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5:34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

一、时代呼唤美术素质教育美术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学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但是,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与真正的素质教育存在着诸多偏差。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陪衬和摆设。学校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和充足的美术设备。美术课起着点缀的作用,可有可无,存在着被其它文化课兼并的危机。美术教育根本没有它的地位,不能实现它的价值。第二、学校美术教育集中于培养少数计划参加升学考的美术尖子,名义上是兴趣小组或美术特色班,走的却是应试教学的路子。第二种情况更为普遍。它把美术教育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尽管有时也带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但它忽略了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能发挥中学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在这样的美术教育现状下,不敢想象会给培养我国下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带来多大的影响。时代呼唤中学美术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二、中学美术素质教育的内涵中学美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能力的提高发展。但这只是美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它真正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正如美国艺术教育家马丁·杰史逊在其《创造性》中所说:“一谈到艺术教育,我们总谈到技巧,我们不要忘记通过艺术,还要学习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公道等等,这就是艺术教育,我们应当教艺术。艺术是一种预兆的语言,它把人类的未来展示给我们。艺术把我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艺术也是钥匙,它能打开一个浑沌世界以外的大门”。因此,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三、中学美术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还有一个过程,有待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强化:首先,纠正美术教育观念上的偏差是关键。也就是说要先做好人的工作,要让教育者对现代美术教育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了解美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少做一些表面文章,不要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做的却是应试教学的文章。只有做好教育主导者的工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美术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施。其次,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顺利进行素质教育的保证。要一改过去那种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的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第1.进行各类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系统教学,实行“宽基础”的教学模式。各类不同的美术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艺术评议系统。如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的艺术语言都各不相同。又如欧洲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也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系统。我们只有以“宽基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各类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都有最基本的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领悟其美感,更好地接受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认识世界。不再出现现在许多中学生看不懂西方现代派著名美术作品的现象。同时,也能为学生以后继续进行艺术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有利于全面、自由的发展。另外,学生在学习、掌握各种美术知识技能过程中,也更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第2.注重引导学生领悟和创造美术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人们认识世界,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手段。许多美术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的感人效果,是言语、文字所无法描绘的,只能用心去体验、去触摸。如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画中通过描绘几个在田野中弯着背拾稻穗的老妇人的形象,及使用大地般静止深重的构图,使画面肃穆而高尚,反映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与同情。令观者也瞬间肃然起敬。所受的振撼是用言语所无法达到的。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感悟生活,逐渐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与修养。第3.适当的教学方法是美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在中学美术教育中,除了采用一般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外,最主要的是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教学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随从老师,教师以理性的讲解把前人优秀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现成地接受先人的典范成果。而“悟”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使学生潜在的灵明与自由得以充分的发展。教师教学忌理性灌输和讲死道理,要留有疑点、空白处,留待学生去琢磨、开发和领悟,去挖掘学生的潜力。我们在美术教学方法要坚持“教”和“悟”的对立统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现“教”“悟”合一。综上所述,我国中学美术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我们只有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树立它应有的地位,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育人优势,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2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入手,通过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克服以往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坚持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特性的基础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其次是改革教学计划,注重提高人才素质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推进专业模块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第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更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掌握所学的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3

高职院校的成功通常源于策略成功,而失败通常源于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标准化,包括教育产品、教育技术、管理作业三个方面的标准化。高职院校只有各个管理单元清楚“应是什么”,每位员工明白“每天的每件事”、把握“我要怎么做”的要义,才能在大规模内涵式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高职院校急需在推进内涵建设中,充分认识标准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与纠正标准化中的问题,切实把标准化作为内涵建设的核心并加大工作力度。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含义

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学校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要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因此,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标准化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标准化的重要性分析

(一)高职教育增长与发展的矛盾突出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系统内的发展不平衡,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过高的目标和超过能力的许诺使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过高,人们的就业观念和社会现实相脱离;三是教育财政预算跟不上教育的投资需要;四是学校规模扩张和内涵建设没有同步发展,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适应,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课程建设跟不上形式,部分学生学非所用和用非所学。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离,失业和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二)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大多数是在中专的基础上升格起来的,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上,与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下对高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其原因一是办学定位不准,目标不明。办学理念上追求大而全,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圈地发展规模上,教学模式上沿袭本科的压缩,造成学生在理论上比不过本科生,在实践动手上比不过技校生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二是盲目扩大规模,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教学质量。某些高职院校由于教资力量、教学资源跟不上规模的发展,只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其结果是学校越办越差进入到恶性循环的圈子。三是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老化知识更新慢,跟不上时展和技术进步的步伐。

(三)本科高等教育对高职教育的挤压

随着大众教育时代的到来,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同样越来越凸显。为了摆脱困境,本科教育开始向职业教育渗透。他们通过专业甚至职业训练,使学生掌握就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底蕴深厚、条件优越,品牌效应强,只要他们在课程上具有一定的就业取向,其竞争优势就会大大强于高职院校。

