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十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十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0:22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篇1

摘要:思想与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基本的一对范畴,由它出发,可以逐步推演和展示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其他范畴。因此,弄清思想与行为的含义、把握思想和行为活动的规律,对于我们更好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和行为的涵义

(一)思想的涵义

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是一个使用频率特别高的词语。然而,对于思想的内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做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解释。从语义学上来看,《现代汉语词典》将思想解释为“(1)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2)念头;想法。(3)思量”[1]。

从理论界上来看,主要把思想理解为:

(1)某种特定的理论体系。

(2)理性认识的过程。

(3)理性认识的过程和结果。

(4)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

还有些学者将思想与精神、意识、心理和观念等概念联系起来理解,从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中来把握思想的涵义。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综合比较,笔者认为将思想定义为“主体对自身的社会存在及其与周围客观世界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为了适应主体生活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大脑对输入的外界信息自觉进行整合后的产物,它属于精神、意识现象的一部分,但不是它们的全部”[2]更合理。因为这种定义,不仅交代了思想反应的内容——人类自身以及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还阐述了思想产生的初始动力——主体生活的需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的形式虽然是主观的,但其内容却是客观的;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作用的对象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就偏偏对这一事物产生了反映,形成了某种或对或错的思想呢?这就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它促使人们有意向的对事物进行选择性的加工;还特别明确的说明了思想产生的途径和过程——在社会实践中,大脑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这就说明了思想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思想也不会自动的反映到人脑中来,客观事物要通过社会实践这一桥梁,借助人的感觉系统,才能从外界这一此岸到达人脑这一彼岸,在到达彼岸后,客观事物并不能主动地形成某种思想,还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才能形成思想;最后这一定义还说明了思想的属性——精神现象,从而明确了思想的范围,以便把思想和其他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加以区分和理解。

(二)行为的涵义

对于行为的涵义,理论界的看法都大相径庭。认为处于一定环境中的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自身机体会做出一定的反应。这种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反应,就是行动。从对行动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和动物的“猎食”“防御”等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不同,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活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那样:“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3]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通过自己有意识的行为来改变环境,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为自己的发展服务。行为是在人们后天的实践过程中习得的,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而获得提高。

二、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

“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4]。“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5]这就是说,物质因素、政治因素、精神因素、社交因素等客观外界在人们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作用于人们的头脑,通过大脑的接受、筛选、加工和处理,形成一定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与人们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产生一定的动机,通过需要、愿望、动机和意志等桥梁作用,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使思想支配行为,这只是思想行为活动基本规律的一个方面。然而,行为并不是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它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反过来影响思想,这种影响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她可以是使人们形成某种新的思想,也可以是矫正或加深对原有思想的认识,或者改变正在形成的某种思想。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一样,思想支配行为不是最终目的,思想支配行为的最终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思想行为活动规律的第二个方面。从思想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看出,支配行为的思想,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外界因素作用于大脑的结果,它来源于客观外界,又指导行为去改造客观外界,并且在改造客观外界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想,产生新的行为,从而进一步改造客观外界,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和人们的认识不断的向前发展。在思想和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本身也不断的更新,获得新的内容。“思想指导行为,行为是思想的延续,行为深化思想,行为的结果检验着思想,又形成新的思想,新思想又是行为的结果”[7]。总之,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思想不断地转化为行为,行为又不断地转化为思想,这种转化随着活动的延续而不断地重复,以致无穷。

三、研究思想和行为的意义

(一)研究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是揭示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毫不例外,也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它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而要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就必须了解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就是思想和行为产生发展的规律。思想虽然是人脑的产物,但它不是人脑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人脑凭空想象的,而是客观外界事物通过社会实践这一桥梁作用于人脑,经过人脑的加工活动才产生的。它在物质、政治和精神等客观因素和思想主体的素质、能力、性格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产生于人脑中的思想,又支配行为去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又会形成新的思想,产生新的行为……而思想品德是由多层次,多方面的要素构成,思想、行为和心理这三个子系统是基本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揭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注意这些影响思想和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注意积累丰富的资料,把握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二)研究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

思想支配行为,一般来说,要经过需要、愿望、动机和意志这几个心理子系统,人们的思想就是在这几个子系统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支配行为的,这几个子系统共同作用的过程,就是思想支配行为的活动过程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错误思想、观点和立场,并且促使内在正确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实际的外部行为。克服知行脱节的弊端,使思想和行为达到高度的统一,了解思想支配行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遵循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选择适合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教育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这样可以因势利导,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活动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上午印书馆.2005:1290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出版社育.1997: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7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篇2

论述了学科范畴研究在学科成熟发展期的发展性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政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思路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成熟发展期学科范畴研究综述一、学科范畴研究的发展性背景与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理论体系是开放型的、自然生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必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理论、基础理论、管理理论和方法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原理与实践研究硕果累累。同时,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及党、国家和社会的客观要求,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现实问题又有很多的困惑与争论,这都需要重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反思、研究、澄清、定位与拓展。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学科理论基石的学科范畴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研究能有效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体系框架,同时不断拓展各理论结点的内在联系,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研究对象、内容、路径、领域、过程、原则、方法、启示和反思。

二、学科范畴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并走向成熟,学界已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这其中,不乏从各种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含义、特征、功能、建构原则、体系结构、理论创新等提出创见的力作,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理论研究正不断深入。

但是,学科范畴理论研究的数量总体上还很少,而且不成体系,众多学术论著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范畴只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度,也尚未对其作出明确、严格、公认的科学界定和解释。而且对一些学科范畴只是孤立地、静态地进行描述,而不是联系地、动态地进行考察。为了进一步弄清学科范畴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诸多学者以不同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起点进行建构,但这些学科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构建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逻辑论证不够充分、严密、合理,还存在很大分歧。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理论研究会日益成熟。我们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营养时,必须通过自己的消化,使之对本学科有益的成分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中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的有机构成因素。而不能简单照抄照搬。

三、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多元分析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应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统筹学和管理学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支撑,并借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学科范畴问题。

2.文献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中应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整理,收集资料的范围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已有的有关文献资料中汲取营养,批判地

转贴于

继承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各位专家、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篇3

关键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概念范畴;理论体系

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或比较成熟的标志,并非所有的科学研究领域都能成为学科,一般认为科学研究发展到成熟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的标志主要有四个方面:①有特定的研究对象;②有特定的研究方法;③有独特的概念范畴;④有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鲜明“个性”特征,我们可以从标志学科建立的四个方面来透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独特性。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对该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又可以“打消”有人因为国外没有设置这一学科或该学科存在某方面的不足而对该学科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疑虑。

一、独特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确定性和科学性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解决的特殊矛盾,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功能。

说过:“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1]显然,要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首先要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否具有特殊的研究领域和该领域中需要解决的矛盾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研究如做人的思想工作,因此肯定要研究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应的学术研究领域也很多。研究人的自然属性的有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的有教育学、行为学、伦理学等,他们研究的是人的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的某一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也只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某一特定领域——人的思想政治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则需要从研究领域中复杂的矛盾运动中去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中,人的思想政治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始终,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教育者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间的矛盾等。但“一定的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民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并制约着其他矛盾。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基本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主要动因。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对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又必须对如何向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正是以这“两大规律”为研究对象,承担了其他学科无法完成的任务。在其他临近学科中,如:政治学中政治社会化研究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给公民的政治文化传送过程;教育学中的德育研究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品质。他们的研究对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虽有一定的重叠性,但都只是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学把思想政治教育、人们思想政治品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把握,完整地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使其与其它临近学科区别开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存在和发展。

