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十篇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十篇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8:44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篇1

【关键词】园林;雕塑;公共艺术

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的日益重视,雕塑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园林人文环境的品质成为这个时代改善民众生存质量和精神品味的关键。园林雕塑作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景观,它充实着园林,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形成雕塑、公众、园林环境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和共鸣。人们对环境的追求不仅仅是绿化和美化,还对环境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作为造型艺术的一部分园林雕塑以其特有的语言向人们展示其艺术魅力,它或以独特的形象给人带来视觉的冲击,或以丰富的内涵向人表达深刻的意义,或以抽象的造型让人浮想联翩??随着时代与艺术表现手法的发展与更生,有形雕塑运用的无形化越来越明显地渗透到其他艺术领域。特别是雕塑与园林环境渊源久远,而在现代手法的重构之外,二者的相互作用与融合有了更多新的内涵。

一、雕塑与园林景观环境的融合

1、园林景观的空间整体性

园林本身就是一门自然的艺术,自然美是园林美的核心所在。高尔德沃兹的《极岩裂线》,它展示的是从岩石中有规则的留出一条长长的“裂痕”,就如同地裂再现,真实程度令人叫绝。黑格尔说过:“雕像毕竟还是和它的环境有重要的关系……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园治》所反复强调“景到随机”“因境而成”“得是随形”等原则,也正是考虑园林雕塑立意的过程中,要结合其功能与自然环境这两个基本因素。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园林景观的组成具有多样性特质,包含诸多元素,如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雕塑等。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园林景观各元素的整体性、系统性一直受到密切关。雕塑走出美术馆进入室外园林空间后,成为园林景观中核心的人文艺术景观。园林与雕塑的联系更加密切与广泛,以至于园林艺术与雕塑艺术在艺术理念上产生了相互影响。园林景观借鉴雕塑艺术中对空间的理解与营造手法,由此加强了园林空间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近年来,园林设计中对场所精神的重视,更加强化了对空间整体性的营造。

2、雕塑的环境化趋势

雕塑是一种环境艺术,它介于绘画和建筑之间,它的表现需要衬托和依附。雕塑艺术走出画廊,环境特性是其首要的特点。黑格尔把雕塑艺术分成二大类,有些雕刻作品本身是独立的,有些雕刻作品是为了点缀建筑空间服务的,前一种的环境只是由雕刻艺术本身所设置的一个地点,而后一种的环境只是由雕刻和它所点缀的建筑物的关系,这个关系不仅决定着雕刻作品的形式,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要决定他们的内容。借用黑格尔的美学语言来概括,前者是独立美,后者是依附美。展厅雕塑,园林雕塑实质上就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美。?

环境雕塑是一种公共艺术,应该与它所在的环境紧密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据相应的特定环境中的空间结构、性质功能、情调气氛及尺度比例,追求布置在特定环境中的艺术效果。雕塑的位置选择、环境空间的物质因素是其重要的方面,以构成特定的思想情感氛围和园林景观的观赏条件。

3、园林景观与雕塑的空间融合

园林艺术与雕塑艺术在相互影响或制约下,使园林景观环境空间呈现出了新的面貌。现代园林已不是有雕塑的园林,而是整个园林空间的可雕塑性,由此所传达的是一种新审美价值和艺术观念,使得传统的园林空间得以革新,而雕塑作为一个孤立元素出现在园林中的局面也已消失。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去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雕塑家、欣赏者、作品三者意念的共鸣融合,除雕塑自身给予人们美的感受之外,还依赖于雕塑自身的形式和置放的环境,雕塑作品在园林环境中的功能一是点缀,二是点题。只有优美的环境,雕塑的形式才能令人产生美感,长期置身于这种艺术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雕塑家应在努力适应环境的同时强调和突出自我的个性特征,挖掘材料的美,结合具体的环境功能,集知识、艺术、趣味于一体,成为虚实空间与意念想象并存的实体。使雕塑在园林中随处可见,成为园中的点睛之笔,形成美的焦点。?如雕塑家野口勇设计的园林景观,将园林中各要素的组合体视为雕塑作品的一个对象,进行整体塑造,营造出整体感极强的园林空间。

二、雕塑和园林景观造型的融合

1、园林景观造型化

园林艺术是一门空间艺术,而空间与人最直接的交流体现在实体造型的视觉化。能被受众感知并理解的艺术形态,可以加强场所与人在情感上的交流,这也是人性化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园林景观无论是自然或人工式造型,都需设计师精心设计与推敲,旨在营造出符合受众审美经验的实体空间。我国园林艺术,自古强调对“意境”的营造,其目的是将人与景融为一体,达到情感上的感染。将园林景观视为一件艺术作品来完成,它必然会具备艺术品的情感特质,更容易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满足大众对环境艺术需求的增加。园林景观造型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对造景元素的形态、肌理、材质、颜色的考究及各元素在空间布局上的关系。景观设计大师玛莎・施瓦兹设计的怀特海德学院拼合园,用人造材料替代天然植物,设计师抽取法国园林和日本枯山水的组成元素变形,拼接起来创造出离奇的造型艺术空间。例如由法国园林中大大小小的绿篱球和模型树组成的日本枯山水景观,如此独特新颖且具有美感的景观造型,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也是公共艺术发展的时代需要。

2、雕塑形态抽象化

在现代城市园林中,雕塑越来越形式化和抽象化,其空间占有方式与环境的关系决定了人们对雕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雕塑的风格与形式取决于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就传统雕塑而言,雕塑在艺术表现过程中,表达的是人对自然中所有事物的瞬间或永恒的感受,雕塑家的创作是对自然形态有意识的提炼,是艺术家以个人方式对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深层次的发现与挖掘。抽象雕塑是指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抽象几何体形象的雕塑,它在现代园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一些城市的广场及公园中屡见不鲜。这类雕塑往往以其独特的造型、抽象的形体来表达一定的象征意义。它主要通过两种手法来表达其象征意义,一是对客观形体加以简化、概括或强化,二就是几何形的抽象,运用点、线、面、块等抽象符号加以组合。抽象雕塑在园林中应用不象具象雕塑那样给人以直接的感觉,而多以简洁抽象的形体激发游人对美的无限想象。因此抽象雕塑往往比较含蓄、概括,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意味。例如南京卡子门的抽象雕塑,以倾斜升腾的直线和流畅的半圆形弧线,表达了城市南大门的主题。

3、雕塑和园林景观造型的融合

随着雕塑在园林景观中的广泛使用,园林景观为了追求趣味性和艺术吸引力,均趋向雕塑化、造型化。而艺术的相互渗透远不仅限于此,还表现在以雕塑的语言重构景观空间意义与内涵。园林艺术吸收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法,形成新的艺术形式。而在极简主义与大地艺术的推动与影响下,雕塑造型抽象化,使原本有些生硬的具像形态在园林中变得渗透与包容,带来全新的视觉与精神上冲击,为景观设计师与雕塑艺术家都带来了新的启示。相互认同和积极宽容而开放的文化氛围使不同的艺术家以不同的专业手法建构园林与雕塑公共空间,而不同欣赏者又以不同的视知觉欣赏公共空间的综合艺术。这种新生艺术流与艺术形态,使园林景观与雕塑形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面貌。

三、雕塑材料与园林的融合

雕塑艺术为园林艺术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园林的造园材料主要是水、石、植物等等,现在有艺术凝聚力的雕塑艺术为园林景观的材料运用拓展了思路,很多人工材料、现代高科技材料也被大量采用,例如:不锈钢、钢化玻璃、钛合金、玻璃、塑料等新材质广泛运用于园林景观中,地面铺装、城市家具、灯具等极大地拓展了园林景观使用材料的范围,丰富了园林景观材料的多样性。

