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9:53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1

关键词科学技术影响微技术

1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由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及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获得空前的主动地位,人类的生产、经济、军事等实践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脑科学、神经病理学、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为进一步揭开大脑秘密积累了许多新的实验材料,也提出了种种脑工作模型。生命科学、遗传学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的产业化,在不断地揭示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创造着新的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紧密地结合在—起,社会的科学化技术化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也不断扩大。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技术。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产生与普及,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货物、技术、服务等各种信息都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政府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推动政府机构的改革,使政府依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能为公众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并开启了一扇公众参政议政的窗口。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将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多媒体教学正在走向普及,教育方式个性化、远程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人们广泛地利用信息网络,自觉或不自觉地使日常生活便捷化,居家上班、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网上交友等。总之,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是人类在科学上取得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之一,人类文明将越来越多地通过信息技术被创造和发展。

2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会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它也有另一面,会给社会带来潜在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科技异化的问题。科技成果应用不当,会异化为一种破坏人类生活,违背人的本意,制约人压迫人的“异己”力量。目前人类掌握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几十次,“克隆人”会不会成为一支可怕的异己力量也很难断言。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突显,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掌握科学技术者会不会逐步集中,形成其自身特定的利益范畴,上升为一个阶级?若果如其然,那么社会又一次趋向于阶级的简单化——技术阶级与非技术阶级,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三,科技的进步带动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因特网的建立,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网络安全、高技术犯罪成为不可不防的问题。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然严峻。宇航技术的发展,移民月球并非遥不可及,人们对月球甚至太空的开发是否会造成许多太空生态灾难亦未可知。

生物工程技术也向人的传统形象、传统价值和社会伦理观念提出了重大挑战,提出了急待解决的社会伦理问题。如基因工程会不会对人类带来危险,遗传重组的生物杂种会不会引起生物公害、破坏生态平衡;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外孕育也提出了夫妇双方生育权问题、血缘关系问题、父母亲的确定问题、“母亲”的社会合理性问题、对待胚胎的道德问题、无性繁殖是否可以应用于人的问题等。

信息商品化也有负面影响。第一,它可以削弱社会的凝聚力。由于信息商品化促进了社会的分工专业化,因此它使得社会成员越来越成为一个一个的“经济人”,变成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私自利者,从而大大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信息的多样化或分散化导致了不同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也不利于社会内部的整合和团结。第二,使社会的许多犯罪和腐败现象更加隐蔽。当信息成为商品,成为社会财富后,有人就可能利用自身的有利地位或采用非法手段非常容易地攫取他人或社会信息,并用来进行交换,而把所得占为己有。还有人可能通过炮制假信息来非法谋利。由于信息的非物质性和非有形性,因而利用信息进行犯罪和非法占有属于他人或社会的信息就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不易被察觉,惩治起来也较困难。

3全面认识科技的影响,正确认识微技术

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许多事实表明,同一种科学技术的同一种用法在一些条件下起着正面的积极影响,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则起着负面的消极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科学技术专家和哲学家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出现了诸如唯科学主义、技术决定论和反科学主义、悲观论等不同观点。人们特别严肃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人类应该以什么态度和价值目标来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科学家在“求真”的过程中应不应该承担道德义务和责任。科学技术是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而成,既有其自身的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也会受到社会力量、社会条件的制约。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关键看它为谁所用和怎么用。

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给科技一点人文关怀,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现代科技生活理想。同时,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每个人有权利、有义务去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从而能够估量它们对于人类有什么利害。原因很简单,今天科技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不能否认,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就拿微技术来说吧。现在,有些人在谈论“培育人类”,有些人在设计机器人的“进化”步骤,使它们能与人脑相当,甚至超过人脑。在这一潮流中,人们把微技术当做革命先锋。美国科学家雷恩在给美国国会的一封信里说,与信息和生物技术相比,微技术将对21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正式向我们宣告“微技术时代”已经到来。美国科学家麦克尔是推动微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说再过十几年我们就能生产出微型电脑,生产出比细胞还要小的微机器人用于医疗,这些小机器人能穿过人的身体,为我们清理血液,清除影响我们长寿的不利因子。他还说,非常便宜的微太阳能设备将代替煤炭、石油和核能。他介绍说,不久将制造出一种材料,糖块大的面积就可以把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信息存进去,饥饿、营养缺乏这些问题将成为过去。这是一个梦想,但按科学家们的说法,这种梦想有可能在今后十几年内变为现实。我国的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件事不仅涉及微技术,也涉及电脑学、遗传技术、人脑和人工智能研究,还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与技术。它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我们要全面地看待这一现象,从整体上看待这一过程,在更大的范围内讨论这一问题。这种讨论还不够多,人们对技术的了解和技术的发展之间还不成比例。为此,德国总统也不得不呼吁,要加大这一工作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微技术也可能带来害处。而估量微技术的害处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还与人文学科密切相关,至少要考虑到“生活世界”这个问题。微技术可以生产出微武器,这种武器具有前所未有的杀伤力。谁拥有这种武器就等于拥有一种不寻常的优势。防备这种武器是否意味着另一种军备竞赛呢?更大的问题恐怕是在于这种武器被哪种国家和组织所掌握。谁也不能担保这种国家不会出现。根据销毁核武器的经验,即使要销毁这种武器,也可能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麻烦。在预防种种可能爆发的瘟疫时,要防止因此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细菌与病毒,引出新的危险。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准备,而且要坚持不懈。其实,微技术和其他新技术一样,即使防护和免疫系统也可能是利害双全。这是一个怪圈,仿佛是新科技的天生特性似的。微技术最大的危险不是它本身,而是人用这种技术来反对人。从历史经验看,不能把新技术简单地看作新福音。20世纪人类在这方面已有了惨痛的经验,我们无权说新技术带来的未来总是美好的。何况新科技理论家中的确有一些让人不放心的东西,有些东西现在就不能接受。今天,我们首先需要学习,比如学习分辨利害,因为一般说来,人在盲目地追求幸福与成功时而犯了重大的错误,但很少清醒地估量它带来的艰险与痛苦。《易经》中提倡明辨好坏,要有忧患意识。它不仅仅给我们设计好,而是同时也提示坏。如果要说什么是智慧的话,这就是一种智慧。这也关系到直接参与研究、试验和生产的人。他们也是人,也处在这个由他们设计的为“自己复制自己”的系统之内。他们不可能逃脱这一系统。诚然,我们必须避免731细菌部队的暴行再发生,避免德国科学家在纳粹时期所犯的那种难以想象的罪行重演。但也不能接受像冰岛德考得生物技术公司这样的研究所这几年来的行为,事先不加说明和不经国际社会同意,就把几乎人类的遗传体与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分析试验,还把这些作为自己的专有财产,在国外上市,在全球进行交易。如果对这类做法听之任之,无异于把我们的命运交给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基因上没有一个人是单单的个人,我们都要重视并正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使科技真正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84

2齐振海主编.未竟的浪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美)塞·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4朱松山,任容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2

