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9:36

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篇1

关键词:农村;社会转型;基层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009-02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基层治理的学术研究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中涌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就研究内容而言,多集中在乡村治理的外部条件、内在机制和改革探索这三个方面。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特别是从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的角度开展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的研究成果不多。就研究层次而言或开展宏观研究,从以上层制度、政策演变为中心开展宏大叙事式的铺陈论述;或以典型乡村为个案,开展于乡、村微观实证的研究。在农村基层治理的研究中,综合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分合、互动研究不多。

一、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村的重要特征就是“变革”。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是巨大而影响深远的。以农村土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政治改革,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推动了农村的社会转型。可以说,中国农村正处于经济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发展是这种转型的最显著、最深刻、最普遍的特征。农村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等等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的现代性转型改变了乡村社会的乡土文化、传统观念和社会治理体系。社会转型使农村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怎样构建与农村多元、分化、流动和开放相适应的基层管理与组织方式,怎样建构一种制度化、秩序化、不断开放的农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推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良性互动、形成民主合作的善治结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据此,社会建设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的关键问题

要开展社会建设视域中的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应该深度分析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原因;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重点分析三个问题。一是农村社会正在经历怎样的社会转型?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流动到底呈现出何种新的特征?以农村阶层分化为例,在农村中除农业劳动者外,还有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等不同阶层。这些阶层在社会转型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有怎样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

二是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流动的趋向、社会组织的构成、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变化等对基层治理带来了哪些挑战?和传统的农村社会治理比有什么样的异同点?比如随着农村社会流动的加剧,社会分化、就业多样化,农民之间的异质性也逐步增加,农村社区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也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村庄的半熟人化程度加剧。面对农村人口的流动,传统的治理方式是否适用?社会治安如何保证?村民自治如何有效开展?这对当前农村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再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的农村社区逐步兼具城市社区的特点而成为过渡性社区。对于过渡性社区如何治理?

三是这些变化给基层政权改革以及农村社区建设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社会转型的加速,必然将乡村社会进入更加开放的社会体系中。农民接受了更多的信息资源,视野更加开阔,公民素质得以提升,价值观念更加开放、行为模式更加民主,主体意识更为强烈。社会转型提升了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他们更加要求分享权利,参与治理。“农民对个人利益的认同、维护和追求是乡村社区民主得以内生和发展的基础。毕竟在乡村社区中,所有的群体和社区利益都直接或间接与村民个人利益相联系,最终都可能转化为个人利益,并促成农民采取一定的行动。”[1]与此同时,农村社会组织也在大量涌现。这些都为多元参与新形势下基层治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社会转型中农村基层治理的内在机制、存在问题与原因

重点要考察社会转型中“乡政村治”模式的内在机制及其局限性。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体制促进了乡镇政权的民主化、规范化建设,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需要改革的空间。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乡镇政权的运行机制、乡镇政权与县级政权、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乡村基本秩序状况及其维持机制、乡村干部的角色与动力机制、乡村工作任务的执行机制、乡村政权面临的困难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压力型体制下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乡村关系紧张化、基层政府的公共管理缺失、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作用有限、个别村庄过度自治化等问题的原因。

以乡村关系为例,目前乡村关系多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乡镇党委统筹乡镇工作,工作机制多为任务分解制。一般由乡镇党委布置中心工作,然后任务和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到各村,并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保证任务的完成。在压力型政权模式下,我国乡镇政权与村委会之间总体上依然保持着明显而强烈的上下级行政命令关系。村民委员会在事实上承担了行政和自治双重职能。在发生矛盾时,村级组织的自治职能多让位于行政职能。这样实际上抑制了村级自治组织的积极性,客观上也不利于农民更好地参与基层治理。

3.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重点要分析在社会转型中如何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探索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和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治理不应仅仅依靠政府进行高度集中的单向行政管理的行动,它应该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互动的治理过程,通过“协商”合作确立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格局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我们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和总结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的实践和经验。比如很多地方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开展试点撤销建制村,建立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成立农村社区党委与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日常工作,同时鼓励农村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社区成为农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凝聚力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对于此类农村社区多元参与建设的经验,需要认真总结。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对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改革方向加以分析。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应该以农村基层政权职能改革为核心,以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以农村社会建设为抓手,重塑基层治理框架,推动“乡政村治”向“乡村共治”的模式转换,构建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新体制。这需要重点分析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乡村共治的模式下国家权力体系在基层如何有效延伸,乡镇政权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其有效运行的机制和路径有哪些?如何在实际的治理中以解决好乡镇政权的有限主导性与职能的合理性问题?二是探讨基层自治空间与自治能力,即构建乡村治理的横向网络结构。社会转型背景下,治理主体更为多元,村民委员会、村级党组织、企事业单位、农村社会组织、经济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乃至农民个人都可以参与乡村治理。如何把多元主体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农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之间平等协商、互相合作、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规则和方式是什么?三是探索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即如何有效发挥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及农民个人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新格局,构建与农村社会转型相适应不断开放的、制度化、秩序化的农民参与基层政治的机制,形成民主合作的善治结构。

