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7:51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篇1

[关键词]中学语文;渗透;写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6-0031-0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学生识字、写字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认识3500个常用字,会写3000个左右;二是要求学生在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的行楷字;三是学习名家字帖、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对照课程标准,与学生书写的现状差距很大,尤其是七―九年级学生由于平时学习任务重,作业量大,加之平时对写字教学抓得不紧,有些教师自身书写汉字的技巧不高,指导不力,导致学生书写水平直线滑坡,因此,加强对语文教学的全面认识,立即矫正中学生书写汉字的不良现状,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提高语文学科渗透写字教学的认识

长期以来,教师和家长都知道写字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师生们为了能够很快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因此造成了对写字教学的冷落和忽视。为了做好这一项工作,学校专门给各班级发放了规范书写汉字的标语,张贴在楼梯过道和教室,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另外,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明确中学阶段对规范书写汉字的教学要求,勤练三笔字,为学生做出表率。学校每年开展一次教师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书写大赛,提高教师书写汉字技能,为指导学生开展汉字书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规范书写汉字有机结合起来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写字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提倡语文教师在课前十分钟时间开展练字活动,字数为5至10个不等,坚持不懈,一定会有进步的。(2)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利用写字教材教学,还可以利用每课课题的书写有序地进行写字教学渗透。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把长横和短横作为重点指导的学习内容,在板书课题时,从课题中选出“味”字,来分别解说长横和短横的写法。上《醉翁亭记》时,用课题中的“醉”和作者欧阳修的“阳”分别讲解悬针竖和垂露竖写法。引导学生辨识基本笔画的区别与写法,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3)举办班级作业展览,把书写作为作业评价的内容之一,班级每学期在期中、期末分两次开展学生作业展览。(4)平时的语文测验,期中、期末语文考试卷明确地印制规范书写汉字的要求字样,引导学生注意规范书写汉字。(5)开展班级黑板报、墙报、手抄报、书信大赛等比赛活动,给全体学生提供锻炼规范书写汉字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写好汉字的信心,营造规范书写汉字的良好氛围,促进写字教学拓展延伸。

三、语文教师要注重写字基础指导,做到科学施教,把渗透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篇2

论文摘要:笔者从事英语教学二十余年了,在教学过程中,常碰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无法“入门”,久之导致这些学生学习吃力,徘徊在英语学习的大门之外,最终不得不放弃英语。怎样避免这个问题或怎样减少这类学生的数量,是值得每个英语教师认真对待和研究的。下面就笔者多年的摸索和取得的良好效果谈些体会。

 

六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跨入中学门坎,能否搞好英语入门教学,对他们英语的后续学习,以及对他们将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对英语入门教学有过某些探索,回顾过去正反经验,结合当前新课标教材的教学体会,认为以下方法值得注意: 

 

一、“慢、细、严、勤”的启蒙教学风格。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的是“新的环境”,诸如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科等,处处都洋溢着新的气象。但是他们对新事物的接触“既慢又快的”。慢主要是新的语言一时难以接受,快因为他们是青少年,有好奇心和极强的模仿力,一但适应学起来是比较快的。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慢——语速慢、进度慢、对学生的渴望值上也要“漫”。特别新教师,估计由于有点儿紧张的缘故,往往语速上就快了。另外放慢进度做好《预备篇》的教与学。 

“细”字主要体现在细节知识的传授上和学生易犯错误的纠正上,要细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认真地学习习惯。像大写字母e、n 等的笔画顺序,不能像七年级学生说的看起来和你写的一模一样,其实是不一样的,这次的让错可以导致以后的诸多次错误;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的变法是七年上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像一般现在时“单三主语”的句子,变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后,谓语动词的还原是学生易出错的点,在讲时必需要导入清楚,讲解细致而准确。 

“严”字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学生,专心听记,力求随堂消化。七年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它们的管理层次各不相同,课上有修鼻子的、挖耳朵的、玩笔的等,领读的时候不看书,大声冒喊,检查的时候啥也不知道。这些现象需要我们老师在课上严格课堂纪律,培养学生课上随堂消化的好习惯。新课改倡导的“合作学习”不能淡化课堂的纪律。另外我们老师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教学习惯,如规范自己的书写、常规的检查督促等都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 

“勤”字在七年级的入门工作中更要体现出来。早读要领读,早自习要检查,课上要规范指导等,这一连串的教学活动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耐心地勤奋起来,坚持一段时间领上路后,就比较容易了。 

 

