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3:03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1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H•加德纳博士曾提出:人类的七种基本素质是:语言、人格、音乐、空间、身体感觉、数学和逻辑。而作为造型艺术的美术,是用特殊的物质、材料和手段,通过塑造静态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感觉的艺术。由此,我认为其中至少有五种基本素质与美术教育直接相关,这种关联的意义就是在于不可把美术仅仅作为一种单纯的技能加以训练,而是通过美术教育,达到培养和促进人的身心素质发展的目的。

第一:语言

广义地说,语言是人们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工具,是人类的思维的外衣、感情的载体,包括口头语言、文字语言、音乐语言、美术语言、动作语言等。美术语言是一种世界性语言,通过在平面、空间的线条、形、体、色彩和各种图形,可以传达出学生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活动。比如:流畅的线条传达一种舒畅优美的内心感受;而折线传达一种苦涩、凝重的感受。色彩方面的情绪化传达更是明显,毕加索早年作品的蓝色时期和历来的粉红色时期,分别传达了他动荡忧伤和安宁甜蜜的不同内心状态和生活状态。

美术同音乐一样,也是一种世界通行的语言。由于它是一种直观形象思维,因此美术不仅可以起到交流思维的作用,还具有逻辑语言所不具有形象语言的动能。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其含义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思维发展规律是先直观形象思维,后抽象思维,美术作品更能成为他们描绘客观世界,表达思想感情,展开幻想和想象的“语言”。难怪新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大量美术作品,图文并茂,其直观性就不言而喻了。

学生通过美术技能的训练,通过美术基础课理论知识的了解,逐渐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懂得如何去分析、解读一些美术名作。用美术知识去认识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服装设计、商品包装、建筑装潢、环境艺术等,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对社会生活,特别现代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文化现象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二:人格

人格的健全与否,人格魅力的强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青少年时期的综合培养。自信、坚韧、善良、宽容、乐观进取,这些应该是构成人格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信心是第一重要的,自信心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显得比较突出。在我教的少年儿童以及参加美术高考培训的学生中,通过观察很明显学画的学生显得比同龄人更自在、潇洒一些,甚而时时流露出一种很强的优越感。

美术活动为青少年真正人格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年儿童美术活动的实质就是人格化的过程。在美术活动创造的实践过程中,包含了少年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领悟,以及把这一体验于自己的热情和生命加以描绘。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使真、善、美的熏陶得以人格化。正如马克思认为的那样,少年儿童绘画时,决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写,而是表现一个整体的世界,绘画是少年儿童的一种内部语言,少年儿童经常借助这一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美好的愿望、宣泄愤怒、流露忧伤。少年儿童的美术作品就象一面镜子,明明白白地映照出他们的思想和心态,以及对我们这个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而他们这些学过美术的大多数孩子的动作、语言、精神面貌比其他未学过美术的孩子更显得大方、舒展而自信。这不能不说是美术教育增强了他们的人格魅力。

第三:音乐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是灵魂深处的语言。灵魂借助于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和悲伤”。音乐语言的实质是和谐、是节奏、是身心的高度统一。美术教育中,美术作品的线条、色彩、形体的安排莫不与音乐有密切的关系。线条形体的起伏变化、疏密安排、色彩对比的强弱、色彩体系的有机搭配,使人在视觉上产生出节奏和旋律,获得音乐美感般的享受。我国敦煌壁画艺术那么庞大的气势,飞动的线条,大胆强烈的色彩,给人视觉以强烈的冲击,仿佛一曲博大精深的古典乐章。在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熠熠闪光。美术就是调动一切美术语言,达到形式和内容的整体性、和谐性。一副色彩绚丽、形象活泼的少儿习作,就像一首清脆的儿歌那样美妙动听。况且,通过各类训练课程的练习,学生的手、眼、脑及身体其他各部位协调一致、和谐均称,得到健康的发展。美术本身也是少年儿童喜爱的活动,像做游戏一样,每个人都是乐此不疲。而这些游戏包含了许多的规则,通过练习、参与,达到智力的提高。

第四:空间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2

素质教育在国内已经是闹的沸沸扬扬,但是与其对抗的是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可想而知:一路坎坷、很不乐观。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又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

關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2.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

3.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发展的根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需要。我国小学教育长期为应试教育倾向,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困扰,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应试教育的倾向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也正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中逐步明确、逐步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也是我们克服应试教育影响的总对策。

四、小学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办学方向上,重视三率,忽视学生终生发展。三率指的是及格率、优秀率、提升率。

其次,在培养目标上,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许多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实际操作中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美育、体育。

最后,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考试学科,忽视非考试学科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五、解决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

