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十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十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3:4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篇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把握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教与学的特点,探索一种更容易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的教学法,体验式教学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因此值得借鉴和应用。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精神,以及中共湖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卫生厅、共青团湖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湘高工委发[2005]5号)的文件精神。要求高校教育紧密与社会教育接轨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把握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不断研究教与学的特点,探索一种更容易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的教学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大难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各高校普遍开设的时间并不长,绝大部分情况下也是以知识的传播为主,课堂教学中教师单向灌输的多,学生主动学习的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状态尚未大面积形成。其实,心理健康也是一种能力,其形成和发展需要通过对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迁移和整合,因此角色体验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把握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不断研究教与学的特点,探索一种更容易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的教学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研究。

一、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企业的“体验式管理培训法”早已在社会上广泛运用,培训的对象是从业人员或预备从业人员,关注的是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或态度,主要传授与实际工作联系密切,能够在特定环境中加以运用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企业在实施“体验式”培训过程中,除了进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的培训外,更多的是让学员通过各种体验方法进行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献身精神、人际沟通等技能素质,注重人的长远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研究证实:“一个成年人通过阅读的信息可学习到10%;听到的信息可学到15%;而体验过的知识却能学习到80%。”如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合理移植企业培训中的“体验式”培训模式,可否强化身心健康的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合理移植将会给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带来以下转变:学生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拓展自我素质”转变;教学内容将由“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向“身心素质的训练”转变;教学中心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方式将由“单纯课堂讲授”向“多种方法并用”转变;教学重点将由“注重课程本身”向“注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转变。

此外,由于“体验式”教学更加重视学生个体特性,还具有以下优势:

1、针对性强

众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一些别出心裁的游戏、无领导讨论、“文件筐”处理等方式培训企业的员工,这些培训都是通过先让受培训者体验,后进行质疑点评,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从效果来看,这种培训法由于能重视受培训者的感受,立足“体验”,且按照不同模块进行,将使“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具针对性:

2、更显人性化

企业培训提倡小型团队进行自我探讨,引导其主动进行自我素质的完善,其中非常重视个体的个性及情绪。在“体验式”培训中,培训师鼓励学员将自己的疑惑及感受与其他学员分享,培训师选择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参照企业的“体验式”教学,采用“工作坊”和团队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从中进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感悟、去体验,想方设法去营造学生尽情体验的环境,更好地顾及不同的个体,让每一个学员都能参与进来,使教育更具人性化。

3、更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这些本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4、更符合高职特色

企业需要新进员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团队,高职院校则根据企业需求、针对个体和形势要求设计适合被教育者的教学内容,而“体验式”教学中,相应的增加团队合作素质、职业挫折感调节等适应新形式的内容。企业“体验式”培训中出色的企业文化、团队精神、跨文化沟通、献身精神等培训的理念、内容、模式、方法,都可以被心理健康教育课所吸收。

三、运用的注意事项

1、要采用规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通常如下:

导入:通过热身和破冰游戏学生讨论个人和课程班学习职业素质的目的;解释什么是“体验式”教学;

体验:要求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活动,由学生自发主动承担小组的领导位置,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取一些领导、组织的经验;

解决问题和建立信任:课程内容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得到“体验”,在小组已经获得了较多的经验和信任之后,可以逐渐加大游戏的难度和复杂性;

反省:在结束游戏后,教师帮助学生对刚刚在游戏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反省;

总结:在下课前,小组讨论从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悟,并讨论如何将这些收获应用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

2、设计有效游戏

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因此,要避免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热闹,为体验而体验的形式主义,要避免无效体验,教师应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设计和选择不同的游戏。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是否有兴趣;操作起来是否过于复杂;占用的时间是否过多;游戏的发展是否能够控制;对场地和各类条件要求是否过于苛刻等等,给每个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满足感。

3、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安全

应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的体验,在引导学生体验时,既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无体验式的被动接受知识,又要避免盲目追求形式参与、表面参与而学生体验不深的倾向,同时,还要在整个课程中保证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安全,特别是素质拓展的游戏,涉及到一些体能性的活动内容,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照顾好自己,同时也要照顾好别人。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篇2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43-0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涵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通过开展符合心理学原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活动,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主观感受和内心的体验,从而实现学生心理素质优化和发展的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标准

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生理和社会角色特征,综合近几年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进行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人际关系和谐。在今天的大学,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孤僻、刻薄,行为偏激,人际关系不和谐。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谐的大学生应该有协作精神,集体意识。

(2)有健全的人格。大学生应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习、工作、生活乐观积极,有自己的思想、见解,思考问题角度合理,行为方式适中。

(3)情绪稳定。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幻想、幻觉、焦虑、忧郁,不能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长期不健康就可能形成强迫症,严重的产生精神分裂。

(4)能适应各种竞争。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社会协调一致。

(5)符合年龄特征和性别特征。在人的一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同时,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相应的性别角色特征。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必须符合其相应的年龄特点和性别特征。

(6)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时代特点,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志坚强,明事理,懂知行。

3.重要性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认真研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切实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社会环境影响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想交织并存,现在信息社会使得各种思想快速传播,如网络论坛上低级、庸俗的信息;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一些负面新闻报道过多,忽视了此类新闻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

改革开放在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随之改变,大学生不再是生活在圣洁的象牙塔里面,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良风气无时不刻都在考验着他们。由于制度的缺失,使得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对大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2.教育方式医学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以解决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疾病为己任,因而出现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心理教育工作者大多着眼于“问题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如抑郁、焦虑、恐惧、适应不良、学习困难等等。把教育的对象局限在少数犯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学生身上,进行的是防范性教育,对人的发展性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工作方法以临床心理医生为主的人员配备、坐堂接诊式,药物治疗式的治病方法等等,这种医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3.教育途径课程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现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强的课程,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许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采用专业学科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只注重系统性,而忽略了其实用性,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实际教育收效甚微,这种课程化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师资队伍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构成中以心理学、德育、医务工作者以及党团干部为主,而心理学、医疗工作者仅占少数,大多数是由德育工作者以及党团干部兼职。许多德育工作者以及党团干部仅仅参加了短期培训,专业理论水平不高,缺乏经验,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当做政治工作来抓,在实际工作中,力不从心,收效甚微。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是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弘扬先进文化,改良社会风气,主流媒体要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气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改良社会风气。社会还应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当今的大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社会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社会也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去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正视他们的不足,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

