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十篇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十篇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0:01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篇1

关键词:学习方法知识记忆做题练习联系实际日常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55-01

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内容已经基本摆脱了“繁、难、多、旧”的弊病,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信息已经大为减少,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提供了可能,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知识的能力等提供了时间,真正把学生当作了培养成对历史具有一定兴趣和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对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1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保证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往往会接触一个或多个事件,对于相关历史知识,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时要对这些知识点清晰透彻地掌握,不可浅尝辄止,因此在学习时要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一个知识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背景开始,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意义,在分析中全面了解这一事件。另外除了课堂上,学生也要在平时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勤看课本进行记忆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接触课本可以让学生深一步了解课本知识,进一步加深记忆。历史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从考题可以看出,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和内容是很灵活的,学生只有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高效率地学习历史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高中历史学习不是简单的记背,但记背的确可以说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一部分。学生如果缺少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就会在之后的学习和做题中遇到很多困难,同时也不利于进一步开展拓展学习,因此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是高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记忆重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2.1事件及相关知识的记忆

当前历史学习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教师要保证学生掌握事件及其相关知识。例如学习《辛亥革命》这一事件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事件的发展大概,记忆重大事件发生时间及其意义。又如在学习第二册《“蒸汽”的力量》这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工业革命的背景、意义及形成影响,记忆这些重要知识点,对学生今后学习会大有裨益。

2.2时间的记忆

历史学习离不开时间,如果缺少对时间的记忆不仅会让学生在面临题目时无从下手,还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对知识点进行串联联系。对事件的记忆不光是指记牢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学生还要对时间进行综合,能够说出在某一时间段的事件,这些时间不仅要政治上的也要经济上的,不仅要中国的还要外国的,可以结合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进行综合串联,形成贯穿的时间线索,帮助学生今后学习。

3在做题练习中收获知识

做题也是历史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当前很多老师没有理解历史学习中做题的真正目的和用意,往往喜欢布置大量题目让学生来完成,误以为做题量和学习效果成正比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做法不仅会事倍功半,还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做题练习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摒除“题海训练”的做法,重视对学生做题方法和能力的训练。做题中教师要发现大多学生存在疑问的题目,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讲解,保证学生理解。另外要培养学生对相关题目的思维方向,做到举一反三。另外在做题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有的课本中不存在信息,让学生积累,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有助于今后学习。在做题训练中,教师还要发现善于发现学生不熟悉的题型,精心选取一些试题示例,让学生在练习中加强巩固,掌握某一题型的学习方法。总之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在做题训练中不断收获。

4鼓励学生平时学习联系实际

历史学习中进行适当的联系实际是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准确理解知识、灵活学习有很大帮助,如何进行具体联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有根有据,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的含义,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根源,不会是空穴来风。人类进已入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如牛毛。传说、文学作品、影视中的信息不能作为信史拿来论据。历史教学过程中就要教会学生找出现实事情的历史根源,即透过现象看到历史的本质。

4.2联系自然不牵强附会

不能为了联系而联系。当我们讲到秦朝的郡县制时可以联系到我们现行的体制,进而证明郡县制的意义、影响和秦始皇的功绩;当讲到明朝开始的闭关政策时,应联系到近百年中国的落后而挨打的原因,当代中国在外交上采取保守甚至忍让的态度就可以理解了。并可以对学生进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教育。历史教学中的联系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不要“为赋新诗强说愁”。把握了这点,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4.3关注焦点

揭示根源当今世界矛盾交织,错综复杂,焦点热点彼伏此起。西汉贾谊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唐太宗的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高中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如何应对当今纵横捭阖的世界形势?“读史使人明智”我们的历史老师要在历史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紧密联系现实的热点和焦点,教会学生学会使用历史这面镜子“鉴古而知今”,做一个明智的人。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之所在。

