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8:31

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篇1

   一、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论争是历史的延续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一系列论争是历史的延续,围绕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和理解、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整个过程。

   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景源研究员指出“唯物史观”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点,更是难点。他认为,回顾学术史,以信仰唯物史观自居的人并不等于彻底把握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本质;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也不等于会用它来正确分析事物和问题;口头上宣传唯物史观,实际上可能还固守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框架。有些人部分地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但不了解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揭示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关唯物史观的认识,对我们今天准确理解“唯物史观”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回到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早期,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波副教授指出,当时恰逢思想自由时期,因而招来方方面面的批评。一开始唯物史观就沿着两个向度展开:一是对唯物史观本身的批评;二是对唯物史观在中国的适用性的批评。但是,针对各种批评,信奉唯物史观的人们也做出了种种辩护。可贵的是,此时围绕唯物史观主旨和特征所做出的批评与辩护,已经蕴含着唯物史观偏重物质因素、凸显经济的决定性、忽视伦理和人的意志以及唯物史观的时代局限等学理性问题。对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早期历程的追溯和原汁原味的介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待此后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也有助于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研究。今天我们意欲对唯物史观做出新的更为深入的阐释,有必要回到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源头,尽可能地了解当时的总体情况和细枝末节,从而帮助我们对唯物史观研究在当今中国的走势做出审慎而清醒的判断。

   近些年来,“唯物史观”已经在学界的争论中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求是》杂志社李文阁对这一争论的过程予以综合考察,并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今天引起广泛争论的原因。他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而言,历史唯物主义从来就不是什么“学问”,而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理论武器。这样一种理论定位使得历史唯物主义与现实和革命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因而那些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后来者就不能无视、越过这样一种理论,必须根据时代进步“发展”之,根据形势的变化“修正”之。不同的人寓于不同的“前见”、“偏见”,必然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争论。既然争论在所难免,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今天这场有关“唯物史观”的争论呢?李文阁指出,有必要把今天我们有关唯物史观的讨论置于唯物史观产生以来的历史长河中、置于时代的巨大变迁中来考量。从19世纪末到今天,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发生了四次大的争论:第一次是列宁和葛兰西、卢卡奇、科尔施等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以伯恩斯坦、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之间的争论;第二次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二、三代代表人物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教科书派的争论;第三次是以法兰克福学派和萨特为代表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和以科亨为代表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争论;第四次是在中国发生的在主张改革的反教条主义者与反对改革的教条主义者之间的争论。前三次争论是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这个问题展开的,在中国发生的第四次争论则是围绕着“中国的发展道路”也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展开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有两个前提性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今天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争论实际上主要是围绕这两个理论问题展开的。

   从以上的探讨可以看出,对于当前我国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广泛的视界来审视,不仅应将其置于历史上几次争论的背景中予以关注,更重要的是将其看作是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术研究中自觉地融入历史和现实的视野。

   二、“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阐释和新发展

   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论争在当代呈现出来的整体趋势可以用一种总体性面相来概括: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立足当今中国现实、重新理解和重新解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观点的交互碰撞。无疑,异彩纷呈的观点共享着一个前提:不满足于现有国内外学者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阐释。

   马克思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并非呈现为概念清晰、逻辑严谨、完整系统的现成体系,因此重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工作是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解读。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运用其马克思文献学研究的丰富成果,重点解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最后部分的十八个段落。他的具体方法是将原来的段落顺序打乱,以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核心范畴“现实的个人”、“共同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为线索,重新组织其论证层次和逻辑结构,从而获得了马克思有关“现实的人”与“共同体”关系的新见解:“现实的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但是在历史的演进中社会的主体却不是“现实的人”而是他们所属的阶级;每个个人迫于生存条件、受共同利益的制约而形成共同关系,进而结成共同体,但其个体和自由却又受到了共同体的制约。从“现实的个人”的角度来衡量和检视社会,也即以“现实的个人”的个性和自由是否得到显现及显现的程度,以其“自主活动”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来关照历史,将会非常鲜明地分辨出“古代共同体”、“现代市民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变迁轨迹。只有个人的“自主活动”参与、渗透到生产交往形式交织而成的社会结构中,才能实现上述三种社会形态之间的真正转变。这种有关马克思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考察,更加有力地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学说。从更大范围来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社会历史理论探究的重要议题,而且是关乎每一时代个体生活态度、行为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还需指出的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对“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的思考一直是马克思社会实践和理论建构的中心线索。因而,回到文本寻找马克思历史的、逻辑的论证与当代实践的内在关联,必然是一件既有现实意义而又紧迫的事情。

   重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仅仅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研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重新研读这些文献?这就需要我们在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上实现新的突破,从而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此,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认为,今天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是为了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来面对当代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必须要具有当代的历史与文化视野。这种当代视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批判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文化。马克思面对的是刚从封建社会中脱胎而出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构成了这一社会的重要特征。但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转向了组织化的社会阶段,以福特制为基础的现代大工业生产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到20世纪60年代,以电子技术为主导的后组织化生产阶段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资本逻辑都体现各自的一些特征。这意味着不可能简单地以历史唯物主义来面对历史。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揭示当代社会的内在结构及其历史变迁。另一方面,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西方社会的文化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卢卡奇与法兰克福学派面对的是大工业生产的资本主义,而后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是后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揭示这种社会变化与文化理念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当展历史唯物主义时必须加以探索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篇2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83-1.5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理论,它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奥秘――要“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①去理解和改变现实社会,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础性的理论的基础性前提就在于现实的个人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正如高清海老师所提出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创立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把人对世界的关系理解为以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根基与理论来源。那么,实践又是如何支撑起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的呢?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内人的存在方式

“哲学的奥秘在于人”这是我们进行哲学思考所要考察的前提,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哲学维度的考察要从“人”出发,离开了“人”,我们所谈论的一切都将是空泛而抽象的。那么,我们在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时,最先考虑的就应该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问题。