一、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所担任的角色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实质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教师是科学课堂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消极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之后,教师从单纯的教学者转变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主导者、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并试着解释发霉的原因和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与交流,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和补充,并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探究的成果。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探究的主导者,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在传统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安静地坐在底下认真听讲。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之后,改变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录音机、放映机、计算机软件、影像和ppt等现代教学媒体大大丰富了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学习资源变得多元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这一单元时,学生从小就对宇宙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课前我就让学生先回去收集有关宇宙的知识。大部分同学通过网络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内容和图片通过打印或拷贝的方式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与交流,学生课堂主人翁角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帮助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补充,并在电脑上展示出来,播放有关宇宙的短片。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丰富了科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科学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主要来自课本、实物、模型、挂图,是一种静态的、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之后,教学模式变成是动态的、多样的、开放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这一课时,学生对于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很难观察得到。这时,学生通过观看种子慢生长过程的视频来获得对种子萌发的认识,更加直观具体。因此,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科学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信息技术转变了科学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养成,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科学课教学中,课堂教学工具主要有教材、教案、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教师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如何安排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学生学习知识也是受制于教师而被动地学习。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后,改变了科学教学的方式,利用计算机,多媒体、ppt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w习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垃圾的处理》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对所居住小区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垃圾的这种传统处理方法存在很多的问题,对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然后在网上查找相关处理方法,找到了更好解决垃圾处理的方法,将其写成报告,以邮件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和建议,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和认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明白了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灵感、创新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

五、信息技术,改转变了教学评价体制,使评价变得全面化、全程化、多元化

在传统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最后的考试成绩为准,是一种终端性的评价,也是一种“定性”评价。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教学评价体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教学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民主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3

(一)科技的概念

科学技术是指科学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生产实践领域中的应用。

(二)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二.科技对企业的影响

(一)科技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1.科技进步对企业的影响

(1)科技进步可以改善恶劣环境下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2)科学技术进步也扩大和提高了劳动对象的利用广度和深度,不断创造新的原材料和能源。

(3)科学技术进步,可以造就一些新的行业、新的市场,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4)科学技术进步,将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消费需求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影响企业。

2、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的发展

(1)科技创新的概念。所谓科技创新就是指具有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即提出包括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新假设及新方法等新观点的一系列研究活动。同时它也是应用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提高,提供新的服务的一个过程。大体的可以将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三种类型。

(2)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技术是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高科技企业的成长与技术的创新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了技术的提高、技术上的出新,就无法体现高科技企业的优势,也就必将失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的法宝,所以技术创新具有必要性。

3.科技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现代科技的特点之一就是与生产形成一体化,新的理论不断应用于生产活动,企业管理对企业生产活动起到监控、协调和指挥作用。

(2)现代科技缩短了科学与技术的时滞,加速了企业生产与科学一体化的进程,即使是高度抽象的科学理论,只要它正确地概括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某些中间环节或中介,很快就能运用于生产实践,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现代科技使企业的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和知识逐步取代了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而日益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资源。

(二)科技发展给企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递过于快速,使得一些企业秘密被泄露出去,出现一些仿冒品,会给企业的利益带来严重的影响。

2、科技的不断进步于发展,会使很多企业的员工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给企业带来消极的影响。

(1)由于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过快,人们不得不拼命学习新的知识。有些人会因担心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出现心理问题。

(2)一些水平较低的人们由于能力差,不会使用包括网络技术在的新的模式,造成无法与其他人共享信息和先进知识,出现了信息和知识流向的两个极端。

三.利用科技对企业的积极影响,抑制消极影响的措施

(一)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法律来约束企业的盗版行为。

(二)我国的监管部门要充分行使他们的权利,对于仿冒其他企业的产品,以及侵犯其产权者给予处罚。

(三)充分利用我们的大众传媒,对一些企业的不好行为进行曝光,起到相应的有利作用。

(四)多进行一下普及教育,提高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们的能力,降低他们发生事故的几率,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4

abstract:Sciencecannotdirectlyinfluencetheethics,butcanplaytheindirectinfluenceontheethics.itcanprovidetheinformationtosolvemoraltopic,andprovidesthefoundationforthejudgmentoftherelativevalue.along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lifetechnology,wefoundthatsomeethicalprinciplesthataregenerallyacceptedhasledtomoralcontradictions,someisapplicableinethicaltheoryofmostcases,undertheparticularcondition,itisnolongerapplicable.Sciencetechnologyhastwosidesinthesociety,hasbothagoodsideandbadside.toplaythebiggestsocialvalueofscienceandtechnology,ethicsisabigfactorwemustbeconsidered.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伦理;克隆羊;医学实验

Keywords: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ethics;Clonesheep;medicalexperiments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327-03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积极的方面如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工业,农业,医学等产业的发展,消极方面的影响如加剧了战争武器的毁灭性,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等。但人们仍然抱着科学乐观主义,对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充分的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伦理的负面影响成为现代社会讨论的一大热点。

科学对社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这其中与社会伦理的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本身所包含的功能毫无疑问是越来越大的。但是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科技本身的发展并不是总成正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价值分析的视角来衡量科技的作用。

价值工程于1947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购部工程师拉里·麦尔斯(L.D.miles)创立,它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产品、系统或服务的价值,降低其成本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起初只是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后来逐步渗透到社会学的领域。

价值工程主要思想是通过对选定研究对象的功能及成本分析,提高对象的价值,用数学比例式表达如下:价值=功能/成本。

那么如果以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看它的价值的大小,也可以通过这一公式来考察。科学技术功能的逐步增加是确定的,科学技术的价值是不是增加,从公式中看是要收一个因素的影响的,那就是成本。成本当然包括科技的研发成本,也包括由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如果科技的发展与社会伦理产生巨大的冲突,我们仍然放任或促进这种科技的发展,那由社会混乱带来的成本无疑将是巨大的,甚至是超出人类承受范围的。

对科学和伦理的关系,尤其是就科学对于伦理的影响问题进行哲学分析,显然是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科学对于伦理规范的评价和决定不能起直接的作用,就一般而言,由于科学和伦理的本性决定了。

科学在这里是自然科学的简称,它是以自然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即使它把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像在生理学、心理学、医学中所作的那样,也主要研究人的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而伦理则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

自然科学知识论的操作程序主要在于解释,亦即用事件之间普遍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某一现象的发生;而人文科学的研究,则在于理解独特的个人、独特的社会、独特的时代的意义;显而易见,意义的理解与因果的解释是大相径庭的。由于两种科学的对象和目标各异,因而科学对伦理没有直接相通的渠道。但是,科学毕竟能对伦理起间接的影响。

正如享普尔(C.G.Hempel)所指出的,首先科学能够提供解决道德论题所需要的事实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总是需要的。因为不管我们采取什么伦理价值体系,事实信息责成我们在给定情况下遵循的行为过程将取决于该情况的事实。它可以用来断言:在给定情况下所期待的目标是否能达到;如果能达到,用什么可供选择的方法,有多大几率;除了可能产生所要求的结果外,还伴随着什么结果和结局;几个目标是否可以同时实现,或者它们是否不相容。

其次,借助于影响个体或群体采纳伦理价值体系的心理学诸学科的研究,科学能够以十分不同的方式说明某些伦理评价和选择问题。尽管科学不能确证和决定任何伦理准则系统,但是其结果能够间接影响我们对于道德问题的观点的改变。科学通过扩大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意识到没有设想过的或未包含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提供抵制伦理教条主义和地方观念的措施。

最后,与科学知识某些根本方面的比较,还有助于阐明关于道德评价和选择的一些进一步的问题,尤其能为相对价值的判断提供某种基础。

按传统说法,行为准则有许多起源于宗教仪式,它们在野蛮人和原始人的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伦理学的研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研究善本身是什么,另一部分研究道德的准则。另一些道德准则,例如禁止杀人和偷盗,具有更显著的社会效用,因此虽然最初与之相关的那些原始神学体系衰亡了,它们却保留了下来。哲学家们通过一条不同的途径得出了一种不同的,其中行为的道德准则也是处于次要地位的看法。他们构想出了善这个概念,他们讲善,指的是我们希望看到其本身存在着而不论其后果的那种东西。大多数人都会一致认为,幸福比不幸更可取,友好比敌对更可取,等等。按照这一观点,如果道德准则对于本身就是善的那种东西的存在有促进作用的话,那它们被证明是正当的,而否则就不然。

