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5:37

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篇1

建筑业历来属于传统的粗放型产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甚至一些中小型企业并没有自己独立的知识管理信息化平台,多数情况下靠师傅带徒弟式或非正规文档传递知识。一些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已建立独立的知识管理平台,由于资金障碍等问题,信息基础设施的维护以及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升级等环节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其系统存在各种疏漏。

2项目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在同一时期往往会有多个项目的建设施工,这些项目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面会存在一些相似性,具有知识共享的价值。但是由于工程项目地域上的差异,不同项目部之间往往缺乏有效地交流。项目经理的管理经验只留在个人大脑中,不进行个体之间的交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施工经验在项目部之间不能畅通的流动。因此,项目施工阶段不能借鉴其他项目的技术经验和降低风险的措施,导致项目施工中出现重蹈覆辙的事件。

3建筑企业如何实施知识管理

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的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员工、项目部、建筑行业的知识以及企业的客户资源等进行管理,一方面将合适的知识资源及时传递给需要的员工,帮助员工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将员工个人的以及项目部零散的知识纳入企业的知识体系,并通过不断地整合优化,避免或减少组织的重复劳动,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筑施工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分别是个人层面、项目部层面和企业层面。知识管理涉及个体知识之间的共享;个体知识转化集成为项目部知识,项目部之间知识的流动;项目部知识又上升为企业知识。

3.1个人层面

个人知识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知识首先存储于个人头脑中,知识只有通过人脑的加工处理,才能不断发展创造。项目部成员是项目部知识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也是项目部知识和企业知识的重要来源。个人知识的积累与传递在知识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当个人知识能够与项目部其他成员交流、共享,才能有效为项目的施工管理服务。个人层面知识管理的关键就是建立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促使个人乐于创造知识、共享知识。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实施柔性化的员工管理,就是将企业管理的范围从企业内部拓展到员工的活动区域,从单纯的关注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效果转向员工的思想和心理。柔性化管理使员工心情舒畅,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和主动性,不遗余力的为企业的发展不懈努力。柔性化的员工管理不仅有利于建筑企业员工的个人成长,而且促进员工个人知识在组织内的交流和创造。

3.2项目部层面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项目是最主要的产值来源,也是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项目部层面的知识管理是丰富企业知识资源库,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项目部通过企业知识进行项目的施工和管理,项目部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些原有知识进行加工和整理,创造出适合本项目的施工管理知识,为企业知识库的丰富和完善作出贡献。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施工,各个项目部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应用以往的企业知识,也会随着项目的实施产生新的知识,如新的施工技术、积累的管理经验等。因此实现不同项目部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知识的流动,并且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最后将新的知识纳入企业的知识体系,指导以后的项目的实施是项目部层面知识管理的关键。

3.3企业层面

项目部知识经过沉淀积累上升为企业知识,纳入企业的知识体系当中,为企业后续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知识资源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企业应当运用知识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知识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层面的知识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支撑要素之一,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结合建筑行业特点,构建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从而营造知识共享的氛围。例如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来转变企业和员工的学习方式;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的工作氛围来鼓励员工的创新行为。

(2)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知识库。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知识库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在建项目的基本信息、已完工程的基本信息、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单位情况、企业近年来在各项目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等。知识库中存储的是显性知识,还有一部分是存储于成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包含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经验、诀窍等。通过知识管理将成员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纳入企业的内部知识库,从而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进程中,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对知识管理的认可并推动企业知识管理的进程。不同类型的员工在知识管理的建设中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因此企业要建立多方位的激励手段,系统的激励体系。

4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篇2

【关键词】知识管理;质量管理;建筑工程

在城镇化、社会各项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快,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仅影响其建筑工程的性能,同时还影响建筑企业的信誉[1]。近年来,知识管理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重要的保障,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知识管理与质量管理概述

(一)知识管理

就目前情况来看,关于知识管理的概念尚未统一。在本文研究中,主要引用英国学者Rowley在1999年提出的定义:以促进组织目标观念为指导,深度挖掘、开发组织知识资产的行为[2]。知识管理的过程较多,包括知识的识别、共享、创造等。在具体的知识管理开展过程中,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要求创建、共享知识体系,从而有效促进组织学习。此外,美国著名学者Davenport在1998年提出没知识管理的需求和应用分为四类,即知识库、知识通道、知识环境、知识资产[3]。简单来讲,知识管理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下,协助组织内所有的人、单位,对组织中的知识资本进行获取、应用、创新等的活动。

