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1:32

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篇1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笔者所在公司是一家央企的改制企业,2004年改制后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建筑施工、地产开发、装饰、塑钢窗生产、涂料、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监理)于一体的中等集团企业,但企业多年形成的传统手工管理依然是企业主要管理模式。近年随着企业迅速发展,公司承揽的建筑工程遍布省内外,由于项目地分散,集团集中管理和信息及时有效传达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1.建筑企业的管理特点

建筑企业可分为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企业管理层主要包括经营、计划、人事、财务、技术管理,还包括对所属分公司的管理以及对所属重点项目的直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预决算、施工组织与计划、合同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等。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与其它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企业相比,存在着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建设滞后、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小建筑企业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内部挖潜力,提高自身的效益,是企业普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1]

2.明确企业管理体系

2.1企业现行制度与信息化的整合

目前国内各行业都在提倡信息化管理,其内涵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怎么才能成为企业提升自我空间,创造自我优势的法码呢?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管理模式,制度是企业多年经营管理的积累和沉淀,为了建立企业组织架构、约束员工岗位职责、决定业务流程等一整套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必须通过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包括行政、人事、采购、合同、生产制度等)得以实现,正是依靠制度的执行,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建立在符合企业管理的诸多特点、顺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的现行企业制度体系之下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企业制度最好的执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发挥理顺各部门原有的业务处理流程,协调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更新原有的手工业务处理模式的作用。

2.2企业业务流的过程控制

建筑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没有固定标准、统一流程和批量生产的特点,每个建筑产品都会因为施工环境、建筑结构或构造、项目管理者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正因为这些特点,管理中我们必须根据特有的业务形式加强过程控制。

①业务形式多样。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各种业务形式的管理方法、业务流程、项目人员组成各有不同。建筑产品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和材料亦不同,很难实现标准化;

②对采购管理提出要求。因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现合理化的集中采购、零星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③完备合同管理。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现场签证变更,使原合同信息(工期、合同金额等)发生变化,进行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很重要;

④资金调配。建筑项目工期长,费用成本高,付款业务每天都在发生,控制企业资金流动,要作到事先计划,提前定额;

⑤各部门配合。根据业务形式进行多分公司和多部门(工程部、采购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交叉配合,集团公司对施工机械与工具进行统一调配,因而对横向部门和员工协同办公管理的要求较高。

2.3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信息化应是内外兼修的信息化,首先依据现行的公司规章制度制定内部信息系统,再根据公司的业务形式面对的生产环境与市场环境制定外部信息系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的过程,就是由管理信息系统向项目信息系统深入和细化的过程。

3.中小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3.1信息化管理规划

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多半不是企业自己制定的,而是由国内外信息技术(it)厂商提供的,他们尽管征求企业有关人员的意见或吸收企业信息部门参加,但往往对企业的需求“吃不透”,何况这种需求是经常变动的,对企业千差万别的情况又弄不清,即使弄清了也还是会变化的。因此,虽然解决方案的技术是先进的,但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相脱节,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及时修正、完善、其成效自然大打折扣。[2]

笔者所在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了多家国内外厂商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和需求,最后选择附带相对比较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的oa系统为平台,在实现企业自动化办公的基础上,运用其强大的协同功能解决了异地信息管控,并深入开发其附带的数据挂历功能实现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集成和重要业务的过程管控。

3.2系统构架

建筑企业在管理中分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两个层面植入到信息系统中,衍生出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信息系统,设计出企业的系统架构。

3.3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目标

第一阶段事项综合管理。公司原有的行政、人事、制度文件等管理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员工对综合管理的单据样式也耳熟能详,将这部分内容列入信息化管理的第一阶段,可以帮助员工更快的了解信息系统,为下阶段的信息系统实施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实现合同管理。设计了合同管理方案,将合同管理分为四个阶段,通过一张表单(合同审批表)展现三张表单内容(解决原合同评审、分包合同评价表、合同备案三方面的信息),笔者公司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下图:

合同准备阶段:发起(合同审批表),审核部门、审核人意见、合同生效前法律顾问审核合同文本回馈意见,草稿合同修订;

合同签署阶段:合同管理人员盖章并生成合同流水号,统一公司合同用印,实行了合同用印申请;

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信息的跟踪,包括变更、转让、合同履行中或结束后的终止。规范合同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职责、界定管理层面、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能;

合同履行后的管理阶段:实现合同电子化归档管理,生成电子合同备案号对应合同文本分发相关部门。

第三阶段实现财务审批管理。财务审批严格按照公司财务规定,设置单据和流程。

用款申请――①自动判断,当申请金额与实际付款金额存在差值时,根据所差金额不同,审批流程不同。②电子单据便于管理者的查找和统计。③实现了异地项目用款的集中审批,资金申请的控制管理。④实现了付款行为与业务(合同、采购等)行为的互相关联;

资金计划管理――每月未由公司各部门提交下月资金使用计划,每笔资金支出计划都与业务相互关联,了解费用的已付未付款情况,管理者可以有效的控制资金流。

第四阶段实现采购过程管理。公司设计了采购管理方案,通过该方案将采购申请计划、采购询价确认、采购到货和采购付款,四部分采购行为管理起来,实现对采购过程及供应商的管理,同时也生成了原手工业务流程中出入库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第五阶段实现项目部管理。整个方案以项目部成本为目标,针对项目部管理中涉及成本的三大项(材料、人工、机械)为主线,项目预算、进度、现场签证变更为辅线,以数据对比的方式分析项目部的成本。企业决策者通过数据分析掌控工程报价、项目成本管理、进度计划控制、项目物资管理、项目设备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安全管理等,实现公司项目部信息化管理。下图为方案描述:

4.结束语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全过程设计步骤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调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以及详细设计,选择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平台,每个步骤都同等重要,将来决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成败。

其中软件系统平台的选择将会影响到企业长远使用效果和引进系统的费用,这里笔者谈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选择软件系统一定要首先考虑购买的系统软件与其它系统软件的接口,系统尽量选择相同的数据库,以便保证数据存储格式的一致性,数据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篇2

【关键词】信息系统;建筑管理;信息化;Bim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早已突破了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范畴,在我国的各行各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的建筑企业受到了国际上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同行大企业的竞争,与此同时,国内的建筑工程管理企业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量大并且容易出错、招投标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人为的制约等。因建筑管理过程中有诸如此例的各种问题,信息系统应用于建筑管理则变得越来越迫切。