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标准化的特点

(一)复杂性

目前,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标准化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东部,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建设起步早,已完成资源整合与校区建设,规模大、面貌新、质量高、就业好,内涵建设的重心已从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向开放办学、深层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发展和高职教育创新方面转移,内涵建设的重心是如何实现发展创新、提升质量的同时提升层次。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高职院校正在进行资源整合或刚刚结束,建设发展与内涵建设并举,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教学的规范管理,同时,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解决生存与发展二个方面的问题。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还处在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阶段,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空间有限,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实效性,向东部地区输送技能人才,提高就业率,是其内涵建设重点。由上可见,东、中、西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上存在层次、重心的差异,也存在内涵建设发展阶段、水平的差异,各自负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这些情况决定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复杂性特点,在实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时绝不能简单化。

(二)多样性

从功能上有只服务本区域高职院校,也有跨区域、跨国界服务高职院校。如此丰富多彩多样性的高职教育本身构成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突出特色。这种多样化决定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也必须是多样性的。政府办的高职院校在保障稳定办学经费支持的前提下,改革体制与机制,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干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提高院校建设与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民办和社会力量办学高职院校要迅速扩大规模,同时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民办运转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紧跟市场,办出特色,提高生存能力,扩大市场空间,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示范。中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多样性特征是根深蒂固的,也是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在标准化方面相对存在更多问题与较大差距

标准化在教育领域,国外教育组织继承了企业对标准化应用的热情,而国内教育组织大多数处于“不发不动”的状态。从实际来看,国家注册教育专业高级咨询师、高级审核员王化义认为,教育界人士不大了解标准,认证咨询界人员不太懂教育的矛盾,不能正确地认识素质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特性等问题,形成了教育界贯彻标准的突出障碍。

不仅如此,教育界对实施标准化时有不同的抵触情绪,高职院校受急剧发展与任务压力而对标准化实施时有更大的抵制行为。尽管标准化的内容与方法,如“简化”、“系列化”等已在我国的一些高校中应用,但没有形成系统化、群众化、长期化,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对标准化的认识,更谈不上自觉实施标准化的意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虽然十分重视工作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常常出现“习惯性违规”、“应付性做事”。

许多的高职院校既没有形成工作的一般标准,也没有开展教育认证的工作准备,事实上,高职院校工作与教育认证所要求的标准化相比,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高层领导重视不够。相当一部分领导认为标准化是小事,只是简单的流程而已,对标准化的重要性还不了解,因而存在对标准化的要求不高,更舍不得花精力、财力投入建设的问题;二是思想认识不统一。有的院校领导层非常重视标准文件的制定,但是中层管理者和基层人员却不能自觉地执行文件,有的院校出现了重“建”不重“用”的问题;三是组织工作不到位。标准化涉及每位员工、每个部门、每项活动,要求“全员投入、全方位开展、全过程控制”,然而,有的院校却出现了“一时风”、“局部雨”的问题;四是过程管理不系统。管理标准化的核心在于强调过程管理和以文件形式对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然而,有的院校却发生了环节规范、程序对接、记录要求缺失的问题;五是管理行动不协调。有的院校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写了没做、做了没写、做了没记、记录没有评价、评价后没有跟进措施等许多不协调的问题。

探究高职院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标准化的共识问题与贯彻问题。大量事实证明,高职院校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无论采用什么有效的办学模式和管理理念,无论聘用了多么出色的专家,也无论准备进行怎样的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达成标准化的认识与执行,通过对人、机、物和管理方法和技术实施标准化,在简化、统一化、系列化等形式的改造、整合过程中和基础上,才能使办学要素有机的融合到高职院校的肌体中并发挥出要素的威力和作用。

六、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标准化为核心加大工作力度的对策

(一)加强标准化意义、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宣传,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全员在内涵建设中的标准化意识

1、大力开展高职教育全员标准化知识的普及轮训工作。高职院校有特色的标准化轮训,是强化员工标准化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常规方法。这对各个高职院校来说既应该坚持,也应做到长期坚持。

2、大力加强高职院校管理全方位标准化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要让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标准化是高职院校灵魂的观念深入人心,努力强化标准化的责任意识与危机意识。

(二)突出重点、创新手段、强化激励,不断推进标准化审查与运用的全员化、便捷化、电子网络化

1、高职院校要公布、公示相关的通用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使员工在需要时易于见到,创造全员实施的基本条件。为此,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就,建设校园内部局域网,让员工在网上随时可以浏览。

2、研制高职院校全员标准化审查与运用的专用程序软件,用这种专用的软件将标准化审查加以简化,使得人人稍加培训都可轻松便捷地实施标准化行为。这一软件至少应包括教育教学模块、管理作业模块、操作规程模块等等。专用的标准化程序软件,是全员化的必然要求,也将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3、从目前高职院校最需要标准化的方面入手,通过努力做出实效。培育高职院校标准化宣传与推广的审查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以高职院校内部二级单位为主体,以教职员工为主角,加强环节与过程的管理,及时开展激励与奖惩,促使标准化工作实实在在地开展、扎扎实实地推进。

(三)构建合作团队,提升教师素质,为高职内涵建设标准化提供软件设施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演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但目前高职校教师队伍存在实践经验欠缺、双师素质教师偏少、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尽合理、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偏低。当前高职校师资水平与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求不相适应,加快师资队伍培养步伐刻不容缓。

