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十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十篇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8:59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篇1

关键词: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体系

一、政治教学课程缺乏核心素养的现状

1.政治教学课程内容中缺少核心素养的内容

现阶段,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对我国的政治结构以及政治体系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没有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评价,学生不能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

2.政治课程标准中缺少核心素养的内容

我国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概念、理论、方法以及政治最基本的原理与其发展规律。这样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只是要求学生了解整个政治体系,并没有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去教导学生,所以,高中的政治教学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之中。

3.政治课程标准中缺少关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议

我国高中政治标准中只针对政治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给出了相关建议,缺乏提高学生政治能力的建议。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应该针对核心素养提出建议,并要给出关于高中政治课程资源使用的建议,要求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要以学生素养为教学核心,科学合理地使用政治教材。

二、形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理念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给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为改革方向。所谓政治素养,实际上就是指政治立场、政治品质、政治思想以及政治水平方面的内在修养。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站在政治的高度上去看周围的事物,并运用政治理论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政治课程教学能够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能够使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重要素养。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具备各种素质涵养来应对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应该具备政治思想、知识、理论、能力等。

三、政治学科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

1.政治学科教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课程目标方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明确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方向,形成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体系。

其次,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也要从原来追求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形成不同层次的核心素养体系,将政治学科的教学课程内容分阶段、分层次,有明确的知识重点,以递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后,要有明确的教学建议,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形成政治学科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核心素养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2.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

在实际的政治课程教学中,要以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为前提。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能力、政治态度、政治评价等。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了解到政治事实或者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与政治相关的现象等,学生对政治现象的关注可以促使自己进行实践,进而培养自己的政治观念、思想、能力等。

3.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一,教师要认识到培养核心素养是政治教学的根本,教师要将专业知识与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相结合,树立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通过对政治教材的详细分析,将核心素养观念融入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政治知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能力,使学生成为具备良好政治品质的人才。

第二,教师要与时俱进,了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新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时刻关注国际发展、现实生活与政治的联系,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视角和政治思想去影响学生,实现教师专业提高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篇2

下学期总体思路和本学期是一致的: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一个落地开展工作。

一个中心:上学期提出的是以提升教职员工素质为中心,本学期稍加修改,变成“以提升队伍核心素养为中心”,为什么这样提,有以下的几点考虑:一是国家已经把“核心素养”这个课题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教育部发言人说:“教育部将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从而研究制定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我们不能对此一无所知。“核心素养”目前在教育界是热门话题,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大家要主动去学习“核心素养”相关知识,或摘抄或写写心得,这是我对大家的建议。二是以前的提法重在提升教职员工的素质,其实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这样提涵盖的面更广,既包括了老师的素养、员工的素养、学生的素养,更包括了管理干部的素养、校长的素养。三是以前说提升教职员工素质总感觉有些被动,是学校的一厢情愿,甚至是强制要求,现在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职员工、管理干部提升素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提出了这个中心,各位管理干部如果不认同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一旦认同了,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思考自己下学期的工作,要有具体的措施怎样提升队伍核心素养,不要只是空泛的谈一谈。

两个重点:提效保质减负是第一个重点。很多人认为这一条是对应教学工作的,其实这六个字是对应学校的所有工作。这项工作,以前只有布置,没有具体方法,所以落实的程度也不好。在教师意见调查中,很多老师希望我继续保持的一件事情就是减负,但减负只靠校长室是不可能减下来的,各部门都要思考减负,但在减负的同时要思考“提效保质”,其实提高效率了负担自然就减下来了。我想大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把工作梳理得具有规律性,梳理得最简洁,效率就提高了,负担就减下来了,其实这一点和核心素养是有点像的,一定要抓住最核心的东西,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没必要的事情一定不要做,必须做的事情看看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建议部门为教职员工们梳理出一学期必须要做得事情,让教职员工们一目了然。我也会梳理出部门必须要做的事情,跟大家商量后定下来。三是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像本学期的总结一样,用实事罗列的方式,不要模棱两可,要可操作、可评价。下学期开学时我们要层层审核工作计划,我看五个主任的计划,教学主任要审核教研组长的计划,教研组长要审核备课组长的计划,教育主任要审核年段主任的计划,过关了才能开/,!/始实施,不过关就要返工。我们还要反过来征求大家的意见,这样至上而下再至下而上两轮我们的计划就算确定了,要让每一个教职员工都知道,这个学期我们要做什么,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期末了还要一一对应,看看做了没有,做得怎么样。

两个重点:五星先进评比是第二个重点。这项工作主要是教育处和校长室负责,实话讲,这学期开展的情况很不好,__校也多次提起,下学期一定要有所改进。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评选五星先进,因为这是与学校的文化相符合的,是学校倡导的核心素养。其次我们要思考怎样评选,还是像现在这样去评选吗?我建议用鲜活的故事来评选,这些故事将来就是学校的文化,就是学校的课程,比如运动会上__x的故事就是文化就是课程,就能被评上先进。学生的评选用故事,老师的评选也讲故事,团队的评选也讲故事,因为故事是富有生命和温度的。这些故事我们还应该用用一些形式传递给大家。在校会上讲一讲只是一种形式,我们要思考更多的形式。

