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十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十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0:3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分析

在国际分工中,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基础,正是在国际分工的格局下,国际贸易实现了长久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也成为了其量大趋势。面对这世界经济进入了即时强关联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显著的本质性的变化。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两者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利大于弊,对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促使区域政治联盟成立的可能。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定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贸易开始全面发展,全球贸易经济和金融投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赖性也逐步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合作的次数也逐步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中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由多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团体为主体,在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制定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贸易协议,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加强其贸易沟通与合作,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体世界性的贸易进步,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新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更是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虽然目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仍就有其弊端所在,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们的广泛争议,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更多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也是经济全球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所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由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由中央政府出面签署一份平等的自由贸易协议,实现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从而加强对内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沟通,增强合作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力,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所有缔结国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如国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为著名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对国际贸易中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

当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来看,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冲突,但从大的方向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向全球化的阶梯或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系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不仅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并且也是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同样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各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为激烈,为了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必须要实施经济一体化的措施,加强与区域经济合作,吸引跨国投资能力,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经济实力得以提高,提高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走向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单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相对是较弱的,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必然会对单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带来阻碍,影响着单一国家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为此,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多边合作,凝聚更多的经济竞争力,通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是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从而利用国际分工,为本国的发展谋得了更大的利益,诸如这类的区域经济组织在未来发展中还会增多,经过区域各个合作国之间的联系,加速资本的互相渗透,必然会带动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2.经济全球化加强,使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多样性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单一国家与临近一个国家或者是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利用彼此之间的经济优势,加强经济联系和沟通,弥补其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使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提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和加速向外扩展,这种多样性的合作方式更好的突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限制,也更加提高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互补性,带动利益相同的国家合作,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的资源互补,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新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还能有效的防止地区性经济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动荡,跨地区和重叠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抵抗经济危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3.两者的发展对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力加大

二战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创伤,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美国垄断扩张的格局,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唯一超级大国。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欧很多国家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形成了欧共体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美国为了抵抗欧共体的经济竞争,连同临近的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并由此开创了打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组建区域经济组织的先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产生更多新的经济格局,最终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世界经济仍将继续向全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多,使世界各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经济,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并向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盟,同时还改变了政治经济的格局变化,其发展的趋势正是向经济彻底全球化进程过渡。现今是全球化与区域化两相交织的发展时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章丽娥: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15):12-13.

[2]陈森浩: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02):23-24.

[3]耿国祥王娜: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J];法制与社会;2011;(25):19-20.

[4]张塞: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由进程[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44-4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缘起;发展;缺陷

influencedbythewesterntheoryofregionaleconomiesandthesocialtrendofdevelopment,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hasbecomeanimportantformpromoting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thispaperreviewstherelatedtheoryaboutthesourceand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andanalyzestheexistingdefectsintheprocess.

Keywords: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缘起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超级大国的经济领先水平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寻求经济发展之路。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是一定范围内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西方国家开始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了生产交换分工、要素自由流动并具有协调机制的有机整体,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初形式。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达到了第一次高潮,学术界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由于研究的重点不同,学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界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至今尚无公认的、明确的定义。1954年,丁伯根(tinbergen)[1]第一个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他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变量自由化是消极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为积极一体化。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2]发展了丁伯根的定义,将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指产品和要素的移动不受到政府的任何歧视和限制。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自由化的基本形式,由于国家之间贸易壁垒大大降低,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JacobViner)[3]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即完全取消各参与国间的关税,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学术界开始将关税同盟理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维纳认为关税同盟会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动态效应以及规模经济、竞争、投资等动态效应,并主要从生产的角度,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说明贸易创造会引起一体化成员国福利的增加,而贸易转移会引起福利的减少。由于不能满足福利的最大化,一些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采用关税同盟的形式产生了相当大的怀疑,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都被视为次优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另一基本理论是自由贸易区理论,英国学者罗布森(Robson)[4]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认为通过消除区内贸易壁垒来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而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是贸易自由区的基本形式。1956年,斯巴克[5]根据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了共同市场理论,它是比关税同盟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假设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不自由流动,而共同市场不仅通过关税同盟而形成的自由贸易化实现了产品市场的一体化,还克服了集团内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实现了要素市场的一体化。经济学家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和德纽(JFDeniau)[6]提出的大市场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发展了共同市场理论,其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建立大市场可以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利益;二是市场扩大会使竞争激化,进而促成规模经济利益的实现。古典经济学派比较优势学说可以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分工原理,但日本学者小岛清认为比较优势可能导致产业向某国积聚以及长期成本递增和规模经济报酬递减,由此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7]。该理论认为通过协议性分工,两国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增加产量、降低成本,但前提是两国工业化水平相当,要素比率差别不大。

