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小学语文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1:45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篇1

关键词:朝鲜族;双语教育;延边地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朝鲜族平均学历等均超出我国平均学历水平。而朝鲜族的双语教育也是作为其他少数民族的榜样。但是最近由于朝鲜族人口的大量流失,对朝鲜族自治区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考虑到因社会的变化,朝鲜族社会双语教育环境也会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对延边地区朝鲜族双语教育现况进行研究。

一、朝鲜族双语教育机关

朝鲜族双语教育机构可分为朝鲜族学校和民族联合学校两种。朝鲜族学校是以朝鲜语为中心的教育机关,而民族联合学校是同时开设朝鲜族班和汉族班的学校。因此,联合学校一般是在朝鲜族人口少的乡镇及农村地区所存在的。据延边朝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统计,2011年的总共有43所,其中18所在城市地区,25所在农村。2015年延边地区总共有26所朝鲜族小学,其中15所在城市地区,8所在县镇地区,还有3所在农村地区。这和2011年延边地区朝鲜族学校相比,四年则减少了17所。并2011年民族联合小学总共有22所,其中1所在县镇地区,21所在农村地区。而2015年民族联合学校共计14所,其中2所在城市地区,5所在县镇地区,7所在农村地区。四年则减少了8所。初中和高中也出现同样的情况。综上所述,城市地区的学校数量变化不大,但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变化较大。其原因是上汉族学校的朝鲜族学生逐渐变多,而且流动到其他大城市或者海外的朝鲜族人口也呈上升趋势。

二、朝鲜族双语教育开设课时

我国朝鲜族的双语教育是指以朝鲜语和汉语为中心的双语教育。学校双语教育现况可以通过朝鲜语文和汉语文开设课时来了解。2003年延边地区朝鲜族学校朝鲜语问课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周各上5节课,四年级到六年级各上4节课,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周各上3节课。而2015年朝鲜族学校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各上7节课,三年级每周上6节课,四五六年级每周各上5节课,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周各上4节课。朝鲜族学校汉语文课2003年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周各上6节课,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周各上5节课,2015年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各上7节课,小学三年级到初三每周各上5节课。

如上所述,朝鲜语文的课时有所增多,而汉语文课时则在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每周各增加一节课,但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周减少一节课。从此能看得出延边自治州在小学教育上则比较注重民族教育。小学开设朝鲜语文要比汉语文每周多了一节课,但初中的汉语文要比朝鲜语文每周多了三节课。这样的课程安排是比较合理的。正因为这样的课程设置,朝鲜族双语教育才能有现在的成果。但是,这和加拿大早期沉浸式教育模式还是有所区别的。

加拿大是最先开始实施双语教育政策的国家,其得到成功的案例得教育模式为早期沉浸式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是从幼儿阶段到高中阶段实施的早期双语教育模式。首先幼儿阶段分四岁和五岁教育。其针对四岁幼儿用第一语言来授课,而针对五岁幼儿老师用第二语言授课,但学生可用第一语言来回答。在小学一二年级全部用第二语言授课,小学三四年级70%的课用第一语言,30%的课程用第二语言进行。而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50%的课程用第一语言授课,而50%用第二语言授课。高中阶段一年级到四年级所有的课程只用第二语言进行授课。这即是和我国朝鲜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开设模式的最大不同点。加拿大重视的不仅仅是两门语文课程,而在其他课程的授课语言上严格设置用。

三、朝鲜族双语教育语文教师

根据延边自治州教育局统计,2015年朝鲜族小学校语文教师共有368名,其中228名即62%为大学本科学历,而30%的教师为大专学历,还有8名是研究生学历。联合小学的情况是54%为大学本科学历,46%是大专学历。和2011年统计相比,教师人数虽有减少,但是学历有所提高。初中的情况,1475名朝鲜族初中语文教师中1450名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民族联合初中的情况,184名语文教师中183名持有教师资格证。高中的情况,796名语文教师中770名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并且初中教师的最低学历为大专,高中教师最低学历为本科。延边地区民族学校除了汉语文课以外的所有的课都是用朝鲜语讲课。这和加拿大早期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教师们的学历说明大部分教师都可以使用双语,延边州可以利用这些师资,参考加拿大双语教育模式适当地用汉语来进行授课。这将会对提高学生们的汉语水平有所帮助。

四、朝r族双语教育使用教材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篇2

摘要: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语言上,它具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特点。在语用功能方面,它除了能表示交际双方彼此的关系外,还可以表示礼貌、情感和策略;在实际使用中,它既具有规约性,又具有灵活性。因此,要恰当使用和正确理解英语的称呼语,必须对交际双方的关系,称呼人对称呼对象的态度,称呼时的语境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作为语言最重要的层面之一,称呼语是社会语言学以及语用层面极具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称呼语以及称呼系统,正确的使用称呼语就成为了et常交往以及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交际技能。

一、语用距离理论

交际双方不同称呼语的使用,是他们彼此间的语用距离进行推测,商洽,确认之后进行称呼选择的结果。

所谓语用距离(pragmaticdistance),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所感知和确认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密切程度。语用距离可分为初始语用距离(initialpragmaticdistance)和交际语用距离(ongoingpragmaticdistance)。”(王建华,2001:25—31)

初始语用距离是交际行为发出之前,交际双方所推测的语用距离。交际语用距离是指在推定了彼此间的初始语用距离的基础上,在交际过程中确认的语用距离。语用距离包括交际双方由于地位权势差别而产生的纵向语用距离,即“纵向的权势差别”,也包括由他们问交际亲密程度而产生的横向语用距离,即“横向的亲密程度”。语用距离的度量是与二者密切相关的。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与他们间的地位权势差别成正比,与双方的亲疏程度成反比,对双方语用距离的确认直接影响到称呼语及交际形式的使用。

二、礼貌原则理论

1.策略原则(tactmaxim),即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加对他人的益处。这一原则较为适用于当我们在向别人发出动作时。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首先,通过祈使句来看,提供(offer)比要求(request)要礼貌一些。其次,在表示请求时,不直接比直接要礼貌一些。

2.慷慨原则(generositymaxim),即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加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一原则较为适用于当我们自己要发出动作时。当发出提供性的动作时,直接比不直接礼貌,当发出请求时,不直接比直接礼貌。

3.称赞原则(praisemaxim),即尽量减小对听者的批评,尽量增加对听者的赞扬。这一原则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否定式称赞,就是说,不直接的批评别人反尔说好话,另外是夸大式称赞,一般出现在比较正式的场合。