(四)充分发挥专业协作委员会作用

积极与相关学科的专业协作委员会联系,可以在牵头学校的精心组织、各成员学校的参与下,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活动,加强校际合作、推进资源共享,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有利于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主干专业课程标准制定;制订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标准,通过教研活动,推进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制订专业实训基地设备配置标准、专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专业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办法等。同时对目前专业协作委员还没有被利用好的方面,进行强效的利用,如: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核心职业能力应统一标准,统一测试,学生技能等级考证要严格标准;学习高职院,对全体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能力测试,让每个专任教师掌握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还有凡是两个学校开设的专业都应成立专业协作委员会,使专业老师有交流的平台。

七、结束语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4

【关键词】学校内涵;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初中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基础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研究、教育质量等方面与小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此背景下,要想使初中教育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则必须要注重中学教育的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什么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使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前者表示内容和实质,后者表示外观和形式。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观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校规模的扩张、招生规模增大、绿化面积的增大、硬件设施的更新,各种文体活动和庆典活动的举行等等。这种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学生发展的一种方式,但是发展仅限于这种方式,没有自觉的、丰厚的内涵发展为支撑,就有可能流于浅薄。那么学校的内涵发展,就应该是更注重人的发展,注重质量提升,注重管理精细,注重文化立校,注重特色和创新,注重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在我看来,内涵发展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含义。

一、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与外延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

二、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发展有粗放和精细之分。粗放型的发展主要把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秉承“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德育、教师素质提高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

三、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的动力。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明确了以发展软实力为核心内涵发展,以及同以物质为支撑的外延发展的区别后。笔者认为我国的校园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深入地思考如何让才能实现初中校园的内涵式发展?

一、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题。

没有发展,其它的都是空谈。但是这种发展不能仅仅是规模的扩大、硬件投入的增加、环境的改变等,更主要的是学生素质的发展,内涵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又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现代的社会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多方面的人才,因此,作为学校,要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均衡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书达礼、能说会道。学校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集知识和能力于一体的活动。

二、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

办学理念的确立是基于对教育内涵的深层理解,是基于对自己学校情况的理性分析。它是校长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环境、人和时代特点,与教师、学生不断探求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符合学校自己特点的追求目标。因此学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我校的校长通过集思广益,形成了符合本校实际校情的办学思想,无论是办学宗旨的提炼,还是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和办学特色等的定位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三、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所学校,要把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根本的目标。因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优劣。要达到此目的,不仅要实现学生观念上的转变,更要让学生在具体的体艺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当然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愉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的愉悦。

四、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保证。

领导干部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班子成员要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不断增强行政工作的凝聚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努力做到个体合格、群体合拍、整体优化。

五、创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生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内涵教育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挖掘教材和设计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机会和创新的宽松环境氛围,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探究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办学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

谋求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有了特色,学校发展才注入活力;有了特色,学校发展才有驱动力;有了特色,学校才有内涵。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谋求特色发展,以“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理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应该立足本校实际,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组织本校活动,开拓本校课程,学校可开设“书画演练”、“手工制作”课程和组织“体育健身”、“科技创新”、“读书采风”、“艺术表演”、“板报橱窗”、“校园网讯”等活动小组开展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当然,我们在谋求特色、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时候,必须尊重学校实际、尊重办学传统,要立足现有特色、强化现有优势,尊重事实,科学发展,合理发展。

总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内涵发展作为支撑,内涵式发展具有多个方面,但笔者认为,目前只要抓住这六个关键点,持续实施,合理推进,逐步实现“十二五”教育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陈飞《初中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5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化内涵;文化背景;文化策略

在新课标的实施推广中,我们集中把精力倾注在对语文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的认识、对于新课标内容知识的学习、运用新理念的倡导及操作设计上。这些研究是有益的,也是有效的,但也是有局限的,其背影更多的是局限在对语文教育自身的比对,而往往缺乏宏观背影的思考和研究,尤其缺少对与语文教育关系密切的文化背景的关注,由此也必然缩减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并与语文的文化特点不相适应。

一、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

教育自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语文教育作为文化现象的特点更为鲜明,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语文课程性质和地位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文教育就是文化教育,而这种文化教育的着眼点应是人文性的文化。而人文性文化的构成包含了人文的历史积淀,也包含了现实的人文背景,以及由此构成的文化观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对文本的不同内容,不同写作背景,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文化意义的分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语文新课标中非常强调跨学科的学习,特别是语文资源的开发,这就使得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的语文教育与社会文化、不同学科的文化有了更紧密的、更广泛的联系,跨学科学习中,尤其是语文课程与史地课程联姻的学习中,它会突破语言文字自身文化蕴藏的局限,从时间和地域两个视角拓展它的内涵,使其对于当下文化拓展到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文化和异地文化甚至是异域文化,这种拓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注释,也就是说跨学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在新文化理念支配下的文化行为。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作为文化教育的语文教育与社会文化融为了一体,语文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地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也就是说,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文化现象都是课程资源,也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从中我们体会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与社会文化的联系达到了从未有的高度,在教学目标上,语文教学目标对文化素养提出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的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语文教育这种文化同整个人类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二、实施语文新课标对文化背景的要求

