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教育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0:52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篇1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象、时间、目标以及就业需要的特殊性,笔者把能历教育设计为初级教育、中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三个梯级。

   (一)、初级教育

   初级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基础性能历教育。

   1、初级教育的培训目标:主要是培养工作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初级技工。

   2、初级教育的培训对象:初次参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农民,或者初中毕业回乡的农村新增劳动力。

   3、初级教育的培训要求:使受训者熟悉就业指导性常识、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专项操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能动手操作指定的机械。

   4、初级教育的培训特点:受训者离家不离乡,就近就地培训;施训者突出传授就业通识性常识、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基本操作能力。

   5、初级教育的培训地点:主要是乡镇成人职业教育学校及其实训基地。

   6、初级能历教育证书。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初级教育的农民,参加区专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同时获得培训学校颁发的初级能历教育文凭。

   以缝纫专业为例,其初级能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缝纫工人,对象主要为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培训科目为“就业通识”(包括劳动就业、保障的法律法规,文明礼仪)、“专业知识”(教材《服装缝纫基本技能》,内容为服装缝纫基础知识、服装材料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包括服装缝纫基本技能、服装缝纫技能训练。),培训时间20-30天,参加缝纫工技能鉴定合格获得缝纫工技能(初级)证书,主要从事服装加工,到服装厂就业。

   (二)、中级教育

   中级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提高性能历教育。

   1、中级教育的培训目标:主要是培养企业技术骨干。

   2、中级教育的培训对象:再次参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农民,或者高中毕业回乡的农村新增劳动力。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篇2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经研究,决定于今年5月至11月在全省组织开展初中学科教师网络培训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校校通工程”的应用效益和全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作用,采用以网络为主的远程教育方式,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初中一线教师遇到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设计能力不强、教学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向全省初中语文、数学和物理教师开展专项培训。通过自主学习、网络交流、专家在线、任务驱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初中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我省初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初中教育教学水平。

二、培训对象和时间

培训对象为未参加过20*年省“送培到县”集中培训的在编在岗初中语文、数学和物理教师。

培训时间为5月20日至11月30日。具体办班起讫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由各地在5-11月期间选定。

三、培训组织和管理

我厅师资处负责组织实施。省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具体教学指导和其他有关协调工作。省电化教育馆负责网络维护。我厅将选派专家深入部分培训点进行培训效果实地调研。

各市教育局全面负责本地区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督促本市电教部门做好网络课程资源的分布存储和其他相关管理、保障工作。培训的具体教学组织、管理等工作原则上由《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工作的通知》中指定的单位负责,各市教育局可按照利于教师网络培训长期有序保质开展的原则进行调整。如做调整,请及时告知我厅师资处和省教师培训中心。

四、培训形式和考核

各地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原则上按学科以50人为单位组成培训班级,每班设班级管理员、教学辅导员各1人;也可根据当地初中教师特点采取更为灵活和贴近实际的组班和管理方式。

培训考核总分100分,其中网络学习时间20分(不少于22学时),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10分,平常作业20分,培训结束时提交一份原创教案(附教学反思)、课件(完整的一课或一个单元)、论文(不少于3000字)50分。上述综合分数在80分及其以上者为合格,由各培训机构颁发全省统一编号的结业证书。本次培训30学时,记入继续教育学时。

培训结束后,各地按培训人数的2%推荐优秀学员,报省教师培训中心审核并颁发证书予以表彰。

省教师培训中心、省电化教育馆在辅导员推荐、学员网络点评的基础上开展优秀教案、课件、论文评比,对优秀作品颁发证书,以示奖励。

五、培训人数和经费

各地在考虑规模、效益、网络条件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原则上面向当地全体初中语文、数学、物理教师组织实施本次网络培训工作,一般每县(市、区)不得少于150人。我厅按每县(市、区,含市直学校)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各地自行解决。三门学科培训结业总人数不足百人的县(市、区)将不予补贴。

六、工作要求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篇3

根据市教育局、市教师教育院有关培训通知精神,请各学区、有关直属学校落实好以下有关培训推荐人选,按规定时间报县教育局人事科,并通知有关对象按时参加培训。

一、市第七期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素质教育研修班

1.培训时间:周期两年,分四次集中,每次集中6天,10月22日上午8:30开班;

2.报名条件:市、县学科骨干教师、三坛、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县优质课二等奖以上获得者;

3.推荐名额:每学区各1名,县小、县三小各1名;

4.培训经费:培训费市教育局承担,差旅费单位负责;

5.报名时间:10月15日前报县教育局人事科。

二、市第七期初中优秀班主任提高班

1.培训时间:周期一年,分两次进行,每次一周,第一次在10月22日~26日进行,22日上午在市教师教育院报到;

2.培训名额:龙港、灵溪学区各3名,钱库、金乡学区各2名,其他学区各1名。

3.培训经费:400元;