二、独特的研究方法

方法之于理论犹如手段之于目的,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运用性很强的科学,方法问题的研究更具有突出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建立自己概念、范畴和规律的逻辑体系中,在使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中,既借鉴吸收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又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出自身特有的方法。如:文献法、社会调查法、矛盾分析法、实践检验法、系统综合法等。

三、独特的概念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篇4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由其特性所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特性主要有: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范畴是学科的基石,范畴是学科的分析框架,范畴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5-0085-07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程中,范畴问题一度曾引起过学界的重视,涌现出一批研究文献,论述了不少范畴,甚至有学者对范畴做出了比较系统而富有启迪的研究,如对范畴进行分类,分析范畴的功能、具体范畴的作用等等。但从总体上看,这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本文选择范畴作用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引起学界的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

一、范畴的含义与特性

1 范畴的含义。范畴一般是指某一学科的最高概念或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相互关系和活动状况的概括反映和抽象表现。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范畴,如经济学中的价值、商品,政治学中的权力、人民,法学中的权利、义务,伦理学中的善、恶,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偶然性与必然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在所有学科范畴中,哲学范畴又是属于最基本、最普遍、可适用于任何事物的基本范畴。

一般认为,范畴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成果,又反过来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其中包括与范畴密切相连的概念。范畴与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两者的联系看,两者都是作为人们的认识工具和思维反映形式而存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并且两者在形态上都主要以一定的符号(其中主要是词语)表现出来。从区别来看,两者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程度与范围有差别,范畴通常涵盖面更广,概括性更强,抽象性更高,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表征着同类事物中最大的分类或最宽泛领域的边界。而概念与范畴相比,反映了同类事物内部的分属关系或丰富具体的那些属性。我们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范畴称之为元概念,即它是最本质、最元初、不可再运用其他反映形式来定义它,但却可以运用它来定义其他概念的那样一些基本概念。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范畴是基本概念或也可称为大概念,而有些大、中概念也可以称为小范畴。

2 范畴的主要特性。范畴有一系列特性,这些特性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及研究,如已有学者指出了范畴具有的客观性、流动性、抽象性等;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性等,这些研究无疑有很大的启发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际上,特性有时候并不特指某种独立的属性,而是反映着某种关系,昭示着人们应该善于正确处理一些重大的普遍联系。在这样的视域下,我们试图阐述范畴的下列关系性特性,这些特性主要是: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等。

第一,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毫无疑问,范畴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于作为人脑反映客观外界的思维成果和认识工具,它所反映的内容总是客观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具体来说,这种人脑所反映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人类及其活动,甚至包括人的精神活动,都具有客观性特征。这里讲到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内容具有客观性,大家很容易理解,但要说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认识与反映也具有客观性,可能就会有一定异议:怎么对主观性的东西进行反映的成果本身却具有了客观性的属性?其实,即便是对个体来说是属于自主活动的心理——精神现象,从表面看来似乎是属于主观性的东西,但它们一旦超越个体意识的领域而进入群体意识的界域,就具有客观性的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那样,主观精神主要是讲个人的精神,并且只是就个人的意识状态来讲的精神,这种精神还没有外化出来,进一步表现为社会的意识状态,转化为社会法律、社会道德、社会伦理、风俗、政治制度等,而客观精神主要指整个社会的意识状态,道德、风俗、国家制度等。这种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的状况,可以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找到大量的佐证。例如,在我们的社会中,20世纪60年代雷锋同志的思想认识、意志品质最初是通过他的主观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状态可以称之为“主观精神”现象,但后来他的思想得到社会确认并成为人们赞颂和传扬的对象时,这种主观精神就变成了客观精神,变成了社会客观存在的某种时代精神遗产,就可以受到人们的主观敬仰和主动传承。于是,对这一精神现象进行反映的相关概念或范畴自然也就具有了客观性的特征。因此,范畴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

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范畴作为人们的一种认识工具,它的使用状况也不可避免具有某种主观性。不难看到,作为思维产物与认识工具的范畴,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方式基本上是包括文字、词语与图形等所构成的一整套符号系统。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这些表达着客观内容的各种符号的选择和实际运用,常常带有主观的属性,即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同一内容的东西,也可能运用统一符号表征着不同的内容,仿佛人的姓名就是一个符号,生命过程中可能改名、假名、匿名、用笔名、用外文名等等,这种改动本身具有主观性,但永远改变不了其名虽多、其人不变的客观性。因此,范畴就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属性。当形式与内容相一致时,这种形式可以变得十分重要,但当形式仅仅成为一种纯粹外在的面具时,它的使用就可以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形式毕竟可以因人而异且丰富多彩,如人们可以称谓“雷锋精神”,也可以称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还可以称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尽管这些不同的词语所涵盖的内容有宽窄深浅之分,但其实质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范畴的主观性昭示我们需要注意范畴或概念使用的准确性与恰当性,但又不能太教条主义,要注意应变性。我们需要特别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有_些学者根据自己的兴致和价值偏好而随意设置一些概念或词语,并且将它们反复使用甚至不断移植到新的领域中复制运用,以期形成一种众说纷纭的语境而使这些概念或语词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使用定势或约定俗成,从而成为研判新的活动样式或新事物的分类标准和鉴定模式,并且力图将这些状况变成既成事实。这种单凭人们的词语创造和词语操作就可以建构出新的概念甚至新的理论的“炒作”现象,正是人们需要特别警惕的对象之一,它是范畴的主观性被任意放大的一种表现。

第二,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一般来说,范畴作为某一学科反映某一独特研究对象或某一事物本质和活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具有鲜明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是指某一范畴最起始时总是属于该学科所独有,并且只有这种范畴才能充分反映某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作规律,也只有这种范畴能够标志着该学科的确立,甚至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范畴才使得人们有理由对该学科加以确认和赞同。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学科范畴又具有相对意义的普适性,即一定范畴不仅在某一学科领域中通行,而且可能被人们扩展或迁移到其他学科领域加以运用。在这种情况下,这一范畴不仅依然保持原来的词义,而且又在新的学科领域中获得了新的语义,这会使得这种范畴的普适范围不断扩大。如“公平竞争”最初出现在体育竞赛领域中,而如今则已扩展到人类活动的诸多领域;“社会化”最初是社会学的重要范畴,后来被运用到政治学领域,衍生出“政治社会化”的基本概念。还有一些学科的范畴,如哲学范畴,从起始阶段就具有广泛普适的属性,其超越一切学科领域的特征早已为人所共知。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学科的范畴会始终固守自己的“疆界”,不会轻易去反映或解释其他领域的事物本质或活动规律,同时也不会轻易被其他学科所移植运用,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会使人感到不伦不类。

