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管理行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9:09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篇1

关键词:银行不良资产;金融资产;管理

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业相继出现了损害金融安全的不良资产,成为银行业危机的直接源头,对国民经济的争产运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现阶段银行体系中巨额不良资产的化解已经成为金融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资产转让

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对物权、债权等资产转让给第三方是目前资产处置的主要处置方式。这种资产转让方式在处置的过程中最大的就是促使现金回收得到实现。资产转让的对象要求很低,使用范围非常广,存在处置配套环境完善的优势,因此现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资产处置方式在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资产定价依据过高可能会使一些不良资产滞留在手中,定价过低又会直接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此外,资产转让可以说是一种一次性处置,这些不良资产的后续受益分配权银行是不具有的。

二、诉讼追偿

通过仲裁、诉讼等司法程序向债务人追偿就是诉讼追偿,它是一种处置与回收现金的一种方式,这种处置方式与其他处置方式相比,因为要通过法院等程序,适用程序相对规范,追偿的力度很大,但是需要支付一些律师费和诉讼费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来说,诉讼费一般由败诉方承担,现金回收之后需要将诉讼费冲抵掉,然后对现金数额尽心计算,但是为了使现金回收金额得到提高,办事处一般不愿意将诉讼费冲抵掉,这样一来账面的诉讼费就会变多。此外,案件需要由法院审理,在执行过程中,现金回收的周期比较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与加快处置进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加上法制环境的问题,在诉讼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案件执行难等问题。

三、债转股

在我国,债转股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收购,同时转换为股权。股东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尽量在短时间内退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方式使企业的历史包袱得到了减轻,银行的处境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一般来说企业要想实行债转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产品品种是适销对路的,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其次,工艺设备在国内甚至国际具有领先水平,生产与环保要求相符合;第三,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财政行为规范,债权债务清楚;第四,企业的领导善于经营管理;最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方案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符合,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任务得到了落实。

四、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需要将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信贷资产移至表外,这样一来银行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就会得到提高,是不良资产得到解决的一种最佳途径。但是现在要想实现资产证券化却存在很多障碍,资产证券化贷款具有标准性、批量大等特点。但是现阶段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贷款很多都是工商业贷款,具有不同的贷款用途和利率,需要偿还的现金流不均匀,证券化很难实现。加上证券市场不发达,始终需要发达的证券市场对其进行维持。虽然存在这些困难,但是我国金融资产管理中一直在探索走资产证券化的道路。

五、通过外资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

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外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很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开始使用外商打包销售的方式,并通过拍卖、招标等方式将不良资产出售给外国投资者。与外国投资者合作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资产打包出售。因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人员数量比较少,公司资产数量大,在对资产进行处置时的成本比较高,加上可行性不高,所以资产打包出售已经成为一种资产管理公司对资产进行处置的主要方式。尤其是面对笔数较多、资产量较少的项目,采用打包出售的形式对于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效率的提高以及处置成本的降低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第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进行直接购买。金融资产公司的资产分布几乎遍布了所有行业,对一些很有潜力但是身处困境的企业来说,只要注入一些外部资金,企业就会健康发展。第三,委托清收或处置。通过对外资机构专业人员的利用,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第四,组建合资公司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采用合作方式对不良资产进行共同处置。这种合作方式的使用一方面可以使资产管理工资在投资方面的不足得到弥补,另一方面可以使外方投资者的风险得到降低,与购买相比,需要投入的成本比较小,采用的方式也比较灵活。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目前都存在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威胁,在这种形势下,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具体条件的不同对实际情况中几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俊,张海婷,梁小龙.浅谈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现状及发展[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8).

[2]田烨,张倜.论国有资产金融管理公司变革下的法律规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6).

[3]胡炜.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构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篇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而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理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有着特定历史背景,1995年《银行法》出台之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几乎全部为国有经济,公民、法人信用度都很高,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并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此时国有商业银行是采取的是专业银行的运作模式,信贷业务政策性色彩浓厚。随着我国经济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一时间关闭、停产、破产的企业增多,加之部分银行盲目放贷,且银行对信贷质量缺乏有力地监督与管理,导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急剧增加。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增大了国家金融管理风险,成为经济运行中一个重大隐患,使之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和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依法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9年我国政府决定成立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管理和处置从商业银行收购的不良贷款,东方公司负责收购、管理、处置中国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信达公司负责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华融公司负责中国工商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长城公司负责中国农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后,依据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指令有计划、分阶段地从国有商业银行收购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其收购方式表现为两种,一是政策性收购,一是商业性收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其所收购的债权通过债权(单笔或多笔债权打包)转让、租赁、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债权转股权(阶段性持股)、对外合作和诉讼维权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其中以诉讼方式实现债权为主要手段,涉讼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原告向债务人提讼;二是继承原国有商业银行已诉但未审结案件中的权利义务;三是因不良资产转让合同纠纷原国有商业银行;四是被债务企业或利害关系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发生诉讼案件给人民法院的审理提出了诸多法律适用上的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等现行法律,结合实际中的问题,先后出台了多个司法解释,为各级人民法院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笔者借此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因不良资产转让合同纠纷能否原商业银行的问题作些探讨。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而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是具有完全独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转让纠纷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的金融资产虚假引起的,但笔者认为双方债权转让纠纷的可诉性是值得讨论的,就此要从政策性收购和商业性收购两方面加以分析。

一、政策性收购

1999年底至2000年初,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指令性计划,按照国有银行不良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一次性对口从四家国有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收购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这次收购被业界称为“政策性收购”。不良资产剥离和收购过程基本按国家规定完成,双方签订的转让协议形式上表现为合同、协议,但实质上并非合同法上的基于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合同,只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对资产转让结果的书面确认。该收购实质上是根据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在两个国家指令的管理者之间实施划转的行为。因此政策性收购中因不良金融资产引起的转让合同纠纷不具有民事法律关系上的可诉性。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6月17日就此问题答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家根据有关政策实施的,具有政府指令划转的性质,就该转让协议发生纠纷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商业性收购

2004年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后几批债权转让,不同于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等值、对口定向的剥离,而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将不良资产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公开招标,通过市场化的招投标方式,现场开标确定并宣布中标资产管理公司。此被业界称为“商业性收购”。这几批收购从形式上似乎已符合《合同法》规定,如转让双方因虚假不良资产引起纠纷是否可诉,对此笔者认为也是有待商榷的。

首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政策性的民事主体。根据《条例》规定资产管理公司是为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而设立的,其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亿元)由财政部核拨。总裁、副总裁由国务院任命。

其次,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特殊性,宜由国家确定,不应由转让双方自行协商。《条例》第三章规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范围和额度;超出确定的范围或者额度收购的,须经国务院专项审批。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篇3

本文拟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商业银行资产情况,分散银行金融风险提供一些建议。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概述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具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简而言之,就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了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而专门采取的一种对策性措施。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后,我国虽然顽强的抵抗了风暴的袭击,但事后看我国的金融风险防范制度,还是有欠缺的地方,特别是银行不良资产的长期积累,给金融风险的预防带来很大的难度。

(一)我国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时代背景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从国内来讲,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到达一定程度时,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三年脱困”的目标而采取的对应措施;从国际来讲,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对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作进一步的调整,对我国现有银行内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让我国银行业、金融界面对世界,与国外金融机构有效竞争,这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从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国有企业摆脱改制过程中的困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扩大自主权,赋予国有企业一定的生产经营权;第二阶段是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责任制;第三阶段是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并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没有自主权,依靠国家计划向银行借贷,只要能够贷款成功,就认为是万事大吉,而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还贷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的如此行事,日积月累,导致企业债务负担过重,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企业继续亏损不算,即使有部分的盈利,在发放工人工资、向国家缴纳税款以后,能够偿还长期积累的贷款利息已经是很不错了,更不用提偿还贷款了。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善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财务结构不合理问题,以提高资信、债信水平,使国有企业从沉重的贷款偿还负担中解脱出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有企业财务重组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并可通过“债权转股权”主导国有企业改革。通过这种方式使企业原来对银行的债务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持有的股权,可以降低企业的负债率,解除企业沉重的债务包袱。

从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形成的过程来看,我国成立了商业银行以后,银行不良资产数量一直在不断扩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既是历史上各种因素积累的结果,也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大量累积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国家为此也采取了许多政策手段化解银行不良资产,但效果不很明显。在此情况下,参考国际上普遍的做法和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加上对我国经济、金融现状的客观判断,我国决定组建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从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一部分不良资产。