在雕塑艺术中材料的运用时非常关键的,材料的合理运用可使环境中的雕塑具有独特魅力。材料的存在是与主体相关的,不可能孤立存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材料对雕塑意义的实现至关重要,同时空间环境中的雕塑要注意环境协调性及空间功能的双重要求。因而,对于现代环境雕塑而言,安全、轻质、坚固与取自自然的材质有了优势发展空间。不锈钢、石材、植物、水体都成为园林景观中雕塑材料的优选对象,也促使更多的艺术家对这些实用及生态材料加大试验性研究,力求拓展雕塑材料对环境的适应性。

园林景观材料运用的多元化和雕塑材料的环境适应性拓展促成园林环境中的材料呈现多样合理混搭的状况。园林景观材料与雕塑材料的使用变化趋势由二者相互影响与制约而形成,因此两者在园林环境空间中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并非是无理的堆砌,在视觉上和生态系统中,也具有高度的协调性。

总之,环境雕塑随着园林的时代性变革更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和烘托。雕塑不仅是园林的组成要素,相对的,环境是雕塑的构成部分,它们的相互渗透与包容,改观了园林景观的形态面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整体。剖析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与现代园林景观中雕塑的面貌,不难发现二者已在诸多方面呈现水融的局面,园林与雕塑缘分与结合已不是两种艺术的简单加和,而是更多形式和层次上的相互渗透与包容。随着现代园林与雕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艺术家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为园林提供一个装饰品,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地投身到室外环境的塑造中去,使雕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扩展。园林环境也在雕塑艺术力量的影响和感染下,呈现崭新的艺术面貌。

参考文献

[1]王显红.雕塑・空间・园林―――雕塑家野口勇的空间景观艺术创作[J].中外建筑,2004(5):1-5.

[2]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江当代艺术馆.自然与艺术交融,景观与雕塑对话―――走进张江当代艺术馆[J].景观设计,2007(9):8-19.

作者简介: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篇2

关键词:艺术景观;景观雕塑;设计

景观雕塑一直是艺术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艺术景观设计中的景观雕塑作为艺术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更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代的景观园林设计中,艺术景观雕塑设计,更是成为了凸显园林艺术氛围,烘托园林整体气氛的重点,受到艺术景观设计工作者的喜爱和重视。

1艺术景观设计中的景观雕塑概述

1.1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同时,通过艺术处理对园林景观的优化和再造。现代的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应用价值,还要符合生态学与美学原理。通过景观设计对周围环境要素的虚拟改造,能够使人造的园林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提高建筑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度,从而提高建筑和园林的舒适性、艺术价值和实用性。现代的景观设计包含景观雕塑设计、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园设计、城市广场、步行街设计、游泳和休闲地设计、国家公园设计等内容。

1.2景观雕塑设计概念

景观雕塑设计时艺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很多著名的园林其艺术表现都离不开景观雕塑的设计。景观雕塑作为能够影响整个艺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更是成为很多艺术景观的设计主题,并成为区域的标志性建筑。景观雕塑设计虽然是为艺术景观设计服务的,但由于景观雕塑卓越的表现力,以及在艺术景观中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很容易成为区域环境的标志和象征的载体。因此,景观雕塑的设计不仅是艺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还极大的促进了艺术景观设计的发展。

1.3景观雕塑的发展

景观雕塑是从远古社会的祭祀活动中发展而来的,在远古社会,景观雕塑作为一个部落的象征,具有一定的宗教含义。这种景观雕塑的雏形更多的是为了表达某些精神上的意义,并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文化表现元素。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现代的景观雕塑已经超越了宗教、皇权、神权等精神上的表达意义,更多的深入到各个领域,并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景观雕塑不仅是彰显区域文化的重要元素,很多优秀的景观雕塑还成为了区域文化的代表,极大的促进了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现如今,景观雕塑对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一座新修的公园、广场、绿地都会采用景观雕塑来凸显期文化内涵,表达设计主题。景观雕塑设计的自由性和多样性,决定着景观雕塑具有极佳的文化表现力,诸如广州的五羊石像、厦门白鹭洲的白露女神雕塑等,均传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情感,引领着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城市的底蕴,并成为城市的象征。

2现代艺术景观雕塑设计

2.1符合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

景观雕塑是静态的艺术,其材质和质感决定着景观雕塑必须和周围的人文、艺术环境相融合,才能获得生命。在进行园林景观雕塑设计时,首先要创造一个健康的空间气候,保证景观雕塑能够和周围的风、绿植、建筑、地貌相呼应,并具有一定的文化表现力。为了避免景观雕塑设计给人以突兀的感觉,设计时一定要减少外来特殊物质的引入,避免对原有生态和文化系统的破坏,并符合当地的气候和地域特点。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雕塑的外形受光照的影响,做好对太阳直射光线的控制。

2.2景观雕塑基座的设计

景观雕塑的基座是雕塑与环境直接联系的基础部分,也是保证景观雕塑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优秀的景观雕塑设计,不仅其雕塑主体会具有突出的艺术和文化表现力,其基座一定也能够和雕塑、和自然环境相融合,并帮助雕塑与自然环境做好沟通。重视景观雕塑基座的设计,不仅能够增添景观雕塑的艺术表现效果,还能够提升景观雕塑与环境的和谐度,提升整个景观雕塑的艺术性。景观雕塑的基座设计包含碑式、坐式、台式和平式四种,这四种样式都各有特点,适用于表现不同文化内涵的景观雕塑。其中碑式多表达纪念意义,而雕塑仅仅起到点题或装饰的作用。坐式则以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表现手法为主,是古典风格雕塑常用的基座样式。台式所表现的效果更加亲人,多用于主题雕塑的基座。平式则显得比较自由,多用于广场、草坪或水面上,能够实现雕塑与环境更加完美的融合。

2.3景观雕塑的情景创造

景观雕塑不仅能够美化环境、丰富生活,还能够承载一定的人文和历史意义,因此现代城市景观雕塑设计更多的以彰显文化主题着眼,具有标识、引导、分割与点缀的作用。现代的景观雕塑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其韵律、节奏、对称、形体、点线面、体量、色彩等,并注意景观雕塑的情景创造。利用景观雕塑的这些抽象因素,能够表现出具体的精神感悟,因此,在景观雕塑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怎样把各种公共因素转化成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语言符号是我们艺术创作的关键。把公共性的种种因素分别加以分析研究,根据它的外在显示的特点概括、提炼成为具有精神品位的城市视觉识别形象,从而形成景观的主题。

2.4景观雕塑的创造性思维

景观雕塑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载体,在设计时一定要采用创造性思维,因此,单纯的模仿是无法使景观雕塑具备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思维设计的景观雕塑,其题材、形式、体量都是为了表现某一主题或精神含义设计的,因而具有独特性,通过景观雕塑的设计与环境的辉映,能够赋予景观雕塑生命活力。因此,景观雕塑首先要有视觉冲击力,并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站在文化的高度,处理与创作有关的问题。综上所述,艺术景观设计中的景观雕塑,是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要完成优秀的艺术景观雕塑设计,必须赋予景观雕塑文化内涵,做好基座设计,并重视情景创造,注重雕塑设计的原创性,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更加优秀的景观雕塑设计。

作者:常志坚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篇3

关键词:园林雕塑空间

园林,是自然环境经过人们主观意识规划设计,在固定地理位置上构建出具有艺术性、生态化的人文景观。而园林雕塑是整体园林布局的1部分,是园林构成中的重要1环,它特有的外部形式,包容的内涵及文化属性使它与园林建筑、绿地树木、花草相比更富有人性,更能体现某1具体的理念。

园林是1项古老的艺术,在东、西方历史上,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1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在我国,园林格式设计早在距今5500—6000年的黄帝时代就有了,而论及我国早期的园林雕塑,近年考古的重大发现之1红山文化遗址——在集祭坛、寺庙、陵墓为1体的大型上古文化园林中,有令人振奋惊喜的女神、龙、鸟等雕塑。还值得1提的有春秋时晋灵公墓园雕塑,据郭洪《西京杂记》载:“晋灵公家,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攫犬捧烛,石人男女四十余,皆立侍。”这27个字内涵丰富,说明晋灵公墓园的石雕群很壮观。在西方历史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中都是如此:自足空间和隔绝空间意识成为雕塑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和价值。但是,最近几十年来,雕塑与园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使得它与园林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已经模糊了。园林雕塑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相当地扩展,如抽象性、大尺度、使用自然材料、融入自然过程等。与园林作品相比较,园林雕塑无论是工作的对象、使用的材料和空间的尺度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这两种艺术的融合是很自然的1件事。