5注重学生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

历史学习不应该局限于书本上,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有限,一味学习书本会是学生视野局限,思维不开阔。因此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时要注重学生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例如在日常阅读中通过众多人的言论了解人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加深理解,避免出现偏激的历史思维。又如在看一些影视剧时,可以将故事背景与学习的知识联系,在有趣的氛围里收获知识。总之注重学生日常知识积累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知识。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在锻炼学生相关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司马迁说过:“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由此可见历史学习重要性,愿各位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在历史学习中和学生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篇2

上好起始课非常重要,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的一项奠基性工作,关于“如何学好历史”,我对学生是这样讲的。第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在学历史时,要适当展开联想,如在老师讲战争时,要想像战争的情景,像看电视剧一样,第二,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讨论:课后及时复习、消化。第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这一节课的教学意图,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1)培养学习兴趣来吸引学生学习、同一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色彩,历史学科也是如此:有的同学喜欢历史,而有的同学却认为学习历史太烦琐太枯燥,这虽然与学生各自的爱好有关,但老师正确的引导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这一门学科充满了兴趣,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所以在上第一课时我认为并不需要急着讲正课,而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与历史有关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开展一场讨论或者一场辩论,让学生们广泛的参与进来。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历史课是生动活泼的,在参与过程中可以提高他们的主动意识,从而为今后在学习中培养动态的活泼的积极的学习氛围打好基础,在讨论和辩论的内容方面引导学生阐明自已对历史学科的态度和持这种态度的原因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可以了解学生不喜欢历史主要是哪引起方面的原因,老师今后在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通过那些喜欢历史课的同学他们的讲述来影响这些同学,让学生用自已的经历和心得来感染其他的同学,从而培养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入很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学生们喜欢一些电视连续剧和与历史有关的小说,或者当下最流行的《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例子让他们感觉到历史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它虽然已经过去但仍然充满了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认识历史,重视历史对待历史学科学生往往会抱有一种学历史无用的方法,为了纠正这种心态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的认识历史从而让学生能够重视历史。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讨论法让学生自已来谈谈什么是历史?目的并不在于学生要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而是让学生发现历史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陪伴着我们一生,他是我们亲密的伙伴从而希望同学们重视历史。

另外,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历史,可以让学生自已来谈谈历史有什么样的现实作用。通过学生们的阐述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历史并非无用,小到自已,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引来指导我们末来的生活,而且它还为我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引导我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历史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养让我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到国家,今天的历史已经是我们学习一种时尚了,从百家讲坛等节目和易中天等历史学方面名人就可以看出来,历史学科也为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体现在十分重要的旅游业上,作为国家的领导人也没有不了解历史的。

通过学生的表述和老师的总结,就可以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紧密相联习习相关,而且还发挥了各种各样的作用,虽然历史感觉有些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却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在我们的身边帮助我们让我们充满信心的面对末来的生活。

(3)端正心态,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很多的学生都不喜欢历史是认为初中已经学过而高中学习历史是对初中的重复,因而对历史学科提不起兴趣,第一节课老师还应当让学生了解初中历史学习和高中历史学习之间的差别,比如说初中学生更多是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了解到一件事情的发生和经过,但高中的学习会比初中的更加深刻,不仅要了解认识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通过理性的思考探究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带来的影响等等,从中找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并且运用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所以高中历史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也更加的有趣。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篇3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高考复习,不仅教师重视,学生和家长也重视,可以说高考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件全民关心的大事。这是我们搞好高考复习的一个很有利的条件。高考复习是为了争取以较好的成绩,听凭国家来挑选人才。为了让国家挑选上有真才实学的优等生,在复习中应该着重打好历史课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们升学以后能够顺利地学习更高深一层的知识。

据高等院校反映,最近几年招收进来的学生,分数考得不低,但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中还是有困难。究其原因是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复习方法。那么,高考历史复习中存在着哪些不正确的做法?

一是搞突击。把正常的课停下来,集中复习高考要考的科目。如考文科的把理科的一些知识砍掉,考理科的把文科的一些知识砍掉。无论升学与否,这种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二是猜题、押题。有的教师搜集历年高考的试卷,猜测命题的方向,出一大堆题目让学生死记硬背,结果是舍本逐末,学生不仅学不到系统的历史知识,而且还会累坏学生们的身体。三是争名次。以高考录取名额的多少来衡量一个教师的优劣,这种看法是很不公正的。教师指导学生复习,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真正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那么,高中教师应该怎样正确指导学生复习历史?