首先,人作为这个世界的主体,作为思维意识的主体,他应该是感性的,现实的,实践的人,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在于人的存在方式应该是实践的存在方式。在马克思短小而精悍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篇即批判的指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缺点在于不理解“真正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在其本质上是实践的。”②正是由于不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旧唯物主义只是直观的把握人的生命活动,而唯心主义则是抽象的理解了人的社会生活。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活动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是人之为人的现实活动,是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把人看作是实践的人的基础上,从而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批判地改造世界,最终实现解放人类,这也恰恰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在。马克思在《提纲》中认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也就是说,实践的本质在于实际的改造世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以人为中心,通过人、为了人的主体思维方式;是以人类解放的类主体思维方式;是超越的、创造性的、否定性的思维方式。正如《提纲》最后一条所提醒我们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更是主张:“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③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的根本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借助实践的人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出发点,从而建立起改变现实社会、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远大理想。

由此我们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内人的存在方式即是实践的存在方式,以此为基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实践的人和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来解决人的最实际、最突出的问题――“改变世界”。

二、实践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

实践能够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根源和发展动力,不仅仅在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的存在方式以及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更重要还在于实践能够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这也就是说实践能够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逻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小的方面:首先,实践可以使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首先揭示了“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又揭示了唯心主义“只是抽象的发展了”“能动的方面”。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是立足于“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去超越两者的,他说:“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④这就表明,如果没有以“人的感性活动”为理论根源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不可能超越旧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不可能从根本上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这一新世界观是以实践为出发点的。

其次,实践还可以构成历史,历史就是人的感性活动的总和。“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世界观的解释原则,“‘历史’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是实现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的过程”。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⑥也就是说,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实践,实践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条件。另外,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提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⑦这就更明确表述了实践不单是历史的基本前提,还是历史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就足以证明了实践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

从实践能够使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且能够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的解释原则,也就是说实践能够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逻辑这一意义上来说,更加突出了实践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新世界观的基础性意义――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根源和发展动力。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棵大树的树根,它不但帮助树干抓紧坚实的大地,还源源不断的为树干输送营养。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支撑者,正是依靠着“人的感性活动”,历史唯物主义才具有其真实的理论内涵,才具有其真实的批判性和超越性,才具有其真实的价值旨趣;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才有了牢固的根基,才能够不断发展完善,才能够成为超越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根源就在于实践。

【注释】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2003年,人民出版社,第18页。

②《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997年,人民出版社,第54页。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2003年,人民出版社,第19页。

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997年,人民出版社,第54页。

⑤《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孙正聿,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⑥《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2003年,人民出版社,第23页。

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00年,人民出版社,第92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3).

[5]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J].哲学研究,2010(5).

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篇3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036-02

一、唯物史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现,是人类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之一。如同马克思本人所说;“要发现这种唯物的历史观,没有前提是绝对不行的。”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诸多著作中都有阐述,不同时期的著作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1.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初步形成唯物史观。马克思在做《莱茵报》编辑时通过与官方关于莱茵省议会林木盗窃案和地产分析以及摩塞尔农民状况的论战之后,开始逐渐探索经济问题。他认为自己当时“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所以通过在巴黎的进一步学习,于1844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手稿》。这篇文章指出,将市民社会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切入点。马克思借用“市民社会”概念鲜明地概述了,市民社会作为生产关系,是构成政治国家和其他观念形态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并不像黑格尔所说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等上层建筑。将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顺着这个思路马克思引入了唯物史观。与此同时,马克思还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提出了生产分配原理,是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同时期的恩格斯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状况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综合,揭露了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

2.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史观的创立。《提纲》对费尔巴哈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确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作用。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整个唯物史观的基石,《提纲》正确解决了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同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彻底清算。从论述人类历史的前提和社会政治结构同生产的相互关系,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并对唯物史观作了概括性的论述。1844年马克思发表的《神圣家族》完成了对黑格尔派的彻底清算。批判黑格尔的唯心史观及其称群众为“精神的敌人”,把群众说成是“非批判的”、是消极被动的“群氓”。阐述了无产阶级的重要历史作用。

3.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序言》从五个层面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经典性的表述。文章从宗教的批判到哲学的批判,从哲学批判到国家和法的批判到私有制的批判,逐步深入,直到资产阶级社会关系,最终达到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一最深层结构的批判。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从唯物史观切入剩余价值理论。其所蕴含的经济学的科学理论范式,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硬核”。1844年恩格斯发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原始社会的一部全面、系统的重要著作,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它科学探讨了原始社会的家庭关系、私有制、阶级的起源和国家起源,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这些显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体来说它是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五种生产关系: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下的生产关系,封建制下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共产主义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这些不同生产关系的更替不是由人类意识而定,是社会生产力状况发展所产生的。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产的物质生活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即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正是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才使自己的社会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演进。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源和动力就是人类社会的矛盾。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落后的生产关系不能与之相适应,于是便出现了社会革命来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而代之以新的生产关系,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才能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翁,是社会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不断延伸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以海纳百川的智慧力量,为社会前进、改造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工人阶级政党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是不可战胜的。”正如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三、唯物史观的应用

唯物史观的第一次应用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的剖析。马克斯、恩格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由此决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整个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为了彻底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命运,使自身和全人类获得彻底的解放,就必须拿起阶级斗争这一有力武器,彻底资产阶级的统治,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正是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列宁的俄国共产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了沙皇的反动统治,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在当今社会运用唯物史观来解决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承认历史,尊重历史。承认历史,认为历史正是所有事物的来源,这本身就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个命题——事物的来路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承认历史,尊重历史,取其精华,扬长避短,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坚持了历史的观点。勃兰特有一句名言:“谁忘记了历史,谁就在灵魂上有病。”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最客观的见证,是民族的根,大树没有了根的存在,哪怕枝繁叶茂绿叶成荫,也无法长久存活。尊重历史,承认事实,才能分清是非。只有尊重历史,才能赢得未来。