首先,国家应采取相关措施,大力加强教育改革,制订切实有效的教育方针,采取措施改善国民的教育观念,并有效调整对学生的考核和考察制度,要对学校进行大力监管,严抓假期补课等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法措施。而且,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手段,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再次,学校要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办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申明学校工作的任务及指导思想,提高全民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家长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课程;课程结构

中国分类号:G423.07

引言

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中的组成部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增强了学生的体育素养。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下,体育课程为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在积极改革中,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得以提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体育课程由原先的身体素质逐渐转向体育素质发展,并且在体育课程的内容、目标以及评价中都发生重大的改革,因此,为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中的体育改革,体育教师要从根本做起,以竞技体育为基础,以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动下,体育课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新的体育课程观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为体育课程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除此之外,体育课程在发展中要考虑诸多因素带来的影响,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体育竞技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不仅包括了体育活动,也包括了体育理论,其中,体育课程的含义以及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所谓的体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经验与教训,这些经验主要包括了在体育课程之外的经验以及体育课程之内的经验。并且在体育课程发展的过程中,把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使其成为有机结合体。

(二)体育课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隐蔽课程,这种课程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体育知识,并且在有组织、有计划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内容进行课程的实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育课程的实施。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体育教学观念对体育课程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教学观念得到改变,在以新理念为指导思想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发展有利于学生的体育教学观念。

(一)对体育教学中“重教轻学”的模式进行转变

在我国传统体育课程之中,教学观念主要采用单一的方式,往往会形成学生在教师的思想中前进,在教师的思想中发展的局面,这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与动力,会使学生在被动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从而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1]

(二)对体育教学中“重传授轻发展”的模式进行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这种情况虽然使学生对体育知识与体育文化有所了解,但是却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了忽略。在素质教育理念中,教师要对此现象进行改变,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体育课堂中,要积极唤起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体育知识由传授向发展进行转变,从而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又能对自身起到良好的放松作用,对智力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与此同时,对体育教学方式进行转变,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康的身躯。[2]素质教育理念中的体育课程不单单是针对体育教材,而是在利用体育教材的辅助中,把教材中的功能得以发挥,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体育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模式进行转变

在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会传授学生体育动作与动作要领,而对于在体育运动中学到的东西,很少有教师教给学生。虽然很多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学会很多体育技能,但是大多数学生不会利用学到的技能进行身体锻炼,也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忽视了学生学习时的动作要领,没有告诉学生这些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的过程,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对体育教学中“重统一轻差异”的模式进行改变

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需要学生按照相应的模式与格局进行发展,但是,现如今,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往往会比较重视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种情况会从根本上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3]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课程在改革中要改变传统“重统一轻差异”的基本模式,要根据学生的性格与特点进行教学,只有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中才能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潜能与特长,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模式

(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清晰化

体育教学作为一项具有目的、计划的活动,在课程改革中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在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中进行制定教学计划,从而在开展中具有方向性。教学目标作为整个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是评价体育课程是否顺利改革的标准,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中,要实行体育教学的清晰化,根据教学的对象以及教学的对象的水平进行划分,其中,体育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分别为体育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体育教学目标的社会性、体育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以及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这四个表现形式中,体育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层次的系统。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合理化

体育课程不单单是对体育知识进行积累,更重要的是对体育方法进行总结与讨论,要想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就要使体育课程改革更具合理化,并且要认清课程结构的主要影响要素。[4]体育必须课与选修课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相互配合与相互结合中进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

结语: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下,体育课程作为诸多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只有在传统课程的模式中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因此,在对此改革中,要对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拜托课程的惰性特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我国体育课程以及体育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4

论文摘要: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根本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真正彰显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放眼天下大势,纵观古往今来,多少国家衰败破落,多少民族复兴崛起,究其根源在于它拥有怎样的国民素质和智力资源;没有科学的教育观,国家和民族也就失去了兴旺发达、永续发展的根基。回顾共和国60多年的教育发展,可谓是成就辉煌;走过21世纪第十个年头,共和国的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样,也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是对教育真理性的回归,是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根本目标