从国际范围内的金融风险防范来看,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是减少金融风险的一项有效措施。商业银行坏帐现象在每一个国家中都切实的存在,关键在于如何去应对这个问题。一个处理良好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如日本在1998年7月2日通过了《过渡银行计划》,以拯救日本银行体系高达76万亿日元的巨额坏帐。这项措施被美国财政部长鲁宾称为“是一项为解决银行系统的全新的具有潜在重要意义的步骤”。过渡银行计划实质是以一个政府机构作为牵头人来接受面临倒闭的银行,为它们提供资金、暂时承担这些银行的坏帐,让这些银行可以继续运作,使一些良好的贷款人不会因为此类银行的倒闭而受到牵连,也保护了银行存款人的利益。1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是为了“依法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2,在一定程度上和日本的《过渡银行计划》相似。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意义

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其特殊的法律地位和专业化优势,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和处置,解决了金融改革中面临的不良贷款问题。银行的不良债权在今天的金融体制改革实践中成为很大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之一就是“各银行金融资产中不良贷款所占比重较大,对银行的信用产生不良影响”3.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条件下,如果依靠银行自己处置不良资产,既没有特殊法律地位的保障,也没有专业化的优势,无法合理的处理不良贷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以其特殊的法律地位和专业化优势对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也就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之间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形成一种资本市场化运营机制。这是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有利方面分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解决我国金融领域内问题的关键还不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有效运作,因为即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再有效,但是如果不能够在同时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强化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可能会加剧银行业道德的风险,使银行业的新的不良贷款继续出现,从而使不良资产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4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应该认清其作用,不能盲目迷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

(一) 各国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借鉴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在接管银行或者银行破产后进行不良资产处理的5.各个国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是先由国会进行立法,在完成立法程序、制定有明确的法律框架之后再成立公司进行运作。而我国的做法正好相反,是先把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起来,然后再考虑由国务院颁布《条例》和由全国人大进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特别立法的问题。 美国1989年成立整理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简称RtC),制定了一整套的法律框架,使其能很快接管不良资产。其宗旨是接管和处理破产的储贷协会的资产和负债,将其资产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出售,所得到的资金用于偿付其存款人。整理信托公司可以限制被接管的储贷机构的下列经营活动:资产的增长情况;资产的购置;利率的确定;信贷政策标准和资本标准。为了使外界监督,整理信托公司还建立了定期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国会、整理信托公司监督委员会委员和公众提交反映其运营情况的报告。此外,美国还设立了联邦储贷保险公司重组基金负责接管并处理或者偿付联邦储贷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成立债务重整融资公司作为美国政府设立的半官方机构,负责筹集资金支持整理信托公司的运作。6 波兰为确保银行不良资产重组计划的实施,早在1992年就在9家国有银行内部建立“不良资产处理部”,在银行内部推行“好银行/坏银行”模式,并立法确定重组计划,形成规范企业与银行重组过程的法律体系。波兰通过《银行法》、《会计法》和《破产法》,为银行不良资产重组扫清了道路。1993年2月3日政府提出的“企业与银行财务重组法”获得议会通过,将重组计划付诸法律。根据这些法律,银行在企业债务重组和代表债权人谈判中被赋予准司法权,银行在外和债务人(企业)达成的重组协议具有最终效力,法院不能再予否定等等。波兰采取银行不良资产管理与企业债务重组结合起来,并进行民营化改革等,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总结各国银行业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和教训,主要的有:(1)不良资产的处理要及时。如果对不良资产处理不及时,则会造成不良资产继续增加,破产机构数量增多,资金耗费扩大,影响经济复苏。(2)不良资产的处理要采取成本最小化的措施。无论是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国有化、破产、合并还是立刻拍卖或待机销售,都涉及到了如何处理不良资产成本最小化的问题。(3)不良资产的处理要求依靠市场化的手段。坚决的抵制政府的“拉郎配”,应该以需求为指导,以市场定价为基础。(4)政府在不良资产处理中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必须依法参与,不能搞行政手段。(5)对不良资产处理的整个过程和处理方法应该定期披露,避免再次发生道德风险。7

(二)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中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万元,由财政部核拨。从以上规定中,我们应该明确其属于经济法主体中的特殊企业形态。因为经济法主体包括“公有制及其主导的经济组织的地位及其内外部组织关系的国有企业法、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组织法、公司法、中央银行法、政策性经营或兼有公共管理职能的公司等特殊企业法特殊经济组织法,以及经济性行业组织法”。8同时在条例中将其定义为“国有独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依据的标准是:第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过法定程序设立的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第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没有冠以“银行”的名称。9

根据经济法主体制度责任“宜特则特”的原则,应该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采取单独立法的模式,也就是要单独制订高层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10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

(一)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中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实践,目前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法律地位没有有效体现。我国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依法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为收购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这项工作从实际意义上讲,是将商业银行追查历史形成的不良贷款的职能专业化,专门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但是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来看,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法律地位上并没有优越于商业银行,在经验上还不如商业银行熟悉,这就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同时由于没有相配套的法律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容易造成实践中的失误。

2、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没有落实到实处。虽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法规规定既有外部管理,又有内部管理,但是应该落实到实处。目前在外部管理上,《条例》第四条规定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委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监督管理,看上去规定地非常合理。但是由于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单独设立,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则各个部门之间会产生推诿现象,因为谁都知道由于历史形成的不良贷款的追偿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要运营这些国有资产也是有很大难度的,各个部门都没有管理的意思,因此在管理上会形成一定的盲区。而商业银行方面,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收购,其自然认为银行内部不良资产已经大大减少,而不会再关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运作的问题。在内部管理上,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实践在我国还是刚刚开始,缺乏相应配套的法规和实践的经验,同时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债务人数多,而相对来讲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其无法及时针对债务人逃废行为进行追查,也有可能造成业务上的损失。

同时在我国金融行业中,实行的是严格分业经营模式。但是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上,存在着债务追偿、资产重组、推荐上市、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等多项工作,属于银行、证券等行业混业的情况,因此在我国的实践中会带来法律法规规定上的冲突,也影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正常运营。

(3)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不配套。尽管国务院出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在立法层次上属于法规,但是和国外相关立法层次比较还是低了。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中涉及到了《公司法》、《证券法》等部门,特别是我国《破产法》中的规定不能够很好的与现实契合。我国现有的《破产法》规定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而对于大部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追偿的对象来讲不适用。而且在中国,有的小型企业还利用企业破产逃避银行债务,或以各种非法手段,不偿还银行的金融债务,从中不当得利。同时我国没有《破产法》中没有金融机构破产的规定,造成不良资产不断积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目前金融体制改革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毕竟金融机构的生生死死、新陈代谢是一个必然规律,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稳定的金融破产法,就无法按照市场的原则让效益低下的金融机构稳定退出。”11由此看来,制订相应的金融破产法也应该是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内容。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问题的对策

目前国务院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台了专门的条例规定,明确其法律地位,但是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有自已特别的法律。如前文所述,国外处理不良资产的机构都是在国会或者政府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以后才成立的,而我国是现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实践检验以后才出台有关法规,和各国通行方式不同。因此我国应该尽可能的缩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和实践之间的距离,通过立法明确规定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目标,确立资产公司的法律地位,明确处置不良资产方式的合法性,以及资产转移后债权人的法律地位等等。在我国现行情况下,通过实践完善《金融公司管理条例》,并能尽快地提高立法层次,由全国人大立法。这种做法也符合国外由议会通过处理不良资产相关法律的做法。

(2)应该赋予特别的职能。在国外,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专门机构通常被赋予准司法权,例如波兰银行在企业债务重组和代表债权人谈判中被赋予准司法权。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中,涉及到债务追偿、资产租赁、转让、重组、债权转股权、上市推荐、资产评估等多方面的业务,涉及到银行、证券、公司等相关法律部门;并且由于我国不良资产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现在再重新清理的难度比较大。如果不能赋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特殊的职能,则会影响其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我国执法水平普遍较差,应该对其执法范围有所限制,所以应该以法律的形式赋予资产管理公司调查信贷欺诈、违法操作等涉及分管不良资产企业范围内的特别的职能。 

同时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经营上属于混业经营方式,应该赋予其较宽的经营权,只要是有利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就可以了。从其经营业务活动的范围看,还可以增加投资业务和引进外资业务。在投资业务上,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政策性经营的金融机构,则不便与普通的投资机构一样拥有广泛的投资业务范围,但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也需要市场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放投资范围,促进其资产运作的最佳。在引进外资收购不良资产方面,可以大胆尝试,因为如果依靠财政部拨款、人行发放给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划拨、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筹集收购不良贷款的资金,一方面在资金优势无法体现,现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还不到位;另一方面,引进外资进行不良贷款的收购,可以同时引进相应的监督机制,与国际接轨,使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获得有益的经验。

