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方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7:24

现代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科学教育,全民素质,精英层

犹太民族曾经濒临被灭绝的苦难,何以重生?犹太民族何以在自然地理条件非常恶劣、地缘政治极为不利的环境下成功复国?何以如此迅速发展农业、工业和先进科技从而做到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犹太民族培育出了开辟人类新时代的马克思,是马克思通过艰苦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秘密,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由于剥削和不平等的存在而走向衰亡的必然;马克思和众多犹太裔的近现代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出现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吗?追思的结果是因为犹太民族重视教育:适应时代的教育。

现今的世界已经进入社会文明发展第三次浪潮(阿尔温.托夫勒,1980)的高潮期,社会生产信息化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宇航工程和海洋工程为骨干的全球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网络经济促进政治、文化、观念、伦理、道德的深刻变化,同时使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进入末落期。现代科学教育随之提到课程教育的日程。对于现代科学教育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就是科学观,是如何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基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已经概括了科学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并且指出无论自然界或是人类社会“唯一正确的认识方法便是唯物辩证法”,没有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指导科学家就会迷失方向和道路(参见《自然辩证法》序)。恩格斯述说马克思的科学观:“对于马克思,科学是一种创造的、历史的、和革命的力量”这就是说科学是人类永远向前的动力源。

人类的科学水平体现着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与对真理的认识一样没有绝对的顶峰、只有相对的阶段,因此理智的“科学”概念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的,不能固步自封。因而可以具体地认识到旧能源终将被新能源所取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将逐渐改观,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更新。

现代科学教育需要打破绝对化思维,确立唯物辩证的思路,破除迷信僵局,才能造就大批先进人才,才能建成现代化社会。

每当我们唱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是否意识到在优胜劣汰、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世界和自然法则下,仅凭勇气、决心和血肉之躯是不能抵挡科学野蛮的。义和团的师兄弟们怎能抗住洋枪洋炮的进攻,我们需要培育众多科学头脑、发展先进科技,以色列的成功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国梦”有着现实意义。

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怎样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些人以满清帝国崩溃和日本维新崛起为依据力主向西方看齐,主张彻底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在传统文化上的脱胎换骨。这一主张脱离世界现实,脱离中国的实际,脱离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世界上帝国主义阶段的坚船利炮和霸权殖民不得人心,后殖民统治的“民主政体”和“普世价值观”双重标准(欺骗性)也为人民所不齿;西方民主的所作所为掩盖不了强权政治的实质;中国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下必然会被封堵、被扼杀,中国过去被瓜分、受欺凌甚至被奴役的近代史证明了这一切,而新型的大国关系也在于自己有无持续发展的实力。

马克思既然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浪潮也此落彼起地推进着。中国的革命先烈明确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经过曲折的探索又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在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承认中国国情基础上的科学之路,从而得以明确宣布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并且不认同“国强必霸”的西式逻辑。

当中国发展的路线、方略确定之后选用干部无疑是决定成败的因素。德才兼备的干部从哪里来?我认为实施现代科学教育是培养干部实现中国复兴梦所必需的国策举措,马克思已经指出“科学是一种创造的、历史的和革命的力量”这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源泉,而科学是需要通过科学教育来掌握的。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直击国力。当今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科技发展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现实的中国可以借鉴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能力扼制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霸权主义势力的发展,现实世界中“世界警察”和武力干预仍然横行,这些都是事实。

甲午战争之后我国曾经兴起“改良”“革命”的政治救国浪潮;民国建立之后“实业救国”“科学救国”之风盛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又认为只有政治革命才是救国之道。时至今日国人逐渐明白,在政治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已成了“政治”,培育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科学头脑应是国家富强之道。美丽中国需要国民高素质的科学头脑。

发展科技、开发高科技产品能够增强国力,但科技产品在不断地被替代、被更新,如果缺少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科学精神,那么科技发展对于民富国强只能是一时一事地彳亍前行,并没有后劲可谓。

现代教育方针篇2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然而这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变革也出现了如下一些值得重视的不良倾向与问题:

(1)家庭偏理想化。一些家长以自己的爱好与价值取向为标准,来规定学生的课余活动,虽然在短时间内有助于学生某些单项素质的提高,但往往是以牺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为代价。还有一些家长深怕落在人后,于是照猫画虎,盲目跟风,反而造成学生极大的心理负担。

(2)学校偏形式化。一些学校没有调整原来的教学计划、课时,只是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口号,加上一些单项培养素质的课程,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有些学校只是单单减少了以往繁重的课后作业,教学计划、课时都不变,并无实质性的教学改革。还有些学校搞一些贴着“素质教育”标签的活动,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制造舆论和气氛。尽管形式多样,但实际上还是坚持抱着“升学率”的大腿,实施“应试教育”。

(3)教育偏教条化。教育理论上大多只探讨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内涵,对素质教育的目标、结构、方法、评价等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不能适应指导教改实践的需要。有的实践对由于缺少理论指导,比较盲目,不够理性,对素质教育理念体现失之于偏颇。

(4)社会偏庸俗化。某些社会组织把一些与学生素质教育毫不相干或关系不大的活动硬扯进素质教育的范围,打上素质教育的招牌。更过分的是以素质教育为名,推销产品,招揽顾客,高价提供家教服务,乱办兴趣班等与提高素质无关的活动。

要纠正上述存在问题,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既用素质教育这个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去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深化对教育方针的理解,更要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科学地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有效地解决与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指导教育改革实践。

十七大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的总规定。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人的发展时,就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的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将来,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推行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回顾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表述略有不同,其实质和宗旨没有太大变化,但其反映出的人才素质观却是不同的。以1957年的教育方针为例:“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反映了文革前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明确地找到了国家教育的发展方向,清楚地指出人才培养标准,这一时期,重点强调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阶级观点、爱国主义、劳动(下转第15页)(上接第6页)观点等。而接下来的文革十年是教育事业停滞甚至倒退的十年,政治上过度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领,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只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却完全否定了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结束这一段历史以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逐步走向正轨,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拨云见日的崭新时代。这一时期开始,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培养人的个性的问题,鼓励培养敢于思考、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个观点的倡导者就是邓小平同志,他在刚主持工作时就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有知识和人才。接着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开始真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产生是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人们对教育培养目标内涵的更加丰富地认识和对培养目标内在联系与作用更加深刻地理解的结果。

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是既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当然首先在于为个人的发展服务,培养素质优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在素质上能保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并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坚持人的素质发展全面性与结构性的统一。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使受教育者在素质上尽可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首先应当使德、智、体等基本素质得到发展,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来说。

(2)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平等性。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不能单单面向被高一级学校选拔、能够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优秀学生。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点,也是教育方针的基点。所以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各种类型的专家,而且更要重视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3)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前瞻性。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对未来的,这是对教育功能的重要概括。素质教育不是以目前升学或就业做为直接目标,它的立足点是面向新时代的需要,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一系列主张和基本要求,实质上是回归党的教育方针,回归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要求。当前,我国正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逐步推进教育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主题,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3-2-13.全国各报.

[2]佘曙初.浅谈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1).