三、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在研究中要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基层治理的逻辑思路与建设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采取将宏观研究、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根据实证和典型案例的调研,结合理论的反思和分析,提出具有说服力的新结论。第三,运用“国家―社会”分析理论展开分析,深入揭示国家政权与乡村民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农民与国家、社会、村庄之间的协商合作,探讨包括农民、民间组织与国家政权在内的所有国家和社会力量对中国农村的共同治理的新模式。

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篇2

【关键词】社会分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作者简介:包倍红,女,1978.7,浙江舟山,讲师,学生处副处长,研究生,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结构出现变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可以让人们不受到等级束缚,从而使得各阶层的人都能够在一起进行友好的交流。不过,这或许又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封闭结构,从而有可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和人们对于价值观的正确认识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而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不过现在看来每个阶层之间在价值观念上还是具有一定的矛盾,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大的难题,因此需要相关工作者尽快的解决,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

一面临的新问题

1.1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对传统的单一教育方式的挑战

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而且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导致他们之间出现了分化的现象,从而构成了多种形式的亚群体。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一些贫困生却为学费发愁,生活条件在这两者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生活相对贫苦的学生通常都会体现出性格自卑的特点,并且心理素质也不是特别的好;“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之间攀比心较强,满于现状,在花钱上喜欢大手大脚。而以上提到的这些巨大的差异现象还具有扩大的趋势,因此怎样进行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1.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这些年以来,社会阶层逐渐固化,贫富差距也是越来越明显。由于社会财富并没有体现出均匀分配的特点,导致不同阶层在价值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在目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背景下,个人财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一直在遵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价值观,而这样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一次颠覆。现在,劳工阶层也在努力的试图进入上层社会,而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纯粹的为了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这样的价值观,对于高职学生的社会价值观无疑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因此怎样进行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创新工作

2.1对已有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一个创新的定位

2.1.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目前社会的种种矛盾,高职学校应该根据党中央的方针,来积极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举个例子,根据眼下财富分配不是很平均的这个问题,要让学生加强有关十理念的学习。同时,还要增强大学生对于我党的信任程度,以及对党的战略方针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对社会流动充满期待。而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增强党在学生心目当中的总要地位,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

2.1.2加强法制教育

高职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期间要对《劳动法》进行刻苦的学习,不仅如此,还要对与《劳动法》能够产生关联的法律也要进行学习,这会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另外,学校还要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劳动合同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具有难点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进行耐心的讲解,以便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所学内容。同时,教师也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常识,这样学生一旦遇到合同问题,就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另外,教师还要强化学生的法律学习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掌握法律知识能够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多么大的帮助,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从而不断的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度。

2.2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2.1培养职业光荣感

大力宣传校园以文化,并联合社会多位人士来强化职业教育。同时,在校园内,要积极开展具有价值的职业文化活动,而且地的政府要意识到开展职业教育对于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从而让高职学校能够具有充足的条件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2.2创建优良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念

第一,社会要对职业教育投入更高的关注度,并在关注的同时进一步的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和信息,从而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建设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基础。第二,企业在招聘期间要将学生的实践水平当做重要的参考内容,而不要过分的看重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以及他们的学历,这样才能够让高职人才全面的得到重用,并同时缓解了社会分化现象所带来的矛盾。

2.3要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首先,要充分的挖掘出贫困生巨大的内在潜力,例如他们朴实的劳动作风、勤俭刻苦的生活态度。而在教学期间如果能向广大的学生多多的展现出他们的这些特点,那么无疑会增强贫困生的生活以及学习上的信心。

其次,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则要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不断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并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还要开导他们学会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职业,这样在既可以展现出个人才能的同时,还能够满足自身的兴趣爱好。

其次,对于各方面素质都较高的学生来讲,一定要强化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知度,并引导他们要将这种认知度与实际工作相融合,这样才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量。

【结束语】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若想在社会分层背景下,让高职政治思想教育得到创新,就一定要强化法制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重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努力,大胆创新,制定出更为完善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从而在在社会分层的背景下,让我国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能够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骆蕾.社会分层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6).

【2】黎文珍,赵忠平.社会分层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商业时代,2011(11).

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篇3

梦想,是时展的产物。在汇聚时展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梦,他的提出不是随口而出,其背后是有着我们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把握,以及对我们人民群众社会期待地真切回应。不仅是时展的必然,也是各种发展成果的升华与结晶,它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相承接,与当今中国发展的大趋势相契合,也揭示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走向。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

一、“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内涵

中国梦,是同志提出的指导思想。2012年11月29日,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历史任务和中国道路,就是让社会事业全面现代化,最终体现为人的现代化;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改革阻碍人的自由发展的体制、机制。总之,一切围绕对人民的责任、围绕人民的要求,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国家、社会和人民共同进步。

二、“中国梦”提出的背景

不断拓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提出中国梦的道路背景。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提出中国梦的理论背景。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提出中国梦的制度背景。

