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5:27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1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政治课;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增强适应时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党和政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向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如何充分发挥其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功能,进行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依据

1.理论联系实际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三个面向”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并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这“四个统一”与“一个重申”为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为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指明了途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原则的精辟论述。

2.理论联系实际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

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3.理论联系实际是时代与学生的需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意味着教育更新和重建,由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现代教育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状况,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民主教育和活的教育,必须按照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组织教学。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领导者杜威就提倡“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等等,其实这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只重知识理论的倾向,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改变目前思想政治课存的在学生轻视、厌学的状况,这就是一个根本的方法和途径,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联系学生关心的国内外大事,生动活泼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包含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国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有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该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在教学中要贯彻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这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要深入领会理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简明扼要讲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要深入领会这些理论,在宏观上首先要把握贯穿于教材中的中心线索,掌握了这条线索,才能领会教材的全部内容的精神实质,才能把握教材内容的本质的联系。例如:高三政治常识的主要线索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及各项重大政策等基本知识,它立足我国、着眼特色,以我国国家制度为核心,以民主建设为主线。其次,要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整体结构就是知识网络,只有掌握了这个“网”,才能熟悉知识纵横联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再次,要把握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在高等教材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全局在胸。

2.要切实把握实际

(1)把握方针大政及重大时事。对时事的学习,首先要立足于平时,养成习惯。通过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新闻联播录音录像,阅读《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半月谈》《时事》等报纸杂志,开展新闻大讨论或时事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使学生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素质。其次要抓住重大事件找准热点。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复杂多变,作为中学生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都把它掌握。

(2)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当今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改革开放形势的变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具有求实精神。但由于受自身因素的限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往往会以点概面或脱离现实地看待社会中敏感性、尖锐性的问题,并且展开所谓的“热点”讨论,往往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对此政治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定期展开“热点”问题大讨论。真理越辩越明,经过交流、讨论、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要科学指导实际

(1)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教育性、科学性。思想政治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必须充分发挥其在培育新人素质方面的作用,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科学性,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教材未能吃透,实际材料处理不当,而盲目联系实际,牵强附会,让学生怀疑理论的科学性或对实际问题的认识感到迷惘,从而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要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学生思想认识的疑惑点。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通常给人以抽象、深奥、单调枯燥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联系实际生活事例来说明观点,用观点来统帅材料。另外,实际生活中许多重大问题往往复杂,学生关键是要找准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理论联系实际还必须把握学生思想认识的疑惑点,即只有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才能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归宿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2

摘要:重点阐述了民航飞行大学生航空体育教学训练基本原则以及对五个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航空体育;教学训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

BasicprinciplesofStaminatrainingfortheStudentsmajoringinFlighttechnology

LiJin-huaSonGpei-shuang

(peDepartmentofBinzhouUniversity,Binzhou,Shandong,256603China)

abstract:thebasicprinciplesofstaminatrainingforthestudentsma-Joringinflighttechnologyismainlydiscussedinthispaper,andtheBasicrequirementsfortheseprinciplesarestatedsawell.

Keywords:staminatraining;basicprinciple;basicrequirements

强健的身体素质是飞行员的职业生命,是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质量、延长飞行寿命的物质基础。因此,做好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是达到强健的身体素质的关键。本研究根据飞行技术专业的客观要求,以及体能训练的内、外部规律。结合飞行学院学生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五条基本原则。愿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一、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原则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原则是指在教学和体能训练中,发展体能要以健康为前提,用有利于增进学生健康训练的措施,并且通过增进健康来提高学生体能和促进对飞行素质技能练习的掌握。

体能是人类赖以正常生活的物质基础和能力,健康是人们体能状况内在反映和良好活动效能的表现,二者都是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的基本物质保障[1]。因此,在体能和教学训练中,发展学生体能的同时必须牢牢把握健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贯彻运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全面理解和贯彻体能训练的目的。飞行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体能训练的指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内容与要求均应体现在训练目的之中,所以,这是贯彻本原则的根本。第二,训练中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要求学生在不怕苦、不怕累的基础上树立健康意识。只有自己意识到位,才会有自觉的健康行为。因此,教育和培养学生健康意识是落实健康原则的关键。第三,健康教育要贯穿于体能训练的全过程。健康意识的建立和行为的产生,不是几次训练课就能解决的,而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把健康教育融入发展体能训练中。体能训练中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有些项目训练如固滚、浪木、双杠等训练,要做好保护与帮助,

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再者,训练中严禁对抗激烈的训练,如足球等。确保训练项目、环境既符合训练要求,又符合健康、卫生要求。

二、贯彻终身体育意识原则

贯彻终身体育意识原则是指在教学和体能训练中,教材的选编以健身和娱乐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为主,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之养成自觉、自愿体育锻炼的习惯,并终身受益。

终身体育教育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是终身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的运用和扩展。学校体育应以培养学生成为终身体育学习者和锻炼者为终极目标。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的一生都要不断从事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成为终身体育的学习者和锻炼者。

贯彻终身体育意识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体能训练中,思想教育为先。生命在于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长飞行寿命,强健的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而强健的身体素质则是长期体育锻炼的结果,因此,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是达到此目标的内存动力。第二,体能训练要多选些健身和娱乐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娱乐性、趣味性是学生在体能训练中的调味品、强心剂。学生产生了兴趣,会自觉自愿地去完成体能训练任务,从而达到终身体育意识的自我养成。第三,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体育教育的全过程。要完成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目标,关键在于学校。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单靠学校体育、课程性教学是不够的,还应校内外结合,充分发挥课外体育、社会体育的感染力帮助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三、注重实效少而精原则