(二)工程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行业的中,工程质量管理指的是工程产品满足人们要求、符合规定用途所具备的属性、特性[4]。在早期阶段,工程质量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会用到数理统计方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目前的工程质量管理概念发生一定的变化,已延伸至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等多方面的管理,且将涵盖组织内所有的管理职能。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生产、管理中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且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产生极大影响。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管理,越来越被用于工程质量管理中。将知识管理与质量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质量管理的内涵,有利于质量与其他管理(成本、进度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知识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质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即从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到竣工验收。在整个质量管理系统中,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来开展知识管理。

1、方案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阶段,应用知识管理,其主要职责在于规划和设计,其中包括教育训练凝聚共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管理中心,实施知识社群分类,并收集组织中具备的知识,建立知识库,对知识进行储存、筛选等。

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知识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5]。在此阶段应用知识管理,主要是建立质量实施管理系统,结合质量管理的要求,对系统中的知识进行获取、传统、运用等;全面搜集、整理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在整理搜集到的知识时,要求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且将其传送至质量知识管理中心,然后由专家组对知识进行挖掘,从中找寻有效的信息,提出意见;对专家的意见进行评估、试点;在知识管理的应用发展中,当其发展至创新、成熟阶段时,结结合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情况,提出修改标准知识库的要求。

3、竣工验收阶段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竣工验收阶段是最后一道关卡,更需认真对待。在将知识管理用于此阶段的质量管理中,需要质量知识管理中心综合考虑施工工艺、类型等因素,评估质量管理方法,并对其中较好的方法进行推广,对应修改标准知识库,充分利用知识社群(比如聊天室、社区、留言板等)来进行知识创新、扩散,将成功的实践案例、知识推荐给同行,实现知识共享,进一步改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向知识型质量的方向转变。

(二)在质量管理影响因素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非常之多,比如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工艺等。不管是哪个因素出现问题,均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将知识管理用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通过有效营运这些影响因素,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这就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组建学习机构

结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结构,在整个组织中培养起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人文化思想,建立一个有机的、人性化的组织,然后以此为平台,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开展知识管理。

2、建立学习型小团队

为了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促进整个团队人员素质、知识地提升。在知识管理的应用过程中,采取自愿原则,建立多个学习型小组。让各个小团队之间分享各自的经验和知识,充分发挥、凝聚大家的知识力量,进一步拓宽知识的获取面。与此同时,鼓励各个小团体学习、推崇创新的管理文化范围,形成尊重知识、保护知识、共享知识的良好氛围。

3、加强材料、施工方案的管理

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知识库,用于指导施工材料采购、施工方法的应用以及施工机械的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的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施工方法先进、施工机械得以良好维护,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等。充分利用知识管理,对施工材料、施工方案进行有效控制,促使整个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

(三)在管理主体、方法的应用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讲,参与方基本上包括业主、项目管理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因此,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应用知识管理,必须要满足各个参与方的相关要求,利用知识管理,可以帮助参与方预防、处理因专业知识有限导致的质量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繁杂、专业的工程,其中用到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工具,其中有些方法和工具会难以使用。但是,应用知识管理后,可以帮助参与方有效利用这些方法和工具,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将其与知识管理融合起来是一种必然趋势。将知识管理用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时,需要有多方面的支撑,比如技术、人力、组织结构等。因此,在后期的知识管理应用中,需要进一步发展新的知识管理技术,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并且加强学习新组织结构的建立,从而有效促进知识管理与工程质量管理的融合,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俊,陈骏.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1(25):66.

[2]周晓玉,张晓松,高飞.试论知识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新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04):33+35.

[3]刘伟俊,陈骏.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1(25):66.