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文新课标的把握,不仅需要现代的文化物质基础,更需要现代文化意识。许多教师在讨论语文新课标的落实困境时,往往把眼光放到文化的物质基础上,诸如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具备现代化设施等等。当然,现代化教育设施的缺乏不能不说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阻碍因素,但观念的因素、习惯的因素、制度的因素、对语文新课标实施的影响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刻。有些学校有钱可以建楼、买车,但不去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甚至相反,将购置设备的费用挪用去买车、建楼,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所有社会成员普通的观念的转变。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突出了文化教育内涵的语文课程标准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文化支持,没有这种支持,缺乏适应于推广新课标的文化背景,再好的教育设计也都会落空。要使语文新课程标准真正得到落实,在探讨通过具体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更大的层面上展开对文化背景的构建、语文新课标所蕴含的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它在继承了我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尤其是吸收了一百多年来语文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新视角,吸收了国外基础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从而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统语文教育的文化背景已经明显不能适应。首先是人本文化的背景。没有整个社会以人为本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有作为文化重要内容的教育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落实新课标的基础,也是新课标的关键。其次是考试文化。考试文化是现实文化背景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一大特色,我们把它发展到了一种极限,不仅成为百姓观念中的当然,而且以国家制度的形式确定并加以实施,即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人作为主体的缺位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新课标的实施必然是步履维艰的,第三,整个社会改变传统教育中与新课标相背离的文化理念的传承,中国教育源远流长,积淀了十分丰富的文化传统,新课标现代意识对这些文化传统进行透视,进行了继承和杨弃的选择,因此,被新课标扬弃或改变的因素依旧以传统教育文化积淀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的教育文化的背景里,这无疑将阻碍新课标的落实。因此,对这些背景因素进行改变,成为促进新课标落实的必要性工作。首先应改变教师在整个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其次要改变千百年来固定在人们意识中的考试观念,使考试成为改善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这样的文化背景逐步形成之后,语文课程标准才能得到真正推广,获得巩固、发展和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6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概念;内涵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概念及其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的产物。素质教育概念和内涵能否科学而精练地表述,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自觉从事素质教育的实践行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政策导向,应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深入探讨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

素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所有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会使受教育者某些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而我们通常所说素质教育,一般是指狭义的素质教育,它则是针对“应试教育”中“重知识、重分数、轻能力”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它是一种重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相结合的整体性教育,目的是寻求一种更科学的教育途径以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资料检索发现,有关素质教育的定义非常繁杂,至少有30种之多。这其中,既有词语定义,如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以养成健全素质为主旨的教育;也有哲学定义,如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发展的教育。也有官方定义,如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近年,关于素质教育较为规范的表述方式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素质教育是指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社合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将自然人教化为社会人,以达到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教育。另一种说法是,素质教育是指以人为本的调控方式,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与教育过程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受教育者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使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素质教育就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从而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基本概念的甄别

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同仁的热点话题。然而,有人却从逻辑概念角度提出“素质教育提法不科学”的观点,认为教育就是教育,节外生枝地提出一个“素质教育”的虚假概念,是不能成立的。诚然,“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法究竟能不能成立,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是必须要弄清楚的,否则就根本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了[2-3]。

就词语表达概念的逻辑规则而言,“素质教育”的提法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因为“素质教育”是“教育”这个属(大)概念的种(小)概念,“素质”是对“教育”的修饰限制,表示“素质教育”是其它各种教育的一种。而“素质”这一概念的内涵是周延的,即它的外延可以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素质,因而“素质”相对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这些种概念而言,它又是属概念。形式逻辑中的属概念和种概念虽然不能并列,但两者是完全可以各自独立表述的。所以,表达“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词组,无论在逻辑形式还是概念内涵方面,都没有什么不科学的。

三、素质教育概念的泛化

现在,中国教育界似乎已将素质教育当成了一个“筐”,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想往里装就往里装。在很多情况下,“素质教育”实际上是被当成了标签,被贴在各种随心所欲的做法上。更糟的是,这些做法往往是土政策、土办法,大多不合教育规律,也与统一的教育法规相悖,甚至违背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素质教育”概念的泛化表现为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和滥用。当前,对素质教育比较突出的误解和滥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将素质教育视为兴趣特长教育。许多学校将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上。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本身无疑是重要的。在某种特殊意义上,发展兴趣和特长甚至可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但发展兴趣与特长毕竟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即使算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终究非素质教育的根本。从本质上说,素质不仅仅是指特长,更重要的是指内在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重点也不在于发展兴趣特长,而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其二将素质教育视为开设和增加选修课。无论大、中、小学,一提到素质教育,就联系到开设更多的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重视课程的广泛性、选择性是必要的,甚至可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但素质教育所要强调的是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而非课程学习。如果对选修课不能正确理解和实践的话,它往往会变成妨碍学生发展的因素,而成为下一次“减负”的对象。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7

(一)有关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的表述

关于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因其对象的特殊性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学者们赋予了高职素质教育以不同的内涵。杨理连以有机系统的方式解析高职素质教育,他认为,高职素质教育体系包含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技能及身心健康四个子系统。[2]卢小平认为,素质教育的要素与通用能力具有一致性,将素质教育的要素加以简约处理,界定为可操作的六个部分:道德与责任、思维方法、沟通与合作、管理方法、心理与生理、职业素养。[3]方波认为,要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要重点考虑建构起最核心的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终身作用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创新及实践能力素质三大核心素质教育体系。[4]鲁伟将高职素质教育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两大部分。其中,基本素质是普适性的,是全体社会人所共有的;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所共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必须建立在充分考虑高职教育、高职学生特点等现状,明晰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对高职人才素质、规格的诉求等基础之上。且由于现实中对素质教育操作困难的问题,必须将素质教育具体化、细化,以便实施操作。