4.谦虚原则(modestymaxim),即尽量减小对自己的赞扬,尽量增大对自己的贬低。同称赞原则一样,谦虚原则也分为否定式和夸大式。

5.同意原则(agreementmaxim),即尽量减小对听者的不同意,尽力增加对听者的赞同。

6.同情原则(sympathymaxim),即尽量多地表示积极的感情,尽量少地表示消极的感情。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祝贺,哀悔等场合(Leech,G.1983)。

顾日国结合Leech的理论,根据汉语的文化源与流提HJ了汉语文化中礼貌规范的四大特点:尊重、谦逊、态度热情、文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大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物时要“贬”,要“谦”;称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2)称呼准则: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称呼上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有教养”。(4)求同准则:就是注意与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保持相称,说话双方要力求和谐一致。(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缩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其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如在指代自己时。中国人常用“鄙人”、“晚生”、“在下”等;而指代他人时。则常用“您”、“贤弟”、“贵公子”等。称呼方式与礼貌有关,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也折射出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思想感情。如亲呢、喜爱、威胁、警告、讽刺、戏谑等。汉语的称呼一般需要说明彼此之间的关系:亲属、同事、师生:上下级之间要体现出职务、头衔。

三、违反语用距离和礼貌原则的称呼语的分析

称呼语是英语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恰当而礼貌的称呼是成功交际的钥匙。有时由于说话人违反了语用距离和礼貌原则,从而导致称呼语的运用出现失误。

通常,一路人匆匆拦下一辆的士,只会简短的说,“airpot,please.”如果说“mr.,wouldyouliketotakemetotheairpot,D1ease?”司机就会感到费解甚至怀疑说话者的动机,这么客气,是不是没带钱。

example1:

(。asenseonarestroomincontemporaryUS)

a:Linda,thiscoatisverybeautiful,isn’tit?

B:Yes,iagreewithyou.

.

a:whataboutthatoneiboughtlastmonthintheshop—

pingmall?

B:ibegyourpardon?在密友之间的谈话中,ibegyourpardon?会显得很不相宜,因为它太礼貌。像what这样简短随意的话语反而会更好些。

然而,有时对语用距离和礼貌原则的冲突是因为交际主体刻意所为,其传递的信息故意偏离受话人的希冀,从而导致洽商失败。

example2:

(。asenseonapublicstreetincontemporaryUS)

police:what’syourname?

poussaint:Dr.poussaint.i’maphysician.

police:what’syourifrstname.boy?

poussaint:avin.

在美国,医生的地位相当高,对他们应该使用相应尊重的称呼语,这也是黑人医生poussaint对他与警察间初始距离的确认和交际语用距离的希冀。所以,在被对方无礼盘问姓名时,他回答,“Dr.poussaint.i’maphysician.”通过提供头衔和姓,并强调自己是医生的方式以提醒对方修正自己的不当语用距离。然而,警察由于心存顽固的种族歧视思拒绝医生的语用距离洽商要求,继续我行我素,再次使呼小孩子,小青年和奴仆的“boy”一词来盘查他的名字,刻意不与交际双方进行语用距离洽商的言语行为,一般产生负面效应,在这里,达到了侮辱医生的目的。

四、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习英语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国英语教学不断改革,新教从着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语用能力的培养,教材的语逐渐成为地地道道的英语,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要充挥教材的优势,鼓励学生多讲多练,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能力。第二,加强文化导入,加大语用教学的分量。老师要依靠教材,还应该多参考其他的语言学系列的教材,反复在课堂上强调英汉之间的差异,加强语言文化教学最地道的英语传授给学生,把最生动有趣的课堂展示们。第三,培养学生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感情。学生只有语文化产生浓厚的感情才会积极的学习英语,进而产生效果。老师要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到“少批评,多表扬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声讲英语英语。第四,广泛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原语。引导学生听录音和阅读文学作品、杂志等。电影是了解国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和社会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网络视,广播也给现代外语教学提供了手段。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双教材融合;特色课程建设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w一直伴随其始终,在近几年兴起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更是重中之重,我校引进了北京景山教材,学生语文课进行双教材融合授课,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减轻学生双教材学习的负担,因此,我们把“群文阅读”教学,引入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在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还要各方面进行试验、调整,让“群文阅读”在我校小学语文双教材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

一、“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出现在语文教育中的新词语,“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的,“群文阅读”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集中阅读、学习,最后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探讨,达成共同认识的语文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总结。由于之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单篇文章教学为主,而“群文阅读”则是同一题材或同一类型文章的教学,课堂教学比较集中,也具有概括性[1]。

二、“群文阅读”课程建设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两大主题,信息的繁多与杂乱让人们在信息群里无法找到主要的信息线索,在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也要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2]。“群文阅读”课程的运用,有利于改变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少、费、差、慢”等问题,同时,它从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着手,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次改革。小学语文运用“群文阅读”课程教学,一方面,有利于突显学校的特色文化课程,提高校园整体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校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程建设的途径

“群文阅读”是在语文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着学校双教材授课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1、建立一支高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由于“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它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内容包含量非常大,需要教师有开阔的眼界、丰厚的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对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呈现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除了运用传统的单篇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与学生沟通、交流,采用自主阅读教学和指导阅读教学等多种教学法,增加教学经验,提升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2、加强教学内容建设:“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多文本”,即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选择组成一组文章进行研究,选择的文章之间主题相同,写作手法相近,文章表达相似,在教师和学生的讨论下,最终对同一题材的文章形成共识,获得概括性的总结,从而促进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同时,教师在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选择与学生贴近的话题进行准备教学题材,由于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在阅读大量文章后,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话题内涵,也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学校双教材“群文阅读”教学还在不断的尝试完善中,为了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知识储备量。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校全面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江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教师,2015,13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篇4

目前,在我国主要是汉语与英语为双语教学的两种语言。双语教学有别于外语教学,主要是以外语作为手段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我系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一方面,利用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传递卫生检验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世界最新医学进展,另一方面,提供英语学习的氛围,使得学生的英语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培养学生阅读和撰写英文论文的能力。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同世界各国专业人士在专业领域交流合作。

细菌学检验双语教学的实践

1确定授课对象

以2010级卫生检验专业本科班(人数:30人)作为授课对象。

2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细菌学检验还未出版双语教材,也没有相应的原版英文教材。因此,我们主要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张朝武编写的《细菌学检验》内容为线索,从Brooks主编的《medicalmicrobiology》、James主编的《microbiology》和Robert主编的《Laboratoryexercisesinmicrobiology》中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相一致的章节,结合目前细菌学检验新进展,将其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删减,难度适度,达到符合目前教学需要的目的。

