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1:53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数字资源 系统模式 区域模式 区域性保障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G250.76

经过10余年的建设,各系统全国性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已经走向成熟,但在显示其强大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与信息用户需要不相符的一面。而以区域为单元建立的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模式却能直接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在响应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要方面显现出无限的生命力。本文拟通过系统模式和区域模式的比较,分析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行性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1我国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模式比较

从宏观的视角分析我国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模式可分为系统模式与区域模式。两种模式在管理体系、服务方式、资源建设目标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明显的区别。

1.1系统模式

数字信息资源的系统模式是按照国家行政职能来区分的、以某个行业为体系而形成的自上而下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体系。按照我国图书馆管理归属系统,基本分为高校、科研和文化三大系统。

高校系统。即教育部所属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项目(CaDLiS)。CaLiS是我国最早启动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CaSHL是全国性的唯一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保障体系;CaDLiS是CaLiS二期工程与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两个专题项目的有机结合。CaLiS、CaSHL、CaDLiS共同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科研系统。即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是由国务院批准、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的部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员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现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等。经过10年的建设,nStL已成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基地、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的集成枢纽和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发展的支持中心。

文化系统。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的重大文化项目。“十一五”期间,该项目已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创新工程和惠民工程。

1.2区域模式

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模式是在一个地理区域范围内,相同性质或不同性质的图书馆之间开展合作而形成的横向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可分为同质性与异质性两类。

同质性的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模式包括: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电子图书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等。

异质性的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模式包括:以上海图书馆为中心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等。此外,地市级的异质性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有:东莞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盟、广东佛山地区图书馆联盟等。

1.3系统模式与区域模式的比较分析

对于系统性信息资源保障模式的不足,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龙丽从用户吸引与发展、共享程度、资源配置、共享效益等方面对CamS、CaSHL、nStL三大系统进行了分析,认为:共享覆盖率不高、资源利用率不高、用户共享成本偏高等。黄筱玲认为,系统模式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推广范围有限。以CaLiS为例,目前有成员馆500多家,而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全国1908家普通高校(本科院校720所),远远超过了CaLiS的成员馆的数量。而且在这500家成员馆中,经常利用CaLiS各项服务的图书馆也并不多。②受制于网络条件等诸多因素,系统中心的一些项目利用率并不高。

从宏观管理角度来看,系统模式利益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有保障、易于管理控制、可持续性强。区域模式的优势在于将不同性质的图书馆或信息机构组织起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不足则表现在:管理难度大,多数区域性联盟资金有限,难以满足文献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在可持续性上有待提高,如表1所示:

从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来看,系统模式在数字信息资源保障能力上表现强,但资源覆盖面、资源利用率均低,服务方式主要是文献传递,用户的满意度不高。而区域模式虽然保障力不如系统模式,但资源覆盖面、资源利用率均高,服务方式多样化,包括文献传递,授权ip等,用户的满意度较高,如表2所示: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系统模式和区域模式各有优势。系统模式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保障能力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区域模式的长处在于其使用覆盖面、资源利用率、用户满意度上的优点。而就数字信息资源的实用性而言,区域性保障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2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必要性

数字信息资源的区域性保障弥补了全国性系统模式灵活性差和不能跨系统整合的不足,体现了区域发展的要求和用户的愿望,也是信息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2.1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是区域发展的根本要求

进入21世纪,人类迈进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由于历史、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等诸多原因,各个区域的发展都处于不平衡状态,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

区域发展理论表明,在经济社会的区域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某些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在经济形态上,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一个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形态――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正在兴起;另一方面,在区域形态上,知识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本身是倾向于地方性的,知识的区域集聚促成了一些“新产业空间”的出现和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因此,知识经济的兴起也使得知识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日益倾向于地方性,知识的区域集聚引起了学者们研究知识在创造、保持产业和区域竞争力中以及区位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地理聚集与地方环境、区位与学习创新已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因此,从区域发展的整体要求来规划、运作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系统,正是地方政府及其所属信息机构谋求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服务的突破口,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

2.2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是区域用户的迫切愿望

以用户需要为原则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出发点

和最高目标。程焕文教授认为,“用户立场”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大趋势”,“不能只站在或主要站在图书馆立场上去研究图书馆学,而应该尽可能地或主要地站在用户立场去研究图书馆学”。蔡卫平认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坚持“读者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则。数字信息资源保障如果不考虑用户(读者)的需要、方便用户获取,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就区域用户而言,数字信息资源的区域性保障更有价值。美国学者齐夫认为,人都有精简节省和追求经济效率的天性,他据此提出了“最小努力原则。人们在获取信息资源时通常也遵循这个原则,希望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效果。因此,就近、方便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最基本的特点。我国系统性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服务用户的手段较为单一,除少数高校可直接利用局域网和授权ip外,多数成员馆服务用户的方式只能依靠文献传递。而仅靠文献传递的方式满足科学研究的信息需求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才能满足研究型用户的需求。

2.3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是资源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且信息数量以几何级数激增,图书馆普遍感受到经费的压力。依靠单个馆的力量,是无法实现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和长期保存的,而区域性保障体系则由区域内各类图书馆开展分工合作,为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保存提供了条件。

数字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与数字资源商的垄断,可能使得小型信息机构、小型集团用户无力购买数据库资源而带来两方面的结果:①数据库推广应用越来越困难,数据库开发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②用户无法使用数据库的可靠信息,造成信息社会新的“数字鸿沟”,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而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则可以通过区域内各类图书馆合作建立联盟来解决这个矛盾。区域图书馆联盟作为商业信息机构的区域人,对商业数据库在区域内进行推广,为局域网外社会机构和用户提供有偿服务,这种营销模式就是商业数据库区域模式。其优点在于:①数据库商扩大了用户使用范围,增加了对数据库的需求;②数据库商降低了企业营销成本,提高了企业纯利润;③区域人与数字资源商合作,能够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有利于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说,数据库区域模式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重要策略。

总之,通过数字信息资源的区域性保障,不仅可以从国家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中获取区域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将区域特色信息资源“贡献”出来,成为国家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因此,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近年来,数字信息资源的区域性保障发展迅猛,不仅经济发达地区,就是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区域性的图书馆联盟也纷纷建立,但在其建设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因而,在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上,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政府支持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基础

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践表明,“政府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和长期发展,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撑,而从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资金来源来看,政府支持占主导地位,其他渠道如捐助等是辅助渠道。

信息资源属于公共性、公益性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经济特性,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提供。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介入区域图书馆的运作在逻辑起点上具有无可非议的合理性。同时,“谁受益,谁投资”的受益原则是经济学领域成本分担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地方政府要在区域发展创新中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实力,就要深刻认识到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作用,承担起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责任和义务。采取一系列长期的促进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政策措施,提供不同程度的经费与相关的政策支持,以提高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为区域创新和发展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2规划与协调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关键

规划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基础工作。统一规划是指对区域信息资源建设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系统的发展计划,是一个区域现在和未来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设计的行动方案。规划的内容包括:①完成区域内各类图书馆现有数字信息资源的调查,为制订规划提供基础;②根据区域用户群需要制定出区域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方向、原则等;③统筹制订区域图书馆的商业数据库和特色信息资源建设计划。

协调是数字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节约经费的重要方法。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应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统一各成员馆资源建设工作,有效避免联盟在资源建设上的重复。协调应包含以下工作:①通过统一协调电子资源集团购买,避免重复采购,同时以集体的力量争取数据库服务商降低价格;②根据区域内图书馆的能力与需求,协调分工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③各成员馆统一合作,在书目数据库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软件平台整合各成员馆的电子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3推广应用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重点