一、要注重历史基础知识

历史课的基础知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历史知识,一类是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具体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时间、历史地点等。而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概念、历史的基本线索、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两类历史知识中,规律性的历史知识更难掌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类知识,教师在系统的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还可以列出一些专题来,按每个专题清理一下历史发展的基础线索。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先后相承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注重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注意时代先后的发展线索,讲明历史的来龙去脉。只有当学生在历史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去理解历史的演变时,才能真正掌握住规律性的历史知识。高考的范围,实际上就是考基础知识,包括初中、高中学过的古今中外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巩固问题。

二、抓好能力的训练

基础知识和能力,二者既密切相关,又互相区别。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能力。但有了基础知识,并不等于有了相等的能力。能力主要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包括阅读课本、课外读物和历史地图等能力。表达能力主要指书面表达,如回答问题、制作年表、填制历史地图等。思维能力指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当学生掌握以上三方面的能力时,不仅能使他们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在复习课中,为了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点练习。做练习时,教师命题要出带有思考性和综合性的题目,不要出学生现成抄录教科书中某一段话就能回答上来的题目。为了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侧面去看问题,教师可以把同一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出题目,让学生从不同侧面来回答。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手脑并用。

三、要介绍记忆史实的方法

高考复习中,学生要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负担较重,教师要设法告诉学生一些记忆史实的方法。第一,复习中要分清教材的主次。重要的历史知识,要牢牢记住,次要的历史知识可以在心有余力之时,围绕重要的历史知识来加以巩固。第二,复习史实时,要先化繁为简,然后再执简驭繁。如让学生记中英南京条约时,先让他们记住:五口通商、巨额赔款、割让香港、关税协定等十六个字,这叫化繁为简。每四个字就是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记忆的“支点”。有了这个“支点”,去回忆每一个具体内容就方便多了。第三,复习时要掌握记忆的规律,进行循环式的复习巩固。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表,哪一部分历史先开始复习,哪一部分历史后复习,在什么时间进行复习和再次巩固。第四,制作一些历史事件的表解,可帮助学生记忆。如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农民战争,可以分为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口号、原因、结果等项目,用表解罗列出来。有些历史问题,也可编成顺口溜,如中国古代朝代的演变情况可以这样来记:“夏商周秦接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末代王朝是清廷。”记忆历史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要学习别人的经验,也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创新。

四、要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篇4

        一、历史课堂学习“四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

        我们常说,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学习更是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

        二、历史教材阅读“九到位”

        1.阅读课前“说明”,明确学史目的。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3.阅读章节导言,把握背景线索。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想象力。9.阅读书后年表,理清历史线索。

        以上只是要求历史阅读要全面,要到位。而历史阅读的方法还很多,需要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总结。

        三、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准)——理解(深)——见解(新)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总结了历史学习三步曲。这三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线再到面,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便于进行高效、系统而有趣味地历史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三步曲”,取得较好的效果。

        “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过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内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因此,每一个历史大事的要件都要了解清楚,诸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都要了然如胸。“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这就要求历史学习要建构明确的时空观。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了解”的基础是记忆,因此,要提高记忆力,探究记忆方法。

        “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

        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要学以致用。 

       四、总结记忆方法,减轻学习负担

        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学生历史学习更要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

        1.浓缩法。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

        2.比较法。比较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异同,把握特征增进记忆。

        3.图示法。图示法是老师教学板书经常使用的方法。历史学习使用图示法可以化繁为简,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记忆变得轻松。

        4.制表法。把相似易混的历史知识通过制表的方法掌握。制表法和比较法有所不同。比较法是要求比较异同,找出规律;而制表法只是把相似的历史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便掌握。

