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9:07

工商管理概念篇1

   一、供应链管理理念的运用

   供应链管理归根到底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实现对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强调各环节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一是建立智能化责任区监管模式。智能化监管就是通过工商综合管理系统的智能功能,自动建立实施计划,把其他业务工作中发现的、新设立的、被查处过的、被举报的、列入年/季/月度工作计划的、参与各类评比的、信用等级低的、发放过行政指导等类型经济户口自动添入计划,并组织开展监管工作。每月应保持固定数量的巡查量,若巡查量不足,系统可以随机添加任意户口;对于近期该责任区存在问题较多的,相应增加巡查数量,反之则减少巡查数量,同时保留原有手动添加功能,责任人在巡查中发现其他问题也可手动添加。开展巡查后,将巡查结果录入工商综合管理系统,通过结果比对给予相应信用分值增减,巡查结果同样共享其他业务工作。若巡查发现案源,则直接转入行政处罚模块;若是被举报的,则直接反馈给12315举报申诉模块。这样可以使工商综合管理系统各模块的信息通过共同的数据库实现共享,减少重复劳动。二是发挥系统具有的决策支持作用。工商行政执法监管工作一直都是以自上而下为主开展的,往往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上级通过文件逐级下达到基层,然后开展各种各样的专项整治、自查自纠等,这固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基层发现的很多共性问题往往无法迅速上传,领导层无法从全局上将共性、难点、突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工商综合管理系统应该具备决策支持功能,既能上传基层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又能下达决策层的指令。这样做出的决策既符合法律政策的要求,又能起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二、第三方物流理念的运用

   第三方物流的实质就是物流业务外包,集中精力做好主业,把其他繁琐业务委托给相应专业化机构,进而提升工作效能。

   (一)建立公证协调机制,快速取得电子证据。今后对网络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将逐步加大,如何有效并在第一时间取得电子证据是案件查处进度的关键所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以有形载体固定或者显示的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数据资料,其制作情况和真实性经对方当事人确认,或者以公证等其他有效方式予以证明的,与原件具有同等的证明效力。公证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由于网络违法行为的时空差异,在违法当事人不配合调查或急需取得电子证据,通过公证机构对有关证据进行公证固定,是获取电子证据更有效的途径。因此要与公证部门加强沟通,建立快速公证经济违法证据协调机制,简化委托审批流程,实行统一委托,加快电子证据公证速度,进一步提高查处网络经济违法行为工作效率。

   (二)外包信息管理业务,将工作重心转到监管层面。目前,我省工商信息管理办公室(信息中心)已更名为网络经营监督管理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这就给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信息化管理工作将重点转向网络监管层面。如何继续做好原来的信息管理工作,又抓好网络监管的工作重心呢?实现外包信息管理业务是一种较好抉择。具体做法是允许县级局有选择地将设备维护、操作系统及软件安装、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策划、业务软件开发等部分信息化建设项目委托给有资质的电脑公司或软件开发者进行专业保障。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这些项目的建设成效,而且可将信息办从众多繁重的事务中解脱,缓解人手不足的现状,集中更多精力开展网络监管,提高网络监管效能。工商干部在监管软件应用上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向其提出修改意见,更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

   三、准时制理念的运用

   准时制理念归根到底就是通过计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库存最小化。工商监管工作的“库存”是什么呢?那就是工作积压。除了一些因为程序、法定的原因必须有一定的审批、鉴定等时间外,很多工作都可以通过计划、控制、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工作积压最小化。

工商管理概念篇2

医药保健品招商营销工作难度之大,竞争之惨烈,是业内有目共睹的。招商营销的创新也是业内苦苦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金朝团队认为,创新就是整合,而有机的组合就是整合。要寻求招商困境的根本突围,必须进行围绕招商这一经营方向真正用整合思维指导对企业内外部招商要素和营销策略进行整合运作。

金朝团队把“整合招商服务营销”界定为:

整合招商服务营销是招商营销的一个创新颠峰,是从惨烈的招商市场总结和提炼而来,是招商制胜的最新模式。主要指导思想是招商营销,整合制胜;特点是立足整合思维,强调招商策略的组合出击、招商要素的有机组合、招商工作的全程控制(招商前、中、后);本质是服务,手段是结盟,过程是营销,目的是完成招商经营的各阶段目标。

“整合招商服务营销”理论架构为:

第一部分:招商概念整合

第二部分:招商策略整合

第三部分:招商要素整合

第四部分:招商流程控制

对与招商概念的整合,金朝团队认为,招商概念就是招商利益点,就是招商宣传诉求点,就象产品策划的产品概念提炼,招商的概念点提炼至为关键。如果说产品的概念是消费者消费意义的概念,那么,招商概念就是商进行选项“消费”意义上的概念,是能够打动商的根本点,和产品概念不同的是,招商概念点越多越好。

金朝团队把招商概念点归整为:

企业利益点:背景、实力、发展愿景、企业信誉、老板人格魅力、经营团队资质

产品利益点:概念亮点、技术亮点、原材料亮点、包装亮点、功效亮点、价格亮点、后续产品亮点

模式利益点:合作形式、独特市场操作模式

政策利益点:支持政策、价格政策、激励政策

服务利益点:策划服务、培训服务、协销服务、动销服务、样板示范、模式辅导、增值服务

企业特别点:“千万富翁助推工程”、“百万富翁打造工程”

招商概念整合的关键在与一方面是企业本身具备和虚拟的利益点,另一方面是对这些点的挖掘和归整诉求。

对于招商策略的整合,金朝团队认为,招商策略的逆向创新和跨行业招商策略的嫁接是招商策略整合的的方向。逆向创新的策略范围包括招商目标、市场定位及分类、造势策略、广告策略、商联谊会策略、大客户策略、服务策略、样板市场策略、组织及人力策略、财务策略、会展策略等等。金朝团队运用极限思维方法和结合企业实战需要,对招商逆向创新方法有独特的探索和感悟。

对于招商要素的整合,金朝团队规整为硬要素和软要素的整合。

硬要素有:宣传物料如企业手册、产品手册、招商手册、招商单页、ppt、产品单页、三折页、健康杂志、健康书籍、健康报纸、X展架、易拉宝、CF(市场不同阶段的电视专题片)、文案如系列报纸文案、各种讲稿等等。

软要素有:价格政策、支持政策、促销政策、激励政策等等。

金朝团队认为:招商要素的生产和制造要以招商概念为指导,体现招商策略。

工商管理概念篇3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工商行政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令人担忧。

在武汉大学长期从事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和理论研究的王林昌教授说:“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存在着两方面的研究力量,一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二是高校中的一些专家学者。系统内的研究人员一般是应用性的研究,即选题多是围绕工商行政管理的中心工作,如机构设置、干部的培训提高、市场准入的政策与改革、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与实践、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及打击假冒伪劣、商标广告的监管等等。同时,也研究一些与工商行政管理有联系的热点问题,如‘入世’与工商行政管理、知识经济与工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与工商行政管理、诚信工商、和谐工商等。专家学者及社会上的研究内容多是偏重于一些理论性的研究,而且比较集中在企业的市场行为和监管部门的管理行为方面。因此,尽管工商行政管理研究进行几十年,但一直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理论体系,工商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也一直不能深入下去。”(王林昌:《‘四个统一’是对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贡献》·《中国工商行政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

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理论研究的滞后,不只是学术理论上的事情,不仅仅是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而是直接困惑着基层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束缚了他们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是当前普遍存在的思想心态漂移不定、短期行为屡禁不止、浮躁情绪有增无减的根源所在。

我们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者,既然看到了这些,就不能只是停留在担忧和尴尬上,而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实践经验的优势,为专家学者提供动力源泉,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二、对工商行政管理概念的再认识

什么是工商行政管理?这是引领工商行政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三十年来,理论界和工商系统的实际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至少有四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来界定的。在1978年9月恢复工商局时,基本职能是“四管一打”,即管市场、管企业注册、管合同、管商标和打击投机倒把。而到了1983年机构改革,职能变成“六管一打一制止”,即增加了管个体私营、管广告,制止商品流通中的不正之风。这个“六管一打一制止”,就是工商行政管理概念的最初解释,至今令“老工商”记忆犹新。然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不断加重,1994年增加了反垄断、不正当竞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1998年增设了消保部门,明确了工商部门保护消费者权益职能;2001年又增加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打击传销。至今,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已经有十三项职能了。很显然,以职能的罗列来界定工商行政管理的内涵是不恰当的。

第二个版本是将“工商行政管理”这一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加以解释。由董久昌和蔡良才先生主编的《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概论》(海洋出版社1985年10月版)在开篇对“工商行政管理”这样定义:“从广义上讲,我们把国家通过国家行政机构对社会商品经济活动的管理职能称之为工商行政管理。……狭义的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国家的法律、经济行政法规,对社会商品经济活动中的综合性经济活动进行的行政管理监督。”