数字信息资源如果仅仅局限在共建的联盟成员图书馆内使用,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目的,是保证区域内所有需要的用户都能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而通过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将不同需求的用户纳入服务范围,无疑会提高数字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因此,面向区域用户的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必须加强推广应用,提高资源覆盖面和资源使用率,这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用户的使用能促进数字信息资源的良性发展,数字信息资源的使用率低,就会降低社会的认可度,造成政府的支持信心下降,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持续性受阻。因此,在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上,应致力于数字信息资源的推广应用,以提高资源的覆盖面和使用效益。

3.4合理利用知识产权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难点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信息资源在共享的实现中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数字信息资源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应当为所有社会成员所用,而知识产权强势保护主义者则过于强调其利益的保护。只要能够把握好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合理使用,就能够有效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从数字信息资源商与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关系来看,区域图书馆联盟实质上是数字资源商的服务机构,即“授权推广”。“授权推广”的核心是有偿服务,只要数字资源商能够得到利益的保证,就能突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7条“使用地点限定于本馆馆舍内,不得向馆外对象提供”的限制。因此,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应在知识产权的合理应用上下功夫,解决好共享系统的知识产权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先,区域联盟在积极组织电子资源集团采购、降低文献资源购置费的同时,要与数字资源提供商充分沟通、协商和谈判,改变当前主要以ip范围控制方式提供电子资源服务的合作模式,争取形成以用户规模大小确定电子资源引进价格的合作模式,使电子资源在统一的用户认证机制下合理合法地开通至馆外用户。其次,要引进或开发一套包括远程访问、统一认证管理、用户信息与行为数据挖掘、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等功能完善的数字资源门户系统来解决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服务的需求。这样,在提供数字资源远程服务的过程中,就能充分遵守知识产权有关规定,将用户认证功能配合以严谨的防扩散技术措施,防止电子资源在馆外被无限制地使用。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协同数字图书馆联盟

课题: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协同地方政府推动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401281)和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课题“高职院校协同地方政府推动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GDXLHYB044)成果之一。

建设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开展多方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盟,能提高图书馆的综合能力。目前,很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既缺乏资源的建设经费,也缺乏馆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导致区域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不平衡,适应不了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为提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能力,发挥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全面阅读,促进信息资源的公平获取,有必要建立跨系统的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图书馆的作用,以提高图书馆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清远区域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

广东省清远市地处珠三角边缘,是广东省地域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由于地理及地质的原因,清远市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山区。

1.图书馆机构建设

清远市管理两区两市四县,共有9个公共图书馆。各馆成立时间各异,历史最长的图书馆已经有55年历史,最短的图书馆只有13年历史。清远市内建设有广东省职业教育园区,园区现有4所高职院校,未来将有5~6所省属高职院校进驻。各高职院校在清远校区均有图书馆或图书分馆。

2.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在公共图书馆中,有4个馆建有独立的网站,有3个馆建有数字资源,有3个馆建设了清远英石文化多媒体数据库、清远历史文化数据库、连州传统村落数据库和地方文献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在高校图书馆中,4所高校图书馆除建设网站外,还根据各自需要,建设了中国知网服务平台、百链云图书馆、超星全文电子图书、网上在线学习与考试系统等数字资源,其中1所还建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数据库、旅游文化数据库和排瑶文化数据库。总体上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相对较好,基本能满足其学校的信息服务需求。

目前,清远区域内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基本上以地域或校园为界,各图书馆自主建设分散发展,缺乏整体的布局和协调。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建设还存在差异,馆际之间缺乏资源共建共享交流平台,再加上数字资源的版权及技术上的原因,导致了信息孤岛的存在,致使区域内数字资源服务的不均衡,削弱了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构想

1.联盟的建设目标

资源联盟和共享服务平台要实现成员馆的服务联盟和技术联盟,从而有效促进成员馆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初期任务是建立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解决信息不均衡和信息孤岛问题。通过联合采购数字资源、联合开发特色数据库、联合参考咨询、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和人员培训、业务辅导等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利用统一的服务平台实现共享。远景任务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数字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清远市数字图书馆,全面建成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促使清远市的数字文献信息服务达到珠三角地区水平。

2.联盟的建设规模

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项目范围覆盖清远区域内的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纸、专利、标准、互联网免费资源、联合目录、期刊目次库等。项目接入单位涵盖市图书馆、各区县图书馆和清远区域内的所有高职院校图书馆,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为清远市全市企业、高校、产业、中小学、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等提供全面服务。

3.联盟的建设内容

(1)整合全市数字资源。整合清远市区域内各图书馆的各种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立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联盟门户平台,对联盟内的数字资源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使某些数据库建设不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并最大限度地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让全市读者获得高质量、可信赖的信息资源。也可建立统一的用户交互接口,提高检索效率及资源使用率。

(2)构建统一的信息门户窗口。信息门户窗口是在网络环境下提供图书馆资源的综合系统,要侧重于读者应用层面,包括入口服务、检索服务、全文获取、特色资源、个性化服务等。通过统一的站点登录和检索,向读者提供各类资源和服务,实现区域内的资源调度和文献传递,并建立适应清远市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数据库,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供灵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的信息服务以及其他个性化服务。

(3)提供统一专业的学术资源管理。在应用上有针对性地解决清远区域内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问题,主要包括:实现资源统一检索、开放链接、分类组织和管理,消除信息孤岛;提供简单易用的用户管理系统和特色资源制作、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引发需求,引导需求;提供资源评估和统计功能,为资源采购提供决策支持。

4.联盟的运行机制

(1)政府是联盟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主导联盟的建设工作。建立由市文化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财政、教育等部门及清远区域内高校参加的联盟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馆制定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清远市图书馆或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主办,并由成员馆派员组成联络、技术、资源和推广等小组。

(2)高校是联盟建设的主要力量,承担联盟建设的主体工作。区域内高职院校是联盟建设的主要力量。相对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要比公共图书馆的丰富和专业,人员力量的配备也较为完整,有条件和力量去推动联盟的建设工作。具体来说,高校应主动承担联盟建设方案的研究工作,有责任和义务协同地方政府推动联盟的建设,按分工做好资源建设,并提供资源供联盟用户共享,为联盟的建设服务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3)成员馆间保持原有模式,分工合作,共同服务社会。联盟建设不改变原有的管理与运作模式,各成员馆根据自己的任务和服务对象确定数字资源的建设重点,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建设。要建立联盟的中心门户,实行“一站式检索”,通过下载与传递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信息资源原文,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服务。政府财政根据各成员馆对外提供的服务项目提供专项资金补贴。

5.联盟的技术方法

(1)系统实现方法。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网络平台的体系结构采用目前通用的B/S应用模式,前期开发一个主页挂接在主体单位的网页上,作为资源访问入口开展数字资源的访问,后期可建立“清远市数字图书馆”网站,实现整体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联盟成员馆通过清远市城域网相连,web终端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接入清远市城域网,并向成员馆开放。

(2)移动终端方法。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接受或访问图书馆信息服务,享用新型图书馆服务――移动阅读和参考咨询。它因将无线接入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而实现对数字化馆藏资源的移动访问,促成了由实体图书馆向移动的虚拟图书馆的进阶转变。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可通过建立移动图书馆突破地域宽广的限制,通过利用统一的平台和账户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共享。

(3)资源建设方法。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资源建设可采用的方法有:整合区域内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与服务,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据库和导航系统;引入国内主要的文献服务系统,如超星的读秀;以镜像为主的方法建立一些基本的数字资源;与国内的图书馆服务联盟开展合作,如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广东省高职高专数字图书馆联盟等。