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正文】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进行了多次改革。国际竞争将变得日益激烈,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进行科学性、合理性,从建筑工程设计主体的多元化和抗震化,从而更合理的使用人力、财力,提高房屋安全性、稳定性和防震性。一个建筑项目,其过程是集管理、技术、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工作,往往需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建筑工程最有效的控制阶段在于设计阶段,项目建立以后能否到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工程设计的决定性环节。这样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对预期项目工程进行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按合同规定配合施工、进行设计技术交底等工的质量。为了提高设计项目,实现建筑工程有效控制、合理确定工程质量,微观的项目设计人员管理,促进建设工程设计管理在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在建筑工程设计上出现的问题给工程施工阶段与交付使用等方面带来很多安全质量隐患,从根本上来研究建筑设计人员和项目建设单位的基建人员能有所帮助。

2.我国建筑工程设计中管理与具体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勘察中设计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在工程勘察项目中,存在思想落后,观念成就,对建筑工程设计缺乏认识和整体概念不理解的问题。政府体系勘察项目较多的工程设计的违反一般是一些知名度高,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老牌甲级院。在工程设计中政策措施框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实施不规范的问题大量存在。在设计管理和控制中,没有充分的实施动态管理;以及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设计院,工程设计机构运作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勘察设计行业的是主流市场,各大勘察设计单位对执行强制性规范是认真的,这对保障的勘察设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建筑工程施工对质量的监管,对商品价格进行的监控计划和调整,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但是勘察工程中出现的大院现象,也是由于工作量大而引起百密一疏的现象。因此,市场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完全依靠市场不能实现内业报告中出现的违规情况,只有改善业工作深度达到了勘察深度后,在建筑工程设计上采取计划定价方式,以保证项目质量的稳定提高,对工程设计管理得益重视。因此政府合理的干预是防止建筑工程设计混乱的必要手段之一,使国内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信息化、科学化、国际化。

2.2工程设计师素质偏低

目前在我国一些建筑工程设计师的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专业之间配合不到位。建筑工程设计是一门就有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工程设计范围也比较广泛,有些工程设计师的缺乏绘图意识、专业技术知识较低。现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师,需要具备有良好的综合专业知识,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师,缺乏综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经济意识不强。比如一些工程设计师对施工专业知识认识不清,离开计算机,离开图库,大脑一片空白,徒手根本不能画图,有些工程设计师甚至对职业作用认识不全面,缺乏责任心。有一些工程设计师的思想保守,例如:在结构设计方面,现在很多高层住宅,剪力墙过多过厚,由于刚度过大,导致相对侧移值过小,不利于建筑物抗震。有一些人认为工程设计师的职业就是绘图,使建筑工程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职能作用,也是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自然设计出的建筑图纸会出现很多问题。把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的培训工程设计师的综合素质,从设计室走出来,深入现场一线,对施工流程和工艺等进行了解在职业道德上使工程设计师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3.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措施

3.1严格按基本建设工程设计程序办事

建筑工程设计是建筑客观存在的勘察设计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组织各设计单位应该组织勘察设计的执业人员认真学习,它不仅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让全体执业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设计水平,同时也提高设计人员绘图的执行规范的严格性。加强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可以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完善工程设计管理需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为[.王崇杰,崔艳秋.建筑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108-111]了合理的确定工程设计,对工程设计的管理进行宏观和微观主体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执行,进行客观、公正、科学从充分体现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筑工程设计都是和建筑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设计的基本前提,完善市场法规,做好法规建设体系来规范和调节工程造价管理主体的行为,加强勘察设计的执业人员认真学习目标,对工程设施实施动态操控,以确保工程设计建设程序正常运行。

3.2积极推行建筑设计工作人员管理

目前,随着各项政策发挥是靠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咨询单位的自律,对工程设计师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对于具体施工的全过程监督很难到位,采用手把手教出的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能独挡一面,需要设计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全面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引进、培训、考核和注册工作,培养设计人员广泛的艺术素养和独到的见解,同时注意提高工程设计师的实践训练,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市场化提供有利条件。

4.结尾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所承担的任务也会越来越多。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热情服务和严肃认真工作管理,对建筑工程设计的管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加强工程设计的管理,进行全程的监控,这样才能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80-282

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篇4

在这三个月的生产实习的实际实践中,不但让我对建筑装饰技术这门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在生产实践的这段日子里,我在现场的工作不仅使我在学校课堂上学习的“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更新的了解与认识,而且还让我学习到了许多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与认识到的关于人与事的社会经验。