(3)尽快修改有关法律,制订配套法规。如前所述,我国现有法律中存在着部分不符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践的规定,应该尽快的修改。同时现有的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只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缺乏相应配套的法规。特别是在不良资产的界定、不良资产处置的估价定价、处置后的损失弥补等方面缺乏,造成实践困难。建议可以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外的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资产进行评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确定资产处置的最低价格,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实现资产价值。对于由资产评估造成的损失,应该追究资产评估机构的法律责任。这样的做法改进了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事资产评估业务,避免自己估价自己定价的局面,防范金融道德风险的发生。此外,在《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应该充实保护债权人权益的内容、制止地方政府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重组企业的干预、落实减免行政性收费和有关税费的政策等。针对中小企业逃避银行债务的情况,可以采取双罚制,一方面严厉处罚不讲信用的公司或者企业,另一方面需要严厉处罚对此负有责任的个人或者单位的负责人及其有关人员。12

注释:

[1]朱光耀、郑权著:《金融危机。经济安全与政府债务政策》,第64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2]参见《金融资产管理条例》第一条。

[3]李曼云著:《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对策研究》,第38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4]苏同华著:《银行危机论》,第303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5]苏同华著:《银行危机论》,第302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6]苏同华著:《银行危机论》,第294—295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7]苏同华著:《银行危机论》,第301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8]潘静城、刘文华主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经济法》,第17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徐孟洲、朱大旗主编:《中国金融法教程》,第20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潘静城、刘文华主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经济法》,第17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篇4

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猛,规模快速扩大。2012年-2016年,资产管理规模由27万亿元飙升至110万亿元。

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在满足大众财富管理、增加公众投资理财选择、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丰富和推动多层次金融体系发展和深化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监管套利、资金空转、层层嵌套、明股实债、交易结构复杂、交易链条长等乱象屡屡出现,跨市场、跨行业风险确实存在,如不引起高度重视,确实有成为金融系统性风险重大隐患的可能。资产管理乱象之忧

当前,资产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资金空转导致“脱实向虚”

当前,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三大结构性失衡之一,资金“脱实向虚”备受关注。在实体经济的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纷纷涉足资产管理行业,银行理财、同业存单、委外投资、非标融资、权益融资等金融创新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借助各类创新工具,银行理财空转、信贷空转、票据空转、同业空转等花样繁出的资金空转大行其道,跨市场、跨行业来回穿梭。

一方面资金(银行理财、同业资金、银行自有资金)借助结构化融资和委外投资的渠道,投资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基金资管计划等,辗转流入资本市场,而没有投资于实体经济,近年来兴起的万能险最具代表性;另一方面资金从银行转到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后,投资于债券市场,拉长了交易链条,推动了债券市场的虚旺;再者是资金通过委外渠道进入券商、基金等资管计划后,再投入到信托计划,最终投向非标融资(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此外,为应对mpa考核带来的压力,同业存单利率大幅j升,中小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又成为大型银行的投资标的,同业存单互持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空转,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拉长交易链条,抬升资金成本,加大了实体经济融资困难。

(二)高杠杆加剧金融风险波动

近年来,市场利率化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崛起叠加经济下行,银行盈利空间收窄,为拓展新的盈利来源和空间,同业业务、委外投资等风生水起。中小银行为迅速做大资产规模,利用发行CD获得负债资金,投资同业理财,加杠杆通过委外对接券商、基金专户、保险等资管计划,委外投资加杠杆投向权益资产、债券资产以及非标资产,然后通过质押回购再投向资管计划,甚至配资加杠杆,再投向权益资产,形成了“同业负债―同业理财―委外投资”的层层嵌套加杠杆的链条,导致金融体系的高杠杆和期限错配。尤其是当前分业经营的金融体系下,资本市场的“场外杠杆”和“场内杠杆”叠加,加剧金融风险的波动。2015年7月份爆发的股灾、险资举牌、侨兴债事件等无不凸显高杠杆的风险隐患,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三)层层嵌套导致监管失灵

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下,受金融创新的激励,资管计划由最初的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发展到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基金专户资管计划等形式种类繁多的资管计划。资金在银行、信托、券商、基金等机构间游走,层层嵌套,规避监管。据统计,当前100多万亿元的资产管理产品中,约一半规模属于层层嵌套。银行理财产品通过委外投资在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基金资管计划等两个及两个以上资管计划之间层层嵌套,突破了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障碍,形成监管盲区,资金来源和最终去向不明、最终投资人无法识别、风险承担和资产收益错配、私募产品公众化等,监管部门无法实施穿透式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在各自的领域都查不出问题,但风险隐患已逐步积聚,导致监管失灵。宝万之争中宝能便是借助各个资管计划层层嵌套加杠杆,但依照当时的监管法规却查不出违规之处即是鲜活的现实案例。

(四)影子银行过度膨胀集聚金融风险

2008年的4万亿投资及其后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地方融资平台,催生了影子银行。2012年,资产管理行业准入放开,各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分割格局打破,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纷纷涉足资产管理行业,银行理财、同业业务、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委外投资等金融创新的推波助澜,影子银行规模不断膨胀。据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统计,2016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大约64.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理财约占影子银行的半壁江山。影子银行长期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其野蛮生长背后的高杠杆、层层嵌套、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等风险隐患已成为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阿喀琉斯之踵。乱象之源:创新理论误导与实践迷茫

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曾任美国财长的萨默斯说过“金融创新如同飞机,它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能够让人们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不过一旦坠毁,后果将非常严重”。东南亚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影响深远的重大经济金融危机,金融创新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国资产管理领域许多产品也是借各种创新之名推出的。许多产品甚至是直接从欧美发达国家移植而来的,但移植没有考虑到现实国情的条件不同,同样的产品,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更何况有些产品在欧美国家也有很大的副作用,有些甚至就是本国危机之源。因此,分析总结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乱象,究其原因就在于理论有误导,实践有误差。

(一)脱离国情的金融创新理论误导

当前我国资产管理领域的理论基础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某种程度上,也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不少人将西方金融理论奉若圭臬,敬若神明,而对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则缺乏自信。中国作为一个大型的开放经济体,自身的历史文化、制度环境、发展阶段等都与欧美发达国家都有较大的差异,决定了中国金融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必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如若脱离国情,全盘照搬西方金融创新理论指导我国金融发展,必然会产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后果,并把我国金融发展引向歧途。从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理论的现状来看,突出表现在以下根本的理论问题含混不清,导致经济金融政策及金融监管无所适从。

1.虚实不清,导致资金无所适从。金融定位支持实体经济,围绕实体经济的客观需求,提供服务本是金融的本质要求与特征。而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先明确界定何为实体经济,何为虚拟经济。但近些年来,我们理论界围绕这一问题却纷争不小。诸如电商伤害实体经济、互联网是实体经济萎靡的替罪羊、房地产火爆恶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等纷争导致金融无所适从。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投入的基础设施往往被排除在实体经济之外,这样一来,实体经济只剩下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主流经济学家又普遍认为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按照此逻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就只能把巨额的金融资本投入农业、服务业以及大家热衷的新兴产业、高新科技产业,但问题是这些产业具有脆弱、高风险、不确定性大,资本对此望而生畏的情况,只能导致金融无所适从。

2.房地产、股市的调控是调机制,还是调价格,一直处于本末倒置之中,导致大量资金涌入股市和楼市,造成逼入自我循环的死角。

3.金融监管权力、责任边界划分不清。监管重心放在促发展、扩地盘,最终形成监管环境过宽,一些明明是违法违规,无益实体经济的所谓创新层出不穷,名目繁多,导致秩序混乱,风险累积。

4.货币政策是紧是松还是稳的标准不明确。“明紧实松”、“明松实紧”最终必然导致货币政策“难紧易松”,流动性整体过剩成为常态,推高经济整体杠杆与风险。

5.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不当运用是最典型的现象。正是由于理论脱离国情,只讲引进,不讲消化,更没有基于国情土壤的创新,因而各种资产管理创新产品眼花缭乱。金融自由化,本来是欧美国家针对其过去对金融的过度管制而推行的放松管理,让市场更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而推行的改革。这一理论的出现刚好与我国推动经济金融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相吻合,因而对推进我国金融的改革开放确实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在运用这一理论指导现实和实践中的创新时,我们完全忘了我国与欧美国家最大的不同就是缺乏完整的市场和法治基础,放松管制而来的风险没有有效的处理机制,因而,本来在欧美国家不成问题的资产管理行业的风险在中国却成了大问题,一些产品借市场化高风险与高收益对称之名拿走了高收益,而却留下了高风险,这一问题成了我国创新理论中的盲区。金融机构只生不死,股票市场只上不退,债券市场刚性兑付都是这种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橘枳变异”现象。