(二)有关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内涵的研究

课程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张良认为,课程作为育人的方案和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我国高职要实现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使命,就必须重视课程建构问题并就此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6]课程体系指为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课时和进程的总和。白月桥认为,课程体系具有历史时代性,不同特点的课程体系,决定于不同的编订、设计和构建的指导原则。[7]黄克孝就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主要指导思想课程观进行了理论思考,主张必须在课程体系各方面更新观念:(1)建立认定高职课程方案特性的观念;(2)树立高职课程目标多元化和兼容性的理念;(3)确立高职课程内容以创造性智力技能导向和适用性的思想;(4)创立高职课程模式多元整合的概念。[8]

二、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研究

本文主要从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这两方面,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展开研究。

(一)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构建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方向标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出现了两种易出现偏差的价值取向:(1)岗位技术的培养。以高职生胜任某种岗位技术的要求为出发点,把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只理解为专业技术素质,以专业知识为核心来构建素质教育课程。(2)文科知识的传授。这是基于高职学生在企业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不适应性,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严重失衡的问题提出的。后者是对前者出现问题的弥补,但两者只有真正结合,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9]熊文华等人认为,学生获得满意就业岗位是我们高职教育教学成功的标志。只有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才有可能进行素质教育课程模式的根本性改革。[10]李红梅以企业的视角进行研究,她认为,高职院校要树立以企业精神的培育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以职业意识的养成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塑造为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11]这种价值取向综合考虑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对接,但是过分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忽视了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和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无论是以能力为本位,还是以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本位,都会相对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容易导致极端化或片面化的现象。因此,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必须清晰,必须在两者中有所侧重,但又不偏失某一方面。

(二)高职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课程构建的依据

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实践课程的根本准则,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属于已有目标。熊文华等人提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即:坚持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就业需求与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体系完整性与延展性相结合的原则。单纯的说教是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的。并指出,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在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来完成综合素质的养成。素质教育需要有专门的课程,但单纯的素质教育课程也是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不是上了一门或几门课就可以提高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需要各类课程、各类活动共同发挥作用,并且,应该贯穿于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每个阶段,或者说整个教育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将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生活动的始终,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10]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一理想的素质教育课程方案实施、操作起来的可行性如何,会不会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唐磊指出,高职素质教育统整课程体系设计原则是经验的统整、社会的统整和知识的统整,组织的中心是由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问题组成,强调知识内容与学习活动的密切联系,保证学习内容的横向衔接与纵向连贯,目的是以真实世界的生活内容为核心,让学生获得完整的学习经验,而非考试的内容。而整个学习形态是动态的且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包括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有机会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精神、合作态度以及沟通协调能力。[12]

三、高职素质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的研究

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高职素质教育课程目标决定课程内容,目前,高职学院的素质课程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很难实现高职学院素质课程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因此,必须明确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陈向平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以培养健全的人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她认为,须构建素质教育理想的通识教育课程,将素质教育精神贯穿到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中。她指出,高职课程建设的目标取向很明确:(1)能力目标,具有具体可操作性;(2)素质目标,是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学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的确定,必须依据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但具体的课程设置原则与目标取向都必须突出能力核心,素质基础的高职人才培养大目标,围绕这个大目标,两个系统之间也必然有交叉融合的部分。他提出,高职教育阶段要解决两大基本任务:(1)在学生已完成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补充和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2)使學生具备进入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国家的、行业的或用人单位的标准或条件。[13]李红梅认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重点有三:(1)职业理想教育,它包括职业认知教育、职业情感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2)职业态度教育,它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范意识教育和职业责任意识教育等;(3)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它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技巧教育和思维训练等。[11]

综上所述,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表述各有侧重,其具体的实施方式、模式和途径也有差异。殊途同归,即都要使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有质的提高,都必须考虑本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现实状况,并由此提出对策。

四、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的模式、途径研究

高职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模式和途径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实践。李红梅指出,面向企业文化融入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应该有两大模块组成:素质课堂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课程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是通过上几门专业课就能实现那么简单的。熊文华等人从比较完整的全面的角度思考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他认为,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宣讲,也更需要实践训练;不仅需要开设专门课程进行训练,还需要学生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和职场里进行训练;不仅需要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训练,也需要各类专业课程的渗透教育。为此,他们设计了素质教育的五个环节:素质教育大讲堂专门能力课堂训练专业课程渗透教育社会实践综合训练工学结合实战训练。五个环节要环环相扣,从时间和空间上增强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连贯性,力争做到知行合一。[10]胡玉斌围绕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并重,培养出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第一线高级技术性人才的主题,设计了一种宽基础阶梯式素质教育高职课程模式,并根据专业面的宽窄分别设计了山字形和倒t字形课程模式结构,并分析了这种模式的支持系统、适应环境和特点。他认为,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应该由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三个维度、四大目标与内容(职业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结构、职业态度、职业伦理)以及四种课程或培养途径(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训课程、创业课程)组成。他从理论的高度上提出自己建构的课程模式宽基础阶梯式素质教育课程模式。并就模式主题、模式功能、模式结构进行了详尽的论述。[14]尽管他设计的这种宽基础阶梯式素质教育课程模式适用于基础较好的三年制专科高职院校,但是,模式的实施还需一定的支持系统。郭全美从课堂操作层面,描述了一课一语在高职素质教育课堂上的实践,为丰富高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环节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视角。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课作为全面提高大学综合素质的一门核心必修课,正切合一课一语教学环节的导入。通过在课堂中穿插一课一语教学环节,能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所谓一课一语,即开课前五分钟用一句话导入,这些话是散落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些让人值得回味的句子,来源广泛,耐人寻味、有所启发即可。[15]她还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先让二三位学生主动发言,让他们参悟ppt里的这句话;在学生分享完对这句话的参悟理解后,教师再对这句话的原意做详尽的讲解分享。