3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课件中的内容以英文为主,重点名词给出中文对照。在讲授上采用以英文为主,汉语为辅。对授课过程中第一次出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专用名词、术语等采用英文教材中的原文与中文对照讲解说明。

4考核方式

考试中采用中英文双语命题,考试的英文题比例为20%左右。

细菌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思考和体会

1师资水平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

教师是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执行者。教师的英语水平直接决定着双语教学的质量。任课教师不仅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拥有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一些专家指出:“缺乏合格的双语师资一直是制约双语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培训是双语教学可持续开展并使双语教学质量逐渐提高的关键。目前,在我系参与细菌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授课教师均为拥有本专业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其中还有一些教师具有留学背景,英文表达能力较好。在课程安排初期,还邀请其他相关专业并对双语教学有一定经验的专家教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从与卫生检验有关部门聘请留学回国人员回校任教。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促进了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的发展,而且在教师间起到了相互带动作用。

2学生的英语水平及接纳双语教学的态度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

学生是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对象。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一般卫生检验专业招生人数相对较少,有利于开展小班授课。小班授课可以针对学生特点实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灵活多变,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来联系、交流和表达。在选择细菌学检验作为卫生检验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如下:第一,细菌学检验开设在第三年第一学期,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第二,学生经过公共英语课程和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对接受专业英语相对容易。第三,本校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在第一年第二学期接受过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因此具有相关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对一些细菌学专业的词汇并不陌生。

3合适的双语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必备条件

教材是体现双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一般而言,双语教学的教材主要是原版教材和自编教材。目前,细菌学检验还未出版正式的原版教材。根据我国高校“引进、整合、汉化、重版”的教材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和教学特点,主要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张朝武编写的《细菌学检验》内容为线索,从Brooks主编的《medicalmicrobiology》、James主编的《microbiology》和Robert主编的《Laboratoryexercisesinmicrobiology》中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相一致的章节,结合目前细菌学检验新进展,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简便英文讲义,并邀请同领域和英语专业的专家反复核准和审定,达到符合目前教学需要的目的。另外,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本校网络图书馆资源,通过阅读英文论文和资料,补充课堂教学。

4双语教学的课前准备是开展双语教学的特殊手段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前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英语教案及多媒体课件的准备。我系还反复备课和试讲,发现英语教案和课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不足。并且,这有助于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和英语表达,以达到更好的双语授课效果。教师除了自己准备教案以外,还将编写好的英文材料和相关英语资料以讲义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其中,列出本次课中需要掌握的专业词汇,用英文给出3~4个用于课堂讨论的相关思考题,引导学生预先熟悉学习内容,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减少授课中因为单词不熟悉而引起理解和交流的障碍。

5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双语教学不断推进的重要动力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篇5

关键词: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教材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5-0072-02

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国际国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外的跨国银行及其他跨国金融机构纷纷落户我国,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机构也在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国际标准为目标,培养熟悉金融领域国际惯例、规则、专业知识,适应国际竞争的专业人才。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国际金融领域中,英语成为越来越普遍使用的工作语言。国际金融主干课程作为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国际金融领域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一般是英语),能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切换,成为既懂国际金融知识又懂外语的复合性人才。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已陆续在一些专业开展了中英双语教学。笔者作为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就国际金融主干课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困难以及相应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一、国际金融主干课实行双语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学习国际金融领域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采用双语教学,直接将英美国家最新的教材引进我们的课堂,可使学生直接接触、学习和掌握国际上国际金融学科基本的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把握国际金融学科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新动向。原版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快,时代感强,知识传递更快、更直接。过去不少国外教材通过各种方式被引进国内,但由于一般都是通过合作出版的方式,教材经过漫长的引进翻译过程,出版周期较长,难以将国外最前沿的学科动态及时传递给学生。使用原版教材有利于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变化、最新的统计数据、系统的国外文献资料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教学者。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原版教材语言纯正、表述规范,引进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营造了一个英语语言的实际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英语水平。在双语教学环境中,通过反复持久的英语解说,使学生不断熟悉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和运用方式,再加上对专业知识本身的理解,学生就可以逐渐以双语形式掌握该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原版教材在使用上非常具有人性化,很注重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许多原版教材在内容体系的编排上除了使用主教材外,还有完整的教学辅助材料,如与之配套的习题集、学生手册,这些辅助材料的使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

3.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信息失真和概念混淆。一些对原版教材的翻译质量较差,不能将原教材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作为国际金融主干课之一的国际结算课程中有许多国际惯例,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niformCustomsandpracticeforDocumentaryCredits);托收统一规则(UniformRulesforCollection);跟单信用证项下银行间偿付统一规则(UniformRulesforBank-to-BankReimbursementsunderDocumentaryCredits);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internationalFactoringCustoms)等。使用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通行的国际惯例。

二、国际金融主干课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双语教学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双语教学对教与学双方的外语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必须在具有一定外语基础的学生中开展,尤其在选择教师时更要慎重,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相对于母语教材,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教师和学生都面临一些困难。

1.学生的困难。学生必须具备本专业前期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水平。教学实践表明即使是达到英语四级水平的本科生,阅读经济学原版教材的效率也远未达到其中文阅读的水平,表现为阅读速度慢,理解不到位等。学生群体英文水平参差不齐,若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学习中将注意力放在了每个英文单词的意思上,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教学重点,双语教学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传授专业知识的目的。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存在语言上的障碍,还存在专业术语理解的困难。课堂双语教学要考虑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安排要以教学效果为最终评价标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量力而行。盲目开展双语教学,学生接受不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其结果是专业和外语都没有学好。因此专业课双语教学的面不能铺得过大,开设的时间也不宜过早。国际金融主干课程双语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为宜。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两年的普通英语,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学习了两年专业基础课,这对于理解原版教材中的专业知识点大有裨益,从而使学生能够更顺利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为日后考研、求职或出国深造做好准备。

2.教师的困难。国际金融主干课程实施中英文双语教学,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国际金融专业知识及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必须是双合格教师。作为专业教师合格,专业要精深,必须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因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非母语只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国际金融专业课本身才是教学的核心所在。当然作为双语教学的教师,语言也必须合格,必须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外语水平,要能用外语表达专业知识,充分理解原版教材的内容,能熟练地与学生进行外语口语和书面交流。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师资不足问题,外语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往往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外语功底不深,尤其是口语水平不高。真正合格的双语教师十分匮乏,这也正是目前推广双语教学的“瓶颈”所在。

3.教材问题。所选教材的质量是影响双语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高校要进行双语教学,外文版的教材严重缺乏,原版教材选择面小,而且联系中国实际的针对性不强。加之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大多数学生难以承受。