[3]刘明坤.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现代教育方针篇3

关键词:中国;教育方针;经典逻辑;价值逻辑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03-06

一、教育方针定义的思维方法论

教育方针是什么?新中国60多年来,有关定义不下于数十个。按照对制订教育方针主体的不同理解,可分为国家主体型、政党主体型、政党和国家主体型三类。国家主体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国家是颁布教育方针的主体;政党主体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政党是颁布教育方针的主体;政党和国家主体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总任务而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政党和国家是教育方针的共同主体。按照对制定教育方针出发点的不同理解,可分为社会目的型、教育目的型两类。社会目的型认为,教育方针是根据一定历史阶段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其着眼点在于实现社会的总目标、总任务或为社会服务;教育目的型认为,教育方针是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也即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旨在培养合格的人才。按照定义的不同.可分为总方向型、总指导思想型、总政策型三类。总方向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一般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标、任务、功能及实现途径等原则性规定;总指导思想型认为,教育方针是一定历史时期国家发展教育的总体指导思想或根本指导原则,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意志及其价值倾向;总政策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对不同时代教育实践的总结,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和各项教育政策的总规定。

上述划分仅具有相对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定义多是运用形式逻辑的属种定义思维和方法,对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教育方针进行静态抽象、归纳和概括而得出的结论,其认识尚处于知性思维或朴素的经验理性思维阶段。它仅仅把教育方针当作一个知性概念,亦即抽象概念或抽象同一概念加以认识,还“停留在概念否定的、抽象的形式里”,停留在形式逻辑(初级逻辑)相对单纯的“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上,没有能“按照概念的真实本性将其理解为同时既是肯定的又是具体的东西”,亦即把它当作一个理性概念或称具体概念、具体同一概念――“包含多样性于自身之内”、“包含不同规定的”、“一种综合的统一(对立统一)”的概念加以研究,也没有能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给概念下定义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运用辩证逻辑的定义规则,展示其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个殊上升到一般、由抽象同一上升到具体同一、由最初的教育宗旨随着时势变迁而发展衍变至今天的教育方针的运动轨迹。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在理性认识阶段,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或两条相反的路径:一条是从具体到抽象,另一条是由抽象到具体。抽象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具体是对事物多方面的认识。抽象的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事物的个别方面、个别特性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在认识过程中可以抽出某个方面、某个特性而暂时撇开其他的方面和特性。具体的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事物本身是不同方面、不同特性等多样性的统一,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既表现为综合的过程,也表现为综合的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再由抽象思维到思维具体,前一阶段称为知性思维或经验理性,是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后一阶段称为辩证思维或理论理性,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它直逼客观现实,把处于抽象认识水平的概念提升为包含着差别和对立于自身的具体普遍性的概念,从而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接近,更深刻、更准确、更科学。

此外,概念的内涵也有初级和高级之分。反映事物同一属性的概念是初级概念,反映事物内部多样性对立统一的概念是高级概念。相对而言,形式逻辑的概念属于知性认识的概念.是对事物同一性的反映。它内部不包含矛盾。不能显示概念变化的内在联系。辩证逻辑的概念属于理性认识的概念。是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反映,它本身是对立面的统一。抽象同一概念。是个别事物,或事物个别本质属性,或同类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反映是事物的第一级本质,即对象自身的同一性及与其他对象的差异性。具体同一概念,从其反映的对象来说,也是对个别事物,或对事物个别本质属性,或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但是,它是知性认识的发展,不仅继承知性认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一切成果,而且更深入到被认识事物内部的多样组成部分及其对立统一关系的层面,认识到事物的“特征”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由对事物一级本质的认识上升到对事物二级本质以及继续深入下去的认识。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同一性,而且反映事物的对立面的多样同一性;它不仅反映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而且反映事物自身的内部差异。

循着知性一理性的思想进程,对教育方针定义的方法论也应该是:由感性认识出发,通过知性思维或经验理性思维方式的加工.也即通过对不同教育方针的内容、形式及其定义的整理、归纳和概括,获得关于教育方针概念的抽象认识,而后再对其进行理论理性思维或辩证思维方式的加工,把对教育方针的简单抽象认识提高到具体的辩证的认识,把握并揭示教育方针的复杂形态及其本质。

二、教育方针的辩证逻辑定义

从辩证逻辑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行程来看.概念是从历史发展中产生出来的结果。教育方针的概念也复制了简单到繁富、抽象到具体的运演轨迹,由单一逐步走向复合、综合与集合。

一方面,其名称经历了清末、民国两个政府“教育宗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其思想内容经历了从晚清强调各级各类新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也即教育目的),到民初倡行德智体美四育并举和德育为首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中经南京政府强化三民主义教育的政治性质、方向、职能和任务,直至新中国融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和形式等于一体的演变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及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总指导原则,教育方针的功能不断增加,内容越来越多,概念越来越丰满,其定义也由原初的相对单一和抽象发展到后来的相对宏富和具体,既是教育地位、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途径等的总规定,也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一定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发展总的指导方针。

另一方面,教育方针又是一种规范引导教育发展的活动,是一个过程概念。其表现为一定的统治阶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及其管理实践活动上,它是动态的,是时间的函数,与历史和未来有关。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说,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也说过,政策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在行动的过程和归宿。如果仅将教育方针表征为某种静态的结果,而不注重其现实运行的过程,那么这种表征是不全面的。事实上,教育方针的动态运行过程也是构成教育方针整体的重要部分,它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实际进展。教育方针本身就是制定和实施、评价和调整的综合体,研究教育方针,既要重视其静态的文字表述,更要考察其贯彻落实情况。应将教育方针的制定和实施当作一个有机体看待,其中,制定是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实施是制定的目的和结果,任何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的做法都有悖于教育方针的本旨或原意。这也是政策科学、教育政治学的一项通则。

教育方针是一种观念,反映或代表了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决策规范,是统治集团为实现自己的教育意志而做出的相对恒定持久的重大决策。内核是一种指导思想或价值选择,外壳则是一种政策化、法律化了的行动准则或价值规范。它是观念和标准的统一,是意识形态和制度形态的统一,是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的统一。

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行动纲领或指针,它还同时规定着可能有的行动方式和行为的发展方向,是一种鼓励良性期望行为的刺激源,是导引激发健康积极行为的催化剂。它代表了整个教育运动的旗帜,是一般教育规范(政策、法规)根本精神以及教育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教育规范体系的总表征。它是目标、原则、任务、方式、措施、步骤等多项内容的有机结合,是制定和执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完整统一。它要求制定者和执行者双方都应自觉自律,达成一种默契,形成一种机制,即坚守行为的一致性和执行的重复性。此外,它本身既是一种教育行为,也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集政治和教育等几重标准的价值选择行为,也就是统治阶层教育意志表征的一种行为.这里姑且把它称作教育方针行为。

从国内外教育指导方针发展的历程来看.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或统治阶层、政权组织(政治团体)对教育的干预总是绝对的,不干预才是相对的,无论其是否有“教育方针”一说.但通过颁布类似的规定或以其他形式实施对教育的规范、引导和控制等干预职能这一点总是类通、恒定的。作为统治阶层的一种行为,它自身也有其诞生、发展、消亡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就是教育方针的制定、执行、评价、终止四个环节的循环往复和螺旋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也就是教育方针“生命周期”的发展史,或者说是一部教育方针行为的发展史与教育方针的实践史。

教育方针不仅表现为一种状态或现象.如观念、思想或标准、规范等,而且也是一种活动过程,是一个由认识、实践和价值活动这三项基本活动组成的有机活动系统。这三项活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一幅完整的教育方针活动的“过程图”。在这个活动的程序性链条中,其认识活动较多地体现于教育方针的制定,并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指向性和最优选择性:其实践活动较多地体现于教育方针的实施或执行,并表现出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具体操作性:其价值活动较多地体现于教育方针的评价,并表现出较强的主观价值倾向性。