(一)道路背景:不断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已经证明:实现中国梦走“老路”必穷,是死路;走“邪路”必乱,也是死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开拓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不断拓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提出中国梦的道路背景。

(二)理论背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指引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理”。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力地指导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实现中国梦。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提出中国梦的理论背景。

(三)制度背景: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制度是历史的河床,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要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坚定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实现中国梦。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提出中国梦的制度背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背景下提出来的,中国梦是经过长期酝酿、有坚实依据、可盼可及的蓝图之梦。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超越了中国的国家层面,在国内,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在国际上,中国梦也是世界梦。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此都明确了中国梦有利的时代背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时、应势提出了中国梦。

三、“中国梦”提出的重要意义

“中国梦”传递给世界的核心理念是:个人的幸福是建立在国家发展基础之上的,国家发展根本上是为了人民幸福。这种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同思想,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追求大同社会的时代反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充分体现;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浓厚的爱国主义情结,也深刻反映了中华儿女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可见,中国梦传递给世界的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此同时,中国梦将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融为一体,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

(一)对个人的意义

中国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传递出一种强大的“正能量”,触动人们的心弦,激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二)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第一,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崛起、四个现代化,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浓缩,有利于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对面临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需要梦想激励、理想引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容易赢得老百姓的赞同,有利于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三)对世界和时代的意义

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篇4

[关键词]青年学生高校统战工作

[作者简介]梁小伊(1958-),女,广东新会人,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许纯蕖(1981-),女,广东潮州人,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赵振增(1984-),男,河南安阳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广东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47-02

一、青年学生层面开展高校统战工作的意义

1.青年学生层面高校统战工作的含义。当前,高校统战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各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人士、有的人士、港澳同胞及在高校就读的港澳学生。本文所指的青年学生层面高校统战工作对象是指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随着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逐渐增多,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支力量,将其纳入高校统战对象符合统一战线思想的内涵。

2.开展青年学生层面高校统战工作的意义。(1)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一直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高校统战工作对象主要是教职工中的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留学归国人员、侨胞及其眷属、少数民族高级知识分子等,而对高校青年学生层面统战对象的研究和关注相对较少。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是我国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邓小平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要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都联合起来,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本质就是大团结、大联合。邓小平还指出:统一战线就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新时期爱国者的范围很宽,只要赞成祖国统一就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实行团结。在大陆范围内,只要热爱祖国就要实行团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这一思想适应了时展,扩大了统战对象。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已逐渐增多,他们有强烈的爱国心,将其纳入高校统战对象符合统一战线思想的内涵,是统一战线思想的内在要求。(2)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上世纪百年来的政治活动表明,高校青年学生是整个社会政治形势的风向标,是各种政治力量角力的中心。新时期,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学生逐渐增多,已成为高校中一支重要力量。把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大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学生纳入爱国统一战线,引导其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树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系到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关系到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稳定,关系到国际环境的安全稳定,最终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因此,从青年学生层面开展统战工作,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有效手段。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荣历史使命。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大学生是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强大后备军,肩负着维护地方稳定、民族团结,发展地方经济的重任;有宗教背景大学生还肩负着维护自由,使其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任务。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学生是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外部环境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但可以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还可以成为维护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和外部环境,促进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一支力量;港澳台侨新生代是新时期港澳台侨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将来将直接影响港澳台胞、侨胞的政治趋向,我们做好港澳台侨新生代的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把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纳入统一战线,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社会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矛盾,面临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害,把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纳入统一战线,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正确对待国内外发展的矛盾,成为促进国家团结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当前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现状

1.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队伍逐渐壮大。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队伍逐渐壮大。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也不断增多。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来内地的留学生人数达到53461人,其中,华侨学生有3509人,港澳台地区学生有14811人。近年来港澳台侨学生人数呈现出逐年大幅度增加的趋势。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184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其中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学生青年占有较大比例。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大学生、有宗教背景大学生的增多,如何引导他们树立爱国精神,从政治上关怀他们,是各高校必须考虑的问题。根据统一战线的理论,把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纳入统一战线是新形势的需要。做好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需要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者对青年层面统战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指明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的方向,从实践中完善青年层面统战工作的方法和理论。少数民族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大学生、有宗教背景的大学生作为高校统一战线的对象也正逐渐得到认同,对于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理论实践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2.对学生层面统战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较少。目前,对于高校教职工中的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留学归国人员、侨胞及其眷属、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等教师级别的统战对象的理论研究较多,不少学者及统战工作者研究了这个层次高校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工作意义、方法途径等,已经达到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地步,而对于青年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的研究较少,对于青年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的系统研究、专门研究更少。

在实践上,高校统战部门的工作主要围绕教师级别统战对象来开展,有专门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活动机制。而实践中高校对青年层面统战对象的统战工作开展得较少,也没有完整有效的领导组织机制。