雕塑空间是雕塑形体运动变化下所形成的空间,包括雕塑自身、心理和环境空间。雕塑空间通过自身的造型语言特色,使其感染力远远超出了雕塑自然空间体积。雕塑的空间扩张透过环境,进入人们的视野,激发人们的艺术情感,同时也致使雕塑空间具有融入性——它可以随时融入1个适应自己的环境空间里。

1、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本身就是1门自然的艺术,自然美是园林美的核心所在。园林雕塑的材质丰富多样,木材、石材、玻璃、铸铜、钢材、陶等均为常见的雕塑用材。亨利·摩尔和阿尔普都力图使雕塑在旷野、森林和山川中找到栖身之地,因为自然的力量可以加强作品本身的力量,使其更具完整性。高尔德沃兹的《极岩裂线》,它展示的是从岩石中有规则的留出1条长长的“裂痕”,就如同地裂再现,真实程度令人叫绝。这正是黑格尔所说的:“雕像毕竟还是和它的环境有重要的关系……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1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园治》所反复强调“景到随机”“因境而成”“得是随形”等原则,也正是考虑园林雕塑立意的过程中,要结合其功能与自然环境这两个基本因素。

2、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色彩与光影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除物质需要,也存在强烈的心理需要,其中包括对美的追求。

色彩与光影是创造气氛所必需的。色彩的应用往往受到社会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及心理活动的影响。在环境中,雕塑采用的色彩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绿色的草坪上放置色彩鲜艳的雕塑,会给人带来醒目、清晰的感觉,如放置色彩暗淡的雕塑会给人带来厚重、质朴的感觉。色彩运用要注意暖色具有扩张感和动感,冷色具有收缩感和静感。光是物体的生命。园林雕塑位于室外,受自然光线的影响较大,每年、每季、每时的光线都不同。作为光源的太阳、月亮或灯光等,照射在雕塑上会使雕塑在形象与体积上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放置位置,雕塑的处理也会有所不同。在园林雕塑中要结合周围环境的采光度、光源方向等因素,创造出丰富的时相、季相变化。以夜景为主的雕塑则更多考虑灯光的效果。日本有件雕塑《交叉的空间构造》,作品由95个直径14。2米的水晶球构成。作者把1个“水晶细胞”裂变为95个,构成了结构复杂多变的城堡,进入城堡内部就像进入水晶宫,透过玻璃的光线变得五光十色。这是1件很受儿童喜欢的作品,它在审美功能中融入了实用功能。

三、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与人类的亲和力

园林作为满足人们休息、游赏、活动的余遐空间,它是现在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1定程度上是为人们提供“赏心悦目”的场所,其空间和景观本身应具有1定的休闲性、娱乐性。

在1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中,富有回味的雕塑,它既是欣赏客体,同时又是交流对象。所以园林雕塑在选题时,应注重轻松愉快的主题。雕塑小品通常与所在环境的空间和景素结合,以夸张的小动物或拟人化的小品作为小尺度空间中的主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平时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东西的尺度增大,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营造出诙谐有趣的环境氛围。同时还将1些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置于景观之中。这些人物景观雕塑所反映的大多是生活中普通而平常的人,动作也极为自然,这种手法拉近了环境与游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景观的亲切感。如,有1组景观雕塑设计成1组横行的螃蟹从海边爬上岸,这里的雕塑既是作品也是歇息座凳,景致有趣且富于想象。可参与化也是增添雕塑情趣的重要手段,设置在地上的象棋雕塑,使人们不禁想1试身手,平添了1份亲切感、交流感。

结语

空间和人性,是现代艺术家追问的永恒主题。现代园林雕塑创造的空间不是徒具功能外壳或只具精美装饰的空间界面,雕塑空间设计的生命在于,物质围合而构成的空间内容应具有人性化因素。现代园林雕塑在题材上和形式上可以说是各具特色——抽象的、写实的,但无论明确表达了什么,只有雕塑本身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它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满足人们情感的各种需求,才能使人们觉得有种亲切感、交流感,这才达到了园林雕塑的真正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篇4

我国古典园林园林中就有小品与园林植物的结合造景,在皇家园林中,亭台楼阁周围的植物多选用油松、圆柏、银杏、玉兰、白皮松、国槐等高大的树,营造出皇家园林高贵威严的气势。而江南园林中则把园林小品与竹结合在一起,有水乡之感,更具有那种幽静寡居,淡泊名利的寓意。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逐渐的加入,园林的形式也变得丰富起来,园林小品与植物的结合在不同类别的园林中也发生着变化,不同造型、色彩、尺度、质地的园林小品与植物相结合体现着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相结合,使园林整体景观更加丰富和谐。

园林小品在园林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园林建筑类小品、园林雕塑小品、园林孤赏石小品。园林建筑类小品在园林中起着装饰、休息、照明、展示和方便游人使用的作用,属于小型建筑设施。它造型精致、体积较小、具有特点,并且适得其所。这种建筑小品在广场、绿地、城市街头等室外环境中被称为城市建筑小品。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不仅可以增添乐趣,美化环境,为游人提供休息和活动的方便,还可以使游人感觉到美的感受并受到良好的教益。园林建筑小品按其功能分为五类:(1)供本文由收集整理休息的小品。包括靠背园椅、凳、桌、遮阳伞等。常用自然石块或混凝土做成仿石、仿树墩的桌凳;或利用花坛边缘的矮墙、树池周边的高台和地下通气孔道来做椅、凳,不仅能休息,还可以乘凉。(2)装饰性小品。包括各种花钵、饰瓶,装饰性的水缸、香炉,各种类型的景墙、景窗等,在园林中虽起点缀作用,但却不能忽视。(3)照明小品。园灯的底座、灯柱、灯头、灯具都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地灯、草坪灯、园路照明灯等都采用不同的造型。现在园林中常见的是把灯柱设计成树的形态,结合周围的植物,既完美的隐藏又十分的美观.(4)展示性小品。各种公告牌、指路牌、导游图标、阅报栏、说明牌、图片画廊等,对游人有宣传、教育、指导说明的作用。(5)服务性小品。为游人的方便提供服务,如饮水区、洗手池、公用电话亭等;为保护园林的设施,如栏杆、花坛绿地的边缘装饰等;为保持环境卫生,如垃圾箱、废物池等。

在造园艺术中,不论中外都融合了雕塑艺术的成就。在我国传统园林中,尽管很多雕塑都会受到迷信的渲染,但大多数都具有鉴赏的价值,提高了园林景观的趣味性、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在国外的古典园林中也常常使用雕塑,虽然它们配置得严谨、庄重、简单、大方但也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与情调。在现代园林中已越来越多为造景而运用雕塑艺术手段。雕塑小品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体态或大或小,形象可自然可抽象,表达主题可严肃可趣味可内涵可浪漫,这根据园林造景不同的性质、条件和环境而定。常见的园林雕塑有以下四类:(1)人物雕塑。人物雕塑一般以纪念性人物和情趣性人物为创作的题材。人物雕塑一般都具有历史意义和生动的形象,是为表达某一个主题,为环境带来了文化意义也增添了艺术气息。(2)动物雕塑。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人与动物存在着多方面的情感,许多动物形象的雕塑由此诞生。如象征和平的白鸽,活泼好动的小白兔,聪明善良的海豚都常常成为人们的塑造题材。由此可见动物雕塑使环境更温馨、自然、生动,丰富了园林的艺术趣味性,给园林带来了灵气。(3)抽象性雕塑。抽象性雕塑具有深奥的意义,游人一般边欣赏边揣测,而标题性可以据题深思慢慢体会。而非标题性的雕塑,就是力争做到什么都不像。(4)冰雕雪塑。由于冰雕雪塑材料特殊,所以受到地域和环境的限制。各种各样的冰雪雕塑造型独特、晶莹剔透、巧夺天工,已成为东北一带冬季园林的一大特色。