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学者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及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给予完善和发展。如引入制度经济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分析,奥尔森和佐克豪斯(olsonandZexhhauser)[8]1966年提出了国际贸易和货币同盟的制度可以被看成一个俱乐部,通过这种体制,俱乐部的成员可以发现并分享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利益。1982年,富莱希尼和帕特森(Fratianni.mandJ.pattison)[9]提出了一个俱乐部的模型,他认为每个俱乐部的成员都期待净收益最大化,这些净收益不同于单个收益和单个成本,俱乐部的产出在不同的国际经济组织中是变化的。20世纪70年代初,肖分和瓦尔利(Shoven&whalley)开始运用福利经济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析,用CGe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税收对美国和英国经济的影响,CGe模型被广泛地运用于不完全竞争结构的贸易模型中对贸易自由化进行事后评估[10]。8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以及成员国相互之间经济增长的关系。如torstensson(1999),Brada和mendez(1988),Landau(1995),Vanhoudt(1999),Brodzicki(2003),waltz(1997a,1997b,1998),matias(2003)通过对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证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puga和Venables(1998)、刘力(1999)、刘静(2005)、赵楠(2003)等人还研究了参与不同模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1]。

二、主权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主要是针对国家之间的区域一体化问题,对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有重要的意义,而对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缺乏可指导性。随着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我国学者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从更为普遍的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进行研究,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

孙大斌[12]认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具有地缘关系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为谋取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调节,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市场的动态过程。其目的是在区域内实行地区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繁荣。张佑林[13]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可概括为: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统一基本方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发展政策、进行资源整合等措施,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耗损,如城市建设、恶性竞争、行政壁垒,保证本区域内部各个方面运转有序、分工科学、扬长避短和合作共赢,并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整个区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对外更具竞争力。孟庆民[14]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产生的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演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状态与过程、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潘永江认为,一体化中重要的是城乡一体化。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建立和形成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流动的统一的经济体系。建立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赖、城乡差别很小的城-镇-乡有机联系的社会网络体系,在一定社会范围和行政区划的城乡一体化,并不是一样化,不意味着变乡为城或变城为乡,而是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不会自然而然形成,也不在朝夕之间完成,它是一个很长的发展建设过程,关键是生产力发展水平[30]。

(二)形成机制

1、市场机制。覃成林[15]认为,在宏观层而上,一体化通过更加畅通的市场调节和一体化组织的内部协调,能够促进区域之间更有效地开展区域专业化分工,减少相互之间的无效竞争。因此,经济一体化区域之间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是协调机制的基本内容,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首要条件。协调机制主要分为市场协调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王瑛[16]以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市场机制:一是商流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二是产业转移的“多赢”合作;三是区域分工协作的专业化生产;四是自由市场的贸易一体化。

2、政策机制。李建勇[17]认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建立政府协调机制,首先应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其次,政府职能应规范化和法律化;建立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最后,建立跨区域的协作组织。周国华[14]等人认为政策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政策;户籍政策及行政区划调整。3、投资、规划机制。周国华[18]等人采用关联分析法对区域经济的投资机制进行研究,得出国有经济仍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民间投资正日益成为区内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孙大斌[12]从产业规划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动力机制,认为产业组群化必然导致区域间存在区域分工;产业梯度转移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多赢”的合作动力;产业融合化发展趋势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产业生态化发展可以解决工业化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夏丽萍[19]对长三角经济圈进行分析,认为新经济产业是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咨询等高等级服务业以及基础产业。

4、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在现行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下,各地政府都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由此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制度化的合作机制难以形成[20]。李建勇[17]认为利用行政手段控制利益冲突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来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绩考评制度,并总结了政府绩效的评价方式和程序。

5、利益补偿机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体化过程中必然影响部分地区的经济利益。李瑞林、骆华松[21]认为对于政府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带来的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如果合作后,双方的福利大于合作前的福利水平,但一方福利水平的提高小于另一方,那么另一方往往会采取政治抵制,只有在合作双方的福利水平共同提高的情况下,双方才可能积极合作。经济一体化并不是对所有地区搞平均,对于经济利益受损或暂时由于一体化的实施而延缓了经济发展速度的地区应该以多种形式给予利益补偿。

6、立法机制。李建勇[17]探讨了如何利用立法机制来平衡利益冲突,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利用司法制度来解决区际利益冲突的可能和方法。首先建立规范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法律体系,其次利用法律约束地方政府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包括宪法、财政管理体制的立法以及约束地方政府不正当竞争的立法。

(三)形成路径

随着城市功能的重构,政府职能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产业结构及空间形态的调整,城市的功能空间已由原先的一个“点”,发展成为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面”,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态势,其空间范围或影响范围在客观上构成了由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相结合的都市圈,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空间单元。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在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实践过程中,都市圈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载体和基本模式。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接城镇组成,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22]。都市圈是一个以经济联系、社会联系以及生态联系为核心形成的一体化的区域,往往不是一个完整的行政地域单元。因此,推进都市圈发展和都市圈一体化进程还有赖于跨地区、跨地方政府的协调与合作。对于都市圈的形成,张伟[18]、高汝熹[23、24]、李璐、季建华[25]等人从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界定标准、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袁家冬、孙振杰等人[26]从空间结构上将都市圈分成核心圈、圈、机会圈三个圈层。董晓峰[27]提出都市圈发展四阶段划分观:雏形期、成长期、发育期、提升期。彭际作[28]根据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进程,总结了空间结构具有的四个阶段性表现:中心指向型(极核型);中心-周边双向指向型(点轴型);水平网络化(多核多中心型);社会经济联系(一体化的社会经济实体)。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缺陷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源于关税同盟理论,将西方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等理论引入该模型,形成并发展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大多是借鉴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从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形成机制、基本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发展。但是,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受国际关系、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等影响较大,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国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并不完全适用。