2.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用历史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和实际地看待、分析以及处理问题。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会有更强的理解力和包容性,联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出现;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会更加准确地判断形势,分清利弊,从而有针对性、侧重点地开展工作。历史提供的不只经验,还有教训,我们在前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3.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历史具有继承性,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和劳动成果。而历史的继承,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或肯定,而是有选择性的,克服其陈腐落后的东西,保留其合理先进的因素。纵观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史为鉴、立足历史、坚持实事求是,做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历史的推进者,做脚踏实地的实践者,这就是一个革命者应该采取的科学的态度。

四、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从根本上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从此,马克思就在唯物史观这块坚实的基础上,开始了全面建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伟大事业。今天我们重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探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澄清西方某些学者在唯物史观形成问题上的种种混乱,划清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界限,具有重大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篇4

一、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理论建设来看,随着真正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环境的出现,史学研究无论在范围的拓展还是理论的深度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展,人们对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史学研究的反思与实践,总体上是积极的、有益的,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对唯物史观的认识,以及唯物史观本身的理论内涵。但与此同时,对唯物史观的误解、歪曲甚至否定,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大致说来,八十年代其主要表现为对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提出质疑,如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阶级斗争学说的历史地位等,都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的历史事实提出了疑问。而“史学危机”的提法,即包含着对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研究前途的悲观与否定。九十年代以来,对唯物史观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对它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否定与批判。这种否定与批判一般说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论述唯物史观“过时”,声称唯物史观在理论上存在着根本缺陷,如不注重“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注重辩证观点的运用等等;一是通过大量违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史学研究”尤其是近代史研究,企图改变与否定以往历史学研究的积极成果,为一些错误思想的传播做注解。具体说来,这些形形色色的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条化甚至是情绪化地看待唯物史观。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的适用范围有限(主要是政治史领域),不能指导新兴史学门类的研究,如妇女史、社会史、心理史学等,这种观点的实质是用教条化观点看待唯物史观,要求它是可以代替具体学科研究规律的理论,而忘记了它从本质上说更应该是历史研究的一般性指导原则;有的年轻学者更进一步认为,所谓唯物史观就是干巴巴的几条说教(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等),根本不能指导人们认识全面的、生动的历史面貌,这是把史学研究中曾经出现的教条化倾向与唯物史观本身加以混淆,然后以情绪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见解;还有的学者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学理论建设成就,片面地将其归结为政治运动的产物,进而否定一切理论指导,提倡张扬学术自主性的“纯学术”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回到乾嘉去”的思潮,就是其具体表现。事实上,乾嘉时期的著名史家并非不讲理论,不仅如此,他们关于治乱盛衰及具体史学研究规律的认识,还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批判过的错误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和学术研究领域之所以依然有一定的市场,既与“文革”中教条化地对待唯物史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的理论地位有关,同时更与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少数年轻史家缺乏深厚的甚至是必要的理论修养有着密切关联。

第二,迎合西方某些史学理论,对唯物史观作所谓的“修正”与否定。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资本主义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即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全球化即是这种秩序初露端倪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但是,这一历史进程带来的贸易磨擦、贫富差距拉大以及思想文化观念上的冲突与碰撞,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这些包括史学观念在内的冲突与碰撞中,相当一部分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烙印。它们与国际上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在国内历史研究领域,就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认为唯物史观已经“过时”的错误倾向。有学者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以唯物史观作为众多史学研究指导思想之一种,认为“历史学走着一条多元化、纵深化的发展途径,不再局限于某一框架或模式中”;或以缺乏对“人性”、对辩证观念的重视,主张“修正”甚至反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而否定其作为指导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的地位。

第三,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对唯物史观做剪裁与歪曲以至否定。当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提出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迫切需要当代学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与回答。这在客观上对前人研究的一些具体结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开拓思路,放宽眼界,积极推进科学的创新工作。但是,近年来一些不容乐观的倾向如学风浮躁甚至学术腐败,却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种创新工作的进展。这些倾向一方面体现为抄袭、剽窃、炒冷饭、粗制滥造等情况屡屡出现;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代学术发展影响更为恶劣的方面,则体现为某些学者不惜牺牲学术道德,打着创新的旗号,对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加分析地批判、“商榷”或者渲染与夸大,甚至公然提出一些奇谈怪论,以领学界之“先”。如近代史研究领域中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殖民主义侵略有移植近代化之功、北洋军阀有造就革命先辈之功等论调,其思想根源除了有迎合西方思潮的因素之外,沽名钓誉、标新立异以突出自己的想法也并非少数;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以所谓“新”的理论体系(如文化史观)加以认识与评价的做法,则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动摇着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地位,给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很坏的影响。另外,由于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尚未完全成熟,国内史学界对纷至沓来的西方史学思潮如计量史学、心理史学等缺乏积极的、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科学分析;有些学者则出于种种目的推波助澜,通过译著、撰文等方式,对其加以不加分析的赞扬与肯定,致使一些学者认为它们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受这样的思想影响,不用唯物史观指导甚至否定唯物史观的论著,纷纷以创新学术、填补空白的面貌出现。

第四,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宣扬与唯物史观相左的历史观念。历史知识的普及是史学研究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某种历史思想与历史观念深入人心。从这个角度说,历史题材的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能否正确地运用与解释唯物史观,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影响着人民群众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唯物史观。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的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致使近年来唯物史观被曲解甚至否定的态势,从学术界蔓延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为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题材影视、小说、绘画等,以各种形式宣扬封建主义、英雄主义、功利主义甚至殖民主义的思想观念,在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层面上削弱了唯物史观的传播与运用。比如近来非常流行的一些以近代历史为主的“皇帝戏”、“清官戏”,曾经有过很高的收视率,但由于不尊重历史事实,却在无形中宣扬了早已过时的英雄史观与专制主义理论。这种对唯物史观潜移默化的侵蚀与否定,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里削弱了唯物史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当中的指导地位,其“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的恶劣影响,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有所表现。

