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2:17

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篇1

一、跨界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跨界最初是由“crossover”译过来的,在英文字典中翻译为跨越、超越、交叉、融合等。跨界是将原本不相干的领域彼此渗透融合,通过创新升华为一种更新颖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或价值观念,跨界的核心在于创新。[1]跨界教育从教育领域来看,注重跨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四个领域;从学科领域来说,注重跨越自然科学、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边界,开展大综合教育;从地域空间来看,注重跨越所在地区边界,进行区域教育和世界教育。[2]在当下的景观设计教育中,跨界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从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到校际间的专业交流再到国与国之间的项目合作都体现了跨界教育的必然趋势。因此,跨界教育是促进学科创新的好方法,在景观设计教学中融入该观念,可为学科注入新活力、新思维,绽放新的生命力。

二、景观设计教学融入跨界教育的必要性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3]景观设计是一个紧俏的,内涵丰富的,前景广阔的专业,但我国景观设计起步较晚,景观设计职业先于景观设计学的形成,所以景观专业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和蔓延,网络和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化的趋势使景观设计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这使我们需要全面地定义当前景观设计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本专业内的理论知识,不接触社会中的实际工程,排斥学习相关专业开设的课程,尤其是外语课程,却不知这在全球化教育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现代设计实践领域的广阔性要求整体、综合、全面的知识背景,因此景观设计学应该把科学的分析和艺术的分析结合起来,把规划设计、管理、保护等内容包括在内。相应的,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应注重社会、生态与艺术的三位一体,不可偏废。在我国现状教育背景下,更应强调环境科学及社会人文科学,并最终走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为目标的整体性景观设计教育。

三、当下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应该通过实践锻炼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景观设计师在创造新景观时需要游历考察,学习各类知识,并将知识融会贯通,使创造力和分析法相结合,而不是一头扎进理论堆里闭门造车。目前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景观设计学科缺少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景观设计是景观综合体设计,它涵盖了多个学科间的知识,包括土壤学、植物学、生态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将自然学科与艺术与设计相结合兼容并蓄。[4]所以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不仅应该有很强的图解表达能力,艺术直觉和创造力,而且应该具备科学、系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如果一个学生有很强的计算机制图能力,但缺乏绘画的表达能力,那么很多灵感、直觉和创造力将不能在第一时间表达出来;如果一个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懂得生物学、遗传学等其他专业领域知识,其结果很可能不符合景观设计的实际需要,甚至很难全面进展;如果一个学生在设计中不懂得社会学和人文学,其设计往往会缺少人性的关怀而显得有些生搬硬套。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多学科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学院应鼓励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开设本学科领域的选修课,建立精品课程网络学习资料库,以便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学习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为全面开展景观设计学习拓宽道路。

(二)课堂教学知识陈旧缺少对外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及时更新课件及教学方法,没有将新形势、新材料、新科技带入课堂教学中,只是教条式地将传统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注重知识更新,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设计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本身应该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关注行业中的新动态,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时代新形势的发展。学院应引进长期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留学生来校任教,聘请国外知名教授前来讲座,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避免闭门造车。

(三)景观设计教学环节缺少游历考察

在景观设计教学中,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应该包括设计课、理论课、游历考察、讲座、校际交流、专业实习等多个方面。如果一个学校只强调学风建设、课堂教学秩序,将学生上课固定在教室中而忽略了学生与外界交流的必要性,将会禁锢学生的思维,缩小学生的眼界,降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只会死读书而不会应对时代变化的无用之才。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短学期这一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将课堂知识带进企事业单位,增加实践经验,将设计理念变成现实。教师带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利用写生、测绘等手段,感受大自然,贴近生活,留心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设计出尊重土地,关怀人性的优秀作品。这种打破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国际趋势的景观设计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

四、跨界视野下的景观设计教育途径探讨

为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的高水平景观设计复合型人才,尽快使我国的景观设计走向国际。实现真正的跨界视野,可从改革师资结构、教学模式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个方面入手,实现景观设计教育的跨界意义。

(一)在师资结构方面,实现跨界应实行双师制和高校教师互聘制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工程经验,创新的理论和观念应该不断地走入社会并获得市场的认可。随着时展的需要,一方面可尝试实行专任教师与景观设计单位的设计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教学的“双师教育”模式,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参与实际的公司项目,一举两得。面对学校教学与市场实践时,教师必须具有从教研型到经验型的转换意识,结合时代的实际情况合理改革和组织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实行高校教师互聘制度,尤其应该聘请一些不同学科,经验丰富的教授、学者来校讲学,交流经验,给日常教学引入多学科的教学理念与思维模式。通过各专业领域的系列讲座,能够使学生获得许多在本学科领域以外的更广泛和深入的学术知识和实际生产经验,也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指导作用。此外引入项目制教学。与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方便学生到相应的设计单位进行实习,从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这些措施不仅弥补了师资的不足,而且通过校内外的交流使资源得到共享,为推动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在教学模式方面,应在学科交叉中实现跨界

在景观设计教学模式上,应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国内工科院校、农林院校与艺术院校都有开设景观设计专业,但学术背景不同,教学模式各有千秋。所以当下要更好地发展景观设计教育就应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学校选择课程,在课程中采取学生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作业,公开展览,以达到互促互补的效果。聘请其他院校的教授、学者担任学科负责人,每学期给学生上课、讲座。引入前沿的、交叉性的知识体系,与国外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办学的模式,引进优秀课程,聘请知名学者前来授课。派遣教师到国外访问,进修先进课程。互派学生交流学习,合作完成作业。教师在授课之余,带学生去各个高校参观各类教学成果展,开拓思维,交流学习。这些举措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鼓励了学生勇于实验和创新的精神,为学科的前瞻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融入跨界思潮

跨界思维鼓励学生运用多品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元文化重构的设计理念,不拘一格地采用新材料、新形式,突破以往的传统格局,由此产生生动有趣且富有创意的效果。[5]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必须有敢于突破,善于联想的精神,关注不同文化与艺术的碰撞,在生活中寻找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表达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品味。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引入“大设计”的观念,使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与新的经济条件相适应。强调人与大地的亲密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怀,使景观设计不仅仅停留在美观的角度,而是将社会需求、文化理念、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实现美好家园的构想。通过“大设计”的观念,开拓学生创新创意思维,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思考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对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产生兴趣,勇于探索,发现新的创造点,同时使学生视野开阔、心胸广阔,而不仅仅是拘泥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这既培养了优秀的设计人才,又提升了设计研究者的自身素质,为景观设计带来美好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景观设计教学;教学质量;策略

