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8:14

医学技术前景篇1

扫描探针显微镜,其探针可以沿样品表面逐点扫描,针尖能随样品的高低起伏作上下运动,用光学方法测量针尖的运动,就可以得到分子的图像。目前已经用于人体多种正常组织和细胞的超微形态学观察,而且可以在纳米水平上揭示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通过寻找特异性的异常结构改变,以解决肿瘤诊断的难题。另一种新型的纳米影像学诊断工具———光学相干层析术(oCt)已研制成功,oCt的分辨率可达纳米级,较Ct和核磁共振的精密度高出上千倍。它不会像X线、Ct、磁共振那样杀死活细胞。通过应用纳米技术,在Dna检测时,可免去传统的pCR扩增步骤,快速、准确。美国naSaamesCen-terfornanotechnology与中南大学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合作,将碳纳米管用于基因芯片,可以在单位面积上连接更多的更高,样本需要量低于1000个nDa分子(传统Dna检测的样本需要量超过106个Dna分子);需要的样品量更少,可以免去传统的pCR扩增步骤;结果可靠,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易实现检测自动化。其基本原理是:连接在碳纳米管上的Dna探针通过杂交捕获特异性的靶Dna或Rna,靶Dna或Rna中的尿嘧啶将电荷转到碳纳米管电极,电荷的转移通过金属离子媒介的氧化作用变成信号并放大。国外在80年代末开始着手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超微颗粒的研究,90年代把这种造影剂应用于临床。

其技术要点是:制备出高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其表面耦连肝癌组织靶向性物质(如肝肿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肝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的配体)制成特异性的mRi造影剂。我国科学家也成功开发了应用超顺磁氧化铁脂质体纳米粒进行肝癌诊断的技术,可以发现直径3mm以下的肝肿瘤,还能发现更小的肝转移癌病灶。目前不加造影剂的磁共振检查能发现直径1.0cm的肝癌病灶,因此该成果大大提高了肝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国家863资助课题“纳米复合包裹生物微系统制备、超声造影和控制释药”,研制了纳米包膜微米微泡超声造影剂与包裹药物和气体的微球,造影后对比效果明显增强,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利用磁性纳米分离癌细胞在动物实验上已获得成功。其方法是:在直径为50nm的Fe3o4纳米粒表面包覆聚苯乙烯,将特异抗体连接其上,此抗体全只与骨髓中的癌细胞结合。因此,利用磁性分离技术装置很容易将癌细胞从骨髓中分离出来,分离率达99.9%以上,其意义重大。肿瘤切除术后加放疗,为目前肿瘤治疗的一种方案,但放疗的同时也会使正常细胞受到伤害,尤其是杀伤骨髓细胞,从而产生造血功能障碍,因此在放疗前将骨髓抽出,并分离出肿瘤细胞,将极大的提高放疗的疗效。

二、在治疗技术方面的应用

纳米生物材料可以作为基因治疗药物携带材料或靶向材料。通过纳米材料的筛选、纳米粒径的控制及靶向物质的加载,可大大提高药物载体的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用于研究的模型药物包括阿霉素(aDm)、米托蒽醌和单克隆抗体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反义药物。我们可将药物包埋在纳米粒内部,也可吸附或偶联在其表面,通过血管内注射纳米粒后,纳米粒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肝脏中有数目众多的网状内皮细胞,且位置固定,因此药物能在肝内聚集,然后逐步放入血液循环,使肝脏药物浓度增加,对其他脏器不良反应减少,对肝脏有被动靶向作用;当纳米粒足够小(100~150mm)便可逃过kupffer细胞的吞噬,可将其表面覆以特殊包被后,靠其连接的特异性抗体等物质定位于其他靶向器官发挥作用。

肿瘤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基因治疗和肿瘤治疗领域内研究的热点,肿瘤基因治疗的方法主要有:①肿瘤抑制基因疗法;②肿瘤免疫基因疗法;③“自杀”基因疗法;④耐药基因疗法;⑤其他基因疗法。尽管基因治疗在基础研究取得很多成绩,然而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尚不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主要有:①肿瘤基因治疗缺乏靶向性;②基因转移载体的效率、安全性及容量等问题;③绝大多数治疗方案目的基因只有一个。传统的Dna传递系统分为病毒载体介导系统和非病毒载体介导系统。病毒性载体在体内、体外均有高效表达,但是病毒性载体具有抗原性,体内应用诱导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而且病毒性载体有可能将外源性病毒基因插入人的基因组中,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非病毒性载体一般不会造成基因的永久表达、无抗原性、体内应用安全;组成明确,易大量制备,但传递效率低。研制具有高效转染、安全低毒和器官甚至肿瘤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载体已成为制约基因治疗药物发展的瓶颈。纳米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基因转移载体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纳米载体转运核苷酸有很多优越性:①有助于核苷酸高效率转染细胞;②能够靶向定位输送核苷酸;③能有效保护核苷酸,防止体内生物酶的降解;④无机纳米粒本身具有杀伤癌细胞的作用,且对正常细胞无损害。纳米生物材料亦可应用于制造各类组织的支架(如血管、气管、输尿管、韧带与肌腱),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内固定件,骨组织缺损修复材料。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合作开发的具有自塑能力的可吸收注射型纳米骨浆,已在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开展临床实验,疗效显著,该纳米骨浆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且无致热源性。

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还与美国匹滋堡大学组织工程中心合作,已开始出骨组织工程纳米生物活性材料,该材料由氨基酸及其他无毒的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如:葡萄糖、甘油、胶原蛋白、聚二醇等),采用国际上称为“绿色化学”技术进行合成。并且材料中含有骨生长因子可促进新骨的生成及骨组织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骨修复周期,增强再造骨的功能,提高再造骨的质量,而且可以修复大面积的骨缺损。同时在成骨过程中,纳米材料亦可作为填充物质和骨生长因子的载体起着桥梁的作用。伴随着新骨的生长,生物材料逐步降解,待新骨形成时,纳米材料将被组织安全吸收。该材料的下一步开发计划是使材料携带骨生长因子基因,纳米材料既作为填充物质,又是基因转染的载体。纳米机器人是几百个原子、分子组成的颗粒,尺寸只有几十个纳米,表面活性很大,可进入血管中。科学家设想将这些机器人放在血液、尿液和细胞介质中工作,例如可以专门清除血管壁上的沉积物、疏通脑血管中的血栓。