一个落地:文化落地。只要做好了上面的工作,文化自然落地无需多言。

另外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尝试进入课程建设了,这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中心工作。部门主任主要负责,其余相关人员要建议,今天我只是吹吹风,这项工作有难度,要学习。比如:我们正在进行的绿丝带行动就是一门课程叫“北小志愿者”课程,这应该是教育处去研究的一门课程,再比如以前那些爱耳日等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课程叫“北小节日”课程。但又不是简单的安上课程的名字就行了,要和学校的办学思想结合起来,要和学校的特色结合起来,所以难度很大。再比如我们都要给老师培训,但目前的培训显得很随性,我们也可以设置一些课程,比如“走进大师”、“走进儿童”、“发现”课程等。我会推荐一些书籍给相关人员阅读。咱们先学一学,然后在教育上、科任学科、低段语数英考试、教师培训、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也是学校对于教职员工的一门评价课程,在这项课程中要看到学校倡导的文化)上试一试。其实这学期我们是尝试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篇3

关键词:网络,通识选修课,翻转课堂

19世纪美国教育界率先提出通识教育概念,20世纪90年代,我国综合性本科院校率先开展了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一种理念,是对所有学生普遍进行的“全人”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自1996年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起,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其通识课教育也进入“试水”阶段。

本科院校通识课主要在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学生发现、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而高职院校基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出发点,其通识课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科技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社会责任感与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

本世纪初,各高等院校相继开展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各类网络教学资源不断涌现,2011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更是加快了教育资源信息化开发的步伐,很多通识课程也进入了网络化时代。自2012“慕课元年”的到来,网络通识课程进一步发展到了慕课阶段,其教育理念也更新到了“翻转课堂”阶段。相比较传统通识课程课堂讲授,“翻转”通识课程具有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进度,课堂互动加强,优势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成本降低等突出优点,很多高校开展了慕课相关的课程改革,网络通识课程的兴起更是一大亮点。下面仅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至1014学年开展网络通识选修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网络通识选修课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结构化问卷方式,共设计了8个客观题目和2个主观题目。调查对象为所有2012级在校并参加选修课学习学生,共发放2654份问卷,回收2170份,其中空白无效问卷52份,有效问卷2118份,回收率为79.8%,有效率为100%。

1.1选课初衷及课程内容类问题及结果分析

开设网络通识选修课本质是为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在这个多选问题上,有85%的学生选择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它项,例如创新能力、全面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均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

在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必要性一题中,有41%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52%认为必要,仅有7%认为无所谓。

学生充分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重要性,在职业核心能力对个人发展有哪些帮助多选题中,6个选项:沟通交流、持续发展、创造性思维、自我管理与学习、团队精神和提升职业素养均有超过50%的支持率,但均未超过65%。

在参加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学习意愿一题中,有64%的同学选择肯定去学,32%选择不一定去学,看情况而定,仅有4%选择肯定不学。

在选择具体职业核心能力学习课程和综合素养学习课程多选题中,有12个选项,其中前6类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密切度相对较高,后6类课程主要关注综合素养提高方面,数据显示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的支持率均在40%以上,沟通交流与影响力课程支持率为68%,团队建设与执行力课程支持率为51%,综合素养课程的支持率多在30%以下,自然科学类、文化类、文艺鉴赏类支持率低于20%。

总结分析以上数据,说明在普通类高职院校中开展网络通识选修课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意识到该类课程的开设意义,但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②学生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重要性,但对其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够。③学生更加注重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学习,但对综合素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1.2课程学习形式类问题及结果分析

好的学习内容需要有好的学习形式配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优势一题中,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学习方式多样和选课灵活的支持率均超过50%,但未达到60%。

在学习网络通识选修课程是否获得学分一题中,有63%的学生希望设置学分,26%希望不设置学分,11%认为有没有学分都会学习。

在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对于学习本身帮助的多选题中,有67%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其学习效率,52%的学生认为能够加强学习的计划性,39%认为能够增强与教师同学的互动,37%认为网上完成作业和考试更方便。

总结分析以上数据,可以认为在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愿意接受网络学习的方式,但并未在学生中普及;②学生学习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一个主要出发点还在于获得学分;③学生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同学互动程度不高,不太关注课程考核。

1.3主观题目及结果分析

此次问卷中有2道主观题目,其一为除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还想要学习哪些类别的课程。共收集672份意见,其中涉及“心理、性格、道德”字样,主题是增加心理辅导方面课程的意见是81条;其中涉及“礼仪、礼节、沟通、交流、交际、交往”等字样,主题是增加人际交往课程的意见为71条;其中涉及“健康、运动”字样,主题是增加人体健康方面课程的意见是53条;其中涉及“历史、军事”字样,主题是增加人类史课程的意见是50条;其它关键词出现频度较低,认定为非主要意见。

另一题为开放式题目,咨询对核心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课程资源及平台开发建议。共收集348份意见,主要问题有4个方面,分别是做好互动,课程资源完善,针对高职层次开设课程和硬件问题。以下按照相关建议出现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①建议成立班级群,增强和教师、学生互动,可邀请教师实地开设讲座;②课程资源不断更新完善,多开设扩展性、外延性和可操作课程;③降低部分课程的难度,注重实操性,更加适合专科生;④建议服务器更加流畅,网速要有保证,提高视频清晰度。

