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实践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8:51

企业管理实践报告篇1

目前,电力建设在飞速发展,在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大环境下,多种经营企业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在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这次学习,结合电力多经企业的行业特点,我个人认为,电力多种经营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要毫不动摇的狠抓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重中之重,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使其为企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关羽一样“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也不在于他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如刘邦那样,找到和使用好这样的人,即识人用人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发展远景。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刘邦用萧何、张良、韩信,建立汉朝后曾说过,我管理不如萧何,计谋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我成功了,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大家都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多种经营企业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职工队伍建设方针。一方面要继续面向社会,广开才路,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对在职职工要积极培养和关心,实现“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另一方面,对现有职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不断挖掘其潜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信任是基础,事业是平台,利益是杠杆,感情做纽带,一个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牢记这个用人方略,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其次,始终如一地开拓、经营市场,并培养核心竞争力以求生存。

市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开拓多大的领域,从一定程度上说,证实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实力。所以,如何开拓市场、经营市场显得尤为重要。电力多经企业具有行业性的显著特点,开拓市场也必须依据行业特点逐步实施。

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指某种独特的产品或技术,还包括销售渠道、顾客服务、顾客群、品牌、资金以及研发能力。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这些能力,但它必须发展一种不同寻常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战略的焦点,它必须形成理念,并体现在核心产品上,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水平,并能移植到各分支机构中。

具体到多经企业要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首先应如前所述的分析我们的生存环境、竞争优势、竞争弱势,然后扬长避短,定位自己赖以生存的市场,建立围绕该市场运作的机制,该机制能够激励全体员工围绕股东财富最大化进行运作,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运作机制自然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开拓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存。针对电力多经企业内部市场越来越小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大外部市场的开拓力度,采用多种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例如市场开拓、企业收购、兼并或联合开拓等形式。积极增加电力多经企业对外创收。切实抓住国家开发西部等有利环境,抓紧研究并制定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加快多种经营和各种产业发展步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市场的重新定位,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股本结构,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后的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认真调查研究市场,积极开拓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用市场适销产品去占有市场,开辟新财源,打开新天地。企业光守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不断在市场的发展中壮大自己,在市场的变化中否定自己,商场中没有长胜的将军,只有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去把握市场的脉搏,建立与市场合拍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三,明晰的产权关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清楚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多经系统普遍面临产权不清的难题。首先是明晰的资产关系,这一点还相对容易操作。最难的还在于主辅人员的分离。由于多经公司用人的复杂性,公司本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于在多经工作的员工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可以考虑用优惠的政策待遇,鼓励退职,提前退养,身份置换,解除合同或带股就业。但带股就业可能带来股权分散,不利于集中决策,同时如果股权过于平均,还会带来老国企的弊病:如大锅饭,平均主义,人员不能合理流动,建立不起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进入和退出机制等。所以要做到产权明晰,首先要解决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然后明确资产关系,明确投资主体。只有明确了出资人,公司才会有明确的使命,公司的运作才可能建立在公司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之下。公司的经营人员才会有明确的定位,而防止所有者缺位带来的资产运作效率低下矛盾。另外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享有对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这是对投资主体承担资金风险的补偿,也为公司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只有将利润集中投资于一定的项目,才能形成一定的优势,如果利润分散的用于支付股利,企业最终将衰竭。

企业管理实践报告篇2

aaRating作为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排名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不应该仅仅重视分数和名次,而应该深刻理解aaRating带来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以及它所推崇的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尽管连续四年aaRating的排名榜中均有中国企业,但中国企业的名次进步不大。然而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这个排名并不能反映出这些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的真实情况,中国企业的名次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水平是不相符的。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存在,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企业与排名机构沟通不畅、企业未英文版本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英文相关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等。但是,中国企业可以从对aaRating这套评比方法的标准设计、应用及评比结果的分析中得到启示,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水平,并改善外界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认识。

启示一:提高企业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水平

在aaRating的评比方法中,企业对外的报告是唯一的信息来源。一份优秀的报告有益于评审方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评选方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水平的认识全部来自于报告提供的内容。尽管这种做法有它的局限性,但是却是一种相对客观和公正的做法。因此,企业要想在评比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和排名,必须保证报告的质量,即要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使报告不仅能够反映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优秀实践,而且能够反映出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的革新与发展。

同时,企业还要注意报告的格式和形式,使得评选方可以清晰有效地通过报告获取相关信息。对于大多数尚未准备独立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也可在年报中增加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逐步形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启示二:重视对报告的宣传和传播

对于中国企业在评比中出现的分数不高的情况,评选方的解释是无法获得中国企业的英文报告或更多的英文信息,因为在aaRating的评比中是以获取的英文报告作为信,自、来源的。这对于中国企业的启示是如何使利益相关方能够便捷地获得报告:

企业的利益相关方是多样化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利益相关方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各种机构,而且也包括国外的机构。因此中英文的双语报告可以满足不同语言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通过各种渠道向外传播报告。除了在网站上刊登并提供下载、印制纸质报告进行分发,还可以与报告收集传播的专门机构联系,如CorporateRegistep、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等机构,向其提供报告,利用这些专业机构更广泛地传播报告。

启示三: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机遇

在近两年的评比中,一些因环境问题受到批评的行业和企业在排名中却表现优秀。石油、天然气(如英国石油公司、壳牌公司、雪佛龙公司等)和汽车企业(如福特、标志等)常常因为破坏环境而受到批评,但是在排名中却排名靠前。正是因为这些面临最严峻的社会挑战和环境挑战的公司经常受到批评,反而积累了应对社会问题或管理问题的经验,他们往往最先弄清楚了如何把风险转变成长期的商机,从而把劣势转变为优势,在风险中得到了机遇。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公司能够位居排行榜前列。

因此中国企业不应该、也没必要在报告中隐瞒企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影响的经营活动,相反公开披露可以促使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在为企业带来解决问题的压力的同时也带来解决问题的动力。

启示四:提高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实践

一份好的报告,源自企业优秀的社会责任实践。报告必须是企业行为的真实体现。要想提高报告的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aaRatina的评比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定义,这些定义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有很大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第一,利益相关方管理时代