园林植物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的,而园林小品的形式和功能也是各式各样,两者的结合造景则成了园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两者的结合可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而改变风格,可灵活运用,不需中规中矩。但景观是没的享受,在看似无规却是,实则有序,在运用时要使园林小品和园林植物更融洽的组合,使景观整体协调统一。园林植物不仅起到美化园林小品的作用,还应通过植物配置更加完善小品的功能,使之美观又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如为更好的完善指示牌的指示作用,可以在旁边种一棵树;完善廊架的遮阴功能可以在顶上种一些攀爬类的植物。

座椅主要是为游人提供休憩的小品,它分布较广,是使用率很高的功能性小品。为更好的完善其功能,座椅旁边的植物需起到可乘凉又不遮阳的作用。所以座椅可尽量设置在高大乔木下,既可以乘凉,又不遮挡游人视线,更加的宽阔。如今的设计领域中,小品已逐渐向艺术化,科学化,个性化的趋势发展,尽量避免雷同。在空间的组合布置中,应将植物与小品巧妙的结合,布置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需紧密的结合,不可以彼此孤立。环境是由无数的单体组合而成的,只有每个单体达到美观效果,整体效果才能好起来。

园林小品与园林植物结合造景时两者的变化不能太大,设计者可利用植物的色彩、线条、树种及质地等的多样性结合造型、色彩、尺度基本相似的园林小品,使园林景观既有相似性,又有变化,既使景观整体统一,又感觉活泼

生动,和谐统一。所以在园林小品与园林植物结合造景时要把握好尺度,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在园林小品与园林植物结合造景时应以物理学特性为依据,合理的运用,充分考虑各自的自身特点。例如在体积较大的小品旁配置高大繁茂、质地粗厚、色彩浓重的植物,带给人庄重的感觉,大多运用于纪念性园林中,高大的人物雕塑配以雪松、圆柏等植物,显得庄严肃立;而在小体积的小品周围配以质地轻巧、颜色鲜艳、枝叶稀疏的植物,则会给人一种轻盈明朗的感觉;例如一个精致的路灯旁配置几株紫薇,显得小巧可人。在园林小品和园林植物结合造景时要注意协调体积及重量的比例。例如南京中山陵庄严的陵墓配以高大的雪松;粗糙的墙体配以粗线条的紫藤。但居住区的墙体则应配置纤细小巧的攀缓植物。如亭廊穿插的小庭院中,则宜配以竹类,显得清晰幽静;高速公路两侧的植物景观配以颜色鲜艳的女贞、红花继木等,组成几何块,显得落落大方,给人明朗的感觉。

园林小品与园林植物结合造景时为带给人一种舒适、平和、眼前一亮的美感,应注意两者间的配合与联系。找出两者的共同点与统一性,才能出现协调的植物配置。相反,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显主题,引人注意,则会带给人强烈、兴奋的感觉,有明显的刺激感。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篇5

前言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园路地形、园林植物、城市景观的建筑和园林小品,它们共同影响着园林景观建设的设计成果,甚至影响一个城市形象的好坏。

“共生性”指一种物体和另外一种物体相互依赖的存在关系。在现代的城市发展环境中,人们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高,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景观化环境。雕塑在景观小品中作为景观环境画龙点睛的重要设计元素,它们的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却是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在现今社会更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由于雕塑景观小品设计一直无系统的规定,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量的城市景观雕塑的作品属于低劣或平庸之作,不仅不能美化城市环境,却能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环境的品质。

1.桂林景观雕塑与城市景观环境分析

桂林作为一个山水城市,城市社区和公园的景观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景观雕塑。一个好的景观雕塑蕴含的文脉信息和寓意,可以提升城市景观的文化品味,甚至会成为地标性形象标志,如:国内的广州“羊城五羊”、深圳“拓牛者”、国外的丹麦哥本哈根“美人鱼”雕塑、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而那些丑陋劣质、粗糙毫无内涵的雕塑则会大煞风景,破坏景观环境的美感沦为建筑垃圾。

景观雕塑作为公共空间中的一个产物,它的表现有时候仅仅成了一种权力表达,风格、造型、色彩多部分是靠部分人喜恶而定。桂林市中隐路的广源国际社区的《扶老》雕塑、象山公园的人物灯雕……这些都是给公众引来热议的雕塑。以上的景观雕塑在创造和选择放置环境时,没有考虑到公众的审美包容度,触碰和挑战公众的审美底线,没有考虑到景观雕塑和其所处的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2.实现景观小品与景观环境的共生性

景观小品是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景观元素之一,或以使用或以装饰的形式存在于各类园林形式中,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示着园林风采和城市形象,园林景观小品设计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品味。实现景观小品和景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公共性。桂林的城市主要以山水闻名,在山水城市的城市公园和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中,保证公园景观小品和周边的山水景观环境的设施和谐一致。在景观雕塑的设计和决策中,加强群众的参与性,保证和桂林城市建设的步伐一致,注重其的在公众视野下的意志表达的艺术方式,需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2)艺术性。桂林要打造一个国际旅游城市,除了自然天成的山水艺术,在人为的景观上也需要与之相衬。我们可以从景观雕塑的选择题材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作为景观环境中画龙点睛的元素,尤其是文化品味的艺术载体,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和教化功能。设计师在景观雕塑作品创作中不能滥竽充数、按部就班,需要对桂林城市的时代动脉、地方文化的精神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合在一起,铸就有灵魂的艺术作品。

(3)地域性。在桂林城市中,每一个景观小品不是孤立的作品,特别是景观雕塑,它的设计更应该符合桂林地域性景观环境,在传承桂林山水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具有隔时空的印记坐标。创作地域性的景观艺术,就要求设计者对城市文化进行研究,可以从桂林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人情等提取桂北文化元素符号,取其文化精髓进行艺术创作,也只有具备本土的文化特征,才能够传承当地的人文精神。

(4)启迪性。景观雕塑是蕴含着作者当时的思想活动,在空间中,给人们无限的瞎想,给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给予无限想象。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就会给人传递一种积极的精神,具有启迪和教化的作用。

结语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篇6

所谓“经营位置”是指画面的组织安排,就是构图。在今天的景观设计中平面规划至关重要,而雕塑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观,景观雕塑可以作为独立的观赏物。但由于其所处的具体环境空间中存在着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要想最大化地表现出与空间和环境的完美结合,就要与周围的道路、建筑、人文等因素相协调。景观雕塑强调与环境的有机融合,谋求一种与人文、自然、空间、地域的融洽与和谐的氛围。雕塑在景观的整体布局中作为点的元素存在,通过点的衔接可以把平面进行不同的分割,这样可以使得整个平面产生不同的韵律及分割为不同的功能区。

雕塑的分割应当体现所设计的景观区的设计意图。不同的景观雕塑布局体现出不同的人文背景。笔者将就几个成功的案例进行浅显的分析。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是路易十三于1624年在凡尔赛树林中建造的狩猎宫。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华的王宫,由著名建筑师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精心设计而的。该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朝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有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的许多方面对后世而言都堪称典范。在笔者看来,凡尔赛的雕塑在平面布局上本着在“严格的对称之中找变化”的原则,其中轴线上密集的雕塑,起到一种“树干”的作用,而周边不对称的散落雕塑起到一种“树枝”的作用。用雕塑的衔接把整个凡尔赛在视觉上连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中轴线也成为人们的视觉的重心,整个园区有一种向心力,体现了王权的集中制。在色彩上雕塑主要以白色和青铜色为主,典雅、庄重显得大方而不板,跟周围环境略有区别,在明度上或高于环境或低于环境,但对比并不强烈,给人一种统一的感觉。在空间处理上手法独到堪称典范,如:阿波罗池的雕塑处理,海神吹着号角,太阳神驾着马车从水中腾出。在整体上这组雕塑略底于绿地毯,使得人们的视线更加顺畅,视觉情感更加集中于宫殿。同时在小范围内,雕塑采取了多空间的视觉处理,雕塑一半在水上的阳面,一半在水下的阴面,让人们在视觉上有一种时间的推移,更加增加了雕塑的动感,使得雕塑在视觉上让人们更加期待它的腾空而出。当然凡尔赛的雕塑在处理上也有笔者不认同的地方。设计者在处理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一味的强调人的力量,使得整个环境有一种病态的服从性,让人看了有一种残缺的感觉,看不到永恒的影子。

