3习题教学中缺乏心理素质的培养。目前的习题教学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以题目的评讲为主,很少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事实上心理素质差是很多同学考试时的拦路虎,常常有些同学因为畏难心理和毅力不足导致解题失分。

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优化

习题教学策略优化不是构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它反映的是习题教学随着教学中出现问题的不同而变化的形式,目的是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简单介绍高中物理习题教习的优化策略:

3.1精选习题,注重挖掘习题中的科学思维方法。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思维的方法。物理习题总是与科学思维方法紧密相连,教师要善于归纳和总结物理习题中涉及到的科学思维方法,才能科学地精选和编制习题。当我们遇到某一具体的物理问题和学习某一物理知识时,一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物理思维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比较与分类的方法、、抽象与概括的方法、科学推理的方法、等效代替的方法等,这就需要我们把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质量习题的编制,必须具备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想在习题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就应该先清楚地了解物理科学思维方法,才能有效地将物理思维方法渗透到习题的编制中。

3.2例题的讲解,注重学生的分析讨论。例题讲解虽然只是习题教学中的一部分,但其可以发挥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既可以深化和活化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认识,也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例题讲解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例题讲解要凸显解题策略和方法的应用。方法是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体现,方法的运用能激起学生大脑的积极思考,带动学生去理解和深化概念、规律。②一题多解、一题多问,提高能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去寻找解题的不同方法。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注重分析解题过程。解题过程承载着思维过程,在解题过程中调动学生对问题进行发现、比较、概括、甄别和判断,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自主发展。

3.3习题课教学中,注重问题的启发引导。习题课是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专门进行习题解答活动的一种授课形式。学生在课堂上解答习题与在课下做题是完全不同的,课堂上有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学生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求助,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题解答。习题课不是简单的习题讲评,更主要的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和引导。常用的启发引导方法是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因此,针对不同的习题,教师应该提前设计好如何进行有效的启发和引导,这项教学技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总结,才能灵活地应用。

3.4精心设计物理习题解答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外显,从培养能力和提升思维品质的角度讲,物理习题教学就是物理解题方法的教学。精心设计物理习题教学的解答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品质。如正确而恰当的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示例]:如下图所示,a、B、C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B物体虽受水平力F作用,但三个物体都没有运动,试确定a、B、C三个物体分别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该题是针对静摩擦力方向的考察,应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就是整体法和隔离法。可以只用隔离法解题,也可以联合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解题。若联合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题,可以先把a、B、C三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Ⅱ所示,由于整体静止在地面上,因此需要地面提供一个静摩擦力f1来与拉力F平衡,而且这个静摩擦力f1就作用在C物体的下表面上。然后再用隔离法以物体C为研究对象,分析物体C的受力情况如图Ⅲ所示,可见物体C的上表面受到物体B对C的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2。然后再分别以物体a、B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

地理课学习方法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多媒体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世界部分和中国部分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很多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本来应该是趣味盎然,十分有吸引力的,然而由于老师的讲课方式以及学生的不重视心理,往往会导致高中地理教学课程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视地理课程,树立自主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但是也要注意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具,应该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课程。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师应该多使用多媒体课件备课,提高备课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就是可以将课本教材上的知识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要想让课堂的授课效率更高,老师就应该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认真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条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多使用多媒体课件备课,这样才能提高备课效率,将上课要讲的地理知识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面对所学的知识。多媒体课件表现出来的地理知识图文并茂,可以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部分,让学生记忆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地图,如果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记住那么多省和直辖市的名称以及简称还有地图形状无疑是很困难的,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每个省和直辖市的地图形状展现出来,通过生动的形象记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中国省级行政区地图这部分地理知识。

例如湖南省的行政区域轮廓形状像一个男子的头部,而湖北省的轮廓像是一个公安戴的大檐帽,还有云南省的行政区域轮廓像一只开屏的孔雀,而广东省的行政区轮廓像一个大象的头部等等。这种生动形象的记忆方法,如果光是靠老师的板书来讲解,那么不足以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然而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这些行政区域的轮廓以及相关联想的动物图或者其他图形直接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加深记忆,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观察图片和行政区域轮廓的时候就将其刻在脑海,可以让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对于很多高中学生来说,地理课程是枯燥乏味的,他们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就不够用心,不够积极。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成长时期,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比^叛逆,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课程,就必须引导学生从内心上接受地理课程。相信老师们都深有体会,哪一门课程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学生就会喜欢学习该教师教授的课程;或者是哪一节课堂上气氛较活跃,学生对待学习就会更加投入积极,课堂效率也会更高。所以要想让高中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课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地理课程,在地理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多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将本节课主要学习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预习或者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大概的掌握,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更加轻松,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地理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让学生直接接触多媒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让学生直接接触或者使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在地理课堂上经常使用“小老师教学”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来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例如在一次地理考试后,我让学生准备这份试卷的讲解,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制作多媒体ppt课件来讲解。学生在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加强了动手能力,同时还能深刻的认识理解他要讲解的内容,如果学生不仅仅是自己能弄懂这些知识点,还能正确的讲解给别人听,那么就可以肯定他可以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