注重实效少而精原则是指教学和体能训练中,训练内容要有严格的科学性,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做到少而精。

训练内容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体能训练的要求任务来选定。讲究科学性、系统性、注重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相结合,培养飞行职业身体素质与全面身体素质相结合,区别主次、把握重点、循序渐进地选编教材,使之成为体能训练的指导性内容。

注重实效少而精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体能训练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针对飞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体能要求,科学、系统地选定训练内容。如飞行耐力跑可选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等跑的项目,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第二,体能训练要突出重点,针对性强。结合飞行专业学生身体素质要求,针对性的进行体能训练,如灵敏反应练习,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练习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这样才尽快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体能训练的要求,完成体能训练的任务。第三,体能训练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能情况选定内容。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能训练,这样才能做到安全训练,尽快提高体能。

四、现代体育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原则

现代体育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原则,是指吸取现代体育的新内容,根据飞行专业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在教学和体能训练中要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体能训练中应充分体现出培养和提高飞行学生必备的专项素质这个基本要求。与此同时要注意体能训练内容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一致性。训练中二者必须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能训练的任务。

现代体育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吸取现代体育的新内容,要根据飞行学院对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特点进行。所选现代体育的新内容,要适合飞行学生体能训练的要求。第二,体能训练所选内容应充分体现出培养和提高飞行学生必备的专项素质这个基本要求,同时也要遵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二者的结合更能体现出当代飞行员所应具备的高强素质。第三,体能训练所选内容要被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经过练习,效果好,效率高。学生的体能提高快,这是吸取现代体育的新内容应达到的效果。

五、育人的原则

育人的原则是指教学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使之成为技术、体能兼备,思想品德高尚的合格飞行员。

体能训练中要重视育人问题,结合训练内容进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心理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具有责任感、心理素质强的思想素质。

育人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如进行耐力训练时,要进行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教育,进行浪木训练时,要进行勇敢性、相互帮助等方面的教育等。第二,体能训练中进行教育时,要区别对待。针对有些学生来自大城市,家庭条件优越,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应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第三,体能训练中进行教育要有耐心、细心。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思想意识的形成,是长期的认识过程。因此,施教者必须有耐心、细心,只有这样,才能育好人。

总之,飞行技术专业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它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训练理论的发展,人员素质的提高,训练场地、器材的改善而得到不断完善[2]。在体能训练中,应经常总结成功的经验,及时吸取失败的教训。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训练原则,使之更加完善。以充分达到指导体能训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艾华著,当代中国军队的正规化训练[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8.

[2]沈志峰等,论军事体能训练基本原则[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39-41.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3

1.关于"办学特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它的含义。

从微观认识来看,"办学特色"可以认为是学校的教育特色。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把办学特色界定为: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特征和风格。或者可以概括为:一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所表现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但严格说来,学校的教育特色并不等同于"办学特色",因为虽然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的中心工作,但无论从内容和范围来看都不能与"学校特色"相提并论。

第二.从宏观认识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其阶级属性来看是属于社会主义教育范畴,因而才有了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规定和具体阐述。这种认识是站在高维度上看问题,把"学校特色"的概念理解得相当宽泛,并把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思想。

第三.从中观认识来看,把学校特色看做学校办学的特征和学校整体的风貌,因而可将"办学特色"界定为:学校在较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独特、稳定、优质、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这种从中观认识的"办学特色"的含义,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首先它是学校在思想观念、价值规范上的特色;二是学校在制度、模式、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三是学校在物质环境、校园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实际上它是一所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综合反映。

很显然,对"办学特色"这三种不同的认识,主要是由于认识倾向和责任归属不同而产生的。宏观认识立足于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发展基础教育的整体思路,其主要责任归属是教育行政部门;中观认识是从学校办学中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格出发的,其主要责任归属是学校的领导者;微观认识则从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的特征和风格出发,其主要责任归属为学校的教师。作为学校领导而言,要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的"办出各自的特色"的要求办好学校,固然应有宏观认识的指导,然而更多的是要从中观认识出发,并结合微观认识去界定"学校特色"(或"办学特色")因而,我们可以说"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果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多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办学特点,它是校长的办学意图和管理风格的体现,是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状况和教学特点的体现,也是影响学生个体特性的形成及学生群体特点的综合反映。只有这样认识"办学特色"才有助于我们按照《纲要》的要求,把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来。

2."素质教育"的概念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办学主张和运行机制,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价值取向,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当前教育界有许多不同的提法,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在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而言之:"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根据这一理解,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的教育:1)"主体性原则"即素质教育是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潜能的教育;2)"全局性原则"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非少数学生的教育;3)"全面性原则"即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片面、畸形的发展;4)"发展性原则"即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教育。

二.关于"办学特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弄清了上述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办学特色"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着既联系又区别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指导方针相同。无论是创建学校特色,还是推进素质教育,都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前提下,形成办学特色,推进素质教育;

2.遵循的规律相同。即两者都必须遵循教育的各种客观规律;

3.培养的目标相同。创建"特色学校"和推进"素质教育",都必须以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

