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9:42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篇1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内容;现实思考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积淀而成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剖析,最终在《资本论》中完成了对于经济危机发生根源的阐述。另外,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做出全面解答,并在此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同时,马克思还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实质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其危机实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是一种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社会生产出的产品并没有被广大劳动人民消化吸收,而是显得过剩,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实质上留有大量剩余,继而为经济危机埋下伏笔。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第一,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具体说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愈发尖锐,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认为,第二,经济危机的现实性。在当代世界经济关系中,危机的这两种可能性形式,取得了新的现实性形式,货币危机也转化为金融危机,并凸显为经济危机的新特征。回顾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之路,可以看到,他认为:在封建社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但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已经存在危机的两种形式的可能性。第一,商品形态变化本身出现了买和卖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原来相统一的w-G和G-w之间的统一。“要通过强制的方法实现……要通过强加在它们的彼此独立性上的暴力来完成。危机无非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彼此独立的阶段强制地实现统一”。种种事例表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的经济危机,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在其它形式的经济环境中,很难形成波及范围较大的危机。因此,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属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想要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只能是消灭资本主义;第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这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的描述。过去的经济危机发生时,其表现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或轻或重,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直接的联系。现在,全球发生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为大众所看到的现象依然是商品的大量滞销,闲置的生产资料,企业、银行、商场的倒闭和破产以及激增的失业人员。伴随着这些现象随之而来的是物价的飞涨、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秩序极度混乱,股票市场、证券交易等方面受到巨大威胁。这些现象背后显现出来的本质依旧是相对于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生产过剩,即生产的相对过剩。

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思考

2008年,一定是会被载入资本主义经济历史中的一年。这一年,美国首先爆发次贷危机(即次级房贷危机)。随后在资本主义国家大面积地爆发,并且经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传播逐渐波及世界其它各国,由此导致世界经济的疲软。这场经济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截至到目前,这次危机仍然是国际上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入手,我们可以看到,这场经济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首先,在美国社会中,存在收入水平相差较大的问题,而社会中的中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这部分人需要安家的房屋,同时需要购入生活必需品,但是,由于收入的限制,导致其购买力匮乏。其次,社会范围内,大部分过剩的房产资源需要售卖,信贷中介在此时发挥作用,将购买者与购买物联系起来。此时,金融机构充当了无担保的中介。但是由于社会购买能力无法满足房产的过剩消费,加上货币链条的中断,最终导致美国信用危机的爆发,不但冲击了国际金融领域,还冲击了国际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从这场危机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他们在这部书中找到了自己想到的答案,并为降低危机的可能性后果努力着。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代表国家,我国在2008年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次危机的影响。如何利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更好的解决危机后的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第一,缩孝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正义,提高社会实体购买力。这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点之一,因为只有让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缩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由此引起的问题;第二,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防范金融风险,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来解决,整个金融业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出口依赖。我国是一个出口依赖略显严重的国家,这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对我国的冲击巨大,所以,只有切实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才能在发生经济危机时平稳度过,免受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决策参考,2006.

[2]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3]霍其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篇2

【关键词】欧债危机;发生原因

一、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中企业去杠杆化、政府增加杠杆使债务负担加重

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希腊向来以高福利、低盈余为特点,但单凭公共财政盈余也难以负荷过度的举债消费。全球经济危机推动私人企业去杠杆化、政府增加杠杆。希腊政府的财政原本处于一种弱平衡的境地,由于国际宏观经济的冲击,恶化了其国家集群产业的盈利能力,公共财政现金流呈现出趋于枯竭的恶性循环,庞大的债务成为国家不能承受之重。

马克思认为,货币产生以后,货币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使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潜伏着经济危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会形成支付的连锁关系,一旦有债务人到期无法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一系列支付关系无法实现,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影响,社会再生产也难以正常运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在一国经济中居统治地位,一切生产都是商品化的,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来实现。在这个基础上,一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这就决定企业追逐利益的本性必然迫使企业生产有着无限扩大的趋势,致使市场的发展落后于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资源配置有其滞后性和自发性的弊端,容易产生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因此,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欧洲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的深化和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其直接的诱因。评级机构不断调低债务评级,助推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上述四国的评级。2011年7月末,标普已经将希腊评级09年底的a-下调到了CC级(垃圾级),意大利的评级展望也在11年5月底被调整为负面,继而在9月份和10月初标普和穆迪又一次下调了意大利的债务评级。葡萄牙和西班牙也遭遇了评级被频繁下调的风险。评级机构对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可成为危机向深度发展直接性原因。

(二)产业结构不平衡使经济发展脆弱

1、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支柱产业的希腊经济难以抵御危机的冲击。在欧盟国家中,希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主要支柱产业。一方面,为了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并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希腊对旅游业及其相关的房地产业加大了投资力度,其投资规模超过了自身能力,导致负债提高。2010年服务业在GDp中占比达到52.57%,其中旅游业约占20%,而工业仅有14.62%,农业更少为3.27%。加上2004年举办奥运会增加的91亿美元赤字,截止2010年希腊政府的债务总量达到3286亿欧元,占GDp的142.8%。另一方面,从反映航运业景气度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看,受金融危机影响从08年底开始航运业进入周期低谷,景气度不断下滑。希腊的支柱产业属于典型依靠外需拉动的产业,这些产业过度依赖外部需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前显得异常脆弱。

2、依靠房地产和建筑业投资拉动的西班牙和爱尔兰经济本身存在致命缺陷。建筑业、汽车制造业与旅游服务业是西班牙的三大支柱产业。由于长期享受欧元区单一货币体系中的低利率,使得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成为西班牙近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1999年到2007年,西班牙房地产价格翻了一番,同期欧洲新屋建设的60%都发生在西班牙。房地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西班牙失业率的下降。2007年西班牙失业率从两位数下降到了8.3%,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席卷下,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导致西班牙失业率又重新回到了20%以上,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一半人拥有工作。而海外游客的减少对西班牙的另一支柱性产业――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爱尔兰一直被誉为欧元区的“明星”,因为其经济增速一直显著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人均GDp也比意大利、希腊、西班牙高出两成多,更是葡萄牙一倍左右。但在2010年底同样出现了流动性危机,并接受了欧盟和imF的救助,究其原因主要是爱尔兰的经济主要靠房地产投资拉动。2005年爱尔兰房地产业就已经开始浮现泡沫,且在市场推波助澜下愈吹愈大,2008年爱尔兰房价已经超过所有oeCD国房价,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爱尔兰房地产价格出现急速下跌,同时银行资产出现大规模缩水,过度发达的金融业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受到了巨大打击,爱尔兰高速运转的经济受到重创,从此陷入低迷。

3、主要依靠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的葡萄牙经济基础比较脆弱。葡萄牙在过去十几年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服务行业持续增长,这与其他几个欧元区国际及其相似。近几年葡萄牙开始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行业转型),汽车及其零部件、电子、能源和制药等高新技术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政府在扶持高科技企业上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通常都是通过低息贷款来实现。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融资成本随之飙升,从而使葡萄牙企业受到冲击,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

(三)信用危机加速经济危机

《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深入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同时,马克思认为信用不是危机爆发的原因,但它对于危机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强化的作用。

总体看来,piiGS五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他们的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深入,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南欧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而这些国家又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在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产生信用危机。

(四)欧元区制度缺陷,各国无法有效弥补赤字

1、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能统一,协调成本过高。

根据有效市场分配原则,货币政策服务于外部目标,主要维持低通胀,保持对内币值稳定,财政政策服务于内部目标,主要着力于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从而实现内外均衡。欧元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区域货币合作最成功的案例,然而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欧元区长期被隐藏的问题凸现出来。欧洲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平衡各成员国的利益,导致利率政策调整总是比其他国家慢半拍,调整也不够到位,在统一的货币政策应对危机滞后的情况下,各国政府为了尽早走出危机,只能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许多欧元区成员国违反了《稳定与增长公约》中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上限60%的标准,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惩罚措施,由此形成了负向激励机制,加强了成员国的预算赤字冲动,道德风险不断加剧。具体传导路径为:突发美国金融危机--货币财政制度的不统一造成货币政策行动滞后-各国通过扩展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债务激增--财政收入无法覆盖财政支出--危机爆发。