第三,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作为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普遍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和思维工具,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即具有从无数的直接性、多样性、对立面双方又对立又统一的具象中概括、提炼和抽象出一定共同性与普遍性的属性。这种抽象最初的表现就是运用语言。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在语言中,人们必须要用一定的范畴、概念等工具,但这些工具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的反映程度、抽象程度和概括事物的范围有相当的区别,它们并不处于同一思维层次和认识阶段,因此,范畴又被人根据其抽象性、概括性的程度不同而区分为基本范畴、重要范畴和具体范畴,或高层次范畴、中层次范畴和低层次范畴等。[3](p181--182’同时,真理从来就是具体的,它是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范畴和概念加以表达的,由于范畴就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表现形态、不同作用的概念构成的体系,具有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的特征,因此它也能够完成真理展开的内在要求和现实任务,真理的具体性与范畴的具体性是一致的。关于范畴又抽象又具体的思想,其实在亚里士多德身上已有体现,他所提出的十个范畴中,最根本的范畴就一个,即“实体”,其他九个范畴实际上都是从不同方面来说明或展开这个“实体”的,因此,相对而言,“实体”这一范畴最抽象,而其他范畴则比较具体,至于其他用来说明这九个范畴的更小的范畴,则表现得更具体。

第四,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范畴的涵盖性主要指一些学科的基本范畴之内涵。由于其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大而使其边界变得相对比较模糊,用现行话语来说就是范畴具有对质性的界定功能,而同一范畴不可能在量的界定上具有精确的功能体现。这种主要对事物范围、涉及领域及其质性判定的功能,反映出人们运用一定范畴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变化发展趋势的某种内在需求。同时又要看到,人们认识事物又有明确精准的需求,因此,范畴同时又需要具有精到性,它是指人们通过范畴能精确而细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廓清事物之间的种差,把握事物发展程度的一种特征。这也就是人们研判事物既需要有质的范畴,又需要有量的范畴的缘故。范畴的运用必须具有贴切与精准性,使人感到恰如其分,无过而无不及,才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为了达到这种目标,人们就会将一定数量的同类范畴建构成一个体系,它由一系列基本范畴、主要范畴、小范畴(即大概念)、小概念所组成。并且这种范畴体系成为一个等级系列。

范畴在形态上的表现究竟是单个的还是成对的,也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由于人们都是在比较鉴别的过程中认识事物,何况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矛盾,对这种矛盾状况的正确反映也需要至少有矛盾两方面的特征,所以范畴通常都表现为成对的形态。就哲学范畴来看,就有诸如物质与意识、偶然性与必然性,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真理与谬误等。也有一些学科的基本范畴从表面看似乎是单个的,如社会学领域中的“社会化”,但实际上“社会化”总是暗含着“个性化”的对立面,或者说社会化就是“去个性化”,社会化与个性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社会化这一范畴实际上就是反映着两者对立统一的无数复杂关系的一种认识成果与认识工具。

范畴究竟是主要出于对价值作出若干规定而逐步形成的,还是处于对经验进行描述而逐步形成的?这里实际上反映出范畴内部价值与事实两者的矛盾性。至于一个学科的范畴究竟是反映了这一学科所表征事物活动的基本规律,还是反映着学科的基本问题,还是两者兼而有之?都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范畴形成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过程,当然也不是纯自发而成的客观结果,而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考虑到以上特性,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时,必须遵守必要的规则,必须慎重周全。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主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它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活动的本质方面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关系特征的认识及其概括出来的成果,它们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属性、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性的工具。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并且概括愈加精确,结构也更加严密。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对于学科确立、学科建设、学科的社会声誉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范畴是学科的基石,范畴是学科的分析框架,范畴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等方面。

1 范畴是学科的基石,并由此构成学科的理论硬核。

众所周知,任何理论、学说或学科都是建立在一套相应的范畴、概念体系和假设前提的基础之上,这种范畴、概念体系基本规定了研究的边界与空间,形成了研究的基本方式,规定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生成着与其他学科交流渗透的机制。而在这种范畴、概念体系中,必然存在着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范畴与核心范畴相统一的“基石”,我们且把它称之为基本范畴。说“基石”常常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如今盖高楼大厦都打基桩,那是一根根硕大并且可以连接的钢筋水泥柱,尽管打基桩也可以称谓打基础,但基桩本身不称为“基石”。而原先盖一两层模样的房子都没有打基桩的说法,而是都要在承重墙的下方挖好地基槽,然后选择大块的、坚硬的石头铺垫垒砌在地基槽的最底层,再依次垒砌中型石块和小石块,从而构成整个地基。这种处于最基础地位的最结实的众多大块石头,通常被称之为“基石”,它是房子的耸立之本。同样,一个学科要能够确立,也需要有若干个“基石”,也就是基本范畴。要看到,有时候基础的东西未必是核心的东西,核心的东西也未必是基础的东西。但范畴对于学科的重要性而言,应该既是基础的,又是核心的,两者是统一的。

基本范畴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石,而且应该存在由若干个基本范畴构成的理论硬核。理论“硬核”这一说法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提出的,他主张用“科学研究纲领”作为标准来划分不同的理论体系,评价科学的进步。他所说的科学研究纲领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结构、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状态的理论体系。它由“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这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或者说,一个完整的或成熟的理论体系通常有三个特征:有一个公有的“硬核”,有一组保护硬核的“保护带”和引导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启示法”。所谓硬核,是指不可证伪的理论或无法拒绝的公理,它一般由若干个最能反映这种理论体系特征的核心概念组成。这些硬核为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如果这些硬核受到反驳或否定,整个理论体系就受到反驳或否定。所谓保护带,是指一组附属性假说或假设,这些假说或假设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或经验证据来加以检验、证伪或拒绝。保护带的作用是保卫硬核不受经验事实的反驳或否定。保护带本身可以被修改、调整和替换。所谓反面启示法,简单说来就是在研究中“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的方法论规则。所谓正面启示法,则是“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道路”的方法论规则。

我们也可以将这种理论改换一种说法,即一个立得住脚的学科之理论体系,应该有三部分构成,即理论硬核、中层理论和表层理论。理论硬核居于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地位和起统摄作用;而中层理论则起连接理论硬核与表层理论的作用,它一方面对理论硬核起保护、辩护和具体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起支持、涵养、修补受到外部冲击而不断破损的表层理论的作用;表层理论则在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保护、调整、修复、更新等。三种成分有不同的特征,理论硬核基本是稳定不变的,是不容怀疑有时甚至是不可定义的。而中层理论则成为一种既有稳定又有变化的“缓释缓冲带”,过于抽象的理论硬核之内容经由它的诠释或转渡可以变得具体而明确,而外部实践对理论硬核所发起的质疑、否定与冲击则经由它的解释而得以和缓、化解或消退,同时,中层理论又会不断支撑、修复和调整受到外部环境强力冲击、经常处于破损状态的表层理论,让它们继续发挥具体化、世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解释、安慰、排解、说服、激励等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学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论硬核,这一学科的学术地位就难以真正确立。至于这一学科的理论硬核究竟由哪些基本范畴、概念所构成,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进展而逐步明确的过程。换言之,只有那些在社会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日益显示出强劲的解释力和渗透力,能够把一系列相关性概念融合成一个有序整体和理论框架,并且有助于促成人们形成社会常识或公理性认识的范畴与概念,才可能构成理论硬核,仿佛中国儒家学说中的“仁”被人们认为是这一学说的理论硬核一样。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中层理论与表层理论具体怎样区划,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2 范畴是学科的分析框架,并且也可以成为分析研究对象和外部世界的工具。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的理论表现方式,它通常形成一个体系,这种体系不仅是学科赖以自我表现的众多概念群的存在方式,而且成为一种解释研究对象与外部世界以及沟通外部联系的工具与方法。这种工具与方法集中表现为一种独到的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仿佛一张网,其中作为网结存在的范畴主要起着分析要素即尺度的作用。这种分析要素即尺度的首要任务是对实践对象进行定义,其次是对众多定义的对象进行分类或归类,再次是进行解释。对此可以总称之为“范畴化”。换言之,范畴本身仿佛一种度量衡所具有的标准,可以成为分类或归类的依据。范畴组合可多可少,可大可小,于是由此构成的分析框架也有所区别。