        5.历史年代速记法。历史年代的记忆只要动脑,也是有法可循。或连续记忆,或间隔记忆,或谐音记忆,或数字重叠记忆,或中外对比记忆等等。

        五、历史复习四步法:史实—史通—史论—史感

        第一步:“史实”——知识整合。历史复习的第一步,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归纳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要快速阅读,迅速翻检,准确勾勒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

        第三步:“史论”——史论结合。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

        第四步:“史感”——感受历史。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法教学效率

在教与学的双边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学习历史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下最迫切的任务。课改表明,教育要对提升同学们的素养有帮助,对其终身学习有帮助,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学会从各个方面发掘问题,从而养成同学们活跃讨论处理问题的方式,促进他们养成自主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对所学知识展开相对广泛的对比、总结及表达。在教学中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就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使命感

许多学生把历史视为副科,并没有深入思考过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这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影响到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因此,第一步要让学生们清楚了解到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加强使命感。让他们多知道一些历史知识以及事件,需要有一定是历史经验,利于学生们开阔眼界及胸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想获得兴旺发达,就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很多关于治国和用人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和道理。作为国家的人民以及未来的接班人,有责任清楚国家的过去、认识国家的历史,才可以做到以史明鉴。

懂得此道理,他们会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使命感,提升学习的兴趣,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不断提升。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历史不是传说和故事,而是血淋淋的现实,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先祖尸骨堆积而成的。那一个数字并非是没有意义的文字书写,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虽然大家在分析历史现象的同时要理智地去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则,可是,在向学生教学历史课的同时务必让他们明白历史并非是冰冷的。此外,基础教育是爱国教育,历史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懂得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生存定律。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应用

新课改实行以来,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由以前的通史变为模块加专题式,更主要的是教学方式、评价体制也都随着变化,因此,更加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富有创新精神,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在目前已经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份中,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创设新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高中新课程改革说明问题式教学法重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应用的必要性,也为其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在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它可以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视集合在一起,展示给受教育者。利用多媒体进行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能使材料与问题结合更密切,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能更直观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问题的背景材料会更加丰富,课堂容量会更大,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传统式的问题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学生需要养成“想学”到“会学”甚至“乐学”的习惯,让教师从不厌其烦的讲授中真正解脱出来。例如:师生共同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前后生产工具的变化”“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以及“从生产工具的进步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社会变革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归纳以上几个问题,学生便深刻理解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受教育者思维的问题环境,营造思考、参与的氛围,如利用背景材料、图片、图表、影视视频,运用归纳法,像剥洋葱一样,从外到里,层层设问,直至问题的核心、本质:也可以运用推理法,由结论追根溯源,探寻问题的本源;还可以就一个历史现象让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设计要新颖,有层次,有内涵。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就会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3.找到正确的方法

初中历史是一门副科,很多学生他们学习历史是为了应对考试,一直都没有认真地去思索学习方法的问题,认为学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然而,进入高中文科学习后,历史不再是副科,关于学习方法的问题便提到日程上来。很多学生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步骤。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历史课的预习作用。高中历史教学课时容量大,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进一步提高,学生如果不提前预习,上课听讲时就会处于机械被动的状态。因此,学生需根据老师的预习思考题进行文章预习,并经过其内容的基本结构或事件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加深印象。其次,加强阅读。学生学习历史,不仅要认识、记忆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还要弄明白为什么发生这些事,以及这些事件在历史上有何意义。老师在讲课时要指导同学们发散思维,利用历史唯物论及辩证唯物论客观探究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属性及价值等,进而促使同学们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课文。最后,他们还要学会

总结知识结构。基本史实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史的根本所在。老师要依据每节教学内容的规定,明确每个历史史实的很多因素:事件起因(包含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事件经过(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后果(包含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这几个方面是学习的重点,学生首先要进行理解,然后再掌握。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讨论一系列相连、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深化、内化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加强合作的群体精神,进一步完善学生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体系。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探求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是常规课,还是新课改下的素质课堂,只要能让学生在乐学中深刻理解知识,充分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这也就达到了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庞卓恒.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科学的历史观[J].历史教学,2013(1).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学习;分析研究

