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新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7:03

社会治理新理念篇1

党和国家提出了要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并明确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法治保障”要求。那么,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首要方面是理念的更新,另一个是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当前社会管理的方式存在一个显著的矛盾性发展,即管理设备与技术越来越先进,然而管理手段却依然像过去那样粗放与粗暴,暴力执法经常被人们所诟病。究其原因是,虽然社会管理设备的性能是提高了,但我们在社会管理理念上却没有与时俱进,作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如,我们早就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但是有些管理者和执法者缺乏严格依法办事的精神,把法律当作管理老百姓的工具,某法律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有利则要依法执行,如果对己不利则放置一边。他们仍然没有从最为根本的观念上进行转变,对社会管理法治理念存在诸多误区。中央已提出要用法治思维武装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的头脑,要用法治方法化解社会矛盾,但由于法治理念未及时更新,尚未来得及对社会管理法治的支撑要素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及时更新,则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动力与引导,促成社会管理创新内外部动力的一种及时回应,这种回应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稳步推进。

二、法治理念更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

前已述及,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理念的更新及社会管理方法与方式的转变。理念的更新是首要的,这是因为理念更新是行动创新的先导,人们的思想和眼光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一个没有法治思维的领导干部,很难想象他在解决所遭遇的社会管理问题时会想到用法律解决问题;人们具有不同的法治理念,就会对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与做法有不同的认识,就会形成不同的法治实践效果。在目前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法治理念,以全新的思维与眼光来体察社会,认识自己,以避免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生重大偏差,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实现民主和善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要严格依法办事,依照法律和制度管理社会;而这需要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指引。哈耶克指出,“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①换句话说,政府必须要法律的框架内活动,其社会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必须由法律授予,在社会管理过程既不能越权、也不能滥用权力、更不能怠行职责;要形成“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以及权力的行使由人民进行监督的意识与氛围。如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还固守原来的理念,如“权大于法”、“把法律作为管理和控制社会的国家”、“不严格依法办事”等,将会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无法达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

三、法治理念更新是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需要

社会管理政策的决定者和执行者均具有一定的权力,因而存在着社会管理权力侵害相对人权利的可能性,这已被现实中大量实例所证明。因此需要对社会管理权力进行必要的规制,其实规制也是一种保障。为达到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目的,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社会管理人员进行法治理念教育,用正确的法治理念能够武装其头脑,使社会管理者树立依法行使权力和注重保障相对人权利等正确的社会管理的法治观,远离与排斥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滥用权力、侵害相对人权益的行为。二是将正确的法治理念具化于具体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机制中,使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与决策能够体现现代法治观的要求,能真正保障公民权利。对社会管理相对人而言,具备正确的法治理念也非常重要。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这当然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活动时依法而为和自我克制,也需要相对人对法治理念的接受与理解,才能在权益被侵害时具有依法维权的意识,能采用合法方式维权,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四、市民社会的良性成长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由政府统一安排和管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是日新月异,社会结构日益多元,人们的诉求更加多样,利益格局日趋复杂。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由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是呼之欲出。于是,国家权力逐渐从一些领域退出,逐步构建起职能范围适度、组织规模适中的政府,在管理中是提供引导、指导与服务。

五、政府职能转变及法治政府的建立需要更新法治理念

我国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以行政机关为主体,采用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政府大包大揽,包打天下,另一方面政府应负责的公共职能却长期履行不到位;一方面政府承担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另一方面应该由政府履行的一些社会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说明倚重行政手段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是弊端丛生。经济市场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市民社会的生成与发展等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政府要转变职能,要求变革传统的“一元化”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打破政府发号施令、群众被动接受的单向管理方式;我们要顺应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重新为政府定位,形成多元多维、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形成公民人人参与管理,服从管理,并从中受益的格局。这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建立法治政府,政府需依法治理,不能越权、不能滥权、更不能怠行职责。公民需要依法参与管理活动,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最终,在社会管理中充分体现民主,使社会管理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双向的互动的活动,政府与公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六、结语

社会治理新理念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C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1-0060-03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是使其永远保持活力的必然要求。尤其在当今社会生活变化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故步自封、保守僵化只能使其丧失生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过程中,近年来蓬勃兴起的社会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任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要永远同时代步伐保持一致,就必须认识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变化和新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体制的转轨,社会基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的社会角色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在计划经济时代,不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是在“单位”中解决的,而且“单位”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场所。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单位”传达,“单位”成员的思想方面出现了问题,也大多是由本“单位”中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进行教育和引导。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各种配套改革措施的深入,原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单位”许多要么解体,要么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个体来说,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得许多人脱离了固定的“单位”,社会角色上已经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这两个方面的变化都导致今天的社会组织同计划经济时期比起来,变得更加松散,许多问题都需要通过社会机制和社会力量来解决。总体来看,“单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相对有所降低,社区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

2.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面对面进行教育和通过报纸、广播等途径向人们传播和强化思想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大大拓展。这一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大大加强,人们获取信息更加直接、快捷;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眼界的开阔和获得信息来源的拓展,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说教和理论灌输等以前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起来难度更大了,效果已经大大减弱。总之,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创造了条件,又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思想的传播和经济利益多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交锋更加激烈。文化多元化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人们面对着文化多元的局面,原来构建起来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体系如果不是非常坚定,就极容易产生动摇,或者在多种选择面前形不成固定的观念指导系统和行为模式,在归属认同、行为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变动不定,或者使个体观念和行为与社会生活、群体意识产生冲突,从而在多元文化中产生内心困惑或者无根基感。多元文化对人们的理想信仰、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心理情感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使立足于主导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面对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方法上还是理念上,都不能裹足不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有所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中,社会工作的兴起,无疑开拓了我们的思路。