1国内外建筑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1.1我国建筑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计算机软件及系统,例如,在勘察设计中,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设计项目信息、设计审核、设计单位的人员信息和设计过程信息等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我国在施工管理中,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即信息的数据从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利用和检索都是利用纸质作为介质,很少有企业会应用到数据库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相对比较薄弱且起步较晚。总的来说,我国建筑管理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仅有部分的建筑企业孤立的,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信息系统,没有实现信息的交流、互动与共享,在我国实现信息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1.2国外建筑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国外的建筑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较国内相比,优势甚为明显。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若要参加重点公共建筑项目、承包方从项目的招投标、设计方和项目管理信息的提交,知道竣工后各种方案资料的备案都需通过电子介质或互联网进行,而且都必须符合有关的合适标准,即必须遵照信息系统所规定的规程办事。

在项目管理方面,我去年在纽约大学土木与城市学院学习期间,感受最深的是美国把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建筑设计在所建的三维信息模型(Bim)中完成,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对造价进行量化控制,在源头上控制成本。同样总承包方在施工前也根据设计图纸先建建筑施工信息模型(Bim),根据建模对人、材、物、机进行量化测算,避免设计原因变更,减少造成材料浪费,极大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缩短工期。

2建筑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目的和设计方案

2.1研究目的

信息系统应用于建筑管理,则能够节省造价的时间、招投标的空间等,减轻了个部门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负担。与此同时,信息系统应用于建筑管理还可以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加大建筑工程招投标报名环节的透明度,使建筑工程管理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信息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加快了建筑工程中数据的更新,并提高了准确性,而且还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安全性。

2.2设计方案

本文针对信息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招投标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依次说明信息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利用信息系统工程开发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了软件工程中的成熟技术,并且要对其进行数据库设计和需求分析,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返工,还可以节省时间。在设计系统时,要考虑是否有比较健全的安全机制,对用户的权限需要进行严格的设置。同时在登陆数据库系统、服务器和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进行用户的省份认证,以确保设计系统的安全性。

若要建设一个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则需对系统中的用户和角色以及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系统中的角色主要有系统管理员和员工两种。(图1)为建筑管理系统组织结构图。从该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各机构及上下级的关系。

3如何加快我国信息系统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进程

3.1政府应支持建筑企业在信息系统方面的创新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加大对信息系统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其中包括对科研方面资金的补贴,生产应用方面的鼓励。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创建筑管理信息化的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市场的竞争机制,见识网络招投标体系,实现管理信息化和电子政府等各种方面,政府通过以上方面在客观上促进信息系统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

3.2企业应把信息系统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

在国内的建筑管理领域一直以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低而著称。现代建筑工程管理项目参与人员多,管理项目规模大,信息量大,有的还涉及到国外的一些项目,传统的费用高、低效率的管理方法不仅可能会使信息沟通失误,还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网上办公系统和因特网、局域网的信息共享平台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我在美国考察了多家建筑公司,虽然美国建筑业是全美发展最慢的行业,但是他们的企业对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普及还是让我感受到了我们行业发展的差距。turner公司是一家有110年历史的老牌家族建筑公司,在全美排名第四,业务遍布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完成的项目有我们熟知的台北101、迪拜阿利法塔等。考察了该公司总部及部分在建工程,发现该公司因为积极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施工前通过建模把工程所需人、材、物、机进行了量化核算,他们建立了有效的内部物流网,使得材料、机械在全球所有在建项目内有效流动,减少了机械闲置和材料浪费,同时使得集团采购和供应落到实处,降低了采购成本。对照国外企业的差距,我们的建筑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必须在信息化上加大投入,加快应用并落到实处,通过信息化管理使得企业加大对项目的管控力度,才能有效控制管理风险。练好内功,真正实现做大做强,避免大而弱,才能使我们的企业能走出国门,能站住脚,实现我们建筑企业的中国梦。

4结语

本文系统了阐述了信息系统应用于建筑管理中的重要性。信息系统应用于建筑管理中,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管理的技术、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还可以改善建筑行业的整体形象,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使得企业的工程质量得到了保障,工作强度和生产成本有所下降。

参考文献

[1]张希黔,郑亚文.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01,(12)

[2]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8)

[3]王晓东.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范围[J].山西建筑,2008(34)

[4]蒋羚贵,斯达.信息化与管理创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杜志芳,李恩生.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职业时空,2007,(3)

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篇3

建筑市场信用档案建设是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加强对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而信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则是实现这一举措的有效手段和载体。建筑市场信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下简称“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应按((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建市[20051138号)的要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统一的诚信评价标准、统一的诚信法规体系、统一的诚信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加以建设。它的建设不应仅仅简单的作为一个企业、个人信用查询平台,还应与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工程担保、表彰评优等工作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已公布的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诚信行为记录,使企业真正认识到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虽然,信用档案信息系统作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也已引起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全国很多省、市、县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相继在其网站上开通了信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信息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与平台。目前,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单位有很多,如省、市、县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各部门及单位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建设信用信息平台,彼此之间互不联系,相互割裂。这种情况的后果是既造成系统的重复建设,也不利于对企业信用情况进行整体的评价。正是由于信用管理系统处于分散型的管理状态,对于公布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大多缺乏统一的监管措施和手段,致使一些无效信息长期放在网上,不利于整个信用体系的建设。二是信用信息征集力度不足,内容过于简单陈iei,查询方式不够灵活。从各地网站的信用档案专栏上公布出的信息来看普遍存在信用信息内容过于简单陈旧、查询不够灵活的问题。一些网站只是将处罚文件加以简单罗列,根本不具有分类查询功能,有查询功能的也只是企业简单信息、往年业绩等,而且数据很长时间没有更新,整体缺乏对处罚记录、履约记录等征信过程中更广泛的信息及时录入和更新。三是缺乏有效的应用已经成为制约信用档案系统建设的瓶颈。目前,很多地区不能将信用档案系统与资质监管、评优评奖等联系起来,致使很多信用档案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很多系统流于形式,成为“鸡肋”,更不能起到奖优罚劣,警醒企业的作用。四是没有通用的数据接口,数据共享性差。现有的一些信用信息系统特别是省、市级的系统虽然具有数据采集功能,但是数据录入完成后就与录入单位没“关系”了,缺少有效的下行机制,直接影响了信息录入单位的积极性,也成为信息更新不及时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目前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应在完善机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要建立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和完善、灵活

信息数据库由于信用管理系统处于分散型的管理状态,各单位对建筑企业处罚项目各不相同,适用的法律法规也不一样,为了能使各单位的信息得到共享,这就需要整合各部门现有的信用档案系统,建设一套完整、统一的信息平台,并建立完善而又灵活的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是整个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建立统一、完善的企业编码和信息数据库。为了能使建筑企业在信用档案信息系统中具有唯一性,就必须建立独立完备的企业编码和信息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企业信用情况的整体综合评价。它的建设也是实现整个系统“四个统一”的基础。

2、按类别建立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应按不同类别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如按处罚或奖励文件建立信用档案文件数据库,按处罚或奖励的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按处罚或奖励的建筑市场的执业资格人员(注册建造师等各类注册人员)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等。只有按类别建立详尽的数据库才能使信用档案信息系统提供完备的各类信用信息。

