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0:15

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37-01

网络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有利契机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网络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不利因素,分析网络带来的挑战,克服其不利影响,结合网络带来的优势,双管齐下,更好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显得很有必要。那么当前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到底面临哪些挑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干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为他们研究和学习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持。值得指出的是,网络包含各类信息,因而造成了大学生接受的信息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比如一些谬论,假冒信息以及一些色情信息会严重影响网络的良好环境,给网络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经过精心包装的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和政治理念,更是模糊了他们的视线,对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传统道德、民族精神形成冲击或潜移默化的侵蚀和消磨,使大学生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信仰。随着网络的跨越性,西方敌对势力正企图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通过网络向我国传播,阴谋用其意识形态来影响熏陶大学生,让大学生成为敌对势力颠覆国家的得力助手。信息力量已成为未来国家与国家直接竞争和斗争的有力武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经历缺乏,思想发展处于活跃时期,很容易接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相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自身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一旦不健康的信息侵蚀,就极易丧失自身的道德意识以及自己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而极大地干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在网络环境下,怎样让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能够正确选择、吸收和辨别信息,防范一切敌对思想的侵蚀,提高其自身的政治素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网络信息的心理依赖淡化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近年来,网络在中国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了第二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网络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一些问题,这也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其中,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处于高校当中的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触网络,在网民当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天之骄子,思想比较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因而网络是他们最喜欢的休闲娱乐工具。他们利用网络可以进行一系列的休闲活动,比如和别人进行网上聊天,网上打游戏,还可以利用网络看新闻、看资料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大学生心理出现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问题:沉迷和依赖网络,把网络当作自己消磨时光的工具。沉迷于网络会造成大学生思维变得迟钝,意志消沉以及不自信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笔者认为,网络以其特有的特点和强大功能受到大学生的喜爱,那是必然的现象。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网络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直接淡化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产生兴趣,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

三、网络教学阵地建设亟需加强

目前,高校都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平台和载体。但这些网站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能让学生感兴趣去点击,内容陈旧,更新速度不快等等。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大小最有效的标准还是用网站的点击率来衡量,如果只是简单在网上注册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而不精心去设计和维护,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建设只是流于形式而已。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网站存在内容不丰富、语言不生动、形式不鲜活以及更新速度不快等问题。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与从事、维护网络的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关系,也反映了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的建设亟需加强,没有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网站建设缺乏人才和物质支持。此外,网站的日常维护管理工具缺乏规范,经费缺乏,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内容地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大大减弱了。

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篇2

论文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是紧密相连的。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能力是掌握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谈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查,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注重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学能力是指个体对相当明确的目标进行学习,并达到所学目标的主观条件。具体的说,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理解其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地从各方面获取知识,有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能力。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自学能力的条件,他们在学习上的兴趣性、积极性、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注意力、思维、概括、理解、分析、记忆等心理机能进一步发展,开始能领悟各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他们为探究新知识已经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是需要,又有可能。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www.133229.Com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就学科而言,学生一般对理科颇感兴趣,对文科文史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利用兴趣的迁移性特点,从旁的学科入手,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思想政治课中来,并在此过程中揭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

学生对数学很有兴趣,于是可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第一册(哲学常识)前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数和形这些抽象概念的来源,使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数”还是“形”都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数学这门极其抽象的研究量的科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实践,而这种认识观点就是哲学中唯物主义,数学中的每一个原理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哲学道理。学生对物理也有兴趣,我们可以用牛顿研究“第一推动力”的悲剧,说明正确的哲学理论在科学世界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对于这样的教学,学生们觉得很新鲜,不枯燥,有收获。

学生需要是多方面的,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应该是升学、就业、成才。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有助于升学、就业、成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的意义。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明白,学好《思想政治》课,就能使自己拥有了“哲学(智慧)头脑’丫‘经济头脑”和“政治头脑”,这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与《思想政治》课有关,从而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变成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感来深化和提升这种需要,这样学习就有了真正可行的动力。

二、加强指导是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培养和提高能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1、坚持平时训练,掌握自学的一般要求

阅读能力是自学的首要能力,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要适量的安排阅读并进行一般指导。首先,“读书要用笔”。阅读时用笔在书上作各种帮助记忆和理解的符号,动笔在书上作旁批、眉批,动笔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其次,“读书用多问”。学问即学又问。注意表扬提问题的学生,并将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交大家讨论。再次,“读书要多思”。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惘”。要求学生动笔,实质要求学生动脑。动笔则不能不思。不思则无问,也无法问,思考得深才能有价值的问题。

