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对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1:47

社会治理对象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政治传播;政治人物;媒介形象;公众形象

一、建构主义――一种分析范式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认知和学习的理论。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是指一种师生双方基于平等地位的辩论式教学方法。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要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获得知识,教师只是新知识和新认识的“助产士”。)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一般被认为是建构主义的思想起源。纳尔逊・古德曼第一次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概念。[1]建构主义理论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很多理论分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国际关系学、公共外交、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等学科。建构主义有两个重要的基本信条:第一是认识的获得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不是通过被动地接受获得;另一条是认知主体带有自身的利益和判断,“价值无涉”原则不适用于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根据建构主体的不同,建构主义可以分为个体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前者认为认知行为为认知个体单独建构;后者则强调认识活动的社会性,强调认识的形成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动态互动。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认知同文化历史相联系,同文化价值观相互通融,人们是在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圈定的范围内进行认识活动的。[2]建构主义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视野和一套新的认识工具。尤其在侧重于分析认识的形成和“涉人”的社会现象时,社会建构主义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3]本文的关注点在于公众作为“社会人”在政治人物公众形象形成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主义分析。

二、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内涵和意义

政治传播是“政治共同体的政治信息的扩散、接受、认同、内化等有机系统的运行过程,是政治共同体内与政治共同体间的政治信息的流动过程。”[4]作为传递政治信息,达成政治共识的一种社会行为,政治传播渗透着人的价值追求和判断,是一种典型的“涉人”的社会现象。在现代民主政体中,政治人物通常通过组织或加入政党、参加选举,从而获取影响政治进程、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因此,政治人物与社会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拥有政治权力。政治人物公众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基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政治人物形成的综合印象和评价,是社会公众对经过多渠道直接和间接获得的关于政治人物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言谈举止、服饰发型、精神风貌、政策主张和政治理念等信息,建构起来的整体印象。

个人对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个人及组织对良好声望和威望的追求就是对其良好形象的追求。[5]政治人物推动政治进程,进行社会管理除了需要其自身权力带来的强制力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声望和较高的威望带来的感召力。强大的感召力是政治人物行使权力的剂,能够有效降低权力运行的阻力和成本。因此可以说,政治人物的良好形象是政治人物在政治传播中的一种坚实有力的“软力量”。虽然在媒介化社会,政治人物形象呈现于报纸、电视以及网络等各种媒介平台的声音和影像之中,使受众有着所听所见即为真实的强烈错觉,但是,一直以来对传播效果的研究提醒我们不能忽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公众内心积淀形成的对政治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是影响公众政治情感以及指导政治行为的最大动力。

三、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

政治人物公众形象是公众对政治人物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公众是有能动意识的受众群体,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基础,带有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判断。社会公众把从外界接收到的关于政治人物的信息进行解码,结合自身的文化、知识背景、价值取向进行整合,形成整体印象和判断,从而建构政治人物的公众形象。社会公众获取政治人物信息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或者感知;另一种是间接接触,即通过媒介或人际传播群体等中间介质接收信息,大致包括正式公开渠道获得经验和“小道消息”两种。在认知心理学上这两种途径也叫作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另外,社会建构主义指出认知的建构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制约下,通过跟他人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认知结果是个体与社会中其他人达成的某种共识。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也应符合这一规律。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受众群体接触的信息源和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同,对信息的辨识、理解和加工处理方式和能力也不尽一致。所以,大众对政治人物形象的认知结果在不同阶层中会有一定的差别。分属各阶层的社会大众形成的认知结果,只有通过交流、协商后相互妥协达成的最大公约数,才是最具客观性、普遍性和真实性的政治人物的公众形象。

四、政治人物公众形象建构的要素分析

(一)政治人物公众形象建构的客观要素

政治人物的言谈举止、服饰外表以及政策主张和政治理念等信息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当中,构成政治人物的“具象”,是媒体塑造政治人物媒介形象的原材料,也是政治人物公众形象建构过程中相对客观的要素。这些客观要素一般经过包装和修饰,体现着政治人物的形象风格和政治风格,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得政治人物形象本身成为政治传播中具有高辨识度的象征和符号。比如,朝鲜领导人在发型上保留了前任的风格特点,这种形象设计有助于巧妙地借助前任的威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

(二)政治人物公众形象建构的直接经验

社会公众通过参与一些社会政治活动,如政治人物的调研考察活动、新闻会、赈灾慰问等,从政治人物的外貌体态、话语和行为,获得对其最直接、最真实的感知,形成对政治人物的情感体验。

另外,公众对于所置身的社会政治生活以及对政府服务、政绩效果等政治治理的体验会影响其对政治人物的情感、印象和评价。这对处于执政地位或往届任期的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构建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社会治安问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进步、波动,都会导致公众对政府官员的肯定或是批评和质疑。对大多数社会公众来讲,直接接触政治人物的机会毕竟很少。直接经验本身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性,也会受各种主观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由直接经验建构的政治人物公众形象难免相对片面。

(三)政治人物公众形象建构的间接经验

1、政治人物的媒介形象是政治人物公众形象建构的关键要素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大众传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全面的信息传递系统。公众可以通过媒介获得远离自己直接经验认知范围的认知对象的信息。政治人物的媒介形象是政治人物作为一个客观存在,通过报刊、电视和网络等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公开形象。而这种形象本身就是经过了媒介基于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传播目的一次建构。因此,社会公众通过传播媒介获得的关于政治人物的间接经验,实际上是由媒介和公众自身双重建构的结果。

首先,媒介对政治人物媒介形象的建构。如果说政治人物是客观现实的话,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政治人物的媒介形象就是媒介传递的“象征性现实”。大众媒介在进行新闻报道和信息传递时,并不是“有闻必报”,它只能最大限度的接近而非复制客观真实。大众媒介塑造并呈现的政治人物形象也是经过其“把关”之后的产物。这是媒介对传播对象主动建构的结果。媒介伦理是媒介建构政治人物媒介形象的价值基础。媒介自由是媒介伦理的一个重要范畴,表现在媒介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客观公正的价值追求,即媒介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对专业品格的追求。在媒介环境相对保守的社会,媒介往往趋同于政治人物和执政党的主流意志和价值,侧重于对政治人物的正面报道,着力塑造正面形象。政治人物的媒介形象则比较单一。如果把政治人物的形象分为现实形象和理想形象的话,在保守的传媒环境下,政治人物的媒介形象呈现的更多是政治人物的理想形象,或者是媒介和政治人物所认为的理想形象。而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中,政治人物形象则会相对全面、真实。政治人物的媒介形象会更趋近于政治人物的公众形象。公众获得的认知结果也会更加趋近于政治人物的现实形象。

其次,公众对政治人物媒介形象的重构。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认识的获得是认知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不是通过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获得。社会公众对政治人物媒介形象的重构表现在公众会根据文化背景,主流价值标准和既往经历等主动地寻求、选择信息,对政治人物的媒介形象进行解码,进而获取新的认知和经验。不同的人会喜欢不同的电视节目,订阅不同的报纸,或者把注意力放在同一份报纸的不同版面。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公众还会主动寻找能够强化已有认知的信息。例如主动查阅资料,打听小道消息等。

2、公众获得间接经验的另一途径――“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有时也被称作“未经证实的消息”、“谣言”、“八卦”等。这类“未经证实的消息”往往通过非正规、非公开的渠道传播。比如,以前中国的茶馆、酒肆,英国的乡间酒吧等都是传播类似信息的主要场合。在媒介性质趋同的社会环境中,政治人物的媒介形象往往比较单一,“小道消息”更可能与公共媒体传播的政治人物媒介形象存在差异,甚至是颠覆。这些消息因能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反而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结语

政治人物形象的研究是政治传播研究中的热点话题,相关的概念也比较多。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也提供了分析、解释问题的一种方法和路径。抛开社会公众的建构作用研究政治人物公众形象,无异于自说自话。突出公众作为“人”的特性,强调公众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不代表放弃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社会的现实是,社会公众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也不是白纸一般的“空白人”。每个人都带着自身既有的经验基础、文化背景和价值判断。只有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才是真正坚持了唯物主义。

注释:

[1]安维复、梁立新.究竟什么是“社会建构”――伊恩・哈金社会建构主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

[2][3]刘保、肖峰.社会建构主义――一种新的哲学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12.