3、各个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应尽量的格式化、规范化。基础数据库应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加以建设,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也是将来数据共享的基础。目前,可参照建设部((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基本标准分别建立建设单位以及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招标等企业不良行为数据库,并以此为蓝本建立企业获奖情况数据库和个人信用情况数据库。

二、要配合建设部对监管主体与职责的要求建立多用户、多部门、分级别的权限管理模式

由于信用记录的录入分属不同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了使公布出去的信用信息做到及时、完整、真实,必须建立完善的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系统应根据不同部门建立相应的用户并赋予一定的权限。如对下属单位只具有信息的输入、上传、修改和删除本部门信息的权限,而上级主管部门有对记录真实性进行核查并最终决定是否的权限。通过建立多用户、多部门、分级别的权限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或杜绝一些不实信息的,也可避免本部门信用信息被其它人员篡改,进而有效建立起信用的责任机制。

三、要建立灵活有效的浏览和查询系统

信用档案信息系统能否被有效利用的关键就是看其是否具有一套灵活有效的浏览和查询系统。浏览和查询系统应分别满足建设系统内部查询和对社会公众浏览查询功能。内部查询主要是对信用档案的利用情况加以查询,如信用评价情况等。对社会公众浏览查询应满足以下几个功能:

1、诚信行为记录公布。根据建市[2005)138号文的要求,诚信行为记录实行公布制度,这就要求系统按照文件要求建设一套完善的记录公布模块。

2、信用信息分类查询。系统应具有按不同类别,如大的方面按企业、个人、文件等查询,细部按企业名称、企业类别、所属地区、文件编号、处罚(奖励)单位、处罚(奖励)时间、有效性等的查询功能。

四.要扩大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应用范围,使其日常化、制度化

信息平台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建筑市场和工程现场业务监管体系的联动作用,并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完善的录入制度,不断扩充自身功能,扩展应用范围,要与招标投标、资质监管、市场稽查、评优评奖等相结合,逐步实现信用评价、自动评分等功能。

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篇4

关键词:建筑市场信用档案档案信息

前言

虽然,信用档案信息系统作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也已引起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全国很多省、市、县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相继在其网站上开通了信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信息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与平台。目前,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单位有很多,如省、市、县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各部门及单位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建设信用信息平台,彼此之间互不联系,相互割裂。这种情况的后果是既造成系统的重复建设,也不利于对企业信用情况进行整体的评价。正是由于信用管理系统处于分散型的管理状态,对于公布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大多缺乏统一的监管措施和手段,致使一些无效信息长期放在网上,不利于整个信用体系的建设。二是信用信息征集力度不足,内容过于简单陈iei,查询方式不够灵活。从各地网站的信用档案专栏上公布出的信息来看普遍存在信用信息内容过于简单陈旧、查询不够灵活的问题。一些网站只是将处罚文件加以简单罗列,根本不具有分类查询功能,有查询功能的也只是企业简单信息、往年业绩等,而且数据很长时间没有更新,整体缺乏对处罚记录、履约记录等征信过程中更广泛的信息及时录入和更新。三是缺乏有效的应用已经成为制约信用档案系统建设的瓶颈。目前,很多地区不能将信用档案系统与资质监管、评优评奖等联系起来,致使很多信用档案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很多系统流于形式,成为“鸡肋”,更不能起到奖优罚劣,警醒企业的作用。四是没有通用的数据接口,数据共享性差。现有的一些信用信息系统特别是省、市级的系统虽然具有数据采集功能,但是数据录入完成后就与录入单位没“关系”了,缺少有效的下行机制,直接影响了信息录入单位的积极性,也成为信息更新不及时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目前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应在完善机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要建立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和完善、灵活

信息数据库由于信用管理系统处于分散型的管理状态,各单位对建筑企业处罚项目各不相同,适用的法律法规也不一样,为了能使各单位的信息得到共享,这就需要整合各部门现有的信用档案系统,建设一套完整、统一的信息平台,并建立完善而又灵活的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是整个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建立统一、完善的企业编码和信息数据库。为了能使建筑企业在信用档案信息系统中具有唯一性,就必须建立独立完备的企业编码和信息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企业信用情况的整体综合评价。它的建设也是实现整个系统“四个统一”的基础。

2、按类别建立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应按不同类别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如按处罚或奖励文件建立信用档案文件数据库,按处罚或奖励的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按处罚或奖励的建筑市场的执业资格人员(注册建造师等各类注册人员)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等。只有按类别建立详尽的数据库才能使信用档案信息系统提供完备的各类信用信息。

3、各个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应尽量的格式化、规范化。基础数据库应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加以建设,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也是将来数据共享的基础。目前,可参照建设部((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基本标准分别建立建设单位以及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招标等企业不良行为数据库,并以此为蓝本建立企业获奖情况数据库和个人信用情况数据库。

二、要配合建设部对监管主体与职责的要求建立多用户、多部门、分级别的权限管理模式

由于信用记录的录入分属不同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了使公布出去的信用信息做到及时、完整、真实,必须建立完善的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系统应根据不同部门建立相应的用户并赋予一定的权限。如对下属单位只具有信息的输入、上传、修改和删除本部门信息的权限,而上级主管部门有对记录真实性进行核查并最终决定是否的权限。通过建立多用户、多部门、分级别的权限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或杜绝一些不实信息的,也可避免本部门信用信息被其它人员篡改,进而有效建立起信用的责任机制。

三、要建立灵活有效的浏览和查询系统

信用档案信息系统能否被有效利用的关键就是看其是否具有一套灵活有效的浏览和查询系统。浏览和查询系统应分别满足建设系统内部查询和对社会公众浏览查询功能。内部查询主要是对信用档案的利用情况加以查询,如信用评价情况等。对社会公众浏览查询应满足以下几个功能:

1、诚信行为记录公布。根据建市[2005)138号文的要求,诚信行为记录实行公布制度,这就要求系统按照文件要求建设一套完善的记录公布模块。:

2、信用信息分类查询。系统应具有按不同类别,如大的方面按企业、个人、文件等查询,细部按企业名称、企业类别、所属地区、文件编号、处罚(奖励)单位、处罚(奖励)时间、有效性等的查询功能。

四、要扩大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应用范围,使其日常化、制度化

信息平台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建筑市场和工程现场业务监管体系的联动作用,并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完善的录入制度,不断扩充自身功能,扩展应用范围,要与招标投标、资质监管、市场稽查、评优评奖等相结合,逐步实现信用评价、自动评分等功能。