进而言之,教育方针是上述三个环节、三种活动的辩证统一和有机整体,在实际过程中,它们不仅相互交叉、包容,而且紧密连动、互动。其中,实践活动是核心和基础,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都是围绕着实践活动而展开并为实践活动服务的。没有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评价.教育方针的实践也无从谈起,实践活动必须依靠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在教育方针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教育方针制定的认识活动和教育方针评价的价值活动,既指引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又推动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教育方针的实践则检验着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的正确与否,使观念形态的认识和评价的结果对象化、现实化。

从更高的层面看,教育方针的制定、实施和评价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每次具体的教育方针活动中,其实践活动必须在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的指导下进行,其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又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当然,这种认识和评价又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近现代中国教育方针的发展史上,其实践过程逐渐凝结为一定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理论,积淀为一定的教育政策规范和教育行为准则,上升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成为人们进行教育方针的认识和评价活动所必须依据的一种模式和参照系,深刻影响着教育方针的认识和评价活动。从历史的过程看,一切关于教育方针的认识和评价活动都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实施为目的、以实现为归宿。就其实践活动的内部关系而言,它也是由一系列阶段组成的一个过程。在实践的每一个阶段,往往都会带来新的信息,暴露出原来认识和评价中的不足,进而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以修正、调整、充实以至废改原先的教育方针。

姑且撇开对教育方针有制约作用的其他因素不说,教育方针的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是随着其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既是其认识的源泉、评价的标准,同时又是其认识和评价的对象。反言之,教育方针的实践活动又是以其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为导引、方向和依据的,认识既是实践的内容,也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既是认识的动力,又是实践的调节器,教育方针则是集这三种活动于一身的综合性的教育领导活动。这样,将活动和过程概念引入并包容于教育方针的含义之中,突破其传统的定义域,突出其动态性,从而把定义思路由形式引向过程、由静态引向动态、由平面引向立体。

概言之,教育方针是教育性质、方向、目的、功能、任务、内容和途径等的总规定,是一定统治集团在一定历史阶段规范、引导和管理教育的活动,是观念和标准、意识形态和制度形态及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价值活动的统一。

三、教育方针的价值逻辑定义

如果说关于教育方针的定义是一种判断、是一个事实命题、是关于教育方针“是什么”的认定的话,那么,关于教育方针的内容则是一种指令、是一个价值命题、是关于教育工作“应如何”的行动指示。前者属于认识领域,注重事实逻辑,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实在性,后者属于实践领域,遵循价值逻辑,具有典型的主观性和价值性。教育价值指教育的有用性或效用性,是人们有意识地掌握、利用或接受、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是教育对人与对社会的意义所在,并通过教育的功能作用体现出来,它反映了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与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属性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

在传统逻辑来看,思维的命题就是判断.一个典型的公式是:“s是p”。这种见解与一种根深蒂固的哲学传统有关。按照这种哲学传统.人们的思维就是对于既存实在的认识,思维的全部功能就在于揭示事物。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维并不仅限于揭示事物,说明事物“是什么”。思维命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判断.一种是指令。在人类思维中,指令命题是大量存在的,人们的一切行动无不受指令的指导。判断本身并不能直接指导行动,指令才是关于人们“应如何”的行动指示。人类思维实际上涉及认识和实践两个领域,判断是有关认识的思维形式,指令则是有关实践的思维形式。因此,把思维仅仅局限在认识上而不注重实践、积极从事实践,那么,这是狭隘的。同样,仅研究教育方针的定义而不去探讨其内涵也是不够的,因为研究的出发点乃至终点不仅在于对概念的认定,而是要发出关于教育行为的指令,并认定它、揭示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制定的宗旨在于实施。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学研究,既要遵循经典逻辑,更要遵循价值逻辑。教育方针的研究具有典型的人文社会性和民族地域性,它不但不排斥价值倾向,而且还必须有明确的价值态度和倾向。任何一个定义都是定义者自身观念、态度、水平的观照和折射,上述定义也不例外。从政策科学的角度看,教育方针具有价值负载的特质,它所面对的不是纯粹的客观事实或自然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冲突和价值选择,所以,定义、制定、分析乃至实施教育方针过程中,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领域,价值中立的论断是不成立的.教育方针需要价值涉入。但是,教育方针毕竟是一个事实概念而非价值概念,不管定义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如何,都不能违背经典逻辑定义的规则而想怎么定义就怎么定义,那样也就说不上什么定义,也就无从揭示教育方针内在的本质与特征了。定义教育方针既不可能严守中立、价值无涉,亦不可能随心所欲、价值无边。

在美国教育学家索尔蒂斯看来,并不存在能达成共识的关于教育的唯一定义,这同样适用于教育方针概念的分析。当然,不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虽然人们对教育方针的认识是主观的、言人人殊的,但它毕竟是一种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管理现象。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其《教育的语言》一书中,也曾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规定性义、描述性(theDescriptive)定义和纲领性(theprogrammatic)定义三种。规定性定义是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即作者“创制地”回答“我所说的事物是什么”的定义,要求被界说的概念在其后的讨论中,始终表示这种规定的意义。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说的定义,也就是回答“事物实际是什么”的定义。教育科学理论主要陈述教育事实,在此基础上解释教育事实发生的原因与条件,故关于概念的表述一般采用描述性定义,并从描述性定义中择定精确的、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本质属性的定义。纲领性定义是指或明或暗地告诉人们应有的事实状态,也就是在定义中包括若干关于某种被定义的事实状态的规定性,回答“事物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它与描述性定义所说的“事物实际是什么”不同,与规定性定义赋予事物一定的含义或意义、规定“事物是什么”也不同,它往往包含着是(is)和应当(should)两种成分,是描述性和规定性定义的混合。同样,谢氏讲的这三种定义方式也适用于教育方针的定义。

虽然有人也在试图寻求一种能够为大家所公认的“一统”的教育方针定义,但由于定义思维与方式的不同,教育方针定义的丛林法则仍将继续存在下去。比如。规定性定义本身就是充分反映定义者价值取向的任意式定义,它要求不同声音的争鸣和讨论,如果只有一个绝对的教育方针定义,反倒不正常。描述性定义主要是陈述或表示教育方针概念所指称的事实.但对于同样的教育方针事实,由于定义者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以及定义语境和定义目的的不同,也会有多种不同的描述性的陈述和定义。

如此看来,我们一直在孜孜以求的教育方针的真正定义很可能是一种科学的纲领性表述.也就是集规定性和描述性定义于一体的定义。它既要表述教育方针是什么,又要揭示教育方针应当是什么;既要定义实然的教育方针,对教育方针的史实和经验进行总结、抽象、归纳和概括,揭示教育方针固有的本质意义,又要界定应然的教育方针。对教育方针的概念和过程进行严密的逻辑和语义、语用的辨析与论证,揭示教育方针所应包容的含义;既要运用事实判断对教育方针的“概念”作定性研究,又要运用价值判断对教育方针的“观念”作定向分析。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定义主体也会有各式各样的纲领性定义。因此,现在所能做的是,运用综合式定义,寻找一种纲领性表述.即将“教育方针是什么”和“教育方针应当是什么”结合起来,将教育方针诠释为:“一定的统治阶层为实现一定历史阶段的总方针及其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及其实践过程。”

概言之,教育方针的定义是经典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统一,是集规定性定义和描述性定义于一体的纲领式定义。教育方针是一定统治阶层在一定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针,是教育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和途径等的总规定,是一种规范、引导和管理教育发展的政策活动。

综上所述,教育方针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语词。作为中央政府规范指导教育发展的工具及其与集权型管理模式相符的教育方针,其概念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宏富,其语式由旧中国的教育宗旨到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它之能够在近现代中国得到不断的运演、进化乃至强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时代背景,既是中国教育管理规制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中国教育政治文化的传统特色,是国家教育意志的集中体现和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理论视点及经典逻辑和价值逻辑相统一的定义思维,科学界定教育方针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从而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活动提供系统的学理支持,应该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天平.中国教育方针概念界说[J]_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52.