第三个版本是被理论界称为的“大工商概念”。在左宪棠先生编著的《社会主义工商行政管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1页)中界定:“工商行政管理,国家通过自身的行政机构对工商企业经济活动实行的监督、指导和干预。国家通过这种活动达到参与经济的目的,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和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这实际上就是对上述董蔡《概论》广义定义的细化描述。很显然,这一概念覆盖了包括发展计划、工商企业管理、税务海关、金融监管等一系列对经济活动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范围之广大,无论是在二十多年前,还是在当今,都距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甚远。

第四个版本是工商系统专业培训中解释的概念,被理论界称为的“小工商概念”。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编写的《工商行政管理概论》(工商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14页)中是这样表述的:“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通过专门的经济行政管理机关,运用行政权力,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监督,确认和保障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协调经济关系,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管理职能。”这样的诠释,相比“大工商概念”是小多了,也比前述董蔡《概论》的狭义定义精准了一些,但是用现今的职能划分看,还是不好将物价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与工商行政管理区分开来。

笔者认为,定义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不仅要把工商行政管理与其他的经济行政管理区别开来,而且还要回答举什么纲,张哪些目,达到什么样的管理目标。有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认识:

第一,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管理经济职能职能的一个方面,是经济行政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管理是通过专门的经济行政管理机关,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的,而不能够是别的行政机构。

第二,工商行政管理的对象是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相关的经济活动,应该贯穿于以生产者为起点,通过商品经营者的环境。到消费者为止的整个流通过程。但是,它与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不发生经济联系,而是依据法律、法规对他们的交易关系进行调整。

第三,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是经济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目的,而具体到工商行政管理而言,其目的是维护商品交易中的信用秩序,即监督、指导、引导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在交易活动中进入诚信状态。

基于以上三点认识,笔者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作以下表述:

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通过专门的经济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行政权力,调整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关系,使之能够及时地达到最佳的诚信状态。

三、在商事信用的理论平台上寻求支撑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市场调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在他使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出得到最大的价值的时候,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对不是他个人所追求的东西。”

但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发现,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市场调节的引导下,一切商事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是,这些活动必须在社会信用许可的框架内进行。因为失信行为最终会造成市场价格信号失真,这不仅无法达到通过市场调节来引导资源最佳置配的目的,而且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实质上就是进行了非法的收入再分配,是一定会受到市场制裁的。这就是商事信用的调节作用,简称为信用调节。

商事信用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也形成了信用调节的三种形式:一是商事信用具有影附性特征,只要商事主体进入市场,商事信用就如同的其身影,形影不离。也可以这样说,商事信用是商事主体与生俱来的身份证。二是商事信用具有价值性特征,而且是可以用货币计算的价值。正是因为商事信用的这两个特征,使得信用激励成为可能,形成了信用调节的第一种形式,即商事主体的自律性调节。三是商事信用具有间隔性特征,商事交往在先,信用建立在后,其间往往相隔一定的时间;与这个特征相关联的是,商事信用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信息没有充分沟通的商事交往,可能会给一方当事人带来经济损失。由于商事信用的这一特征,使得具有公信力和监管职能的行政管理机构作为第三方介入,便成为十分必须和非常必要的了,一方面可以缩短信用建立的间隔时间,一方面可以降低信用关系的风险系数。这便是信用调节的第二种形式,即商事信用的干预性调节。四是商事信用具有口碑性特征,商事主体的信誉好坏不仅仅是交易双方的事情,而可以通过传播令众人知晓,尤其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商事主体的声誉可以很快地传播于社会,或者为市场所追捧,或者为市场所抵制。这便是信用调节的第三种形式,即商事信用的社会性调节。在信用调节的三种形式中,除了干预性调节是看得见的动作而外,自律性调节和社会性调节则是忽隐忽现的,因此,相对于“市场调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言,信用调节就是“一只半透明的手”了。

以上是笔者对于商事信用基础理论的总体理解和简要介绍。在这个商事信用理论平台上,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的众多支撑点。

四、探讨以维护信用秩序为目的工商行政管理模式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是被理论界称为民商法中的“帝王条款”,它也渗透在工商行政管理的每一点细部。因此,笔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模式应当是以市场准入为平台,以信用调节为主干,以诚信激励、失信惩戒和信用恢复为支干,以工商行政管理十三个职能为分枝,以信息披露为枝叶的“模型树”。

可以毫无悬疑地预见,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走势就是在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继续鼓励投资创业的同时,强化信用调节力度,使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能够随时进入最佳的诚信状态。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市场准入的审核将由实质性审查逐步转到程序性审查上来。

第二,建立市场主体信息披露制度,规定市场主体有对生产经营活动的重大事项有全面、公正、准确披露的义务,以供交易对手参考。

第三,从加大失信惩戒和诚信激励的力度入手,保证交易行为的诚信和公平。

工商管理概念篇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众多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研究中,大多贯穿着一种思路: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监管模式为适应综合经营需要逐渐向统一监管模式转变,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需采取相应变革措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笔者并非绝对否认金融统一监管模式的合理性,但对上述思路的论证方式仍然存有疑虑。第一,按照法律移植和制度借鉴的基本原理,仅有国外法制变革的现实而缺少对该制度在中国本土适应性的论证,提出法制借鉴的理由充分性是不足的。第二,金融体系的统分,起码包括人员机构、经营业务、金融监管和法律规定等多个层面,并非是一项“统一”的理念或号召就能够瞬时解决的宏观问题,而应当选择合适时机和步骤逐步完成。[1]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国1999年制定《证券法》时选择美国式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按照金融产品保障、储蓄和投资功能的基本分类,建立了“一行三会”为代表的金融监管体制。如今面对金融产品功能混合、金融业务综合经营、金融集团机构发展的客观现实,在采取逐步改进金融监管体制的方式下,如何区分金融产品功能以及确定相应金融监管机构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此外,面对非正规金融的冲击,银行或证券监管部门是否应当介入、如何进行分工合作、如何对具体金融产品或行为定性管理等,也都是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解决,仅有金融监管的宏观理念和制度变迁描述是不足的,还必须深入到细节问题上,有必要从根本上扩张“证券”概念及范围,这样,才能对当下金融监管职责分工以及今后金融经营与监管的逐步融合,作出较为有力的回应。

   二、中国《证券法》中“证券”概念的不足

   按照2005年修改的《证券法》第2条对该法调整范围的界定,该法调整“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同时,“证券衍生品种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原则规定”。

   1999年《证券法》制定时,有一种观点认为,《证券法》应当调整所有证券(包含其衍生品种)的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另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证券法所调整的证券关系主要是股票、公司债券等基本证券的交易活动,而对股票、公司债券的发行活动在公司法已作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实践中的新情况作出补充性规范。此外的其他证券,即政府债券、金融债券、投资基金券等,……需要另行制定法律、法规加以规范”。[2]立法者采用后一种调整范围的观点,称此举是基于“基本法理、立法惯例、现行体制和立法技术几方面的综合分析”。[3]这在学者看来属于一种“过渡阶段”立法。这种用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来解释立法或修改法律的意图并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在修改《证券法》过程中对“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的问题,已经成为执行《证券法》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在没有分散型法律、法规设计的情况下,统一型法律已经先期出台了,其调整对象‘宽’比‘窄’好”。[4]然而,在2005年该法修改时,对法律调整的证券种类仅增加了“证券投资基金份额”一种;关于“证券衍生品种”的法律适用,《证券法》原则规定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原则规定”。实践中,仅有中国银监会在部门规章的层次上于2004年《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中规定“衍生产品”是一种以“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为基本种类的金融合约,或者是包含上述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修改后的《证券法》实施以来,国务院并未根据法律授权认定过“其他证券”的种类。总体上,我国目前《证券法》中的证券概念是以股票、债券为基本类型,相关证券发行、交易中的审查批准、信息披露、不当交易控制、法律责任等制度也基于此种证券概念的界定而构建。

   面对以股票债券为基本证券形式而演化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新发展,现有立法中的证券概念显然偏窄而不利于法律对金融实践进行规制。国外法制经验是,“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法都对证券范围有所规定,但通常是按照‘功能标准’对证券种类进行不完全列举。功能标准,是指按照某种权利证书是否符合证券的基本属性和功能来判断其应否归属于证券,而不是按照该种证书是否被冠以证券之名而进行判断。所谓不完全列举,是指证券法只能列举证券的主要和常见类型,而无法全部列举各种证券形式”。[5]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需要扩大《证券法》中证券概念的建议,“在列举法定证券种类的基础上引入一般性的概念,为证券监管机关判断某种金融投资商品是否属于‘证券’提供判断标准”。[6]如此,学理上需要探究说明的问题是,如果从列举角度无法完整概括证券种类,是否可能设定兜底性条款或实质性标准来说明证券特征,以使监管执法及司法部门明确判断金融产品是否具有证券属性、是否适用证券法规范或比照相应原则进行规范管理。

