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3:18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篇1

1.对全面推行科技素质教育缺乏认识

科技素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全面的科技素质教育课程的支撑。全面的科技素质课程应包含科技知识理论课程以及科技应用实践课程。然而,当前科技素质教育课程大多数是传授科技理论知识的课程,涉及科技应用实践的课程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学校没有认识到仅设置科技理论知识的课程难以真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学生仅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掌握科技知识,这种课程设置不全面的状况难以促使科技素质教育全面推行。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开展的。然而,大多数学校在科技素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对少部分优秀学生进行科技素质培养,目的是培养他们去参加各种科技竞赛,为学校争荣誉。这种做法明显是对全面普及科技素质教育的精神缺乏必要认识,导致青少年学生科技素质整体偏低,影响科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2.教学资源缺乏

人力资源方面,高水平科技教师短缺。在我国,高水平的科技教师非常短缺,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年长教师过去因条件限制,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科技素质教育。大部分年轻教师虽然受过一定程度的科技素质教育,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们也没有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高水平科技教师短缺,使得青少年想要接受良好的科技素质教育非常困难。科技教育专用实验设施设备欠缺。科技教育专用实验设施设备是保障科技素质教育正常开展的必需品。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在开展科技素质教育活动时并没有专用的实验设施设备,其所使用的实验设施设备均是与物理、生物、化学等其他学科共享的。由于物理、生物、化学等均为升学必考科目,实验设施设备会被优先安排给这些学科使用。专用的实验设施设备欠缺无法保障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科技素质教育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数字化科技教学新资源不足。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技知识时刻都在更新,数字化科技教学资源也在不断更新。一直以来,我国的科技素质教育所使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大多比较陈旧,与青少年学生的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在科技与生活高度融合的今天,陈旧的数字化科技教学资源无疑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科技素质教育也难以高水平地开展。

3.教学方法单一

近年来,我国一直主要采用“讲授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技素质教育,传授科学技术相关概念和原理、科技符号术语和公式、科技规律和规则等科学知识。这些相对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仅靠老师的讲授难以对这些知识深入理解,导致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进而出现上课“抄科学”、课后“背科学”、考试“答科学”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青少年学生只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科技知识,只能用题海战术来应对考核,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单一的科技素质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青少年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使青少年学生丧失了获取科技知识的乐趣。

4.教育经费使用不到位

科技素质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学生学杂费以及教育集资等组成。用于解决科技教师工资、购买科技教科书、建设科技活动设施、购买科技设备、选购科技书刊杂志以及与科技素质教育有关的其他物资。调查发现,经费使用不到位的状况在科技素质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多数中小学校仅把科技教育经费放在外聘专家讲座报酬的发放以及科技教科书的购买上,而没有用于更新科技活动设施设备以及购置科技新书刊新杂志等方面。陈旧的设施设备和过时的科技书刊杂志无法与新时代的科技发展相适应,从而成为科技素质教育的绊脚石。其二,有些学校科技教育经费使用不合理,使得科技素质教育绩效低。经费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决定科技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地开展,经费使用不到位以及经费投入绩效低的情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根本原因:应试教育制度影响了科技素质教育的正常开展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科技素质教育因与中、高考没有直接关联而显得不太重要。青少年学生毫无疑问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升学考试科目的学习上,以求考上理想的学校。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会把与升学考试有关学科教学列为首要教学任务。尽管落实“科教兴国”国策的要求在相关教育政策文件中多次出现,大多数学校对于科技素质教育的态度可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应试教育无疑已成为科技素质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重要原因: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科技素质教育的有效进行

传统教育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大多数学校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科技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对青少年学生灌输科学技术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科技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学生书本知识学得不错,但是科技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传统教育思想难以真正让青少年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成为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3.直接原因:教师的学科本位观念阻碍科技素质教育的施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承担语文、数学、外语等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师大多都持有学科本位思想,在课堂上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引导学生重视与升学考试相关的科目,忽视甚至忽略诸如科技素质教育等科目。青少年学生受到教师诸如此类的引导后,自然而然地认为科技知识的学习可有可无,从而降低了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教师的学科本位观念导致青少年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是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解决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

基于当前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采取以下对策加以解决。

1.提高认识,全面推行科技素质教育

学校要设置全面的科技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的科技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包括科技知识理论课程与科技能力实践课程两个基本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科技知识理论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应在科技能力实践课程中有对应的应用实例。这样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理解所学的科技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实践,并且能够通过对应用实例的学习来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到的科技理论知识。学校要加强对全体青少年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科技素质教育不应以培养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为主要目标,而应把提升全体青少年学生的科技素质作为培养目标,让全体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2.加强资源建设,提高科技素质教育水平