网络上低级、腐朽、庸俗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净化网络信息,在鼓励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依法加强各类网站的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走出心理健康教育误区

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必须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充分理解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区别以及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区别,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将全体学生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以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为主要环节和渠道,结合课内和课外、咨询与自救、教育和指导,对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予心理指导,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行为进行治疗和矫正。其次,大学生必须从观念上破除轻视心理素质发展的这种错误的认识,不能一味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分数,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成长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相对稳定的,业务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培养壮大这支队伍。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教师既要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又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入脑入心管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常态化,提高教学水平。

4.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件复杂而系统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各个层次的教育管理人员的参与,也需要教师的积极投入,因此需要构建学校、院系、班级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层次的教育与管理单位,院系作为中观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单位,而班级是微观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单位。在学校、院系、班级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各自需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和相应的联络人员,学校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领导与教师负责,院系有大学生心理辅导员负责、班级建立班级心理委员,让学校、院系、班级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又是一个整体,共同负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并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此用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民心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南京财经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立项编号DJ201223

参考文献:

[1]乌英嘎.班主任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许岱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第3期

[3]王春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河南科技,2011.02下

[4]安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年6月

[5]韩晓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二期

[6]杨立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效实施的几点思考[J]科技文化,2012年1月号上旬

[7]黄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月

[8]陈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例[J]科技文化,2012年1月号下旬

[9]徐晓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J]健康教育,2012年第1期

[10]李国金.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月

[11]赵亮.班主任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文教资料,2011年3月号上旬刊

[12]孙嵬,黄俊鹏.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西部,2011年06期

[13]王敬国.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世纪桥,2011年第3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既是其形成良好习惯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又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更是成长成才的重要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大学生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和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学生离开了家庭开始独自生活和学习,来自日常生活的苦恼,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与矛盾,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即将毕业进入社会而产生的就业压力等都会随之而来。因此,大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稳定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人们工作、生活发生了变化,节奏加快,各种心理压力增大。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更大,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高职院校不得不更加关心、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形成健康心理的一门课程,具有群体性、竞争性、娱乐性、外显性等特点。大学生在体育课实践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有益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并付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为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分析体育运动本身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一、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的影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对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开展针对性强,有目的的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体育健身意识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与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已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学校体育锻炼活动能使大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参加体育锻炼所获得的情绪体验是一种理想的内部情绪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能非常认真地投入到运动中,并在活动过程中产生兴趣,得到享受,这是人们在学习、工作、交往中所无法得到的情绪状态。比如:力量运动要使人消耗大量的精力和集中注意力,这就可减少人情绪上的负担和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其他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2.学校体育锻炼活动能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对自尊产生积极影响。“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人格的形成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活动可使人的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肌肉力量、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格呈现正相关。

3.学校体育锻炼活动能促进大学生学习认知能力的提高。体育的每一项运动都要求运动者对外界事物作出准确迅速的判断与感知,从而快速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技术动作的完成,长期进行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感知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更加灵活和敏捷。

4.学校体育锻炼活动能协调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随着经济的发达、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愈来愈多的大学生感觉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而体育活动则是一种很好的增加大学生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他们在同一活动项目中共同锻炼、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彼此了解,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5.学校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大学生的心理疾病。随着学习任务的加大和就业形式的严峻,焦虑和抑郁成为大学生遇到的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有研究表明,一次性活动和长期的身体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特质性抑郁,又可降低状态性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又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有氧练习(低强度、长时间)和无氧练习(高强度、短时间)均可降低抑郁,体育锻炼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抑郁。体育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它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中挖掘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从而有目的地“改善和调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其适应繁重的学习生活及来自各方的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健康人格,为成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使大学生缓解心理矛盾、消除忧郁和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调节心理状况,维持心理平衡。

二、高职院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指导思想与新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参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在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我国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对体育学科的新要求。

1.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应该是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理性和良好的情商。而受到生活节奏加快、升学压力增加、社会竞争力加大等因素所导致的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现象说明我国大学生健康水平有所下降,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障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中设置了心理健康学习领域。这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和谐地融入体育课堂中,挖掘并充分发挥体育对人的独特教育作用,协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水平,提高运动技能,保持情感与身体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培养出更多顺应时展的新型人才。现代高校的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这门课程以身体锻炼和健康行为实践为主要特征,是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2.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学的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把学生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健康的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要做好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拥有先进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懂得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具有先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观,将增进心理健康贯穿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始末;必须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青年中期,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同时,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有较高的期望,对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训练的实践表明,接受过专门心理素质训练的学生比未接受专门训练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有明显的改善。心理素质培养要融入体育教学中,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学生的参与,既普及心理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又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素质训练,并与体育和健康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做到因势利导、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可操作性强。

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向健康教育转变,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从而正确地引导教师和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现代大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用之才。对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模式进行研究,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全面性,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核心和宗旨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二是实效性,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只是手段。因此,教育者更多的任务是引导,而不是灌输;三是整合性,体育教育与体育中的健康教育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应将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四是立体性,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体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每一环节。

总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我们不仅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去分析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更要注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大学生在校期间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冠寰,林琳.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负效应[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程晓龙.浅谈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9,(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175-02

技工学校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应正确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锲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同时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生的心理活动对体育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解决学生心理障碍对体育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障碍解决会促进教学进程的加快,最终会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一、心理健康与体育

心里是指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而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1、认知与体育的关系

认知,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获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在技工学校,有些学生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影响学习效果。从而不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不知道早操能使大脑消除残存的睡眠抑制,为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准备;体育课、课外锻炼和课间操可以使因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情感与体育的关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告诉我们,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如作了一件即使非常平常的事情,也会感到愉悦、高兴,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然而只有当学生有良好的情操,开阔心胸,有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在参加各种运动项目中,才能感受到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3、意志与体育的关系