历史属于基础性人文学科,承担着传授知识、揭示发展规律以及渗透思想情感教育的多重职责,对学生正确人生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有效学习方式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学会高效学习,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备考。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深入研究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与备考,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一、明确学习基本要求,夯实历史学习能力基础

历史学习既要勤奋踏实,同时也要注重技巧捷径。学生要对学好历史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具有明确的认识,针对性锻炼与提高自己,从而为历史学习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了共同探究,要求学生夯实“背诵、分析、探索、总结”四项能力。在背诵方面,指导学生认真记忆、高效背诵,在较多内容的记忆背诵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关键词与字,可以缓解机械记忆的枯燥,提高记忆效果。学生还可以将记忆要点摘记下来,随身携带,运用学习生活的间隙时间进行学习记忆,化整为零,逐步推进,也能够提高背诵记忆的效果。在分析方面,重点对自己的联系以及测试进行分析,尤其是对错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搞清楚错误之处并进行举一反三,确保今后同类型的题目答题正确。在探究方面,应当要求学生不能完全局限与课堂学习历史,要积极拓展自己的视野,从各种书籍、刊物、网络以及电视媒体中了解与搜集历史信息,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提高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效果。在总结方面,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及时的反省与改进,学会总结自己历史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从而为自己的历史学习继续后劲。

二、开展方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掌握效果

授人以渔,能够快速提升学习成效,教师在历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和推广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学好历史学科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一个积淀和酝酿、表达的过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历史相关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系统性地了解整个历史过程,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综合论述性题型的加大中更加突出要点和全面深入。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与巩固中发挥框架体系的作用。思维活动越清晰和具有条理性,所产生的记忆巩固效果也就更为有效,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将相关知识点与内容形成前后连贯的框架体系,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记忆巩固的难度降低、效果提升。如在学习秦朝的内容时,学生可以将这一章节的内容设计为一个完整的框架:秦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及重要人物)――统治的巩固(在政治与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具体措施)――秦朝的繁荣(具体的表现)――秦朝的衰亡(主要原因)。在这样的框架引导下,相关学习知识点能够有效融合进去,学生还可以在框架内进一步细化与分支,延伸出若干的分支问题,构成了条线与网状相结合的框架知识点结构体系。这样的学习方法技巧运用到其他章节内容的学习中,同样能够产生较好的记忆巩固效应,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内容。另外,教师还要从人脑记忆规律以及先进记忆法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内容的记忆效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展形象记忆,能够让学生记忆更为深刻与牢固。笔者要求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学会前后连贯记忆,不搞死记硬背,在理解中记忆。向学生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正确认识人脑的记忆规律,学会分轮次阶段开展学习巩固,让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歌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各种新颖的记忆方式,可以缓解学生历史学习的压力,对学生提高记忆效果帮助较大。在一些重要法案的年份记忆时,笔者引导学生背诵一串数字来简要记忆,如“1689178778917911889”这一串数字,就与英国《权利法案》(1689)、美国《1787年宪法》(1787)、法国《人权宣言》(789)、法国《1791年宪法》(1791)、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等法案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学生更容易记忆和掌握,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部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思维活跃性不强,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深度、广度受限,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首先,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改变直接灌输的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课堂上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组思考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与合作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并相互讨论,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历史教学中活跃起来。只有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学生的思维深广度才能够得到锻炼,对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够得到培养。其次,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互动研究,尤其是对于学生之间出现观点不同的情况,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各自观点的阐述,通过深入的分析来接近准确的答案,逐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全面深入解题等方面都具有促进功能。另外,笔者还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开展互助学习,一方面点评历史学习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学习方式的建议,另一方面相互提问检查知识掌握情况,集体分析研究历史事件与人物,以及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等等。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篇7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若干问题分析