二、正确认识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任何学术发展都基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正如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密不可分一样,近年来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上述问题,也只有从社会背景与学术发展本身的相互关系、时代特点出发去分析,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从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来说,它是一种科学理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对于中国史学的理论指导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人类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个发展过程;以整体的、联系的历史观念进行研究;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发展与史学研究工作;阶级斗争以及人民群众在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巨大作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后者对前者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等等。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几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经过理论探索与具体历史研究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学实践证明,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史学研究成果多属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系统,实证史学、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等史学思想虽有其科学性,但在从根本上解释客观世界方面,它们都不能超出唯物史观。(分类叙述)

从产生上述错误认识的社会根源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受挫,以及西方和平演变的不断推进及其成功,对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冲击尤其是对中国的冲击是极大的。这种冲击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的打压、经济上的控制,同时也更深刻地体现在思想观念上。其突出表现就包括淡化政治,提倡不分阶级的“人性”观念;强调个人主义的极端张扬,企图用西方资本主义抽象的民主、自由等观念来代替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观念。而与之相对的阶级斗争观念、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念,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组成部分,一旦它们的合理性被否定,建立于其上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动摇。与此同时,国内一小部分通过各种手段得到巨大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为了给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不平等现象寻求理论依据,也必然要通过提倡与唯物史观相左的一些理论观点,对客观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唯物史观进行或明或暗的修正与攻击。

从学术研究的规律来看。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对它的理解,从来都是在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与丰富的。如最早运用唯物史观讨论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等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家,他们早年的研究成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山之作,但同时也带有不同程度的初创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对自己的思想与著作均有新的思考或订正。郭沫若先生的名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经过了多次修订,他在1953年再版前言中坦陈,古代社会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促使自己的学术观点不断发生改变:“二十多年来我自己的看法已经改变了好几次,差不多常常是今日之我在和昨日之我作斗争。”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亦几经修改,其理论基础便是作者对唯物史观逐步深入的思考。此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史家就唯物史观的理解与具体运用,相继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这些看法与讨论丰富了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视野,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由于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至今都很难说对唯物史观的认识达到了完全准确的地步,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理论观点,也需要结合新的社会现实,做出新的解释与阐发,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新的理论创造。这一方面说明唯物史观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对它的认识是长期的;一方面也说明要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理论与实际两者的结合还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对于现实社会中伴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复杂变化而产生的新问题,唯物史观能否做出符合事实的解释,是其在新世纪能否立足并壮大的前提条件。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史家需要不断结合现实需要,对唯物史观做科学的运用与发展,从而做到坚持与发展相统一,巩固与创新相统一。但是,在史学研究中对唯物史观做游刃有余的运用,以及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某些史学领域与具体史学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理论研究,与那些打着创新的旗帜,实则或明或暗地反对唯物观的所谓学术研究,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突出特点是经世致用,这一特点在史学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使得中国传统史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政治史的特征。但应当注意的是,学术为政治服务与为现实服务具有性质上的不同。剪裁、歪曲史实以适应政治的需要,事实上不能称为真正的史学研究;而为了史学学科本身的发展,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提倡与推动某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则能在根本上促进学术与现实的互动,更好地体现史学研究的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今天我们看待唯物史观与学术发展的问题,同样要有这种辩证的态度。作为对客观历史做彻底解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义中国有着政治上的崇高地位,但是这种地位的形成,是与其在哲学史与史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相对应的,而不是行政命令与灌输教育的结果。至于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研究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学术研究政治化等错误倾向,则有其形成的主(人们理解唯物史观的理论水平有一个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客(“左”的错误的影响)观原因,对此应做客观的分析。只有把学术研究的教条化与史学学科的政治附庸化、理解运用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做明确的区分,才能真正认识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推动史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决不能用“教条化、公式化盛行”来概括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史学,更不能说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确立了主导地位,就必然造成史学研究中的教条化错误。至于“文革”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四人帮”搞乱,史学被“四人帮”所利用,由此造成的种种严重损失,更不能归咎于唯物史观本身。在这方面,史学的发展是有教训的,也值得我们深思。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世界发展和科技革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们对这些变化的认识与分析,需要有一个鉴别、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争论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我们认识当今史学界在运用唯物史观时存在问题的基本前提。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们又要注意区分积极的学术争论与歪曲、否定唯物史观的界限。史学思潮多样,并不意味着指导思想是多元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历史观的一元化与史学发展的具体面貌多元化的辩证联系,坚持史学研究的正确指导思想,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与现实的科学地位。因此,对于当前世界流行的种种史学思潮,应当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科学的、理性的研究。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

21世纪,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史学研究,所遇到的挑战将是空前的,同时也有着许多历史机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坚持唯物史观。因此,中国史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唯物史观也要在指导历史学及其他科学的实践中加以充实、发展和完善。

第一,在对唯物史观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的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对唯物史观之主要范畴与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唯物史观的灵魂和精髓,澄清当前史学理论界的一些模糊认识。所谓反思,就是要加强主体自觉,看看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中,有哪些教训应当记取,哪些成绩值得发扬?另一方面,对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原则与范畴,则要以科学谨慎的态度,重新进行研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后人的相关成果,促进唯物史观的发展。

第二,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唯物史观,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既要坚持以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学术方向,反对打着批判教条主义的旗号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倾向;又要建立起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历史学科本身的理论体系;并要关注现实,不断从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来充实和发展自己,运用唯物史观的科学精神与方法解答新的问题,就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坚持、发展唯物史观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份(包括它的思想、理论、方法、学术传统和民族风格等)紧密结合,用中国史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上的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建构起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

第四,坚持、发展唯物史观必须有开放的学术气度。面对种种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唯物史观应当坦然面对其他史学理论的挑战,积极吸收其他相关学科与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自觉地面向当代国际史学,并在这一过程中凸现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学习其他学科与别国同行的新创造,要注重加以分析,加以鉴别,决不能全盘照搬。