三、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发展建议

1.注重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服务网络的建设

要实现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服务覆盖全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注重联盟服务网络的建设。在这方面政府要起主导作用,从清远市整体区域出发,科学地规划统筹配套联盟网络。科学合理地把图书馆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中,近期内解决区域内个别县级图书馆仍然存在没有独立馆舍的问题,远景上把乡镇或街道的图书馆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的规划中。在布局联盟服务时,要考虑到重点乡镇的建设,拓宽联盟的辐射范围,延伸联盟的服务深度,提高联盟的服务能力。在考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在欠发达山区提供开展联盟的信息服务,为地区和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联盟特色服务的分支。

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要理顺服务网点之间的关系,保持联盟服务网络中节点的均衡,以保持图书馆联盟的活力。针对清远市地域宽广、经济发展南强北弱的特点,在南部地区,联盟的服务网络层次可与行政区设置相对应,还可适当地增加街道图书馆。而在北部山区,联盟的服务则可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实现信息交互无障碍为目标,适当地减少网络层次、增加服务网点,把联盟的信息服务扩展到山区。

2.推动联盟建设资金投入的多样化

发挥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效益,政府要推进联盟成员馆财政体制的转型,推动联盟建设资金投入的多样化。

首先,在清远区域内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有利于平衡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内成员馆的资金投入,缩小成员馆差距。其次,将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财政投入制度化,设立联盟专项资金,纳入政府财政年度支出预算。另外,根据清远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积极宣传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作用和意义,吸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资助。最后,联盟要积极开展信息的增值服务,通过服务创造收益。

3.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资源配置机制

为满足社会大众需求,体现获取资源配置的最大效能,联盟要转变服务模式,增强服务意识,走向社会,主动地为社会提供符合本地特色的信息服务;要组建资源共建共享委员会,负责调控各成员馆资源,联盟内的高职院校成员馆要主动承担此项职能,做好社会的信息服务需求分析,科学制订资源配置计划。

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联盟要大力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以技术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联盟的服务能力和联盟内资源的使用效率;拓宽互信互通的协商渠道,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地联运信息服务活动;建设资源配置的物理平台,实现共享资源有序流通,并在清远区域内提供送书上门、定期图书交换等服务。

四、小结

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是信息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展的要求。它的建设,体现了现代条件下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变的时展趋势,可使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高度共享。高职院校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一定要把握这一提高服务水平的契机,主动协同地方政府推动项目的建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凡莲,高波.加拿大图书馆联盟战略规划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4(10).

[2]陈欣,万彤.四川省高校图书馆联盟构建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1(5).

[3]颜务林,李亚芬.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探索城市数字图书馆建设创新之路[J].图书馆,2009(3).

[4]周玉陶.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情报,2012(10).

[5]施国洪,夏前龙.移动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3

1区域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实证分析

1.1山东省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由表4可见,2013年,山东省空气环境质量较2011年和2012年出现了反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均出现上升现象,大气环境质量恶化,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严峻。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分别比2012年反弹7.6%、17.1%和24%,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8倍。由表5可见,济南市的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高于青岛市的同类指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也少于青岛市的。且2个样本城市中,2012年的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低于2011年和2013年,2013年两市的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均出现反弹,pm2.5严重超出标准浓度限值,并且济南市的此项指标值是青岛市的1.7倍,两个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变差。表6为2013年青岛市pm2.5和pm10年均值由低到高排序。数据表明,2013年青岛六区的环境质量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中,市南区、市北区、城阳区和崂山区四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暂且归为一类;而黄岛区和李沧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可归为一类。表7是2013年济南市和青岛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信息。aQi系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描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它综合考虑了So2、no2、pm10、pm2.5、Co、o3等六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值越大表明综合污染程度越重。本研究在可获得的月度aQi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月度数据,以便与pm2.5的年均值配合分析,因为aQi的首要污染物是细颗粒物。2014年1月10日绿色和平了其测算得2013年全国74个城市pm2.5的浓度值,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的pm2.5的年均值和最大日均值分别为:114.0μg/m3、490μg/m3和61.7μg/m3、280μg/m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对pm2.5的年均浓度限值为35μg/m3,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75μg/m3。2013年青岛市和济南市的pm2.5的年均值分别为66μg/m3和108μg/m3,分别超标0.89倍和2.09倍,与绿色和平测算的结果非常接近,并且两种测算数据均表明,济南市的细颗粒物年均值差不多接近青岛市的2倍。因此,无论是空气质量指数aQi还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pm2.5的数值,济南市的数据值都大于青岛市的,数值越大表示大气环境质量越差,说明济南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要劣于青岛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并且二者的差异度较大。

1.2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通过对2013年①两样本城市产业结构与aQi数据分析发现,虽然从区域环境质量情况(表5~表7)来看,济南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较差,似乎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的关联性不密切,但实际上,可能与该市第二产业内部的许多行业的结构偏重有紧密联系。从数据上看,济南与青岛两市的横向产业结构总体上均处于“三、二、一次产业”的阶段,符合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过程,产业结构总体上比较合理。但青岛市的经济总量数值超过济南市,横向产业结构的合理度虽然不及济南,不过经济发展的质量好于济南,特别是环境质量优于济南市,这或许与青岛市的各产业内部的纵向结构,亦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有关,特别是青岛市所在的蓝色经济区域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2区域环境容量、环境压力估算

2.1大气环境容量

2.1.1大气环境容量的估算方法大气环境容量是指不同功能区按其不同的环境目标要求,在保证人类正常生存和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大气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最大允许量。本研究采用a值法计算区域大气环境容量[1]。a值法可用于计算各个区域污染物总的允许排放量。具体计算公根据公式(1)计算出控制区域能吸收、消纳、自净的大气污染物数量后,再与实际的污染排放量比较便可得到差量,根据差量值做出进一步的规划决策。

2.1.2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估算结果及分析根据公式1,利用济南市及青岛市的面积、两市2012~2013年的统计年鉴及山东统计年鉴各年的相关资料,对济南市和青岛市的区域二氧化硫容量进行计算,并与实际排放量作比较。计算结果见表8。由表8可见,2011~2012年青岛市二氧化硫的实际排放量均小于环境容量,控制效果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济南和青岛两市的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均小于环境容量,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效果较好。但相比之下,青岛市的二氧化硫控制效果要好于济南,因为两市的市区土地面积相近,GDp总量青岛要大于济南市的地区生产总值,青岛的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要小于济南市。由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值和空气质量指数aQi可见,青岛的数据均小于济南市的,说明青岛市的经济发展质量较好。青岛市和济南市均属于山东省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区域(其中,涉及济南和青岛两市的范围具体包括济南市市区及章丘市;青岛市市区及原胶南市、胶州市、莱西市),以上计算结果显示,两市的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均小于各自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无须进行超量污染物减排分解。

2.2区域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压力测算与分析

2.2.1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测算从环境容量的角度而言,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由天然载体和获得性载体共同提供,由于两者的量纲不同,不能直接进行综合计算,需要进行转换。天然载体的承载力采用生态足迹法中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即根据区域的耕地、林地、能源用地、水域、草地、建筑用地六大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来计算[2]。具体计算公式如下:61jjjjeCaeQY(2)式中,eC为总的生态承载力(g•hm2);aj为第j种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eQj为第j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均衡因子;Yj第j种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产量因子(无量纲)。

2.2.2区域环境压力的测算环境压力包括消耗的生物资源、能源造成的环境压力;污染物的消纳造成的环境压力和由获得性载体的承载力转换的环境压力等部分。获得性载体的承载力实际上是减轻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故可把其承载力转换为消减环境压力的容量,从而进行环境压力的计算。将上述这几种环境压力折算相加即可得到区域所承受的总的环境压力。