1提高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文明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城市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在城市生存空间设计美观上的需求。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艺术设计学基础上,对人类土地及户外空间设计进行艺术化设计的应用学科。城市文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优秀景观设计人才,而景观设计人才的供给有赖于景观设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景观设计学,为提高景观设计教学的质量,对景观设计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优质景观设计人才。然而,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以及我国城市文明的快速发展,因此,当前探索提高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策略很有现实意义。

2当前景观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景观设计在学科门类上属于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通过对景观设计的学习,一方面学生的景观设计上的艺术专业素养可以得到很到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国城市建设、城市文明的发展提供景观设计人力资源上的支持。我国当前的景观设计教学,虽然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都进行了很大的革新,但是在总体上还是沿用传统的建筑设计学与艺术设计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方式上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艺术设计理念以及审美需要也不断地发展着深刻的变化。而当前我国景观设计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景观设计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大纲落后、教学计划呆板,致使我国景观设计教学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满足不了人们对景观设计的审美需求以及我国城市文明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脱离

景观设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艺术设计类学科,学生在学好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景观设计实践中能更有效地理解景观设计理论知识、提高景观设计的应用技能。而当前的很多景观设计教学,过于重视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的应用,学生在景观设计实践中,动手能力比较差,不能很好地把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城市建设的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景观设计的实践中,遇到一些与课堂教学在理论上不一样的问题,就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了那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很好地应用景观设计技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今景观设计大学生的就业。

(三)教学环境闭塞、教学方法落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各大高校开始进行扩招,各大高校学科门类、学科数量以及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地上升,传统的教学环境并没有得到很到的改善,各学科门类没有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良好开放的景观设计教学环境。各大高校在教学方式方法,也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景观设计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这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

3提高当前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策略

通过对当前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为我们探索如何提高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策略提供理论、实践上的依据和参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索提高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内容

景观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艺术设计类科目,在我国经济发展、城市文明提高、人们审美需求改变的情况下,景观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走在时展的前沿,对传统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及时的更新。教师在景观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对基本教学内容的讲授应该主要地以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为主。对应学生对景观设计基本原理教学,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对应其中比较基本的关键概念、术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学生讨论的方式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全面地把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教师在对景观设计基本原理的讲授时,还须注意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循序渐进,让学生系统连贯地把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最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景观设计的行动研究上来,积极主动地把握景观设计的研究动向,了解景观设计研究前沿以及人们对景观的审美需求,及时对景观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市文明发展的要求。

(二)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景观设计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艺术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其理论知识比较多也比较繁琐。因此,在景观设计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景观设计的实践结合起来,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体会,加深对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对个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教师把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教学引入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中,课堂教学与景观设计实践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中自由地进行穿行,学生在正确理解、把握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悉景观设计的各个环节,提高理论知识应用于景观设计中的实践技能。当学生走到景观设计工作岗位时,到遇到设计上的问题,就会明白问题的根源所在,既知其然也知其所有然,能够快速地解决这一景观设计的实际问题。例如,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好植物和空间的关系,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到实际的景观设计项目现场,让学生亲自去测量植物或者植物群以及亲眼目睹植物在周围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空间关系,通过理论与现场结合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相信学生更能把握好景观设计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关系。

(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

在景观设计的课堂,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景观设计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于景观设计教学中,在为学生提供文字说明的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高各种图片解析或者知识进行三维动画效果的呈现,再配合各种声音效果的配合,景观设计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性,使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其次,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高一些成功的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设计科目,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取得良好的景观设计成就。教师在景观设计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景观设计案例,让学生通过对经典景观设计范例的分析,来开阔景观设计的视野,提高对景观设计的感性认识以及提升学生在景观设计上的专业素养。最后,教师在景观设计的教学中应该对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在景观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某一景观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也可以是学生组成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通过教师和学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景观设计问题的讨论,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在景观设计思维上的创新,从各个角度、全方面地加深对景观设计发展趋势的了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景观设计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景观设计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景观设计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生态观

一、当代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两个命题

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生态观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培养出一批对社会发展有所担当和贡献的设计师,以及对大众生活审美提升有个良性引导而不是鼓吹奢侈浪费的畸形时尚消费观;艺术设计教育生态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界针对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专题专项研究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呈交相关政府部门,并对其落实与过程实施进行监测以及对教学结果有个反馈和客观评价。

1.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实问题

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短短十年间,国内设计院校迅猛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已增长到700多所,截至目前止,还有很多高校征战在增办设计专业路途上;换句话说,设计院校和设计专业还处在数据增加过程中。这种数量上的盲目扩张,直接造成这个行业的师资严重匮乏,学生素质低下,教育内容陈旧滞后,教育管理混乱;艺术设计教育的爆炸性发展使就业人员与社会需求在数量上失衡,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社会创意产业发展的失衡。

这种现实与发展的差距使得国内设计业界意识到“艺术设计教育……不仅培养艺术设计人才,而且规范艺术设计职业的模式”。由此,艺术设计创意文化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协调同步发展,已是艺术设计教育爆炸性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的转型要求:即由单纯学习西方模式转向到具有民族自觉性、生态化发展性的中国特色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模式。

2.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问题

设计是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并具有综合性质的专业。它需要各种学科知识来横向构架,而不是将机械、美术、市场进行纵向学习的过程。设计教学方法不是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知识的叠加,而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创意思考训练;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从生活当中理解事物的设计专业素养;设计的横向性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方法跟其它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是完全不同的,但其因从属于人文学科范畴,所以它需要对技术、营销、管理、造型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来解决大众生活范畴的问题。“生态”已脱离学科范畴成为解决时下诸多学科发展瓶颈和处理发展危机的通识理念渗透到各专业领域,不同学科对“生态”概念引进有所不同侧重的定义。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生态发展维度即艺术设计教育进行适时发展中对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与教学成果之间环环相扣关系的和谐共生存。

艺术设计教育生态观,尤其强调设计师综合素质与设计伦理素养的培养,关键词是发展与生态性。艺术设计教育生态的维度就是充分体现运用生态智慧,打破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隔离状态来建立一种文化的学科交叉的生态教学关系。这种不同学科和学科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生作用,从有的基础上生出另外的有,这正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最需要的生态智慧。艺术设计教育多学科的交叉性生态发展路径,就如自然“生态圈”所需物种多样性一样,并以此作为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基础。在设计教育理念上、教育机制上、培养模式上均要生态泛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设计教育生态化了,设计才能生态化,设计生态化了,生态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设计师来解决的。