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自觉性实质行动的目的性,与盲目性相对立。果断性是指能适时作出决定并加以执行,与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相悖。坚韧、顽强也是意志的重要内容。指导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培养学生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契而不舍、勇于拼搏的精神,则是体育健康教育的充分体现。而学生的意志健康了,也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所帮助。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表现为身体是健康心理的载体,良好体制是健康心理的表现。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个体,才能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控制力和坚定的信心及勇敢果断、坚定刚毅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成为推动他们进行各种体育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发他们自觉进行体育运动和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在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确保体育运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1、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作用

学生体育教学已被认为是调节情绪、塑造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教学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心里问题的学生对体育课会表现出过分的冷淡或发疯的锻炼,心里健康教育会帮助学生正确参与体育教学,从而正确进行专业课的学习。(2)体育教学是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可以调治某些心理问题,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是有很大的帮助。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改变体育教育的方法。而体育课教学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身体活动中,通过练习法、游戏法和矫正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因而他们的心理活动、个性、爱好、意志品质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能充分的表露出来,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程,还会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健康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目前,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重点已从单纯调查趋向干预。心里健康专家认为当前针对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方式主要有:(1)心理辅导可分为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2)加强素质教育;(3)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净化社会风气。一个人的成长是个复杂的过程,离不开学校教育,也不可忽视家庭、社会的影响。因此,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教育,变学校的“孤军作战”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合作战”,发挥“1+1>3”的综合教育效应,,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有效的维持心理健康。研究认为,对学生实施系统的心理自我保健教育干预措施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或减少不良心理的发生。通过对学生心理机能的调节,使其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技工学校的学生素质相对差一些,他们一方面不好好学习,另一方面认为上体育课就是玩,在上课时情绪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参与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体现现代健康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决不是全部。体育教学毕竟是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假如我们片面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而忽视身体锻炼,那不仅使体育教学脱离“体育”属性,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心理教育也会因此失去载体而毫无意义。

结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不能互相取代;又互为基础,互相补充,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教学实际,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程,还会提高教学效率,对之后的体育教学消除心理障碍打好铺垫,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后,会使他有一个乐观、积极进取、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学起动作技术就更快,课程进度加快,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西安市工业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车宏生,丁钢等主编.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贾齐.健康与体育关系之我见[J].体育与科学,2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篇5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自我教育;资源整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由高校设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机构承担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和工作思路,对推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分两部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矫正性心理咨询与辅导。前者针对全体学生,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学生积极发展,防患于未然。后者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需要专业心理学教师负责以恢复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高校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占主导地位[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发展性原则[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优化个性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完善人格。该目标的实现依托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心理状态良好的大学生,教育内容是学习与成才、恋爱与人际、求职与就业等成长发展性内容。然而,由于教育理念和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偏重以个体咨询与辅导为主的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首先要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回归,以学生为本,关注全体学生心理潜能的发挥,培养积极的归属感、责任感与获得幸福感的能力与品质,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其次要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注重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赖于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3],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势必会陷入片面化和孤立化的境地,必须发动广大教师才可以达到效果[4],即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整个学科教育中,除了通过心理学教师开设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与讲座外,其他学科的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心理健康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教工、班主任、辅导员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角色的转变

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专、兼职教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可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5]。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里的心理和行为科学家,是心理辅导员和咨询员,还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的实践者与发展者[6]。在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具备三重身份:心理学研究人员、心理咨询师和高校教师。研究人员的角色要求其运用心理学理论设计一系列调查、实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要求其承担高校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其开设相关的选修、必修课及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

目前,高校逐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队伍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中对二级、三级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是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培训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是心理培训师,培训对象包括:教师、辅导员、心理委员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岗位教师的主要角色将转变为培训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专业指导者,心理咨询与辅导、危机干预之外的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逐渐转移给二级、三级队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随着专职心理教师角色的转变,也要逐步加强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具有专业化、发展性和助人成长的特性[7]。

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丰富化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设置主要依据以下两方面: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传授那些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对大学生的成长有帮助,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知识和技能。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健康概述、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交往心理、恋爱与性、择业心理、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8]。大学阶段学生容易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学习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时间管理、人际关系、恋爱与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网络沉溺等[9]。除了将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外,还应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传达一些积极关注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的理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个人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这也是全员育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体现。

4.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内容是对应的。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开展的,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必修、选修课和讲座是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目前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该方式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发展心理学家沙因认为,成年早期(也就是大学生所处的发展时期)的认知发展处于实现阶段(achievingstage),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其智力实现有关职业、家庭、社会贡献等长期目标,不再以收集资料为主,而转向了实用主义[10]。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则是将实际的应用情境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目前,团体心理培训、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读书月、情景剧大赛、心理沙龙等)、学生社团等方式,学生的体验度相对较高,效果较好,但参与其中的学生数量还是有限的。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还应以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情况为基础。多数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宿舍,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上。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学生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也是考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指标。一方面,各高校可以依据校情,在宿舍区域设置心理聊天室、心理宣泄室、读书室,各院系辅导员也可定期入住学生宿舍,悉心关注学生生活动态,另一方面,借助网络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网络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博客、微博、心理小贴士、心理美文征集、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专题论坛、社会热点心理解析等,使学生在学习之余,也能够有机会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教育指人们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教育原则和规范,自觉自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施加影响的过程。自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能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我鼓励、自我控制[11]。心理的自我完善和提高也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只有树立自我保健意识,才会主动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主动调节自我,消化吸收各种来源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此基础上,也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自助组织,建立班级朋辈互助小组。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心理困扰时,首先会选择向朋友倾诉(79.8%),其次是向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倾诉,选择向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倾诉的仅占3.2%[12]。朋辈互助的优势是心理委员或心理保健员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空间距离近,最能直接体验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心理问题,能够比较及时地化解学生遇到的实际学习和生活问题[13]。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在助人的同时,也在实现自我价值,积累成功体验,还是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学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这样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才能够覆盖全体学生,达到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6.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

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正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来自学业、人际关系、情感、经济上的压力时常困扰着大学生,其社会支持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水平[14]。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1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配合,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可能局限于校园内。首先,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只有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其重要性,才会积极主动配合参与。利用高校广播、校报、校刊和其他社会传媒资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其次,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营造全员育人的校园氛围,调动全校教工的积极性,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次,寻求社会的支持与理解,加强与其他高校、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医院的合作,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如,各学校定期举办案例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督导学习共同提高,与红十字会等组织保持联系,加强交流协作,与医院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参与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救治。最后,家庭是学生成长的起点,也是影响学生终生的社会因子,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会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整体氛围。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明确要求各高校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因此,各高校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小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倡导发展性教育模式.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5.