2.2.3区域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压力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表9和表10分别为济南市的环境总容量、环境压力及生态盈余变化情况及济南市2010年、2012年三次产业的环境压力分布情况。根据表9可见,济南市环境压力大于其承载力,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强度超过区域内的环境容量。2011年济南市的环境承载力为51.718万公顷,环境压力为299.4万公顷,生态赤字为255.153万公顷。尽管2012年该市的环境压力较2010年有所下降,由2010年的42836670全球公顷下降为2012年的29940000全球公顷,但区域环境承载力也在下降,因此,生态赤字依然较大。鉴于2013年济南市的主要污染物年均值出现反弹,可以推知,济南市面临的环境压力可能在继续增大。表10表明,济南市第三产业的环境压力及其强度最小,其次是第二产业,相比之下,济南市第一产业的环境压力及压力强度较大。需要加大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调整和优化第一和第二产业。根据表11可见,2011~2012年,青岛市环境压力均大于其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其中,2011年的环境承载力为47.048万公顷,环境压力为276.438万公顷,生态赤字为229.39万公顷。2012年的环境承载力为44.0465万公顷,环境压力为276.438万公顷,生态赤字为232.3915万公顷。青岛市环境压力远远大于其承载力,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强度超过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尽管2012年与2011年相比,该市的环境压力略有上升,由2011年的27483500全球公顷上升为2012年的27643800全球公顷,但区域环境承载力也在下降,由2011年的4704800全球公顷下降为2012年的4404650全球公顷,因此,生态赤字依然较大。表12表明,青岛市第三产业的环境压力及其强度最小,其次是第一产业,相比之下,青岛市第二产业的环境压力及压力强度较大。2011年和2012年,青岛市的环境压力在加大的同时,其环境承载力也在下降,这就加剧了生态赤字,增加了生态欠债,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表11和表12的计算结果表明,青岛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强度大大超过其区域环境容量。第三产业的环境压力强度最小,产业结构总体合理,但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需继续加大。2013年,由青岛市的主要污染物年均值,可以推得,青岛市面临的环境压力依然较大。2011年和2012年,青岛市的环境容量与环境压力测算结果表明,青岛市的经济增长亦是建立在生态赤字的基础之上的,尽管地区经济增速较高,但对于环境治理的力度不如现在,因此,区域环境质量不高。根据以上样本城市的实证研究结果,可以推得,山东省部分城市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甚至持续加大,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任务非常艰巨,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本文借助空气质量指数aQi等指标分析了区域环境容量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性,并运用a值法、生态足迹法计算并分析了样本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区域环境总容量和环境压力,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1)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尚处于“二、三、一”阶段,需要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力度,按照“三、二、一”的有序演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中,2个样本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不太明显,尽管从横向看,均处于“三、二、一”产业的顺序,但与各产业内部的纵向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样本城市的区域大气环境压力均小于其容量,无需进行超量污染物的减排分解。但济南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要劣于青岛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并且二者的差异度较大。(3)计算结果表明,样本城市的环境总容量均小于其环境压力,出现了较大的生态赤字。由此可以推断,现阶段和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带来了其副产品大气环境等生态质量的下降和生态赤字的增加。(4)2个样本城市的第三产业对环境的压力均较小,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环境压力很大。其中,济南市的第一产业的环境压力强度超过60%,而青岛市的第二产业的环境压力强度超过50%。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4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5

一、“东数西算”将优化西部算力资源,支撑东部数据运算

当前,人类社会生产力已由人力时代和马力时代转向动力时代,现正加速转向算力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对算力的需求十分旺盛,预计未来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供求矛盾突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拥有众多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公司,算力需求旺盛,但是东部地区资源有限,尤其是电力、土地价格高企,不利于大型数据处理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电力、土地、人工便宜,气候适宜,而算力需求较少,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应势而生。“东数西算”工程中,“数”指数据,“算”指算力,“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旨在利用西部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建设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的算力需求,打通东西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和东西部协调发展。我国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根据地理位置和发展定位不同,可分为两大类,详见表1所示。一类枢纽节点是位于东部地区的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和成渝枢纽。这四大枢纽节点计划布局六大国家数据集群中心,其地理位置与我国四大城市群高度重合,所在地区用户规模大、算力需求旺盛,主要用于满足本区域算力需求,需要进一步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算力部署与当地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不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拓展算力增长空间。另一类枢纽节点是位于西部地区的贵州枢纽、内蒙古枢纽、甘肃枢纽和宁夏枢纽,计划布局四大数据集群中心。这四大地区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算力设备的天然冷却场所,同时土地、电力、劳动力等成本低廉,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的潜力较大,用来打造面向全国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延时要求低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东数西算”工程对于优化西部算力资源、支撑东部数据运算、提高数据要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位于东部地区的四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布局在我国四大城市群内部或者周边地区,主要服务于东部地区延时要求较高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在线游戏、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视频通话等业务;位于西部地区的四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资源,承接东部地区延时要求较低、价格敏感度高的数据运算、存储服务,比如存储备份、后台加工、网站维护、制造业研发设计等业务,分担东部地区算力压力,更好服务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二、通过算力设施向西布局,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转化

业内人士预计,“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后,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杠杆效应达到1∶8。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前期有望涉及到温控设备、电力设备等机房配套设施采购,后续随着流量及算力需求的增加或将为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等it设备带来进一步增量。“东数西算”投资总额度目前没有官方数据,类比“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可以预见的是,“东数西算”项目建设将是一项长线工程,同时作为重资产投资项目,投资体量或在数千亿级别。根据相关机构测算,到2025年“东数西算”工程仅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总投资规模就有望达4000亿元~5000亿元。根据投资的杠杆效应,“十四五”期间,“东数西算”工程每年将带动4000亿元以上的相关投资,被誉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工程。“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东部地区产业创新,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东数西算”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资源紧张局势,将有限资源集中用于发展科技含量更高、技术前景更广的产业,有助于东西部产业分工和协调发展。“东数西算”工程叠加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整个数据通信领域将是确定性较大的机会,将带动数据中心相关的iDC、iCt、光模块、运营商、温控设备、光通信等领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而这些产业及核心技术大都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这些企业将会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数据要素及其配套资源将在东西部之间跨域流通。一批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等将会从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企业将会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使中西部地区逐渐开始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数据加工、数据清洗等数字产业,将自身资源丰富的“瓦特”经济转化为科技含量高、未来发展潜力大的“比特”经济,从而拉动和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升级,拉动当地就业,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数据集群中心的产业链条长、涵盖门类广,将有助于培育和打造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数据集群中心的产业链条既包括传统的土建工程,还涉及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信息传输、基础软件、清洁能源供给等。“东数西算”工程将带动相关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技术向西部地区转移,拉动西部地区的新基建投资,加快西部地区通信设施升级,实现云网协同,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当数据中心向西部地区集聚之时,数字经济产业在西部地区便有了萌芽乃至发展壮大的可能。以贵州为例,贵州早在2014年便开始布局大数据产业,目前已有阿里巴巴、华为、苹果等5000多家企业落户,数字经济产业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当地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贵州也跻身全国数字经济重镇。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同样有望借助“东数西算”工程实现数字经济产业的腾飞,从而带动本地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算力网络创新体系建设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东数西算”工程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和东西部协调发展带来诸多裨益,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我国数据跨域流动和算力网络体系创新建设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关注。问题一:数据作为继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之后新的生产要素,具有可复制性、易传播性、产权界定不够清晰等特点,这给数据的跨行业、跨地域流动和数据共享带来诸多阻碍,一些保密要求高、靠数据构建竞争壁垒的政府组织或企业出于安全考虑可能不愿将数据交由其他机构进行处理,尤其是远距离异地处理加工和存储。问题二:西部地区存在的数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网络带宽有限、产业配套不够齐全、人才技术缺乏等短板,会制约西部地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对东部地区算力需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无法满足东部地区对数据计算、存储、运输等较高的延时性、准确率等方面的迫切要求。问题三:由于运营商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人为因素导致数据传输和跨网转换环节出现阻碍,使数据跨域流动和处理时间过长,无法满足部分对延时性要求较高企业的急迫需求。此外,数据处理的结算和定价标准等制度不健全也会导致网络延时问题时有发生,不同数据类型、不同企业对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和准确率要求不同,未建立精准的算力资源供需分配机制。