范畴构成的分析框架应该是一个严整的体系,它们实际上表征或反映着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因此范畴与范畴、范畴与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也是对客观事物内在、必然之关系的一种展开与显示。我们在主观上把它看做是有逻辑性,而主观感受上的有逻辑性与事物客观的规律性应该是一致的,这就达到了最高程度的主客观统一。分析框架所体现出来的严整性与其运作过程的逻辑严密性也应该是统一的。黑格尔在这方面的演示就是一个范例,仅以他在《精神现象学》中阐述一系列概念之间的演进关系之做法看,渗透其内在的方法、始终贯彻对立统一与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展示,尽管在体例上有稍许单调的三一体印象,但其逻辑的整体严密性还是令人赞叹。他的《精神现象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论证他的绝对精神,由此而展开一系列范畴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但实际上是关于人的最高的学问,是探究人的意识是如何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过程,也揭示了人类意识发展的历史,难怪恩格斯会称赞它,认为它“可以叫作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作人类意识在历史上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缩影”。如黑格尔将意识一自我意识一理性这么一个正一反一合的演变过程看做是主观精神的形成路径,而理性这一环节的展开又可以分成正一反一合这样的三一论,即由“观察的理性”(主要特征是被动性)转化成“实践的理性”(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再转化为“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主要表现为统一性)。而有了主观精神,它们主要是表现为个体的精神,它们的汇集、积淀慢慢就转化为社会的意识状态,转变成社会的风俗、道德、政治制度、国家制度等,这些就是他所说的客观精神。有了主观精神,又到了客观精神阶段,人的意识并没有停止发展,而是进一步发展到两者的合题——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主要指美学(艺术)、宗教、哲学史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也应该发展成为一个严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其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和概念内涵的展开过程应该表现出相当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实际上就是对客观规律性的真切反映。当然我们需要看到,学科范畴体系的发育是一个过程,不同学科范畴体系的体量和发育程度是存在着差异的,其解释与分析外部事物的能量和功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例如,相对而言,一些传统老学科如哲学、历史、法学等学科的范畴体系就比较庞大,其发育程度也比较被人认可,而一些新兴学科的范畴体系就比较弱小,其社会认可度也会因平时缺乏沟通或者其他种种缘故而比较低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也是属于正在发展和扩大影响力的时期,它所产生的分析功能和社会解释能量的社会确认,还会有一个过程。但不管如何,如果一个学科的范畴体系不能正常地发挥其解释作用或说明作用的话,这一学科就难以走向成熟。

3 范畴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它的固化也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方式。

学科范畴作为一个体系,总是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定的概念、词语等,加上其他副词,它们通过一定程序和方式组成了话语体系或叙述方式。这里所说的话语体系,主要指符号(包括了概念及词句、图形、字母等比较丰富的形态)、意义预设及其诠释,以及言说方式(主要指人们运用一定符号来诠释和分配意义的表达方式或叙述方式)等三个要素及其联系样式构成的形态。于是,我们不仅要看到范畴的分析作用,亦即研究作用,还需要认识范畴的表达作用或叙述作用,即我们这里所说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这样,由一连串大小范畴、大小概念为要素所组成的学科话语体系,成为分析与叙述相关事物变化发展规律性的必要工具。也就是说,一个学科不可能运用其他学科的一整套话语体系来揭示与阐明自己的研究对象,尽管一个学科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某些范畴来分析本学科研究的对象,那多半是在将其迁移到本学科话语体系整个语境中同化后才加以运用。因此,范畴必须增生出话语体系及其叙述功能。

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他的《资本论》发表以后,受到广大工人阶级的热烈拥戴,当然也受到资产阶级代言人的批判,甚至有人认为《资本论》的叙述方法是德国辩证法的,是“黑格尔的诡辩”。对此,马克思认为自己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辩证方法,“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因为黑格尔是将观念看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现实事物则是观念的创造物和外部表现。马克思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因此,在19世纪初期的几十年,当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马克思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而到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当黑格尔辩证法开始冷落,遭受一些人的恶意辱骂时,马克思却站出来,确认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并且声明:“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坦言在《资本论》某些章节的写作中,“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这里明显地表明,在马克思眼里,一方面,“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另一方面,马克思实际上又认为叙述方法也可以体现辩证法,即他所说的“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那是一种充满着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因此马克思说:“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坚持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其别注意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研究功能与叙述功能在方法论方面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如何发育出更新更有效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则是另一个话题。必须看到,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但随着时展和社会变革,原有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应该不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全集[m].中文2版,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4]孙其昂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结构;概念群;范畴群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28-05

迄今为止,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建构问题,很多学者做了颇有成效的研究。然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拓展、学科建设、实践活动和职业化发展的深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结构问题进行更精细的研究。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它必须能完整而准确地解决好解释实践和指导实践这两个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从其本质上讲,它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相对意义上这样讲),其目的是用来解释、指导、评价、完善和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

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结构问题,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理论。这可以依循两条路径:一是辞典的解释,即共识或通识;二是学者的解释,即己见或独见。本文主张采取共识或通识。《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①《韦氏国际词典》将理论解释为“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概念和实用原则所构成的系统。”②两种解释都主张理论是一种有序的知识系统。这种通识正是我们讨论理论结构的基本理路。具体地讲,我们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结构就需要从系统观点的视角来解构。

那么,基于上述理路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结构本体上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呢?本文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结构应由概念群、范畴群、原理体系、方式方法体系和评价评估体系这五大要素构成。

一、要素1:概念群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首先应该是一个概念体系。就是说,一套前后一致的理论学说是基于若干自圆其说的概念而自然集成的。基本概念是构成一种科学理论的首要基本单元。从系统论的意义讲,指认或辨识一个概念,就略知该科学理论体系的大致概貌或基本精神。没有属于自己学科的独立的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概念群,严格意义上讲,该学科还是不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概莫如此。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宇文利,2009年;徐志远,2009年)开始涉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现象研究,试图从学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群进行清理与澄清。应该说,其研究结论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但就目前已经得出的结论来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群的清理与澄清还存在逻辑变轨或变形问题。也就是说,指认概念的种差关系的逻辑起点或理论标识尚缺乏必要的准确度、公信度和服众度(当然,作为一家之言,也是无可厚非的)。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必须完整而准确地解释和指导实践的基本任务尚难据此完成。这也正是我们迄今还不得不继续进行探微工作的重要原因。