[2]吴先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

[3]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辅导及其对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5.

[4]张洪英,卢继英,高宝莹.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期待及其实现.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28(1):70-72.

[5]唐月芬.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问题研究的新思路.传承,2010,(30):142-144.

[6]杨贵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专职教师的角色定位.学术论坛探索,2008:179-180.

[7]马惠霞,吴捷.对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情况的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220-222.

[8]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9]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罗伯特·费尔德曼著,苏彦杰等译.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504-544.

[11]叶玉清,单常艳,肖文学.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研究.辽宁工学院学报.9,(1),2007:92-94.

[12]张伟,骆小阳.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现状尴尬[n].中国青年报,2005-08-03,(7).

[13]崔建华,张学诚.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11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篇6

健康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干预过程。高校作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最好、时机最佳的教育场所,其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健康教育人才的责任。在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能向大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还能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意识环境提供健康氛围。1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教育对象的绝对主体,他们的体质形态、生理和心理状态、意志品质、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都略显不成熟,特别是遇到挫败等心理冲突时,难以自我调适。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1.1高校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内容不全面

由于我国高校健康教育起步晚,经验不足,在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上尚未形成比较稳定的科学体系。目前,以郑州市为例,高校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或读本中所设定的几个专题来实施。《体育与健康》主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运动兴趣,通过体育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大学生心理健康》其目标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这些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限,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材内容上如何把握尺度与深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心理应急、情绪障碍、负面生活自我调适能力等问题上尚有待研究。

1.2缺乏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经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现有专门的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健康教育课程的需要。不少高校都是由校保健医生、心理学教师或体育教师兼任。其中多数任课教师未经专门培训,他们对心理健康、营养和常见病防治等知识都相对了解甚少。虽然高校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知识水平比较高,但在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有所欠缺。因此,不专业的教育师资所讲授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健康教育的各项任务。

1.3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必须教学相长。在传统教学中,常见到一些教师只采用单一呆板的填鸭式、灌输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这样既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学成为单向传递活动,使得多数学生的健康行为明显滞后于健康意识,知识和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1.4健康教育的学科价值不受重视

目前,多数高校管理者及教育者们只把健康教育当作一门选修课或一堂讲座来对待,或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体育教育的扩展内容加以讨论和处理,并得不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这种作法势必会导致健康教育大环境的营造和对高校健康教育的学科定位出现偏差,使健康教育学科边缘化。

1.5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方案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检验课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过程及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优化教学过程,并对被评价对象和模式作出某种证明。[2]从当前高校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来看,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理论课的兴趣并不高,再加上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目标,使得他们不认真对待,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构建系统的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2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

2.1注重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

优化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必须重视健康教育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联系,掌握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建立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突出应用性的健康教育优化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健康发展规律,掌握其心理特征、行为态度及健康问题的表现、种类、形成原因等,有效的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设计、执行和评价。在教学方法上要贯彻一系列教与学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健康研究、健康咨询与治疗多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系统,使大学生健康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能更好的相互协调配合,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显著地改善健康教育效果。

2.2注重网络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对教育教学中获得的信息量不可小觑。大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已远远超出课本教授。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今天,网络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潜能。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加强网络多媒体参与,建立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专门网站,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和学习平台,并通过网络插入图片、视频,相关网站链接等,对课程教学内容做一补充和延伸,增加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知识的信息量。网络多媒体参与模式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情境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反馈讲评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高校健康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学。

2.3注重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目前,高校宣传途径多种多样,要想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课程,有效的信息宣传渠道必不可少。除了在校园醒目部分张贴宣传画,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手机短信、讲座等宣传健康知识以外,还要真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真实走进大学生校园生活,盲目的宣传可能会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效性。为此,下面优选了几种信息传播形式:(1)通过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对该课程重点推荐,并在学生会议上动员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课程;(2)医疗、教学、心理、体育、学生管理等多部门合作,安排系列讲座,卫生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3)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环境的规章制度,如寝室熄灯时间、电脑房关闭时间等,转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4)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辅导员参与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得到实际利益,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健康教育课程中来。

2.4注重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

高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只一味的停留在课堂教育掌握的健康知识上,还应该对其有实践要求,并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来达成培养目标。如,行为指导:通过教育指导,帮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社会教学实践能来发展、解决健康问题;健康咨询:大学生与咨询人员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集中讨论某一健康促进活动的活动方针。注重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使大学生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健康效应以及控制危险行为对健康的益处。让大学生自觉的对健康教育计划加以设计与实施,提高大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2.5注重建立大一新生的心理档案

大一新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对新环境不适应,加上生活阅历较单纯,心身发育尚未成熟,在心理调节、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意识、学习方式方法上都需要帮助指导。这就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查测试及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再加上大一新生与成人及高年级学生相比,可塑性更强,健康教育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通过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并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指导他们形成自学、自我保健、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的任何阶段、任何情况都能都有良好的健康意识,以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3构建高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篇7