拜斯奥夫雕刻公园位于毗邻新奥尔良艺术博物馆的城市公园内,占地约20234平方米。不同于多数的雕刻公园,该公园坐落于松树、玉兰和橡树环绕的成熟园林内。在这片如诗如画的景区内,公园的设计营造出户外景观空间,经过重新部署的泻湖把景点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一部分是邻近博物馆的松树和玉兰成熟园林区;一部分是更加开放的、有200年历史的橡树园林区。雕刻园大约有60种雕塑组成,其中大部分属于悉尼及沃尔达,由拜斯奥夫雕刻公园捐赠给新奥尔良博物馆的。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篇7

关键词:园林绿化;建筑小品;分类;应用

abstract:Landscapearchitecturereferstothegardensforvisitorstoprovideservices,recreationandlandscapemanagement,smallbuildingswithfunctional,decorative,itssmallsize,beautifulshape,usuallydonothavetheinternalspace,someattachedtotheotherscenesorbuildings,someindependentexistence,isanimportantelementinactive,supplementthegardenspace,isanimportantelementofbuildingenvironmentintheformofarchitecture.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classifica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4+8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创造园林景观,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起着塑造城市园林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

1 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及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种类繁多,它们功能简明、体量小巧、富于神韵、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传统艺术性,是讲究适得其所的精致小品,按其功能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1 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

1.1.1 使用功能园林建筑小品都有其具体的使用功能,以满足游人的基本需求。例如景墙、围墙及栏杆用于分割空间,安全防护;园林中的园林桌椅为游人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园灯用于照明。为了表达景观效果,园林建筑小品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往往进行艺术处理,使其为园林增添意境,更富有诗情画意。

1.1.2 装饰功能园林建筑小品体型精巧,形式上易于变化,能够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起到烘托园林氛围的作用。布局合理、美观实用的休息桌椅为园林绿地增添情趣;园灯造型可以强化园林风格;一座座构思巧妙、造型优美的园桥是园林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园林建筑小品与其他园林建筑相比在空间上虽不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但如利用得当、配置适宜,就能够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给人以美感享受。

1.2 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

园林建筑小品的内容非常丰富,按其功能分为:

1.2.1  休息性园林建筑小品供游人休息、赏景用的园林建筑小品:如园椅、园凳、园桌、遮阳的伞等。常结合环境,用自然块石或用混凝土做成仿石、仿树墩的凳、桌;或利用花坛、花台边缘的矮墙和地下通气孔道来作椅、凳等;围绕大树基部设椅凳,既可休息,又能纳荫。

1.2.2 装饰性园林建筑小品如景墙、铺地、雕塑、喷泉、景窗、花格、花池、花钵、瓶饰等,起点缀、渲染烘托园林气氛的作用。

1.2.3 服务性园林建筑小品如电话亭、健身器材、果皮箱等,为游人提供服务。

1.2.4 展示性园林建筑小品如导游图版、指路标牌、说明牌、阅报栏等,在园林中主要起到指示、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2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 园椅园凳

园椅园凳是指在园林中主要为游人提供就座休息、娱乐用的带有靠背或不带靠背的椅子或凳子,常独立存在或与圆桌相配设置。园椅园凳在园林中的分布很广,位置多为园林中适合休息的环境地段,如水体旁、道路边、广场周围、丛林树下、花间及林间空地等。园椅园凳造型多种多样,所用材料也较多,如传统材料石材、木材、混凝土、金属及新型材料塑胶木等;园椅园凳以其精美的造型点缀环境、烘托气氛,如园椅与树池花坛结合,可以创造一个相对私密的休闲空间,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

2.2 园灯

园灯在园林中是一种引人注目的建筑小品,既有照明又有点缀装饰园林环境的功能,因此,既要保证晚间游览活动的照明需要,又要以其美观的造型装饰环境。园灯造型不拘一格、趣味十足,结合环境主题,与环境相协调,并赋予一定的寓意。例如普洱市茶城大道新设置的园灯,造型为茶饼的形式,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普洱市白云路设置的园灯结合其民族风俗,造型设计为牛角形式。园灯在设置时除考虑其造型外,同时考虑其灯光照度、覆盖面积等问题,选择位置适宜、合理的灯架高度和发光材料,应尽量做到美观、舒适、耐用。

2.3 花坛、树池

花坛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根据不同环境气氛的要求在设置上形式丰富多样。花坛与其他园林建筑小品组合得当,会创造出优美的环境,烘托园林气氛、增强空间的感染力。园林中种植大量的树木,起着遮光蔽日、美化园林的作用。由于树木较多,所以设置树池显得很重要,尤其对一些古树名木,设置树池,除了能为游人提供休息的场所外,还能增强人们对树木的保护意识。

2.4 雕塑

中国古代园林中很早就有雕塑装饰;在西方,早在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就成为意大利园林必备的组成要素。园林雕塑题材不拘一格,形象可具体可抽象,形体根据环境可大可小。精美、成功的雕塑小品,往往需要适宜的园林植物相衬托,以强调环境气氛的渲染来体现不同的设计主题,其中背景的处理尤为重要。常用手法有:以各种浓绿的植物作为浅色雕塑的背景,对于不同主题的雕塑还应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和相应的树种。如在纪念性雕塑周围宜采用整齐的绿篱、花坛及行列式种植,并以体形整齐的常绿树种为宜。对于主题及形象比较活泼的雕塑小品,宜用比较自然的种植式,在植物的树形、姿态,叶形、色彩等方面,则应选择比较潇洒自由的形式。

2.5 园桥

在中国传统园林以水面处理见长,在水面风景组织中,桥是必不可少的组景因素;园桥可将园内水体划分为大小不同的水面和港湾,使水的点、线、面形式表现得极为丰富。园桥是位于水面上的园路,具有组织游览路线和引导游览的交通功能,游人通过园桥来观赏景物,使景物的观赏角度多样化、丰富化,从而达到步移景异的作用。园桥造型丰富,形式多样,在园林常见的为平桥、拱桥、曲桥及亭桥、廊桥等。

3 园林建筑小品在应用时的几点建议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不仅要体现其使用功能,使人们得到功能上的满足,而且希望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使其成为城市园林优美景观的组成部分。因此,它既有园林建筑技术的要求,又有造型艺术和空间组合上的美感要求,在设计和应用时需遵循以下几点。

3.1 以人为本、因需设计

园林建筑小品,绝大多数都有实用功能,因此,在设计时除考虑造型美观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上的要求。如在园林中设计园桥,主要考虑其水面的大小,大水面架桥,宜宏伟壮丽,重视桥的体型和细部表现;小水面架桥,宜轻盈质朴。水面宽或水势湍急者,桥宜较高并加设栏杆,水面狭窄或水流平缓者,桥宜低并可不设栏杆。此外,还要考虑人、车和水上交通的要求。

3.2 构思新颖、突出地方特色

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中局部主体景物,应具有相对独立的意境,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园林特色,使其有独特的风格,产生感染力,园林建筑小品忌生搬硬套。例如普洱市翠云区,有许多与茶相关的雕塑,如红旗广场有普洱茶“春芽”雕塑;振兴大道有“孔明兴茶”雕塑;街心花园有马鹿雕塑;茶城大道北段有“民族团结碑”雕塑、野象雕塑;在洗马河公园有武侯诸葛亮群雕;在绿岛公园有“雅士品茶”群雕;在世纪广场有“妇女制茶”群雕;在倒生根公园有“马帮小憩”群雕;在茶城大道中段的“中国茶文化名人园”中,有10位与茶有关的中国名人雕塑,这些雕塑充分体现了“中国茶城”普洱的茶文化氛围。