建筑装饰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

在施工现场的生产实习生活,虽然能够学习到不少新的知识和知道许多我说不知到的事,但并不是每天都有特别的是发生或是有机会学到新鲜的事物与知识的。大部分在施工现场的实习生活,是用在将我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深化巩固并使其使用化的学习实践过程。是将我所已经掌握的建筑装饰技术的相关知识用于实践,在施工现场体验作为一名施工管理与组织者的现场实际经验。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指为了达到项目目标,对项目的策划(规划、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的总称。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而项目管理者应是项目中各项活动主体本身。项目管理的职能同所有管理职能均是相同的。同时,项目管理的特殊性带来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按照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特别是要用系统工程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管理项的目的就是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完成。项目管理有一下特征:

(1)每个项目的管理都有自己特定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步骤。

(2)项目管理是项目经理为中心的管理。

(3)项目管理使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4)项目管理应实施动态管理。

而其中建筑装饰施工的工程项目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一类,是对建筑装饰施工活动进行的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从而保证建筑装饰施工的顺利进行,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其重要只能有: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监督职能。建筑装饰项目管理不仅有它所要发挥的职能,同时也有其必须完成的任务。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管理的任务是以最优先地实现项目地总目标,即用有限地资金和资源,以最佳的工期、最少的的费用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完成装饰施工任务,使其实现预定的目标。

在建筑装饰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是为了去得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的得实现,必须围绕组织、规划、控制、生产要素得配置、合同、信息等方面进行有效得管理,其主要内容(1)建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2)做好施工项目管理规范;(3)进行项目施工目标控制;(4)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动态管理;(5)施工合同管理;(6)施工信息管理;(7)组织协调。

这是因为施工组织管理有着如此的职能、任务和内容。因此,体现出施工管理与组织在建筑装饰施工项目的各项工作中重要性与重要地位。

伴随着国家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其在整个建筑业中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大。面对装饰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的规范化进程,面对市场准入和行业的规范化进程,装饰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篇5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建筑企业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应用水平,已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进行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置身于信息网络中,信息技术给我们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变化,在建筑企业中采用信技术主要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建筑经营的管理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以及加工处理等。从而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效果,提高企业的管理的客观性。

一、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信息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而且可以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为项目工程创造更多的利益。信息技术建筑施工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因对于一些人为的信息过滤在很大程度上被减少,从而使组织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对提高组织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2)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项目的成本,对提高建筑工程中的资源使用率有极大的提高。(3)采用信息管理技术可以积累建筑施工管理的经验积累,从而可以建筑施工管理的综合管理水平。(4)促进知识的管理,在建筑施工工程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文化、知识等相关的软件在施工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应用范围的局限性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项目中运用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在信息检索或者查询以及打印报表中,而对施工项目的管理,成本的控制以及施工进度的应用非常,在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仍然要依靠传统的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业务水平进行,科学化程度不够。

2.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化的孤立性

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施工项目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瓜葛,从而导致管理不一致,管理混乱的现象,虽然很多的建筑工程中采用局域网,但是很少使用,并且信息也只在施工现场和项目管理的内部使用,因此导致建筑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孤立性[2]。

3.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

很多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认为只有有了计算机以及局域网就具有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可以实现信息化,殊不知,真正的信息化管理是通过利用网络以及信息技术和媒体进行信息的传递,并不是以打印出来的纸张作为信息的传递。所以应转变传统的思维,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三、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1.加强信息化的建设

目前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化程度比较低,项目工程中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加强对信息化的建设,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并且应该使项目工程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认识到信息是创造财富和创造附加值的重要的来源,信息化的建设是提高建筑施工项目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更好的把握市场,对建筑施工项目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增加运营的效率[3]。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蓄洪建设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公司企业的成长关键在于人的成长,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如果想要提高建筑管理的水平,只有管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保持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采用合理的信息技术,并且这也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和相关业务管理人员相互配合,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配合相关的管理技术,从而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并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4],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合同与资料信息化的管理

合同与资料信息化的管理不仅可以让合同以及资料的归档、建档以及分类的管理工作更加的全面,细致,而且项目合同以及资料采用信息化的管理还可以极大程度上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合同信息化可随时为施工承包商在已有的权限下对考察合同的执行情况以及对合同查询提供服务,从而可以进行全面的管理。资料信息化是可以及时的将每天大量的施工资料存档,便于以后查询,且这样的管理方式正确率高,能够及时服务于客户。