医学技术前景篇2

学医建议不要选什么专业

1、生物医学

首先,各位要注意生物医学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并不相同,前者是正儿八经的医学类专业,而后者则是工科专业,且属于基础医学类。同时,该专业就业前景并不是很好,毕业后想成为医生较难,大多数毕业生更适合科研工作。因此,如果学历不高,就业形势是比较严峻的,学生至少要有博士学历,才有相对多的选择,如科研、高校教师等。

2、药学

目前很多人都认为药学专业是一个“坑”,因为虽然是医学专业,但基本是做不了医生的。该专业本科毕业后多数人都会选择医药代表这种工作,而研究生专业方向更多,但大多毕业后也都是从事科研、学术类工作,学历要求高前景也很一般。

3、医学技术类

医学技术类是医学专业中的一大类,包括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等等,其中经常被家长、考生与口腔医学混淆的莫过于——口腔医学技术。不过虽然只是多了两个字,但却大不一样。前者是当下最热门的学医专业之一,而后者则是相对冷门的医学专业。从医学技术类专业毕业后,即使能进入医院工作,但想要成为医生同样很难,更多的人只能去到一些工厂,做一些技师工作。

学医选什么专业好

1.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顾名思义就是在病房床边的医学,它其实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像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都在临床医学的范畴内。可以说,大致上除了基础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等之外,在医院直接给病人看病的都属于临床医学。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只要自己能够坚守本心,真心踏实的喜欢自己报考的专业,对自己所做的行业负责任,报考这个专业未来不仅受人尊敬,而且发展前景也不错。

2.口腔医学

因为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就医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一些比较重和急的病症。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全面健康的理念,因此口腔医学逐渐发展了起来。所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医学专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医学技术前景篇3

【关键词】中医护理模式;辨证施护;技能培训

随着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在逐渐走向科学、规范,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推崇。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造福于广大患者,笔者从临床中医护理实际情况出发,和同仁们探讨目前辨证护理的实用模式和工作体系。

1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

1.1先进的卫生保健理念中医早在远古时代就提出“整体观念”“上工治未病”等先进理论,并逐渐形成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生物社会心理环境一体化的先进护理思想[1]。认为人是一个统一整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互为影响。

1.2灵活、简便的方法优势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临床上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护理方法以其更符合人性化的优势赢得国内外护理同行的赞叹。中医护理技术以其便捷、安全、有效、低价的优势,在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家庭护理等领域发挥着其他医疗护理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

1.3浓郁的文化背景中医学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认识疾病和诊疗疾病的经验结晶,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效地指导临床达数千年[2],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的价值早已被百姓广泛接受和认可,其独特的传承背景,浓厚的人文主义特色,深入民心,所以传统的中医护理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上都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

1.4明确的发展目标《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指出“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中医护理在当今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像其他专业一样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作为我国护理界的骄傲——中医护理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2临床中医护理现状

2.1辨证施护流于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护理学科得到了飞跃发展,从功能制、责任制、到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但便捷、有效的传统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并未得到迅速发展。罗坤华[3]调查显示中医院有60.2%的病区护理人员和护生未开展辨证施护,目前临床开展辨证施护率普遍偏低。即使在开展辨证施护时往往因证候复杂难辨、辨证结果与医生诊断证型不同时必须服从医生、护士辨不辨证结果都一样、护理措施中涉及中药使用等超出护士权力范围等问题而使辨证施护流于形式。中医护理病历的特色也大多停留在节气、舌苔、脉象、证型的记录上,很少有实质性的辨证施护内容和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措施的实施记录。

2.2护理人员中医操作技能缺乏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如推拿、按摩、中药雾化、中药足疗等在各种保健场所广为人们喜爱,但在临床的运用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诚然其中有体制和经济因素的牵制,但护理人员的理念和中医操作技能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虽然全国各大中医院校设立了中医护理专业,为各级中医医院输送了一定的中医护理人才,可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中医医院大部分护士大多从西医院校毕业,一般基层中医院从中医院校毕业的只占3%~10%[4]。还有一部分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由于临床很少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而使操作技能生疏,不能正确运用。

转贴于  3创建实用型护理模式

3.1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构建背景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但如何有效促进辨证护理的开展,提高临床中医技术参与率和辨证施护质量,一直是困扰各级中医护理人员的难题。近年来有专家对中医护理模式的框架进行了科学的构想,对在新形势下怎样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开创性的思考,尚未形成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模式来指导临床中医护理工作。我院根据新形势下护理服务的要求及我国临床实际现状,以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应现行医疗法规要求为原则,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研究探索符合护理工作现状及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具有实用性的中医护理模式,促进中医护理系统化、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3.2临床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是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基本条件我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虽然前期举办了多期中医培训班,临床护理人员全部取得了中医培训结业证书,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较全面开展辨证施护的人员只占调查人数的10%,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病人的开展率不足30%。为此我院结合当前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重理论轻技能的培训方式,从失眠、便秘等常见症状的简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入手,进行短期分期分批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强化集中培训,重点讲解拔罐、药浴、耳穴埋籽等的规范操作,反复练习,人人过关后鼓励各科室在临床开展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有效的培训与考核后,护理人员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中医传统护理方法,把简便易懂、疗效可靠的中医护理技术提供给患者,不仅突出了中医特色,也得到了病人的认可,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率达到70%以上。广泛的临床实践使护理人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定期进行经验总结、理论学习,加深其对中医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明显提高了临床辨证施护的开展率和临床护理人员中医操作技能,不失为当前经济、有效的在职人员中医护理培训方法之一。