[2]辞海编委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469.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58.

现代教育方针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数学;教学;运用;兴趣;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70-01

一、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理论学科,不少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而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1.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特别是在几何学习中,容易产生思维障碍。恰当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克服障碍,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射线”两个几何概念时,对它们“无限长”这一特性学生普遍不容易理解。因为学生看到的直线和射线的图形都是有限长的,如是老师不注意提醒说明我们所看到的直线的图形都是示意图的话,很可能会给学生以错误的概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两种图形制成动感很强的课件,通过演示,就可以加深对“无限长”这一特点的理解。“射线”的演示可以先出示一个亮点,然后由这一点引出一条线,并且使之慢慢地延长,并说明,这条线可以无限的延长,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射线。“直线”也通过类似的方法进行演示。通过这种演示,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学生学习中的畏难情绪。

2.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揭示规律、拓展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形象思维反映还可以,但是对于抽象思维就明显不足,这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弥补这些缺陷,能够更容易帮助教师揭示规律、拓展内容、提高效率。

例如在学习概率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先演示一个有趣的“布丰投针试验”,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演示这个实验时既耗时,又不利于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直观展示。先精心设计“布丰投针试验”课件,课件设计中,在平面上设计出若干平行线,并通过随机函数把针随机投放到这个平面上,设计时,注意针的长度是平行线的一半。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设计好的“布丰投针试验”投针过程,并统计得出与平线相交的针的数量,针的总数与相交的针的数量的比值就是圆周率π的近似值,并且重复演示得出投的针越多越精确。这样通过概率的方式得出圆周率的演示让同学们既新奇,又提高了学习概率知识的兴趣和迫切感。

3.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水平。

例如在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毫米、分米的认识”、“角的度量”等操作性强的内容时,用图示直观和实物直观这些传统的媒体,往往因观察的对象太小、清晰度低等原因,不利于观察和指导操作。运用多媒体投影就可以化小为大,将认知对象通过课件放大后,就利于观察和掌握操作要领。在教学“角的度量”时,要设法让学生认识量角器,并掌握它的构成。教学时通过课件的形式,依次点击出示外形、中心、刻度线、零刻度线(内外刻度分两次点击出示),边出示边介绍边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自己的量角器,分别跟着老师依次指出量角器的中心、内外刻度、内外刻度线和内外刻度相应的零度线。按照量角的要领,每讲解一步,教师就在课件中进行演示,同时学生跟着做一步,使学生清晰掌握“中心对顶点,零度刻度线对一边,另一边所指的量角器上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内外刻度。通过这样的演示和学生的同步互动,学生更容易掌握操作要领和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既要避免出现误区,也要注重应用的合理性。

1.在数学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

操作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首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在使用过程中要能排除一些基本的使用故障。例如在使用过程中,在投影等设备出现非硬件故障时,要能及时找到原因并正常投入使用。其次是操作要与讲解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应用衔接要自然,避免出现中断、生硬等影响教学节奏的行为。

2.在数学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课件等的制作及使用要精练、简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具有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时,要掌握适量、适度、有效性等原则。在制作课件时,要做到精练、简洁,制作的课件要突出学习的重点、难点。在使用课件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课件,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围绕着课件,不能被课件的思路牵着鼻子走。缺乏个性化的课堂教法必然会为形式所累,那种流水线式的、一放到底的课件,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3.在数学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抽象概括。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同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直观效果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是大势所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秀教学手段,但是,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不能盲目地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只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机整合教学方法,才能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方针篇5

【摘要】要充分发挥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企业文化、社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网络文化等是增强文化含量的重要手段,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逐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要求,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目标,关键要把科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握其内在联系和本质要求,科学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一、在科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融合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时代和实践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学科,多年来我们在科学理论武装、基础理论研究和内容体系构建、科学手段运用等方面下过不少功夫,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某种程度上停留在经验型、感知型的层面上。一方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思想、行为规律的认识还不完全、不充分;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手段和途径也缺乏深入的研究。这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人的思想、行为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心理需求和生活追求已发生很大变化,人们的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利益观念、平等观念、民主观念、开放观念等大大增强,人们的眼界日益开阔,个性得到彰显,个人价值得到更好地实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努力适应客观实际的发展需要,研究新情况,把握人们思想和行为变化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符合实际的应对措施,引导和解决人们的各种思想和行为问题。二是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新途径、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不少常规做法,同时也积极吸收借鉴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这些都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重要基础。要在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好经验、好方法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人们心理、思想和行为活动的特点,讲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研究和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新途径。(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出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社会化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许多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健全党委系统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善于借助和整合多方面的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良好氛围。二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这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把更多的社会阶层和人群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并根据社会各阶层和人群的不同需求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各种载体、开辟不同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更多的人群中。三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活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需要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直接参与,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精心组织的庆祝港澳回归、抗洪救灾、申办奥运、抗击“非典”,“感动中国”等规模大、声势强、政治导向鲜明的宣传思想教育活动,具有亲和力强、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广泛等特征,都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四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融为一体。把思想政治教育独立于社会管理之外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社会工作紧紧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蕴含教育,在管理中体现导向,在服务中渗透思想,有效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要求。(三)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内容、机制和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要抓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群众,联系实际,深入生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引导人们形成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开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形成有利于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观念。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推动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是推动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基础。积极倡导和推动人们树立与社会实践和时展要求相适应的思想新观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二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现代科技进步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视野大为开阔,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充分借助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代教育方针篇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新发展

受到数字化与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新媒体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多层次的挑战与机遇,这种现状在客观上推进了思政教育的全面展开。针对大学生有必要开展多层次的思政教育,通过开展思政教育的措施来提升同学们的思想素质,进而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思想引导[1]。目前的状态下,新媒体与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实现了全面融合,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方式来指引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因此可以得知,新媒体应当服务于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在此基础上确保紧密结合现阶段大学生所处的真实状况来提升思政教育的综合效果。

一.新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通常来讲都会涉及到微信、微博及其他新兴的媒体。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城乡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准都获得了全面提升,因此更多人也在逐步接受新媒体给平日生活带来的影响。在这种趋势下,新媒体逐渐融入了各个行业的生产,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相对较大的影响[2]。

高校学生在本质上应当属于新生代,多数大学生针对现阶段的新生事物都表F出很浓厚的兴趣。受到好奇感与新鲜感的影响,大学生相比于其他群体往往更易于接受新媒体,对此也表现为相对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以得知,如果能把新媒体与高校现阶段的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那么就可以从根源上消除思政教育的乏味性与单调性,在此前提下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推进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现阶段的大学生很可能受到多样化价值理念的影响。受到文化入侵及其他现象带来的影响,目前已有很多大学生逐渐拥有了多元化的理念与价值。在较长的时间段里,资本主义都企图借助网络化与新媒体来实现校园渗透,某些大学生因此也受到了相对强烈的影响[3]。由此可见,开展思政教育有必要向同学们宣传新时期的主流价值与思维理念,增强同学们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