4.报名时间:10月15日前报县教育局人事科。

三、市首期七年级数学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班

1.培训时间:**年10月29日~11月2日,29日上午到市教师教育院报到;

2.培训对象:现任七年级、教龄5年以上的数学骨干教师;

3.培训名额:龙港、灵溪学区各2名,其他学区各1名;

4.培训经费:400元;

5.报名时间:10月15日前报县教育局人事科。

四、市第二期示范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

1.培训时间、地点:周期为一年,共45天,第一次集训5天(**年10月下旬),培训地点在市教师教育院;第二次集训10天(2008年1月上旬),培训地点在上海师大,第三次集训20天(2008年3月上旬),地点在上海初中名校。

2.培训经费:市教育局承担,差旅费学校报销;

3.培训对象:罗纯彬(灵溪二中)郭会立(灵溪三中)

江冲宇(龙港三中)陈锡聪(龙港四中)黄振中(龙港五中)

王文寿(金乡三中)吴仁俊(潜龙学校)

4.报名时间:填写好学员登记表于10月15日前交县教育局人事科。

五、市第三期初中历史与社会骨干教师提高班

1、培训对象:本学期任教初一或初二年段,教龄5年以上的骨干教师。

2、培训时间:周期一年,每次课训5天,共2次集训,第一次为**年10月29日~11月2日,10月29日上午10:30前在市教师教育院报到。

3、培训费用:400元。

4、培训名额:龙港、灵溪学区各3名,钱库、金乡学区各2名,其他学区各1名。

5、报名时间:10月15日前报县教育局人事科。

六、市首期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

1、培训时间:周期两年,每次集训5天,共4次集训。

2、培训对象: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市学科骨干教师、教育硕士优先。

3、报名办法:具体见温师函〔**〕79号文件,申报表从市教师教育院网站()下载,填写好经学校盖章后报县教育局人事科,由县教育局审核后择优上报。

七、市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训班

文件具体在市教师教育院网站下载(温师函〔**〕80号),报名表于10月15日前报县教育局人事科,由县教育局审核后择优上报。

八、市中等职业学校部级骨干教师培训班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篇4

一、前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人实施对初中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初中英语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革命。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初中英语骨干教师的素质要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除了要靠教师们自身的努力学习外,教师培训单位的科学培训至关重要,而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应该是教师培训单位所要获得的第一手材料。本文拟通过对吉林省初中英语骨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当前我国初中骨干英语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旨在对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提出更加科学的建议。

二、发展现状分析

本研究的对象主要来自于参加2009年8月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吉林省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调查结果显示:

1.学科素养。在教师职前所接受教育方面,绝大多数教师都学习过教育学(92.86%)和教育心理学(85.71%),而40%以上的教师都没有学习过教学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在英语学科知识方面,调查的结果显示:54.76%的教师在职前教育中并没有系统学习过英语语言学,对中外教育史和英汉语言比较方面知识的了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在技能方面,有70%的教师认为应该丰富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他们认为自身最欠缺的能力中科研能力为最高,而且认为科研能力是难以自主发展的。作为现代教师应该必备的教学反思能力,竟有高达81%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

由此可见,在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上,初中英语教师的现状是参差不齐的。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所缺少的知识和技能,在培训中要因材施教,具有针对性。在课程安排上,除了最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外,在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也要有所倾斜。

2.教育科研能力。作为当今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能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有自我反思能力、要有行动研究能力以及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所必备的素质。在对“初中英语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上,30%的教师对此很感兴趣,并能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和研究;65%的教师有研究的意识,但缺乏理论指导,不能付诸行动。在英语教学课题的制定和研究方面,有英语教研课题并能依计划进行研究的占40.47%;制定了课题,但研究过程缺乏整体性,效果不明显的占54.76%;只有课题,但没有进行研究以及没有研究课题的教师不到10%。另外,教师们还反映从事科研的时间不够充足,有50%的教师每周只用1一2小时,23.81%的教师用3一4小时,另有26.19%的教师表示根本没有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在论文撰写方面,有54.7%的教师已1一2篇,发表3一4篇的为7.1%,发表5篇论文以上的教师只有12%左右,还有26.2%的初中英语教师甚至没有发表过论文。

教育科研能力是当今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必需条件。但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已经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也愿意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但进行科研的阻碍因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从事科研的时间不足,对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不是十分了解,而且还缺乏宏观理论作为基础。

3.培训经历和培训需求。在终身教育理念下,职后培训在教师教育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达到培训的目标,培训单位应该充分了解教师的培训经历和培训需求,因此,我们在这两方面对初中英语骨干教师作了详细调查。在培训经历方面,调查结果如下:绝大部分教师都参加过职后培训(只有7%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且有45%以上的教师参加过5次以上,其余教师参加过的培训为1到4次不等;在培训内容方面,教法和英语专项技能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但有30%左右的教师表示参加过的教法培训和英语专项技能培训效果不明显,还有52%的教师表示通识培训效果不好;参加培训的教师们认为以前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于强调知识的专业化和理论性,对实际一线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培训中主要是“填鸭式”培训,且缺少和专家直接沟通的机会。