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篇5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规范后,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已初步建立起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档案管理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极大程度上方便信息管理,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管理不到位、创新意识不足以及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对当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1档案归档率及完整率较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项目建设不断增多,相应的企业资产也呈迅猛发展趋势,施工产值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规模的迅速发展给企业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地技术难题,同时也给当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当前的档案信息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不仅包括内部信息,如:工程概况、工程图纸、合同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还包括外部信息,如: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新技术的实施以及新方法的运用等。除此之外,档案信息管理还包括文书档案、声像档案以及人事档案等。在一项建筑项目的全面施工中,需要归档的文件非常多,不仅数量多且相对较为复杂。

1.2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工作不到位

我国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而其整体规划性还相对较低,并且规划的针对性不强。对于当前的信息化管理存在这样三点基本要求:(1)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2)加快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规划;(3)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档案归档率。在建筑项目施工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当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整体的规划,除此之外,信息化建设针对性不强,导致信息化建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3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实现不足

当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仅仅是作为管理人员的一项工作完成的,在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分享信息方面还有所欠缺。建筑施工企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尚不能够满足企业的应用要求,也未能面向全体员工。另外,信息系统在数据维护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员工在检索数据时经常搜索不到满意的数据条目,档案资源得不到良好的利用。

1.4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就当前我国来说,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存在着信息管理的误区,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意识不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通常认为档案管理无非就是对档案信息的录入、整理、归档。保管等日常维护工作,因此,在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任用方面就会产生极大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常识,管理岗位严重缺乏专门人才,导致业务水平偏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消极影响较大。

1.5政府的干预

随着国家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越来越明晰,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政策文件指出,当前的信息化管理必须满足这样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为发展基础,利用数据库建设档案系统,完成电子文件归档系统以及数字档案系统的建设,力求打造“一站式”档案资源分享平台。从政府层面对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有利于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2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化措施

2.1完善信息化管理的规划设计

可以从设计之初着手,不断完善企业档案管理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完善管理流程。从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高度着手,以完善企业规划为重要依据,从企业建设最高度追根溯源,找到问题之源进而寻求解决之道。逐步将企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结合当前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制定符合实际的管理规划。以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为着眼点,重点分析规划企业档案管理建设的目标、管理系统的架构以及行动路线等,在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发展的短期规划,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有路可循,不至于盲目。除此之外,企业要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信息化的最主要方面就是保证信息的标准化,但目前的管理条例几乎都是针对传统方式而言,已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必须深入了解信息化与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针对具体问题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以保证档案信息化发展能够顺应科技时代的发展潮流,进而达到优化管理流程的目的,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

2.2培养档案管理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为提高岗位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训方式,可以实行岗位培训、学历培训,除此之外还可以培训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其次,要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培训。档案信息数据的准确对于项目建设意义重大,因此,为保障信息数据录入的准确无误,必须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继续培训,重点培训工作人员的数据采集技术以及对于现代先进软件的运用等方面。最后,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掌握先进技术的专门人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档案信息化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

2.3拓展档案管理新方法

当前的档案管理以归档、保管为主导,严重限制了企业的效益发展,不利于档案的保存,因此,必须转变档案管理的方式思路,要形成重视档案保存的意识,同时也要注重档案的应用,尽可能形成全体工作人员参与档案管理的氛围。可以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档案系统,以建立企业内部电子档案馆,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基于虚拟运算和云系统的分布式档案检索访问门户,以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

3结语

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篇6

关键词:建筑企业企业改革二次开发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然而许多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停留在表层,特别是许多中小型企业仍在发展、改革期,企业管理体系、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分类搜集及统计应用仍未形成高度标准化、规范化,同时缺乏对信息化建设及建筑施工各业务专业均熟悉的专业人才,若直接引进基于成熟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设计成型、动辄上百万元的建筑施工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需要在一开始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进行需求调研、业务梳理,而且往往因系统与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一致导致水土不服、举步维艰;另外又因为该类系统缺乏大幅度优化及变更的灵活性,在企业日后的改革中跟不上改革的变化需求,反而成为企业改革的绊脚石。

2013年,陕西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通过提出“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的创新方式,即“在分层次阶段进行业务情况及需求调研、业务流程梳理的同时,通过自行二次开发设计出各种量身定制的业务功能解决方案,并不断在方案实施的实践中与业务管理同步进行优化”的方式,使信息化办公系统建设与企业管理改革相互促进、同步优化、逐步完善,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一年内从零开始,以“小步快跑”的理念,迅速实现了集团的机房服务器、局域网、行政办公业务、项目管理业务及项目成本管理等信息化建设。并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推动各部门业务流程审批及管理制度规范化、标准化、形象化,业务审批职责及操作明确化、具体化,业务管理数据化、网络化及统计分析专业化;积极促进跨部门业务流程的整合及协同,推动管理体系、业务流程的环环相扣、层层闭合,使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更透明,各业务决策、管理更高效,为集团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图1陕西宏远建设集团协同办公系统登陆界面

一、信息化办公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为实现企业“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合理选择信息化办公系统软件平台是关键的第一步。选择的要点是:

1、企业能自行定制表单、流程:表单和流程管理是业务管理的基本核心,而随着业务管理的不断优化,表单和流程的信息化方案变更是非常频繁的,因此企业必须能够自行定制、修改及优化表单、流程,而不依赖于软件公司的技术服务支持,确保信息化方案能最真实反映企业自身的业务管理理念及需求,并以最快速度将方案试运行及同步优化;

2、企业能自行利用流程表单产生的数据实现基本的统计分析:通过信息化系统定制的表单及流程,使业务管理信息数据化、网络化,并根据设定自动分类、积累,其价值在于利用流程表单产生的数据实现基于二维数据结构的统计分析,提高业务管理的精细化;

3、定制的表单、流程能实现跨部门业务流程的整合及协同,如流程之间的相互触发、数据信息的交互,以便推动业务流程、管理体系的环环相扣、层层闭合;

4、因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普遍信息化技能水平偏低,要求信息化系统软件必须是容易上手的操作界面及方式。同时要求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及方案定制是基于模块化、图表化的平台,以降低对信息化管理人员的软件编程能力需求。

二、通过推行行政办公业务,培养使用信息系统的概念及习惯

有许多企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时候,急于求成、希望一步到位,要求在建设初期即完成所有业务的信息化方案的制定,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企业推行信息化的初期,企业的管理决策层、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甚至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团队,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概念、所采用的信息化系统的认识仍很模糊;而许多企业此时的管理体系、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分类搜集及统计应用仍未形成高度标准化、规范化,因此这时候定制出来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方案对企业来说,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可实施性,而且大部分仅仅是把纸张工作变成电子化而已,未能真正体现信息化建设对业务管理提升促进功能。