第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本身有待完善和发展。从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到如今欧盟、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和必经的过程,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大量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进行研究大多是定性分析,远未达到定量化和规模化的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更多的是实现了局部均衡,而没有达到一般均衡;一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组织后得到的利益或成效评估还不够具体等问题。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理论研究除了对基本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还涉及到产业经济、战略经营、社会福利等更多的领域。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还需要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之间贸易协议的制定和贸易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地区之间的比较以及区域一体化程度测量指标的构建等方面。

第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存在局限性。目前已相对成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更多地是从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角度进行假设,即实行的是完全的市场经济理论。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其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动机和模式都与发达国家不同。如欧盟是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实践,其一体化程度和规模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体化模式,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更复杂,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国际上一些学者对有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探索,但在实践层面上还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库马塞尔的“大国”模式理论;约翰逊等人的公共物品与公共偏好变量理论;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小岛清的“雁形模型”理论;以及李斯特的发展中国家(较落后国家)“小国”模式的经济一体化理论等[29]。

第三,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还不成熟。主权国家内部各地区虽然没有关税壁垒,但是各种非关税壁垒或障碍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再加上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治环境和经济政策的不同,国内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差异。就我国的情况来说,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还相当薄弱,没有形成体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论述,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机制还不够全面和具体,市场机制的建立、宏观政策的调控、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还处在探索阶段;区域经济的形成路径应该根据各区域区位因素、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策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模式,对都市圈理论还应进一步完善;在研究方法方面,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较少,缺乏具体全面的指标评价体系。

四、结论

不论是国家之间还是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间,由于都存在阻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因素和经济障碍,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必须打破现有的模式,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源于国际贸易的关税同盟理论,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该理论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对地区以及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国际间的“一体化”理论与主权国内“一体化”理论存在重大差别,故而借鉴价值十分有限。在主权国内的不同地区之间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具有多样性,国内相关研究没有形成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加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是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我国应借鉴国际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创新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tinbergen,J.(1954)internationaleconomicintegrationamsterdam:elsevier.

[2]Balassa,B.(196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Homewoodirwin.

[3]Viner,J.1950.theCustomsUnionissue.newYork:Carnegieendowmentforinternationalpeace.

[4]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张幼文.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m).学林出版社,1999:12(162).

[6]梁双陆,程小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7(1).

[7]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345-351.

[8]olson,mandR,Zexhhauser.aneconomictheoryofalliances.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96.

[9]micheleFratianniandJohnpattison.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inaworldofRegionaltradeagreements.theworldeconomy.2001Vol.24no.3

[10]刘志伟、王东峰、刘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2).

[11]唐宜红、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本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07.2

[12]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J].国际贸易探索,2003,19(6):71-74.

[13]张佑林.长三角经济过度竞争剖析[n].经济学消息报,2004-3-5.

[14]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2).

[15]覃成林,郑洪涛,高见.中原城市群经济市场化与一体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16]王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J].区域经济,2005(11):144-145.

[17]李建勇.中国省级政区行政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8]周国华,唐承丽,朱翔.长株潭城镇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3):16-20.

[19]夏丽萍.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目标构想[J].北方经贸,2005(11):30-32.

[20]段志强、王雅林.区域一体化的瓶颈在于行政管理体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6(7).

[21]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7(1):52-57.

[22]张伟.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2003(6):47-50.

[23]高汝熹,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4]高汝熹,罗守贵.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成长动力及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J].现代城市研究.2006(8):5-12.

[25]李璐,季建华.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2):109-111.

[26]袁家冬,孙振杰.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国城市地域系统的重建[J].地理科学,2005(1):17-22.

[27]董晓峰,史育龙.都市圈理论发展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1067-1074.