另外,在培训需求方面,主要表现为:在培训方式上,60%的教师赞同短期离岗培训,40%赞同在职、脱产和学历继续教育;在培训模式上(多选),90.48%的教师喜爱现场观摩,对专家报告、参与式讨论和经验交流的支持率为50%左右,学校调研和作业论文只有20%到30%的支持率;对于培训内容(多选)的支持率,英语测试基本理论73.8%,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学和论文撰写50%,英语课程理论、英语教学评估和新课程标准不到30%,普通语言学和英语课堂技术不到10%;对于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教师们在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等技能中的支持率呈平均趋势都在50%左右;教师们对培训者的最大要求是了解中学英语教学情况,并能给予受训者以点拨和引导;在培训时间的长度上,教师们的看法各异,但赞成一周的相对多一些。

在培训经历和培训需求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初中英语骨干教师都有过接受培训的经历,但他们的培训经历和对培训的需求并不十分相似。作为培训者,要想拿出既符合每个教师,又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继续教育模式,确实需要进行不断的反思与总结,需要不断的调查和研究。

三、现状反思及建议

教师教育的发展需要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教师队伍现状之间寻求最佳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上述对英语教师教育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初中英语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距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教师职后如何科学的发展值得反思,培训单位应该从全局出发,搞好教师教育的培训工作。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教育,单靠职前的一次性终结型的师范教育是不够的。”它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一名教师整个教学生涯的发展需要。所以要使教师们更新已有的旧观念,树立“连续的、终身的和一体化的”的教师教育发展的观念。

2.促进教师的反思性教学。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想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就要学会在教学中反思,在行动中研究。反思能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所以,培训单位应该促进初中英语骨干教师们的反思性教学水平,使教师们能在行动中反思,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解决教学难题。

3.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有助于教师透过现象看本质,将自己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排除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扰。但通过以上分析,初中英语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在职后培训中确实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使教师们从教育科研的理论到教育科研的实践都得到长足的进步。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篇5

一、始终坚持了指导思想不动摇的原则

本学年,我校根据《市区年——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研训工作要点》《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中学部工作计划》和《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继续教育办公室学年——学年工作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师、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研、继续教育工作。我校始终紧扣“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确定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选择校本研修、项目研修课题;切实抓好远程非学历培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开展了读书活动,从而实现了教研活动、继续教育活动真正服务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这一目的,初步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研、继续教育文化,较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好了务。

二、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1、学年初成立了继续教育领导组,确保了教研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组长:凌校长深入教研、继续教育第一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有效地促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副组长:教科室刘主任,始终坚持踏实工作的原则,深入各教研组调查了解,及时安排任务,全程监督实施。

成员:凌老师、徐老师、刘老师、刘老师、吴老师、谢老师、田老师、梁老师、赵老师。各教研组长对本组工作尽心尽职,充分发挥领头作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2、继续教育辅导员:精心准备,认真辅导。

3、继续教育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三、本学年完成继续教育内容概述。

本学年,我校依据区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之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继续教育活动。

1、组织指导教师参加了第二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教科室安排部署下,指导教师按时参加培训并督促上网学习。我校语文、数学、英语各有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地理、生物各有2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2、开展了读书教育专着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活动,全体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读后各教师撰写了心得体验文章来归纳、整理收获。

3、青年教师培训。根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确定了4个培养对象及指导教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与教研组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培养,青年教师成长较快,培养效果明显。在片区及以上教学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特别是李宇指导学生科技发明获市级一等奖。

4、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区级骨干培训,本校也加大培训力度。

5、远程非学历培训。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采取教师网上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加培训后各教师都撰写心得文章归纳整理学习所得。

6、开展“高效课堂讲坛活动”。在业务学习会上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及时了解高效课堂,魅力课堂的相关理论。

7、参加中学二片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我校积极参与中学二片区文科、理科说课竞赛。参加宜八中学科培训。

8、参加师训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

9、本学年我校派遣凌生雄、凌育章、雷超全、潘露、吴兴宜、刘维珍等11人次到外地学习。

10、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上课、评课活动。

11、各教研组积极开展项目研修活动。

政史地组:农村初中政史地知识过手最有效的方法探寻

数学组: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艺体组:农村初中课间操改革初探

语文组:重视课堂提高效益的研究

英语组: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创设探索

理化生组:农村初中科学课探究式教学研究

三、不足与反思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篇6

关键词高校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尽显其能招聘、引进各类人才,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这些新教师来校后即被匆忙“赶上”讲台,从事教学工作,虽然这些初任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但这些教师多数是非师范院校毕业,没有经过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课堂实践等职业培训,缺少教育规律、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对教学环节较为生疏,教学经验也相应缺乏,从而导致课堂驾驭能力差、教学能力不足。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具体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表现出的一种职业素质,是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因素。初任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直接决定了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决定了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提高高校初任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成为各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高校初任教师教学能力