(一)高中历史教学任务不科学

受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高中历史学科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历史具有自身的特性,特别是与其他学科比较,呈现出更大的复杂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一个历史事件的每一个细节都讲到,只能从考试重点出发,为学生讲解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记忆。因此,高中学生无法获得考试知识点之外的更深层次的知识。同时,教师教学的不足会造成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欠缺,使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因此而认为高中历史学习就是背诵知识点,没有其他的学习重点。然而,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强化很重要,关乎学生的综合实力。可见历史教学重点不明晰,易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成为空谈。

(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不科学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当前高中历史所用教材中的内容有些呆板,都是为了满足考试需求而设计的。教材内容的单一,使得历史知识枯燥,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高中历史老师一直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加以了解,让学生记忆重要的知识点。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方法创新度提高,教学设备的丰富性也得以增强。但是,某些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在教材内容不变化的情况下,不会主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没有从教育发展方向及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历史教学时间来讲就是一种浪费。

二、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教材内容的不科学阻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的发展。所以,变革教材内容成为改革的前沿力量。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与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的,教学内容的传达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的。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与改革,能明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在学科教学中,老师要掌握教学内容转换的方法,利用不同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如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引导,也就可以利用独立思考的方式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教材内容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层次。高中学生智力与心理发展成熟,有必要接受一些层次较深的历史学习内容。教师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让高中学生的知识面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有必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出发,为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合理设计,让教材内容的结构更符合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明清的君主专制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提问开展教学。如“你们心中的专制是什么样的”,这种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思考模式的开启及学习主动性的提高都较重要。教学中,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联系,从横向,也就是文化与思想方法为学生引出一些西方国家的君主制度;从纵向,也就是古代与现代的角度为学生分析国家政治。在这样的联系密切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可以跟上老师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

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当代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利用创新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师生交流是教师的重要关注点,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会使学生认识到轻松课堂氛围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的丰富,有利于历史学科教学趣味性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两极世界的形成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两极世界这个名词的意义进行讨论。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有利于学生人际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相比,如此历史课堂的存在会使学生的学科兴趣得到满足,也会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得以提高。加强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对于老师来讲是一种考验,但其确实是初中历史教学问题解决的重要对策。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六到九门学科,不仅学习科目多而且每门学科的学习难度相对于初中阶段来说都有很大的提升,因此,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高中历史课的学习内容也比较多,而且教师上课的课时相对较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时间较少,学习压力较大,因此,高中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历史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外,还要给学生传授一些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起历史来能够轻松一点。我个人认为高中生自主进行历史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学习历史的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目标,不能盲目行事,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我们才会有动力不断向着目标前进。学习历史知识同样如此,高中生要给自己学习历史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以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地自主学习。一方面,高中生为自己定的目标要适中,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树立那种只要自己“跳一跳”就能完成的目标。历史知识是无止境的,根据高中生的智力情况以及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时间来说,高中生是不可能在高中阶段就学好所有历史知识、获得所有的历史能力的。因此,高中生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恰当的目标,如在高中三年中要了解清楚中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梗概,要获得从一些历史事件中获取经验的能力,要学会分析一些简单的历史事件等等,高中生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给自己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另一方面,高中生学习历史的目标也要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如果只给自己确定长期目标,那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会比较迷茫,不知自己该从哪些地方努力才能实现长远的目标;如果只给自己确定短期目标,那学生就会没有长久的学习动力,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所懈怠。因此,高中生给自己定的学习历史的目标一定要将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二、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

态度是决定一件事情做得好与不好的关键性因素,“态度决定成败”,如果一个人做事只为了谋利益,只为了在众人面前能够风风光光,那这个人所做的事情终究不会得到良好的效果。高中生学习高中历史知识同样如此,如果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抱着为家长学习、为老师学习的态度,那样学生就不会认真对待历史知识,只会“应付”历史学习,自己内心深处的历史素养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就算有的高中生努力学习历史知识,那也只是被动的学习,最终还是达不到预定的学习效果。因此,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要弄清楚自己学习历史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教师要尽量让高中生们认识到学好历史不是仅仅为了能够在高考的时候拿到高分,不是只为了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扬眉吐气,不是只为了能够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更不是仅为了让父母满意。教师要给学生渗透“读史明鉴”的思想,让学生们懂得学习历史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学会居安思危,要让我们从历史中看到未来的发展等等。只有这样端正学习的态度才会使高中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三、学会自我监督