学校要建设高水平的科技教师队伍。在我国,教师科技素质水平极大地影响科技素质教育的质量。因此,应将教师的科技素质培训列入计划,有目的地以外出进修、远程教育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科技素质培训。推行科技教师名师工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不同地域之间科技教师互访、研讨等活动,让教师能够受到科技新知识的熏陶,不断提升其科技素质。此外,还应积极开拓社会上的科技教育人力资源,聘请科技专家、工程师作为科技教育顾问,吸收有经验的科技教育志愿者、在校研究生担任兼职科技教育老师,使其与校内教师有机组合,共同组成一支高水平的科技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学校要配置科技素质教育专用设施设备。科技素质教育设施设备是科教体系的一个基本组织部分,更是科学技术与青少年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各学校必须为科技教育建造专用的活动设施,以及购置专用的实验设备,保证这些设施设备为科技教育活动所用。只有设施设备得到必要保障,科技素质教育活动才能够正常进行。学校要采用数字化科技教学新资源。数字化科技教学新资源是青少年学生系统地接受现代化科技教育、提升科技创造能力的必要保障。数字化科技教学新资源的“新”应体现在这些资源是与青少年学生实际生活相关,且能够引起青少年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不是与青少年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这样能够帮助他们认识这些教育资源的实际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3.优化教学方法,使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应在保留以往“讲授式”教学方法基础上,增添科学实验法、问题探讨法、科技角色扮演法等方法。教师要使这些方法相互结合,形成能够引导青少年学生对事物进行科学观察、动手进行科技实验操作、通过讨论解决问题的科技教学方法体系。进而根据现阶段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选取若干种教学方法,各种方法优势互补,让青少年学生在科技探索与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4.合理使用科技素质教育经费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篇2

一、科技馆的功能和作用

1.培养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开始高度重视素质教育。为了开辟更多的第二课堂,使青少年更好的接受教育,开始不断升级科技馆的硬件和软件,强化了对科技馆的管理和建设。如今,科技馆已经成为青少年接受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为青少年的发展和长材奠定了基础,优化了青少年的成长过程。科技馆的硬件建设,将诸多领域的科技展成果涵盖其中,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同时,还会有人物展厅设置在科技馆中,详细介绍了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贡献,并且向青少年们展示科学家发明的实物。青少年可通过自己浏览或者听解说,对科学家积极探索的精神深入了解。同时,在软件方面,通过讲解员的解说,能对青少年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启迪,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科技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为青少年的启蒙发展,夯实了牢固的基础。2.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科技馆同时肩负着国防教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职责,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意义重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许多科技馆将不定期的展现一些高、精、尖的科学技术,通过有机的结合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能使青少年对国家自主产权的科技深入了解,使之接受高科技熏陶,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还培养了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对其爱国主义情怀进行了强化,使其更加深切的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科技馆里有很多学校所没有的模型,如神州七号飞机模拟器,汽艇模拟器和各具特色的汽车模拟器,学生可以在里面对飞机发射、升空和对接等过程进行体验,或者亲自遥控指挥车。通过讲解员的精彩演说,对爱国思想潜移默化的进行传播。

二、发挥科技馆作用及功能的途径

1.利用固定展览,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养。科技馆的一项常备工作,就是固定展览。而开展这一项工作,能更好的推动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开展。不仅仅能对展览作品高效利用,同时还能打造感官体验,利用作品的直观形象,发挥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提升青少年各个方面的素质。所以,在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技馆应对固定展览的设计高度重视,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固定展览所蕴含的教育蕴意进行强化。具体而言,开展和设计固定展览,能对青少年审美观的需求给予满足。通常情况下,科技馆的固定展览会划分为高新技术区、水乐园等等不同的区域,会带给青少年嗅觉、听觉和视觉等多个方面的感官刺激和体验。能够培养青少年全面的审美观,进而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2.举办临时科普,提升青少年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在科技馆中普及科学知识,对于提升青少年素质意义重大。不仅能使青少年更好的理解和感知事物,同时还能通过知识的再传播和再创造,将科普知识的影响力从更高领域、更高层次拓宽,使青少年对科普知识更好的感知和理解,以增强多层面能力。通过青少年基本素养的提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临时科普,对于提升青少年的理解力和认知力,意义非常重大。具体而言,开展临时性科普教育,是根据时代热点,结合实际需求,科普相关的知识。例如,在神舟飞船成功上天时,科技馆就要立足于青少年的实际需求,科普有关航空和航天的知识,并运用这种方式,普及相关知识,以此促进青少年基本素养的提升。3.组织专项活动,满足青少年身心特征需求。为了能真正将科技馆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出来,就需要与青少年的身心特质相结合,开展相关实践。青少年往往还具有相对薄弱的抽象思维,对事物缺乏成熟的认知。因为个体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有着更好地行动力要求。所以必须利用相关活动,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以真正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水平。具体而言,通过各种专项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与青少年身心特质需求给予满足。首先,活动要对青少年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与安全性相符。其次,活动要具有教育性,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最后,活动能够对青少年个体的学习需求给予满足,彰显一定的趣味性。4.开展协同探究,增强青少年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就是开展探究活动,培养青少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能有效发挥科技馆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功能,就需要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以此增强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具体而言,科技馆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就需要密切配合其他群体,对探究主题的延展性进行强化,增强资源的覆盖度,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具体设计和开展中,应紧密结合知识与设备,围绕各个主题,组织青少年开展各种探究合作活动。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篇3

一、活动中心的优点

与正规的学校教育有所不同,活动中心较为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更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活动中心有哪些优点呢?