其次,新媒体本身也影响到了大学生正确理念的树立。目前在网络中,仍存在多样化的不良现象,其中涉及到拜金思想、享乐思维及其他腐朽思想。针对大学生如果欠缺必要的思想指引,那么很可能陷入上述的思想误区,因此受到了来源于新媒体的不良影响。现阶段的很多大学生都已习惯于依赖网络,整体上表现为潜在的信仰危机。对此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将会逐渐腐蚀新生代的思想,某些大学生无法摆脱来源于新媒体的诱惑。

第三,开展全方位的思政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本身的健康成长与快速成才。针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来讲,很多学生仍感觉到十分迷茫,无法认清自身未来的方向[4]。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由于欠缺密切的互动,以至于陷入思想困惑中的大学生无法接受来源于师长的及时引导,严重时甚至引发心理疾病或其他危险。为了改进现状,高校有必要借助新媒体来增进师生沟通。作为教师也有必要深入同学们中间,经常倾听同学们内心的困惑,并且耐心为其解答。师生只有增进了沟通,才能让大学生真正感觉到来源于师长的体贴与关爱,重新拥有对于未来的信心。

三.思政教育的全新发展

1.积极引导大学生

面对国际化与市场化的新形势,现阶段的大学生存在较大可能受到多样价值观带来的影响。大学生本身处在特殊成长期,身心并没有真正实现成熟。在这种状态下,多数大学生都渴求来源于师长和同学们的关爱,同时也很易受到多样化价值理念带来的思想困扰。因此可以得知,针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仍然亟待加以全方位的思想指引,确保大学生都能接受主流思想的引导。目前的状态下,思政教育的关键应当落实于核心价值观,针对全体大学生都要给予实效性较强的思政教育引导。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高层次的理论性与凝练性特征,同学们如果能运用核心价值观来指引自身的各项日常行为,那么就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确保运用正确手段来塑造自身的优良品性[5]。

从现状来看,多数大学生都已经认同并且接受了新时期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能将其运用于自身的平日生活。因此从诚信的角度来讲,高校应当指引大学生将其融入平日的细节生活中,以此来体现道德准则对于自身的导向作用。作为大学生而言,针对各项行为细节都要遵从最基本的诚信准则,诚实对待身边的朋友同学。与此同时,负责思政教育的有关人员还需要在同学们中间营造更加浓厚的友爱氛围,确保从根源上消除校园暴力等潜在的威胁。对于大学生只有加以全面的指引,才能帮助其确认自身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导向,提升自身的品格魅力。

2.提升整体的师资水准

目前多数大学生都能自觉分辨错误与正确的现象,针对正确的理念以及价值观进行遵守。然而不应当忽视,仍有某些同学实质上并不具备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因此存在较大可能受到不良诱惑带来的影响[6]。面对新媒体的新形势,院校中负责开展思政工作的全体教师都应当提升自身的素养,通过健全师资队伍来提供优质的思政教育。具体来讲,教师有必要密切结合同学们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与日常行为状态,在此前提下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思政指导。在开展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思政教育涉及到的各个流程与环节就能全面加以落实。

为了提升高校内部的全体师资素质,院校负责人有必要针对教师开展全方位的专门培训,通过运用培训的措施和手段来提升综合性的师资素质。每隔特定的时间段,针对负责思政工作的全体教师就要给予考核,确保健全与之有关的激励措施和其他机制。因此可以得知,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更加健全的人格与优良的品性,才能真正感染同学们。同时,负责思政教育的全体教师还应当接受新媒体的手段与技术,确保自身能够紧跟新技术的进步趋势,从而把思政工作渗透在同学们的平日生活以及学习中[7]。

3.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措施

从本质来讲,新媒体构成了师生借以传播信息的关键途径和手段。面对全新的信息化形势,高校内部开展的思政工作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措施。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媒体本身具有更显著的多样性、互动性与实时性特征,因此迅速赢得了更多大学生的认可与接受。由此可见,如果能把新媒体融入现阶段的思政教育课堂,就能紧密结合同学们的平日生活,确保思政课堂充满趣味性并且摆脱了枯燥的授课氛围。例如:针对特定的思政教育内容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运用课余时间段实现上网搜索,然后获得与之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等资料,将其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除此以外,针对思政教育课堂也应当运用新媒体来实现全面的改进。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播放与本课节有关的生动视频、短片或者动画等,就能全面吸引同学们对此的注意力,进而迅速掌握该课节的核心与要点。在条件允许时,师生还可以共同构建微信群,借助微信的手段来密切彼此之间的沟通。这是由于,微信与微博运用于师生沟通的方式具备更显著的吸引力,因而有利于激发潜在的正向能量,大学生意识到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相互结合的重要意义。

4.树立典型与榜样

思政教育客观上不能缺少典型与榜样的带动作用。在新时期的大学校园中,师生有必要密切关注身边的好事与好人,针对身边的典型榜样都要进行学习。同时,思政教育也需要榜样的推动力量,如果能在思政工作的全过程中树立更多榜样和典型,就能创建更好的校园整体气氛[8]。例如:校方可以通过评选的方式,在各个学期选出同学们身边的最美大学生,号召其他同学朝着榜样与典型的方向不断努力。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针对同学们身边出现的典型榜样就能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在此前提下不断增强榜样与典型给全校同学带来的影响力。

目前某些院校已开始尝试着构建思政教育相关的官方平台或者校园微博,针对各个时间段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推广。从学生团体的角度来讲,校园内部的很多学生团体也应当发挥全面的推动作用,确保同学们都能认同道德榜样的个人魅力与感染力,从而在整个校园中构建优良的风气。

四.结束语

从现状来看,针对大学生运用的思政教育手段正在获得改进,而新媒体在上述的整个过程中都占据了很关键的位置。在新媒体的辅助下,高校有必要从全面角度入手来塑造同学们的价值理念,运用新媒体的手段来提供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支撑。截至目前,高校有关部门及其人员都已意识到了思政教育受到多媒体的各种影响,进而也开始尝试着运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供保障。未来在实践中,与新媒体密切相关的思政教育还会逐步加以完善,在此基础上服务于大学生整体思想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洪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68-71.

[2]范琪.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8):6+14.

[3]周望高.“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4):102-103.

[4]杨秀龙,石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6(17):168-169.

[5]张旭.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6(17):72-73.

[6]黄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03):257-258.

[7]郭春雷.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评《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闻爱好者,2017(02):100.

现代教育方针篇7

(1.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针灸系,100102;2.日本顺天堂大学大学院 113-8421)

[摘 要] 简单回顾了日本针灸教育的历史沿革,从教学机构、学生来源、入学考试、课程设置、使用教材、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国家考试、毕业去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现在日本针灸教育的状况,认真分析了日本针灸教育持续升温的几个主要原因,如广阔的老人市场、稳定的经济收入、诱人的国家资格、独立开业的可能等,指出日本的针灸教育重视法制法规教育,规范师资培养等措施有可供我们借鉴学习之处,同时也提出了过于注重国家考试,而专业教学不足、实习机会缺乏等缺陷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主题词] 教育,针灸 日本

theCurr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acupuncture-moxibustioneducationinJapan

LiuXiaoyan1,taoHuining2(1.theacupunctureDept.ofBeijingCollegeofacupuncture&orthopedics,2.Dept.ofmedicalHistory,SchoolofmedicineofJuntendoUniversity,Japan)