4.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信息化的管理

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到施工材料、设备利用情况,并可以根据目前的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制定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采购方案,并且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收发工程施工的进度方案和材料使用情况和需求情况,可以根据这些及时有效的信息将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归类、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得到月阶段的采购计划和材料使用计划,对机械设备可以随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而可以极大程度加快建筑施工的进度,降低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运用成本,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效益[5]。

5.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因特网

随着城市建设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单位人员多的增多,建设工程文件的合同、信函、图纸、进度报告、通知、检查申请、采购定单、批准以及设计变更记录等,信息量非常大。因此项目管理为了能够满足目前的需要,采用信息化管理并且这种管理体制的方式层次少,费用低,效率高,对信息的传递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建筑企业管理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为了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实施材料、合同、质量、成本的联合管理,从而可以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取得成功的发展。在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把网络进度计划和工程预算结合起来。推广应用现代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也给工程带来极大的效益,有效的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对城市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恒威;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6):227―228.

[2]张驰轩;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1―3.

[3]连亿文;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华章;2010(19):191―194.

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篇6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必须有章可循,所以要精心编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方法,与合同、项目细则相呼应,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高品质。同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编制是质量管理的根本和基础。一般来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编制由六个部分组成:首先要确定施工的目标和最终计划;其次要明确施工的具体工作流程和工作注意事项;再次要为施工队提供工程建筑所需要的物料,明确施工人员的权利和责任;然后以建筑目标为出发点来设立施工检查办法,并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再然后要对可以预见的工程突发事件提出应对方式;最后按照预定的规划进入施工的前期小规模试验,及时发现问题,以保证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2)加大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建筑工程质量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同时和企业领导、质监、监理都有很大的关系。项目部门、施工部门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和施工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和符合既定标准。但这些还不能达到科学化管理的水平,仅仅靠自律是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就需要企业领导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这一环节的重视,同时质监、监理等部门也要对质量管理条例的内容进行审核,对具体施工进行监察,以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牢固框架。真正把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和满意度作为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把履行职责和监管义务作为使命;第三,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求直接体现于工程项目的合同及相关文件中,在这些文件的签订时,一定要将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细则和章程列举出来,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以合同为导向,按照合同中明确规定的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质量管理,而不能借用、乱用其他方法进行管理。一般来说,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对每一个阶段都要有详尽的管理计划和处理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不仅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对管理效率也有很大裨益。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程中,要大力提高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以从硬件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高效准确。

(1)借助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的信息媒介来改善现有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管体系。通过这一公开化的信息平台,使更多的人了解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直接关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可以了解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具体工作,从而有利于监管机关依法办事的效率,可以促进监管工作的规范,进一步使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达标率,最终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2)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促进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系列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出现,在当前国外很多建筑企业运用高科技新技术对我国本土建筑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影响。那么我国建筑企业在质量管理上一方面要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办公软件和相关计算机应用,推行无纸化办公、数字化办公,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企业要结合国情及自身发展状况,切实有效的探索出符合本企业的信息化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知识普及力度。

(1)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短期速成培训、定期的长期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力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对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实践工作中能够自觉、自愿、积极的严格按照标准办事,提高对工程质量监管的效果,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得以保证;

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篇7

一、公路建筑项目概况

某公路建筑项目,路线全长为11.21Km,其中主线的长度为10.2Km,支线i的长度为290m,支线ii的长度是236m。该公路项目属于三级公路,设计时速为22Km/h,最大坡度为9.1%,少数地段坡度为10.3%。该项目为K10+100-K9+260、K9+390-K20+280,路基的宽度为8m,路基土方为136545m3,挖石方为69832m3,填方压实为95641m3,挖土质台阶为6993㎡。该项目的施工周期为24个月,施工成本为5526千万。公路建筑项目施工设计图,如图一。

二、公路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建筑安全管理过于形式化

建筑企业为了节省建筑成本,往往不设置安全管理岗位,安全管理的职责通常会落在项目经理身上,而项目管理过于注重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忽略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建筑企业也没有建立完整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建筑安全管理过于形式化。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在安全设备上的资金投入较少,即便企业购置了安全设备,但是安全设备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并不能提供给施工人员基本的安全保障。