2、认真组织课内和课外阅读,精心设计课堂讨论和讲授

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实施

在传统教育模式和观念的指导下,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大纲、教参的要求把经典原理讲给学生听、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在教材上画重点,课后背所记重点、笔记。长期以往教师越教越乏味、学生越学越没劲,形成思想政治课难教,思想政治课难学,思想政治课谁都可教的局面,最终是学生怨教师不会教,教师怨学生不愿学的声音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取消思想政治课的呐喊。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有“全体性”特征,教师必须树立“全体性”教育观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政治课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听讲、记笔记、背笔记的被动学生局面,而应放手发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发现新问题,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总结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本课中的原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归纳自己学习本课、节及框题的方法体会,评判教师的教学等方式都是可以在课堂教学运用的。特别是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形式多样化(有宋体、楷体、黑体等字体形式,有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忆一忆、试一试等形式的思考题,有漫画、现实生活的实例等素质,有归纳和演绎的论证方法),既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又是学生思考、讨论及辩论的需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容量

有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多,课堂容量就大;有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少,学生练得多(即精讲多练),课堂容量适当。其实我们应坚持客观的衡量课堂容量的标准。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的重点与现实生活中的重点、热点与焦点结合起来,运用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透彻、准确的分析,能够在传授知识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引导,让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技巧同时进行适量信息的传播,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的气氛,引导学生发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等,这都是适量的课堂容量,而并非单从时间的分配来衡量。

三、探索恰当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篇4

一、学生在听记和使用政治学习笔记上存在的误区分析

通过观察和与部分学生沟通交流,本人发现,高中学生在记录和使用学习笔记方面主要存在如下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把课堂学习笔记搞成了教学实录。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少同学试图把老师讲的所有内容都记录下来,一节课下来,乱七八糟多达四五页纸张。殊不知,一味忙于记笔记,就会使自己失去思考和参与的机会,不能处理好听、看、记和思的关系,时间一长,反而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走向肤浅,也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形成了恶性循环。

误区之二:认为课堂上记笔记就是浪费时间。一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无论讲授什么内容,在教材、学生学习用书、学案等资料中基本上都能找到,根本没有必要做笔记,因此,课堂上记笔记就等于是浪费时间,甚至还会影响听课效率。这些学生没有认识到课堂笔记的重要作用。

误区之三:笔记本成了过期报纸,过后基本不用。

有的同学课堂笔记为了记而记,记后很少翻阅,根本没有发挥出课堂笔记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提高的作用。笔记本好比过期的报纸,时间一长就弃于一旁。这实际上是不会学习的表现,一是可能根本做不出高质量的学习笔记,二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注意到学生记笔记这一形式,更应注重学生如何记笔记和使用笔记这一实质。针对这些误区,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怎样记笔记和用好笔记进行了探索和指导,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指导学生做好用好政治学习笔记的四点策略

(一)指导学生认识到记笔记的重要性,从不记到记,做一个主动学习的人

对那些还没有养成记笔记习惯的学生,要做好思想工作。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记笔记是学习的一种重复和延续,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记笔记活动本身就可以引起学习中的积极活动,有利于组织记忆和知识迁移。与单纯的听讲比较,记笔记可以提高注意力,进而使学习者更加精细地思维。同时,在复习笔记时,可以唤起对讲课内容的再认,巩固所学内容,帮助理解知识。所以,我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认真复习笔记。让他们多看看同学中的优秀笔记,既以榜样激励自己,又从中学习记笔记的技巧方法。

(二)指导学生从全记到巧记,变教学实录为精华实录

一般来讲,在政治课堂上,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和思考,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并简明扼要地把教师讲的思路记下来,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或略记。同时,要记下自己的疑问或闪光的思想。例如老师分析如何组织答案时,应主要记分析思路、关键性的答案要点以及一些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对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知识网络”的梳理,要记政治各题型的解题策略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等,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律。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过期“报纸”为“读者之友”

事实上,许多学习优胜者的经验之一就是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个人的“学习档案”和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因为,好的笔记是课本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合理利用笔记可以节省时间,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当然,还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建立有个性的学习资料体系。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不断扩大成果,就能克服“盲点”,走出“误区”,到了紧张的综合复习阶段,就会显得轻松、有序,还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四)指导学生笔记一定预留空白,逢补即记,做一个善于积累的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复习教学教学策略