四、如何提升我国算力网络创新体系建设能力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数字化传播

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紧邻北京,在承接产业转移、吸纳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宜居宜游,建设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基地是环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过程中,旅游形象(tiS,又叫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环首都经济圈旅游景区开发刚刚起步,如何塑造和推广具有区域特色、独特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的旅游形象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塑造途径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塑造具有区域特色、独特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的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旅游景区旅游形象。其次,分析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对数字化传播软实力提升的影响;最后,探讨数字化技术对个性鲜明的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传播的高效性。

一、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的塑造分析

(一)塑造旅游形象的必要性

旅游形象是旅游地的客观形象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映。旅游形象定位是针对目标市场,通过产品、服务和现场控制,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旅游区的独特形象风格。旅游形象定位的核心目的是突出差异。旅游形象完整、系统、表现良好的景区,更能被旅游者选择为目的地。如果一个旅游地的旅游形象模糊混乱,则很难对潜在的旅游客源群体造成吸引效应,同时还会使现实的旅游者经历平淡,降低其回头率。而个性鲜明、亲切感人的旅游形象是形成潜在庞大旅游市场的源泉。

(二)塑造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的有效途径

(1)完善旅游环境的舒适度

河北省作为连接首都北京与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网。但由于河北省地处渤海经济圈腹地,环绕京津和贯通南北联系东西的特殊区位,对交通的需求很大,使河北综合交通运输总量不足,主要旅游交通干道的畅通性和重点特色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得不到保障。另外,休闲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购物、住宿、餐饮、泊车、娱乐、信用卡服务以及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这些都有可能会影响游客对环京津旅游带的出行选择,应予完善。

另外,严格管理旅游市场秩序,严禁违规违纪的不文明现象发生,增加游客的满意度,为环首都经济圈的旅游形象增加美誉度,吸引潜在游客。不仅要通过游客的良好口碑宣传旅游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现代先进的传媒手段进行宣传扩大知名度。经过长期的积累、完善、改进,确立固定而适合的环首都经济圈的旅游形象,形成品牌。

(2)建立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

以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定位和受众分析为基础,从环首都经济圈旅游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中抽取隐藏性旅游形象,将抽取出的旅游形象符号化,并应用到旅游地名称、旅游地标徽、旅游地标准字体、旅游地形象代表、旅游地吉祥物、旅游地纪念品、旅游交通工具、旅游地人形象、旅游企业形象中,创造生动而别具特色、鲜明而强烈的感知形象。从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和形象标志标区三个方面展开设计。其中,以旅游者最先到达旅游目的地的边界出入口、机场区、火车站区、高速公路收费站等作为第一印象区;以旅游者离开目的地时最后与目的地接触的地点,如,最后一个旅游观光点、新开发的景区、旅游者离开目的地的边界区作为最后印象区;以环首都经济圈最具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重点旅游区和主要发展景区作为形象标志区。

(3)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数字化系统

在旅游形象数字化研究方面,通过抽取环首都经济圈旅游景区特有的视听觉元素,如历史沿革、风俗风貌、地理环境、民间传说、名家趣事等,提炼出形式化符号,引入景区数字化形象系统的设计中,构建数字化、风格化的旅游形象推广系统。在传统旅游营销服务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数字旅游营销服务和旅行形象推广研究,并制定设计方案。

二、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的数字化传播分析

作为向游客传达景区环境信息的数字化传播系统,能够迅速快捷地将景区的文化氛围和旅游形象传播给游客、不受地域、时间、地点的局限,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介带来的传播范围小、速度慢等问题。旅游形象的数字化传播已经成为展现景区文化特色、推广景区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对景区内容进行宣传,建立景区景点数据库,方便游客检索使用,用最短的时间制定最合理的游览线路,既经济又尽兴;利用计算机对景点的内容进行数字化,使游者不仅能通过计算机来了解景区相关景点的人文历史、地理特征、民间传说、轶闻趣事等,甚至通过短片动画等数字多媒体形式进行深入了解,游戏互动等,构建良好规范的现代化风景名胜区行业形象。

(一)明确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数字化传播的意义

(1)实现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的升级和转型

河北环首都经济圈的建立,是河北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契机。塑造鲜明的环首都休闲旅游目的地形象,加强河北休闲旅游品牌号召力,可以加快实现河北旅游的升级和转型。

(2)提升数字化传播的软实力。数字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只关注技术而忽略人文软环境的层面上。增加数字化传播的人文内涵,塑造景区旅游的鲜明形象,提高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数字化传达的有效性,也将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

(二)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数字化传播的实施策略

(1)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进行数字传播系统的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和预期目标的确定;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国家和地方旅游景区管理的相关要求,确定环首都经济圈景区旅游形象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采取的方法,构建旅游景区旅游形象数字化传播的方案。

(2)通过发现和整理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旅游景区的特征元素,甄别出代表性符号,将其归类,并抽象化,得出在数字化环境中可用的资源。然后,运用环境导视系统设计的原理,从核心标识、公共系统标识、数字效果的表现、人文关怀的传达等方面构建数字化、多元化、风格化的数字传播形象。

(3)依据CiS设计的理论,构建旅游景区数字化传播系统的共性符号体系、景区数字标志系统、景区活动策划、旅游产品策划、景区虚拟游并做案例示范设计。

(4)环首都经济圈数字化传播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数字化的风格特征应当融入时代特征。设计的时候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加强数字化传播的使用周期。

(5)通过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条例,结合数字化信息的特点,构建旅游景区数字化导视系统的评估和管理体系。该体系尊重各景区的个性特征和区域差异性,评估方法坚持多样性、多角度,提供定性评估、长期性评估、过程性评估等多元评价体系,使评估结果能够促进旅游形象数字化建设。

(三)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数字化传播的引导职能

环首都经济圈的总体战略构想是“13县1圈4区6基地”,即划定13个县建成一个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在该地区内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4个园区。同时,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六个大型基地。北京在将资源向河北溢出时,旅游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偏离“原生态”的途径而助推环首都地区旅游业的风格,一味追求“先进”的旅游环境。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数字化传播应当避免与北京一体化的传播策略,相反,在正确的环首都经济圈旅游形象定位的指引下,完善旅游环境的同时,应注重保留河北环首都经济圈县域旅游特色,通过数字化传播技术引导游客旅游消费,帮助游客体会景区的乐趣基础上认识旅游价值,避免抹掉应有的本色,追求人为的精进。