3.3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核心是辨证施护的实施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辨证施护”作为方法论欠全面,因为当今医疗护理服务要面对的是“人”而非“证”,如果直接用来进行中医护理实践,有收集资料不全、不到位的可能,因此需要对“辨证施护”进行创新性继承。针对如何使辨证施护和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结合,更好地发挥中医优势,陈颖提出将国际通用的护理诊断与中医护理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护理程序“中医化”,实施“四诊-辨证-施护-评价”的中医特色的护理程序[5],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难以开展。我院研究的实用中医护理模式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提出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辨证证型结果,再去搜集与护理相关资料,运用中医八纲辨证、病性辨证、病位辨证等方法进行辨证后,制订以中医独特的护理技术为主导的护理措施,用护理路径的形式及时有效地落实于病人,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的护理程序,给传统中医辨证施护的内容赋予现代内涵,并以临床实践为准绳不断修正、完善,建立一套完整的辨证施护工作体系,使新模式成为真正能指导临床实践的实用模式。

3.4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重点是辨证施护的管理思路纵观国内中医护理现状,尚未形成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护理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上缺乏科学客观的衡量标准,中医医院现行护理管理标准基本是借鉴、引用西医院的管理,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临床护理中常常出现医护之间思路不一致,步调不和谐,配合不默契的现象,不同程度制约了中医特色的发挥。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管理目标以实用、对专业有促进为基础,重点加大辨证施护覆盖率,通过路径这种质量效益型管理方式,加强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质控标准,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管理模式。新模式的管理思路一方面立足于中医内涵建设与发展,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多途径的方法,开展中医的循证护理,制定出既符合中医护理学自身规律,又可让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且认同的科学评价方法,对常见证型建立统一规范的客观量化指标,形成临床护理效果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加强质控管理,护理部每月通过护士长手册对各护理单元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统计,将中医护理技术参与率纳入护理部质量检查考核内容,对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非护理因素进行协调,定期总结效果,向医院强化中医特色领导小组反馈信息。同时每3个月组织护理人员召开1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交流会,介绍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体会,探讨运用技巧,进一步提高辨证施护护理质量。

4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护理现状虽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中医护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今人类医疗保健“回归自然”的潮流中有着无法估量的前景。当务之急是认清新模式的先进性,在人文主义前提下,立足于发扬传统中医护理中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被认为行之有效并广为人们接受的护理技术,创建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中医护理模式。“变而不失其正,遣形而存神”。相信通过中医护理同仁们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独立学科的中医护理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展现出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敏.对中医护理发展前景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19.

[2]张华,魏红.对如何发展中医理论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05.

[3]罗坤华.医院开展辨证施护现状调查分析与管理思路[J].中医药导报,2006,12(8):68.

医学技术前景篇4

【关键词】医学信息虚拟仿真实训方法图像分割

1引言

随着我国对医学技术的要求逐步增高,传统的医疗实训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的医疗人力资源的匮乏,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疗中心选择用虚拟仿真技术来对医护人员的实训进行训练。目前,在国内,虚拟仿真技术已经逐步受到我国医学界和科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兴趣。虚拟仿真技术具有模拟手术场景复杂,人机沟通力强,手术现场多元化等特点。其所包含的技术领域也十分广泛。虚拟仿真技术通常包含传统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医学信息技术,仿真技术和科学计算技术等。基于医学信息技术的虚拟仿真实训不仅可以对医疗人员的临床实验进行仿真模拟训练,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手术过程中,全程对医生操作进行实时指导,是目前医学界一项炙手可热的培训技术。

2基于医学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临床手术进行模拟训练的一种医疗培训技术。它包含了许多医学技术领域,包括现实手术的培训技术,计算机全程指导手术技术,医学图处理技术,医生通过图像引导进行手术技术,手术导航技术,医疗图像重建和虚拟手术技术等。伤口切割处仿真是指在虚拟仿真手术中模拟外壳手术的伤口切割技术,该技术可以训练外科医生的伤口切割手法与技能熟练度,虚拟仿真技术充分的模拟了手术时伤口切割的效果,以及医疗人员切割伤口的平滑程度。

在进行伤口切割仿真技术的试验中,伤口切割时间和伤口切割效果是制约模拟实验真实性的保障。手术碰撞仿真是指在进行虚拟仿真手术过程中,患者器官与手术器械的碰撞至关重要,在外科手术中,手术器械与患者器官的碰撞往往会决定一场手术的效果或是一个人的生命,因此,对手术器械碰撞的模拟实验是医学仿真试验中十分重要的板块。由于患者的软组织器官,与模拟的医疗器械都呈现不规则形状,因此,在进行模拟实验时,针对不规则几何体是否会发生碰撞的实验,是确保模拟实验的真实性和仿真高效性的关键。医学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对于医学图像技术的模拟和数据分析模拟等。包括三维,X光,血液流动等的图像模拟。对于手术场景的仿真包括对手术时的灯光,器械,设备,手术室的背景颜色,手术器材材质的模拟等。为医疗人员在进行培训时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手术场景。仿真系统配置内核则包括仿真模拟板块的监测与更新,手术资源配置的维护,操作板块的模拟等。

3虚拟仿真实训方法研究

为了验证虚拟仿真实验的有效性,我们对其实训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根据目前仿真系统的开发形式,我们对其系统按照功能性的不同,进行了模块划分。模块划分后,我们开始对系统实训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虚拟仿真实验的程序编程,该编程包括虚拟实验数据,虚拟实验对象,虚拟实验图像和虚拟实验场景。虚拟实验的程序编程是整个虚拟仿真实验的基础。对虚拟仿真实验进行编程后,需要对实验的硬件设备进行选择。通常我们所采用的实验硬件设备包含瑞士公司生产的pmryer力度触觉反馈设备,该力度触觉反馈设备包括有7个力度反馈度,可以对模拟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力度进行全方位的模拟。包括挤压力,拉扯力,摩擦力,抓取力等。硬件选择完毕后,我们就可以对虚拟仿真实验的具体任务进行设计。仿真实验的具体任务包括一,虚拟医学图像处理技术,我们需要对虚拟的医学图像进行处理,保证其频率波动的稳定和二维,三维图像的识别。二是建立三维的软组织模型,对手术过程中软组织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模拟,以保证模拟实验的真实性。三是对实验力度反馈数据进行处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术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对手术过程中的力度进行模拟。四是对手术时的血液流动进行模拟。手术时,医护人员需要随时对患者的血液流动进行控制,因此对血液流动进行模拟在虚拟仿真实验中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虚拟手术仿真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4结论