对初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目的是让初任教师学习高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了解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逐步掌握高等教育规律,提高教师基本素养,为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基础。笔者建议,对高校新引进的教师应进行一年左右的岗前培训,其中半年时间重点让初任教师系统学习教育法、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师职业道德等理论知识,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逐步掌握高等教育规律,提高教师基本素养,为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基础。另外半年时间进行课堂观摩、研读教学大纲、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法、编写教案、设计板书、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教学基本功训练。然后,经教学能力考核合格后,才有资格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提高初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是初任教师的个人行为,而且是学院、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高校各学院和相关教研室在岗前培训实践环节应抽调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岗前培训实践训练指导小组,让初任教师模拟课堂教学情境,对相关内容进行试讲。可以先由初任教师备课、试讲并录像,然后由指导小组的教师作出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然后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同一内容进行讲授并录像,给初任教师做出示范,最后再由初任教师根据点评意见修改教案和讲稿,并重新进行试讲和录像。这样,初任教师就可以对一门课中的一节内容进行对比、备课、试讲与录像、接受点评、不断根据意见改进教学,通过反复进行这一过程,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同时经过对同一内容的讲解也能让初任教师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

教师的作用是通过其工作体现出来的,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内在动力,二是外在动力,三是凝聚力。对于学校的管理层,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依据自身职责权限,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为教师创造好的外部环境,调动内在动力,形成凝聚力,使蕴藏在教师身上的潜能发挥出来。

首先,树立依靠教师办学的思想。依靠教师办学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一是明确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树立各级行政为教学服务的观念,保障好教师的教学科研。二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办学决策方面的优势,广泛听取教师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不断强化教师的敬业意识。一是从思想上入手,教育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工作与生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二是通过奖励机制大力表彰先进教师。通过表彰树立典型,以此激励和教育广大教师,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

再次,努力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一是全校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对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成绩大力宣传,对其缺点和失误善意提醒和批评。二是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为教师成长既要保障好生活,搞好福利,解决子女问题。又要办好图书馆、资料室,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健全教师评估考核制度。对教师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让其与教师职称评聘结合,切实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把教师培训工作制度化、长期化、多样化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应只限于课堂教学,而要使单一的教学渠道开放化、社会化。因此,不能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在岗前培训或者教学辅导上,而应该将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度化、长期化,要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把专职培训、专题报告、经验交流有机结合起来,应用现代化的培训手段把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培训变为思想、政治和业务的全面培训,加强实践,注重能力培养,尤其注重初任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初任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教师培训工作既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请进来”即邀请部级教学名师给初任教师做报告,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技能,传授如何备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示范录像。“走出去”即组织初任教师到兄弟院校(系)观摩优秀教师上课,实地观察优秀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怎样开展师生互动,还可以观看不同教师的教学录像。教学录像是优秀教师长期进行教学研究的成果,是教学经验的结晶,也是指导教学的示范课,很值得仿效。在每次活动前,可以要求初任教师写出所观摩课程的教学设计,活动中认真做好记录,活动后因势利导,组织分析、评论、交流心得,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高校教师培训机构要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相互听课、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这样可以使初任教师更深入地剖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把握要点、重点和难点,汲取教学经验,促进初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集体的教学活动,能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教教相长,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波.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举措〔J〕.中国高教研究,2007,(4):91-92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篇7

20__年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推进年,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要在获得“省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区”荣誉的激励下,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创新。根据20__年区教育工作意见,确定教师教育工作目标如下:

1.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构筑教育人才高地。畅通骨干教师培养、促进骨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渠道,继续采用选送外培、区内自培和活动推进等多种形式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提高骨干教师高位素养。

2.抓实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根据《__市__区20__-20__年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方案》,认真落实新教师培训等各系列培训,突出师德内容,抓好新课程、信息技术等各类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优化培训内容与形式,提高校本培训实施水平。以贯彻《__市__区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施条例》为抓手,加强对骨干教师发展的引领,抓实常规校本学科教研活动,优化校本培训的内容与模式,努力形成__校本培训特色。

4.多渠道着力,促进教师学历(学位)提升。多渠道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高中、职高、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5、85、98.9、99.7和100,初中、小学教师中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比例分别达70、83,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达3.6。

二、工作内容与要求

1.抓好新教师培训。对20__年进入教师队伍的新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任学科课程标准及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知识的培训。规范实施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达标活动,热情帮扶,严格考核,促使青年教师稳步、快速成长。

2.促进教师学历提升进程。根据局20__年学历达标要求明确任务,通过组织函授、自考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特别是要加大高中教师合格学历和初中、高中教师高一层次学历(学位)的提升力度。