五、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展望

从以上综述中可以看出,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从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内涵的阐述到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更加深入的研究,学者们都在探索如何将素质教育课程落到实处,切实全面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研究仍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借以作为以后研究的展望。

(一)清晰界定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学者们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内涵的界定不一,而且,有些学者在高职素质教育研究中,以偏概全,如:将职业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内容扩大化,视为素质教育内容加以研究。对各个概念的解读也存在混乱和交叉,都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忽略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因此,必须清晰界定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不能将素质教育等同于某一方面的教育。

(二)运用多种方法研究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方面,当前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多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对高职素质教育问题的分析也往往是就某一现象指出存在问题,缺乏具体的数据信息,无法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真实情况和具体问题。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由于各个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状况存在差异,进而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也就应该有所不同。因此,就需要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作调查分析,找出差距与特殊性,构建比较适合本校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以上研究,可以综合运用调查问卷法、实验法和教育行动研究法等,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实证研究。

(三)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研究

一方面,调动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性。一线教师必须清晰把握素质教育内容,避免在实施素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重叠;另一方面,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不单单是校方的责任,也需要企业参与到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建设中来。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最迫切,也最清楚。因此,必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深化校企合作,使企业一方真正参与到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不是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必须充分发挥其他主体的作用。而行业企业和一线教师等如何参与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细化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应用研究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8

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构建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千方百计的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打造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职素质教育要根据学生职业素质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方式的素质教育措施,充分发现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本文探讨了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核心竞争力;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如火如荼,在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之后,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便成为高职院校的战略重点。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构建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千方百计的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打造和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围绕职业教育的特征,笔者认为,高职素质教育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基础素质教育。基础素质教育,它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基础性,是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应该所应掌握的最基本的素质。所谓普遍性,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二,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专业素质教育是指,从事某项职业,所必须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该职业的道德,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在技能掌握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行为方式以及职业习惯;其次,专业素质教育还包括对该职业发展的历史,该职业的发展历程,该职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方面的教育。第三,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根据学生职业素质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通过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途径,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高职院校通过开设瑜伽、健美操、篮球、乒乓球等运动课程,可促进学生学会劳逸结合,提高身体素质;通过开设书法、绘画、演讲、音乐赏析、影视欣赏等人文艺术课程,可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人文与品德修养。

二、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不但要构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向的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而且更应该糅合合理的人文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渗透人文教育内容和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文观、价值观,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方面,可开设哲学、法律、文学、音乐欣赏、诗词赏析、艺术品鉴等人文选修课程,课堂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二)以传统诗词为载体,推动高职素质教育整体发展

最近,中央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很火,反映了很多人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我国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作为华夏历史最具有浓度的记录文本之一,诗词涉及的内容繁多,其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爱情、文化、官场、道德、政治、人生际遇和感悟等等,为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生活自有诗意,很多喜欢诗词的人,喜欢的是诗词的意境、内涵和人生哲理,他们热爱生活,豁达,乐观,阳光,他们很多积极的思想和处事态度,都受到诗词的浸染和影响。诗词是一方净土,是国人的精神家园。对高职学生进行诗词教育,可从诗家词人的运思方式、对人生的思考、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以及对苍生的悲悯情怀等各具特色的诗性文化中,汲取其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人生哲理和处事智慧,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好坚实的精神基础。

(三)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

高职院校在人文和环境方面要两手抓,一方面要增加投入,大力提升人文方面的图书的数量,在课程上开设文学、历史、哲学、音乐、艺术、法律等方面的选修课。同时,要着力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例如,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历史、哲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历史雕塑、名言标语、墙壁绘画和古典诗词等形式,来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

(四)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提高人文素养,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一种能力,就是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将课程中所蕴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进行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思想也得到了熏陶,文化素质也得到了提升。高职院校要强化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意识,要善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挖掘相关的人文因素并加以发挥,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综上所述,高职素质教育要根据学生职业素质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方式的途径和措施,来加强素质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秋薇.高职院校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东北财经大学.光明日报,2012-06-02.

[2]童学敏.高职素质教育不能模糊.光明日报,2014-09-23.

[3]王旭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光明日报,2006-10-28.

[4]葳蔓.19岁高职生感动中国———当代青年楷模赵东营事迹的特别意义.职业技术,2006-12-01.

[5]钟鸣,陈瑛.浅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08-10.

[6]吕秋薇.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商业经济,2010-03-10.