2网络通识选修课程考核情况

参与选修人数为2654人,取得规定学分为2228人,不合格人数为426人,期中237人进入平台学习成绩不合格,189人未进入平台学习无成绩。按实际参加选修课人数统计合格率为91.1%,按报名人数统计不合格率为83.9%。目前普通课堂类课程考核的一次合格率在90%-92%左右。网络在线课程的合格率和传统课堂类课程的合格率基本持平,考虑到网络在线课程并没有教师当面督促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认为:网络在线课程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能够起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3问题解决途径与对策

3.1进一步加强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校内宣传

教务处应在指导编写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明确通识选修课程的地位和学分要求,强调其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介绍和推广其先进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组织开展以网络通识选修课程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和学生班会活动。

3.2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数字校园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改进现有课堂模式、教学模式乃至培养模式有着重大意义,数字校园技术系统中的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的建设都和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具体来讲需要做好校园网络、网络信息服务以及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和课程平台的基础建设工作。

3.3科学合理制定通识选修课程体系

不加选择和分类的开设多种通识选修课程,不仅资源浪费,也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目标,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尤其是本校发展历史、特色和文化制定出科学规范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议建立人文艺术系列、社会科学系列、自然科学系列、职业核心能力系列和校本文化系列的课程体系。不同系列的课程总学分要求应存在差别,可根据学校性质、专业性质分类制定学分标准,同时应加大通识选修课程中实践训练课时的比重,真正契合高职院校强调实践操作的主旨。

3.4开发“通专结合”的高职类通识选修课程

开好网络通识选修课程,资源是核心,因此需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具体途径有两条,一是购买或者免费使用公共网络课程资源,二是自主或联合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无论采用哪一种途径,均需保证课程的高质量。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技能课程是学校重点建设课程,网络通识选修课程需做好和专业技能课程的对接,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专业技能课程中,二是结合专业技能具体内容,开发独立的职业素养课程,以网络通识选修课形式展现。

3.5做好在线学习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的改革

目前网络在线学习课程,普遍推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学习、作业,课上讨论指导,课下补漏提高。这种模式的出现对于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开展大有裨益,但同时要求其保证:课前学习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课程知识点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展现,课程章节内容以“慕课”的形式展现;网络教学平台应具备很强的实时交互性;考核评价注重过程性,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均是考核的阶段,考核指标更多方面体现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路荣平.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初探[J].职教论坛,2011(19).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教育

第一,课程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并能有效支撑各项具体目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他们所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品格和能力,就其目标和具体表现而言,学界没有统一划定,但主要指向还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许多学校都在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但是大多都是应景敷衍或贪多求全,暴露出课程种类单一、组织实施散乱、课程目标与文本不对称等弊病。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组织实施,真正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统一。例如,我校作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布点学校,近几年一直在贯彻体育分项教学,体育组编写了专门的教程并配备专业的老师,上课打破班级格局,将内容分成篮球、羽毛球、跆拳道,乒乓球等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老师,以发挥自身的特长,该课程的实施正是基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乐于学习、协同合作等素养而展开。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课程的设置应能充分支撑各项目标,只有选择更好的有针对性的素材作为课程,才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而这正是当前许多学校在课程选择上亟待完善的地方。

第二,努力实现不同课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完整联动的课程知识体系。

学校课程设置本身就是一个精细而完整的系统工程,需构筑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内容体系。一些学校的确设置了许多的活动和课程,但是彼此间的关联程度不够,课程之间各自为政,呈现凌乱化和碎片化状态,甚至部分学校在课程的选择与实施上比较随意,时而开设,时而关闭,缺乏审慎的思考和周密的考量。例如,我校语文组依托校学生会某文学社团开发了一门写作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理性思考和审美鉴赏等各项能力。开设之后收获了一定的效果,在学生之间营造出了浓厚的写作表达氛围,但是在实施一两年之后,由于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创意缺乏而最终流于形式。同时,其他学科的课程建设步伐没有及时跟进,以至于无法给学生带来丰富深刻的内心体验,最终只会让原本美好的校本课程成为师生的负担。像这样单个课程设置上所显现出来的典型问题,除相应的组织部门和专任教师应思考解决困惑的良方之外,与之相关的各学科课程建设应做到密切配合,相互协同,彼此促进,共同塑造行之有效的课程设置体系。正如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探索的关于科学文化、交往合作、身心健康、审美表达等领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新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同。

第三,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成教师与课程建设一起成长。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时,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1]一方面,大学生毕业生规模逐年扩大,自然灾害频发,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一部分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低,职业素质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足,降低了他们就业的砝码。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l)与麦肯锡中国分公司《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国每年提供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但高级人才的缺乏使跨国公司在华遭遇人才短缺。在庞大的中国毕业生群体中,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2]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管理学领域,是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理论虽是针对经济和管理规律提出的观点,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及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可以将它的概念应用到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而且这也是对“核心竞争力理论”必要的升华和发展。[3]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各种竞争力的核心,是其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这种竞争力不同于大学生的一般能力,它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所形成的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大学生在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的心能力。

