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十篇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十篇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5:28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篇1

在二次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制造“高分机器”的死板教学,被动学习,而是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历史知识传授的同时,从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正确的、有创造性的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受益终身。

以下,笔者就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从而受益终身。在日常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总结中,笔者以为阅读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历史科目是隶属于文科系列,教材中概念少,讲述历史事实的课文多,再加上图画说明、注释等,这些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会充分利用并发挥他们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为例,如果学生没有正确阅读课文,就很难对课文中的重要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做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可能会忽略而过,视而不见。所以,在教学之前,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地观看和阅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让学生搞清楚在这次的战争中,日军的进攻方向和清军的反击方向。通过指导学生有效地观看地图,从而真正认识到中日双方的战争形势以及清军全军覆没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理解,加深认识。

此外,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师不可放任自流,而应加强指导,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的效果才会显著,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提高知识梳理能力

记笔记是学生学习能力中的重要一项,笔记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并且对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也有着相应的作用。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科不用做笔记,老师讲的知识点书上都有,画出来就好了。但是每到阶段复习或者总复习的时候就会感觉,书上的要点太多,零零散散,记起来太费劲,耗时耗力还低效,这都是因为课上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重点和难点做好笔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条理清晰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列出课文提纲,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此外,为了保证学生的笔记质量,在学生整理笔记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笔记一旦做好了,学生在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明白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零零散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不仅能提高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指导学生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知识领域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多个方向和角度交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惟,读写讲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地成长。自古文史相通,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并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传颂。历史学科包含了文学、哲学、法学、美学、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历史学科广泛兼容性的特点,就决定了它的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多个方面地进行多元分析和教学。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地利用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将它与其他的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会融会贯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任何科目都是一样,我们学习它,就是为了让它为我们所用,历史也不例外。“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历史包含了前人的一切得失成败,我们学习它,不仅要正确认识它,还要注重总结和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与当今社会生活结合,让历史作为现实的借鉴、参谋、指导,做到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同时,教师应当注意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用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的社会热点,解决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实用功能,摆脱“历史无用”的困惑。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篇2

由于课程及考试分值的改革,初中历史在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在学生的意识中自然成为了“副科”,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把历史的基础知识学到、理解到、掌握到。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诱导来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一、发挥“听”的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听”主要是指学生的听课。这一点对于每个学科都是必须的,但因为历史学科独特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中存在着不重视听课和不会听课的现象。究其根源,学生对历史存在偏见,认为课本写得清楚,自己看得懂,背下来就行,听不听无关大碍。殊不知,历史线索性强,联系性强,复杂多绪,隐含知识丰富,远非自以为看懂就行,需要真正理解、吃透,才能易记不易忘,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比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需要学生不仅要明白陈独秀、胡适、鲁迅、等的故事及贡献,而且要能概括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要使学生重视听课,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明之以理,促其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要使学生认真听课,需要教师在讲课上多下功夫,只有讲述生动清晰才能吸引学生。要使学生会听课,需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知识不应完全以个人好恶而定,尤其注意:一些历史典故往往只起辅助配合、调味生趣的作用,不能捡了这粒“芝麻”,丢了该掌握的知识这个“西瓜”。另外教师还要交给学生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把握重点难点等听课的方法。

二、让学生开口,大胆评说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说”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讨论,可以使学生设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充当不同角色,发挥想象力,发表见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极大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且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深刻感受和牢固掌握历史内容。

比如,在讲罗斯福新政影响时,我完全是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并总结出正确的结论,而不是讲述灌输。对于美、德应对危机的不同方式,我也是启发诱导他们根据国内国外形势一步一步自己说出来。同学们表现兴致之高,令人非常满意,而讨论评说的结果,也皆在所愿之中,其效果之佳自是可想而知了。这样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是“说”的意义所在。它可以活跃课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广泛阅读历史故事或书籍,丰富学生的“史”野

“读”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或一些材料,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大胆放手,能让学生读的,就让学生读。大胆放手不等于完全放手,而是必须在充分计划和指导下放手。读前,教师要提出问题,明确要求,读什么,怎么读,要发现什么,解决什么,总结什么,因为这样能使学生的读具有针对性、高效性。读后,教师最好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测,这样既便于发现同学中存在的不足,又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教师对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需要注意,读的主体是学生,但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把握整个读的过程,能够及时启发诱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结论,能够点拨指导学生,促其提高自学能力。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时常让学生练习着读下去,他们的分析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肯定会大有提高。

四、发挥“写”的功效,让学生系统地把握历史基础知识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篇3

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及其辩证统一,是所有正直的史学家所恪守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从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特别是从史学与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来看,人们认清楚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及其辩证统一的特点,这不仅标志着史学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标志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与历史前途的关注和热情。

一求真是史学学术性的根本原则

古今中外,凡是严肃的史学家,都把揭示历史的真相作为自己的职责,尽管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所达到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这种意识和努力历来是受到人们尊重的。这种意识和努力,就是历史研究中的求真精神。在中国,春秋末年孔子作《春秋》,只记人事活动,不记诬妄之说,为后世史家树立了求真的榜样。司马迁说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也可以表明孔子撰写历史的严肃态度。至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受到自刘向、扬雄及以后历代名家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所记殷商诸王世系,为新发现之甲骨文证明为确,致使西方学者大为惊叹,认为“中国人有深刻的历史意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1卷,第88页,袁翰青等译,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中国古代史学求真原则的发展,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的积累以及在历史撰述上的积累,都十分突出。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总结了“辞宗邱明,直归南、董”的传统,提出了“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的命题。唐人刘知几《史通》有“直书”专篇,论述了直书的传统及其意义。此后,历代史家都有这方面的论述,而以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所论最为深刻。章学诚认为:史德反映了作史者的“心术”,“心术”的最高境界是“尽其天而不益以人”。凡此,表明中国史学之坚守求真原则的一贯传统在思想上、理论上的发展轨迹。同时,这一传统在历史撰述的积累方面也极为丰富。在刘知几之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著作如杜佑《通典》、司马光《资治通鉴》、郑樵《通志》、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马端临《文献通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王圻《续文献通考》、谈迁《国榷》,以及王世贞、钱大昕、赵翼、王鸣盛、崔述的考史之作等,就总体而言,每一部书都是求真之作。

