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8:25

海绵城市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海绵城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科教融合;降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053-02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

海绵城市,是城市降水管理一种新型模式,它是指城市在遭受气候变化和降雨等自然灾害时,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抵御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2013年,在就城镇化建设中指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这就要求我们顺应自然,建设自然,加强对城市成天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创造合适生态空间。通过合理地运用雨洪原理,创新新形势下的城市给排水工作,让我们合理去利用水资源,把其转化成有利方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和环境恶化,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发展绿色城市,营造环保人文的新环境。

二、建设海绵城市对于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1.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海绵城市,就像海绵一样,可以对于涵养水源、保护环境起到关键作用。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很多城市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极大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于建设现代化城市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在全国城市当中,多数一线城市开始出现了缺水的现状,尤其在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关键问题。有关资料显示,在降水中,将近一多半的雨水可以被土壤吸收,一小部分水作为径流水流失走。但是由于城市为公共交通让步,很多地方都地面硬化,造成大多数水白白流失,极少部分被土壤吸收。故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缓解城市缺水这一问题,即通过把水涵养起来转化为地下水供给人们利用,以减少缺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2016年是近10年来降水最多的一年,连续几天的特大降雨造成许多城市成为“威尼斯小镇”。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城市排水设施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排水、渗漏、储存、滞留”等处理降水的设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城市降水不单单通过排水这单一手段来解决,通过综合手段来治理,极大地增强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很大程度的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3.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人文和自然环境。由于地面硬化导致城市地下水位降低,城市缺少自然资源对气候的净化和吸附,造成空气质量降低和城市温度的显著提高,产生热岛效应,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安全生活。海绵城市的建设必然需要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分析,创造出适合城市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些不仅可以提高城市抵御降水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城市的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发展成自然美丽宜居的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人民能够享受到海绵城市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海绵城市是科研与教学密切融合的标志

1.我们利用给排水的知识和原理,解决城市洪涝和缺水的重大难题。通常的雨水系统通常是及时、快速的处理城市表面径流,让降水快速的流到出城市,减少降水对城市的危害,也就是说,扩大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增大下水管道的管径,将雨水排放出去,但是这种指导思想忽略了对表面径流雨水的利用,会进一步加剧城市缺水问题。地下水不能得到很好的补给,造成城市用水困难,需要从周边县调水来解决,这就造成水资源的紧张,增加国家公共设施开支。这就需要我们给排水工程的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利用现学的技术和知识,把城市降雨转变为我们所需要的水资源。通过根据不同地区下垫面特征和土壤性状,采用不同雨水收集方式和吸收方式,对中小型降雨实现就地入渗和利用,对大型降雨实现就地滞留,在滞留后进行延期排放,错开城市排水设施使用的高峰期,缓解城市排水设施的压力。这种模式在新加坡已经开始实现了。新加坡作为著名热带国家,降水量处于世界前列,每天都有数场“说来就来”的瓢泼大雨,但是它极少出现洪涝灾害。因为他们国家设计了雨水收集与城市排水系统共同调节的设施,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在遇到暴雨同时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雨水储集设施,来应对特大降水。积极建立地面下渗,让雨水能够迅速被土壤吸收,增加城市地下水的需水量。

2.遵循城市规划和自然环境相统一的设计原理,增加城市抵抗风险能力。从20世纪开始,欧洲西方国家开始注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尽管不同国家绿色基础设计建设不尽相同,但是恼体理念上看,都是加强绿地、湿地、公园及雨水贮存渗透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开发和土地利用过程中,利用自然环境中植被防御自然灾害和水质净化这一特性,大力实施城市储水渗透设施建设和人工湿地的建设。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让城市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海绵城市是我们给排水工程的一种创新,它的实现正是对于给排水的专业知识的融合和发展,是一种新的模式下的城市管理和规划。如何进行科教融合促进本科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考虑。

四、科教融合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需要培养正确的科研态度

本科教学是本科生走入社会的一个重要学习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本科教学思路,增加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影响力。科研工作是一个自我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科研工作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偏差。要求我们统筹兼顾,具备缜密思想,充分考虑需要面临的问题和潜在困难,提前做好打算,在实施当中避免重新设计,减少资源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实现设计项目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将科研态度融入到本科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创新能力,积极去统筹考虑实验设计的原理,保证实验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展。

1.科教融合促进本科教学,需要积o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突出强调了实践在验证自己观点和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性。我们本科教学对于社会实践这一方面投入的力度不够,学生只能在书本上面学习有关给排水的知识,通过自己假想来设计城市规划,这种模式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书本和实践是有一定误差的,需要学生充分考虑一些实际的情况,积极的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只有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他们才会真正体会到课本知识的重要性,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习积极性具有很大作用。

2.科研融合促进本科教学,需要创新教师传授知识方法和思路。本科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的模式。由于大学上课人数增多,教室面积过大,使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效率显著降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创新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思路,通过丰富有趣的课堂知识,通过视频和ppt向学生展示本课程需要掌握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提问,以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不懂的知识和问题。同时要鼓励学生上台讲解课程和知识,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当中,增加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场重要的城市革命,它需要给排水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目前建设海绵城市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创新城市排水的方法和策略,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尽快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同时海绵城市建设是需要多学科、多技术、多部门、多人才来参与的革命,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需要统筹各个平台的工作,使其相互渗透和交融,这一工作也符合现代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飞,王岩.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与技术要点探析[J].园林科技,2015,(4).

[2]陈华.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J].净水技术,2016,35(1):102-106.

integrationofResearchandteachingtopromotetheUndergraduates'innovationandpracticeability

―takingtheSpongeCityConstructionasaCase

QiUFu-guo

(BeijingUniversity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Beijing100044,China)

海绵城市教学设计篇2

小规模海绵难解整体内涝

自2015年4月起,住建部等三部委先后公布两批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重点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水生态和内涝问题。2016年5月以来,我国多地城市遭遇暴雨、出现城市内涝,其中包括济南、武汉、镇江等多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目前已纳入试点的30个城市中,近期出现内涝的城市至少有14个,占比接近50%,其中首批试点的16个城市中,至少有9个城市出现内涝。

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被视为增强城市防涝能力的重要举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何也会出现内涝?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分院资源能源所所长王家卓表示,当前部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出现内涝,这恰好说明当前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迫切性。试点城市之所以出现内涝,一方面试点启动时间有限,首批16个试点城市2015年4月才确定,第二批14个2016年4月确定,大部分项目还在建设中;另一方面海绵城市是个系统工程,大部分城市试点建设规模仅二三十平方公里,第一年建设完成的区域基本都在几平方公里,小规模的海绵城市建成区无法解决整体城市的内涝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试点城市,海绵化改造的点面“对比效果”十分突出。在试点城市河南鹤壁市,改造后的桃园公园及淇水大道等路段,由于铺设了透水材料,建设了下凹式绿地、蓄水模块等,雨水迅速下渗,几乎看不到暴雨肆虐的痕迹;与此同时,未经过海绵化改造的主城区部分路段积水严重。

济南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田戎介绍,海绵城市在治理内涝方面,只是对一定范围内降雨量形成的内涝起蓄滞作用。遇到超过百毫米、甚至200毫米的降雨,防治内涝还得看城市排水系统。比如,济南市试点规划中,到2020年市区海绵城市对应控制设计降雨量为27.7毫米。

已建成社区海绵化改造难

根据国办2015年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王家卓说,这些指标并非只针对试点城市,而是面向全国所有地区的。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虽然一些试点城市在加快海绵城市建设,但不少地方海绵城市建设在整体进程、规划指标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已建成社区改造难。海绵城市建设,重要任务就是对已建成小区,尤其是经常出现积水小区进行“海绵体”改造。相对于新建城区或社区可以通过先期区域详规、中期施工监督、后期项目验收等指标与渠道来约束,已建成的老旧社区建设难度非常大,被业内视为“带刺的骨头”。

一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负责人坦言,已建成社区海绵体改造施工中会遇到各种矛盾,比如新增下凹式绿地,可能导致停车位减少;房顶绿化,面临违章建筑拆除问题,“实现规划目标的难度非常大”。

建设标准不明晰。尽管住建部2014年《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指导各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但由于各地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与方式差异较大,只能靠试点城市自身“摸着石头过河”。

深圳市创环环保科技公司是国内多地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顾问商。总经理翟艳云介绍,一些试点城市职能部门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内容都不太清楚,以为就是修修道路、收集雨水等。实际上,各个试点城市目标方向不一,有的重在储蓄水资源,有的偏重解决内涝,有的侧重解决水污染。缺乏科学的建设标准,就容易使海绵城市建设走弯路,甚至南辕北辙。