三、对国际金融主干课双语教学的建议

1.课堂教学方式。要处理好母语与外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保证学生对国际金融主干课程学习内容的掌握。双语教学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是“英译汉”的授课形式,或异化为金融专业英语课的形式。国际金融主干课双语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重在理解,而不能重在翻译。课堂教学必须保证讲授专业知识为主,提高英语水平为辅的教学目标。如果大部分学生对英文专业内容不理解,一定要正确表述中文译文并用中文解释。为了解决语言层次落差问题,教师可以将课件的大部分内容制成英汉对照的形式。授课中最为关键的元素是教师,教师如何授课与学生达到互动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要达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可采用案例和参与式教学法。国际金融主干课双语教学的参与式教学法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围绕一个主题,如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外汇储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结合我国的现实,利用网络资源,小组成员集体研讨,制作成英文的ppt,派一位代表上台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老师穿插提问,小组成员回答问题。并且引入竞争机制,演讲结束当场打分,决出高低。这种活动在国外的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称作presentation。这种小组研讨并派代表上台发言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用英文讨论国际金融专业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国际金融主干课程的积极性。

2.教材。国外原版教材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时要注意教材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教材的难度要适中,要适应于学生的外语水平,易于学生接受,内容也要合适,与授课学时要匹配。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选择在国外高校比较有影响的教材,选择不断更新的版本,使学生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既要注重本课程所需基础,又要对比分析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既要考虑跟踪学科前沿,又要分析其叙述方法和特点。避免教材选用出现偏差,甚至出现专业英语可替代教材,影响教学效果。在使用原版教材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补充有关中国的发展状况、学术界的动态。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可以组织专业教师为英文专业名词编写中文注解,以帮助学生对原版教材的理解,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此外,鉴于原版教材费用较高,在校内要建立原版教材的二手市场,建立原版教材的回收、交流渠道,减轻学生负担。

3.教师。鉴于目前合格的双语教学教师缺乏,必须加强师资培养。学校可选择一批英语基础好、上进心和责任心较强的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作为双语教师储备。输送部分中青年骨干专业教师到国外进行不定期进修,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要组织学有专长的、有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帮带其他教师。通过同行互相学习、集体备课等方法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4.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布置预习时,可以给出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之后能做出回答。这样可以节约课堂内的时间,减少学生在课堂内用外语学习的难度。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对学生进行答疑,增加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参考文献: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篇6

【论文摘要】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普及双语教学的需要,必须转变集中面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需重点解决好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教材及课件的层次化和“教”与“学”的互动化等问题。

目前,新疆各地双语教育工作正在逐步深入的开展,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多,为加快双语教育的步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双语教育的推广工作,2004年3月31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2008年7月3日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今年2月又召开了自治区“双语”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前不久,自治区党委召开的七届九次扩大会议,提出了以南疆为重点、农村为重点,要加快解决学前幼儿和中小学双语教师短缺等问题,力争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及全疆各地的实践经验看,新疆的双语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将发展战略从单一的“双语”教学向全方位的“双语”教学推广转变,特别是加大了青少年的“双语”教学工作;工作重心从把少数民族集中起来学汉语向民汉融合学汉语的转变,象民汉合校、内高班、区内初中班等;推广理念从成人汉语教学向青少年转变;推广形式从专业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转变等。在这种新形势、新要求下,“双语”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面授教学为主,转而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双语”教学,这是今后“双语”教学发展的新方向。

1新形势下“双语”教学遇到的困境

“双语”教学是指对少数民族人进行汉语和本民族语言同时进行的教学,在新疆主要指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因此又称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学生”、“教法”可以称之为教学三要素。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

从教师方面来看,当前“双语”教师数量严重短缺,结构严重失衡。从今年2月的自治区“双语”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新疆师范大学自2004年至今累计培训“双语”教师1300多名,该校是新疆承担“双语”教师培训任务的三所高校之一,三校合一也就是3900多名,这与全疆1180多万人口的少数民族,230多万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数量相比显然是严重短缺的。在教师的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比如新疆大学在全疆高等学校中民族教师比例是最高的,占38.5%,有的高校才占百分之几,这些教师“双语”授课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高校是新疆拥有“双语”教学最好教育资源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双语”教师队伍都不能满足“双语”教学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向下延伸到地、县、乡就可想而知了。

语言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工具。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各族青少年的祖国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同时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也是广大少数民族的迫切愿望,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必要途径。所以,从全疆对“双语”教师的需求来看,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其它系统和行业也急需一批懂本专业的“双语”师资,来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假设我们把全疆少数民族人口的30%需要进行专业的或者系统的学习汉语,如果按照师生比例1:20来估算,届时全疆将需要接近20万名“双语”教师。显然现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仅靠现在这样的“双语”教师培训方式,相对于这种师资需求,也只是杯水车薪。

从学生方面来看,在新疆需要普及汉语学习者大都居住在基层,有相当一部分还处于贫困状态。除了中小学生外,其他群体的学习者不易集中教学,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有些只是想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汉语。受时间、空间等多方面限制,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进入课堂学习。从1984年自治区党委提出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大了双语教育力度,到2012年有望在全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实现“双语模式”。但是,这只能解决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双语的需求,这些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继续学习汉语的条件和帮助,将无法巩固以前掌握的汉语知识。把所有的汉语学习者组织起来,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声调和图画般的汉字,都会产生畏难情绪。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学习汉语还处在被动状态。要想吸引这些人主动自觉地学汉语,优秀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我们都知道,优秀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殿堂的金钥匙,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但是,目前的汉语教学方法仍然比较传统,尤其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基层,大都是以黑板、粉笔为工具,教师口头讲解,也有一些教师制作了powerpoint,但基本上都是文本方面的内容,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汉语语意的理解,不利于进一步推广双语教育。

2新形势下远程“双语”教学的优势

远程教育泛指把教学内容传递到相隔一定距离的个人或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群体。这里所说的远程“双语”教学是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和技术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或者简单的称为基于网络的远程“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双语”教学遭遇的困境。

首先,远程“双语”教学可以解决师资紧缺的问题。利用网络,教师不用出门,只需制作好课程的课件,设计好课程的练习、作业,所有学习者可以通过点播的形式远程学习,特别是远离都市的学习者。由于教与学的分离,减少了教师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另一方面,远程“双语”教学还可以将所有双语教师整合起来,组成一支庞大的“教师团队”,在教师团队内部进行分工协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双语”教学推广到全新疆的各个角落,只要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都能够自主自助学习。远程“双语”教学是开放式的,它不受课堂教学的诸多限制,学习者在不影响自己学业或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在有网络的任何地方,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网络上的虚拟课堂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种大众化、普及化的教学正是推广“双语”教育的重要理念。