   三、证券概念的比较法研究

   大陆法国家的法律传统习惯于从上而下的体系构建和相关概念种属确定或比较鉴别,以此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者通常从两个层面提炼证券概念的特性。其一,证券是一种记载于某类介质上的权利凭证,由此其属于法律中书证的范畴。由于证券法上证券通常表彰的是财产权利,并且按照该财产权利与证券介质之间的关系,证券概念被缩限在有价证券的范畴中。其二,证券是财产权利的凭证,其与民法上的物的概念具有密切联系,两者的区别是证券被等额划分或标准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是份额的自由转让,因此证券被认为具有标准化及流通性的特点。在大陆法学理中总结证券的特征为:证券是一种投资收益权凭证、是一种占有凭证、具有流通性和风险性。[7]学者进一步将有价证券区分为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并认为证券法中的证券为资本证券,而货币证券为票据法的调整对象。[8]

   此种证券概念界定方式能够勾画出证券法上证券在民法书证或广义证券体系中的地位,便于从形式上定位证券概念。然而,此种方法注重形式比较,没有解释出区分商品证券、货币证券或资本证券的实质,在足智多谋的金融投资者面前这种证券概念可能被突破。例如,美国SeCV.w.JHoweyCo.案[9](以下简称“Howey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认为该案中交易对象以果园和果树等实物资产为表现形式,并不能排除法院对事实上存在证券的实质性的司法认定;而在RevesV.ernst&Young[10]案(以下简称“雷维斯案”)中,作为投资工具的表现形式是农业合作社签发的见票即付的本票,但在案件具体情境中美国最高法院依然将该案中的本票认定为证券。

   以上述案件为例,笔者明显感到,如果以大陆法惯常使用的证券形式概念和种类列举方式,将会出现法律规制漏洞的问题。相较而言,以美国法为代表的证券法制较为注重法律关系的实质性,“联邦最高法院采取了重经济现实轻法律术语、重内容轻形式的分析方法。也就是说,不管你在形式上叫什么名字,是‘服务合同’还是‘买卖合同’,只要在经济现实上与证券一致,就按证券论,要求登记披露,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反过来,即使其名字叫‘股票’,如果不具备股票的基本特征,还是不能按股票论”。[11]

   美国证券法制中对证券的概念界定,实质上是采用双层认定体制。首先,美国1933年《证券法》第2条a款及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3条a款第10项都有对“证券”种类的列举式规定。其次,司法机关在具体案件中可以裁判认定证券的情形。尽管美国联邦及州立法中对证券概念进行了颇为详尽的列举式规定,但实践中具有证券性质的金融工具种类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因此,司法机构承担了在具体案件中判断金融工具是否属于证券以及是否需要接受证券法律规制的任务。美国联邦法院通过判例,确立了几项证券判断的重要规则[12]:第一,尽管股票作为证券的一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明确的,即股票的特征是按一定比例分享收益并享有投票权及承担责任;但如果案件中金融工具不符合上述股票的基本特征,法院还应当判断其是否属于投资合同(investmentcontract)来判断其是否属于证券概念;第二,投资合同成为法院认定证券法列举证券种类之外的金融工具,或是对金融工具证券定性存在争议情形下的基本概念。事实上,美国借助投资合同这一含义不甚明确的概念,实现了法的稳定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平衡,由司法机构承担了面对实践不断产生、花样翻新迅速的证券类金融工具性质的认定工作。

   受美国证券法的影响,日本《证券交易法》第2条也采用列举方式规定所调整证券的种类。[13]该条在详尽列举各种类有价证券之后,还概括性规定可适用证券交易法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因公益或保护投资者认为必要且适当,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规定的其他证券或证书”情形。为应对交易商品多样化趋势、重构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秩序,特别是吸收证券化关联商品的法律规制需要,日本1998年修改《证券交易法》时增加了第2条第18项,即在列举第1-17项之外,法律概括性规定“斟酌流通性以及其他因素,为确保公益或保护投资者,认为有必要,政令(《证券交易法实施令》1条)规定的证券或证书”。[14]2006年,日本制定《金融商品交易法》时,将“证券”定义扩展为“金融商品”的概念。尽管立法并未对“金融商品”进行明确定义,但为适应各种基金实践需要而导入“集合投资计划”定义,即在《金融商品交易法》第2条第2款第5项规定“集合投资计划是指民法上的合伙、商法上的隐名合伙、投资实业有限责任合伙、有限责任事业合伙、社团法人的社员权以及其他权利,享有通过金钱出资进行的事业而产生的收益分配或该出资对象业务相关的财产分配的权利”。[15]尽管日本学者认为日本金融改革立法尚未最终完成,但从“集合投资计划”概念的导入,到对有价证券概念定位采用“经济实质性标准”的做法,显然是受到美国“Howey案”判决的影响。这为日本《证券交易法》进行大幅度修改而变身为《金融商品交易法》,并使该法规制所有具有投资性金融商品,奠定了根基。

工商管理概念篇5

关键词:集体协商、平等协商、工会

按照劳动法律的规定,集体协商和平等协商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在法律上本来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发实施以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在1995年8月17日的《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这个办法把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平等协商权与集体合同制度中的集体协商混为一谈了。于是,工会方面在工作中往往把为签订集体合同而进行的“集体协商”一概称为“平等协商”,并提出了平等协商制度的观点。集体协商和平等协商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这个问题在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实践过程中,人们产生了一些误解和困惑。

劳动部在1994年12月5日颁发的《集体合同》第七条规定:“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集体协商”这个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是没有出现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无论是以前的劳动部颁发的还是现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集体合同规定》,都没有事的对劳动法规定“平等协商”这个概念做出界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到《集体合同规定》,我们清楚地看到,平等协商和集体协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平等协商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的组成部分,这项权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是与劳动者参与用人单位民主管理权利并列规定的;由此可见,平等协商也是劳动者的民利的一种形式。集体协商则是另外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特指的即为签订集体合同而进行的商谈行为。集体协商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活动,是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性的规定。集体协商是集体合同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有关“平等协商”的字样出现在劳动部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集体合同规定》中仅有几处。劳动部的《集体合同规定》第五条规定:“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新的《集体合同规定》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所称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书面协议。”新《集体合同规定》在行文表述中将原劳动部颁发的《集体合同规定》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修正为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这个修正似乎在特意告诉我们,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是同范畴的概念,而“平等协商”则不是。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新《集体合同规定》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之间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确定相关事宜,应当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这两条的规定也说明,集体协商是有特定形式的,集体协商须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

根据劳动部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集体合同规定》的规定或所作规定的精神而言,集体协商是专门的概念,是特指为签订集体合同而采用特定形式的行为。在这个文件中没有关于“平等协商”的专门界定。其实这也就说明,平等协商并非集体合同制度范畴的概念。

平等协商概念的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第八条之规定,即劳动者就保护其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再则就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有关文件。中华全国总工会在1995年8月17日的《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

《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的第三条规定:“平等协商是指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商谈的行为。企业工会应当与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这个文件,对平等协商这个概念做出了专门的界定,平等协商就是指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商谈的行为,并把平等协商确认为是企业工会与企业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如果仅仅从这条的规定来看,全总所说的“平等协商”与劳动法所规定的“平等协商”以及与《集体合同规定》所规定的平等协商,似乎是没有关系的全新的一个概念,一种制度。但是,全总《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的规定并未就此为止,该文件第四条就规定“集体合同是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订立的书面协议。”这里对集体合同的界定似乎与当时劳动部颁发的《集体合同规定》如出一辙。但是,前后两条的规定却用了同一个名词即“平等协商”。因为劳动部颁发的《集体合同规定》对集体协商这个概念做出了专门的界定,如果说在关于集体合同的概念界定时用了“平等协商”这个名词是无意与“集体协商”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全总的《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在专门界定了“平等协商”这个概念之后便在集体合同的界定中用上了“平等协商”这个概念,则不能不说是有意识的。当我们发现在全总的这个文件中自始至终都没有采用“集体协商”这个概念,就完全有理由说,全总是在有意地规避“集体协商”这个概念。