此外,不少领导把统战工作作为一项“边缘”的部门工作来对待,没有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高度来对待统战工作。就高校而言,部分领导认为统战工作可有可无,对统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领导思想僵化,不能认清国内外发生的深刻变化,仍然用旧的思维和方法开展统战工作,也就不能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协调的工作机制,使得有些统战工作不能与时俱进;少数领导认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是学校统战部门的事,院系党总支不存在统战工作问题,不重视在师生中开展统战工作,看不到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所担负的“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性及这一任务的艰巨性;有些高校领导统战意识不够强,往往只重视抓党的组织建设,不重视统战工作,对统战工作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在高校的评价体系中,统战工作经常没有成为统计指标,有些地方虽然将高校统战工作作为整个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评价指标,但分值一般都比较低,不能体现高校统战工作的地位,导致高校统战工作实践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青年层面的统战工作更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逐渐增多,虽然各高校都为他们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但对他们的政治关心边缘化,不够重视政治引导、思想引导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对于将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作为统战对象的统战工作,既少理论研究,又少实践。

三、加强青年学生层面统战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邓小平同志提出,随着党和国家重点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还要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做好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要围绕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加强对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在理论的指导下和实践中针对其群体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统战工作。

1.从理论上,加强对高校青年层面统战工作的研究。高校统战工作者要从理论上加强对青年层面统战工作进行研究,首先研究新时期青年层面统一战线对象的特点,青年层面统战对象的统一战线详细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尤其是要研究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政治需求等,了解他们的特点,不断完善专门针对高校青年层面的统战工作理念、新统战工作机制,为高校青年层面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2.从观念上,增强高校统战工作者对青年层面统战工作的认识。认识为行动提供指南,只有提高高校统战工作者对青年层面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在思想和行动上,在实践中,增加对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的关心和重视,把他们纳入统一战线工作中来,并在实际工作中调动高校统战部门积极性,建立健全高校青年层面统战工作机制,从物质、人员组织、领导等方面保障青年层面统一战线工作的落实。

3.从路径上,加强沟通和组织领导,建立高校学生层面统一战线工作机制。首先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座谈会、联谊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合理的需求,并与高校其他部门配合,帮助他们解决物质、精神、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其次在管理上,从现有统战部门增设专门针对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的统战工作领导组织,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比较多的高校。高校党委领导要认识到学生层面统一战线在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学生层面统一战线的领导和组织,建立学生层面统战工作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等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学生层面统战工作的有力开展。

4.从工作开展上,结合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统战工作。青年大学生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要围绕青年大学生统战对象群体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如针对港澳台学生,根据他们亲身体验祖国文化生活的需要,适当为他们提供参与重大文化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感受祖国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采用科学的差异化教育方法。根据个别饮食要求的不同,建设满足该种族要求的食堂。只有善于深入调研,体察情况,根据学生群体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统战工作,才能解决学生差异性困难,真正在感情上凝聚人,在思想上团结人,真正做到学生层面统一战线的“大联合”。

5.从协同作用上,统战部门要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共同做好统战工作。高校统战工作,不是统战工作部门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高校统战部门应该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包括发挥教师层面统战对象的作用以及学生干部的作用,为高校青年层面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教师级统战工作对象大部分为高级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学识渊博,在某个学科领域独有建树,社会影响广泛,他们具有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往往能深刻影响学生成长成才。青年学生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要以统战工作服务统战工作,发挥高层次统战对象对学生统战对象的思想政治引导作用。发挥少数民族高级知识分子在教育、引导和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港澳台侨胞高级知识分子引导、教育港澳台侨学生也能发挥特殊的影响作用,派或者无党派知识分子在引导非党非团员学生时能够发挥独特的指引作用。

学生干部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对学生干部进行统一战线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干部统一战线思想意识,发挥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层面统一战线中的纽带作用,有利于推动学生层面统一战线的开展,有利于校园生活的和谐稳定以及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

[参考文献]

[1]方桐清.统战对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谷松.提高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2(7).

[3]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李敏,吴善添.浅议高校学生干部统一战线思想意识的培养[J].高教高职研究,2010(4).

[5]刘志超.关于高校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

[6]马吉勋.民族地区高校院系党总支统战工作重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5).

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篇5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遍趋势,即随着“国家―单位”二级管理体制的解体,现代社区正开始日益成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与培育社会成长的基本单元。在这种背景下,一对现实矛盾也随之浮出水面。一方面,单纯的市场体制无论就其本质属性,还是现实发展状态而言,都难以充分填补政府主体退出直接管制的治理空间,而许多地方的社会组织也受限于历史或现实的原因无法成为有效的自治主体。因此,在基层社会形成了治理主体弱化、虚化的矛盾。另一方面,广泛分布于基层社会的各级党组织,由于没有主动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组织涣散的问题。当我们把上述两个矛盾纳入同一问题的求解思路中来加以考量的话,其实不难发现,鉴于党对社会治理全局方向把握的整体政治需要,在当下进行的社会治理创新中,不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不为其预留发挥引导作用的空间,将无异于对一种宝贵治理资源的浪费,当然也就更不可能为现代社会治理“中国方案”的探索开辟新路。因而,在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基层党组织及其自身建设不仅是治理实践的重要课题,也完全可能成为带动我国社会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红色引擎”。