在中国,专业的社会工作的开展时间并不是很长。中国历史上缺乏社会工作的传统。传统社会中以家庭为主要社会单位,家庭不但承担着日常生活和繁衍后代的职责,而且其功能还涉及生产、教育、救济等各个方面。在自给自足的封闭条件下,是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之后,我国一度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和单位体制,政府担负起几乎所有社会职责,社会问题的解决完全纳入行政框架之下。在这种体制之下,专业的社会工作既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没有产生的条件。社会工作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的,它虽然是一件“新鲜事物”,但在基本理念上却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些共通之处。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都要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同时,我们也一直坚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结合起来。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所以才能取得胜利。”[1]“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正是根据这样的思想,力求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1]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相适应,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导,可以说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几十年中一直保持正确的方向而又取得很大成效的基本保障。社会工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解危、济困、助人等功能的实现,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从目的和任务上来说,它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似的。同时,社会发展总是在一定社会目标之内的发展,因此,社会工作也同样要与社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要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相协调,要同整个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方针原则相一致。因此,在社会工作中,要始终把它同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有机地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之中。比如在当前阶段,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是社会工作努力的方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都以服务人民作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一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地贯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不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等作为自己的理论支点,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出发,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和和谐,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这一理念与社会工作也是相通的。“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它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2]也就是说,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帮助人,尤其是帮助社会上的贫困、弱势群体,以预防和解决危及社会公正和秩序的各种社会问题。它以服务、利他、尊重、平等为基本价值准则,这也正是其存在的最主要的意义和理由。因此,从行动宗旨上说,新兴的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联系,都是以服务人民为目标。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都把实践作为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坚持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曾经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3]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正是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客观实践中探索规律,不断找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的过程。在社会工作中,无论是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还是社区社会工作,都是着眼于深入社会实际解决社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任务更加具体,更具有针对性,要求紧密贴近现实。因此,为了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也必然要求根据实践的需要,确立社会工作的目标,不断进行思路的转换和方法的创新。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在理念上存在着诸多相通之处,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中借鉴社会工作的一些成功经验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大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可以从社会工作中获得以下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在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的形势下,应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使他们既具有说服感化能力,又具有处理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由于社会历史基础条件制约,也由于过去社会组织基础边界不清所使然,就造成全民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在丧失了其赖以支撑的社会条件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就好像成了没有根基的空洞说教。”[4]应当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民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这条“生命线”的重视,并且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模式具有一个明显缺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项有着很高的技巧和能力要求的任务来说,很多人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只能局限于转述上级的精神而使人觉得流于说教,从而使其失去了活力。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形成,人们的利益追求更加多元,眼界更加开阔,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就暴露得越来越明显。而要改变这一不利形势,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既要培养他们的宣传说教能力,更要培养他们应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真真正正使思想政治教育由空洞的说教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以处理实际问题为侧重、以科学化、专业化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无疑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启示之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服务理念的同时,强化尊重、平等等理念,以适应社会结构变化的新形势。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明确“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既要有主体的积极努力,又要有客体的积极配合,因此要使其取得实效,就必须强调“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根据对象的实际,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和同他们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在这个转变中,社会工作中有许多思路可以借鉴。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的工作,它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社会工作者为帮助别人而工作,他在助人的过程中也实现着自己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工作对象,尊重他们,承认他们的权利;每一个工作对象都有潜在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能力,他有责任协助对象发展自己的潜能;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采取引而不决的态度,尊重工作对象自己的选择;有责任和义务要求工作对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繁荣。[5]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和强化尊重意识、平等意识,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具体,方法更科学,更能引起对象的共鸣,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启示之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充分发挥社区、团体等组织中骨干和积极分子的作用,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工作认为,人是最重要的因素,问题都是在人与他人的互动中产生的,人们可以舒缓和解决这些问题以改善人的生活。而问题的舒缓和解决,自然也要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因此,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强调受助者的能动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给工作对象以物质形式的救助,而更经常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对象进行教育等方式,激发其自尊心、进取心,使其具备“自救”的能力和愿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其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的这些观念和思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极具启发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更大的实效,就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为教育对象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其自主性和能动性,从根本上解决思想上和认识上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社会治理新理念篇3

关键词:法治创新型城市法律环境制度安排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做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其必经之途。国务院明确提出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着增强,这也同样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而创新型城市的建立一方面有赖于知识或技术的创新,另~方面更离不开制度特别是法治的促进和保障,法治所蕴涵的自由、权利、秩序为创新型城市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理念支持。

一、法治的内涵

法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概念。历史上最早揭示法治含义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学》一书中提到:“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不同的思想家、法学家对“法治”概念长期无休止的争论,对法治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为此,1959年在印度召开了“国际法学家会议”通过了《德里宣言》,这个宣言集中了各国法学家对于“法治”的一般看法,权威地总结了三条原则:一是根据“法治”原则,立法机关的职能就在于创设和维护得以使每个人保持“人类尊严”的各种条件。二是法治原则不仅要对制止行政权的滥用提供法律保障,而且要使政府能够有效地维护法律秩序,借以保证人们具有充分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条件。三是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是实施法治原则必不可少的条件。

“弘扬法治精神”是十七大报告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一个新提法,这是继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又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命题。“法治精神”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中所普遍尊崇的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权力制约、社会和谐等价值追求的总和,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所谓“法治”,是指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指导和调整国家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现代意义理念层面的法治主要是指一种治理国家与社会的价值和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包括了以下几方面: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和十五大的依法治国、十七大的法治精神,从实质上来看是一致的、有机统一的。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法治理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弘扬法治精神,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体现了法治的时代感——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二、法治在构建创新型城市中的作用

法治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齐努力,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通过建设创新型城市一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达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途、当然选择。国家的创新需要法治来保障,城市的创新也必须依靠法治。法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根本保障,法治保障创新环境、创新制度。

(一)法治为构建创新型城市提供法律环境

法治的价值在于:自由、权利、秩序。把自由、权利、秩序等作为现代法治的基础价值,实行法治、建设现代法治国家这样中国的法治道路就有了理性的价值导向,从而在理念层次对法治精神进行了合理选择与恰当定位。