二、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生态型发展对策思考

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说“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当代中国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面料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民族与国际等现实矛盾交织的现代化转型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生态观为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现实的及时解决方案:一、强调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即对发现问题和发现问题解决办法的思维能力,在对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对象进行启发诱导式教育,更多的是设计思维的训练;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多采用提问式互动教育,激发学生提问兴趣和交流欲求,这种互动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问答,使教学内容在问题互动问答之间进行解决。二、对设计专业学生通识的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培养并重,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除了专业适应性能力培养之外,对学生的通识实用能力培养也应该格外的重视。据有关专家指出,有些能力一旦具备,不管是在工作劳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通用能力是可以转移和转换的,如人际沟通、艺术鉴赏、创造思考、团队合作、规划组织、图文口语传播及资料查阅分析等关键能力;这种通识的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缓解设计专业就业压力问题和对学生职业专业素养的良好形成,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三、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对话沟通式教育;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责备学生素质的每况愈下而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则抱怨老师教学枯燥,所教内容过于陈旧脱离现实等,两者之间出现难以理解的隔阂;究其原因,往往是两者缺乏有效沟通和平等对话造成的;设计兴趣,设计思维,设计观念应是对话式教育的重点,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环节中,不应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被动附属的主次明显地位,而应该是两者间以平等的方式沟通和对话,进行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此过程来培养学生设计兴趣和设计思维的形成以及设计能力的提高。四、对学生设计文化自觉能力的培育,这种能力主要指一种自我的提高优化的能力,即对文化与设计,设计与生活、设计与科学,设计与自然,艺术与设计等有效的结合问题,设计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要与时代协调、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吸纳新的多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构建专业设计的维度,从而具有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三、结语

我国当代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期,运用生态观指导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积极意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理应注重学生的创新与文化素质这两只翅膀的平衡飞翔,惟此,中国艺术设计创意产业和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之路才能避免诸多的困局。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教学体系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景观(Landscapearchitecture)学科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景观设计方面的人才急需,于是各地各艺术类高校纷纷设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或相关专业。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树立及其内涵建设的新需求而出现的一个新的专业方向,是城市空间视觉形象的整体设计,涉及到城市室外空间规划、室外环境设施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绿化与种植设计、色彩计划、照明计划、水体设计等诸多设计内容,应该说是艺术设计领域的新拓展。他有别于建筑和规划设计专业的教学范畴,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将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乃至城市设计等涉及到城市空间及城市景观的部分设计内容统一在一起,是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创作和“新”的城市景观环境的创造活动。因此,作为一名刚刚踏入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针对这种状况,对于如何搞好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教学工作提出一些设想,以供探讨。

1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以及课程教学现状

1.1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现状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人们开始逐步重视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而其本身也在当今城市发展中起着维系经济与文化、科技与生活等的重要纽带作用。但是,目前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基本上存在着设计周期短促,前期深入调查不彻底等问题。只重开发,不重保护,盲目的跟风与抄袭现象严重,不顾地域特征及原有浓郁的乡土风貌或特定的自然景观,以致破坏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事件屡屡发生,一些具有民风民俗的老街区、重点文物、人文遗迹、标志性建筑以及承载城市文化的历史文化遗存只能在图片中找寻回忆。同时,大量的城市景观设施功能定位不准确,公共空间尺度巨大、非人性化,使得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呈同质化、理性化和工具化的趋向发展,最终无法成为城市生活中“真正”和“真实”的有机组成部分,背离了其服务的对象——“人”,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

1.2国外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景观设计学起源于美国,是现代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雷德在1857年监督纽约中央公园时所创造的专有名词。目前,绝大多数的美国高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是从农学院的园艺专业中发展出来的。20世纪,农学院继续发展,景观设计从园艺专业中逐步发展成长并分离开来,但在有些院校里,景观设计还只是建筑或规划专业下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1900年奥姆斯德与舒克利夫在哈佛大学首开景观设计课程,1929年哈佛大学成立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形成了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三足鼎立的格局,并发展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哈佛大学景观设计课程为例,哈佛大学的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类:设计课、讲授课和研讨会、独立研究。主要课程以园林景观史、景观技术、植物配置、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为主。在景观设计教学上,一方面,哈佛大学有近30%的国际留学生,各种文化思维方式的交流必然给学习景观设计学生带来灵感和启发;另一方面,学习景观设计学生与学习建筑学、规划学生接触,知识面更为广阔,可以对其设计有所裨益。

1.3国内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的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范围主要在艺术、农林、建筑等高等院校中。并且其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从最初的几个到目前的近千个,但是与其发展速度不对称的是专业理念及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无体系性;师资素质有待提高,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理论与实践脱节和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如何使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反映时代特点,满足城市建设对艺术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素质,已成了急须解决的问题。

2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思考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和原则。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年轻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其教学体系的建构既要符合设计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他的教学内容首先是应该重基础、善应用;其次,作为一个交叉性特色浓厚的专业方向,他需要吸取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专业和学科的成熟理念和方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应由三大层面的知识体系组成。

2.1专业基础

基础层面的学习是指学习和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主要涉及绘画、设计基础、设计表达、形式美法则、赏析、制图、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内容,是学习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

2.2专业设计、设计理论与方法

专业设计和设计方法与理论层面的学习是指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主体,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论、设计理论以及设计修养等课程涉及例如各科设计原理、设计哲学、环境生态概论以及中外建筑史等内容;专业设计包含空间设计、园林与景观艺术设计、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内容。这个层面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未来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是专业方向的重要支撑,因此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2.3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层面的学习是指教学与市场应用相对接部分的教学内容。该部分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径。主要涉及了景观艺术设计考察调研、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课题以及到专业设计公司实践实习等内容。

总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组成应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突出专业方向的基本特征,明晰培养目标,做到重应用、善实践。

3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思考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对于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和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对教师的启用局限于两种情形:

(1)由学建筑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全盘套用建筑学的理论,而忽视了美术造型基础的训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由一些学纯艺术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只注重纯艺术的表现,而轻视对工程技术知识的传授。

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涵括的范围除了室内空间外,还包含了室外环境的景观艺术设计。因此,要求教师队伍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即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宜以本专业出身的教师为基础,辅以园林、环境工程、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共同构建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队伍。同时,景观艺术设计本身又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的学科,许多从事景观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师受限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知识储备不足,这对教学是很不利的。因此,应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

另外,景观艺术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要求专业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能结合自己设计实践的专业背景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课题设计,从而真正使知识传授与实践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师资的遴选方面,应大胆地跳出现有的教育模式,聘用著名公司、企业单位或其他教育机构具有特殊技能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甚至可以聘请资深匠师作为教学辅佐,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3.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之内,影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发展创造性的品格。例如在讲到“居住区景观艺术设计”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其没什么设计概念,但是有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于是我们就让学生走到生活中去,每人找一个口碑较好的楼盘进行现场调研,然后从学生拍回的照片中,从整体的规划布局、空间布局、造景手法、景观小品等方面加以分析,评判优劣。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而得到激发,大部分学生也都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出发,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地表达了独到的见解。又例如,通过讲述居住区中的公共设施设置,有的同学就提出不仅应该“以人为本”,还应该为居住区中宠物们建立更多的活动场地与方便设施等。尽管许多想法并不成熟,但这些都是经过学生思考得来的。因此,我都给以鼓励,并留出专门的课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所以,只有提供给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思维、自由思考问题、自我评价的机会,才能使他们能够自由创造,开发创造性思维。