笔者尝试从结构图的视域来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群应该是一般概念与核心概念“二维弥合”的结构现象。所谓一般概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所能达至的终极边界限域内的所有概念,即用于解释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普遍事实的知识现象,如品德教育、素质教育等。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未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独有的教育实践方式,其它学科诸如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也主张并研究这种教育实践方式。但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来不回避对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学理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以依循属于本学科独有的理路去解释和指导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实践,但不能简单地把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划归本学科独有的概念沙龙。所谓核心概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所独立达至的一维边界限域内的专属概念,即用于解释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有事实的知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专业语境内的基本概念,意即专业术语。

基于上述理由,可以尝试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群做如下勾勒:

1.一般概念

教育、感动、感化、感染、熏陶、素养、素质、言教、身教、内化、外化、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教育工具、教育技术、谈话、谈心、交流、沟通、鼓动、鼓舞、鼓励、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品德教育、素质教育、法制教育、新生教育、新兵教育、新农教育、新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礼仪教育、形势报告、英模事迹座谈会、英模事迹报告会、集体学习制度、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影响、文化浸染、群体影响、潜移默化、道德榜样、榜样偶像、名人偶像、偶像崇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清理出的一般概念仅仅只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大辞典”意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所能达至的终极边界限域内的可能性概念,并不都是必然性概念。

2.核心概念

灌输、疏导、政工、思想、观念、态度、政工师、生命线、一元化、思想性、政治性、价值性、人文性、感染性、感化性、感召性、鼓动性、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舆情教育、国情教育、社情教育、民情教育、政治导向、思想导向、价值导向、交心谈心、宣传工作、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思想感化、思想改造、思想管理、思想交往、思想沟通、思想关系、思想矛盾、思想冲突、思想斗争、思想障碍、思想修养、思想品质、思想素质、思想觉悟、精神世界、精神力量、精神能量、精神动力、精神控制、精神资源、精神经济、精神管理、精神优势、精神家园、精神统治、精神实力、精神国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政治认同、阶级认同、价值认同、思想认同等。这里同样需要特别指明的是,这里澄清的核心概念还不能称之为完全周延的或完全覆盖思想政治教育学限域的必然性概念,仅仅只是为了学术研究的需要而尝试划出的一个特殊的知识边界符号。

二、要素2:范畴群

范畴是人类认识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人类争取理性自由的思维工具。从科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由一系列范畴构成的,它是人们对该学科领域问题研究进入理性阶段的重要标志,因而反映着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学跟任何其他学科的理论形态一样,同样有其最基本的范畴集群或体系。研究范畴集群一直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高地。理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骨架,对于加快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如前所述,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宇文利,2009年;徐志远,2009年)开始涉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现象研究,试图从学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群和范畴群进行学理上的清理与澄清,很多研究结论对于我们今天更精细地进行学理探微,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但从已有的研究结论来看,同样存在清理与澄清的逻辑变轨或变形问题。也就是说,指认范畴的种差关系的逻辑起点或理论标识尚缺乏必要的准确度、公信度和服众度。

迄今为止,究竟应该怎样来认识或廓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现象?依然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只要大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起点和终极边界的理解还存在分歧,那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就必然会出现异见。既然如此,笔者就满怀有限的学术底气大胆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这个高地。笔者的基本看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集群应由单维词组、二维词组和多维词组构成。据此,笔者尝试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集群作出以下勾勒:

1.单维词组

所谓单维词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被人们约定俗成和学者加工提炼而形成的特殊概念现象。诸如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舆情教育、国情教育、社情教育、民情教育、思想动员、组织动员、政治动员、思想修养、思想斗争、思想改造、思想素质、思想觉悟、思想情操等这样的约定俗成概念,以及诸如人学视域、精神能量、精神动力、精神资源、精神经济、精神优势、精神家园、精神实力、精神国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思想认同等这样的由学者概括得出的学术概念。一般地说,单维词组是一个复合词,单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类事实或独立现象。

2.二维词组

所谓二维词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二维现象间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或必然性联系的知识现象,通常是由两个单一概念对应组成且带有一定规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有机组合。诸如思想与行为、教导与引导、疏导与诱导、他导与自导、帮教与疏通、思想教育与思想认同、政治教育与政治认同、国情教育与文化认同、民情教育与民族认同、舆情教育与价值认同、社情教育与制度认同、思想修养与思想觉悟、思想改造与思想感化、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精神控制与精神和谐、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等。在这里意欲澄清的范畴事实,不单纯是为了揭示那种类似哲学范畴(概念对子)具有对应转承关系的知识规律,而是为了概括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独有的范畴事实。或许这种概括目前还不是很缜密、不是很准确,但这种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学科发展阶段。这种概括已经远远超出了得出这些研究结论的本体意义和实际价值。

3.多维词组

所谓多维词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多种现象或复杂现象间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或必然性联系的复杂知识现象,通常是由三个以上概念依次递进并具有内在自觉弥合且带有一定规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有机组合。诸如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与教育介体,教育材料、教育质料与教育预料,家庭德育、学校智育与社会美育,事实感动、氛围感染与精神感化,直接教育、间接教育与对接教育,教材教讲、媒体宣讲与网络联讲,教育效果、教育效率与教育效益,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与中介激励,情感陶冶、文化熏陶与潜移默化等。这里需要特别申明的是,之所以要确证多维词组型范畴,真实的理论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特征,更细致地划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近相关学科的学理边界,更明确地标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属地。

三、要素3:原理体系

所谓原理,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规律。科学的原理,由实践确定其正确性,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原理也可泛指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科学的原理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故其正确性为实践所检验与确定,从科学的原理出发,可以推衍出各种具体的定理、命题等,从而对进一步实践起指导作用。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其原理体系。每一个原理除了由本学术属地的概念和范畴构成之外,它还具体而直接地承担着解释和指导实践的学理任务。进一步讲,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由基本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指明和确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则是更完整、更准确地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特征的必由之路。笔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若干基本原理概述如下:

1.灌输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政治教育活动,它把灌输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作为己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看来,任何社会个体本来是不可能有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意识的,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进人们的头脑里。列宁和都曾分别说过,先进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并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或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些东西对于人们来说本来是没有的,只能通过灌输才能装进头脑,或者只能通过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才能获得。③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对于任何一个受教育者个体而言,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不悟而能,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扎下根来。灌输具有身不由己性,是任何一个受教育者个体无法抗拒的外部教育介入。