首先,自由的创新产生的源泉。从法学角度来看,法律最基本的价值在于保障自由。“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法律通常被看作是可以包括多种价值的综合体,但法律最基本的价值则是在于保障“自由”。法律必须体现自由、保障自由。只有这样使“个别公民服从法律也就是服从他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国家、法律与个人之间的真正统一,可以说,没有自由,法律仅仅是一种限制性规则,无法真正体现出法律表征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上的意义,从而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在社会生活中也就得不到实现,得不到实现的法律只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价值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自由是社会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在全社会形成发扬不同思想,宽容不同意见,鼓励不同见解的氛围,有利于创新苗子的出现。这两个角度是有交叉的,创新中的自由必须依靠法律给予明确,法律以明确的规定告诉人们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鼓励人们开展科技创新;同时法律以加大激励的做法切实为人们提供条件。

其次,法治保障创新的权利。创新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困难的工作,需要人们通过长时间的持之以恒,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成果的产生十分不易,但创新成果却很容易被侵犯。因此,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保护创新成果就十分重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肯定创新权利、保护创新权益,刺激创新,促进创新,优化创新的资源和环境。知识产权从法律上确认创新成果的所有权,保护发明人的创新利益,使得发明人可以收回自己在创新的投入,获得应得的回报,从而激励个人和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使技术创新进入良性循环。

最后,法治提供创新的秩序。秩序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要求。创新需要在安定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动荡不安、秩序混乱、社会矛盾激烈,人们忙于基本生活的维持,根本无瑕去从事创新活动。法治是维护社会民主政治安定团结、社会生活有条不紊的有效保障。通过法律制定和法律实施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社会资源,营造创新氛围,提供进行创新的规则,保护创新的机制。同时,法治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科技法律制度鼓励发明创造,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创新活动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法治为构建创新型城市架构制度安排

第一,立法方面:在法治状态下,完备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为人们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

良好的立法为人们严格依法办事创造了条件,为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提供制度化的根据。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宪法、知识产权和科技法、其他配套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公司法、税法)等多层次的法律体系。首先,宪法中明确规定了第47条规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其次,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的发挥主要作用的法律一知识产权法、科技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如:《专利法》、《商标法》、《着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以及相关一系列实施细则和司法解释,并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组织,积极履行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义务;2007年12月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以激励自主创新为主线,在明确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责任和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整合科技资源制度、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均增加了不少重要的制度安排。最后,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健全了其他配套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等,门类齐全并注意适时更新,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执法方面:法治政府的建立对于鼓励创新、保障创新,促进并保障创新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法治作为一个与人治相对应的概念,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通过法律遏制政府权力。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简称《法治政府纲要》),大力推行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必须在法律的控制下运行,这也就是法治政府与非法治政府的区别所在。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来自法律的授权和接受法律的规范制约。法治政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自身的权力自觉地限制在法律的范围内以防止权力被滥用。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出发点和前提就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它要求各级政府和和政府各部门的公务员明确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在各个专业行政管理领域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提高行政执法的法制化水平。法治政府的建立,对于科技创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法治政府能够很好的整合社会资源为创新活动创造条件,通过政策引导、法律实施等具体执法活动,保障创新经费的投入,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配套条件。同时,法治政府在科技创新中更强调传统职能的转变,要转变成民主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防止国家权力对经济、科技的不当干预,充分发挥服务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市场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司法方面:法治通过促进司法制度改革、推进司法功能转化、建立高素质司法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司法制度是解决纠纷的制度设计,也是对利益的调节和再分配。一个良好的秩序不是没有矛盾的秩序,而是有一个良好的矛盾解决机制的秩序。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法治要求司法制度作为创新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要在法治状态下,大力推进司法制度改革,推进司法功能转化,从传统的片面强调打击、惩罚的功能向调解民事、经济关系等方面转化。切实有效的实施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护民的具体措施,并且在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各项具体措施时,不断丰富和完善各项措施的内容。与此同时,由于知识产权随着传播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逐渐建立,并因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张。权利客体、权利主体、权利范围、保护期限都不断变化,而所有这些变化首先都是在司法判例中实现的,因此,建立一支理论和业务上过硬的司法队伍,提高审判水平、学习国际规则,最大限度降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最大限度保护创新技术和创新成果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司法机关对创新成果依据知识产权法律进行申请与登记,依法严格保护技术创新主题的权益,特别要注重对知识产权原则的运用,使司法更具公平性和灵活性。法官运用利益衡量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司法活动,在兼顾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检讨现有机制,平衡权利人、科技业者和消费者三方的利益,通过判决,实现共赢或利益平衡的局面,使创新得以保障,正义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67

2朱苏力.法治及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01—236

3俞可平等.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2

4王一茹.论科技创新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J].科教文汇,20o7,12

5许登明.试论创新与知识产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

6唐德先.现代法治政府问题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2003,5

社会治理新理念篇4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新时期确保人民法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在建构和设计中内在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哲学基础,它是一系列价值选择的结果。就行为层面看,任何一种正确的行为都必须有具体的原理和信念或价值观的指导,人民法院工作同样只有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职能作用。

当前在法治理念方面逐渐形成两种不良倾向:一种倾向是强调法治理念的西方化,片面崇拜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缺少政治鉴别力,在司法实践中简单套用西方的“法律术语”,造成司法思想和司法活动的混乱;另一种倾向是模糊处理我国的法治理念。对于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的定位不清,不谈理念或很少谈理念,凭感觉来解决司法中的问题。这两种认识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从法律的产生发展来看,法律是一个民族生活与精神的写照,一个民族的法治就是这个民族所选择的社会生活调控方式。法学家创造的只是法治的理论,即对秩序形成的正当化,是否能够适合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还需要与具体的国情、民意紧密结合起来。前一种倾向忽视了一些理念孕育的土壤是西方而非中国,脱离了中国国情。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种体制决定了中国司法的性质和结构,也决定了中国司法的发展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法律制度,中国的法治理念必须和中国的政治体制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后一种倾向则由于缺乏具体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导,极易陷入人云亦云、不知所措的状态之中,导致实践中的随意性。