如果比较一下劳动部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实施的《集体合同规定》和全总制定的《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可以清查地看出,全国总工会试图把平等协商和集体协商统一起来并用平等协商这个概念取代集体协商以及劳动法中规定的劳动者的平等协商权。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集体合同规定》第八条规定:“集体协商双方可以就下列多项或某项内容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一)劳动报酬;(二)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劳动安全与卫生;(五)补充保险和福利;(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七)职业技能培训;(八)劳动合同管理;(九)奖惩;(十)裁员;(十一)集体合同期限;(十二)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十三)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十四)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十五)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全总制定的《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企业工会应当就下列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事项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一)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续订、解除,已订立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二)企业涉及职工利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三)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职业培训及职工文化体育生活;(四)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五)职工民主管理;(六)双方认为需要协商的其他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则是“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比较分析这三个文件关于集体协商和平等协商的规定的精神,不难看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其用意是十分清楚的,即故意将劳动法赋予给劳动者的“平等协商”权和工会代表职员为签订集体合同而进行的“集体协商”,混为一谈了。根据全总的这个文件,我们发现工会似乎想把集体协商和平等协商整合在平等协商制度之下,因为这里规定的所谓平等协商制度实际上包括了集体协商的内容,也涵盖了劳动者的平等协商权之内容。

这种混为一谈的作法,实际上是对实施集体合同制度极其有害的,更不利于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从法制的角度言之,这样的作法也有悖于法律的精神。把平等协商混同于集体协商,在主体上是把平等协商混同于集体合同了(参见《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的第四条关于集体合同的概念界定),即把集体合同的主体认定为是企业工会。所以在实践中往往集体合同把职工认为是企业工会和企业的签订的与职工无干,在一些企业管理者中也存在这样的误解;这就是集体合同制度在我国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就是中国工会在用极大的努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而收效有限的原因之一,因为职工在集体合同中的真实主体的身份被忽略了,工会没有真正把职工行使集体协商权利而签订集体合同的觉悟、意识和热情调动起来。全总关于平等协商制度的规定实际上是把劳动法赋予给职工的平等协商权转嫁成了工会的平等协商权,把职工的权利取而代之,是越俎代庖的行为,这既给工会工作增加了难度(因为工会尤其是企业工会往往是很难真正有效地在职工需要维权的时候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同时也淹没了职工依法行使平等协商的权利。按照工会法的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不能对职工权益取而代之。

工商管理概念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职业能力;课程标准

[Doi]10.13939/ki.zgsc.2017.09.206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四川省2016年关于开展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通知》和绵阳市人社局、财政局《关于做好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2016年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已经完成对近10000名学员的培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标准将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分为:公共课程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两大部分。

1公共课程

1.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全体学员。

1.2涉及模块

公共课程属于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网页制作、网络信息采集与处理、网络营销、电子交易、物流信息管理、网络采购六大模块中共有的基础知识,任何一个模块的培训都必须涉及公共课程的培训。

1.3培养目标

通过公共课程的培训,让学员对职业道德及电子商务相关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1.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32学时。

1.5教学计划

1.6培训内容

1.6.1职业道德

培训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

1.6.2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培训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

1.6.3计算机网络应用

培训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计算机网络的搭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

1.6.4电子商务基础

培训内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的发展史;电子商务的分类;电子商务的框架;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的安全及防范。

1.6.5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培训

培训内容: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目的及意义;电子商务创业的相关政策;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公司注册的流程;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

2专项技能

2.1网页制作

2.1.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t。

2.1.2涉及模块

网页制作模块。

2.1.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学员具备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2.1.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1.5教学计划

2.1.6培训内容

(1)图形图像处理。培训内容:photoshop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透视原理;色彩基础知识;图形图像的处理;网站页面的设计。

(2)Flas制作。培训内容:Flash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简单图文动画的制作;层、库、遮罩及运动层的综合使用;按钮及菜单的制作。

(3)Frontpage网页制作。培训内容:网页制作的基础概念;Frontpage的基本操作;站点创建及管理;页面的布局;网页的内容添加;超链接的使用;CSS样式的使用;Html语言;网站的。

2.2网络信息采集与处理

2.2.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员

2.2.2涉及模块

网络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

2.2.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网络商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交换、及信息更新及维护的能力。

2.2.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2.5教学计划

2.2.6培训内容

(1)网络商务信息基础。培训内容:网络商务信息的基本概念;网络商务信息的特点;网络商务信息的分级;信息收集的基本要求;信息整理的基本步骤。

(2)网络商务信息的采集。培训内容:网络商务信息收集的常用工具使用;信息下载的常用方法及工具使用;信息的存储方法。

(3)网络商务信息的处理与分类。培训内容:信息的整理方法;信息的分类。

(4)网络商务信息的。培训内容:信息的渠道;信息常用工具的使用。

2.3网络营销

2.3.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员。

2.3.2涉及模块

网络营销模块。

2.3.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网络市场调研与网上商品销售的能力。

2.3.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3.5教学计划

2.3.6培训内容

(1)网络市场调查与分析。培训内容:网络市场调查的方法;市场调查的设计;市场调查的分析方法;市场调查报告书的书写。

(2)网络营销工具。培训内容:常用的网络营销工具,如网站、博客、微信、电子邮件等主要工具的使用。

(3)商品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培训内容:商品的图像采集;商品的介绍书写;商品的分类。

(4)网络广告与网络促销。培训内容:网络广告形式及广告的设计;网络促销的方式;

(5)网上商店的开办。淘宝、京东、亚马逊、微商等销售平台的应用。

2.4电子交易

2.4.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员。

2.4.2涉及模块

电子交易模块。

2.4.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网上商品买卖、交易等相关的能力。

2.4.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4.5教学计划

2.4.6培训内容

(1)网络采购。培训内容:网络采购基础;网络采购流程及操作;电子订单及处理。

(2)电子合同。培训内容:电子合同的概念;电子合同的特点;电子合同的法律知识;电子合同的编写及签订。

(3)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培训内容:电子商务的客户服务;售前及售后服务;客户投诉及处理;商品的跟踪及管理。

(4)电子支付。培训内容:电子支付的概念;电子支付的种类及常用的网上支付操作;电子支付的安全。

(5)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培训内容:B2C模式、B2B模式、C2C模式、o2o模式的交易流程及后台管理。

2.5物流信息管理

2.5.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员。

2.5.2涉及模块

物流信息管理模块。

2.5.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培对象具备物流信息收集与分析、配送方案制定及使用物流软件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

2.5.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5.5教学计划

2.5.6培训内容

(1)物流信息技术。培训内容:物流信息的基本概念;eDi;RF与RFiD;常用的物流信息技术。

(2)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培训内容:商品条码的作用;商品条码的结构及应用;商品条码的生成;物流条码的作用;物流条码的结构及应用;物流条码的生成。

(3)自动仓储系统。培训内容:仓储和仓储管理概述;仓储及其设备;自动仓储系统。

(4)物流管理。培训内容:物流基本知识;物流管理过程;物流企业;物流服务管理;物流信息管理。

2.6网络采购

2.6.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员。

2.6.2涉及模块

网络采购模块。

2.6.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网络采购及网络招投标及网络合同签订及处理的能力。

2.6.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6.5教学计划

2.6.6培训内容

(1)网络采购。培训内容:采购管理基础;网络采购的特征;采购的发展趋势;采购的信息化。

(2)网络采购流程。培训内容:采购需求分析;网络采购的方式;网络采购流程。

(3)招投标。培训内容:招投标的基础知识;招投标流程;招投标书的编写;相关法律法规。

工商管理概念篇7

究竟什么是pLm?

解析pLm

根据业界权威的CimData的定义,pLm(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简称pLm)是一种应用于在单一地点的企业内部、分散在多个地点的企业内部,以及在产品研发领域具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的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一系列应用解决方案,它能够集成与产品相关的人力资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应用系统和信息。

按照CimData的定义,pLm主要包含三部分,即CaX软件(产品创新的工具类软件)、cpDm软件(产品创新的管理类软件,包括pDm和在网上共享产品模型信息的协同软件等)和相关的咨询服务。实质上,pLm与我国提出的C4p(CaD/Capp/Cam/Cae/pDm),或者技术信息化基本上指的是同样的领域,即与产品创新有关的信息技术的总称。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pLm是一种理念,即对产品从创建到使用,到最终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据信息进行管理的理念。在pLm理念产生之前,pDm主要是针对产品研发过程的数据和过程的管理。而在pLm理念之下,pDm的概念得到延伸,成为cpDm,即基于协同的pDm,可以实现研发部门、企业各相关部门,甚至企业间对产品数据的协同应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厂商推出的pLm软件是pLm第三个层次的概念。这些软件部分地覆盖了CimData定义中cpDm应包含的功能,即不仅针对研发过程中的产品数据进行管理,同时也包括产品数据在生产、营销、采购、服务、维修等部门的应用。因此,实质上pLm有三个层面的概念,即pLm领域、pLm理念和pLm软件产品。而pLm软件的功能是pDm软件的扩展和延伸,pLm软件的核心是pDm软件。