提高对利益相关方的认识。对于中国企业,利益相关方仍旧是一个陌生且模糊的词汇。对利益相关方的忽视,也是中国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最薄弱的环节。利益相关方参与是社会责任的基石。如果企业不清楚自己利益相关方的需要、他们对于企业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如何说明了他们做出的影响经营的决策和行动,那么这种企业就无法生存下去。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目的是确定利益相关方对于经营和产品的看法,从而使企业能认清局面并做出回应。企业的策略、治理、绩效管理等方面都离不开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利益相关方参与制度化。要想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必须从最基础的利益相关方识别做起。在有些中国企业的报告中的确列出了一系列利益相关方,但是却没有说明识别利益相关方的方法或系统。识别利益相关方的主要目的是要进一步识别利益相关方所关心的实质性问题,并且使利益相关方参与到与这些实质性问题相关的各种企业活动中。因此,企业可以参考aal000SeS的利益相关方参与框架,通过管理系统把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制度化。

第二,社会责任融入高层的决策

在aaRating的评比方法中,对治理的含义有着明确的解释。这个解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和决策。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只是某一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企业统筹规划、全员参与,并且要分工明确。同时还要考虑社会责任中对全球问题的明确应对。

第三,把承诺融入到公司战略

制定公司战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一项新的企业活动,但是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制定公司战略时需要考虑到公司的战略如何与可持续发展规则和公司承诺的协议、参与的标准相统一,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参与了诸如联合国全球契约这样的全球性企业公民组织,这是积极的举动,但是这些公司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参与,而重要的是要把承诺融入到企业战略当中,持续推进责任实践。在战略方面,aaRating还要求企业能够识别核心业务所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因此,制定企业战略必须经过缜密而全面的考虑,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第四,将社会责任纳入到各级绩效考核之中

绩效管理,尤其是对非财务事务的绩效管理在中国企业中是相对缺乏的。从aaRating的评比方法中得到的启示是,要想实现非财务事务的高绩效,企业需要提供相关的培训,设立相应的管理系统,特别是社会责任的目标及其考核系统的建立,以寻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目标的实现。

第五,加强第三方的审验工作

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审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新生事物。然而审验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用以保证企业向利益相关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且审验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问题,及时做出改进。审验不仅是对报告者负责,也是对利益相关方负责的表现。同时,审验可以成为公开披露及内部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因此,建议中国企业应该逐步了解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验,并且应用这种审验。

第六,国际化的公众披露

企业管理实践报告篇3

研究中,我们对样本报告进行了全文翻译和对照排版,从报告的第一页研究到最后一页。以下将从报告的形式、报告反映的管理和实践以及背后的理念和文化三个层面,分析南方电网与欧洲先进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间的差异。

报告之形:前后左右的打量

篇幅比较。欧洲企业之间报告的篇幅差异较大。四家样本企业今年的报告,e.on的是129页,VattenFaLL叙述与绩效报告共计78页,Bp的报告54页,GDFSUeZ为92页。南方电网报告从2007年第一份报告以来,报告篇幅稳定在80页左右。

版面比较。欧洲报告内设计与公司LoGo呼应。在整体风格上,Bp的报告版式整齐,报告内设计颜色与公司LoGo一致,体现了企业特色;VattenFaLL和GDFSUeZ的报告突出显示关键信息,其中VattenFaLL的报告中使用的颜色也源于公司LoGo。南方电网的报告版式整洁、中规中矩,扉页和开篇选用有代表性的跨页大图,并突出显示重要指标。

封面比较。欧洲报告封面的设计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欧洲企业报告习惯在封面显示战略或业务,以主题引领整篇报告。例如,e.on以可持续发展命名,并以此为主题引领全文;VattenFaLL的主题为走向可持续能源;Bp的封面主题是构建更强大、更安全的Bp,封面图片为一名身着工作装的员工,与构建更强大、更安全的Bp战略相呼应;GDFSUeZ的报告封面为正在运作的海上天然气输送平台,凸显了集团的主营业务。南方电网公司报告封面也经过精心选择,2011年报告将多种电力及生活元素拼成公司LoGo,含蓄内敛地展示了南方电网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追求。

目录比较。欧洲企业报告的目录形式多样,展示的内容信息量较大。例如,e.on的报告目录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具体到二级标题;VattenFaLL的绩效报告目录以GRi指标为依据,集中展示了相关指标的在报告或延伸报告中的位置;Bp的目录采用与图片结合,具体到二级标题,GDFSUeZ目录与主题索引相结合,向利益相关方清晰展示了报告披露的议题以及各议题相关内容在报告中的位置,也展示了议题披露的程度。南方电网报告的目录采用一级标题与图片结合的形式,清晰地展示了报告的整体框架。

框架比较。欧洲报告习惯采用利益相关方的编制框架,报告主体按照议题逻辑进行披露。例如,e.on报告框架上分为举措、行动领域、2011年关键数据三大块,主体部分行动领域依据议题逻辑进行披露。VattenFaLL的报告采用议题框架,披露了应对气候变化、负责任开采资源、能源使用、核安全和员工关系5个议题,开篇介绍了公司Ceo致辞和战略,最后对公司的未来进行展望;Bp报告在框架上采用议题与环境、社会结合的方式,主体内容包括墨西哥湾、能源未来、负责任地开展运营、安全、环境、社会;GDFSUeZ可持续发展报告按照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行动原则来进行披露。南方电网的报告采用三重底线加电力行业特色的框架,主体内容包括电力供应、经济绩效、绿色环保、社会和谐四大部分。

语言比较。欧洲报告语言简洁、表述直白。欧洲报告普遍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少使用术语和模糊表述,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在涉及某些专业名词的时候会做出相应解释,例如,在VattenFaLL和GDFSUeZ的报告中附有术语表;Bp在报告中解释了部分专业名词,像运营管理体系(英文缩写:omG)是什么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南方电网的报告语言严谨,高度概括,文字信息内涵丰富。

报告之质:结构和内容的分析

社会责任报告实质反映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和管理,下面具体介绍对标企业和南方电网在实践和管理方面的差异。

关于全面性。欧洲企业议题更加聚焦,尤其关注环境和社会领域议题。经济领域,欧洲多数报告披露了依法合规运营、客户服务、可靠供电等信息;环境领域,普遍关注了环境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再生能源等议题;社会领域,均披露了安全生产、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发展、责任采购等议题,部分报告披露了尊重人权、责任游说、合作共赢、带动社区发展、社区参与等议题的信息。南方电网的报告议题披露全面,以专题形式展示重大履责实践,以案例展示公司特色履责实践。