司法工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把司法工作与政治体制和政策割裂开来,就会使司法工作陷入迷途,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则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意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统一全体司法人员的司法思想,牢牢掌握司法工作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法院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从根本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概括与发展,是我们党系列法治理论的升华与体现,深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推动法院事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新时期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既存在非常有利的条件,又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和压力。在新的形势下,党和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尤其是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理念、司法能力面临着新的、重大的历史考验。当前人民法院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相对滞后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已经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切实做到司法为民是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在司法为民问题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司法万能论,认为法律和法院“万能”,可以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应扩大法院的社会调控职能,把所有纠纷都纳入到法院的调整范围内;二是司法消极论,认为在社会转型期,政策变化剧烈,利益纠葛多元化,法院在调整诸多社会关系方面无所作为。前者忽视了法律和法院仅仅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没有考虑法院作用的有限性和法律调整方法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而后者则片面缩小了法律和法院以其特有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法院进行准确功能定位指明了方向。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人民原则,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和共同意志,回应和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进一步揭示了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人民法院必须体现“司法为民”的一面,始终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司法功能相对滞后的矛盾。只有坚持司法为民宗旨,我们才能理解为何要文明司法,为何要平等待人,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诉讼过程亦同样如此。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准确理解司法为民的内涵,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用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努力克服在司法功能认识上的“万能主义”和“消极主义”,用好、用足裁判权,通过个案纠纷的解决来维护社会正义,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新时期人民法院实现司法公正

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秩序,因而法律必须实现正义,方能实现秩序。法律对正义的实现,依赖于法的适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评判标准多层化,矛盾冲突较多,大量纠纷涌入法院,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司法需求日益增强。人们不仅要求裁判结果的公正,还要求裁判过程的效率和程序公正,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程序上的公正,才能保证法律适用的一致性,才能为广大社会主体提供普遍性、一致性的行为规则,使他们获得明确的行为指南。如果裁判过程和结果因人而异、因案而异,人们就会陷入对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我国司法制度设计走向和司法实践运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也为人民法院的公正司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不仅要实现实体公正,还要实现程序公正。即不仅要实现诉讼结果的公正,做到事实认定正确,法律适用准确,实体处理得当;还要实现诉讼过程的公正,做到审判公开,依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尊重和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可以说,通过公平的程序,实现实体裁判的公正,这是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端正司法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现阶段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有效地克服和防止滥用权力、司法不公问题的发生,努力在全社会弘扬正气,伸张正义,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新时期人民法院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大局

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后,我国司法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关注,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一些正确的法治理念有效地指导了人民法院工作的健康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只注重法律效果而忽视社会效果的倾向,认为司法就是案件问题、法律关系问题,法院裁判属于纯粹业务工作,只要严格依据宪法和法律裁判就足够了,不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另一种则是当前要注重社会效果多于法律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难以统一。前者主要受一段时间以来法律近乎空白的影响,机械司法,无视纠纷来源于社会生活、司法决策可能要影响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客观现实;后者则陷入法律虚无主义的境地,忘却忠于法律是法官的本职,法律是法官行使权力最根本的依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人民法院的裁判行为找到了明确的依据,纠正了审判实践中的不良倾向。政法工作服务于大局,从根本上讲就是服务于政治。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既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司法的根本目的,因为改革、发展、稳定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法院公正司法、服务大局的职能在任何国家都有体现,因为改革、发展、稳定需要正常的秩序,可以说,秩序是每一个国家和司法机关都要维护和追求的首要价值,司法行使的也是一种服务职能,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服务大局。人民法院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是由人民法院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经济尚不发达、群众法律意识不强、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的社会,由于体制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国家的法律、政策也处在一个调整、完善期。这种国情、社情、民情决定了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不能机械司法、就案办案,必须正确处理法律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群众利益,必须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和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司法形式与司法目的的一致性。审判处理每一起案件,都要既明断是非、公正裁判,又善于做服判息诉工作,从根本上化解各种矛盾,达到案结事了的最佳办案效果,实现司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培养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拥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胸怀大局,了解大局,掌握大局,自觉把法院工作和裁判行为放到大局中去,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

五、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新时期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当前法院队伍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法官在忠诚法律、崇尚法治方面做得还不够,司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突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司法的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应当看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法官的司法理念出现偏差直接有关。没有正确的司法理念,再好的制度和程序规范在审判实践中也会被扭曲。西方法谚云:法官的人格是公平正义的最终保障,中国古语说“徒法不足以自行”,这都说明人在法治中的作用,只有一支能以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为指导的司法队伍,才能保证法治的实现。

社会治理新理念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展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一统性与多元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是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探索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强大精神思想动力。同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与实践突出地表现出了重大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关问题就凸显为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实践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一统性与多元性等相关问题作一阐释,以期为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入发展和贯彻落实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发展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全面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经验,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发展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这充分展示着我国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性的“理论自觉”,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表征。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也不是封闭僵化、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而变化发展着的一个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只有保持不断的发展性,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不断排除和修正错误的、模糊的、落后的法治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补充新内容,不断丰富时代内涵,弃其糟粕,汲取精华,永葆时代先进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以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性就要求我们:第一,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与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范畴,只能反映特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水平,但是随着法律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们就必将会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新的理解和阐释。第二,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不断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保持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必须不断顺应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变迁的时代要求;在发展中不断赋予时代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新的要求,不断补充其新内容,丰富其时代内涵,兼容并蓄,广泛吸收。

其次,任何一种理念的产生都有着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不是凭空臆想,也不是纯粹学理上的理论推演和思辨,而是根源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而产生的科学理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一方面自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取得了重大成果;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从反面给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和借鉴。实践是检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标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取决于能否紧密联系政法干警思想和政法工作的实际,〔1〕在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性要求我们:第一,要坚持用实践的观点来正确看待和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源于实践,更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回归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既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和推动不断发展着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第二,我们的关注点也应当更多地转向中国社会实践,面对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源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并以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为基础,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关注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并从中提炼、发掘和科学概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有效元素,从而寻求和构建一种能够有效回应和指导化解“中国问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性与实践性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互为一体,不可割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生命在于其“发展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灵魂在于其“实践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发展中深入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只有不断的发展、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与时俱进,而不会过时,丧失其生命力;也只有不断深入地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得以升华,趋于成熟。如果看不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容纳一切先进理念的潜力,丧失发展的信心,必然走向悲观主义甚至反动;看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理念容纳能力的局限性,过于乐观,必然走向理想主义,最终将沦落为悲观主义;这两种倾向都会阻碍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进程。〔2〕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科学、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与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3〕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也体现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重性质。