(二)理论的错误导致实践的迷茫,实践迷茫加剧资产管理乱象。

1.金融创新不当对金融“脱实向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金融与实体经济本来是融合共生、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金融的本质在于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离开实体经济搞自我循环、自我创新,其后果就是严重的资产泡沫及金融危机。近年来,资产管理领域的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工具创新、制度创新等各种创新眼花缭乱,各类资本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空转,在各金融机构间来回穿梭,多层嵌套加杠杆,监管套利大行其道;拉长交易链条,虽然最终流入实体经济,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已大幅抬升。

2.金融创新不当导致金融市场乱象丛生。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驱动力。资本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间游走,规避监管,层层嵌套加杠杆,通道业务与结构化工具相结合并广泛运用,衍生出众多的金融创新产品,导致资金来源和去向不明、底层资产不明晰、投资收益和风险承担错配等问题,成为孕育金融市场违规资金的温床,埋下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传染的隐患。有些机构打着“金融创新”的名义,从事非法`规活动。如此种种游走于监管灰色地带的监管套利行为,其规模和风险性质难以确定,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积聚了更大金融风险,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也削弱了金融监管的权威和公信力。

3.金融创新不当导致经济过度金融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离不开金融对生产、消费、投资的疏通经脉。但过度金融化,则会导致资产泡沫化、经济结构扭曲、资本脱实向虚。目前我国经济已出现过度金融化的趋势和苗头。金融占GDp的比重过高即是一种显著的体现。2016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8.4%,且呈现逐步抬升的趋势,即使金融高度发达的美国、欧盟金融业GDp占比也不过7%左右,日本金融业GDp占比则低于5%。回归本真和本土

(一)理论要符合国情

理解中国国情,准确把握当今中国的时代方位和发展大势,是处理好所有改革发展问题的基本依据。发展规范的资产管理行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强国,没有现成的外国理论模式可以照抄照搬,这就需要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理论、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理论。

(二)金融创新要结合本土

中国在推进金融发展、规范发展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在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管理经验和做法的同时,更要避免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的照搬照抄。对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在深度消化吸收理论机理后,一定要结合现实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创新,以便更好地为中国国情下的经济发展服务。

(三)金融要回归本真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金融的本真在服务于实体经济。近年来,我国金融发展恰恰偏离了这一本真,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自我膨胀,拉长了交易链条,抬升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并最终导致宏观经济结构性失衡,扭曲资源配置,形成金融风险堰塞湖,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金融应回归本真,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和合共生。

(四)监管体制要符合国情

近年来,资产管理行业已发展成为跨行业、跨领域的大资管格局,资管产品涉及银行、信托、券商、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当前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已滞后于资产管理行业混业经营的发展现状,造成对部分资管计划的通道、委外、嵌套业务创新鞭长莫及。

借鉴国际经验,构建适应国情的资产管理行业监管体制已然十分迫切。实施穿透式监管,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厘清金融业务和行为的性质,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和底层资产完全串接起来,推进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转变,从根本上消除监管套利、监管空白;加强监管协调,突出统筹监管,统筹监管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统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统筹制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产品监管规则。

(五)监管主体要落实责任

治理资产管理乱象,必须强化金融监管,关键是要落实主体责任。

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下,监管部门肩负行业发展和行业监管的双重责任。监管主体在履行监管职责时,往往投鼠忌器,担心金融市场风险波动,“父爱主义”泛滥,间接宽容了金融违规,加剧了金融风险积累。因此,监管部门要突出监管姓监、拒绝“父爱主义”。

监管主体要切实提升监管能力,对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和监管博弈要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敢于碰硬,保持对资产管理乱象的高压态势。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篇5

第一条为了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活动,依法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三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各自的法定职责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公司的设立和业务范围

第五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由财政部核拨。

第六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

第七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分支机构,须经财政部同意,并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

第八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总裁1人、副总裁若干人。总裁、副总裁由国务院任命。总裁对外代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行使职权,负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事会的组成、职责和工作程序,依照《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执行。

第十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其收购的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范围内,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时,可以从事下列业务活动:

(四)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

第三章收购不良贷款的范围、额度及资金来源

第十一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范围和额度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超出确定的范围或者额度收购的,须经国务院专项审批。

第十二条在国务院确定的额度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照账面价值收购有关贷款本金和相对应的计入损益的应收未收利息;对未计入损益的应收未收利息,实行无偿划转。

第十三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贷款后,即取得原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各项权利。原借款合同的债务人、担保人及有关当事人应当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十四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贷款的资金来源包括: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审批。

第四章债权转股权

第十六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将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取得的债权转为对借款企业的股权。

实施债权转股权,应当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有关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

第十八条实施债权转股权的企业,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推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被推荐的企业进行独立评审,制定企业债权转股权的方案并与企业签订债权转股权协议。债权转股权的方案和协议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审核,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十九条实施债权转股权的企业,应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管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帮助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

第二十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转股权后,作为企业的股东,可以派员参加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第二十一条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企业产权变更等有关登记。

第二十三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企业债权转股权工作。

第五章公司的经营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当根据不良贷款的特点,制定经营方针和有关措施,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第二十六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应当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运作。

第二十七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根据业务需要,可以聘请具有会计、资产评估和法律服务等资格的中介机构协助开展业务。

第二十八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免交在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和承接、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业务活动中的税收。具体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要求,报送财务、统计报表和其他有关材料。

第三十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篇6

关键词:产融结合;产融集团;危机;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2-0039-05

一、引言

产融结合是对产业经济和金融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形成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现象的统称,即“产业与金融的结合。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无论是出于融资需求、逐利冲动还是多元化经营的需要,产业资本必然开始向金融行业发展,通过金融活动获得资金或赚取利润,增强资本实力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是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产融结合的突出表现是金融组织和产业组织相互之间具有股权、人事等方面的交叉控制与融合,其发展模式主要有二:一是实业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向金融领域投资,继而控制金融企业。这种模式以大企业为核心,金融企业为附属,如美国以石油开发公司为核心的洛克菲勒财团。二是金融资本发展壮大后逐步延伸并控制工业产业,相互融合渗透。这种模式是以金融业为核心,实业企业为附属,如美国以摩根银行为核心的摩根集团。产融结合根据各国经济、法律和传统的不同而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公司、金融集团和混业企业集团等,本文统称为产融集团。

产融集团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技术进步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融集团的发展进程加速;经济停滞和衰退时期,产融集团的发展进程减慢甚至倒退。从历史上看,西方国家产融集团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之前,产融集团的自由融合发展时期。早期充分的自由经济环境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可以自由结合,形成大量的产业和金融寡头,造就了洛克菲勒、摩根等著名财阀。第二阶段是192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产融集团发展受到限制的时期。以1933年美国开始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为标志,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成立存款保险公司以减少金融危机可能造成的风险。随着银行控股公司导致金融资源的不当集中,以及金融和商业之间的不恰当联系日益严重,1956年通过了《银行控股公司法》,对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关联做出限制和监管。值得注意的是,二战之后,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力量迅速崛起,产融集团在新型市场国家发展迅猛,一批著名的产融集团发展起来,如日本的三井财团、住友财团、韩国的三星集团等等。第三阶段是产融集团曲折发展时期。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产融结合在亚洲的发展停滞下来。同一时期,欧美国家的新技术革命带来新的生产力,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主张成为主流声音,金融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推动了金融创新,进一步推动了西方国家的产融结合。可见,每一次危机爆发既是对现有经济体制和结构的调整,也为新技术革命和新一轮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成为产融集团调整和发展的动力,

产融集团在事实上形成了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的混合经营,实现了不同业务间高度互补和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开展综合服务,发挥规模优势,近年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两者结合更加容易;同时,这一跨行业的融合容易造成关联交易和垄断经营,加剧信息不对称和放大风险,对监管体制提出挑战。笔者认为,产融结合是一个阶段性螺旋发展的概念,其加强与削弱是根据经济金融发展阶段而变化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增加规模效应,壮大企业实力,鼓励金融创新,可以有限度地发展产融集团,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实现产业与金融的良性结合。当产融集团发展到其负面效应足以抵消正面效应的时候,要坚决分拆,将产业和金融相互分离。