2、欧盟各国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

各国不同的公司税税率导致资本的流入,从而造成经济的泡沫化。

最初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是以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为前提,并以要素的自由流动来代替汇率的浮动。欧元体系只是在制度上放松了人员流动的管制,而由于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存在,欧盟内部劳动力并不能完全自由流动。从各国的失业率水平来看,德国目前的失业率已经下降7%以下,低于危机前水平,但是西班牙的失业率高达21.2%。另一方面,欧盟国家只统一了对外关税税率,并没有让渡公司税税率,目前法国的公司税率最高为34.4%,比利时为34%,意大利为31%,德国为29.8%,英国为28%,其他边缘国家及东欧国家的公司税率普遍低于20%,这些税率较低的国家也正是劳动力比较充足的国家,资金和劳动的结合使得这些国家的经济不断膨胀,资金主要投资在支柱性的产业,比如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从而导致了国内经济的泡沫化。从欧元兑美元走势可以看出,次贷危机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欧元一直是处于一个上升通道,出口是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南欧国家本来就不发达的工业和制造业更少受到资金的青睐,造成这些国家贸易赤字造成贸易赤字连年增加,各国通过发债弥补,同样是因为欧元的升值,欧债受到投资人的欢迎,举债成本低廉,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危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资本主义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矛盾,以及由此派生的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计划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同社会消费能力不足等主要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欧元区各国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和社会生产的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驾驭一切的绝对规律。追求剩余价值和外部的市场竞争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生产资料和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了,生产的社会性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却没有顾及到需求的限制,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所生产出的商品量的多少,取决于这种生产的规模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而不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待满足的需要的预定范围”。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代表,资本家唯一的目标就是对价值的无休止追逐,从而导致资本积累的螺旋式上升与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

3、欧元区设计上没有退出机制,出现问题后协商成本很高。

由于在欧元区建立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退出机制,这给以后欧元区危机处理提出了难题。目前个别成员国在遇到问题后,就只能通过欧盟的内部开会讨论,来解决成员国出现的问题,市场也随着一次次的讨论而跌宕起伏,也正是一次次的讨论使得危机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近年来欧洲银行业信贷扩张非常疯狂,致使其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其总资产与核心资本的比例甚至超过受次贷冲击的美国同行。

二、总结

马克思认为,信用制度成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信用制度,一方面加强了货币的支付功能,提高了资本的流动性,“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不过,信用可以利用,它容易得到,而且便宜”。但是在另一方面,“这种制度……很快就发展成为一种专门为获得贷款而实行委托销售的制度。结果就必然造成市场商品大量过剩和崩溃”。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促进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要素”。这实际上是说,信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另一方面,信用造成了一种虚假的需求,隐蔽了生产过剩的事实,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活动,最终必然导致生产的过剩,这个时候会出现债务偿付危机,信用出现紧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2]洪银兴.《资本论》的现代解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3]邱海平.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J].当代经济研究,2008(3).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篇3

一、对危机的定义

阿特维尔在开篇就认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他认为经济危机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而反复出现。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意味着资本主义时代的终结,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到来,但总是事与愿违。资本主义这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每次都能从危机中顽强地恢复过来,重新焕发出活力,这让众多马克思主义者感到困惑,对资本主义强大的恢复能力感到诧异。因此阿特维尔认为有必要重新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的危机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他认为,生产的循环过程,即出售商品、通过获得的利润购买新的机器和大量的劳动力实现商品的再生产,这种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生产过程,更是一种社会过程。投资的过程不仅仅是雇佣和购买更多的机器设备,更是社会关系的再扩张和社会角色的再分配。因此,生产不断循环也是社会化的循环,即工人反复地进出工厂,进行日常的娱乐活动形式以及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正常运作的意识。这样,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程就完全呈现在人们面前。

一旦资本积累发生阻碍,社会化的再生产就会发生障碍,其结果就是失业率大大提高,工人的自我意识不再产生于与资本打交道的场所中。这时候的经济危机就不再是衰退或经济大萧条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社会再生产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停滞的时候。阿特维尔认为,理论与现实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从经济危机转向政治革命的过程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希望看到的结果,但目前这只能存在于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著作中。

这些作者都相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和长期的特征,但是一旦涉及资本主义的机制问题,即在把经济衰退和政治制度变迁联系起来的基础上,他们曾经的共识就消失殆尽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者简单地认为每一次的经济危机只是加剧了阶级之间的分化,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充足的阶级动力。保罗斯维奇说:在危机理论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崩溃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衰退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严重,直到资本主义自身陷入全面的瘫痪当中,这种整体性的瘫痪或许至少使得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可能。

通过对经济危机的重新阐释,阿特维尔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并不存在所谓官方的经济危机理论,只有所谓的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这种现象,阿特维尔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些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对象并不是对危机造成的现象进行详尽描述,而是要确定什么是引起危机的原因,什么原因促进了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了经济矛盾的出现。阿特维尔通过总结这些学者的观点,概括和区分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危机理论,即消费不足论、比例失调论、有机构成提高论、工资上升论和国家财政危机理论。在这五种类型中,阿特维尔进一步指出,消费不足论和比例失调论会被划分到现实的危机当中。在这种视角下,利润一直被隐藏在商品当中,只有当商品被出售之后利润才能实现出来。如果资本无法把商品中的利润实现出来,那么就会出现商品供大于求的经济危机情况。有机构成提高论和工资提高论往往被划分到利润率下降危机当中。

二、消费不足论

阿特维尔首先将研究视角集中在现实的危机中第一个方面,即消费不足论。他认为这种理论阐释的是整个经济运行体系中供给与需求之间长期不平衡所导致的一种现象。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并不是由单个企业、单个商品、单个资本家所造成的,而是整个经济体系中总供给始终大于总需求的结果。美国学者米歇尔贝里内在他的著作《消费不足论:一种历史和批判的分析》中认为消费不足论不仅仅是马克思提出的危机理论,还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之前的两位古典经济学家的研究路径。一条路径是西蒙第和洛贝尔图斯的理论,这种消费不足论的理论逻辑认为在资本主义环境下,商品生产和再生产创造出大量的贫困无产阶级和少数富裕的资本家,在这种差距下,无产阶级的购买能力始终落后于商品的供应能力,因此就会产生生产过剩的趋势,从而导致现实的经济危机问题和生产的停滞状态。而另一条路径的理论代表人物是马尔萨斯,他的理论逻辑认为资本家是持有货币的群体,由于资本家不愿意将持有的货币转化为商品消费,因此资本家往往处于一种过度储蓄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最终会导致消费不足现象和现实危机。

这时资本家不愿意将手中的货币投资到生产当中来摆脱危机,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只是简单的扩大工业的生产能力,并且会带来供给与有效需求差距进一步加深的副作用。最后贝里内认为马克思的消费不足理论是一种新视角,他认为马克思假定在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的需求上长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

阿特维尔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所以爆发得如此快速,主要是因为单个资本家经常把利润重新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从而进一步增加生产能力。然而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的同时,为了降低成本,资本家往往会采用保持或降低工人工资的方式。其他资本家也纷纷效仿这种行为,因此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会逐渐地下降,从而产生一种生产超过需求的长期趋势,往往表现为这样的形势:一方面是资本家将生产一直持续下去,导致大量的商品过剩和现实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是资本家早就预料到商品的生产过剩,并且消减现有的生产能力,导致长期的经济发展停滞,工厂只能实现一部分的潜在生产能力。通过上述分析,阿特维尔总结道,这才是消费不足论的核心部分。对于消费不足论,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往往认为商品的不充足或者受到限制才是造成消费不足论的主要原因。