三、结语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7

符号通常指携带信息的文字、声音、图像、语言等,是人类社会沟通、交流、传承信息的工具,是信息传播的最基本要素。符号需通过编码和解码才能在信源与信宿之间传递信息,当编码解码不协调一致或不在同一套规则体系内进行、不能使传受双方产生共同的含义时,传播就会出现障碍。传播活动双方只有对这些符号具有足够相同的理解,才能完成信息传播活动。数字图书馆拥有的海量资源,大都是由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符号组成,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符号和读者用户之间建立最适合的解码程序,向公众传播信息做到有趣、有用、有理,使科学信息由抽象的概念逻辑符号体系转换为形象生动的大众语言,是对传播者理解科学的深度与驾驭语言能力的挑战[2]。通道通常以图书、期刊、报纸、会议、网络、音频视频、电子数据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信息传递交流的手段和工具,是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传播活动只有拥有通道,才能达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目的。阻碍信息传播、降低传播效率的通道故障有:通道单一、通道间接、通道狭窄、技术落后等。2008年11月开通的欧洲数字图书馆,当天即因访问量过大而数度瘫痪,即是传播通道狭窄、技术落后的表现。公权与私权是一对矛盾,此二者的冲突一直为法学家、社会政治学家所关注。著作权人网络传播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数字图书馆的公权力行使出现了尴尬,在保护了著作权的同时,也减缓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区域数字图书馆各成员馆间通过一定的契约和规章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必须科学地制约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区域数字图书馆的顺利运行必须考量联盟和政府之间、联盟和数字供应商之间、联盟和读者之间、联盟和著作权人之间以及各成员馆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3]。利益协调失衡,就会产生传播障碍。信息内容是传播活动的核心要素,传播的目的就是要把特定的内容传递给特定的受众,期望他们的理解和接受,因而传播内容不同,传播效果也将不同。信息传播链中各个位置的人们都拥有着各自的认知范围,在一个相通、相同或相似的认知范围内进行信息传播,避免传播内容的分歧,才能实现信息分享,否则,信息会传而不通[4]。信息内容的偏向、失真、高度的专业性等,都可能成为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障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活动更多地体现出了互动性。传、受双方的地位越来越平等。接受者会积极地在个人心理、价值观念支配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对信息加以选择利用,只有当信息符合社会需要,即符合人们的心理及价值观念等需要的时候,信息才可能被接纳,被传播。如果传播内容所展示的图画与信息接受者的期望值差异较大,则信息无法被接受,障碍也会由此而生。因此,用户研究工作是区域数字图书馆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一环。计算机网络技术牵引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方向,它们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技术推进”原理在这里体现得非常充分。但相较于传统的文献保管与阅读方式,数字图书馆在信息的储存传播上,多了一个技术层面,复杂的计算机技术和各类操作平台的应用,在提高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的同时,又使信息传播多了几分间接性和脆弱性。加之各类数据库往往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和软件平台,技术规范、数据标准不一,各种限制、保护措施众多,技术环境复杂也导致图书馆联盟共享环境复杂,资源组织、资源管理、资源工作运行成本高,引发人文与技术的对抗。当然,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困难并不完全来自于信息传播障碍,在联盟运作机制、资源建设方案、服务运行方式的模式设计中,来自其他方面的障碍也应该统筹解决。

以“行业主导,行政辅助”之思想设计联盟运作机制

1突出联盟的独立性

区域数字图书馆是一种较高级形态的图书馆联盟。虽然图书馆联盟多种多样,但这些联盟在资源、服务、政策的统一和紧密程度上有较大差异;定义不清、任务不明、运转低效的情况大量存在;有的还只是名义上的联盟,对共建共享的理解还非常肤浅。我们建议用以下几个标准来确认联盟的有效性:机构独立。应该有统一的目标政策、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财务。资源共建。应该在联盟内用统一的方法步骤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服务统一。应该使用相同的技术,拥有统一的检索平台,所有用户在所有成员馆应该得到同一的资源等等[5]。必须让联盟能够独立自主地运转,把“行业主导”、“专家治馆”放在第一位,要突破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及模式对联盟建设形成的束缚。一个具有良好体制的联盟是减少信息传播障碍的基础。

2建立信息管理委员会

数字图书馆联盟互相连接的纽带应该是业务而不是行政。所以,行政权主导必须让位于行业主导。我国的行政区各区域之间是相对封闭的,其运行体系自成一体,各行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区域的开放性和行政区的封闭性之间产生的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政区之间的联系,调整管理方式,构建新型府际竟和关系,才能实现共同发展[6]。通过行政权协调来改变原有的各行业系统间的行政权力分割配置状态,从而实现资源在整个区域的优化配置在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可以考虑将权力让渡给一个独立组织[7],比如建立“信息管理委员会”,将区域内不同行业、系统、组织、单位的信息资源建设保障职能,统一归并到这个委员会[8],然后,以“信息管理委员会”来管理本地区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这样才可能避免各自为政,联盟松散,自由发展的混乱局面。

3适应联盟生存环境

现有体制下许多“事业单位”的运转弊端很多,人浮于事、得过且过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可悲的是往往还没有人因此而在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上遭受损失。所以,主动地去创新图书馆服务、提升图书馆工作水平,不是许多干部愿意去做的,因为不做是没有负面评价的。这是技术层面无法解决而又必须面对的制度,也是联盟生存最根本的障碍。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并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部门、政策层面更关心的是能直接提升经济指标、能快速提高政绩的社会事务。信息支撑虽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对政绩的提升效应并不明显,就如同学校教育对国家民族发展一样,很难看到直接的和快速的效益[9]。所以,本区域内科技、教育、文化、财政等部门的共同利益,比如是否可提升形象、是否获领导认同等等都构成了区域数字图书馆生存环境的影响因素。认识并适应联盟的生存环境,认准政府的“服务功能”,紧紧抓住“行业主导,行政辅助”这一符合专业发展规律的建设原则,才可能促成政府以正确的姿态服务于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使区域政策朝着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发展。

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之思想指导资源建设

1高视点宽视野下的资源规划

资源规划总体上应遵循计划大于市场原则,辅之以市场补充原则。在和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对接后,以区域内类似“信息管理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为领导,对本区域产学研所需信息支撑作一个系统的规划,做好体系、体例上的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的资源建设规划,统一经费,统一购买或统一组织建设,各联盟成员不参与成品数据库的引进工作,将主要精力用于提出特色库建设的申请和分配给本馆的数字资源的维护。要强化这个机构的专业色彩和服务作用,弱化其行政属性,绝对防止其演化为行政性机构。市场补充原则应用于特色资源建设。“信息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资源规划需求,根据成员馆的专业特色、技术实力,要求并协助成员馆建设某一特色数据库;各成员馆也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建设某一种特色数据库,但应报“信息管理委员会”批准,以避免重复建设或选题不当[10]。还有一种办法是依靠行业协会建立相关平台和数据库,由行业协会来建设并运行部分平台和数据库效果好于由政府或单个企业来建设运行。政府可通过资金扶持、信息共享来支持行业协会建设本行业数据库[11]。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原则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才可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目标缺失,混论无序的状况,实现信息内容与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契合。

2强调资源建设的专业性

以“计划为主”进行资源建设,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前瞻性和大局感;专业性可保证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资源建设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对学科分野、学科发展的认识,包括对各类资源的甄别分辨,包括对各学科的通识,包括对用户群的深度研究,包括对数字产品的全方位理解等等。现行体制、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工作,几乎已经沦落为“买东西”、“买产品”,实在是资源建设工作的悲哀。资源建设工作应做到“目标专业、思维专业、方法专业、效果专业”,依据计划循序渐进,把建设和使用紧密结合,这样才可能将传播符号的繁复、信息内容庞杂带来的传播障碍减少,使用户受益。

3与数字资源生产商的共生

数字资源供应商和区域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满足纷繁复杂的读者需求而提供有价值的数字资源。供应商应当加强与图书馆的联系,了解其用户需求,在产品的特色、多样与高品质上下工夫,致力于开发更优秀的产品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反过来,区域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不能过分倚重数字产品供应商。如果联盟建设越来越好,区域越来越大,供应商的潜在用户就会越来越少,数字资源生产商会实行策略调整,资源供应可能出现衰竭,图书馆会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区域数字图书馆应以资源建设的计划为“脑”,以生产商的技术实力为“手”,按照资源建设计划循序渐进,合作开发适合自己读者群的特色数据库,这样才可避免资源建设处于被动和随意状态。