聋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分析

国外,Luetke—Stahlman(1991)等指出,听力损伤可能会损害幼儿在社会、情绪和语言上的发展,即使是中等听力损伤的儿童也可能在与同伴交往和建立友谊方面遇到困难(郑裴和马伟娜,2008).[5]Schlesinger(1976)、Levine(1986)、Greenberg(1993)均认为: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基本表现为固执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控制、易冲动性、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易受他人暗示等.[6-8]由此可见聋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iqbalandHall(1991)研究显示,[9]会说话前致聋的聋人因为心理障碍长期住院的比例为20.3/1,000,比因为精神疾病长期住院的比例高得多.这表明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聋生的生活质量.国内,戴梅竟等(1990)以南京市133名聋哑学校的男女学生为调查对象,[10]对智力、人格和情绪反应进行调查研究,指出聋哑学生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学生,从聋哑学生与正常学生人格度群体结构分析发现,聋哑学生p型(精神质型)和内向稳定型比例比正常学生高,聋哑学生的SDS(抑郁量表)、SaS(焦虑量表)的标准分均高于正常学生.可见,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普通学生多,需要针对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适合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王玲凤(2004)对浙江省聋哑学校156名聋学生采用自我概念量表和mHt进行调查,研究显示7-9年级聋学生的自我概念,除了在行为因子上呈现下降趋势外,其余因子和自我概念总分均不存在年级差异,自我概念对7-9岁聋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11]陶新华等(2007)使用SCL-90调查显示,[12]聋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及正常学生,在总分以及躯体症状、焦虑担忧、抑郁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学生.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测量显示聋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要高于正常学生,采用学习动机量表测量显示聋生的成就动机也高于正常学生,而面对压力,他们的行为应对方式却较多退缩性.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采用SCL-90调查[3]、王美玲和陈国宏(2010)使用mHt调查,[13]均显示聋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还有对聋生认知水平(智力与学习能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思维发展、心理旋转能力与心理投影能力、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发展、推理能力、语言发展)和人格的研究.[5]

目前对聋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采用SCL-90、mHt量表进行测量分析后与普通儿童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陈光华、孙崇勇、王玲凤、王美玲、林于萍、马宏斌).此外还有采用中文健康问卷(陶新华等2007)[12]、中学生自卑心理自我检测问卷(林于萍2000)[14]、儿童自我概念量表(王玲凤2004)[11]、自我效能量表(马宏斌2008)[15]等,对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或将量表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还有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林于萍(2000)[14]、王美玲和陈国宏(2010)[13]的调查均显示,聋女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聋男童低.综上,调查结果一致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普通儿童低,聋生除了在社会支持上获得的社会支持、成就动机较普通儿童高,在自卑、自我效能等方面均较普通儿童低.但各研究的调查结果有不同之处,如陶新华等(2007)[12]、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3]均采用SCL-90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的阳性因子不同.主要原因是所选取的调查对象不同,不同学校的聋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同.另一原因是调查时间不同.从1990年到2010年,20年间聋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而使调查结果不同.此外,聋生做问卷需要手语翻译老师,而手语翻译老师的不同对调查结果的干扰很大,也会影响调查结果.目前聋生仍存在较普通学生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对聋生投入较普通学生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满足其特殊需求,提高聋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状况及其分析

国外,Hindley(2005)的研究显示有效的早期交流(使用口语或英式手语)及对聋生父母的支持能预防许多心理健康问题.[16]在国外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发展性辅导模式、“辅导-目的”模式、辅导-心理教育模式、辅导-全员服务模式.[17]国内,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中,刘德芳(2003)指出聋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8]其次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再次是建立心理辅导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后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注重家长的辅导与培训.郝振军(2005)探讨了团体辅导在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19]苏州市盲聋学校注重教师培训、校园环境和设施的建设、家长培训,为聋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特色的人文环境有画信(绘画和写信)、双语(中挪聋教育双语实验项目)、网络(QQ、blog、e-mail).[20]在教育实践中,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对沈阳市某聋校47名聋生进行第二课堂的教育干预,[3]结果显示第二课堂对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马宏斌(2008)对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200名学生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通过高校体育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主要的干预手段为采用聋人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同班教育、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成立社团组织开展社区服务、采用多媒体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等.[15]此外,近年来,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在逐年增多.如,王芳(2008)[21]和韩秀美(2008)[2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徐丽茹(2005)[23]、马宏霞(2005)[24]、史斌艳(2007)[25]、柴丽娟(2008)[26]、蒋春芳(2009)[27]分别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形体训练、体育、地理、数学及活动课中.

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从本世纪开始,研究并不多.已有的研究显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研究中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增加了各特殊教育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选择范围.其中,较有特色的是苏州市盲聋学校的画信(绘画和写信)、双语(中挪聋教育双语实验项目)、网络(QQ、blog、e-mail).[20]聋生虽然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不如普通学生,但仍可以在语言的书写能力上寻求进步,甚至赶超普通学生.研究也显示,目前国内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特殊学校中进行,聋生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社区几乎没有为聋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种模式:心理课程、心理训练、环境感染、学科渗透,均已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在对普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提出的六结合式:坚持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量相结合、心理辅导教学与行为矫正训练相结合、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相结合、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习策略指导与心理素质优化训练相结合、立足本校大胆创新和对外交流协作相结合,[17]均可以运用到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为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p#分页标题#e#

研究进展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由论辩型到开始出现实验型.从鲍红安(2000)提出要重视聋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如何针对聋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8]到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对第二课堂的教育干预,[3]实验型研究开始在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出现.实验研究可以揭示自变量———心理健康教育、因变量———聋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随着实验型研究的出现,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更为深入.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评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指导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转变为将方法实际运用到聋生的教育教学中.如:顾瑞华(2009)介绍了苏州市的盲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0]特殊教育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外,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从2005年马宏霞的《体育教育促进高校聋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培养研究》开始,近几年的研究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中.2008年,何侃等编写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出版,使得特殊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了专业参考书籍,以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更多聋人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了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助于聋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聋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证明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提升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有效.但近两年的调查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仍较普通学生低,仍存在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原因分析如下.政府及社会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资源仍不够.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21.1万人,听力残疾2.9万人.“先要吃饱才能吃好”,我国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学校进行,但部分聋生无法接受正常学校教育,也就无法接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只有提高聋童的入学率,才能提高聋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部分聋生能享受政府与社会提供的充足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整体水平提升不明显.沿海城市的聋校教学环境、设施较中西部城市先进,而各省城聋校又较乡镇聋校教学环境、设施优良.这必然导致不同地区的聋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而使其心理健康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部分提升,但整体提升不明显.普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聋生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所提升.自1908年心理健康运动兴起以来,我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资源也在逐渐增多,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有所提升,所以聋生心理健康水平虽有所提升,但相对于普通学生仍较低.