关于实质性。欧洲报告注重利益相关方参与,对议题进行实质性分析,并对议题进行排序。例如,Bp通过外部利益相关方、内部专家、研究机构和媒体所提出的意见来确定各项议题,然后对每一个议题进行权衡,通过高级管理层、外部利益相关方和外部审计师对议题的确定和优先排序进行验证;e.on将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作为报告的参考点,对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确定议题及重要性的实质性矩阵分析的依据,南方电网构建了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系统收集报告编制的信息资料,报告编制采用“过程管理”模式,确保报告披露的信息能反映如实公司履责实践,并且体现利益相关方的关切。

关于先进性。欧洲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重点关注可持续发展前沿领域。研究的四家欧洲企业都参与了碳信息披露项目,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综合管理,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企业战略,确立减排目标,进行碳核算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切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四家欧洲企业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管理。例如GDFSUeZ通过各种措施将生物多样性管理结合到每项经营活动中,降低其经营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四家欧洲企业也都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例如e,on把负责任的水管理视作战略的重点,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共同制定行业水管理标准,参与CDp的水披露项目。欧洲企业还开展了一些有特色、有影响的社会责任实践。例如绿色环保方面,e.on开展“学校环境冠军”,2010到2011年累计帮助27所学校降低能耗,与大约1000名中学生开展能源检查活动,制定节能措施,通过这项活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公吨;VattenFaLL开展“一公吨生活”活动,试图帮助瑞典家庭每人每年将碳足迹从7公吨减低到1公吨,最后是实现了2公吨多一些。社会和谐方面Bp开展企业发展项目,持续支持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创业发展中心,使安哥拉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当地经济发展。南方电网开展的项目集中在节能环保、普遍服务、社会公益、员工关爱等领域。

关于平衡性。欧洲企业在报告中对负面信息做了系统详细的披露。例如,e.on在报告中披露了2011年在撒丁岛耶卡港发生的引流管泄流事件,45吨石油流入公海,影响18公里海岸线,公司迅速采取措施最大努力遏制损害,得到当地监管部门认可;VattenFaLL在报告中披露了不同性别员工在不同国家的人数,员工在不同国家的流失率,连续四年的员工工伤事故人数、病假百分比、工伤死亡人数等;Bp如实地披露了重大负面信息——墨西哥湾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改进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南方电网2011年报告对安全生产和审计方面的负面信息也做了介绍,披露了事件发生后公司的应对措施和改进机制。

关于便捷性。欧洲企业习惯在纸质报告中提供网络链接渠道。例如,e.on报告为网络版在线报告,每页都给出了相应的衔接;VattenFaLL在绩效报告中也有少量网络链接,如“企业治理”的链接网址;Bp在纸质报告的每一章节的展望部分都给出了相应的更多信息网络链接;GDFSUeZ在可持续发展政策中给出了了解更多“道德政策”、“健康安全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等信息的网络衔接。南方电网的报告在部分案例中提供了获得更多信息的方式,在报告封底给出了感动南网人物的阅读提示。

关于可读性。欧洲企业报告的表述方式丰富,不局限于叙述一种方式。例如,VattenFaLL在高管致辞中采用问答的形式逐步递进解答利益相关方的问题;Bp的高管致辞中采用书信的形式回应利益相关方关注;GDFSUeZ用访谈的形式集中介绍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南方电网的报告基本采用归纳叙述方式。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我们了解到欧洲企业和南方电网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公司成立了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总部有专门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社会责任工作,各级分支机构都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日常推进和联络。欧洲企业以流程和项目为引导的社会责任管理渗透较好,横向协同和纵向贯通更加流畅,值得南方电网借鉴学习。总体来说,我们认为:欧洲企业的报告普遍在先进性和可读性方面表现较好,e.on和Bp报告平衡性、便捷性表现较好,VattenFaLL和GDFSUeZ的实质性表现较好。南方电网报告在全面性和实质性方面较好,在先进性、平衡性、可读性、便捷性等方面可向不同对标企业学习。

报告之魂:理念和文化的探究

我们发现:欧洲企业与南方电网的核心价值理念都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e.on虽然没有在报告中明确提到集团的价值观,但是在报告中反映了集团诚实、透明、信任和尊重、勇气、履责的核心价值观;VattenFaLL强化安全、绩效、合作的价值观以实现走向可持续能源;Bp以安全、尊重、卓越、勇气、一个团队为核心价值观以实现自身的更强大、更安全目标;GDFSUeZ的价值观为进步、承诺、勇敢、团结。南方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万家灯火南网情深”,涵盖了对客户的热忱服务之情、对员工的悉心关爱之情、对环境的绿色亲善之情、对社会的拳拳回报之情,实质是负责任地对待每一个利益相关方,突显了公司对可持续发展追求。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双方在社会责任管理,实践和报告表述上的差异呢?这些差异如何去理解呢?我们试图从中欧文化的比较中溯源求证。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以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主体,尚人伦,重感情,属于农耕文化。欧洲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主要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海上竞争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属于海洋文化。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文化延续不断自成一体,充满了调和折衷,欧洲文化开放有活力;“两脚踏东西文化”的林语堂认为中国推崇中庸思想,看重感情、情感、综合的价值,欧洲推崇革新与进取精神,看重民主、科学、创新、自由;意大利学者翁贝托·梅洛蒂认为,中西文化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西方文化的底蕴在于个人主义,中国在于集体主义。反映在社会责任实践和管理中,中国企业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企业每一个利益相关方,追求企业利益的合理性,依照社会秩序行事,诚实守信强调企业发展的适度、平衡、和谐。欧洲企业重视合规、科学、创新、公开,看重社会公平。