[7]吕秋薇.高职院校如何加强文化软环境建设.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4-01.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9

>>体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与特征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策略探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浅析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思考成人高教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与特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内涵建设探究U―G―S模式下的学校内涵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丰富教学内涵,提升教学质量探究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初探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对策研究从庄子的是非观看体育教学质量的是与非高等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浅议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方法关于提高我市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调查与思考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3]于素梅.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4(3).

[4]体育教学编辑部,专家学者畅谈新课改之七:关于体育学习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教学,2012(8).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译.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6]毛振明.明确质量标准,提高教学质量[J].体育教学,2014(3).

[7]体育教学编辑部.专家学者畅谈新课改之六: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及形式[J].体育教学[J],2012(7).

[8]沈丽群,季浏.构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系统工程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3(3).

[9]体育教学编辑部.专家学者畅谈新课改之七:关于体育学习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2012(8).

[10]中国教科院教育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J].教育研究,2013(6).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学校文化;地方文化;融合途径

作者简介:朱有明(1980-),男,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张薛梅(1976-),女,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房地产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31-05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唯有强化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高职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较高技能过硬的人才。在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过程中,文化内涵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而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是有效保障其内涵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相关概念

(一)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要指高职院校的各项制度及管理建设,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文化建设等内容,与传统的高职院校硬件设施建设相比,内涵建设抽象性更强,衡量其内涵建设水平的指标主要是高职院校的管理建设状况。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逐步由制度、管理建设向文化建设深化,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施途径之一就放在了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区域文化的结合上[1]。

(二)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一般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无论何种文化,其本质性的、深刻的内涵是哲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各方面体现。优秀的文化是需要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与弘扬的,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如果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融合,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谈不上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或称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的,可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及师生价值观念的一种精神和倾向。学校文化具备了文化属性,其不以强制性作为建设手段,而侧重通过学校管理者及教学者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学校文化,并对其思想行为加以引导。学校文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学校文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关联较为密切。

(四)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也称为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各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基于文化背景的特定文化,这种文化与地理空间存在较强的匹配性。在地方文化的形态和构成上,既可以完全按照地理空间及区位来划分,如城市文化、乡镇文化、农村文化等;又可以将文化空间作为划分依据,形成诸如沿海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等;还可以按照地方工商业特色分为徽商文化、浙商文化、苏商文化、晋商文化、粤商文化等,甚至于更小地域的特色工商文化,如江苏省无锡市的锡商文化等。现阶段所倡导的地方文化,其外延更广,涉及到区域人们工作生活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都可以视为地方文化内容。

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又要侧重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后续就业也具有高度的区域指向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及教学质量为中心点,在文化内涵建设中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为学生投身区域经济建设做好铺垫。此外,高职教育在学生就业上也带有一定的指向性,通过将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加以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区域文化归属感,便于优化及稳定区域人才结构,对区域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要是对学校的制度、管理及文化等软性层面进行建设及规范,而制度及管理的建设又离不开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参与及指导。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建设,一方面经历了高职生源扩招及规模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也凸显了高职内涵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纷纷注重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创建等层面加以提升,并将教学、管理、服务的质量在学校文化中予以体现,借助学校文化来提升学校的内涵和价值,同时学校文化又是对地方文化的提取和淬炼。

(三)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保障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依托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能够提高内涵建设的实效性,在将地方文化中与学校教育及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能够使高职学生深入及时地感受地方和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从而促使其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其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创造条件。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较强的程式化,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及定岗实习等环节,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主要局限在学校及实习企业中,无法全面接触到社会的各类信息,而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能够使学生从校园中获取必要的文化信息,有助于保障其素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其主要的参考依据是社会行业人才需求,以此为基准来开展人才教育及培养,使其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2]。但在这一过程的具体实施上,在开设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时,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的教育模式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及时掌握社会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岗位需求上的更新变化。此时借助于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对地方区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及时丰富高职课程内容,提高高职教学的前瞻性,也能够带动高职学校文化建设,进而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基于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内涵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作为两种文化形式,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带有其各自的独立性,一方面其具备了互相融合的基础和可能,另一方面在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又受限于各种因素而较难真正交汇。在此背景下,有些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上,往往将两者加以割裂,主抓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在文化建设上也偏于一隅而无暇顾及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动,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完整度不高,无法实现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补。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覆盖面不广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也带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既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又需要在内涵建设的各个环节加以贯穿[3]。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多数高职院校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寻求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并未彻底调动起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使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覆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方方面,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规划性不强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来看,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通常是由中专院校合并升格演变而来,其不具备先天的文化底蕴,由此也使其教学、实践及管理活动表现出较浓厚的中专院校色彩。在高职院校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基础并不牢固,需要围绕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进行科学设计规划,以使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相哺育,尽快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及教育实力。但从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中普遍存在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规划性不强、融合过程随意性过大等现象,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流于形式。

(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在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机制上亟需完善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机制匮乏所致,受此影响,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实效性和稳定度不强。首先,从法律层面上看,现阶段尚未制定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法律法规,两者融合的规范性无法保障。其次,作为社会企业来讲,其一方面能有效接纳产教结合及校企合作的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又缺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注和有效涉入,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看似与社会及行业企业间的关系得以加深,实则其融合度尚有所欠缺。第三,高职院校自身也没有成立负责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专门机构,无法针对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给予有效指导。第四,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隶属于省管,与地级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深度有效联系,更谈不上与地方文化建设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的合作,缺乏沟通衔接的工作机制,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指导。