2.疏导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历来不把灌输视为本身唯一性的学理依赖,而是一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殊教育方式或教育活动的合规律性、服理性。疏导,就是这种合规律性和服理性的生动表现。所谓疏导,简言之,就是疏通与引导。疏通是一个借用词,原意是指管道堵塞后,使用物理、化学或者其他的方法使管道重新恢复原本使用功能的行为或过程。本文借寓指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需要调解和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在实施任何一种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善于首先发现人们思想关系的障碍节点,找到消除障碍节点的最有效方法,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帮助人们理性理智地认识和分析问题,把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疏通和引导是辩证的统一,是对应相承的完整的统一过程。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延续。疏通是为了正确地引导,引导是疏通的目的。要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又疏又导。没有疏通,就无所谓引导,也不能正确引导;不去引导,疏通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3.感化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育,而是通过教育去达到转变受教育者个体的观念、观点和思想,树立符合社会政治制度要求的政治观和价值观。灌输和疏导都还只是在强调言路的辨识性、多径性及其学理价值,这里要讨论的感化,则是特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学会善于用言行去影响受教育者,使其受感动而逐渐发生转变。教育者既要能说会道、善言善辩,还要身体力行、榜样示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施教于任一受育者个体除了言教,还需要身教。只有教育者首先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受育者才会受到感动、身体效尤。言教与身教也是辩证统一的,是对应相承的完整的统一过程。言教是德行教师,身教是德行导师。言教是教育者的职业本分,身教是受育者的行为楷模。既要重视言教,又要重视身教。没有身教,言教可能是事倍功半;言行一致,言教就能事半功倍。言教与身教有机统一,才能最终促使受育者因感动而逐渐转变自己的态度、观点和立场。

4.互动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相思”式的封闭性教育,它历来主张开放性和反馈性。关注受教育者的逆反心态和拒斥态度,从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题中之义。我们既要重视灌输的输入强制性,还要重视疏导的输出反馈性,更要重视互动的逆反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信息输入,经过回馈程序、信息消解、信息输出的教育模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思想互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模型的规律性表征。只有教育者的教馈(单相思),没有受教育者的反馈(互相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检验教育主客体之间思想互动的效果和质量,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受教育者消解教育者输入信息的接受程度。接受度高,则表明信息消解的正态性高;接受度低,则表明信息消解的负态性高。

5.复杂性原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复杂性程度极高的学科。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间最复杂的人类思想活动。人的思想活动纷繁复杂,令人难以琢磨。驯化动物易,调教学生难,转变思想更是难上加难。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人既是社会动物、政治动物,也是文化动物,更是思想动物。人作为复杂性动物,决定了人的思想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善于用复杂的眼光审视简单的思想活动,用多维的路径去解决简单的思想矛盾或冲突,而不是用简单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复杂的思想活动。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受教育者个体而言,特别是思想相对成熟的个体而言,任何看似简单的思想关系现象,实际却隐藏着非常复杂的思想纠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力点恰恰正是隐藏着的思想纠结,而不单纯是思想矛盾的表象。

6.针对性原理

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需要针对一定的思想问题才得以开展。所以说,针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或实现其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首先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或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针对性的前提必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事先已基本掌握了教育对象的问题症结和期望值,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设计好思想工作的措施和沟通语言,做到言辞恳切,实事求是,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地与教育对象交流,说服受育者转变态度和观点。其次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对象特点以及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任何无的放矢的做法都是与针对性格格不入的。进一步来讲,促使受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强烈的信任感是针对性的学理精髓。

7.实效性原理

希冀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本能期待和职业追求。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呈现出不同的效频,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或者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而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这里实际涉及到一个潜原则需要确证,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不要计较其投入成本?是不计成本?还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或是以同一的成本实现多赢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其本质上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要素4:方式方法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已经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分化出来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要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是两个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就是说,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绕不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研究。方式与方法既有密切联系,也有质的区别。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方式是方法与形式的统一体。近些年来,笔者检索了近20多种不同版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教材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材,发现迄今为止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只论及方法,而不论及方式。这实际上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憾。笔者认为,无论在理论规定方面还是在实践作为方面,既要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要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1.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这里所讨论的方式是相对于方法而言的,但不单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也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略(策略意蕴),是形式与方略的有机统一。就其方略而言,诸如隐性教育、文化渗透、文化输出、媒体扩张、全民学习、教育国际化等,就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范畴;就其形式而言,诸如报告会、荣誉室、宣传橱窗、思政网站、学术演讲、集中学习、政治培训、献爱心活动、志愿者活动、政治课教学、媒体主题专栏、红色文化考察、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景体验等,可以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时是交融在一起的。从学理上加以区别,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方法是一个多义词,古今中外关于方法的定义有很多种。概括地讲,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方向、途径、手段、工具和操作程序的总和。办法是方法的学理底蕴,目的性、中介性、选择性、操作性、功效性则是方法的最基本特征。确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从其性质、存在形态、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分类。从性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解决思想矛盾、思想教育矛盾,实现教育目的、内容向教育对象思想转化的中介性要素;从存在形态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表现为知识形态,也表现为工具形态;从形成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生相长的。有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目前试行的教科书文本来看,大多都是从上述这三个维度来确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讨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例外)。本文主张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纳入一体化的范畴进行研究,这样做,能更好地解释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五、要素5:评价评估体系

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和社会价值如何,通常是经过教育评价或教育评估来实现的。通过评价与评估,可以准确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状况,了解其成败得失,科学总结经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评估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试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体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已然成为教材内容,但大多都只是论及评估而不论及评价,抑或说,只谈“估”不论“价”。估评多,价值分析少。进一步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估多,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缺失和质量亏损的评价少。鉴于此,本文主张,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实际价值,应该构建“二维指标”体系,即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前者主要侧重价值分析和质量分析,后者则侧重效果判断和效益判断。

注释

①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74.

②韦氏国际词典[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1104.

③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篇6

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美育,是以心理学的分类尺度为依据的。正是由于心理学将个体心理结构划分为意志、智力、情感三个不同层次,才相应地产生了德育、智育、美育诸育。按当前最流行的说法,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狭义的德育指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这种流行的德育概念,且不说将狭义的德育等同于道德层次教育的偏颇,在理论上也缺乏严格的依据与界说,没有正确揭示德育的实质及其与智育和美育的区别与联系。智育是对智力因素,包括个体的思维品质、元认知和创造力等的培养和开发。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个体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和熏陶。在这里,智育与美育范畴的名称与心理学中的名称基本相同,不易被人误解。而德育的名称则不同于个体心理结构的名称,采用了社会意识分类中道德结构的名称,因而容易被误解。其结果,使人们在实践上易于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相混淆,使德育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不廓清德育范畴,就难以有效地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倍”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一是德育的阶级范畴。阶级分析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一定的统治阶级总是用相应的德育手段,去培养满足其特定阶级要求的人。对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价值永远是高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必须理直气壮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否则,就难以保证大学生“信”和“行”的基本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篇7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律的学科,并且也在不停的发展过程中,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的研究还很少。其实,在陈武强1995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的逻辑起点》中就提出了思想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起点,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逐渐进入人类的视野,并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这说明其发展是巨大的,得到了很多的认可,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其逻辑起点的探究,这是其最大的失误之处。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地位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最主要力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就是对学科起源的研究,其相当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虽已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其概念和范畴方面,仍然非常模糊,这样就导致了这门学科不严谨、不科学的现状。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争议,其中对其科学性有很大的怀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其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体系方面存在着不严谨、不科学和概念不清的问题。正是这个问题的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禁锢。一门学科的科学性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逻辑起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石,对其逻辑起点的研究,就是在夯实这门学科的基础,为其更大的发展做准备。我们一旦能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起点,就相当于抓住了这门学科的命脉,掌握了其发展的关键,甚至可以借此建立整个学科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其科学性。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有效性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人们对该学科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而又新兴的学科,在很多学校都有相应课程的开设,但对于其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言还远未达到,甚至某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逆反的心理。表面上看是觉得这门学科比较枯燥无味,实际上是觉得思想这门学科没有实际的意义,对其思想教育没有任何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进行相关的探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思想教育学的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际意义。其逻辑起点相当于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基,没有根基的学科就是无本之水无缘之木。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探究的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自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关于起逻辑起点的探究却寥寥无几,致使其很难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对其逻辑起点的探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