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教育目的要取得与人本身价值追求的统一。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即人的发展不论从类整体还是从个体而言,都表现为一个不断满足需求的无限发展过程。从发展观来说,任何一个时代的个体或群体都不可能在自己的时空条件里完成所有知识的积累和创造,连接历史、现在和人类未来的教育对人的发展而言必不可少。因此,教育和人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问题;从价值论来说,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意味着合目的性,实践方式和手段、结果要与其需要、预期和追求相一致。所以,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讲应是对人的解放,使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不断得到展现。由此,教育目的要取得与人自身价值追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观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世界整体趋向论、社会协调发展论和历史进步主体论。其中,历史进步主体论,就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表述为: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等;恩格斯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把全面发展的人理解为:具有全面知识的、受有全面训练的人,即能够作所有一切事情的人;进一步提出: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经典理论作家的这些论述,不仅阐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而且指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根本途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中国伴随着古代历史的辉煌、近代百年的痛苦和现代积极的探索与开拓走进了21世纪。《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趋于多样化,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集中人民的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教育回归本真的科学理论指南。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这一科学理论的贯彻和落实。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谈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我们不能幼稚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和教育观,从而去片面地妄言科学的深邃。马克思主义的思维从来都是辩证的,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既包括了单个个体的全面素质,又包括了整体人类的历史进步,二者是互融统一的辩证关系。素质教育本身就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实施素质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握其根本宗旨。第一,人的发展是自由发展。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是自觉、自愿和自主的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的发展,是为了人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社会进步的发展。因为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拓展,人类逐步限制、克服、消除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对自身发展的制约或将其置于自己的掌握控制之下,社会每个人都处于一种自主、自觉的状态中,从而以自己的愿望、兴趣和爱好发展自身各方面的才能。第二,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展示过程,亦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充实、拓展过程。这种发展包括了个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对此,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性。”[2]第三,人的发展是充分发展。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人在摆脱了各种内外在盲目力量的束缚,使自己的各种需要、能力、活动、关系得到极大程度的丰富和发展,它是人的潜质、潜能在新的条件下的更进一步拓展和显示。第四,人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个人自身内在各方面的关系的协调与优化。人类在自身发展的最初时期,各方面关系在生产力极端不发达条件下处于天然的和谐状态。后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的各种关系逐步进入了不和谐状态。当人从自然与社会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再次处于协调发展状态,这就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本真回归。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对于科学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政府顺天应人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内容的素质教育,必将最终实现中国人最深沉的夙愿和最美好的理想。

三、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价值取向。素质教育不仅要注重人的智力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还要更加注重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雅审美情趣的养成。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学生当做纯粹的“工具人”来培养,不能把教育者——教师当做实现这个工具目的的手段,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扼杀了教育主客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育家劳伦斯·库比在《教育中被遗忘的人》中提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尽其可能成为一个具备完全人性的人。”因此,回归教育本真,实现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坚持“求真与扬善”的和谐统一。

科学精神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智力动力。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中高度重视和努力传授科学文化和技术知识,科学技术是人自我解放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中自觉遵循和运用教育规律,科学高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教育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科学需要去发现,技术需要去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根据教育主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发现新问题、揭示新规律、取得新成果。

人文精神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等。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中始终把人置于核心的位置,维护人的正当权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逐步向着更加符合人类本性的价值取向演进,最终达到高度和谐的理想境界;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中尊重师生、理解师生、关心师生、爱护师生,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是人与人以通识为媒介、以智力为基础、以情感为价值的互动交流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归教育本真,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回归教育本性的过程,就是通过素质教育实现人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过程,即素质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探求真理、获取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性和社会的和谐统一。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精神,服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又必须坚持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进步。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5

关键词:分层施教;高校;体育教学;运用

1分层教学的概念

学生的智力水平、理解水平、接受程度、心理素质等存在着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素质水平高的学生得不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素质水平较低的学生也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分为以下4个环节。(1)学生编组。学生编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程度、心理素质等,将学生进行编组,一组是按大纲的基础内容进行教学,一组是按略高于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一组是按较高的要求进行教学。当然,分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理解程度等随时进行调整与变化。(2)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对教材的大纲与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与研究,并归纳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哪些是略高于大纲基本要求的、哪些是较高的学习要求和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3)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教学内容,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4)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层次学生不同的素质水平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进步,使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

2分层施教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2.1有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所有学生的教学目标相同,素质较高的学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剩余时间或休息或自己进行更高要求的训练,由于没有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提高较慢;而素质较低的学生,接受过程较慢,训练起来也较为困难,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分层施教,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素质较高的学生得到更大的提升,素质较低的学生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与要求,实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推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进步。

2.2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每节课教师采用的是都是一种教学方法、一样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也得不到提升。分层施教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层次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深挖教材,并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灵活地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这给教师的教学任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和随机应变能力,增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促进了教师个人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3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一对多”进行讲解,学生进行练习提升。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单调、枯燥。素质较高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所学内容,剩下的时间或休息或进行其他的体育项目,素质低的学生由于难以掌握所学内容,缺乏合理的指导,自信心受挫,逐渐对体育运动失去了兴趣。这很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分层施教模式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组教学,学生得到了有针对性的指导,较快地掌握了所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4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对体育项目进行练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较少,学生只是一味地进行体育项目的练习,很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分层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制定中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目标及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5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师生之间沟通较少,学生对教师也是敬而远之。分层施教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与目标,学生与教师之间正面交流增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的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3分层施教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1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合理分层