政府部门配套不同步。一些受访专家表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规划、城建、水务、园林等部门充分协调“齐步走”。尤其是各地城市新区建设中,即便不是试点城市或区域,也必须提前规划、系统建设。

济南城建集团副总经理刘相华说,当前一方面要投入大量资金,按照海绵城市标准改造既有建筑小区,另一方面大批传统路面硬化的新小区不断建成,不仅导致重复投资浪费,而且极易出现改造速度永远赶不上城区扩张的尴尬。

亟需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曾公开透露,预计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将达到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

有业内人士计算,部分地区实际每平方公里建设投资成本可能达到1.5亿元至2亿元。按当前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至2020年,全国658个城市建成区的20%以上面积需要达到设计标准,全国每年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4000亿元。

建设海绵城市的巨大投资钱从何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央财政给予各试点城市每年4亿至6亿元专项资金补助。以济南为例,作为省会试点城市,济南市于2015年至2017年共可获得15亿元中央补助资金。

相对于巨额的海绵城市建设投入,中央财政补助显然难以支撑。各地也将ppp作为资金筹集的重要渠道。按照预期,鹤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总投资32.87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投资27.24亿元,剩余5.63亿元资金需靠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来解决,ppp模式所占比例约17.1%。

尽管投资空间大,项目选择多,但社会资本进入海绵城市建设领域仍选择观望。“技术门槛高,项目回报期长,后期风险不清,一般企业不敢轻易尝试。”负责承接了多个试点城市单体示范项目的翟艳云说,即使企业在海绵工程竞标中拿到合同,如果扣掉每年近7%的融资成本,最后也剩不下多少利润。

缺乏稳定收益回报,是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采取ppp模式的最大难题。一个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负责人介绍,不同于地下管廊、污水处理等收费运行项目,一般海绵城市项目属于公益项目,后期运营维护支出较大。

“我们曾尝试将改造后的停车位作为投资收益回报,但测算结果一个投入12亿元的项目,相关停车位收费10年的整体收益才120万元,收益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位负责人说。

海绵城市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海绵城市;鄂尔多斯市;防洪排涝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不断凸显,很多城市面临水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汛期部分大城市出现城市内涝问题,鄂尔多斯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海绵城市建设是国家基于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提出的新的城市建设模式,笔者重点探讨该模式对鄂尔多斯市城镇防洪排涝的启示。

1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

2014年10月,国家住建部下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1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追求城市人水和谐,将传统的城市建设方式转变为低影响的建设模式,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自然积存”,来实现削峰调蓄,控制径流量;通过“自然渗透”,来恢复水生态,修复水的自然循环;通过“自然净化”,来减少污染,实现水质的改善,为水的循环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1]。

1.2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②生态恢复和修复。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③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2]。

2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

海绵城市这种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各国城市建设的重要选择。同时,我国也于2015年确定了17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逐步转变城市的发展模式。

2.1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

国外较早的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美国采用城市低影响开发来解决城市雨水问题,其核心是通过合理的场地开发方式,模拟自然水文条件并通过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开发导致的水文条件的显著变化和雨水径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英国建立了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从源头处理径流和潜在污染源,保护水资源免于点源与非点源的污染。澳大利亚城市建设则以水循环为核心,主要是把雨水、给水、污水(中水)管理作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国外各大城市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建设雨污分离的城市排水系统、建筑物雨水收集系统,严格控制建筑排水标准,广泛使用透水砖,推广屋顶绿化,加大生态建设等方式减少水灾害和保护水生态。各国也非常重视公众参与,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节能型房屋,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从源头控制径流和污染,减少水灾害。

2.2国内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目前,部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编制完成了各项建设规划及“海绵体”设计指南,并已开始了公园广场、整体式雨水暗渠、水库联通工程、雨水收集调蓄设施等“海绵体”的建设改造,以及对“海绵体”的监测系统建设。例如,武汉市出台了《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建设目标、内容、措施、部门职责、绩效考核等内容;沣西新城编制完成了《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等5项技术标准,《西咸新区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等4项专业规划;厦门市将启动试点区海绵城市管控平台,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大小海绵体将装传感器,可实时监测降雨量、流量、水位、易积水位置等;济南、南宁、池州等都开始了道路、公园、广场等的“海绵体”改造工作。

3对鄂尔多斯市城镇防洪排涝的启示

鄂尔多斯市全年降水集中在7~9月,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易造成洪涝灾害。海绵城市建设是基于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提出的新的城市建设模式,对鄂尔多斯市城镇防洪排涝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城镇防洪排涝存在的问题

鄂尔多斯市城镇防洪排涝存在以下问题:①城市暴雨强度加大。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呼吉尔特和东胜地区是沙漠暴雨中心,其中东胜区城镇发展规模较大,“雨岛效应”使东胜城区暴雨频率与强度高于周边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加。②排水设施标准较低。城镇建设过程中,排水设施标准较低,地下排水管网建设跟不上城镇建设进度,缺乏长远规划,没有骨干排水管网,而且部分排水管网老化、破损、淤塞等问题严重,城镇排水能力不足。③雨洪调蓄能力弱。城镇下垫面大量硬化,不透水面积增加,城市湖泊、洼地、河道等蓄水空间随之减少,城镇滞留雨洪的能力较弱。④防洪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各旗区城镇防涝管理模式不明晰,存在城建和水务部门共同管理、城建和水务部门单独管理、水务公司管理几种模式,或管理机构不明确等问题。⑤城镇还存在暴雨预测预警体系不完备,防洪排涝基层力量薄弱,防汛物料储备不足,防灾救灾培训演练不够等问题。

3.2对鄂尔多斯市的启示

鄂尔多斯市对城镇防洪排涝和应急管理有迫切需求,应该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采取以下防洪排涝措施。①转变城镇防洪排涝观念。要从单纯城市排水转变为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联合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应对理念,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②科学规划城镇。在规划时,尽量保持场地开发后能维持原有的水文功能,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减少地表径流;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沟渠等不受开发活动影响,并修复已破坏的水生态环境;新建建筑雨水收集系统,综合利用雨洪,调节城镇地表径流;水域治理时充分考虑河道的功能和水生态环境,尽量保留原有河道的自然形态,避免采取对其有重大影响的工程措施。③精细化设计城镇“海绵体”。根据城镇水文条件对河道、绿地、湖泊、湿地、沟渠、储水池等“海绵体”进行精细化设计,通过改造道路、广场、公园等,增加下渗,减少径流;通过建设模块式的雨水调蓄系统、地下水的调蓄池或者下沉式雨水调蓄广场等设施,最大程度地把雨水保留下来。④提高防洪排涝管理水平。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镇防洪排涝涉及城建、水务、环保、园林、国土等多部门,需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协调部门间关系。城镇建设中应增加水务部门职能,如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市排水许可证时需要经过水务部门核准。⑤应根据自然气候、城市规模、蓄排水体系建设等因素的变化,不断修订完善城镇防洪排涝应急预案,加大城镇防洪知识宣传教育和防汛救灾演习等。

4结论

国外部分城市在完善法律法规基础上,通过建设雨污分离的城市排水系统、建筑物雨水收集系统,严格控制建筑排水标准,广泛使用透水砖,推广屋顶绿化,加大生态建设等方式减少水灾害和保护水生态。同时,非常重视公众参与,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节能型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从源头控制径流和污染,减少水灾害。国内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主要通过制定管理办法,编制建设规划及“海绵体”设计指南,开展公园广场、整体式雨水暗渠、水库联通工程、雨水收集调蓄设施等“海绵体”的建设改造,以及对“海绵体”的监测系统建设等方式建设海绵城市。鄂尔多斯市对城镇防洪排涝和应急管理有迫切需求,应该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转变城镇防洪排涝观念,通过科学规划、精细化设计和建设城镇“海绵体”,完善管理体制、应急预案等方式修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镇与水和谐发展,从而达到防治城镇洪水内涝的目的。

作者:周海光路宁闫江鸿单位:鄂尔多斯市水利勘测设计院鄂尔多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鄂尔多斯市水务局

参考文献:

海绵城市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1海绵城市的背景

我国年际降雨变化大,年内降雨季节不均匀,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60%-80%。受维度、海陆影响,东西南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差异显著,南方靠近海洋水汽充足,北方靠近内陆水汽缺乏,季风由南向北减弱。气候变化不确定性造成夏季暴雨洪水现象不断发生。同时,因城市化迅速发展,多变的降雨现象恶变成了内涝灾害。近几年各地均出现暴雨频频,2015年全国20个省遭遇暴雨灾害,强度为历年罕见。说明城市内雨水排水系统的存在严重缺陷。此外,水污染事件也屡见不鲜。4月江西省新余仙女湖水质污染事件是今年第一起水污染大型事件。我国的水资源因水质污染也面临着严重短缺的现象。然城市对雨水的利用却不尽人意。传统城市排水模式以工程管道方式直排。力求雨水尽快排出,造成雨水不能在城市中下渗和蒸发,影响城市地下水补充,人为增大径流量,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这样一个背景下,2014年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海面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旨在落实讲话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广“海绵城市”,促进自然积存、渗透、净化,节约水资源,已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根本的建设。2015年有16个城市成为我国海绵城市首批试点,2016年先后有公布新加入试点城市名单。

2海绵城市的内涵概念

海绵城市(spongecity),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思想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排水防涝思路有一个新的格局,保证了城市和城市周围自然的原水文特征稳定,资源的可持续化。

3建设措施提出、思考

海绵城市的目标即是使城市拥有面对自然所造成的环境灾害等问题的弹性适应力,增强城市的综合承受能力。表象上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实质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为了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措施。

3.1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如今多数学者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上更倾向于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的应用,焦点在防洪内涝的雨水利用及管理问题上。诚然为重点之一,但解决问题的前提应是保护区域水循环过程。在现有城市中,海绵城市的建设要从部分走向整体。要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区域划分,森林、河流、农田、城市生活区、城市市政区等,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保护与修复,建设园林相关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使城市基础设施跟上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水涵养水源的能力。

3.2以海绵城市为指导进行城市规划

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要把水文条件、因地制宜等放在第一位。此外,俞孔坚教授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需进行跨尺度的生态规划。要研究水生态系统,不能只关注于水本身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因为其的流动和循环特点,与土地利用和各类景观要素相关联,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应从更高的层次进行研究,将视野从水体扩大到汇水区域或流域以及景观尺度。要认识水域、水体本身的服务对象不仅仅为水生态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而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上看,要研究水系统在区域或流域中的空间格局,即进行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从中观上看,城市或者乡村的新区和功能区块,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等;从微观层面,包括公园、小雨等区域和局域给水单元的具体“海绵体”。上述各层面需落实到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正是由于跨尺度设计,“海绵城市”才能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3.3有效的雨水、中水回用

作为水循环中对人类最为重要的一步即为降雨。过去的排水将大量降雨直接排走增大了径流量,严重破坏了城市与周遭自然水文特征。在缺水时却又不能有效利用。仇保兴博士提出了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的办法。建筑中灰色水与黑色水分开处理。同时建设绿色屋顶、透水地面和雨水储罐收集雨水。除此之外,在建筑周围建设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目的在于恢复自然水生态系统的雨水渗水、净水、储水、用水。在独栋私人建筑可建设小型人工湿地。雨水城市蒸发量增大对空气质量的提高也有帮助。

3.4结合经验及时修改措施

古代人类在长期与水灾害斗争过程中积累的生态价值的实践经验,在城乡选址、水资源管理、水适应性等方面有杰出贡献,对如今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启示意义。海绵城市作为我国新出台的城市规划概念,在建设系统上有多方面不足,需要对古代技术的借鉴以及现代试点经验的不断完善。

4结语

海绵城市的提出对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规划起重要指导作用。在行之有效的前提,应加以推广。能使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上升空间,使城市质量总体提高。自然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得到进一步认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能在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中得以验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7).

海绵城市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植物;地表径流

低影响开发措施内的植物在持续吸收雨水及地表径流、削减污染、改良土壤、营造景观及温湿度适宜的微气候等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居住区占有建成区面积比例较大,其中的居住区成为了主要汇水面,在各个汇水面范围内的径流量及污染物浓度各不相同,因而对低影响开发设施中的植物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1植物与气候及土壤类型相适应

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气候各有差异,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不同城市所对应的海绵城市设计降雨量,一般规定在48小时内将低影响措施中的雨水通过植被蒸发、土壤渗透、溢流措施等途径全部排空并恢复至降雨前的状态,从而能够对下1次降雨进行处理,因此对植物耐水湿能力提出了要求,Casanovamt等人的相关研究表明植物被淹没时长是影响植物生长最为重要的因素[1]。在乡土植物的选择中,需要根据土壤类型和设计降雨量等指标选择较为耐水湿的植物,避免土壤水分过高对植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2注重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功能

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可在多种低影响开发设施中实现,因此不仅要重视植物在居住区内水体的水生植物应用,例如具有长期蓄水能力的滞留池、湿塘、滞留塘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内水生植物的选择,朱木兰,郭燕萍等经过研究发现黄菖蒲、美人蕉、狭叶香蒲对CoD、氨氮、tn、tp的去除率平均可达到90%;更需要注重植物在以净化能力为主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中的应用。在植被选择过程中应当多选取浅根系植物,具有吸收功能的根大多分布在距离地表20~30cm的土层深度范围内。

3植物对径流的持续削减功能

在高于设计降雨量或降雨强度较高的降雨事件内,植物根系对低影响开发措施内的径流在短时间内吸收能力有限,但在较长时间段内的蒸腾作用对径流削减的总量较大,植物气孔蒸腾速率是相同面积的自由水面的几十倍,大多数植物白天的蒸腾速率为15~250g/m2•h,夜晚为1~20g/m2•h,因而低影响措施的滞留及蓄积能力也需要将植物的蒸腾能力算入其中。

4植物的景观美学和教育功能

削减和净化是低影响开发措施最重要的功能,但往往会因此忽略其美学效果,低影响开发设施需重视其美学效果和所产生的文化教育功能对居民的熏陶作用。在设计过程中利用植被的外形、色彩、质地、线条等特征进行艺术性的配置,避免平面化严重的植物配置方式,实现户户见景[3],使居民了解海绵城市的功能和居民自身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5微气候营造功能

合适的植物配置可以影响植物所处环境内的温度、空气流速、湿度、热辐射等参数,相关研究表明当湿度为40%~60%、空气流速为0.1m/s时,会令使用者感到舒适。相关研究发现,合理配置的植物群落的郁闭度≥0.6,叶面积指数Lai≥3时能够营造令人舒适的微气候。低影响开发措施多选用蒸腾能力较强的植物群落,因此其微气候营造能力将更为显著。

6选择养护成本较低的植物

植物养护及更换将会花费相当数量的资金,因此在达到削减及净化目标的植物生长周期中,污染物浓度及总量等始终在其耐受范围之内。在场地评估中应了解设计场地的污染物种类及浓度,选择适应性较强、易于养护的植被。居住区雨洪设施中应当选择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和不掉落果实的植被,植物果实在水中更容易发生变质并滋生蚊虫;居住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宠物粪便有时会进入低影响措施,因此可以利用植物对低影响措施进行必要的围合及隔离,减少维护成本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7结论

2015年4月,国家颁布了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至2016年夏季,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植物配置方面所暴露的问题主要为植物品种一致性过高,在今后的实践中,各地区植物研究机构应积极培育具有优良净化、蒸腾作用,适合当地土壤类型的乡土植被。同时做好已有植物的污染物及耐水湿能力的分类及量化工作,为低影响开发措施的设计及软件模拟和评估等工作打下基础;低影响开发措施内使用的植物与传统景观设计中选取的植物更具有特殊性,在设计阶段应做适宜性评估,尤其在居住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片区内更需要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Casanovamt,Brockma.Howdodepth,durationandfrequencyoffloodinginfluencetheestablishmentofwetlandplantcommunities[J].plantecology,2000(147)

2胡俊.南京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海绵城市教学设计篇6

【关键字】:城市;绿色生态;建筑;景观设计

【前言】:城市景观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早期产生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促发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样性的,一方面是工业发展引发的问题,例如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欧洲伦敦烟雾事件,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催生了相应环境法案,为城市环境管理打开了先河;另一方面是能源危机引发的问题,上世纪6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丹麦政府率先在建筑规范中体现能效及节能排放等理念,这也是绿色建筑理念的前身;再一方面是城市发展引发的问题,例如韩国首尔清溪川生态修复工程,纳鲜兰椭幸兜暮拥牢廴荆到新世纪初期的交通问题和城市雨洪问题,这个项目像是一本活的城市环境治理教科书,最难能可贵的是实现了城市空间在功能,休闲,文化,历史的结合,还深受当地居民喜爱;除此以外,还有特殊自然环境所引发的问题,像澳大利亚因为水资源极度匮乏,因而发展出非常先进的水敏设计(wSUD)和立体绿化设计理念,像新加坡的城市因为淡水匮乏和雨洪问题,而发展出排蓄水体系。这些发达国家的经历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他们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绿色生态设计的相关标准及设计应用