基于医学信息技术的虚拟仿真实训是一个包含着众多复杂技术的一款医疗手术模拟实训系统。本文对其实训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我们对仿真实验系统进行了系统编程,之后对其硬件设备进行选择,最终确立仿真实验任务。系统实验包括了模拟软组织模型的建立,保障了虚拟实验时,能够了解手术过程中患者软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模拟图像处理技术,对医疗图像进行二维,三维的建模,并对其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模拟手术力度反馈,更好帮助医疗人员在进行手术时的力度控制进行训练。虚拟仿真系统不仅可以对医疗人员的手术经验进行培训,同时也可以利用仿真模拟系统,在真实手术操作时,进行手术实时的引导。基于医学信息的虚拟仿真实训不仅为我国医疗人员的手术经验提供了训练的平台,也为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奇,程薇曦.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手术中的实现与应用[J].重庆医学,2008(21):2489-2491.

[2]王勇军,吴鹏,郭光友,谭珂.支持力反馈的鼻腔镜虚拟手术仿真系统[J].系统仿真学报,2001(03):404-407.

[3]许旺蓓.针刺软组织有限元仿真及实验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4-5.

[4]n.FamaeyandJ.V.Sloten.Softtissuemodellingforapplicationsinvirtualsurgeryandsurgicalrobotics[J].ComputermethodsinBiomechanicsandBiomedicalengineering,aug2008,11(04):351-366.

作者简介

李晓莉(1980-),女,河南省西华县人。硕士学位。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

医学技术前景篇5

“医疗技术创新已经非常紧迫,我们需要加快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应对越来越多挑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王杉如是说。

“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移动健康和医疗信息化服务,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整个医疗保障行业的合作。”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许利群说。

9月26日,在由英国工程技术学会(theinstitutionofengineeringancltechnology)主力、的“2014iet国际健康科技会议”上,来自国内外医疗健康界的专家分享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等在医疗领域的新应用,同时分析、比较中西方医疗体系的不同发展阶段,探讨了可负担的医疗解决方案,为中国医改提供借鉴。

如何理解健康科技,这是本届大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医学专家们和工程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做了专业解读。在“十二五”规划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被重点提出,而云计算、无线互联网、大数据等无疑是这一产业的主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促使医疗行业发生颠覆性革命。王杉认为,创新的实景医学(Real-Lifemedicine)模式,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专业的医护服务让患者在家里接受远程监测和治疗,可以较低的医疗成本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景医学满足了患者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完成就诊和治疗的需求。患者通过可穿戴设备,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区域乃至当地的中心医院,获取专业医疗建议,并通过社区医护人员获得持续的体征监测和医疗服务。

实景医学等可变革传统就医模式的建立,但这需要强大的政策、资源和技术支撑,对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来说目前还是可望不可及的。王杉指出,这场变革实际上是政府管理者思想的变革而非医疗改革。由于医保的放开、收费结构的调整及商业模式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实景医学必将对传统就医模式进行彻底颠覆,所以中国政府的管理者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前瞻性地作出规划和布局。

医学技术前景篇6

关键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接口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481-02

在2010年我们发现了一些变化,体验了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不同以往的感受:2010年1月,电影《阿凡达》上映,其使用imaX+3D拍摄技术,以其虚幻与现实结合的手法展现出梦幻般的奇妙场景,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2010年3月,正在我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增强现实技术在国家电网企业馆主题网站上亮相,这是增强现实在世博会上的首次应用,参观者以“魔盒”上的标记对准摄像头,即可在显示屏幕上看到3D立体视频,从不同角度呈现国家电网、世博中国馆等标志性建筑的概貌;2010年世界杯期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对世界杯进行转播和评论时,在演播台中央显示大量信息,如比赛场馆,运动员资料等等,给电视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同年,在新的苹果ipHone上推出一款结合手机当前的现实场景的星战游戏;还是这一年,来自荷兰的软件开发商SpRXmobile推出了全球首款“增强现实”浏览器Layar,用户将其对准某个方向,软件就会根据GpS、定向信息等技术,给出用户面前环境的详细信息1……这些事例都让我们不住地慨叹现代科技无所不能,它们都得益于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增强现实技术。

1增强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虚拟世界,为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模拟,让使用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现实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方式,相对于以往命令行的操作方式、目前的视窗操作方式,虚拟现实在技术上提供更先进的人机交互接口,使人置身于信息空间之中,进行各种信息操作。虚拟现实技术昭示了未来计算机应用切入各个领域的具体方向和角度,受到了普遍重视。2005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信息技术分类中,特别强调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前沿技术,要“重点研究电子学、心理学、控制学、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设计、实时分布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等多学科融合的技术,研究医学、娱乐、艺术与教育、军事及工业制造管理等多个相关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系统。”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类型,是虚拟现实中最新的分支,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分支。这个概念源于p.milgram和F.Kishino的文章2,增强现实介于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之间。简单来说,增强现实是是一种同时包括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要素的环境,它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定位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

增强现实在最近一两年内得到迅速发展,融入到多个领域当中并展现其特殊的影响力。除了本文开始部分的实例外,还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的手术部位精确定位,旅游领域的实时获取当地有关信息资料,文物保护领域的古迹复原和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工业维修领域的远程技术指导和维修辅助,还包括室内规划和设计、翻译、服装和美容美发业、电脑游戏等诸多方面。增强现实的主要实现是:首先在计算机中产生虚拟物体,主要是3D物体,然后通过摄像头等设备进行现场图像采集,然后将生成的图像和采集到的现实环境进行叠加3,使之合理地融合,再通过屏幕等输出设备显示出叠加后的图像。

2增强现实技术在我校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大量实验证明,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场景给用户带来的学习体验,比现实场景和全虚拟场景都更容易接受,更能带来视觉冲击力,而增强现实技术正在创建这样的混合现实场景和用户体验。医学教育注重实践,对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学习效果,实验条件等多个层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全现实场景的实验成本高昂,在某些情况下能否顺利有效地进行实践还取决于很多复杂而特殊的问题,容易有失一般性;而全虚拟环境容易与现实情况脱节,容易有失准确性、实用性。因此,增强现实的融入将大大改善医学教育的现状,为教师开发和拓展出以往全现实教学和全虚拟教学所不能及的创造性教学空间,给学生丰富深入的实境感和启发性,从而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又能节约教学和实验的成本。