社会治理对象篇2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条件下社会风气物化倾向的加剧,各单位的政工教育工作都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与阻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最终只能通过教育对象的接受活动来完成和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教育对象主动性显得十分重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诸多形成因素中,教育对象的心理因素在引发接受障碍中是基础性的因素,它的产生是引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的诸要素,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一、激发教育对象积极向上的主动性 

 

教育对象因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追求导致了教育对象的接受障碍。因此,化解其障碍就应从激发教育对象的需要入手。根据人的需要去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避免出现接受障碍和矛盾,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尽可能地满足教育对象基本而合理的物质需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物质追求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第一位需要的。所以要尊重教育对象合理的物质需要,对于个体不合理的需要,教育者要积极引导,使教育对象不合理的需要服从合理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从属于、融化于高层次的需要。 

其次,在满足了教育对象合理的物质需要后,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承担起对教育对象进行求善向上的精神需要的引导。教育者应以教育对象的物质需要为前提,引导教育对象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能成为富有者。唯有如此,才能激发教育对象求善向上的需要,才能化解教育对象因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接受障碍。 

 

二、使教育对象兴趣盎然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为化解教育对象因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兴趣引起的障碍,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激发教育对象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才能使教育对象兴趣盎然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激发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有赖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积极评价。调动教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让教育对象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知识来对现实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把教育对象的学习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并且,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或与教育对象的交往中,要用和蔼的表情、平易近人的态度、表扬的言语、微笑的面容、欣赏的目光、对教育对象进行鼓励、肯定和正面的积极评价。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导教育对象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并进行积极的评价,充分进行肯定,让教育对象有获得成功的经验体会,把教育者的赞许和肯定转化为教育对象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 

其次,激发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学习兴趣,还要克服兴趣的随意性,培养教育对象的志趣。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教育对象被新异刺激物所吸引,产生直接兴趣,这是有趣;当教育对象对感兴趣的事物比较专一,积极研究,并a向纵深的方向拓展,就会成为乐趣,当教育对象的兴趣能与人生的奋斗目标、远大的理想相结合,乐趣就会转变为志趣。因此,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教育对象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把教育对象的间接兴趣逐步转变成直接兴趣,把教育对象的有趣逐步转变为志趣,提高教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教育者要经常不断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育。 

三、使教育对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 

教育对象的片面认识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接受障碍才能化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成长及社会发展的一种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因此,教育者应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其个体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导向;精神动力的激发;个体人格的塑造;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规范等几个方面。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就是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就要紧紧围绕教育对象的生存、发展、需要等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开发,使其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其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生作用而呈现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这些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具体形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也越加彰显出来。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使教育对象充分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经济价值;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中的政治价值;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进行选择、传播、渗透、创造的文化价值;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中的生态价值。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通过说明、解释、举例等方法手段,引导教育对象认识到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则是个体价值的延伸和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对象既要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更要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做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综上所述,教育对象求善向上的需要、教育对象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以及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正确认知是化解教育对象心理因素障碍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积极激发教育对象的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对象篇3

关键词:社区矫正;分类矫治;基本原则;主要分类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37-03

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类,实行分类矫治监管是提高社区矫正质量,有效地对罪犯进行监管和改造的重要环节,是矫正对象重新进入主流社会,实现和达到矫正效果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达到最佳的刑罚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矫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矫治首先应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之内,依照社区矫正的本质属性及方针政策,遵循犯罪学、控制论、社会学、心理学等要求,确定基本的分类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心理学的个性差异理论告诉我们,没有两名完全一样的罪犯,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各个矫正对象采取的矫正措施和过程,都应当是基于其自身的特定情况并与之相适应。在实践中应针对矫正对象群体和个体特质的不同,区别年龄、文化、违法类型、个体需要、心理状况等,在充分了解矫正对象并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采取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制定针对个案的矫正措施和方案,实施分阶段、分类别、分层次的矫治教育活动。

(二)科学性原则

对矫正对象实施分类矫治,应依据法律法规综合运用各种矫正手段,充分发挥社区和社会各方的力量优势。在保证实体与程序合法性的同时,要加强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在坚持开展集中教育的同时,加大个性化教育的比重。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矫治理念,以人文和谐的发展理论,科学引导的方式去唤醒他们的良知,恢复其理性,重塑其行为习惯,加速其再社会化进程。要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矫治工作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心理咨询以及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要重视信息技术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应用,在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档案保存、信息交流等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大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率[1]。

(三)准确性原则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应建立在对矫正对象个人情况正确了解和评估的基础上,因此,要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对矫正对象建立个人管矫档案,准确地对矫正对象进行分类矫治前的评判分析。要借鉴一些国家的“人格调查制度”,建立和完善缓刑、假释征求社区矫正机构意见制度。到公安派出所、居、村委会、有关单位、家庭、学校等地开展调查工作,在了解被告人的一贯表现、家庭情况、邻里关系和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等基础上,对是否适用缓刑向法院提出建议,以对其正确分类施矫奠定基础。

(四)长效性原则

将罪犯放在社区进行矫治改造,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其更好地完成改造,更快地融入社会,成为一个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并且消除犯罪心理和行为,不再走上重新犯罪道路。因此,在矫正过程中,矫治工作要着眼长远,其激励和杜绝重新犯罪机制必须长效,以克服罪犯功利性改造目的,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将矫正对象塑造成为合格公民作为工作的立足点,以转变对社会态度为根本,以转变思想观念为核心,以改善心理素质为基础,着重从守法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态度三个方面进行重塑,从而达到矫治的目的[2]。

二、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矫治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

对矫正对象进行分类就是要明确地通过某项标准或条件,从而决定对其采取何种矫正手段,并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矫正个案,以实现矫治目标,真正使他们获得“新生”。

(一)根据犯罪类型进行分类

一是被判处管制和缓刑的罪犯,此类罪犯一般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应的人身危险性也较小。二是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该类矫正对象是基于其生理上的病患,而非在监狱中的改造良好,其主观上的人身危险程度较管制和缓刑人员要大。三是被假释的罪犯,包括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这类罪犯经过监狱改造,因为表现良好,不具有社会危险性,才获假释。四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这其中既包括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轻刑犯,也包括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重刑犯。他们曾实施过的罪行有较大差异,主观危险性也各不相同。

(二)根据人身危险性进行分类

尽管社区矫正对象是一些危险性较小的犯罪人,但他们仍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因此,应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后分到不同小组进行管理。比如:连云港市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社会危险性、回归社会的趋向程度,通过细化的20项考核指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评分,将社区服刑人员分为a、B、C三类,也称低危、中危、高危三类人员,其中a类为人身危险性小、再社会化程度高的人员,B类为人身危险性和再社会化程度一般的人员,C类为人身危险性大、再社会化程度低的人员。分类矫治的重点是高、中危等级矫正对象,主要是因为他们犯罪类型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其主观方面多为故意,主观恶性相对较大,而且共同犯罪的人员占据相当比例。