科学技术的各种直接效果并不是完全有益的。一方面,它们加剧了战争武器的毁灭性,另一方面,它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了能从和平的工业中抽出来去打仗的那部分人数的比例,它们还借助于各种新观念的猛烈冲击,使得那种依赖于供不应求的旧经济体制很难维持,使文明古国失去了平衡;它们迫使中国陷入混乱;迫使日本成为西方式的、残忍的帝国主义;迫使俄国力图建立一种新的经济体制;迫使德国力图维持旧的经济体制。我们时代的所有这些弊病部分地是由于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因此归根结底是由于科学所造成的。

在1996年提出的克隆羊的成功,在技术上至少有三大突破:①找到了供体细胞脱分化的方法。②细胞融合技术突破。③融合细胞的激活。“多利”是成年哺乳动物无性繁殖成功的第一个例子,它打破了“用成年动物细胞无法培养成胚胎”、“动物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的理论,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胚胎发育理论上和在基因工程技术上取得了划时代的突破。

克隆羊之所以引起世界的轰动,是因为既然羊这种高等哺乳动物能被克隆,那么克隆人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应该是没有多大的困难了。成功克隆了世界第一头绵羊的苏格兰科学家i.willmut说:“有可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培养出克隆人,不过我想象不出有谁会这样做”。3月2日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他们用胚胎细胞复制了猴子,只要进一步研究,用成年猴克隆出小猴是完全可能的。他们估计“不出5年,复制技术就会应用在人类身上”。于是一时间,世界各地都有这样一类议论:我们能否可以从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身上取出细胞进行复制,来改进人的遗传性状呢?如果将克隆技术与基因重组技术结合起来,我们是否可以设计创造出各种各样高体能、高智力的超人呢?如果这项技术被黑社会利用了,我们是否会制造出“奴隶大军”?而人类有性繁殖逐渐被替代后,是否会由克隆人统治世界?真的,一个怪影在世界上游荡着,这就是克隆人的怪影,它可能侵犯了人的尊严,破坏人伦道德,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危害……它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总之,克隆人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人的社会责任和公德之类的问题。有一些则属于新伦理问题,如后代人权问题,自然伦理、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问题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伦理学的发展。

从克隆羊到克隆人,无论是在科学发展趋势上,还是在理论上和逻辑上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正是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中向前发展的。这里我们又一次地看到真理追求与美善的追求的矛盾与冲突,科学精神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人文精神的矛盾与冲突。但是真正完善的社会发展是不断自觉地解决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之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使之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地发展。其实,我们也应反过来想想。

我们关于人体实验的各种立法到达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我们对于动物的实验完全达到万无一失的程度了,我们的克隆技术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了,受实验人的利益受到了最好的保护。这时为了医疗某些不孕病的病人以及不想结婚而希望有孩子的父母,我们对他们开发克隆人的实验,是完全必要的和允许的。进一步为了科学的目的将克隆人推广到社会,并将这种技术进一步与基因重组、试管婴儿和体外培育技术相结合,这肯定会导致家庭观念、人伦观念的伦理观念的改变以及身份识别和财产继承以及赡养责任等项法律观念的改变。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预言了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个体家庭行将消亡。他们说“不言而喻,消灭个体经济和消灭家庭分不开”,“随着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个体家庭不再是社会经济单位了。私人的家庭经济变为社会的劳动部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业”。这时“真正自由缔结的婚姻”、“充分自由的婚姻”就会到来,进而“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遥远的将来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现在克隆人行将到来的科学事实,说明任何伦理观念都不是绝对的,都是不断改变和发展的,会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预言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论据。

总之,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是有两面性的,我国目前真处于一个寄希望于科学技术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以发展我们的国家的时期,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的期望值是比较高的。我们既要考虑它的正面作用,又要考虑它的负面作用。公众倾向于科学乐观主义,对科学负面作用通常容易估计不足,例如对农药带来的“静寂的春天”,原子能带来威胁人类生存的危害,环境污染会毁灭我们这个星球等等都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充分说明克隆人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危害,就像充分说明核武器实验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一样,是十分必要的。人类未来前途很可能是一片光明,但也有被自己毁灭的危险。

随着生命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的伦理理论,在特定的生物医学情景下不再适用,我们还会发现一些被普遍接受的伦理原则却导致矛盾的、无法接受的道德结论,而且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往往可以得出相互冲突但都言之有理的伦理答案。例如,生命科技的最新发展——克隆(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胚胎干细胞研究等,对其正、反论证引发了诸多伦理困境,而关于人工流产、安乐死、同性恋、HiV、异种移植、HGp(人类基因计划)等的伦理的大讨论,也都激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并且在此过程中,生命伦理学中的各派学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后果论看到特有决定的现实影响,但其代表性理论——功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理论;义务论以义务和责任来回答“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行为本身的目的是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但这些原则和义务易于流于形式,抽象而空洞,很难解决具体问题:罗尔斯的“正义论”伦理学首先考虑伦理问题中包括哪些道德权利,道德困境的解决依据权利的等级,它的优势在于强调了个人的道德核心性,以及冲突中的道德权利,但并没有说明如何解决权利冲突;罗斯的伦理理论用道德直觉把握正当与否,但却没有提供信任他人直觉的途径。

近20年来,生命伦理学家们越来越注重于提出和发现生物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而不再拘泥于建立某种普遍化的原则。对各个伦理问题的论证也不再只依赖于一个前提,而是依赖于许多因素,论证则存在于不同要素的相互协调之中和共同作用之中。目前,在医学和生命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着大量有待解决的伦理问题。在对这些伦理问题普遍缺乏道德共识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得出一个或几个普遍化的伦理原则,然而将之应用于不同的道德决定中。

生物医学情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及其与每一个具体个人的紧密联系,使我们看到,在这个生命科学引起划时代震撼、引发“生物原子弹”的新世纪,寻求一劳永逸的解决伦理选择的办法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生命伦理学家已经意识到应该为伦理问题寻求满意的解答,并且他们很少有人认为自己的答案是唯一正确、绝对合理的。生命伦理学仍然是一个问题多于答案的研究领域,但是我们现在的答案比起20年前来,经过了更加充分的论证和推理,因为只有在这种具体细致的研究中,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在常识的世界中,社会规范和技术属于不同的领域,只有当技术干预的各种目标被确定时,它们才有联系。这些目标就像笛卡尔的松果腺那样,允许精神和肉体之间进行无法忍受但却是必要的交流。价值和本质外在地结合成效率的技术——逻辑。在这种结构中,医学把关于肉体(曾被科学地理解为一台精巧的生物机器)的客观知识和体现在健康中的主观价值结合了起来。

客观性和主观性彼此间超越使医生和患者分离开来的制度隔阂而相互对应,医学因此成为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复合体,两者都为对方精心确定了作用。尽管在医生的职业义务中体现了患者具有的权利(right),但医疗的权利(authority)来自于对专门知识的控制。当然,这些权利不会扩展到干扰医学的技术层面,医生的权力也不会无视在其之下进行医疗实践的社会规范。这种观点或许被人们广泛接受,尤其是医生。但是,对这种简单的关于医术的描述,人们有理由表示怀疑。