3.落实教师全员培训。按《__市__区20__-20__年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参加全员培训,确保教师全员参加校本培训和培训的培训。要精选和完善培训基地培训内容与形式,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专业水平。

4.强化骨干教师培训。①高质量举办区教学新秀教学研究班和教学能手课题研修班。做好研究班第二期结业、第三期开班(含小学、初中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各项工作。教学能手课题研修班要在特级教师任导师的优势、强势中办出高水平。

②做好选送外培工作。积极组织区内教师参加市、省乃至出国培训,多渠道提高我区骨干教师队伍实力。

③实施骨干教师培养校际结对计划。抓实已结对学校的培养实施工作,通过双向的听课、评课,以及备课、课堂教学方法等的交流切磋来加速骨干教师的培养。实施学校要按《骨干教师培养校际结对计划书》认真落实各项活动,抓出成效。

④办好骨干教师“高层论坛”。坚持骨干教师高层论坛制度化,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论坛举办质量,以此形式引导较高层次骨干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提炼教学经验、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激励他们高位提升,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年内论坛活动向区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延伸。

⑤完善骨干教师专题讲座制度。做好骨干教师专题讲座选题的更新工作,并不断充实讲座内容。各校要根据要求选好、用好专题讲座内容,不仅要用好本校骨干教师的,同时要用好区内外校骨干教师的专题讲座。选用中要按要求认真填写《__区骨干教师专题讲座选用反馈表》和《__区骨干教师专题讲座反馈表》。

5.规范高效实施校本培训。要以《__市__区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施条例》为纲,根据20__年召开的“__区中小学校本培训推进会”要求,切实把校本培训摆上重要位置,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落实校本培训的地位。要着力解决教师发展的内驱力问题,对教师进行责任感教育,进行发展的目标引领,落实推动机制。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统筹,落实好各层面、各部门在校本培训中的责任。要抓实常规校本学科教研活动,花力气将这一最常态、最基本的校本培训形式抓出成效。要关注校本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以优化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切实提高校本培训的效果。组织校本培训诊断与指导活动,推进校本培训的均衡发展。

6.扎实开展各类专题培训。①深入开展新课程培训。根据新一年课程改革推进的要求,按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两个模块,组织高中教师参加岗前培训以及后续培训。小学、初中教师的新课程培训要在不断更新理念,不断提高能力,不断提升效能上下功夫,为确保我区课改实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跑地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②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事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展学科教学的能力。

③继续实施班主任培训工作。完成第三批初、高中班主任培训,适时启动小学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④启动培训者培训。基于学科(教研)组长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年内启动培训者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着力提高参训者教科研知识与学科教研活动的组织能力。

7.全面启动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基本按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逐步从新教师培训、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多条途径使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正常化、系列化,不断提高我区幼儿师资水平。

8.注重突出师德教育内容。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在各类培训别是全员培训、校本培训中突出师德教育内容,促进教师规范教育行为,显著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引导教师向德艺双馨发展。

9.认真做好各类考评工作。①完成区第三批学术荣誉评选工作。年内完成区第三批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工作,充实区骨干教师队伍。具体评选出区教学新秀150名,教学能手60名,学科带头人15名。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篇8

关键词:民警培训;政治教育

我国正处在和谐社会的发展时期,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公安工作的科学发展。新警察培训成为对公安注入新鲜血液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警察招录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公安类大学生通过考试进入公安队伍,以往短期的初任民警培训显得日渐单薄,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公安院校开始招收改制生。然而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依然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的初任民警大多来自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课堂书本的教育方式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产生些许抵触,这种方式的政治教育收效逐渐降低。

一、初任民警培训政治教育现状

笔者在2006年至2008年在河南省开封人民警察学校先后担任河南省公安机关四期初任民警培训班大队长、教导员等职务,管理参训学员一千余人,其中大多为应届或近两年的大学毕业生。在日常与参训学员交流与沟通当中,发现有的学员存在厌学情绪,对培训所授课程存在逃避、敷衍了事的心理,根据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到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学员在思想意识方面没有深刻认识到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对公安工作性质不够了解,仅仅把警察当作一份普通工作,没有体会到警察职业的政治性和使命感。二是因为有的学员大学所学专业和公安业务相差较远,对公安业务感到陌生,担心参与公安工作后会逐渐荒废所学专业。三是通过对公安专业课程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对警务工作完全不感兴趣,平凡而艰苦的警务工作和自己原本的心理预期差别较大,对未来的从警人生之路产生了厌倦、逃避的心理。

二、初任民警培训中的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初任民警培训对象多是八零后或九零后

政治教育是对思想的教育,对于不同的时代,应该有所区别。当今初任民警培训的对象大多数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思维活跃,期望新鲜事物的出现,对于传统的课堂书本教学早已没有了新鲜感,甚至有的产生了抵触情绪。这就使以往的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授课教师大多与公安实践相脱节