4.实施的原则相同。即无论是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都必须执行主体性原则、全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然而,"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概念所强调的重点不同。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办学特色的提出主要是从各学校的差异为起点,强调的重点在显示学校的办学个性;

其次,概念涵盖的范围不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它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涉及社会思想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办学特色则是从学校的硬件设施和人文特点等软件出发,其概念涵盖的范围远远不及前者广泛;

第三.实施的主体不同。素质教育实施的主体,上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至每个学校的各科教师,都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而办学特色是从学校层面上提出的,因而其实施主体自然突出了学校领导的重要位置,作为学校的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校长,在形成学校特色的过程中起者主导性的作用;

第四.评价的标准不同。素质教育的评价是以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状况为基本内容,它着重考查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思想文化素质。而办学特色的评价则主要由学校独特的办学主题思想、教育行为方式和教育环境氛围三大要素构成。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4

关键词:德育;管理;原则;德育为先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101-02

一、准确理解坚持德育为先原则的含义

1.德育为先的内涵。强调德育为先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在1978年进一步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2001年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学校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以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多次要求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德育为先的理解应把握三点:德育为先是指德育在各育中最为重要,最重要不是说德育可以大于一切、冲击一切和代替一切,而是与其他各育相辅相成。德育为先是指在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素质是灵魂、是保证,在各种素质中是最重要的素质,育人必须首先重视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德育为先是指学校在确定办学指导思想和安排工作时,必须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在兼顾各育的同时优先保证德育需要,提高德育质量,争取最佳德育效果,为实施德育在人、财、物和时间上创造优先条件。

2坚持德育为先原则的含义。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德育管理者从事德育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衡量和检验德育管理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概括地说,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指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德育管理者必须体现德育为先,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德育首位,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是德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二,落实德育为先原则是德育管理者的重要职责;第三,要把坚持德育为先原则贯穿到德育管理的全过程,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处理好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进而提高德育质量,争取最佳德育效果。

二、充分认识坚持德育为先原则的必要性

1.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全面贯彻党的德育工作方针的需要。德育管理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德育管理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政党的意志和一定社会制度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特殊过程。我国宪法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首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从、邓小平、到都强调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在德育管理实际中,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贯彻党的德育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也是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重要保证。在建国五十多年的历程中,重视德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可见,在德育管理中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保持优良传统、发挥政治优势、培育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2.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提高德育管理有效性的需要。德育管理的基本功能是协调德育与学校其他工作关系、合理配置德育资源、增强德育的有效性。学校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多向的,德育是其中的需求之一。如何处理德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如何分配教育资源,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效果。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有利于增强德育管理者的责任感,增强德育工作者的自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合理配置德育资源,保证德育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倾向十分严重的今天,突出强调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对于保证德育对人财物和时间的需要,进而对提高德育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3.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树立正确的德育地位观的需要。德育的地位观是指教育工作者对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地位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有什么样的德育地位观就有什么样的德育态度,进而有相应的德育决策和德育行为。教育工作者的德育地位观问题是关系一所学校办学方向、学校形象、育人质量的大问题。要端正学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必须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德育地位观。目前,人们对德育地位的认识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地方、有些学校,抓考试分数一手硬,抓德育工作一手软,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在德育管理中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既是一种导向,也是一项有力措施,可以强化教育工作者的德育为先意识,健全落实德育为先的各项制度,形成德育为先的文化环境,从而增强教育工作者德育首位的思想,使德育为先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4.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提高学校整体素质的需要。提高学校整体素质是现代学校发展的综合目标。学校德育素质既是学校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又在学校素质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学校的其他素质具有导向、制约、激励和保证作用。可见,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与学校的发展后劲或发展前景有密切关系。领导重视德育,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就能带出一支责任心强、素质好、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就能真正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向;就能形成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武汉市崇仁路小学曾经是一所地处小巷深处的名不见经传的典型薄弱学校,但是老校长李文衡在1982年就确立了“以德立校”的办学宗旨,努力拓展德育新途径,带领学校走出困境。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改革发展,该校现已成为武汉市一所高质量的现代化的窗口学校,其办学经验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受到代表们的一致好评。

三、切实践行德育为先原则

1.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保证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德国哲学家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就是要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高度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把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把学生学会做人放在成长进步的首位。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照亮一切方面的光源。”在学生成人成才的人生目标中,讲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坚持德育为先,必然要求学校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智育等各育提供精神动力,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实现德、智、体、美各育之间的良性互动,保证智育及其他各育的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5

关键词:哲学思考;思想;素质教育;客观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峰回路转,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科技兴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国策。素质教育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政治思想保证。它的提出,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命运和前途有长远的决策性意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切实贯彻、全面实施。

一、素质教育的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就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性与必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内容与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统一,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并非易事。素质教育的形成,正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结果,它表明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识的深化。

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情,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研究国情,把国情作为我们办事情的出发点。研究国情的实质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如果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就必然脱离实际,也就是违背客观性原则。我们过去教育经历了许多曲折,很重要一条教训就是脱离国情。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怎样根据中国国情来发展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后来由于经验不足,也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有偏差,参与了应试教育的作用,曾多次出现急于求成的情况,影响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教育和质量。”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和1994年全教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理解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及其指示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来自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呢?我国的教育,是在旧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例,科技教育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只有对国情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正确性,并自觉地为之奋斗,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谈得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心血来潮想出来的,也不是自上而下传下来的,它是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形成的共识。它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它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是这个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之,认识素质教育的客观性,要十分重视对国情、省情、县情的研究,要反对本本主义和一切主观主义的东西,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完成,使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富于自觉性和创造精神。