这意味着资本家为了暂时解决生产过剩或者消费不足的危机,必须找到新的商品市场。而马尔萨斯的消费不足理论也可以被视作一种市场问题。上文已经提到,为了解决手中过度储蓄的货币,资本家必须仔细思考和研究如何去投资手中的货币,现有的商品市场已经被视为过度生产的场所,资本家不会再投资此类市场从而加剧这样的情况。如果资本家能够寻找到新的投资市场,那么生产过剩或者消费不足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比例失调论

结束对消费不足论的研究后,阿特维尔开始研究现实危机中的另一个因素比例失调论。从表面上看,它虽然与消费不足论的理论逻辑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从更深层次看,两者的理论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环境下,资本经济是一种非计划性的经济,企业家自己根据市场产品获利的情况决定生产多少商品。但由于资本家组成了购买和销售链上的每一个部分,因此一个企业的错误决定不单单影响自身生产,而是会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在这里阿特维尔举了个例子,假设企业a销售商品,从企业B购买再生产的原材料,之后企业B为了生产供应企业a的原材料,从企业C购买再生产的原材料,以此类推下去企业D,企业e等。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整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一旦企业a发现自身生产过剩,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在市场上转化为利润,那么企业a将会消减未来的产品生产量,与此同时也会消减从企业B的原材料的购买量,减少企业B从企业C的原材料购买量,以此类推。如果某个领域的产量减少,那么这个领域的企业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人进行生产,因此工人失业率会大大地提高,工人对商品的购买欲望就会逐渐地降低,造成其他领域的产品无法销售进一步导致所属领域的工人失业。

一旦这些消减发生在主要的经济部门或者消减的严重程度够高的话,那么系统性的经济危机就会发生。阿特维尔认为所谓的无政府性的生产是不了解经济系统总体性要求的一种盲目性的生产行为,这样引发的经济危机往往归根于不同领域的生产部门之间生产的无比例性。

通过这个简单的举例,阿特维尔认为一个系统性的比例失调理论应该更加关注经济部门中两个特定的部类:包含生产商和生产资本产品的第一部类,一般称之为机械和中间产品;生产最终用于消费的产品的第二部类,一般是指用工资购买的产品。如果想避免比例失调这种经济危机情况出现,必须保持第一部类的需求和第二部类之间的供给之间的比例协调,反之亦然。但是这种平衡的比例关系是十分脆弱的,由于两个部类随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而不得不同时增长,如何在同时增长的情况下协调好两个不同部类的动态平衡是十分艰难的。阿特维尔认为,在比例失调论的理论中,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经济危机,第一部类中的投资率与第二部类中的投资率保持平衡。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部类的投入与产出才能保持一致,但阿特维尔也提出了疑问,这种平衡的问题在于不仅要在当下保持还要保持未来的平衡。最后,阿特维尔总结道,比例失调论认为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保持两个部类之间平衡的。但是并不主张企业和工业部门之间长期的生产不平衡。资本主义经济是由大大小小的不同企业组成的,企业的投资决策权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每个企业的市场决策是不同的,因此,会经常发生随机性的不平衡。尽管这些失衡在整个经济运行中显得微不足道,但会引发其他领域中企业的生产减少,从而在整个相互关联的经济整体中造成螺旋式的经济衰退现象。比例失调论的支持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就像纸牌屋一样,一击就碎。无政府状态下的生产和投资会对资本主义经济和制度产生强大冲击,并且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整个结构会崩溃瓦解。

四、资本有机构成论

结束了对现实危机中两个危机理论的阐述后,阿特维尔将研究视角转向马克思主义者关注最多、也是争议最多的领域利润率下降,并用较长篇幅对其中的两个危机理论进行了剖析和研究。他认为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的有机构成这类术语类似于经济生产中的资本密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类似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型转变。这种解释是十分简单的,他认为这种解释不取决于生产机器的大小和数量,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资本量的使用,特别是资本在固定资本(机器、原材料等)和可变资本(工资)上的大量投入,在这两种情况下,资本是价值构成的主要方面,而不是价格构成的主要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商业利润率的大幅度下降,从而引发经济的全面萎缩。

一般来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时间推移,系统性的动力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第二阶段,这种提高最终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阿特维尔摒弃了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用逻辑的语言分别阐述了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为什么会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经济危机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他认为,单个资本家为了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引进新的机器和技术。通过机械化的生产,单个资本家可以比其他使用低效率、低产能技术的资本家更快地生产产品。由于市场的定价是由所有生产产品的资本家所决定的,因此使用新技术和新机器的资本家可以赚取更多的额外利润从而打败其他竞争者。之后更多的资本家为了争夺超额利润引进新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产生出更多的资本密集,而劳动密集随之减少,但是商品的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能力,使之前使用新技术的资本家再次回到竞争的起点。这样又回到之前的起点:单个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获得额外的利润而引进新的机器,反反复复,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就会逐渐地提高。其次,阿特维尔认为,第一个问题已经为第二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机制。由于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不单单发生在单个企业的身上,而是会发生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内,因此有机构成较高的企业往往会被其他有机构成比例较低的企业所抵消。

除此之外,降低其他的成产成本(原材料和机械)也有助于保持企业的利润率。但是拥护有机构成论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些反向的趋势只能暂时维护资本的发展,并不能成为长久的解决方案。最后,阿特维尔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机构成提高(马克思称之为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与经济危机之间有什么联系?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分歧,并且演化出两个不同的危机版本:周期性的危机理论和长期性的危机理论。首先,那些拥护周期性的危机理论学者认为,利润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企业的大面积破产,其他企业不愿意再对其进行投资,因此对资本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下降。大量的工人失业下岗,现实危机的问题就会随之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进入到衰退阶段。从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理论的内在逻辑认为通过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工人工资、经济衰退这种以毒攻毒的方式来换取利润率的重新增长,让经济的发展一直在再繁荣和再衰退的周期中摆动。其次,在长期性危机理论学者的视野中,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利润率降低严重程度增加。商业周期的不断循环,资本的有机构成也随之逐渐地提高,因此利润率也会稳步的下降,其结果就是经济的大衰退、有效投资的不足、持续性的生产过剩。两种危机理论的版本虽然出发点不同,但都是把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经济危机联系起来。虽然上述论述看起来与消费不足理论有一些类似之处,例如大量的工人失业,产品的大量积压,但是阿特维尔认为消费不足论被视为由于利润率下降而导致资本家减产的结果,而不是引起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论述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论之后,阿特维尔对这个理论进行了一针见血的点评,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论是最受到学者们的追捧,但同时也是被批判最多的理论。持有批判态度的学者认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并不是必然性的提高,其内容并不存在完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从经验上看,这种上升并不是那么明显,即使有机构成确实上升了,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也不一定是其逻辑的必然结果。一些学者通过统计数据表明,利润率并没有按照理论预想的那样持续下降。除此之外,前面提到的反作用的趋势并不是暂时性的作用,而是长久地存在于经济发展当中。并且随着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从传统的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对外扩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服务型和官僚型部门的发展、垄断资本的增长和国家干预等,这些变化都对传统的危机理论提出了新挑战。