对于大多数培训学员而言,政治理论的学习早在系统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中烂熟于心。然而与实践的结合却正是他们知识的空白。当前我国大多数的民警培训中,政治教育的授课教师大多没有公安实践经验,这就对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生动性有了一定影响。

(三),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待转变

传统的书本课堂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年轻人的需要,那么我们就应当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或途径,不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

三、初任民警培训政治教育变革初探

(一)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就像医生看病要对症下药一样,我们初任民警政治教育也要因人而异。对于思维活跃,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而言,政治教育应该是适应他们思维发展的新观念和新内容。众所周知,政治教育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应当探索新的授课艺术和授课方式,尽可能把政治理论“揉”进各种适合年轻人接受的新鲜事物中去,改变以往的课堂、书本、课桌、黑板等授课形式。如开展室外授课、举办思想辩论等多种活动。

(二)师资培养也需重视实践经验

对于师资的培养,更是每一个教育机构应当重视的。为保证教学不脱离实际,英国警察院校的教师与警察部门的警官经常交流。专业教师一般签订1-3年的任教合同,在学校讲课和到实际部门工作交替进行,以便把警察工作中最新成果、经验传授给学员。我国初任民警培训中的业务课授课教师有的来自公安一线,有的实施过下基层调研,大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相比之下,政治教育授课教师却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得到实践机会。这就给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出现一个例子用上十几年的情况。实战经验的短缺给课堂的生动性带来的难度,也给授课教师的视野造成了束缚。因此,政治教育授课教师的培养应该包括一线实战锻炼。

(三)开辟新的教育途径,顺应时展

时展至今,网络已经成为每一个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平台。我国的初任民警教育也应该合理利用起这一平台,为传统教育方式作补充。

(四)政治教育效果考核方式的转变

我国传统的考核方式就是试卷、考场,这就培养了大批应试型人才。而对于初任民警政治教育来说,思想上的接受和认同才是最重要的。就在2011年的年底,开封人民警察学校在对一期刑侦技术人员培训班进行考核的时候就已经在尝试新的突破。他们一改往日的闭卷式,把考场搬到了一间模拟现场。通过对模拟现场的侦查,既考察了学员实践的能力,又检验了教学效果的优劣。还从中看到了学员对思想政治的理解。这对学员和教师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杜绝了考试作弊的可能性,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获得了省公安厅专家考核组、参训学员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通过这种方式的实践,我们看到,考核方式“科学化”是具备可操作性的。无论对于什么年龄阶段的民警,检验学习效果和业务水平是我们考核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对于不同警种的民警进行不同的考核方式,即不拘一格。

(五)远程网络教育对初任民警培训政治教育的延伸

初任民警培训不能仅限于初任民警培训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结合每个不同的工作岗位,新警在适应警察工作的道路上应始终保持一颗“新”心。小到见习期,大到终身学习,政治教育要真正延伸到工作岗位上,才能做到实践出真知。

终身教育对于时刻处于工作一线的民警来说是一种挑战。他们很少有大段的时间参加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和培训,但工作的高强度不代表他们不需要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来充实自己。现代远程网络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也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四、结束语

初任民警培训中的政治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难免出现问题,这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作为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努力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的途径,为我国的民警培训政治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参考。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每一个公民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彦吉.中外警察教育与培训[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公安部教育局.公安院校概览[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继续教育

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带来了各国教育任务的调整各改革,无论教育发展先进还是相对落后,都会对教师本身的再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体育老师的继续教育却存在严重的问题。

一、各方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

(一)初中体育老师

当前初中体育老师对于继续教育的观念相当的陈旧。体育老师对于继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的不够,这直接导致部分老师把继续教育当成一种任务,出现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把难得的继续教育机会白白浪费的现象很严重。此外,很多教师依然持有今天所学的知识必须是今天用的着的。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仅仅局限于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根本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这和当下的新课改的精神也是不一致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初中体育老师到现在还不理解教师继续教育的含义。很多初中体育老师不能完全理解继续教育的功能,但是迫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命令和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所得学分和转正、聘用、晋级等等直接相关,很多老师抱着被动的态度参加教师继续教育,根本无法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学校领导

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领导对于初中体育老师的继续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1.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老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领导认为成绩才是学校的支柱,往往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这就导致了学校只重视对教授科目中考试科目老师的再教育和培训,不注重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认为学校只要安排了体育课,有体育老师去上课就行。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认为继续教育对于体育老师的收效不大或者不明显。这一切直接导致了初中体育老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进展缓慢,收效不大。