最近,艾滋病患者发起的试图影响研究和治疗机构的斗争已经比以前所有的患者抗议活动都更加明显和有效地改变了医疗方法。这些斗争实际上表明,医学在其自身的技术结构、工具和程序设计中包含着各种规范。从这些斗争中,人们也会发现,患者对于康复以及其所规定的义务和权利的理解实际上以不同的方式与技术的状态相关。

人体实验的伦理规则应该能够阻止医药公司牟取暴利,保护病人免受研究人员更多关心科学而忽视人性的危险。伦理学的各种准则是用来保证病人的各项权利的,这些权利有:拒绝把他或她得身体让他人使用的权利,知情权,随时退出的权利,治疗由于参与实验而发生的并发症的权利,等等。艾滋病危机迫使医学已经把参与实验的愿望当做患者的一种不再能够被武断剥夺的权利。正如科学为了考虑患者权利不得不适应早期研究中的种种限制那样,科学将不得不寻找新的方法来适应这种由道德进步带来的问题。那时,也只有到那时,一种新的共识才将真实地出现。

在医学这样的技术领域,顾客的权利必须体现在举足轻重的技术代码中。正是这种代码实现了两种关于受控机体身体的话语之间的转换,并且把道德——法律人引入了科学。因此,伦理学对医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并不仅仅是因为它设定了目标或者控制了虐待,更根本的是,它用形成设计和系统的方法使它们适应其具有特殊意义的任务。在拉陶看来,规范的授权(Delegation)就成为医疗技术的中心。

因此,芬伯格建议,对医学伦理学作一种新的社会技术(sociotechnical)的解释。像其他职业伦理学一样,医学伦理学通常被用来为判断个案提供规则。在一种未经考察的背景下,各种伦理问题被视为共识,这些共识涉及程序、医患关系以及其他医学制度方面的问题。结果,讨论被人为地限定为在制度的范围内能做什么,而这种制度的范围又无意中等同于医学的科学基础,从而免受批评和讨论。但是,他将证明,那些对于医学显得最“科学的”东西最好被看作是社会利益的技术中介。

这样,通过考察规范就能彻底深入这一问题。揭示医学的规范层面驱散了构成个人主义研究背景的技术必然性的幻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会在各个方面冲击现有的社会伦理关系,而随着社会伦理学的发展,社会伦理对科学也会不断进行修正,迫使科学与现有伦理相适应。这是一个双向的作用。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最大社会价值,社会伦理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大因素。社会在他们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法新社伦敦3月6日电.英下院举行克隆技术听证会[n].参考消息,1997年3月10日.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5

关键词:创新思维交叉学科跨学科科学技术

交叉与跨学科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研究中创新的思维方法之一,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其概括学科内部、学科之间的关系,综合各学科间的异同,通过对思维的发散,创造更多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方法。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会随着历史长河衍变发生改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永远是体现一个国家未来能否作为超级大国的试金石。因此,不断创新方法刺激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保证一个国家的长久不衰。

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处在一个多元发展的环境中。其创新的本质就是思维要素之间的辩证组合与重新配置而产生的新的思维方法。

(二)创新思维的特点。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新信息和已储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创造出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形象,从而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创新思维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突破性。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创新性思维通常会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它将各种思维调动起来,组合之后发挥各种思维的优势,灵活地解决科学技术中的问题。

2.整体性。对不同思维方向所获得的思路进行统一整合,从效果的全面分析突出创造的多元化。

3.统一性。与一般性思维不同的是,创造性思维不再像一般性思维那样直接反映人脑思想的变化,而是将归纳、演绎、推理等逻辑性思维与联想、直觉、顿悟等非逻辑性思维相结合,是将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辩证统一的过程。

二、交叉与跨学科方法

(一)交叉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建设的步伐加快,很多问题需要将自然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相结合才能解决。所谓交叉学科,是指包含两门或更多的研究领域、科学或艺术的学科[1]。交叉学科既是一门综合了多种学科的整合体,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完整的机构体系。

一般,我们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广义上说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体系的交叉,例如在对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调研的时候必须涉及人类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而每门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但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思考本学科的同时很好地结合其他学科对问题的设想,以实现对研究问题的最大认识。狭义上包括理科与文科的交叉。例如在高等数学中的方程思想、划归思想、换元思想等,看似是纯粹的关于数理知识的研究方法,但学习的同时可以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加以理解和研究。抽象与具体相结合,辩证地学习和理解问题。

(二)跨学科方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新韦氏大辞典》和《牛津英语辞典补本》首次提出“跨学科”一词,至五六十年代这一术语开始在科学界和教育界普及[2]。在学术方面,主要是通过多学科的合作与协调,共同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打破了学科间的隔阂与距离,将不同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有机结合。

近年来全球化工产业逐渐成为工业领域的领头军,而物理化学作为基础学科正是一门以物理的原理和实验技术作为基础研究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例如物理有机化学、化学物理等都是跨多学科领域,共同研究由光学、力学、电学等构成的工学体系。在医疗卫生技术产业中,制药工程作为近几十年新型的产业其本身就是一个横跨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工科类专业,要求具备过硬的化学知识、强烈的工程意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三、交叉与跨学科方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的词源相同,都是在多元学科内容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可独立存在的完整体系[3],对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学科交叉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结合和相互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主导趋势,也是当今时代产生特色学科、前沿学科的最佳路径[4],因此,学科交叉最容易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方法。这些交叉了多学科的技术,通过各个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将单独个体间独立的知识系统进行整合,创新出新型的科学技术。

(二)跨学科方法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原动力。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成果的重大突破都可以追溯到其原创性成果的产生[5]。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涉及很多领域,包括一些学科知识结构联系紧密的生物、化学类博士,还有跨度较大的文学与理科类博士。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过硬的综合学科研究能力。这些科学工作者相互借鉴各学科的研究手段与方法,从而获得更多创新的灵感与思路。

(三)更新学科内容,搞好科学建设。通过交叉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培养了更多复合型人才。相交于传统而单一的研究过程,这种创新的方法会通过与交叉、跨学科的比较,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研究的深度和高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解恩泽.论交叉学科的形成[n].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2.

[2]刘仲林.当代跨学科学及其进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Vol9,(1).

[3]炎冰,宋子良.“交叉学科”概念新解[J].科学技术与方法论,1996,Vol13,(4).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6

关键词:痕迹检验技术;刑事科学技术;刑事侦查

2012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正,其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了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不得自证其罪,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法口供取得的比例。然而,刑事痕检技术对证据的取得、犯罪的构成以及犯罪责任的追究至关重要,它既能为侦查提供线索,也能为审判提供依据,越发被重视、被依赖起来。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理论基础

我国在办案中利用痕迹检验技术已有悠久的历史。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秦简》中就有关于现场勘查利用手印、足迹的记载。而在国外19世纪中叶,就有许多欧洲的科学家开始研究痕迹物证的利用。目前,我国对痕迹检验技术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在现实公安刑侦工作中也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涵义痕迹是指事物运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印迹。一般来说,痕迹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造痕客体、承痕客体和作用力。痕迹检验技术是指,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和为处理案件提供证据为目的,利用犯罪活动所引起的物质变化的形态反映进行同一认定,以确定痕迹物证与犯罪事实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工作。[1]

(二)痕迹检验技术的分类痕迹检验技术分为手印检验技术、足迹检验技术、工具痕迹检验技术、枪弹痕迹检验技术、整体分离痕迹检验技术、牙齿痕迹检验技术、车辆痕迹检验技术以及开锁破锁痕迹检验技术等。其中,手印检验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犯罪现场提取手印,并从此发现、分析、鉴定与案件有关手印物证的技术。足迹检验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犯罪现场提取人体运动中赤足及其所穿的鞋、袜与地面等承痕体接触所形成的痕迹。工具检验技术是指侦查现场过程中所发现的工具在机械力作用下使承受客体在与其相接触的部分发生变形或断裂形成的立体反映形象的技术。该三项技术在刑事犯罪侦查的过程中被广泛利用。