五、工资上升论

阿特维尔对利润率下降趋势中另一条路径工资提高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工资上升论(也被称为新李嘉图理论和利润挤压论)如同资本有机构成论,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利润率下降趋势,即工资的上升是利润挤压的关键,借此来阐述经济危机产生的机制。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类似,工资上升论也分为周期性危机理论和长期性危机理论两种版本。首先,周期性危机理论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数量的逐渐增加,更多工人被雇佣到工厂工作,当这种趋势达到某一个顶点的时候,这种扩张性的发展方式就会带来劳动力的短缺,特别是一些技术性工种的稀缺,使得工人们在经济繁荣期结束、经济衰退开始之前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工资的提高对于资本家来说,无疑降低了自身的利润,并且增加了资本扩张的成本。当利润开始下降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后果可想而知,投资的减少、生产扩张的停止等一系列危机现象的产生,促成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其次,长期性的危机理论则把视野转向了英国,以英国的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该理论认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如今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者,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不得不通过提高价格的办法来弥补由于工资提升导致的成本上涨;另一方面受到国内工会的强大压力,工会通过其强大的影响力使得工人工资逐渐上升,直至其增长率超过了生产的增长率。这样的利润缺失使得新投资逐渐减少,经济最终处于长期的停滞与危机中。由于其内在逻辑比较简单,因此对于马克思是否接受这类以工资为基础的利润挤压论一直受到争议。一方面,支持者通过引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指出马克思曾经接受这种说法来支持这种理论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其反对者引用美国著名马克思经济学家霍华德希尔曼认为的那样,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往往伴随着剩余价值上升的趋势,即剥削率,虽然有可能有例外的情况,但没有什么比这个还要荒谬的了,由于这个原因来解释由于工资率的上升而导致利润率的下降。

六、国家财政危机理论

之前四种危机理论的讨论范畴一直停留在经济领域,并没有延伸到其他领域。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垄断资本的发展,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部门逐渐成为研究者思考经济危机成因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财政危机理论也应运而生。这种危机理论继承了消费不足论中的一些因素,沿袭了消费不足论的逻辑。同时国家财政危机理论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把马克思曾经忽视的国家这一上层建筑的概念引入到经济危机理论的分析当中。美国马克思经济学家奥康纳在其著作《国家的财政危机》中尝试用政府部门的职责来解决经济危机。在该理论中,政府通过扮演一系列的角色,例如支持失业和退休工人、购买和减少税收来补贴企业、在经济萧条时期采取凯恩斯主义的方式来解决经济问题。但必须有人为此付出高额的支出,企业拥有足够的政治能力去降低他们的政治负担。这样的结果使得政府处于服务需求增长与稳定的税收基础的矛盾中。因此,政府部门、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窘境:为了维持这类服务的供给,这些部门面临着大规模破产和向外借款的状态。这些部门为了能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大大地增加了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危机风险。尽管这些部门解决了由于垄断资本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只是把眼前的经济危机转化成政治危机。奥康纳指出,政府应该负担起由垄断部门造成问题的责任,但是政府提供的支出服务并不是为垄断部门服务的。垄断部门可以轻易地通过价格手段转移税收成本,从而导致了财政危机。之后为了减少某种服务或者增加哪些税而引起利益集团的斗争,经济领域的财政危机就会逐渐变为政府内部的政治危机,而这种政治危机,也使得国家的合法性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阿特维尔最后指出:这种危机理论的逻辑使得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逐渐远离了单纯的经济危机理论,开始将国家和政治组织等纳入到积累和危机的领域中加以研究和考察。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篇4

关键词:资本积累;有效需求;生产过剩;阶级化;经济危机

一、马克思以前并对其产生影响的经济危机理论

经济危机是指正常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断,而且经济危机总是表现为周期性的形式。许多古典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同时也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魁奈(1758)在经济表中研究了货币在社会中的流通规律,构造了一个简单再生产的宏观经济模型。但是如果货币流通中断,进入储蓄而不是消费,那整个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因而他的简单再生产模型已经暗含了经济危机的萌芽。

李嘉图(1817)认为资本主义从长期来说会陷于停滞但不会出现经济危机。但马尔萨斯(1820)对此并不认同,认为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而解决之道在于维持地主的消费。西斯蒙第(1825)进一步发展了马尔萨斯的观点,认为资本家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必然无限的扩大生产,生产超过消费,产品难以实现,必然出现生产过剩危机。他建议回复到资本主义的小生产的状态,如此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

虽然以上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理论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他们没有深入到资本主义的本质,只从资本主义的流通领域(分配、交换、消费)解释经济危机,没有深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制度结构,这使得他们的经济危机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尽管各有缺点,但是他们的思想是马克思进一步研究经济危机的基础,因而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批判性地吸收了前人的成果从而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解剖。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在简单的物物交换经济中,社会不会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因为生产产品的同时就创造了对产品的需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一致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出现在生产与流通之间,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退出流通领域;作为支付手段可以延迟对商品使用的交付,因而货币取得了独立的存在形式。因此马克思所说:"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而这些关系就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追逐剩余价值的规律。

(二)信用机制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

信用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杠杆和催化剂,它使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并且加重了经济危机对社会的破坏作用。但马克思认为信用不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它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机制。因此马克思说:"信用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以周期的形式不断发生的,并且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加严重,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马克思在论述固定资本周转的时候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他总结到"无论如何下面一点是很清楚的:这种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周转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

三、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系统地论述经济危机理论,而是散见于各处零星的论述之中,因此后人从各个方向发展了经济危机理论。虽然他们各执一端,但总体来说有四个主要原因:消费不足、部门比例失调、一般利润率下降、资本主义的动力机制。

(一)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米哈尔・卡莱斯基(1933)认为社会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但当资本家花费较少时,将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利润率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两极分化和垄断因素造成了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产生了矛盾,因而资本主义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卡莱斯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对有效需求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卡尔・考茨基(1891)、罗莎・卢森堡(1919)、保罗・斯威齐(1942)、埃内斯特・曼德尔(1962)都认为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与卡莱茨基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他们都是从资本主义的交换领域来解释危机,没有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制度结构。

(二)比例失调论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1894)认为经济危机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而比例失调是由于无知。他说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经济,因而社会生产在各行各业缺乏协调统一,同时它追求资本增值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造成了社会的生产过剩,这时就出现了经济危机。而鲁道夫・希法亭(1910)也认为经济危机是由社会各部门比例失调引起的。他认为固定资本的存在、卡特尔的扩大与发展、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导致了利润率平均化不能实现,因此由利润率平均化导致的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被打乱,这时经济危机就产生了。他是从市场结构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没有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更没有探究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篇5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34-02

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活动,其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关注这一问题的重要流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试图解决人类遇到的生态难题,为人类深刻反思生态问题提供了重要思想。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使由原来“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这实际上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上。力图通过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思考,获得一些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有益启示。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概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这一著作中,在该著作中,他们对人追求支配和统治自然的知识形式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可以被认为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早的表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尔库塞、施密特、弗洛姆、沙夫和鲁道夫・巴罗。其中马尔库塞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在《论解放》和《反革命与造反》中,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理论,论证了“解放自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两部著作对后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影响极大,几乎所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可以追溯到这两部著作。这一时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在分析批判中借用马克思著作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来批判资本主义,主张人的解放应以自然解放为前提,但在本质上都没有超出马克思。

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70、80年代,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和安德烈・高兹等。这一时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分析了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修正”并“补充”了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已经失效,当今资本主义危机的集中表现不是经济危机而是生态危机,指出资本主义的高生产、高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消费异化是直接原因,试图用修正和补充后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提出了消费破灭法和稳态经济等解决办法。

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完善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高兹、福斯特、奥康纳、格伦德曼和佩珀等。这一时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更加成熟,他们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联系起来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特别是“生态帝国主义”概念的提出,使这种批判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他们还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这一时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主义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及其缺陷研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力图把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原因,探讨危机解决的途径,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

1.生态危机理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态问题,生态危机已经取代了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福利政策,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没有不但没有灭亡,相反却呈现了进一步在全球发展的态势。生产和消费被当代资本主义所操纵,危机由原来的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领域已经转向了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已经取代了经济危机。因为资本主义对资本的追逐,导致了生产的扩大和过度的消费,从而造成人类社会和整个自然不可调和的矛盾,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如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所指出的,“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经转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1]