鉴于复习活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有必要且必须探索、总结出符合学生主观实际的有效复习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在切实提高学生高中思想政治复习效率及质量的同时,为帮助他们获取优异的高考成绩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工作。

一、引导学生学会对知识点进行精简,构建主要的知识结构脉络

高中思想政治涉及经济、哲学、政治等几大模块的众多内容,知识点烦琐而琐碎,学生若是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式的记忆,那么不仅严重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强行记忆下来的内容还会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混淆甚至遗忘,记忆效果差强人意。

对此,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当教会学生一种将众多教材知识点先概括化、后具体化的一种良好记忆、复习方法,这其中就运用到思维导图记忆方式的合理运用。

如,在复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章节的相关知识点时,笔者首先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书写在黑板中央,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回忆人民怎样当家做主、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的产生、权利、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内容及优越性等细节性的内容一一添加于其上,最终呈现出的思维导图如下所示:

这样众多烦琐的知识点就从教材详细的解释中一一脱离出来,并以关键词这一最精简化的形式出现,学生只要将上述思维导图中的主干关键词及主要脉络进行记忆,就能在有效引申、扩散的基础上回忆具体的理论知识点,大有以主要章节脉络为“红绳”有效串起众多详细知识点的良好效果。这表明,教会学生对“思维导图”学习策略的科学利用,有利于实现对教材知识点的深刻把握,构建主要的知识结构脉络,同时,更有利于切实优化、加深其记忆、复习效果,达到一举多得的良好复习效果。

二、抓住时政热点话题,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同日常生活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不同于其他学科,高考试题具有强烈的时政性特征,这一特征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体现得越来越突出。

对此,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总结国内外社会生活中的时政热点话题,更要以这些时政材料为载体,深入思考其中所蕴含的具体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理论知识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如何找到社会时政话题同教材内容的结合点,才能以该结合点为依据,展开对社会时政话题的深刻研究、分析与探讨。

除了上面谈到的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积累社会时政热点话题外,教师还应当教会学生尝试以时政新闻为话题,自主进行思想政治学科的“命题”。在自主命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其自主命题的兴趣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诱发与调动;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能设身处地地思考“假如我是高考命题者,我会利用这一时政新闻考察哪一知识点”,这使得他们得以对时政话题形成充分的了解与掌握,运用所学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与思考,也得以对高考时政命题方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教会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在高考中,学生分分钟的答题时间都格外珍贵,他们的审题速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最终高考试卷完成情况,更将对高考成绩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决定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在平时的复习活动中教会学生快速、正确浏览试题关键信息的方法,并给予其充足的实践运用机会,如此方能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促使学生的审题能力、解答能力得到显著的进步与发展。

如,针对“选择题”这一题型,笔者就特意教给学生如下解题技巧:(1)将那些与题干要求无关的题肢排除掉;(2)将那些虽与题干相符但表述有错误的题肢排除掉;(3)选出那些既符合题干要求,表达又正确的题肢,确定最终的选择题答案。具体落实到练习习题之中体现如下:

例题2015年全国卷第21题:

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摇?摇B.①④?摇?摇C.②③?摇?摇D.②④

具体解题步骤如下:(1)题目要求为“哲学”,初读四个选项,都与哲学有关,因此直接跳转到第2步骤;(2)将那些虽与题干相符但表述有错误的题肢排除掉:人的意识会影响实践活动,却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排除①;意识会对实践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表明意识会影响到实践活动的性质,因此,排除④;(3)重读选项②③,确定最终选择项C。

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复习课堂,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致力于实现的重要教学目标,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为优化高中思想政治复习教学模式、显著提高学生的复习学习质量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若能如此,则实属笔者之大幸。

参考文献:

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篇6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探索

现在学生普遍感觉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上听的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兴趣。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学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经验,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将教学思想端正,要把新课程理念贯彻课堂,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大胆进行课堂改革,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思想政治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多年以来,笔者通过积极的思考,并将思考的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事实证明,笔者的想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的,端正教学思想