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篇5

有的学者认为,多元化史学思潮在中国已经形成,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缺陷,使唯物史观的理论影响在下降,故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应当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其中包括将哲学认识方式、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以探求各个文明地区和各个国家、民族以及各个社会分域的历史发展规律,从事历史理论研究;也可将价值认识方式与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

有的学者认为,历史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觉抵制“指导思想多元化”以及“左”倾思想影响下的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和教条主义等错误倾向.唯物史观传人中国之后,中国历史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唯物史观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被误解或歪曲,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造成较严重的混乱,澄清这些混乱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其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上出现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并在国内思想界有所反映,历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错误倾向;其三,外国历史学理论思潮大量涌人国内,但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致使一些人误认为这些理论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其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提出了诸如“现时代的本质和特征”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唯物史观需要面对现实,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范畴,关注新的增长点,而不是故步自封,使其能及时地回应社会的呼唤,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了应对唯物史观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包括史学在内的所谓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第三,高度重视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不仅要重现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史学理论研究的辉煌,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把当代中国的历史科学、史学理论不断推向前进.

有的学者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指坚持基本原理.近一个世纪历史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这种理论才提供给了人们认识历史问题的最锐利的武器,而那种赋予唯物史观的过多含义.把本来不属于它们的范畴的东西也当作其基本原理去宜传的教条主义,反倒有碍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健康发展。今天,我们还必须通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有的学者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史学中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第一,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条化甚至是情绪化看待唯物史观;第二,迎合西方某些史学理论,对唯物史观作所谓的“修正”与否定;第三,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对唯物史观做剪裁与歪曲以至否定,第四,通过各种形式的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宣扬与唯物史观相左的历史观念.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应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一,在对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史学研究进行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加強对唯物史观产生背景、时代意义、根本内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灵魂与精髓,澄清当前史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其二,根据新的历史形势,将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其三,从学术发展的规律来看,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要在新世纪获得更大的发展,关键还在于要有一大批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优秀学术成果;其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的学术根基广布于哲学、历史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具体研究工作中,而作为学术与普通大众之中介的文化教育、文艺作品能否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则是唯物史观能否深人人心的重要前提。

有的学者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在运用唯物史观之理论上的公式化与教条化;另一则是沿袭唯心史观的“从思想到思想”的诠释模式.实际上,唯物史观的思想源于“现实生活过程”的原理,为我们在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按照唯物史观的要求,我们应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研究,即从广大民众、统治阶级或日益崛起的新兴阶级与思想家本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去分析相应的思想文化形态、思想流派、思想家的主张,唯有如此方能正确地阐明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本质,进而揭示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规律。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也是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虽然时下没有人会对马克思主义应该丰富和发展持有异议。但是一旦涉及原创性的经典结论,人们便很难有所突破,往往使丰富发展流于一句空话。而新的文化哲学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因为新文化观具有它的理论生命力,对社会历史现实问题具有容纳解释能力,不像其他哲学思潮和流派很少明确阐述自身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甚至有意回避或搁置。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即这一理论系统不间断地且广泛、深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换,之所以这样在于其具备下列特点:第一,这一理论体系是实践的理论体系,即理论之冲破象牙塔、学院的禁锢。摆脱纯意识之形式转化为社会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而社会实践本身就具有广泛联系,从而构成开放系统;第二,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广泛的、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性,从而既具长时间合理性又具有解读和发展的空间,第三,有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学人、思想家薪火传承,宜传诠释,发展创新.开放的系统较之封闭的系统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次性地完成就终结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主要参考文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篇6

无论是传统历史教科书还是吉登斯和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反思仍有待给予重新审视。当前学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必须基于全面理解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理论特质、理论旨趣和理论逻辑基础之上。⑩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要体现马克思哲学本有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批判”精神。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路径应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应积极吸取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成果,研究的问题域应从抽象理论思考转向对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的思考,关注人文社会学科中的有关历史发展的哲学问题,在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反思中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进而彰显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独特理论特质。在这一点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解读值得借鉴,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理应得到警醒。从当前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发生来看,“资本”逻辑仍统治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病症”根源的批判路径,仍具有分析全球化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重大理论价值。政治经济学批判仍是洞察资本主义制度安排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批判武器。历史唯物主义在对以“资本”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现实问题的批判深刻性上,在寻求社会整合和建构最为基本的层面上仍具有现实意义,这一点恰恰被部分西方具有左翼思想倾向的学者极力消解了。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和内在逻辑

从思想史上看,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和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现实的个人”、“现实的历史和社会”重新理解的崭新视域。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在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深化并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和基本范畴。