(三)根据矫正对象的性格特征进行分类

一是顺从型矫正对象,表现为胆小怕事,独立性差,依附性强,易于接受教育,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二是敏感型矫正对象,表现为不能严格遵守矫正机构的规章制度,自我吹嘘,夸夸其谈,做事不计后果,行为带有盲目性。三是思考型矫正对象,表现为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不轻易相信他人,逻辑思维逆向发展,有独特的自我认识方式。四是情感型矫正对象,表现为感情丰富并易于外露,容易接受教育和规劝,但生活漂浮散漫,易感情用事、冲动。五是忧虑型矫正对象,表现为多愁善感,心理活动比较隐蔽,极少向社区矫正工作者和他人吐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外表沉静孤僻,少言寡语,一般不与别人交往,考虑问题比较偏执,容易产生自伤、自残或自杀行为。

(四)根据罪犯的气质特征进行分类

胆汁质型矫正对象思想情感发生快而强烈,脾气暴躁,自我抑制力差;多血质型矫正对象表现得热情积极,但是自身恶习较多,并且比较顽固;黏液质型矫正对象对各种事物冷淡,漠不关心,沉默寡言,轻易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没有强烈的外在攻击行为,对监内出现的各种事情沉着冷静,工于心计,一旦情感暴发,会造成极坏的恶果;抑郁质型矫正对象神经活动传递不平衡,抑制过程比兴奋过程强,情感发生缓慢,情绪消沉,严重内倾,自身恶习较深,思想极少外露,对社区矫正机构开展的各项活动都不感兴趣,性情比较孤僻,经不起挫折。

(五)根据矫正对象的能力大小和年龄进行分类

矫正对象因其个体差异,在拥有技能和文化水平上有着不同差异,因此,矫治管理也不能一般要求,矫治中应考虑其能力差异,不能出现让小马拉大车现象。根据年龄的分类,主要是突出未成年矫治手段与成年人矫治的区别。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其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社会经验和认识能力远低于成年人,对自己行为所可能导致的后果还没有正确的预见性,容易沾染不良行为。但相应的,其主观恶性也不深,如果加以正确的教育、帮助、引导和保护,其戒除恶习的可能性也更大。

当然,还有其他的分类,如按照性别分,按刑期长短分,按身体状况分和社会状况分等。在具体操作上,要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学、犯罪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为矫治分类提供技术支持。

三、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矫治的方法与内容

我们不能强求用一种方法矫治所有的罪犯,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经历、犯罪经历、家庭状况及性格特征各有差异,且所犯之罪各不相同。因此,要因人制宜进行分类指导教育,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矫正对象,采用不同的矫治手段和方法,施以不同的矫治内容。

(一)对高、中危险等级矫正对象的矫治

一是加强社区矫正知识的宣传,确立矫正对象的服刑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确立社区矫正也是服刑的意识,防止其主观松懈。二是要在对高、中危险等级矫正对象的生活经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犯罪成因、心理特征、对犯罪如何认识程度等进行全面了解的前提下,确定教育矫正的重难点,明确主攻方向,制定具体而严密的矫正方案,落实矫正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三是落实“人格不同处遇不同”,明确规定不同危险等级的矫正对象的不同处遇,引导高、中危险等级矫正对象的积极转化。四是实行累进处遇制,强化对高、中危险等级矫正对象的动态激励。五是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加大奖惩力度,调动矫正对象参加矫正活动的自觉性。六是集中矫正力量,加强管控力度,及时掌握其行踪和思想动态,扼止可能出现的犯罪苗头。七是切实解决高、中危险等级矫正对象的实际困难,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对不同性格类型矫正对象的矫治

首先应该重视从培养矫正对象的良好性格入手。一般说来,矫正对象不良性格的形成与他原先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只要我们改变了矫正对象原来所处的环境和各种社会关系与生活条件,就能创造一个新的影响源,改变矫正对象的性格,使之向良性方面转化。一是同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家庭的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其家庭因素的正向强化,必然产生正向效应,使矫正对象的某些不良个性品质发生良性转化。二是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的职能作用,在对矫正对象实施文化、技能教育中,使矫正对象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修养再社会化。三是运用社区矫正的公益劳动这一基本手段,加强矫正对象的自我能力培养,使矫正对象在劳动中逐步养成乐观向上、有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纪律性和团结互助的意志品质,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情操的培养。

(三)对各种气质类型矫正对象的矫治

必须做到:在对矫正对象的不良心理转化中,对于“胆汁质”的矫正对象,要采取“软”的方法,进行“冷处理”,并适当照顾其自尊心,在公开场所多肯定其优点,个体教育时要有一定的教育刺激强度,开展强大的思想攻势和采取强有力的改造措施,设法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对于“多血质”的矫正对象,要让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受到启发,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同时,又要对他们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及时强化其改造热情,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以适应他们灵活好动的特点;对于“黏液质”的矫正对象,要少批评,多鼓励,激发其改造热情,多进行感化教育,要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党的方针和政策;对“抑郁质”的矫正对象,要充分体现党的“教育、感化、挽救”政策,细致耐心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观察其各种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其内心疑虑。

(四)对未成年矫正对象的矫治

未成年犯在生理、心理、认知模式上都与成年犯有很大区别,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根据未成年人自身情况、家庭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比如针对未成年犯易于感化的特点,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矫正时,除采用定期汇报思想和活动、限制权利、公益劳动等措施外,应侧重于教育感化,加强思想矫正。教育感化应成为违法犯罪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未成年犯矫正对象开展矫正工作时,还应全面调查矫正对象的成长历程、家庭背景、朋友关系、心理特征、犯罪原因等,根据调查信息,结合矫正对象的个性特征,分析其不良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案矫正方案,采取个案工作方法实施矫正[3]。

(五)对能力大小和罪型各异矫正对象的矫治

矫正对象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他们适应社区矫正各种环境条件的快慢。一般来说,能力强的矫正对象适应社区矫正环境条件的速度相对较快,反之亦然。我们在对矫正对象矫治工作中,要根据罪犯能力大小,衡量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进而决定矫正对策,对他们安排合适的工种,提出恰当的改造要求,以使他们的心理活动能和我们的要求协调起来,起到对矫正对象不良心理的限制作用,促进矫正对象的良性转化。否则,我们对矫正对象的不良心理所实施的约束力过小,就会放纵矫正对象恶习的发展;若约束力过大,超出了矫正对象所能承受的限度,使之倾其所能,也达不到目标,那就会“物极必反”,使矫正对象丧失自我矫正信心。所以,深入地考察和研究矫正对象能力的大小,在对其心理转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矫正对象由于所犯罪型的不同,其矫治也应当有所区别。对缓刑人员重点进行认罪服法教育及心理压力的疏导减压工作;对假释人员以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社会规则和社会新知教育为主;对剥权人员以重点监控及解决实际困难为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多种矫治手段的综合运用,确保矫正质量。

综述可见,分类矫治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区别对待、积极稳妥”的原则,让罪犯在与社会的密切交往中,不再排斥社会、仇视社会,有利于调动罪犯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防止其重新犯罪,更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减少社会对立面,缓解部分社会矛盾,充分体现了立法本意的人道主义原则。

参考文献:

[1]吴宗宪.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区矫正的模式探讨[J].中国司法,2007,(1):76.