在eRp、SCm、CRm以及pLm这四个系统中,pLm的成长和成熟花费了最长的时间,并且最不容易被人所理解。它也与其它系统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是因为迄今为止,它是惟一面向产品创新的系统,也是最具互操作性的系统。例如,如果企业为了制造的用途,使用pLm软件来真正管理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它需要与SCm、CRm特别是eRp进行集成。如果作为一个概念来说,pLm出现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的范畴,它仅仅是在最近一两年刚刚成为可行。之所以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来确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市场定位,部分原因是由于它的来历甚至名字都与pDm和CaD软件系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从技术角度上来说,pLm是一种对所有与产品相关的数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管理的技术。

向工艺与制造延伸

回到制造这个领域来。近年来,随着pLm应用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的成熟,制造企业已将pLm管理的侧重点从产品研发过程的管理转向了工艺与制造过程。

搭建了以西门子的teamcentermanufcturing为基础的工艺数据信息化协同工作平台,该系统提供了工艺数据标准流程与变更流程,并贯通了设计变更与工艺变更的全流程管理。同时,tCm将工艺路线用类似结构树的方式进行管理,使得工艺数据更易于表达、重组、扩展、汇总,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实际生产,为下游信息系统(meS、eRp)的数据准确性与可用性提供保证。目前混凝土机械公司tCm系统的业务实践已涵盖了机加、涂装、焊接、装配等多种工艺类型。

长城汽车通过与开目公司合作建立了统一的工艺数据管理协同平台Gwm-Capp,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司工艺编制和工艺管理方面的要求。Gwm-Capp系统已在公司冲压技术部、焊装技术部、涂装技术部、总装技术部等部门展开实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除了长城汽车,已先后有长安汽车、中国南车戚墅堰所等企业也实施了开目的工艺管理系统。

其实,Siemens、ptC、CaXa、天河、开目、艾克斯特等pLm厂商早已提供了相应的工艺与制造过程管理解决方案。而为了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工艺信息和工艺资源管理平台,SiemenspLm将teamcentermanufacturing模块介定为tecnomatix产品线的一部分,以实现tecnomatix与teamcenter更深的集成;达索系统则先后并购了meS软件intercim、apriso,并将其整合进DeLmia产品线,以扩展3D体验平台的虚拟现实能力,从而使DeLmia实现设计、工程、制造和客户体验之间的闭环。

应用向需求管理拓展

企业的产品能否迅速占领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产品是否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企业对于pLm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等阶段,而是将pLm的应用逐步扩展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前端――需求管理。

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而这时客户发现,企业原有的信息化系统如eRp、CRm、SCm并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pLm应运而生。正如一位Cio所说:“有了pLm系统,eRp、CRm和SCm系统才终于有了它们一直需要的东西,一个可靠的、可以普遍访问到的、最新、最准确、最完整的产品信息源。”

pLm,作为一种理念,它本身正在不断变化与延伸,在主流厂商的推动与大型企业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最终,pLm将能够管理从产品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工艺设计、制造过程的数据和流程,并实现与项目管理、eRp等软件的双向集成,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同时,在pLm中,还会包含研发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使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就能够确保产品高质量、低成本。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及企业管理软件应用的深入,pLm理念中包含的在企业的多个部门和在异地进行协同将逐渐成为现实,产品信息在供应链合作伙伴中的共享也会逐渐实现,pLm将会逐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相关链接

国内pLm厂商三大阵营

■以CaD为主体的pLm供应商

代表厂商如Siemens、达索、ptC等,最初大多是pLm系统中的“pLm工具”的生产商。这类厂商从CaD起家,以管理CaD的数据见长,逐步形成与之匹配的pDm解决方案,这对于自身以CaD为主体的厂商来讲优势明显。客观来讲,由于发展比较早,此类厂商占据的pLm市场份额最大。这不能掩盖在现代企业新的管理需求下所反应出来的缺陷――设计和生产的一体化。

■以pDm为主体的pLm供应商

代表厂商如:北京艾克斯特、清软英泰、上海思普、武汉开目等。这类pLm厂商往往只专注于pDm这一单一领域,既不支持CaD技术,也不提供eRp系统的pDm方案。由于抓住了pDm在国内的需求特点,因此能够以较高的性价比和产品本地化等优势来占领部分市场。但这些企业基本都没有CaD以及与企业其他管理软件系统整合集成的优势,因此很难发展壮大。

工商管理概念篇8

一、商誉概念的历史演进

商誉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对商誉的认识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而不断加深的。《韦氏新国际大辞典》(第三版)将商誉解释为“友好情感”、“良好愿望”、“仁慈”和“友爱”。

“商誉”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后期的英格兰,1571年“我把我采石场的全部利益和商誉……都给了约翰・斯蒂文。”被普遍认为,这是商业上关于“商誉”的最早记录。

虽然商誉是作为商业词汇出现的,但最早却引起了法律界的注意。1895年英国司法官对商誉作了如下定义:“商誉意指旧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商号等有关的一切,以及与企业经营有联系,并由于他们能使企业收益的一切有利条件。”这个概念在英国法庭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商誉概念没有引起会计学界的注意。

19世纪末,经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组织形式也由家庭作坊、临时结合等方式,转变为独资或合伙制。这时,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能否招徕更多的顾客,能否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人们把这种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良好关系,称之为商誉。商誉也引起了会计界的注意,但还没有涉及到确认、计量等问题。

20世纪初,会计界开始认识到企业与顾客之间良好关系的内在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秀的管理人员、高素质的生产工人、庞大的销售网络、稳定的财务状况等都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优势,并且研究者开始将这些优势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研究,得出结论:能导致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一切因素都应被称为商誉。[杨汝梅先生(1926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也有类似的论述。这一时期,商誉价值应根据超额利润(Superior.profits)确定的见解成为会计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会计界对商誉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并越来越侧重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商誉。亨德里克森(1982年),G・R・卡特利特和奥尔森(1968年)。

综上所述,在商誉会计领域对商誉概念的研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超额收益论

也称“超额获利能力现值论”。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企业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预期未来净收益的贴现值。这里的“超额收益”,应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得较同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因为短期超额盈利只能被认为是偶然利得,难以确认商誉。

这种观点的提出主要是由于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紧密相关的,是同有形资产和其它无形资产相结合而共同发挥作用的,而且构成商誉的各个要素无法一一辨认,更无法单独计量,因此商誉的价值只能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体现出来。其代表人物为佩顿、G・R・卡特利特和奥尔森。

(二)无形资源论

会计学术界一些学者对“超额收益论”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商誉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应是商誉对企业收益影响的结果,并非商誉的基本性质。他们认为,商誉的存在是因为企业具有某些无形资源,如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企业声誉、广泛的社会关系、卓越的管理队伍和优秀的员工等,这些无形资源虽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但他们确实存在。正是无形资源的存在,才使企业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因此,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商誉是由上述诸多看不见摸不着因素构成的、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的无形资源。其代表人物是Reg.S.Gynther。

这种观点从资产的角度定义商誉,即商誉是一种企业资源,并且揭示出了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是对超额收益观的补充和充实。但这一观点也存在其局限性,形成商誉的这些未入账的无形资源大多是很抽象的概念,难以用货币对其价值进行计量。这一点,对会计学这一特别讲究计量的科学而言,是非常严重的缺陷。

(三)总计价账户论

即“剩余价值论”。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生息资产,而只是特殊的计价账户,它表明该实体各项资产的合计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他们个别价值的总和。商誉正是计量了诸如优秀的管理、忠实的客户、有利的地点等因素而形成的未入账资产的结果。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约翰.B.坎宁(1927年)

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企业总体价值与单项可辨认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贴现值的差额。

这种观点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超额收益论”直接理解商誉、计量商誉存在的较大难度的问题,而试图提出间接理解和计量商誉的新思路。然而,其却在后来偏离了定性理论,成为一种运作方法。然而更有甚者又将其从会计计算演变成了数学计算,使其彻底丧失了定性理论的品位。

二、笔者对商誉的概念界定

根据商誉概念的演进及目前对商誉概念研究的种种观点的论述,商誉的定义是一个极其复杂、抽象的概念。笔者认为,给商誉下定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商誉是一项资产

198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财务报表要素》中,将资产定义为“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了:“资产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事项而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001年1月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以上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是资产的本质特征。而商誉,与机器、设备、原材料、现金及有价证券一样,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能在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使企业获得收益或劳务服务,所以,商誉是一项资产。

(二)商誉是无形的资产

商誉虽然是一项资产,但它又不像机器、设备、原材料、现金及有价证券那样具有各种各样的实物形态。商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所以商誉是无形资产。

(三)商誉是无法具体辨认的

构成商誉的因素很多,而且其构成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

(四)商誉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

超额收益论试图说明商誉的经济效用,即可以带来超额盈利的能力;无形资源论试图用形成超额盈利的因素来描述商誉;总计价账户论试图用超额盈利的间接表现形式――企业总体价值与单个可辨认资产价值的差额来表述商誉。虽然超额收益论、无形资源论和总计价账户论这三种观念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商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商誉与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密不可分,或者说,可以带来超额盈利是商誉的本质特征。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商誉定义为:商誉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使企业获得超额盈利能力(超额收益能力)却无法具体辨认的无形资源。