在我国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江欣苑社区对于将基层党建与村改社区两项工程有机融合的积极探索,就在“城中村”改造、社区居民增收、民生体系建设、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学习型政党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以“红色引领、聚力共治”为特点的创新治理格局。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构建“一核引领、四元共治”的治理结构;二是社区党委通过积极培育社区组织、提升居民素质、引导社区产业转型,进而为推进社区民主、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准备了条件;三是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充实社区建设与治理实践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江欣苑社^的具体做法,还表现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重点凸显对基层党组织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功能方面的要求,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主体向“服务型”主体的转变,从而更好地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实现党务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篇6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群众自治;研究述评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治理”的概念就被世界银行正式提出,此后,“治理”就从经济领域广泛运用到政治领域中来。随后,在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对“治理”的概念下了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也是目前对治理做的比较有共识的定义。

一、基层社会治理的含义

我国关于“治理”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俞可平教授提出的,他最早把“治理”引进我国的政治研究和国家治理当中,并推广及应用。现在我们提出的关于“治理”的概念不仅是从国外引进的,它在我国也是有历史根源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圣贤们就对“治理”有所论述:《孔子家语》中也谈到了“昔欲使官府治理”;《荀子》里面就提及到:“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等。历代圣贤和明君都曾反复强调“天下大治”的理念。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提出了国家治理的创造性思路和社会治理的建设性思路。并且强调性的指出,治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或者单方面的活动与控制过程,而是一个多元参与、多方互动的过程。基层社会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点,它是特指由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市辖区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所主导、由社会多方参与的,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和过程。[1]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

(一)党组织

基层党组织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灵魂和核心,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发挥好其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过程中的领导和组织能力,更应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中不断实践,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党组织的法治建设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基层党组织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建设水平,因此,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把法治化的思想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战略部署之中。我们应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法治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带领基层干部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的意识,积极指导政府建设力量下沉、重心下移的法治工作机制,提高基层政府部门的依法办事能力。

(二)政府

基层政府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法治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基层组织机构的法治化建设和。我国基层组织机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基层组织机构结构不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不到位、法治工作的后勤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基层政府应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基层法治机构工作能力,提高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基层政府应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要创新并完善社会治理的各种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矛盾,促进基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努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水平。其次,是加强干部队伍的法治化建设,改善法治机构队伍不稳定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大力培育优秀的法治建设人才队伍。推动法治干部队伍下基层活动。基层政府应增强干部队伍的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推动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要积极引导、推荐优秀法治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或驻地服务,让基层法治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为我国基层治理法治化提供更多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最后,要不断增强基层司法机构和监察机构的建设,整合县一级公检法司的力量,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法治网络,从多维度来建立起农村基层法治网络。

(三)基层群众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保障基层群众自治权的一项我国的政治制度之一。基层群众自治权是受我国宪法承认的,同时也是受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定的我国基层群众都应享有的权力。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基层群众自治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侵犯。根据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规定,只要是涉及群众自治范围的改革或者创新都应得到基层群众的同意,即使是并无恶意,怀着良好的初衷,也不能以改革或者创新等名义随意侵犯和剥夺基层群众的自治权力。在我国的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基层群众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应提供给群众更多的参与渠道,并给予基层群众使用其权力更多的鼓励和法治保障。

三、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施途径

(一)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法治化

首先,健全公民民主参与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为基层不同阶层的群众提供参与公共决策的平台和机会,提高基层群众参与的水平,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这就需要构建基层政府与多元社会主体之间的良性沟通机制。其次,构建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的综合调解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不仅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基层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还必须要客观理性地认识当前地区各类复杂矛盾纠纷多发的实际。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调解机构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的重要作用,同时综合运用民间、司法、行政等机构和部门以及教育、沟通、协商、疏导等多种办法,把各方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共同化解矛盾纠纷,还应当建立矛盾纠纷综合协调工作平台,使其能有效的协调相对分散、衔接不够的基层各方力量。再次,建立健全基层民主自治的法律保障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要求基层政府要为各阶层社会主体提供自治空间,如农村要保障其村民有规定乡规民约权力,城市社区要保障社区公民参与市民公约的权力,各个行业允许其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支持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同时应当让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其积极的功能和作用。

(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的法治化

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需求和响应上级或中央政府的号召,许多地方政府部门纷纷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实施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形成了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心转向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趋势。不可否认,这些地方政府的创新项目给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引入了新的活力,并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效。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虽然这些创新项目在主观上并无恶意但是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是造成了许多的不良后果:有些基层地方政府部门在未经基层民众同意的情况下,借助行政力量、甚至是采取暴力化的方式,实施一些违背群众意愿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严重的损害了我国的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群众的拥护;还有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没有获得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实施创新项目,这严重的违背了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要求,造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隐忧。所谓“法无授权不可为”,这些政府部门的既未经过基层群众同意,又没有获得专门机构审批和法律授权的政府创新,实质是一种违法有违背民意的“越权”行为。所以说,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的法治化应当尽快解决,制定出合理的创新项目审批机制、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使基层创新治理项目在法治内实施和体制内运作。基层政府应使基层治理创新项目既适应基层社会实际,又符合基层群众意愿,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创新项目的可延扩性和生命力。