1.破解思辨结构的秘密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视域的开启

马克思破解了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理性思辨哲学的秘密,开启了哲学的新视域———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孕育和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理论新视域。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对思辨哲学的神秘性和内在结构给予了深入剖析。单一个别的事物为什么表现为“实体”(事物的内在本质)?本应作为每个个别事物共相和抽象之表征的“实体”为什么具有自己的内在生命并与每个个别事物相对立?基于以上问题,马克思把思辨哲学的结构和方法归结为“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瑏瑢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先导和实质就在于他对思辨哲学内在结构的彻底颠覆和改造,这一改造的最终理论成果体现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视域的开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价值关切在于:如何彰显现实感性个体的自由个性,解蔽抽象实体对真正个体自由的遮蔽。“通常的果实的价值已经不在于它们的天然属性,而在于使它们在‘绝对果品’的生命过程中获得一定地位的思辨属性。”瑏瑣马克思此时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述他对思辨哲学的批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批判“思辨”本身,而在于批判思辨的抽象性和神秘性。“思辨怎样以虚假的自由方式从自身中先验地[apri-ori]造出自己的对象;另一方面,思辨又怎样由于想用诡辩来摆脱对对象的合理的、自然的依存关系,却偏偏陷入了对对象的最不合理和最不自然的从属关系,而不得不把对象的最偶然的和最个性化的规定臆造成绝对必然的和普遍的规定。”瑏瑤马克思针对思辨哲学把“实体”归结为“主体”之自我构建的神秘特性,澄清了“实体”得以形成的社会机制:“实体”即社会,即现实的个人及其感性活动。个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物质生产)、人们的现实生活是经济范畴和社会意识现象的感性生成论基础。理性思辨哲学存在的基础在于现实的个人的感性生存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通过对思辨哲学的批判性阐释,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初始问题视域:社会历史的现实起点、现实个人的感性活动和社会历史规律性生成的内在机制。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而且也把哲学得以生成和发展的领域界定为每个人所生活其中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世界;哲学的使命和任务在于通过审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感性生命活动,批判和反思“现实的个人”与社会的内在关系实质,通过社会关系的批判而洞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彰显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游离于社会历史现实生活之外的抽象思辨、而是把其整个理论学说奠基于从事现实生产活动的每个人的生活领域。“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瑏瑥与其说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在于对思辨哲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的变革,不如说体现在哲学观念上的变革。“我们可以坚持说马克思以后的哲学不再是以前的哲学。一个不可逆转的事件发生了,这与一个突然出现的新的哲学观点无法相提并论,因为它不只是要求改变观点和方法,而是要去转变哲学实践。”

2.政治经济学批判、科学社会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

如果说马克思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那么对古典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视域的深化和确立。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视角,不论马克思对普鲁东经济学的批判,还是对庸俗经济学的批判,他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瑏瑧的“生产”、“劳动”、“资本”和“货币”等经济范畴的批判性扬弃,使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得以奠基。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更为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本有的问题意识和价值关切。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逻辑展开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范畴的生成和确立过程。反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论又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瑏瑨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不是一种进化论的自然过程,“构成指导这个必然性论证方法论视域的,不用说就是唯物史观,同时,唯物史观也是对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实现以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为基础社会形态的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展望。”瑏瑩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两者以不可分割、内在交融的共时性状态共同存在于马克思思想中。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体现为一种深刻的社会历史批判,集中体现了对遮蔽真实社会关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范畴的经济哲学批判。具体言之,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是以经济哲学为切入点,以解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分裂所导致的个人发展的二元对立为出发点,以求彻底解构“资本”统治人的逻辑悖论。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货币”(交换价值)起源的历史追溯,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说”。这三阶段包括古代共同体社会、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阶段。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意图在于探求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得以发展的历史道路。如何把人与人之间本有的和谐共生关系从以“物”的依赖性作为表现一切社会关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解放出来,构成了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经济范畴批判的理论主题。具体表现为对“商品”、“货币”和“资本”的三大拜物教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辩证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和基本范畴得以最终确立,马克思对“自由人的联合体”未来理想社会的科学展望———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科学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性特质和主体性向度,并构成历史唯物主义革命性的理论延伸和必然结论。与此同时,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事情加以自为的把握,立足于这种洞察,对原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作了‘科学的’奠基。这时,使所谓的‘奠基’成为可能的社会观·历史观的依据,无非是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确实与唯物史观的确立融为一体地真正得以超越早期社会主义。”瑐瑠总之,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深化和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和基本范畴。

三、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性的理解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强烈的“实践性”、“革命性”和“批判性”。从根本上来说,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解蔽范畴和消解意识形态幻象的批判的社会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上述理论特质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及其理论效应。

1.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资本逻辑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特质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性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内在理论逻辑在于批判和解蔽物化的社会关系(商品、货币和“资本”)对个人的抽象统治,彰显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马克思对以上问题关切有着充分的理论自觉。“这一运动的整体虽然表现为社会过程,这一运动的各个因素虽然产生于个人的自觉意志和特殊目的,然而过程的总体表现为一种自发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尽管来自自觉个人的相互作用,但既不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之中,作为总体也不受他们支配。他们本身的相互冲突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他人的社会权力。”瑐瑡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权力关系运行机制进行了最为深刻和现实的历史批判,这极为鲜明地凸显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性”向度。“每个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的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瑐瑢马克思深刻地把资本对个人的抽象统治现状描述为:“资本越来越表现为社会权力,这种权力的执行者是资本家,它和单个人的劳动所能创造的东西不再发生任何可能的关系;但是资本表现为异化的、独立化了的社会权力,这种权力作为物,作为资本家通过这种物取得的权力,与社会相对立。”瑐瑣同时,诸如“生产力”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也不是一个知性的认识论范畴,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批判性”维度。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批判性”维度,必须挖掘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蕴含着的深刻人学向度。“生产力好像具有一种物的形式,并且对个人本身来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私有制的力量,因此,生产力只有在个人是私有者的情况下才是个人的力量。在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个人的交往无关紧要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受限制的。另一方面是同这些生产力相对立的大多数个人,这些生产力是和他们分离的,因此这些个人丧失了一切现实的生活内容,成了抽象的个人。”瑐瑤如何把本应是个人本质力量表征的生产力还给人本身,指明实现上述目标的实践路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释放生产力的社会属性,消解资本对个人的抽象统治,从而让资本服从主体本身的内在需求,最终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学说,为个体占有全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折射出历史唯物主义强烈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维度。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不单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催生的纯粹自然进化过程,这其中也必然体现对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自觉性的能动把握。“马克思恩格斯预想,资本主义发展使工人阶级均质化、其生活条件愈发严酷、阶级斗争变得越来越尖锐、工人阶级意识觉醒和组织结集,不可否认都进行了颇为乐观的推测。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组织路线,乃至阶级形成论的背景中,提出了关于阶级斗争物象化了的发展原动力的某种洞见,我们必须始终留意这一点,将之自为地抽取出来。”瑐瑥马克思对有关阶级斗争学说和激发群众阶级意识起来革命的策略有着充分的理性自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阶级斗争超越了左倾冒进的“激进主义”和改良保守的革命策略。这一点得归功于历史唯物主义“物象化”的批判视域。“以唯物史观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将群众的革命奋起,与这甚至通过前卫号召和指导而开始的相比,有如通过半透明的物象化了的自己运动、自然发生的突发似展相而开始的原因作了洞察———一方面对莽撞地奋起的奋勇分子进行批判,同时另一方面———基于对社会经济的动态分析,预见下一个即将到来的群众高涨时期,设定了对下一个群众斗争高涨应如何准备、如何参与这种方法上的问题。”瑐瑦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的那样,“问题不在于某个无产者或者甚至整个无产阶级暂时提出什么样的目标,问题在于无产阶级究竟是什么,无产阶级由于其身为无产阶级而不得不在历史上有什么作为。它的目标和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在它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组织中明显地、无可更改地预示出来了。”