求真是为了揭示历史的真相。但对史学家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及其成果,不能作绝对的要求。这是因为:第一,客观历史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且已成为过去,任何人都无法完全再现历史。从这个意义看,求真,就是“求”得反映历史主要趋势的本质的“真”。第二,史学家在反映客观历史过程中,其主观意识总是要发挥作用的;因此,史学家撰写出来的历史乃是客观历史同史学家主观意识结合的产物。第三,一般说来,即使是严肃的和正直的史学家,亦难免有知识上、器局上的局限,这种局限无疑是其通往求真道路上的障碍,只是因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可能遇到的障碍大小有异罢了。此外,由于史学同政治的密切关系,故史家的求真,有时还会受到政治的无理干扰或无理政治的干扰而陷于艰难的境地。唯其如此,人们对以往的史学家在求真道路上之所得,都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恰当的评价。

历史撰述的求真原则同任何事一样,也有它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史官所“求”的是在当时伦理原则下“书法不隐”的“真”(《左传·宣公二年》),这是当时的“书法”准则。两汉时期,史学有了进步,《史记》突破伦理名分,承认秦、项而作通史,并为项羽立纪以表明项羽在历史中的位置。盛唐刘知几撰《史通》,其中“直书”、“曲笔”两篇专论,是非之分明,言词之严峻,跃然纸上。但他承认维护“名教”是“直道不足”的表现,这也就意味着真正的求真应当突破伦理的障碍而尊重历史事实本身。在这个问题上,宋人吴缜比刘知几又前进了一步,认为事实、褒贬、文采是史书的三个基本要素,主张把对事实的认知和对事实的褒贬区别开来,认为:“若乃事实未明,而徒以褒贬、文采为事,则是既不成书,而又失为史之意矣”(《新唐出纠谬》序)。吴缜的这个见解,不仅强调了事实和褒贬的区别、强调了以事实为基础,同时也表明了事实和褒贬的结合乃是历史撰述所必需的。是否可以认为:强调事实为基础,这是历史撰述求真的第一步;在事实的基础作出恰当的价值判断,这是历史撰述求真的第二步。这就是说,只有事实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合理的结合,才是近于完全意义上的求真。

二经世是史学社会性的必然要求

史学的经世之旨是伴随着史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在中国史学上,至晚在春秋时期的士大夫中间,已十分明确地论述到史学的社会功能。楚国的申叔时认为:学习史书,可以使人“耸善而抑恶”、“昭明德而废幽昏”、“知兴废而戒惧”(《国语·楚语上》)。这是表明史学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楚国有位左史倚相,他通晓史籍,“能道训典,以叙百物”,经常向国君讲述历史上的得失成败,使国君不忘记先人创业的艰难(《国语·楚语下》)。这是史学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春秋末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这是说的史学所具有的广泛的社会作用。可见,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史学(或者说史书)对于个人、政治、社会都是非常有用的。从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们的这些认识,都折射出社会对史学的要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这种要求和史学家的这种认识都在不断地提高与丰富。从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汉书·司马迁传》),到刘知几说的“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再到龚自珍说的“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尊史》,见《龚自珍全集》第1辑),反映了约两千年中这一提高与丰富的历程。

史学之所以能够产生社会作用,能够经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史学能够延伸人们思考的时间范围,扩大人们视野的空间世界,这就是刘知几所概括的“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史通·史史建置》)。唐太宗所谓“不出岩廊,而神交千祀以外”,“发挥文字之本,通达书契之源,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晋诏修书》,《唐大诏令集》卷81),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第二,由于历史同现实本有天然的联系,因而在悠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中曾经出现过的人们的活动及其原因与结果,总是会引起今人的关注、回忆和兴趣。如人品的贤佞、国家的安危、朝代的兴亡、政策的得失、社会的治乱、世风的厚薄,以及文化传承及其种种措施,天灾人祸及其应对之方,还有域外诸国的有关情况等等,凡此都对今人有很大的吸引力。第三,史学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悠长、恢宏的思考时空和丰富、纷繁的思考对象,而且可以由此陶冶性情、知理明道、增益智慧,进而积极参与创造美好的现实与未来。这是史学具有永久魅力之所在。元代史家胡三省批评一种重经轻史的错误观点,指出:“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无弊,史可少欤?”(《新注资治通鉴》序)那种认为史书只不过是记事、记人而已,这是对史学的一种浮浅认识。反之,通过读史,了解了历史上史事、人物,进而从中认识其始末原委、常理法则,得到启示,有所借鉴,这才是对史学的真正的理解。

史学的经世作用,表现在它的社会功能的诸多方面。以下数端,是比较突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

——史学是认识历史的基本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历史,但通过史学认识历史无疑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了历史,才可能继承优秀历史遗产,为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借鉴、经验、智慧,开辟和创造新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通过史学去认识历史,确乎是史学的社会作用中最根本的方面,即所谓“居今识古,其载籍乎!”(《文心雕龙·史传》)历史知识、历史思想、历史经验、历史上的真善美等等,主要是凭借着史学活动来记载、积累和传承的。