以“面向大众,关注小众”之思想构建服务运行方式

1以服务的普适性公共性为基础

普适性、公共性就是要实现全社会对信息的平等获取,就是要实现服务的公开、平等、免费。区域数字图书馆具有自己独立的数字门户,可实现一站式检索,它实现了资源和服务的整体性重构[12],几乎所有服务都体现在其平台门户上。但也有一些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规范性不够,没有统一指标,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种类呈现出五花八门、难易杂陈的状态。门户对图书馆工作内容体现的充分程度差异很大,折射出图书馆建设者、管理者对图书馆工作认识上的较大差别[13]。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使区域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混乱。很多数字图书馆都是受ip地址限制的围墙式封闭馆模式。这并不是技术无法解决,而是数据供应商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限定性条款。但数字资源使用恰恰有随时随地的优势,无疑这种限制不利于资源共享,它降低了数字资源的传播扩散优势。打破这种禁锢,使资源开放,是建设者努力的方向。在更大范围内解除ip限制,在用户认证、并发用户数、ip限制等方面都遵从开放、平等、普适、免费原则,降低门槛,少设限制和壁垒,才可能体现服务的普世性与公共性,才可能削弱经济因素对信息传播造成的障碍,实现人民大众信息公共获取权。

2以提供深层次多样化信息服务为方向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环三发展;数字城市;数字福建;信息;对接

[作者简介]王晋强,中共宁德市委党校高级讲师,福建福安355000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9-0021-03

2010年是全面贯彻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的第一年。福建省根据当前的实际把“数字福建”融入了海西建设的整体布局,提出了2010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继续推进便民服务项目建设,继续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增强“数字福建”服务海西建设的支撑能力。宁德作为海西建设东北翼中心城市,如何在先试、先行中对接“数字福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环三发展”与“数字福建”对接的重要意义

宁德所辖的环三都澳区域是福建省对接“两洲”的桥头堡,2008年9月30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的{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明晰丁宁德发展定位为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宁德地处东南沿海,其南与省会福州市相连,北与浙江省温州相接,东与台湾隔海相望;所辖的环三都澳区域是我国黄金海岸的中段,北连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因此,“环三发展”在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进一步“延伸两翼、对接两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这一视角解读,“环三发展”与“数字福建”对接,关系着海西战略全局。而“环三发展”的自身定位是“全面溶人海西经济区,建设宁德新兴滨海港口城市”。要溶人海西经济区就必须与“数字福建”对接,因为“数字福建”的提出不是单纯信息、通信和网络(简称iCF)技术的应用,更多是从福建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考虑,它在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改变政府管理模式,建立服务型政府;推动城市管理变革,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显现出巨大作用。为此,新兴滨海港口城市的建设要与海西建设同步,要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那么建设“数字城市”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把iC了看作推动城市变革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如果我们不注重自身发展与其对接,那么环三都澳区域将被边缘化,有可能成为信息孤岛。

二、宁德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差距及其现状

2000年10月,福建省提出建设“数字福建”的重大战略举措以来,按照国家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经过近10年的努力,省会城市福州、经济特区厦门以及泉州等经济发达地区,通过“数字福建”战略的实施,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政府和经济管理的各个层次上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初步显示了“数字福建”支撑服务海西发展的能力和效应。

毋庸讳言,环三区域的“数字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尚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近几年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虽有显著发展,但由于基础条件差、资金不足、思想重视不够等原因,离“数字福建”的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的进展缓慢,区域内9个县(市)水平参差不齐;政府、企业互联互通刚刚起步,城市信息平台尚未形成;网络社会、网络社区和数字城市综合性应用基本上是空白。例如,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率先在宁德的开通,大大加快了环三区域的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但仍存在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采集点不足,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不强等,从而影响了信息的稳定性、准确性、权威性,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另外,信息传输网络不够畅通,甚至开而不通,信息覆盖面也不够广,信息传输在乡级到农户之间形成梗阻,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运行成效大打折扣。相比,福建省去年12月启动的省级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了51个部门619项审批事项网上申报、办理,在审批时限乎均缩短40%的情况下,按时办结率达到99%;同时,一批重点数字化建设项目取得突破,省社会保障卡及医疗就诊一卡通正式开通;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通过了验收;全省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161万户率先在发达地区完成;省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在今年3月份建成。可见宁德与省会城市以及厦、漳、泉等发达地区差距明显。

因此,必须正视差距,把“数字城市”理念融入“环三发展”整体布局,认真落实福建省提出的2010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根据宁德的实际,进行科学规划、细化其实施方案,制定符合宁德市情的工作要点,探讨“环三发展”与“数字福建”的对接途径。

三、把握机遇,积极推动“环三发展”与“数字福建”对接

第一,更新观念,主动融入“数字福建”建设。目前人们对“数字城市”的理解比较肤浅,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和部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推动“数字城市”建设上态度欠主动,在项目建设上存在应付的思想。因此,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引人数字城市的发展是从根本上建立新型的城市数字化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的新思想,强化社会各行为主体的信息化意识。首先,政府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数字城市营造良好发展的软环境。其次,紧紧抓住福建省委、省政府支持“环三发展”的良好机遇,充分认识公共信息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宁德信息化建设,主动融人“数字福建”建设。最后,充分利用“数字福建”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和省级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成果,共享省级数据中心平台资源和借鉴发达地区数字城市建设的经验等有利条件,加大投入,加快配套设施的建设,尽快实现与省级已建成的基础性工程和惠民利民重大项目对接,为推进“环三发展”与“数字福建”的全面对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外成功实践表明,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的主体是政府,只有政府才能担当起提供公共通讯设施、建立共享信息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职责。由于诸多原因,宁德市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相对薄弱,因此,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加快相关政策的制定、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为实现信息资源有序管理和运行、开发与应用提供政策支撑和组织保障。其次,积极组织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研制、开发信息产品,

适时推出适应宁德实际的项目。再次,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信息化是高技术、高投入的产业,资金紧缺是经济欠发达的宁德地区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财政的投入比例,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做到统筹安排、全局规划、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突破宁德资金缺乏的瓶颈,可试行信息化服务外包。开展应用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外包试点,推进市直信息中心整合,依托宁德电信、移动等公司为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外包服务。拓宽信息化资金筹措渠道,鼓励和引导有资质的企业、社会机构参与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或提供运行维护服务。在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政府要注重协调各部门、企业和社会力量,使之形成合力,避免重复建设,整合信息资源,降低应用成本。

第三,抓住电子政务建设这一核心,推进环三区域9个县(市)的电子政务应用。电子政务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是转变政府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平台。为此,要加快建设县(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统一安装部署政务信息目录系统;通过现有政府网站整合和管理,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应用;要不断适应“环三发展”对政务工作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拓展市级网上审批平台应用领域,深化部门业务系统的应用,推进宁德民生项目与省重点项目的对接。借助福建省率先在宁德建立农村小额贷款服务短信平台试验,适时在全省农村推广的契机,及时总结该服务平台建设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加快其他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电子政务发展。通过电子政务的应用带动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应用项目建设。