再次,网络教学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包括各种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帮助“双语”教学。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单纯的一种形式很难使学习者长时间高度集中,但适时的将文本、图形、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转换,则能刺激大脑中不同的兴奋点,使学习者集中精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汉语教学相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来说,是第二语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原则上要尽量减少学习者本民族语言的使用频率,但对于某些词语,如动词“扭头”、“打滚”如果用汉语解释,只会出现更多的生词,学生也会越听越疑惑。但如果将这两个动作用视频或动画放映给学生,就能够让学生立刻理解和掌握。利用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3新形势下远程“双语”教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新疆的一些高校或中小学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教学网站,开展远程“双语”教学,较有影响力应该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和各地州广播电视大学的网站。这些网站都有“双语学习”的功能。凡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入正式课堂学习的人,都可以进入网站注册,选择“双语”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与实体课相同,有学历课程和非学历课程两类,这是目前基于网络的远程汉语教学的一般模式。它有一定的成功经验,即学习方式灵活、课件规范,并有教师网上答疑。但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太过单一,基本上都属于语言理论和语言技能方面的教学,不能满足各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二是教材内容过于程式化,不灵活。三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四是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很难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不足,今后远程“双语”教学应着手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课程设置的多样化:目前的远程“双语”教学,虽然有学历课程和非学历课程之分,但从课程设置上仍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的语言理论,“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相应地,在课程设置上也就开设了“语音课、词汇课、语法课、汉字课”以及“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等不同课程。这些课程很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但要想将汉语在少数民族中全方位地推广和传播,仅仅从这单一角度来设置课程明显不够,还应该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别的人群,从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开设多种类型的课程。

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双语”教学面向的是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学习者,这些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多种多样。不是每一个学习者都想“从拼音到汉字到句型式”的学习,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少数民族同志和从事经营业的学习者,他们可能只对汉语的某一部分感兴趣,例如:有人只想学口语,用于交流,不想学汉字和语法;有人因工作需要,只想学习跟工作有关的汉语用语;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就要系统的学习,从中了解祖国的文化,掌握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增添祖国荣誉感和责任感,各民族兄弟姐妹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要相互团结,共同建设好家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种情况下,远程“双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就应该“百花齐放”,全面发展。从学习者的层次出发,可以开发“少儿汉语、小学生汉语、初中生汉语、高中生汉语和各类应用汉语”,这些课程目前是很紧缺的,应当充分发掘出来,根据各个年龄层次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编写教材和课件,安排教学,从而满足庞大的学习群体需要,尤其是中小学生。从培养中华民族大家庭和中国文化角度出发,应该广泛开设各种“双语”文化课程,包括“书法、国画、京剧、民俗、中国功夫、中国茶”等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必定会对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现象产生兴趣,开设多种门类的文化课程,能够使学生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多方面地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从有一定职业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出发,可以开设“旅游、商务、中医、法律”等各种“专业汉语”。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课程设置,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2教材及课件的“民族化”:所谓“民族化”是指针对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语言设计,从1994年自治区党委提出少数民族首先在高中毕业生中要达到“民汉兼通”以来,各地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编写了不少教材和课件,但这些教材大部分都是属于“通用”型的,缺乏针对具体实用的“民族化”教材,因为教学网站上的课件一般是以教材为蓝本,这就导致网络上的教学课件也是“通用”型的。

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双语”教学要面向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学习者,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语言体系,语言类型、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有一定的差别。不同的学习者学习要求也是不同的,有的是语言交流需要,有的是经商需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哪一套双语教材和网络课件可以在任何范围内“通用”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根据各民族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编写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化”教材。在编写人员当中,既要有懂得汉语语言学习规律的汉语学者,也要有懂得少数民族语言的学者。二者相互合作,共同开发,共同完成教材,这样教材的内容才能够贴近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教学方法也可以适应少数民族语言特点。

3.3“教”与“学”的互动化:远程“双语”教学使“教”与“学”相分离,学生自行点击课件学习,由于是单向的输入式教学,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如何弥补缺少面对面交流教学环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目前通用的办法是通过email、qq、bbs等渠道与学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互动交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远程“双语”教学中实时的互动交流机会还是比较少。

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化,需要有技术上的支持,即需要一种互动性的视频网络平台。视频互动网络平台具有视频、语音、文字、数据等系统,可以支持几百到几十万同时在线学生者学习的视频和音频互动,这是对“双语”远程教学最为理想的模式,一方面,它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环境,提供清晰流畅的教学视频图像,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完成数据流、语音频流的实时交互交流和操作,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虚拟课堂上即时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互动教学。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无论学习者身在何处,只要有互联网,都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进入虚拟课堂学习。与一般的教学网站、教学视频相比,这种学习使人感觉如同身在真实的课堂,有视频,有声音,有文字,出现问题还能够及时提出并实时收到反馈。这样,学习者就可以在虚拟课堂中达到真实课堂上才能达到的高效的学习效果。

在双语教育全面推广新形势下,利用网络开展对双语远程教学,能够节约人力、物力,整合各地、各行业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通过高效快捷的网络运营平台,实现“双语”的推广和传播。这是我们在今后的“双语”推广过程中应该着手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新党发[2004]2号文件,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

[2]新党发[2008]19号文件,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3]加强“双语”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度自治区“双语”教学管理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新疆大学).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篇7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繁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众多的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汉语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趋势,即便是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语文老师们也倾向于使用汉语进行语文教学。可问题就在于,山区偏远,经济不发达,与外界交流非常少,众多的方言与民族特有的说话习惯和普通话差距较大,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交流的困难,给初小语文的教学出了难题。这个时候,就必须考虑到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词语变通问题,只有如此,才能适用山区语文教学的特点,增进山区孩子们的理解度。

1现状

在少数民族偏远的山区内,人口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所以总体来看外来教师比较多,而外地的教师对山区的生活条件、文化传统等都很陌生,对山区民众所使用的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都不是很精通,所以相对来说在两种语言或方言与书面语之间的转换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一旦遇到需要变通词语或表达方式的地方,常常无法解决。这也导致偏远山区的孩子的语文成绩总体较差,表达能力更是差强人意。

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地方政府比较重视小语文教学,已经逐步开始试点发展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并且鼓励孩子们两种语言同时学好,既传承民族传统,又适应时代潮流。最后事实证明双语教学十分成功。

2出现问题的原因

西部多山,也是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集中地区,偏远山区小学十分集中,数量庞大,教育机构难以照顾周全,无法全面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由于山区地势复杂,交通不便,与外界接触很少,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方式,即便是说汉语,方言也和书面语差距很大。,如“周武正王”,“出林竹子高过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们要表达的意思是“正经八百”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方式经常成为孩子仿效的对象,成为孩子不自觉的教材。[1]