二、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侦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为侦查提供线索痕迹的提取及鉴定有助于确定案件或事件的性质,有助于确定作案的时间、作案人数以及手段,有助于判明作案人的个人特点以及造痕体的具体范围。例如,某市高新园区发生一起抢劫出租车司机杀人案件。在勘查现场时发现作案人有反侦查技能,作案后用衣物将车内可能遗留痕迹的地方擦拭了一遍。表面上看似乎未留下作案痕迹。但是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没有为干扰所迷惑,坚定信念,细心勘查,最后在车内不为人特别注意的倒车镜背后提取了3枚指纹。在侦查人员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立即采其指纹与现场提取之指纹比对,直接认定了作案人,侦破了此案。该案通过痕迹检验,经与指纹库对比,准确快速的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李某。技术人员认真负责,全面的勘查现场,不留死角。

(二)为审判提供证据痕迹检验可作为确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证据材料。[2]在某市城乡结合部一间平房内发生一起盗窃案件,报案人称被盗10万元现金,案情重大,侦技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城乡结合部居民区多数没有监控覆盖,而且人员复杂,包括本地居民及大量的外来暂住人员,这些都增加了案件侦破的难度。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现场房门为铁质挂锁,锁鼻被撬,门口遗留撬棍一把。技术人员没有草率进入室内进行勘查,而是在该房门上也发现分散的撬痕,他们绕行至该房间北侧窗口,在窗外的锅台上发现一枚足尖指向室内的鞋印。技术人员大胆研判,该现场为伪造过的现场,结合其被盗的10万元现金为刚刚取回的拆迁款,于是将犯嫌嫌疑人范围缩小至知晓现金的人,最后通过鞋印的比对,确定犯罪嫌疑人为这家女孩新交往的男友。该案借助工具痕迹及鞋印痕迹检验技术,最终通过对鞋印的同一认定,准确快速的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本案技术人员没有盲目的勘查现场,而是通过排除伪造痕迹,准确确定作案进出口,发现并提取犯罪嫌疑人遗留的痕迹,通过鞋印的认定快速破案。痕迹的分析检验在现场勘查中作用是十分关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明确痕迹检验重要作用的同时,应该防止与克服“技术万能”、“以技代侦”、“关门办案”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使痕迹检验工作在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发展。

三、刑事技术痕检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网络普及范围的扩大,公安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破案压力。刑事犯罪点多、线长、面广似乎成为亘久不变的话题。加之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专业素养良莠不齐,痕迹检验技术作为破案的敲门砖,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以某市公安局相关工作为例。

(一)刑事案件现场分级分类勘查落实不到位基层技术人员工作量大。以某市公安局为例,公安机关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机构主要包括市局刑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以下简称市局大队)、分局刑侦大队刑事技术中队(以下简称分局中队),市局大队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制作痕迹检验鉴定报告书及指导分局中队技术工作,遇有重特大刑事案件支援分局中队进行现场勘查工作。分局中队承担辖区的所有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以及简单的痕迹检验。

(二)现场勘查人员责任心不强,疲于应付现场勘查现场工作变成了跑现场,没有对所有案件现场痕迹进行细致的检验分析。两级技术人员从事现有的刑事技术工作力量还比较薄弱,分局中队在2016年全年共勘查1431起案件现场,现场勘查人员5人,平均每人勘查286.2起。这样的工作量,导致对某些现场痕迹疏于细致检验分析。实际工作中往往仅注重了中心现场的勘查,忽略了犯罪嫌疑人的来去路线。

(三)侦查部门不重视小案,对于刑事痕检技术知之甚少或过于依赖。110指挥中心接到警情后,报到所管辖派出所,派出所认为是刑事案件后报给对应责任区刑侦中队,责任区刑侦中队认为有现场可勘的再报给技术中队。给对于一些案件,侦查员往往电话告知技术人员案发地点及报案电话后,就等待技术人员前往勘查现场反馈,没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走访,对于案情没有了解,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缺乏目的性的勘查,做不到“短、平、快”,走了弯路,提取了一些价值不大的物证,而又忽略了一些关键物证,浪费了时间及资源。在实际中,由于前期接警人员的不重视,在报告案发地点时南辕北辙,耽误了宝贵的时间,也容易引起报案人投诉。

(四)送检及检验流程不规范现实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送检时往往只带了鉴定委托书及物证,没有做好物证的登记及检验鉴定部门的回执。导致日后领取物证时,或不好查找,或互相推诿。检验鉴定流程也没有规范化,物证在实验室流转时没有填写物证流转单,导致物证的每一步变化没有受控,对于日后法庭上检验鉴定的合法性存在质疑。

(五)从事刑事痕检技术工作人员待遇低,业务素质还有上升空间目前从事技术人员以警校毕业的正式干警为主,警务辅助人员主要负责文字录入工作。技术工作单调、枯燥,相应技术职称与待遇脱节,没有技术补助,技术人员没有归属感,属于公安队伍里的小众群体。在痕检工作时,提取痕迹物证不恰当,导致物证的损耗。例如在提取指纹时,对于减层指纹进行刷显,是不恰当的。在比对、做同一认定时,不仅对检材要求高,对于样本的要求同样重要,在捺印样本手印时,如果做不到完整、清晰,也会对同一认定产生影响,实际工作中就出现过因为指纹库中样本的质量较低导致嫌疑人指纹没有进入候选列表的情况。

四、痕迹检验技术证据价值缺失的客观原因

我国公安机关在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痕检技术的证据价值,总结起来归因如下。

(一)刑侦体制制约当前,我国的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侦工作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自从我国倡导大刑侦格局以来,国内许多省、市的刑事科学技术隶属于刑侦系统,并未单列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刑侦技术的独立价值,使得痕迹检验技术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办案环节的影响,造成了客观证据的不对等性。当然,刑事技术人员在现有的公安刑侦体制中专业性较强属于小众群体,晋升渠道相对较窄,缺乏一定的升职空间。同时实行的职称制度没有与工资待遇等进行完美的对接,保障不到位。尽管这样,职称的升级对科研程度的要求依然很高,对于基层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的人员来说,他们接触更多的是刑事案件的现场,没有更多精力深入的做科研,无法激励干警充分发挥工作技能。

(二)经费保障不充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先进的设备层出不穷,因经费保障不充分,基层刑事科学技术民警的装备上较为落后,在现场勘验设备的配备上较为陈旧,没有跟上现有装备更新换代的发展形势,甚至某些警用设备的额定参数与民用设备还有一段差距。

(三)痕迹检验技术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痕迹检验技术标准是指导侦查人员开展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工作的指南,虽然我国制定了规范痕迹检验工作的相关操作标准,但是这些技术标准距离刑事侦查工作的实际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技术装备参数设置不合理、技术装备使用路径设置不完善等等,还不能满足痕检高技术高标准的需求。

(四)痕迹检验技术利用率低首先,痕迹检验技术与Dna技术相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有时并不具有直接证明的指向作用,往往得不到技术人员的重视与认可。其次,痕迹检验技术分析鉴定难度比较大,很多部位难以确定、形态复杂、工具多种多样,而且在刑事科学技术培训方面相对缺乏,因此导致痕迹检验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不到位。最后,在痕迹检验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提取痕迹原物或者进行模型制作,但实际中,两者都比较难办到,一般当事人对于原物提取法并没有认同感,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又相对比较麻烦,而且精确度也不高。[3]