二、产融集团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受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造国有企业的政策影响,产融结合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我国对银行投资实业的法律限制,目前我国产融结合主要表现为工商企业向金融行业的单向进入,即“由产而融”。这一时期进军金融业的企业集团有山东电力集团、海尔集团、新希望集团和德隆集团等,它们通常控股或参股多家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形成了形式各异的产融集团,通过集团控股和整体混业,同时经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由于缺乏良好的法律规范和监管措施,产融集团的过快发展且缺乏足够监管引发了局部风险,2004年的“德隆事件”成为产业资本掏空金融资本的经典案例。之后,在2006年国资委出台的《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中,要求央企在境内的产权收购及投资均应上报国资委,并对央企重组划定了“三条红线”:不符合主业投资方向的坚决不准搞;超出自身投资能力的坚决不许搞:投资回报率太低的坚决不准搞。同时。严禁企业违规使用银行信贷资金向金融、证券、房地产和保险等项目进行投资。此后,我国产融集团的发展从盲目扩张时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时期。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的同时,为我国加入国际金融体系,加快发展产融结合实现海内外购并带来了新的机遇。2008年8月,中国银监会的《银行控股股东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界定了对企业成为银行控股股东的要求和条件,为产业资本进入银行业并成为控股股东提供了参考性的法律依据,这一办法虽未正式颁布,但从侧面说明进一步从立法上对产融集团进行规制和监管提上了议程。2009年,宝钢集团、申能集团等大型企业陆续入股光大银行,中石油先后收购克拉玛依商业银行和宁波金港信托有限公司,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举起了新一轮产融结合的大旗。产融结合,成为我国大型企业打造金融平台,进行海内外并购,培育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产融集团则成为实现产融结合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国产融集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产融型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holdingCompanyofintegrationofindustryandFinance),即以产业资本为主导,以股权关系为纽带,通过交叉持股、控股和参股等方式控制两个以上金融机构的金融集团。在这种单向融合的产融结合模式中,产融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具有整体混业、法人分业、财务并表、各负盈亏的金融控股公司传统特征;二是由产业资本发起,从经营产业资本到控股或参股金融行业;三是控股公司内部各关联机构之间以股权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目的主要有:一是建立属于自己的金融平台甚至资本运作平台,从而获取融资便利。例如获取集团内部商业银行的贷款,以证券公司委托理财的资金来充实集团内部关联机构的现金流,以信托公司募集的资金进行产业投资或金融投资等

等,具有较高的风险隐患。二是实现企业经营多元化,获取比产业经营更高的收益。金融业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平均利润偏高,容易成为产业资本追逐的对象,部分产业资本进军金融业就是为了分享金融业的高利润,期望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三是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要,提供专业化金融配套服务。比如汽车制造企业开办汽车金融公司,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完善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以此促进实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提高集团各成员的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如集团内部设立独立的财务公司,进行财务管理。

三、我国产融集团内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产融集团发展产融结合的目的不当和经营行为短期化

在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产融结合很容易演变成为产业资本掏空金融资本的手段,如德隆集团“资本控制实业――金融整合产业”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从资本市场融资支持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旗下的各类金融机构成为集团公司的提款机,最终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此外,由于不同产业周期与金融周期不一致,可能会导致金融业被产业拖垮,或者产业被金融业套牢的恶性循环。

建议:一是坚持在市场规律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产融整合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政府引导所控制的产业和金融资源进行整合,能够推动产融集团快速发展,通过逐步整合这些资源充分发挥集团合力,同时有利于协调好同业竞争和资源布局等问题。但是,当产融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则应当支持集团的市场化发展,强调政府适当时机适当方式的退出,同时加强监督管理。二是明确产融结合的政策导向,区别对待产融集团。对于以获取融资便利、套取金融市场资金为目的的产融结合和运营方式,应当予以限制;对于以获取高额金融利润为目的的产融结合,要加强引导;对于着眼集团发展实施多元化经营和提供金融配套服务的产融结合,要予以鼓励。

(二)产融集团的公司治理机制过于复杂、风险较高

产融集团结构复杂,其内部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将导致内部经营风险、控股股东风险和关联交易风险等诸多风险。一是产融结合的复杂性导致信息不透明。产融结合横跨不同行业,内部交易复杂,风险转移链条过长,信息披露更加复杂,透明度低,并且缺乏全面足够的监管。二是关联交易复杂频繁。关联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是产融集团为实现经营一体化所必须的,但是,由于产融集团组织结构和资金运作的复杂性,其内部交叉持股、贷款互保、资金违规拆解等问题普遍存在,容易发生资金链中断的风险。三是集团内部资金运作导致财务杠杆过高。产融集团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并在集团内部进行权益性连环投资,容易造成集团公司财务杠杆过高,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四是人事结构复杂造成道德风险。集团内部的交叉任职和相互兼职,使得关联机构的经营决策受到自身发展目标之外的因素影响,不利于集团内部各关联机构完全根据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经营和发展。

建议:一是建立综合全面的信息披露体系,保证交易的透明性。该信息体系应当包括产融集团内部关联机构和外部相关金融-机构交易数据,提高风险和资产负债的透明度,确保向公司股东、交易对手和监管部门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提供包括资本充足率报告、集团内部交易报告、风险集中及风险隔离报告等信息,确保监管者的有效监管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严格规范产融集团内部交易。二是在产融集团内部建立防火墙,防止风险过度聚集。首先要规范客户资源共享,建立客户资源共享的制度,并签订保密协议和排他协议,确保客户资料的秘密性和专用性。其次要规范产融集团内部人员任职,严格详尽地规定内部兼职,避免造成利益冲突,危及客户利益和集团整体利益。再次,要从内控管理、风险控制的角度建立业务防火墙和资金防火墙,防止集团内部交易导致风险传递、引发利益冲突、产生道德风险。三是加强产融集团内部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和横向协调工作。一方面委派业内专业管理人员作为董事,另一方面可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士作为独立董事,参与董事会决策,从集团整体层面上对集团的资金、人事、财务等实行统筹管理。

(三)产融集团的内部风险容易扩散造成系统性风险

在缺乏严格监管和有效防火墙的情况下,产融集团极易发生金融风险和产业风险之间的传递转移,突出表现为产业资本在出现资金问题时套用金融机构的资金进行产业投资,以及金融机构抽取产业资金获取较高的金融收益。由于金融业的“准公共产品”特性,产融集团内部的局部风险容易通过系统组织扩散到集团整体,进而蔓延到金融系统引发金融危机,随之侵入实体经济进而引发全社会系统性风险。

建议:加快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产融集团内部要建立科学细致的风险预警指标和评估模型,定期根据产融集团的财务等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更新,对集团内部个体和整体经济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级并适时提示,提高对其内部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行为审慎度和流动性的监管要求,从而实现事前管理和风险防范。

四、我国产融集团外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产融集团业务范围广,股权结构复杂,关联交易多,隐蔽性强,外部监管者需要充分了解金融风险和实业风险,难度较大,国际实践中,产融集团的监管始终是一个难点。因此,各国对产业投资金融普遍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目前在世界前100家大银行中,产业资本持股达到4%以上的仅有17家左右。总体而言,有限制的良性的产融结合是各国监管制度追求的目标。

(一)监管体制不完善且效率较低

我国目前的监管体系已不适应产融结合的发展步伐,在危机预警和处理方面尤为薄弱。一是没有任何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拥有监控市场系统性风险所必备的信息和权威,以及控制个别金融事件影响扩大的能力,面对系统性风险的应对能力不足。二是随着产融结合和混业经营的发展,不同功能监管机构间的管辖权模糊和协调效率低下会导致重复监管或监管真空,缺乏监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难以从宏观整体上把握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三是产融集团的主管部门是国资委等相关政府部门,主要是从财务预决算、人事安排、业务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管理,对产融集团整体风险的监管缺乏了解。

建议:一是建立以目标监管为导向的监管框架。吸取美国监管制度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改革经验,在我国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国情基础上,加强分业监管的同时,针对产融结合的混业经营趋势,在更高层面上按照监管目标和风险类型建立统一的目标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二是阻断金融创新衍生风险传播途径。通过加强对金融创新和产融交叉业务的监管,提高审查标准和范围,有利于阻断或减少风险承担和转移。三是建立统一规范的计算口径。对于金融集团中复杂的本重复计算风险以及财务杠杆风险,采用更为科学的监管方法和指标,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机制协调,

透过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持股关系,得到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四是提高对产融集团的监管针对性,对现有产融集团特别是“tooBigtoFail”的产融集团进行摸底调查并加以分类备案,实施日常动态跟踪,及时汇总监管信息。五是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约束制度。通过强化市场约束力量,培育和发展公正有效的中介市场,加强投资者的教育,进而加强市场约束力量。