因此,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期的关键任务是通过逐步推行一些企业内部各部门通用、操作频繁、流程已相对清晰明确的日常行政办公业务,实现一些基本的统计分析功能;并结合多轮专题培训、跟进优化、跟踪指导,使企业上下掌握信息化系统的基本操作,提高信息化使用技能,初步认识信息化系统、协同工作及其便利高效的概念,接受并认可信息化系统建设。如2013年3月,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首先在集团总部推行如请休假及考勤、费用报销、差旅费报销、付款申请等业务流程,大大减少了各级人员在办理这些业务时拿着单据到各部室找人、等人签字的情况,使信息化建设在建设初期即建立了良好口碑及群众基础。同时培养大家“按信息化系统流程办事”的习惯、建立基于表单及流程管理业务的思想,使各级人员在随后参与更深层次的业务流程与信息化办公系统协同结合、创造管理新模式的企业改革成为可能。另外通过这些过程使企业自身信息化管理团队对所采用的信息化系统的各种界面、功能及局限,软件的设计思路有深入了解,并能在下一步定制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方案时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软件平台的各种功能。

三、“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

综合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涉及招投标、合同、资料档案、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物资、设备、收入、成本、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业务。要实现所有业务的全部功能,就要求各业务表单、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分类搜集及统计应用已经达到一定的标准化、规范化;要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就要求对业务数据、信息的结构、分类方法是明确的;要实现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的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闭合,就要求各表单、流程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数据交互需求是明确的。显然,在推行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初期,要企业先梳理并解决这些问题再行整体定制综合项目管理方案是难以实现的。

然而自2013年4月起,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通过“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上述难题的分散化解,在短短半年内即建设完成并成功推行实施了招投标联系申请及登记、合同审批及登记、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项目人员及专业工种的资质审批、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整改发放-回复-验收-评分、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款及工程费用收支、精细化项目预算-成本-物资-资金管理等业务功能,其该解决方案的核心设计理念包括以下三方面:

图2陕西宏远建设集团项目管理业务示例

(一)、建立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档案,作为业务流程的数据信息交互中介平台

传统的综合项目管理实施方案,采取流程与流程直接关联来实现流程的闭合及数据的交互,这就要求在建立项目管理实施方案时必须严格按照各业务流程的上下游逻辑关系,逐个梳理及定制方案(如先要实现了投标申请流程、才能实现有开标及中标登记、然后是合同会审、合同登记等);也因此在推行一个业务流程时,不仅要求该流程的所有上游流程都已经定制并推行,并且要将所有上游流程的实际业务数据都整理、补充录入系统完毕,该业务流程才能在使用时有相应的流程表单关联或数据进行调用,否则无法投入使用。而业务流程的梳理、信息化方案的定制及优化是往往无法一步到位的,一旦在已经完成上游业务流程定制及大量人力进行数据录入后,在下游业务流程定制时才发现上游业务的流程、数据信息结构、分类存在问题或者有优化空间时,就会出现需要从问题业务流程开始往后重新定制所有流程并重新录入所有相关流程数据的尴尬局面,而且也严重打击了相关业务人员配合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及信息化管理人员对于不断优化业务方案的主动性。

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在建设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业务功能的一开始,首先确定有哪些信息、数据是综合项目管理的各核心业务流程都需要用到的、并作为关键信息数据在核心业务流程之间交互的(如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经理、工程合同价格、合同工期、分公司、地区等),迅速组织相关信息数据的首先发起部门(经营部)整理相关信息的清单、与其他部门统一信息数据的分类及编码标准及规范,并完成核对。然后以此清单为依据,在信息系统上建立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档案,作为随后定制推行的所有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的数据信息交互平台(即信息数据写入保存及调用读取的底表),并随着业务流程及数据结构、分类标准的逐个梳理、定制及不断优化,不断将需要跨业务交互的数据信息项目在整理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后逐步增加至项目档案的样表中。

这种以项目档案为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数据交互的中介平台,并将同一项目的不同业务流程通过项目档案进行中介关联闭合的方式,使业务的梳理及信息化方案的制定仅仅需要根据流程与项目档案表的数据交互关系的梳理明确来制定,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及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优先选择核心业务来逐步梳理、定制并推出信息化方案。并且在使用时,可以直接由各业务流程的使用者,在第一次发起某个项目的某个流程表单时,在发现当前表单读取该项目档案中缺少相关数据信息记录时,才进行该项目的相关缺失数据信息整理并填写至该业务表单中,再由该表单写入对应项目的档案中,并在下一次其他业务流程调用时由其他业务人员进行核对确认的方式。若在方案投入使用后,对方案重新定制优化,则仅仅需要在项目档案样表修改或增加数据信息项目,然后在实际使用并调用项目档案数据信息时,再行按需实时补充即可。这样就实现了分散式业务数据的梳理并健全完善各个项目档案上不同业务所需保留利用的交互数据信息,这样就避免了在每个业务推行开始就要求相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数据梳理及整理的尴尬。

(二)、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定制高度信息化的业务表单及流程

在各业务表单及流程的梳理及方案制定时,更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的显示方式多元化、流程管理智能化、数据处理自动化等优势,深入定制业务管理功能。比如在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隐患整改业务功能中,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将传统的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整改要求单、隐患整改回复单、隐患整改验收单整合在一张隐患整改单上,确保整改要求、回复、验收各环节的一一对应及闭合;通过图文并茂方式增强隐患整改各阶段信息描述的具体性及针对性;通过预先制定流程判断,使表单根据表单中的项目部信息,将隐患整改自动发放至对应项目现场质量、安全责任人账号,并根据隐患整改信息是否完毕,符合要求自动判断是否允许提交回复;通过预设列表选择的方式进行隐患严重程度、隐含整改落实情况的信息录入,及自动计算项目月检得分,加强了月检评分制度及项目之间比较的客观性及有效性。

图3项目管理业务:隐患整改管理示例

2013年7月,为配合集团试点精细化项目管理需求,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设计并开发了精细化项目成本管理业务解决方案,该方案同时实现了工程款收入及支付、项目费用付款及报销、项目资金管理、材料工具设备进出场、出入库、使用消耗、及盘点等精细化管理所需的表单审批及登记流程。

图4精细化项目成本管理方案

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篇7

关键词:现代建筑智能化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建筑智能信息化施工概述

自1946年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作为科技的先导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目前,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相互渗透,计算机成为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方便的工具,几乎渗透到人类生产、科研乃至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观察世界的方式,并成为人类离不开的助手。

随着计算机技术深人到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人类文明已进入到信息时代,土木工程中的信息化施工管理也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铁道施工企业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管理模式和施工方式,迎接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现代建筑智能施工具有流动性,量大面广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这些特点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信息技术在现代建筑智能中的应用。现代建筑智能信息化施工是信息技术在现代建筑智能施工中应用的总称。它是利用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以建筑工程项目为中心,将建筑施工工程所发生的主要信息有序的、及时的、成批的存储,以施工各部门间信息交流为中心,以业务工作标准为切入点,采用工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技术,解决现代建筑智能施工项目从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与共享到项目管理目标形成等环节的信息化,及时准确地以量化指标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提供依据。