(五)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需要高素质人才经过大量实践的积累,但是刑事科学技术岗位往往单调乏味,任务重、人员又较少,导致刑事技术岗位留不住人才,人才也不想留在此岗位。目前,公安部门刑事科学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团队协作能力较弱,勇于担责意识较差,接到警情时未必吃透案情,在具体案件的现场勘查中并不能一次性妥善处理好犯罪遗留下来的痕迹,甚至有时遗漏了较为关键的痕迹证据,从而导致案件久侦不破,不能正常进入诉讼程序。

五、对痕迹检验技术发展的反思

(一)刑事科学技术体制破冰公安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按照公安部、省厅的明确部署,尽快抓紧落实刑事科学技术独立于刑侦大队的改革措施,确保各项办案经费到位,确保技术人员勘查现场的仪器设备跟得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只有体制破冰,刑事科学技术才能更加灵活的发展,为执法办案提供强大的生命线。

(二)完善痕迹检验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是法的本质特征。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完善痕迹检验技术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要想不断提高痕迹检验技术,就要对技术人员在痕迹检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检验行为、采集行为给予准确、科学的规定与定位,要统一《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检查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等相关法律的章程。[4]

(三)规范痕迹检验工作流程首先,痕迹检验技术人员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刑事案件发生后,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应该先对现场进行保护,然后对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涉案物品逐一进行检验勘查;其次,仔细研究,还原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作案轨迹,并按照发现的犯罪轨迹进行重点排查,决不能遗漏任何一种痕迹物证。比如留在犯罪现场的毛发、足迹、指纹等;再次,获取相关检验数据之后要立即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确保仔细认真,防止出错,从而提高办案效率,尽快锁定犯罪嫌疑人,保证案件的侦破;最后,对检验数据进行汇总后上报。做到必勘、必采、必录、必比。在第一时间把检验结果上报给相关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通过痕检实验室内工作的资质认定,确保各项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减少和预防管理体系和管理活动缺陷。

(四)提升痕迹检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要引进高水平人才。公安机关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完善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高技术、高素质的痕迹检验工作人才,提高痕迹检验的准确度;第二,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可采取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水平和专业技能;第三,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不断学习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技术人员的法律意识,要求技术人员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保持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坏思想的侵蚀,确保痕迹检验工作符合法律规定。

(五)落实公安体制改革,技术民警分类管理鉴于刑事痕检技术工作有别于其他公安工作的特殊属性,具备一定的科学属性,应该制定并落实公安体制改革中技术民警有别于其他警种的分类管理办法。[5]当前,有较高素养的痕迹检验技术人员较为缺乏,加之工作量大、复杂,在编在岗的技术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为此,落实职称与职级并进的制度,提高痕检技术人员待遇,给予技术人员补贴,或实行绩效考核,让干实际工作的人得到奖励,留住痕检技术人才亟待保障,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技术民警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案件快速侦破。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7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003-02

20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分子生物学四大理论为标志的现代科学和以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四大技术群为标志的现代技术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例如,推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的城乡关系,但不可否认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资源环境危机,人文精神缺失,信息科技革命的忧患。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与建议,可使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例如,现代科学技术极大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城乡关系进一步改善。

(一)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对劳动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延长了劳动者参加劳动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和水平,脑力劳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其次,现代科学技术使劳动资料的功能、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劳动资料的巨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再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劳动对象的领域,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向各大领域深入,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财富。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现代科学技术促使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首先,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改造中国传统产业部门的同时,也推动了开发型产业、知识型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部门的产生,服务产业也得到了大发展,同时,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在市场经济中也取得了一席之地,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其次,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国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人们的消费需求多样化,对非日常生活必需品等选择性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享受消费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三)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中国的城乡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城乡关系,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推动了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农民市民化,大量农业劳动者转为工业劳动者。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科学技术在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例如,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了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导致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科技革命的忧患。

(一)资源与环境问题严重

现代科学技术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导致了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首先,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国对资源的需求与消耗与日俱增,导致各种资源极速消耗,许多资源正面临短缺或者耗竭;其次,现代科学技术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许多工业化国家大量使用石油、煤等矿物燃料,带来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化学制品也被广泛使用,这在不同程度上污染、毒害了全球的生态环境,此外,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资源与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它们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环境,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说,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人文精神的缺失

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现代科技社会里,人们只注重自身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精神需求的满足,精神世界的空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迷茫感和失落感;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人信仰缺失,他们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自身应当具有的崇高的理想信仰;再次,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出现了道德的滑落。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往往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对自身的良知和道义感的构建,道德滑坡与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三)信息科技革命带来的忧患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交往途径与交往手段,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观念,许多人终日与虚拟的网络相伴,沉迷于网络中的交流,忽视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沟通,造成人际关系淡漠,人与人间的感情疏远;其次,引发了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成瘾等社会问题。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这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同时,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通过多种渠道传播色情、诈骗等有害信息,这些不良的网络信息作为网络时代的精神腐蚀着人们的道德意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现代科学技术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抓住发展机遇,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人才

现代教育是科技生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在: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科技不是某个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晶,是个不断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的历史过程。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巧,也取决于它的工具完善程度。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教育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经过有目的地选择、提炼、加工、概括而进行传递的,同时在传递中又有科学的讲授、传递方法和手段,因此效率比较高。为此,我们应该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创新教育制度,培养科技人才。

(三)构建现代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为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出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它引导人们以“真善美”为旨,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促进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我们应当构建现代人文精神,发挥构建现代人文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和精神支撑,在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中发挥良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让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互动协调发展。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管理体制

科学发展观要求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注重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评价体系与评审机制,采用同行评议与量化评分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注重评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又要注重评审人员的道德素质,做到德才兼备。依法治国是中国的基本方略,所以我们也应加强科技立法,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防范与化解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消极影响,保证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我们无法否认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但我们也应采取积极的对策,降低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让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树恩,陈士俊.科学技术论与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Z].1990.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8

在当前时代的大背景下,科技日新月异和信息秒速性的传播,学生对于科技媒体的掌握程度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科技媒介为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服务,可以将传统美术教育理念和国际最新美术思想结合。科技媒体的出现在观念与方法上直接影响着各类美术教育课堂中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上课手法、实践环节的感受和体验。有一些研究科技媒介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实践能力等,同时培养了学生新的技术力量和艺术修养。现代科技媒介在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本文选择科技媒介对现代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影响作为论述对象。首先,我国高校美术教师是对科学技术和前卫信息最为敏感者,将历史给予的这些机遇敏捷地抓住并很好利用,使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潮流并趋前进,为中国当代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毋庸置疑科技媒介是把双刃剑,信息科技的发达给美术教育和绘画艺术提供了便利,艺术家可以借助各种高科技媒介和多种科学手段进行艺术交流和创作,当然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弊端。本文尝试从各种新媒介及互联网信息全球化、网络教育的角度去剖析科技媒介文化对现代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这对于现代教学观念的改变和以现代技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最后,当今社会是一个图像信息化、互联网信息地球村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各科和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冲击碰撞极大。艺术家们眼界大为开阔,因为交通、网络和科技给现代的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参观原作、书籍和绘画信息的便利条件。