(二)监管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的国内金融监管机构各自监管目标和重点不同,监管指标体系也不一致,协调合作有待加强。一是尽管2004年银证保监管机构在《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中确立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管制度”,明确对金融控股公司,将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则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但是,该备忘录对于如何界定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公司的业务性质,从哪些方面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如何协商一致等,并没有具体明确。因此,仍然存在沟通不足和信息共享有限的问题。二是产融集团的管理部门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如国资委、发改委、以及一行三会等,对产融集团的部际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建议: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协调配合的产融集团监管协调机制。对产融集团的监管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信息透明、协调合作,从法律上对产融集团各监管机构的职责进行界定;监管协调机制要能够及时汇集关联的金融机构和产业公司有关信息,定期进行磋商协调,监测和评估金融风险,制定预警和防范措施,提出风险处置方案,真正形成立体监管网络。二是加强中央银行在产融集团监管中的作用。产融集团的监管需要各个监管部门配合,从美国和英国的实践看,美国存在多头监管职责不清的问题,英国存在宏观和微观监管者联系不足、信息共享有限的问题,同时,保持金融系统稳定不能仅仅依靠对单个金融机构和业务的监管,必须加强对宏观金融风险的监测分析。因此,基于我国央行对宏观金融的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以及最后贷款人的法定职责,应当赋予其牵头协调和监管的职责和权威,能够在必要时获取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信息,进行金融系统综合风险和稳定情况的压力测试,并能够在必要时候指引和协调其他监管者联合行动。

(三)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篇7

关键词:资产管理;非标准化业务;风险控制

现代金融服务随着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政策性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服务企业的转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理从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历史使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发展为拥有保险、信托、租赁、银行和证券等各类金融业务子公司的综合金融控股公司,为转变成现代金融服务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各分支机构的业务模式也从传统的处置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向为各类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进行转变。在这种业务变革的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现了许多非标准化业务,如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固定收益类增信业务等,这些非标准化业务在准入标准、尽职调查规范、风控要求等方面对标准化规范的制定、执行和监督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形成了新的挑战。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化业务

2000年11月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1]”此外,传统的业务范围还包括以下四部分:一是债务追偿和重组,资产置换、转让和销售,企业重组,债权转股权及阶段性持股;二是财务及法律事务咨询顾问、资产及项目评估;三是向金融机构借款,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发行债券;四是资产管理范围内的上市推荐和债券、股票承销。[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成立之初,在管理和处置商业银行剥离的政策性不良资产方面,已形成了一整套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的标准化规范,培养了一大批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人员队伍,积累了丰富管理和处置经验。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或控股了一批金融业务的平台公司,业务种类已延伸至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行业范围内,区别于传统已形成标准化规范的处置不良资产业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出现新的业务如资产证券化、中间业务、投资咨询顾问、固定收益类增信业务等,尚未建立真正意义的标准化规范理念和文化,也未形成体系性的标准化规范,这些业务由于自身业务或交易内在构成的复杂,很难制定标准化规范并加以执行和监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非标准化业务,从实务概括来说,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于金融创新的背景下,运用多种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开展的尚未通过成体系性的标准化流程或规定进行规范的商业化业务,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业务内在构成复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些非标准化业务,从广义上说,可以概括为大投资银行业务。在现代金融服务领域内,金融创新日新月异。投资银行业务作为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业务内在构成越来越复杂,交易结构从资金来源至项目运营,往往涉及诸多相关利益方,法律关系错综复杂,交易手段各有不同。各种业务同质性差别较大,往往一个项目、一个案例在交易结构、资产评估等方面都较难比较。这种内在构成的复杂为制定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带来了极大挑战。

(二)业务需求多样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传统的政策性处置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转变为开展商业化业务的金融服务企业,经营目标要实现市场化,经营模式应通过自身产品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客户也已经从商业银行、大型国企和政府机构发展扩大为各类金融机构、大小企业和政府机构、甚至是高净值的个人客户等等。客户的业务需求多种多样,业务需求的规模、手段和内容大相径庭,而作为市场化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身之本应该通过自身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而这种多样的业务需求很难通过统一的准入标准、风控要求等进行标准化规范。

(三)从业人员观念不同和经验不足

金融资产管理从设立之初至今,发展历史不过十几年,经营理念也发生了从处置不良资产的政策性任务向开展商业化业务的变革,从业人员在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但在商业化业务当中,不少从业人员,包括法律审查、风险控制部门人员和项目人员,尚未形成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商业化观念,商业化业务的操作经验也不足,不少从业人员还以政策性业务阶段的惯性思维对待客户需求,以我为大。这些都为非标准业务标准化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带来困难。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业务标准化规范的必要性及指导思想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非标准化业务进行标准化规范,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从实践经验总结来看是指为了防范和控制非标准化业务产生的金融风险,根据业务范围的不同在准入标准、业务承揽要求、尽职调查、交易结构的设计、风险控制措施等方面,通过制度化建设建立指导规范,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严格执行,监督交易或业务事项的变化,并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反馈,及时修订指导规范。

(一)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金融服务企业,从某个程度来说经营的就是风险,而非标准化业务由于自身业务特点,比较传统的经营范围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更大,因此,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化规范,对于防范和控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化业务产生的金融风险意义重大。标准化规范为非标准化业务的开展不仅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更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化业务规模的扩大和经验的积累。

(二)金融资产管理商业化转型经营理念的变革

非标准化业务的开展是商业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对非标准化业务进行标准化规范应当树立合规经营和利润最大化并重的指导思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具有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特征的金融服务企业,在完成政策性处置不良资产历史使命后,为股东创造价值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为股东创造价值的重要标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非标准化业务进行标准化规范就是满足合规经营的要求,而树立同时以利润最大化并重的思想就是要在制定和执行标准化规范的过程中建立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只有建立服务客户的理念,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市场化经营当中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为自己创造利润,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持续地获得利润为股东创造价值。

三、关于非标业务的标准化规范的建议

(一)转变和加强从业人员的经营理念和文化

从管理学角度讲,任何标准化规范工作的落实都要依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来进行,而从业人员的理念和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影响都是标准化规范工作的有效性实施的基础。[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2009年经营存续期限问题得到解决后,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人员结构不断更新。但从整体来讲,从事传统标准化业务和具有传统业务经验的从业人员仍占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人员的大多数。在部分从业人员当中,特别是法律审查、风险控制部门的人员,存在沿袭着原政策性处置不良资产的思维习惯和作风。在对非标准化业务制定和实施标准化规范过程中,没有建立以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造成工作僵化、阻滞工作创新。因此,树立新的经营和风险管理文化,转变从业员传统思维观念,对于发挥标准化规范在非标准化业务保驾护航和促进非标准业务发展的方面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应当建立从高层做起,通过公司新文化的宣传和培训,逐步树立和加强标准化规范应以合规经营和利润最大化并重的指导思想。通过明确的前后台职责分工和便于业务开展的流程管理,发挥执行标准化规范对于开展非标准化业务的积极作用。

(二)根据不同业务模式制定相应的标准化规范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非标准化业务因自身的业务构成的复杂和业务需求的多样性,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具有相当大的困难,而且统一的标准化规范也较难适应不同的非标准化业务模式特点。虽然统一的标准化规范有利于执行,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业务的创新,而创新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区别于传统银行发展的根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大投行概念,提供的金融服务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了促进非标准化业务的发展,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部门应充分研究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监管思想和指导意见,正确领会监管部门监管思路,根据目前非标准业务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标准化规范以利于业务开展。按照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制定统一的指导意见,避免标准化规范带来的指导僵化、不适宜实务要求的现象。例如,对于固定收益类增信业务,在准入标准上应根据房地产行业、能源行业、商业、农业等不同行业类型规范制定有所不同,在抵押担保的风控措施上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在抵押率上设定不同要求。[4]

(三)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工作的信息沟通和监督机制

科学合理的标准化规范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化业务的开展,但有效执行标准化规范不仅需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还要依靠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信息沟通。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整合业务审查流程和项目管理流程,一定程度上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阶段建立标准化规范有效执行的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审计和不定期检查,在事后控制阶段监督标准化规范的执行效果。[5]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标准化规范的监督机制一定程度上虽然能保障标准化规范工作有效执行,但对于适应监管要求和市场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标准化规范方面却有所欠缺。因此在监督机制当中,应当建立健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有效信息沟通管道,通过在公司网站建立部门提问与解答共享板块、建立不定期业务部门访谈、建立信息沟通的激励机制等,加强和完善标准化规范工作制定和执行工作的科学性和合规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标准化规范在防范和控制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的作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化业务是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也是可能产生金融风险须加以关注的重要方面。非标准化业务的开展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规经营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形成自身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非标准化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工作是防范和控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风险的重要保障,也是其合规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推进标准化规范应当符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理念的变革,以服务客户为中心,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标准化规范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个过程任重而道远。

作者:姜慧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2000-11-10.