二、寓孝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一新生在开学初有一种学习的新鲜感,学习热情高,但一段时间之后,单词量的增大后难于记忆的困扰以及学生身上保留的学习性心不够的特点,对学习英语的热情必须骤冷。所以在初一的英语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笔者认为,可以在音标教学中,编一些与音素相关的歌谣、绕口令及小短文章,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枯燥的音标读音规则,为将来成功记忆单词打好基础。 

可以在单词教学中,采用实物、彩图、卡片、简笔画来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取见性,激发学生兴趣,或者在课前进行词汇、听写接力赛;也可以在句型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切实可行、恰如其分的语境,鼓励学生参与表演,予以奖励,体验成功;也可以运用目的性、趣味性、实用性、激励性皆强的游戏,导入新课;更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狠抓英语预习和复习环节。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放在应有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就是起始年级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它是避免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七年级是学生适应新环境、新教法、新学法的开始阶段,就像一个盲人,需要引导,需要别人的帮助,为了使初一学生开好这个头,从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和复习巩固工作,并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和复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记笔记,如何听好课的方法,这给课堂教学减少了不少麻烦,也避免了分化的扩大,增强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他们喜欢自己的才华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积极发言,喜爱表演,这给起始年级的学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益处,既提高了授课的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内在潜力的正常发挥和发展,巩固了所学知识,丰富了词汇量,增强了重点、难点的巩固率。 

总之,七年级英语入门教学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将为今后三年的英语教学和学习起到很重要的奠基作用。“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七年级的英语教师,应该站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甚至是整个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高度,悉心钻研教材,融会贯穿,精心教出,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外语教育心理学》 贾冠杰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中学英语教学面面观》 王才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2年.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篇3

【关键词】仁爱版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分析与应用

0.引言

教科书中的插图,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图片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科书中的插图想要良好的发挥出作用,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与教师的感受。一本图文并茂、插图与文字良好结合的教科书不仅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仁爱版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的分析

笔者通过对仁爱版初中英语教科书的插图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七年级上册插图总数488幅,96页。七年级下册495幅,96页。八年级上册564幅,96页。八年级下册563幅,96页。九年级上册406幅,96页,九年级下册213幅,48页。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仁爱版初中英语教科书其中的插图十分丰富。通过对学生认识规律的考虑与学生理解能力、思维水平的提升,插图数量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减少。特别是到了9年级学生进入到复习阶段,插图数量的减少符合该阶段学习的要求。

从插图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发现,七年级上册照片17幅,卡通漫画类392幅,卡通简笔27幅,图表52幅。七年级下册照片15幅,卡通漫画类399幅,卡通简笔24幅,图表57幅。八年级上册照片18幅,卡通漫画类472幅,卡通简笔15幅,图表59幅。八年级下册照片20幅,卡通漫画类469幅,卡通简笔11幅,图表63幅。九年级上册照片78幅,卡通漫画类267幅,卡通简笔9幅,图表52幅。九年级上册照片58幅,卡通漫画类129幅,卡通简笔2幅,图表24幅。从上组数据可以发现照片数量与年级成正比关系,而图表与卡通类则随着年级的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的图片形式对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意义,特别是照片由于复合学生直观理念的增长因素照片比例出现增长。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问题。

2.仁爱版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应用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教科书中的图片存在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其对图片的认知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无法做到对图片与教学内容的联合思考,无法理解插图对教学的帮助点在哪里。

(2)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只能了解插图的大致意思,无法深入理解其信息,无法理解插图在这里插入的本质。

(3)学生对插图的理解不够深,就会影响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1]。教师对插图的理解即使通过讲解也不能代替学生自身对图片的理解,长期在这种思想惰性的影响下学生不愿意对插图进行深入思考,影响了插图在教科书中的应用。

3.仁爱版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应用研究

3.1以图引出教学意义

探究插图的作用,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从这一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插图的特点进行教学。

例如,以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ourLocalarea》为例,教师利用插图进行教学。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根据课文中的这幅插图进行思考,这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同学是在什么环境下做着什么?整幅图传递出来什么信息呢?生:这个同学拿着书本在学习,从人物的表情上可以发现这个同学学习的十分快乐,在这位同学的身后是一个书柜,书柜里全是书。师:这个同学回答的特别好,说明这位同学有认真思考。同学们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同学拿着书本的表情是微笑、愉快的?现在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教师利用学生初步建立的的情感体检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进入到学习中。