2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办学思路,逐步改变“重招生,轻就业”的状况,实现招生制度与就业制度的衔接。要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客观分析市场需求,主动适应市场,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2.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

(1)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培养目标,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综合性,所培养的学生才具有就业竞争力。高校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选修课程比例,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主动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要增强通识教育课程,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对于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更要重视处理好人文科学与专业知识间的关系。同时,高校应突出应用为核心,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突出实用性特点,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现实性、有用性,从而激发学生会的学习兴趣。

(2)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高校要革新教育理念,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和教育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第二,强化社会实践。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增强实训时数,注重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使实践教学立体化。要加强毕业实习的管理,建立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毕业实习的全过程跟踪管理与指导。

2.2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品格直接关系到育人的质量。因此,必须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知识水平、学术水平、文化素养等整体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勇于创新实践、学术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1)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队伍的拔培训与考核聘任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优胜劣汰、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在注重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把培养学术带头人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加大科研奖励基金和拔尖人才培养基金的投入,资助中青年学术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为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选拔优秀的学术骨干,鼓励有经验的学术带头人到一线教学,使教师用知识启迪学生,用学识征服学生,用创新带动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组织教师和科研人员和各层次学生建立科技创新的平台,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2.3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1)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和择业心理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扩展就业视野。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激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确立良好的择业心态,提高挫折容忍力,优化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为大学生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高校应为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就业心理、择业技巧的教育和引导,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通过开展各种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班、模拟面试和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

(3)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引导大学生创业。同时,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积极开拓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集专业培训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创业平台,使创业教育成为高校学长期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战略性举措。

参考文献

[1]傅佩佩.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eB],教育部网站moe.gov.cn/edoas/website18/62/info1258709251312562.htm.

[2]丁宇岚.跨国公司中国招聘重软能力[J],华人世界,2007(5)35-37.

[3]王玉敏.刍议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2003(2).

[4]张小刚.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137-138.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篇6

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学技能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非革命性的转型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人才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贤才,国之宝也。”当今世界,所有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当代教师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承载着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培养贤才的重任,需要全面履新核心素养,并将其转化为外在的教育教学技能,实现教学质量朝着正确的方向提升,培养现代的优质人才。

一、人的核心素养与教师的核心素养

人的核心素养重点是个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养。经合组织归纳出“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可以形象的认为,这是“人与工具”“人与社会”和“人与自己”三个维度。

“人与工具”主要指人们利用语言、数学、审美、技术和学习等工具,进行社会生活和创造性工作的素养。“人与社会”主要是指人在社会中具有爱心、关怀、理解、包容和化解冲突等涉及团队合作的素养。“人与自己”主要是指人具有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发展、自主自律的行动,以及具有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概括就是人的核心素养包括人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师,除了自身具有“人的核心素养”和“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能力和学习诊断指导能力。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得如何、怎样进一步提升”三个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要澄清正确的教育思想,其根本问题是要理解未来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科教师要从“学科人”变成“学科教育人”,培养的目标要从“培养学科专家”变成“利用学科内容作载体培养人的核心素养”。

“怎样培养人”就是教师要熟练的应用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协助学生发展。一是利用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是根据学科特点形成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理解,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和策略,实施教学设计和教学,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培养得如何、怎样进一步提升”就是教师要熟练应用教育教学评价规律和方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缺陷进行诊断,设计和实施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矫正方案。进一步概括就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师的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技能

教师除具备优良的“人的核心素养”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优秀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智慧的教育教学群体(个体)问题诊断和解决能力。

在我国学校制度中,教师具有双重任务,就是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这两项工作正在由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逐渐熔合。下面笔者就以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两个角度来分析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

1.班主任工作技能

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形成的行政班级管理者,其任务是班集体形成和管理、班级教育的实施和班级教学的沟通。

班主任的教育技能主要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学生发展为本原则,坚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其主要教育技能可分为:

班集体形成技能。主要是根据所任班级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特质,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策略和方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逐步形成的班级特色。对学生来说,班级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是培养爱心、关怀、理解、包容和化解冲突等团队合作素养的好场所,班集体形成的关键就是团队合作。

主题班会技能。根据班集体形成的要求,自主选择班会的主题,确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班会方案(含驱动性问题设计,创设情境,开展活动等),组织班会开展,并能评价班会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取得的效果。

班级活动组织技能。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确定活动的教育目标,撰写班级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和形式,以及相关的安全预案等),并完成活动组织工作,评价活动效果。

沟通技能。班主任要与学生、学校德育处、班级科任教师(含召开科任教师教学分析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含召开家长会),以形成教育的合力,有效的沟通技能是班主任的重要教育技能。

个体诊断和矫正技能。根据学生个案情况,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矫正措施,实施有效干预,评价干预效果。

从我国学校班主任的职责看,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中,肩负着“人与社会”中的爱心、关怀、理解、包容、化解冲突等团队合作素养的培养,“人与自己”中的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发展、自主自律的行动等自我反省素养的培养,承载着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

一个好班主任就能带出一个好班级,培育一群好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进行班主任专项技能的培养和考核,也是很有意义的。