(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人治”“德治”与“法治”

我国的基层社会治理一直受到传统礼制、习俗和乡规民约影响,一些落后的村落甚至还是由族长管理整个村务,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权的改革不仅直接延伸到乡镇和街道,而且延伸到居民区和各个村落,然而,虽然在形式上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是“人治”仍然存在。时至今日,甚至有新的演变:基层领导干部及行政人员的“人治”。这种情况在化和时期尤为严重,改革开放至今这种“人治”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党的十提出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其中,“法治保障”是十的新增内容,从这几个字的变化来看,法治开始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并开始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同时也反映了经过建国以来的多年实践探索,基层社会管理确实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我国的基层社会治理一直存在法治与德治边界不清的问题。在我国的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依法治理是不可或缺的,虽然不是最好办法,却是托底的安全线。法治不是无限扩张的,它是有边界的,尤其在处理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问题时,乡俗、情感、德治等方法可能更加有效,更加合理。所以说,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虽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也应当与德治相结合,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应尽可能多采用德治、同时用法治来维护公平、正义,才能更有效的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结论

本文梳理了近三年关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相关研究: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实施途径这四方面。这些总结从理论上来说,对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做了梳理,从实践上来说,使各个治理主体更加清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对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现途径有更深层次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商巍.《从管理到治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J].现代商业.2014年,30期.

[2]陈顺洪.《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J].学位论文.2014年.

[3]中国人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人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人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4]卢福营.《基层社会治理的政府创新应当法治化》[J].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

[5]章再彬.《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对策建议》[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12月.

[6]张新光.《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

[7]方世南.《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关键:加强党组织法治建设》[J].唯实・发展要论.2014年,第12期.

[8]赵鲲鹏,杜晓溪.《法治化背景下的乡镇治理研究述评与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篇7

关键词:多层次多校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20

随着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提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亟待需要拓展人才培养途径、优化教育资源。这为高校带来了无限活力和生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已先期迅猛发展,多层次多校区办学已经不再是个例,这是各级党政机关切实加强、重视高校建设的体现。然而受自身发展的限制,由此带来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种问题也逐步凸显。

1我国高校多层次多校区办学背景及现状

为了适应国家当时经济建设及发展需要,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时遵循分科设立大学的办学思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1994年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座谈会上提出“以共建共管、合并学校、合作办学、协作办学、转由地方政府管理”[1]等五种形式为主的改革探索思路,为当代高校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起,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从办学形式上看,我国高校的办学门类与层次也在不断增加。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2013年,随着学校博士点的获批成功,学校已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三本、专科、少数民族预科、成人教育等办学层次,由原来的单一层次拓展到多类型、多层次办学形式。

除高校办学层次增加外,伴随着1999年的扩招政策,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各高校办学空间逐渐狭小,多校区办学成为必然现象。“多校区高校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资格、在同一大学名称之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位置分散的校区所组成的大学”[2]。高校多校区办学的原因有很多种,如高校办学资源不足、学校层次提升、多元化办学等。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近10年来,由于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学校老校区(宝山校区)所在的省会城市CBD(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地价迅猛攀升,寸土寸金。学校周边鳞次栉比的建筑和商铺把学校包围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使得学校无法实现办学规模扩展延伸。经过70余年的风雨洗礼,学校基础设施逐步老化,教学、实验和学生住宿等场地严重不足,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安全带来了困难;在以往艰苦的办学中,学校一直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办学层次和办学声誉的提高,作为贵州省师范类教育的龙头,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学校的办学现状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深刻的认识到,拓展足够的办学空间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吸引更多的生源,才能为贵州基础教育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也才能够做到办学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学校扩展白云校区;2012年在学校加快建设、重点推进下,花溪校区投入使用。如今已呈现三校区联合办学的现状。多层次多校区的办学现状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内部潜力,为贵州乃至全国培养多层次人才,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需求和求学者迫切愿望的同时,也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2多层次多校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层次多校区办学,特别是新校区建设未全面完成的过渡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凸显出现诸多问题。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据调查研究(抽样问卷调查),一方面,外部环境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主要原因有:主校区部分教学、生活设备老化,环境拥挤,发展空间受限,且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学生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分校区历史短暂,与主校区交流及交通生活不便,校园及周边环境较单一。二是多层次多校区的复杂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增加。

不同层次学生由于年龄差距、学历层次多样性及学生管理模式不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不同,如当前高校全日制二本、三本及高职在校学生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出生,大部分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砺,衣食无忧,缺乏参加社会活动经历,甚至个别学生家庭教育中人生观、价值观较为扭曲。二本的学生相较而言学习自觉性较强,但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由于大部分来自农村及偏远地区,家庭经济较差,部分学生心理自卑感较强。成人教育学生由于工作繁重,无法正常参加教学活动等。