现代建筑智能信息化施工的标志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施工企业各职能部门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应用;(2)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所需的专业软件的应用。

二、现代建筑智能信息化施工主要内容

现代建筑智能信息化施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具进行现代建筑智能施工的信息化管理;二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传统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的现代化改造。

1、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工具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

现代建筑项目管理是现代建筑企业的核心,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项目投标申请、投标总结、合同管理、开工管理、施工方案备案或审批、施工进度管理、月报表、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程款拨付管理、项目新技术管理、项目回访管理等。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智能施工管理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局域网、LotusDomino软件将网络技术引入现代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中,是提升一个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网络信息系统应当是一个局域网与广域网相结合的网络信息系统,网络的拓扑结构应当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相适应。施工企业内部网络为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它方便灵活,易于非专业人员学习掌握,为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打下基础。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网的建立和运行,将使传统的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发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给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国际互联网为传递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使电子商务、网上采购交易、网上招标投标和对施工项目的远程管理成为可能。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信息来源,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记录材料消耗及现金收支情况,为控制项目成本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随着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化成为各级政府加强法制建设,调整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减轻招投标相关各方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有利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落实。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进行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施工资料的管理。

现代建筑智能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应当通过应用成熟的商业软件和自我开发相结合的途径来实现。计算机软件设计是一项内容广泛的软件生产过程,必须应用软件工程学的思想来组织和管理其开发工作。软件工程学是一门研究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所使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以达到用较少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高质量软件的目标。现代建筑智能施工企业选择管理型软件必须考虑企业自身的现状、发展方向及相关的外部环境。软件提供方应具备现代建筑施工行业的专业背景,所提供的软件要具有可塑性,必须在用户化的基础上可以二次开发,在二次开发中尽可能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

现代建筑智能施工信息化管理是一个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都会对信息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现代建筑智能施工信息化管理也会不断发展。

2、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建筑传统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的现代化改造

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改造施工方法和生产方式,提高生产能力,保证施工质量。利用计算机自动测温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进行监控,保证施工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现今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对传统混凝土搅拌技术进行改造,实现配料、搅拌、检测等生产工程的自动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运用尖端的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仿真施工全过程,事前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的目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现代建筑智能的高边坡治理进行监测,建立地质和测试的信息化系统,提高高边坡治理的安全性。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传统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仪器进行改造,实现路基压实质量的测试数据储存、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打印的自动化,提高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效率和可靠性。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建筑智能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的传统改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现代建筑智能信息化施工现状

现代建筑智能施工应用计算机是从复杂计算分析开始的,80年代开始逐步应用到现代建筑智能施工管理,90年代扩展到现代建筑智能施工技术方面。1990年信息高速公路技术出现,现代建筑智能施工企业开始利用计算机做信息服务工作。开始开发利用施工工程中综合信息。现在许多现代建筑智能施工企业已建立了企业内部网,并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电子商务等活动,但还没有达到信息化施工的阶段。

施工所需的专业软件应用有直接的事务处理和深层次推理系统应用两个层次。直接的事务处理归类于事务表层问题,任何人不加分析就可提出的要求,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现代建筑智能施工项目管理系统综合施工过程中诸多因素,设计最佳的施工方案,而现在的单项专业软件往往只考虑一种因素和要求。因此现代建筑智能施工信息化水平总体处于直接的事务处理阶段,远没有达到深层次推理系统应用阶段。

与其他行业相比,现代建筑业推行信息化施工的力度小;投人的人力财力较少,应用信息化施工的水平较低;铁道行业管理部门和学术团体缺乏制定技术规程的能动性,因此现代建筑信息化发展缺乏指导;目前的机制,使现代建筑智能施工企业的领导缺乏采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现代建筑业专业软件产品市场刚刚形成,需要大大提倡和引导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风尚。

四、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推行信息化施工主要措施

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要实现现代建筑智能信息化施工决

非易事,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对现代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在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实行计算机岗位培训合格证制度,并与评定各种技术资格相联系,以确保计算机培训的效果和贯彻执行,造就一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力培养在职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系统,使他们懂得按照现代化的信息工具要求,改造传统的管理工作。

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组织专业软件公司,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和大专院校联合攻关,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品,在铁道重大的技术项目只能依靠民族化产品,不能完全依靠外国。

3、制定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数据管理、信息加工、技术要求、信息的更新与维护、工作的进度安排、检查验收等作具体规定和要求,保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有序发展的轨道。

4、在国内现代建筑信息化施工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开发现代建筑企业自动化管理系统,将带动现代建筑施工管理的重大变革。开发现代建筑企业自动化管理系统必须紧密配合现代建筑施工队伍,分别从网络平台、施工企业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施工企业数据库和管理决策等方面人手,逐步开发应用,最终使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信息,提高效率,正确决策,降低成本,获取效益。

5、现代建筑信息化施工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有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制定相关技术政策,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

结语:

计算机技术普遍应用于现代建筑智能施工中是必然的发展的趋势。随着现代建筑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发挥其经济增长倍增剂的作用,现代建筑智能施工企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J].中国建材资讯,2007,06:55-57.

[2]马智亮,莫方彬,陈娟.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面向对象建模[J].土木工程学报,2001,02:105-110.

[3]梁博.中国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践应用[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

作者简介:

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篇8

关键词:数字化建筑市场信用综合评价平台信息资源中心

0引言

当前建筑业的粗放型发展,导致了建筑市场监管的粗放型,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市场信息化建设正在由以实现独立业务管理为目标的系统集成阶段,向以实现关联业务互通和信息共享利用的数据集成阶段过渡。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以实现信息共享。

建筑市场主体信用缺失,虚假招标、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严重影响建筑市场管理秩序,然而当前建筑市场管理系统没有有效的手段和信息支撑进行信用综合评价,对于失信企业,不能有效实施惩戒,对于守信企业,无法给予奖励,区域信用壁垒也限制了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1]。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信用综合评价平台,以引导和鼓励建筑业企业守法守约经营、工程质量创优和安全文明施工,进一步营造公开透明、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基于以上问题考虑,设计数字建筑市场,以信用综合评价平台为核心,依托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实现对建筑市场的动态监管。

1数字建筑市场框架

数字建筑市场设计框架如图1-1所示。监管平台分为省级、市级和县级,信息资源中心建立企业、人员、工程三大数据库,各个管理系统将采集的企业、人员、工程信息通过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录入到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对应的数据库中,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动态更新。通过信用综合评价平台获取信用信息,并将信用信息作用于行政审批系统,以实现对建筑市场的动态监管。

2信用综合评价平台

2.1平台建设目标

信用综合评价平台旨在建立完整的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和企业信用档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建设企业、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共享。推动建筑市场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形成市场与现场监管合力,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促进建筑业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2.2平台建设原则