2.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学理论和原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教学行为。它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深刻领会教学理论和原理,自觉能动的进行核心素养有效教学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教学技能主要可分为:

课程理解和规划。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发展者,课程在教师的教学中得以落实,并在教学中得到发展。“课程理解和规划”技能主要有,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理解能力,含课程的理解、单元的理解、课堂教学的理解,特别是形成对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并能进行教学规划,确定教学节奏和课时安排。二是在课程理解的基础上能自主进行教学资源的选取,补充为形成核心素养而需要的新的事例和教学资源,使课程得到新的发展。三是根据自身能力,开发校本课程,能设计课程目标,开发课程资源,评价课程实施情况。在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三届大赛”)中,中学语文的学科项目“教科书研究与使用”,中学思想政治的“时政评析”,历史的“故事评析”,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问题评析”等均属于此类技能的考核。

教学分析和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理论和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等进行系统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作业和评价等进行设计。根据立德树人、学科德育和课程育人的要求,为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基本理解,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设计学生活动,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在省“第二届大赛”中,“教学设计”项目属于此类,在“第三届大赛”中,选手需要进行片段教学,实质也要进行教学设计,只是不需要书面表达出来。

教学技术和应用。教师要能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利用现代教育设备技能,如实物展台、多媒体设备、录播设备、3D打印、计算机等。二是利用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相应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的能力,如查找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动画、视频(含3D)、几何画版、学科oFFiCe、网上阅卷、质量分析软件等。三是会使用常用软件制作课件。四是能利用微课程、电子书包和网络系统,进行信息化教学。如“第一届大赛”的课件制作,“第二届大赛”和“第三届大赛”的地理科,都有电脑绘制地图的项目。

课堂组织和教学。这是教师的主要教学技能,主要包含组织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应用、情境创设、问题设置和启发思考、板书和板画、组织学生活动、教学流程控制和应用生成的教学资源等。课堂组织和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外,还是培养团队合作素养和个人自主自律行动等核心素养的好场所,教师要充分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或实景教学活动进行教育。“1-3届大赛”都设有片段教学项目除考查课程理解和教学设计外,主要就是考查课堂组织和教学。

作业布置和辅导。作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学习目标,检查学习目标到达度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有效的进行多元化的学科作业设计,合理的布置学生作业,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等技能。多元化作业的布置和实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试题命制和评价。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考试目的和内容,确定试卷命题蓝图。目前基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蓝图设计,要根据基于标准的命题原则,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根据命题蓝图,按要求编制或改编试题,组卷形成有效的评价工具,并合理设定评分标准。能利用网上阅卷软件或手工进行评卷。利用教学质量和试题质量分析软件,科学地分析试卷和试题的命题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有条件的还要利用软件对学生进行学业诊断,提出学习诊断和改进建议,撰写客观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试题评析和试卷讲评。如“第三届大赛”数学的“解题析题”,地理的“命题设计”,综合素质测试的“评价”均属于此类。

课堂观察和反思。能利用课堂观察理论进行课堂观察,根据量表进行记录,并根据教学理论、教学理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设立和达成、教学资源利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并提出改进建议。“第二届大赛”和“第三届大赛”的评课均属于此类。

教学研究和创新。教学研究和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技能有,一是设计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会查询资料,利用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实施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并能根据实证结果,通过思辨得出合理结论,撰写论文,指导教育教学改进。二是能根据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创新,形成自己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第三届大赛”综合素质测试的“教科研能力”和“论文修改和评析”均属于此类。

学科专项教学技能。各学科的专项教学技能是最有学科特点的,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技能。如“第三届大赛”的理化生科学的“演示实验”,英语的“口头作文”均属于此类。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篇7

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袁本涛教授指出,我国研究生初试科目及内容需要改革,建议将英语作为资格性考试,合格即可,可由国家出国留学考试分数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替代;完善政治科目的考试,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考查思想品德以及如何授课;增加对中文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内容。

刘宝存教授指出,英语和政治统考制度达不到甄选人才的目的,会将一些有专业发展潜质的人才拒之门外,例如美术专业更需要考查专业知识,而不是英语,建议给高校和院系的招生委员会更多的权力,以识英才、辨英才。为杜绝自主招生中的“人情”,可进一步规范招生操作过程,做好招生监督、公示工作。

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1.明确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研究生人才培养制度,涉及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刘宝存、杜育红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其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袁本涛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要面向劳动力市场,着力提高研究生学位与职业道路之间的关联度,一方面让雇主对未来雇员的期望、要求渗透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活动中,另一方面让研究生了解学位所对应的能力、素质、技能以及就业前景,除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应包括领导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研究能力等“可迁移软能力”的培养。

专家们指出,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不规范,存在“因人设课”“因人设方向”“硕士课程本科化”等问题,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此,要根据培养目标,明确研究生阶段应该学习哪些课程、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科学定位学位课与选修课的性质,增加研究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

2.建立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制度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庞丽娟教授、袁本涛教授、杜育红教授表示,借鉴美国的研究助理(Ra)、教学助理(ta)奖学金制度,建立常态化的制度,将其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使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获得初步的、真实的职业训练。建议设立奖励激励机制,由学校担负部分助研劳务或作为导师聘任的条件之一,调动导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严格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抽检制度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受到诸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评阅意见一团和气,评审形式化现象严重。专家们指出,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上升为国家制度,严格实行;建立博士论文抽检制度,以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保证评审的公正性。