现代教育是以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为教学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在首位。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方向,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打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根本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较高的思想品质素养,那么教师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改革。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工作是以教为主导地位,学为主题的教与学的统一。教是为了学,但是学必须依附于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要想学好,并且好学,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习的动机,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是要特别注重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学,调动和发挥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的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创设情景,以此来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三、借助多媒体,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心理活动是从认识与情感活动的统一体,那么也只有将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就成为了一种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的载体。要使心理品质教育更吸引学生,融心理品质与思想品质教育为一体,就必须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环境。所以要做到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以现代教育素养为要求,熟练的将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思想政治的教学当中,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质的提升。这也将是现在素质教育下,思想政治教学最有力的载体。

四、优化教学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内容

在平时教学中,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应以学生的自学、主动为重点。特别是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性。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还须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若恰当地联系实际,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但是在完善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主次分明,杜绝‘题海战术’”。在讲评错题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讲述,引导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举一反三。同时让每位学生都自备一个笔记本作为“错题集”,对于容易出错的和不易理解的地方单独记录下来,平时多复习多记忆,加深印象。

五、注重方法指导,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讲课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认识活动得主体,因此,方法指导是很重要的。方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学生的课前自我学习方法来说,首先就是预习。在预习上要给学生一个预习的大方向,使学生依据提纲来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逐字逐句的来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段落、主要词语,慢慢要学生适应这种预习的方法;其次就是要学生做好自我学习的笔记,将文章的重点难点,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归纳,立一个知识体系,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做”。要以学生的“多思”为主要的引导线索,已“多说”为方法,建立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有效方法;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做到掌握。进而要求学生“多做”。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六、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篇7

(2021年3月)

城关镇群兴村党支部委员***

此次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党的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市委十届十次会议全会精神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根据要求现将我个人有关情况对照检查如下题,认真端正态度认清自己查摆自己的心态,根据要求现将我个人有关情况对照检查如下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之处

(1)、理想信念和政治纪律及政治规矩方面。

遵纪守法情况、党的政治纪律情况,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能做到依法做事、依法做人、遵纪守法、遵守村规民约,没有参与任何违法乱纪和反动组织活动,没有大操大办酒席,没有借办酒敛财。政治立场同上级党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平时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心里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2)、作风方面、担当方面

虽然村党组织时常组织学习,但是内容多,时间紧张学习过程之中不够深入缺乏自主思考,只停留在自面理解,工作之外不主动学习,导致自己政治理了解不够比如:在这次学习内容时上课不认真,学完笔记本一关就不管了,不总结学习成果课后无事已不知自主学习,工作之中不够及时为书记、主任出谋划策,自我要求不严,行为散漫,说话不分场合,上下班制度个人遵守不严,与他人容易产生盲目攀比。

(3)、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方面。

工作之中有时偷懒的情况,没有积极参与和组织党员学习的工作中来,有时没有及时的了解到自己所在党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党员的困难,工作中有时没积极配合村支两委的工作。

二、原因剖析

(1)、在政治方面

自己思想觉悟不够,认识不足造成自己政治素养不高,平时学习过程中不认真学习后不整理笔记。

(2)、执行纪律方面

思想上松懈造成在工作中不按时上下班制度,平时没有做工作笔记的习惯有时造成工作轻重缓急分不清和忘事的情况。

(3)、发挥作用方面

对群众的需求认识不高,不认真去思考和了解群众真的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从而去解决问题,真正的发挥自己村干部的作用。

三、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主动配合好书记,主任的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篇8

关键词:宋荦《筠廊偶笔》《二笔》成书版本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河南商丘人。宋荦一生阅历丰富,才华卓越,学识渊博,著述丰厚,取得了相当高的文学成就。其《筠廊偶笔》和《二笔》是最具代表性的笔记散文著作。

宋荦在清初创作的《筠廊偶笔》以及其晚年所作的《筠廊二笔》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部极其重要的笔记散文著作,这两部书记载保存了不少民俗掌故、诗歌理论、考据辩证、书画鉴赏等诸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文学史价值。后世对这部笔记的评价极高,在流传过程中亦产生了诸多版本。

一、“筠廊”笔记的创作

“筠廊”笔记的成书,必然有其社会文化背景和作者自身背景。明确这些背景因素,对我们深入认知《筠廊偶笔》和《二笔》有着重要作用。

1.社会文化背景

宋荦处于一个动荡而又充满生机的时代。“筠廊”笔记创作于清康熙王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女真族)统治的封建王朝。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从表面上看,这是两个封建王朝的更替,与先前任何一次改朝换代没有什么区别;但本质上却暴露了两种思想、两种文化的尖锐矛盾。