——史学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以政治、文化、教育三个方面最为突出,也最为重要。在政治方面,又以政治决策、历史经验、忧患意识同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从政治决策来看,历史知识、历史参照是重要依据之一。如汉初,汉高祖刘邦命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后陆贾“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刘邦大为称赞,命名曰《新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新语·无为》篇指出:“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政而用刑太极故也”;认为实行“宽舒”、“中和”之政是非常必要的。这是阐明了秦朝政策的失误,也是为汉初“与民休息”基本国策的确立提供了历史的和理论的根据。从历史经验来看,史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从对历史的记载、描述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总结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作为今人和后人的借鉴。譬如从司马迁在《史记》中以深刻的见解、翔实的材料、精彩的史笔总结秦汉之际的历史经验开始,以后许多“正史”都有所效法,其中往往亦不乏优秀之作。又如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的主旨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入史,以便于“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明清之际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以其深邃的历史见解,阐述了历史上的种种经验教训,他所总结的“谀臣”是否得势、得宠与国之存亡的关系,统治阶层是否看重“积聚”、“宝货”与政治得失的关系,“风教之兴废”与朝代兴亡的关系(以上见《读通鉴论》卷1、12,卷2、12,卷17、19)等历史经验,都是极具启发性的通论。再如,自贾谊《过秦论》以下历代史学家、思想家所撰史论、政论,其真知灼见,不乏于时。从忧患意识来看,因其理性和深刻而具有特殊意义。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之一。这个品质在史学上反映得十分突出,清人龚自珍强调说:“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乙丙之际箸议第九》,《龚自珍全集》第1辑)这句话从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了中国历史上“良史”的优秀品质。“良史之忧”的内在精神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它以洞察历史为基础,以关注现实为旨趣,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许多事实证明:史学上反映出来的忧患意识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思想影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之一。

——史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记录和纽带。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后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史学以其独特的形式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史书对于多民族历史活动的记载成为历代“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对于多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的作用。第二个方面,史书对于西周、汉、唐这些盛大朝代的记载,既作为史学的形式又作为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周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这种影响,反映在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上,反映在对多民族历史渊源的共识上,也反映在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相互吸收、融汇上。第三个方面,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其主要标志之一,是历史记载不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史学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史学还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的教科书,是历史教育的巨大宝藏。史学的全部社会功能,都是史学对于人的作用的结果,都是通过人的认识的提高和人的社会实践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0页)。从这个意义上说,史学的经世,史学的社会作用,本质上是历史教育作用。中国史学的优秀史学遗产,有大益于人生修养和历史教育:一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使社会公众都能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二是具有突出的适应性,使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能从与之相适应的历史著作中得到启示和教益。三是由于历史著作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的底蕴和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及各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从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深刻的感染力。

60多年前,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

一、一位反法西斯的英勇战士布洛赫,在牺牲前写了一本名为《历史学家的技艺》的书,其主旨是回答“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他在《导论》中这样写道:“‘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已远远超越了职业道德之类的枝节问题,事实上,我们整个西方文明都与之有关”(见此书中译文本第7页,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这里,借用布洛赫的话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中华文明以至整个东方文明不也是与之有关吗!史学的经世作用,实在是不可轻视的一件大事。

三求真与经世的辩证统一

史学的求真与史学的经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看。刘知几《史通·人物》篇强调史书“诫世”、“示后”的作用,作者在篇末作结论说:“名刊史册,自古攸难;事列《春秋》,哲人所重。笔削之士,其慎之哉!”所谓“诫世”和“示后”,是指史学的经世作用;所谓“难”,所谓“重”,所谓“笔削之士,其慎之哉”,是强调史学的求真。刘知几是把史学的求真视为史学经世的基础。上文说到宋人吴缜论批评史书的三个标准,一是事实,二是褒贬,三是文采。他认为,事实是一部史书的根本,有了这一条,才不失为史之意。他说的褒贬,是著史者的价值判断,其中包含着史学经世的思想,而这些都应以事实为基础。吴缜所论,同刘知几所论相仿佛,都强调了史学的经世以史学的求真为前提。可见,求真和经世就是如此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由此也可以看出,凡对史事采取轻浮的、曲解的、实用主义的态度和做法并用以比符现实,既违背了史学求真的原则,也失去了史学经世的基础及其本来意义。

其次,我们再从实践上看。史学的求真,是史学家在学术追求上的实践。史学的经世,是一切运用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智慧于现实历史运动的人们的实践,其中也包括史学家所作的努力。司马迁著《史记》,被后人誉为“实录”,当之无愧。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史记》的经世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力量;秦朝的二世而亡,使多少统治集团引以为戒;汉初的“与民休息”的国策,使多少杰出的政治家受到启示;汉武帝时代的富庶和浮华,使一代又一代后人陷于沉思;还有那些具有“国士”之风的名将贤相,那些“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各阶层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奸佞小人,使多少后来者“思齐”、“自省”。大凡读过《史记》和比较熟悉历史的人都会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史记》的经世作用之大,非笔墨可以形容。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问世的《通典》是制度文明的杰出代表作。作者杜佑撰写此书的宗旨是:“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这里说的“人事”,是指历代制度的演变,“群言”是指历代群士关于制度的制订、实施、得失的议论,无疑都是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之上;这里说的“将施有政”,意在以所著之书用于施政的参考。《通典》在唐代和唐代以后的政治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许多政治家的称赞:“诞章闳议,错综古今,经代(世)立言之旨备焉”(《唐文粹》卷68权德舆《歧国公杜公墓志铭并序》):“本末次第,具有条理,亦恢恢乎经国之良模矣”(乾隆丁卯《御制重刻通典序》,参见咸丰九年崇仁谢氏重刊本)。作为通晓史学的政治家和精于政治的史学家,杜佑把“经邦”“致用”之旨缜密地、严谨地寓于制度史的阐述之中,史学的求真与史学的经世可谓相得益彰。同样,司马光与《资治通鉴》鲜明的经世之旨,也是人们交口称赞的。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的主旨已如上述。朱熹评论《资治通鉴》说:“(司马)温公之言如桑麻谷粟”(《朱子语类》卷134)。王夫之认为《资治通鉴》包含着“君道”、“臣谊”、“国是”、“民情”,为官之本、治学之途、做人之道等多方面内容与启示(见《读通鉴论·叙论四》)。南宋以下,《资治通鉴》受到各族统治者的重视和广大士人的敬重,自有其史学上的崇高地位和实践中的参考价值。世人盛赞史学上的“两司马”,绝非偶然。上举三种体裁的三部通史,大致可以表明中国古代史学之主流在求真与经世上的一致性。类似的或相近的史书历代都有所出,不一一列举。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近些年有教育者提出高效教学这一先进理念,如何在课堂45分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的功能,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成了许多教师研究学习的课题。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能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具体如何做到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还是需要一些策略。