三、商誉的形成因素分析

分析商誉的形成因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商誉的形成与特定企业相联系,是特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不同行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商誉的具体构成因素不同;另一方面,商誉的构成因素还与时期相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形成商誉的因素是变化的。

但在不同企业中,在同一企业的不同经营阶段中,在不同时期的企业中,有一些形成商誉的基本因素。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0号会计研究论文集(aRSno.10)将商誉的形成因素总结为1.优秀的管理队伍;2.出众的销售经理或组织;3.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4.有效的广告;5.秘密制造工艺;6.良好的劳资关系;7.卓越的信用等级;8.高瞻远瞩的人员培训计划;9.通过向慈善活动捐款或派员工参加公益活动而建立的崇高社会威望;10.竞争对手经营的不景气;11.与另一家公司良好的社会关系;12.战略性的地理位置;13.才能或资源的发掘;14.有利的税收条件;15.与政府良好的关系。

对以上商誉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列举的15个要素并不都属于商誉的形成因素。其中,1.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和竞争对手经营的不景气,属于竞争对手的弱势,不是本企业所能拥有或控制的,只能是企业建立商誉的外在条件或环境,不能作为商誉的形成因素;2.有利的税收条件,也属于外在环境条件;3.有效的广告、高瞻远瞩的人员培训计划、才能或资源的发掘等属于开发商誉的活动,而不是商誉的形成因素;4.秘密制造工艺、战略性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属于不可辨认部分,秘密制造工艺可以归入专利或专有技术,而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可以在土地使用权中体现出来;5.良好的劳资关系、卓越的信用等级、崇高的社会威望、与另一家公司良好的社会关系、与政府良好的关系则是商誉存在的结果而不是形成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不确指无形资产,其形成因素只能是来自于企业自身的优势,商誉的形成因素只能是企业人员素质以及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优势、是无法确指的无形资源而不包括可以确指的有形资源,包括:1.优秀的管理队伍;2.出众的销售经理或组织;3.高素质的员工队伍;4.企业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上的优势。这些优势必然形成企业良好的劳资关系、卓越的信用等级、崇高的社会威望、与相关公司良好的社会关系、有利的税收条件以及与政府良好的关系。商誉的形成因素归纳起来看,主要是优秀的管理、销售以及职工队伍和管理、组织上的优势,人员队伍素质与管理、组织上的优势构成商誉的内在因素;与各方面良好关系的优势则是商誉存在的外在表现,二者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同时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当人力资产会计有了长足发展,企业人力资产因素被确认与计量,那么商誉的形成因素又将发生一次质的变化。企业组织与管理上的优势和人力资源因素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关系如何处理,将是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那时,商誉的形成因素就有了一个明确地概括:组织与管理上的优势,一种不可确指的协同作用因素,这更接近于商誉的本质。

四、商誉的特性

商誉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使企业获得超额盈利能力却无法具体辨认的无形资源。它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企业超额盈利能力和企业整体价值的反映。它既不同于具有固定形态、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资产,也有不同于专利等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它是企业各种未入账的、不可单独确认的无形资源的混合,与企业整体不可分离,是整个企业的一种综合优势。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商誉具有无形性

商誉从表面上看不具有实物形态、不可触摸。在经营过程中,它发挥的作用也具有无形性。有形资产在生产中,如固定资产的使用、流动资产的消失,人们可以感觉到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正在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商誉则以无形的方式如管理的水平、工艺过程的控制、原材料的特殊配方等使有形资产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人们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二)商誉具有依附性

商誉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不可确指的却又客观存在的无形资产,其各种构成因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很难单独确立。而且,只有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企业的商誉才有价值。它不能单独转让、出售,也不能以单独的一项资产作为投资,只能依附于企业整体,其价值要通过企业的整体收益水平来体现。

(三)商誉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企业的商誉不是在企业设立的当天或设立后的短期内形成的,而是企业长期经营管理的结果。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中,会形成一种自己独具特色的管理和组织优势,这种独特的管理和组织优势必然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形象,使顾客和用户产生信任和好感,企业就会因此取得比一般同行业的其他企业高得多的收益。

(四)商誉的长期存在性

商誉可以在企业中长期存在。而商标权、版权、特许经营权、专利权等都有法定的有效期,有些项目在法定有效期满前可以续展,续展期满其权利自动终止。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无形的经济资源,通常,经营年限愈久,商誉价值越大,除非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品质下降、企业信誉降低而自毁声誉,使商誉价值逐渐减少以至消失,没有任何一条法律给商誉规定有效期限。

(五)商誉具有风险性

商誉的风险性,就是指商誉的存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市场环境多变、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产品的更新换代加速,企业原来拥有的那种组织、管理优势――“1+1>2”的协同作用会被破坏,需要重新组合、形成,这些都会使商誉的形成具有不确定性。

五、品牌、名牌、商标与商誉

(一)品牌、名牌与商标的含义及关系

品牌(Brand)是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内在质量、文化内涵等的象征。从本质上讲,品牌是提供商品或劳务的企业的技术和员工素质以及组织管理特点(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从外表形式上看,一种品牌由可以清晰读出的名字和清晰的可视性标志构成,不同的品牌可以把一个卖主的商品同其他竞争者的商品区别开来。

商标(trademark)从属于品牌(Brand),是品牌的可视性标志,是品牌的象征。商标在使用过程中经过注册,得到法律的保护,被称为注册商标(Registertrademark)。但从计量的角度来看,商标已经从品牌中独立出来。

人们往往通过商标辨认品牌,通过商品、劳务本身认识品牌。消费者往往通过读出品牌的名字宣传品牌,使品牌的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加大;同时,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商标更强调品牌的法律含义,而品牌本身更侧重于市场含义、强调商品的市场知名度,知名度的不断扩大是品牌生存的基本条件,名牌是品牌的最好归宿。

(二)品牌、名牌与商誉的关系

在概念上,商誉、品牌各有不同的内涵,品牌包含商誉、商标,是企业技术、员工素质和组织管理特点的集中体现。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由于企业的技术已被设备、专利、非专利等可确指的资产所体现,品牌也就更符合商誉的概念。同时,品牌的可视性标志――商标也已经被单独列为了可确指无形资产,因此,在计量时,品牌只是计量了企业员工素质与企业组织管理一方面的优势,与商誉有了一致的内涵。著名品牌“青岛啤酒”的价值被评估为2.09亿元人民币。实际上也就是其商誉的价值。

工商管理概念篇9

【关键词】经营;管理

概念是对某种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和描述。经营与管理是现代企业活动中的两个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的不同概念。清晰地界定“经营”和“管理”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厘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深入理解现代企业活动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契约性质的组织,它通过竞争从环境中获取稀缺资源,经营和管理活动把流入企业的资源转化为企业的产出,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既表现为企业产出之间的价值和价格竞争,也表现为企业本身成长能力的竞争,其实质在于企业成长的竞争。而企业的成长,正是由其经营和管理造就及控制的。然而目前很多研究者在论述企业问题时并不注意这两者的区别,在一些情形下,这样做似乎也无大碍。但在一些深入的研究之中,若能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作出一个清晰的分析,则有助于我们对于现代企业的活动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对经营和管理两个概念的辨析来说明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其义为: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管理也是这样理解的。管理概念具有多义性,它不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且还会因时代、社会制度和专业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解释。自从管理进入人类的意识以来,几乎每一个从人类的共同劳动中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做出一番描述和概括,并且顽固地维护这种描述和概括的正确性甚至唯一性,人类从来就不曾取得对于管理定义的一致理解。泰勒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指导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其中,最经济含有经营的气息。一般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指出,管理就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哈罗德・孔茨从处理组织环境和人的关系的角度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美国管理学家西蒙(HerbertaSimon)从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和决策在管理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的角度,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小詹姆斯・唐纳利从组织生产力的角度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个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彼得・德鲁克认为,归根结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各种各样的管理定义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各有各的个性和特长,也各有各的漏洞和缺陷,这正是各学派论争的原因。随着生产方式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人类认识领域的拓展,人们对管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的差别还会更明显。我们不应只停留在现象层面上,而应努力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管理的真正的本质。只有在本质上才有可能求的理论的统一。

职能学派在西方管理学界占据正统地位,对我国影响也最大最深刻。针对某项工作,我们确定工作的着眼点,立足点,着力点,方式和路径,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这里体现了管理的计划职能。

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实现一定的工作目标,需要财力物力更需要具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人力包括体力和脑力,然而,这些资源都零散地分布在市场里。我们要把诸多资源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才能进行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组织是一个很具推敲意义的词汇,组和织都是形声字,形旁表意,有绳锁的意思,组织可以就此阐释为运用一定的形式把一些零散的事物编制在一起从而产生全新的功能。