高校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每名学生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体育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与学生进行面谈沟通,并通过体育素质摸底考察等,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3组,一组为体育素质水平较高的学生,一组为体育素质水平中等的学生,一组为体育素质水平较差的学生,并根据每组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3.2制定科学的分层目标、分层内容及分层作业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后,高校要摒弃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作业等。对于体育素质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制定更高的教学目标,除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外,还可以拓展其他技能,使其得到优化,布置作业时主要以所学技术的实践应用为主;对于体育素质水平中等的学生,以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为目标,布置作业时以熟练掌握所学技能为主;对于体育素质水平较差的学生,以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为目标,布置作业也已掌握所学技能为主,同时也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熟练掌握所学技能,并向高层次努力。这样实现了差异化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3.3实施评价分层,建立以促进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目标

分层施教模式由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分层,学生评价也应当实施分层。评价结果可根据学生的考勤情况、体育技能的提升情况、参加锻炼情况等得出。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及内容不同,对学生评价应注重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学生不同的体育素质的提高,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的努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评价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

3.4高校实施分层教学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高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制定中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探索问题的创新精神,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锻炼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育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有利于分层施教的正常开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3.5分层施教时,要及时调整分层的教育状态

高校体育教学在实施分层施教时,学生的体育素质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有的学生提高较快,有的学生提高较慢,这就导致了同一组的学生出现了体育素质水平差距较大的现象。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并对分层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

3.6分层施教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

分层施教是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组,这并不等同于传统的优良差生的区分,只是换种方式使自己得到更好的提升与进步,形式上不存在优劣之分。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低层次的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失去体育锻炼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强调学生的进步是评价的标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6

关键词:教育本位职业教育素质本位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57-0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什么作为培养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教育的本位问题。“二战”后,教育本位观经历了几次变化,这些变化与教育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把握这些本位观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厘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明确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一、教育本位观的嬗变

二战以来,教育本位观经历了一个逐渐的嬗变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几个阶段:(1)知识本位观(“二战”后至70年代);(2)能力本位阶段(70年代至90年代),(3)人格本位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4)素质本位阶段(世纪之交至今)。{1}

“二战”结束后,百废待兴,人们希望迅速恢复经济,于是要求教育承担起赋予人一定知识和技能的责任,教育被赋予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的重任。教育恰恰迎合了这样的需求,其培养的人才在当时市场上供不应求。{2}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迅速恢复经济,对教育的理解,即有知识就是有能力。因此,培养有知识的劳动力成为教育的唯一目标,即以知识为本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导致大规模失业,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变得更高,人们认识到知识并不等于实践中的能力,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被人们所逐渐认同。能力本位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岗位能力本位,以毕业就能上岗为目标;二是强调关键能力,可迁移能力,以胜任职业群为目标。{2}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渐渐发现能力本位也存在局限性,能力是受思想品质及人格制约的,思想正确、人格高尚,则能力越强,对社会贡献越大;思想错误、人格卑劣,则能力越强,对社会危险越大。针对“能力本位”的缺陷,“人格就是力量”被认同,以人格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开始出现。在我国,它是自古以来伦理本位传统在当代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是在积极反思当前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及核心问题更深刻的理解。

但人格本位与以往的各种教育本位观一样,仍然是单一的本位观。对于简单事物,单一的本位观也许是适应的,但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社会现象,单一的本位观就表现出局限性。在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分化为主的知识量倍增发展为以综合素质为主的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这一全球化变革趋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近20年来,素质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反思和改革,已产生了不少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素质教育的概念也不断出现在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文件与法律条款中,上升到了政策与法律的层面。因而,以综合性的素质为本位的教育观越来越为社会与教育界普遍认同。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到素质本位,是人们在不同的历史与文化阶段,对教育核心问题不断深入地认识历程。不难看出,这个历程遵循着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从客观到主观、从物到人、从单一到综合的认识轨迹,一直把教育的注意力和着力点落实到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上来。素质本位的综合性特征,反映了素质本位是知识本位、技术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继承与发展,它不排斥知识、技术、能力与人格,也不排斥信仰(当然不是宗教或消极的信仰,而是积极向上的信仰),而是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与全面发展。而且,根据某种特定的环境和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强调某种教育本位,也有其相对的合理性。这种教育本位观的发展对我们教育改革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应该起到指导作用。

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向

不同历史环境下的教育本位观直接影响着当时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向。那么,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的职业教育改革应遵循怎样的教育本位与目标取向呢?我们认为:

1.要十分强调技术应用能力取向。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我国制造业蓬勃兴起而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作为劳动力大国,我们需要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多年来,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精英形态严重忽视了学生能力与技术的培养,学生高分低能,知识性人才与技能性人才比例倒挂,出现了教育目标与经济建设严重脱节的局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正是改变这一局面的重要契机。因此,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3}其中核心观念是强调“技术应用能力”。