1.全面性

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有着较为齐全的教学设施和强大的师资力量,这就使得在素质教育活动中能够更为全面地培养青少年的各方面能力。在这里,青少年能够享受到较为全面的培训,从而使自己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升。

2.公益性

活动中心的对象是社会上的全体青少年,其中的教学设备都是免费使用的,旨在让青少年走进这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体现了社会的公益性。青少年可以单独过来学习知识,也可以与同学一起过来接受教育,还可以跟父母一起来体验学习。特别是在一些节日中,活动中心还会组织辩论赛、展览等活动,吸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

3.娱乐性

在活动中心,始终都将寓教于乐的原则摆在第一位,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那种枯燥无味的学习,进而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游戏活动中提升能力。

二、在活动中心开展素质教育的作用

1.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能力

活动中心对青少年的科技、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进行均衡培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让他们在琴棋书画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还能够对科技有一定程度的认知,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较为全面的提升,为将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2.提升了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现如今,各国的竞争形势愈演愈烈,不管是军事还是科技抑或是文化都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而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人才济济,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活动中心旨在培养全能型的人才,在素质教育上也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样就为国家的发展输送了综合性优秀人才,这些人才能够促进我国文化、科技、经济、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达到科技和艺术的相结合

因为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老师主要以理论知识的讲述为主,所以在活动中心的教育体系中,就应该将科技和艺术的教育摆在首位,争取让青少年学到一些学校里所没有讲述的知识,从而促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然而部分家长认为科技和艺术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科目,还会造成青少年思维混乱。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带动艺术的提高,而艺术的提高也会促进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科技发展逐渐融入了艺术表现,而艺术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虽然强调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但是一定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符合,因为只有顺应时展的科技与艺术才能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这就要求在活动中心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时,要将科技和艺术相互整合,并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让他们学有所用,以便今后更积极地接受和参与活动中心的素质教育活动。

2.要重视文化建设

在活动中心开展素质教育,其实际是对学校教育的一个延伸。不能因为青少年在学校已经接受了文化教育就忽略文化建设,要在他们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去开展素质教育。进行文化建设可以利用文化中心的围墙,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丰富多彩的墙面文化可以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而且可以增长他们的知识。这样就能在活动中心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

3.建设实验基地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篇4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286-01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知识更新和传播,知识的快速更新和传播成现阶段的时代特征,使创新成为时代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将成为将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将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意义深远。然而,现阶段的青少年科技教育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对青少年实施科技教育的意义

(一)对青少年实施科技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由于受旧教育体制的影响,尽管在我们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改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仍困扰着教育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重点,而科技教育在这一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技教育和灵活多变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鼓励青少年进行科技小制作、小发明,让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和“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得到培养。同时,在“做”的过程中经受挫折,能磨练意志,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从而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

(二)对青少年实施科技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体制变革

近年来,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也是必然趋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在为此努力,但在“一考定终身”“惟分数论成败”的应试教育影响下,素质教育无法全面得到落实,我们的教育体制客观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仍未改变。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科技教育在培养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全面实施青少年科技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三)对青少年实施科技教育,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人才资源的竞争。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科技人才对国家的发展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贯穿始终,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科技人才在激烈竞争中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因此各国都将发展科技教育,培养科技人才视为一项重大的战略工程。那么重点对青少年实施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国家科技人才资源强国地位,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二、对青少年实施科技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对青少年实施科技教育的意义未受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和政府很重视科技教育,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例如:1993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联合下达《关于在农村中小学开发课外科技“小星火计划”活动的意见》;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但多数学校、家庭甚至学生本人都对科技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学校重视升学率,家长只关心“学习”成绩,学生迫于课业压力而缺少参加科技教育活动的时间等问题。

(二)实施和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条件缺乏

实施和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需要两方面条件作为支持,一是硬件条件,包括经费、科技教育活动场所和设施等。二是软件条件,即从事科技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对科技教育成效进行评估考核的制度等。目前,从硬件条件上看,缺乏专项经费,直接导致科技教育设施和活动场所缺乏,以致科技教育活动难以有效普及甚至难以有效开展;从软件条件看,专业从事科技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从事科技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加上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办法对科技教育成效予以肯定,致使从事科技教育的老师和接受科技教育的学生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科技教育本身的发展。

三、关于青少年科技教育所面临问题的几点考虑

(一)开设科教课程,将科技教育纳入考试范畴。我国教育体制转变尚未完成,考试成绩的“重要性”依然明显,学校、家长和学生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考试成绩上,对科技教育不够重视,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科技教育课程,将科技教育纳入考试范畴,与其他学科并重,迫使学校、家长和学生自发提高积极性,关注科技教育。

(二)采取政府财政扶持和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筹集经费。一方面政府将科技教育地位提高到与其他科目同等,享受相同的财政扶持,另一方面鼓励学校通过社会募捐和转化科教成果获得经费,用于科技教育设施建设,推动科技教育的发展。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篇5