高中生还处在青春期,心性还不是很稳定,学习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家长的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是高中生也处在一个逐渐成熟的阶段,高中生需要成长起来,需要学会自我监督,需要渐渐地养成在自己的监控下良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表现在当学生单独进行学习时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上早自习或者晚自习时,教师或者班委干部没有进行监督时,学生要能够控制住自己想玩贪耍的冲动,要控制住自己想与周围的同学聊天的冲动,在上课的时候还要控制住自己开小差、精力不集中的情况。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还表现在当完成教师布置的必要任务后,学生还能够利用一些课外的时间主动地进行学习,比如阅读一些历史文献,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阅览更多的历史书籍,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而且还要主动对这些史料进行分析,争取从这些史料中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增强自己分析历史的能力。

四、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金钱是一笔相当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合理地利用时间,要争取将每一分每一秒都使用好。高中生要想学会自主学习,那就要像管理好自己的金钱一样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时间有一个良好的规划,能让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年都有计划,能让自己有条不紊地完成既定的计划。首先,高中生要学会对自己未来的时间做整体规划,比如高一年级要看哪些历史书,高二年级要获得哪些分析史料的能力,高三年级要在整体的历史素养方面有怎么样的提高。这就是对自己哪一段时间要取得哪些成绩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以便让自己每一阶段都能够有事可做,不浪费时间。其次,高中生还要学会利用自己零碎的时间。高中生每天除了上课的时间外还会有一些零碎的时间,学生们要学会将这些时间也有效地利用起来,比如在午饭后看看历史杂志,在晚饭后可以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在睡前可以温习一下自己这一天学到的历史知识等等。时间要有良好的规划才会发挥其强大的作用,高中生们的自主学习一定要学会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所有时间。

五、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篇9

关键词:图式教学法初中历史应用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受历史教育的起步阶段,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至关重要,因此,历史教师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恰当的教育方法努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正确恰当地运用图式教学法对学生构建良好历史学习理念[1]、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全面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图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图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时可将历史人物、时间节点、划分地域等繁杂的知识信息以图表形式直观地呈现在课堂教学中,继而可使课堂教学具备一定灵活性、层次性、条理性[2]。在多种特性影响下会使学生感觉历史学习难度大大降低,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由此有效调动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全局意识。由于初中历史课程中包含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样化的历史知识点,因此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具备纵观全局的历史学习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图式教学法时可将各类知识点做成结构图式,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图式指示进行知识点梳理。并可通过梳理整合的知识模块更为明确地把握历史知识内在关联性,继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全局学习意识,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探究知识关联性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强化学生知识记忆能力。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记背大量事件、人物、地域等历史知识点,所以提高学生知识记背能力是尤为关键的教学开展目标。图式教学法可明确揭示历史知识关联性,继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历史学习规律性。并在记背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知识规律准确联想相关历史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记忆效率。并可在此学习意识影响下逐渐强化对知识关联性的寻找能力,以此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图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图式讲解历史课程,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图式教学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直观呈现相应课程知识重点,继而使学生快速了解所学知识内容,并能更为直接、清晰地理解知识重点。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利用图式教学法可直接明示课程学习重点,以此有效完成课程讲解。并通过明确历史发展脉络的图式保证学生迅速了解课程学习内容,还可通过多种颜色、多种图式的板书方式有效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以此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主观意识基础。

例如,在《三国鼎立》这一课程教学中,由于涉及国家及相关战役的历史知识较多,因此学生学习时多会感觉课程内容较为复杂。继而极有可能难以理清知识脉络,无法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因此,教师应灵活应用图式教学法进行知识讲解,其中可采用比较图表形式分别罗列三国时期的战役结果,如图1所示。以此可令学生直接了解课程重点内容,并迅速理清三国战役发生时间、名称、交战双方、结果、意义等知识重点,令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并以此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质量。