4.引入培养过程的竞争、退出机制

庞丽娟教授、陈洪捷教授建议,合理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竞争、退出机制,对没有学习意向或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实行适度的竞争、退出机制。强化学校对中期考核的管理环节,明确标准,对未通过中期考核的研究生,除加强指导外,要予以及时分流或淘汰;实行学位分类授予制度,按照学业完成情况相应获取学位、毕业证书或有关证明,给研究生提供多种进入社会的途径,人事、劳动、户籍等部门要政策协同,创造“体面退出”的制度。

5.改革科研经费与学校管理方式

庞丽娟教授、洪成文教授建议,收费、奖励要结合,对研究生资助实行“资助+奖学金”制度,将奖学金与学业挂钩。针对研究生参与导师项目劳务报酬问题,张弛副院长建议国家应该改革现行的课题预算制度,提高劳务报销比例,将增加额度作为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支持经费。

杜育红教授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但是研究生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没有相应改革,比如对专业硕士的授课,并没有计入教师的课时考核中。袁本涛教授认为,网络技术教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建议我国通过网络技术教育手段在全球扩大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注重发展网络研究生教育。

三、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1.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聘任机制

研究生导师的素质和水平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2005年后我国新增了一大批博士点和硕士点,研究生导师数量激增,但质量参差不齐,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隐患。专家们建议,对已经批准的博士点、硕士点进行质量评估,严控质量;建立新任导师遴选机制,严格导师聘任程序,控制导师数量,提高导师质量。

2.建立研究生导师动态考核机制

刘宝存教授认为,要建立导师资格和研究生学位授予点资格的动态考核机制,打破导师终身制度,实行导师资格审核与动态上岗制。袁本涛教授认为,目前教师考核标准不合理,对论文和项目的考核权重较大,对人才培养考核标准设置含糊,建议增加考核指标,加强导师人才培养的责任;可在国家层面上设立部级教学奖项,对教学、培养质量高的研究生导师予以奖励表彰。

3.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工资等待遇

袁本涛教授反映,目前研究生导师薪资待遇较低,难以承担体面生活的全部开销,造成个人忙于申请项目挣钱,院系、学校层面创收压力很大,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生培养中的浮躁、急功近利之风。建议在严格教师考核制度的同时,由国家财政适当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工资待遇,保障其生活,使其安心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四、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1.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体系

杜育红教授认为,应科学理解专业型教育的“专业”含义,不能简单地以“专业型”“学术型”二分法划分,要根据不同学科的学科特点和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张弛副院长认为,国家实行的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各占50%的政策存在“一刀切”问题,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院校的实际发展状况,比如北师大定位为研究型大学,专业型硕士应该走少类型、集约式的发展道路。

刘宝存教授认为,我国研究生的学制、类型、过程等日趋多样化,建议根据不同特点,非学术型的学习年限短一些,学术型的学习年限长一些,灵活多样。洪成文教授、薛二勇副教授提出,我国博士生的学制太短,应该延长至四年。

2.建立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

研究生培养涉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部门。陈洪捷教授、袁本涛教授认为,研究生教育与就业高度相关,要定位于劳动力市场,注重培养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弛副院长认为,要建立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将人才培养、企业研发、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而不局限在学校内。袁本涛、陈洪捷教授建议,要切实消减和破解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障碍弊端,建立教育部与科技部、工程院所、企业的对话、合作机制,并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企业、行业、学校的职责与任务,通过财税、金融、评估等多种政策手段,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协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吸引高水平的留学生来华留学

洪成文教授、刘宝存教授、薛二勇副教授等指出,我国仍在低水平吸收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生多来自周边国家,未经过严格申请,生源质量不佳;且来华留学主要为中医、中国文化历史、语言等培训性质,攻读学位的人数较少,来华留学人才层次、规模均有待提升。建议从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的战略高度重视和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水平;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积极解决在相关学科领域合作办学时面临的学位制度衔接(如联合学位、双联学位等)、项目开发、学生管理、资金投入、质量保障等问题。

五、研究生质量提升与投入体制的建议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篇8

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这门课程,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对待事物的态度,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规律,用科学的知识、方法、思维来指导生活、认识事物、决策发展,来不断探求真理,发现未知,揭示规律,更好地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持久发展。

那么,儿童的科学素养是怎样养成的呢?是在“做科学”中逐步养成的。学习科学不是背记科学名词。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思维方法和习惯的形成、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是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内化的;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包括思维方法、习惯等)、各种能力(包括探究能力)、各种精神(包括求真、务实、坚持性、刻苦等)都是在应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做科学”,从而才能学会“做科学”,最终实现学生真正“做科学”。

基于这些思考,以教材的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思考至关重要。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总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指路灯。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在进行单元目标整体设计和统筹实施时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课时分解与统筹实施和评价建议

教师结合课程标准,通览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在本年级科学学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养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基于这一思考,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确定本册教材的核心素养目标。