技术应用能力是不能直接从书本中来的,它只能从工作实践中来;它在知识系统上不是来自学科体系的要求,而是来自工作过程的要求;它在培养方法上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应强化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活动。2006年,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又提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4}所谓工学结合,就要与具体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结合。结合的有效方法可以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就是要导向工作过程中技术技能要点的学习与训练,任务驱动就是要驱动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这些模式或方法都是从工作过程中获取技术应用能力的具体方式。因而从典型的工作过程中分析归纳出职业技术技能要点,进而掌握这些技术技能要点且能实际操作,还要掌握与这些技术技能要点相联系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这种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与改革措施完全是当前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结构与层次的要求。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应时代之所需,急形势之所急,切实把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做足,这无疑是当前我们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

2.要最终实现技术应用能力导向下的全面素质取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这里对人才的要求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高素质,二是技能型。按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强调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等都是十分必须的。但按照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这些措施显然是不够的。从教育的本位观来看,这些措施强化的还只是以技术为本位的教育导向。尽管技术素质也是学生生存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素质,但毕竟不是全面素质。强化技术本位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绝不是高职教育的全部要求。它反映的只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取向,绝不是高等性和教育性的全部取向。因而我们在克服一种倾向的时候要防止可能出现的另一些倾向。

时下,人们往往容易以就业率为职业教育的简单目标。其实就业问题更根本的是一个岗位问题,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整体上主要的并不是教育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就业问题看成是教育的问题或责任而忽视了社会的问题或责任。只以就业率为简单目标,就会忽视教育与培训的区别,忽视就业质量、发展后劲、转岗能力及社会适应的广泛性等问题。从教育的规律来看,以经济需求为导向似乎更符合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人们往往以为市场与企业最需要的只是能“提锅上灶”的技术技能。其实企业是分层次的,他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有层次。“职场”用人有一种“冰山理论”。该观点把人的个体素质比喻为浮在海洋中的冰山,把显现在水面以上的部分看成是人的知识和技能,沉在水面以下的更大的部分看成是人的综合素质与人格。一些“急功近利”的小企业用人成本低,只看重显现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强调技术技能素质,要求员工能“提锅上灶”即可。而很多高层次的大企业讲人力资源的全面素质、发展后劲及资源的储备,因而看重沉在水面以下的更大的冰山底部,即人的综合素质与人格。认为技术技能素质固然重要但可以自己培养,而全面素质与发展后劲是更为难得的。

人们往往以为当前倡导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是国外引进的新东西。其实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上、甚至全面否认教育的“十年浩劫”时期也有过以重点工程、核心机械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那种模式之所以后来被否定,就是因为它否定了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把教育变成了简单的学徒式培训。学物理的只学“三机一泵”,不要求掌握基本的力学、电学、热力学知识,不能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因而遭受了历史的遗弃,成为职业教育的深刻教训。所以我们现在倡导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时,千万不要简单地回到过去的水平上。而是要特别注意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化改革与创新,切实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系统的职业教育与单一的职业培训的关系,历史性、创造性地提升上述教学模式的教育层次。

如此看来,我们在强调技术应用能力导向的同时,还要在培养目标上正确处理技术应用能力主线与提高全面素质的关系、技术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关系、形成专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技术操作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关系、行业针对性与知识宽口径的关系;在就业目标上正确处理就业导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等等。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在经历了初始阶段后,现在已进入职业技术能力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十分强调职业技术素质的培养,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阶段的教学改革工作。同时眼光还要向前看,还要面向更成熟的全面素质教育阶段,即以职业技术能力为主导的综合素质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特别强调综合素质或全面素质的培养,实现技术应用能力导向下的全面素质取向。在教育的本位观上,由技术本位回到以素质为本位的教育观上来。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研究项目成果,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D047)]

注释:

{1}卢洁莹,马庆发.论职业教育观嬗变的哲学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

{2}匡瑛著.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章汛.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的目标导向.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5)

2.章汛,杨敬华,李之群,龚谦.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7)

3.章汛.关于教育本位观的深讨.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9)

4.章汛.高职学生的行为表现、素质特征及教育导向.经济师,2011(6)

5.李之群.素质教育再探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7

一、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以自己的灵魂塑造他人灵魂的职业,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为人师表,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都应作为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师比其他行业人员更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

2.要有现代教育观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人才观强调了人才应有的基本要求,但不是单一的模式,要有层次和个性;教学观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着重开发学生的智能,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质量观指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基本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最终能经受社会生活实践的检验。

3.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理论、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对承担人类文明传播使命的教师而言,知识更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任务,必须有更高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

4.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对传统教育进行一场系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改革必然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十分重要。

5.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实践能力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主要因素,为了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革,教师就要学会适应环境,积极利用各种环境变化和各种信息,主动灵活地调整行为,从而能在各种环境中做出应变反应,取得主动地位。