而且山区学校中有众多的留守儿童,它们的父母大多外出务工,留下他们与年幼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本身父母的文化水平就不高,老一辈的文化素质更是落后,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导致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变差,和老师的沟通障碍从一开始就出现问题。

同时,由于山区经济发展落后,各种教学条件也十分落后。一个教室里只有一块破黑板,几张旧凳子的情况比比皆是,更何谈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落后也使得教师变通语言的手段减少,教学难度加大。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提高教师双语素质,发展双语教学

如果想要“变”和“通”,那山区小学的语文教师就必须更熟练的掌握当地的方言或者是少数民族语言,只有在自己能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当地政府可以经常性组织此类教学活动,帮助偏远山区教师学习了解本地文化传统与语言习惯,帮助其增强对当地语言的感知能力。

3.2考虑学生个体差异,词语变通仍须深入解释

在语文的教学中,词语的变通往往不是我们所想的仅仅是方言与书面语的对应翻译,对于教师而言,你所“翻译”的词语,学生能够理解,这才是最终的目的。举例而言,在偏远山区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所具备的表达能力都是依托于当地的语言传统。所以教师在向这些孩子进行讲解时,需要更有效的变通方式,比如借助实物、图片,或结合肢体语言进行讲解。

3.3及时帮助孩子纠正

对少数民族偏远山区生活的孩子来说,当地语言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根深蒂固,需要语文教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帮助他们适应现代汉语的教学方式与内容。所以教师要不遗余力的帮孩子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教师可以组织互助小组,由大孩子带小孩子,由成绩好的学生指导学习成绩较差的,并负有监督小组作业完成情况、在使大孩子有了责任感、成就感、获得学习动力的同时,也能有效减轻教师教学负担[2]。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大家都受益颇多。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篇8

幼儿英语热扫描

幼儿英语读物爆棚

目前,幼儿英语读物价格节节攀高,一套单价高达7800的元幼儿英语读物仍有人问津。在书店,幼儿英语读物鳞次栉比,或包装精美、或为精装大开本、或成套系、或磁带CD配套齐全……引发了不少家长的购物需求。

北京:双语幼儿园满城开花

在北京的双语幼儿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新取的英语名字。教室里,2~6岁的小宝宝跟着外籍教师学说英语单词,一一指出苹果、香蕉、白兔、红色等词语的英语说法。

这些宝宝常常能背诵英语儿歌、英语故事、甚至会唱英语流行歌曲,让家长大为吃惊。目前,北京市双语幼儿园的数量仍在增长中。

上海:幼儿英语培训中心人满为患

近日,上海一些知名英语培训中心的幼儿英语班人满为患,某国际儿童英语中心在校总人数达到了5000多人,每个星期都有50多人前来报名。

广州:英语考级小龄化

在广州,不少孩子纷纷加入剑桥少儿英语考证大军,考场上甚至可以见到4岁幼儿的身影。

(王溥仪)

专家给家长们送上一瓢“清醒水”

母语学习更重要

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

我不主张幼儿学外语,因为幼儿正处于学习母语的关键时期,不把母语的基础打牢就学外语,是一种损失,这种损失与学到的那点外语相比,要大得多,不偿失。

母语是文化,幼儿应该全面进入母语文化,这对形成一个人的文化品格有根本性的意义。和母语相比,外语只是一种工具,如果在幼儿形成母语文化的关键时期,人为地增加外语学习,可能发生母语文化混淆的大问题。

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更合适

何广铿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

现在,国内一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英语课,这是比较合适的年龄选择。但是,很多父母过早安排孩子学习英语,一些培训机构也抓住商机,不管师资质量如何,来者不拒,误人子弟。如果孩子因此形成了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以后将难以纠正。

幼儿即便是学英语,也仅仅是培养兴趣,游戏而已。看看听听质量可靠的英语画报、英语磁带,已经很好了,而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去考级,使孩子的兴趣变成了压力,会影响他上学后学习英语的兴趣,父母用心良苦,却往往得不到任何回报。

孩子学英语=转嫁父母自身压力?

袁爱玲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现在有些父母因为自己没有英语优势而谋职不利,产生了失落感,进而变成了担心孩子学不好英语的恐惧感,因而让孩子参加各种英语培训,他们把成人的社会竞争压力转嫁给孩子,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幼儿英语培训没有意义?

沈龙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

语言是纯记忆的学科,为加深记忆,语言环境是必须的,孩子上幼儿英语补习班,只是短时间地学英语,回到家,还是在中国话的环境中,没有继续听说英语的机会。这样一来,他们所学的英语很快就忘光了。家长送幼儿进补习班学英语,如果没有辅以密集的练习环境,可以说是人力、财力的浪费。

许多幼师英语水平尚不及初中生

王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

英语在现阶段的幼师专业教育中基本上是空白,未来的幼儿园老师在中学时期掌握的一点儿英语能力,等到幼师毕业时已所剩无几了。目前,大部分幼师的英语水平,尚不及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这样的英语环境,孩子又能得到什么样的英语启蒙呢?

本刊给家长三条“冷建议”

建议一:选择幼儿英语读物有讲究

指导人:南京师范大学余珍有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英语读物是否适合幼儿阅读。

画面能吸引孩子吗?

“兴趣”是孩子学习英语的前提。一般而言,画面色彩鲜艳的、人物形象夸张而可爱的图书往往能够得到幼儿的青睐。大画面、文字少也是选择英语读物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大画面很容易立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文字少可以避免对幼儿阅读画面的干扰。

内容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吗?

对幼儿来说,最熟悉的情境莫过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他们最先学会的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英语,而不是发音简单的单词。有些英语字母单词虽然看似简单,但对幼儿来说是毫无意义,所以幼儿随学随忘;而像whatareyoudoing和iliketoplayfootball等尽管结构复杂但幼儿可以用来与人交际的句子,孩子容易学、记得也牢。

可以用来玩游戏吗?

边玩边学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些为了操练某一语法结构而设计的枯燥的对话、歌曲和故事是不能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英语国家的一些经典童谣或儿童故事则是幼儿学习英语很好材料,其中的儿歌、多数琅琅上口、还可以边玩边唱,儿童故事情节也比较简单有趣,还可以进行表演。

读物声像并茂吗?

孩子学英语需要有模仿的好范本,大部分家长的发音,特别是在处理英语中的一些特殊发音现象(如连续、失去爆破等)时总带有一定程度的中国腔,不利于幼儿模仿到地道的英语发音。不如选择声像准确的好英语读物

建议二:需不需上英语幼儿园?