研究展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网格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6.075

ConstructionofaGridSystemofmentalHealtheducationto

enhance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educationLevel

LiURixia,wUXia,SUntong

(oceanUniversityofChina,Qingdao,Shandong266003)

abstractnowadays,anincreasingnumberofcollegestudentsarebeingtroubledwithpsychologicalproblems.thisthesis,basedontheauthor'sworkingexperiences,analyzesthecausesofcurrentpsychologicalproblemsandputsforwardalatticedcollegepsychologicaleducationmodelthatincludesestablishingacomprehensivepsychologicaleducationcoursesystem,perfectingthelevel-basedpsychologicaleducationsystemandcallingforahigherspendingoncreatingtheatmosphereoffullparticipationincollegepsychologicaleducatingtoimprovethestatusandlevelofcollegepsychologicaleducation.

Keywords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education;system;lattice

大学生是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期的特殊群体,他们生理发展渐趋成熟但心理却未达到真正成熟。①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和谐校园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样的形势下,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健康的人格。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案例和有关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以期改善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建立更加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自伤现象屡有发生,据各大高校新生心理测评数据显示:大一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数的8%左右,且该数据有上升趋势。笔者以国内某大学学生为对象做了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人数98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60人;研究生48人,本科生50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心理很健康的学生比例占31.6%,认为自己心理比较健康的占62.2%,83.7%的受访学生承认曾受到心理问题困扰,而在调查人群中,对于“你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哪里”的问题,67.3%的学生选择了人际交往压力,59.2%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压力,72.5%的学生选择了情感问题,80.6%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35.7%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原因,43.9%的学生选择了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20.4%的学生认为如果身边的朋友存在心理问题自己会受到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的求助主动性较差。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掌握工作的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

自2001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国各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心理教育工作体系和平台的整体构建,以及专业化心理咨询师队伍、心理辅导员队伍,学生骨干队伍等多维工作力量的发展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通过开设各种讲座、建设心理健康网站等形式系统预防,综合服务,精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但目前国内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研究依旧存在“短板”,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主体力量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客体缺少参与热情等。调查显示,只有24.5%的学生明确表示遇到心理问题时会主动求助,60.2%的学生仅表示可能会求助,其他学生均表示不会求助。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从根源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向专业化、普及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3构建网格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这种情况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缺失与不足需要我们正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付出努力,改善现状。笔者认为:构建网格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网格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横向建立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纵向完善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面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氛围。

3.1横向建立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年来,高校普遍开设心理学范畴公共限选课。以某大学为例,开设的社会心理学、恋爱与婚姻等心理学相关课程均受到在校生的普遍欢迎,每学期选课均为爆满。笔者调查显示:约86.7%的学生上过或想上心理健康类的课程,76.5%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知识类的课程列为大学必修课,69.39%的学生获取心理学知识的途径是看书或上网获得信息,只有3.06%的学生表示自己曾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涵盖“在我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提供参考意见”、“解答一些思想问题”、“介绍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介绍和开放校内外资源”、“在我难以自我控制时给予警醒”等内容。这充分说明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极大地信赖感和期望值。

而现状是,高校当前开设的心理学限选课、不定期的心理学讲座等课堂容量无法完全满足全体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且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具有随机性、长期性等特点。只有通过设置横向到边的心理学课程,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让心理学知识长期、稳定的伴随大学生的成长。心理学课程体系建设应注意根据学生年级从低到高依次实施通识教育、活动教育、专题教育及提升教育,以增强知识层面与学生需求的匹配度。同时,还要加大对心理学课程师资力量的建设,满足课程讲授的需求。

通过专业化的授课,学生可以系统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能正确看待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消除对心理学的陌生感,增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信任度。而系统的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可使大学生在需要心理自助或心理帮扶时能及时有效的做出正确判断并付诸正确的行为,达到既能自助也能助人的效果,更能较大的改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3.2纵向完善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问题有不同层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大区别。有明显抑郁、自杀等倾向的个案需要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从专业角度介入,由具体事件引发的偶然性心理障碍也许只需要同龄人的开导帮助。调查显示,当面临压力或烦心事时,67.34%的学生愿意向朋友诉说,41.83%的学生愿意选择自己认识或了解的老师进行心理咨询,58.17%的学生愿意选择完全不认识的老师或专家进行求助。而有65.3%的学生明确表示当自己遇到心理问题时不会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因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具有不同层次的制度、团队和载体,纵向设置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纵向的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具有专职教师,并具备临床心理治疗的实践经验以及从事心理专业教学研究的能力,总体掌握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整体规划和安排心理工作;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状况等了解较多,应当具备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作为兼职心理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交往、适应和发展等方面面临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并具有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应急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班级和宿舍层面应设有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并做好对他们的培训教育,重视他们的作用,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助机制,通过开展朋辈互助、同伴教育,建立心理工作一线的监督和预警机制,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控制心理危机的发展。②

纵向分层的工作体系,为学校动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现状创造了多渠道的空间和途径,也为大学生寻求心理帮扶提供了最顺畅最人性化的渠道,为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3.3加大投入力度,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氛围