第四,立足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并举。数据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目前宁德的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一是基础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客观上形成了众多分散的、异构的、相互封闭的“信息孤岛”,导致信息难以有效共享;二是基于传统行业管理组织模式,虽然条条、块块的信息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信息服务机制还未理顺,部门分割、信息封锁,形成人为的信息短缺,各自占有信息不愿共享;三是网络体系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原因,诸多部门或单位的信息数据库之间尚未真正实现互联互通,由于传输渠道不畅,造成信息无法共享;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能力有限,开发力度不足。长期积累的大量传统纸质信息尚未数字化,使本地丰富的数据资源无法进人数据库,现有数据的采集缺乏规范和科学方法,不少信息质量不高,甚至交叉重复不仅影响了信息使用的效果,而且造成了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

要改变上述状况,必须立足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并举。一是要强制统一数据标准规范,这样不仅方便单位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且有利于与省级数据平台的对接。二是要从体制上理顺信息服务机制,打破部门的条块分割,形成共享共建,共建共享的良好机制。三是要从硬件上统一技术规范,在网络体系建设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单位、部门、政府、企业、社会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四是加快传统纸质信息的数字化和当前地方动态数据的采集入库,这应作为宁德数据库建设的重点。地方数据属于原始资源,有很高的使用率和可用性,是地方政府决策的基础。五是充分利用市场化、产业化的手段开发信息资源,试行谁开发谁收益的模式,加快宁德的数据库建设,丰富信息资源,

第五,因地制宜,注重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才、资金、技术、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宁德作为海西东北翼中心港口新兴城市,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科技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实力不足,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因此,“数字城市”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地制定适合宁德发展的方案。要循序渐进,克服盲目跟进,杜绝追求政绩、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的劳民伤财工程。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研究符合宁德信息化建设的切人点,探索与宁德经济社会实际相适应的发展路子。为此,一是在国家和“数字福建”的总体构架下统一宁德“数字城市”规划标准,以利于“环三发展”和“数字福建”在宏观层面上的对接。二是做好it类人才的引进和储备工作。宁德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难度大,要有一定的优惠措施和政策倾斜。要有计划地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收专业人才,同时通过培训和进修提高现有信息人才的素质,做好it类人才的储备工作。三是在数字工程的发展目标定位上要有前瞻性,特别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起点要高,舍得投入,避免若干年后被淘汰造成浪费。四是在数字城市系统的构建上必须满足开放性、易拓展性、可重用性、可动态适应性,给“环三发展”和“数字福建”的逐步对接留有充足的动态空间,为宁德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数字城市”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随着相关技术体系的日益成熟,以及“环三发展”和“数字福建”的逐步对接,信息化将在宁德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减害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三都澳区城发展规划(2008―2020)[Z],

[2]陈军,等,对我国数字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地理信息世界,2006,(5),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9

【关键词】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经验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3-01

一、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加大投入。

1.成立省、市、区(县)三级领导机构,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院和学校相应成立工作小组,加强对本地区域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统一领导与协调管理。

2.各级政府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纳入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将其作为地方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和惠民行动来进行规划和实施。

3.省、市、区(县)各级财政加大对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投入,街道(乡、镇)落实相应配套资金,确保设备设施、课程资源建设和数字化学习组织开展与表彰奖励的支出需要。

(二)充分利用政策和项目资源打造数字化学习网络和平台。

市、区(县)通过参加或承担教育部“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国家重点科技支撑项目“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点以及“全国城乡社区数字化学习示范基地”等项目,充分利用中央及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的政策扶持;利用国家相关配套资金支持以及中央电大等高等院校在网络技术、网络服务和网络学习资源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结合自有资源和资金进行区域网络改造升级,积极引进远程教育管理平台和资源,建立适合自身需求的社区教育网站。

(三)改进服务,满足需求,建立社区数字化教育与学习的管理与师资队伍。

市(区)社区学院及市电大加强对街道(乡、镇)社区学校数字化学习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服务,加强网络安全与用户管理指导及对网站(中心)管理、技术、教学人员的培训。大力建设适应数字化教学要求的、相对稳定的管理与师资队伍。

二、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市(区、乡)数字化建设规划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建立统一的标准,确定统一的目标,协调建设步伐,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把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全部注意力和行动力都集中到为改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而构筑公共数字化平台上来。

(二)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体制机制,完善网络体系。

采取“区域统一规划,分区分级管理,资源共建共享,试点先试先行”的工作思路,建立“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以电视大学为龙头,以社区学院为骨干,以社区学校为基础”的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市社区大学、区社区学院、市民学校、教学点的四级网络体系。

(三)采取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配套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和适度引进市场运作机制方式解决资金投入问题。

在资金使用上,根据当地社区学习的实际需要,根据数字化学习覆盖区域大小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力求达到最优性价比。

(四)促进和实现本地区域内同类学习网站之间“一卡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各市、区(县)目前都有很多可供数字化学习的网站,应该探索通过“一卡通”等方式让居民用最简便的方法共享这些网站的学习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目前除沈阳、大连、鞍山等部分市(区)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了与本地区其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相关平台整合融通外,辽宁省部分城市、区(县)的学习资源有效共享和交互还没有完全实现,因此,应该加强部门沟通和协作,破除和解决与此有关的体制、机制和利益上的障碍,有效整合本地网之间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

(五)加强基地建设和项目研究。

省、市、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社区教育单位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地方组织的数字化社区建设试点和实验研究项目,并给予政策扶持和必要的资金配套,鼓励其结合本地实际,总结经验,探索模式,促进和带动本区域和全省社区教育数字化更快更好发展。

(六)充分开放和利用各类教育资源。

在各级政府主导协调下,社区教育机构和单位应与辖区内的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积极沟通合作,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例如,各级各类学校应主动积极地提供现有机房等资源为所在区域居民的数字化学习提供条件。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10

中国创新增长新动能

作者:马化腾

数字经济已经占到中国GDp的30.6%,带来280万新增就业人口,占中国年新增就业人数的21%。毋庸置疑,数字经济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视为撬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动力。

中国通过短短几年的时间普及了移动支付,跨越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信用卡时代。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可以做到无须依赖poS机,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日常交易的绝大部分需求。

过去两年“互联网+”在中国落地生根。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o2o(线上到线下)等领域中直接贴近消费者的环节,“互联网+”已经成为工具,或是改变着和用户的交互方式,或是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改变只是开始。就像“互联网+医疗”,绝不仅限于用手机挂号、打通医保支付这么简单。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会重塑各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经济推动了共享经济在更多领域的融入。物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通过数字交互完成分离。租用带来的便利,使得整体社会资源得到最佳利用和最大节约。

数字经济也在用科技构建凝聚社会的基础要素――信任。数字时代以前所未有的低成本、可记录、实时可查询等优势,为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构建数字信用。得益于数字信用,我们可以采购远在千里之外的各种物品,放心地搭乘陌生人的顺风车,方便快捷地得到金融借贷服务。

数字经济造就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最好时代。中国互联网企业生于草莽,长于丛林,成就了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尽相同的生态。去中心化的发展让数字连接下沉为基础设施,进而使得生态体系中的各个主体得以自发式高速成长。

数字经济接下来最值得期待的是与制造业的融合。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经济增长的脊梁。数字经济在贴近用户侧采用轻量级、小步快跑、高速迭代的发展模式,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应当有更加系统的规划,从顶层设计开始改变,由需求引发供给,通过云、大数据、柔性制造,让生产资料得到效率最佳的配置,真正让数据提升效率、爆发力量。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数字经济不仅仅能提高不发达地区的经济产出,更重要的是能为不发达地区的人们带来种种改变的可能。数字连接之下,即便身处最偏远地区,也能够无差异、无区别地得到和一线城市同样的优质内容,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教育、医疗、交易等最必需的信息,以更合理的价格卖出他们的农产品。这一点,对全球不发达国家很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