[abstract] theauthorsgivesabriefreviewonthehistoryanddevelopmentofacupunctureeducationinJapan.theypresentadetaileddiscussiononthecurrentsituationofJapaneseacupunctureeducationfromthefollowingaspects:educationalorganization,studentsources,entranceexamination,curricularsetting,teachingmaterials,waysofeducation,qualitiesofteachers,nationalexamination,andstudentsemploymentaftergraduation.theyalsoprovideextensiveanalysiswhyacupuncturebecomesmoreandmorepopularinJapan.themainreasonsincludealargeamountofagedpatients,stableincome,nationalacupuncturistlicense,possibilityofopeningindividualclinics,etc.theauthorspointoutthattheemphasisofrulesandlawsonacupunctureeducationinJapanandstandardisationofteachersin-servicetrainingwillbeveryvaluableinChineseacupunctureeducation.Butatthesametime,theauthorswarnthatweshouldavoidsomeobjectionsthatJapaneseacupunctureeducationoveremphasisesthenationalexamination,buttheauthorsdonotpaysufficientattentiontotheteaching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and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 education;acupmox;Japan

日本的针灸教育始于701年,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当时的《大宝律令》规定了以针灸为业者必须在主管医事的宫内省典药寮参加为期7年的学习[1]。发展至今,已经比较成熟、完善。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介绍和分析。

1 日本针灸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机构

目前,日本全国各地有20多所针灸培养机构(盲校除外),这些机构主要分为由文部大臣(相当于中国教育部长)认定的学校(大学、短期大学、盲学校)和由厚生大臣(相当于中国卫生部长)认定的学校(针灸专门学校)两类。

大学:现有位于京都的明治针灸大学1所,全日制4年。

短期大学:现有关西针灸短期大学和筑波技术短期大学2所,均为全日制3年。

盲学校:系为盲童、重度弱视儿开办的学校,共有70所。高等部(高中部)的理疗科主要进行针灸师、按摩指压师的培养。

针灸专门学校:系指开设针灸学科的3年制专门学校,全国现有23所,占针灸培养机构的绝大多数,本文拟以此类学校(1999年度的统计资料)为重点介绍日本针灸教育的现状。

此外,日本的医科大学或综合大学的医学部(医学院),以及一些齿科大学也开设有一定针灸内容的讲座[2,3]。

1.2 学生来源

考生不受年龄及职业的限制,但必须是高中毕业生。其生源主要为刚毕业的高中生;希望成为针灸师的大学生;自己或家人有患病经历而矢志学习针灸者;以及由于日本经济的不景气,想从一般企业改行者。此外,也有不少是退休后想开业的老年人。

允许盲人或弱视者报考部分针灸培养机构,是日本针灸教育的一大特点。

1.3 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由各校自主决定,大多分为学科考试(语文、生物、英语、社会、古典、常识、数学等,部分可选考)、作文(小论文)、面试。

1.4 课程设置

厚生省制定的教学大纲,规定了统一的开设科目及课程设置,对教学内容也提出了详细的标准和要求。经多次调整,针灸专门学校现在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基础科目:类似于大学的一般教养范围的科目,各校可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3类中自主选择开设2门课程。

专业基础科目:为现代医学科目,学习范围广泛的现代医学知识。

专业科目:为东洋医学、针灸、按摩、指压等专业科目,分理论课和实技课。

1.5 教材

基本上都采用了社团法人东洋疗法学校协会组织编写的系列教材,计有《医疗概论》、《医事法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概论》、《卫生学・公共卫生学》、《临床医学总论》、《临床医学各论》、《康复医学》、《经络经穴学》、《东洋医学概论》、《东洋医学临床论(针灸篇)》等。

1.6 教学方式

针灸专门学校大多在白天授课。有7所针灸专门学校开设了晚班(夜校)。

每学年的授课天数约为200天,大多为每天2个单元(1个单元90分钟)的课程。不少学校从2年级开始,每周安排1~2次的实技练习时间。3年级的后期,每周有1~2次去针灸治疗院、诊疗所或医院参加临床见习和实习。实技的总学时为840小时。

1.7 师资力量

国家对针灸学校的专任教师有一定的要求。

专业基础科目任课教师应为:医师;取得盲人学校理疗科教师执照者;由厚生省指定的针灸教师培养机构的毕业生。

专业科目任课教师应为:医师;取得盲人学校理疗科教师执照者;由厚生省指定的针灸教师培养机构的毕业生;取得针灸师执照并具有3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在厚生大臣指定的教师讲习会学习结业者;取得盲人学校理疗科教师临时执照者。

1.8 国家考试

国家规定参加考试者必须在文部省或厚生省认定的针灸培养机构内,经过3年(视觉障碍者为5年)的学习,才能参加针灸师国家考试。

考试科目有医疗概论(医学史除外)、卫生学・公共卫生学、法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概论、临床医学总论、临床医学各论、康复医学、东洋医学概论、经络经穴概论、针理论(针师考试科目)、灸理论(灸师考试科目)、东洋医学临床论等13科目。针师、灸师考试的试题数均为150题,同时参加针师灸师考试者为160题。国家考试不进行实技操作考试。

日本在针灸执业资格制度上,分为针师执照和灸师执照两种。对国家考试合格者,由厚生大臣颁发针师、灸师执照。具有针师或灸师执照者才可以从事相应的针灸工作。

1.9 毕业去向

针灸学校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为开业针灸师和成为医疗小组成员。

2 日本针灸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日本既有培养专业指导型人才的4年全日制针灸大学,培养专业型人才的3年全日制针灸短期大学,又有培养实践型人才的3年制针灸专门学校[4],多层次办学满足了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现代日本针灸教育,与我国现行的针灸教育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点,试作以下归纳分析。

2.1 重视法规教育

日本针灸学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满足了对针灸师培养的需要,其中颇有特色的是开设法律法规课程,讲授与针灸从业人员有关的国家法律、政策法规,如针灸师执业资格制度、医疗法、医师法,以及与卫生、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有关的法规,具体到如何开业做广告都有讲解,这对针灸师将来从业十分有益。随着我国有关法规制度的健全,特别是医师法的颁布和实施,我们的学生将来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类似的必修或选修课,普及、介绍有关与学生切身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2 规范师资培养

日本文部省对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较高,师资管理比较严格,对针灸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也有具体的要求。日本现有3所针灸培养机构按照文部省的要求和规定,专门开设有2年制的针灸按摩教员养成科(即师资培训班),招收针灸学校的毕业生或即将毕业者。经2年在校学习,由学校组织毕业考试,对合格者由国家发给教师执照,允许从事针灸教学工作。

我国近年来也已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规范了教师管理。但如何结合针灸教学的特点,为针灸教师开设一些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和内容,以提高针灸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值得探讨、研究。

2.3 专业教学不足

在日本,能正确进行辨证施治的针灸师很少。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日本现行的针灸教育指导方针不无关系。

日本政府所制定的针灸教学大纲的重点在于现代医学课程。以这一教学大纲为基准进行的针灸师国家考试,专业基础课目(现代医学科目)占总题数的60%,而专业科目(含针灸内容)仅为40%。这对学校的针灸教育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大多数的针灸学校,3年所修课程总计在2865~3165学时之间,专业课程(东洋医学课程)虽有1335~1770学时,但其中包含了实技学时(约840~1290学时),所以,实际理论科目的学习只有420~480学时,具体到针灸理论课只有195个学时。而现代医学(西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达1005学时,中西医理论课相比较,相差悬殊。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强西医内容的教学理所当然,但过于忽视中医(东洋医学),特别是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的教学,对将来以针灸为毕生所从事职业的针灸学生来说,确实给人以本末倒置的感觉。事实上,在日本,由于有非常严格的医师法,针灸师实际接触现代医学受到很大的限制。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专业科目的教学不能得到加深和充实,与部分学生(指参加国家考试的考生)是盲人,受学习条件限制也有一定关系[3]。