(二)企业没有认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目前,农民工是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主力。但是,大多数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严重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而且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人员上岗之前并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训,这就给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建筑企业也没有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导致安全管理人员忽略了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节省建筑成本,保证施工进度,就缩短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甚至有些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之前根本不对农民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就不高,更不具备安全意识,农民工未经培训就直接进入施工现场,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缺乏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意识

机械设备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在很多建筑企业,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操作不当,不仅减少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不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并且还在坚持使用已经报废的机械设备,这些都是安全管理的漏洞。

三、公路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一)加大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

要想保证公路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要依靠法律法规做保障,还要进行内部调节。目前,我国很多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对公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重视,建筑企业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安全事故,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很多建筑企业把对建筑施工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看作是多余的成本支出,所以很多企业管理者不仅不会加大在安全设备上的投入,还会想方设法减少在安全设备上的投入。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强对建筑企业安全设备的监督和管理,不仅要让建筑企业加大在安全设备上的投资,还要监督施工现场安全设备可以落实到位。

(二)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建筑企业要在企业内部设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筑项目的日常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人员自身需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事件处理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可以在项目施工中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企业不仅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还要加强安全管理者的培训,提高安全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只有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才能更好的进行安全管理,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明确项目安全管理责任

在公路建筑项目施工中,要明确施工责任和安全管理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保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找到相关负责人。对于比较重大的安全事故,建筑企业应该按照安全事故科学鉴定结果承担责任,建筑项目的业主也应该在安全事故中承担一定的责任,还有就是安全监理部门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把责任落实到位,才能让建筑企业和相关人员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筑企业应该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对建筑企业和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某公路建筑项目,路线全长为11.21Km,最大坡度为9.1%,少数地段坡度为10.3%,该项目的施工质量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把施工安全管理贯穿施工全程。

(四)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工作

该项目为K10+100-K9+260、K9+390-K20+280,路基的宽度为8m,路基土方为136545m3,挖石方为69832m3,填方压实为95641m3,挖土质台阶为6993㎡,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在公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除了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还要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就是采取有效手段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消除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做好危险物与施工人员的隔离工作,增强安全事故防范意识。施工企业也应该加大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S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38-01

引言

建筑施工是一种高危作业,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严重影响,还会对施工方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重要威胁,所以其安全生产一直是建筑企业和政府监管的重难点。在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施以及施工人员众多,很多都是临时搭建的设施,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所以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很多建筑企业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的力度不足,没有及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顿,所以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较大漏洞和缺陷。另外,建筑施工现场会受到气候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工作强度较高,环境较差。上述这些因素都给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下面,我们就从其现状和改进措施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近年来,由于建筑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给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所以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约束。但是由于建筑产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导致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尤其是安全监管的执行力欠缺。这一问题的产生和建筑市场中的分包现象具有密切关联,他们共同管理一个项目,权责模糊,所以很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相互推诿等现象,很难对其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

(二)建筑企业的投入有限

很多建筑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所以对安全管理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有限,没有对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严重不足,存在侥幸心理。例如,很多建筑施工现场的护栏都是随意的,却没有对应的安全防护栏。又例如,在电梯以及其他危险系数较高的区域没有设置标识牌,存在很严重的安全隐患,极易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意识薄弱

纵观近几年建筑市场发展,我们发现施工现场简陋,安全管理的执行力欠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建筑企业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时,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认真贯彻落实。还有很多管理人员也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导致国家的相关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四)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施工人员都是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有限,所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同时,由于他们对建筑行业的认识程度有限,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再加上技术水平不高,没有接受专业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

《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条例》是建筑企业必须遵守的规定,是安全施工的法律保障。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在现场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保障有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其岗位职责,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做到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同时,兼职企业还应该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在遵守工程建设强制行性标注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执行。另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建立相关的安全生产考核方法,对表现优秀者进行奖励,对不遵守安全生产制度的予以严厉处罚,提高他们安全施工的自觉性,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增加安全施工的投资力度