具体到中医药院校的实际,中医学和针灸学教育、护理学教育、中医美容方向等,都需要大量的操作实践,都具备与增强现实技术有机融合的条件,进而紧跟教育技术发展最前沿,大量的临床操作实训、物理化学实验、远程医学教学、远程医疗实践、开发远程医疗援助应用等等,都是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研究方向。而实际上,包括数学问题的可视化模拟、物理学中的实验演示、化学中的分子模型等都已经在国外的很多课堂上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呈现,因此很多公共课也都具备融合增强现实技术,革新教学手段的条件,并可以在实施成功后迅速向大多数课程推广。目前一些实训课程使用了很多模拟人体的设备进行实践教学,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增强现实技术具有这些设备模拟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增强现实技术比用设备模拟的成本更低廉,更易于维护,对于系统的校正、改进、补充功能等都可以通过程序修改来实现,而不像模拟设备那样需要大量的硬件更新、改造;模拟设备数量有限,有些设备笨重,因此只能在实训教室内、在实训课时间内使用,势必因排课的时间等问题导致教学资源紧张,而应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学生不受实训教室的地点限制和课时安排的时间限制,大大扩展学习自由度与自主性,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模拟设备因其物理存在和实现,只能进行有限类型和内容的实验,很难重用,造成资金的高投入而使用率、收益率低,而增强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物体存在于计算机,呈现于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因此具备极大的自由度,便于教学、科研项目的结构化整合;随着增强现实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学中应用增强现实技术,将使学生更适应未来的教学、培训和自学方式,对促进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医学技术前景篇7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校报撰文总结了“康景轩现象”,分析认为:康景轩教授的研究成果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并不仅仅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科学成就,而是反映了ω-3脂肪酸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潜在影响,会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康景轩教授的这项研究是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改造其脂肪组成成分。两年后,康景轩利用这项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世界第一头能够自身合成ω-3脂肪酸的动物。动物脂类基因技术的开创者

ω-3脂肪酸,主要成分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降低甘油三酯,抗炎,有益心脏健康,还有研究表明ω-3脂肪酸可有助于治疗和预防类风湿关节炎、抑郁等。并且,ω-3脂肪酸对产前健康,预防骨质疏松,减轻及预防疼痛、糖尿病肾脏损伤、肥胖、皮肤病、肿瘤、克罗恩病及红斑狼疮等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对智力和视网膜发育也起相当作用。

康景轩教授祖籍广东湛江,1984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1987年赴加拿大留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2002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副教授。现任哈佛大学医学院脂类医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营养基因组学学会秘书长及世界营养、基因与健康理事会理事。康景轩教授迄今已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动物学及临床试验等领域从事了二十多年的研究,在脂类营养保健、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防治方面颇有建树。康景轩教授还担任着国际脂类研究学会,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等成员,是多个重要国际学术刊物的评审人。

ω-3和ω--6人体不能自然合成,只能通过食物摄取,人类最早食用的基本都是野生植物和散养动物,食物中的ω-3和ω-6有着严格的比例,而且基本保持平衡。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人类大量食用加工和养殖食品,造成体内所含的ω-6越来越多,ω-3越来越少。比例严重失调。据康景轩介绍,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里,人体体内的ω-6和ω-3比例可能达到三十比一,部分人甚至达到五十比一。而目前中国正面临转型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时期。据有关方面的统计,中国高血压患者达到1.1亿,糖尿病患者四千万,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异常,体重超重者超过2亿人,肥胖人数多大6000万。如果中国再不重视这个问题,中国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糖尿病国家。

若运用康景轩教授的改制脂肪组分的基因工程技术,牛羊肉、鸡蛋等食品都将成为有益于心脏的美食。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将可以放心的摄取这些美食,这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康景轩教授预测,最快可在三到五年之间完成这一过程。虽然转基因食品还面临着一些质疑,安全攻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毕竟是一项有利于全人类的研究成果,最终一定会得到世界的认可。

康教授的成果被美国《发现》杂志两次列为世界百项重大科技发现之一。2007年,康教授被美国《esquire》杂志评为全美最杰出与最睿智的人士之一。他本人也被誉为“动物脂类基因技术的开创者”。

创新现代营养学研究推广正确营养学观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餐桌上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然而,我们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因为食物的丰富得到改善,反而被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康景轩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总结,写出了《吃出健康的智慧》一书,该书于2009年2月出版,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上火”出发,向读者介绍了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最权威的营养知识,提出了引发亚健康状态和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全新观点。重点推荐了帮助人们远离亚健康、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的三大天然营养素――纤维素、抗氧化物和omega-3,以及均衡膳食的新方法。中国医师协会的常务副会长杨镜教授评价此书说:“用最朴素和大众化的语言讲述目前国际医学和营养学界权威的保健知识,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希望读者们从中获得新鲜、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拥有健康的人生。”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曹泽毅教授说:“希望读者们也能和我一样,从中获得新鲜、科学、先进、正确的营养保健知识,拥有健康的人生。不生病不等于就健康,反而容易让人麻痹大意、错过补救的最佳时机,带来更大的遗憾。本书就从与我们生活最为息息相关、也最容易操作的“吃”入手,及时帮助我们填补健康防护的漏洞,真正留住健康。”

康景轩还参与了一些访谈节目,在节目中他指出,现在的保健市场,尤其ω-3市场,非常混乱。现在市场上的鱼油并不等于ω-3,只不过现在鱼油的产品里面含有比较高的ω-3脂肪酸而已。所以ω-3含量的多少就很关键。还有,ω-3的营养素不像别的营养素相对比较稳定,放一年或者是两年都不会有太大改变,ω-3就像鱼一样,保存得好不好,或者做得好不好,价值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康景轩教授说,如果买的这个产品不好,宁愿不用。康景轩教授还教了一些简单识别ω-3产品的方法,“颜色很干净,很透明,不是颜色很深很浊,里面的材料,包括胶囊的材料都很讲究。用针一下、闻一下味道,腥味很重就不好了,如果是芳香的、有点腥味的,就还是算不错的。另外从浓度方面也能做一点的判断,比如说它的流动性很好的,证明它里面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多一点,如果外面有一圈黄黄的东西在里面,这就要小心,说明它已经产生了一些过氧化的东西。”