2.异化消费理论

那么,这种生态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异化消费是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所谓异化消费,指“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即这种消费并不真正的是人们需要某种商品,而是受到媒体广告和流行时尚的控制,人们用这种获得大量商品的消费来得到人生的乐趣,来表达人们对劳动领域中异化的不满及其反抗。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改变这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才能使人去追求人的真实需求,才能消灭异化劳动,进而有效地制止生态危机。

3.生态危机解决的途径

对于如何解决生态危机,以莱斯、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应该建立一种稳态经济模式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这种生态社会主义是以经济生产的分散化以及去官僚化为基础的。所谓分散化,在工业生产中用分散的、小规模的技术取代日益集中的、大规模的技术;所谓非官僚化,就是要反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集权的官僚管理体制,而代之以工人民主管理的方式,让工人参与生产过程中的决策与管理,成为劳动过程中的主人,从而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幸福。

随着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且对社会主义的研究也日趋深入,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不断追求最大限度的生产和消费,不会去考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所以这样一种经济合理性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本无法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本质上解决生态危机,从而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缺陷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凸显了一些西方学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当代阐释的有益尝试。但是,作为一种与实践脱离的激进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用生态危机论取代经济危机论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过度抬高了生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地位,甚至用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虽然生态危机愈演愈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并没有改变,相反,恰恰是资本的变本加厉才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加剧。

其次,通过实现“零增长”的“稳态经济”,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点是不切合实际的。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以人类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来满足人类需要的方式来实现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了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企图建立一种无增长的“稳态经济”模式,这种“零增长”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发达国家不可能摧毁已有的现代工业基础和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发展中国家也不愿意保持现在的贫穷和落后状态,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最后,对生态社会主义提出的设想带有理想主义色彩。无论是早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用小技术取代大规模技术、使生产过程分散化和民主化,建立一种“稳态经济模式”,还是后来的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来建立一种“较易于生存”的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具有空想主义的理想色彩。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流派,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注生态危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学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继承和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确立了正确的理论引导。

启示之一:生态危机理论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问题不可能是单纯的人与自然的问题,而实质是人与人的问题,这就启示我们在解决生态问题时要把重心放在改革社会制度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因此,在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建设,建立人们分配和利用生态资源中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合理机制,从而建立一种有利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制度。

启示二: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生态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势必具有比工业文明更高的生产力。不能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启示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转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从一个侧面论证了绿色消费的重要性。人们过去只是把异化消费的目光锁定在资本主义社会,而对我国的消费状况则讳莫如深,其实在当代中国,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甚至超前消费早已司空见惯,这股“民间的”异化消费之风正疯狂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传统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乃至道德观念。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观,一方面,应该尊重正当的消费权益,克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缺陷,意识到生态文明和扩大消费并不矛盾,更不以牺牲消费为前提。另一方面,应该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既不为物质条件所迫,也不为消费文化所累。

参考文献:

[1]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篇6

关键词:《资本论》;金融危机;市场经济

1867年《资本论》第1卷问世后,作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但是,在以后,伴随着一些西方国家大力宣扬“共产主义已经灭亡”、“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等言论,以及苏东的左翼学者对《资本论》的关切程度也远不如前的背景下,《资本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备受冷落。随着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不断地思索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危机的对策,这时大家想起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

1国外的共有产权制度

由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次贷危机自2007年3月爆发以来已持续了两年多,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危害也不断加深,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如雷曼兄弟公司的倒下,以及大量银行的倒闭,使得许多企业的融资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受次贷危机拖累,英国北石银行遭遇挤兑,瑞银蒙受巨额损失,各主要世界性银行的利润大幅下降,这些情况的出现固然增加了国际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加大了国际协调处理次贷危机的难度。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由于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增速降低。从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来看,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大都严重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完全恢复需要一段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经济的平稳增长。而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虽然最近几年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目前还无法完全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赖。虽然这些国家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受到次贷危机的太大影响,但是由于美国经济走弱势必会减少从新型经济体的进口,同样对这些新型经济体的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人们反思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资本论》。《资本论》作为一部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在经历长时间的沉寂之后,重新受到人们的追捧。致力于学术著作出版的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经理许埃特伦普夫说,2008年年初以来,他们出版的《资本论》已卖出1500套,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3倍,更是1990年的100倍。重读《资本论》的不仅有各国的学者,还有银行家、经理和政要人物。据报道,被金融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德国财长布吕克自称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法国总统萨科齐正在研读《资本论》,甚至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也发表评价说:“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全球的热销,以至于有西方媒体开玩笑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德国新电影之父阿历山大·克鲁格甚至准备将《资本论》拍成电影。在西方国家,马克思和马克思著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重视。

2我国共有产权的设定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花费了40年心血从事《资本论》这部近300万字的科学巨著的写作,直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又花了12年时间,即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一共花了半个多世纪才完成这部辉煌巨著。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过程中,搜集了四千多种报刊杂志,阅读了两千多册有关政治经济学著作,研究了大量的英国官方会议的有关文件和蓝皮书,他写的各种摘录、手稿、提纲、札记等达100多本。马克思阅读和研究了当时他能够找到的几乎全部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这也是《资本论》能够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作出恰当的科学分析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还广泛搜集了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经济材料。由此可见,内容博大精深的《资本论》,是建立在详细地占有前人的思想材料和实际材料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批判地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增值,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不断扩张的驱动力。而金融资本作为资本的最高形式,其本性也是逐利的。资本主义世界决不会放弃对剩余价值的追求。“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关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一论述可以说是对今日华尔街银行家的生动写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预言了一个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马克思深刻地指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升级后,资本人格化自我膨胀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完全脱离实际生活的逻辑,脱离实际经济逻辑,从而反过来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造成伤害,成为自己的敌人。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所推出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和债券,归根到底,其最终目的就是“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在资本不断扩张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贪婪性和疯狂性。这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另一个表现。以马克思的逻辑来看,无论在何种条件下,资本主义危机的本质并无不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而生产过剩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发危机,股市崩溃。上个世纪以来,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是这一危机理论的最集中体现。而这次金融危机依然是对这一规律从另一个层面地反映。只是生产过剩不以“有效需求不足”而表现出来,而是表现出虚拟的“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而虚拟的需求泡沫一旦破灭,危机也随之俱来。不过,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危机,危机的发端已从供给方转移到了需求方,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爆发从当下推到了未来。但《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散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及《资本论》中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涉及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表现出了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价值,揭示了人们的逐利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我们今天仍有指导意义,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由此可见,《资本论》之所以“重新走红”,不仅因为它直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还在于创建了联系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研究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在追求人的解放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认识经济(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思路。

3经济适用住房收益分配分析

我国政府根据自身的国情,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完全正确的,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掘出来以前是不会消亡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客观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不过,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篇7

关键词:《资本论》;金融危机;市场经济

1867年《资本论》第1卷问世后,作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但是,在剧变以后,伴随着一些西方国家大力宣扬“共产主义已经灭亡”、“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等言论,以及的左翼学者对《资本论》的关切程度也远不如前的背景下,《资本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备受冷落。随着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不断地思索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危机的对策,这时大家想起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

1国外的共有产权制度

由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次贷危机自2007年3月爆发以来已持续了两年多,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危害也不断加深,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如雷曼兄弟公司的倒下,以及大量银行的倒闭,使得许多企业的融资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受次贷危机拖累,英国北石银行遭遇挤兑,瑞银蒙受巨额损失,各主要世界性银行的利润大幅下降,这些情况的出现固然增加了国际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加大了国际协调处理次贷危机的难度。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由于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增速降低。从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来看,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大都严重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完全恢复需要一段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经济的平稳增长。而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虽然最近几年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目前还无法完全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赖。虽然这些国家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受到次贷危机的太大影响,但是由于美国经济走弱势必会减少从新型经济体的进口,同样对这些新型经济体的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人们反思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资本论》。《资本论》作为一部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在经历长时间的沉寂之后,重新受到人们的追捧。致力于学术著作出版的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经理许埃特伦普夫说,2008年年初以来,他们出版的《资本论》已卖出1500套,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3倍,更是1990年的100倍。重读《资本论》的不仅有各国的学者,还有银行家、经理和政要人物。据报道,被金融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德国财长布吕克自称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法国总统萨科齐正在研读《资本论》,甚至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也发表评价说:“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全球的热销,以至于有西方媒体开玩笑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德国新电影之父阿历山大·克鲁格甚至准备将《资本论》拍成电影。在西方国家,马克思和马克思著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重视。