教学上变化,科技媒介里互联网的普及化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新形式,美术教学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媒介,将新媒介和传统教学结合,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和互联网及多种科技新媒介资源的特色整合开展教学,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课程的趣味性。第一,美术欣赏:美术学课程教材中有比较多的欣赏,教师以示范和观赏绘画作品为主,现在我们高校教室里都安装科技新媒介触摸式显示屏,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和精彩。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互联网这个大的工具搜索查询学习,学生们就可以按自己思路进行查阅资料和收集信息。第二,创设情景:任何学科包括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创作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时代信息大潮流中创作出,把每件美术作品上的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和特征,还有创作者的生活经历和修养,艺术家创作使用的美术技法语言等,这些情况在教学中利用新媒介创设情景,更有效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把美术作品放在直观的环境中去学习。这种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勤奋学习和热爱本民族文化,融合和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和态度。第三,电脑绘画:美术教材中60%的内容需要绘画作业,绘画实践和科技媒介结合把电脑绘画内容融合到教学中,用电脑绘画结合原有传统的绘画作业,形成学生开放式思维的绘画作业。第四,终身学习方面,人们的学习意识越来越强烈,在这个时代人类可谓是进入了名副其实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任何信息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活动。所以现代科技媒介的出现促进终身学习。现代科技媒介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教育范式的转变――“工厂模式”向信息时代新教育范式的转变。如网易视频公开美术课频道搭建起强有力的网络视频国内外教学平台,还有中国大学mooC平台,这种高科技媒介使每位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成为了可能。第五,教师,现代科技媒介的普及,使得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类网络公开课、开放教学资源、教育app等新媒体或直接通过网络搜索来获取信息和知识。科技新媒介应用教学和学习模式的转变,对教师地位、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在教学资源中,帮学生甄别、挑选和引导他们如何去学习吸收消化;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科技新媒介应用能力,最重要的是综合整合能力,使学生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很好地整合到这个学习环境中。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9

论文摘要:回顾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大家会惊奇地发现科学和哲学有相同的历史起源,而且在人类的智慧和文明的最初阶段,哲学与科学是不分彼此的一个概念,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逻辑层面、研究的具体方法领域和研究特定对象的一致性。在科学和哲学所有的互相之间的影响和具体联系当中,研究方法的联系始终是最重要的和标志性的第一位联系,还是其他联系和影响的根基,这也是本文的核心和关键论点。

一、科学和哲学历史上的互相影响

科学与哲学的相互渊源起始于现代科学最初的萌芽期。在牛顿所在的中世纪,主流学界认为物理学从属于自然哲学,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他们已经学会寻求运用物理实验进行实证研究,开始避免盲目运用繁琐而复杂难懂的经验论述和纯粹的哲学臆想和思辨方法去研究科学。在科学的鼻祖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的不断努力和斗争下,科学方法才能从哲学的重重束缚下自立门户,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铺垫。对于任何一门成熟具体的科学理论,一般必须具备有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结构和有事实经验能够证明之;而哲学在长期的发展和成熟过程当中,哲学辨证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渐渐退出了诸多特殊的学科领域,这就是哲学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次关键放入转向,即转向认识论,但是这种转向不是完全把哲学的全部研究的课题放手给科学,只不过是它们各自术业专攻而已,即为拉卡托斯所说的“研究纲领”意义上的更迭。

实证的研究主要运用与具体应用科学,剩下的逻辑、心理与认识问题现在科技仍旧不能证实,成为思辨方法所固守的领域。尽管类似的更迭和转向从没有间断过,一直在进行,但科学和哲学也慢慢发现它们殊途同归,无法完全舍弃和离开对方,尤其在理论研究领域更是亲密无间。例如优秀的哲学家总会深关注科学技术领域最前沿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希望能在其中找到更多的灵感,而相对应的科学家在纯理论研究的过程当中,约定俗成的总会不自觉运用哲学工具和方法,而且“研究纲领”的转向和更迭往往需要哲学的强力进行干预,科学一相情愿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科学哲学分科的创立

创立的科学哲学分科的初衷来源于科学对哲学强大影响的结果。科学哲学的大师卡尔·波普尔清醒的认识到分析哲学的未来正在走中世纪经院化哲学的老路,这是极其危险和错误的;他认为,哲学的严谨性和绝对性是必须已精简具体内容为代价的,这样就不可能构造出相对完整的形式理论系统描述和解释客观世界了;这样一来,哲学要想真正排除悖论,就必须不沾染任何想象和现实当中的实体,只可以探讨纯粹结构问题。然而完完全全排除理论悖论的哲学辨证语言会显得空洞毫无用处,繁琐而又复杂;总是埋头于词的意义等无用细节的反复斟酌,而对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和事件毫不关注;这也是逻辑实证主学派义和维也纳学派分崩离析的最主要原因。

波普尔的理解清楚而明确地指出了分析辨证哲学存在的巨大问题和困境,哲学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是最能够影响人类自我的反省领域的问题,而人类终极的自我反省必定会受制于人自身特有的局限性—在体力、智力、和时间上的天然限制,这就必须使哲学深刻认识、承认和接受这种局限性和不完满,但这并不意味放弃对绝对真理的追求,而是我们必须实事求的研究我们能力可行的领域之内。而且哲学领域,我们既不会采用主观的随意想象,又不可能采用纷繁复杂的字句反复纠缠,必需借鉴和研究科学的特有方法技巧,进而构造系统性和综合性理论去描述、探讨和解释真真正正哲学问题。然而何谓科学的方法是我们必须仔细探讨的;事物是不是普遍联系的是众所周知的哲学全称式放的概括命题,而且其联系囊括万千往往不会局限于因果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们检验所有能够指称个体之前,其命题就无法完全成立。然而,波普尔认为整个世界犹如一个无限大,的黑箱,不论建立何种模型也不可能完全彻底的揭开其内部具体的结构,人类理解和认识它唯一的方式就是综合运用理论、概念和模型去描述它。如果把理论是当做捕捉无限经验世界的网,那么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运用科学自有的语言构建与自然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描述,而在于使“网眼愈来愈小”,对真理的无限逼近。

思想自由竞争的学说往往被公认为是科学哲学对于知识增长的根基,大家往往接受和理解这种假设,一种理论要想具备一定的公共性必须经历与同时代的诸多不同理论相互竞争和淘汰的过程,而且我们不能对这种方法的公正与否做出完全准确的价值判断。波普尔的理论认为爱因斯坦和牛顿都从属于科学领域,但他们不可能都是真的,缺有可能都是假的,他们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真,并不一定因为他们可以被证实和证伪,其真实性一定都是建立在某种程度的可错性的特定基础之上的。而科学哲学重要和关键的任务就在于阐述和研究人类目前未知的竞争的模式来确立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淘汰从属地位理论。波普尔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学派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其不苛刻严格的分析非自然的科学描述,一定程度接受形而上学,认为人类科学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增加全宇宙的负熵。对于非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探讨和研究,反驳和猜想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波普尔学说的目的不在于分析哲学特有的证伪主义,不在于提供具体方法区分新形而上学和科学,其核心在于阐述和解释特有的知识所谓增长模式—“批判理性主义”。从这方面来说,波普尔可以说是一个相对传统和保守的哲学家,回答的不是方法论的而是认识论的问题,区分的不是科学与伪科学而是区分人类传递和记录信息公共和私人属性。

科学哲学对于真理的维护,与分析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二者之间的相似点也是科学对哲学层面上的流派的直接反应。哲学家波普尔发现哲学善于吸收其他学科或是规范的精华,但不会被同化,始终保持自己独有的特点。哲学无法变成准确的学问,这也是哲学的魅力所在。哲学作为和人的精神支柱最接近的学科,它的概念纷繁复杂,常常混合在一起,让人准确区分开。在《无尽的探索》这本书的序言中,赫尔穆特·科尔表达出了他对哲学的期望,认为追求真理是不能停止的,同时也要谨防幻觉,不能被某些蒙着真理面纱的假象所蒙骗。