2.4 培养目标单一

日本针灸教育的目的比较单一,主要培养能通过国家资格考试,从而成为能够从事针灸工作的针灸师。即3年的在校学习,就是为了取得一个能够参加国家考试的资格。从某种意义上说,针灸学校是针灸师国家考试的预备校。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也是围绕着国家考试的范围进行,因此,社会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否受欢迎,也往往在于看该校的国家考试合格率如何。由于学校过于注重国家考试的合格率,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毕业时,望闻问切不会,辨证施治不懂的现象十分普遍。

2.5 缺少实习机会

针灸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没有一定的临床实习机会,就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日本针灸学校的针灸教育,没有象医师的培养那样建立正式的临床实习制度。不少针灸学校受经济条件限制,没有自己的附属诊疗所,不能为学生提供临床教学基础。所以,许多学生往往是一边在针灸学校学习,一边在针灸治疗院打零工,既挣学费、生活费,又获得一些接触临床的机会(主要是见习及一些辅助工作)。毕业以后,则在就职的诊疗所或医院一边积累针灸临床经验,一边再继续学习。

3 结语

日本的针灸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完善。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针灸市场的需求,针灸学校或针灸学科正在不断地增加,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从对日本针灸教育的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针灸教育重视法制法规教育、规范师资培养等措施都有可供我们借鉴学习之处。当然,由于受日本特有的针灸师执照制度、国家考试制度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注重国家考试、专业教学不足、实习机会缺乏等。随着我国医师法的颁布和实施、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推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碰到类似的注重国家考试合格率,而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基本理论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培养等问题。取长补短,未雨绸缪,是我们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石原保秀.东洋医学通史(汉方・针灸・导引医学の史的考察).东京:自然社,1979:29

2 黑川清等.医学生に对する汉よ医学毙育を望する(医学部・医科大学教育现场から考ぇる).汉方医学,1999;(1):2

3 戴昭宇,等.日本传统医药学现状与趋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274~380

现代教育方针篇8

大学每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大量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从而使大学在社会发展当中占有的地位愈发重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校园的建设就没有停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培训班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当代人的眼球里,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与氛围。其中全日制高等院校(大学)作为培养青少年成才的基地,其更是在保障我国素质教育质量当中占有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大学校园文化也随之受到了冲击。青少年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其更加易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致使近年来社会中出现了大量青少年网络犯罪、青少年网瘾等不良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极大阻碍了当前我国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建设,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而大学思政教育课程的开设与理念的传承正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大学思政课程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将能够促使大学思政教学脚踏实地的处理好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也能够不断的实现净化校园文化、营造大学校园良好氛围等重要的作用。为此,以我国大学校园所处的环境为基础,针对当前其所处的现状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变得愈发重要和关键了。

二、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现状与现实挑战

第一,互联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对学生进行文化引导变得愈发困难。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极大优化了高校现有资源的利用。但是,却也由于当前我国对于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使用的经验不足,导致在高校环境下不能够很好的控制以互联网为媒介文化的传播,从而给当前我国大学思政教育带来了困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互联网背景导致了思政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互联网文化日新月异,在不同时间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并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影响。网络当中经常会出现新的思想、新的骗术、新的违法方式等,而这些信息不易于被教材编写者所获取,加之高校教师自身对网络发展环境关注不足,从而致使大学思政教育与现实问题之间存在较大沟壑;2)大学思政教育更多局限于对思想的传递,而缺乏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思政教育的目的已经不能够再停留在思维传递、思想改变等方面,而且应当以健康思想、良好思维来影响大学生行为。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不易被监控、网络行为容易被匿名等问题,致使大学思政教育在实践反馈环节存在较大漏洞,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改进。第二,学生逐渐缺乏了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使教学效果难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对思政课产生厌倦。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教学内容的局限以及教学形式的单一。针对教学内容而言,整个大学思想教学课程体系的结构其实与高中、中学思政课教学基本无疑,这就导致了拥有猎奇心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重复教学的内容及模式产生厌倦。针对思政课教学形式而言,其在大学校园内主要是以课程教授为主,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也缺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造成了学生将思政课的学习作为了一种负担。

三、对大学思政教育改革的思考

现代教育方针篇9

1高等教育管理视角下女大学生教育育人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中存在“性别隐性歧视”。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学生是由男性与女性组成的,这就存在一个性别意识问题,性别意识的关键一是性别的平等,二是性别的尊重;在高等教育中性别的平等强调教育机会的平等而非平均,性别的尊重则是强调性别的差异性,承认差异性性别优点与人力资源特点。当前,大学教育中缺乏性别意识,呈现出一种忽视男女生性别差异,体现为完全平均的教育模式,在教育育人结构和教学课程设置,教育管理体制、专业培养等方面,有意识的性别区分和设计缺失,形成“性别平均主义教育”效果,没有达到预定的教育育人目标。 

(2)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弱化。女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与男性学生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基于性别生理而形成的女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素质,对其教育应具有针对性与优先性。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成果表明:女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敏感性、承压性较低的特点,但当前高校教育中对于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上处于讨论阶段,没有实际开展起来,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没有针对女大学生的特定教育,流于男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通讲层面,没有结合女性心理特质进行教育的内容安排与教育形式的优化。 

(3)女大学生教育激励异化。一是教育的实质性获益不平等,教育最大的激励在于通过教育的获得,依据受教育的程度与水平来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实质性地获得社会利益,但当前社会在吸收大学生时,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往往不是优先考虑的,性别往往是先决条件;二是教育者在对女大学生进行目标激励时,容易出现降低目标期望值的倾向,使女学生降低了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三是激励方式不当的问题,女大学生具有特殊群体性,特别是我国女大学生群体进入90后时代,对其激励要讲究方式方法,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激励还以灌输与标兵式为主,过度的增压式灌输激励不仅不能激发女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适得其反使其厌烦学习。 

2高等教育管理视角下女大学生教育育人问题的具体成因 

当前女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具体成因,主要是教育性别意识缺失,教育现代意识与方式的滞后与女大学生自身与家庭的教育形塑与目标混乱。第一,在教育性别意识层面主要是高校与教育者没有形成性别意识,特别是对女大学生教育性别区隔化,还处于传统型性别角色意识阶段,将女性弱化非主流化看待,以男性取向为成才标准,致使在教育内容,方式与手段上,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不能针对以女大学生的生理范畴为区隔线而具有的心理特征与角色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诱发了女大学生在接受各种教育上问题出现。第二,教育现代意识与方式的滞后,女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关注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教育教学内容上的现代观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宜性,而在教育教学中现代意识与方式的运用滞后,教育者往往遵循过有的经验与认知,进行教育教学,这必然不能起到效果,反而形成女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代沟,对于教育意义的轻视,而转向通过非学校教育渠道进行自我教育,容易受到误导,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陷入感性认知非理性学习的误区。而方式、方法不能针对当代女大学生的现代心理与意识特点,就会事倍功半,如在进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從理论灌输开始,甚至是家长式的说教,而忽视个案与小组辅导,缺失行为心理与心理行为的互构式教育,这违反了具有独立平等意识,注重感性行为认知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必然不能有效预防、疏导与解决问题,相反激化问题的现象层出不穷。第三,女大学生自身与家庭的教育形塑与目标混乱。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考入大学之后,学生与家庭对于通过教育达到自身的何种形塑与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不甚明了,这点在女大学生层面有较为突出的表现,甚至出现了教育形塑偏失与教育目标缺失,在其看来大学教育成为一种形式过程,丧失了接受教育与认同教育的主动性,出现了盲目性。以上诱因直接导致了女大学生在教育层面的各种问题的出现。 