[28]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5):29-3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欧盟:

欧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多元体系且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欧盟的发展历程主要概况如下:1951年4月,欧洲6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六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1日,六国正式将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1年12月,欧共体签订了《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及《欧洲政治联盟条约》,1993年11月,该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欧盟在其历史上共进行了5次扩大,现在共有27个成员国。

欧洲联盟作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不断发展,始终依循一条深化与扩大的路线前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第一,一体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渐进性。欧盟从当初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到今天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组织,从当初的6个成员国,到今天发展成拥有27个成员国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第二,欧盟具有超国家性,内部高度统一性。欧盟坚持用一个声音说话,成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关税减免,使用统一货币欧元,成员国之间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大大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第三,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受世界外部环境的影响。一定时期的国际形势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影响较大,如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第四,一体化过程中,各国协调和妥协促进了其发展。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一体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但欧盟各国经过妥协和让步,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第五,欧盟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居多,发达国家控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概况:1986年1月2日,美国、加拿大双方正式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86年8月美国、墨西哥两国领导人提出双边的框架协定计划,两国进行多次谈判,于1990年7月正式达成了美墨贸易与投资协定。1990年9月,加拿大参与谈判,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该协议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该区域组织内既有发展中国家又有发达国家经济。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在该组织中共存,经济发展水平迥然相异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处在一个区域经济集团,为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共同努力。第二,经济发展的互补性。由于三个国家经济情况不同,他们在资源、技术等多方面存在互补性。墨西哥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美国的优势为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雄厚的资本实力,美国和墨西哥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北美地区制造业的竞争力。第三,发达国家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个区域经济集团是以美国为核心的,美国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既起到积极建设的作用,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得以正常运行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发挥主导作用,居于支配地位。第四,北美自由贸易区内有3.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说明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第五,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具有过渡性。美国积极倡导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实际上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步骤,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美洲建立自由贸易区,并实现其经济的主导地位。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发展历程如下:美、日、加和东盟等的12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诞生。1991年汉城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制定了apeC的基本章程,并第一次规定了该论坛的宗旨、原则、活动范围、加入标准等。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在1993年一1997年这五年的时间里,通过各国的不同努力,解决了区域合作所面临不同问题,并制定了具体的合作蓝图。2000年非正式领导人会议重申了应坚持茂物确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并加强人力、基础设施和市场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活动。

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第一,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非全球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经济实力占世界的一半,在全球的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成员国的多样性。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势力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均不同。第三,亚太经合组织方式具有独特性。它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的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不同的权益和要求得到很好的平衡。第四,apeC的运转靠协商达成共识。以磋商代替谈判,以承诺代替协定,体现了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避免了由于集体谈判方式容易引起的利益冲突以及对一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第五,apeC是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坚持开放性,apeC大多数成员体采取了以加工贸易或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发展战略,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对比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特点,三者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地理位置上都毗邻或交通联系比较便利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且能形成互补,大部分是中小国家等等。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特点,都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步骤,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方向。各个国家、区域组织必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促使全球的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繁荣,各国的总体利益有较为大幅度的提升。(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国际经济组织》窦建华科学出版社

[2]《apeC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廉晓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篇4

关键词: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瓶颈;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1―00120―04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①一体化,后者发展尤为迅猛。近几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关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各类研讨会空前活跃。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作为一种制度性因素,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将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纳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进行研究,探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一、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功能与角色

我们认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要从发展经济型角色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角色,从各自为政的封闭型角色转变为分工协作的开放型角色。

1.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要充当“平衡轮”的角色。地方政府的总体功能是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消弭市场、个人和社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治理失灵现象,通过公领域、私领域和第三领域之间明晰边界与均衡制约,达到各类组织、各种权利(力)之间的动态化均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要充当“战略家”的角色。“战略家”就是指地方政府深刻领会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精神,制定适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尤其是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制定,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

3.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要充当“服务生”的角色。“服务生”就是指地方政府要以服务行政为理念,培育区域合作发展的市场机制,营造一个成熟、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向区域内的各类群体和组织提供基于区域合作发展的政策、信息等公共服务,提供完善的区域道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网络化和统一化。

4.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要充当“协调者”和“仲裁者”的角色。“协调者”就是指地方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五个统筹思想,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尤其是加强区际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利益摩擦与冲突。“仲裁者”就是指地方政府在遵循宪法和上位法基础上制定针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规范和公共政策,加强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二、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已迈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趋同、地方保护主义泛滥等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也十分突出。这种截然相反的经济现象共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制度瓶颈因素,即现有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行政区划不适应。在现有的行政区划体制下,由于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地方官员出于政绩考虑,往往利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形成我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使行政区与经济区边界高度重合。我国行政区划层级过多、幅度偏小、类型混淆、功能受限等也不利于发挥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杠杆作用。这样就极大地抑制了市场要素在各行政区之间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进发展。

2.行政职能不健全。我国地方政府缺乏区际经济事务管理的职能,缺乏对区际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政府之间公共关系的处理,缺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需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这说明地方政府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职能定位还不明确,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3.行政机构设置不到位。地方政府组织体系还残存大量的直接管理本行政区经济的专门机构,区域经济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综合性机构还不健全,尤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缺乏专门的区际合作机构作为区际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沟通平台。

4.行政运行机制不规范。地方政府之间在横向与纵向方面没有明确各自的权责边界和合作机制;与社会和民众之间缺乏在区域经济事务中的交流合作和共同治理的机制;缺乏调控区际关系的法律框架,如地方政府行为与府际关系的法律。