社会治理对象篇4

关键词:腐败;政治心理;根源;对策

1腐败政治心理的形成过程

“所谓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信念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政治心理是行为体在政治生活中自发产生的,正是这种政治心理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自发的产生对于权利的迷恋、追逐和崇拜。

1.1由自发的政治心理所产生的腐败——不自觉的腐败

政治心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心理活动离不开社会客观环境的制约,政治行为体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从事政治活动。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心理和意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他被社会化的过程。换句话说,政治心理也就是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对社会环境的长期和全面感受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积淀。社会环境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总体文化,这种总体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被传播、被继承、被接受,从而成为新一代社会成员的心理基础。

政治心理不是一种显象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更为隐蔽、更难把握的文化形式,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因此受到该社会环境影响的人们,并不会自觉意识到自己正在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在进行着某些行为活动。这就不难看出,有些腐败官员在最初的腐败行为中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进行腐败活动,他或许只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重血缘、讲亲情)而作出的一种自发行为。正是由于政治心理是一种缺乏理性指导的心理想象,所以当一个人只是凭借其政治心理来行动时,他对于政治行为的价值目标、条件分析和后果评估都带有很大的模糊性,进而导致了其政治活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也就是说他这时在客观上所从事的腐败行为并不是他的主观追求,而是一种相当不自觉的随意行为。

1.2由稳定的政治心理定势所产生的腐败——自觉腐败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政治心理是自发产生的,因此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性。在这一阶段行为体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治心理,行为体的行为只是“跟着感觉走”,即主要靠以往的经验和直观感受来进行政治行为活动。当腐败分子处于“跟着感觉走的阶段时,这个时候如果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腐败,悬崖勒马还来得及;如果还继续跟着感觉走,这种”感觉“就逐渐沉淀下来,最终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政治心理定势。这种定势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行为体在以后的政治行为中要想彻底排除它的影响就很不容易,这就是稳定的政治心理形成之后很难改变的原因。

这个阶段腐败分子本人已经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在从事腐败活动,但由于私欲的不断膨胀自己已无法控制自己,也就是说他想摆脱业已形成的政治心理的影响,但却又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在腐败的泥沼里越陷越深。这就足以说明为什么有的腐败分子贪污了几百万、上千万的钱财仍不满足的原因,按常理,这么多钱足可以让他花上一辈子甚至几辈子,为什么还要贪呢?原因就在于他无法摆脱业已形成的政治心理定势的影响。由此可以想到,“高薪养廉”对腐败只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遏止腐败。

1.3由于政治心理失衡和扭曲而产生的腐败——突然腐败

政治心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行为体由于受到外界的突然刺激而使原来稳定的政治心理失去了平衡和扭曲,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产生腐败,这种由于政治心理失衡和扭曲而产生的腐败我们姑且称其为突然腐败。之所以这样称呼它,意指这种腐败不是政治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政治心理突然失衡和扭曲而产生的偶然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心理与社会生活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政治心理来源于社会政治生活,正如腐败的政治心理有时来源于对现实社会腐败现象的耳濡目染一样;另一方面,政治心理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和影响,腐败的政治心理存在是社会腐败现象不可根除的根本原因。

2根治腐败的对策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根治腐败是维护社会肌体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许多学者分别从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根治腐败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否有效,我们从近年来腐败现象的不断蔓延和不可遏制中便可以找到答案,这是因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心理三者呈现出的是由表及里、由浅至深的结构序列,政治心理相对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处于最深的文化层次,相对于前两者,它更为持久和稳定。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改变,但要从人的心理上改变旧有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塑造一批新型的政治成员,却需要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就是说政治心理的改变要比政治制度的改变难的多,这也是仅从政治制度方面根治腐败不能奏效的原因所在。

由于政治心理与社会生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必须从社会环境的改造和政治心理的重建两个方面入手,要“外在影响”和“内在成长”并重,不能顾此失彼。一方面,要净化社会风气,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尽量减少社会丑恶现象(如腐败)对社会成员的不良政治心理影响,为社会成员健康政治心理的形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政治宣传、政治思想工作、政治教育等途径,从心理上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形成过程,使社会成员从开始便形成一种健康的政治心理。针对对党的干部要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育党的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每个党员干部从心理上远离腐败,并逐渐使他们形成一种疏远、憎恶腐败的政治心理,从而实现由“不敢腐败”、“不能腐败”到“不想腐败”的转变,以达到从根本上医治腐败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要抛弃政治的、法律的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必要的政治、法律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业已形成的政治心理的影响往往要靠强制力迫使人们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和思维习惯。只有当旧有的、落后的政治心理从根本上得到根本改变并且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心理时,政治和法律的手段才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当这种新的健康的政治心理稳定下来并成为群体的政治心理时,在这种政治心理支配下的每个社会成员才会自觉的远离腐败,腐败便从根本上得到了铲除。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对象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规律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98-0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讨论阶段。在这一阶段学者们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的命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的研究也渗透其中。1982年杨静云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对人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1983年张蔚萍在《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一书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研究人们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以及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这些观点体现了当时人们还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鉴定清楚。当时的学科建设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学者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有的现象。所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认定为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和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由此可见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984年―1996年。在1984年全国十二所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到1996年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校达到百余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表现为开始出现“一规律论”和“两规律论”的争论。“一规律论”表现在恽重在《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对象究竟应该是什么?》一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两规律论”主要表现在1991年高教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依据人们思想活动规律而科学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一阶段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的研究处于过渡阶段。前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初步形成时期。在1997年马克思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整合为一个二级学科。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为马克思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也有大规模的增加。“一规律论”和“两规律论”的争论更加明显,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也更加科学化。但是对“一规律论”和“两规律论”的解释存在着一些差异。如刘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新论》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价值观念。”而刘新庚等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新认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运行规律。”关于对“两规律论”认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陈秉公在他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以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规律与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张耀灿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在这一阶段学者们逐步形成了“一规律论”即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或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把两者对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规律的“两规律论”的不同认识。虽然没有形成共识,但都摆脱了前两个阶段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有的现象,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正确定位使这一学科更加符合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学者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自产生以来,尤其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明确提出要对本阶级进行政治教育一直以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中心。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其统治阶级不仅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来保障本阶级的统治地位,同时也力图把本阶级的意志强加于被统治阶级来实现统治。在西方的中世纪教权和王权的结合使当时的封建庄园主的统治既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也有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在当时的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基督教信仰的灌输。在古代的中国虽然并没有一个像西方社会一样强大的宗教。但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尊崇以及官方对经典解释权的独占,和对于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的灌输来实现封建地主阶级对意识形态的统治。14世纪以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通过这些运动唤醒本阶级的价值诉求来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觉醒,最终为实现其统治而服务。19世纪随着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宣传工作、政治工作等观念,要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自身的现状和历史地位,并以此来号召无产阶级起来革命来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2.从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必须具有独特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一个学科能够存在并发展首先必须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新兴学科确立独特的研究对象更加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笼统地定义为人,因为人包括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即使社会属性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明确本学科是研究人的哪一方面。一方面要避免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定义为人。另一方面要避免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象,而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看成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从这两方面看来就不能把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格理论、动机理论、行为理论等来解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要再把这一规律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当然任何人也不能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如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都在运用数学知识,而这些学科并没有把数量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没有必要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3.从现阶段的现实需要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定位为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符合现实的需要和现实的发展状况。在已有的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基础之上,学者提出了“适应超越律”、“双向互动律”、“要素协同律”等规律。这些规律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现实需要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推动人民群众能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使全国人民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而服务。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学不研究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很难保证这些任务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学存在的意义就是值得怀疑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现实中的人,究其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由于人的思想具有随意性和波动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注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复杂性,同时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性。如何有效地、顺利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认识到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层次性和角色的互变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涉及的范围十分广博,囊括了整个社会的公民,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同时教育对象的层次性也很分明,人员包括各行各业,更甚的是每个人的文化程度、道德水准、生活阅历等都不相同。这些都要求教育者必须在开展教育活动前做好考察,做到“知彼知己”。同时教育者也要摆脱潜意识的束缚,牢牢记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不能视自己高高在上开展“一言堂”。相反,要知道这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的角色具有互变性,即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双向推动,共同开创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满信心地去开展教育活动,这是由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以及教育对象心理、思想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对象是社会青年群体。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性格的最佳可塑期。作为教育者要掌握青年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工作,怀着极大的热情和信心教育青年一代,让他们肩负起时代重任,健康成长。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以预防教育为主,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教育者要未雨绸缪,善于从源头上抓起,对症下药,把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教育对象即使错过了预防教育的阶段,教育者也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运用各种艺术和方法,耐心地说服教育,使其思想回归正道。

参考文献:

[1]张蔚萍,张俊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2]恽重.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对象究竟应该是什么[J].思想政治工作,1992(6).