3.2以图诠释做人道理

英语教科书中很大一部分的插图表达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德育教育效率的目的[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合插图将做人的道理穿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教会其做人的道理。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仁爱版八年级上册2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让同学们熟悉这段内容,让学生利用英语朗读一遍之后,又利用中文翻译一遍。这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师:我们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班级中有同学也住院了,你们会怎么做呢?另外观察第二幅插图,病床上的同学是一种什么表情?这个表情说明了什么?生:如果我们班级中也有同学住院了我们肯定会去医院看望他。生:插图2中可以看出躺在床上的同学因为其他同学来医院看望他忘记了病痛,显得十分高兴。在同学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补充了插图中隐含的知识后又补充了在日常生活中看望病人应该多安慰人。

3.3以图陶冶学生情操

插图不仅仅要传播出一定的教学意义,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4]。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在引导学生挖掘其内涵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whoisyourfavouritecharacterinliterature》的教学时,并没有先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而是以插图作为切入点,首先对这几幅插图的一些知识点阐述出来,让学生有一个大致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再转回到教学课文的学习,学生在之前分为的感染下积极、专注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有效套也了学生情操。

4.结语

总而言之,插图在英语教科书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另外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插图联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结合插图的特点进行教学,充分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定,李臣之.教科书插图二次开发制约因素与实施途径――以新课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11(01):132.

[2]钱福兵.谈谈如何有效使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插图[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13(09):209.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篇4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众所周知,小学生升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4年英语,已经对基本的英语交流用语、简单的交流句型、英语语言发音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当他们进入七年级以后,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小学英语的延续,也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如果中学英语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则势必会走向两个极端:

一是教学内容的增加和教学要求的提高不但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还会极大地破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两极分化现象很可能会导致迁移现象:部分学生在七年级第一个学期就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第二个学期就会放弃英语学习。

因此,面对刚进入七年级学习的学生出现的英语成绩良莠不齐,高低悬殊的现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关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渡,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了解课程标准及学生情况

1.切实了解中小学英语教材

(1)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特点

从视听入手,注重听说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并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材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编写,并力求使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四个方面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并配有大量生动活泼、附有情趣的插图。

(2)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特点

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另外,每隔两至三个单元还安排了一个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在这几个单元中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及学习技巧,以培养他们的口笔头交际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2.切实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面对初中英语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的转变,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科目的增多等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果再依靠机械记忆、单纯模仿、无意识学习,他们已无法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更无法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英语教学。

3.切实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小学英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比较注重教学流程。由于要求低,节奏慢,小学英语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精雕细琢,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情境,把听、说、读、写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他们重视小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英语学习和“玩”差不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自然很高。

再看看到了七年级,教学要求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当不同,虽然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有说有唱,但所占课时和课时所占时间比率明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天一课的学习量,教学上更强调语法、句型、汉译英等方面的操练,这样就使得刚从小学升上来的七年级新生无法适应初中英语学习,而且随着难度、广度的大面积铺开,部分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4.切实了解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性

刚进入七年级学习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像小学生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四年英语,再加上环境、家庭和个人等因素,学生的英语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七年级英语教师对具体的某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几乎是一无所知。因此,七年级英语教师如果不考虑到七年级新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性,势必在初中英语教学之初陷入被动。

二、确定衔接点,制定措施,切实抓好衔接工作

1.上好初中英语第一节课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好第一节英语课,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学阶段的各种原因,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很担心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针对这一情况,七年级的英语教师应重视开学的第一节英语课,要在第一节英语课前多花点心思。第一节英语课并不见得非要让学生接触新教材的内容,关键是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个新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负担,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第一节课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开端。

由于小学阶段各校的英语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的不均衡,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入好门,基础差,早早地就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他们害怕上英语课。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敢对教师做出什么抵抗性行动,只能忍辱负重地熬着。到了七年级,换了对自己的过去不了解的教师,这些孩子很想在七年级新老师面前有所表现。作为七年级的英语老师,应积极地抓住这个契机,迎合孩子的这种心理,抓住第一节课,一视同仁地给每位孩子打气,给他们树立信心,这将会是他们初中英语学习的良好开端。

2.注意教学方法的衔接

由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新课标要求的不同,中学英语教师和小学英语教师各自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当然,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同时可以择善从优地保留部分好的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学唱英文歌曲,吟唱歌谣,做英语游戏,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等,给童心未泯的学生在师生面前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保证其学习英语兴趣的持久性。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告别了以乐趣为主旋律的快乐英语,开始面对压力大、负荷重的英语课堂。许多学生仍沿用以前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待初中英语学习,在阶段测试中受到一次次打击。小学里的“尖子生”连每节课的词汇关都过不了,昔日小学里的“考试高手”在考试中屡屡受挫。他们在英语面前失去了自信,英语成为了一门令学生害怕的课程。