3.3 注重体量、大小适宜

园林装饰小品作为园林景观的陪衬,一般在体量上力求与环境相适宜。如园林中的栏杆分为低栏、中栏、高栏,低栏高度为0.2~0.3m,中栏为0.8~0.9m,高栏1.1~1.3m,要因地按需选择。一般来说,花坛、草坪边缘用低栏明确边界,也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和点缀;在人流拥挤、限制入内的空间等用中栏进行空间界定;在起伏悬殊的地面、围墙等用高栏进行分割,起保护作用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构思独特、造型优美的园林建设小品对丰富园林空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园林建筑小品的概念、功能、种类,阐述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设计中的用途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曾琼.园林小品在园林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5-37.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篇8

雕塑艺术在人类发明的历史上,几乎和文明同时诞生,原始的陶俑雕塑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他们距今已有三万到一万年的悠远历史。由于地域的隔绝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东、西二种艺术风格。一种以古埃及、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它强调的是一种装饰、稳定、明确而有严格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的美,如埃及法老造型、中国秦马俑等。另一种是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欧洲风格,它强调的是一种个性的刻画、生动自然的体态,具有一种健美的体积美。二种风格形成二种文化,雕塑艺术也不例外。雕塑是一种环境艺术,它介于绘画和建筑之间,它的表现需要衬托和依附。黑格尔把雕塑艺术分成二大类,有些雕刻作品本身是独立的,有些雕刻作品是为了点缀建筑空间服务的,前一种的环境只是由雕刻艺术本身所设置的一个地点,而后一种的环境只是由雕刻和它所点缀的建筑物的关系,这个关系不仅决定着雕刻作品的形式,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要决定他们的内容。借用黑格尔的美学语言来概括,前者是独立美,后者是依附美。展厅雕塑,园林雕塑实质上就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美。

中国园林室外依附性雕刻,最早可以认为是以砖雕、木雕、石雕及假山、太湖石、黄石等为代表,而且一开始是以一种较为抽象的面貌出现的。这和西方雕塑艺术发展形成反转关系,表现为东方的雕塑是先抽象后具象,而西方是先具象后抽象,这种关系在园林雕塑中反应得特别明显。欧洲园林,开始就体现出严谨性,十七世纪法国造园准则是:不加以调理和安排均齐,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甚至要自然接受均衡对称的法则,可见它缺乏随类赋彩的灵性,直到现代毕加索,马蒂斯从东方艺术中找到这种感觉,西方园林才日趋多样化。音乐用节奏表现规律,园林也用它特有的节奏、旋律表现出地形、奇峰异石、小桥和流水。中国园林雕塑与中国的水墨画一样,以泼墨淋漓的大写意来表现意境,它蕴含着几千年的东方文化沉积、人文习俗和山水灵气。我认为园林中最早的雕塑就是园林之石太湖石黄石等,从石峰形体的凹与凸,透与实,绉与平,高与低来看都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律感,正是绝好的后现代派雕塑作品。

石头在这里不仅是一种抽象化了的雕塑,它更具有一种内涵,一种点缀、装饰,重要的是人赋予了它一种象征、一种精神、一种风俗、一种气节。并在园林中扮演一种艺术文化的角色,在庭园中它是镇园之石。在中堂大厅是古玩佳品,体现了主人的情趣爱好。在盆景中一块奇石就成了咫尺千里的风景。石头更是诗人、画家吟颂和表现的题材,无生命的顽石在东方的文人雅士眼中,有着极高的审美意识,他们能从石峰造形的跌荡起伏中领悟到它的美学价值。从古典园林中遗留下来的名石看,大都是高大伟岸,形质俱美的石峰,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亭亭玉立,玲珑多姿,透漏兼备,秀润多彩,玲珑剔透。据说该石有二十二孔,以一炉香置其底,孔孔出烟,以盆水灌顶,孔孔流泉。而苏州留园的冠云峰,高耸如云,极具嵌空瘦挺之妙,清秀附柔浑朴之美。它以高耸奇特而冠世。立于苏州第十中学内的瑞云峰,其形状如云飞乍起,杭州花圃的绉云峰,为英石叠置,其色积如铁,迂回峭析之致……等,古人用透、瘦、皱、漏来品评它们的美。透,是玲珑多孔穴,光线能透过,使得外形轮廓丰富多彩;瘦即石峰秀丽,棱骨分明;皱即石峰外形起伏不平,明暗变化富有节奏感;漏即石峰上下左右有路可通。这种漏透之美,我们今天可以在现代英国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作品看到,如《国皇与皇后》人物形象极具抽象,人物眼睛用漏透的办法割成二个洞,光影从背后射过孔穴产生一种神秘感,不能不佩服大师的拿来主义。他从东方石头中的孔穴之美,提出了他的孔穴理论,并把这种理论应用到他的作品之中,实现了雕塑作品从凸到凹到透这样一个革命过程,他认为:洞和实体具有同样的形体意义。它可以把这一边和那一边联系起来,使雕塑立即增加了三度的空间感觉。不难发现东方的石文化对这位大师的艺术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正如毕加索,马蒂斯也曾得到东方色彩的启发一样,证明了我们前面所说的文化反转关系,也说明了石头作为抽象天成的雕塑作品,其自身通过材质、线条、孔穴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和形体意义。

二、园林雕塑的主题与环境

我们所说的石头在园林中的价值和地位,不论是抽象的太湖石黄石,还是具像的雕塑,依附性是第一位的。在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是园林雕塑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雕塑由于受现代西方艺术的影响,题材和形式以装饰的手法居多,如装饰人物、动物,无题标志等形式的作品,在限定的时空环境中有序地组合,构造出富于节奏韵律的雕塑,在与环境的组合中呈现雕塑的艺术性、文学性、主题性。成功的雕塑作品不在于自身尺度的大小,而在于作者对材料、技法、环境的综合把握,在于对雕塑设计整体视觉现象的感观。一件有感染力的园林雕塑不仅要有丰富的内涵、生动的形象、优美的形式,还要有一个健康的主题。题材不是作品的唯一形式,主题是作品的灵魂。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并不是抽象的概念推理,而是体现在具体的题材之中。中国的诗画艺术经常取材红梅、松柏、兰竹等,但主题并不是要去认识自然物的生长规律,而是象征人的某种品格和哲理。高尔基说: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

园林雕塑的表现主题是使环境空间美化,以满足人的心理美感需求。所以园林雕塑有别于纪念性雕塑。它的主要功能,是使作品更富有美感和丰富多彩,赏心悦目,强调装饰的一面。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园林雕塑大多是以装饰为题材的抽象或半抽象作品。形式上突出它的工艺性,趣味性,使之在绿地中形成一种点缀。如果脱离了园林的功能性而一味强调其中的思想性、政治性,从装饰功能中分离出来,那它很有可能会进入到一个认识问题的误区,干扰所表现的物体,创作出与环境不和谐的作品。