6.要有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素质教育的实施,心理教育很重要。教师应该具有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要有对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鉴别、诊断能力,善于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看待学生的各类问题,并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二、目前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待转变。(2)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不足。(3)知识面狭窄,不具备宽广的和深厚的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欠缺。(4)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能令人满意,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1.学习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观念决定行动。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和教育观,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实行。

2.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

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购置教学设备、增加图书、实验器材等等;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真正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最使人羡慕的职业”。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德、能、勤、绩,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以教学成绩来判定,这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因此,必须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尤其要注重长期以来忽视的师德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制约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

4.引进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

竞争机制的有效引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制度,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二是在分配制度中强化素质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提高;三是完善优秀教师奖励制度,造就一大批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

5.加强在职进修,确立终身教育观念和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是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和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在职进修工作,并形成一种制度。教师也要珍惜和把握再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6.开展教育科研,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8

一、学校体育促进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人的素质是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根椐辩证唯物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统一的观点,把素质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下面就这三个层次分别加以分析。

1.学校体育和生理素质。

生理素质是人素质的基础和载体,是素质发展的物质前提,为素质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的生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影响。对中学生来说,体育锻炼是最重要、最积极、最经常的影响形式之一。学校体育对提高中学生生理素质提供了重要途径,科学的,经常的体育锻炼,对人特别对正在发育长身体的中学生的生理机能、体格、身体素质的健全发展效果特别明显。学校体育应把增强体质作为首要目标,根椐中学生身心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手法,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育体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发展。

2.学校体育和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等方面素质。过去由于我们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研究,使学生身心特别是心理素质没有很好发展,在学习世界各国学校体育的过程中,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开始从多角度去揭示学校体育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的系统,进一步明确树立起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使学校心理教育纳入正轨。

学校体育教育过程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体育教育的鲜明特点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内容丰富多采,适合青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能吸引他们积极参加。又由于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群体成员为了在比赛中取胜,往往能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以便同别人展开竞争,则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通过竞争与合作,学生学习成绩诸要素和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充分显示和健全发展。另外,教师高尚的人格,积极负责的态度也会使学生情感得到提升,个性心理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精心设计,科学组织体育教学并注重教师自我形象完善充分挖掘整合,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3.学校体育与社会文化素质

社会文化素质主要由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构成,学校体育对这几方面无不起积极的作用。

文化素质包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学校体育的独特功能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人的生理机能。通过体育运动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另外,体育教育所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等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及为有利的。

道德素质见诸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多个方面。教师的教,结合教学内容,运用以理导人,以形动人,以情感人,以严律人,以及运用自已的人格和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同时对学生不断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提高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学校体育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学生间都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师生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合作,共同遵守纪律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等等,都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因素。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学习各种思想、品德准则和规范。

审素质包括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体育本身是一种健与美的统一的活动,体育锻炼能使学生体魄健美、体型匀称、姿态端正、动作矫健,这些既是健康的标志,又是人体美的表现。学校体育能以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表美和心灵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热爱美、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气势美、教学中教师示范美等等。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美的原理,把学习过程变成审美过程,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体育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若干构想

当今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要适应社会,适应学生,也必须转轨,改变过去的学校体育目标的单一化现象,使学校体育教育素质化。

1.学校体育须面向全体及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在应试学科的学习上,体育在学科中没有应有的位置,甚至有的地方连体育课也被占用,更谈不上育人了,以致形成学生身心畸形现象,当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既是学校体育的根本方向,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使具有不同体育基础的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育教育,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自已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进而把自已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事业的成功者。这正是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期盼,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希望在教师”。如何使体育教育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这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为内化,内化在于主体能动性,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顾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发展个性,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2.学校体育评估的综合性。

学校体育的评估是根据学校体育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定性、定量的分析。随着学校体育素质化,也应建立自已的评价体系,它应该具有综合性特点,就是在评价体育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时侯,建立全面的质量指标,不只看其身体素质、形态和机能变化,不只看其一般技术、技能的形成掌握,而应该把学校体育中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体育兴趣、情感、习惯的形成及学生参与锻炼的普及率来全面评估。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9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实践模式;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困境下,大学素质教育如何实现更有效地推进?最近读了朋友给我推荐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赵作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感触颇多。该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及其团队在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上的大胆创新。这些创新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概念术语的新阐释

概念术语是研究某一类现象的概括性表述,是构建理论的砖石。当一个已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某种新的现象,或者它与某种公认的理论在逻辑上出现严重矛盾时,就需要对阐释该理论的既有概念术语进行全面审视,对它进行修正完善,或提出新的概念术语,否则,科学与社会发展的新生因素就得不到理论上的合理解释以及实践上的有力支持。该书在概念术语的创新主要反映在:

1.“素质”概念的新解释。在我国,关于“素质”的界定与分类甚多。该书将素质内涵界定为“以人的先天遗传为基础的、最初以潜质形式存在的、经过后天开发内化而成的基本品质”。素质的基本属性有三:一是遗传性,即以先天遗传为基础;二是内隐性,即以潜质形式存在;三是可塑性,即通过后天开发内化而成。关于素质的外延,该书不囿于权威观点所主张的知识、能力、素质“并列说”,明确提出素质由观念、品格、能力、知识和方法“五大要素”构成的观点。这种见解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即素质教育必须承认并尊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素质基础与素质差异;必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潜质有针对性地开发;必须为每个受教育者的素质内化提供必要的条件;素质教育要同时从培养学生的观念、品格、能力、知识和方法等五方面的素质着手。

2.“成功”概念的新界定。将“成功”概念引入教育学领域是该书最具特色的亮点之一。该书认为“成功就是实现积极的、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人类一切有目的的积极的实践活动,都是对成功的不懈追求”。该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生成功的三大基本规律,即“成功的社会价值规律”、“成功要素定律”与“成功素质决定律”。这些规律表明:个人对人生目标的积极追求并实现成功,必然促进个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必要的主客观条件;人的素质与成功之间具有必然联系,即在一般情况下,人的素质高低与其成功的可能性及实现程度成正比。

3.“成功素质”的新提法。按照素质与成功必然联系的逻辑线索,该书第一次提出了高等教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成功素质,并对其本质及其特性进行了阐释。作者认为,一个人再全面、再优秀的素质,也不是成功素质。只有当这些全面、优秀且个性突出的素质与自身所追求的目标相关联,并在追求成功中发挥关键作用,才可以称之为成功素质。提出这一概念的价值有三:第一,突破了一般意义上对素质的种种“泛说”――如综合素质、优秀素质、全面素质等;第二,明确了素质作用的目标指向就是追求成功,使一般被人们描述的空泛素质有血有肉而生动鲜活起来;第三,揭示了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与价值取向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能够成功的人才。

4.“成功素质教育”的新理念。立足于“素质”、“成功”与“成功素质”的基石,该书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认为大学素质教育就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素质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相对于传统的仅注重专业素质培养的高等教育,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追求的是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个性素质与共性素质的和谐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充分显示了育人思想的先进性和教育改革的创新性。

关于素质、成功、成功素质等概念的创新,为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也预示着大学成功素质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

二、理论体系的新构建

该书作者以其严谨的逻辑路径,从分析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内容、核心观念与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不惜重墨地进行了专门论述,从而构建起一套新的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即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大系统、三大要求、四组课程、五大体系。

1.一个目标。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对学生成功素质的培养,确保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即“学好一个专业”、“掌握两项基本技能”(外语、计算机)、“夯实三项基本功”(练好书法、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四项基本品质”(笃志、博学、崇实、拓新)。

2.两大系统。成功素质教育将成功素质分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两大类。专业素质是指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性的优秀素质体系;非专业素质是指不具有专业特性但同样是实现成功所必备的优秀素质体系。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相辅相成,都是成功的必备素质。所以,成功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两大系统。

3.三大要求。成功素质具有先进性、独特性、目的性、系统性、自控性和创新性等基本特征,实施成功素质教育有三大要求:一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突出人才的复合性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三是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四组课程。课程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必须构建四组课程,即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主修课与辅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构建这四组课程的基本原则是:强化核心专业理论课与核心专业实践课,加大辅修课与选修课。

5.五大体系。成功素质教育的五大体系是实现特定成功目标所必需的优秀素质体系,包括观念体系、品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以及方法体系。在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中,观念体系居于核心地位,是成功素质的灵魂。

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中,作者有许多新颖的观点与精彩的论述。如“培养成功人才是当代大学核心竟争力的集中体现”,综观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培养出大批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等成功人才;“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作者认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成功素质……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缺少哪一笔,这个字都不能成立。起初,我曾对“非专业素质教育”这种陌生的概念不以为然,但细细品来感到,对“专业以外的素质”给出一个什么恰当的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或许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教育观是反映教育理念及其价值,介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对教育行为具有导向和牵引作用的一种主张。对教育观的讨论,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育观,对包括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观、教学观以及质量关等,有着别样的解读。我认为,这些观点有不少是具有创新性与启发性的,期待这些观点能够引发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新思考。

三、实践模式的新探索

长期以来,我国不同层次的学校之所以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步履维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敢在行动上“动真格”。我对作者及其团队的办学情况未作深入考察,因而对成功素质教育的实践情况不敢妄加评论,但透过这部著作,又能管窥一斑。该书“实践探索”篇中所述的许多实际举措,用“开先河”一词来形容毫不为过。这些实践不仅反映出作者及其团队的教育智慧,更展现了他们在教育改革上开拓创新的勇气!该书在成功素质教育实践模式中的创新主要有:

1.“同步推进”的培养方案。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中是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这种“一条腿走路”教育,该书把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表述为“两条腿走路”的教育。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教育,从整体上将现代大学教育由专业教育变成综合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根本途径。书中关于“同步推进”的实践探索,为高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案例。

2.“素质导师”的制度安排。为确保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作者探索并推行了素质导师制。从作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素质导师制是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众所周知,辅导员制度是上个世纪50年代在我国高校中逐步推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后来又将学生事务管理纳入其中。在今天,这种制度很难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导师制主张的“以素质导师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的,以非专业素质教育为重点”,把对学生的生涯指导、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纳入育人体系,有利于学生自觉内化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修补素质缺陷,可谓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可以认为,素质导师制是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一次新突破。

3.“素质学分”的评价模式。我国现行的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素质教育测评制度与测评体系。高等教育从专业教育走向综合素质教育,关键就在于建立与综合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测评模式。该书作者抓住这一关键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素质学分制,这是对我国高校学生评价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传统的以课程分数的形式或者以一般学分制的形式评价学生,从本质上讲,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为什么有的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好但走向社会后作为不大,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却能成就一番事业?根本原因是测评模式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我十分同意作者关于测评模式对教育活动具有“指挥棒”作用的说法。我认为,只有推行素质学分制,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推进。从论著中可以看出,素质学分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我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素质学分制的全面推行,必将引发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10

由于培养方案及教学环境不同,工科院校培养的教育技术人才具有不同于师范院校及综合院校的特性,就业率偏低。本文研究并确立以提高其就业能力为目的的“通专结合、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贴合各类现代企事业单位技术岗对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提高其就业能力,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并提高其市场接纳率。

关键词:

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模式;就业能力

一、制订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根据往届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及就业相关企业对毕业生能力及素质的反馈,在对企业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以“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此目标确立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通专结合、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1.确立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围绕“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培养目标,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在与国内其他开办此专业的工科院校进行交流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确立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专业发展道路,确定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的的,借鉴CDio、能力本位和产学研教育模式的“通专结合、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社会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个人道德素质以及各种就业能力。

2.确立人才培养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向根据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质量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社会服务为宗旨、互惠共赢促产学合作”的四大人才培养理念。根据前期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划分“教育游戏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影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育培训”四大人才培养方向,并根据这些方向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指导后期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模块划分重组。

3.构建“厚德博学、厚基础、重提高”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前期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将对学生的培养划分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两个阶段。根据这两个培养阶段和前面所确立的四大人才培养方向,以“基础性、全面性、服务性、灵活性”为原则,以“厚德博学、厚基础、重提高”为主线来构建课程体系。“基础性”是指课程体系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逐渐辐射其他课程。“全面性”是指课程建设要以四大人才培养方向为导向,四大研究方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课程。“服务性”是指课程体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真正实现为教师、学生服务“。灵活性”是指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课程资源要便于二次开发,最终达到课程体系服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4.构建架构于“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之上的理论教学体系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之后,架构基于“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之上的教学体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围绕“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来进行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5.构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项目实践、校企合作”四维一体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本文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项目实践、校企合作”四个维度出发,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验教学——学生从学习教育技术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知识课程入手,通过实践教学,具备基本实践能力,能独立自主地解决一些初级问题。课程设计——学生已经接触本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群,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制订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从而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实践——学生逐渐开始接触各类中小型甚至更高级别的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体会团队项目开发的流程,包括角色扮演、团队协作等,有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校企合作——学生通过实习的方式参与到对接的企业中去,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可以结合企业需求来完善自己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6.建立“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谋科研、以项目推实践”的产学研合作教师队伍从“加强师德建设、提升专业素质、实施名师工程、引入企业教师”等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融合本校教师和企业或科研单位实战工程师的教师队伍,形成“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谋科研、以项目推实践”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文理融合、理实并重的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根据专业特色对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构建完备的师生异步交互体系,以学生的实时反馈来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和专业化发展。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助于解决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和机会。

7.构建“课程导入、课堂渗入、日常融入”的人文素质培养环境在摸清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研究其形成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课程导入、课堂渗入、日常融入”的人文素质培养环境。通过专业人文教师的“课程导入”授课方式来灌输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通过本专业普通教师的“课堂渗入”来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通过邀请社会及学校的优秀模范开展讲座等“日常融入”活动来加深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在“三入式”人文素质培养环境下培养出的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校期间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高,能掌握更多的技术,自身技术应用能力强。学生到企业就业后能快速融入集体,业务素质强,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较高的职业道德,能被单位赏识和重用。

综上所述,针对企业对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本研究制订了以“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此目标确立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改革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和人文培养环境,实施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实施,大大提升了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这对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晓娜.教育技术学专业中《摄影基础》课的作用与教学改革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李煜科,徐佳琳,王晖.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