1.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项目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高到低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包括六个综合性指标,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全生命周期综合性(公建),这涉及到工程建设中的各个专业,例如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和景观等。

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的项目,对绿色建筑等级要求有所不同,项目管理对其体系内得分项的选择和偏重也有所不同,在景观专业的得分项目需要视具体要求而定,通常会涉及以下几方面:

(1)绿化用地的合理设置,绿地率需要满足指标要求,地库顶板上的绿地,标准对覆土深度有一定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容易被忽视;

(2)光污染控制,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限制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现在很多项目建筑体本身的散射光可以照亮室外场地,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筑自发光,合理设计景观灯具种类和间距,减少室外照明过量,避免场所光污染和能源浪费;

(3)热岛强度控制,户外活动场地的选定和设计需要参考风光环境分析,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乔木及构筑物遮荫面积达到一定比率,尽量为使用者提供更佳舒适的环境;

(4)无障碍设计,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可达性以及人性化设计上;

(5)合理设置停车场所,数量和面积要满足指标要求,分布上要体现在场地空间的均好性,便于交通,停车场地也可以考虑绿色生态停车场设计;

(6)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室外活动场地可以错时向周边居民开放,为周围居民提供相应户外设施,例如特色座椅及活动家具等;

(7)雨水规划与设计,利用下凹式绿地以及雨水花园等雨水蓄水措施,引导屋面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用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比率;

(8)场地雨水外排总量控制,满足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9)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选择本土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式绿化,种植区种植土壤深度满足种植要求,适当引入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

(10)绿化应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浇灌方式,控制节水浇灌绿化面积比例,可以采用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控制装置,在植物品种上宜考虑无需人工浇灌植物;

(11)地面,屋面,外墙材料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要求,不同材料的反射系数有所不同,例如石材,一般浅色石材反射系数较高,深色石材更容易吸收辐射,从而反射系数较低,国内相应标准还有待完善,此外,在人性化设计理念中,浅色材料更容易产生炫光和光污染,所以这一项上,材料选择还要视具体项目具体环境条件而论。

1.2海绵城市设计

海绵城市主要针对城市的雨洪管理,在雨洪季节,设置有效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措施,在干旱,灌溉时节以及其他用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是比较新的标准,局部城市或地区作为试点开始参考和实行,以深圳市为例,现行的审查依据包括:《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深圳市海绵城市规划要点和审查细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深圳市暴雨强度公式及查算图表,《深圳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相关的低碳生态及低影响开发指标,国家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已经的技术规范、指南、图集。

海绵城市的综合性在于他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种类,需要业主或管理方统一协调和指令,政府部门也会起到指导和审核的作用,例如位于深圳前海的弘毅中心项目,在海绵城市设计方面,政府会对海绵城市设计专项提出明确意见,按照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设施具有的调蓄容积一般应满足“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的指标要求,以此审核景观方案设计中的各类型场地以及具体细节设计。

在景观场地规划中,建议多的采用能够降低雨水径流系数的地面设计,例如绿地和透水地面,屋顶空间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屋顶绿化区域覆土厚度需要达到标准要求,地面层需要考虑透水铺装,其面积需要满足地标径流系数要求。

关于雨水控制规模,有相应的指标和要求,常见的办法包括设计下凹式绿地进行雨水收集,下凹式的面积和深度需要满足与水蓄水量要求,另外一种解决途径就是在设计地面蓄水容器收集屋面和墙面雨水,或地下蓄水容器收集地面径流的雨水,这样同样可以达到雨水调蓄的作用,各类项目根据不同需求和条件选择不同的解决途径。

海绵城市设计在优化城市雨洪问题的同时,也对传统景观设计带来了考验,例如透水地面的品质感,进口产品质优价高,国内产品品质和施工水准较难把控等问题;还有下凹式绿地的形式,虽然可以满足雨水储存的功能,但是他的形式是否与场地的性质相符合,传统的审美观能否接受这种形式,这些都是业主和设计师需要共同考虑和面对的问题;再者关于设置蓄水容器,对建筑结构,场地空间条件,建设成本以及后期管理维护等都存在一定的未知和挑战。

1.3LeeD建筑评估体系

LeeD是英文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的缩写,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在国际上各类建筑的环境保护价值评价,绿色建筑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中,被公认为比较权威的标准。

在美国很多地区已经将LeeD标准体系纳入建设项目的硬性标准,所以很多建筑师会参加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成为LeeD认证工程师,现代国际商业贸易往来与发展,许多跨国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例如世界500强公司美国默沙东制药就在中国杭州建设分部制药厂,其工程就采用LeeD评价标准,在景观设计上取得的得分项包括:各类绿地性质及面积比率,地面材料太阳辐射反射系数,当地本土植物的选择,以及户外活动场地乔木及构筑物遮荫面积比率等。

1.4水敏设计(wSUD)理念

wSUD是英文waterSensitiveUrbanDesign的缩写,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恢复自然的水循环过程,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负面影响,保护水生态系统,将雨洪,供水,污水管理一体化,兼顾景观和生态系统。

水敏设计在澳大利亚是比较成熟的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法,在国内也有项目实践,例如城市新区规划项目,河道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等政府项目,也有开发商的项目,例如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解决雨洪管理和低维材料及植物的使用,该项目获得了aSLa通用设计荣誉奖,而且万科在其下很多项目中也在不断实践绿色生态材料和理念。

结束语

我国现代化城市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仍然是主要的社会综合性问题之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会逐步提高,在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政府会逐渐加大理念导向和工程监控的力度,开发商会逐渐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景观设计领域,绿色生态设计作为一种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工程实践和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方法,研究成功的项目个案,争取实践和推广的机遇,让我们的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林晓晖.绿色生态理念在水利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浅析马杭州排涝站的建筑景观及环境设计[J].福建建筑,2016,(04):36-39.

[2]⒊煽.城市生态景观中的海绵城市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6.

[3]戴德艺.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4]王思元.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海绵城市教学设计篇7

关键字: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1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1.1生态优先原则

在进行湿地景观营造时,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为前提,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湿地生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景观的相关设施,人为的增加有利于湿地生态的人工景观,创造多级生态循环系统,使湿地场所即保留原有湿地生态的发展又能补充新增物种的多样需求,达到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发挥城市湿地资源的应有价值。

1.2弹性发展原则

在进行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出发点,以湿地的恢复与保护为前提,宏观调控与合理规划共同作用。在对湿地进行建设前要多领域多学科的研究,制定以最小限度破坏湿地,并且在湿地适应未来不可知的因素下,依靠湿地自身的弹性恢复达到湿地自身的生态循环为方案,给湿地发展留有可持续空间。

1.3以人为本的原则

设计的目的始终是以人的参与方式为最高准则,而湿地的保护则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在进行的湿地景观设计中就要做到以人的参与程度为界限,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时刻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们在参与方式的舒适性和情感上的容纳,只有坚持在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这样的理念前提下设计出来的东西才能受到人们的好评,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因此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要考虑景观的特殊性,除了要符合湿地生态的自身要求外设计者还要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针对不同年龄层面的人群特征进行设计

1.4文教娱乐原则

面对现代社会文化体系的日益完善,人们对景观建设的要求除了追求形式美的层面,更多的开始注重景观的宣传教育和娱乐功能。在湿地景观设计时可以在场地周围建立湿地博物馆或湿地体验中心,其中可以介绍湿地中的稀有动植物类型、湿地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湿地应该做出的改变,设置与湿地有关的娱乐项目,在娱教于乐的同时改变人们对以往湿地的认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湿地。

2“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2.1场地的形体整合

首先,根据场地的现状条件,通过对场地现有地形的整理,模拟自然湿地的场地条件塑造湿地区域的地形地貌条件,在区块形体上进行有效的整合。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较好的处理自然滩涂的表现方法,形成岛链式形体,同时平整的区块在平面中也更好的进行规划处理。二是通过道路系统的形体整合,在这个层次上道路系统的走向不仅决定了区块功能的相互联系,而且道路形体的美观也决定了观者的感知。

2.2场地景观的改造方式

在进一步对现有水系和土地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后,通过尽可能实现土方的平衡利用,合理确定不同形态水体的形态和现状地形的改造程度,进而塑造较为合理的场地结构。在生物群落的改造方面,通过筛选采用优良的乡土物种为主要植物种类,对本土化的植物群落进行重新构建,同时对鸟类和鱼类的栖息环境等本土动物物种进行生态恢复的重建,恢复原有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