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来说,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制作课件,他们一定会精益求精,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更好更优秀的状态展现出来;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是那么理想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制作课件来讲课的方法对他们来说无疑不是一种挑战,他们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树立学习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用“小老师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讲课的学生和听课的学生都能够更加认真地进入学习状态,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地理课学习方法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本文以高中物理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为研究内容,提出提高高中物理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更新物理课程教学理念,构建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学目标、教学主体等,高中物理课程是初中物理课程的延伸和深化,其课程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方面,通过物理课程在提高学生物理课程成绩的基础上,也应该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学生是物理课程的主体,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建立正确的高中课程物理主体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创建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传授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地位。因此,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要充分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为主体”“成绩与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协调教学环境、教师、学生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实现高中物理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奠定理念基础。

二、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教学方法的好坏和适宜程度是评价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该以现有的教学环境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准则,符合学生和教师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符合课标标准要求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和本校物理课程教学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物理学习能力。在优化物理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适宜的教学情境才能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

三、重视物理课程教学的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科重要的教学形式,实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同时,实验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更加有利于物理课程的教学。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实验课的特点和作用,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重视物理实验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结合实验进行物理课程的教学,使物理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以具体的形式把物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实验课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得到改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通过实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课堂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显增强。

四、坚持物理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物理课程教学生活化、情境化

物理学科知识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以及自然现象,都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容,物理知识是人类生活实践和自然现象经过具体性和抽象化而形成的经验总结。因此,物理学科知识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的具体内容。物理课程是继承、发展和探索物理现象的有效手段,通过物理课程能够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物理学科知识,继续探索物理的未知领域。因此,物理学科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讲授要结合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为学生呈现具体化的课堂形式,理论知识应该通过实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相关知识的产生原因、形式实践依据以及原理。把物理课程学习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借助生活常识、自然现象来进行物理知识的讲授,使物理课程知识学习生活化、具体化、情境化,减少物理知识学习的理论化和枯燥感,增加物理学习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提高物理课程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物理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课程教学和学习,教师能够从容地组织物理课程教学,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成绩的同时,物理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得到提升。通过诸多手段的干预,其目的都是营造有效课堂教学氛围,提高高中物理课程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强高中物理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莉.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2):52.

地理课学习方法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94-01

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沉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典型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解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1.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分析

1.1教学方法单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而这也是普遍存在着的问题,该问题具有典型性[1]。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单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创新教学理念,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张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非常被动,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甚至部分学生出逆反心理,严重的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1.2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从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导致教学过程非常枯燥和乏味,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增强学习感受,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非常不利[2]。而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述,缺乏新意,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1.3课堂教学气氛沉重。众所周知,地理是高考的重点考察项目,并且地理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重,教师为了赶进度、增强课堂教学的容量,为了给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会争分夺秒,进而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处于此种状态下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水平,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效果[3]。

2.解决措施分析

2.1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一步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4]。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分层教学法、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有助于全面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水平。

2.2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方面,具体教师应做如下2个方面的努力。①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设计多个教学趣味点,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地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②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计划的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确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5]。

2.3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重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运用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与学生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趣味性的地理资料不断的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地理教学中,实现最佳的地理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多种教学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对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策略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立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J].高考(综合版).2015(01)

[2]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4(02)

[3]王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种变化[J].学周刊.2011(32)

地理课学习方法篇8

[关键词]自主学习;地理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8402

未来的公民需要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通过持续性的自主学习来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难得的条件。著名的“乔布斯之问”提出: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理应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中学地理学习方式的一种手段加以有效利用。

一、中学生地理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条件及主要障碍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自主管理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强调学习的自主、自愿、自选、自控和高效。“自主”即独立学习,可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自愿”即学习动机是内部动机,也可是为了提高成绩的外部动机;“自选”强调自己决定学习内容;“自控”指自己管理学习,包括学习环境、方式、调控措施选择等;“高效”即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增强学习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实现学习兴趣维持和学习习惯保持。