清王朝是以满族亲贵为核心的满汉地主阶级的联合。它一方面采取种种军事和政治措施,镇压汉族及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利用汉族的儒学、藏族、蒙古族的喇嘛教,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加强控制,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朝竭力吸取并利用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以服从于自己的统治需要。尽管如此,深受中国儒家正统文化影响的士大夫们潜意识中“华夷有别”的思想,使他们仍然无法容忍作为“蛮夷之族”的满族人成为博大中原的政权统治者。于是,大多数文人士大夫下定了不与新王朝妥协的决心。他们或投入到抗清队伍中,对清廷顽强抵抗;或甘愿隐匿,终身不仕,不同清廷合作;或“以身殉国”、杀身成仁,用这种极端方式表明对明朝的忠贞不贰和对清廷的强烈反抗;等等。所以“满洲人虽仅用四十日工夫便奠定北京,却须用四十年工夫才得有全中国。”[1]清政府“觉得用武力制服那降将悍卒没有多大困难,最难缠的是一班‘读书人’,——尤其是少数有学问的学者。因为他们是民众的指导人,统治前途暗礁,都在他们身上。”[2]因此,清朝统治者改变了先前的统治政策,在建国初就对广大知识分子实施高压政策,“编织严密的文网,大兴文字狱”,以达到“消除异端,钳制思想”的目的。这样的社会背景对宋荦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文字狱事件的白色恐怖氛围之下,知识分子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倡导的“经世致用”之学逐渐失去其存在的土壤,许多文人受到迫害,为了避免灾祸,他们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故纸堆里,“宁可关起门来钻牛角尖”。因此,考据学派风靡清初,史学成就相当显著。“冥心追古,脱离现实,淹没于烦琐考证之中”[3]的乾嘉学派风靡一时。乾嘉学者们埋头于经史典籍的整理与考证之中,“脱离社会现实,不敢触及时事政治问题”。这种学风“对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创作产生消极影响。这便是清记小说志怪多、志人少,杂名物考证多、记现实政事少的原因所在。有的作家明言:‘谈虚无胜于言时事’。”[4]这种文学创作观对宋荦的“筠廊”笔记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作者背景

宋荦《漫堂年谱》记载,他从小跟随父亲宦游各地,喜好搜集奇闻轶事。后出任黄州通判,虚心求学,与四方文人、贤士大夫相交往,日肆游江湖山谷之间,增长了不少见识,这些经历都成为他日后撰写“筠廊”笔记的素材。

宋荦的祖先宋氏家族是河南商丘的世家大族,据宋荦自撰《漫堂年谱》:“宋氏微子之苗裔,世居于宋今河南归德府商丘县也。”其家庭明清时代为当地巨姓望族,其曾、祖辈多人在明代位至高官。族曾祖父宋勳历官至吏部尚书,祖父宋沾官山东福山知县,叔祖宋治官至刑部郎中,父宋权崇祯末年为顺天巡抚。明清易代之际的战乱却给这个世家大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宋荦父权《文康公年谱》记载:“春三月,寇李自成破宋。先文康负母丁太夫人避寇渡河,寓于曹。长子焞亡。”《西陂类稿》卷二十六《记壬午脱难始末》:“明末,李寇披猖中州,大河以南无乐土……予时年九岁,随乳母仓皇走匿民舍三日。”[5]宋荦九岁时就经历了战乱带来的家破人亡,虽然最后得以幸存,可这残酷的现实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家族的影响,童年的遭遇,加上文网的严酷,使他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这种思想性格必然会影响到他的笔记创作。“筠廊”笔记虽然内容驳杂,但绝少论及时事,而多为历史掌故、考辨名物等。采用这些题材的写作与清初文网的严密和作者的谨慎有着很大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篇9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和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就要制定一个好的计划。有了计划,就会按部就班地学习,合理地安排时间,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

2.课前预习,课后要及时复习和巩固。

学生必须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听课,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长期坚持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易记易忘,因此要及时复习,只有这样,学过的东西才不会遗忘。

3.勤做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特别是思想政治课,其概念多,不易记,复杂繁琐,这些特点决定了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更需要勤做笔记。记笔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是一个复习的过程,并且在课堂上把重点、难点记下来也能方便课后复习和巩固。