尽管大多数高校均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我国心理学研究和教育整体起步较晚,目前其在校园中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在不愿意求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中,25.76%是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隐私,34.84%是因为不知道心理咨询中心的联系方式和预约方式,还有39.4是因为不相信心理咨询可以解决问题。此外,35.71%的学生不知道“525”的含义,只有29.59%的学生参加过心理活动,50%的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宣传了解中心的办公地点和联系方式,但仍有38.78%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健康求助要求,因此不关注也不知道心理咨询中心的联系方式。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缺乏信任,有些甚至完全不知心理学是什么,更不能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氛围营造。加强对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心理学素养,尤其不可忽视对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导师的心理学教育。学校同时应重视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的作用,并依托他们,以充分开展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心理活动为载体,提升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除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以外,还需要家长、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应当在做好校园内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争取更广阔的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个别沟通等方式多与学生家庭建立联系,让更多的人和机构关心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来,形成良性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机制,共同为大学生打造轻松、愉快的心理成长空间,让健康的心理伴随大学生成长成才。

注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但该时期,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群体。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学习、就业压力,让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躁、抑郁、挫折等心理健康问题。真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最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分为轻度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河北省曾对一些高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表明,20%-30%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障碍;0.8%-2%的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8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数据显示,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大学生比例基本稳定在6%左右。杭州市的调查研究发现,25.3%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大约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大学生体学、退学、自杀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统计,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总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一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数量、严重性和复杂性上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正是看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国开始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出台一些文件和政策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监狱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突进得到了改进,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课堂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通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形式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在局限于课堂说教,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微信等形式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片面化。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括积极和消极两种目标,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多以消极目标为主,关注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心理疾病、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教育矫正。但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对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个体品质的培养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症状,而对如何积极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知之甚少,导致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严重。普通高等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设置了学时、学分,教学内容依照教材开展,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应用性不强,无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目标相融合。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偏重治疗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大学生存在的消极心理行为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不重视心理健康防范性教育,导致治标不治本的现状出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偏差、心理学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程度不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积极心理学倡导对大学生积极心理潜能的挖掘和发展,反对消极的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反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事后处理和解决,倡导积极的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防范性教育让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1.更多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关注对大学生个体潜能的挖掘,这就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要仅仅注重存在心理健康疾病的大学生,而应该将每一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都包含在内。通过重视发展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信、乐观等来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过积极预防来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2.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来培养大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兴趣、增强满意度、激发大学生的爱心等,这些积极情绪体验最终会融入到大学生的血液之中,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知行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倡导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倡团体辅导、交互式的心理问题处理方式,认为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最具高效性,但也不否定个别咨询具有针对性的优势,认为只有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才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通过良好的人际支持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2):50-55.

[2]刘浩,熊奕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议[J].青少年研究,2008(1):76-79.

[3]李秀梅.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大学生情绪管理[J].青少年学刊,2015(2):19-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篇10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自主自助;自助仪;自助服务系统

记者:俞教授您好,您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自主自助,请您谈谈什么是自主自助?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自主自助?

俞国良:“自主”是指自己做主,“自助”是指自己动手为自己服务。我理解,自主自助实际上就是提供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教育,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

理由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行为问题,而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也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同样的挫折和失败对不同的人影响不一样,俗话说“冷暖自知”,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自主性和能动性,专注于通过教师教育来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是差强人意。

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常常把成年人的想法和思维强加在学生身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特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不满意。特别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是“90后”甚至“新世纪后”的青少年,非常强调张扬个性、独立性、自主性,他们通常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困惑和困难说给教师听,而更愿意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立足于自主自助,通过提供学生开展自助心理教育的途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心理健康自助和助人的教育目标。

理由二,开展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弥补目前中小学校心理教师师资不足、水平不高的窘境。200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有八成中小学校配备了心理教师,而这些心理教师中仅有三成是专职心理教师,七成是兼职心理教师。专职心理教师中,仅有一半的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可见,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配备尚不够完善,专业化水平不高,而兼职心理教师更是工作繁忙,时间精力有限,无法满足学校成千上万学生的各种心理需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中小学实施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此外,由于心理教师的编制、职称、工作量、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尚未妥善解决,致使心理教师专业发展艰难、生存境况不佳、队伍稳定性低,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得到保障。尤其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多,心理健康教育任务重,学校心理教师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开展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弥补学校心理教师师资不足、水平不高的窘境,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

理由三,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目前,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咨询(辅导)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两条主要途径。虽然各地中小学在不同程度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了心理咨询(辅导)室,但整体情况并不理想,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比较随意,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和使用不够规范。200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2.4%的学校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课时,62%的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每周开放10小时以内,平均每天开放2小时以内,也有个别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室不开放。可见,课程途径和咨询(辅导)途径由于缺乏制度保障,无法有效落到实处,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真做”、装门面、应付检查的现象。此外,课程途径和咨询(辅导)途径都离不开心理教师,受心理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制约。同时还对活动场所和咨询(辅导)室有一定的要求,受空间和硬件的限制,使得一些师资不足、教室紧张的学校难以开展起来。

开展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改进了以教师为主导、教室为阵地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学生自主教育模式,不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而且减轻了心理教师的工作负担,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让学生走进心理咨询(辅导)室接受心理教师的帮助,仍然让学生们备感压力,许多学生认为“求人不如自助”,在面对心理困惑和行为问题时更倾向于自己解决。因此开展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有了心理困惑和问题时,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调节、自我决策,最后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同时,学生在自主自助的基础上,还能够更好地实现同伴间的助人互助。

因此,开展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专业性,弥补了心理教师配备不足和专业性不高的缺憾,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是我国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俞国良:心理健康自助仪研发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有心理健康测评技术中的纸笔测验倾向,以及仅局限在实验室和心理学专业人士指导下才能进行测评,无法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以及采集个体心理健康动态数据的现状,为了让心理健康测评的形式能适应中国社会现阶段中小学生发展需要,而研制的一种基于自助模拟和自测模拟为主的心理健康自助服务系统。

心理健康自助仪(专利号:201010248399.7)以计算机硬件、内部配置、数据库和用户界面为支撑,以心理健康自助服务系统(著作权登记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237854号)为核心。其中,计算机硬件外形美观实用、易于维护,适合在学校校园、教学楼大厅、学生宿舍楼、体育馆、活动室、咨询室等场所摆放,全触摸显示屏。内部配置用以支持相关软件系统运行。数据库提供自助模拟的知识课件,自测模拟所需的各种量表以及综合评定和结论量化生成工具。用户界面以菜单、索引和指令帮助个体访问者通过计算机完成心理测验和咨询模拟等任务,充分实现系统的自助功能。