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地理自主学习动机不足。造成自主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受应试教育影响,“小科”地理不受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教师对地理学习统一掌控,学生学习自愿受限;学习材料与学习需求不匹配,内容自选不足;学生地理学习策略模糊,对周围资源(教师、同学)利用程度低,学习自控难;学生缺乏自学指导,学习自我效能感低,动机水平下降,学习效果差等。因此,地理学习材料符合学习需求,学生能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有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和科学学习策略等是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

二、地理微课对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价值

“微课”是以地理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其内容类型多样,如“微教案”、“微练习”、“微点评”、“微反思”等,具有针对性、开放性、耗时少、适用性强、方便利用、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以地理微课促进学生地理自主学习应该结合地理学科特点,从满足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条件着手,发挥地理微课的有效利用价值。

1.围绕自主、自愿需要,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动机

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突出区域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思想性等特征。包含教师详细讲解,配有适量图片、动画或音乐等素材的高质量地理微课,可把地理概念、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如“锋的形成”微课可出示图片或动画,演示气团移动,对学生理解锋的空间概念很有益。

2.满足自选、自控需求,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奥苏伯尔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习得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能接纳新知识。学生学习的差异实质是认知基础水平的差异。微课多依据知识点和地理学情选取某节重难点的内容进行讲解,能对学生难以理解或教师课堂处理不好的地理问题加以补充解释。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节微课,可更深入地讲解三个力的形成及其是怎样对风产生作用,影响其风向和大小的。这种围绕地理各个知识点的微课,对学生差异性学习针对性强,内容丰富,能满足学生线上或线下自主学习需要,满足学生自选需求,尤其能帮助学困生及时完成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逐渐养成。

3.精悍、高效,便于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实现高效学习

微课内容短小精悍,播放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恰与中学生注意规律相契合,也便于借用智能终端随时学习。学生可利用课余或空闲零碎化时间安排学习,完成对一个知识点或一类知识的掌握,及时解决地理知识疑难,或浏览生产和生活中的地理时事,拓展视野,学习方式便捷。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锻炼,学生定会感受学习乐趣和地理学科价值、魅力。

4.帮助学生巩固认知基础,形成地理学习策略

原有认知基础影响后续学习迁移。地理微课中的“微练习”、“微点评”、“微反思”可帮助学生对其认知基础进行自查反思,使所学知识可辨、稳定,迁移灵活,达到认知结构完善,让学生养成自评自查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地理学习策略。

三、以微课促进学生地理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策略

1.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确定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微课细节

地理微课不等同于地理课堂教学,只是地理教学的辅助资源。设计微课前,教师应了解学情,把握难点,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选择微课内容和教法,绝非传统课堂视频。如“经纬网”微课,教师可借助工具或动画,注重读图、用图等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空间概念;在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时,注重比较法、归纳法等的运用。此外,针对学生理解上的差异,应仔细斟酌细节,化繁为简,以使学生通过课程细节设计,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破解地理学习困惑。对于网络中一些良莠不齐的地理微课,应进行仔细挑选并加以合理改进。

2.选取生活化地理实例,提高微课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研究对象广泛,微课必须与生活化地理紧密结合,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从中选取教学实例,提高微课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及地理规律,摆脱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如“多变的天气”的教学,可结合当地近期天气和气候设计微课教学,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3.实施教师合作,以教学设计及多媒体教学理论保证微课质量

微视频制作软件很多,CamtasiaStudio、格式工厂、会声会影等,为自制微课提供了技g手段。优质微课需以教学设计及多媒体教学理论来保证质量,而一个地理教师能力有限,有的教师微课制作经验甚少,且微课内容与课堂教学进度并行更有实效性,因此,教师合作完成每章节重要内容的微课制作很有必要。地理教师应在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等的基础上,研究教材,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商讨微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素材和实例,制作出优质的地理微课。

4.加强地理微课资源开发,完善地理微课结构,提高微课适用性

微课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不同需要。完善微课结构类型,加强微课资源开发,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困生,可设计难易程度合理的地理微教学、习题练习、习题讲评、学习反思等,帮助他们尽快形成地理学习策略。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为其设计探究类、合作类、实验类等微课类型,教师予以指导,培养学生地理问题意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地理课学习方法篇9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55-02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特别是人才的培养方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新课改对我国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和目的都作全新的规定。为了达到新课改对我国校园教育的要求,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纷纷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进行着一场新式的教育改革。基于tpaCK视角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知识体系与教学方法