高情景文化与低情景文化差异,使报告语言风格有所不同。欧洲文化对交流的情景、氛围要求不高,强调坦率,人们习惯使用准确的语言清楚表达意思。反映在社会责任报告里欧洲报告习惯采用简单、直白语言向利益相关方清晰地传递信息,使用书信、访问、问答等沟通形式凸显对读者尊重。中国在人际交流中倾向含蓄内敛的表达,在日常交流中言语所包含的信息并不总是主要的,交流时的情景、气氛、表达方式、前后联系等十分重要,因此中国报告习惯采用严谨、高度概括的语言,多用叙述的方式表达。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差异,使报告关注议题有所不同。欧洲文化的个体意识比较发达,个人自尊、自由、独立、的实现被看作是人生的追求。在行为模式上根据自身的愿望、理解和爱好来选择,对别人、社会的看法并不顾忌。反映在报告中议题披露选择更具有主观性也更加聚焦,尤其关注环境和社会领域议题;中国文化是以整体为对象,儒家民本思想中的“人”、“民”是指人类整体,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儒家伦理道德是群体关系的链条,人们看重他人的评价,并根据他人可能的反应采取行动,反映在报告议题披露中,内容更加广泛和全面。

重德行与重科学的差异,使报告在议题识别依据与指标披露上有所不同。欧洲文化重视科学性,公开性、系统性,反映在报告里习惯披露议题选择的依据、议题的优先顺序,习惯对指标的披露程度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对指标进行审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尚德行,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利益相关方,这在报告中体现为较少披露议题选择的依据,也较少对议题的优先级进行排序。

重传承与重创新的差异,使报告的前瞻性有所不同。欧洲文化以行动为导向,看重当下,注重创新。欧洲先进企业在报告中更加关注正在发生的议题和可持续发展前沿领域议题。中国文化重考据、讲严谨,以完成的事项为导向,这体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更多是基于对已经完成事项的披露总结,对前沿议题的关注有所不足。

中庸之道与竞争文化的差异,使报告在负面信息披露方面有所不同。海上竞争对欧洲文化影响深远,体现在面对冲突时,欧洲企业愿意正面提出,直接处理,在负面信息面前,坦诚进行分析、公布应对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规范,讲究和平共处,追求中庸之道。因此,在中国报告在披露负面信息时更多地瞻前顾后、权衡利弊,尽量以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加以披露。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差异,使报告信息量化的程度有所不同。欧洲理性主义思维重视逻辑,强调活动严格按照规则、协议、计划实施,思维方式注重分析,习惯对事物进行定量的测量。因此欧洲先进企业尽可能量化衡量和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是感性思维,判断事物以看得见、摸得着为根据,习惯对事物进行整体的定性描述。体现在报告中,是量化信息披露还不够深入。

企业管理实践报告篇4

所谓的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中构建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创新与发展的智慧资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长炼知识管理系y从2002年开始策划,2006年开始创建,2007年试运行,2008年正式投用,并在2012年获得了国家著作权保护。彭英通过《企业知识管理应用实践》的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在企业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中的做法,并以长炼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社区”为例,总结了中国石化长炼科协所属会员单位管理创新成果的实践经验。

在长炼知识管理系统,截至目前知识库已分享文件近3503万份,知识论坛实践社区累计交流课题4万余个,参与人次近15万人,一线员工参与率达到75%。与此同时,企业科协等相关部门还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组织了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多项研讨活动,在石化行业19家企业推广应用,产生效益4000万元以上。

企业管理实践报告篇5

6月5日晨,入夏不久的北京迎来细雨,加之近日积攒的湿气,分外凉爽。适值芒种时节,古语又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当天,第八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2012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对与会的企业社会责任同仁和金蜜蜂企业来说,这一天同样是收获的、忙碌的。

本次论坛以“责任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变化。同时,论坛已逐渐超越社会责任理念、共识探讨,深入到分享社会责任管理先进经验,实现共同行动的新阶段。

论坛回顾了“金蜜蜂2020”社会责任倡议(以下简称“金蜜蜂2020”倡议)两年来的进展。2013年,两家新加入的标杆企业发起新项目:宜信公司发起“普惠信用”议题下“信用创新惠普大众”项目,华衍水务集团发起“水资源”议题下“水资源保护·思源”项目。

探讨CSR建设与中国梦的关系,分享社会责任管理先进经验和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优秀实践、倡导企业跨界合作等议题是本届论坛主旨所在。诚如商务部世贸司副司长刘毓骅所言,这些议题非常值得关注,“只有充分反映现实,与时展紧密结合,社会责任建设才更有价值,更有生命力”。

论坛同期了“2012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和第六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显现出一如既往的专业特色。

“金蜜蜂2020”两周年:两家新标杆企业加入

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即为两家企业,宜信公司(以下简称宜信)和华衍水务集团(以下简称华衍水务),参与并发起新的项目。

在“普惠信用”议题下,宜信发起“信用创新普惠大众”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帮助高成长群体建立信用、释放信用价值,同行业组织、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合作伙伴共同促进普惠信用体系与个人信用数据库建设。

华衍水务则发起“水资源”议题下的“水资源保护·思源”项目,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关注水源地保护,“思源之本,心与环保”。项目主要包括“保护水源·科学放生”系列活动、思源系列论坛、公众开放日活动等。

水源地保护与该议题下的另一家标杆企业可口可乐“水资源保护与管理”项目相得益彰。在2013年3月的“郑州莲湖湿地改建”和5月的“上海金桥企业间水资源梯级利用示范运行”项目中,可口可乐作为企业参与方,将深度处理的再生水源进行综合利用,助力“水平衡”远景及全球水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

梳理“金蜜蜂2020”倡议两年来的进展,以未来企业为方向,国家电网、巴斯夫(中国)等11家标杆企业共同发起了包括创新、低碳、供应链等当代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十大议题。

两年来,这些先锋企业有意识地借助于自身的核心优势,选择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社会责任实践领域,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先导、管理深化等方式,自上而下、国内外联动,不断创新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的形式。

以“未来企业的管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项目为例,项目以国家电网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践为样本,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框架,着眼于系统梳理未来的企业管理模式。

2012年,国家电网在27家试点单位实施“15333”工程,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单位扩大至各省公司。同时提出包括4大模块、21个要素的社会责任管理模型,推进社会责任管理根植企业管理和运营。

在下午的“能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城市”、“为美丽中国建设增添绿色动力”、“供应链管理与可持续管理”等分论坛上,就倡议行动的困难和挑战,伊顿、南方电网、巴斯夫等与诸多利益相关方、合作伙伴一起,就各自议题展开探讨,并分别展示了未来的发展计划。