指导人:顾荣芳南京师范大学

“学”总比“不学”好吗?

从理论上说,学应该比不学的好,但幼儿的学习英语需要通过经常使用才能巩固,所以,单靠偶尔上英语课无法真正让幼儿学好英语,幼儿往往边学边忘,有时根本就没有学进去。我亲眼见过一些幼儿将教师教过的单词含义张冠李戴,还有一些幼儿的英文发音存在明显的问题,这样“先入为主”的错误,今后纠正起来有难度。

有称职的幼儿英语教师吗?

现在一些幼儿园首先决定要“教英语”,然后才匆匆物色教师,有的聘请了懂英语但不懂幼教的教师,有的直接使用了未经英语专业训练的幼儿教师,这两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存有缺陷。

所以,英语幼儿园的师资和教学管理应该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建议三:哪种英语学习软件适合孩子?

指导人:奇奇玩儿童学习软件网站站长

让孩子用电脑学英语确实有很多优点,不过,并不是每一款软件都适合您的孩子,对孩子来讲,英语学习软件一定要容易操作,年龄越小,英语学习软件的操作应该越简单。另外,英语学习软件要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的英语学习软件用大人的眼光来设计,父母看着好,孩子却未必喜欢。孩子大多喜欢游戏、爱看卡通,也比较贪玩,耐性差。所以,英语软件在界面、设计上也应该适合孩子的这些特点,就我个人而言,在“奇奇玩”网站省略/qimeng/english/english.htm上的BabyGames、animatedBeginningphonics、GoGoS英语探秘、LittleFingersClassroomVolume2等都不错。不过这些软件都是英文的,目前中文的幼儿英语学习软件不多。

给家长一个冷静的“示范”

mary,一位英国女性,时任北京某幼儿园国际园副园长,她有一套受孩子欢迎的英语教学方法。

“真实”的图书

mary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儿童英语读物不好,全是外星人、怪物、恐龙、宇宙飞船之类的词语和故事,这些语言及语言环境都是不真实的。有些国外著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和音像则比较好:画面生动,意义准确,最关键的是环境真实。她建议父母给宝宝接触20分钟到半小时这样的读物,孩子肯定大多听不懂,没关系,让他们边玩边听。同时可以配些字比较大的书。

英语玩具

英语方面的玩具特别多。但大多数都比较死板、吵闹、发音也不够准确。mary只见到一种电子玩具,约120个词汇量,一按按钮会说简单的英语(动物名称),接着发出动物的叫声,很好玩。孩子能够在玩中记住动物名,兴趣盎然。

纯英语环境

想一想,孩子学母语时,从娘胎里一直听到1岁多才会说,所以孩子学英语时,家长不要着急让孩子表达,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听,潜移默化地吸收,他能听懂了,自然就会说了。学英语重要的是环境。mary曾要求所有老师不和小朋友讲一句中文,不会讲的可以用动作、画画、指认来表达。

小小的压力

mary教英语从不让孩子“写”。但作为视觉训练,mary自己则又写又画,一段时间后孩子能认出一些英语“字”。

“我也会给他们一点小小的压力,每周一次小考试,比如,念一首简单的儿歌。”对于学英语的宝宝来说,轻松的同时要有要求。“开心但要努力。”

(黎栗)

声音

0到6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有一种理论认为:这个时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学者舒尔兹的实验表明,父母参与才是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只有家庭才能为儿童提供第二语言运用的生活情景

先母语、再外语

另一种理论认为,婴幼儿正处于学习母语的关键期,这时学习第二语言,会导致母语学习进度缓慢。实验表明,一直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仅说一种语言的孩子相比,他们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其语言能力发展都迟缓。因此,第二语言应该在儿童稳定地获得母语能力之后,再逐步展开,以收母语、外语平衡发展之效。

双语宝宝更聪明

日本学者笕治角田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3-6岁儿童学习第二语言,并不影响母语的掌握,而掌握了双语的儿童,比单纯说母语的儿童头脑更加灵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加出众。

韩国家长的极端做法

在韩国,一些6个月的婴儿就在父母陪伴下每天花5个小时看电视学英文,7岁的孩子放学后还得赶去英语补习班上课。

最让人吃惊的是为5岁以下的幼儿施行舌头整形手术,即切除舌下的舌系带,使舌头变长些,轻易触及上颚,以便能字正腔圆地发出英文的R与L音。但医学专家认为,需要做这项手术的孩子不到实际动手术的十分之一。

韩国儿童心理学家申仪尹说,那些每天看5个小时英语教学节目的韩国儿童,说起韩国话就像机器人,没有抑扬顿挫,沟通能力尤其欠佳。

比利时的做法

在欧美,幼儿园大多不教第二语言,他们甚至会认为这样做是不可思议的。比如比利时虽然通用两种语言,但孩子一直是在一个语言环境中长大,他们到了小学3年级才正式学习第二种语言。

家教辅导Qanda

为什么孩子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

Q:山东潍坊肖女士问:我儿子6岁了,他们幼儿园里在教加减法,可是我发现:他做加法还挺利索,可就是不会做减法。还有一件怪事,他一看到减号,就自己把它改成加号,这是又为什么呢?

a:一般从孩子2岁开始,家长就会有意识地教他们数数。但大多数家长只是借助口头语言反复地教孩子1、2、3、4、5……这样一直“往上数”。长此以往,孩

子机械地获得了由小到大递进式的数的概念,因此,相对而言,孩子更容易掌握加法运算。

实际上,这样的孩子对于数的序列概念是模糊的,他不懂得数的实际意义,也不会运用数字进行倒数、顺数、配对,从而阻碍了他们学习和掌握减法运算规律。

所以,家长在教孩子数数的时候,要多运用直观的启蒙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数。如让孩子在数数的时候,把他的玩具按1个、2个、3个……分成几堆,边数边放。这样,孩子比较容易理解数的序列概念,从而较快地懂得运用加减法。

为什么孩子不会剪圆形?