2.3场地功能布局分区

绿化隔离带位于整个场地的南部,主要以种植陆地植物为主,林中有一条主要游园道路贯穿整个林区,同时在隔离带周边设计休闲广场和私密空间供进行集会和短暂停留。休闲区是场地景观设计的核心,游人可以在该区域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在设计时首先通过对原有场地的改造,完善园区的游步道系统,对场地的主要出入口进行重新设计,完善交通组织功能、增加游客服务中心。同时在休闲区还包括运动场地、儿童活动园、邻水广场、老年活动场地等,形成功能和景观的完美结合的单元体,完成整个场地的功能布局分区。

2.4景观规划的细节设计

(1)道路交通设计在对湿地景观交通流线设计中,区域道路主要以观光道路和游步道为主,并配以木栈道道路系统,动态的交通流线构成湿地景观体验的主要形式。在绿化隔离区域,道路设置主要以自行车道和电瓶车道为主同时在主要的景观节点间设置停放点和休息区,在休闲区内的道路则主要以游步道为主,在湿地保护区则多架设木栈道平台。游步道多采用不规则的文化石和碎石铺路为主,并配以延伸的木栈道平台,利用不同的灌木、地被植物等丰富的高低层次,进行隐形道路的区分,尽量做到既满足生态廊道的贯通又对生物的多样性进行补充。(2)水岸护坡设计区域湿地的水体驳岸选用自然线条的基本形式即生态驳岸的处理方式为主。通过对水坡地形进行少量人工处理使水岸与水域形成舒缓的自然过渡,营造临水植物的生长空间。在有些人流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在水岸空间的处理上设置了木栈道系统,来满足游人体验湿地观察生物的需要,在对木栈道进行建设时采用底层架空结构用来减少建筑对湿地水岸空间的影响。(3)植物造景设计根据场地湿地水域的特点水面到基地的过渡由深到浅,因此在植物分配种植中,依次种植湿生草本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将湿地植物与湿地水体相结合。

3结束语

总之,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城市湿地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在调蓄雨洪、控制径流污染、维持地区水量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湿地建设中要着重对现有湿地进行保护与修复,并在城市适宜的场地尽量增加人工湿地,使湿地与周边环境相联系,在管理雨洪过程中实现雨洪资源化。结合低影响发展技术,在流域尺度上设计雨洪管理景观设施,集水、输水、汇水景观并非单独发生作用,而且作用也并非单一,它们根据湿地场地特点和总体规划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发挥综合作用,增加了城市湿地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为创造海绵城市、实现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任璐冯飞单位: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江南文化;长三角城市;旅游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3-14

作者简介:张骏(1984-),男,南京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师,旅游美学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城市旅游发展;卢凤萍(1984-),女,南京人,南京应天职业学院综合办教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古风(1957-),男,陕西延长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资助;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江苏省社科研究项目“江苏宜居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研究”资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无数游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所在。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对江南特有的心理图示,产生了“定型化效应”。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心理图示一旦完型,就会对后续事物的认知产生“刻板印象”,从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随着“江南”概念长久的积淀,已经使人们对江南产生了积极、正面的认知判断,在当代江南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契合旅游者已有的心理认知。因此,利用“江南文化”的正面效应,增强相应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献回顾

1988年albertoSessa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对区域性旅游发展的深入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1]。紧随其后的tazimBJamal和DonaldGtez以旅游合作理论为指导,从旅游规划角度建构起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的理论框架,值得强调的是其中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文化因素对于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性[2]。国内学者张凌云[3]、保继刚[4]等也曾给出了含有不同参数的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模型,且都注意到了文化因素在模型构建中的作用。对于具体的长三角城市连绵区而言,黄震方[5]分析了长三角旅游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旅游资源的构成体系;戴学军[6]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域旅游吸引力的增强等。已有的研究虽为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的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原则和方向,指出了“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但却通常将江南文化视为长三角旅游发展的一种现实背景,从江南文化视角对旅游吸引力的系统阐述明显缺失,并没有将长三角城市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研究直接与“江南文化”的相关理论相联系。而这也正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独立的数据调研和分析,力图建构起江南文化视域下的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体系。

二、研究思路

相对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旅游资源展开均衡式开发,对旅游吸引力关键性因素进行重点建设更为重要。埃克尔斯(eccles)和怀特(wight)指出“一些相对优势因素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7]。“江南”的知名度、美誉度是长三角连绵区共有的旅游发展优势,而文化作为旅游业的灵魂,是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城市连绵区区别于其他旅游区域的重要资源,具有垄断性,富有比较性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暂时搁置“价格”、“交通”等旅游普适性因素,而从“江南文化”这一核心资源的维度出发分析旅游吸引力问题。“江南文化”本身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面很广,在参考江南文化学者刘士林先生[8]建议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从旅游者目的地体验的角度而言,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大维度:江南山水文化、江南人文文化和江南人居文化。

(一)江南山水文化:自然环境吸引力

城市是自然人化最彻底的地方。而山水文化并不仅仅是文人墨客针对自然景观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总和,从旅游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角度而言,其更是指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如何改造自然,创设自然环境,实现自然人化的过程。因此,本文对江南山水文化的研究,也主要是从自然环境的打造角度入手的。自然环境是城市群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本底,长三角城市连绵区作为当代“江南”的腹地所在,从良好自然环境的营建中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符合了“江南山水文化”的本意,也契合了旅游者对“江南”地区优美自然风光的心理预期,这对于游客而言,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二)江南人文文化:人文景观吸引力

人文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和,而本文所指的狭义人文文化则是指凝结着人类文明的物质化对象。相应的,本文所指的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人文景观也是狭义的人文景观概念,特指城市中固化的人工景观的群落。人文景观是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外显,是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文化的固化体现,可以说人文景观正表征着城市的人文文化发展水平。江南文化的魅力不仅仅在“杏花春雨”的青山碧水之间,也在“粉墙黛瓦”的人文景观之中。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既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不乏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发展硕果。因此,如何理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如何促成文脉的延续与发展,是其凸显“江南文化”,增强旅游吸引力需要直面的问题。

(三)江南人居文化:社会生活吸引力

居住是城市的主题,江南从来都应是适合人居的地域,所以才会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语流传。吴良镛院士指出“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9],可见现代人居科学的理论也尤其重视城市环境中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当代的江南腹地——长三角城市连绵区而言,沿袭和凸显“江南人居文化”,体现人居优越性,以增强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关键点就是“以人为本”,增强“社会生活”的吸引力。城市是市民生活的舞台,而对旅游者而言,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体验目的地城市文化,是旅游活动得以深度开展的途径。

基于此,本文将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江南山水文化、人文文化和人居文化的角度切入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旅游资源,寻找江南的特色,构建起江南文化视域下的旅游吸引力系统,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三、实证研究

“江南文化”作为较为成熟的文化体系,已经被旅游者所广为接受,并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塔心理图示”。只有了解旅游者对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水平,才能够明确目的地的建设是否符合游客心理预设的对“江南”的期盼,从而提升满意度,最终增强目的地旅游吸引力。鉴于此,本文基于江南文化视角从旅游者感知水平的调研入手,开展实证研究。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经济关系、文化传承等角度综合考虑通常被划分为五大都市圈,即: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环太湖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我们选择了五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即: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五地的知名旅游景点开展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本次研究指标与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在结合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的基础上,借鉴刘士林、高小康[10]等江南文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修正而成。所有的测量指标皆使用德尔菲法进行了前测净化处理。本研究问卷主要采用李克特表的7分制来表示被调查者对于所回答问题的同意或赞同程度。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2份,回收率786%,经检验有效问卷为421份,有效率891%,有效数据可用于统计分析。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因问卷本身题项较多,为了找出多元观测变量的本质结构,并进行降维处理。本研究采取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相结合的统计方法。首先,随机抽取211份有效样本(占样本总数50%)开展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结果显示,Kmo值为0712,巴特利特检验效果显著。接着以特征根大于1为抽取原则,按照碎石图确定抽取因子的数量。经过探索,删除因子负荷量小于04的6个项目,对余下的项目再进行分析,保证因子特征根都大于1,最终累计方差贡献率达5015%,可见,各题项在相应因子上具有较大负荷,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采纳卢纹岱等人的建议[11],对统计结果进行信度检验,发现各因子Cronbach’salpha系数的α值均达06以上,12个题项的总量修正系数均大于03,没有删除的必要,而总量表α值为0821,可见,总量表及每一个维度都达到了比较好的信度要求。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根据eFa分析结果,应用amos50软件构建起旅游者对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感知因子模型,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将剩余的210份问卷数据输入模型,得到各项拟合指数,结果显示,p值、卡方与自由度比值、增量拟合指数、比较拟合指数等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说明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的量表具备结构效度,因子间稳定性较强,自变量可以解释潜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三)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三大因子(自变量)与旅游者对城市旅游吸引力评价等级(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见,三大因子与游客对长三角城市旅游吸引力的评价等级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正相关。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经过上文的探索性数据、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从江南文化视角出发,旅游者对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的评价主要取决于旅游者对于江南自然环境吸引力、江南人文景观吸引力和江南社会生活吸引力的感知水平。据此,可推断出江南文化视域下的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系统由江南自然环境吸引力、江南人文景观吸引力、江南社会生活吸引力三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分别有四个影响因子。至此,可以构建起旅游吸引力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江南文化视域下的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系统模型