四、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应遵循的原则与路径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1.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注重凸显院校的办学特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院校的个性及办学特色为主要标志,在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地方文化,特别是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加以分析研究,然后将之灌输到学校文化中,增添院校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其在培育办学特色的过程中,要对地方文化进行提炼,提高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匹配性,建设独具特色的高职教学环境[4]。

按照上述原则,作为一所以商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中主张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形成了浓郁的商科办学氛围。无锡的“锡商文化”源远流长,如民族工商业创业精神楷模的荣氏家族企业,缫丝业首屈一指的薛氏集团,面粉、棉纺实业家唐保谦、唐星海父子,以及现在的海澜集团、阳光集团、红豆集团等,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开放、灵动、务实、创新的精神,是一种公平细腻、正心诚意、勤俭自持、践约守信、谦让包容、勇往直前、审时度势的文化[5]。借助这些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既充分利用了地方区域文化的精髓,强化了学校内涵建设,又促进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深化和升华,是地方文化服务于高职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典型。

2.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强调地方文化的具体要求。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尤其是与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企业文化如何有效衔接,是开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时应着重探讨的问题。在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特色及优势,丰富补充学校文化;另一方面要针对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职业素养要求等内容,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通过完善学校培训设施、管理制度等途径,来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合作意识、诚信观念、创新能力等加以着重培养,从而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既凸显办学特色,又彰显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为学生的后期就业做好铺垫。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所处的地理区位较为优越,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区域,无锡的发展主要依托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加工等制造业和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地方企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形成了相应的企业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时,在对地方文化加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会经营、懂管理、善沟通、重诚信”的商科人才特质,以经营教育、管理教育、沟通教育、诚信教育“四育并举”的教育内容体系和科学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以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为机制[6],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企业文化要求,注重对学生的岗位素养及职业技能进行双向培训,为当地企事业提供了职业精神、文化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俱佳的高职人才。

此外,无锡历来就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无锡的民营企业众多,曾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苏南模式”的代表,具有浓厚的创业氛围与环境;地方政府也一直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作为高职院校,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紧跟地方发展脉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04年就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形成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工作全方位开展、对象全面覆盖的创业教育格局和“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7]。多年来,学校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业、团队创业和岗位创业的先进典型,利用地方浓厚的创业氛围将创业教育打造成为学校文化特色。

(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究

1.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对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来说,其应科学认知作为一所高校所肩负的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及文化传承等职能,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在院校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加以重视,自觉将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与高职院校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加以结合,以提高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和社会声誉。在开展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时,要强化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力度,一方面在教学及管理中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教学课程建设、教学课堂实施、实践活动及岗位实习中;另一方面地方行业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将企业文化等地方文化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全面铺展开,为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创设平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时,学校管理者基于无锡围绕物联网技术、机械制造、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布局形势,在进行院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对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及人才需求进行了跟踪,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学校文化,将地方产业发展动态融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开辟了物联网技术、景区开发与管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专业群,有效满足了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型人才的大批量要求。

2.扩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覆盖面。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应覆盖到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此增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成效。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覆盖面的扩展上,应主要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区域社区共同参与的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来实现[8]。首先,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区域社区等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及制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增进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衔接。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社会企业人士入校开展企业文化讲座及报告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通过三方联动,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备相对明确的方向,避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沦为“假大空”。第三,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基地,建立校外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开展见习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地方文化教育与熏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专业建设和文化内涵建设时,紧密围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与无锡市文广新局合作设立了“无锡传统文化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中心”,重点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政策、机制、规划和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无锡地域文化产品开发等主题,结合无锡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进行专项研究。学校还在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中成立了“非遗班”,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系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相关课程,通过“非遗文化”的学习,为师生的艺术设计增加文化内涵[9]。

3.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规划性。首先,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应以学校文化作为着力点,通过校园文化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及科研,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上,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其融合的途径和方式进行规划,通过与其他高职院校加强交流,借鉴其内涵建设中在学校文化创建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然后结合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特色,根植本地区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其次,作为政府部门来讲,其在进行本区域的高校布局设计时,应注重分析高职院校的独特属性,在各类基础服务设施上进行合理规划配置,使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能够与地方文化有效互动。

4.完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机制。高职院校要强化内涵建设,还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针对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尽快制定相应的促进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法律法规,对高职院校、社会企业、相关区域组织的职责加以划分,从而使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有章可循。社会企业应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在开展校企合作及顶岗实习时,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加以明确,为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补充完善提供参考。高职院校自身应针对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工作设置专门的机构,着重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加以强化,做好相应的指导及培训工作,对其理论及专业操作技能加以强化的基础上,增强其认知及领会地方文化的能力,使其能够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自觉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桑江.基于文化管理视角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7-59.

[2]邓志革,雷久相.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探析――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汽车特色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39-43.

[3]肖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构成与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3(20):77,79.

[4]彭齐林,彭桂香.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1(32):6-8.

[5]王立人.在传承中丰富发展无锡工商文化[J].江南论坛,2008(6):8-11.

[6]朱璋龙.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94-97.

[7]李刚,朱璋龙.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整体性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8(8):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