关于单元核心素养目标的确定,我们需要注意一点,不是把每课的目标简单地合并到一块,而应该考虑目标之间的关系。把本册教材核心素养目标作为总目标,结合单元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将本册核心素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用更加具体的行为动词,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进行统筹设计。关于行为动词的使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设计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主要用“会”、“能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涉及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主要用“知道”、“认识”、“理解”。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是学生在六年级结束后应该达到的目标。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以单元核心素养目标为指导,根据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各课目标进行分解,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应要求的,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分解,用合适的行为动词确定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目标进行创造性思考。

根据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以及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前概念,对单元教学活动进行统筹设计。分析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分析一个单元中,哪些课需要拓展到课外,哪些课之间可以打通,哪些课需要调整、压缩。比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解剖油菜花或白菜花,认识花的结构,了解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关的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植物的情感,教师可以把与之相关的内容打通,如果课时不够,可以适当延长课时。

二、分课时教学活动设计建议和实施建议

活动设计建议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思考什么问题、课堂上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实施建议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是在第1课学生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并通过分类了解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为学生学习下一节内容“合理搭配膳食,获取均衡营养”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加强小组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食物中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小组整合的方式,解决本课难点。这种强化,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营养成分的相关知识。

(2)关注实验材料的结构性

在“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实验环节中,要选择多种有代表性的,如油饼、土豆、花生等9种食材,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既辨别这些食物中是否含脂肪,又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淀粉。通过实验,使学生意识到某种食物中含有与不含有某种营养成分同样重要,加强实验材料的探究性。

(3)联系单元内容,承上启下

第1课的记录单是本节课的引子,本节课最后的问题“怎样吃、吃多少才能保证获取均衡营养?”是第3课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生初步交流,并在课下继续完成探究任务,为下节课教学活动做好准备。这一设计,关注本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作用,引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延续性。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篇9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意义,阐述了德育学分制设计的基本内容,建立了大学生德育学分评价指标体系为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的推行提供了可行方案。

一、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的意义

(一)德育学分制是体现以德育为核心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显然,德育学分制是适应高校学分制改革发展,落实以德育为核心,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学分制是学生个体德育评估的现实要求

目前,大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智育较为重视,体育也成为学分制的一部分,而作为“首位”的德育却一直是软而虚,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瓶颈”。高校学生的德育实践环节尚未形成体系,对学生的德育实践评估方式量化评分,在知行统一的育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个体德育评估呼唤德育学分制的实施。

(三)德育学分制是提高学生自觉接受德育的有效措施

由于高校德育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环节,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使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状况很难在真正意义上与学生的毕业推荐、学生奖惩挂钩,导致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德育学分制以学分认定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变管理为引导,促进了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

二、德育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德育学分的考核范围,应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理论学习、思想状况、行为表现、技能水平等。为此,德育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两大部分: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相对应的学分分别称之为德育理论学分和德育实践学分。

(一)德育理论学分

德育理论学分是纳入理论教学的德育内容考核学分。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有关要求安排一定的德育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修有关课程,成绩合格者获得该门课程学分。从德育理论学分考核的适应范围来看,德育理论学分应包括“两课”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毕业教育等内容。

(二)德育实践学分

德育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除课堂学习以外的思想政治素养、行为表现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的学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作了具体的规定,将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在设计德育学分制的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将德育理论素养归类于德育理论学分的考核范围,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六项指标作为构建德育学分评价体系的内容,从思想道德素质、志愿服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文化艺术素质、社会工作能力、身心健康素质等六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

每个指标的考核均由基本要求和加分项目构成,部分指标设有扣分项目。基本要求是德育培养目标对大学生的一般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德育水平及表现,基本要求划分为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分值,作为学生自我综合评定和集体评定的参考标准。加分项主要考核学生在素质拓展项目中的个性发展水平。扣分项主要考核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等方面的不足,内容涉及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品德修养、诚信与责任意识等。

三、德育学分制的实施转

(一)德育学分评定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健全组织机构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首先要从学校体制上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形成由学校党委领导,相关部门参与,分层次管理的体制,推动德育学分制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思政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组成,负责起草、审定德育学分制实施方案,指导相关部门、二级学院开展德育学分的评定、审核及管理工作;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和团委组成的德育学分制管理中心,负责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和管理;二级学院成立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专业导师、主要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本学院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工作。

2.坚持集体评议

随着学分制特征凸现,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功能弱化。但相对集中的教学管理与稳定的专业环境使同一专业的学生彼此之间比较了解,有利于开展公正、公平的民主评议。因此,应以专业为基础进行集体教育和评议。对于人数较多的专业,可按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议,减少因专业人数多,学生相互之间不了解而导致评议不公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集体评议的效率。

3.实施个人申报

对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拓展的重要经历和优秀成绩,实行个人自主认证、申报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符合学分奖励条件的,可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对于在校期间因各种原因受到了学籍、团籍(党籍)处分的,个人也应当如实申报,经专业和二级学院两级审核后确认,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扣除相应的分值。

(二)德育学分评定的程序

第一,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德育学分制及其管理办法,广泛宣传,指导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组织实施德育学分制。

第二,学生根据德育学分制的要求,对自己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及综合素质进行自我评价,撰写学期德育总结,对照德育学分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自己的德育实践学分。

第三,各二级学院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指导各专业开展集体评议。通过组织召开各专业学生会议,审查学生自评结果,确定学生的德育实践学分。

第四,辅导员(导师)鉴定,再次对集体评议结果进行审核。

第五,学院汇总、审核,最终确定学生的德育学分。学生对德育学分评定有异议,可向学院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申诉。

第六,学校教务部门建立德育学分管理系统,对德育学分进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

[2]原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S].1995.