二、素质教育的整体性

万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任何的诸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它们的有机统一形成事物的整体。如何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素质教育,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所必须的。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抽象的理论形式来反映我国教育实际的,从形式上看他是主观的,从内容看是客观的,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包括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论与大力支持。不了解其中各子系统的联系和关系,就不能把握其整体,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就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

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及其内部诸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完成这个任务,但必须努力去研究他、实践他,以期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素质教育协调而健康地向前发展。下面试从三个方面略加分析。

从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看,我们习惯把素质教育称为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它简明而形象地指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以其具体内容而论,它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和关系,要充分认识其整体性,必须做全面考察。素质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来的,它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13亿人口中实行的。它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它要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和需求,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纪律、学会审美,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上。由于思想是人们行动的先导,所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有质的不同。

可见,素质教育是由前提、保证、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手段、措施等构成整体。其中有几个具体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搞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了?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因此,考试是一种教育评估手段,不同点是素质教育把考试作为推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手段,所以素质教育不是要考试而要对考试进行改革,有效地利用考试这个手段。只要学校存在,考试就永远不会完结。

二是搞素质教育不是就要多搞活动?本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二者都应抓好,但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所以素质教育绝不等于活动教育。

三是是不是条件差的学校就不搞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办学指导思想,所以无论条件如何,都应该搞素质教育。

四是打牢基础与升学选拔是什么关系?应该明确,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只要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了,拔尖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

三、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曾经指出:“实践主义(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他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他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社会生活本性是实践的。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并依据社会的规律去改造社会,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主体客观化。素质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理论武器和战略举措。

然而,它毕竟是精神的东西,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素质教育的实践性,也内在地蕴涵在素质教育的内容中,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目标和紧迫任务,党和国家把素质作为关系到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问题提到了我们面前,所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遵循实践性原则,我们在实施教育进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三个要求”的内容。

遵循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我们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理论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是实践的前提,素质教育是符合我国教育实践的科学真理,在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目标指导的原则,因为目标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育媒体的选择和教育评价。二是整体优化原则,要从素质教育这个系统的整体出发,努力探求各要素功能的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三是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素质教育。

四是内启动原则,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启动学生的内因,点起他们内在因素,使其主动接受外因的积极影响,并转化生成为自己的“营养”,成为进步的内在动力。这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五是群体合作原则。在“教育社会化”的大教育观念指引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功能和社区教育的依托功能,构筑教育社会化体制,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6

一、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学研究认为,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客观基础。人的发展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阶段新质的出现,都作为下个阶段的基础而促成其在新的水平上生长,人的可教育性就是在不断提高基础水平的嬗变中体现出来的。因此,素质是一个人身心处在发展中的“基础条件”。个体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生理、心理两大基本要素,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身心既美且善”,还是现代社会提出的“个体和谐发展”,无一不认为个体素质结构包含身心两个基本方面。心理方面主要指受教育者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其外显形式表现为受教育者在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发展。为了使受教育者在身心两大素质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教育者则有必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就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因素,是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的结合物。而心理素质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使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个性的过程,它是指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各种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同时预防各种异常心理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而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的心理素质教育则无疑是促进受教育者迅速而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从这个角度讲,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人类自身的行为活动不外乎是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两个方面,生理活动的外显形式是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体育来求得发展;心理活动是内隐的,它可以直接表现为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现象,也可以通过道德行为、智慧行为、审美行为及劳动行为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都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途径。由此不难看出,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归根到底都是心理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发展既可以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得以实现,也可以通过对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直接训练来完成,后者往往更直接、更有效。因此,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最直接的方法。

二、当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是指导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指针,它既是对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也是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对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整体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原则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训练对象的全体性,亦即指心理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学生整体,把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二是指要把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注意各种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注重知、情、意、行与个性的协同发展,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和全面提高;三是将心理素质教育与其它形式的素质教育协调一致,使其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因为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打基础,而要提高全民素质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同时,素质不仅表现为个体素质,也表现为群体素质。因此,学生群体的精神风貌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

心理素质教育还应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合理的素质结构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构成素质结构的诸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从素质功能的整体效应来看,任何一个人的素质水平都是各个要素的综合性表现,既要重视素质自身的整体性,也要考虑构成整体素质教育的各个因素,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整个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都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的素质形成过程就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不断内化的过程,不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的调动,这个“内化”就不可能实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强调“内因”,因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不能不受原有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强调学生的主体,并不是要贬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但是,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和教育要求,都是外部的客观的东西。这些外部影响,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因素“吸收”,才能转化为主体的内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离开这一主体将使心理素质教育无的放矢,也会使教师的种种努力事倍功半。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效能的高低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从而不仅充分调动起教师的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会通过不断重复、参与各种训练等方式来自我培养、自我优化各种心理素质。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人的心理素质结构不断分化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心理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时,也重视其实践活动领域的扩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心理素质教育应着重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目的。