指挥是管理的又一重要职能,所谓指挥,是指通过命令和指示等形式使企业内部各个要素的意志服从一个权威的统一意志将计划和领导的决心变成全体成员的统一行动,使全体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全力以赴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在共同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要素提供者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同时企业存在于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环境中,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需要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形式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把股东员工客户和各级经营管理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从而维护企业的生存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就是管理的协调职能。孔茨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

组织起来的生产要素仍然通过开放的市场与社会保持着联通,他们有自由退出组织,或进入自由市场或进入另一些组织尤其是那些和本组织形成竞争的组织。我们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按照一定的形式控制这样的生产要素的流通。这里的控制,当然是辨证意义上的控制。这就是管理的控制职能

二、什么是经营

“经营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范畴,是商品生产者的职能。”商品是专门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构成了商品经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按照怎样的方式交换才是公平和可行的,按照怎样的方式生产才能保证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尽最大可能地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利可图,才能保证以最少的成本生产出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些都是商品经济给经营提出的问题。

经营是企业或经营者有目的的经济活动,是经营者在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国家计划任务、市场需求状况及企业自身的需要,从本身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出发,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筹划、设计与安排等活动。企业经营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一系列筹划营谋活动,是一种旨在协调人与物之间关系的一种目标性活动。具体而言经营指在企业内,为使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所进行的系列运营活动。所有这些对市场的选择,对产品的选择,对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以及对消费者,市场行情的研究,对竞争者的研究等,都属于经营活动。

经营即经济运营,是就业务而言的,某个公司或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副营业务是什么,要开办什么业务,要停办什么业务。那块业务要加速,那块业务要减速。经营是就市场而言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社会化的形态,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企业从市场中获取包括资本和人力的各种生产要素,到市场上销售自己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市场中也存在着企业许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某个公司或企业在采购原料时如何用最低的采购成本生产资料市场购得更好更多的原料。在销售产品时如何优势价格在消费资料市场更快更多地售出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用怎样的战略和策略打败对手。

三、经营和管理的关系

(一)从两者的内容构成来看

经营与管理是两个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区别的经济概念,属于统一的经济范畴。法约尔把经营分为技术、商业、财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并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大职能,并进一步将管理活动划分为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这就从内容上区分了经营和管理。

(二)从两者的产生过程来看

经营是经济商品化市场化的产物,管理是劳动组织化社会化的产物。管理思想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其中融合了组织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企业的经营方法要随着市场供应和需求因时因地而变化,主要理论依据是经济学。经营活动靠管理思想来实践,反过来,管理思想又随着经营、环境、时代、市场而丰富。经营是企业内和外的人与事的互动,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管理则是企业内人与人的互动,是内化与企业的社会的运行规律。通俗地说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把事情做对。经营是指涉及市场、顾客、行业、环境、投资的问题,而管理是指涉及制度、人才、激励的问题。

(三)从两者的应用范围来看

管理适用于一切组织包括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而经营则只适宜于以企业为典型代表的营利性组织,因此从企业的角度谈经营概念和管理概念的关系才有意义。

(四)从两者的追求目标来看

管理旨在提高组织效率实现效率最大化,主要途径是协调和控制,以实现控制风险和成本为目的;经营意在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利润和效益最大化,主要途径是制定战略,开发市场,以实现开拓市场和增加收益的目的。经营具有外在导向性,要求企业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稀缺资源和建立影响;管理具有内在导向性,强调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建立秩序。

总之,企业作为一种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需要经营管理。经营活动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基础,管理活动保证经营决策能够得以良好的执行。成长是现代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首先关注经营,研究市场和客户,并为目标客户不断提供更高价值产品和服务。而这目标之所以能够达到,关键在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管理跟上了,经营才可能继续往前进,经营改善后,又会对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撇开管理光抓经营是行不通的,管理扯后腿,经营就改善不了。相反的,撇开经营,光抓管理,就会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参考文献

[1]【美】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胡隆袒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法】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周安华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李柱流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美】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第11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大卫・a・德森佐.管理学原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赵殿和.对管理概念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7.

工商管理概念篇10

[关键词]经营者;概念;营利性

[中图分类号]D922.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2)02—0036—05

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显然,法律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限定在营利性经济组织和个人的范围内,排除了现实中参与竞争和对竞争秩序有影响的所有非经营者主体,如医院、学校、殡仪馆、新闻媒体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也排除了企业职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无照经营者等。另外,法条中经营者概念的突出特性是营利性,然而,社会经济生活中,尚有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不具有营利性,也会危害竞争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损于市场竞争秩序。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过:“法律的目的是对受法律支配的一切人公正地运用法律,借以保护和救济无辜者。”[1]如果未能弄清经营者概念,那么就无法保护、救济无辜者,同时,“概念乃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问题”[2]。因此,经营者概念的问题无法回避,需要理论界对此进行充分深入的研究,以在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及时完善相关规定。

一、经营者概念的理论及实践问题

理论界关于经营者概念主要有两种学说:主体资格说和主体行为说。主体资格说通常从主体资格角度理解经营者,认为只有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以及营利的具有法定从商资格的主体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经营者,即只有经依法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具有从事经营活动资格的单位和个人,才能成为经营者。

主体行为说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对经营者进行广义的解释,认为“虽不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主体,但参与经营活动而实施不正当竞争时,也认为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经营者,企业的职工代表或者他人实施经营行为的人、无营业执照而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人、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营利性推销活动的个人以及行政机关等都可以归入此类经营者,而不再是经营者的例外”[3]。

主体资格说对经营者如此严格的解释使《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受到了诸多限制:首先,企业职工显然不属于经营者的范围,也就不能成为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而国家工商总局1995年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已经明确企业职工(个人)可以成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主体,即对于侵犯商业秘密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言,个人属于“经营者”的范畴,很显然在这里的“经营者”是按照行为性质来界定的。其次,经营者向对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具体经办人行贿时,后者显然不是经营资格意义上的经营者,此时也就不能成为商业受贿的主体。再者,没有经营资格的主体,尽管从法律角度讲其活动是违法的,但因其无资格而无法受该法的规制。《关于公办学校收受商业贿赂行为是否受〈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问题的答复》(工商公字〔2006〕90号)中指出,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九条第二款中的“有关单位”,是指在商品交易中收受商业贿赂的单位,不受单位性质的限制。

主体行为说虽然相对于资格说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有些主体例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仍然难以纳入其中,作为一种新兴的学说,其影响力仍不能抗衡资格说,而且行为说的学者并没有给出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行为说未给出认定经营者主体的具体标准,经营行为的概念内涵模糊不清,很难类型化,例如,出版著作获取稿酬行为很难说清是否属于经营行为[4]。并且,无论如何扩大解释,该行为与经营者之间不外乎是一种客观与主观的关系,用经营行为来界定经营者就难免有循环定义之弊。况且,该观点也是单从保护经营者的角度考虑,对该法的其他保护对象如消费者、竞争秩序等没有顾及到。

在司法实践中,对同一主体的经营者身份也有过不同认定,认定标准混乱不一。

在艾志工业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诉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一审判决中认定:摩擦协会发出涉案声明的行为已经介入市场竞争,虽协会章程明示该协会具有非营利性,但该协会会员均系《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的经营者,且多与艾志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关系,该协会作为全体成员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作出涉案声明的行为应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经营者行为的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二审中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该一审判决{1}。该案表明,非营利性的行业协会可以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意义上的经营者,但是也有相关判例却不认同行业协会的经营者主体资格。

在北京中汇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诉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认为:电器协会是进行行业管理的社会团体法人,电线电缆分会是其下属分支机构,专门履行电线电缆行业管理的特定职能,并不从事商品经营或提供营利,不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的有关规定。二审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该一审判决{2}。

司法实践中标准的不统一为经营者行为性质的认定带来了很多困惑,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郑雪峰、陈国青诉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一案{3}与宜昌市妇幼保健院诉宜昌市工商局一案{4}中对于医院的经营者资格也有相反的认定。明确法律的适用范围,切实保护好相关当事人的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要求我们对经营者进行较为明确的界定。在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理中,法院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当事人是否属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主体。如果无法准确地定义经营者的概念,就无法准确地适用法律,同时可能造成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给司法不公带来可乘之机。

二、经营者概念的重新认识

界定经营者概念的目的之一应是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与其他法的主体区别开来,方便法律关系辨识,廓清适用范围,如果达不到这一功效,其在适用层面上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有必要变换思考角度,重新审视经营者概念的定位。