2.学校领导对继续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领导担心开展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会分散广大教师的精力,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会加重学校的经济负担。在非全员参加的继续教育活动中,学校领导在教师的选派上经常只派骨干或是“闲者”参加。这两个极端选派都表明了学校领导没有统筹兼顾好“点”与“面”、“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教育主管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对于继续教育起着上传下达、监督、实施等各方面的职能。它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继续教育发展的好坏。然而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同样也存在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这直接会导致继续教育有关政策措施的不能有效落实。而出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相背离的根本原因就是把培养目标定位在“知识仓库型教师”上,而非定位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上。由于个别职能部门对继续教育的功能理解不全面,教育价值定位不准确,重视经济价值,把继续教育作为创收手段,收费培训,不问质量,时间一到就发证。而且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出现了各个学校都是以分数论高下,很多学校都出现了重教师使用,轻教师培养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继续教育会耽误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要让继续教育真正可以达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目的,打破以往旧有的观念至关重要。

二、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初中体育老师普遍认为继续教育内容不实用,不能满足体育老师的需求。关于初中体育老师安排的继续教育内容,理论与实践不符,有针对性的内容很少,教育内容也不实用,甚至部分课程内容出现了重复的现象。初中体育教师希望继续教育改革从内容开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继续教育不能满足体育教师对于学习内容的需求,就会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教育的质量也就根本不可能提高。实际上,继续教育组织机构在没有深入学校调查,缺乏与体育教师沟通的情况下,就确定了继续教育的内容,以传授教育原则、教育观念为中心,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更新,内容空洞乏味,直接导致教育内容不能满足体育老师的实际需求,忽视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工学矛盾突出

影响初中体育老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最大障碍就是工学矛盾。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初中体育老师所要参加的继续教育培训多且杂,这无形中就占用了很多的时间。现在的初中老师依然实行坐班制,每天的课时多,工作任务繁重,直接导致工作和学习提高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首先,目前的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已经出现了重复的现象,教师无从选择。其次,学校的体育方面的老师往往师资很有限,学习的时间和工作的时间相冲突,学校派不出足够的人员参加培训。最后,继续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在职人员,大多已经成家,家庭琐事多,压力大,任务重。这些原因都直接影响了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因此,目前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能让体育教师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参加培训。

四、教育经费紧张

我国的教育经费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这也会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的总体教育经费投入就已经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也很不合理,投入到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又少之又少。与此同时,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这对于本来已经很少的继续教育经费来说,就显得更加不足了。随着初中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面展开,相应继续教育经费投入远远不能保障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培训经费的缺乏,直接困扰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尽管近年来中央、国务院已出台相关政策并颁布的有关法规要求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但具体落实起来举步维艰。国务院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中指出:继续教育经费的筹集应该由地方财政、用人单位和教师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但是,由于对继续教育认识的不足,各方面的资金都很难到位,根本难以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五、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篇10

关键词: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积极性;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军队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训任务必将进一步向指挥和技术指挥人才聚焦。学历教育院校在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指技合一”型部队初级指挥员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目前其初级指挥任职教育水平总体偏低,教员积极性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深入分析影响学军队历教育院校教员初级指挥任职教员积极性的因素,研究实用管用的对策措施,为有效履行初级指挥任职培训任务、不断提高初级指挥员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一、初级指挥任职教员积极性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在任职教学与学历教学中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学历教育院校中,教员往往初级指挥任职教学和学历教学一肩挑,但学历教育仍是主业。受各种因素影响,教员潜意识更注重学历教育,对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专业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现行考核评价体系政策导向不明显等,教员存在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现象,精力投入不足,使初级指挥任职培训毕业学员的机关和部队认可度不高,学员培训积极性受挫,反过来给初级指挥任职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二)教员任职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偏弱、力不从心

一是承担初级指挥教学任务的教员大多毕业于工科院校,甚至从学生到教员,经历单一、指挥经验缺乏,任职教学能力有缺项;二是部分教t囿于院校的“象牙塔”,对迅速发展的部队作战训练、管理教育、武器装备、各项保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多不及时,知识老化、脱离实际,授课内容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吸引力明显偏弱,教员因力不从心产生消极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发挥。

(三)教员对任职教育内在特点规律不熟悉、新瓶装旧酒

一方面,当前各院校在教育理念、能力体系、培养路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保障、考核评估等方面认识还不深入,对任职教育固有特点和本质规律把握不够,针对性和精准性欠缺;另一方面,教员受长期学历教育和工程技术思维影响大,用工程化思路设计和开展任职教学等现象较为普遍,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初级指挥员任职能力需求。

二、原因分析

(一)院校在任职教学体系建设上还不完善

初级指挥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开展时间相对短,没有现成经验,存在先天不足。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学历教育院校长期以生长干部学历教育为主,对开展初级指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没有形成共识,两者未能同步发展;二是缺乏理论支撑。初级指挥教育作为一种职业岗位导向的教育模式,其内涵、外延、培养目标、培养制度、课程体系、培养途径、质量评价等多方面理论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三是政策体系不配套,考核标准体系不合理,对任职教学的政策鼓励导向不明显。