3高等教育管理视角下女大学生教育育人优化建议 

(1)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女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管理视角下女大学生教育育人发展,教育模式的现代化与和谐化,是主要内容,在当前高校教育资源配置、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中,由于教育性别意识强调不够,在资源配置上混同配置,容易造成资源集中供给男大学生需求,而女大学生需求供给不足,如在体育资源配置、厕所等教辅后勤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表面均等,实际上不均衡的现象,所以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实现女大学生对于教育资源需求信息的科学筛选,进而对教育资源进行相应均衡配置与开发,提供缺失资源需求。在素质教育上,针对女性的优点特长与技能弱势,设计合理的素质教育内容,与男大学生进行区隔化的素质教育。总结归纳女大学生从入学、学习、实践实习到就业各个教育环节的女大学生教育规律与特点,探索在教育性别意识指导下,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女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 

现代教育方针篇10

关键词 专题片 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 功能作用 意义探究

学校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建设规划工作,历来是学校工作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和谐校园的创建理念,促进了各级学校校园建设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校园专题片电视媒介作为校园文化信息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持续提升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校园专题片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专题片媒介在当代学校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从加强领导、改革管理体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方面针对如何进一步深化校园专题片电视媒介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发展性对策。

1 专题片的内涵分类:

专题片是借助有关信息传播技术手段或介质,针对某些相关事物、事件或者某种科学等主题进行解释、说明或阐述的影视媒介。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再现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给予集中、深入报道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既具备新闻的真实性,又体现了影视艺术的审美性特点。

电视专题片的分类,从艺术表现风格上分为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以及综合性专题片;从内容形式上可分为城市形象专题片、企业形象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以及个人性专题片等;从文化题材上又可以分为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等。影视专题片是一种直接、主动、精确、有效的城市、企业、个人、产品形象的宣传推广方法。

2 校园专题片的特点:

校园专题片是指运用纪实性表现手法,针对学校相关主体性题材,进行的艺术专题性报道。相对于其他影视介质,它具有以下特征:

2.1宣传性、教育性:

校园专题片具备了影视传媒介质的信息囊括性能,同时又具有影视媒体的迅速传播功能,因此,相对于学校学生和广大社会群体来说,校园专题片具有明显的宣传、教育特点,

2.2真实性、参考性:

校园专题片可以作为学校档案的载体进行必要的长期性保存。校园专题片一般包含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历程、长远规划、以及相关主题的真实专题报道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2.3针对性、受众性:

相对而言,校园专题片具有其他行业影视媒介形式所具有的针对性强,受众集中的特征,在相关主题的报道表现过程中,能够针对广大学生或社会群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

2.4服务性、便捷性:

校园专题片的制作目的,是针对学校相关主题进行具体介绍、解释和阐述,以便于方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它具有比较突出的便捷特征。

2.5艺术性、审美性:

基于学校发展的有关宣传、教育需要,校园专题片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受众的心理特点,针对某些主题,常常采用许多艺术性表现手法来进行美化包装,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和艺术性。

3 专题片对校园建设的功能作用:

随着现代媒体信息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形势下,专题片以其特有的传媒介质特点,在校园形象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思想教育,学校环境的构建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和重要作用:

3.1校园专题片的舆论引导功能:

作为学校的自身发展而言,校园专题片的传播具有针对性强,受众集中,非商业化运作的特征。校园电视媒体覆盖面广,传播信息快,视听兼备,生动形象,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媒体功能多样化的当代信息社会,通过及时跟踪报道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利于学生和社会外界对学校相关舆论信息的了解和及时反馈,对于学生和社会受众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

3.2校园专题片的形象宣传功能

现代教育理论形势下,校园建设过程中,通过运用纪实性表现手段,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成长历程,发展规划,进行细致性的报道,通过电视传播媒介对外界广大社会受众或者校内全体师生进行开放性信息传播,有利于帮助社会上对学校的关注,对于学校良好形象的树立与宣传,起着极大地推动和泛化作用。

3.3校园专题片的德育渗透功能

校园专题片可以通过专访、座谈、辩论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形象化地向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他们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从心理上明辨是非和善恶美丑行为的甄别,同时,还可以借助相关主题,针对学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安全意识进行综合性的开发教育,自觉追求高品位、高格调的生活方式。

3.4校园专题片的教学载体功能

现代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形式,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新课改形势下,校园专题片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以其真实的报道,以及丰富的感官语言,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教育载体。通过相关专题片的播放,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生动高效的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和谐课堂文卫的构建。

3.5校园专题片的文化传播功能

校园专题片自身具有的艺术审美、宣传教育特征,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相当重要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展现阵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代表着学校的文化内涵。学校专题片,借助艺术表现手法,从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结构风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有利于校园和谐文明环境的构建。

3.6校园专题片的信息沟通功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化特征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时代需求,在全球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下,校园建设过程中,校园专题片针对学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信息交流,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利于沟通各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相关信息交流互动,有利于学校发展经验的相互借鉴。

4 专题片对校园建设的意义

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更新与应用,校园专题片作为现代影视媒介的表现形式,在现代教育多元化理念的改革形势下,成为现代学校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校园专题片的宣传教育、

舆论导向、信息沟通、以及教学载体功能的综合运用,有利于现代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体系的整合与创新,有利于现代化学校的整体性构建。

5 专题片对校园建设的发展性促进措施

5.1坚持校园专题片的导向宗旨,树立校园形象建设

新形势下,结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校园专题片的舆论导向功能,坚持学校自身形象建设,打造校园特色教育,要继续加大对校园专题片的开发力度,为校园多媒体信息教学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要特别重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努力创建文明和谐、健康繁荣的开放性现代化学校形象。

5.2明确校园专题片的功能作用,推动校园基础建设

信息技术和影视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学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校园专题片的多元化功能,从一定角度上说,促成了学校基础硬件设施的配置建设,对于完善学校建设,建构科学合理的校园发展规划,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新形势下,要立足于校园专题片的综合功能,优化资金渠道,增大校园多媒体电化教育设备,扩大校园信息媒体的建设。

5.3借助校园专题片的信息沟通,优化人才资源建设

学校专题片传媒的应用要求必须拥有大量的创作型和技能型专业人才,校园专题片作品创作的策划、生产、制作、播出、推广等各个环节对人才类型的多元化、专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形势下,要通过校园专题片的桥梁纽带作用,汇集吸纳各种有利于学校建设的专业性人才。构建复合化、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教育体系,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

5.4深化校园专题片的载体功能,促进教学体系建设

通过运用和借助校园专题片为教学载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主动参与,开阔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归纳表述能力、交往应变能力;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通过艺术表现能力。这些方面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也拓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学校教学体系建设。

5.5发掘校园专题片的融合功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专题片作为校园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校园建设的前提。借鉴社会媒体运转的成功经验,融合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发挥校园专题片的文化涵盖综合功能,采用多种形式,借助校园专题片的宣传和引导功能,强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5.6借鉴校园专题片的艺术效果,促进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专题片的设计制作,往往要经过很多专业人员针对相关主题,结合广大受众的视觉听觉等需求特点,进行艺术美化、加工处理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性和艺术性效果的影视作品,具有很大的艺术欣赏性特征。通过校园专题片的制作,推动了学校校园环境的美化,促进了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