2我国共有产权的设定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花费了40年心血从事《资本论》这部近300万字的科学巨著的写作,直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又花了12年时间,即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一共花了半个多世纪才完成这部辉煌巨著。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过程中,搜集了四千多种报刊杂志,阅读了两千多册有关政治经济学著作,研究了大量的英国官方会议的有关文件和蓝皮书,他写的各种摘录、手稿、提纲、札记等达100多本。马克思阅读和研究了当时他能够找到的几乎全部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这也是《资本论》能够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作出恰当的科学分析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还广泛搜集了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经济材料。由此可见,内容博大精深的《资本论》,是建立在详细地占有前人的思想材料和实际材料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批判地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增值,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不断扩张的驱动力。而金融资本作为资本的最高形式,其本性也是逐利的。资本主义世界决不会放弃对剩余价值的追求。“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关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一论述可以说是对今日华尔街银行家的生动写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预言了一个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马克思深刻地指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升级后,资本人格化自我膨胀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完全脱离实际生活的逻辑,脱离实际经济逻辑,从而反过来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造成伤害,成为自己的敌人。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所推出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和债券,归根到底,其最终目的就是“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在资本不断扩张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贪婪性和疯狂性。这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另一个表现。以马克思的逻辑来看,无论在何种条件下,资本主义危机的本质并无不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而生产过剩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发危机,股市崩溃。上个世纪以来,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是这一危机理论的最集中体现。而这次金融危机依然是对这一规律从另一个层面地反映。只是生产过剩不以“有效需求不足”而表现出来,而是表现出虚拟的“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而虚拟的需求泡沫一旦破灭,危机也随之俱来。不过,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危机,危机的发端已从供给方转移到了需求方,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爆发从当下推到了未来。但《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散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及《资本论》中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涉及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表现出了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价值,揭示了人们的逐利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我们今天仍有指导意义,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由此可见,《资本论》之所以“重新走红”,不仅因为它直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还在于创建了联系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研究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在追求人的解放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认识经济(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思路。

3经济适用住房收益分配分析

我国政府根据自身的国情,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完全正确的,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掘出来以前是不会消亡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客观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不过,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篇8

[关键词]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双重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

20世纪西方马克思研究中诞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也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反思。它产生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问题突出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了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斯·霍克海默(m.maxhorkheimer)、西奥多·阿多尔诺(theoderwiesengrundadomo)和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euse)、安德烈·高兹(andrégorz)、威廉·莱易斯(williamleiss)等人的研究和发展,最后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本·阿格尔(benagger)进行了归纳、提出,标志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在阿格尔等人以后,詹姆斯·奥康纳提出有别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也有别于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理论的双重危机理论,这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对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的产生根源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并讨论了该理论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及对其社会主义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参考和借鉴。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工具,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专门分章节对经济危机进行论述,但是在《资本论》和《剩余价值》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资本主义生产相对于人们的有效需求过剩,并不是真正的过剩。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根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总是以利润的最大化来进行生产和管理。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伴随着大工业发展的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使得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加剧、大量失业人口即“产业后备军”的出现,结果必然导致生产能力无限扩张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首先,资本家总是希望通过不断地规模扩大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其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他们还通过不断压低工人的工资来实现劳动力成本的最小化,这就为市场产品供给的不断增加与劳动者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当然,这里所说的劳动者工资的不断降低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再次,资本家通过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中的比例不断趋于上升,而可变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中的比例不断趋于下降,最终迫使大批工人失业,劳动力供给出现相对过剩。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大军涌入市场的结果,使劳动力价格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劳动者的实际购买力进一步降低。而新技术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导致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产品过剩更加突出。这种生产过剩危机还会因为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而不断加强。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仅加强了,而且随时都会成为现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通过对于信用关系的破坏,引发资本主义金融危机。马克思也指出,如果虚拟资本过度膨胀,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独立发生,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会反过来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引发实体经济的经济危机。随着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一国生产过剩引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会传递到其他国家,导致地区性的或全球性的经济危

。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中指出,“在任何别的国家内的自由竞争所引起的一切破坏现象,都会在世界市场上以更大的规模再现出来。”

二、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的提出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学者们继承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当前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比较典型的包括马尔库塞、高兹、莱易斯、阿格尔等人的生态危机理论和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阿格尔等人认为,“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并进一步指出,生态危机已经取代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危机。但是,奥康纳却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既存在经济危机又存在生态危机。这一理论被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丰富,因而受到了中外诸多学者的肯定和运用。

(一)奥康纳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拓展

1.奥康纳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它的一个特定形式是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或被剥削)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的生产与周转之间的矛盾中的一种。奥康纳指出,马克思本人较少在其著作中涉及资本由于对其自身的社会及环境条件的损害,因而导致资本的成本及花销增大,从而威胁到资本获得利润的能力,也就是说,带来了经济危机的潜在威胁问题,同时也没有论述围绕生产条件供应而展开的社会经济及政治斗争对资本成本、花费及变化性的影响问题。正是由于马克思较少或根本没有论述上述问题,才使得某些学者(如卡尔·波兰尼)不能把理论关注点集中在资本主义独特的稀缺性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上,也就是说,没能关注资本自我设置障碍(或限定性)的过程,从而对资本主义、自然及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模式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而且对“增长的极限”的辨析问题上,通常的研究往往是依据“资源的稀缺性”、“生态的脆弱性”、“工业技术的有害性”、“有些文化价值所具有的破坏性”、“与普通百姓有关的一些悲剧”、“人口过剩”、“浪费性的消费方式”、“生产的单调性”等因素来进行的,这种研究不是忽视就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在自然界及资本主义积累与发展形式问题上的历史生成性理论。虽然马克思也在其著作中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某些具有妨碍性的生产条件或“自然条件”会以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马克思也相信资本对自然价值的破坏性,如资本主义剥削无论是从身体的角度还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对劳动者都是有害的;又如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也破坏了土壤的质量。但是,奥康纳认为,“马克思并没有将多方面的因素统一起来,并阐明自然性的妨碍因素有可能是由资本化导致的,即‘第二重’资本化的自然。马克思虽然做出了暗示,但始终没有发展出如下的观念:资本主义的矛盾有可能会导致一种在社会转型问题上的‘生态学’理论。” 2.奥康纳的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奥康纳把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概括为资本主义的第一重矛盾,这一矛盾与生产条件无关。与此相反,他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或者说“社会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关系及力量”之间的矛盾概括为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而且,他认为,对第二重矛盾的解释要比第一重矛盾更复杂,第一重矛盾有一个核心范畴,即剥削率,但是第二重矛盾却没有,解释第二重矛盾的术语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当今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社会运动的原因之一。”

3.资本主义同时面临双重矛盾。资本主义第一重矛盾和第二重矛盾分别从需求和成本的角度对资本构成冲击。首先,第一重矛盾是从需求的角度对资本构成冲击的,当资本家对利润的无限追求而不断降低成本(如劳动力成本)的时候,却使市场需求随之也降低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受阻,从而降低了资本家最终获得的利润水平;其次,第二重矛盾从成本的角度对资本构成了冲击,当资本家对利润无限追求而不断将成本外化到生产条件的时候,却导致了其他资本成本(或者是总体资本的成本)的上升,影响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资本家真正获得的利润也在降低。今天的资本主义既面临着市场需求疲软带来的第一重危机,也面临着总体资本成本上升的第二重危机(见下图)。