三、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1.调整行政区划,提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网络空间。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与改革,可以直接解决现存的区际行政壁垒问题,将区际经济矛盾转化为区内经济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行政区划调整要在“稳中有变、逐步推进、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依法保障”原则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具体来说,适当扩大乡镇管辖范围,开展撤乡并镇工作,整合现有的乡镇政府资源来强化乡镇政府的能力建设,培育农民的自治精神,规范农民自治行为,在自治增量达到较高水平之后,再逐渐弱化乡镇政府作用并适时转变为自治团体;进一步推进强县扩权改革,进行省辖县管理体制创新;深度研究市管县体制实施绩效,对于不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市管县体制适时推进“市县分治”改革,同时将现有的市级政府实行分级化管理;“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调整各省区的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强化经济中心,规划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层次合理、幅度适当、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行政区划体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成长”,从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适宜的区域地理空间。

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引导和管理。行政区划调整对于问题的解决“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行政区划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行政区划改革的非常态性。相对而言,政府职能的转变才是适应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之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主要行使四大职能,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就是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软硬投资环境;监管国有资产,合理选择主导产业,优化经济结

构;提供公共服务,促进本区域居民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体系。

首先,地方政府理念要由统治型、强势型行政理念转变为服务型、治理型行政理念。传统的地方政府十分注重职能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干预作用,而忽视了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和市场环境的营造。现代政府理论启示我们,“小政府,大社会”是历史发展的选择,地方政府要把服务作为第一理念,强化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之间合作的观念,抛弃狭隘的属地观念。

其次,地方政府管理内容要由片面发展经济向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转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地方政府不仅要为本地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更要与其他地区的政府加强协作;统筹跨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增强资源的可持续性;统筹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空间结构的网络化;培育居民形成一种共存共生、开放合作的文化观念,以增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认同。

再次,地方政府管理权限要在各级政府间、政府与社会间、政府与企业间的科学规范。中央政府在调控地区均衡发展、维护全国性统一市场、全国性和跨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要适时向社会放权,主动培育社会自治团体,增强社会的自治能力;地方政府要减少对企业的直接管理,推进政企分开,通过开放产权制度,鼓励地区间企业的兼并与联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地方政府管理方式要由单一化的行政手段向多元化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转变,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由自为行政和人治行政向依法行政转变,由以微观管理为主向以宏观管理为主、微观管理为辅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行政区行政”方式向“区域公共管理”方式转变。

3.改革政府机构,提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保障。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和建设要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地理环境、组织交易成本、地方民主参与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地方政府要按照“增、减、调、转”的原则推进机构改革,即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须转移、弱化甚至撤销那些直接管理企业和经济的专业性部门,将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重组;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部门,尤其是制定、实施、监管地区发展战略与地区政策的部门;构建以顾客、结果和竞争为导向的“无缝隙组织”;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对政府组织形式进行再造,构筑数字化政府,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加强决策支持系统,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与建模模拟、政策建模的结合增强区域管理能力”。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市场要素若在各个行政区域间自由流动需要政府加强交流、合作与协调,这也必然要求专门的机构承担这方面的职责,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就是为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而专设的。这些区域合作组织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这类组织“只能在寻找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共同点,推动具有互利互惠和双赢性质的项目上发挥作用,对于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矛盾则基本上无能为力”。

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构建区域协调管理机构有如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一,在各区域政府之上设立统一的、跨区域的专职机构,取代互不隶属的分头管理机构,使区域政府的相关部门成为其分支组织,国外成功的案例如美国密西西比河管理局;其二,在中央政府层级设立负责区域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负责制定区域规划,组织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处理区域间利益冲突,主张这种制度设计的如张可云提出的“区域管理委员会”;其三,由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相关区域的地方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共同参与的治理型组织模式,主张这种观点的如王健、鲍静等人提出的“复合行政”。

4.重塑地方府际关系,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平台建设。府际关系,即政府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政府之问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关系”。创新地方府际关系“包括地方政府与其他各级政府和公共组织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在上述关系中所发展起来的信任、合作和互助等社会资本形式”。

(1)构建上下互动、共同参与的纵向府际关系。从法理上讲,我国地方政府扮演着双重角色,既要维护上级政府的权威,又要保障本地居民的合法权益。理顺二者关系需要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以提高行政绩效和民主正义为目的,建立一种上下互动、双向制衡、共同参与的纵向政府间关系模式。

首先,依法建立下级政府参与上级政府政策制定的有效机制。胡鞍钢就曾指出,若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让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形成“一对多”的博弈,要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多次的“一对一”博弈更有效率。

其次,通过动态平衡集权与分权关系,形成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一方面,通过改革完善分税制,实现上下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行政、政策和立法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确定分权的内容、数量、协调与控制标准,明晰上下级政府专属与共享的事权和财权,实现政府权责之间的平衡。

最后,创新和丰富政府间调控的手段与工具。充分利用利益、权力、财政和公共行政在政府间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分类细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互惠互利原则指导下,大力发展四种类型的合作,即委托性合作、协议性合作、计划性合作和参与性合作等。