统一建设,科学管理原则。遵循“统一信息平台、统一评价标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推广使用”的宗旨,整合现有信息和管理资源,高起点、全方位进行平台设计。

实时采集,动态评价原则。充分把握市场与现场各业务管理的联系和相关数据关系,确保信用信息互通互联、共享使用,确保信用信息采集和评价的实时性、准确性、科学性。

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原则。信用综合评价平台建设,先启动、后完善、逐步提高的原则,合理确定近期和长远工作目标任务,分阶段、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省、市、县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统一信息平台、统一评价标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推广使用,并对各自评价结果负责。

2.3平台业务关系

信用综合评价平台业务关系如图2-1所示。信用评价内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市场交易与合同管理、工程质量监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违法行为记录等业务管理系统,企业申请和管理部门录入。其评价结果共享应用为其他业务系统提供信息支撑,辅助资质管理、招投标管理等。

信用综合评价平台,实现了与违法行为记录系统、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系统对接,多方征集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内容,提供信用计分、计分汇总、信用排名、查询分析、信用档案管理等功能,为各级管理部门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建立完整的信用综合评价档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建设工程企业、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共享,整合现有业务资源,及时、准确的进行征信、评信,评价结果;为企业资质管理、招投标管理和公众服务等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3信息资源中心

为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信息资源中心,确保数据能够“一口录入,多处共享”,既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又避免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现象[2]。信息资源中心数据关系如图3-1所示,包括企业、人员、工程三大数据库,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人员库可以找到该人员所在的企业,进而找到该人员在该企业所做的工程,其行为可录入到信用评价体系中,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及信息共享。

4总结

数字建筑市场建设应遵循顶层设计的原则,整合现有系统信息资源,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使所有数据信息都“活”起来,信用综合评价平台是数字建筑市场的核心,数字建筑市场要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通过信用综合评价平台,实现对建筑市场的动态监管。

参考文献:

[1]王进,王宁江,章铖.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思路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2006,(22).

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篇9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项目管理,图纸电子档案,无纸化办公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thefieldofarchitecturedesign.adetaileddescriptionofhowtodesigntheenterprisetorealizetheinformationmanagement,theadvantageandimportanceofinformationmanagement.

Key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projectmanagement,electronicdrawingfiles,paperlessoffice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各行各业得到应用和普及。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了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奋斗历程,国家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举措,提出了我国国家信息化宏伟蓝图。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企业、工厂,还是机关、学校,由于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所获得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多。然而,如何从错综复杂的数据中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重要的信息,这就需要信息管理系统大显神威了。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建筑设计领域实现了甩图板的革命,把设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绘图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精确、易修改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建筑设计领域又面临着一次企业管理的革命,即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随着工程量的增加,图纸量的加大,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显得迫在眉睫。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查询到最有用的信息,怎样在海量的图纸中找到你需要的图纸,怎样及时地了解你的客户信息,如何跟踪你的项目进展……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规范化、精确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呢?这就需要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升级、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等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以适应海量数据库的需要。服务器选用机架式服务器HppRoLiantDL380G8,2个CpU,2G主频,八核心16线程的运算速度,大大提高了网络海量数据的运算处理能力,智能阵列4个1t热插拔硬盘,为信息化管理软件提供了足够的存储空间。4端口千兆网卡为数据的迅速传输,提供了保证。计算机也进行了更新换代,选用DeLL工作机系列,CpU为酷睿i7,主频3.4G,内存32G,硬盘1t,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存储容量,以适应海量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大量建筑工程信息数据的运算、处理。

硬件平台搭建好了,接着需要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调试与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需要进行充分的用户调研,需求分析,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准备工作。对建筑设计企业管理流程进行梳理,总结,能够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运行,已实现无纸化办公。

一个以从事建筑设计为主业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一般需要设计像企业门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办公管理、项目管理、知识库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等几大管理模块。每个管理模块又分许多子项。

企业门户管理模块包括新闻中心、通知公告、生产管理等子模块。新闻中心包括综合新闻和中标新闻的子项,综合新闻主要包括文体活动,会议简介等,中标新闻主要是新中标的工程项目进行及时公布。通知公告是企业制定的政策,规定等条文。

人力资源模块包括基础信息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请销假管理等子项。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是建立企业人才档案库,对企业的人才信息进行详细登录,包括年龄、籍贯、毕业院校、特长、学历、进修、业绩等。及时跟踪维护。从以前繁琐的人工档案管理解脱出来。

综合办公管理模块包括印章管理、资产借用管理等子项。印章管理、资产借用管理可以实现在局域网上进行用章、资产借用审批流程,节省了时间和纸张,使工作简洁高效。

项目管理模块包括客户信息维护、项目备案管理、投标项目管理、设计项目管理、设计合同管理、合同收付费管理、项目过程管理等子项。客户信息维护主要是建设客户信息电子档案库,对企业的重要客户进行详细登录,包括企业名称、地址、网站、联系电话、主要联系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并进行及时跟踪维护。项目备案管理模块,主要对未正式立项的项目进行信息备案管理,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概况、建设规模、建设单位、建设地点、项目进展情况、项目管理人等信息进行动态跟踪维护。投标项目管理模块建立工程项目投标信息档案库,包括投标结果、投标编号、投标项目、投标部门、客户名称、建设规模、投标开始日期、投标截止日期、投标方式、层数、资质要求、奖励方案、评标方式、实际奖金、投标分析、合作部门、标书日期、标书约定方案费、已收费方案费、剩余方案费、方案审核人、备注等条目进行录入维护。设计项目管理模块主要是对进入施工图阶段的已经立项的工程项目建立数据档案库,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实际建筑面积、项目类型、工程地点、项目负责人、经营经理、本地项目、外地项目、是否投标项目、设计部门、项目计划开始时间、项目计划完成时间、合同金额、结算金额、累积到款额、项目实际开始时间、项目实际结束时间、备注等条目进行录入维护,以便于以后检索、修改、查询、统计等。设计合同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合同信息管理和外包合同管理等子项。合同信息管理主要是建立合同信息档案库,主要包括合同名称、合同编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类型、项目负责人、合同金额、建筑规模、工程地点、合同形式、项目开始日期、项目完成日期、设计证书等级、附加条款、合同分类、签订部门、签订日期、合同经办人、流程状态、等字段。合同收付费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合同收费科目维护、合同收费通知、合同到款登记、外包合同收款等子项。合同收费通知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合同名称、项目负责人、经营经理、收费科目、本次应收金额、经办部门、经办人、票据类型等字段。由收款人负责填写、发起,财务人员接收收款申请、并开具发票。合同到款登记子项包括收费通知单编号、合同编号、合同名称、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到款金额、到款日期、合同累积到款、合同余额、建设单位、收费说明、经办部门、项目负责人、经营经理、合同金额、收费科目、摘要、甲方经办人、甲方经办人电话、票据类型、发票欠款、发票号码、发票金额、开票日期、收据号、收据金额、开具日期、流程状态等字段。款项到账后,由财务人员负责录入项目到款的信息录入。项目过程管理包括设计评审通知、设计方案评审记录、初步设计评审记录、专业提资记录、设计校审记录、专业会签记录等子项。设计评审通知由项目经理填写发起,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方案评审日期、初步评审日期、项目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日期、部门、流程状态、评审进度、接收人等条目信息。设计方案评审子项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评审参加人、流程状态、评审日期、专业、评审主持人、评审秘书等字段信息专业提资记录、设计校审记录、专业会签记录等子项,是设计人员互相沟通,提条件图和校审记录的一个电子平台,能完整地保存设计过程中的数据资料,使沟通顺畅、快捷,节省了纸张。打图管理、晒图管理模块通过实时自动统计打图、晒图成本,统计结果准确高效。