不同校区之间由于环境及学生主体不同导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同。如在多校区背景下新校区就读的多为低年级学生,与教师、学长交流机会较少,难以开展大型活动。且与主校区相比较,由于缺乏校史文化积淀,校园文化氛围薄弱,环境育人工作较难开展。加之过渡期校区功能定位不清、校区教职工工作时间不统一、教学资源匹配不足等问题都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增加。

3多层次多校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析

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需要做到“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在多层次多校区背景下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人才培养创新,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3.1强理论、重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加强多校区多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头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规范化建设以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校内外实践教育,做到知行合一,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高社会认知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3.2同策划、共实施,校区联动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多层次多校区的复杂性决定了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统筹思考策划,注重同步。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并在各个层次的学生工作中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加强思想沟通,努力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优势,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重要作用,创新学生党支部设置方式,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达到全员参与、全员宣传、全员开展的目的。

3.3明特色、造氛围,上下齐抓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不同层次、不同校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并有不同特色。以学科为基础,以院系为单位,以不同层次学生为对象,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为途径,同时涵盖多校区,不断挖掘校园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教育,提升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推动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和加大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各层次、各类别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活动和优秀成果评选,总结并推广好的经验及做法。加强管理建设,不断推进依法治校、科学决策及民主管理,建立和完善师生建言献策的渠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3.4多途径、重实效,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多层次多校区的复杂背景下,要积极发挥高校的一线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高校基层党委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的能动作用,建设一支高水平思想政治专家团队。同时要善于发动党团员和广大学生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灵活作用。定期召开有关培训会议,交流活动使不同层次分校区之间能充分交流。制定贴合各校区及各层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开展,增强教师(尤其是一线学生管理教师)教育意识,健全学校心理咨询辅导体系,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电脑、手机的普遍应用,网络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学生占28.6%,仍然远远高于其他群体。mSn、QQ、博客、短信、微博、微信、飞信等成了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和平台,同时也极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运用新媒体,能有效打破校区之间的地域限制以及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交流局限。在新的媒体上加强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加强信念教育、意识教育和行为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日常接触的媒体切实的进行思想动员和言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华菊翠.国内外多校区办学的成因及发展趋势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9).

[2]刘建新,姜尔岚,程昌华.高校多校区功能定位与管理体制探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2).

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篇8

关键词:电力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地位与作用

1.1城市是电力体制改革中不容忽视的管理主体之一

党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我国

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

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而城市要实现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需要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电力是重要的二次能源,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重要的公用事业,电力安全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安全,从而影响到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安全。多年来,我国能源短缺和电力供应的问题未能根本解决。很多城市的管理者不了解城市电力供应的问题,对于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电源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经济承受能力与城市竞争能力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认知。

1.2城市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首先,城市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缺乏理论指导。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相关研究本身就滞后于改革实践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电、输电、配电各环节实行一体化垄断经营的旧的电力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人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理论界的研究也就是围绕着政府既定的改革目标展开。由于缺乏理论研究的先导性,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始终是步履维艰,并屡遭非议。

其次,电力体制改革更多的是侧重于技术层面。电力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电力工业和电能产品的特殊性,以及电力体制发展历史等因素,目前电力体制改革更多的是侧重于技术的层面,工具的层面,改革目的旨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缺少对电力管理体制宏观层面、政治层面的思考和运作。电力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充足的价值理性考量。由此导致电力体制改革理论也多是侧重于技术层面的研究。

2公共管理模式-城市电力体制改革背景的新趋势

2.1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是在统治型治理模式之下进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形态上是计划性的管理手段,在社会治理的层面则是统治型的治理模式。行政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府内部结构是垂直的集中的层级节制的统治型模式,政府和社会之间也是权力层级节制的统治模式,公共领域侵吞私人领域的空间,私人领域没有自由独立的权利。电力管理体制也是一种政企合一、垂直垄断的管理体制。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主线始终是以中央管理为主,大区电业管理局分片管理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城市作为电力管理主体没有生长的土壤。作为电力行业的主管部门,不论是燃料工业部还是电力工业部,对电力工业都是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尽管后来的水利电力部作为主管部门,对电力工业实行了分散管理的尝试,但也没有改变政府直接经营管理电力工业的体制。

2.2统治模式向管理模式即公共行政模式过渡中的城市电力管理。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反映在社会治理模式上就是统治型治理模式向管理型治理模式的过渡。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主体的形成,是契约精神的体现,也是政府与社会平等关系的开端。私人领域本着自由契约精神彼此互动交往,政府不再能任意践踏市场中平等主体一的私权。

在这一阶段,初步搭建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在电力行业管理的合作互动结构形式。在此期间中央电力管理部门经过了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四次变更。在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曾研究过全面包干经济责任制,简政放权、自负盈亏、以电养电等方案,最后成立了华能集团公司及各大区的电力集团公司,这一时期的电力改革朝着国务院提出的“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电力体制改革原则进行。实现了电力工业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性管理职能的初步分开,电力行业管理主体结构框架初步搭建。但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过渡性,专业化的行业监管机构尚未建立,多元主体在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等方面没有明确,其职责和功能基本上还是含混不清。所以,只能称这一段时期搭建了多元主体治理的草图,没有形成真正的多元共理构架。