3.2.2开展双向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与思维的独立性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注入式”教学完全抹杀了思维的独立性,学生在课堂上充当听客和看客,处于服从、接纳、受支配的地位,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这一专制型的师生关系的观念,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提高思维的表达能力。据在美国洛杉矶艺术设计中心任终生教授的王受之先生介绍:“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艺术院校发展的特点就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轻视传统表现技法;假如你在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你问该校的研究生花了这么多钱来这里到底学到了什么,他们会回答,我们学到了思维。在该校中没完没了的讨论会成为一大特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针对某一讲授内容让学生先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如讲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设计”这一章时,专门让学生课后去采访一下当地的市民什么样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才能使他们认同或下次还会再来拜访,或市民心目中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设计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等问题。学生对此兴趣很浓,纷纷发表他们的调研结果和自己的见解。这样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了交流,师生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修正,使创造性思维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启发诱导出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并在教给学生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注重文脉延续思想

城市是历史的积淀,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它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设与改造,使得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风貌产生。从城市文化的形成来看,特定城市文化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生产方式、经济状况乃至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从城市文化本身来说,城市文化应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而城市的景观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宗教、民族个性、经济发展水平等都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精神。正因为此城市具有这样的人文环境特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范畴也从原先的物质形态、视觉艺术扩展到行为、社会、心理、生态等多学科理论。因此,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城市设计的景观艺术设计教学,也应从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出发,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体现城市的人文环境的个性和特点,创造城市的地域性特色。

3.4注重实践环节

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实践的过程。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尽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与实践保持紧密联系。如在课题设计之前,除了介绍有关课题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外,适当增加设计案例的介绍。另外可以通过参观一些相关的优秀实践作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设计作品的建成效应并对其进行评价总结,从而对设计课题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如鼓励学生将公司或企业的课题带到学校里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或让学生参与教师接纳的工程设计项目,在设计的实践中,将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4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对自然环境及已有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学科与艺术。因此,作为一门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正适应了当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设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艺术设计应形成自己的景观设计教学特色,以更好地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而服务,同时为社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设计能力全面,实施组织能力强的新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吴良镛.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J].建筑学报,1999(8):6-10.

[3]李娜,解健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篇5

【摘要】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以人为本。目前我国会计人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需矛盾,对会计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论述了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以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为桥梁,优化会计学科毕业生的综合结构,解决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作为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智力支持的学科专业,如何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如何解决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冲突与协调,是会计学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要推行以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为宗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是强调实践能力、注重创新精神的会计学本科教育的鲜明时代特征。精品课程建设是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本科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最佳结合,这既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也符合教育改革的科学发展观。因此,研究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会计学科教育改革

(一)会计人才供需矛盾对高教改革提出现实的要求

在20*年2月份的精品课建设会议上,教育部长吴启迪说,“对于教育来讲,质量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我们教育的生命线。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它的扩大是必需的,但是质量是要保证的。我们把什么东西看成是质量?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指标,最后我们把社会的认可程度,包括就业市场的认同,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那么,目前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是否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吗?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提高,会计研究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会计专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对于会计学科毕业的本科生来讲,他们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都有可能为其提供所需岗位。

但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受教育者的基数越来越大,其中本科生教育发展尤为迅速。据统计,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而20*年很可能突破340万人。而早在97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共590万,读会计专业的达58万之多,每10名在校生就有一名在会计专业学习。尽管如此,实际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仍然缺乏。这就说明会计教育存在问题,而且问题还是一系列的。首先,盲目招生,没有调查市场发展的情况;其次,培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没有认真思考就业问题;再次,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维度;最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近年来会计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两缺”现象——用人单位找不到所需会计人员,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岗位。在此时提出会计学课精品课建设就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

(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学质量

教育能将普通的人口转变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力资源,因此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以及教育部党组历来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工作。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以要求教授上讲台,增加对教学工作投入等为主要内容的4号文件;20*年,中央领导就如何抓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多次做出批示;20*年4月组织了有关落实4号文件的大检查;2003年的4月,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这些改革和措施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和做好教育改革的坚强决心。

为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体制改革,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各大高校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积极筹建精品课,争取早日取得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尽管我国近年来非常重视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在专业基本知识、外语能力与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却在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随着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学生与学生、社会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他们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加强,于是他们对社会的认可从自发的渴望发展到自觉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质疑。尤其是会计专业本身对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就有较高的要求,更激励着他们要求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要求增强与教师的互动,要求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目前学校以课堂讲授和课堂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让学生倍感枯燥,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他们强烈要求增加实践课和实习课的比重,要求教学方式、内容等全方位的改革,以他节约们进入社会的成本,增加就业机会。

目前,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是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还有限,还没有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今天,社会需求的绝不仅仅是熟悉会计基本理论的普通人才,而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理论发展动态,甚至引领会计理论与政策发展的人;更不会是熟练操作的会计人员,而是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具备创新精神,能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会计人才,因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记账与编报报表变得毫不费力;也不是理论与技能兼修,但缺乏敬业精神或毫无建树的人,而是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身的人……如此看来,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尚需走很长的路,而这段路走的时间越长,教学改革的困难也就越大。因此,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二、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

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解决本科生培养的综合结构问题,最终达到会计学毕业生完全就业并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从广度上讲,它涵盖面向全国各个地区的会计学专业,目的是借助于精品课程建设,增强各学校、各院系的竞争机制,推动会计学教育向现代化、人文化、终身化发展;从深度上讲,它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要做到课程体系科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先进,更要塑造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可见,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这个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能完成的。

(一)转变教育观念,推动高教改革步伐

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教学,指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是教育观念,而教育观念又是从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反过来它又指导教育实践。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就是要由传统教育观念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该观念下,学校管理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服务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只有实施人本管理,才能把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共同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推向新的台阶。可见,这种转变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一定要融入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如此循环,互相促进。

(二)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知识吸收速度与含量

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现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手段的结合。在新的教育思想下,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如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在教学手段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授课、指导、考试,结合网上资源的建设,使教师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教学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及时、更方便的获取所需知识,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实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无论其他环节建设多么到位,没有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改革都是一句空话。因此,实施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改革工作。