[2]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金融企业财务规则[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3]于家钦.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前景的思考[J].金融纵横,2014(4).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篇8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资产管理

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的推动下,为了处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我国政府机构开始致力于发展市场化的金融资产管理,并注重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结合我国金融资产管理特点,科学部署市场化转型方案,达到最佳的转型效果。

一、金融资产管理相关概念分析

金融资产管理,是指关于“优良”或者“不良”资产业务的管理工作。同时,在实际管理工作进行中,注重向服务对象提供单位信托、合伙投资、账户分立等多方面服务。而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发展历程角度来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最早出现在1999年,主要的管理工作是处理银行不良贷款,后经过改革与发展,业务范围逐渐拓展到了“优良”或者“不良”资产处理的方方面面。例如:长城、信达等金融资产公司,就是从事金融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2000年为了推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机构颁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对金融资产管理中的业务处理、资产评估、国内外投资、处置模式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界定,但很少涉及市场化演变内容。

市场化演变,就是指一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开始依据公司的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寻找一条可转变为市场结构体制的路径。而市场化演变内容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其一是公司治理;其二是业务结构设计;其三是市场化演变效应管理。

二、金融资产管理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一)经营发展模式的转变

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领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于市场化方向演变。而在市场化演变时,逐渐转变了经营发展模式。

首先,为了达到市场化演变目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开始尝试引入商业思维和市场化理念。同时,努力开发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对“优良”或者“不良”资产处理问题进行解决,并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提高,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其次,为了达到市场化演变目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尝试改变经营目标,即突破了传统“实现资产处置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定位,注重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水平,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项目,并从客户需求角度入手,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达到合作共赢经营目的。

再次,在市场化演变形式的推动下,我国金融资产管理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产品和服务开发方面。同时,在产品和服务开发过程中,注重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然后,结合分析结果,开发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增强整体服务效果,且由此提高我国金融资产管理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要想达到市场化演变目标,我国金融市场管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拓展服务对象。即把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纳入到服务行列,向其提供金融资产管理服务,就此获得更多的客户群体,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功能定位的转变

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市场化演变过程中,注重调整功能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功能定位调整过程中,应先改变金融资产管理的业务服务领域。即仍把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处置作为主业,但适当增加一些金融中间业务和财务性投资业务。因为,在不良资产管理方面,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优惠政策支持。所以,一旦发生金融资产管理风险,可对风险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降低经济损失。而中间业务和财务投资业务的增加,是市场化演变的必然趋势,它业务的核心是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市场化演变做好铺垫。例如:财务顾问、融资顾等服务的增加,均是金融资产管理功能定位转变的一种表现,这种转变可以提高服务水平,也可从中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提高金融资产管理中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在市场化演变的推动下,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在未来发展中,必须从市场需求角度入手,增加一些金融业务。例如:证券、信托、金融租赁、期货、基金、保险等等,这几种业务的增设,可更好的适应市场化发展趋势,最终提高金融资产管理中的利润增长幅度。

(三)体制和机制的转变

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市场化发展道路上,只有适当转变管理体制和机制,才能降低金融资产管理中的风险问题。而在体制和机制具体转变期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体制转变过程中,必须界定集团公司总部的风险管控职能。即集团公司总部,作为金融资产管理的“引领者”,应参与其市场化演变的各个环节,并对运营服务和资源整合、关键活拥仁凳喙埽就此保证市场开发合理性,稳固市场发展地位。同时,在金融资产管理风险监督期间,必须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在风险管理体系执行过程中,于各个主体之间构建一个“防火墙”,通过“防火墙”的构建,保证金融资产管理监督效果,维护客户利益不受到损害,达成市场化演变目标。

第二,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市场化发展背景下,必须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状况,逐步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办事处营销机制。即鼓励办事处,借助网络优势,开辟一条新的市场营销渠道,利用网络市场营销渠道,向客户提供不良贷款收购、管理和投资顾问等服务,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并由此拓展金融资产管理的营销面积,达到高效性产品营销效果,稳固市场地位。

三、结论:

综上可知,我国金融资产管理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规模小、管理体制不健全、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应注重推动市场转型战略的实施。同时,在市场化转型战略推广过程中,从转变经营发展模式、转变功能定位、转变体制和机制三个方面入手,稳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向市场化转型的步伐,并通过对市场化演变环境的不断完善,增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竞争力,稳固我国金融资产行业的国际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1]李玲.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的发展趋势、监管政策与处置机制――兼论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取向[J].新金融,2015,20(11):38-44.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篇9

关键词: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金融生态;协同效应;资源优化配置

2020年9月11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国发〔2020〕12号),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了明确界定。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市场的深化、金融创新的提速及金融监管政策的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正逐步转向集商业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商业保理、资产管理、产权交易、基金管理、实业投资等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于一体。金融控股公司的资产管理与运作模式未来也将随着国家监管制度的出台而进一步规范,传统的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①、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②和全能型金融集团③并存的局面,未来也将出现相应的变化。通过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④既有效支持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又面向地方金控公司未来的有效的资产管理模式,一直都是地方金控公司关注的重点。

一、国有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的现状地方金控一般指由地方国资委或财政厅出资成立,通过控股或参股地方金融或类金融企业等而形成的综合性的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地方金控公司是地方政府主导整合地方资源的重要抓手,治理完善、布局合理的金融控股平台,能以丰富的金融和产业资源,为打通地方融资通道、服务地区产业发展以及助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提供全面支持。以上海国际集团为例,通过归集浦发银行、国泰君安等市属金融机构股权,以及发起设立、投资参股、整合重组等方式,逐步形成了涵盖银行信托、证券基金、金融服务和保险、资产管理、海外业务,以及实业投资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先后为上海虹桥机场、轨道及磁浮交通等重大市政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国4个直辖市、20个省份和4个自治区均建立了金控平台,部分市、区县也建立了金控平台。地方金控公司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控股股东,是多种金融业务的汇集体,其股权结构、组织架构、运营方式上的特点,决定了其面临各种类型的风险,例如关联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风险、传递性风险、透明度风险等。而且由于各子公司有着独立经营的范围,其合规审查流程、业务规范亦存在差异,各业务之间存在同业竞争、资源分散、协同性差及无法整体性形成行业生态等问题,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容易放大金控公司的整体性风险,导致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有效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目的。

(二)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方金控公司内部业务之间集约化协同存在不足。目前多数地方金控公司层面,除了日常的管理职能外,往往还有经营性业务职能,涉及银行、证券、公司理财、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等。从管理角度看,这些经营性业务分属于不同的组织单元或管理团队,每个不同的组织单位或团队又分属于不同的条线和领导分管,为了最大化实现各个组织单元或团队的经营目标和绩效,经常存在重复性的人员招聘、信息库建设等内部资源配置及外部客户资源、中介机构、行业信息等资源的重复建设等问题,导致了金控公司内外部资源未能有效地实现集约化、价值最大化的建设和使用。2.地方金控公司母子公司之间体系化协同未能有效构建。地方金控公司多数是地方政府为了打通地方融资通道、服务地区产业发展而通过对当地市属金融机构股权进行重新归集而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在组建过程中,存在着重组前原母公司与新归集的公司业务之间的重叠、客户资源重复、人员编制重合以及业务之间相互分散,尤其是一些行业跨度较大、非相关多元化的实体产业的归集等问题。从而导致地方金控公司本身的业务、资源、信息等各种资源与旗下各子公司的相关资源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体系化协同,明显存在“各自为战”、“仅履行出资而不负责管理”、“对下属企业管控模式不清晰”等现象。一些金控公司的资管体系,缺乏信息化手段,基础积累较小、指标体系不统一、流程过于繁琐,以致于资管体系没有紧跟公司业务的发展,甚至与业务脱节,出现了重管理轻服务与赋能不足的现象。3.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行业生态化协同打造还有较大差距。地方金控公司拥有较丰富的金融业态和牌照,较完整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体系,较全面和忠实的企业和个人客户。鉴于地方金控公司的资产形成的独特性,同时不同资产板块之间的融合时间不长以及不同板块之间的信息化和金融科技化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一方面在地方金控公司内部业务集群之间的无法打造生态化协同,另一方面从金控行业大的资产管理集群生态化协同更是差距甚远。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渗透,依托金融科技,搭建共享平台,构建“资管生态圈”,提升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行业生态化协同日益迫切。

二、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的创新协同模式

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主要存在的内部业务之间集约化协同、母子公司之间体系化协同及资管行业生态化协同三个方面的问题,是驱动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原动力。为有效推动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工作,不断做大做优做强地方金控公司,不断提升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实现服务地区产业发展以及助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分别从资产管理的集约化协同、体系化协同和生态化协同三个协同角度提出了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的创新协同模式,如图1所示。