(一)客观因素

社会的对各个学科的约束越来越多,不仅是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大大的给了其发展的空间。对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探究正是在利用社会的包容性,增加这门学科的内涵。同时,人的意识的进步对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究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思想是以人为主体而又依附于人的意识形态,人类对知识的接受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

(二)主观因素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究起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其学科本身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在高中的课程中引入这门学科,正是由于其的实际性教育意义和深刻的内涵,对逻辑起点的研究就是在充实这门学科,使其更趋完美。思想是一个人的内在核心。每一个人对社会、人生的思想认识构成他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框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必要性

(一)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基础、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思想是不用任何前提与中介

就可以表达的范畴,因此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基础、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首先从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思想为统治阶级提供了精神力量。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一个阶级不仅要用其产生的物质力量维持其统治地位,更要用其阶级的精神力量统治人们的思想,这样才能维持政权的稳定。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供应,同样也不能离开统治思想。一个时代的精神思想只有与其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保持一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才能支撑其原有的社会体系,维护阶级的统治。其次从思想和其他基本范畴来看,思想决定行为。人在社会的过程中,其思想也在不断地更新进化,它通过内化或外化的方式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

(二)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一切矛盾的萌芽

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仅具有一般政治教育的共性特征,还具有其自身所独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教化意义,即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个矛盾的个体。马克思主义中指出矛盾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又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思想政治教育中既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也包含着受教育者与教育主体、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而其中最基本的矛盾就是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其他矛盾得以展开的胚芽,解决了这个矛盾,其他的矛盾也就自然解决了。

(三)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起点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整个社会的构建也是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基础之上才追求精神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在物质生活满足后,统治阶级将自己的统治思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将其外化于形、内化于形,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公共思想,以维护其统治。同样思想也在不断的更新、自我否定和自我发展中日趋成熟,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换言之,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就会将有利于本阶级利益的思想作为公共思想进行教育普及,进而让人们都按照统治阶级的思想规范行事。带入到现代社会中,就是将国家意志贯彻成为公民意志,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渗入到每个公民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篇8

关键词:公民素养;政治学课程;改革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09-02

《政治学》课程是高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等院校的国际政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等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目前,高等学校《政治学》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公民素养培养的缺位;二是教学体系内容上,偏重西方政治学理论,中国本土政治学话语权缺失,对中国社会现实政治问题的解释力明显不足。虽然新近出版的一些政治学原理教材,在政治学的理论体系构建方面突破了原有的体系框架,但仍然感到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由于缺乏自己特有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大部分的“政治学”著作和教材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仿,缺乏鲜明的政治学学科的特色。高校《政治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把培养公民素养作为《政治学》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构建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促使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政治的伟大实践能够对接。

一、把培养公民素养作为《政治学》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素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是不同的。素质更倾向于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即遗传素质。而素养是指一个人应该具备或能够培养的素质与修养。公民素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民素质也是不同的。公民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体魄、智力以及思想道德总体水平。公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而公民素养,是指作为一名好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文化知识素质、法律和自律意识、道德修养等。一个好公民,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政治素养的人。所谓的政治素养,主要是一个人在政治立场、政治品质以及政治水平等政治素质方面的修养。换句话说,政治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政治学的原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涵养。而政治核心素养应是在“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归根结底,政治核心素养是一般政治素养的精髓和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学》课程是一门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公民素养课程:公民素养是政治学科教育赋予人的发展的价值体现,是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在个体终身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许多素养来满足生活需求、应对社会发展与挑战。政治科学的不断进步,也使得人们能获得的政治素养愈发丰富。公民素养应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政治素养,对学生而言,应是最有用的政治知识、最关键的政治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政治品格。我们生活在一个政治社会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政治的影响:如何行使自己的民利?如何选择政治领导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捕捉时代的脉搏?……这些对今后的工作生活都非常重要,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经商、从政、医生、律师等等,各行各业的每个人首先是一个公民。因此,培养公民素养及技能的意义不言而喻。高校《政治学》课程应担负起培养未来好公民的重任。为此,“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政治素养”的理念应成为高校《政治学》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政治学》课程绝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抽象的政治学概念和原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民主意识的守法公民,走入社会后能够自觉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学会尊重和包容,能够以温和理性的态度参与公共事务,学会自治和自制。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有担当的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这些任务不能单靠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政治学》课程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具体做法:首先,把公民素养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政治学》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公民素养教育的内容,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基本公民素养的提高。其次,把学生公民素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践表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学生干部的竞选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素养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它更能增强学生对公民权利、义务的深刻理解,可以达到知行统一。同时,这些活动能够使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民主意识和爱国精神。再次,把学生公民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公民素养的培养具有隐性的感染力。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自办刊物、各种专题讲座和大型集会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构建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

中国政治学缺乏自己独创的概念体系和学科范式,因此,高校的《政治学》课程主要传授西方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这也导致目前中国学术界在理论概念与学术话语上的西化现象。中国政治学急需构建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和话语体系。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具有世界价值的中国政治理念推向世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从对中国政治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中,探讨中国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可以共享的学科范式。具体而言,探索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为《政治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高校《政治学》课程的核心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中却一直忽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科范式的建设,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作为其研究的最终目标,首次使政治学的研究与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人类社会各种政治现象的科学分析,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系统、最深刻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仅是解释世界的工具,也是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概念,为认识和改造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高校《政治学》课程内容不仅要介绍西方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更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置于核心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等结合起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科学原理,自觉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起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2.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政治理论和思想,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政治学》课程不能一味地关注西方政治学概念和理论,尤其是不能一谈政治学名著就清一色全部是西方的名著,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洛克的《社会契约论》等。在关注西方政治学名著的同时,还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类似西方的系统的政治学说,但诸如《论语》、《孟子》、《荀子》等典籍中孕育的德治、礼治、礼法合治、民本等宝贵思想,是当下构建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时所必须珍视的思想财富。

中国在历史上向来不乏提供普遍性话语的能力。譬如,儒家思想在古代东亚世界就享有话语权。政治学理论之中国范式的建构应该基于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文化底蕴。因此,应探索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摒弃“拿来主义”,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

3.在《政治学》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上的创新。首先,《政治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强调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政治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政治学的创新理论的形成,往往来自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通。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交叉学科逐渐增多,如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政治民族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因此,在《政治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上,要重视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培养学生能够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实际问题,为社会输送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践表明,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既满足了高校为了拓宽政治学科学生的就业领域,也突破了原有的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其次,突出对中国政治的理论和实践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是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这些都应该纳入到《政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全新政治景象;关注国家治理中面临的各种政治难题与制度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政治的伟大实践能够对接。

参考文献:

[1]吕嘉.中国政治学需要自己的学科范式[J].学习与探索,2008,(6).