1、科学进行知识体系设计

要达到培养学生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的目标,必须进行科学的知识体系设计。不仅要开设一些课内思想道德教育,如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修养等,还要开设一些课外思想道德教育,如举办各种思想道德宣传;不仅要注重基本理论的培养,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不仅要开设会计专业课程,还要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不仅要设置必修课,还要设置选修课等,而且这些知识结构的设计要多方论证,广泛参考其他高校做法,适当征求学生的意见。2、抓好教材建设

除了选用部级优秀教材外,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学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课程目标,抓好主教材和实验等教材的配套建设,通过发动学科专家和主讲教师自行编写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在教材编写之前,必须明确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从系统观出发,着眼于整体来建设部分项目,必须打破高校教学对固定书本和教材的过分依赖,要适当引入会计领域的一些新观点、新方法在企业应用的典型案例;要将作为导读导教的教科书与大量的指导阅读书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留好“接口”,便于修改和重新组合内容。教材的形式应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便于使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反映会计学课程的特色。

在教材的建设中,还应建立相应的资助与奖励办法,鼓励教师自己编写能够反映学者本人学术观点和教学思想的高水平教材;鼓励教师出版专著,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知名度;鼓励专业教师联合其他院校合作编写系列教材,通过优势互补,创造合力效应。

3、丰富实践教学内涵

实践教学也是会计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校内,应该建立会计学实验室,既可以是手工会计实验室,也可以是电算化会计实验室,当然最好是两者兼而有之。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其目的都是通过模拟会计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挖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外,应该与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联手,建立多个实践教学基地,把课程搬到企业中,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使其有机会接触社会,接触自己未来的岗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四)创造一流的师资队伍,进而提升学生的质量

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如何领进门、领对门,却事关个人修行的方向问题。因此,精品课程建设要把好的第一道关就是师资队伍。一支训练有素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一门学科的关键。只有“师傅”领对了门,指对了路,学生才能入门,进而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所谓“名师出高徒”其意义就在于此。

因此,作为教学内容执行者的改革也是必要的。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应该是动态的、流动的。要使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保持活力,就要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力量。要建立“名师”的竞争机制,督促“名师”更上一层楼;要在已有“名师”的基础上,不断培养青年教师,把他们塑造成“名师”,实现本科教学中坚力量的新老交替;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的环境,保护他们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三、会计教育改革需要建立保障机制

(一)定期开展教育改革讨论机制

教育是关系到每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他们对教育都有自己的看法、想法,但是长期以来,不是学校没有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意见的平台和机会,就是他们自己缺乏主动性和勇气。此外,大部分教育理论工作者也缺乏有创意的讨论与争鸣的习惯与风气,教育研究尤其是教育批评的气氛不够浓厚。教育决策因为缺乏了必要的反馈,导致了程序的不科学,进而导致教育改革行动迟缓,局限于细枝末节的修补。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定期开展教育改革讨论机制,让师生都认识到教育改革不应该是校领导的的任务,而是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任务。开展讨论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可以开展“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的思想大讨论,可以全面检讨我国或是本校、本院系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可以系统分析当前我国教育的有关政策和改进方向,也可以认真研究教育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健康快速地发展。每次教学讨论都应该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既然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就应该放下地位观念,在讨论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做到言无不尽。教育改革讨论的手段也应该是多样的。可以召开集体会议,可以开通网络论坛,必要时也可以在校园广播、电视台或是比较重要的媒体上进行宣传。

(二)建立教育改革的经费保障机制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投入总体上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是随着教育扩招的发展,相对指标却有所降低。教育经费从过去占财政支出的21%下降到现在的15%左右,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一直没有达到规定的4%。许多地方,包括比较发达的地区,教育经费还不到GDp的2%。而这些经费多用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与人头费上,用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就更不足为题了。所以,加大对教育改革的投入,建立教育改革经费的保障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加以学校为保证教育改革活动的树立开展,每年单独划出一定的经费作为专项经费进行专门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泰峰,周通德,.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年(第6卷)第1期

2.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J],2003年第12期

3.吴宝宏,孙成彦.关于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2月第21卷第1期

4.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0.7

5.张大良,吕浩雪.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9期

6.李艳梅,冯婉玲.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8期

7.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刘好光.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经济与教育差距在进一步加大(n),中国教育报,20*-3-6(*)

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篇6

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生态观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培养出一批对社会发展有所担当和贡献的设计师,以及对大众生活审美提升有个良性引导而不是鼓吹奢侈浪费的畸形时尚消费观;艺术设计教育生态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界针对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专题专项研究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呈交相关政府部门,并对其落实与过程实施进行监测以及对教学结果有个反馈和客观评价。

1.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实问题

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短短十年间,国内设计院校迅猛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已增长到700多所,截至目前止,还有很多高校征战在增办设计专业路途上;换句话说,设计院校和设计专业还处在数据增加过程中。这种数量上的盲目扩张,直接造成这个行业的师资严重匮乏,学生素质低下,教育内容陈旧滞后,教育管理混乱;艺术设计教育的爆炸性发展使就业人员与社会需求在数量上失衡,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社会创意产业发展的失衡。

这种现实与发展的差距使得国内设计业界意识到“艺术设计教育……不仅培养艺术设计人才,而且规范艺术设计职业的模式”。由此,艺术设计创意文化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协调同步发展,已是艺术设计教育爆炸性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的转型要求:即由单纯学习西方模式转向到具有民族自觉性、生态化发展性的中国特色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模式。

2.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问题

设计是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并具有综合性质的专业。它需要各种学科知识来横向构架,而不是将机械、美术、市场进行纵向学习的过程。设计教学方法不是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知识的叠加,而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创意思考训练;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从生活当中理解事物的设计专业素养;设计的横向性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方法跟其它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是完全不同的,但其因从属于人文学科范畴,所以它需要对技术、营销、管理、造型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来解决大众生活范畴的问题。“生态”已脱离学科范畴成为解决时下诸多学科发展瓶颈和处理发展危机的通识理念渗透到各专业领域,不同学科对“生态”概念引进有所不同侧重的定义。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生态发展维度即艺术设计教育进行适时发展中对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与教学成果之间环环相扣关系的和谐共生存。

艺术设计教育生态观,尤其强调设计师综合素质与设计伦理素养的培养,关键词是发展与生态性。艺术设计教育生态的维度就是充分体现运用生态智慧,打破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隔离状态来建立一种文化的学科交叉的生态教学关系。这种不同学科和学科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生作用,从有的基础上生出另外的有,这正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最需要的生态智慧。艺术设计教育多学科的交叉性生态发展路径,就如自然“生态圈”所需物种多样性一样,并以此作为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基础。在设计教育理念上、教育机制上、培养模式上均要生态泛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设计教育生态化了,设计才能生态化,设计生态化了,生态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设计师来解决的。