(二)结果分析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江南自然环境吸引力”指向的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江南山水文化”的外显。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江南自然环境吸引力”由“灵动的水域、秀美的山体、明媚的花草、朦胧的月色”四大因子组成。其一,长三角城市最鲜明的自然符号就是“水”,江南正因水而活,因水而美。以黄河为代表的北方文明,如黄河之水一般大气磅礴,称得上“雄浑豪壮”;而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水流随地势而趋缓,其孕育的江南文化如蜿蜒逶迤的水道一般,可谓“秀美聪慧”,对旅游者具有异于它地的旅游吸引力。其二,长三角城市的山体鲜明的美学特点是“秀美”,其山体体量不大,即使是部分山脉相对海拔较高,但毕竟客观高度有限,虽也能给旅游者以高大、雄伟感,但还不具有康德所说的“量的巨大和力的强劲”特征[12],所以不会给人以威胁与恐惧感。再加上江南的山常与柔美的水体、明艳的草木相契合,因此更给旅游者以一种柔和、平易之感,带来“秀美”的独特体验。其三,以“花草”为代表的植物景观在当代长三角城市连绵区中也是明显的地域性自然环境符号。“明”是一种光感,“艳”是一种色彩感,明丽、鲜艳的感觉本质上是草木蓬勃生命力的迸发。花木的“生命灵性”在不同的地域是以不同的审美形式呈现的,江南山水文化中的花草树木在长三角地区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展现出“春风得意”之时生命力毫无压制、热情浓烈地抒发。它们用缤纷的色彩,明丽的光感展现给旅游者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其四,“朦胧的月色”是长三角城市连绵区具有江南山水文化特点的显著标志。随着夜景旅游的发展,长三角的月色也成为了独具魅力的旅游吸引物,扬州近年来推广的“月光旅游”就取得了不错的旅游效益。长三角的月作为星体本身,和其它地区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但是,由于该地区丰富的水域、秀美的山体、明艳的草木的存在,作为旅游观赏对象的月便在这一特有的语境下,更加凸显出其“朦胧美”的特质,从而成为江南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朦胧的月光表面上是对四周景物的遮蔽,但正是这种欲隐还现,呈半通透状的遮蔽,使得自然景观的意境得到了开拓与延展,达成“虚实相生”的境界,促进了旅游者的审美体验。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人文景观吸引力”指向的是“城市与文化的和谐统一”,也是“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是“江南人文文化”的外显。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江南人文景观吸引力”由“蜿蜒的街道、典雅的园林、悠久的古迹、现代化的建筑”四大要素组成。其一,蜿蜒的街道最能体现出江南人文景观的特质。旅游者在长三角城市狭长且幽静的小巷里,通过对长满苔藓的青石路面,高高矮矮的马头墙营造出的生活空间的体验,感受到城市空间在不断的变化中体现出的意趣,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略显凌乱的街巷却并不会让旅游者反感,反而会产生一种闲适的美感,这正是江南人文文化所带来的一种“场所精神”。其二,“江南园林甲天下”,作为当代江南区域的长三角城市连绵区,其古典园林具有极高的丰度和品度。古典园林在旅游者长三角地区游览线路的构成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文人园林体现出的小中见大,寓意深远的造园手法对旅游者而言是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其三,江南文明诞生很早,从七千年前的余姚河姆渡文化开始,江南地区就打破了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文明的一元论传统观念。前人为当代的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址遗迹,而正是这些历史古迹承载着城市的发展史,讲述着城市的传奇故事,成为城市的“记忆”。历史古迹是旅游者了解一座城市文化血缘的物质基础,因此,无论是南京的明城墙还是常州的淹城遗址等都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其四,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现代化建设也同样令世人瞩目。江南自古是富庶之地,现代化文明的迅速发展同样也表征着传统的“江南人文文化”的新活力。建筑是现代文明最鲜明的标志之一,旅游者可以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现代化的建筑的欣赏,如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南京的紫峰大厦等等体验到当代江南——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飞速发展,获得旅游审美的愉悦。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社会生活吸引力”指向的是“城市与生活的和谐统一”,也是“人与生活的和谐统一”,是“江南人居文化”的外显。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江南社会生活吸引力”由“质朴的民风、多样的民俗、丰富的物产、诱人的美食”四大要素组成。其一,自古以来江南士人居多,民风儒雅、淳朴。而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当地民众与游客之间乃至原住民之间的和谐相处,则既是江南人居文化的外显,也是吸引旅游者的要素之一。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和社会民众虽也许并不直接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但是,他们待客的态度和自身的生活状态往往影响着游客的游览兴致和对目的地的综合评价。其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单纯的静观式旅游方式已经受到了挑战,参与性较强的旅游活动的开展成为了目的地建设过程中尤须重视的因素。江南民俗丰富多彩,比如赛龙舟、走三桥等等都已经被开发成了参与性的旅游项目,成为了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三,江南是鱼米之乡,从茶叶、等农副产品到丝绸、漆器等工艺品,品种丰富,种类繁多,旅游活动开展会带来旅游购物的需求。长三角城市连绵区具有地域特色,表征江南文化的物产往往会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出现,从而得到旅游者的青睐,增加旅游者的满意度。其四,旅游活动是综合性的游览活动,“食”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江南“饭稻羹鱼”的传统孕育了今天长三角城市连绵区以淮扬菜为代表的美食文化,增强了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

五、对策的提出

抓住江南文化特色,凸显城市群个性,提升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是促进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途径。

(一)山水城市的构建

从自然环境吸引力的角度而言,当代长三角城市连绵区要秉持和发展江南山水文化就必须构建起“山水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山水城市”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概念,钱先生说“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13]山水城市在本质上是在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基础上提出的“人返回自然之中”的城市构想。而长三角城市连绵区在良好的自然环境的打造中,树立起“山水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无疑能传承和发展江南山水文化的意蕴,契合旅游者对“江南”的心理预期。

在这一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尤其需要强调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必须尊重城市的自然肌理。自然肌理是城市中自然环境空间形态和特征的总和,对于长三角城市连绵区而言,依循江南自然形态的特点,保持水脉的延续,重视山峦的绵延,根据自然的规律进行城市设计,打造城市景观,便是对自然肌理的尊重。而不能以发展旅游业为由,毫无节制,毫无规律的开山辟壤,应该“通过遵循自然的引导,使人工物从属于自然物”[14]。使得目的地呈现出著名生态学家卡尔松所言的“原本不能非此”的意象,实现城市与自然的交融。

(二)拼贴城市的构建

从人文景观吸引力的角度而言,当代长三角城市连绵区要秉持和发展江南人文文化就必须构建起“拼贴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拼贴城市是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柯林·罗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以乌托邦为隐喻、拼贴城市为处方——这两类相反的城市,包含着法则和自由的保证,必然构成未来的辩证法”[15]。从旅游目的地建设角度而言,目的地城市应该达成一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多元共存。“拼贴”的“拼”意味着筛选,用“取其精华”的态度对能够表征城市历史、体现城市精神的元素加以撷取,用有价值的历史碎片当做城市组合的原材料。“拼贴”的“贴”意味着组合,将碎片粘黏成整体,这种组成的方式不应该是桥段的简单堆砌,只有彼此呼应,内在一致的整体才能实现“粘贴”完成后的主体的无限自由。

长三角旅游目的地“拼贴城市”的达成途径可以总结为“保育”与“打造”两个方面。“保育”指代对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开发,而且这种保育行为既关注到历史人文景观原真性的维护也注重其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新利用。“打造”则着重于现代人文景观的创造,当然这种创造本身也是基于地域文脉传承基础之上的。值得强调的是在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江南人文文化的尊重,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城市发展的欣欣向荣,高科技的日新月异,也是目的地建设的题中之意,只是这种旅游目的地现代人文景观的打造应该是落位于江南文化氛围中的创新,而不是突兀的,与城市的历史完全脱节的臆造。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城市的创新本就不是水火难容的矛盾体,在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过程中,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美应该交相辉映。

(三)宜居城市的构建

从社会生活吸引力的角度而言,当代长三角城市连绵区要秉持和发展江南人居文化就必须构建起“宜居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这里的宜居城市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针对原住民而言的,由于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旅游吸引力呈明显的正相关。因此,原住民生活幸福的宜居城市往往也通过市民积极的生活状态,产生正向的旅游吸引力;其二,直接针对旅游者而言的,旅游目的地虽然是旅游者短暂停留的地点,但宜居城市所带来的强烈的融入感,乃至归属感无疑会提升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甚至产生“第二故乡”的亲近感。

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而言,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的达成,需尤其注重江南地域性文化的彰显,无论是民风民俗还是物产美食本质上都是江南地域文化的外在表征。从原住民角度而言,地域文化的彰显是市民建立家园感,提升城市宜居功能的途径。而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目的地的差异性发展正是避免同质竞争的绝好方法,各有千秋的地域性文化是旅游目的地差异性发展的根基。因此,在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目的地打造的过程中,注重江南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恰当的旅游性开发,在建设宜居城市的同时,也是促进旅游吸引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旅游目的地千城一面,城市旅游吸引力衰退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针对当代江南的腹地——长三角城市连绵区展开江南文化视域下的旅游吸引力体系研究,可以为区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而基于江南文化的“山水城市”、“拼贴城市”、“人居城市”的打造不但是提升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市发展,传承和创新江南文化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albertoSessa.thescienceofsystemfor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8:219-235.