(二)奥康纳的双

重危机理论

奥康纳把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产生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由资本主义积累引起的生态危机,二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的生态危机。由资本主义积累导致的生态危机与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的生态危机在类型和程度上都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生态危机又时时刻刻以不平衡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相互并存。

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积累会导致一定程度和一定类型的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积累是建立在不断增长的生产率基础上的,也就是建立在一定数量的工人不断加工比以前更多的自然资源。如果经济的发展是不断继续的,那么工人加工的自然资源也将不断增加。如果自然资源(原材料)的价格很低,社会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将导致对自然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降低又将带来新一轮的利润和积累率的提高。如果自然资源(原材料)的价格很高,资本投资就会用在降低成本或提高使用效率的地方。但是,不管自然资源(原材料)的价格是高还是低,整个社会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都依赖于第1部类投资的增加。如果第1部类投资较高,那么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利润和经济总体的平均增长率就会比较高。相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必将导致自然资源耗费的增加,同时,生产出更多的副产品(污染)。他以美国1987-1988年间石油冶炼、煤产品、化学产品、原生金属以及纸张和纸浆产品等行业所产生的能源消耗、有害物排放在全美所有行业中能源消耗和有害物排放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8%和88%)为例,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第1部类的发展与扩张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如果说对于经济发展而言,自然界既是一个水龙头又是一个污水池的话,那么,这个水龙头的水有被放干的可能,而这个污水池也有被塞满的可能。但是,一般情况下,作为水龙头的自然界往往被人们资本化了,是一个私人财产,而作为污水池的自然界则没有被资本化,是一个公共财产。处于困境中的企业为了获利以求生存,是不会重视环境的清洁和保护的,反而可能会引进更具危害的生产资料;而处于不断扩张的企业或部门,为求更大规模的积累和利润,除非有非社会运动或立法部门要求他们重视环境的清洁和保护,他们也会因为迎合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而加快资源的耗费,忽视环境保护,从而使污水池被塞满。

资本主义既是一个充满危机的制度,也是一个依赖危机的制度。首先,由于资本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对商品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资本流通就会被中断,从而资本的积累受阻,经济危机成为现实。其次,资本主义通过经济危机得以重组和新生。企业通过经济危机优胜劣汰,并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大量雇佣劳动者由于经济危机被解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对于整个经济体系而言,也通过经济危机优化了产业结构,为下一次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奥康纳认为,经济危机会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从整体上来看,经济危机是与过度竞争、效率迷恋和成本削减联系在一起的,这必然带来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是环境污染的加剧,在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企业重视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引进一些被明令禁止的有害技术或生产资料,同时也会刺激企业加快对新的有害技术的开发;另一方面,企业可能会更加忽视雇佣工人的身心健康、产品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城市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等问题,以降低资本的流通时间,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同时,奥康纳分析了生态危机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他说,“生态危机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他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例,说明了由于“规范化的”市场力量、高额的地租以及拥挤成本、能源成本的提高等因素造成的原材料短缺带来利润降低和通货膨胀的危险。而且,由生态危机导致的环境运动以及其他社会运动还会成为加重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在经济危机过程中,环境运动有可能会导致企业成本的提高、资本灵活性或自由性的降低,从而加重危机的程度。由此,他认为,那些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运行方式和那些无法为资本主义提供运行空间的环境政策,和那些总体上没有涉及生产条件和具体层面上没有涉及生态学的经济政策,都有可能失败,更有甚者会加剧环境的恶化。

三、对奥康纳双重危机的评价

(一)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拓展

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吸收和发展的层面上来说

,奥康纳相比于阿格尔、莱易斯、高兹等无疑是一个更大的进步。阿格尔等人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否定基础上,运用异化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问题,提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理论。但是,奥康纳不仅没有否定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而把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推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他没有从消费异化的角度去分析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而是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理论的支撑点和出发点,将文化和自然两个维度融合进了经典马克思的劳动或物质生产的维度,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新建构,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环境史这一学科本身加以探讨”,提出了资本主义双重矛盾理论。他批评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诽谤的人士及其言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密纳发的猫头鹰’‘在天亮的时候却折起了它的翅膀。’”当人类社会及其经济真正被马克思言中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却被连同婴儿和洗澡水一起被泼掉了,被否认掉了。因此,他认为如果要认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首先认可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的理论在解释生态危机的时候,要比自由主义以及其他的主流思想更具发言权,因为马克思主义拥有能够解释资本主义矛盾的经济危机理论。 (二)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

奥康纳虽然声称自己的资本主义矛盾二重性理论以及双重危机理论是建立在对经典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基础上的,但是,他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不存在自然的维度和生态的维度,这其实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虽然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并不是像其他思想那样体系化,而是散见于其社会观、历史观、实践观等思想中,但是并不能由此否定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维度或自然维度。比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置于自然之中,……要受到其他自然物的制约。”恩格斯也在其著作中不断表明了生态的、自然的观点,他在论述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时,曾指出:“米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更多的耕地,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森林的毁灭,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他们当初的短视行为而成为荒芜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把那些精心培育的枞树林滥用个精光时,没有预料到他们把区域内的山区畜牧业的根基挖掉,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行为使山泉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泻到平原上来。”马克思对恩格斯的这些自然的、生态的观点表示非常赞同,并进一步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行为对生态的破坏,他说:“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奥康纳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误解在j.b.福斯特那里得以纠正,正如福斯特所说,马克思的生态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指今天所使用的这个词的所有积极含义)世界观,而且这种生态观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的。”

(三)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明确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爆发具有必然性

奥康纳从资本主义双重矛盾的角度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环境的发展不可能具有持续性,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爆发具有必然性。资本主义的第一重矛盾必然带来以生产不断增加,人们需求相对缩小为特征的生产过剩危机,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无法继续下去。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又必然带来以成本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首先,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而言会导致一定类型的生态危机;其次,经济危机与部分相异、部分相似的生态问题联系在一起;再次,资本的外在性障碍表现在稀缺资源、城市空间、健康及训练有素的雇佣劳动者以及其他一些生产条件方面,它们有可能会使成本增加,从而对利润构成威胁;最后,以保护生产条件、森林、土壤质量、环境的舒适、卫生条件以及城市空间等等为目的的环境运动及其他社会运动,也有可能提高成本,并使资本缺乏灵活性。因此,“资本在损害或破坏其自身的生产条件的时候,便会走向自我否定。在这一意义上,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由自身所导致的。”也就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爆发。

(四)奥康纳的“

双重危机理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伴随着经济成就的同时产生的是环境污染、物种消灭等生态问题的不断加剧,特别是2011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导致pm2.5指数不断攀升,而引发的“雾霾”天气,更是广受国内外各界的关注和质疑。正如奥康纳指出的一样,“社会主义国家是从西方引进技术、生产系统和劳动控制(甚至还有关于技术和生产的核心观念)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国家环境破坏的原因同资本主义国家是类似的。而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就此而论,自然退化的原因和后果基本上也是一样的。最后,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已把自己融入世界性的资本主义市场中去了,所以也可以说,同一种系统化的力量在东方就像在西方一样有效。”因此,当前资本主义广泛采用的一系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技术都可以像以往引进技术、生产系统和劳动控制等那样引进中国,以尽快缓解我国因“赶上西方”的政治决策产生的经济发展策略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如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污染治理新机制。

但是,奥康纳也同时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财产关系和法律关系是不同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所以,对于它们来说,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影响又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这样说,因为存在着两种政治体系,而且它们在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也存在着一些相应的差异,所以这也会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影响的不同。”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态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挥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采取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有效措施,实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一,有甄别地借鉴和吸收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防止市场的过度资本主义化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市场化;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杜绝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国家所有制和中央计划的优势,降低资源耗费、“消极的外在性”(如“工业三废”的排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制定严格法令(而不是依靠市场手段),分散生态脆弱地区的工业。通过国家财政,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新型生产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投入经费,鼓励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积极展开相关研究,努力把有害污染逐渐转化为无害废物;第四,严格规定公有制企业的社会公益性质,加大对集约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公益性质的社会活动,将治污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优越性。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篇9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视域应对信心信念信仰