二、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生态型发展对策思考

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说“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当代中国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面料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民族与国际等现实矛盾交织的现代化转型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生态观为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现实的及时解决方案:一、强调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即对发现问题和发现问题解决办法的思维能力,在对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对象进行启发诱导式教育,更多的是设计思维的训练;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多采用提问式互动教育,激发学生提问兴趣和交流欲求,这种互动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问答,使教学内容在问题互动问答之间进行解决。二、对设计专业学生通识的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培养并重,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除了专业适应性能力培养之外,对学生的通识实用能力培养也应该格外的重视。据有关专家指出,有些能力一旦具备,不管是在工作劳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通用能力是可以转移和转换的,如人际沟通、艺术鉴赏、创造思考、团队合作、规划组织、图文口语传播及资料查阅分析等关键能力;这种通识的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缓解设计专业就业压力问题和对学生职业专业素养的良好形成,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三、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对话沟通式教育;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责备学生素质的每况愈下而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则抱怨老师教学枯燥,所教内容过于陈旧脱离现实等,两者之间出现难以理解的隔阂;究其原因,往往是两者缺乏有效沟通和平等对话造成的;设计兴趣,设计思维,设计观念应是对话式教育的重点,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环节中,不应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被动附属的主次明显地位,而应该是两者间以平等的方式沟通和对话,进行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此过程来培养学生设计兴趣和设计思维的形成以及设计能力的提高。四、对学生设计文化自觉能力的培育,这种能力主要指一种自我的提高优化的能力,即对文化与设计,设计与生活、设计与科学,设计与自然,艺术与设计等有效的结合问题,设计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要与时代协调、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吸纳新的多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构建专业设计的维度,从而具有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篇7

【论文摘要】教科书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道具,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和工具。因此,加强教科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教科书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教科书集中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种将教科书视为唯一绝对的教材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是不恰当的,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轻视或放弃教科书的任何观念和行为同样是不恰当的。教科书保证了全体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要求,它会影响学生们的所知、所做和价值观。

教科书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产物,其设计过程就是以课程目标为指导,将课程理念与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和一定的呈现方式加以展开和具体化、系统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工作,也不是一个简单地移植、模仿、改编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过程。学习是基础,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设计水平;研究是关键,通过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途径,吸收和借鉴成功的经验;创新是根本,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教科书设计的创新包括课程理念的创新、内容素材的创新、体系结构的创新、呈现方式的创新、版式设计的创新等多方面,其核心是课程理念的转变和更新。2000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旗帜鲜明地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改革的核心理念,这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也明确了新一轮教科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必然趋势。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习和学生的发展。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理念和课程功能的转变,使教科书的设计必须摆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主旨,转变为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为目的。

教科书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为学习活动提供方法的导引和支持。因此,教科书的设计极大地影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也必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果说,知识技能可以通过结论式的呈现、通过接受式学习来获得的话,那么,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则不可能如此形成,它必须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因此,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的设计必须要转型,教科书不仅要向学生呈现具体的知识,还要向学生展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这为新课程教科书的设计提出了明确导向,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科书的使用者,都有自己的课程设计取向,只不过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对此或者明确清晰,或者模糊而不自知。但不管怎样,他们的课程设计取向都可以通过其对课程与教学具体问题的认识予以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课程设计取向,不仅直接决定着教科书的使用效果,也反映了他们对教科书设计的认识和需求。由单纯的学科知识学习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是时代对教育改革的呼唤,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因此,课程与教科书的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融合不同的课程设计取向,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出发,精心选择那些既与社会生活问题紧密联系,又能体现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知识,引领学生在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和谐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学校课程的设置一直采用分科课程,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技能。学校教科书的编制虽然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但与当今时展的要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相差甚远,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教科书设计理念上,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第二,教科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单调,结论式的叙述束缚了师生教与学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第四,教科书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

目前我国教科书设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设计理念、设计技术非常落后。一些教科书编写者往往不去深究各学科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定位和学科特点,而是随意发挥,理所当然地去解释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又迫于时间压力,无暇顾及教科书的品质。因此,提高教科书设计者的编写理念和专业素质,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相对稳定的教科书编写队伍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

[2]丁朝蓬.教科书结构分析与内容质量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

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篇8

一、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变化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且缺少植物景观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内容,学生很难想象出园林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虽然部分教师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群落特征和景观效果,但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板书,导致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速度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忆。长时间处于多媒体教学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僵化影响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名称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多数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都以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缺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教学中所强调的景观美学、空间构成等内容,同时存在着重视理论内容的讲授,缺乏对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的重视。多数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验、实践课程仍停留在写实验报告和实习论文等传统方式上,与城市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三)具有园林设计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杨学成等将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为6个字,即引导示范实作,并指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能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具有园林、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学、果树学、园艺学等专业背景,缺少园林设计专业背景,所以园林项目方案的设计水平与表现能力不是很强,授课中难以利用手绘形式或电脑辅助制图的方式来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具体引导与示范操作。多数授课教师都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视为园林植物教学的范畴,只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无法用图示语言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授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缺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中的很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都是虚拟的,任务书中缺少对设计项目场地环境的界定,没有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阶段的评图训练。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除了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法掌握得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承担复杂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只能完成简单的方案描图和景观建模工作。

二、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兼顾工科和农科院校课程教学特点确立教学新思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风景园林本科生的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的设计能力,这一做法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农业类院校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对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和平面构成讲授不够深入,学生作业显示在平面线条、空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可借鉴工科院校的授课形式,在突出地形、道路、水系、建筑小品等影响景观规划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园林植物这种软质景观要素参与方案的平面构成和空间塑造,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植物只能成为景观配角的问题。

(二)基于一课+三课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涉及植物规划、植物设计、植物种植及成果表达等4个方面,设计尺度包括宏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微观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了较好地完成课程作业,学生应具备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能力。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中建立配套课程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3门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教学中以城市居住区为设计对象,在完成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场地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形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新体系。

(三)构建网络+软件教学平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植物分类知识和空间塑造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景观的空间感知,课程组编写了一系列多媒体网络课件,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采用autoCaD、3DStudiomaX、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制图软件来完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等各种过程。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的组合模式和空间效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VR软件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不同类型场地、不同设计阶段的植物景观设计效果。虚拟与现实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设计的积极性,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四)项目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院与哈尔滨多家园林公司和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本科学生的绿化实习提供了基地。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4种项目教学方法。

1.虚拟项目法在没有具体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多途径搜集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厂矿、机关等一些典型绿地的图文资料,编写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教学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虚拟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2.真实项目法授课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补充设计等阶段内容的讲授,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和成果要求,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3.引导项目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去广泛查阅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经典案例,对比分析各经典案例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电脑和手绘形式进行植物景观节点的临摹,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