(一)翻转课堂的知识体系:tpaCK

tpaCK是英文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的缩写,其中文含义是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知识体系。tpaCK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技术、教学、学科等三方面的知识。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融合教学和学科两方面的知识体系,共同构成翻转课堂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用来构建翻转课堂的现代科学技术通常有教育软件、互联网技术、模拟实验软件以及建模工具,等等。此外,构建的内容还包括在翻转课堂中将教与学的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Jitt和pi

在翻转课堂中,主要有两种教学方法,分别是Jitt和pi。

其中,Jitt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前预习以及留白,利用互联网的辅助来进行简单的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对学习内容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学习与巩固,从而使课堂学习质量能够得到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前,教师会以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课后会再一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想要成功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Jitt教学方法,就要注意两点关键因素:一是对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保证行之有效;二是要有能够学习任务的平台,方便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pi是一整套拥有专门的设计概念的测试题,用于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对知识掌握的水平。通过pi测试,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的错误理解之处,并且进行纠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从而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

通过对Jitt和pi的应用,不仅能够达到提升教学成果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就是翻转课堂相比一般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

二、以“外力作用下的振动”为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设计思路

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设计出明确的学习思路。以物理教学中的“外力作用下的振动”为例,“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受迫振动的频率与系统固有的频率无关,与驱动力的频率相同;第二,了解共振发生的条件以及生活中存在哪些共振现象。

虽然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了解“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情况,但是无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准确地了解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一点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思路去进行学习。首先,在学习方式上,可以对教学难点进行三重教学,即利用Jitt在课前进行预习和学习准备,在课中利用pi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学习;其次,用Jitt进行课后的复习和巩固,拓展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学习内容的思路设计,主要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特别是对教学难点,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思路设计,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难点的理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实践

1.教学环节一:课前Jitt

课前Jitt是正式教学前的准备环节,它直接影响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想要实现课前Jitt教学,教师要建立完善的Jitt课程管理系统,制作好教学视频,然后利用班级的QQ群、教师博客等,Jitt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前掌握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环节二:课堂pi教学

pi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测试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策略、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以便使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快、更好地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进行pi教学时,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投票系统进行测试,从而调控教学进度。pi教学虽然包含对学生的测试系统,但它并不限于测试,还包括测试后的教学调整。在实际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利用pi教学的主要流程为:(1)展示概念测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伴进行讨论。(2)进行实验设计。(3)进行数据搜集,并进行数据分析,紧接着投票作答。(3)班级讨论。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最终实现pi教学目标,体现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意义,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三)教学反思

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利用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进行连环实施。根据教学进程来安排教学任务,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无到有,从易到难。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这?拥慕萄О才牛?能让他们更加适应教学环境,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学生在最初接触物理学科知识时,学习到的都是简单易懂的知识,没有难点,使学生不会因为感觉知识太难而无法理解,因而也不会对物理产生厌学心理。随着不断地深入学习,知识难度不断提升,如果之前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学生会感觉困难。但如果学生能打好基础,那么学生随着不断深入学习物理知识,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反而会不断地发现物理是有趣的。有趣的物理现象,有趣的实验结果,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地理课学习方法篇10

关键词:地震勘探新方法;减负;学习兴趣;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80-02

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传统的二维、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在解决某些地质、油藏等难题时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要求地震勘探新方法、新技术不仅要满足定性评价要求,而且要向定量化、精细化和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针对不同勘探开发目标和目的的地震勘探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出现是必然的。常规地震勘探课程侧重基本勘探方法和原理的讲解,然而在实际油田生产中大量非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油田地球物理勘探相关专业开设地震勘探新方法课程,让学生能够把握地震勘探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从事地震勘探工作十分必要。为保证课程教学效果,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减轻学生负担并重的教学改革方案,并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地震勘探新方法课程是在常规地震勘探技术基础上,使学生系统了解目前实际生产中正在或将要应用的新技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将地震勘探领域主流及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及时地、更好地融入授课内容中,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引导学生理解实际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多种关键地震方法,为今后开展实际油田勘探生产以及相关方法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具体目标和要求包括掌握地震勘探新技术的概念与特点,把握新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理解地震勘探新技术的研究意义与技术要点。学会文献检索与查新,开展与专业相关的中英文文献阅读、分析与总结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文献检索、总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背景分析