另外,由于自身履责方向的调整需要,两家企业分别退出了包容性增长、公平运营两项议题下的发起项目。这表明,“金蜜蜂2020”倡议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在有效运作;社会责任实践过程中,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最佳的努力方向。

“金蜜蜂2020”倡议实践为探索相关可持续问题提供了经验甚至解决方案。有理由期待,各参与企业将不断深化相关议题,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实现“共同愿景、共同行动、跨界合作、共享价值”四大关键词的倡议精神。

记录CSR进程:国际化·专业化·趋势性

汇集国内外CSR专业人士,展现出社会责任发展的前沿实践和趋势,这是历届论坛秉承的不变特色。

欧美日GSR前瞻

在“全球社会责任发展新趋势”的主题论坛中,来自CSReurope、SHRm、CBCC以及德国、瑞典、西班牙和英国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地区和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如此规模的国外CSR机构代表汇聚一堂,在国内尚属首次。

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主任鲁德福介绍了德国企业在环保、透明度和供应链方面的履责进展。在德国,CSR转变的趋势在于,不断扩展更广泛意义上的利益相关方,同时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发展和管理策略中。

“我们一直在呼吁说CSR,如果没有HR,它也就相当于一个pR”,SHRm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冉毅波如此诠释CSR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冉毅波已经是第六次参加论坛了,他介绍了美国企业在员工权益、工作场所等方面的进展。在美国,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的工作岗位被称为“绿色工作职位”。SHRm的调研发现,20%的美国企业已经或正在创建绿色工作职位,剩余70%多的企业有此计划。

CBCC指导委员会委员Keisukeota着重阐述了日本企业所面临的社会责任挑战:建立信息分享平台,深化利益相关方参与。同是neC企业社会责任经理的他还展示了neC将iSo26000融入CSR管理的实践和计划。

此外,瑞典驻华大使馆企业社会责任中心和环境科技中心主任吴思列举了瑞典政府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履责典范的做法。西班牙企业社会责任组织Foretica理事长GermanGranda重点讲述了“西班牙2020倡议”的项目进展。长期关注社会责任组织的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管理学院企业责任中心主任David在视频发言中描述了全球社会责任组织合作架构下的现状和未来。

持续专注优秀实践

跟踪、持续关注金蜜蜂企业和在华跨国公司履责实践,这两项核心议题保持至今。

以本次“金蜜蜂企业与社会责任最佳实践”分论坛为例,参与者均为新蜜蜂企业。这些企业尽管新近加入金蜜蜂大家庭,但仍表现出社会责任实践的创新和领跑意识。在属于自己的最佳平台上,他们共同分享、探讨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作为在国内较早开展社会责任实践的先锋群体,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管理本土化经验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刊研究发现,在华跨国公司普遍制定了中国区的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在员工本地化、本地化采购、社区参与和发展等本地化运营方面表现良好。

紧跟时代趋势

本次论坛以“责任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与建设“中国梦”时代同步,表现出社会责任专业平台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的特点,这是一大变化所在。

2009年、2010年的第四届、第五届论坛先后聚焦“经济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经济复苏的责任动力”主题,时值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减缓。2011年起,以“金蜜蜂2020”倡议为契机,追踪标杆企业的履责行动,“金蜜蜂2020共筑可持续未来”、“共同愿景共同行动”成为热议主题。

另一大显著变化则体现在,论坛已逐渐超越社会责任理念、共识,深入到分享社会责任管理先进经验,实现共同行动的新阶段。这尤其表现于越来越多的CSR专业人士参与会议,主题发言和分论坛研讨内容也在不断深化。

第六次中国CSR实践基准报告

上午十时,本刊《2012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本刊的第六份基准报告。自2008年,本刊最早在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基准报告,覆盖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专题调查,持续披露中国CSR的最新发展及未来趋势。

《报告》揭示了我国CSR领域的四大进展:社会责任管理策略和模式探索强化;CSR实践处于平稳发展期;以行业协会(联合会)、学校、医院为代表的非企业组织日益认识到履责重要性,成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新生力量;企业履责的社会机制日益完善。

《报告》同时指出了四大发展趋势:企业履责的政策机制将持续优化;履责向纵深扩展;CSR管理将会更加系统,出现导入社会责任管理新型理念和方法的特定路径和方法;政府、行业、社会、企业四位一体的履责良性格局将会根本确立。

本次报告评估共发出问卷15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309份,回收率约20.6%,95份样本提供了责任竞争力典型实践案例。值得注意的是,在华跨国公司、非企业组织有效问卷分别为59、19份,两项新增的专项调查成为报告最大亮点,相关主要发现如下:

1.在华跨国公司普遍重视社会责任工作,将社会责任管理与日常运营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员工本地化、本地化采购、环境保护、社区参与和发展等社会责任实践,并通过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面向利益相关方传播。

2.非企业组织在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防治商业腐败与贿赂的措施等的必尽责任方面做得相对较好,比较关注对出资人、监管部门、政府、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实践,但普遍还未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

聚焦社会责任管理

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将社会责任管理作为中央企业十三项管理提升内容之一;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指南实施细则》;中国银行业协会明确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社会责任管理。这预示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先锋企业和行业开始进入到社会责任管理新阶段。本刊据此提出,2012年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元年。本刊副社长殷格非专栏载文指出,社会责任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将从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等方面重塑未来企业管理。

社会责任管理本身对于国内多数企业还较为陌生,“社会责任与未来企业管理”分论坛因而吸引了最多的听众。论坛提出了未来社会责任管理的三方面挑战:如何认识,怎样全面导入以及衡量其实施效果。这场论坛系本届会议首设,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

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在致辞中表示,社会责任管理具有一般管理的属性,但也有它的特殊性。这具体表现在:融入现有管理体系,服务、优化其他业务和专项管理领域的综合性;向全产业链和价值链管理扩散,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统筹配置的对外性;担负应尽与愿尽责任的超越合规性。

从分论坛央企代表发言和本刊了解的情况看,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已开始将社会责任理念作为实现管理提升的新引擎,并加快与企业战略、治理方式及日常运营全流程的有效融入。彭华岗进一步透露说,作为央企“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和系统推进,此前曾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引》也将于年内。

除今年新设上述分论坛外,本刊推出专题封面文章,从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各层面梳理中央企业的优秀社会责任管理实践(详见本刊2013年第7期《责任管理:央企新引擎》)。作为国内最早关注社会责任管理的专业媒体,本刊将持续报道、传播国内外企业的优秀理念和实践。