一、课前明确学习目标

在历史教学中把目标告诉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上课前组织思维,在他们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这不仅激活了学习过程,并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去获取所要求的结果。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赖以贯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目标。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为教学重点。所谓历史教学难点,主要是指头绪较多或较艰深,不经过历史教师的诱导,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那部分内容。历史教学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无重点地蜻蜓点水,在多种呈现方式中的各项学习内容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教学重点是知识的关键点,教学难点绝大部分存在于教学重点之中,是培养学生兴趣、磨砺学生意志、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载体。

二、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

教师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授者,要将博览群书、提高自身修养作为不变的目标。中学历史教师只有经常充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在升华自己精神的同时,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作为教师,不论教授什么科目,在研究自身专业的同时,要扩大知识面,多学习文学、哲学、美学等知识。博览群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提升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机智、幽默、成熟,以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师还要密切关注时事动态,深入思考、研究某些社会现象,与时俱进,以史为鉴。作为历史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弘扬国家的优良传统。而要做到这些,历史教师本身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须博学多识。

三、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历来就有“文史一家”“政史不分家”的说法,历史与政治、与语文是紧密联系的,不仅如此,现在中考文综考试更是把政史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特点为历史教学服务,让历史课堂更丰富、更有趣、更吸引人,这样不仅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也适应了高考的要求。

1.语文的语言

语言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她能把教师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风趣、幽默、准确而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能让学生在和谐、活跃、宽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它使教学锦上添花;使教师不仅“教得懂”,而且“教得美”,学生不仅“学得好”,而且“学得愉快”。

2.政治的观点

“政史不分家”,历史为政治提供事实依据,政治为历史提供理论论点,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又要懂得如何用史实论证观点,既要避免讲空话套话,又不能机械地堆砌史实,要做到史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读史明智的境界。

3.地理的图示

直观的地理图示可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概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四、指导学生科学的记笔记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记笔记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的工作。然而,看起来很简单的记笔记,其中也蕴含着大学问。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提起笔来记笔记就顾不上听教师讲课,而一认真听讲就顾不上记笔记,这就是典型的缺乏技巧的表现。课堂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整理知识脉络,以供自己将来复习巩固知识所用。因此,学生在记笔记时,无需把所有的内容都动笔记下来,而是简单地把一些知识重点、知识脉络给记下来,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除此以外,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脑袋也不能闲着,而是要对教师所讲地知识进行思考,要学会“一心二用”。当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在遇到一些重点难点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讲课的速度,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样,在边思考、边记笔记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听懂课、听好课。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不断深入,历史教学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若要改变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产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明确教学目标,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的热情,使教师在学生的努力与配合下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邓涛主编.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冯一下.史料、史实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6)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篇5

许多人认为这三个环节都是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做到容易坐好难”,想要真正做好这三个环节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1)课前预习。预习新课前,教师要提出要求,而不是一味让学生随心所欲的看书,要让学生把课文预览一遍,明确这节课讲的中心内容,课文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名称,对于这些历史基本要素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话实际听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课堂听讲。课堂听课要做到“脑到”、“笔到”、“嘴到”。“脑到”是要求学生在听课时勤于思考,针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要去积极思考。“笔到”则是要求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那么笔记到底记些什么?简单的说,教师的板书、重点内容在书本上都应该有清楚记录,以便课后进行复习与巩固。“嘴到”是让学生多提问,对于自己在课堂上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的提出。有些学生由于胆怯害怕而不能及时提出自己的疑惑,时间一长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养成了面对难题不愿思考恶习。(3)课后复习。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换就告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不可能一次就完成的,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必然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这里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在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更应该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有所改变,教学内容也变得多样化,本质上改变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这就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此外,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的方式与内容也是吸引学生认真学习历史的重要因素。三、培养有效的历史记忆法历史知识的记忆是学好历史的关键。而现在的学生,由于长期地进行一些简单繁复的背诵,导致不仅没有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果,更使得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逐渐在死记硬背中消磨。因而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1)比较记忆法。所谓比较法,就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等进行比较和对照,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这单元里面涉及到好几个不平等条约,因而在日后的单元复习中可以将这些相似的条约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从割地、赔款、开阜、其他特权、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比较,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单元重点知识点,还可以让学生在分析对比中进一步认识到清朝封建统治腐朽与落后,从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中国事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在实际授课中有意识的加以引用这种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2)联想记忆法。对于历史的学习方法,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死记硬背!简单的认为只需要把书上的知识点全背出来就可行了,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历史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在学习历史时的记忆环节可以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一般来说联想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纵向的联想记忆法一般指是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理清事件的发生过程。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1919)——中共诞生(1921)——国民大革命(1924-1927)——国共十年内战(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6——1949)。在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将此顺序罗列出后,将相关阶段的大事件进行对应记忆。横向联系记忆法是通过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历史事件进行关联,或是把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性质、类型的历史事件,进行相互联系,从而达到高效记忆的效果。例如进行17-18世纪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记忆时,有意识的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进行关联。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线索整理;规律归纳;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42-01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历史课本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和历史事件太多,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浩瀚复杂的历史知识中,既要遵循科学的记忆规律,记住一定的历史史实,又要有别于初中“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既要有教材知识,又要有渊博的课外知识;既要会研读教材,熟读材料,更要学会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整合信息进一步解答题目。因此,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历史线索的能力和方法尤为重要。

一、恰当分类,理清历史发展思路

学习中国古代史,要了解奴隶社会的全过程,我们可以依时间为线索。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线索:形成期(夏)――发展期(商)――鼎盛期(西周)――瓦解期(春秋),其余为非基本线索。学习我国的隋唐史,首先,把握宏观阶段特征。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从对外关系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从科技领域看,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然后,全面把握具体内容。(1)政治方面: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的统一,使社会秩序安定下来,隋朝开创并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分为唐前期和唐后期。前期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后期政治腐败,酿成安史之乱,盛唐从此而衰。(2)经济方面:隋朝继续实行均田制并开始实行租庸调制,经济曾一度繁荣,为唐的经济繁荣打下基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后来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受安史之乱影响,两税法也没有能使经济复苏。(3)民族关系方面:隋朝的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的统治者实行更加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4)对外关系方面:唐朝时,我国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交通相对发达,政策开放,同亚、欧国家的交往频繁,不仅推动了唐朝社会、文化的繁荣,更增加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情感。