一、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一)、召开自治区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专家座谈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动员大会精神,11月3日下午,自治区青少年科技中心、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联合召开自治区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专家座谈会。来自乌市6所科技特色学校的校长、特邀部分科技辅导员老师、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讲师团的成员、青少年辅导员协会理事、自治区物理学会、气象学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教育厅、团委、社科院、地矿博物馆、教科所、新师大等单位有丰富青少年科技教育经验的专家40余人汇聚一堂,针对“十一五”期间如何提高我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为适时召开自治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会议做准备。

在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和科技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工作经验提出诸多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日报等对会议情况进行了要闻报道。

(二)、召开*青辅协五届四次理事会议

*6年4月6日,*青辅协在乌鲁木齐市昆仑宾馆召开五届四次理事会,来自15个各地、州、市及自治区有关单位的*青辅协五届理事会的30名理事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青辅协*5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6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学习讨论了《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自治区科协、教育厅、科技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

(三)各地加强青辅协的组织工作

阿瓦提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召开选举大会,该协会重新登记会员95名,其中个人会员89名,团体会员6名,制定并通过了协会章程及会员管理办法,民主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玛纳斯县召开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换届选举大会。乌市水区政府召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换届选举大会。

(四)开展科技辅导员状况调查活动.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区农村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基本情况,提出促进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自治区科协、自治区教育厅于*6年上半年在我区部分农村中小学校中开展了“农村中小学校科技辅导员状况”抽样问卷调查,并于今年5月赴昌吉、阿勒泰、哈密、伊犁、博州、塔城等地各县进行实地调研。调查方式为学校填写问卷,县(市)科协、教育局审核,地、州(市)科协汇总的方式进行。伊犁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州、昌吉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州、和田地区、巴州、克拉玛依12个地区47个县的184所农村中小学校参加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为了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协会及各团体理事单位,通过在科技辅导员中开展系列活动,促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理论素质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一)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科技教育创新作品展评活动”

*6年7月15日,组织辅导员参加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科技教育创新作品展评活动”。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369件科技教育创新作品、青少年科技活动方案、优秀科技教育资料参加了评审和展示。我区参赛的22件作品,在本次活动中全部获奖。其中3项发明和科教制作作品获得一等奖,14项发明和科教制作作品获得二等奖,5项发明和科教制作作品获得三等奖,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在本次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为本次活动分别设立了园丁奖和创新奖两个专项奖,获奖的作者可获得奖金*0元人民币。经评审,乌市第八十中学辛国秦、古敏参展的作品《对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实验的改进》获得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委员会设立的“园丁奖”;伊犁霍城县四中杨淑英、熊光参展的作品《人体血液循环演示仪》获得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创新奖”。

(二)组织参加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

*6年6月,协会组织参加了以“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全区中小学校、校外机构、师范院校及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工作者、关心、支持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43人投稿参加了活动,经中国青辅协专家评审,共有39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17篇,三等奖18篇。

(三)组织青少年电子技师科技辅导员培训班

为配合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提高各中小学校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拓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内容,使学校科技教育活动与课内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并朝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方向发展,推动我区“青少年电子技师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自治区青少年辅导员协会于5月14—18日举办了“自治区青少年电子技师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并特邀江苏省三名专家来疆授课。来自全疆各地的40名科技辅导员、科技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四)组织科技辅导员观摩、考察、交流活动。

为了促进我区科技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激发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工作者和中、小学校科技辅导员关心、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了解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增进与兄弟省区科技辅导员的相互学习与交流,*6年8月我中心组织我区部分地区和学校的科技辅导员、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工作者赴澳门观摩了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参加了科技教师论坛交流活动。

三、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

(一)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报告会

协会各团体理事单位,组织会员和协会专家讲师团,深入开展各类科普报告活动。据不完全统计,15个团体理事单位,全年共组织65次科普报告会,做科普报告近百场,聆听科普报告的青少年及教师达万余人。

(二)举办首届自治区“智力七巧板”竞赛

*6年10月3日—5日,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在乌鲁木齐市举办自治区首届“智力七巧板”竞赛,来自乌鲁木齐、和田、巴州、石河子、阿克苏、克拉玛依等地的12支参赛队的51名学生参加了比赛。经过评选,共评出1等奖6个,2等奖9个和三等奖15个鼓励奖21个;阿克苏地区科协、克拉玛依市科协、库尔勒市科协荣获优秀组织奖;阿克苏市一小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克拉玛依市一小代表队、白碱滩区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乌市代表队、独山子四小代表队、克拉玛依八小代表队荣获团体三等奖

(三)举办“*首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暨*5——20中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赛区”比赛

*6年5月“*首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暨*5—*6年中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赛区”在实验小学举行。来自阿克苏地区、奎屯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阿勒泰地区五个地、州、市的九所学校的80余名各族青少年学生组成34支代表队参加了青少年智能机器人单项竞技赛、机器人工程设计比赛、机器人足球比赛活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组织青少年参加北京科技夏令营活动。

在暑假期间组织了主题为“培养创新精神、体验科学快乐—青少年北京科技夏令营活动”,来自博州、塔城、昌吉、乌鲁木齐等地的4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活动。

(二)组织青少年参加“央视直播恐龙化石挖掘现场”科学考察体验活动。

*6年8月2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以稀有、珍贵的硅化木群和恐龙化石为主体的国家地质公园“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现场直播恐龙化石挖掘过程,*青少年科技中心组织乌鲁木齐市各校的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此次科学考察体验活动。