(一)从经济法的理论看经营者概念的重新定位

“经营者”概念的科学性既需要得到经济法规范实践证实,也亟待以经济法原理为基础进一步展开理论推演。一个概念必须依赖于某一项制度,法学的发达程度往往取决于基本概念的精确程度,而后再着手构建理论体系、阐释基本法理。揭示经营者概念的内涵需要从经济法的学科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从经济法的理论看,《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三款对于经营者概念的规定过于强调营利目的,是从商法的角度来定义经营者的,抹煞了经营者作为经济法主体理应具备的特质。

商事法以规定商事主体和商事行为为己任,而这些规定的本质集中地表现为规范营利行为[5]。商法把营利性主体的行为作为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上文提到的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案、江苏省人民医院案中,相关法院之所以认定行业协会、医院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经营者,其主要理由便是这些机构从事的不是营利,其实质是抛开了经济法而从商法的角度认识与判断经营者。

法律概念是以法律理念为定向的[6],而我们知道,商法侧重保护商事主体的合法利益,保证商事主体以合法手段实现其营利目的;经济法则坚持社会本位,侧重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旨在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为所有市场主体创造平等进入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条件。所以用商法的视角来定义经营者存在视野过窄的问题。正如我国台湾地区著名学者黄茂荣教授在分析地下经济业者是否属于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的调整主体时指出的:“(其)虽未为其从事地下经济而向经济主管机关办理营业登记,以取得法律上之形式的主体地位,但在像公平交易法及税法这种法律,在其意义下之权利能力的认定,不适当与公司在公司法下之权利能力的取得问题同视。盖在公平交易法及税法,如以设立登记为必要,将不能达到规范竞争秩序或稽征税捐的目的,而法律用语之定义或解释必须取决于其规范目的,亦即从实现规范目的之功能的观点解释之,以探求其真意。”[7]

各部门法主体的特殊性,并非在于其创造一种新的主体,而是基于本身调整任务、调整对象的特殊性,而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赋予主体以特殊的权利义务,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法律主体制度[8]。同一主体,由于受不同法律规制,因而其角色可能会有所不同。对经营者而言,同样如此,经营者可能受到商法、经济法等不同法律的规制,因而具有不同的主体身份和角色内涵[9]。经营者并非经济法所特有的概念,若要使其成为经济法主体,必须遵循经济法的本质和基本原则。而经济法作为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和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经营者理应具备经济性、综合性以及公私融合性等本质特征,注重平衡协调的基本原则,遵循社会整体利益的最高准则。

人们必须将人这一法律主体的概念视为一种不是建立和限定在法律经验之上的,而是具有逻辑必然的、普遍适用的法律观察之范畴[10]。作为经济法主体的经营者,在进行经济法律行为以及在受到经济法律调整时,应当体现该部门法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理念。任何法律概念本身,均折射着其所承载的部门法的利益和理念。经济法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为其使命,如果某一主体的活动影响到市场竞争或交易安全,就要纳入经济法的调整,这将超越商法的调整;如果并不影响到市场竞争或交易安全,即可直接依据民商法的规范加以规范。经济法主体的特殊性在于经济法确立其主体制度时有着特殊的视角即着眼于经济运行的实际,与其他法律部门有着明显的区别。

所以,经济法上的经营者概念应当立足于社会本位、实质正义。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经营者概念的域外比较

从域外比较看,经营者概念的内涵也不同于我国上述法律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已演绎百余年,积累诸多先进立法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经营者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不失为明智之举。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示范条款》反映了国际领域的立法趋势与导向,对于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具有更大的参考意义。在其第1条概念的规定中隐含了有关主体的内容:在工商业活动中违反诚实行为的任何行为或者做法,均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在其注释中指出:工商业活动一词应当在广义上理解,即不仅适用企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活动,特别是此类商品或者服务的买卖,而且包括职业活动,如律师、医生,不管是私人形式还是其他形式。因此,就示范法的目的而言,个人或者企业的活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无关紧要。据此,示范条款及解释明确地指出了竞争法的主体界定原则,即不以营利目的为要件,任何主体只要处于工商业领域且实施了违反诚信原则的竞争行为,即受规制。

美国反托拉斯法中没有“经营者”的概念,《谢尔曼法》的适用范围为“anyperson”。根据最高法院判例,美国反托拉斯法中的“anyperson”具有极为广泛的含义,除了各州认定的自然人、企业、公司、其它组织、市政机关外,还包括各种外国法所规定的商业主体。可见,任何主体,不论是私人经济实体还是公权机构,不论是否具有相应的主体资格,只要从事了违反《谢尔曼法》的行为,都是该法的适用主体,均可受到规制。

法国《公平交易法》第37条规定:任何人违法使用国家、地方团体及其公共机构之公有财产,为出售产品或提供劳务之要约者,应予禁止。企业或行政之非营利社团或合作社不得经常性地为出售产品之要约、出售产品或提供劳务。但上述活动规定于章程者,不在此限。第53条规定:本命令之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经销及劳务活动,公法人之行为亦包括在内。

德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规定:行为人在商品交易中以竞争为目的而违背善良风俗,可向其请求停止行为和损害赔偿。可见,德国法也未明确主体资格类型。

考察上述立法,我们发现,西方国家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大多并不限定该法的主体范围,限定的只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即只要施行了该法规定的不法行为,无论是何主体即受规制。

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平交易法》第2条在规定适用主体时指出:本法所称事业包含:公司;独资或合伙之工商行号;同业公会;其他提供商品或服务从事交易之人或团体。对于第4种主体即“其他人或团体”的内涵与外延,台湾学者依据立法本意与司法实践进行了扩大解释,不仅放弃了获取收入的要件,包括营利及非营利事业,而且从目的解释的角度将政府机关、地下经济业者、非营利社团、财团法人均纳入事业者范围,从而成为竞争法的适用主体,以符合公平交易法之规范目的及维护市场之竞争机能。可见,无论是对于营利性要件的放弃,还是对主体范围的扩大理解,均区别于商法的理解。台湾法虽然界定了主体,但范围极广,穷尽了进入经济生活领域的所有主体。我们可以认为台湾法与上述其它国家立法例并无本质区别。

三、经营者概念的重新定位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提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为主体“经营者”的概念,应该与该法所列举的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一般而言,行为法如合同法更多是侧重于对行为的规制,主体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侧重于对某类主体予以特别保护或限制。《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实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所以性质上属行为法而非主体法,应该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角度思考该法的适用范围,按照行为的性质来界定经营者概念。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为此,不论行为人属何身份,只要违反该商业道德、损害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或损害了市场经济秩序,就应当受到该法规制。联系本文第一部分的例子,甲医院对乙医院进行诋毁,显然损害了经济秩序,不论其是否具有营利的特征,都应该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

有的地方立法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经营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了较为细化的规定,已经把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的范围扩展到非营利的组织和个人。吉林省、海南省还单独规定新闻单位及新闻工作者的相关行为也应受到规制,符合从行为性质来界定“经营者”范畴的立法本意,这为全国性法律的修改提供了启示,积累了经验。

由于我国相关的经济立法广泛使用“经营者”这一概念,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完全在行为主体上不使用“经营者”这一概念似乎不现实[11],因此可以考虑保留行为主体为“经营者”,但对“经营者”的概念重新加以阐释,从词义出发,强调其经营性质,而非以是否营利作为其特质,以个案中行为功能的经济性作为认定依据,以在市场交易中的某种特定条件下是否获得了某种利益为标准,也即在市场交易中是否获得对价,而这种利益、这种对价的获得是否直接影响了市场资源的配置和公平竞争。笔者认为,第二条第三款可以定义为:经营者是指在存在竞争的商品化市场中,进行交易时获得对价,影响市场资源的配置和公平竞争秩序的社会主体。

竞争机制是市场这一基础性资源配置方式的主要手段,竞争能够为不同商品的生产和各种服务的提供实现一种资源配置,而这种配置又能够使某些特定产品组合的产出达到理想的产出数量[12]。《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只要介入市场竞争并以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对竞争秩序产生影响的主体都应当纳入经营者的范围。

角色是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或团体中所占据的一定地位或拥有的身份,每个主体只要在社会上担当了一定的法律角色,就有一套与其角色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担当一定角色的主体,按照法律为其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的活动,就是角色行为,反之,超越或背离法律规定所从事的与自己身份无关的行为,就是非角色行为[13]。根据角色理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在社会上承担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角色,就应该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受其规制。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政府论[m].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p58.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p386.

[3]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p74.

[4]肖扬零.《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范围问题的反思[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1):p68.

[5][10]徐孟洲,叶姗.经营者论:基于经济法规范与原理的分析[J].现代法学,2005(4):p76.

[6]王保树.中国商事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p40.

[7][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哲学[m].王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p73.

[8]黄茂荣.公平交易法理论与实务(植根法学丛书)[m].台北:黄茂荣出版社,1993.p50.

[9]李友根.论经济法的主体[J].当代法学,2004(1):p41.

[11]王先林.关于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主体制度的建议[n].中国工商报,201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