英语教师要抓住七年级新生对新环境有新鲜感,上进心强,学习热情高的有利因素,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初中的英语教学,要给学生学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妨尝试一下几点做法:

(1)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4)培养记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有了课堂笔记,学生可以在课后抓住重点进行系统复习。

①记在哪里?七年级阶段,由于所学内容相对简单,知识点少,可以把笔记记在书上。这样,平时早读课的时候可以把补充内容、重点内容一并复习。到了八年级、九年级,所学知识多了,内容量大了,语言点、知识点多了,可以采用课本与笔记本相结合的方法。把重要的词句在书上做记号,简单地注解在书页的空白处,把与重点相关的用法、例句等记在笔记本上。

②记什么?记下重点与难点。课前要养成预习的习惯,把课文里的新单词、词组在书本上做好记号,借助词典理解词性和词义,不理解的用红笔圈出,以便课堂上有重点的去听。课堂要记下重点的句型及相关例句。记下与课本相关的延伸,记下在课堂上没有搞懂的知识,记下练习中的错误及原因。这些都是自己易犯的错误,长期把这些错误积累下来,经常翻阅,时刻提醒自己,这将是一本最适合自己的最有价值的复习资料。

③如何记笔记?符号法:可以采用圈点、划各种各样的线条、打问好、打感叹号等方法。但一定要提醒学生各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前后始终要一致。批注法:在重点旁批注或例举,或说明。归纳法:将Reading文章的段落大意及中心意思记在段落末尾。板书法:即记下老师的板书。

当然,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点,可以在授完新课后先让他们在脑海中整理一下,然后再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可以避免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记听课效率低的现象。同时,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5)查漏补缺,注意知识的衔接

①逐册巩固单词

②集中补语音

③分散补语法

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教育以人为本。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心灵才能相通,彼此才会有思想交流,传递知识的桥梁才会被顺其自然的搭建起来。可以说师生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作为七年级的英语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有良好的素质和外在的师表形象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创设趣味性课堂

3.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4.耐心地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5.教师必须调控好自己的心情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的确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小学英语教师都应当认真对待,多加强交流和互动,套用胡适先生的治学名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踏踏实实,用心去做,这样既能完成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过渡,又能达到初中英语教学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曾选.中学英语教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篇5

一、利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从上课初就给学生创设一个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情境,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又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的口语很好,学生们都会产生崇拜和敬仰的心理,便会以老师为榜样,努力学好英语,使自己的英语也能像老师说得那样流利、那样潇洒。用英语组织教学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可借助手势、动作、眼神、声调等辅助手段,通过强调、反复、提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学生就会完全理解并给予积极回应。

例如: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英语课时,我先自我介绍:“Hello!Boysandgirls.mynameisChenping.YoucancallmemissChen,i’llteachyouenglishfromnow.englishisinterestingbutalittledifficult.it’salsoimportant.ifyouhaveproblems,youcanaskmeforhelp.ihopewecanbegoodfriends.Doyouthinkso?”说完这些之后,我看到学生们的眼神中有点惊讶和崇拜,我接着说:“ifyouworkhardinenglish,youcanspeakbetterthaneon!”

二、利用英语歌曲创设情境

课前播放英文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学生的注意力由课间休息中拉回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安静下来进行新课学习,还可以利用歌曲导入新课。学生们爱唱、爱跳,可以教给学生几首简单的英文歌曲,易于学唱,歌曲节奏鲜明轻快,课前齐唱,给学生们增添了无限乐趣,并能增强学生的语感,扩大语音信息输入量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6“DoyouLikeBananas?”,我课前播放儿歌:“Doyoulike?Doyoulike?Doyoulikepizza?Yes,ilike.Yes,ilike.Yes,ilikepizza.Doyoulike?Doyoulike?Doyoulikecoffee?no,idon’t.no,idon’t.no,idon’tlikecoffee.”

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8“whenisYourBirthday?”,我课前播放歌曲“HappyBirthdaytoYou”学生跟唱歌曲,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顺势导入新课。

三、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实物创设情境

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实物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情境化。简笔画方便、快捷,教师随手几笔勾勒出的简笔画,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丰富多彩的图片可给学生创造大量的操练口语的机会,利用图片、实物,学生可直接把英语和所表达的事物联系起来,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7“whatDoesHeLookLike?”时,我通过多媒体呈现一些学生喜欢和的明星图片,把潘长江、葛优、姚明三人同时展现在屏幕上,通过图片对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了short,mediumheight和tall这三个形容身高的词汇。并用韩庚、毕福剑、刘欢三个的图片,学习了thin,mediumbuild和heavy这三个形容体形的词。然后,利用图片学生两人一组操练句型:“whatdoesshe/helooklike?She/Heis...”