4.互评项目法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验课的考评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论文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考评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力,教师采用了互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点评其他同学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鉴别能力与方案点评技巧。

(五)确立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的发展模式在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逐形成了以研促改、教研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授课教师申报了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部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授权专利3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科研成果。同时科研成果提升了授课教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种从教学中来,凝练为科研方向,形成科研成果,最终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耦合发展,促进了教学效果。

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篇9

设计学是一门关系到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学在人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其中,国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是衡量这一梦想实现的重要指标,因此,设计学科发展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这一宏伟架构的实现,设计学科将成为助力这一梦想的重要支柱。创意设计在精神与物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原创意义。设计艺术促进着科学技术成果的产品转换。不夸张地说,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设计艺术,因为设计美化和充实着生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甄巍

以史为鉴,追溯中国设计源流

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悠久,从古至今经历了古代手工艺、工艺美术阶段、近代手工艺向现代设计转化阶段以及现代设计阶段。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大量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例如:古代,陶器的产生标志着人们进入定居生活、青铜器的制作表明人们对于金属及其配比科学的掌握、瓷器的设计生产为民众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日常生活用器物;在近代,洋务运动的兴起带动了近代工业设计的产生、癸卯学制的颁布确立了中国近代设计教育学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所设计专业院校中央工艺美院建立,上世纪80年代“三大构成”的引进、中国设计教育与国际接轨。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设计教育进一步发展,设计院校大量兴办,中国设计发展呈井喷态势。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条例修改学科门类,设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这些都是关乎中国设计发展的重要事件,是中国设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标志着中国设计一步步走向成熟。

中国设计教育在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历程中,教育价值观与课程设置因应着中国文化转型和世界文化转型历经变革,现代设计教育思想逐渐形成。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认为,中国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四个阶段: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依据社会发展和专业需求,在个别院校设置了相关的学科和专业,为日后国内其他艺术院校培养了一批教育专家和教学骨干。2.改革开放之后,受到日本及我国港台地区等设计观念的影响,以80年代广东等地的艺术院校设计潮为代表。学科的设置与内容进入了较大范围的变化期,设计的相关专业逐渐成为美术类院校的热门专业。3.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特别是设计教育领域的相互了解,学科发展的观念更新,在汲取西方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与经济改革相适应的诸多新设计学科,除专业院校外,国内多所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设计学专业,全国设计专业的在校人数达到了历史之最。4.随着设计学对国际语境的重视和研究,中国设计学科迎来了努力体现中国精神和民族特性的新时期,设计学学科建设进入整合与完善的发展期。

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后的设计观念传入我国,各地艺术院校已率先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与实践中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今,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设计学,日益走进了许多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研究视野,充分显示了这一学科发展的广阔前景。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由于中国教育的骤然转型而引起了教育价值的损失和办学方向的迷茫,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由于历史的根源和现实的诱因而产生了诸多问题,反之,这些问题形成了课程变革的内在动力。

观照现实,辨析当代设计教育

我国设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后,设计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在迎来新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清当下设计学的发展态势。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招生的扩大和各类学校纷纷成立艺术学院,各种新专业层出不穷,新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因素是忽视基本训练。以设计为例,设计本是美术的要素,反之应以美术为基础,一个好的设计师必然在美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例如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设计学骨干均为杰出的美术家。没有造型与色彩基础,何以谈设计?中国美术学院曹意强教授指出我国设计的问题主要在于此。

甄巍认为,设计学科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级学科还有一定的距离,首先应该尽快形成和树立设计的学科观念。设计学是艺术学的重要分支,随着国家对于艺术学门类的确立,艺术学脱离了文学而独立,设计学也从美术学科脱离上升为一级学科,从教育法理上确立了设计学一级学科的地位。但与此相比,更重要的是加速设计学科观念的转换,尤其是设计教育,真正从学术界和社会上树立设计学科的独立概念,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其次,作为一个十分重视实践的应用性学科,今天的设计学科不但要继续其实践性,更需要加强自身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从而确立自身在学术界的学科位置,这是目前设计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建立起设计学科从本科至硕士乃至博士阶段的更加详细和明确的学科和专业分类,明确各自核心价值内容,并且从本学科特点出发积极培育相应的教育与科学研究队伍。

设计学作为应用性极强并兼具艺术与工程学科特征的学科,其发展建设的关键还是做好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需要相一致相协调的研究、创新与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当下,应对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人文技术变化有迅速的反应,同时,深刻理解不同人群和文化精神与物质需求的特殊性,带着物质与精神双重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做好学科建设。

目前,我国设计教育主要有艺术和理工两大体系,不少高校的这两类专业带有明显的缺陷,都面临人才培养结构、知识结构的重塑。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院长、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陈汗青认为伴随全国高校范围的扩招与并校,一些基础薄弱的高校,设计专业“上马”仓促、膨胀过度、“削足适履”;或学科建设重复,设计理论研究滞后,缺乏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深度协作;或对学科的最新发展缺乏了解,忽视设计的交叉性、创造性、实践性;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复杂设计问题的解决能力与综合素质重视不够;或课程模式较呆板、陈旧;面对以云平台和3D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严峻挑战准备不足。

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后,按照新的学科划分,设计学学科建设将包含着艺术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的综合内容,构建一个多层面的知识体系:即结构和功能问题、材料与加工问题、设计的过程、设计的造型和装饰、设计的历史沿革和传播及设计美的形态研究等,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集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研究领域和系统工程。针对目前设计学学科涌现出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作为专业美院的院长,郭线庐表示关注新学科的划分和重组。当前设计学中最突出的症结是我国现有的设计学学科大致分布在三类院校中,即专业美术院校、工科院校及综合性大学。这些院校均有自己相对成熟的专业设置和学科体系,在培养方式和目标上各有自己的追求和定位。如何协调与统筹规划这些院校的设计学科,使之能尽快形成一个较为合理、完备的设计教育系统链,成为国家发展与建设,特别是经济领域支柱力量的重要保障,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在于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充分肯定高校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也要看到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滞后性。

就设计学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而言,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设计专业各层级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不明确,造成设计专业人才的专业性和层次性含混。甄巍指出,设计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与社会需求应具有一致性。一方面设计院校需要培养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职业技术设计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具备人文精神、开阔视野和良好实践能力的专门复合型人才是未来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向。而后,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更高级的具备深度思考能力的设计学研究人才。