康景轩教授的研究被美国医学科学院评为2006年最重要的饮食营养健康研究之一。他的博士后导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利夫教授说:“我在哈佛大学工作已经60多年了,指导过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认为康景轩博士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现在,康景轩教授已在世界权威性的学术刊物及专著一百多篇,获得美国专利多项。他还曾经多次获得“美国优秀青年科学家”奖。有多家美国著名生物技术及制药公司与康博士建立科研合作,聘请他为技术顾问。

力促交流 创新无限

康景轩担任哈佛大学脂肪酸研究中心主任,拥有一个由美国医学科学院(niH)资助的生物医学实验室,领导由多名博士后研究员组成的科研小组,他们科研实力雄厚,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及前沿性的医学研究。他的科研领域主要是包括心血管病的防治。肿瘤生物学及抗癌新药的开发,医用保健品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除了学术方面的研究外,康景轩还有许多实验仪器方面的创新发明。他发明的产品有六项获得美国专利,还有多项发明专利申请正在审核。

多年来,康景轩一直不忘母校广东医学院,为母校的建设做了许多贡献。而且,康景轩教授还非常乐于参与国内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他被聘为总医院客座教授,近年来多次被邀请到北京中科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及总医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作学术讲座,介绍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分享自己的健康经验。他精彩的报告反响热烈,常常引发在场师生热情的讨论,普及了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受到广泛好评。他还被聘为一些大学的客座教授,与国内一些做相关研究的教授和机构频繁交流、广泛合作。

康景轩教授目前又致力于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该学科是一门前沿学科,主要研究营养素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致力于建立基于人体基因结构特征上的膳食干预方法和营养保健手段(即个性化营养)。他目前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他的努力下,今年在北京和总医院共同举办国际营养基因组学大会,他担任大会外方主席。这次大会将会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推动的作用。

康景轩教授二十余年来一直在脂类科研领域进行着研究工作,他锐意进取。不断突破。他是风头浪尖的弄潮儿,也是默默耕耘的奉献者。他年纪轻轻却已经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改变高血脂和糖尿病等脂类患者的餐桌,造福全世界人民的健康。

医学技术前景篇8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特定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许多学者是通过对东西方成功的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来探讨、研究创新教育的。西方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个性化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支持鼓励学生个别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运用能力。但更多的学者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进一步优化,实现教学过程要素的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其次,是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再次,是媒体作用的转变,媒体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最后,教学过程也发生深刻转变,由讲解说明为主体的进程转变为情景创设、问题探究、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简单一点说,从教师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包含四大特征:语言能力特征(形体语言、口语语言)、表达能力特征(表达语言、板书表达、媒体表达)师生互动特征、启发预见特征;从学生角度来看,创新教育表现为四大主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从教学管理者来看,创新教育包含两大管理:创新教育过程管理、终末效果质量评价管理。

2.我院的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如院校文化情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手段,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知识的主体称作“学习者(learner)”而不是“学生”(student)。把学习知识的主体尊为主人地位,是因为在知识面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在知识面前,教师既“教”且“学”,学生既“学”也能参加“教”。这与创新教育的显著特征———“师生互动”是一致的。我们在以东西方院校创新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以研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们自身的理论研讨,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进行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2.1我院本科生临床医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本科生教学水平是体现一个教学医院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主要涉及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水平、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水平、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水平三个方面。

2.1.1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知识教学过程分解为情景设计、问题探究、意义建构。这具有浓厚的机械论的味道,却极易为人所理解和掌握,也极富创新性见解。所以现代建构主义只能成为创新教育的一个理论框架,而不能成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特别强调教师的言语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启发预见为手段,实施教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教学法中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以问题为中心,以症状为主线(新循证医学)教学法。新循证医学教学法,打破常规教学法的局限,打破常规课程设置顺序,以症状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切入点,主线突出、目标明确地实施教学。由于新循证医学教学改革幅度大,涉及面广,困难和问题也较多,我们只在2001年儿科学教学中进行了试点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理论知识功底明显得到提高,临床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综合能力明显优于以往学生。目前,我们仍在深入研究新循证医学的实践结果,并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作进一步研讨。问题式教学法。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近年来在教学界重新得到广泛重视。问题式教学法将学生设置到复杂的、生动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师生互动、师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将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院已在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呼吸内科学、消化内科学等)、外科学(普通外科学、骨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医学学科教学中,广泛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师生互动,启发预见,收到良好效果。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仿真现实情景、达到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或达不到的一种教学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是国际教育界最尖端、最前沿、最富发展前景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法,可广泛应用于医学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发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技术,计划斥资650-900万元(逐年投入)建立建设“教学数码港”,通过虚拟与现实交替、情景与空间交替、思维与技术交替、能力与实践交替,实现教学全数字化,并以新循证医学教学、问题式教学为教学主要手段,努力建成现代化的临床医学教学中心。

2.1.2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教学

我院在实施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教学过程中,强调和注重实施问题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目标是使学生在临床见习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思维与临床思维相结合,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目前,问题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临床专业学科的见习带教教学中。2.1.3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临床医学实习,是一个医学生从学生成长为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在医学教学中,是具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教学过程。我院在实施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中,特别强调和重视创新教育。主要采用以下手段: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锻炼能力的方法。在见实习带教中,特别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我院相关学科在见实习带教中,已全部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讨论教学法。互动讨论教学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互相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不固定物理空间,不固定场所,边讨论边学习。互动讨论教学法,尊重个体,教学实现个性化,空间、模式完全开放,学生更加主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互动讨论中显著提高。我院神经外科学学科、心血管病学学科、普通外科学科、儿科学科等学科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广泛应用互动讨论教学法,创新教育收效显著。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进行资料检索,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创意。对于同样某一疾病,教师不引导、不暗示,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进行网上、图书馆相关资料查询,对病例和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诊疗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评讲。探究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我院主任、教授教学查房教学中,效果良好。