*7年工作要点

一、组织参加首届“中国国际科技教育论坛”(5月份)

二、组织参加主题为“科普资源利用与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的全国第15届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5月份)

三、召开*青辅协第六次代表大会(下半年)

四、组织参加第七届“全国科技辅导员创新竞赛”活动(7月份)

五、组建“青少年科技专家讲师团”。(7月份)

六、组织科技教育工作者、科技教师观摩在云南举办的全国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8月份)

七、继续开展中国青辅协和自治区青辅协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的发展工作。

八、积极筹划、组织举办农村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班。(下半年)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篇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2010年11月18日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设置国家层面最高教育咨询专门机构,对国家教育重大改革发展决策举措进行调研、论证和评估。

第一届咨询委员会64名委员从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现任或曾任派中央、人民团体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大中小学校长中产生,平均年龄63岁,任期2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向咨询委员颁发聘书。刘延东指出,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成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是贯彻中央关于科学民主决策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遵循教育决策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经验总结,是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她说,咨询委员具有高层次、多领域、跨部门的特点,相信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不仅会对保障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也会对健全中国特色教育决策咨询体系作出有益探索。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王渝生被聘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第一届委员。本刊特登载王渝生的文章“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以飨读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落实,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定《规划纲要》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规划纲要》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强调,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是今后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与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高度契合。

《规划纲要》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如对小学初中阶段,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对高中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针对高等教育,则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分层次、可实现的目标。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中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结合《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国家启动了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针对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安徽省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入手,建立起稳定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秩序;江苏省南通市重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山东省则根据自身情况,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各学段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这些改革试点项目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将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提供宝贵的经验。

作为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我认为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拔尖的科技人才,更强调推广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以及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科学教育体系可划分为正规教育(学校系统教育)、非正规教育(组织化的校外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融于生活中的教育)三类。如果以学校为分界点,则又可分为学校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学校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主渠道,社会科学教育强调实践能力,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成为科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学校科学教育由教育部门负责,主要是课内科学教育和课下科技活动。社会科学实践教育由不同的部门、组织承担,主要包括科技团体、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人民团体等,形式上有科学实验室、科技俱乐部、少年宫、科技馆、科学中心等等。掌握这些社会实践资源的部门和单位应充分意识到育人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类活动,紧密结合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实地体验、促使其激发出对科学的探究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专门从事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从范畴上可归为社会科学教育的范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借助社会力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内容涉及青少年科技竞赛、重点科普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外合作交流等,其中一些活动已经成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正规的科学教育。

科技竞赛活动包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全国五项学科竞赛、国际学科奥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

科普活动包括“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求知计划、“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农村校外青少年非正规教育项目、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等。

科普设施建设包括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乡村学习中心、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大篷车、中国数字科技馆等。

除了针对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活动,中国科协近年来大力推进国务院颁行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实施工作。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篇7

1.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实施

根据*市*区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的安排,*区教体局、团区委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牵头部门;区科协、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区人劳局、区妇联为责任单位。

为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成立*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区教体局、团区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区教体局、团区委职能处室负责人为副组长,各责任单位的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任协调小组成员,各责任部门确定有关处室的具体负责同志任协调小组联络员。协调小组每年召开1-2次碰头会议,研究协调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会议纪要,由相关部门落实。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负责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日常联系,处理日常工作。

三、近期工作安排

近期工作,由协调小组统一组织各部门共同开展以下工作:

1、各部门根据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中的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推进工作实施,并于今年底完成各自工作任务。

2.启动未成年人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3、总结各学校、幼儿园以往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成功做法,向其他单位推荐典型经验。

4、积极配合省教育厅《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

四、各部门工作要点

各部门在共同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总体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区教体局

1.开展未成年人的科普宣传,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

2.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检查落实中小学及幼儿园科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

3.落实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4.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让未成年人有充足的机会进行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落实“万校标准化”建设要求,使普通中小学有足够的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各县(市、区)应统筹规划和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满足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6.转变教学方式,全面落实科学课程目标,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定期举办“*区中小学智力七巧板比赛”,“区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赛”等的评选活动。

7.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结合“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对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保持科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质,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二)团区委

1.深入开展以“树立科学发展观、青春奉献‘十一五’”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大力推进青少年宫、独立建制运行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公益性青少年学生校外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尤其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专门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整合各种校外教育资源,建设、扶持和利用好博物馆、图书馆等场馆,发挥专项教育活动场所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功能,增强吸引力。

3.加快农村乡镇、城市街道的青少年之家(少年之家)等青少年学生校外日常活动场所的建设,同时要加强青少年宫、独立建制运行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之间及与其它各类教育场所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实现资源共享。

4.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调整雏鹰奖章章目及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雏鹰争章”活动推进计划,科学规范建立学校奖章的活动体系。开展全市中小学生阅读科普书籍活动。

5.推进中学生“未来杯”创意设计竞赛,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竞赛参与面;加强指导力度,引导广大学生创造出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具有较高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秀作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深化竞赛成果转化机制,为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区科协