园林雕塑服务于配合园林大环境,难点在于作品如何和环境相协调。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大师们完美无缺地做到了这一点,如米开朗基罗,由于他完备的知识决定了他能够从艺术、建筑、环境诸因素去整体把握他的作品,使自己的作品与环境达到最佳结合点,从而留下了许多不朽的雕塑杰作,如《大卫》、《摩西》等。如一些作品从本身的艺术性来说是一件成功之作,但放置在环境中后就没有了雕塑的感召力、镇慑力、装饰力。杭州孤山公园旁的《秋瑾》塑像就是一例,为纪念辛亥革命的女英雄、鉴湖女侠秋瑾,八十年代初,园文部门在此竖起一座纪念像,整座塑像连基座高大约为4米左右,女侠持长剑凝视前方,从主题和立意上无疑是优秀的。但当游人不经意时很不容易发现这里的塑像,整个尺寸过小和环境脱离,后景压过了塑像,从而削弱了塑像的意义,失去使瞻仰者产生崇敬的功能。在孤山公园的后山坡上,六十年代在此塑有一座《鸡毛信》的儿童英雄塑像,连本地的游人也很难寻找到它的准确位置。再如近年新落成在湖滨公园旁的大型城雕《美人凤》,此像根据杭州的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位凤尾人身的仙女,含珠落洒大地成为西湖的故事创作而成的。塑像座落在解放路、湖滨路、南山路的交叉路口旁,整个塑像体积庞大,给人一种压迫之感,加上现场空间极为有限,使观众缺乏一定视觉距离。这座塑像落成后,在杭州市民中引起了许多的异议。这说明我们的艺术家不懂建筑,而建筑家又缺乏美术知识,造成了艺术家和建筑家之间各行一套,难免产生塑像在环境、形式、尺度上误差,造成二大环境艺术之间的不和谐。在雕塑艺术的创作中,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见仁见智在所难免,除了创作中的个人因素外,作者在创作中应更多地考虑建筑环境的因素,如创作庭院式宾馆中内庭园林雕塑与公园园林雕塑的区别,一种是特殊群体,一种是大众群体。怎样把作者的构思、设想,及这种构思、计划通过一定的造型功能使之形象化、表述化,将作品中不符合环境的因素除去,用最适合的形式创造和利用好这块区域内的文化环境,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是雕塑家、建筑师们应尽力去做的课题。某些作品在这个展览会也许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展览会就不一定成功,雕塑只是为某一特定环境以及环境中的特定群体进行创作,就是说作品自身具有特殊性。

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去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雕塑家、欣赏者、作品三者意念的共鸣融合,除雕塑自身给予人们美的感受之外,还依赖于雕塑自身的形式和置放的环境,雕塑作品在园林环境中的功能一是点缀,二是点题。只有优美的环境,雕塑的形式才能令人产生美感,长期置身于这种艺术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雕塑家应在努力适应环境的同时强调和突出自我的个性特征,挖掘材料的美,结合具体的环境功能,集知识、艺术、趣味于一体,成为虚实空间与意念想象并存的实体。使雕塑在园林中随处可见,成为园中的点睛之笔,形成美的焦点。

三、园林雕塑中的形神关系

形与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东方艺术历来追求形神兼备,以形写神,就是要求艺术形象外观与内涵的统一。形是直观的外在表达,神是形的内在体现。在园林艺术中,雕塑作品在内容上应更多地合乎中国人的美学传统思想,在形式上应该是一种趋向,来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形式。南北朝时期的大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认为绘画中人物传神的关键是眼睛。谢赫也在著名的理论文章《画品》中提出了六法。其中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五代山水画大家荆浩说: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就是指在充分的观察后,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本质,在创作时才能有充分深刻的表现。不求表似实际上就是超出一般表面的形似,追求不似之似,把表现与画家的感情性格相一致,强调艺术家自身修养,园林雕塑由于其装饰特性的特点决定,更多突出形式与神韵,要求其艺术的外观与内涵的统一,自然与环境的统一,在感受和欣赏外形的同时,领悟到大园林的神韵。大与小是一对统一体,以小见大,以大观小,园林和雕塑互为表述,形神是直观的外在表达,神是形的本质,神通过形给予展现。造型是为了传神,只有传神才能使形象充满活力,富有个性,使形态多姿多彩。在形式上不论是写实或抽象,实质上都是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达作品。这种传达通过各种特征及个性,或直立挺拔,或茁壮厚重,或秀丽清奇,或奔放粗旷等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在现代园林艺术中,雕塑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天地,手法形式也更为多样了,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由于园林工作者和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在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无论在规划设计上,还是在雕塑创意上都结合得较好的园林雕塑佳作。如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老山羊高昂其头,小山羊环绕四周,构图上成稳定的三角状,情趣盎然很好地表达出广州城的历史传说。杭州玉泉公园的《苏醒》也是一件成功之作,作者用喻意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春天少女,她手执银杏侧立于观众前,形式上用装饰夸张手法,把少女塑造得极为丰满,飘动,少女的长发和枝叶在风吹之下,仿佛有一种飘动之感,背景是植物园大片的树木绿地,左右是开阔的草坪,观众远远望去,一位白衣少女在呼唤春天的到来。万物苏醒,百花盛开,把玉泉公园和植物园这个主题牢牢地归到《苏醒》这一标题上来。南京莫愁湖公园的《莫愁女》塑造在回廊池中的数片湖石之上,整个园林顿觉生色,塑像成了园中的重要景观,也点出了莫愁湖的故事,使游人留连忘返。北京日坛公园内的《水上天鹅》雕塑,两只天鹅和水面成45度角,向天空飞去,天鹅倒影水中,象天鹅欲离水时的一刻,极具强烈的动感和诗情画意。

现代园林雕塑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丰富多彩的,除传统的水泥、石雕之外,还有焊接雕塑,风动雕塑,激光雕塑等。但不足之处尚多,无论在主题、题材、形式上离今天的需要相距很大。如优秀的室外依附性雕塑极少,因而园林建筑物也就缺少一定程度上的精雕细刻的装饰风味,在这方面古典园林是可供借鉴的。再如室内独立性雕塑更是一片空白,这不可不说是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遗憾,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空白会得到补偿。人们喜欢好园林也喜欢好雕塑,都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富有现代趣味的室内外有依附美和独立美的雕塑作品来装点人的生活环境。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篇9

所谓“聚落”,是指人类聚居的地方。《汉书·沟洫志》:“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狭义的聚落指人居容器的聚合即村落(一个微型城市或者城市的原型),最初源于住宅(以及住宅的变形如教堂)的集合。广义的说聚落产生于“组织”的需要,即通过对单体的组织得到单体所不能具备的能力的需要。据此,我们可以将雕塑主题公园视为以雕塑个体为单元,通过特定的主题内容进行联系集合的聚合体。雕塑主题公园作为城市雕塑的“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受经济、社会、历史、地理诸条件的制约,反映城市的功能特征和性质。

城市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对文化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雕塑如同城市的其他文化一样,随着城市的发展,总体上也呈现出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而雕塑主题公园的出现满足了雕塑发展的应时之需。雕塑主题公园既有园林的休闲功能,又有雕塑艺术的欣赏功能,为人们提供了美好的空间,可以说是一种露天雕塑博物馆。

当下,想搞国际雕塑公园的城市为数不少,但基本都是套用一种征集方案、现场制作的模式,结果必然是大同小异。优秀的雕塑公园,总是精心策划,以新颖的主题立意而独领。立意中首要的是确立主题,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理念和主张。题材不在大小,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个性,有地域特色,有民族风格,这样的立意才可能具有深刻的内涵。题材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更是不拘一式的,它们之间的巧妙组合,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创意。组雕“深圳人的一天”(图1-4)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约定俗成的套路是不会有新鲜感的,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抓住人”、“吸引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记忆,在心中形成永不消逝的主题。拥有了主题就是将其赋有思想,赋有灵魂,正是这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充分地发挥了雕塑主题公园的优势,在我国尤其是在国外都不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几个有代表性的主题公园为例:

1挪威维格兰雕塑公园(图5—10)——以人生为主题的雕塑“聚落”

维格兰雕塑公园以人生为主题,整个公园基本上都是人体类雕塑,看似单调,却展示了生生死死的人生旅程、喜怒哀乐的人间百态,是表现一个人一生的雕塑“聚落”。其中的“生命之柱”是公园的主题所在,内容和形式都有新意,不落俗套,令人震撼。这个公园在奥斯陆具有品牌的地位,其成功之处首要的在于独特的立意。