(2)建立基于平等、协作的邻里型横向府际关系。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横向府际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交流与合作的关系,使其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与价值”。为了形成平等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政府关系格局,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确定邻里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调的领域。从我国区域发展阶段上看,邻里政府要在基础性产业与公共设施、统一的规制与公共服务、中长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方面加强统一合作。这有利于解决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各自为政、属地封闭型经济建设、恶性竞争等各种资源浪费问题。

其次,增加邻里政府间合作数量与规模,推进合作方式的多元化。美国通过政府间服务合约、联合服务合约、政府间服务转移等三种类型的制度安排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除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区域合作组织之外,我国政府还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创新政府间合作的方式,比如制定一个互帮互助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如共同防洪防旱协议)、共同购置一些共需的设备与技术(如环境检测设备)等。

最后,加强邻里政府间的制度学习与创新。在内向维度上,要增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敏锐地认知制度不均衡状态中蕴含的潜在利润,合理制定制度创新的规划并持续地加以执行,实现政府制度的创新发展。在外向维度上,要认真学习、借鉴甚至模仿其他政府的制度,通过研究历史上成功运作的制度安排掌握政府制度的发展规律,从而提高政府

对制度创新的把握。

5.创新区域管理运作机制,实现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地方公共事务善治的实现,需要地方政府“与其他自愿性协会、利益群体、政党、媒体等组织建立起一种在开放的公共领域进行对话和互动的关系”,实现政府内部以及与其他组织关系的和谐化。

创新政府区域管理运作机制就是建立一种治理型区际协调机制。具体来说,在成员构成方面,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内相关的各级各类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公众和中央(上级)政府代表共同组成。在权力来源方面,由利益相关的地方政府通过法律途径共同让渡一部分管理和决策权力而集中行使跨区域的经济管理权。在组织结构方面,决策部门实行双层架构,下层遵循市场原则和效率原则以发挥竞争激励作用,上层遵循社会公平原则以维护机会平等。在运作经费方面,借鉴欧盟共同基金的经验,由组织成员(尤其是政府)交纳的“会费”和中央的专项经费组成。在决策规则方面,充分体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对于基础性区际公共事务决策采取“一人一票”和“票票等同”原则,对于此外的区际公共事务决策采取差别原则(包括实力原则和保护原则)。在职责功能方面,仅限于解决跨行政区界性质的区域公共问题,研究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和政策;统筹管理区际发展基金,提供统一标准的跨区域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制定解决利益冲突的规范与程序,受理对区际利益冲突的申诉,进行调查并提出协商意见加以解决。在运行流程方面,着重突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自治性特点。四、结束语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篇5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石家庄

一、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面临的机遇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对石家庄市的经济加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石家庄市的整体竞争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离不开京津,京津也离不开河北。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只有抓住这一机遇,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合作共同发展机制,加强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分工、产品配套、市场辐射等,在交通、旅游、能源、信息、环境、人才教育、市场一体化等多领域进一步扩大共同合作,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增强石家庄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有利于石家庄市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合作与配套能力

根据京津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定位,京津发展已经呈现从要素集聚向集聚与扩散并重转变的趋势,京津有许多产业需要转移,还有许多产业需要配套。石家庄可以主动承接来自京津产业转移,也可以与京津实现产业合作与配套。及时了解和掌握京津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项目规划,特别是从产业上寻求可以对接的项目,通过石家庄的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建立产业群和产业基地,实行产业对接与合作。

(三)有利于石家庄市借助政策优势加快发展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石家庄作省会重点城市,国家所给予的相关政策,都可以充分利用。只要抓住国家把京津冀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机遇,深入探索实现产业对接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途径,积极和有作为落实中央要求,发挥自身的优势,举措得当,完全有可能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率先发展。

二、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具备的优势

(一)交通优势

石家庄东临衡水,南接邢台,西倚山西阳泉,北靠保定,与北京、天津、济南、太原、郑州几近等距相望,具有重要的交通枢纽优势。铁路方面: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其中京广线是连接中外交流的大动脉,石太线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京石、石太高铁的开通,及即将开通的石济高铁,1小时高铁交通经济圈已经形成。公路方面:交通京石、石太、石黄、石安高速公路和107、207、307、308国道以及2条省道、42条县道在市域纵横交错,公路通车总里程6379公里。航空方面: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2013年已开通44条国内、国际航线,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主要分流、备降机场,具备年吞吐旅客2000万人次、吞吐货邮25万吨的能力。

(二)产业优势

石家庄市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是国家确认的首批生物产业基地,石家庄的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神威药业、石家庄四药、以岭药业五家制药企业跻身2013年医药工业百强,华北制药集团等6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在中国省会城市中石家庄市工业企业平均规模最大,基本形成以医药、纺织、化工、机械、电子、食品、轻工、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具备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优势。