建筑企业必须切实转变施工态度,不能一味追求施工的进度和经济效益,还应该兼顾施工的安全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第一,增加对安全施工的资金投入,并合理使用,结合施工项目的计划,制定安全施工资金使用的计划书,确保这笔资金能真正应用在安全生产中,不被挪作他用,为确保施工安全提供资金支持。第二,增加设备投入。在建筑现场的具体施工中,积极引进能够对现场施工的安全性进行实时监管的设备,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对应的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增加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针对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综合素质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问题,最重要的改进措施就对其进行专业培训。首先,通过农民工学校,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的基础知识、安全施工的基本要求、与安全防护相关的知识等,全面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积极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工种进行介绍,在没有达到安全施工的要求之前,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再次,做好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岗前教育培训,未进行岗前培训教育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同时也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规范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使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得到完善,指导和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除了上述三方面的改进措施之外,还有很多改进措施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探索,全面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田高超,章臣根,李叶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建筑安全,2012,04(23):4-6.

[2]陆文银.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0(16):148-149.

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篇9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安全问题建筑;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国家也把建筑作为一个特殊工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都存在着高风险,可能因为某些因素给自身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说“安全第一”是建筑施工的第一要素,作为工地的管理人员更应重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加强危机管理意识。

1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国家对建筑工程妥全问题不够重视

国家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有监督责任,但有些部门对其管理不到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视而不见。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没有专人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1.2建筑施工管理存在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一直都是建筑行业必须关注的问题。但当前有些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管理人员对安全方面不重视,甚至对相关知识不了解,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事先做好防范措施。建筑安全规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单纯追求利益而不顾施工人员的安危。

1.3施工设计不合理

施工设计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工作做的不到位就会影响到后续工程的进行。当前有些施工企业的设计根本就不合格,导致在后期的施工中频频出现问题,不得不拖延工期。有些设计和实际情况不吻合,施工人员根本就无法实施,对于施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也没有提前设计好。

1.4施工人员没有安全意识

当前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施工之前企业只是简单地告知一些安全知识,施工人员根本就没有深入了解施工安全对自身生命的重要性。这就可能导致后期施工中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2在建筑工地中实施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

2.1现今建筑工地中存在的危机问题

我们对未来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是无法估计的,所以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危机的发生,就应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危机管理机制。通过对一些不确定因素的预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因为某些危险因素拖延工期。

有些管理者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并不重视,甚至是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更谈不上做好预防措施了。施工中存在的危机对整个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不仅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会拖延工期,影响施工质量。

2.2在建筑工地中实施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

危机管理是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可能会出现的危险事件做出提前的预防。危机管理意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可以有效的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将施工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出现频率促进建筑施工管理更好的运行。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就是为了将一些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的机率降到最低。在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一些有效手段将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的进行处理,将危险转变为安全。并在危险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下达有效的指令将危险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最快的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有效的补救措施。所以各大建筑企业纷纷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的意识。

3在建筑工地中实施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

安全是建筑施工的前提,所有建筑工程都必须保证人员的安全。危机问题不仅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还会导致施工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所以危机管理意识应该作为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避免因危机问题导致施工进度缓慢、人员受伤,企业利益受损等。

3.1必须正确的树立危机意识

3.1.1认识到危机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施工人员应该重视自身安全,这就需要建立危机意识,自身在施工中更加谨慎小心。当前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安全意识不高,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危机意识培训,帮助他们在施工中更好地避免危机的产生。

3.1.2时刻关注施工动态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中每个步骤都严加管理,密切关注施工现场所发生的事情。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危机问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多进行沟通,管理人员能及时地掌握施工情况,施工人员也能得到管理人员的危机提示,尽量减少危机的产生。施工中危机问题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提前预防,提前发现。

3.1.3针对危机管理意识进行相关培训

聘请专业人士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活动。让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培训中了解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性,同时在培训中学习一些处理危机突发事件的方法。让二者在发生危机事件时都能做到镇定处事,并有意识的提高施工安全。

3.2普及相关知识,打造安全施工

在施工现场进行危机意识重要性的宣传。作为管理人员应该不厌其烦地给施工人员讲解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危机问题,告诉他们危机产生的时候首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自身的安全。尽量做到能够从内心对危机意识有所认识。

建筑企业可以在建筑施工的工地中,悬挂出危机管理意识的相关标语。让施工人员在这种时刻强调危机管理意识的环境中进行作业使得施工人员自然而然的产生要重视危机管理意识的想法。同时激发出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施工人员危机管理意识的树立不单单是为了企业的利益,也是为了每一位在工地现场进行作业是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着想。使得施工人员了解危机管理意识不只为工程的进度做贡献也是在为自己的个人利益做出有效保障。