[2]tazimB.Jamal,DonaldGetz.Collaborationtheoryandcommunitytourismplanning[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186-204.

[3]张凌云.旅游地引力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地理研究,1989(1):78-87.

[4]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a].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76.

[5]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5):160-165.

[6]戴学军,丁登山,林辰.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2(6):65-71.

[7]eccles,G.market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internationaltourism[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ntemporaryHospitalitymanagement,1995(7):20.

[8]刘士林.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20.

[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8.

[10]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250.

[11]卢文岱.SpSSFor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45.

[12]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8.

[13]鲍世行,顾孟潮.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海绵城市教学设计篇9

2016年10月26日,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协会协办,中关村国际孵化器、生命园孵化器与汉潮大成科技孵化器承办的“中关村留学人员企业精品项目推介会(三三会)项目专场”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器举行。

此次会议推介的项目聚焦在线教育、环境保护、细胞工程、精准医疗和生态休闲等领域。环宇爱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吉泰亿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赛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耐诺邦纳米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锐博哲新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机构进行了现场路演。各企业负责人就融资项目进行了介绍,投资机构专家和代表现场就商业模式、知识产权、财务计划等进行了针对性提问,并就推介演讲技巧提出了建议和指导。

海绵城市信息化

石墨烯取暖新主张

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尚水信息”)是一家从事水行业测控及分析领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截至目前,公司已推出“海绵城市智能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平台”、“节水增效智能监测与信息化平台”,旨在为海绵城市设计、示范建设、农灌节水增效示范建设提供实施、运维管理等全过程监测与信息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尚水信息创始人曲兆松是我国“”、北京“海聚工程”特聘专家,在水利泥沙与自动测量、水利信息化、水利数学实验室等水利水运领域具有领先水平。他提出的公司愿景是提供智慧云+水联网大数据相结合的解决方案,从而构建一个水行业信息化生态圈。

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2月,水利部等各部委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此次项目推介会上,高雯带来了“海绵城市智能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这是由尚水信息自主研发,通过水联网、数值模拟快速预警等技术提升行业精细化管理能力,助力建设安全的城市水管理体系。在该平台上,城市水安全、海绵城市的建设、实施、管理可以实现全程一体化管控,同时为城市供水、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未来三年内,尚水信息将以股权、债权等形式,计划融资1.5亿元,用于样板工程建设、销售渠道建立,实行研产销服链式营销。

北京吉泰亿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泰亿阳”)立足于石墨烯的纳米材料,将导电高分子、分子修饰技术和纳米分散技术引入石墨烯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性能石墨烯制备技术、高强度高导电石墨烯电热膜等核心技术与产品。

其中,“暖心”系列智能电加热墙纸产品利用石墨烯电热膜的高转化效率、高传导性和远红外辐射能力,从而在取暖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普遍以燃煤供暖为主,缺点是基础设施投资大、能源浪费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江以南地区,缺少合适的取暖措施,给人们冬季生活造成不便。而现有的地暖、电暖器等设备,都存在热效率低、能耗大、安装困难等问题。”吉泰亿阳创始人钟成在会上谈到,石墨烯电加热墙纸产品是吉泰亿阳与中科院合作,经过两年实验室研究完成的新型智能取暖类产品。“墙纸灵活方便,无需考虑地区限制,加热面积更大,本身温度更低,预计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

吉泰亿阳将采用企业融资方式,预计融资300万元,出让股份10%,希望寻找在家装、采暖领域有资源、人脉或渠道的投资人。

干细胞技术研新药

Rna材料创新革命

北京赛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贝生物”)是国内领先的基于干细胞技术所创立的高新企业,依托创新的人体细胞研发、量产应用与技术服务业务,有望在短时间内进入新药研发领域。

据赛贝生物首席科学家兰峰透露,公司至今已有三项专利授权,并都已转化为产品。兰峰是我国青年“”专家、北京“海聚工程”特聘人才,曾在斯坦福医学院攻读博士后。

赛贝生物致力于提供人源心肌细胞来替代传统的动物实验,从而提高药物心脏毒性检测的精准度及效率,并降低成本。公司具有独创的从人多能干细胞制备工业级心肌细胞的全套技术及相应的原创配套试剂,并将依托这一优势自主研发新药。

公司在国内首创干细胞培养试剂产品,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同时已完整构建了体细胞分离提取-干细胞培养-基因编辑-干细胞定向分化产业链,面向市场提供尿液细胞分离提取试剂盒、心肌细胞分化试剂盒、基因修饰试剂盒等产品。

“我们计划出让10%股份,股权融资1200万元,用于补充公司投入新药研发相关项目的人员和平台建设。”兰峰强调。

耐诺邦纳米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耐诺邦”)成立于2011年,是以全球领先的Rna纳米载体技术为核心,专注于精准靶向治疗领域。

耐诺邦创始人马润林是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国际知名免疫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家。他在会上谈到,“Rna纳米运载技术是利用天然Rna作为材料,通过计算机设计与工程化合成各种形状,具有化学与热稳定性高、特异性识别和靶向特定的Rna纳米运载技术,可以携带各种检测、诊断或治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进行疾病检测、诊断、治疗的创新医药精准投送运载平台技术。”

马润林认为,在不久的将来,Rna纳米运载技术将会引领制药技术新革命。

耐诺邦计划融资1.2-1.5亿元,目前融资缺口3000-5000万元,公司将在未来18个月内用于新药临床前CRo委托、Gmp实验室建设、专利购买及维护等方面的投入。

专利翻译新模式,

“竹+”带来新生活

环宇爱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爱译科技”)主要从事智能翻译软件(爱译智能pat)和基于智能知识库地在线智能翻译系统(平台)地研发、推广和应用。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开发出爱译智能pat的英汉双向版、日汉双向版和韩汉双向版。

爱译科技董事长张龙哺指出,公司项目有三个创新点,包括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在线智能翻译系统和专利翻译优势。自2012年起,公司投入大量精力建设“爱译社-专利翻译平台”。目前,该平台上已经聚集了600多位专业的专利翻译人员,专利涵盖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半导体、化工、医药和生物等领域,语种包括英语、日语、韩语、德语和法语等。

在商业模式上,爱译科技希望推动软件、译员和客户三者间的良性循环。第一,专利翻译工作者之间相互交流和展示,借助专业翻译工具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第二,国内外人力资源工作者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把翻译项目外包给注册译员,从而降低企业成本;第三,平台提供互联网在线翻译,供所有互联网用户使用。

海绵城市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德阳;地震灾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19-03

“5·12”汶川大地震后德阳经济社会的多个领域面临着解构与重构。大地震给德阳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造成了巨大灾难,同时,德阳职业教育灾后重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在职业教育恢复重建过程中,重建什么、怎样科学重建等事关德阳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放在德阳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从重建的思路及目标看:重建不是“克隆”过去,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升级、超越、创新,是更高水平的发展。德阳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主要对策是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和办学统筹。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

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大地震对骨干产业的破坏和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四川德阳市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厂三大知名企业。“5·12”大地震,德阳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6个县(市、区)中2个是极重灾区、4个是重灾区。据初步统计,德阳因大地震损失2657亿元,相当于近7年全市GDp的总和。全市6个县(市、区)均受到重创,受灾人口327.3万人,全市受灾企业达到4118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65户,企业受灾面90%以上。部分企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东方汽轮机厂、剑南春集团、宏达集团、龙莽集团、金路集团、金河磷矿、莹峰实业等一批国家和省市重点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极重灾区绵竹、什邡机械工业几乎全部生产瘫痪,造成产业链缺失;一次产业的畜牧业受灾严重,牲畜圈舍严重受损;三次产业的旅游业,尤其是绵竹、什邡沿山地区旅游设施全部毁灭。