1.建好科普网站,开展网络科普教育活动。

2.通过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3.组织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竞赛活动。

(四)区科技局

1.积极配合区科协开展网络科普教育活动。

2.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向广大青少年宣传普及科普技知识。

(五)区委宣传部

1.协调区级新闻媒体,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传播科学发展史和科学知识。

2.组织发掘、宣传科普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

3.面向农村,资助农村建设村级图书馆,赠送科普书籍和光盘。

4.组织青少年科技巡回讲座。

(六)区人劳局

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七)区妇联

1.大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言传身教,破除迷信,阻止迷信活动。

2.开展“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创建活动”,提高父母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3.发挥妇女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五、有关要求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为使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提出以下要求:

1.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统筹安排各项活动。各部门要经常沟通工作进展情况,相互之间积极配合,协调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篇8

一、主要任务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要紧密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的目标,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科学技术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新一代。主要任务是:

1.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实施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的安排,省教育厅、团省委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牵头部门;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广电局、省妇联、省社科联为责任单位。

为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成立*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和团省委副书记周柳军任组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张其宏和团省委统战部长殷英为副组长,各责任单位的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任协调小组成员,各责任部门确定有关处室的具体负责同志任协调小组联络员。协调小组每年召开1-2次碰头会议,研究协调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会议纪要,由相关部门落实。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日常联系,处理日常工作。

三、近期工作安排

近期工作,由协调小组统一组织、各部门共同开展以下工作:

1.*年9月底,各部门讨论、修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推进工作实施,并于今年底完成各自工作任务。

2.启动未成年人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3.由省科协和省科技厅出面组建*未成年人科普网站,争取在年底开通。

4.总结各学校、幼儿园以往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成功做法,向其他单位推荐典型经验。

5.由教育厅启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

四、各部门工作要点

各部门在共同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总体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教育厅

1.开展未成年人的科普宣传,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组织编写《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丛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紧密联系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整合科学教材、地方课程教材的内容,编写出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科普丛书,提高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检查落实中小学及幼儿园科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

3.落实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4.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让未成年人有充足的机会进行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活动”,总结和展示学校成功经验以及学生的研究成果。

5.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落实“万校标准化”建设要求,使普通中小学有足够的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各县、区应统筹规划和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满足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6.转变教学方式,全面落实科学课程目标,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定期举办“*中小学科学教育与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论坛”,开展年度“*优秀科技教师”的评选活动,表彰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中成绩突出的科学教师。

7.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结合“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对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保持科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质,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二)团省委

1.深入开展以“树立科学发展观、青春奉献‘十一五’”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大力推进青少年宫、独立建制运行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公益性青少年学生校外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尤其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专门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整合各种校外教育资源,建设、扶持和利用好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发挥专项教育活动场所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功能,增强吸引力。

3.加快农村乡镇、城市街道的青少年宫、青少年之家(少年之家)等青少年学生校外日常活动场所的建设,同时要加强青少年宫、独立建制运行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之间及与其它各类教育场所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实现资源共享。

4.到2010年,建成一批高水准的标志性、综合性的公益性青少年学生校外专门活动场所,建设一个国内领先的青少年宫信息网络,全省50%的中心镇(街道)都建有一所综合利用的或独立建制运行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日常活动场所,到2020年,形成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的优质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网络。

5.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调整雏鹰奖章章目及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雏鹰争章”活动推进计划,科学规范建立学校奖章的活动体系。开展全省中小学生阅读科普书籍活动。

6.推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以及中学生“未来杯”创意设计竞赛,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竞赛参与面;加强指导力度,引导广大学生创造出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具有较高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秀作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深化竞赛成果转化机制,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省科协

1.组建*未成年人科普网站,开展网络科普教育活动。

2.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3.组织好每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

4.组织好两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

(四)、省科技厅

1.协助省科协组建*未成年人科普网站,开展网络科普教育活动

2.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向广大青少年宣传普及科普技知识。

3.配合省科协进一步建设好省科技馆,配合省科协指导各市建立市级科技馆或科技活动中心。

(五)省委宣传部

1.协调省级新闻媒体,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传播科学发展史和科学知识。

2.组织发掘、宣传科普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

3.面向农村,资助农村建设村级图书馆,赠送科普书籍和光盘。

4.组织青少年科技巡回讲座。

(六)省劳动保障厅

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七)省广电局

1.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大力宣传科学技术的成就,报道学校的科普特色,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

2.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报道各地的科普活动,拍摄优秀的科普节目。

(八)省妇联

1.大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言传身教,破除迷信,阻止迷信活动。

2.开展“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创建活动”,提高父母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3.发挥妇女儿童中心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九)省社科联

1.积极支持进行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课题研究、立项和指导工作。

2.研究和调查当前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状况,提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建议。

3.调查社会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的支持系统,提出完善支持系统的建议。

五、有关要求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为使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提出以下要求:

1.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统筹安排各项活动。各部门要经常沟通工作进展情况,相互之间积极配合,协调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篇9