“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6年评出168家“金蜜蜂企业”

下午五时,讨论环节告一段落,论坛迎来盘点、收获和荣耀的时刻,压轴之作“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隆重。经过近6个月的工作,共有362家企业参与评选,经提交评估问卷和责任竞争力实践案例及专家委员会的审核,26家企业获评“金蜜蜂企业”。

中小企业参与度上升

以“金蜜蜂·入围企业”为例,中小企业占据14家上榜企业近10席,比例超过70%,而2012年、2011年这一比例尚不足50%。

一定程度上,这反映出作为成长型群体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地关注并践行社会责任。据评委会组织人员、内外部专家介绍,从报名、提供责任竞争力实践案例等前期工作看,中小企业积极性普遍较高。前述《报告》亦发现,中小企业占比35%,“持续居于参评企业首位”。

“引领涂料向更加环保方向发展,走向千家万户”,下午五时二十分,广东嘉宝莉化工集团常务副总裁许有为作为五家“金蜜蜂·成长型企业”代表,向主席台下数百位嘉宾表达了“成长感言”。

中小型企业占据国内企业数量的90%以上,贡献了最多的就业机会。以央企、国有控股企业及在华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较大规模企业往往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更有能力引领国内社会责任实践。但应当看到,只有中小企业真正关注并践行社会责任,广泛、跨界的履责合作才会成为可能。这也是未来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大势所趋。

榜台效应显现

“今日的梦想和荣光更是一种对社会责任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获“金蜜蜂·责任采购奖”的江苏电力物资部副主任刘纲发表感言时说。无论央企、在华跨国公司或民企,新的金蜜蜂企业还是数次参评的“老蜜蜂”,获奖代表们更多强调,这是履责“新的起点”。

“中国榜”榜单并不只为评选结果,更加注重的是平台建设和传播效应,这与本刊矢志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记录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定位相一致。“责任竞争力”、“金蜜蜂”也为榜单提供了理念和标准支撑。

企业管理实践报告篇6

这份报告是“光大姐”的第二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是自iSo26000于去年11月以来,中国第一份同时面向国内、国际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主体框架和内容依照iSo26000的核心主题,从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社区参与和发展七个方面披露了“光大姐”的社会责任实践。

据介绍,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一个社会责任指南国际标准iSo26000后,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家庭服务公司――“光大姐”凭借其广泛的社会服务渗透性、社会责任关注性,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定我国基于iSo26000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10年6月20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山东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光大姐基于iSo2600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项目正式启动,除继续完善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在人权、环境、公平运营等方面尝试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进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企业管理实践报告篇7

一、主要任务

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解决学习实践活动前两阶段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第三阶段着重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群众满意度测评四个环节的工作。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时间安排:月日至月日。具体要求:(1)制定整改措施。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切实把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思路和措施、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工作具体化。(2)明确整改要求。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照难易程度,区分轻重缓急,做到“四个明确”:即整改落实内容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人明确。(3)公布整改方案。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落实方案,对重要事项作出公开承诺,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同时,要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整改落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企业的整改落实方案于7月日前报市国企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时间安排:月日至月日。具体要求:(1)认真梳理问题。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明确哪些是具备条件,在活动期间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通过努力,在近期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2)抓住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好“四件事”,即影响企业科学发展的大事、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难事、阻碍企业科学发展的急事、关系职工生活方面改善的实事。(3)有效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对职工事前预告、事中商告、事后通告,向职工公开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果。对重点问题由主管领导牵头,积极探索上下互动、左右联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好几件职工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3、完善体制机制时间安排:月日至月日。具体要求:(1)搞好制度清理。各企业要结合生产经营、改革管理的实际,对现有的各类政策措施、意见办法、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该废止的,要及时废止;需要完善的,要及时修订完善;需要新建的,要按照“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抓紧时间,注重质量,力争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拿出几项既符合活动要求、又符合企业实际、有效管用的制度。(2)推进制度创新。要着力建立健全全保障和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符合企业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制度环境。(3)确保制度科学。要充分借鉴调查研究的成果,充分利用分析检查报告,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需要上下互动、协调一致、形成共识才能出台的制度要不断沟通、反复协调。同时,要注重健全落实制度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的协调和衔接,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三、总结和测评环节(月下旬)

重点抓好满意度测评和召开总结大会并上报学习实践活动总结。

1.满意度测评。采取网上测评或书面测评、座谈会等方式,对本企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的满意度进行测评。各企业的测评结果以适当方式向职工公布并报市国企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企业整改落实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各企业要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确保测评结果客观真实。并于月日前将测评情况上报市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和指导检查组。对评价为“不满意”的人数超过参评总人数一半的单位,要延长学习实践活动时间,在限时集中整改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测评。各单位要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加强和促进整改工作落实,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新晨

企业管理实践报告篇8

〔关键词〕内部报告;价值创造;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2)0500680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严峻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进行企业层面管理创新的现实需要,给管理会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用更合理的方式挖掘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成为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外部报告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忽视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是全面、系统和综合的统一体,忽视了构成会计报告系统的外部报告和内部报告的关系,特别是忽视了作为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组成部分的企业内部报告的理论价值及其在价值创造中的实践意义。因此,面对日益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企业外部环境,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不断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增长,是企业面临和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开拓和维护外部市场,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科学、有效地进行内部管理,发挥企业内部潜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共识。构建内部报告理论体系是会计学和内部管理控制发展与创新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众所周知,现代企业会计包括两大分支,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大分支分别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财务会计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核心,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服务,因此,财务会计报告通常被称为外部报告。管理会计以内部报告为核心,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以决策和控制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因此,管理会计也被称为内部报告会计。内部报告根据管理会计的职能,向企业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提供价值创造的信息,从而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并及时跟踪决策的执行,控制决策的方向,保证企业价值创造目标的实现。此外,作为信息的载体,内部报告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使其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尽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但从企业会计报告研究来看,现有文献侧重于外部报告研究,而忽略内部报告研究。目前,我国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进入以价值为导向的信息化管理时代,以价值管理为重点,以资本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建立eVa全面预算、eVa业绩评价和eVa中心内部报告体系等。这说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化,并且在一些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在一些国有企业得到重视和应用。但我国会计领域对于内部报告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善的内部报告理论体系,不能运用内部报告这一信息化手段提炼企业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目标。从内部报告研究现状来看,现有文献仍然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方面,例如理念和原则等,并没有切实关注实务中应该如何构建内部报告体系,企业应该编制哪些内部报告,内部报告的应用现状如何,理论研究的成果是否在企业实践得到检验等问题。因此,理论上的探讨尚未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还不能够从理论研究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从价值创造视角分析企业内部报告,并将内部报告提升到与外部报告同等重要的水平上,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二、内部报告应用现状的文献评述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本身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导致内部报告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使得内部报告在企业中的应用很不理想,且应用范围过于狭窄。