2.2我院研究生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在西方传统的教育界,一般把大学本科作为普及性教育,硕士学位研究作为创新性教育,而把博士学位研究作为精英性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普及,硕士学位研究在原有的创新性教育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向普及性教育靠拢。我院非常重视研究生创新教育。作为普及性的硕士研究生教学,注意运用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等方面,重点进行教育培训;作为精英性的博士研究生教学,注意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以大师型和精英型为培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以神经外科学学科为例,三个学科带头人一共五个主研方向、十三个主攻课题、数十个子课题。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以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科研能力的提高为培养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注重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以综合医学理论水平、综合医学临床能力、综合医学最新创新和科研成果的整合能力、综合专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培养目标,培养大师级顶尖医学专业人才。以神经医学专业前沿发展方向为目标,以神经医学专业尖端科技为发展方向,以顶尖专业课题为主攻方向,培养精英级顶尖神经医学专业人才。所以学科学术风气浓厚,学术思路活跃,学术方向广阔,学术进步明显,学术发展持续。

3.创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创新教育,以其个性化、开发式、创新性而更注重人才的培养。但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概念是双向性的,内涵包括创新型师资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性学生的培养。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创新型师资人才。而创新型师资人才既是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3.1创新型师资人才的培养

我们注意到,创新教育主题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创新教育是由创新型师资人才进行实施的,而教师本人就处在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所以开展创新教育的第一步是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不可能一蹉而就。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开展创新教学、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创新型师资人才,是由其自身素质、业务能力、教学能力、上进心、学科学术氛围和“悟性”等六个方面不断进步提高而生长出来的。我们在创新型师资人才培养中,主要依靠舆论造势、营造情景、创造条件和选拔重用等手段,使创新型师资人才首先脱颖而出,并带动、引导其他教师逐步成长。舆论造势就是通过院大会、院周会等会议形式和下发文件等文字宣传等形式,鼓励、宣传创新教育,表扬表彰开展创新教育的先进学科和先进个人,在全院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开展创新教育造势。营造情景就是鼓励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内带头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提倡、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条件就是给热衷创新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教师,提供、创造良好的支持条件,在外出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优先考虑,从而促进创新教育理念在医院内部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选拔重用就是选拔重用开展创新教育成效显著、业务能力强的人才,直接在全院起示范表率作用。

医学技术前景篇9

关键词:影响学;诊断;发展前景;影像技术

一、前言

在医学诊断中,影像学还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作为诊断的依据,影像学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从伦琴发现X线开始,到人们历史上的第一张X线片,从Ct、mRi、介入放射学等技术的新兴,到影像学技术、影像学诊断的普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一个快速而逐步科学的过程。当前,医学影像学技术在诊断中的运用,已经开始了影像学新的数字影像时代,技术不断革新,在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领域更是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是整体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未来,医学影像学的诊断作用将会更加普及,技术也会更加先进,对医学的贡献将会更大。

二、医学影像学的含义

在广泛意义上,医学影像学是指通过X线的成像,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正子扫描,脑电图,脑磁图,眼球追踪,穿颅磁波刺激等现代成像技术,来检查人体无法用非手术手段检查的部位的过程。医学影像学也称医学成像,又因,之前的胶卷使用的是感光材料卤化银化学感光物来成像的,所以其又称为卤化银成像。

三、影像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影像的发展,在临床检查中,X线的透视检查已经逐步减少或被取代,X线摄影检查,被推广开来,其中的DR检查运用的最为广泛。传统的X线造影检查也被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取代。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首先是X线的脊髓照影技术被mRi技术取代,其次是X线在消化道造影、经静脉肾盂造影等,被多排的螺旋Ct、mRi结合光学内镜成像技术所替代,另外,DSa的诊断价值逐渐开发出来,取代了Ct血管成像和mR的血管成像技术。目前,Ct已经成为了临床急诊和确诊的重要依据,mRi也因其无创性、无辐射性、成像参数多、承载信息量大等特性,成为了临床重大疾病的诊断技术。超声及其设备也因其价格低、无创伤等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在了影响学筛选检查中。此外,DSaet成为了介入治疗的工具。从影响学的发展来看,将来,分子成像将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之一。

四、影像学的诊断作用

影像学诊断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了临床上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影像学的诊断作用为:检出病灶、病变点定位、肿瘤良恶性鉴别、术前分期评估、介入诊断及治疗、随访观察等,涉及骨科检查与诊断、胸腔检查与诊断、消化道检查与诊断、泌尿系统检查与诊断、妇产疾病检查与诊断等。诊断技术主要包括:透视、放射线片、Ct、mRi、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影像学诊断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价值。

(一)反应局部循环的状况

Ct技术和mRi的灌注成像以及mRi的扩散成像等,均可以反应出人体结构的血流量、血容量、循环时间,甚至可以细微到水分子在细胞内的扩散运动等,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在临床上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更详细、更细微的诊断信息,临床主要用于脑、心肌等一些实质性脏器的诊断。

(二)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形级改变情况

影响学技术中的mR张良成像技术在诊断时可以显示出脑白质的纤维束走形情况和改变情况,mR张良成像技术其实属于扩散成像技术的延伸,更加有利于人们准确的诊断疾病。

(三)脑皮质功能定位

mR功能性成像技术可以实现脑皮质功能定位。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此项技术已经从简单的脑区功能识别发展到了神经学、生理学等领域。可用于喉癌术后与发音功能相关的脑区变化观察,有利于发音功能的恢复。可用于某些疾病康复患者脑皮层反应的观察与训练等。

(四)心脏功能成像

通过Ct、mRi成像技术在心肌检查中的运用可以显示出某支冠状动脉闭塞后相应心肌供血情况和活性,及观察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指导心肌梗塞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五)检查组织变化,鉴别疾病