1.前言

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前,应明确其关键要素,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以及科学行为与习惯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的核心是科学精神,而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为践行科技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行为与习惯是活动的外在标志,从而形成综合性的整体目标,贯穿与科技教育活动始终。选择汽车模型(车模)作为科技教育活动的载体,即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又满足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要素要求,是创新教育活动的最佳方案之一。青少年对枯燥的科技内容易产生学习疲劳,但车模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兴奋度,因此以车模作为科技教育活动的载体,用来开发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会更加便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汽车模型(车模)是什么

车模与真正的车辆有相同的外貌形状,但车模的大小为真正车辆的等比例缩小版,一般是真正车辆的八分之一左右。车模虽然小,却五脏俱全,其内外布局与结构与真正的车辆基本相同,动力传动系统、操纵和转向机构、几何悬挂装置、变速器齿轮箱、刹车系统等等,一应俱全。作为核心元件,动力系统按照动力种类可分为电动机和内燃机,这与真正的车辆也完全相同。青少年创新性教育的车模比赛通常以静态和遥控形式为主。静态车模比赛,顾名思义就是将各参赛选手制作的车模摆放在一起,评比最精良的制作工艺、最优美的造型、最惟妙惟肖的手工等;动态车模比赛就是在静态比赛的基础上,为车模安装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在某种长度和形状的赛道上,比赛车的速度和控制技巧。由于动态车模比赛,要求车模配备动力单元,而且还需要比较规范的场地,因此成本较高,在青少年创新教育中执行起来的难度相应大一些,需要学校或教育机构也进行相应的场地建设等投入。

3.车模创新教育中的知识与技能

3.1科学技术能力的培养。青少年车模创新教育活动中,应时刻注意渗透着车辆工程和现代遥感技术的知识,能够促使青少年在娱乐中学习,在竞赛中成长,建立踏实的科学技术基础。青少年处于争强好胜欲望较强的阶段,在车模创新教育和竞赛中,都想要争得第一,教师在传授车模制作技巧以及如何提高车模速度时,正好将车辆工程的科技知识渗透其中,青少年时期也是对新知识接受最快的时期,因而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在为车模配置动力单元时,教师能够为青少年讲解内燃机或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如何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提高其转速;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维护以提高动力单元的寿命;如何通过控制动力输出的大小来获得合理的车模入弯和出弯速度;动力单元如何影响车模的质心转移等等。在车模创新教育中,还可以用举一反三的方式来传授知识,比如在制作车模的外形时,教师能够通过车模的外形制作类推到飞机的机翼外形,因为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基础原理是相通的,车模是如何获得下压力的,反过来就是机翼如何获得起飞时的升力的。因此,车模创新教育中,教师需要过整个过程进行深刻思考,自然地将科学技术知识渗透到兴趣和创新教育中去,对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起着重要作用。

3.2团队配合能力的培养。车模创新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团队配合意识和能力。车模本身为一项复杂工程,车模的制作、试验、首航和操控无法由个体完成,需要青少年兴趣小组的团队配合完成。教师在辅导青少年创新教育中,可以基于项目制来引导青少年对项目的管理、协调能力,对进度和成本的掌控能力,对产品质量检验的能力等。例如,在创新教育中,筹建兴趣车模创作兴趣小组,基于青少年参与者的兴趣和能力,大家各自分担不同的角色,并且由其中的一名青少年进行统筹管理。各位参与者各自承担自己的制作责任分头行事,但同时又相互沟通相互搭建成有机整体。擅长美学与绘画的参与者可以负责车模的外形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能够着手车模框架的搭建,细心的同学可以协调项目的进度、成本和目标等等。通过车模创新教育,在青少年时期培养起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这也是中国未来对人才基础能力的要求之一。

3.3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车模创新教育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的传统以物质教育中,更多地是进行书面的理论教育,忽略了青少年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性。而车模创新教育恰能够通过制作、操控和解决问题为青少年提供动手能力训练,全面提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更让其意识到,真正的知识源于实际的生活,激发他们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兴趣,真真正正起到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作用。

车模制作过程中,教师起着对青少年引导的作用,讲解制作车模的方法和基本原理,而关键的设计过程、制作过程和试验过程都应让青少年自己去思考、探索和完成。比如,什么样的悬挂几何角度可以帮助车模获得更好的抓地力并在颠簸的路面上提供缓冲;什么样的车模外形能够更好地降低风阻,并为车模提供更多的空气动力下压力。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设计出新型的结构,此时教师应该由实际情况出发,为青少年讲解新结构的可行性。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培养青少年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又一要点。在设计和制造车模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参与者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些是设计问题、有些是制造问题、又有些是时间问题等等。此时,教师应引导青少年去勇敢面对各自遇到的问题,让其自行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车模创新教育中提高青少年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4.车模创新教育对教学者的要求

4.1教师首先应与时俱进。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为了更好地开展青少年创新科技教育,教师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态度和知识方面都要与时俱进。由于车模也是新兴的教具,许多教师也是边学边教,但教师应先自己操作,查阅资料,学习汽车原理,实际进行操控等,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与素养,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在必要时,还可以聘请组织外的专家进行相关教学与指导。