知识库管理模块包括档案管理、知识资料等子项。档案管理子项是建立工程项目设计图纸电子档案库,主要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图号、图幅、版本、专业、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设计人、校对人、审定人、归档人、归档日期等字段信息。由设计人员对项目图纸提出归档申请,图纸电子档将自动存入指定的服务器归档目录。每张图纸的图签信息将自动录入档案管理模块的相应字段。当今中国正进行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量越来越多,图纸量越来越大,面对堆积如山的图纸,要想快速找到需要的图纸档案,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建立电子档案库,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省了时间。技术质量模块主要包括技术资料管理、外派培训管理、获奖管理等子项。技术资料管理子项主要包括技术资料的登记和发放记录。获奖管理模块主要建立获奖的工程项目的信息档案库。以便进行获奖信息检索、查阅。

一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大体框架构建好后,需要书写详细的信息化管理软件设计说明书,描述实现具体模块所涉及到的主要算法、数据结构、类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需要说明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便进行编码和测试。应当保证信息管理软件的需求完全分配给整个软件。详细设计应当足够详细,能够根据详细设计报告进行编码。

在信息管理软件编码阶段,根据《信息管理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中对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和模块实现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开始具体的编写程序工作,分别实现各模块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目标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信息化管理软件编码完成后,将进入信息管理软件的系统测试阶段。将逐个模块进行测试,确认每个模块功能满足实际需要。总之,信息管理软件测试同样是信息管理软件研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因为永远都会又不可预料的问题存在。完成信息管理软件测试后,还要编写信息管理软件用户说明书。信息化管理软件进入上线应用阶段,仍然会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修改、补充、调整。

在建筑设计企业里,一个好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会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确化。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英)斯彭思(Spence,R.)著;陈雅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2

建筑企业信息化方案篇10

(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昆明650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形势,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文中介绍了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的关系及其对施工管理的作用,同时详细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083-02

作者简介:程凯(1966-),男,重庆人,研究生,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作,高级工程师,国际注册项目管理师,长期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及工程管理。

0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并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科学合理地安排工程的进度,确保项目施工的质量水平,同时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减少施工中的人、财、物的浪费,所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施工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建筑施工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收集、保管、加工处理和辅助决策决策的技术。

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内容繁琐、经济环境复杂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中存在着一些风险隐患。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企业既有知识、资源与技能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凸显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系统或者说是一体化的系统,信息管理从整体战略角度出发,对企业和工程情况进行全面考虑,从而确保企业各部门实现数据的共享,降低数据的冗余程度,实现数据的一致性以及兼容性。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共享,所以信息管理需要达到一体化水平,才能够为企业有效收集并整合利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现代化[1]。

1.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我国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较晚,在早期信息技术就已经应用在工程设计的计算和分析管理中,比如办公信息化、招投标信息系统和设计分析系统以及工程信息化管理等等方面。这些环节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与施工管理环节相结合,按照计算机设定的程序和操作规范,实现对工程整体的科学合理安排和全程动态管理。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除了办公系统、网络计划、设计计算等方面,还可以实现对施工信息的及时反馈和智能分析,为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工程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利于建筑施工的全局化与多层次管理,从而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确保了工程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3]。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工期管理环节的应用第一,编制总体工期计划,制定详细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利用总系统支持和子网络与项目分解结构两种方式,建立阶段性的任务计划。在项目结构分解的节点上合理分配资源,并将其导入总系统中。利用总系统分配工作任务,然后进行任务的结构分解,同时接收分包任务完成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总系统。总系统进行工期进度的分析与计算,将实际完成工作和工期计划进行对比,对于出现的进度偏差详细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3]。另外,工期管理环节可以实现与其他信息链路的对接,将采购系统、合同管理系统、预算系统和计划调整系统互联形成整体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程动态系统管理。

2.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材料、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材料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材料网络计划的编制,并以此材料网络计划作为制定资金控制、采购计划和材料商管理的依据,并利用网络对各环节进度和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监控和信息存储,以利于会计进行审核和后续的资料查看。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材料购买或者制定租赁的计划,实现材料管理环节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信息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编制设备采购或者租赁的网络计划、设备使用档案记录、定期保养检修计划等方面。

2.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环节的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依据工程规范与质量标准实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所有施工环节的有效控制。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涉及建立工程质检规范、项目划分、质量管理等方面,这些环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化管理和控制。按照项目质量标准,建立多模块管理,这样可以做到管理的条理化,同时可以详细统计分析工程质量情况,进行严格的工程质量把关[4]。另外,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奖惩制度的信息化,防止建筑施工中出现质量隐患。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信息管理,是通过收集工程信息、合理规划控制施工安全方案制定、施工安全检查和培训等环节实现的,从而降低建筑施工中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

2.4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建筑施工中档案管理包括合同管理和材料管理等部分。进行建筑施工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方便工程档案的存储和查阅,有利于合同及其执行情况的追踪和监督、日常信息管理存档以及分项任务完成进度监控等。从而避免施工管理中出现重复劳动和冲突问题,可以实现工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数字化。此外,档案信息化管理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只要会计算机操作的人都可以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操作。

3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的范围和深度都有所发展。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其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同时在施工的项目管理与技术方面,远不如工程造价方面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进成熟。未来施工管理中的信息化改造工程势在必行[5]。现阶段,我国施工单位有几十万家,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市场巨大。目前一些大的、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工程预算、材料和人员管理方面的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工程项目技术水平、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特别在专业性较强的施工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降低项目成本、减少施工人员操作强度,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无法解决的施工问题。

4结束语

商业信息交流呈现出全面的信息化与全球化发展趋势,建筑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管理调整,特别要重视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关系以及信息技术对于建筑施工管理的作用,同时详细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工期进度管理、材料和设备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环节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任金涛.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1(07):161-162.

[2]毕先锋,仝欣,徐光,杨云峰.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01(19):207-208.

[3]刘红祥.简析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8(2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