社会治理对象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人的本质

一、什么是逻辑起点

(一)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的规定性

1.逻辑起点应该是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它“不以任何东西为前提”、“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理论体系的概念推演过程,就是不断地丰富开端的规定性的过程。

2.逻辑起点应该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体系赖以建立起来的根据、基础,而科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萌芽中。”概念的逻辑推演和展开,就是把蕴涵于开端中的内容充分展示发展起来。

3.总的来说,逻辑的起点与对象的历史上的最初的东西相符合。“那在科学上最初的东西,必定会表明在历史上也是最初的东西。”

(二)恩格斯所定义的逻辑起点

恩格斯认为所谓逻辑起点,就是指“科学应该从何开始?”这就是说,逻辑起点就是范畴体系的起始范畴。因此,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的起始范畴,以它为基础可以推演出整个科学的体系。”

二、当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的观点

(一)以具体的人为逻辑起点

这种观点在教科书中是常见的。所谓具体的人是指具有不同思想、观点、感情、作风、情趣、个性的人。教科书普遍认为:由于人们各自的生活环境、社会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以及身心发展水平、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人们的思想也就各有其特点。教育者要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差异,根据其具体情况,提出恰当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决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矛盾,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逻辑起点

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论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为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概括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还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由于社会关系具有阶级性,所以人的本质也具有阶级性。

(三)以经济人、社会人为逻辑起点

美国心理学家schein把人分为真实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三种,并认为从不同的人出发,其教育和管理方法应有差异。schein认为:真实的经济人是天生懒惰的,不愿意做事情的,只要给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他就会好好干活,因而对他施加物质利益是教育和管理的主要方式;而对于社会人,物质利益不是主要动力,他的积极性发挥在于人际关系,即对象与社会关系。他人关系的处理如何,因而,对这种人要通过良好的人际互动发挥其积极性;自我实现的人则是想做事情的,做不好是因为条件不够,只要条件具备他就能好好干活,因而对于这种人主要是改善环境和条件的问题。

(四)接受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接受教育过程,教育者施加的任何教育影响,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接纳,才能体现为内在的思想转化和外在的行为改变。可见,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特点及其规律,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践需求。

(五)公民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这种观点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出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都是人,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人。无疑,从具体的人出发做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历史传统。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迫切要求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展的重要历史转型。

三、我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一)研究对象应是是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的结合

马克思认为“抽象的人”的理论失足点就在于其脱离了人的现实存在和社会发展,脱离了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把诸如理性、感觉、意志、情欲等共性特征作为人的永恒不变的人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和人的理论,从而导致了抽象的人性论。因此,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研究的是抽象的人,那么无疑会陷入“抽象的人性论”。但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看成是具体的人,只是从现象上对人的差异性特点作了揭示,而未能从根本上总结人的共同特点,从理论上讲,这是不符合学科理论严谨性、抽象性与科学性要求的。从实践上讲,以具体的人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只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跟在人的思想、感情、作风、情趣、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后面去做一些“医治”工作。而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上述差异性特征显化后,我们才针对这些不同的思想、个性等去做工作,这无异于亡羊补牢。

笔者认为,单纯的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看成是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都是不对的。研究的对象是抽象还是具体,应放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在社会实践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时应着重研究现实社会中具体的人,尽可能多的了解人的差异性和特点,当我们要将实践上升为理论时,这时要强调研究抽象的人,总结共性,以便更科学的总结理论。人的本质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马克思提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本性。”人的共性当然不是指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物特征,而是指贯穿在实践活动中的心理、习惯等人类共同的特征和倾向。人的共性作为人类共同的因素,从纵的方面看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人身上的稳定发展因素;从横的方面看,是指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和个人之间的普遍联系因素。人的共性的每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实践的制约。一般地说,构成人类共性的内容主要有这些方面,一是人类活动的协作性。社会的人,现实的人,都以群聚的方式存在和行动。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可理喻性。虽然不同时代、不同集团的人们存在不同的心理、认识和意识形态,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和信息交流方式,但都可以互相解释、互相转换。三是人与人之间的类意识。社会的所有人都从自身出发,把其他作为同类。类意识是形成道德、法律的共同意识基础,也是人满足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必要条件。肯定人的共性,同时也肯定人的个性,而且强调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具体性,必然肯定人的个性。人的个性是共性的具体表现。个性是处于不同历史条件下,从事不同活动的各个社会集团、群体和个人所具有的作为人的不同特点。人的本质只有通过这种具体的个性,才能表现出来。脱离个性,人的本质就会被抽象化。因此,只有将研究对象的“人”的研究,看成是既抽象又具体的才能更好的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人的共性和个性。

(二)人在本质上是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三性的统一”

研究和掌握人的本质理论对于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意义巨大。它有助于认识和把握人的思想形成的物质原因和社会根源,有助于科学地认识人的思想运动、变化的特点,动态地、发展地教育对象。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单纯地把人的本质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不会造成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重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而轻人的自然性与心理属性,重人的社会价值,轻人的自然价值和心理属性的价值问题。人在本质上是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三性的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有自然本质,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如果把工业看成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他还强调“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是研究人的物质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然性是社会化的自然属性,个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的联系表现在生产劳动中所形成的社会交往形式以及其他交往关系。人的社会性是同人的物质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物质利益是人们需要的外化。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即获取需要对象,就得进行生产,而生产不能单独进行,为了生产人们便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这种特定的联系不仅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也使人的主观需求获得了社会性的内容和社会特性。社会发展进步正是在人们之间相互交流中得以进行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蕴含了人的素质的能动作用。再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实践性,人确证为人,不是靠单纯的意识活动,而主要是靠人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即实践,是劳动实践使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指出:“我们看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徐志远.思想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41-46.

[3]王浩.接受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需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3):92-94.

[4]夏吕群.加强以公民意识为逻辑起点的思想政治教育[j].常熟高专学报.2004,(6):24-25.

社会治理对象篇7

一、政治理论是追赶时髦吗?