二、教师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节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写好教案,教师讲课才能胸有成竹。为了备好每一节课,我一般都是在通览全书的基础上,从每一节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握它在全书中的地位,找出本节内容的目标、重点、难点,组织材料,确定教学步骤。课堂上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与表情,以及学生练习反馈回来的信息证明,只要教师事先备好了课,学生就满意,教学就成功。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认真、仔细、全身心地投入,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

三、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

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我认为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意识。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三个方面”,掌握时代的脉搏,用新的成果、新的事实检验书本知识。平时,坚持看书阅读,上网查新闻,及时了解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一旦有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就把它摘抄下来,运用到课堂上去。这样不仅能增强说服力,而且能使学生有新鲜感,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深厚的兴趣。

2.教学内容不仅要讲究深度,而且要讲究广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原理的一般阐述上,还要进入到更深的层次中,对得出结论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论证,以扩展和丰富其内涵。

3.课堂内容充实、实际,避免空洞的说教。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了避免空洞,教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原则。例如“怎样爱集体”这个问题,我联系学生所在的班集体实际,让他们自己谈谈如何为班集体出力,为班集体争荣誉,从而使他们知道怎样主动关心、爱护集体,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让班集体成为他们依恋的家。这样做,就避免了教学内容的空洞,让学生听了信服。

四、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平时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不仅在教学内容上下大功夫,而且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讨论法、身教法、启示法等教学方法。

讨论法,就是有准备地把问题提出来,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事实材料,运用有关原理,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讨论,自然得出某一正确的观点或结论。例如,在新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为什么还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让全班同学讨论,经过师生分析、讨论得出,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它是与社会发展同在的,无论什么时代,它都是人们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如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真正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真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一方面力求选择准确生动的例证,另一方面力求语言的生动有趣,注重在语言组织、表达情感、手势动作等方面下功夫。

大学生思想政治笔记篇10

在教学过程及练习过程上,笔者不太强调学生能否做出某道题,而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作出点评,给予表扬。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给出中间铺垫。通过这种教学,学生觉得学政治很轻松,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了,学好政治的信心大大增强。

在课堂上,教师的轻松、自信会感染学生,而抽象的问题简单化更会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信。

二、自主合作研讨,使学困生在互助中参与良性竞争。

班级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学生的集体力量,是学生之间能够互助、合作和良性竞争。教师要充分了解这种作用,根据本班班风和学生的特点来研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好班集体的力量来组织教学。政治教学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种班集体的力量,养成学生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小组之间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又良性竞争,就是一种很好的政治学习方式。在班级里,把班按四人或六人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在教学中,把问题分发到各个小组,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综合讨论,教师及时指导和集体点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从而达到互相提高的效果。

三、动手构建知识树,实现驾驭知识的目的。

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的问题都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将所给材料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这就需要学生把零零散散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以便于在整体中把握。这点对于学困生而言显得稍难,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笔者的做法是:培养勤动笔习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板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达到驾驭知识的目的。实践证明,学困生养成了动手做笔记的习惯,有利于他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后作业的准确率提高了许多,使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向“会学”的方向发展。

四、总结解题规律,消除畏难情绪。

政治课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不确定性、多元性,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观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述。这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它也有规律可循。在教会学生活读巧记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解决问题。

基于此,笔者在平时练习的时候,督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学生每天选做一道具有代表性的试题,注重归纳整理出适用的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思维创造力。做题时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要求学生审题要胆大心细,要从容镇定,把握关键词和主干句。

笔者同时要求学困生借鉴优生的成功经验:准备一个错题改正本和好题本。

每次考试,特别是大考,把做错的题目以及当时的错误解法抄在改正本上,再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这样一比较,所在科目的薄弱环节一目了然。抓住薄弱环节就抓住了复习重点,到考前着重针对错题本上的题目查缺补漏,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五、让学困生在作业设计和讲评中体验成功之悦。

考虑到学困生的认知差异,笔者在作业的布置上分两类:一是口头作业(每日时评),二是书面作业(课堂笔记)。对作业和考试采用学生互评和老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每日时评的具体做法是:一是进行课前5分钟时事评论;二是以月为单位借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时评作业;三是学期末作为校本教材进行时评结集。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由学生自己去收集评论的素材,问题由学生发现,并由学生自己去设置问题,并以宿舍为单位轮流进行课前的5分钟时事评论。“每日时评”活动是调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政治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评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让语文与政治学习有更多互为补充、交叉碰撞的机会,通过开展“每日时评”活动,除了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力和洞察力,一定程度上还改变了学生作文言之无物、言之少理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