二、运用时间轴线,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时间轴线,是指一条用以揭示时间顺序的类似于数学上数轴的轴线。因为时间具有唯一性,它总是沿着单向前进,一去不复返,所以时间可以运用数轴来表示。教学上,引导学生运用时间轴线,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线索。例如,我们要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总线索,可在时间轴线上,抓住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1949年、1978年六个重要年代,并分析这六个重要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必然性,就可以知道我国的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两半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同样,要理清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线索,可以在时间轴线上抓住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3500年、476年、1640年、1917年、20世纪90年代初,这六个重要年代及重大历史事件,就可以知道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样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

三、引导学生整理所学历史知识

整理历史是把学过的历史知识按一定的历史规律进行筛选、重组或再编码。整理历史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进行条理思维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1)引导学生整理中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三天不生”,整理笔记是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突出每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又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巩固知识。然而,要提高课堂笔记的利用率,就有必要对学生课堂上所做的笔记进行指导。由于受时间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学生做笔记主要就是照抄教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而按自己的思路去做笔记就很少了。另外,完全按自己的思路去做,时间上也不允许。此外,学习过的内容,自己有新的认识再去整理,就越能揭示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要求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笔记以加强记忆。(2)指导学生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大事年表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把重大历史事件排列起来的实用型记事表。它以年代为“经”,以重大历史大事为“纬”,突出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实质上是对重要历史事件按一定序列重组或再编码的过程。因而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把握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上方法只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之谈,广大一线教师都应注重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使之养成勤于动脑、惯于动手、善于总结、乐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篇7

关键词:阅读历史思维培养学习能力提升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227

阅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来说也不例外。历史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可见,历史思维的培养是以阅读为基础的。历史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各项能力: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也都是通过阅读培养起来的。本文中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从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学习能力提升两个方面来探究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一、阅读对历史思维培养的作用

历史思维是指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思维。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因分数所占的比例较少,历史学科一直以来受到学生的轻视。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教师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从而让他们花较少的时间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开学初期,我们通过问卷、谈话等两种方式对新生进行了阅读调查,发现如下情况:68%的新生没有自觉阅读的习惯,同时我们查看了这些学生升学时的历史成绩,大多分数不太理想,并对这部分学生中升学时历史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了相关历史问题的提问,然而答案不甚理想,通过交谈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只是在考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考试过后脑子里根本没有历史知识。这些学生的历史思维可以说根本没有形成,他们不知道历史应该怎么学、学什么。其余32%的新生有自觉阅读的习惯,同时查看了他们升学时的历史成绩要远远高于没有自觉阅读习惯的同学,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抽查谈话,发现他们对历史知识有着自己的学习思维,能够前后联系,很好地分析出前因后果。这些学生的历史思维已经形成,并能够快速大量地阅读完我们的测试资料。由此可见,阅读是历史思维培养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对没有自觉阅读习惯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1.我们让这部分学生进行历史课本的阅读,他们读完指定的内容花费时间较长,并且抓不住课文的重点要点,不懂得怎样去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其中89%的学生看完一节课的历史课文需要20分钟左右,看后记在脑子里的内容寥寥无几,97%的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没有动过笔做过笔记。

2.在这些学生中87%的学生感到历史课本的内容太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忆起来太难,容易混淆凌乱。70%的学生在阅读历史课本时,根本没有去注意其中的图表等原始材料。95%的学生不理解课本中的史料,无法根据已有的史料来进行回答问题。

3.在问及到考前复试一事,83%的学生考前以背诵教师划出来的重点来突击,考后几乎全部忘掉。

以上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差,使其没有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把握历史材料,更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分析研究。要想让这部分学生学好历史,我们必须要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加强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其历史思维,让他们对历史感兴趣,知道历史应该如何去学、学些什么。我们要重视阅读对历史思维培养的基础作用,并逐步改善历史学习现状。

二、阅读对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

鉴于上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历史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应加以重视,并采取了可行性的措施: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带着阅读目标去看历史课本;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利用课本原始材料,通过对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经过一个学期的阅读训练加强,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经过历史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强化训练,学生拿到历史材料后知道如何开展有目的的阅读,能够很好地从整体上去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很快地找出问题答案所在的段落及关键词句,对于事件的前因后果也有了清晰的认识等等。有目标的阅读有利于学生及时准确地抓住历史资料的中心、重点,对提高学习效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过阅读训练之后,学生的阅读速度大大提高,对历史知识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他们主动地将历史学习范围由课内转向课外,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由于篇幅限制是有限的,对于更深更广的历史问题不能够详细地叙述,这时候学生主动去阅读与其相关的课外书籍,增进了学生对历史课本的理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大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为了证实阅读训练结果的正确性,我们又对这批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79%的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能够自主安排历史课程的预习、复习。在预习过程中记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找出答案;在复习时记下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找教师或同学帮忙解决。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他们都能很好地抓住重点、难点,且速度较之前也大大提高了。80%的学生都能在8-10分钟内完成一节课内容的预习和复习。

2.从学生的笔记来看,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是单纯地抄教师的板书,而是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记录笔记。笔记条理更加清晰可见,通过他们的笔记就能串出一节课的基本内容,线索理得很清楚。他们懂得了由大到小、整体把握知识,知识形成体系易记不易忘。

3.57%的学生开始注重课本上原始史料的作用及课后材料题的思考。他们懂得如何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如何结合课本来回答问题。

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能力是我们历史教师教学的根本,阅读对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学习能力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历史教师要将阅读的重任一直发展下去,帮助学生不断成长,获得更多有益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篇8