当前,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由“严冬期”转向“冰河期”,是自20世纪“大萧条”(theGreatDepression,1929—1939年)以来的最严重危机。而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已深刻剖析并预见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本质及其周期性必然的历史存在。

资本论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本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光辉文献,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论》之所以重新被人重视,不仅因为它直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还在于它创建了联系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研究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在追求人的解放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认识经济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思路。

《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曾明确断言:“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可见,他对虚拟资本与生俱来的价值不确定性和所有权归属不确定性是深切担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华尔街银行家们不计后果大玩“绕过生产过程来赚钱”的变戏法所致。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早已透彻指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买空卖空”必然最终催生泡沫经济,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马克思所阐述的危机逻辑是:资本制度的内生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我国大量的出口赚外汇、挣美元是必要的,但是要获取实实在在的财富。如果出口赚外汇有风险,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国内巨大的市场上。因为有些小国家的市场潜力还不如国内的一个省。美国虽然出现了金融危机,但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吸取外国财富的方式和能力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方法,重点考虑建立我国发达的金融体系。应及时减税。刺激投资应有两个重点:一是政府采购订货;二是为企业减税。财政发债增加政府采购,无疑可减少企业压库,但我国的企业多,而政府采购有限。所以对多数企业来说,减税更管用。

(二)我国必须着力改善的方面

我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我国GDp的60%是出口,这决定了我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面前无法独善其身。所有投资于海外的我国企业,无论是金融业还是实体产业,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均出现巨额亏损。已经显露的有中投、中行、建行、工行、中国平安、中信泰富、中铁、中铁建、深南电、江西铜业等。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向商业、工业的深度扩展和蔓延,很可能会有更多的涉外企业遭受重创。

我国经济不少领域被外资过深介入。这从参股或控股上市公司的外资中就有明显体现。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外资绝不允许我国经济独自支撑,这不符合它们的战略利益和政治图谋。即我国经济发展,外资可以坐享红利;我国经济休克,外资可以展开收购,拿到更多筹码,便于使我国在经济上殖民化。

一些政府投资是为外资作嫁。比如高速铁路,日德法不仅控制了我国机车制造技术,而且通过合资公司垄断了高铁的市场。高铁的每一份订单,都是输送给日德法的利润。在合资合作中,我国不仅无法获取核心技术,而且将市场也完全拱手让人。“市场换技术”的梦想很难实现,“市场被外资所垄断”可能会被未来所兑现。

内需能力被房产、股票等大量消耗。尽管有人大肆吹嘘我国十亿消费者的崛起,但是,繁荣了多年的房地产,那将要用今后二十年的内需来弥补。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是没有任何保障,基本上是处于“裸奔”状态。十六大以后虽然给了农民一些补贴和医疗保障,也被快速上涨的农资价格和医疗费用所抵消。虽然农民可以进城务工,但十几年的打工收入,却填不满高校扩招后子女上学产生的窟窿。另外,“裸官”、一些明星和富人等又向国外移民,使得内需变外需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遭受空前置疑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资本论》重新在欧洲一些地区热销。有关人士认为,目前的金融危机已经转化为经济危机,而且出现了向制度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转化的趋势。英国《泰晤士报》报道,金融危机使西方人突然青睐马克思的《资本论》了。在德国,人们在努力寻找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德文版的《资本论》也开始热销。据最近《环球时报》报道,现在西方国家的人民在苦难中反思,公开争论资本主义的出路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日益加深,欧洲人开始越来越多地谈论:资本主义带来了什么?它是否走到了尽头?在法国巴黎,人们高举“资本主义已到尽头”的标语游行。在德国柏林,联邦总理府门前游行的市民打着“资本主义罪恶制度”,“资本主义赶快结束”等标语。原东德人有52%相信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合适的”,42%的人表示他们宁愿选择社会主义,也不愿选择资本主义。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心、信念和信仰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100多年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无可辩驳地证实了一个客观真理:惟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世”、“救中国”和“复兴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信念和信仰对劳苦大众早已深入骨髓,激励着无数先烈投身革命。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它们背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恰恰相反,我国则高擎马克思主义。在风云变换之际,邓小平坚定地指出:“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二)科学社会主义影响深远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篇10

论文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善待自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马克思主义浪潮.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最新理论形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人与自然问题以及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各种理论设想。正确认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理论成果、有利于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质,同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态和环境的关注,叉为我们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提供了一个理论平台。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耍理论观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畴内颇有影响的“绿色运动”的产物,经历了最初的“从红到绿”、到“红绿交融”再到深层的政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尽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的理论观点各有差异.但基本的理论精神一直贯穿于其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生态危机理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特征。“过度生产”表现为以追求利润为动机。它导致技术规模越来越庞大,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生产和人口越来越集中。分工越来越专业化i而“过度消费”表现为人们只是根据消费的多少和品种的多样来作为幸福程度的标准,西方社会也就进入了后工业社会的消费时代,这样自然的承受力越来越大,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加在一起,不仅加剧了人的异化,而且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生态危机,这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主要矛盾之一。正如本·阿格尔所说:“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来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由于不能为人们提供缓解其异化所需要的无穷无尽的商品,而维持其现存工业增长速度,因而将触发这一危机。”

第二,异化消费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但这是一个“异化消费”。在他们看来当代资本主义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而诱使人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把追求消费当作真正的满足。从而导致“异化消费”。“所谓‘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不足的劳动而至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异化消费”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扩张导致“自然萎缩”和独裁主义协调导致的感情依附商品的原因。人们不是出于真正的需要而追求商品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如广告操纵、商品装璜的刺激下去疯狂追逐高消费的。人们把消费作为一种自我满足的手段,当作人生的唯一乐趣,因而这种消费是异化的。因此,不消灭“异化消费”,就不可能消灭异化劳动。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生态危机。同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异化消费”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马克恩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应有的力度。

第三,分散化、民主化的稳态经济理论。针对资本主义危机形式的转变和异化消费,早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开出了他们的“救世良方”,那就是实行“稳态经济模式”。主张通过消灭异化消费、限制增长来解决生态危机,建构新型的社会主义。如本·阿格尔主张社会主义的发展应该实行“稳态经济模式”,以便控制目前无限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生产规模和经济以展的速度稳定下来,实行经济的零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生态环境,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关系。具体来说,稳态的经济模式要求生产过程的分散化、民主化。要求分散技术、缩小工业规模,节制消费、降低生产率;同时通过税收和保证收人的制度重新分配财富,使每个人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叉不损害生态系统。在“生态中心主义”者看来必要时提倡一种新的“禁欲主义”。

第四,理想方案——生态社会主义。稳态的经济模式毕竟不符合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需要,所以20世纪9o年代以后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逐渐放弃稳态经济的主张,而主张经济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适度增长,并且反对生态中心主义,提出“重返人类中心主义”的口号,认为资本主义无力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用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如佩珀就认为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就是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当代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奥康纳认为社会主义具备了生态上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更能达到生态平衡。“坦率地讲,社会主义革命的生态危害性要比资本主义相互间的对抗以及它们******行为的危害性小得多”。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财产关系和法律关系是不同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所以对于它们来说,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影响又是不一样的。”由于社会主义不是以利润为生产目的的,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不是社会制度,而是官僚体制中的不协调的机制。“与资本主义的情况不同,大规模的环境退化可能并非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生态学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是存在的。因为全球范畴内的生态学社会的构建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本身为一种生态学社会主义趋势创造了条件。”

因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生产的社会和生态成本外化的基础上的,而大部分世界性的生态问题是不能在地方性的层面上获得恰当阐述的。”。

二、善待自然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