2.利用图式构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明确历史规律。由于历史课程中包含多方面历史知识,且知识之间均存在较强的逻辑关联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整体知识意识,使其学会探究历史知识中蕴含的历史规律[3]。继而有效培养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此令学生真正形成探究历史发展关联性的学习意识。并可使学生在历史关联性的指示下更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历史,由此真正形成历史思维能力,并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章节内容为例,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时可利用结构图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延安革命根据地建立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学会从整体历史背景看待革命发展规律。其中可罗列工人运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这一发展进程,并在讲解其发展过程中详细解析红军选择道路的背景影响。学生在此过程中直接以红军发展历程为主线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学习,继而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历史背景、事件、时间等历史发展关联影响性。以此有效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历史学习质量。

3.鼓励学生自主绘制图式,锻炼学生知识概括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图式教学法时,教师应重视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因此,应用图式教学法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结构自主绘制图式。以此不仅可使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知识掌握情况,还能令学生在绘制图式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知识概括能力。且可以此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有效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

例如,教学《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这一课程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模仿三国时期图式教学的对比图表进行知识要点概括。学生在此过程中多数会以蒙古统一与元朝统一进行对比,继而以此总结出其利于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把握历史学习重点,深化历史知识印象。还让学生对比三国时期的图表时直接对比两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此间接促进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关联性,真正发挥提高历史整体学习质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备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全局知识意识、锻炼学生知识概括能力等优点。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应重视深入探究其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充分发挥应用优势,以此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历史学习基础提供学法范例。

参考文献:

[1]丁世珍.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62.

高中历史正确学习方法篇10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情境;教学活动

虽然历史课本中涉及很多历史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以往教师总是照本宣科,按照历史教材内容,告诉学生这件历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引导学生说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如果学生没有正确说出,教师为了赶进度,就急忙替学生说出,然后让学生在历史书的边边角角记一些历史考试中经常涉及的知识点。在这样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一点思考的空间,只是充当记忆知识的机器,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慢慢消失殆尽,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了改变历史教学现状,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以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所得、有所获。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教师就不能总是采用同一个开场白授课,叫学生打开课本后,还没等学生从课间活动的兴奋中恢复过来,就开始滔滔不绝授课,而是应当注重精心设计导入,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想上历史课的兴趣,使其尽快投入到历史学习当中。为此,教师可以在吃透教材、掌握学情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悬念、引经据典等方式设计导入,也可以通过播放热播电视剧的主题曲、片尾曲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开一堂课的序幕。如在讲唐朝著名皇帝时,教师可以在课初始播放《武媚娘传奇》的电视剧片段或者播放主题曲,由此导入新课内容。

二、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不少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都太遥远,透过书本上的文字叙述、教师的口头讲述等,学生根本无法真实感受到某个历史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历史意义,也总会感觉到历史都是过去的事,跟自己毫无关系,致使学习兴趣不高。为此,教师应当结合历史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可观、可感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先用幻灯片为学生播放一组多少年来中国人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摆脱压迫而作出一切努力的图片,然后再为学生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看到每位中国人在新中国成立时所展现的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之情,使学生在国歌响起时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之不易,以激发学生想要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想法,激发其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当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结合经验,笔者认为历史教师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敢放开手脚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也不能因害怕学生过于活跃、无法控制局面而不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历史知识、应付考试,而是重在指导学生了解历史,使学生以史为鉴,使学生学会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等。为此,教师可以适时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学习历史、检验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历史书中描写了很多历史人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评价某一历史人物的功过,如就“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这一题目展开辩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不管认为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都请学生说出具体事例,使人人的表述都有理有据。为了让大家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反驳对方同学的看法,学生都会通过举出各种历史事件来证明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情,为进一步做好历史教学打下基础。同时,促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却没有多少。在此,笔者借文章抛砖引玉,望每位历史教师在今后的历史教学活动中都能够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想要学习历史知识、乐于学习历史知识,促使学生真正在历史教学中有所得、有所获、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