关键词:典籍;事实;人类社会

中国的历史观念起源很早。在目前可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即可见到“史”字的记载。不过,中国早期历史经历过一段巫史不分的阶段,至汉代经学大盛,出现“经史之学”,甚至有人认为刘向刘歆父子是“六经皆史”说的早期代表人物[1]。至《隋书・经籍志》又整合了魏晋以来郑默、李充等人的看法,对图书进行“经史子集”四大部的分类,历史逐渐独立成为一个科目。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史从来就是指“当前的或过去的事件的记录”,丝毫不包括有历史事件本身的意思[2]。唐代史官刘知几写了一部《史通》,成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巨著。可以说,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具有的历史观念在刘知几处获得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这种重史观念一直持续到清末的乾嘉学派又出现了一个高峰。由于中国发达的文字记录以及传统正朔观念的影响,史料典籍遗留的非常多。参见《汉书・艺文志》可知中国古代信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原则。最终,标志历史发展进程的事,以文献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呈现“史事合一”的特点。因此,中国传统的历史也分成两种路线,:一类是以对典籍本身进行研究和反思的文献学;另一方面是通过典籍的记载对历史事件的研究与反思的历史学。对典籍的反思,就如刘知几说的“《春秋》成而逆子惧;《南史》至而贼臣书。”[3]另一种则是由史家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如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后面的“太史公曰”一类字样即是。一种通过史书本身的记载,利用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使人重视“生前身后名”的历史评价,达到规范时人的目的。另一种是史家根据此一时的关注重点进行选择和评价历史事件,为时人提出建议。即使是“万马齐喑”的乾嘉时期,《廿二史札记》等著作也没有停止对历史事件的分析。

中国史家在处理历史事实和典籍记载的矛盾这一问题时,呈现了第二个特点――“春秋笔法”。在先秦时期,史家坚持自己写史的评价标准,违背标准者即秉笔直书,才有了“古之良史”之称的董狐。此一时期的史,由于受到君主干扰较小,讲求言简意赅,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至唐太宗索观本朝史书后,嗣君多习之,史官著史遇到了君权的影响,所谓的“春秋笔法”也不得不从地上转入地下。即由原来的秉笔直书变成曲笔。虽然后代的史家不乏许敬宗之流的阿谀奉承之辈,可从总体上看,多数还是可以坚持原则,使用一些用词规律在字里行间透出一件事情的大概。如史书记“某官某罢”,则此人不当去官,罢职是君主乱命;“罢某官某”则是此人不能胜任其职,罢职得当。再比如用“杀某某”形容某人之死,则是君主乱命,“某某伏诛”则是此人确实有罪当杀。这是寓褒贬于一字的“春秋笔法”,掌握其中规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过去的事实。

除此之外,中国史学还有个个人修史与集体编纂并重的特色。个人著史占二十四史的七部,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这七部书的成书时间皆不晚于唐。其中有私人修史被官方肯定的(如《南史》、《北史》),也有朝廷命个人编修的(如《宋书》、《北齐书》)。唐以后,由于史料增多等原因,正史皆为集体编纂,当然也有私人著史如《路史》、《绛史》等的存在,但是内容价值相对前朝个人著史较低。前期个人修史,因为作者有条件接触材料,积累的材料相对后代也少,故而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可以完成,此时如前文所述,史官受君权干扰较小,所著基本可信。后世修史,工作量大,干扰亦多,所著之史难免有损。幸而,众人编纂的缺陷同时也是优势:成于众人,资料依据不一,采编水平参差,或有冲突。是缺陷,因为各家说法不一,对读者来说事“湮没了事实的真相”;是优势,因为各家说法不一给了后代考订史实的空间,比之于《路史》一类私人记述有了更大的接近原貌的可能。

提到考证,就不能不提中国史学的第四个特色,即考史论史相结合。中国史料典籍浩如烟海,其中不乏“将历史神话化”(原陕西师范大学常金仓教授语)或“将神话历史化”(辽宁师范大学毕会成老师语)的部分。如何从重重屏障之中择出“真实的历史”,成为中国史家的一个重大难题。在这一点上,给西方近代史学造成巨大影响的兰克史学提出解决办法的时间尚在乾嘉学派之后。按照梁任公先生的叙述,兰克所倡导的“科学史学”宗旨为“极忠实地搜集史料,极忠实以叙之,使其恰如本来。”中国长久以来被诟病的“乾嘉考据”,正是遵循上述原则进行史籍的梳理、考订。不仅如此,其学术源流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阎若璩等人。傅孟真曾在阐述中研院史语所的宗旨时说:“我们宗旨的第一条是保持亭林、百诗的遗训。……正因为我们觉得亭林、百诗在很早的时代已经使用最近代的手段……”[4]手段虽然是近代的,但乾嘉学派却将手段当做目的,反而是早期的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深谙“经世致用”之道,《读通鉴论》等堪称论史经典。综合起来看,中国古典史学虽然不如西方史学有着强大的理论系统,还是在内涵上有着许多共同的原则与信条,某种程度上,在兰克与李凯尔德争论历史应当做事实陈述还是价值判断之时,中国史家们已经兼容并蓄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篇9

首先,为什么要选择通史的学习呢?

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一改原来的编排体系,按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等不同专题进行编写,采取了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但是,许多学生由于初中历史的“通史”未掌握好,升上高中突然进入了专题模块学习,学生缺乏清晰的历史线索与方向,感到学习历史一片茫然,就像一座大厦没有根基,学得很“飘”。笔者在原教学班级中抽取了80名已升上高一并学习了两个月的学生进行了“初中历史学习的有效性”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8份,其中,76%的同学认为“初中的通史基础不够扎实,学习高中模块历史有困难”。这证明了初中“通史”学习的重要性。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初中的一线历史教师应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己任,让学生能有清晰的“通史”线索以适应新课程的高中学习,也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延展性。

其次,为何要选择“同伴互助模式”呢?