政治问题是个古老的话题,政治学科却是门年轻的学科,具有不成熟性,它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人们误把理论的发展性当成是追求时髦。

然而,政治学科也确实存在一些近似于追求时髦的问题。1、政治学科构成的知识体系复杂,有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心理学、社会发展简史、思想品德等等,给人的感觉是政治学科什么内容都涉及,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包含进政治学科,没有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一门“杂科”。政治学科的内容什么都包括的同时,也表现为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不确定性,教材经常更换。频繁地更换教材,甚至一年一套的教材,连政治老师自己也不能讲清楚政治到底教了些什么和应该教什么了。政治学科没有形成自己固定的学科体系,给人假象是政治学科属于“伪科学”。2、政治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也是经常调整更新,虽然政治理论应该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发展、丰富与完善,但是知识更新走向了一天一个说法,过于时代化的极端。有时为了体现政治教学的时政性的特点,在中高考的政治问答题中,还要把考试前几个月的某个政治家的言论作为政治题的标准答案,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学中,难免要渗透时政理论,并且尽量地把最新的政治理论安排进教材。朝令夕改的理论与政策在中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让人们的思想无所适从。尤其是学过政治学科的一些“过来人”更是困惑于政治理论的朝秦暮楚。政治教师夹在中间,只能顺应形式的发展,政治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讲变成了永远追逐时代浪尖的学科。理论是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研究与检验,如果缺少必要的思考与沉淀,理论难免会有些浅薄甚至错误。

二、政治理论是“假大空”的学说吗?

政治学科是一门学科,它介绍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知识,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征。政治学科还是一门社会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它不同于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学科,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等特征。

政治理论具有理论性的抽象性,人们总是很难认清它的本来面貌,常常对政治学科容易产生“伪科学论”和“无用论”,并把政治理论看成是假、大、空的学说。

首先,政治理论具有抽象性,理论虽然反映现实,但是,理论不等于现实,理论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思想体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即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理论与现实既有统一性,理论与现实之间也往往存在差距,现象能反映本质,但理论与现象本身不是亦步亦趋的,理论可能超前于现实,也可能滞后于现实。如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的民主的性质高于资本主义的民主性质,我们看到的现象却是我国民主发展程度较低。对理论产生迷惑,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哲学上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所以不能理解政治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把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性当作是政治理论是虚假性。

其次,政治理论常常以理论的形式来介绍国事,天下事。有些人一看到条条是道的理论就先入为主,觉得是大道理,从内心里排斥它。其实,政治理论谈得就是我们身边的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不能把身边的道理看成是“大”道理。

第三,政治理论区别于现实,具有抽象性,抽象的东西使人理解起来使人感到理论晦涩。同时,目前教材中政治理论的阐述一般表现为条条框框,教材的教条化编写模式使得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再加上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把政治教育当成是纯粹的思想灌输,具有空洞说教的特点。致使人们误认为政治理论是空洞的、言之无物的大道理。把思想性当成是空洞的理论。政治理论的抽象性,

于是有人认为学习政治理论主要是应付考试,假如不要考试,就不要教与学了。如果把政治理论的作用的眼光仅仅局限于应付考试的话,考完后,政治学科难免要遭受“兔死狗烹”甚至“掘棺抽尸”的命运。还有人认为学了政治理论后,社会中的思想政治问题仍然很多,所以学习政治毫无用处。这种观点属于典型的“伪科学论”与“无用论”,实质上是否定了政治学科的科学性与社会功能,否定了社会领域中社会理论的价值作用。否定社会学科,显然是陷入了思想认识的浅薄与功利的色彩,甚至反映了一个民族急功近利、浮躁心理,是民族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政治理论本来就只是理论,它本身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的理论只能指导人们正确地处理问题。

三、政治理论是为了美化社会吗?

政治理论和其他学科一样,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政治学科又不同于其它的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有人认为因为社会上存在许多不良的思想,所以要加强政治学科的学习。这种观点看到了政治理论的积极作用,但是夸大了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除了具有教育的积极功能,也不可避免它带来的某些教育负面效应。其实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只是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虽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等特点,但政治学科的理论并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社会中的各种疑难病症,政治学科不应该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社会治理对象篇8

关键词: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学习力

未来社会对人才资源的竞争,其实质是学习力的竞争。深入理解学习力的内涵,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学对提高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重要意义,对提高职业教育对象的社会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力的内涵

什么是学习力?国外有学者释义为“一个人学习动力、毅力、能力、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组织和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学习力就是生产力,就是创造一切的源动力。每一名职业教育对象都要努力养成不懈追求新知识、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好习惯,形成人人学习、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好风气,做提高学习力的实践者。学习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全面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学习力的首要方面就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上必须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快速地而不是迟缓地感知变化的环境,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掌握最新的科技文化知识,批判地而不是盲目地获取有益于决策的有用信息和知识。

2.符合时展要求更新观念的能力。社会在前进,思想在深化,观念在转变,如果我们用陈旧的过时的观念指导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显然也是不可思议的。只有不断注入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的“活水”,才会有“清如许”的崭新的生命力。

3.符合实际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支撑一个区域、一个组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科技需要创新,文化需要创新,体制需要创新,机制需要创新。要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

二、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重要性

1.提高学习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刚刚摆脱贫困,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开始的,而我们的目标却是宏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超常规的思想,超常规的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超常规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创新能力来源于学习、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有了强烈的学习愿望,有了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又有学习运用知识的本领,就会产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超常规发展。提高学习力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智慧和才能的重要手段。若每个人都有了很强的学习力,就能够为发掘个人智力和创造力以及个性和谐的发展,开辟一个广阔的前景。

2.提高学习力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我国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里的“新”就是创新,这是以学习力支撑的创新。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学习力,才能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3.提高学习力是提高职业教育对象所在组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提高组织的整体竞争力,就要强化以学习力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根基,也是学习型社会中人的基本素质。职业教育对象要努力成为善于学习的典型,善于学习的重点在于提高学习力。

三、思想政治教学对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关键作用

1.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把握教育对象学习力的动因。学习力的大小与它的动因有直接关系,动因大,则学习力提高快,反之学习力则提高慢,甚至下降。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力有政治动因、经济动因、组织动因等等。职业教育对象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公正廉洁的政治作风,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增强学习力。学习力的政治动因是根本动因,思想政治教育能促使教育对象提高学习力。

2.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推动教育对象的学习力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胜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只有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胜任工作;不学习就会被淘汰;没有学习力,就没有创造力,工作就无法开创新局面,这已成为社会职业教育对象迎接新挑战的共识。在人类迈入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提高学习力对每一个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来说,已成为生命、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每一个单位组织来说也已成为参与竞争和领先一步的原动力。

3.思想政治教学能够促进教育对象内在潜力的最大发挥。要形成鼓励每个人学习并发展自身潜力的氛围,通过学胆开拓、创造性地工作,激发教育对象寻求工作内在的价值,创建重学习、重知识、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为教育对象搭建价值追求和实现的平台,提供创造辉煌的机会和智慧外化的舞台,营造全新的激励机制,并使其创造能量的释放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这是思想政治教学在社会职业教育中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优势,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理论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教学内容加以精选,精选应当按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并适应社会职业教育对象的社会知识水平的原则来进行,重点要应用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员思想导向的教育,提高学员明辨是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员的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并为学员提供有关市场、经济、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心理调控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优良品质、健全人格、创新精神、组织与应变力和竞争力强的社会职业教育对象,使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备应有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大力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目前,社会职业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由于面对的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社会职业教育对象,能够较好开展教学工作的思想政治教师就更加匮乏。政府应重视培养有学识的社会职业教育工作者,为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选派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充实到各级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其理论水平和个人道德魅力。

3.改进社会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种方法

(1)文件筐授课法。模拟现实工作情景为学员提供一系列文件和材料,要求其在规定的条件下对这些文件进行处理,以考察其工作能力和处事风格等。文件筐授课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公文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员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与上级保持一致的精神,使社会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有的放矢,真正实现与社会实践接轨。

(2)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测试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政治素养的一种新方法,它有助于学员较好地发挥其特长,展现其优势,并能在锻炼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学员进行集体检验。

(3)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过程,让学员在模拟的情景中表现自己的政治素质。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学员充分展现在特定情境下的政治思想潜质,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员的心态、品质和能力。