影像学磁共振波普可以检测组织的化学成分在磁共振波普上的波形,以此来诊断疾病的类型与组织变化。如,前列腺疾病增生与癌变的诊断、脑肿瘤的诊断与术后复发性诊断等。

五、影像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目前集诊断与治疗一体的影响学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成熟中,未来疾病的诊断将会更加快捷与准确,治疗效果也会大幅度提升。此外,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影像学诊断技术奖更加直观与明确,手术范围的确定与病灶切术范围将会更加准确与直接。

在影像学网络化发展的基础上,影像学的图像处理技术也会成为临床上的常规技术,服务器软件也将取代工作站,实现多点化同时处理,提高图像自动处理技术水平。此外,影响学图像的传输也将更加便捷、清晰、准确,甚至医生可以在家里或是度假图中处理诊断图像,完成诊断报告等。

分子成像将会是未来影像学发展的热点,针对多组织、器官特异性的对比剂将会问世,通过特定基因表达、对比增强效果将会更佳,诊断特异性也会更强,在临床上真正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

未来影像学的作用将不单单局限于诊断与治疗,甚至会广泛涉及到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人体健康管理等领域。科学在发展,影像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随着分子技术、基因工程等更加细微与高端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广阔,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其前景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参考文献:

[1]唐农轩.矫形外科应用影像诊断学基础[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2]林曰增,张雪林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年第22卷第1期

[3]李果珍.临床体部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4]张雪林,陈贵孝.脊柱和脊髓Ct诊断[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医学技术前景篇10

关键词:新医科;智能医学;人才培养

1绪论

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医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掀起了一阵新的改革浪潮,“智能医学”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开启。智能医学工程是以现代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先进人工智能及工程技术,挖掘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高校在进行医工融合培养学生的指导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医学和工科的理论结合层面较为薄弱,多学科交叉联合指导的机制不完善,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性不高。实践层面,在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医学生缺乏全面的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与分析的能力。但是在智能医学时代,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会成为医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医疗健康的智能医学工程交叉学科人才的迫切需求,智能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的机制有待完善。2019年,一些院校如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获得教育部的审批,已经率先实行招收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新生[1]。高等医学教育对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认知还处于探索阶段,智能医学工程如何实现医工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如何获取人才培养中的合适方法、模式、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协同医学发展、社会需求的人才,还需要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

2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人才培养

2.1新医科符合医科改革的内在需求

随着“健康中国2030”国家决策不断推进,医疗健康逐渐被国家视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临床应用、疾病预测与预防、公共卫生、循证公共卫生决策、健康管理、健康监测与个性化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产业发展,将是未来整个医疗领域的提升方向,给智能医学分析与决策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

2.2医工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诊疗技术的深度融合,理论层面,把握新医科背景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临床应用性为导向,多学科领域知识相互渗透。调整医工结合课程体系,既符合新医科需求,又实现医工融合课程模块间的交叉互补,体现医工结合特色的宽口径学科结构。培养既懂医药科学、数据科学又懂人工智能应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实践层面,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工程技术紧密结合,利用临床医生在传统医学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融入到智能医学诊疗模式变化中,将彻底改变现有诊疗模式。

2.3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医学工程人才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革新,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推动传统学科专业建设和医工交叉融合。助力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智能医学诊疗技术创新的角度,技术的革新引领人工智能与各个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产业或领域,计算机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实现人机交互,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医疗产业的高效运转。智能医学诊疗主要包括疾病早期诊断、临床决策支持、正确用药、诊疗方案的选择等。如KopR和Hoogendoornm等探索了医院对病人电子病历(emR)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结直肠癌预测模型,更准确的预测早期直肠癌和干预治疗实践[2];Hoshyaran和al-Jumailya等探索了医学影像自动诊断皮肤癌,通过数据预处理去除噪音和不必要的背景图像,提高图像质量,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3]。二是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角度,随着大数据、数字技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呈指数型增长,医疗大数据来源包括医院记录、患者医疗记录、医疗检查结果和物联网设备[4]。智能医疗系统具有识别、筛选和决策等智能医疗辅助功能。2017年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对医疗大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实践与研究[5];2018年,阿里健康与阿里云宣布共建阿里医疗大脑2.0[6],加强在图像识别、生理信号识别、知识图谱构建等能力的建设[7];同年,腾讯推出医疗ai引擎“腾讯睿知”,具备更智能化的医疗垂直搜索功能,帮助患者精准匹配合适的医生。三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大势。人工智能将打破不同学科专业的壁垒,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人工智能+”的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也应根据产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设置,构建新的专业结构。高校人工智能相关的本科专业将会蓬勃发展,形成颇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专业集群。“人工智能+”技术所衍生的新医科、新工科专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发展,实现技术创新与医疗应用的统一。以“人工智能+医学”为契机,结合医学产业发展趋势和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研究相应的教学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群、制定合理的课程大纲,解决学生在医学诊疗和工程技术两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未来的职业竞争力。综上所述,新医科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助力下,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具有智能医学领域科研能力,掌握关键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法、大数据关键技术与医学应用系统相结合,进而创新性完成的医学信息处理、行为交互和人工智能系统集成及应用。以上需培养的能力,对现有医学专业的改造升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具有较高的要求。

3培养新医科人才的实施路径

3.1从医工融合研究的视角

智能医学工程的专业培养建设要体现医工融合发展需求,推进智能工程、医学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满足新医科发展要求的卓越工程师为育人目标,强调学科交叉渗透、重视临床应用、把握科技前沿,推动教学创新等。

3.2从医工融合研究的广度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展了医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但有区域特色的医工融合研究还不多。针对新医科临床需求分析,把握智能医学工程高等教育体系,重点聚焦区域特色,研究面向健康和重大及特殊疾病防治需求的“新医科”对人才的需求。

3.3从医工融合研究的深度

(1)整体设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学环节。建立知识能力矩阵,整体设计教学、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突出新医科相关课程及实践,加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联系,深化临床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学与知识能力培养的思考是以智能医学学科的特点为基础,通过知识能力矩阵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根据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相对独立性,优化核心知识模块形成知识能力矩阵,构建课程内容架构。通过系统理论知识教学、优化课程实验和上机安排,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教学效果。(3)结合学生兴趣偏好,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探索将专业兴趣转换为“工匠精神”的教育理论及方法:广泛调研,全面建立当前地方高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与专业偏好的培养模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