心理素质的水映着人的能力结构体系的特点,而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运用而形成的。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停留在心理知识的传授上,应更多地让学生在各种模拟的情境中活动,通过讨论练习、亲身体验、自我探索、自控训练等方式,扩大学生主动加入和参与的程度,使其在实践中提高心理素质。(四)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的“材”,是指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使每个学生按照不同条件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同其它教育一样,心理素质教育也必须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点因材施教。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年龄差异,二是学生的性格差异,三是学生的兴趣差异,四是学习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为一般认识能力的差异,即在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上,不同学生表现有不同特点;同时还表现为能力发展水平和表现早晚的差异,发展水平有超常、中常和低常之分,表现则有聪颖早慧、大器晚成之别。了解了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因材施教,使心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运作模式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要使其正常、高速地运转起来,既要有思想认识上的准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予以保证。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各有其功能与特点,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包括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大方面。

(一)集体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化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中的班集体既是提高教学效果、增进教学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机会,使其在这个集体中日益发展、成熟起来。在班集体中,可以使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关系,满足其归属、活动、自我发展的需要,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集体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1.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化。就像体育要上体育课、德育要开设政治课一样,心理素质教育也宜有必需的课堂教学,把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教改实践证明,一切先进的教育思想,最终都要体现在课程结构之中,贯彻到教材之中,否则,先进的教育思想就难以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并根据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教程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心理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从而开创素质教育、教育整体改革的新局面。心理素质教育课不能等同于心理学教学,主要宜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及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身心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易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

2.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活动中。过去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往往是重专业课、重分科教学,轻综合课;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知识技能传授,轻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各科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个知识技能大纲,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可以操作和检测,有一套包括考试在内的保证体系。然而在能力发展方面,尤其是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方面,提法笼统、模糊,既无法操作和检测,又无有力的保证措施,使心理素质教育被忽视,有名无实。课程体系只有分科教学大纲,没有一个以心理素质为核心统帅各科教学的总纲,使教育方针难以全面贯彻。同时,学科课程因缺乏心理素质教育这个核心、中介和桥梁,使各科教学处于孤立封闭状态,学科课程结构缺乏整体性、协同性。由于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因而各科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负担过重。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学科教学的现状,这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一条根本途径。

3.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智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及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互相促进,实现功能互补,以取得最佳的整体效应。

(二)个别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辅助途径,个别心理辅导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个别教育就是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技能,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对个别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与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7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保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要在实践中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它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实践性,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

关键词:哲学思考;思想;素质教育;客观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峰回路转,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科技兴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国策。素质教育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政治思想保证。它的提出,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命运和前途有长远的决策性意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切实贯彻、全面实施。

一、素质教育的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就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性与必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内容与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统一,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并非易事。素质教育的形成,正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结果,它表明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识的深化。

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情,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研究国情,把国情作为我们办事情的出发点。研究国情的实质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如果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就必然脱离实际,也就是违背客观性原则。我们过去教育经历了许多曲折,很重要一条教训就是脱离国情。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怎样根据中国国情来发展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后来由于经验不足,也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有偏差,参与了应试教育的作用,曾多次出现急于求成的情况,影响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教育和质量。”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和1994年全教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理解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及其指示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来自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呢?我国的教育,是在旧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例,科技教育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只有对国情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正确性,并自觉地为之奋斗,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谈得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心血来潮想出来的,也不是自上而下传下来的,它是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形成的共识。它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它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是这个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之,认识素质教育的客观性,要十分重视对国情、省情、县情的研究,要反对本本主义和一切主观主义的东西,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完成,使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富于自觉性和创造精神。

二、素质教育的整体性

万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任何的诸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它们的有机统一形成事物的整体。如何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素质教育,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所必须的。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抽象的理论形式来反映我国教育实际的,从形式上看他是主观的,从内容看是客观的,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包括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论与大力支持。不了解其中各子系统的联系和关系,就不能把握其整体,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就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

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及其内部诸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完成这个任务,但必须努力去研究他、实践他,以期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素质教育协调而健康地向前发展。下面试从三个方面略加分析。

从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看,我们习惯把素质教育称为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它简明而形象地指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以其具体内容而论,它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和关系,要充分认识其整体性,必须做全面考察。素质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来的,它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13亿人口中实行的。它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它要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和需求,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纪律、学会审美,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上。由于思想是人们行动的先导,所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有质的不同。

可见,素质教育是由前提、保证、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手段、措施等构成整体。其中有几个具体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搞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了?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因此,考试是一种教育评估手段,不同点是素质教育把考试作为推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手段,所以素质教育不是要考试而要对考试进行改革,有效地利用考试这个手段。只要学校存在,考试就永远不会完结。

二是搞素质教育不是就要多搞活动?本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二者都应抓好,但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所以素质教育绝不等于活动教育。

三是是不是条件差的学校就不搞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办学指导思想,所以无论条件如何,都应该搞素质教育。

四是打牢基础与升学选拔是什么关系?应该明确,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只要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了,拔尖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

三、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曾经指出:“实践主义(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着的特点:一个是他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他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社会生活本性是实践的。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并依据社会的规律去改造社会,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主体客观化。素质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理论武器和战略举措。

然而,它毕竟是精神的东西,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素质教育的实践性,也内在地蕴涵在素质教育的内容中,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目标和紧迫任务,党和国家把素质作为关系到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问题提到了我们面前,所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遵循实践性原则,我们在实施教育进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三个要求”的内容。

遵循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我们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理论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是实践的前提,素质教育是符合我国教育实践的科学真理,在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目标指导的原则,因为目标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育媒体的选择和教育评价。二是整体优化原则,要从素质教育这个系统的整体出发,努力探求各要素功能的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8

关键词:高校;道德教育;对策

abstract:themor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stheeducationactivities,themaincontentistocultivatequalifiedtalentsofhighqualitykey,inviewoftheuniversitystudents'moralstatus,pressingforthehighereducationshouldfurtherstrengthencollegestudents'moraleducation,moraleducationinfiltrationtotheeducationworkineachlevel,improvetheirmoralquality.