[3]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胡中锋,李方.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篇10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集企业网络组建与企业网络维护于一体的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1.2课程定位开设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组建与维护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前修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基础等,后续课程有网络安全与管理、项目实践等。

1.3课程设计思路

1.3.1基本理念。本课程在设计时注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综合素质,力求将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标准确定及课程实施有效地结合起来。

企业网络的组建和维护能力是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之一。根据企业网络组建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选择和安排工作任务,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实施工作场景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的设计具有弹性、延伸性。工作任务以递进方式开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组建与维护企业网络的能力,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采取演示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从方法上保证“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观察、记录、讨论、完成任务、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法完成学习,使得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都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心,有效发挥自我潜能,树立良好的学习作风。

1.3.2课程的设计原则。①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a课程内容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制定,侧重问题解决和故障排查,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工作模型。b培养的学员技术方向不仅能维护企业网络系统,还能维护企业信息系统,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趋势。②以突出实用,以解决实际岗位问题为核心的原则。a通过解决多个企业实际岗位问题,获取一定的企业网络工作经验。b课程每一章节前都明确提供网络问题列表,便于验证学习效果及总结。③符合网络行业工作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原则。a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沟通表达能力为职业素质核心。b训练主线:理论讲解、实验练习、解决问题、学习讨论、综合项目、实践活动。④构建科学完善的职业素质训练体系的原则。a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讨论课和活动课,用于提升学员的职业素质。b侧重于提升学员的学习能力、学习信心。c侧重于营造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来训练职业素质,完成学员实际工作经验在学习中得到积累。

1.3.3课程设置依据。根据网络系统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行业标准及企业用人需求制定课程标准。本专业培养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人才,为了培养学生组建与维护企业网络的能力,特开设本门课程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组建与维护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

2.2具体目标

2.2.1能力目标。能够进行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对企业的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维护。能够进行VLan、中继、Vtp、Stp的配置,实现不同VLan的主机互通;能够进行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现不同VLan或网段的主机互通;能够进行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互通;能够进行aCL的配置,实现网络中数据的流量控制;能够进行nat的配置,实现网络中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能够进行企业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能力。

2.2.2知识目标。掌握交换机、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虚拟局域网与中继的作用。掌握Vtp、Stp、Rip、oSpF协议的原理与适应的场合。掌握aCL与nat的原理与适应的场合。

2.2.3素质目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团结协助的能力。文档编写与表达能力。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与维护方案的设计。

3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3.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3.1.1学时安排。总学时:80学时。理论课学时:24学时。实训课学时:56学时。

3.1.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VLan、中继、Vtp、Stp的工作原理与配置。Rip、oSpF协议的配置。aCL、nat的配置。

难点:Stp的工作原理。扩展aCL的配置。

3.1.3学时分配考虑。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组建与维护企业网络的能力,重点放在VLan、Vtp、Stp、Rip、oSpF、aCL等网络协议的配置。

3.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将本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按企业网络组建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完成每个任务,即掌握相关的技能,知识和素质目标。

3.3课程教学内容

4实施建议

4.1教学组织建议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根据企业网络组建与维护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

组合教学方式:①先学习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与知识。②在三层交换机、静态路由、VLan、Vtp、Stp、Rip、oSpF等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用到①所学的技能与知识。③在aCL、nat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用到①②所学的技能与知识。④在综合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用到①②③所学的技能与知识。

4.2教学评价建议

4.2.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操作考试:占期末成绩的50%;理论考试:占期末成绩的50%。

4.2.2教学过程评价。①课堂考勤:占总成绩的10%②回答问题:占总成绩的10%。③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10%。

4.2.3集中实训评价。将学生分组,完成综合项目,提交企业网络组网方案和配置实验报告,并答辩。综合项目占总成绩的8%。

4.2.4课程成绩形成方式。①教学过程评价占总成绩的30%。②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40%。③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30%。

4.3教材选用

《组建与维护企业网络》,北大青鸟aptech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编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企业网络高级技术》,北大青鸟aptech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编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4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主讲教师:具备计算机本科以上学历,具备熟练的CiSCo网络设备操作技能。

教学团队:在校内,要具备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一名,担任教学指导教师;在校内,具备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一名,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4.5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前期教学环境:教师和每名学生计算机一台,操作系统为winDowSXp,装有CiSCo设备模拟软件小凡;教师机和学生机均装有苏亚星类的电子教室教学软件;投影仪一台。

综合项目教学环境:按4-6人将学生分组,每组有Cisco2800路由器二台,Cisco2950交换机四台,计算机4-6台。

4.6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企业调研及用人需求,选取北大青鸟的相关内容和课件、相关案例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实训室的网络设备,让学生分组,分角色完成综合项目。

4.7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