这是因为,任何有效的教学,都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心理上的“重要他人”是同辈,同龄人的认可、赞赏对于初中生特别重要。从初中生心理需求的角度来说,“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具有可行性。初中一个班级大概在55人左右,人数众多,不利于老师的教学指导,而“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作为教学策略的补充十分合适。教师可以将互助的同伴通过调整座位的形式安排在一起再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以下是这场教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以及实验带来的思考。

第一步,笔者在2010届(八年级)所教的班级中,选择了2个班进行“同伴互助”模式的教学实验。实验前对所有教学班均进行了摸底测验,以了解学生们对初中历史的通史掌握的程度。

第二步,在两个实验班里进行一对一“结伴”。(实验a班是依据历史测验成绩由老师编排同伴,老师根据成绩将一弱一强的两个个体编为同伴。实验B班是依据学生个人喜好自行选择结伴对象)。根据结伴的结果,重新调整了历史课堂的座位,并简单地向实验班讲解了互助学习的规则。

第三步,“通史”教学活动的展开及互助学习。在常规教学的同时,笔者着重“通史”这一基础知识的落实,如给各班布置了“绘制祖国的历史长河”的作业,进行“历史大事记新闻播报会”、“难不倒我·历史知识竞赛”等等。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要求实验a班与实验B班的同学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而对照班级的学生则独立完成任务。

第四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及期末考试的测验,设置与“通史”相关的题目来考查学生,检验不同模式的学习效果是否有差异。如,在学期中段,给各班布置一次“能力考试”,考试题目为“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史”。该任务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考试时,老师与全班同学均有评分表一张,考试成绩为“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每个同学不评价自己的作品。

在期末考试中,我设计了关于历史“通史”的题目进行考查。如“图片材料题”中,展示了四幅图片“首次访华”、“访问印度”、“中日建交”、“亚非会议”,要求学生“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方面,笔者也设计了几题,举下题为例: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B.使朝鲜半岛完成了统一

C.有力地维护了国际和平

D.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笔者将学生在与“通史”相关的测验题所得的平均分做了统计,得到以下数据:

从数据可见,在教学内容与进度都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班对“通史”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班。其中,实验a班的进步最大,从原来摸底时的与对照班相近到超越了对照班。

而能力考试的成绩显示,上交一些能加分的项目,如“ppt设计”、“小论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距不大,甚至在“小论文”的上交方面,对照班积极性大于实验B班。但从能力考试学生互评的最终成绩看,实验班的得分仍优于对照班。

仅一次测试加一次能力考试,其结果还不足以给实验下结论。

第五步,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目的是对“同伴互助”模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更为具体的调查和研究。

综合实验与调查问卷的结果,笔者发现,实验班的同学通过“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基本上能自觉地做到“互相帮助”,一改以往学习上单打独斗的局面,对通史的学习效果也明显进步。

本次实验给笔者带来了以下收获与思考:

(1)“同伴互助”注重同伴间“自发的”、“积极主动的”互助。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选同伴时不能有过于明显“编排”意图。学生一旦习惯了互相帮助的学习模式,发现了它高效、便捷、有趣的好处,同伴间的“互助”就会自觉、自发、积极主动。

(2)很多学生习惯于旧式的上课,在突然进行“互助”的模式下会茫然不知所措。教师要及时提供一些方法,如将上届学生互助的方法讲给学生听,提醒他们可以借鉴,鼓励他们在“同伴互助”过程中有创新。千万不要完全放手,丢下不管。

(3)教师要多动脑筋,设计一些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学习内容,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机会让学生分享“互助”的成果,提升其与人合作的意识及主动学习的成就感。如,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可以由学生为隔壁班出题目,由学生做评委,或是定期邀请合作得很好的二人组来分享自己学习“通史”的“金点子”等等。

(4)“同伴互助”的模式不仅是课后要求学生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其实,现在教学班人数众多、教师无法对学生一一兼顾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更适合在课堂上使用。如,在能力考试中,笔者抛出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史”,实验班许多同学能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与同伴一起在课外收集的材料,归纳总结出外交的几条主线“中苏”、“中美”、“中日”,有相当数量的同伴能找到“国家利益为外交的第一准则”这样的主要规律。这说明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历史重大事件、历史规律的理解。

(5)“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也需要不断地巩固。如定期评选“最佳二人组”、“效率最高同伴”等,用奖励的形式强化其合作意识。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要体现出合作的优势。如合作紧密高效的二人组给予5-8分的期评加分。

(6)“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要注意区分同伴之间的差异,要注意,有时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力强的同学会承担相对多的任务,为了区分,要设计一张“同伴互评”的表格,促进“同伴”合作的同时学生的个人成长及“承担责任”意识的增强。

(7)历史通史的教学本来是一种“记忆”类的东西,但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下,有同学将其变成了游戏般的“体验式”,这是值得历史老师思考自己教学策略的一个新方向。

高中历史通史笔记总结篇10

关键词新闻史教材内容职业素质

abstractthepaper,basedonthecharactersoftheteachingofjournalismcommunicationhistory,analyzesthewaystoexpandthecontextoftheteachingmaterialandcultivatetheprofessioninnerqualityfromthreeaspects.

Keywordsjournalismhistorythecontextofteachingmaterialprofessioninnerquality

随着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具有职业素质的新闻人才。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已经为迅速发展的传媒业输送了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新闻记者。与此同时,媒体也对毕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普遍反映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其职业优势是上手快,但是后劲不足,发展潜力不够。因而近年来,媒体引进非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新闻传播教育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

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理论、历史和应用三大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对应用部分的课程,如采访、写作、编辑、摄像、摄影及媒介的经营管理比较重视,对理论和历史部分的课程比较忽视。特别是对新闻传播史更加漠视,认为学习新闻史对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用处不大。再加上有些教师只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课堂上一味照本宣科,也使学生学习新闻史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殊不知,新闻传播学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操作的学问。记者的职业素质不仅包括是否掌握了采编技巧和各种技术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且还包括是否具备敏锐的思想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一个真正优秀的新闻记者,其职业素质的体现绝不仅仅是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观察力、想象力和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思维的拓展和思想的渗透。这不是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思想智慧层面的问题。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新闻史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因而摆在新闻史教学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方面要转变学生的观念误区,另一方面要把人文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本文结合笔者新闻史教学的实际,从三个方面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夯实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挖掘历史人物的价值