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6“it’sRaining.”中,学习句型“How’sitgoing?―Great!/prettyGood/notbad/terrible.”对于这几个词的讲解,老师可利用简笔画,通过这几副表情,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了这几个词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5“DoYouHaveaSoccerBall?”中,讲授几种球类的词汇时,老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足球、篮球、排球、棒球、乒乓球、网球的简笔画,直观形象地学习这几个球类词,并让学生画出自己有的球,然后,练习对话:“Doyouhavea...?Yes,ido./noidon’t.Doesshe/hehasa...?Yes,she/hedoes./no,she/hedoesn’t.”

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2“isthisYourpencil?”中,需要学习学习用品的词汇,我利用学生手中现成的学习用品,教学pencil,pen,eraser,ruler,pencilcase,backpack,dictionary,pencilsharpener这些词汇,并用实物进行对话练习:“isthisyourruler?Yes,itis.isthatyourbackpack?no,itisn’t.(学生使用自己手中的学习用具)”

四、利用游戏或竞赛创设情境

初中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强,渴望体验成功的快乐,酷爱表现自己,游戏可以使学生消除疲劳,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竞赛可以使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互相交流,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竞争意识。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活泼有趣的游戏和竞赛,如:猜词游戏、听指令做动作游戏、数字游戏、百词竞赛、英语歌曲大比拼、小组对抗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让学生是“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用在其中”。在游戏中培养了学习兴趣,在竞争中强化了知识记忆,此外,游戏和竞赛的时间不宜过长,所设置的活动要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为目的。

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7“iwanttoBeanactor.”学习完有关职业词汇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老师可准备一些小卡片,卡片上写上职业名称,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级派两个代表,一个表演卡片上的职业,另一个学生进行猜词,在一分钟内,猜出词汇最多的组为获胜者,并给予奖励。此项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游戏中探索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七年级上Unit1“myname’sGina”SectionB学习0―9的数字英语,可以做6+1的游戏,让学生从0―9中选出7个数字作为自己的号码,自留一份,另一份老师收集到事先准备的箱子里,然后,老师抽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读出中奖号码,找出中奖的学生,并颁发奖金(由纸制作的假币5百万),Unit7SectionB时,可换成29选7,36选7等玩法。

五、利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英语是一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活动课,仅仅掌握语言规则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语言放在具体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才能体现其真正意义。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模仿和练习英语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英语解决实际情况中遇到的问题。表演是集形象、声音、语言、动作和表情于一体,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既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听说能力。

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8“i’dLikeSomenoodles”,老师可以让学生两个一组表演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

w:Canihelpyou?(或whatcanidoyoufor?)

C:i’dlikesomenoodles,please.

w:whatkindofnoodleswouldyoulike?

C:whatkindofnoodlesdoyouhave?

w:wehavebeef,potato,tomato...

C:ok,i’dlikemuttonandpotatonoodles,please.

w:Sure,andwhatsixwouldyoulike?

C:whatsizedoyouhave?

w:wehavelarge,mediumandsmallbowls.

C:oh,amediumbowl,please.

w:anythingelse?

C:i’dlikesomesoup.

w:whatkindofsoupwouldyoulike?

C:tomatosoup.

w:that’llbetwenty-nineRmB.

C:Hereismoney.

w:thankyou.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篇6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英语教学兴趣习惯情感

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初一学生来到新的学校,心中充满希望,但随着英语词汇量的加大,语法知识的逐渐加深,学习兴趣逐渐渐减,动力逐渐减弱,逐渐出现两极分化,多数学生逐渐掉队,沦为英语学困生。而七年级的英语学习,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基础,因此,七年级起始阶段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一些体会和主要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

1.强化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讲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世界上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大部分的商务信件都是用英语所写,只有学好英语,将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从小处说,让学生明确中考、高考动向,且不说高考制度是3+2:语、数、外三大科起主导性的关键作用;单就中考来看,语文、数学、英语也是重中之重;以及电脑使用、软件信息等都是英语;生活中也处处有英语,如商场的进出口分别标有entRanCe和eXit;邮政、银行等的门分别注有pULL和pUSH……

以此让学生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英语有用的意识和学好英语的欲望。

2.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目标的实施、激励性语言的使用,都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