与建国后我国城市化进程相比较,尽管城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城市也是电力供应和消费的重要主体,但是,在统治型和管理型治理模式背景下城市始终不是电力管理的一级实体单位。

2.3管理型模式向服务型模式过渡中的城市电力管理。公共管理界是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的行政管理的统治型模式,不同于管理型的治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服务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汇集权制、法制、德制一切成就和优势的治理模式。从治理结构上看,不同于统治型和管理型的治理模式,公共管理是多元主体的治理结构。在这种治理背景下,随着城市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地位的日益巩固,城市政府的自决权比以往大大增加,城市作为实体的电力管理主体是历史的必然。可以说,城市电力体制改革是在公共管理模式生成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公共管理模式为城市电力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前提,同时,城市电力管理体制改革也为公共管理模式的最终形成填充了内容。公共管理模式要求把电力发展

放在国家能源战略,以及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中进行研究。同时,公共管理模式的构建目标又是在全球化、市场化、复杂化程度不断增加的社会大背景下提出的,城市电力管理体制正是要符合这种全球化、市场化、风险性社会的背景构建多元化、灵活性、开放性的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的服务型治理模式下,电力体制改革找到了自己的服务价值之诉求,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秉承城市电力体制改革的服务精神成为必然。

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篇9

>>新型城镇化需要新的治理模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革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转型“法治”背景下新型城镇化治理模式的转变及实现机制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基层治理优化模式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住宅小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国外城市发展模式选择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福建省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及其选择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实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创新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海南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邢台市新型城镇化道路选择基于Swot分析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2页。

⑤王格芳:“科学发展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理论学刊》,2013年第10期。

⑥叶本:“城镇化中国的逻辑反思与重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及其限度研究”,《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

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篇10

在终身教育的浪潮下,如何强化基层社区教育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而强化基层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是发展社区教育和未成年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社区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深入发展的基础。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社区教育志愿者担负着为社区管理人员建言献策和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重担,关系到社区教育工作的成败。所以,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是我国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而社区作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其教育水平和学习能力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国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基础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现状

1.社区教育志愿者社会认可度不高,队伍零散

随着我国各地对教育的重视,全国很多地方的街道、社区都逐步成立了社区大学、社区教育培训等教育机构。然而,由于基层社区教育志愿者身份地位没有明确定位,特别是专职社区教育志愿者介于兼职志愿者与教育工作者之间,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没有对其进行职业定位,使得其正常的待遇与要求缺乏制度保障,让其在社区教育工作中难以形成专业奉献的精神。基层社区教育机构之间通常存在着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整合统筹不力、关系不顺等问题,导致基层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比较零散,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社区人员之间相互缺乏沟通,志愿者队伍在课程开发、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上参差不齐,与当前社区教育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2.社区志愿者缺乏社区教育专业背景,专业化不强

社区教育属于教育的一部分,社区教育志愿者的专业素养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专业素质高低关系着社区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志愿者多由学校教师、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组成,这些人无论是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还是教育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相关社区教育专业背景,也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社区教育的专业学习,开展的教育活动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3.社区教育志愿者教育培训不足,教育素养提高缓慢

对社区教育志愿者进行专业化教育培训是提高其素质的重要保证和重要途径。社区教育志愿者能否胜任这一份工作,除了其自身具备的教育背景外,还与其后期接受的教育培训密切相关,这能帮助他们不断根据现实需要提高自身能力。我国对社区教育志愿者并没有指定明确的考核达标体系,培训内容较为随意和流于形式,缺乏对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不能满足志愿者提升专业素质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需要。

三、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基层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策略

1.明确志愿者身份地位,积极组织志愿者活动

社区教育志愿者要不断根据社区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医疗保健健康咨询、计划生育指导、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各种便民服务以及安全消防知识、科普知识宣传;带领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进行环境整治、治安巡逻、防范宣传;组织志愿者清除杂草垃圾、小广告,美化居住环境等活动,提高社区教育志愿者的社会影响力。志愿者要不断进行持续性学习,在教育他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2.完善志愿者信息资料登记,提高志愿者队伍专业化水平

充分调研了解社区居民的现状和需求,根据居民需求的壮大和志愿者队伍的充实,建立志愿者资源信息库。基层社区教育的志愿者必须以志愿者的自觉自愿、量力而行为基础,讲究实效。在志愿者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根据其个人特长与意向确定其工作内容,完善志愿者队伍信息登记,使得社区服务更有针对性。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将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其基本特点就是要求从业人员需持证上岗。社区教育从业人员专业化方面的制度主要包括社区教育从业人员资格制度和资格等级等制度,使得社区教育志愿者发展的方向更为明确。

3.加大志愿者队伍的培训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