2.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历史现实分析的“实践性”品格

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篇7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

一、马克思之前人们看待历史的观念

在马克思之前,人们都是用唯心史观看待历史的,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长期占统治地位。列宁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之前,所有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唯心的。唯心史观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有着种种表现,大体可归结为两种理论形态: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唯心史观和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史观。这两种形态的唯心史观实质相同,都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都是用历史本身之外的因素解释历史。它们共同的基本主张是: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无视物质生产活动,抹煞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全部世界历史不过是英雄人物实现其思想、意志的过程,就是至高无上的意旨也只能“启示”他们并通过他们表达出来。

二、创立唯物史观的历程

(一)唯物史观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1.《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是创立唯物史观的开始

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阐明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了针对“原本”的批判,即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了对市民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形成了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朝着发展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次,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由于深刻的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这就把生产劳动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此外,《手稿》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为科学的解释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还分析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根源,深化了对阶级斗争理论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形成。

2.《神圣家族》中对唯心史观的批判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创立向前迈进一大步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首先揭露了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针对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认为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就在于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即把本来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当作独立存在的本质,并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创造者,而客观具体事物只是一般这个独立存在的本质的简单存在形式。接下来,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针对鲍威尔等人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唯心史观,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观念决定历史,而是物质生产决定历史。最后,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鲍威尔等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英雄反对群众,精神反对物质的历史。针对这种唯心史观,马克思不仅强调了物质利益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这是唯物史创立过程中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发展。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在《提纲》中,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的说明了人的社会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而阐明了时间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在《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指出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旧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者一样,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看作是精神的作用,而不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从而在看待历史的问题上是唯心的。科学实践观的提出,为马克思全面创立和阐发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历史观找到了正确的立足点,因此,恩格斯将《提纲》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面的阐发

《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指出费尔巴哈除了知道人们之间被理想化了的感情关系之外,根本不知道还有其他社会关系。并强调指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自己考察历史的出发点,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就需要衣、食、住及其它东西,因此物质生活本身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并由此阐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接下来,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他们指出,人类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分工不仅使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彼此之间的矛盾成为现实,而且导致了对人的强制行束缚。并指出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通过对分工范畴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说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相互关系,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其他社会活动形式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并造成阶级对立。正是在分工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一般的发展规律,并由此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规律: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着能动的反作用。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至此,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唯物史观初步形式。

(三)唯物史观的具体阐述

1.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公开的阐述

马克思将自己行将创立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完全建立在辨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确立了这种崭新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客观的、运动变化着的社会生产关系,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不仅是本质的理解社会历史本质的前提,也是一切具体学科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花了大量的篇幅精确的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并以此取代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分析,使唯物史观的表述更为精确与科学。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的唯心史观,第一次使用了“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

2.《共产党宣言》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解答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这一时代课题。他们指出,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辩证法,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历史必然性,因此都具有暂时的性质,其根源就在于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客观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他们把唯物史观的理论运用到革命的实践当中,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唯物史观的表述更为系统和精辟。

参考文献

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一、前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我党在新世纪下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加以总结的重要经验,它客观、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下的中国面临的几大问题,即“什么事发展”、“要不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深刻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同时,它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实际问题提出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重要的理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更是达到了新的绽放点。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内容是“人”与“社会”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着重论述了“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自身客观的根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基本原理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切的基本原理都离不开人与社会,它始终围绕着这两个根本的基点进行了总结和论述,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它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条件和经验,指引着中国历代的领导者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努力。

三、科学发展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1.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中,首要提出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并作用于社会存在。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意识的内容,自然由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实践证明,自科学发展观提出并实施运用后,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发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科学发展观对社会是一个整体理论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曲折上升过程,它的上升根本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发展、矛盾发展的过程,它要发展就要不断地面临各种矛盾,不断地解决各种矛盾,它的发展是曲折上升的过程。笔者认为,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就要考虑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问题。

3.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体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恰恰对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进行了协调和缓和,因此,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协调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作用。

4.科学发展观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人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人学的核心。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一系列的方法,“人们要‘三个文明’一起抓,但其中首要的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代表先进生产里的发展要求,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高度丰富的物质资料产品,根本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和措施的提出都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5.科学发展观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它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应该“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首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主体地位的观点。“以人为本,从一定的角度看,强调的是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人的关系的正当性、人们社会秩序的合理兴应该受到人们的肯定理解。”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中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类要在社会中生存,有着必要的生存前提,那就是要生活就必须要确保衣食住行。马克思历史观的重要前提和确定的基本观点是从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与生活出发。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并且,也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客观要求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不断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多方面的需求。归根结底,它就是认为,应当始终将人作为关注中心,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前提、动力和目的,要想方设法为人类创造丰富的发展条件。人不仅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不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既没有意义,又无从谈起。”

四、结论及建议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劳动着的人民群众起着主体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深刻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所涉及的关于人和社会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中的重大理论。

参考文献:

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篇9

基金项目:201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安院校大学生警察职业伦理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skszq01);重庆市市级教改研究项目“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03104);重庆警察学院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0102)。