心理健康自助服务系统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自助模拟子系统、心理健康自测模拟子系统、心理健康综合评定子系统、家校互动教育系统以及数据采集子系统。其中,我们具有自助服务系统前三个子系统的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心理健康知识自助模拟子系统包括心理健康课程模拟或课件模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和阅读习惯,研制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或心理健康课件,旨在为心理教师提供电子教学素材,辅助心理教师制作课件,准备教案,也有助于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不同年龄阶段的自己。

心理健康自测模拟子系统包括心理健康自测模拟和心理咨询模拟,用于学生自测心理状况,并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进行记录、分析,有的放矢地对个体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心理健康综合评定子系统以及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并研制标准化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来评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最后确定该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指数,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心理健康自助服务系统可用于学校局域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版软件对学生进行团体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可以通过家校互动系统,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实现便捷的家校沟通,建立家校联合呵护培养计划。总的来说,心理健康自助服务系统从“学”“知”“评”“助”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可以形成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记者: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有何优点?其应用于中小学校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俞国良: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的推出,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中存在的四个难题:一是专业心理教师严重不足;二是学生需求与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在时间、场地等方面的矛盾;三是一旦学生在心理行为问题产生时,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无从认知而又不愿向心理教师或班主任袒露,错失帮助的最佳时机;四是在接受以心理教师为主导的测评时,往往受到心理紧张、伦理观念束缚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容易产生偏差。

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的显著优点在于:

第一,针对性强。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有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能有的放矢地提供心理健康自助评价服务。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可以自己动手选择自己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

第二,时效性强。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操作简单、便于自助,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要。心理健康知识自助模拟子系统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课程或心理健康课件;心理健康自测模拟子系统可以获得适合个体发展的心理自测及其结果,并根据自测结果提供“对症下药”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综合评定子系统更是对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作出了综合评定,有利于个体及时调适自我,达成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目标。

第三,时代性强。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借助高科技手段,与时俱进,把心理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富有信息化时代特征的电子工具,以电子文本的心理健康自助评价代替纸笔测验的心理健康测评,既体现重视个体主体价值的时代特征又操作简单方便,并能为个体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心理健康信息。

第四,普适性强。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不仅适合有专业师资的学校,也适用于师资不足,场地有限的学校,尤其对农村留守儿童聚集的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极大的帮助。该自助仪和自助服务系统操作简单,学生上手快,便于普及和推广应用。

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应用于中小学校有其独特的价值。首先,教育理念上突出自助原则,便于学生自我认识、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这个系统为学校提供了团体测评平台,从而使学校和家长便于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教育和帮助学生。同时,通过强调自助理念,解除学生因心理测试与其心理档案系统相关联所带来的顾虑和担心,鼓励学生放下包袱,提高他们自我成长的意识,积极地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其次,形式上更加新颖,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使用。自助系统可以用于校园网,打造另一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自助仪可以放置在教学楼、活动室、体育馆、学生宿舍楼等场所,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就能学到相关知识。通过这种形式,真正让学生无心理负担地去学习心理知识,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转贴于

再次,内容上更加有针对性,适合青少年在特定成长阶段的需要。其测量内容多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便于学生了解自己在特定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其发展性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辅导和帮助。所谓“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经过了权威专家鉴定。以中国心理学会会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为组长,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鉴定组认为:心理健康自助仪和心理健康自助服务系统,能正确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以电子文本的心理健康自助自测替代纸笔测验的心理健康自助评价,适应我国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能有效地提供心理健康知识,自助测量与综合评价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有价值的心理健康信息,对增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过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值得充分肯定并予以积极推荐。

记者:您提到您对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服务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见这是一项您及您的团队多年来心理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您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

俞国良:我从事了近二十年心理学研究,也有了一些成果。我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只有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相结合,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才能壮大其生命力。心理学能够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它才有多大前途,而社会的需要正是心理学发展的动力。相应地,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成果出新,也要回馈社会、回馈教育,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研成果的力量和社会的进步。

我们的科研成果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团队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十二所高校、科研机构的22名博士(其中4名教授和博导、8名副教授、4名博士后等)组成,他们均是我已毕业的学生,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自1996年来,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承担了一些部级项目,出版了一些专著,编写了一些教材及图书,发表了近百篇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如承担了五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庭资源对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学习不良儿童信息加工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矫正,学习不良儿童元认知机制研究,自我意识情绪:学习不良儿童的理解、效应和调节。五个教育部、财政部重点项目: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及其与家庭因素关系的研究,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学习不良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特点和机制研究,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矫正等。特别是研制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这两个量表经过多次测试、修订,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并建立了全国常模,科学性强,是我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测量领域的一点贡献。

自1998年来,我们出版了一些专著,如《创造力心理学》《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环境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前沿》《社会心理学经典导读》《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探微》《为中职服务的心理学探微》等。同时,我们还编写了一些教材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如心理自测文库10册、中学生心理热线丛书10册、课外心理6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4册、心理健康教育材料24册、学生素质教育千万个怎么办9册、创新课堂3册、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教师读本2册、心理健康学生读本24册、中职心理健康教材和教辅6册和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等。此外,我们也积极与地方合作,研发了一些地方教材,如1998年云南版、2003年江西版和2007年贵州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积极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政策和国家教材的制定、审定工作。我先后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主要执笔人,《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纲要》(2004年)编制专家组组长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2008年)编制组组长。从1999年开始,我先后参与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等国家课程标准的编制与教材的审定工作。

近20年来,我们不懈努力、孜孜以求,希望通过科研成果和实践工作为基础教育服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这也是我们作为心理工作者的心愿。

记者: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近二十年了,也参与了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工作,在您看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未来20年有怎样的前景?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20年,心理健康教育将可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都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中国科学院“2010~2020”我国学科发展战略报告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发展战略报告,以及教育部正在起草的“十二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中,心理健康领域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