何建平[1]通过拟出的28个问题,对当前管理会计在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进而得出三点结论:第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一定的应用,特别是责任会计。第二,责任会计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而且在很多企业中形同虚设。第三,总体来看,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得到普遍应用。

表1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会计实际运用情况调查

责任会计方面企业均运用经营决策会计运用方面经常使用基本上不使用其它企业占比(%)103060运用经营决策会计效果的调查情况回答好的比较好的一般的其它企业占比(%)60201010量本利法的运用企业占比(%)8030%的企业运用利润敏感系数方法短期经营决策方法零基预算法长期投资经营决策长期投资敏感分析企业几乎都没有应用责任中心设置情况多数大中型企业设置设置成本中心设置费用中心责任中心运用效果的调查情况较好不太好比较差企业占比(%)304030经营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重视财务会计同等重视重视管理会计企业占比(%)603010

企业管理实践报告篇9

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理论框架已经形成。与此同时,自2012年开始,上交所和深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也正式被要求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至此,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框架在实践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追溯内部控制理论形成和披露要求与实践的过程,可发现其规范并不是一蹴而就。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自1996年起我国就陆续出台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准则、指导、规范、方法和指引,并逐渐实现了与国外最新的理论框架接轨。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自身立足资本市场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内部控制披露实践发展的直接动力;宏观监管部门的管理需求是一股强大的助推力;独立审计则站在内部控制披露实践的最前沿不断摸索,促进了企业内在要求与宏观管理需求的匹配。尽管在内部控制披露理论与实践方面已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但根据文献梳理,国内有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还不存在一个系统的脉络,未能形成综合性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的构架。目前为止,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大致经历了“自愿阶段-局部强制-整体强制”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遵循着不同的理论规定,展示出了不同的实践效果。

二、自愿披露阶段

该阶段还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水平,未明确提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概念,但独立审计的实践已经意识到了内部控制信息对于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一)相关政策梳理我国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内部控制概念的理解均始于“内部会计控制”。这一阶段现代内部控制框架和体系尚未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无强制规定,且内部控制信息隶属于会计信息,并未被单独分离。文件规定中,比较明确的是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其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将研究、评价内部控制和评估审计风险的过程及结果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并将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告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必要时,可出具管理建议书。”此时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仅仅是独立审计主要业务――财务报告审计的有限扩展,甚至不能算作严格的公开披露概念。2001年财政部颁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才真正提出建议单位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进行评价。接受委托者应对委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但此时的建议中所涉及的评价主体仅仅是企业外部的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士而非企业内部相关部门或责任主体。

(二)上市公司执行情况由于这一阶段披露理论的不完善,披露实践也显得非常随意。陕西秦川机械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公开第一份单独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自评报告”)。随后,福建福发、安泰科技、新野纺织等公司也公开披露了自我评估报告,然而当时自愿披露的公司比例极低。并且报告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基本原则和笼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内容,而对于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只是简单地概括为“符合我国有关法规和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未详细地介绍内部控制具体事项的落实情况。报告的篇幅短小,质量较为粗糙,无统一文件理论依据。披露流于形式,并不能给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三、局部强制阶段

2000年之后,资本市场发展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一些特殊行业(如金融行业)自身对内部控制有着天然的要求,这些行业率先在披露实践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企业内部信息披露开始步入局部强制阶段。

(一)相关文件梳理这一阶段,我国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处于政策制定的初期探索阶段,其必要性及适用性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因而表现为“局部性”规定。局部性体现在:“局部行业”,即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局部报告”,即强制性说明只重点体现在新股招股说明书方面;“局部环节”,即在局部重点环节(如上市公司的ipo环节)中对内部控制的信息强制披露;“局部情况”,即公司只需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披露信息,若监事会认为公司决策程序合法,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公司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合法合规,无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内部控制信息可免于披露。文件梳理显示,相关规定的机构大多为银监会和证监会(如表1)。银监会的职责主要在于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而证监会的主要职能在于建立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按规定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相关规定旨在对监管对象进行纲领性的规范及其行为的约束。由于规范性文件的普遍约束力,监管对象的执行率一般较高,但具体的执行效果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上市公司实践研究李宜(2009)通过分析沪市上市公司2001-2005年年报内控状况的透明度,发现在年报中披露内控信息的沪市上市公司每年均超过75%,合规披露的每年均超过70%。李妍等(2006)统计了沪市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共172家首发新股公司的情况,其中83.7%按准则第11号文件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进行了披露。此阶段大多数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尚不明确和统一,距离公认的评价标准和规定的披露要求甚远,内控评价的表述风格各异,缺乏完整性及系统性,格式千差万别,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和随意性。但报告的内容有了明显的深入与扩展,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可执行性增强,并且增加了对落实情况的介绍,对于各利益相关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四、整体强制阶段

该阶段自评报告内容从侧重于对内控制度的描述转变为围绕五要素对公司各重大事项控制情况的介绍、公司各部门具体执行内控计划的时间与事项安排、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情况甚至还包括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的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看出,随着实施深度的推进,企业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上市公司开始正视自身内控体系的缺陷,并通过制度完善来为目标达成提供合理保证,主动优化自己的报告,以传递给投资者更多有关企业利好的信号,从而吸引优质资源,提高公司的投资资本回报率,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一)相关政策梳理2005年11月,《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颁布,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即,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这两个指引均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并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评价意见与公司年度报告同时对外披露。《上交所指引》中规定“如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风险,应及时向董事会报告”,《深交所指引》补充“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应对此报告发表意见”、“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应针对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表示异议的涉及事项作出专项说明”的规定。至此,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入了强制披露阶段。2007年,深交所要求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建立自查机制,内部控制的监察范围逐步扩大。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的不断努力,2008年和2010年,五部委先后正式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前者规定“企业应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接受企业委托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后者规定企业“及时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部门”。两份文件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至此,内部控制从“政出多门”走向了统一。见表2。