Q:四川成都李女士问:我女儿今年已经4岁了,最近我发现,她在家里做手工的时候,其他都做得挺好的,可一碰到圆形、弧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该怎么教她呢?

a:这与儿童的行为动作发育有关系。根据格塞尔的成熟理论,儿童的行为动作发育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下向上,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剪圆属于一项精细动作,它需要依靠孩子双手腕部、手指关节协调地配合才能完成。而一般来说,孩子的手腕、手指要比肩膀、手臂成熟得晚,所以剪弧线和圆对孩子来说,要比剪直线难得多。

一般而言,2~3岁的孩子就能画出粗糙的圆形,3~4岁的孩子能画出他看到过的圆形,4~5岁的孩子可以开始使用剪刀剪直线,而孩子要长到5~6岁,才会试着用剪刀剪圆形等几何图形。所以家长不必为此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会的。家长平时只要多给孩子一些练习的机会就可以了。

三重抗感染保障给宝宝带来健康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篇9

一、“双语”教育的意义

“双语”教育,一般指在一定的教育阶段,同时进行母语和第二语言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会两种语言。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前提下,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朝鲜语文教学,同时加强汉语文教学,使学生兼通朝、汉双语,并为学习使用多种语言文字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在朝鲜族小学的“双语”教育中贯穿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因此,创新型“双语教育”是民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特点,又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搞好创新型“双语教育”,对于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吸收其他民族有益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增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尝试在体育小班化教育环境下实施“双语”教学

体育“小班化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也是体育课堂教学重要改革的举措。在小班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双语”教学具有特殊意义,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体育小班化教学,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受到等距离教学,充分享受教育资源。例如,我校设立的1―3年级体育小班化教育实验班的班主任基本上是“双语”教学实验教师。既是小班化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又是“双语”教学的研究。它们不是各自独立的课题而是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互补互助。

在体育小班化教育环境中进行“双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减少,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悉心辅导,班内的学生人人都能在充裕的空间和时间中充分活动,从而使个性得到更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聪明才智,发展创造力。因此,小班化教育环境的创设,为关爱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前提。我们在小班化体育教学中,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双语”教学,教师们力求出色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能够持久保持,进而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为深入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进行了专任教师的竞赛。同时,利用“班班通”信息技术教学竞赛、校内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学科带头人示范课等教学活动,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进行思路,探讨出新的教学方法,做到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在创新“双语”教学模式上,我们以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形式、结构和“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提高了学生独立活动的能力。用朝鲜语教学时,结合体育课的内容“以训练为主线,全面提高运用朝鲜语综合素质”,达到了精化朝鲜语的目的。

为了强化“双语”教学改革,我们成立了实验班,抓重点进行实验,在1―2年级中试办了“双语”教学实验班,有三个实验班的班主任由汉语教师担任,形成了良好的班级语言环境,而且一年级两个实验班的体育课也由体育教师用汉语来授课。此外,3年2班、4年3班分别承担了为部级实验课题和州级课题,实验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为本,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精化朝鲜语,强化汉语,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四、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双语”能力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篇10

论文关键词:绿色心理环境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双语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我校有上百位少数民族双语在职培训教师,他们从全疆各地来到这个集体中,背负着即将成为新疆双语教育脊梁的责任.所处的条件极其艰苦,从事的义务教育责任重大,心理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如何适应教师与学生身份双重身份的角色?如何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如何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些问题使他们的心理继康出现了各种问题,如: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今天,我们理应关注广大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解决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双语培训教师自身的心理建设,帮助教师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台湾心理学家何永钰教授曾提出一个心理健康公式:B=p/e。B指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自我强度(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强度有关: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成反比。下面我围绕这个公式阐述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一、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习任务繁重、压力过大。

这是双语培训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双语培训教师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未来的教育对象是少数民族小学生,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本身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双语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双语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因此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双语培训教师难度大、要求高.这于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重与压力,势必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培训课程,特别是通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试。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双语培训教师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外.还要懂得双语教育的理论和方式,有双语教育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既熟悉本民族的文化,又了解第一语言民族的文化.这样的教师从事双语教学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这与教师原有的认知结构、业务能力、身心素质发生尖锐的矛盾,在如此重压之下,教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压力自然降临。

双语培训教师心理状况不佳的现象更有其特殊的背景:他们或者来自全疆各地,远离亲人.从小家庭骤然过渡到陌生的集体,面对陌生的城市和校园。思念父母妻儿,对生活的不适应困扰着他们。或者家在乌鲁木齐市,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担心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家务劳动繁重(特别是女教师)。最为重要的是教学的纯汉语环境打破了教师们过去熟悉的民族语言环境,让他们无法完全适应,这和他们固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心理有密切的关系

2.“自我强度”不够.心理素质欠佳。

通过问卷结果及对个别教师的心理咨询,我发现部分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是因为不仅学习任务繁重、压力过大,而且承受各种压力的“自我强度”不够,心理素质欠佳。调查发现,这些教师抗焦虑的能力普遍较差,遇事容易紧张、神经过敏,产生恐惧心理,不少教师时时担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表现出许多躯体症状;相当数量的教师强迫症状明显,常常出现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表现出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和苛求自己等症状,久而久之,必然严重地损害自身的心理健康。双语培训教师外部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内部又缺乏承受压力的能力,这样的结果,按照何永钰教授的公式:B=p/e,心理症状的出现率自然要比一般人群要高出许多。

二、提高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强烈的不适应会导致部分教师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致使他们的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学习兴趣、社会竞争意识和社会历史责任感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到双语培训的整个进程.我们必须都来关心、爱护他们,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认为,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是加强心理辅导,化压力为动力,为他们构建绿色心理环境,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绿色心理环境主要指的是无污染,有合理压力,具有和谐学习、生活氛围的无焦虑的双语培训教师学习环境。

那么如何对心理进行“环保”.帮助双语培训教师塑造健康无污染的健康心理呢?压力机制的效应告诉我们,人时时刻刻处于压力之中,没有一点压力,人将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效应,无时无刻的压力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机体的适应是被动地缓解压力,一个人更应该主动缓解压力。下面是一些给双语培训教师减压的处方:

1.提高认知能力.尤其是汉语言的听说能力

帮助教师设定目标负载,抛除垃圾负载,减轻压力。学习的压力多来自于语言的障碍,当沟通没有问题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此外,还要扩大知识范围,学习用汉语规范地授课、写教案。大量的事实证明,只要有较好的外部语言环境,双语培训教师是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汉语水平和教学能力。

2.提高工作抱负

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决定着其承受压力的水平。大多数双语培训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原所在学校的任务来学习双语教学,没有对未来工作事业的规划.被动地学习,这样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我们应该提高教师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让其内部动机来驱动外在的学习表现。

3.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维护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方式。我们要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重视团体辅导的作用,并且定期开展活动。双语培训中的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民族教师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他们由于生活环境所限,接触汉语的机会很少,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达标程度较来自乌鲁木齐的民族教师要低。另外,由于生活经验、生活习惯、学习基础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会遇到比来自乌鲁木齐的民族教师更多、更大的困难、障碍和不适应,这就给个别心理咨询带来了很大难度,而团体心理咨询的特点和优势可较好地应对这一特殊情况.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以适应环境,完善和发展自我,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4.其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