[2]谢桂娟.政治学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2).

[3]丁士松.关于政治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篇9

一、军队心理服务各工作范畴的划分

目前,在基层部队开展的心理训练、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它们同属于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范畴,四个方面各有侧重,又互有交叉,只是在工作对象、功能、时间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了军队心理服务的不同工作形式。

在工作对象上,军队心理训练和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心理健康的广大官兵;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对象则是已经表现出不同程度心理异常的个别官兵。

在功能上,军队心理训练是增强官兵心理素质、激励军心士气、提升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心理教育的工作性质是预防性的,它是对广大官兵进行心理辅导教育,维护官兵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心理咨询对出现心理困扰的官兵及时进行指导与帮助,以预防严重心理异常的出现;而心理治疗更倾向于治疗性,是对官兵已经出现的心理异常进行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调整心理和行为。

在工作时间上,心理训练、心理教育可以发生在一个人一生中的任何时间段,军队心理训练和心理教育贯穿于官兵的整个军旅生涯,维护官兵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有特定时间的,是在当事人出现异常心理和行为时实施,其工作的开展一般是定时的,例如一周一次,每次一小时。

二、军队心理服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依据军事心理服务工作范畴的划分可以发现,军队心理服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同性质的两种工作,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任务、内容、方法等方面。

理论基础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内容,属于政治、哲学范畴;而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属于心理学范畴。二者在理论基础上的不同,导致其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也不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按军队的条例条令要求规范官兵行为;而心理服务工作则注重自我约束。同时,理论基础的不同还导致其实施工作时的角色定位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官兵当作教育对象,把自己视为教育者;心理服务工作则把官兵视为有着自身需要的“当事人”,把自己作为从旁提供帮助的服务者或协助者。

任务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调动官兵投身军营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保证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战备任务的完成;而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任务,则在于维护官兵心理健康,提高其应对压力、挫折、冲突的能力,培养官兵过硬的心理素质。

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侧重解决政治立场、思想观点等问题;而心理服务工作侧重处理和解决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自我中心、自卑等,其具体领域包括新兵适应辅导、官兵情绪疏导、官兵心理危机干预、老兵退役辅导等。

方法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多采用个别谈话、宣传教育、提供榜样、集体座谈、大会报告、实践锻炼等方法;而心理服务工作多采用会谈、讲座、心理测量、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方法。有些方法看似相同,比如二者都有谈话、讲座等,但这些方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的技术是不同的。另外,这些方法的具体工作原则也不尽相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有明确的价值倾向,往往要求旗帜鲜明;而心理工作人员不能代替当事人作价值判断,而是通过引导当事人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帮助其理清事实,澄清其价值观念体系中的矛盾,面对现实。

三、军队心理服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当然,军队心理服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也并不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两回事。基层心理服务工作作为现代军队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思想政治工作共同服务于官兵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它们在教育人的活动中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相渗透,因此,军队心理服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又是相辅相成的,这可以从心理服务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上表现出来。

心理服务工作为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军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一名军人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拥有健全的人格,如自尊、自信、勇于承受挫折、不怕困难等等。如果一名军人的心理不健康,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逃避困难和责任,不但会使他失去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心理服务工作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提供了新途径。第一,实施心理工作促使基层干部自觉地学习与运用现代心理科学中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知识,以服务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第二,借助于心理测量和其他测评工具来客观地了解官兵个性的状况,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更有针对性;第三,心理服务工作强调对官兵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心理工作人员一般不急于对官兵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价值判断,而是引导官兵进行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克服心理障碍,找回迷失的自己,增强生活的勇气。由于官兵不必担心领导的嘲笑和指责,敢于敞开思想,这就大大减少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阻力,为官兵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影响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吴武典等,《辅导原理》,台湾:心理出版社,1990.07。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国有企业工会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115-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也不断深化,在此背景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发展呼唤更高水平的企业管理,西方先进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的引入应运而生。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面对国有企业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困境,企业文化理念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为企业文化的中国特色化改造提供了载体。工会作为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排头兵,如何在发挥思政教育政治优势的前提下,引入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进而丰富思政教育工作,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课题。

1企业文化与思政教育的一致性

虽然企业文化属于管理学范畴,思政教育属于政治学范畴,但正是由于二者在许多方面的一致性,使得二者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二者间的结合也就成为可能。

1.1指导思想的一致性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在国有企业中无论是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开展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思想保障。

1.2工作对象的一致性

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对象。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以员工为本,并以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精神与行为规范作用于员工,进而对企业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在品质加以改造。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实现员工的思想素质水平的提高,同样体现出以员工为本的理念。企业员工作为二者工作的同一对象,更加密切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1.3工作环境的一致性

这里的工作环境既指精神层面的环境要素,也指物质层面的环境要素。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可以归属于质性管理层面,即通过精神与思想层面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的作用,实现对员工的激励,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二者在物质环境层面的一致主要体现在工作开展的方法中,如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讲座等方式开展。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致性为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作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排头兵――工会,更应该从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中汲取先进理念、抓住二者的一致性,进一步的丰富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

2企业文化建设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

2.1企业文化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载体

企业文化属于管理学范畴,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制度化以及与企业管理的结合使得企业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载体。在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中,会利用到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这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中的行为,很自然的将企业文化作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载体。

2.2企业文化丰富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

现阶段说服教育、疏通引导、调查研究、树立典型、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而企业文化则不同,其更强调的是文化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渗透。正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方式的不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3企业文化为思政教育工作营造精神环境

企业精神环境包含企业制度环境、企业舆论环境、企业精神文化环境。而企业精神环境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外部作用因素。因此企业的文化建设对营造良好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3国有企业工会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对策

3.1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作用

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企业文化的载体作用主要体现在管理与文化之中。首先,工会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规范化就要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载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制度化,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各种文化的集合,如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精神、企业的产品等,工会应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丰富文化集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企业的文化中,进而发挥企业文化的文化载体作用。

3.2注重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方式的拓宽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于其缺乏与时俱进的特性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企业文化理念的完善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革新提供了借鉴。工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中要注重榜样强化与隐性教育的方式与作用。

榜样作用往往代表着企业的正向发展,其与员工的生活也是最贴切的。榜样的强化是以榜样为载体的形象强化。工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树立榜样标杆,并强化榜样形象,使这种形象能够代表企业的价值与精神,进而潜移默化的辐射到员工群体。工会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显性的,而隐性教育的形式却容易被忽视。隐性教育是指存在于员工生活中的那些非正式的、非直接的、非公开的隐性因素,它具有“累积性”、“迟效性”、“稳定性”或“持久性”的特征。借鉴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隐性教育,能够更加深入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3强化企业精神环境建设

企业精神环境建设包含企业制度环境、企业舆论环境、企业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建立良好的企业精神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重要内容。

首先,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既是工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员工权利的需要,工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保证制度执行公平公正;其次,工会要善于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职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立良好的企业舆论环境;再次,工会在企业精神文化环境建设时要注重对企业精神的提炼,加强对企业员工同一价值观的教育。

4结语

工会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企业文化理念为工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践拓宽了思路。作为企业工会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注重与企业文化理念的结合,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思想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企业导报,2009(2):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