参考文献:

[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道·霍夫施塔特.geb:一条永恒的金带[m].乐秀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10

论文摘要: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将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积累效应称之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客观现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利弊交织的双重作用。人们应从研究主体自身以及客观体制等层面采取必要措施,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一是弘扬科学精神,特别是在青年学者中铸就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二是倡导科学道德,特别是成绩卓著者中形成甘当人梯的学术风范;三是完善管理体制,为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健全相关法规,对学术不端和腐败行为予以惩治。

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亦即“马太效应”,是一种难以避免并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客观现象。“马太效应”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亦有消极影响。在发挥“马太效应”积极作用的同时,应通过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内在约束与外在控制相结合,从研究主体自身与客观制度等层面采取多种措施,抑制“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促进科学技术健康、持续发展。

一、弘扬科学精神,特别是在青年学者中铸就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

应该承认,在当今大科学时代,引导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动机经常是复合的,既有崇高的精神探索,也不乏一定的功利目的,科学技术活动与个人或公众利益的关系越来越直接而且紧密。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脱不开多种利益关系。www.133229.Com在科学技术研究日趋职业化的今天,必须在满足国家、公众利益的同时满足科技工作者的个人利益,使科技工作者自身的生存需求得到保障。但同时应该认识到,在科学技术共同体内部,大多数人注定要处于金字塔结构的中下层,取得辉煌成就的只能是少数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同时也要求在科学技术共同体内部铸就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大力提倡以“求实、创新、献身、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居里夫人说过:“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这种人能由他们的工作取得最大利益;他们虽不忘记大众的福利,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在今天,这种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当代科学家一直在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种精神。已故著名科学家王选先生曾说过,“一个好的科学家或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才能带领队伍”。王选先生面对尘世庸俗和种种诱惑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和冷静,面对浮躁和急功近利始终坚守着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他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当前少数青年科研人员心态浮躁,耐不住清贫,在其眼中科研已经不是为了揭示真理和造福社会,而是追求名利的途径。少数人贪欲膨胀,为了获得声名地位,甚至不择手段,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应通过各种渠道的渗透,使科学精神被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所掌握,并体现在其长期的科研实践中,摒弃急功近利和浮躁情绪,发扬团队精神,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即便身处底层或逆境之中,仍努力做到力戒浮躁,淡泊名利,求真务实,乐于奉献,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

二、倡导科学道德,特别是在成绩卓著者中形成甘当人梯的学术风范

形成梯次结构合理、充满竞争意识又富于团队精神、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是实现科学技术事业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术权威的形成,某一学科领域形成权威则是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共同体中的权威一旦形成之后,可以带领和指导广大研究者继续向这一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索,不但以其卓越的学识素养更以其高尚的人格力量,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在追悼居里夫人时指出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但如果学术权威本身道德失衡,缺乏学术民主,压制不同学术观点,则可能造成科学技术共同体内部多数默默无闻者特别是年轻人才难以顺利成长,甚至造成科学蒙难现象。减少这种现象出现的措施之一是在科学技术共同体内倡导科学道德。

科学技术共同体成员除了要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格守其职业道德之外,还要不断强化其科学道德意识,以此约束科学技术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公众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学术前辈应率先垂范,虚怀若谷,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所倡导的那样:“发扬学术民主,努力培育新人。要甘为人梯,为新人的成长创造条件并支持新人超过自己。”应善于培养人才、举荐人才,带动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担负起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在科技史上,巴罗推荐牛顿,爱因斯坦提携英菲尔德,熊庆来发现并栽培华罗庚等已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三、完善管理体制,为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研发经费逐年增加,202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提高到2.5%左右。如何保证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科技投人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为了改变由于多种原因包括“马太效应”造成的科研资源浪费状况,国家近年来已从政策体制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行限项申请规定;各类科研经费已经在向年轻科技人才倾斜,设立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青年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跨世纪人才计划”等,各地区亦有相应措施。但应看到,这些措施的受益者也常常是一些业绩卓著者,仍有“马太效应”的痕迹。目前我国科技投人管理和调控尚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投人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注重资历和项目,轻视对科技成果质量与数量的“科研能效比”评价;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薄弱。这种状况会使得过量占有科研资源的少数人全无担心之意,科研资源浪费的情况难以根本扭转,事实上在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何既保证集中优势兵力,又给默默无闻者的创新以雪中送炭的支持,遏制“马太效应”的消极影响,保证科研资源的最佳利用,仍是需要深人研究的问题。

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应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适度控制优势累积,处理好优势累积与创新的关系。如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对科研产出成果的系统量化评价及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对科研项目完成的质量、数量和真实社会效应等产出要素进行科学评价,使那些低投人而高产出的能力型科技人才能够占有科研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国务院准备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设立政府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绩效目标,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高等学校应改革重量不重质的“量化式”科研评价体系。近年来高等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为保证高等学校科研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保证。但某些不正常的情况亦相伴而生,部分高等学校以科研项目来“圈钱”的做法已成为比较严重的现实。此种现象的出现与高等学校内部普遍采用的“量化式”科研评价体系的负面导向具有一定关系。相当一部分高效的科研评价体系类似于地方经济发展的gdp指标式考核,科研项目、论文等经折算后量化为教学科研人员晋升职称、受聘岗位的主要评判依据。这种评价体系曾对促进高等学校科研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最大弊端为重量不重质。为了通过考评,许多人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寻求各种关系跑项目、发论文,却又往往难以奏效,而某些人则利用其学术权威地位甚至官本位来申请科研经费,得以占有大量科研资源。有鉴于此,高等学校应既重视数量更重视质量,应逐步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科研评价体系。

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应形成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宽松环境,建立学术平等机制,良好的交流机制等,为默默无闻者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坚持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导向,通过学术梯队建设、团队吸纳、项目资助或鼓励自由探索等方式,加大对年轻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支持力度,合理配置科研资源,为年轻科技人才占有科研资源提供制度的保证。

四、健全相关法规,对学术不端和腐败行为予以惩治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马太效应”造成的学术不端和腐败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之一在于人们惯于用批评或道德谴责代替行政或法律的惩处,缺乏惩罚学术不端行为的法规条例。诱惑和利益相当可观,而损失与惩罚并不严重,那么有人心存侥幸、违规操作则在所难免。因此在强调科技工作者自身加强学术修养的同时,还需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管理机制及法规对少数人利用自身所取得的声望,在课题申报、成果评审等诸多方面表现出学术不端和腐败行为予以约束及惩治。

科技界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一系列规范、程序和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科技评价工作基础建设,建立一套更为科学公正的科研基金、技奖励评价体系和规范有效的评审制度、规则和程序,进一步完善专家评价资格的认证、公开专家信誉度、严格对评审专家和被评审人建立信用档案、组织评价监督委员会、建立评价中介机构监督管理体系等制度,完善监督机构和机制。如日前发表的由国内人文社科界的109位知名学者联合签名的《关于抵制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开信》中所建议的那样:为促使主管机构认真严肃地处理学术不端与腐败行为,尽可能地使中国学术在一种健康和良性的环境中发展,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牵头成立由品行与学术成绩俱佳的学者组成的“学术纪律仲裁委员会”,并制定有关学术纪律仲裁的行业规范。定期公开通报批评违纪者,并责成有关高等学校或研究单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