新闻史教材中,涉及了许多新闻前辈,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言行,甚至生命诠释了新闻这个神圣事业的职业内涵。今天的新闻学子将成为明天的新闻记者。在讲授这些人物的时候,笔者多方查找材料,重点挖掘这些杰出人物的闪光点,分析他们对新闻历史的卓越贡献,增强学生对这些前辈先贤的敬仰。同时,让学生们思考:在这些杰出记者身上体现了哪些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职业素质?见贤思齐,运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教育。

1.首先是职业道德方面。

通过对这些优秀记者高尚品德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记者是社会的良心。一个没有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记者是写不出好新闻的。邵飘萍为民立言,惨遭军阀杀害;里德总是出现在风暴中心,才有了《震撼世界的十日》;范长江的足迹踏遍西北,成就了名作《中国西北角》。他们是新闻历史上的英雄,正是这些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素质的记者,为我们的新闻事业铸就了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弘扬历史的优良传统,对我们今天抵制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体现人文关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其次是业务素质方面。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记者的新闻实践,可以为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黄远生“脑筋能想,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说”;邹韬奋“注重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韬奋精神”。史量才和成舍我卓越的办报、经营才能。这些优秀记者身上凝聚了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学习和总结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们克服当前传媒的商品化,实现“三贴近”,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3.扩展历史事件的外延

对历史事件的讲授是新闻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教师在讲授中,如果仅仅对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的知识性传授,也就避免不了枯燥和干瘪的照本宣科。这样的新闻史教学,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所帮助。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尽量扩展历史事件的外延,从纵横两方面拓宽事件的影响力:不仅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而且关注事件造成的后果;不仅分析事件对本国新闻历史的影响,而且关注事件对其它国家新闻历史的意义。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整个历史链条上的一环,如果我们在历史的讲授中,把事件单独抽取出来,孤立地去看待它,割断它和其它链条的联系,便不能全面、客观地对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列宁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好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会起完全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过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事实的全部,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面的和随便挑出来,那么事实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①鉴于此,笔者对教材中的历史事件进行多方面拓展,变僵化、静态的讲授为灵活、动态的分析,不断复活历史事件,重点关注其对当下我国新闻现实的影响。

首先,古为今用。在讲授历史事件时,不但阐述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基本过程,而且特别关注这一历史事件和当下社会类似事件的区别和联系。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让历史为现实服务。笔者在讲授1947年《晋绥日报》进行的反“客里空”运动时,把这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记者客里空和当今屡次报道虚假新闻的记者联系起来,分析两者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指出这一现象会对新闻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一些问题: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作为未来的新闻记者,应该怎样做才不至于重蹈覆辙?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而且还加深了对真实是新闻生命这一职业理念的理解。

其次,洋为中用。在外国新闻史的讲授中,对发生在其它国家的历史事件,也要从借鉴的角度出发,洋为中用,而绝不能仅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笔者在讲授普利策和赫斯特竞争中出现的“黄色新闻”时,就结合当前我国新闻娱乐化泛滥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课堂上气氛热烈,效果很好。这样不仅使学生们掌握了历史史实,而且对普利策以后思想的转变找到了合理的依据,对当前娱乐化泛滥的现象也找到了历史根源,对新闻这个崇高职业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4.总结历史规律,学会辨证思维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学子将成为明天的新闻记者。在新闻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新闻史教学贯穿的一条主线。然而,“一切历史知识都是人们对客体历史经过头脑加工的,因而包含有历史认识者主观的立场、思想、情感的主体化历史”。②我们对教材中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拓展的最终目的是总结新闻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因为只有掌握了历史辩证法,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现象。也只有掌握了历史辩证法,才能正确理解诸如新闻自由、新闻真实等新闻核心理念,从而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对于新闻自由的理解。一提新闻自由,学生们便会拿西方国家新闻自由的理念和我国关于新闻自由的论述进行一番类比。但由于缺乏历史地、辨证地分析,往往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不同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各国的新闻体制和新闻理念也不尽相同。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做法是行不通的。因而我们不能孤立的去看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在外国新闻史的讲授中,我着重启发学生进行辨证思考,把新闻自由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认识和理解。从15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的“星法院法令”到1934年和1996年美国政府出台的广播法和电信法,再到伊拉克战争中的军方管制。通过这些无可辩驳的历史史实让学生们明白: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媒体都没有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新闻自由,否则就不会有曾格案件的发生,更不会有汉密尔顿以80岁高龄出庭为曾格辩护的一幕。

其次,关于新闻真实的问题。一提新闻真实,有的学生就会说,像美国“扒粪运动”那样揭丑的新闻才算真实。这种思维方式显然缺乏辨证观点,是用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也不是实事求是。因为世界如此之大,要找一些正面的例子并不难,要找一些负面的例子也很容易。揭丑的新闻多是真实,难道歌颂的多就是不真实?关键还是要看是否符合客观真实。还有的学生认为“有闻必录”才是真实。的确,“以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理念。表面上看,这种做法貌似真实客观,实际上,由于其忽视了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事实没有取舍,没有平衡,往往适得其反,反而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因此对“有闻必录”也应该进行辨证分析,一方面,我们主张“录”必有所“闻”,避免虚假新闻泛滥,另一方面,我们主张有选择地“有”闻“必”录,避免“要闻不录”的缺失。实际上,在新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的任何媒体可以做到“有闻必录”。它们也都十分讲究怎样报道事实,怎样取舍事实的新闻平衡技巧的。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举出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和中美撞机事件中,西方国家的所谓“真实”报道的实例加以说明,从而澄清了一部分学生对新闻真实理念的模糊认识和错误理解。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记者,辨证思维是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

总之,和其它教育一样,新闻教育也是一种“人的教育”,能育好人,就是好教育。新闻记者和其它人一样,首先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即人文关怀。其次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再加上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职业素质,才能探明事实真相,揭示真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新闻史的教学,如果能在拓宽教学内容,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多下些功夫,就能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夯实和提高。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新闻史教学才算是成功的。因为新闻教育,说到底应当是一种专业理念和职业精神的教育,而绝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技巧、方法和普及知识的教育。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