如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让他们创新编写对话。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是学会打招呼用语,在学习了Comicstrip后,让学生们自由使用Goodmorning,iam…Hello,iam…Hi,iam…whatisyourname?mynameis…等自由交流,在使用这些交际用语的过程中,既反复运用这些知识,也认识了新朋友,并在交流、握手、拥抱中,构建了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功的自信。

再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展“单词记忆王”、“说英语能手”、“英语小编剧”等。如学习askingtheway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创设情境,并编写“问路”和“指路”的对话,于是,有的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外国朋友来北京旅游,旅游了一天,晚上找不到回宾馆的路……于是,学生们在这个情景的基础上,对excuseme,howcanigetto…?Gostraight,turnleft/rightatthe…crossing.itisnextto…等得到具体运用,并且在“真实的情景”中使用这些知识,实现用中学,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有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点燃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的火花。

3.创设浓厚的教学氛围。乐学是会学的前提和基础,而乐学的前提是愉悦的学习环境、和谐的民主气氛、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等。因此,构建学生乐学的氛围,情景的创设是关键性因素。

让学生表演教学中的某一个对话,开展某一个活动等,都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这种表演使学生置身于生动、熟悉的情境中,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进行听、说训练,最终能够实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如学习七年级的askingtheway的Speakup后,布置一个特殊的课外作业:makingatelephonecall.学习了whatabraveyoungman后,开展一次aninterviewer记者采访救人英雄的活动;学习theghostinthepark后,开展一次辩论“世上是否有鬼”的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无不让学生在英语的情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实现“学中用”、“用中学”。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习惯。新课改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强调教学重心的前移,即注重预习环节。“预则立,不预则废”也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掌握预习方法。

2.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习惯。课堂学习是学习的主阵地,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指导学生们带着问题听课、做好笔记、课后整理笔记,及时复习巩固等都需要教师精心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阅读和书写习惯,以及错题集的建立和错题的整理等。

三、以情治教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是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础,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应该对他们微笑多一点、赏识多一点、鼓励多一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注视等都能拉近师生情感距离。

其次,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如借助于刚开学的教师节,和学生一起谈论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补充3.8women’sDay、mother’sDay、Father’sDaythanksgivingDay等,让他们在这些特殊的节日,为爸爸、妈妈自制贺卡,写上祝愿,送上自己浓浓的祝福,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兴趣盎然参与到语言的语言学习中。

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更是基础年级,兴趣的形成、习惯地养成、情感教育等都为英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万事开头难”、“高楼万丈平地起”,只有抓好七年级的英语教学,学生才能在学海中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篇7

加强名著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把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呢?

一、要求学生了解作者背景,理清故事情节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入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自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阅读时合理安排,形成习惯

1.老师要对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做到心中有数,分年级落实好。鼓励学生自愿购买名著或以班为单位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对考纲中的12部名著,要求学生尽可能在初一、初二读完。要求初三阅读的《格列佛游记》可放到初一提前阅读,教科书《名著导读》中没有而考纲中有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也放到初一阅读,《水浒》可放到初二提前阅读。

2.布置适当的阅读量,合理安排好阅读的密度和时间。七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进行阅读;八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30~40分钟阅读;九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20分钟左右阅读回顾精彩片段,包括12部名著;寒暑假可尽量多安排一些。同时,七八年级每周可安排一节课阅读或点评名著课。

3.加强督促检查,促使习惯的形成。我主要通过定期开展故事会和定期检查读书笔记进行。为督促学生读名著,平时要求学生在课前5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或介绍一个自己喜爱的人物等,这样既可达到检查的目的,又可加强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扩大信息与思维的量。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既可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又可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每星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两次;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三、阅读要做到课内向课外延伸,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篇8

一、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使用的问题分析

(一)课后练习使用的盲目性

一些语文教师,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语文教师,他们比较喜欢逐一讲解或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他们认为,既然编者在教材后面设置练习,那就有一定的目的。同时,万一考试考到练习上的题目或相似题目,讲过和没讲过的考试结果不一样,而且即使学生考不出教师也能够感到心安理得,因为他已经讲过了。所谓“不讲不放心,讲过就放心”,这明显没有针对性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对课后练习没有选择,不分侧重点,只是一味平铺直叙式地讲解或请学生回答。这明显脱离教学实际。他们弱化学习方式的指导,用结果代替学习的过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常常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而教学实效却很低。

(二)课后练习使用的随意性

有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结束后,常常根据课堂上剩余的时间多少来决定课后练习的使用。剩余时间多就多讲,剩余时间少就少讲,当然,没有剩余时间就不讲。这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他们在上课前没有认真准备,教学随意性大。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之差也就可想而知。