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普遍性方面,法治作为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和文明成果,在依法治国、人人平等、人权保护、公平正义等方面都体现着法治的一般原则和普遍规律。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更应当具有法治的一般属性,体现法治的一般原则和普遍规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在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等方面汲取了世界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虽然与传统的法治思想、资本主义法治理念有着明显的差异,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传统的法治思想、资本主义法治理念进行了批判的继承,具有事物普遍性的一面,也体现了法治的一般属性、一般原则和普遍规律。尤其在当前“法律全球化”与“全球法治”观念正风靡世界的时代背景下,全世界的法律或法治发展有着一种趋同化的趋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普遍性就与法律的国际化或全球化问题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也不能脱离法律全球化的新的国际背景。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普遍性,承认法治的普遍价值(普世性),不搞“全盘反西化”,学习和借鉴西方的优秀法治理念和法治经验。如果无视法治理念的普遍价值,甚至盲目排斥国际社会所公认的法治理念,片面强调“中国特色”,那么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与实践进程中,就可能会坚持一些落后的、错误的法治思想和法治经验,而错过学习和借鉴先进法治理念和法治经验的历史机遇。建国初期的“全盘苏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已有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另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普遍性不是要搞“全盘西化”,照抄照搬。也正如张文显教授所言,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模式并不具有普适性,更不是人类法治文明的唯一坐标,对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模式照抄照搬,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是有害的。〔4〕所以,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与实践过程中,应当在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国际性的优秀法治理念和法治经验加以借鉴吸收,把“普世价值”与“中国特色”进行有机结合。

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殊性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了法治的“中国性”和法治的“社会主义性”,具有事物特殊性的一面。也正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执法为民、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基本内容是立足我国现实国情而确立的特有法治理念,都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殊性。其实,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与实践过程中,始终要求我们要自觉把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当下中国的现实国情、世情、民情等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把世界民主政治法律文明的精髓与中国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必须是中国国情、中国问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充实与丰富也必须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并考虑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其实,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殊性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法律或法治发展的本土化问题。虽然法律或法治具有一般属性、一般原则和普遍规律,但由于各国所处的基本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存有诸多差异,世界各国建设和发展法治的具体方式和指导理念也就必然存在不同。比如,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制度等方面有着诸多本土特色与特殊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都通过确立三权分立体制来推进法治发展。其实,世界各国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都保存了其国家或民族的基本特色和特殊性,即使发达国家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模式也都带有着一定的民族特色。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中国性”和“社会主义性”的强调,就凸显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殊性,其实也就是法律或法治本土化的一种反映和体现,也是探索法治发展道路的“中国模式”的一种“规律自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性就突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关注当下中国现实国情的重要性,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殊性的要求。正如苏力教授所言,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的道路,是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政治空间和地域内建立起植根于并超越传统中华文明、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法治,必须凝聚中国社会的高度共识,而不是在中国简单移植一种符合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或模式的法治。〔5〕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同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相兼容,支撑并受制于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不断坚持、发展与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实需要,也是全人类法治文明延续的必然要求;也不仅是对传统法治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扬弃和传承,更是对中国现实国情和法治经验的反映和总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殊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也必须承认法治的普遍价值,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和法治发展经验,“为我所用”,这是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普遍性决定的。所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或法治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协调,实现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统性与多元性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一统性,即全社会一体遵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深入全社会各阶层,能够容纳一切“良法”的精神、原则以及民间社会规范中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元素;同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发展与实践也有着多元性的特征,比如法律渊源的多元性、立法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则的多元性、法律标准的多元性等等。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统性与多元性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一统性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政法意识形态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导思想的统一,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指导地位,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一统性(或统一性)要求对法制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映是统一的,也是所有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必须遵守的理念。〔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一统性首先是党的领导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其次,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宪法法律至上、树立法律权威在全社会各阶层群体中的统一,以保证全体国民或各个政党对法律规范的遵守;再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一统性是法律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以保证国家机关对法律规范的统一适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一统性是在全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法治思想保证,也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统一和尊严的必然要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一统性也是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多元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统性的前提,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一统性是其多元性前提下的一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无论是中国的社会结构还是社会形态都将会有多种成分构成,这对于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而言,不仅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与农业社会、城市社会或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社会相混合的现实国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多种知识、多元文化和多重秩序并存的格局,〔7〕这些复杂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致使当下中国的法治只是一种“城市化的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建设很难深入到农村,得以全面推进。因为法律主要是用来调整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熟人之间基本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法律,〔8〕而是靠人情、关系、面子、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来调整,有时比正式制度都有效。尤其是在中国当下“陌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并存的这一现实格局所圈定的“城乡二元法治场域”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必然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所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当使其法律渊源、立法主体、法律规则与法律标准多元化,从而能够使法的精神和原则容纳包括传统优秀法治思想、资本主义优秀法治理念、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成文法等多种社会规范的精华内核,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其多元性方面的“和谐性”,从而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当下中国,在具有一统性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法治经验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调解、审判方式等经验方面尤其如此。〔9〕那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就应当对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法治经验进行积极探索、总结和回应,从而通过多元性和整体性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全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进而探索和形成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罗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J〕.求是杂志,2006,(12):8.

〔2〕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中国社会科学,2007,(1):79-80.

〔3〕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2007-02-27.

〔4〕张文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中国法学,2009,(6):9.

〔5〕苏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eB/oL〕.douban.com/group/topic/3750003/2010-10-14.

〔6〕江必新.试论社会主义法治的几个新命题〔J〕.中国法学,2010,(4):74.

〔7〕方乐.转型中国的司法策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2):62.