在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因此,在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警察职业伦理的培养中,唯物史观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其历史观如何,关系着能否成为公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一唯物史观教育的意义

在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而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同时,由于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历史唯物主义对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指出,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趋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是否具备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系到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关系到能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关系到祖国的进一步繁荣昌盛,因而加强大学生警察职业伦理培养中的唯物史观教育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就能更加自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并在实际行动中认真贯彻执行。他们具备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能正确理解党自改革开放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对当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方面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就能给予坚定的支持;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会加倍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能科学评价与认识人民群众、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二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唯物史观教育

大学生的主要时光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哲学观、历史观及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接受,离不开学校这个教育主阵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两大块,要以这两大块为抓手促进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要让学生懂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历史和现实、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要坚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特别是“纲要”课,提出了课程学习目的“两个了解”“四个选择”,即“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没、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国史、国情的历史实际出发,坚定“四个选择”的必然性。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要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增强历史唯物主义培养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互动式、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基于教材的知识点,恰当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视频资料、社会热点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中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国史、国情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用唯物史观分析观察社会问题的自觉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之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很重要。学管干部最清楚学生思想动态,在与学生的谈心交流和组织开展活动中要注重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注意发现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中出现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做到及时教育和纠正。学生工作部(学生处)通过广播、板报、网络等传媒方式进行思想的正面引导,传播社会正能量,使学生在校园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唯物史观的确立;同时,在节日开展值班备勤安保活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工厂、社区、农村,了解国史、国情、省情和市情,从而提高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父母要加强大学生唯物史观教育的引导

当代公安院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家庭环境,他们的个性、情商及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与父母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父母,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父母的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早期成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他们成为大学生后,父母关注他们的思想、就业、婚恋、穿着打扮等一系列问题,习惯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思维方式来说服教育自己的孩子,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自然成为父母对孩子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父母,亲身经历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发展变化,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和见证人,对国史、国情的了解比当代大学生有更大的发言权。在家庭环境中.父母不仅自己要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处理当前的社会问题,还要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克服看问题的片面性,提高辨别历史是非和认识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在个人得失上,应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用历史的、负责任的态度来分析处理个人处境和国家大局,让大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树立起对国家、民族负责的历史担当。

四社会环境要营造一个大学生唯物史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社会中也出现了实用主义者、拜金主义者,这种人为了个人经济利益,不惜牺牲社会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奉行唯心史观。在网络、影视剧中,为了吸引眼球和追求经济效益,部分言论、作品不惜歪曲历史史实,呈现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如不尊重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进程、中共党史等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对近代历史人物不切实际的重新评价、肆意贬低革命领袖人物、“戏说”“恶搞”近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等。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违背历史史实,缺乏历史论证,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丧失了对社会发展、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应有的历史尊重。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属于唯心史观的表现,我们的社会要教育学生用历史逻辑的方法,鉴别真伪,作出正确的判断,反对社会中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同时,国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影视剧、媒体刊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既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从而为大学生坚持和加强唯物史观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只要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就能成长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公安人才,就能在将来的工作中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萧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篇10

[关键词]唯物主义 辩证法 创新

早期,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已经把自己关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区分开来。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最主要缺点是缺乏人文特点,单纯的从客体或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世界,而不是以人为主体,通过实践的方式去理解。要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中的只是,而并非用否定的说法。对此,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一、以对辩证法的研究作为理解唯物主义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所在,是搭建马克思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用唯物主义的视角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同时运用辩证法改造旧唯物主义,同时以辩证的角度总结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人文科学成就,从而创立了最彻底的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新型哲学,即唯物辩证法,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科学认识。恩格斯称唯物辩证法是一次伟大的思想改革,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思想,其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列宁则认为唯物辩证法是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决定意义的东西,被认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理论基石。认为唯物辩证法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灵魂,同时也是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都相对片面,不能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虽然在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某种程度上有过一定的统一,但仍然局限在朴素形态之中,缺乏广泛性和科学性,经不起严密的推敲和论证。而近代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则往往是分离的。黑格尔的辩证法理论虽然较为系统,但却是唯心的,是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并使之有机的结合起来。世界本身是物质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用来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既是唯物的同时也是辩证的,由此而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二、唯物史观是新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对旧唯物主义科学的发展。

在哲学的发展史上,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即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且辩证的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使得唯心主义被唯物主义彻底的驱赶了出来,唯心主义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扭转。唯心主义并非彻底的消失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还会长期进行,唯心主义还会利用一切机会重新企图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与唯心史观的斗争还会长期的进行。

历史唯物主义使得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了高度的统一,最终使得唯物主义哲学真正的发展成为了彻底的科学。在历史唯物主义未产生之前,一切的旧唯物主义都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是与辩证法相脱离的,尤其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因此是不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成功的将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到哲学门类中,提倡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并依次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辩证唯物主义解释了社会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所存在的缺点,同时从对立的角度对其进行反驳。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社会历史领域的大部分理论存在两个主要的缺陷:第一,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只以人类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为出发点,而没有深究这些动机产生的原因,不能把握其客观的规律性,用形而上学的思维代替物质生产的本质了来思考问题。第二,以往的理论放佛总是高高在上,是专门服务特殊人群的上层建筑,忽视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历史唯物主义则以科学的精神去研究最广大群众的整体需求与发展。于此同时,把历史看成是英雄人物创造的,否定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把思想的决定性作用看的大于实践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任务意识决定物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出现以前的数千年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支配着这一理论的研究走向,一切的旧唯物主义历史观都包含在内。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之所以能够“一览众山小”,使过去占有统治地位的各门各类的历史观都暗淡无光,是因为马克思在几十年的研究过程中充分掌握了数量极大的科学知识,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实践反复检验,最终得出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法颠覆的真理。正如列宁所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小能得出的结论”。因此,历史研究者要坚定不移地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在实践中按照唯物史观指引的方向日益接近客观真理,为繁荣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