4.2注意以点带面,形成浓郁气氛。开展车模创新科技教育时,由于车模零件的设计与制作都离不开相关的原材料与器材,而这些原材料和器材都需要学生自行购买或教学组织进行购买,所以在开展初期,青少年参与者及家长们可能会比较犹豫。这就需要我们教学机构或组织能够从教育部门申请基金,并加强宣传,一方面让青少年了解创新科技教育的好处,另一方面,从经费上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随着青少年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渐渐取得成绩后,就容易打开局面,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加到创新科技教育活动中来。

4.3创新教学活动的层次性。层次性原则要根据青少年参与者的个体差异,将要掌握的科技内容合理地分割成不同的难度和层次,并同时配有不同层次的车模教学素材,让基础不同的青少年都能够广泛地保持住兴趣,积极地动手操作、深入探索,有效地促使青少年参与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创新教学活动内容还应注意循序渐进,持续引发青少年的求知欲。

5.做好青少年创新科技教学活动的评价与总结

在青少年创新科技教学活动中,建立并健全评估制度也是提高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开展青少年科技教学评价方案研究,建立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评价指标和素质标准,明确其考评方法与表述方式,形成公平的群体评价方案;开展少年宫科技教育水平的评价系统与研究机制,开发更加科学的、实用的、便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便于在整个少年宫范围开展车模创新科技教育活动;探索构建以青少年宫为主题,各级学为推动,社会力量与家长支持为联合动力的机制,共同推进青少年车模科技教育活动及其评价研究。

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篇10

摘要随着竞技体育发展不断深入,其竞争激烈程度也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体育竞争的关键是后备人才的培养,后备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本文主要探讨了加强青少年的管理工作,为体育事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关键字青少年体育竞技管理工作后备人才

一、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必要性

依照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19岁的人口数量为2.6亿,人口基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这样充分展现出我国人口结构的重大改变和调整。作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讲,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其一,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二,有利于促进广大青少年运动员自我素质的提升,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设备陈旧

要想做好青少年的管理工作,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体育后备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设备、聘请高水平教练、整合场馆等,但是现如今的青少年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既不利于青少年的训练发展,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对青少年和学校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同时由于资金的短缺,学校不能够聘请高水平的教练和教师,进而使得青少年的训练不够标准和系统。

(二)实际的体育训练素质偏低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其训练的素质偏低,阻碍了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训练素质偏低表现在:1.体育训练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受到锦标至上,功利主义的影响,很多的学校都是按照传统的体育训练方法对青少年进行训练的,没有根据每个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训练方案,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2.教学观念的落后。在学校的体育训练中,教练仍然在用最后的体育成绩来衡量一个青少年的发展情况,这种片面的做法对青少年来说极其的不公平。“拔苗助长”这种功利性的教学观念,只会埋没更多的体育人才。

(三)运行机制不顺畅,科研跟不上

多数体育学校疏忽学生文化课学习,毕业后就业或升学压力很大,文化缺失技能单一,所以一些优秀青少年运动员以及家长不愿意从事专业训练,出现体育市场人才匮乏现象。由于资金缺乏科研力量跟不上,还停留在教练凭感觉选拔运动员,同时缺乏对苗子运动员的跟踪研究,青少年各项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都有各自发展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对应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相对迅猛,错过了这些相应的敏感期,则所对应的的身体素质发展将艰难达到理想水平。

三、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的策略

(一)加强资金投入,更新体育设备,增强训练安全性

在青少年的体育训练上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资金单纯由国家承担显然是不可行的,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由高校或俱乐部参与进入市场竞争,人们对于自己孩子的体育投资也越来越多,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多元化特点,将社会体育组织联合起来从而实现青少年从训练到比赛有充分经费保障。适时的更新场馆及体育设施,保障青少年体育训练质量和安全。

(二)现专业体育教师的培养

教练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重视后备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水平。针对于当前青少年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要关注以下内容:其一,注重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工作的开展,以完善的持证上岗制度来约束和管理,保证青少年体育教师资质能够从源头上得以控制;其二,高度重视教练员人才的培养,,为他们提供进修培训机会,鼓励教练员提高学历和科研水平,提高科学训练能力;其三,改变当前体校教育功利性的做法,倡导在人文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做好权衡,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

(三)树立新的管理理念,科学选拔运动员

完善运动员文化学习保障,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和社会福利与优抚等社会保障,使运动员无后顾之忧的投入训练,让家长和社会都支持青少年业余训练。使得青少年体育发展走上良性循环。应社会市场的需要,在青少年训练时期以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将学校和体育两种资源更好地整合在一块,从而培养大批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和高超体育竞技水平的后备人才。根据青少年和项目不同特点,制定科学选材指标,选拔有天赋的运动员。对选的“苗子”运动员,建立运动员技术档案,科研人员参与,指导科学系统化训练。

(四)提高运动员自身素质

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成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主要任务,使他们认识到加强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针对他们的兴趣,学习需求学习态度文化水平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完善考核监督机制,这需要领导、教师教练员通力合作,对课程管理和日常学习时间安排进行监督,设立奖学金,鼓励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

四、结语

不论从奥林匹克精神到现代西方体育思想,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届政府体育发展方针,无不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我们要善于总结历史发展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切实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

天津市体育局科研课题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