郭线庐说,中国的设计学培养目标应该从国家宏观发展的前瞻性上制定决策,改变各院校现有学科各自独立的目标定位,由国家出台统一的目标要求:应对新时代的挑战,通过多院校多学科的交叉与多领域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制度,努力培养知识面宽广、具备社会需求的设计学系统知识与技能、视野开阔、综合素质优异、创新能力突出的设计人才。

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着百衲衣式课程结构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课与课之间是碎片连缀,课程设置多为拼凑与堆砌,看不出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原则。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设置如何调整以适应设计学科的发展,甄巍认为,在目前普遍重视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增加审美意识、设计批评意识和设计文化的培育,增加交叉学科和当代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着力培养素质全面的设计人才。

作为专业艺术院校管理者,郭线庐认为应从学校培养人才的性质进行规划。目前过于狭窄的分科,过分严苛的学科界限所造成的设计学课程设置,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所面临的社会需求。艺术院校的学生主干课程大多集中在美的形态研究,而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则主要关注造物的结构与形态研究。二者虽同为一个学科,但知识和技能相距甚远。设计学课程的改革首先应从体制与观念上解决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不同院校合建资源共享平台和实习场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另外,院校自身要努力改变观念,引进和设置相邻学科的课程,特别是自身薄弱的课程设置,给学生创造知识丰富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向未来,描绘设计教育前景

我国曾经有过辉煌的设计历史,古老而又年轻的设计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未来将会培养出更多的设计人才,中国现代设计全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已经到来。然而,我国的设计学要想在世界设计领域中确立自己的位置,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

首先,设计生态环境亟待改善。设计学是一门与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密切关联的学科,其发展更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具备良好的设计生态环境,中国设计学才能拥有适合其发展的土壤,才能健康发展。与国外相比,中国设计生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这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设计的发展。其次,设计理论建设亟待加强。设计与其他实践性学科同样遵循着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发展路径,设计理论是对设计实践的总结,同时也将指引新的设计实践。目前而言,中国设计界更侧重于设计实践而忽视了设计理论的研究,包括设计史、设计批评和设计学各领域的理论研究,从长远来说,这这种状况制约了中国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制约了设计向更高级层面的进步。再次,与新媒体、新技术、新材料的结合将大大加强。同时,艺术人文与传统技艺的传承也必须加强。产学研商一体化的设计教育和创新研究机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学科推动作用。学生将更多地借助实习基地和实践课程介入实际项目的创新实践中。内容更新迅速的前沿性的信息、科技、产业和营销等相关学科内容与传统性人文艺术知识和素养一起,将对中国设计学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甄巍认为,纵观世界上设计发达国家无不在上述几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为本国设计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提供有力支撑,因而,中国设计要在世界设计领域中有所作为,在上述两个方面应该有所建树和突破,这样才有可能比肩世界先进的设计国家。

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教育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不同的博物馆拥有独立的主题与内容,我国对于博物馆的分类与设计具有一定的进步,为了顺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状,自然科学博物馆也应当完善自身的发展计划与科普教育功能。自然科学博物馆本就是以科普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提升观众的科学文化修养,成为了博物馆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自然科学博物观发展现状及科普教育功能介绍

(一)现状分析

自然科学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机构,它是面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常设机构。自然科学博物馆以研究与欣赏为目的收集大量的先进科学设备,为参观者演示与欣赏科学变化的过程。目前,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主要以讲解与操作辅导为主,由于参观者大都习惯被动的接受事物,因此在参观的过程中会通常不会主动提问,因此选用辅导操作与深度观看的方法无疑是一种吸引人的教育活动方式。而学习单、导览图的等能够对参观者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目前,参观自然博物馆的主要群体为亲子家庭与学生群体,但博物馆中的分众化设计不够,儿童参观者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学生团体的放羊式参观现象严重,此外主体的衍生化不够,虽然博物馆中涉及到的主体较多,但对于教育的深度发掘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科普教育的功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博物馆中收藏植物、动物与矿物质化石等都能够代表一个历史阶段,通过解说员的介绍,使参观者能够还原出当时的地理环境、气候、生物特征等信息,这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都直接可用,通过借鉴博物馆中的参考资料,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决策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青少年到博物馆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科普知识,更是实现精神上的教育。儿童进入到博物馆中,感受到科学的奇妙,了解不同事物产生的原理,并能够自己动手去实践,馆中可以安排讲座、视听欣赏、3D影院、动手做等项目,参观者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受到浓郁的科学文化气息的熏陶,参观者的心态上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对于自然科学也更加的感兴趣。

二、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发展对策

(一)实现现代化管理

国内现阶段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基本教育活动、辅助教育活动以及学校教育活动。笔者认为,现代的解说可充分的利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例如将展品演示、语音讲解等融为一体,并编排成情景表演。进而激起青少年的学习欲望,在此基础上设置更多的动手类活动,使参观者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开展研究活动,例如实时演示类主要通过实况转播,并提供专家解说与面对面沟通等项目。

从人群上还可以进行细致的划分,例如青少年教育组、家长教育组等,并将上述的项目设计成一张图纸,让参观者能够对博物馆中的项目一目了然,从而节省展馆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二)开辟新的发展途径

博物馆本身蕴含大量的管理学、自然科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相关研究人员应当重视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大力开展博物馆学研究建立独立的研究课题,并结合本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管理与发展方案,将研发的成果作为载体,使用博物馆语言传递出去,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博物馆科普学习活动当中,进而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伟大,提高青少年的专业素养,实现科普与创新的共同发展。

(三)构建“展教合一”的教育展览体系

自然科学博物馆应当细致的划分观众主体,以便于为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的科普服务。例如,中小学生组、青年组、中年组、老人组等。从关系上可以分为个人、朋友、亲子家庭以及学生团体。根据参观动机又可以分为体验者、爱好者、朝拜者等等。讲解者应当在了解参观者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科普教育计划。

博物馆应当树立衍生化科普教育理念。从一个展览主体出发,设法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使受众能够对主题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徹。此外,还可以向参观者提供科学前沿发展动态讲座,满足爱好者的需求。在活动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需要事先告知参观人员具体的安排,使参观者能够了解具体行程。注重计划的全面性与间接性,切不可让参观者感受到繁琐与恐惧等。引导参观者正确的使用学习单等材料,并在参观结束后提供馆内活动,以鼓励受众进一步探索。工作人员还要注意保留失败的实验案例,因为失败比成功更有教育意义。从而不断的引发参观者进行思考,提升学习兴趣,使自然科学的科普教育更具有实际价值。从而加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最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制定展览学习效果评估计划。使设计者能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升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历史文化与自然科学的兴盛发展,博物馆相关工作者应当加强对本馆文化的研发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与政府通力合作,实现管理方法、规章制度的创新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融注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徐旭良.科技馆中后期展项维保方式探讨[J].科技风.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