(二)部分中职学校遭受重创

汶川大地震让德阳职教受到重创。据初步统计,德阳市职业院校共有144名师生遇难,受损校舍面积64.8万平方米,损毁教学设备7.4万台(套、件),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地处极重灾区的国家重点职中绵竹职中(东汽技校)、什邡职中遭受巨大灾难,特别是给位于地震断裂带的绵竹职中(东汽技校)汉旺校区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教学楼、办公室、食堂、焊接车间、机加车间以及数控实训车间全部垮塌,大量设施设备损毁。绵竹新校区两栋教学楼、四栋学生公寓、餐厅严重毁损,成为危房,地震共造成学校财产损失近亿元,设施设备毁损价值在2000万元以上。地震还造成学校8名教职工、10名民工、38名学生遇难。什邡职中有26位教师在此次灾难中失去了亲人,有36名学生失去父母和亲人,586名学生家中房屋被毁,大地震让10万名德阳职业院校学生无法复课,绵竹职中(东汽技校)2600多名学生分三批全部实现省外转移,被安置在北京、江苏、湖北等地的工厂企业顶岗实习。

(三)对口援建打开职教开放大门

按照国家统一安排,江苏省和北京市对口支援绵竹市、什邡市,每年支援的资金为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的1%,三年援助资金将超过100亿元。同时,乐山、凉山对口支援中江、罗江的一个重灾乡镇。什邡北京工业园、绵竹江苏工业园、绵竹无锡工业园等园区每年将为德阳带来超过200亿元的新产值。以什邡职中为例,该校新校区被列为北京市对口援建首期建设项目。该项目已于2010年5月12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208亩,投资2.1亿元,校舍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作用房5万平方米。重建完成后,学校将通过与北京华盟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面向西南五省(市、区)招生,打造学生高端就业。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对口支援什邡职中有力推动了该校汽车专业建设和该校创建成为第二批全国1000所改革示范中职学校。

(四)城乡统筹背景下灾区职业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一是面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灾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培养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者、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村基层管理工作者。灾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加快,城市化、城镇化加快,土地集中带来了规模化种植,农业地域产业聚集更加明显。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者、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村基层管理工作者有大量的需求空间。二是面向城乡培养通用的三产类服务人才。景点旅游、工业旅游、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酒店饭馆、烹饪、旅游经营、各类护理人才和新兴服务行业出现需求热点。三是面向工业化进程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操作型技能人才需求市场逐渐让位于知识性、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市场。

德阳城乡职业教育

统筹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政策统筹

校企合作政策的统筹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统筹校企合作。建立全市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由市教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组建德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组织市内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行业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工作。二是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校企合作的责、权、利给予保障;确保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对参与合作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并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减税优惠。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市、县政府每年对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每两年召开一次总结会,对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给予职业学校同样的人员编制政策与普通高中相比,德阳地方中等职业学校仅有三所完整意义的公办学校,其余均为民办或民办公助中职。因普通高中已经参照义务教育实行绩效工资,民办中职教师的福利待遇明显逊色,出现了相应学科(专业)教师向普通高中流动的趋势;同时由于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工资收入差距大,民办学校之间也出现了人员流动。给予民办学校一定的人员编制,是稳定民办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切实保证。

招生工作统筹德阳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较为特殊,市级中职学校没有一所(德阳市职业技术学校和德阳城市职业学校为改制的民办学校),市区的四川省商贸学校、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西南工程学校为三所行业办职业学校。德阳县域经济发达,6个县(市、区)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就有5个是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因此,德阳各县的生源主要为所在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所拥有。据上海市教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马树超主持的《德阳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课题组调研,发现“生源萎缩”是制约德阳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重要瓶颈。数据显示,自1986年德阳市出生人口达到59917人的峰值后便一路下滑,这就意味着德阳高中阶段的生源自2001年起从高峰开始回落。由于德阳1991年至1993年的出生人口分别为42462人和41448人,而德阳2006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为22000人,按照1:1的普职比,并考虑外省市招生因素,这一数据大致反映了德阳出生人口对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影响。据此,稳定市内生源拓展市外生源是基本的招生策略,尤其是利用德阳“四川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的品牌吸引西部地区和省内“9﹢3”生源就显得具有特别意义。根据德阳经济实力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宜尽早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向市外开放、内部流动、学分互认和中高职学校直接衔接。

(二)资源统筹

调整全市职业教育布局区域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人口聚集程度对区域职业教育的科学布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农村职中向县城集中。向县城集中就是县域职业教育资源的聚集和整合,便于县域集中生源和职业教育的整体管理,对县城的城市化进程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大地震之前,德阳各县(市、区)职业教育布局已经开始向县城集中,大地震之后,加速了这种集中的趋势。中江县集中办好中江职中;绵竹职业教育集中在绵竹职中;什邡境内一直仅有什邡职中,且办学影响力和口碑一直较好;地震前,罗江境内的罗江职中与通用科技学校已进行整合,地震后的罗江职中规模迅速扩张,在2009年进入国家重点行列;投资7000万的广汉职中在市区异地重建,其规模大大扩张。二是加快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德阳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基础较好,资源集中,6个县(市、区)的职业教育中心均以县职业中专为基础,两块牌子一个实体,除广汉职中是省重点外,其余5个均为部级重点职中。

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一是以国家示范性高职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打造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园区,为重装基地建设服务。为实现装备制造企业、职业院校、区域经济建设共享,园区有数控产业集群、焊接技术产业集群、电气技术及自动化产业集群及相关产业集群人才培训中心等,首期占地400亩,吸引了数十家重装企业和研究机构入驻。二是以国家示范性高职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打造建筑类专业和建设行业的产学研园区。三是县(市、区)工业园区与职教园区统筹规划,已经形成以罗江职中为核心的电子产业职业教育园区、以中江职中为核心的机械业职教园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四是加速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职教园区。以都市农产品、经济林、水果、药材、粮油、畜牧等六大农业产业带为依托,以县级职教中心为基础,聚集化技术学校和其他职业教育资源,各县(市、区)建立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职教园区,培养大批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业技师和农村实用人才。

(三)办学统筹

加强专业设置与调整统筹一是加强专业设置的统筹。根据震后德阳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新设置专业(如针对残疾人增多的情况开设护理、民政、社区服务等专业)的可行性,各中职学校应重点建设好3~5个骨干专业。根据2009年对12所学校的汇总统计,全市中职数控专业在校生达8683人,机械加工在校生达到4485人,就德阳本地人才所需来说处于基本饱和状态。因此,要加快进行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宏观调控。二是适当调整和更新专业设置。灾后,德阳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面临着种类变化、规模变化、方向变化。重构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是德阳职业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旅游专业增加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地震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向;当前,德阳正在建设10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德阳中职要大力发展面向城市服务业的三次产业,通过专业调整和专业更新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推进产学深度结合一是打破沿袭多年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在全市中职学校进行模块课程试验的基础上,推行国际先进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与课程开发。根据产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全省率先制定地方性职业教育指导性教学计划。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组织有关职教专家、产业(行业)技术能手等对2006年7月完成的“机械加工技术”等10个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行再次修订。二是推进适应产业特点的教学模式。推进适应产业特点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学徒训练法等,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质性变革。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教学内容求“真”务“实”,以真实生产过程组织教学,以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以真实的现场管理规范学生行为。

工作价值观教育育人功能与就业功能是职业教育两大功能,加强工作价值观教育是实现其育人功能的基本途径。工作价值观又称职业价值观,包括基础价值、核心价值和相关价值。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的现实中,激起他们的职业情感,从而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动力。二是充分利用抗震救灾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安装技工学校、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专业优势,做出了突出贡献,充分体现了行业(企业)准员工的职业风采,其事迹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宝贵资源。三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工作价值观教育。在文化课中渗透、在专业课中渗透、在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中渗透,这种渗透的实质就是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对鲁班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参加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掌握未来行业对其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需要、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职业道德的要求,对学生自身行为规范养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德阳涅槃:被地震改变的工业城[J].职业技术教育,2009(18):24-47.

[2]姜大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0.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83.

[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教育研究,2005(8):53-56.

[5]余祖光.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25-26.

[6]毛君甫,等.德阳产业化发展与技能型人才支撑研究[a].德阳市教育局.2006-2009德阳市教育教学成果集[C].成都:天地出版社,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