(三)课后练习使用的片面性

有些语文教师在使用课后练习时,只选择一些客观题目,一律放过大量的实践活动类题目。由于客观题目答案单一、明确,他们认为易于讲解也便于学生回答。而实践活动类题目的答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一时半刻难以讲清或学生难以回答,白白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这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对新课标认识不到位,对新教材后的练习的实质理解不透,甚至懒于钻研。这种片面性的课后练习使用会大大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课后练习使用的缺失性

一些语文教师基本不使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他们认为如果使用课后练习,就会出现一系列诸如课堂教学结构不完整、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等问题。同时,学生人手一本类似教学参考书的辅导资料,如《语文教材全解》《语文教材详解》《语文教材全易通》等。这些语文辅导资料不仅有教材分析,还有教材课后练习答案。教师讲解课后练习时,学生基本不听。他们要么自己在看辅导资料答案,要么认为自己看过答案在东张西望。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时,他们常常照读辅导资料答案。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使用在这些教师的教学操作中是缺失的。他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结果白白浪费了课后练习这个宝贵的课程资源。

二、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有效使用的策略

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使用课后练习,将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判断课后练习使用的有效性的最好依据就是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的课后练习使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灵活使用课后练习为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力求为实现语文三维目标服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础练习,学生课前预习时使用

基础练习主要指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后经过查字典词典或查阅其他资料等可以完成的练习。它包括现代文中的字词注音抄写、文言文中的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类基础练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与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只有在这些基础之上,学生才能从事阅读理解,才能形成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培养与提高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情操。

例如现代作家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4题,两人一组轮流朗读课文,结合查字典,互相检查下列字的读音是否准确。再共同辨析加点的字容易与哪些字在形体上混淆。《古代寓言二则》(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第三题,辨别“其”和“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三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查阅相关资料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些练习。因此,教师应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

(二)内容练习,教师课堂教学时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文章内容类题目大多是课文教学的重点,它们大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重点内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时使用这类题目。如果教师能够化用,即把这类题目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改编,再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那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副主编赖瑞云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经提到关于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一个教例。课后练习第1题,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叙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改正的吗?第2题,朗读鲁迅深夜工作至天亮、海婴连喊“明朝会”两小节,谈谈你的感受,说说哪些地方最动人。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1)课文写了鲁迅先生几件事?表现了鲁迅什么品质?(2)说说文中最使你感动的事件和细节。赖瑞云教授对教者的化用作了高度评价。显然教者很好地理解、掌握了练习,又深入浅出巧妙地改造、化用了练习,效果很好。学生们“七嘴八舌”,气氛热烈,效果极佳。

另外,语言训练一类题目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很好地使用它。《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原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组长张传宗在《构建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一文中也指出,课文练习应着重练语言,但必须把练习的具体要求和语言表达的可学之处讲清楚,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语言训练这类题目同样适宜于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三)写法练习,学生课堂学习中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文章写法类题目大多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在课堂上适当引导点拨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完成这类题目。

《宇宙里有些什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课文由近及远地对宇宙进行了介绍。你能按照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吗?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笔者就大胆抛出了这个题目。这个问题一抛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读书的,有讨论的。在理出课文说明顺序之后,他们较好地完成了这个题目。再如这篇课文课后练习第3题,读读下列画线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人们不熟悉的宇宙空间说明得通俗易懂的。笔者先给学生补充介绍说明方法方面的知识,然后再请学生思考。他们很快举手回答这个问题。如第2小题,画线语句把宇宙比成大海,把恒星比作大海里的水滴,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宇宙之大。

如果教师善于把课后练习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学习,那么必定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大有裨益。

(四)活动练习,学生新课结束后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实践活动类题目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扩展,它们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而设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由于实践性和活动性,这类题目灵活开放,难度较大。但是,语文教师不能因为难度大就随意弃置这些题目,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一般来说,在新课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这些题目。教师要及时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并对他们加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篇9

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学习,取长补短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我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是这样做的:上好第一课,请学生用心阅读主编的话和本册导引,然后每人说一句对七年级数学的心里话。再加上我精心挑选的三到五个学习数学的有趣故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同桌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的认真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2.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2.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愤悱状态。

2.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3.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3.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3.2培养预习习惯。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3培养专心听讲习惯。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4培养小结或总结的习惯。往年教学中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5培养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的习惯。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篇10