(三)科教人才优势

石家庄市拥有众多的部级、省级科研机构和高校,是全省科技教育资源配置中心。中专以上学校236所,年毕业大学生30多万人,2013年取得科技成果31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5项。为石家庄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提供了技术与人力资源支撑。

三、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发展定位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石家庄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借力京津高端产业制造和研发优势,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制造环节或整体转移,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光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充分利用高新区和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部级园区的承载优势,全市生物医药工业已形成的近百家药企组成的产业集群优势,以及华药、石药、神威、以岭、四药、常山生化等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的研发生产优势,积极对接京津知名生物医药科研院所和学术带头人,深化与京津的医药产业化合作,承接和发展一批现代微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新型制剂、现代中药等方面关键技术和转移产业,积极打造现代医药产业基地和“中国药都”。

(三)提升现代服务业

以南三条市场、新华集贸中心为基础,充分发挥发挥华北重要商埠、商贸集散地优势,以发展中心商圈、特色街区、商务会展和外迁商贸物流仓储设施为重点,不断强化华北重要商埠地位。巩固改造提升主城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首都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基地。

(四)强化交通枢纽地位

发挥东出西联、承南接北区位交通优势,在现有京石、石太高铁的基础上,加快石济客运专线建设,启动津石客运专线前期工作,积极谋划推进京石邯、石衡沧城际铁路以及石衡沧出海通道(包含石家庄东南环线)建设,构建石家庄铁路、高铁“双十字”交汇格局,形成石家庄与京津密切联系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扩建石家庄动车组,增加省会高铁始发车次,提升石家庄与京津冀城市群的“同城化”效应,谋划建设石家庄站、石家庄东站、正定机场站等三大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完善石家庄南站、集装箱办理站等铁路货运中心,尽快启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t2航站楼,提高航空客运、货运能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间合作模式;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91-04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态势。面对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趋势,各国、各地区都期望通过更为深入的经济合作,从而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赢得优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联系和发展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区域,这些经济区域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纵向和横向经济联系的广泛加强,政府间合作模式及路径的选择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合作模式为例,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政府间合作模式进行研究。

一、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的发展规律,主要是商品流向、产业结构、社会需求、服务特征、文化特征等形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近年来,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樊杰认为,由于区域之间是有差别的,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战略取向要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发展阶段特征,既要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要注重长期效益,只有把这些重要因素综合考虑在内,才能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科学地估价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才能正确合理地估价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状态,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范恒山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四大板块”,这“四大板块”由于其自身的自然特征差异很大,从“九五”开始国家的着眼点放在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并通过细化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来缩小政策指导的空间尺度,使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进一步促使“四大板块”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使各区域发展重心进一步凸现,促使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和平稳快速增长的基础逐步形成。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模式大体有三种:一是建立城市政府联合体,也就是城市政府间在经济、行政、文化等方面展开合作。二是经济区内的政府联合,较为典型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政府间所开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和实践。三是跨经济区的政府间的合作。具体的政府间合作模式主要有:订立协议、意向书;成立协会;召开会议和举办论坛;组建经济联合体、协作区;建立城市联盟;采取联合行动;设置联络机构和办事处等方式。

珠三角区域合作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政府间合作模式,它经历了“小珠三角”区域合作——“大珠三角”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2004年6月,泛珠三角区域政府行政首脑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泛珠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的重点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劳务、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十个领域推进。该《合作框架协议》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全面启动,也标志着我国区域政府体制最大的合作框架正式形成。2008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珠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的出台标志着珠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进入新的领域,具体的合作已经进入到产业对接、规划对接、共建优质生活圈、创新合作、构建政府间对话机制等层面。到目前为止,珠三角区域政府间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合作模式:一是创建了区域合作公共制度平台。二是建立了长效的合作协调机制。从合作公共制度平台来看,有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经贸合作洽谈会。从合作协调机制来看,主要有区域合作协调机制、行政首长联系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行政首长联席秘书处工作制度、日常工作办公室联络制度和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等,这几种合作机制主要是在各地省长、自治区主席和港澳特别行政首脑的领导下,每年定期举行会议,研究决定区域合作的相关事宜,协调推进该区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此外,合作机制还包括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章程、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承办方产生办法、行政首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区域合作专责小组工作规程、区域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几个方面。

长三角区域合作也是我国区域合作的典型模式。2002年4月召开的第二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确定了长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二是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是建设“绿色长江三角洲”。四是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五是建设相互融通的区域经济功能和服务体系。六是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2002年10月,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和周边5个城市的市长共同签署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市长论坛纪要》,就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整合和发展等重要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该纪要的签署意味着长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已经形成。同时,在合作、互利、互惠原则指导下,确立了一系列单项合作制度。从2003年开始,长三角区域政府间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沪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协议》等单项合作协议。在共同发展、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定期召开论坛。如2008年举行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青浦论坛”,2012年在南京举行的“长三角合作发展论坛”等。