(4)差异授课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体学员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学员个体发展的差异,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折每个学员,善于发现和开发学员潜在的闪光点,给学员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学员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学员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

(5)讨论演示法。启发学员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自己归纳总结出掌握知识的步骤、思路以及特点,使学员印象深刻,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体系能够有实质性的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

(6)推演教学法。按照教学步骤,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注重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关联性,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的逐步分析,讲练结合,使学生不但理解应知应会的主要原理,而且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思想。

(7)渗透教学法。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员良好的思想政治品格、巩固学员的专业思想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学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8)研讨答辩法。在社会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选定题目,组织学员进行研讨答辩,不拘泥于课堂,将研讨的时问、地点、内容宽泛化,给学员充足的空间交流研讨,以小组的形式形成研讨成果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该报告进行修改、再研讨,并形成答辩方案。教师在组织答辩过程中,系统综合考察学员的政治敏感度、分析问题能力、研究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总结学员的优点与弱点,优势与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

(9)互动教学法。根掘教学内容,利用便携式实验设备和网络互动式实验教学平台,在课堂上,针对知识应用方面的问题,设计一些小题目让学员即时解答。授课教师或请个别学员上讲台利用设备,报告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请学员宣讲自己的解决方案,由授课教师实验验证。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学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职业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离不开政府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新形势下学员的思想动态和教育规律,努力提高教育水平,不断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精神塑造人,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力,培养出大批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社会管理工作者和科技创新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肖利宏.当前荚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J].北京继续教育,2005,(1).

社会治理对象篇9

论文关键词: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学习力

未来社会对人才资源的竞争,其实质是学习力的竞争。深入理解学习力的内涵,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学对提高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重要意义,对提高职业教育对象的社会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力的内涵

什么是学习力?国外有学者释义为“一个人学习动力、毅力、能力、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组织和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学习力就是生产力,就是创造一一切的源动力。每一名职业教育对象都要努力养成不懈追求新知识、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好习惯,形成人人学习、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好风气,做提高学习力的实践者。学习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全面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学习力的首要方面就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上必须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快速地而不是迟缓地感知变化的环境,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掌握最新的科技文化知识,批判地而不是盲目地获取有益于决策的有用信息和知识。

2.符合时展要求更新观念的能力。社会在前进,思想在深化,观念在转变,如果我们用陈旧的过时的观念指导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显然也是不可思议的。只有不断注入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的“活水”,才会有“清如许”的崭新的生命力。

3.符合实际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支撑一个区域、一个组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科技需要创新,文化需要创新,体制需要创新,机制需要创新。要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

二、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重要性

1.提高学习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刚刚摆脱贫困,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开始的,而我们的目标却是宏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超常规的思想,超常规的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超常规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创新能力来源于学习、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有了强烈的学习愿望,有了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又有学习运用知识的本领,就会产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超常规发展。提高学习力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智慧和才能的重要手段。若每个人都有了很强的学习力,就能够为发掘个人智力和创造力以及个性和谐的发展,开辟一个广阔的前景。

2.提高学习力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我国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里的“新”就是创新,这是以学习力支撑的创新。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学习力,才能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3.提高学习力是提高职业教育对象所在组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提高组织的整体竞争力,就要强化以学习力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根基,也是学习型社会中人的基本素质。职业教育对象要努力成为善于学习的典型,善于学习的重点在于提高学习力。

三、思想政治教学对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关键作用

1.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把握教育对象学习力的动因。学习力的大小与它的动因有直接关系,动因大,则学习力提高快,反之学习力则提高慢,甚至下降。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力有政治动因、经济动因、组织动因等等。职业教育对象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公正廉洁的政治作风,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增强学习力。学习力的政治动因是根本动因,思想政治教育能促使教育对象提高学习力。

2.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推动教育对象的学习力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胜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只有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胜任工作;不学习就会被淘汰;没有学习力,就没有创造力,工作就无法开创新局面,这已成为社会职业教育对象迎接新挑战的共识。在人类迈入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提高学习力对每一个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来说,已成为生命、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每一个单位组织来说也已成为参与竞争和领先一步的原动力。

3.思想政治教学能够促进教育对象内在潜力的最大发挥。要形成鼓励每个人学习并发展自身潜力的氛围,通过学胆开拓、创造性地工作,激发教育对象寻求工作内在的价值,创建重学习、重知识、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为教育对象搭建价值追求和实现的平台,提供创造辉煌的机会和智慧外化的舞台,营造全新的激励机制,并使其创造能量的释放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这是思想政治教学在社会职业教育中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优势,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理论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教学内容加以精选,精选应当按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并适应社会职业教育对象的社会知识水平的原则来进行,重点要应用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员思想导向的教育,提高学员明辨是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员的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并为学员提供有关市场、经济、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心理调控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优良品质、健全人格、创新精神、组织与应变力和竞争力强的社会职业教育对象,使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备应有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大力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目前,社会职业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由于面对的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社会职业教育对象,能够较好开展教学工作的思想政治教师就更加匮乏。政府应重视培养有学识的社会职业教育工作者,为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选派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充实到各级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其理论水平和个人道德魅力。

3.改进社会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种方法

(1)文件筐授课法。模拟现实工作情景为学员提供一系列文件和材料,要求其在规定的条件下对这些文件进行处理,以考察其工作能力和处事风格等。文件筐授课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公文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员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与上级保持一致的精神,使社会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有的放矢,真正实现与社会实践接轨。

(2)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测试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政治素养的一种新方法,它有助于学员较好地发挥其特长,展现其优势,并能在锻炼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学员进行集体检验。超级秘书网

(3)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过程,让学员在模拟的情景中表现自己的政治素质。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学员充分展现在特定情境下的政治思想潜质,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员的心态、品质和能力。

(4)差异授课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体学员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学员个体发展的差异,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折每个学员,善于发现和开发学员潜在的闪光点,给学员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学员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学员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

(5)讨论演示法。启发学员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自己归纳总结出掌握知识的步骤、思路以及特点,使学员印象深刻,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体系能够有实质性的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

(6)推演教学法。按照教学步骤,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注重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关联性,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的逐步分析,讲练结合,使学生不但理解应知应会的主要原理,而且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思想。

(7)渗透教学法。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员良好的思想政治品格、巩固学员的专业思想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学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8)研讨答辩法。在社会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选定题目,组织学员进行研讨答辩,不拘泥于课堂,将研讨的时问、地点、内容宽泛化,给学员充足的空间交流研讨,以小组的形式形成研讨成果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该报告进行修改、再研讨,并形成答辩方案。教师在组织答辩过程中,系统综合考察学员的政治敏感度、分析问题能力、研究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总结学员的优点与弱点,优势与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

社会治理对象篇10

[关键词]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模范

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社会利益追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范例,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要素特征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这方面的专门论述相对较少。学者蓝江等人曾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都必须从参与社会实践的普遍大众出发,以培养参与社会实践的公民为目的,采用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来有效地开展思想宣传和教育”。李轩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生活在社会有机体里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价值取向的最普遍的全体大众的认知并与之相匹配的过程”。陈志勇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对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有效补充,是通过在课余活动、日常生活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卢岚则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草根性这一概念,指出“草根”一词具有“群众的”、“基础的”、“平民百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是其草根性存在的现实根基”。

另一方面,自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当代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要素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素、过程、结果有机联系、复杂动态的完整运行系统。其中,要素是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要件和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过程实施和结果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基本要素的大众化。只有充分发挥各基本要素的大众化效能,并且通过各基本要素紧密关联和互动作用,才能最终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应当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着手,在分析、总结其各自特征的基础之上,在具体实践中加以整合,发挥其应用功效。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教育者的大众化意味着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传授者的角色不仅来自传统精英化色彩浓厚的专家、学者、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来自社会基层的普通民众,体现出教育者的平民化。