一、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使用的问题分析

(一)课后练习使用的盲目性

一些语文教师,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语文教师,他们比较喜欢逐一讲解或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他们认为,既然编者在教材后面设置练习,那就有一定的目的。同时,万一考试考到练习上的题目或相似题目,讲过和没讲过的考试结果不一样,而且即使学生考不出教师也能够感到心安理得,因为他已经讲过了。所谓“不讲不放心,讲过就放心”,这明显没有针对性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对课后练习没有选择,不分侧重点,只是一味平铺直叙式地讲解或请学生回答。这明显脱离教学实际。他们弱化学习方式的指导,用结果代替学习的过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常常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学实效很低。

(二)课后练习使用的随意性

有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结束后,常常根据课堂上剩余的时间多少来决定课后练习的使用。剩余时间多就多讲,剩余时间少就少讲,当然,没有剩余时间就不讲。他们在上课前没有认真准备,教学随意性大。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之差也就可想而知。

(三)课后练习使用的片面性

有些语文教师在使用课后练习时,只选择一些客观题目,一律放过大量的实践活动类题目。由于客观题目答案单一、明确,他们认为易于讲解也便于学生回答。而实践活动类题目的答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一时半刻难以讲清或学生难以回答,白白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这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对新课标认识不到位,对新教材后的练习的实质理解不透,甚至懒于钻研。这种片面性的课后练习使用会大大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课后练习使用的缺失性

一些语文教师基本不使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他们认为如果使用课后练习,就会出现一系列诸如课堂教学结构不完整、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等问题。同时,学生人手一本类似教学参考书的辅导资料,如《语文教材全解》《语文教材详解》《语文教材全易通》等。这些语文辅导资料不仅有教材分析,还有教材课后练习答案。教师讲解课后练习时,学生基本不听。他们要么自己在看辅导资料答案,要么认为自己看过答案在东张西望。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时,他们常常照读辅导资料答案。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使用在这些教师的教学操作中是缺失的。他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结果白白浪费了课后练习这个宝贵的课程资源。

二、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有效使用的策略

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使用课后练习,将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判断课后练习使用有效性的最好依据就是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的课后练习使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灵活使用课后练习为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力求为实现语文三维目标服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础练习,学生课前预习时使用

基础练习主要指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后经过查字典词典或查阅其他资料等可以完成的练习。它包括现代文中的字词注音抄写、文言文中的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类基础练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与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只有在这些基础之上,学生才能从事阅读理解,才能形成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培养与提高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情操。

例如现代作家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4题,两人一组轮流朗读课文,结合查字典,互相检查下列字的读音是否准确。再共同辨析加点的字容易与哪些字在形体上混淆。《古代寓言二则》(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第三题,辨别“其”和“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三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查阅相关资料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些练习。因此,教师应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

(二)内容练习,教师课堂教学时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文章内容类题目大多是课文教学的重点,它们大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重点内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时使用这类题目。如果教师能够化用,即把这类题目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改编,再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那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副主编赖瑞云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经提到关于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一个教例。课后练习第1题,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叙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改正的吗?第2题,朗读鲁迅深夜工作至天亮、海婴连喊“明朝会”两小节,谈谈你的感受,说说哪些地方最动人。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1)课文写了鲁迅先生几件事?表现了鲁迅什么品质?(2)说说文中最使你感动的事件和细节。赖瑞云教授对教者的化用作了高度评价。显然教者很好地理解、掌握了练习,又深入浅出巧妙地改造、化用了练习,效果很好。学生们“七嘴八舌”,气氛热烈,效果极佳。

另外,语言训练一类题目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很好地使用它。《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原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编辑、组长张传宗在《构建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一文中也指出,课文练习应着重练语言,但必须把练习的具体要求和语言表达的可学之处讲清楚,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语言训练这类题目同样适宜于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三)写法练习,学生课堂学习中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文章写法类题目大多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在课堂上适当引导点拨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完成这类题目。

《宇宙里有些什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课文由近及远地对宇宙进行了介绍。你能按照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吗?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笔者就大胆抛出了这个题目。这个问题一抛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读书的,有讨论的。在理出课文说明顺序之后,他们较好地完成了这个题目。再如这篇课文课后练习第3题,读读下列画线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人们不熟悉的宇宙空间说明得通俗易懂的。笔者先给学生补充介绍说明方法方面的知识,然后再请学生思考。他们很快举手回答这个问题。如第2小题,画线语句把宇宙比成大海,把恒星比作大海里的水滴,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宇宙之大。

如果教师善于把课后练习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学习,那么必定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大有裨益。

(四)活动练习,学生新课结束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