Keywords:university;moral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青年学生是否具有社会主义道德,是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民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些重要论述,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是我们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就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来分析和认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基本道德教育薄弱,不道德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高校以多种形式开展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是必要的。但从高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来看,现行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重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而轻低层次的基本道德教育问题,使一些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或较差的学生未来能受到切实的、有针对性的应有教育,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对象的脱节现象。这种“脱节”的主要表现在于:一是教育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我们的许多口号、大道理涉及不到学生中存在的低层次的思想实际问题,导致一方面整个低层次的思想道德问题未能解决,另一方面,造成在同一个体反映中既有相当的社会主义意识和境界,又存在低层次甚至是不道德的思想行为,使道德教育不能渗透到各个层面,发挥其应有作用。实践证明,并不是道德标准的要求上提的越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就会越好,这是不切实际的,必然导致道德教育活动出现“两层皮”现象。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偏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思想道德教育理想化,“左”的、“假、大、空”的思想倾向仍然存在,使道德教育说服力不强,流于形式。三是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指导,“健康”与“疾病”一锅粥,忽略了具有不同认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同学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导致道德教育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从目前高校学生道德状况的实际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利益关系的抉择上往往表现为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基本道德要求置若罔闻,对不道德的思想言行不仅没有羞恶之心,有的甚至美丑善恶不分,对于自己的或他人的不道德言行反而引以为荣或赞同膜拜,极少数同学仍处在前道德水准,诸如不遵守纪律、不努力学习、不尊师爱校、不尊老爱幼、不爱护公物、不热爱劳动、不关心集体、不讲秩序、言行粗野、打架斗殴,以及格调低下的“课桌文化”等等。

以上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显露出道德教育活动存在着缺乏基本道德教育这一薄弱环节,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的教育,使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与统一性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加强基本道德教育,运用批评教育的手段

抓好基本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所谓基本道德,就是社会对个人行为活动的最起码的要求,也是道德评价的最低标准。它是以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家庭生活准则、职业生活准则等一般性、普遍性、群众性的要求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合。其内容包括以“五爱”为核心的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社会基本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包括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又包含社会发展进程中在各个领域逐步形成的新的道德要求。基本的原则要遵循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至上,然后是他人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和次序。基本规范包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道德要求,诸如社会公共生活准则中的文明礼貌、乐于助人、遵纪守序、遵时守约、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爱护公物等。家庭生活准则中爱老敬老、爱幼育幼、平等有有序、和睦互助等。职业生活中的爱岗敬业、公正廉洁、勤奋刻苦、诚实无欺、奉公守法等。要教育学生掌握、理解以上各具体道德原则和规范,使学生明辨是非。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9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成人高等教育是指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实施的属于高等教育水平的教育田,在我国,主要是指由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各类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等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获得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成人高等教育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特别突出的是质量问题。从理论上科学界定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建立的原则

原则反映了人们对基本规律的认识,又对人们的活动产生指导作用,是行为的基本准则。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建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党和国家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根本所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建立首先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坚持把德育标准放在第一位,把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培养的学生既具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坚强决心,又具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过硬本领。

2.整体性原则

教育质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从构成要素来看,它是由诸多要素共同构成的,如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质量、社会服务质量等;从影响因素来看,它是由社会、学校及学生本身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形成过程来看,它是在一个由输入、过程和输出所共同构成的完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因此,确立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也必须具有系统的眼光,充分考虑影响教育质量的各方面因素,立足于从整体的角度来构筑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3.针对性原则

制定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必须充分体现“基本相同,各有所长”的要求。所谓“基本相同”是指在基础知识方面的要求与普通高等教育应大致相当,应保持同专业、同层次、同水平,亦即常说的“三同”标准;所谓“各有所长”是指在基本质量规格大体相当的前提下,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上各有侧重。普通高教主要是偏重于理论与研究的理论型、学术型高等教育,而成人高等教育是偏重于技术与操作的应用型、职业型高等教育。前者的培养目标之价值取向是以学术价值的追求为主,着重理论水平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对高科技专门人才的需求;后者以职业价值为主要追求目标,着重掌握职业应用型知识与技术,针对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的需求。

4、适应性原则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性很强,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部门,比其他形式的教育与社会实际的关系更为直接、密切。所以,它所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各行各业的实际需要,也可以作为判断其质量优劣的依据之一,因而也是确定质量标准的重要原则。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用人制度的改革,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改变,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的,也更为多样化。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建立必须善于及时反映上述的这些变化,敏锐的捕捉市场信息,不断作出及时的调整,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从纵向过程来看,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动态结构,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投入、过程和产出三个基本环节,其质量标准也可以分别从这三方面构建。