上交所和深交所是上市公司最直接的监管机构,根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实践,2008年至2012年各自连续了《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年度工作报告的通知》,其中反映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各项要求,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上交所还是深交所的上市公司都经历了从内控自评报告的强制披露到内控审计报告的自愿披露再到内控审计报告的强制披露的过程,并且强制披露的主体范围都在不断扩大。由于证券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的交易组织机构,对其交易行为直接进行监督,因此其规定虽不及监管部门所制定规定的约束力强,但往往对于上市公司具有更现实的操作指导作用。

(二)上市公司执行情况据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至2013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的数据统计显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2年内控自评报告披露总比例分别为43.39%、67.17%、62.85%、76.86、78.80%和90.04%。这表明,随着披露规范的完善,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上市公司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由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强制规定,2012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04%,较前一年相比迅速增长11.24%。并且从披露的报告质量来看,内容详尽程度、措辞的严谨性明显改观,而在格式的统一性和内容的可读性上也均有所提高。有些公司甚至开始在内控报告中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披露个性化的风险类别,并结合其业务特点详细介绍其风险防范措施。尽管这样的高质量内控报告在整体中仍属于少数,但仍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在内控报告披露方面的不断进步。目前仍存在报告内容形式化、信息披露不全面、缺陷描述避重就轻甚至含糊用词以混淆视听等问题,披露内容和格式也有待进一步统一。多数公司没有明确的判断内控缺陷的定性和定量标准,并且披露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的比例过低,不符合国内上市公司内控质量的真实情况。

五、结论

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演进的梳理,可发现:从文件规定来看,强制披露的企业范围从部分金融机构扩展到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披露的形式从作为新股招股说明书或年报中的一部分到独立的自评报告、中小企业规则落实自查表;披露的内容从无具体规定到详细规定了至少应当披露的事项;披露的责任主体从不明确到强调董事会、监事会及独立董事的责任。从实践情况来看,整体披露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披露内容越来越具体,质量不断提高,从最初的形式化被动披露到主动完善报告信息,都显示了相关各方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未来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会越来越严格,强制披露的企业范围会逐年扩大;而针对目前披露内容不统一,实质性有用信息不多的情况,今后将会明确具体的披露内容,增强上市公司内控信息的可比性,进一步提高披露信息的可读性与实用性。对于目前缺陷认定缺乏合理统一标准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规定统一的认定标准,如内部控制可能导致的财务错报超过合并税前收益的一定比例为重大缺陷,或者以净资产等指标的相对比例作为认定标准。而针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问题,今后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将会越来越明确,将会建立以国家法律制裁、监管部门行政处罚、交易所垂直监管三者有机结合的责任追究体系,使虚假披露责任主体付出昂贵的代价,使内控能够得以“物尽其用”,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各公司将从“要我披露”转变为“我要披露”(徐明磊,2012)。随着内控信息披露体系的逐步成熟,监管机构将把工作重点从规范的制定转移到规定的贯彻落实:缩短报告的编制时间,以提供给投资者更及时、准确的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公司自身及时发现缺陷并进行整改;给予公司更多相关指导以帮助其能真正获得内控所带来的好处,建立积极严谨披露与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宜:《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研究――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李妍:《招股说明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剖析――以我国沪市数据为例》,《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企业管理实践报告篇10

(一)实习管理体系建设完善

每个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都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形成了有特色的实习管理模式,黑建筑旅游管理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一套运作良好的实习管理模式和简单易操作的管理体系。学院主管领导和教务处通过制订相关文件和不定期不定时采用各种方式抽查监督实习环节的落实情况;中间协调由商务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招生就业科负责;具体工作则有实习工作小组完成,实习小组由教研室专业教师组成,认真执行相关管理文件的工作要求,落实教学部门对实习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并及时了解实习状况和采取措施保证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积极反馈实习效果和操作过程中的信息。

(二)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把握人才市场脉搏,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选择理想的实习基地至关重要。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着这样几个原则建设实习基地:1.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浙江;2.综合性较强,能够提供良好实践环境。如在水一方等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酒店;3.品牌价值高的五星级酒店和业内知名旅行社,如上海佘山艾美酒店、海外旅行社哈尔滨分公司等;4.稳定性强。

(三)实习过程中实践和理论失衡严重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并希望实践能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从而使学生毕业就具备较高专业的水平。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采取“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到企业实践一年。在企业实践这一年,学生就很少有静心思考和调查的时间,加之指导教师一般在校都有教学任务,很难到企业进行长时间的跟踪指导,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因此,在注重技能训练的同时,企业和学校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感

社会上对服务业存在某种偏见,导致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地位较低,且旅游业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接触的人杂,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要求都很高。很多学校招收的是“服从”调剂的学生。这些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对未来没有规划,基本功不扎实,在实习的时候也不安分,存在应付了事混日子的思想。要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让学生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爱上旅游专业。

(二)实习基地建设要向纵深方向发展

在当前实习模式下,旅游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对实习各有所求,没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实习过程中,旅游企业向实习学生要效益要产值;学生要的是实习经验,学生更希望能积累多种经验;学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一方面为社会输送优质毕业生,另一方面提高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其实,平衡各方利益也不是没有办法,如果学校在向企业安排实习生前,先按企业需要培养出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且应变能力强,工作技能、语言表达能力都达到企业要求的学生,相信企业是能够尽快认可学生并积极安排岗位实习的。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建立稳定的实习伙伴,还要建立深度合作的实习基地,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新课程和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等。

(三)实习模式国际化

中国加入wto后,旅游对外开放度越来越大,国际影响越来越明显。这要求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把老师送到知名旅游企业进行学习,送到旅游管理专业先进的国家院校去交流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方法和技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四)提高实习调查报告在实习评定中的比重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来说,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实习一年里的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完成了实习任务,但是学生撰写的实习报告的质量还有待提升。提高实习报告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是提高实习报告在实习评定中的比重,强调实习调查报告是实习评定中的重要部分,进而推动毕业生重视调查报告的撰写,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自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