京津冀区域合作主要集中在产业项目、交通基础设施、环境资源和空间开发等方面。从2006年开始,京津冀区域产业项目合作主要是北京进行产业转移,首钢向河北搬迁,并在第三产业上加大合作力度;在交通基础设施上重点是京津高速公路建设上的合作;空间开发上主要是以“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为核心,政府间在空间开发上合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在环境资源上,北京市与张家口、承德组建了水资源与环境治理合作小组。

二、区域政府间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政府间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间政府合作典型模式。但是,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在内的区域间政府合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制度,区域间差异明显

以大珠三角区域合作模式为例,由于大珠三角区域合作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进行的合作,各区域间具有不同的制度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珠三角区域间政府合作很难逾越的制度障碍。珠三角区域政府间合作全面向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珠三角区域间的差异性、地域性等原因,致使珠三角区域政府间的合作还存在着基础薄弱、民间力量不足等特点。另外,珠三角区域合作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差距偏大,产业层次总体偏低,土地开发强度过高,区域产业密集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我国区域政府间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以长三角区域合作为例,长三角区域之间往往彼此各自为政,尤其是地方市场的分割和地方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尽管随着经济和市场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国家立法制度和执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在制度体制转型过程中,行政分权下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结构不合理、政府机构庞大与地方财政困境、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工业布局等问题,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重复建设,产业同构,恶性竞争问题

区域合作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是重复建设、产业同构、恶性竞争问题,这主要是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趋同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且随着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的逐渐缩小、企业间的产品结构的相似,也会出现合作过程中新项目投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等弊端。

(四)国际化程度不高

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个历程来看,无论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典型的合作模式,还是其他一些稍具特色的区域合作模式,虽然都彰显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区域合作特点,但是从各区域城市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的环境保护等方面来看,同国际发达经济区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是今后我国区域合作需要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制度优化与创新,才能打破传统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束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三、促进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能够协调和平衡市场竞争的规则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市场竞争规则一体化问题,一个统一的、完善的市场竞争规则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一个良性的市场竞争规则,就很难在跨区域大市场范围内协调各地方政府的行为,无法限制各地方政府主导的盲动性,更无法使区域内市场的主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也很难实现区域问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

(二)建立行政性协调机构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跨行政区划之上的一种经济联合,为了防止和限制各区域经济利益对区域经济联合体共同利益的侵害,必须要在分立的行政区域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区域经济协调机构,来保障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制度规范和资源配置优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与发展。

(三)统筹优化管理基础设施,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基础设施一体化

区域间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保证,如区域间的交通、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一体化程度,事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规模。

(四)正确引导和协调经济互动与产业对接

一是积极创造经济互动的条件,不断改善经济交流条件和投资环境。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政府采取“合作博弈”方式,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遵守约定的博弈规则,通过信息的完善和充分共享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竞争,增强区域经济整体的竞争能力。三是政府与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信息的搜集上和资源的配置上,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做好协调工作。

(五)在平等、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协议”

“政府协议”构建的基础是区域发展的相互信赖理论,是为了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和经济互动而形成的一种平等、友好的伙伴关系。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政府间应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来订立“政府协议”。

(六)理性选择政府间合作机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我国政府间合作模式的构建要适合当前我国现有的制度体系,建立区域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并保证这一制度的有效运行,这是保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政府间合作有效性的根本保障。所以,在区域政府间合作模式的构建中,要求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为区域企业间的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并形成区域整体的发展优势和脉络。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区域发展战略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政府的决策也开始进入到尊重地区客观发展现实、合理选择发展模式的新阶段。作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区域政府间合作典型模式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合作模式的选择,基本上都是立足于本区域自然和经济发展特征,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科技人才、企业创新等领域进行探索,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政府间合作模式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政府间合作模式的发展既要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特征,同时要借鉴发达国家区域合作模式,更要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克服行政壁垒,使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加强,使区域政府间的合作向制度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一体化转换,从而加速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樊杰.我国区域发展的态势辨析与规划思路[m]//毛新雅,李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

[2]范恒山.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及政策思考[m]//毛新雅,李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37.

[3]朴银哲.延龙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51-75.

[4]林耿,许学强.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5(5):677.

[5]杨爱平.论区域一体化下的区域间政府合作——动因、模式及展望[J].政治学研究,2007(3):84-85.

[6]沪苏浙共商区域合作大计,提升长江三角洲国际竞争力[n]。华东新闻,2002-04-29.

[7]马斌。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J].浙江经济,2004(17):16-17.

[8]付承伟.大都市经济区内城府间竞争与合作[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65-88.

[9]陈瑞莲,刘亚平.泛珠三角政府的合作与创新[J].学术研究,2007(1):42.

[10]陈鸿宇.解读珠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m]//毛新雅,李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4-114.

[11]王金定.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m]//毛新雅,李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71.

[12]何春晖.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分析——以兰白经济区为例[J].兰州:兰州大学,2011.

[13]汪飞,何海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宏观经济,2010(4):5-6.

[14]李光欣.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下的经济互动与产业对接[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80-98.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篇7

【摘要】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文章就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索。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

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篇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篇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篇1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