社会治理新理念篇6

--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一)

2006年的春天刚刚拉开序幕,一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在全国政法系统深入展开。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的,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范畴,原创:要求人人都服从法律,没有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以上的特权,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是法治国家,存在这种壮态的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实践证明,正确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用于指导实践,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而一旦指导思想发生偏差,实际工作必然走偏方向,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检察机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执法观念、执法作为、执法能力、执法作风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适应。

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总书记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检察机关执法理念、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出的新的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指引检察工作,使新时期检察工作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多年来,通过开展“三讲”教育、集中教育整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项整改等一系列活动,有力保证了检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但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各种错误的执法观念以及现实存在的人情、关系、金钱等问题仍在作崇,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仍然存在,要解决好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必须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统一广大政法干警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好权从何来、用到哪去,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

社会治理新理念篇7

摘要: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治理主体具备了治理现代社会的能力。在“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目标视野下,地方政府必须通过明晰治理理念、强化法治理念、深化民主理念、发展互动理念、提升服务理念、装备科学技术理念等方面来创新执政理念。

关键词:地方政府;法治理念;民主理念;互动理念;服务理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国家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如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目前中国学术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课题。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是指治理主体具备了治理现代社会的能力,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向现代社会转型和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领现代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还能够使现代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治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是指政府具备了治理现代社会的能力。具备现代治理能力,必须具备现代治理思维、采用现代治理方法和手段,并达到现代治理效能。在现代治理思维、方法手段和效能中,治理思维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缺少了它,现代治理能力根本无从谈起。

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是地方事务的具体组织者、推动实施者,对国家整体发展计划的实施和目标的落实起着关键作用。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地方政府更是关键一环。在“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目标视野下,地方政府应该如何更新执政理念、培养现代治理思维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更新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新要求

从宪法层面上看,地方政府的权力主要有三项:一是行政执行权,即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二是行政领导和管理权,即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事务和行政工作,依法管理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三是保障权,即保护本行政区域内公有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等。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以上权力,保证地方的稳定和发展,进而促进国家发展规划的落实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经历了一个伴随认知深化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20世纪50-60年代为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20世纪80-90年代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20世纪末21世纪初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要求下,社会对地方政府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人民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因此,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发展目标追求,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具备如下能力去促进地方的发展。

首先,对地方经济科学发展的统筹能力和监管能力。地方政府在实施执法权与管理权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对地方发展规划的制定、对地方发展目标的引导与发展过程的监督,引导、扶植和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创新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使地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促进地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而推动地方的整体现代化进程。

其次,保障和扩大地方民主能力。地方政府必须通过保障权、管理权的实施,保障人民的政治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的落实到位;畅通民主渠道,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协商,健全基层选举、议事、问责等机制,完善基层民主运行机制;健全地方权力运行机制和约束、监督机制。真正实现基层治理中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三,维护地方社会秩序、化解地方社会风险、处理社会危机能力。民生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中心,作为地方政府,民生是工作的重点,地方政府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及时疏导和解决民生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进而稳定社会秩序、化解社会风险、预防社会危机,保证地方一方的和谐与稳定。

第四,地方生态协调的保护与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质量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地方政府来说,必须放弃GDp至上观念,在发展规划方面,全面考虑生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大生态监管力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预防和及时解决生态危机,实现地方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目标下地方政府执政理念的创新

不同层次,治理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治理主要包括塑造共同价值体系、提升国家治理执行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地方政府治理的中心是什么呢?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对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给出了指向,指出,“推动乡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与服务上,为人民群众提供面对面的综合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整合基层管理与服务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基层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增强基层管理与服务实力。”由此可见,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来构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通过这些重点工作,提升治理能力,进而实现地方“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治理主体具备了治理现代社会的能力,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引领现代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还能够使现代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现代治理思维、现代治理方法和手段、现代治理效能是现代治理能力内涵的主要内容。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下,更新执政理念进而具备现代地方治理理念,是地方政府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目标下,地方政府要更新哪些执政理念呢?

第一,改变管理理念、明晰治理理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均已发生巨大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的同时,新的社会矛盾与问题丛生。作为管理者来说,管理的对象、社会环境与要求都已显著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自上而下的、集中单一的管理理念、制度、手段与方法都已经不适合时展的需要。因此,作为提供面对面服务的地方政府,必须放弃以管制(命令、服从、指挥)为特征,以强调秩序的稳定、经济的GDp至上为价值取向的管理理念,抛弃管理理念下的权力意识、领导意识、驾驭意识、整治意识,代之以明晰的治理理念和意识:治理的目的不是管死、管住,而是通过积极地参与、沟通、协调、激励、规范和约束,形成一种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朝向一定目标的良好秩序和状态;治理的方式是在法治基础上,政府通过协商、指导、服务、疏导等方式与社会良性互动;治理的目标是确保公正价值优先地位、培育公民与社会组织生机与活力、形成公平公正社会环境和增加人民福祉。因此,在治理目标下,地方政府要确立服务、沟通、协商、引领等治理意识,要把自己的职能严格定位在提供服务上,把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中心,把保障民生作为治理的重点,把激发社会活力放在突出位置,引导社会团体加强自身建设,扩大基层民主。

第二,强化法治理念。法治是现代治理的基本要求和方式。要建设法治国家,就要使任何人、任何组织、国家机关都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作为执法主体的行政机关,更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和权力、履行义务和职责。越权、违规、人治均为缺乏现代治理能力的表现。因此,现代治理必须牢固确立法律至上理念,必须依法治理,依法求发展、求稳定。作为地方政府,治理过程中面对的是法治意识不浓厚的基层公民和地方习惯风俗不同程度存在的社会环境。要达到治理效果,必须强化法治理念,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坚持法律至上,要带头遵守法律,要引导人民遵纪守法,有问题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和规范解决,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处处时时维护法律的尊严;要把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解纳入法治轨道,决不能因发展、维稳就突破法律制度安排,不能因有人“上访”就迁就非法要求。只有这样,在地方治理中才能真正做到以法治凝聚改革意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才能用法治保障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的安定有序。

第三,深化民主理念。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的价值诉求、权力诉求空前强烈,深化民主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必然方向。在依法行政和法治的前提下,探求与发展多种形式的民主参与方式,则是现代治理的必然要求。民主协商、公众参与等民主方式已成为现代治理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是社会基层民主落实的实施者,必须深化民主理念,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的基层民主制度,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从基层保障人民政治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的落实到位,畅通民主表达、参与和监督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协商,完善基层民主运行机制,真正实现基层治理中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才能增强社会活力,也才能真正促进国家层面上民主的发展。