(一)发挥地方金控公司内部业务协同效应,提高集约化协同水平发挥地方金控公司内部业务的协同效应,即围绕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充分发挥内部各业务板块之间的跨业务、跨部门协同,提升地方金控公司价值。对金控公司内部原有的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基金管理、融资租赁、融资担保等各业务板块发挥各自客户渠道优势,深入挖掘客户需求,通过构建内部业务之间横向沟通与资源共享模式,不断提高内部业务的集约化协同水平。地方金控公司可通过搭建内部共享资源平台,降低业务之间的沟通成本,减少内外部重复资源的建设,从而实现公司内部业务之间的有效集约化协同。内部共享资源平台的搭建,是通过公司内部业务板块之间的沟通协调为出发点,通过各业务组织或单位之间的核心决策与协作机制的建设,并通过核算和绩效管理创新实现项目资源的高效对接和运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共享平台以公司相关业务板块为参与主体,以全流程的有效协同服务,促进地方金控公司内部业务的集约化协同水平。

(二)精准集团管控,串联集团核心能力,实施体系型协同发展从整体层面看,首先地方金控公司应该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找准母公司与各子公司的发力点,厘清金控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管控模式,加强对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融资产管理于服务与赋能活动之中。其次地方金控公司与各子公司应按照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相互合作、协调动作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母子协同与运作机制。第三是地方金控公司应指导子公司建立和完善其业务机制、规模相匹配的公司治理,杜绝“不当激励”和不合理的考评指标。要完善治理机制,在加强“三会”监管和日常审批的同时,做好资源的对接、导入与增值服务,积极赋能各子公司,提高各子公司的活力。从核心能力资源角度看,通过串联地方金控母子公司的核心能力资源,协同集团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资源整合等核心能力及下属公司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形成集团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为集团发展提供支持,构建地方金控公司体系化协同发展模式,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

(三)依托金融科技,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资管行业生态化协同以客户中心的资管行业生态化协同由内外部多个生态子系统构成,涉及地方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客户、个人客户、中介服务机构、评级机构及内部各业务板块。可以依据板块和条线划分为若干个业务子系统,各业务之间共享协同、开放统一,形成点、线、圈相互关联的价值网络,并以客户价值创造为纽带。各业务子系统与外部利益相关方通过业务往来产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形成战略联盟、业务合作伙伴。从整体来看,以客户为中心的资管行业生态化协同打造主要涉及外部环境系统、内部业务系统及支持系统等几个部分。其中,环境系统是生态圈相关参与者与外部相关影响因素构成,如政策监管、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支持系统是资管生态化协商的支持性活动,如管理系统、研发系统、信息科技系统等。内部业务系统是基础,也是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过程中重点打造的核心支撑要素点,通过生态延伸、利用交易活动,实现对内外部业务资源和客户资源的生态化协同。

三、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创新协同模式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弄懂悟透监管政策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应加强同国家及省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联络,及时了解政府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监管政策文件。在积极拥抱监管的同时,通过专家讲座、专题培训、内部研讨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政府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推进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地方金控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市场环境的研究,健全风险控制体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面对外部复杂多变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应加大对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与规划研究,从服务地方产业实际和自身发展阶段等因素出发,深入分析行业竞争格局,研判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开发符合产业与市场实际的细分产品与服务。同时,不断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优化业务布局,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三)创新体制机制,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打造专业化、实干型精英团队地方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模式,以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方式,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同时有针对性开展相关政策及金融、法律、财务、贸易、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逐步构建一支专业、高效、精干的资产管理人才队伍。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篇10

21世纪以来,各国的文化、经济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商业运作模式、技术水平、组织形式以及业务内容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正面临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社会资金的实际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国民财富和投资渠道的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而要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建立以金融机构为支撑的中介机构。

【关键词】

金融资产;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顺应形势,取得长远发展,就要深入把握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并根据金融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公司发展模式,更新发展理念,实现企业转型,推动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现状及其转型发展趋势

1.1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现状。1999年,亚洲爆发大范围的金融危机,为了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中央部成立了信达、长城、中国华融以及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于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减免国有企业债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华融累积处理高达6800亿元的不良资产,对于工行的改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它最大限度的帮助国有企业实现亏转盈的逆转,帮助我国金融机构摆脱金融危机的威胁,维护了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

1.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以中国华融为中心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顺应时代潮流,在创新发展以及商业转型的浪潮中实现了多元化、国际化、市场化和综合化的逆转,已基本形成金融控股公司和综合金融经营模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结构框架。例如中国华融,现在已基本实现了股份制改革,现拥有华融金融租赁、华融证券、华融期货、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华融湘江银行以及华融信托等金融服务机构,实现了经营的综合化和多元化。同时,它在坚持发展不良资产经营管理的主营业务下,还适当发展信托、基金、证券、银行、期货、租赁、置业以及投资等业务,实现了经营形式的多元化,而且现已初步建立起综合性强的金融服务体系,它的分支机构和业务平台遍及全国各地,充分发挥了“一体两翼”的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推动了资产管理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

2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的问题

2.1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环境不乐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它的发展缺乏稳定乐观的环境作为支撑,所以进一步限制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并未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所以社会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并没有预期中高,而且一段时期内金融业表现出极强的“边缘化”倾向。第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信用环境缺乏可信度,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逃废债现象的发生,加大了资产处置的难度和风险。第三,资产管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所以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难以展开有力的法律手段,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和管理。第四,资产管理企业缺乏强有力的市场体系,同时员工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员工无法准确预测和把握金融市场行情,由此导致资产管理公司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优势。

2.2资产管理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压力大。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后起之秀,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为了掌握竞争的主动优势,它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这种发展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产管理公司在接受和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没有展开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而且其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法律文件和法律手续的不完善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压力。第二,在“债转股”的过程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缺乏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所以导致项目实施状况的差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个别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水平有限,不具备债转股的相关条件,只是享受政策上的连带福利;其次,某些债股权企业受自身认识水平的局限,片面重视减债,而忽视了转制,导致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最后,债转股企业的法人股未上市交易,所以不能直接进行转股业务。

2.3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定位和主业可持续性不确定。资产管理公司在发展改革的进程中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所以难以将公司经营管理体制与市场处置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资产管理公司经营的主体业务即不良资产处置,但是受经济周期的限制,不良资产也有其独特的市场运行规律,所以,资产管理公司要获得长远发展,就要创新思维,转变盈利模式,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主业。同时,资产管理公司要在业务和改革上实现突破,就要逐渐摆脱定式思维的束缚。最后,资产管理公司要想建设高效稳定的职工队伍,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必须明确企业改革和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

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措施与发展途径

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在较大范围内呈现出波动态势,而银行业在发展业务时,也会较大程度的受到市场波动影响,进而滋生出大量的不良资产,阻碍整个金融系统的发展。由此可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顺应时展需求,适应金融改革的现实需要,就必须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而要实现改革,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健全、完善的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置不良资产,而且对于之前的遗留问题也能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第二,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发展目标定为管理、处置和收购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它能最大限度的规避金融风险,而且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全国总资产的保值。所以,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建立,能为现资银行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3.2逐步扩大商业性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金融机构要逐渐拓宽不良资产的处理范围,就要适时扩大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以便于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中掌握战略主动权。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接受有关机构的委托代为处置不良资产,积极配合有关机构工作、调查高管层的刑事及民事责任,依法收购及其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按照法定程度接管和并购陷入危机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依法进行债券的管理和回收等。在这个过程中,资产管理公司要转变发展策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不良资产的处置及定价上,最大限度的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优势。

3.3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制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变经营发展策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激励与约束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资产管理公司要预防员工产生道德风险,避免不良资产的随意处置,就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不良资产评估体系,加深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全面了解。其次,除了建立完善的市场评估体系外,公司还要规范考核指标,建立起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进行奖励和惩处。再次,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最后,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按照规定,相关部门要及时披露公司的资产回收、处置情况以及公司经营现状,以便于推动资产管理公司的良好运行,防范道德风险的频繁发生。

3.4培育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资产管理公司要获得长远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培养出处置不良资产的核心技能,以便于在今后的业务发展中掌握战略优势。第二,资产管理公司要加强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资产处置方法,并且不断创新,推陈出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不良资产处置技能。第三,资产管理公司要不断钻研业务,加深对企业控股市场的了解,逐渐深入到企业债转股业务治理中。第四,资产管理公司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竞争,所以企业要广泛吸纳和培育人才,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总结

总而言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断拓宽改革发展进程,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对国有企业的生产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实现改革和发展,就必须以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为根本着眼点,不断拓宽和创新业务范围和模式,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同时,企业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广泛吸纳优秀人才,使其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推动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希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前景分析[J].上海金融,2003,(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