3.3完善预防机制

为了更好地避免危机给建筑工程造成影响,就应该加强危机管理意识,也就是说提供提前预防机制避免危机发生。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对以往施工经验的总结以及当前施工工程的特点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机制,当危机发生的时候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

要想制定出科学的危机管理预防机制就需要强大的危机处理能力。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也应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危机管理知识和经验,进而制定出符合工程情况的预防机制,在危机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处理效果。

4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危机因素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提高危机管理意识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作为管理人员应该深入施工现场,能够预先感知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现象,并和相关人员制定出预防措施。危机管理意识能够在危机出现时产生巨大作用,不仅能够让管理人员在危机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把危险降到最低,同时还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意识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还能够使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受到保护。危机管理意识是建筑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顺利完成施工,实现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高表松,彭振斌,徐蒙.工程项目安全预警与应急控制隐性知识集成与共享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0).

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1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现状

建筑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与建筑工程的资源投入的回报有着直接的关联,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在很多的层面上工作开展的并不到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现状,因此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现状作出分析。

1.1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立的并不完善

我国的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旧是沿用着原先较为传统的质量控制办法,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办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可见目前的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给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在使用着传统的质量控制体系的时候,不能严格的执行质量控制的措施,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依旧是得不到保障。

1.2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并不科学

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控制的方法在执行的时候并不科学,尤其体现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的时候,施工现场的监督人员往往对于建筑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的执行采取了直观的判断方法,缺少科学的依据对其进行的决策辅助,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质量控制措施控制的结果产生与预想的不同的状况。也就是说,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监督人员在进行措施是否执行的决策时,依仗的往往是自己的感性认识,缺乏科学的依据辅助,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结果多数情况下不尽如人意。

1.3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对于质量控制欲管理的认知不足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还是人为的参与,也就是说人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质量控制管理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许多的施工人员对于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认知不足,对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认识的不到位,因此在对于质量控制的一些措施进行落实的时候,就会出现实际的工作效果与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时预想的效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建筑事故,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便是施工人员的行为不当,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施工,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1.4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由于一些建筑工程的承建单位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的认知并不足,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体系的构建也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的监管人员对于施工人员的行为监督不当,使得施工人员出现了偷工减料的行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破坏;监管人员对于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制定的防御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强,致使整个施工单位的所有人员都缺乏一定程度的质量认知意识,;监管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大型的机器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的监督程度不强,存在问题的设备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施工现场的监管人员没有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砸使用的时候无论是多么完美的施工技术都无法弥补其存在的缺陷的,因此建筑工程在完工后依旧存在着较大的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完善措施

2.1选择信誉优良的施工单位承建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就要选择优秀的单位承包设计工作,使得工程的设计与建筑工程周围的地质和环境完美的契合,并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施工单位承包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施工单位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其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在进行施工单位的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仔细的斟酌,在开工前将施工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详细的核实,规划好一个优良的建设计划,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并对施工单位的责任意识进行严格的考核,避免其出现推卸责任的不成熟表现。

2.2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

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劣关系到很多的因素,所以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前提就是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是最佳的,确保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方案相符,并保证设计方案中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设计单位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察,设计的方案综合的考虑了建筑环境周围的特殊性,保证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不是大众化的建筑方案。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的时候,也要充分的与设计方案的主旨相联系,确保施工顺序不会破坏到设计方案中的一些细节的考虑,并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一定是工程进行设计阶段首先考虑的问题。

2.3增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的培养

人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确保其具有积极正确的质量认知意识是相当重要的,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的培训,强调作为作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身上肩负的责任,教育施工人员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作为施工的前提,同时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以及专业素质进行培训,使得施工人员在具备了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才可以真正做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准

2.4极强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

政府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很高,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也是相当的重视,当政府的监督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的时候,对于一些质量管理措施的实施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意识也是一个有利的保障,使得施工人员更深切的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使得工作的态度更加的端正。

3总结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与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的关联,只有在将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工作做好,才能真正的扩大社会大众的福利,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一份贡献。本文切实的分析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改善的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