第四,放弃管制理念、发展互动理念。现代治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治理,而社会治理的目的是通过积极地参与、沟通、协调、激励、规范和约束,使社会形成一种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朝向一定目标的良好秩序和状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也已经全面调整,思想观念更是发生巨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自上而下、集中单一的管制理念已经不适合时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治理要求立足于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公众诉求,既能够维护已经深刻变化的社会秩序、化解可预见的社会风险、处理突发的社会危机,又能够激发社会活力。治理的手段与方法必须具有灵活性、多样性、敏捷性和适应性,因此,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与社会互动,求得社会认同,与社会大众、社会组织平等互助已成为现代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路径,成为现代治理的重要手段。作为地方政府,必须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管理与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引导激发社会活力、疏导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稳定社会秩序,进而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第五,放弃当家理念、提升服务理念。现代社会的中心是人,现代治理的中心是为人服务,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发展社会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基层管理与服务实力是现代治理对地方政府的新要求。因此,地方政府要以社会本位、民本位为出发点,把自己的职能严格定位在提供服务上,把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中心,把服务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自己治理绩效的重要标准。服务要以公众利益要求为导向,要以顾客需求为目标,高质、高效地为公众提供服务或生产公共产品以满足公众需求。

第六,改变政绩观、增加效能理念。现代治理效能是现代治理的目的要求,也是检验是否具备现代治理能力最重要的标志。作为地方政府,是通过处理一系列具体问题而达到治理目标的,无论是微观上还是宏观上,都必须具备效能意识。微观上,要以是否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地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协调或解决了各种利益矛盾和纠纷,使事态沿着合理的预期发展或达到了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为绩效标准。宏观上,要以是否引领地方达到了预期的现展目标,实现了地方经济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主体制完善、生态和谐可持续。同时,效能理念中还必须有成本理念,即在实现效能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运作成本低、效能高,主要是指没有推诿拖延(时间成本低)和高成本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花费少),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高、公众满意度高、社会负面影响小。

第七,装备科学技术理念。现代社会,知识和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社会治理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状况与要求,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才能解决信息社会下的各种问题。因此,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等已成为了现代治理的重要媒介,电子政务等成为了现代治理的重要路径与手段,网络问政成为政府与人民沟通联系的有效桥梁,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运用也成了现代治理的基本要求。作为地方政府,必须具备现代技术治理能力,努力学习和掌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基层管理与服务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基层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增强基层管理与服务实力。

社会治理新理念篇8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非常必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又处于“矛盾凸显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既有有利条件,原创:又面临繁重任务;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及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尤其是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执法能力面临新的考验,使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成为紧迫任务。

第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法治建设和检察机关执法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前提和根基是将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等符合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法治理念信仰化,成为指导执法行为的自觉意识,保证执法工作正确发展方向。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质上是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执法思想的过程,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开展法治理念教育,能够促进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按照民主法治要求加强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能够促进检察机关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做到公正执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促进检察机关自觉规范执法行为,减少自身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问题,实现执法和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必然要求。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既需要在建立法律制度、推动法律实施上着力,又要从树立法治理念上着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促进法治思想的普及和深入。只有把人民、保障权利、制约权力、法制统一、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和依法执政,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只有在检察机关乃至全社会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为司法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氛围,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各项改革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同时,法治理念教育能够极大地促进司法理论创新,进而推动司法工作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文明、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第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实践执法为民思想,推动政法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日益开放,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检察机关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自觉树立和落实崇尚法治、平等保护、司法文明、程序正义等现代法治理念,推动执法观念创新和工作创新,推动各项执法工作健康深入发展。同时,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将执法为民、保障人权等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现代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使执法工作更加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更加符合法治建设的规律,确保检察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第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检察机关执法能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教育整顿活动,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执法能力不断增强,但有的检察干警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的问题仍有发生。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都与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观念落后密切相关。如有的干警“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重口供轻证据”、“重配合轻制约”、“重就案办案轻司法服务”等一些错误观念根深蒂固,习惯于老办法、老套路,结果导致执法不严格、不公正甚至刑讯逼供等问题和冤假错案的发生。因此,推进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促进广大干警自觉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牢固法律信念,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执法问题的发生,做到为民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和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法治思想领域的具体反映,也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法治思想领域的具体反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概括为: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决定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规律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根本特征的,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具有四个鲜明特征:

1、它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决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依法治国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立法和执法都要服从人民群众根本意愿、服务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是执法为民思想,是人民思想在法律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自觉克服“法律工具主义”、“以法治民”思想。

2、它具有政治性。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反映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特征,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高度警惕和自觉抵制司法工作“非党化”、“非政治化”、“政治中立”等错误思想。

3、它具有法律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法律现象为意识客体,既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政治意识、道德观念区别开来,原创:又要将法治理念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防止和克服“法律虚无主义”、权大于法、以情代法等错误认识和做法。

4、它具有先进性。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是一个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过程,又是一个促进法律观念更新、推动执法工作创新发展的过程。

三、检察机关应着重提倡十大法治理念

当前,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现代法治精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要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在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重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把执法岗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把执法活动作为保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途径,真正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通过执法,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二要树立崇尚法律理念。自觉遵守法律规则,学习法律知识,认同法律价值,保护法律秩序,维护法律权威,捍卫法律尊严,追求法律理想,严格执行法律,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三要树立司法公正理念。既全面履行司法职责,依法惩治各种犯罪,监督纠正司法不公;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切实做到有罪追究、无罪保护,严格依法、客观公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四要树立保障人权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坚持打击、保护、监督、服务并重,既依法履行执法司法职责,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又依法保障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家属、证人、申诉人、被申诉人等在内的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五要树立法律平等理念。不分贫富、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国有民营、不分内资外资,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当事人,平等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一视同仁地提供法律服务。依法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平等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促进人们和谐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六要树立司法效率理念。自觉消除执法中的、拖拉作风,努力提高执法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严守办案时限,杜绝超期羁押,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维护涉案单位正常秩序。强化司法管理意识,运用先进理论、科学方法、规范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质量管理、过程控制和动态监督,提高司法效率。