1.教育投入质量标准

教育投入主要是指为教育活动提供的人与物的资源,它是教育质量形成的前提。成人高等教育投入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人员投入、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学物质设备的投入等。从人员投人来看,它主要包括了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如领导素质、精力的投入,管理人员、教师的学历、职称、职业道德、知识素质、能力等的投入,学生的来源、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投入;从教育经费的投入来看,包括教育经费的筹措、管理及使用;从教学物质设施设备的投入来看,包括办公条件、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场地场所等的投入。

投入的具体质量标准十分复杂,有些项目国家有明确规定,有些项目则未作明确规定,需要根据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综合考虑。以高等函授学生学习时间的投人为例,国家教委《函授教学过程实施要点(试行)》规定,函授本科理工科类学时数应不少于5500学时,文科类为3500―4000学时;专科工科类一般为4000―4500学时,文科类为2500―3000学时。以上是函授教育时间投入的原则规定,也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时间的基本要求,达不到上述时间要求,教育质量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再以教师的投入为例,根据高校函授教育评估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专职教师中高职称的比例50%以上为优秀,30%以上为合格;兼职教师中高职称比例70%以上为优秀,50%以上为合格;函授站辅导教师中级职称以上教师70%以上为优秀,50%以上为合格四。这些规定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投入质量标准作出了要求,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

2.教育过程质量标准

教育教学过程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了教育教学目标与教举计划的制定,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课外辅导,自学的组织,作业的评定、批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育教学管理的建章立制和落实等。

关于过程方面的具体质量标准,一般而言,教学计划的制定应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和成人学习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就充分体现“少而精”的原则,遵循培养目标,体现成人教育特点,贯彻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原则;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的选择和采用上,应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特点,符合成人学习的需要;在教学基本环节上,成人高教各专业面授总时数,各课程的面授次数和时数符合规定,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达到教学计划要求,面授、辅导安排合理,取得应有效果,作业的收发、批改、登录等有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严格的制度,并有相应的资料,考试过程管理严格,考场纪律严明,监考记录清楚,成绩真实,教学档案健全、齐备,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符合规定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成人教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的制定应具有完备性、可行性、可测性,使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3.教育效果质量标准

教育的产出是多方面的,对于成人高等教育,人们主要是看其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诸方面的质量情况。其具体质量标准包括:重视和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生遵纪守法,精神文明,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刻苦;有符合培养规格的教学计划,各门课程教学大纲规范,有符合培养规格、体现成人教育特点的教材,有与之配套的自学进度表、自学指导书、习题集等辅导资料,各课程考试的命题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多数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各个教学环节,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学生成绩分布合理,优秀率、及格率、毕业率适当,毕业设计(论文)能结合社会或生产实际;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政治素质以及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的评价良好,毕业生在社会上和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明显,取得良好的业绩,社会信誉较高。

总之,投入因素质量标准、教学过程质量标准、教育效果质量标准共同构成了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其中,投入因素质量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因素,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是形成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效果质量则是教育质量的最终衡量因素。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要求

教育质量问题始终都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密不可分。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率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实际上,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教育质量中的核心,因此,讨论教育质量标准问题必须深入分析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人高等教育属国家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规格也应符合以上的基本要求。但成人高等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形式,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还必须具有。

第一要有较高综合素质。传统成人教育有一句颇为流行的响亮口号“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句话在改革开放之初,成人教育的作用主要在补课,在针对以往成人教育不具成人教育特点,缺乏针对性这些方面是不错的,对那些主要以提高现职工作能力和水平为目的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来说也是对的。对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需作进一步分析。高等学历教育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象征。因此,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目的,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系统考虑。尤其是在现代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职业岗位、就业结构都在不断发生改变,作为以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否则,所培养的人就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需要。

第二是要求具有个性。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人的成长过程,究其实质,乃是社会化和个性化同时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延续人的一生。然而传统教育往往是只看到了个体社会化的一面而忽视了个性化的一面。这一不足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都有不同程度反映。相对来说,成人学员本身已具有了更多个性特征,他们在年龄、职业、经历、水平等方面差异更多,在学习动机目的等方面区别更大,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更明显,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应更加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人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把注重个性,尊重个性与培养个性,发展个性统一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自主精神、独立人格的培养。

第三是要求具有创新精神。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农业经济时代所重的是“承传型”人才的培养,工业文明时代则以“标准件”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追求,而现代知识经济时代应以“创新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工程中起着引领和先导的作用,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井决定着整个国家创新水平和能力,因此,这种人才尤其要倡导创新。

第四要有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多是从业人员,一般工作几年,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更有一些人是带着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来学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这些优势和长处,并进一步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成人高等教育多年来形成的成功经验,也是其特色的突出体现。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10

一、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提出

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

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专门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后来人们把这门科学叫做创造学。而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的。

在我国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的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眼、手、脑、嘴、时、空的6大解放,还进行了大量创造教育的实践,培养出了一批创造型人才。

5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有关创造性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开设了相应课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1届3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施,在教育内部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成立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就培养新一代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产出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些著述。但没有生成热点,仅是少数研究部门与一些学校的实验活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严肃指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基础教育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了教育新局面,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与天地。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五大,江泽民主席又多次提到创新。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又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造”。朱róng@①基于1999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又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领导关于创新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指出了方向。