(二)初级指挥教员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一是学历教育院校任职教育在学历教育基础上转型而来,缺乏任职教育教学和实践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基础较为薄弱;二是学历教育院校教员与机关部队任职交流少,缺乏“源头活水”,教员任职教育能力缺乏公认、有效的评价手段;三是任职教育教员引入较少。限于当前干部政策和体制编制,部队了解任职需求、具备任职教育能力的优秀干部难充实到院校。“自身培养不足、引进外援不易”,制约着初级指挥教员队伍在的改善优化。

(三)初级指挥任职培训学员相关制度不健全

生长干部参加初级指挥任职培训一年后,除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外,在职级衔级确定上与同批次干部无差别,对部队情况掌握上甚至存在劣势,难以“优中选优”选拔初级指挥任职培训学员。同时,一些部队领导对初级指挥教育认识不够,使学员心理上不重视不情愿。此外,初级指挥任职培训成绩也与其部队任职不挂钩,学好学坏一个样,没有涉及其岗位任职、衔级确定等的强制约束和惩戒机制。学员积极性不高成为影响初级指挥任职教员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三、对策建议

(一)认清形势任务,革除阻碍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的思想痼疾

一是要认清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当前深化改革以及军民深度融合背景下,精简后的军队院校必须强化“技指合一”的独特优势,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二是认清学历教育院校的独特优势。“技术决定战术”是现代战术指挥的鲜明特点,学历教育院校掌握武器装备技术全面实时,在战术指挥研究上有“近水楼台”之利,理应高质量办好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三是正视挑战困难。初级指挥任职教育在全军都是较新的课题,可借用的经验做法少,需要对其本质和教学规律、制度体系等进行深入探索,这本身也是一种机遇。教员作为培养未来部队骨干军官的主体,要以战斗力为根本标准,积极主动提高自身初级任职教学能力。

(二)打破原有格局,打造与部队无缝接轨的教员队伍

按“提升现有、引进急需、常态流动”原则,打造懂部队、能指挥、会研究的初级任职教员队伍,打通院校与部队的“最后一公里”。一是提高实践锻炼力度。根据初级任职培训需要、教员能力、发展潜力和个人意愿,尝试教员以导调员、裁判员、指挥员等身份参与大型演练任务,逐步加大院校教员在部队大型演训实践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以实战化倒逼教员向部队接轨、向打仗看齐;二是适当引进优秀部队营团级指挥员。营团职领导干部往往是单位的中坚力量,组织参与过多项大型演训任务,但限于编制原因难以晋升。可考虑建立常态化优选机制,选拔部分优秀营团职领导充实到院校初级任职教员队伍;三是加大与机关部队双向交流任职比例。固化院校“教官制”,大幅提高院校与部队干部无障碍交流任职比例。院校引入“打仗型”教官、部队引入“学者型”领导,解决目前教员存在任职短板、搞不清任职能力需求等问题。

(三)创新制度体系,激发教员初级指挥任职教学能动性

一是建立适应教员初级指挥任职需求的能力培养制度。通过任职代职、跟训跟踪、培训比武等形式,尽快提高现有初级指挥任职教员教学能力;二是建立兼顾任职教育的科学考核机制。按学科、任务性质和教员职称,由学员、专家、教研室、院系党委四方评定,建立师德修养、授课能力、信息化运用能力、科研水平、人际关系、奉献精神等科学评价模型。建立数质量相统一的工作量评定办法,对于承担任职培训教学的教员,可考虑按实际课时量乘以一定系数计算任职教育课时量,同时单列一定数量的初级指挥相关课题项目;三是创新初级指挥任职教育模式。面向所有指挥岗位的本科学员进行初级指挥任职教育,培训合格方能确定职级,否则重修或降低职级档次。突出培训内容的实战化,根据部队实际,可以在上半年进行院校培训,下半年进行部队演训实践教学。

(四)构建能力模型,积极催生教员初级指挥任职教学能力生成

着眼任职教育特点规律,立足任职培训能力培养现实问题,科学构建教员能力模型。一是知识整合能力。任职教育的应用型培养目标、综合性课程设置、职业性教学内容,要求初级指挥任职教员能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跨学科专业知识整合,以及任职基础知识、任职岗位知识和任职发展知识的综合;二是快速应变能力。必须能够快速准确熟悉学员实际需求、熟悉部队装备技术发展、熟悉新战法训法、熟悉专业领域知识进展,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方式、考评标准;三是实践创新能力。要熟悉部队情况、熟悉岗位特点,具备发现、分析、并利用理论知识m行使命课题训练创新、创造性解决部队演训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理论创新能力。立足实战化训练,突出新型作战指挥体制、一体化深度联合作战、作战运用新模式方法等重大理论创新,以大批高质量成果支撑和推动学历院校初级任职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谢建,解磊.初级指挥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昆明陆军学院学报,2010(4).

[2]周泉兴.军队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