七要树立程序正义理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原则,自觉破除程序法只是为实体法服务的、程序规定碍手碍脚、按程序办事麻烦的思想,自觉防止和纠正法外程序、省略程序、违反程序等诉讼问题,充分保障当事人知情权、辩护权、申诉权等诉讼权利,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有机统一。

社会治理新理念篇9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引导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01

一、相关概念界定

基层社会治理主要是指市辖区派出机构以及乡镇人民政府主导的由社会多个方面参与的,以达到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这一过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就是打破传统的“包揽式“的政府管理模式,引导多元主体有效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与方式。

“治理”一词来源于古希腊与拉丁语,本意就有“引导、操纵与控制”的涵义,从治理的目的来看,主要是在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规范与控制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从“管理“到“治理”本身就有政府引导性职能的体现。而引导性政府职能是在1999年张康之提出的,当时也主要是为了区别西方古典自由主义倡导的政府保护型职能和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国家干预式职能,之后对这一概念的理论研究并不多,主要就是20世纪80、90年代亚洲新型工业国家“东亚崛起”的实践成果,根据文献可知主导型政府职能是再引导性职能之后,但二不能等同,引导型比主导型更能体现政府职能模式的创新以及政府与社会关系定位,也体现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内在要求。

二、“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兴起

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沿海发达的城市,近几年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群众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以及社会治理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的的提高,社会矛盾也不断加剧,面临着干群矛盾激化,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与信任度日益下降的“中等收入困境”。2013年7月开始,厦门市在选择了岛内思明区和岛外海沧区作为共同缔造社会治理治理创新的实践试点,按照“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关键在激发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塑造群众精神,根本在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幸福”的理念,从方案的完善,试点的选择以及后期的展开和保障,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的的理念与方式,实现了真正的“共同缔造”。

三、“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创新性实践

(一)政民融合,促进共同缔造的“大共识”理念形成

厦门海沧海沧区经济发展迅速,但是长期以来受到“包揽式”的思维惯式的影响,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向不高,当地政府意识到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转变自身的执政理念,组织领导干部座谈会,大学生村官以及村干部等宣传队伍定期参加培训,组织邀请国内专家到海沧授课,加强党员干部对共同缔造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多种方式,通过共发放宣传册11120本,调查问卷2万份,共设20多个意见点,50多次群众座谈会,争取意见3.8万条,最终采纳1476条。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群众对共同缔造的方案的意见,反复的修改与完善,真正做到了一切以让群众满意和幸福为出发点,奠定了政民融合的大共识。

(二)引导企业参与,构建社企合作理念

海沧区作为一个工业新城,当地政府充分认识到商家与企业的作用,以引导企业共建共驻为理念,开展多样化的宣传,在企业员工食堂制作宣传展板,多媒体宣传片,以及发放宣传册,先后组织领导干部走访100多家规模不同的企业,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的活动3300场,增强了提高企业对共同缔造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海沧区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培育企业参与精神,构建社企合作的新理念。

(三)政府转变观念,建立“无围墙”政府

政府不仅仅建立多种渠道,让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打破政府与民众的隔阂,而且还从形式上建立真正没有围墙的政府单位,政府从自身做起,建立没有围墙的政府,与周边的市民活动场所和其他公共活动的场所真正融为一体,相应的工商部门也拆墙透绿,增多加公共绿地2700平方米,做到了政府与民众共享公共设施,这一举动不仅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最重要的是显示了政府亲民的姿态。

(四)“网格化,微自治”引导居民自治创新

社区是共同缔造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主阵地,但是社区的管理经常出现权责不清,职能交叉、工作缺位等问题以及管理与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厦门市海沧区通过”网格化,微治理“激发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真正做到社区治理的落地。厦门市政府以小区和楼栋为单位,把社区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并把公共事务融入到各个网格服务区,每个网格都有相应的1-2个管理员,实行一人多岗,综合管理的模式。

(五)创新机制,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效性

为了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长效性,就必须注重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破解社区治理的“形式主义。厦门市在共同缔造的实践中,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把共同缔造的发展逻辑与运行逻辑以机制的形式稳固下来。同时建立了社会化、人性化、多样化、同城化的服务机制,共同缔造实践中的创新型服务项目提供了规范性的约束和引导和制度保障,做到了公共缔造的“共享”理念。为了发挥厦门共同缔造的示范效应,厦门市政府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以奖代补引导企业与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模范带头激励的方式,增强社会治理的凝聚力,利用分类评定与积分机制,激发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共同缔造的热情与活力。

三、总结

厦门市共同缔造的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是在准确定位好政府引导型这一职能的前提下,明确主体,构建治理平台,更新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方法,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挖掘基层内部的资源,真正实现了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格局。

注释:

①陈纯仁,吴晓婵.浅析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

②俞可平.国家治理现代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新理念篇10

——组织好一次学习两本书《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该院党组中心组、各党支部、党小组和各部门把该书作为学习的重要教材,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弘扬苦干实干拼命干精神和新时期火车头精神教育融为一体,集中开展学习活动。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使干警深入理解“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真正把握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牢固树立道德新风。

版权所有——掀起一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为一体教育新高潮。该院在大院里张贴悬挂“八荣八耻”内容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宣传标语,开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园地专栏。采取读书学习、大讨论、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大造良好教育氛围。

——召开好一次“学楷模、知荣辱、树新风”专题研讨会。以“全国模范法官李其宏同志”等模范人物为榜样,结合工作实际,谈学习感想,谈学习体会,抓住法院工作焦点难点,深入开展专题研讨,探讨深化学习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广大干警从李其宏同志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中得到启迪、受到鼓励、汲取力量,推进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

——组织好一次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活动。通过参观教育,使干警追忆革命前辈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进一步增强党员奉献意识、爱国主义意识和司法公正,一心为民意识,牢固树立宗旨观念、服务大局观念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每个共产党员在维护社会稳定、经济改革、审判工作等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永葆革命本色,永葆党员先进性。

——举办好一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为一体专题讲座。聘请有关理论专家、院领导给干警作“牢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专题辅导讲座。通过讲座形式,让干警深入理解“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熟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刻内涵,全面、准确把握理论精髓,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侵袭,塑造铁路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