为了实施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各大新闻媒体也都纷纷刊登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文章。为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基础教育应当开展创新教育。可以说,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这些诸多教育的新提法,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上、精神上缺乏足够准备,感到很困惑!犹如天狗吃日头不知从何处下口。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实施这些教育?能否通过界定与诠释,使诸教育提法综合为创新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

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两者都有“创”字,即初次、开始做的意思。单从“创新”与“创造”两词比较,创新包容创造,创造涵容创新。创造比较具体,是全新的,是无中生有,难度比较大,层次比较高,是创新的上位与顶尖。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等。在学校提创造教育,似有距离感,不容易被普遍接受与认同。因为基础教育,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的,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从受教育的对象来看,由于年龄与文化知识的拥有量,还没有达到创造的层次。而创新比较宏观、广泛,是在已有基础上,对常识、常规的推陈出新,是创造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在学校提出创新教育,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既有普及性,又有全面性,特别是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有普遍需求与推广的可能性。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素质,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说,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结合,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接受的。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教育呢?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定义,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矗我认为,这样界定创新素质教育好,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这样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到了突出位置;二是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这样界定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到和谐有效的落实。

二、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意义

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教育的伟大使命。

二是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去教育的弊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弊端,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由于认识与理解问题,有些地方只注重琴棋书画的第二课堂活动,忽视天地人学,海陆空三模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两回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其素质教育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实施到位。反过来讲,创新教育决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而另搞一套,必须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转贴于

三是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教育的多元功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它区别于农业经济靠土地,工业经济靠资本、资源。其明显特点,就是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所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就是为知识经济输送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创新教育。所以,提出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这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有人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95%从事生产劳动,只有5%等少数人从事高科技工作。认为中小学不需要进行创新素质教育。这种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虽然大多数人不是搞发明创造的,但生活在当今时代,就是一般的生活、工作,也离不开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说,没有创造能力在现代便无法生存,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享受现代文明。所以,学校教育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积极主动地抓好创新素质教育,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四是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具有情感、具有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潜能,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从国内外心理学家及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创造能力是每个健康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人的大脑在两周岁前基本发育完成,五岁前的脑重量已为成人的95%,而智力发展则为一半。这个时期的素质可塑性大、记忆力强、是大脑思维最活跃时期,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期。所以,在中小学要树立正确创新素质教育观,积极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对学生身上创造性的萌芽,要积极、适时,按着创造心理规律给以培养、扶植、拓展、开发、强化,不断提高创造个性素质。这既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任务,也是青少年创造性心理潜能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研究与实践表明,在学校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既是重要的,也是可能的,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提高认识,转换观念,扩大共识,增强配合,坚定搞好创新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三、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几个原则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在指导思想、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进步性原则。创新是对传统、常识、常规与秩序的超越、完善、纠正和发展。其成果应是新的、有用的、进步的。创新有进步创新,非进步创新。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进步性原则,不违反法令和伦理道德。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进步的先进的创新意识,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为和平、为正义而创造的世界观。凡是有利于发展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稳定和平与安全的就去创新、就去创造。凡是对危害人民、危害人类、危害和平的创造与发明,就不能去创造。否则,就是对正确的破坏,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就是对社会的造孽。

坚持这一原则,还要坚持既抓创造智力,又抓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及“进攻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智力不完全等于创造力。一个智商水平一般的人,但非智力因素水平高,意志坚强、吃苦耐劳、有毅力、有信心,在事业上往往能有所作为。相反,一些智商水平较高的人,由于懒惰,没有毅力、自命不凡,反而在事业上一事无成。这说明,如果一个人只具备了智力基础而缺乏毅力因素,那么这个基础再好也不会产生创造力。历史上,成才者往往不是在顺利、舒适的环境中产生,而往往更多地经历磨难、失意、凌辱、孤独与病恙。其创造能力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支撑下会更加发扬光大。

2.整体性原则。即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追求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整体效益。依据这一原则,学校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条件、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诸因素进行综合改革、系统创新、系统优化,建立良好的创新素质教育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用良好的创新教育素质条件去保证提高创新素质教育的质量;依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学校、全家庭、全社区、全方位齐抓共管,营建良好的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环境;依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对德、智、体、美、劳等各育一起抓,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整体发展,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3.主体性原则。即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从沉重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听课,挺起腰板走路,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坚持主体性原则,就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学生自小有许多个性表现,有的不怕困难,自信心足,独立性强;有的坚持性强,情绪热烈而稳定,有较强的探索动机。但这些品质往往被学生的顽皮、任性、内向、古怪等超越常规的现象所掩盖,因而有时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与肯定。因此,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表扬那些顺从、听话,会来事的学生,而应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经常有新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创新性原则。既在素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思索、想象、发问、选择,甚至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要善于引导、鼓励;对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顽皮、任性要善于理解、宽容、奖抑;在物质方面,就要加大投入,为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为学生安排集体活动之外的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场所,让学生去参观、游览、玩耍,接触自然和社会;为小学生、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和玩具,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环境方面,就要有能引起创造思维的感观刺激。如抽象画及发明家、创造家的头像与成长发展史的介绍,等等。

5.实践性原则。即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结合现实、结合实际教学做。既不仅学到真实创新本领,又服务了社会;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如开展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开展角色创造活动、编讲故事活动、科技小制作活动,等等,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创造的能力。

字库未存字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