1.地震勘探新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特点分析。地震勘探新方法课程作为地震勘探原理的补充和延伸,与目前油田实际勘探开发紧密相关。课程涉及范畴较宽,内容繁多,包括VSp、井间地震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微地震技术等。课程中除新方法所对应基本物理方法的描述外,还涉及大量的形式复杂的数学公式及数学描述,以及多种地球物理信息和手段的分析、融合,甚至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结合。此外,地震勘探新方法随计算机发展和学科间交叉融合快速发展。同时,地震勘探是基于基本地球物理勘探理论、方法与认识,并将数学物理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实践的一门课程。实践性强是勘探地球物理方法课程共同的特点,本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对每一种技术有较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地震勘探新方法课程授课时间较短,而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研讨和课下文献调研总结,以及实际资料实践,理解课程教授地震勘探新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和发展趋势等,为从事地震勘探科研与生产工作奠定基础。总之,地震勘探新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对学生科研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地震勘探新方法课程授课对象的特点分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该阶段的本科生既要完成预定课程的学习,同时还面临着就业或者考研的压力,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有效掌握地震勘探新方法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还有部分大学生学习劲头不足,有明显的厌学现象。另外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理论性强、实用性差、教学过程单调、教学方法单一以及作业太重等因素都加剧了学生的厌学情绪。针对目前复杂多样的学生心理,教师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本课程以及类似课程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课程优化实践

1.精心备课,构建实际问题导向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国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长期处于知识代言人的地位,掌握着话语主动权,这就导致了无法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无法促使学生自由探索知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努力构建合作机制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应精心备课,包括必要的板书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图像融为一体,提供的信息量大,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抽象的知识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要准备具有代表性的勘探实例与勘探实际难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也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喜欢该课程。再次,本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构建实际问题导向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用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和探索者。将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以及案例式教学法运用进来,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事先查阅文献,进行总结,初步提出解决方法,在课堂上一起讨论其可行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其自信心,开拓思维,激发其研究兴趣。最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用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协助学生开展实践。

2.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总结,培养动手能力。地震勘探新方法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准备实际油田资料和相关软件与程序模块,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解释,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和问题总结,加深体会,并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相关问题文献的查阅、分析与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文献检索,培养必要的文献整理、总结等基本科研素养。培养学生的报告能力,提供充足机会并鼓励学生对自己所做的文献调研和实际问题解决方案、效果进行报告。教师的讲授要在学生自求自得而又遇到困难时,要以画龙点睛式的手法去贯通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其深入理解研究问题,提高地震勘探新方法的教学效果。

3.关心、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给学生减负。国外在概说中国教育的特点,确切的说是缺点时认为:大学教育是知识的教育。正因如此,大学生成了世界大学生群体中学得最辛苦的一部分,他们要完成的课程数量多,所学知识过于专业化,过深、过难,考试呆板且频繁,知识学习的负担过重,使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独立思考的能力差。地震勘探新方法课程的教学安排,充分分析了大四学生面临的毕业、考研及就业压力和处境,考虑到目前大学生的普遍心理情况和课程所针对高年级同学时间紧、压力大的特点,不能增加过多的学习负担,而应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地震勘探新方法课程减负具体实施措施包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地震勘探新技术的认识与理解,减少作业量,尤其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和实实在在的勘探实例,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尽力做到在课堂上理解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实践工作所需的成熟软件和程序模块,并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同时在课程授课中帮助学生加深对地震勘探原理、资料处理等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减轻考研同学专业复习的压力。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课下与老师深入交流和谈心,做到师生平等,使学生能够以放松的心态进行本课程的高效学习。同时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注意考评体系的多样化。丰富课程评价指标,将出勤率、文献检索与总结、课堂讨论积极性及表现、课堂学习认真情况、课外实践报告以及最终考试成绩等都纳入考评标准中,避免“一考定输赢”的现象,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四、认识与总结

地震勘探新方法作为勘探地球物理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能够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地震勘探学科前沿知识,了解实际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多种关键地震方法。如何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理解所学内容是教师要考虑的根本问题。教师在授课时注重课程的内容多、实用性强的特点,以及授课对象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其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大的特点,将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减轻作业负担,最大程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习效率,注意考评体系的多样化,要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其学习兴趣,从而使该课程的教学达到预期成果。

参考文献:

[1]孙鲁平.“应用地震学”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4,(1):51-54.

[2]冯德山.《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反演》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