“‘平民’的根本含义应当指那些普通的民众,即最平凡的公民”。由普通民众担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并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否定与取代,相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的教育主体拓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精英化的一些缺陷与不足。

首先,教育者的平民化有助于优化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效果。通常而言,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和较深的理论功底,以理性的思维进行系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是精英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特点和优点。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精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众之间的身份差距、居高临下的权威姿态和训导式灌输又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使之产生心理上的疏离,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事实上,“平等,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准则”,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光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是否进行真理的阐释、知识的传授,还取决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和谐,取决于教育者能否真正为教育对象所认可和接纳。

平民化的教育者所具有的平实亲切的平民身份极大地淡化了教育者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拉近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建立起一种更加平等的关系,对于教育对象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例,全国道德模范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楷模,是思想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教育者。但与传统精英型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同的是,他们来自群众,而且绝大多数是来自基层,他们是群众评选出的教育者,是群众身边看得见、过得硬、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优化,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其次,教育者的平民化有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知到行的最终转化,离不开情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情感是个体内在或外显的主观情绪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促使认知内化和行动外化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马克思曾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列宁也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情感对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催化、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传统精英型思想政治教育者常为人诟病之处就在于偏重于理性的灌输和抽象的说教,却缺乏与教育对象之间真情实感的沟通与交流。而普通民众能够胜任教育者之角色,则往往不以理论见长,而重在以情取胜。一方面,与教育对象相同、相近的生活环境或状态使他们更易对教育对象予以自觉的情感关注;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又使他们具备了能够激发他人积极情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感化力量。人格魅力是指个体高尚的人格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一种自然的、非强制性的影响力,这种内在、持久的影响力可以促成教育对象心悦诚服的情感认同和共鸣。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在于教育者极具亲和力的平民身份、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更重要的在于教育者以其感人的事迹、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起人们由衷的尊敬、钦佩、景仰、赞赏之情,其身体力行的表率、表里如一的言行具有更为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正是在情感力量的作用之下,人们接受心灵的洗礼,自觉提升思想道德水准,激发学习、效仿热情,从而顺利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教育对象

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进行教育、施加影响的对象。教育对象大众化是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领域和受众范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直接面向大众,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所以又可称为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对象全民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时代、社会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思想意识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命的自觉关怀,本质上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传输科学、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准则、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在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助于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针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教育,它还应当是针对社会大众的全民教育。实现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最大范围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时代背景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很多社会成员逐渐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不再隶属于某一具体的单位,具有很强的独立活动性;而另一方面,很多单位由于性质所限,也并无党政部门的实际领导。因此,以具体的单位为依托,由单位党委部门集中组织领导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整体需求。要想将游离的社会成员重新吸纳、聚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位化、部门化的封闭性局限,以全体社会公众为直接教育对象,实现教育对象的全民化。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恰恰是全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为它面向基层,面向全体大众,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群均纳入教育对象,实现了广泛的全民学习和参与。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而且对于全体民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均有重要的意义。

3.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统领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大众化要求正视社会发展现状和人们的思想状况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不同社会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彼此区别的标志所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鲜明的共产主义方向,规定其根本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根本目标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因此,要想实现根本目标,就应当有步骤、分层次,使其与社会发展现状、与人们的思想状况实际紧密结合,使教育目标阶段化、现实化。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该规律指出,“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有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的高度”,两者之间应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对象从低层次、不自觉的“实然自我”向高层次、符合社会期望的“应然自我”的转变过程。教育对象在此过程中能否认可、赞同教育目标并愿意为之而努力至关重要。如果教育目标不看对象、不分层次、要求过高、跨度过大,忽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差异,必然会脱离教育对象思想状况现实,使其“实然自我”与“应然自我”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从而导致教育对象丧失学习兴趣,放弃自我追求,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缺乏现实性,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风范作为对普通群众的道德要求,因而显得过于“远”、“大”,过于理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具有不同的层次,应当是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对于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当要求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体现先进性;而对于普通群众,则首先应以基本的道德规范加以要求,循序渐进,体现广泛性。如果忽视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现实,强行“齐步走”、“一刀切”,必然会从根本上损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应当说,教育目标现实化是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特点。因为它旨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而这一目标既与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关联,又十分符合广大群众的思想品德状况实际,具有努力、超越的现实可能,有助于群众提升现有思想道德水准,进而向先进目标迈进。

4.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具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客观依据。教育内容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回归生活世界,贴近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呈现生活化样态。

“生活世界”是西方学者胡塞尔提出的概念,标志着现代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转向。胡塞尔批判了理性与价值分离的科学世界导致的危机,提出日常的“生活世界”是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主张回归生活世界,重新寻求人的本性存在和价值。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生活世界造成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质的要求与反映。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明显地存在着泛政治化、抽象化、理想化的弊端,表现为过多地着眼于国家、政党、社会的政治性需求,着力于抽象理论的论述、阐释,沉迷于高不可攀的道德宣讲、说教,却从根本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根基,忽视了对生活世界的人文关照。事实上,“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生活世界中主体性存在的生命个体,本质上是扎根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当源自生活、关注生活、融人生活,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

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还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建设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从生活中来,还要到生活中去,最终是为了生活的向前向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不是对自在生活形态的简单描画和消极适应,而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自觉体现社会主导价值追求,建构主体精神世界,通过引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帮助改善其现有生存状态、提升生活品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显而易见,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教育内容生活化的生动体现。它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作为评定道德模范的标准,其实质是以此作为教育内容,对群众进行深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而社会公德是现实社会中人人都需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职业道德是道德原则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家庭美德是维系幸福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它们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作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典范,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崇高品质孕育、体现于平凡、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可以激励、带动更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之中提升道德水准、实践道德生活、充分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5.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为实现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条件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真正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众化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关怀,实现教育方法的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思想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向合乎人性要求的性质或状态的转变”,最终促进人的价值提升和人性完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中榜样示范法的充分运用,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教育方法关注人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契合人的心理需求。需求是价值实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知、情、意、信、行等心理要素共同作用、均衡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有关注人的心理变化,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才能取得深入人心的教育实效。以往的榜样要求重在突出阶级立场、革命精神、共产主义道德风范等方面,因此,榜样的塑造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拔高倾向。而在社会大众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如果还继续沿用以往的榜样塑造模式,显然无法适应时展的新形势,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契合了人们把握时代、关注生活、求真求实的心理需求,在榜样的塑造模式上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活动评选出的道德模范是当今社会我们身边生活着的普通民众,他们没有以往榜样“高、大、全”式的遥不可及,却如邻里朋友般真实可亲。他们的凡人善举使人们的心灵为之感动和震撼,他们的榜样示范也因此更为切实和有力。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教育方法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主体存在,人的类特性在于其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体间性的关系表达,因此,教育方法既要有利于教育者主体的积极施教,也要有利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使其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开展自我教育。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运用的榜样示范法不同于以往自上而下、直接确立宣传榜样的传统模式,而是采取了中央发起组织和民众自下而上推荐评选相结合的做法,重在社会大众的参与和互动。人们可以选择报纸、网络和手机投票任一方式参与评选,还可以将周围的“身边好人”优先推荐。经过推荐、投票、评议、监督等环节,不仅评选出了广大群众心目中可敬、可信、可亲、可学的道德模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群众的教育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使群众在平等、互动的教育氛围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成为自己主动教育自己的主体,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