维格兰雕塑公园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西北角,是一座占地50hm2的奇特公园。园内繁花绿茵、小溪淙淙、到处都矗立着造型优美、婀娜多姿的雕塑。维格兰雕塑公园是以挪威著名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的名字命名的,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弗罗格纳公园。公园有192座雕塑,总计有650个人物雕像。这些由铜、铁和花岗石制成的雕像,是维格兰20多年心血的结晶。公园内虽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乱,错落有致。园里有一条长达850m的中轴线,正门、石桥、喷泉、圆台阶、生死柱都位于轴线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间。全部雕像形成几幅美丽的几何图案,匀称和谐,浑然一体。公园里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个主题——人的生与死。如喷泉四壁的浮雕,从婴儿出生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而四角的树丛雕,一角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劳累艰苦的壮年,一角是垂暮临终的老年,组成人生的4幅画面。圆台阶的36座石雕,也是从婴儿出生开始的,游人依次环行,渐渐看到人生各个时期的形象:孩子们在捉迷藏,少年们在扭打玩耍,情人在窃窃私语,老人们熬度暮年,环绕一周,到第36座死亡球塔为止。石桥两边的护栏上,安放着反映日常生活的58座青铜雕像,塑造了许多青年男女和儿童。体格雄健的男子、绰约多姿的少女和纯真无邪的儿童组成了大组群雕。它们有的在尽情地跳舞,有的在谈情说爱,也有丈夫打骂妻子儿女的……维格兰在这组雕像群中,穿插了一个新的主题思想——父亲与孩子们在一起。圆台阶中心的生死柱,无论在艺术技巧上,或是思想内容上,都算得上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杰作。石柱高达17m,周围上下刻满了121个男女浮雕。柱上死者惨不忍睹,有夭折的婴儿,不幸的青年,披头散发的妇女,骨瘦如柴的老人。这根“生死柱”描绘了世人不满于人间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时,相互倾轧和相互扶掖的情景。人们有的沉迷,有的警醒,有的挣扎,有的绝望,组成了一个陡峭上升的旋律,令人惊叹不止。

2奥林匹克公园(图11、12)——以奥运精神为主题的雕塑“聚落”

在瑞士洛桑日内瓦湖畔上静静的坐落着奥林匹克公园和奥林匹克博物馆,它是为了纪念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deCoubertin)男爵,他以其毕生的精力促进推动了人类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按照男爵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遗产,而更应该体现人类和平,平等的奥林匹克精神和信念。

奥林匹克博物馆与奥林匹克公园浑然融为一体,每一个初次到此的人都会立刻注意到博物馆两侧伫立的八根高耸的玉柱,它们有深远寓意: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祖籍,奥林匹亚(olympia)宙斯神庙中的64m高的六根同样的巨柱,另一个希腊的暗指和提示是其正面的白色大理石它来源于爱琴海北端的瑟索(thasos)岛,是希腊政府为昌盛奥林匹克运动所送给瑞士政府的重礼。因为它象征着和平鸽的纯洁和公平美好的奥林匹克信念。该公园出自著名的风景园艺建筑师拉迪特(JoseLardet)之手。由于地势的原因,博物馆和公园皆建在青丘绿岭的坡面上,游人在赏心悦目的奇花异木之间,可以随着公园的主径,尽情地闲庭信步,乘风纳凉并观赏,还有那几十座散立于公园各处,形态各异,寓意生动的雕塑,这些精美雕塑艺术品的“聚落”,足以显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精髓。2.1卧立在草茵上的奥运五环雕塑。采用现代手法将不锈钢环镶嵌在镂空的厚重可锈的脊铁上,使之和氧化铁形成的棕红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图13)。

2.2以五彩连环为基础塑造的立体环扣架钟,既有使用价值,又暗示着美学意义上的奥运精神(图14)。

2.3400m长的“风路”旁侧的长跑运动员刚健有力的肌体在周围绿色环境的衬托下,富于极强的运动美感(图15)。

2.4奥林匹克博物馆门前左侧的古希腊奥林匹克亚运动健将铜像洋溢着浓郁的古典艺术的魅力(图16)。

2.5以铝合金为材料塑成的男性肌腹的局部座雕,夸张表现运动员胸部以下,腹部以上分布有致、力度起伏的肌腱,颇有健美的装饰趣味(图17)。

每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都会促进举办国城市建设和改造,同时推动其经济的发展,为此建造的景观和雕塑作品是奥运会的一个直接产物,构成奥运会的又一大文化遗产。亚洲共有两个国家举办过奥运会——日本和韩国。两国都很重视雕塑公园的建设。韩国还首次专为奥运创建了雕塑公园,首尔是少有的专为奥运会兴建雕塑公园的城市之一。首尔奥运雅塑公园建于1986年5月,是为第24届奥运会筹建的。雕塑公园占地几百公顷,规模巨大,里面陈列了200多件作品,大型的作品有20余件。这里除部分韩国艺术家的作品外,还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国重要雕塑艺术家的200余件代表性作品。公园主题鲜明又具有特色,精美的雕塑作品与别致的景观设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展示世界雕塑艺术的大型露天博物馆。困其代表着当今世界雕塑的最新趋势和最高水平,奥运露天雕塑公园被评定为世界五大雕塑公园之一。公园前面的广场上有符合奥运主题精神的作品,其材料、形体均与奥运场馆建筑紧密融合,互相辉映,提示着人们去关注该届奥运“友谊、团结、公平”的鲜明主题。公园里有座奥林匹克运动的纪念雕塑,这座纪念雕塑是用各国运动员从各自国家带来的石头建成的,一共有31个国家、地区和组织以及个人捐赠的4875块石头。这些石头极富特色,而且形态不同、颜色各异,堆积在一起。成了人类大同精神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首尔奥运会已经过去了多年,这里仍然游人如织。这里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许这正是当代人所需要追求的精神境界。

国外的雕塑主题公园起步的比较早,而我国的雕塑主题公园的发展正处于探索期,只在局部接近了完整雕塑主题公园的形态,如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3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图18-22)——以“友谊、和平、春天”为主题的雕塑“聚落”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坐落于我国吉林省长春市南部,占地面积92hm2,其中水域面积10hm2,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容有130个国家、296位艺术家的三百多件雕塑艺术作品的汇集地,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春市区版图上。公园的规划采用了中国传统造园技艺、西方造园学说和现代规划理念相结合的构思,以雕塑为主题,以湖面为中心,以山水为骨架,以绿化为背景,以道路为纽带,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凸显出天人合一的深邃意境。世界雕塑公园是汇聚世界雕塑作品的橱窗。这些反映印欧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东方文化艺术精品的雕塑“聚落”,带来了浓厚的异国风土情调和文化气息;这些反映玛雅文化、爱斯基摩人文化、毛利人文化的代表作品,仿佛时光已经倒流、使人们回到了洪荒、幽远的古代文明时期。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不同国家、民族、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而且材质丰富、风格迥异,堪称世界雕塑的百花园。

作为统帅全园的主题雕塑——“友谊·和平-春天”,耸立于主题雕塑广场中央,由29.5m高的主雕和代表五大洲民族风情的五组不同人物铜像,五块反映五大洲动、植物的汉白玉浮雕组成的雕塑群组成,象征各国人民珍视友谊、热爱和平、向往春天的强烈愿望,主雕气势宏伟,神韵壮观,堪称镇园之作。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是人类主流精神和审美文化的浓缩与升华。其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充分表达了热爱和平、珍视友谊、美化生活、崇尚科学、追求文明的基调,既弘扬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美好企盼和精妙的艺术追求。她凝聚着规划、建筑、园林等专家的才华,组织建设者的周密辛勤,支持者的慷慨热情,决策者的远见卓识。

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篇10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现代艺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1、城市园林设计概述

园林作为城市标志性要素,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设计时,能够深刻表现整个城市的特色和注重其功能的表现。城市园林设计就是把建筑、美术、雕刻、文化等多个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一体用于园林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园林的分部格局、绿化方面、所用材料以及装饰品等方面。目前,城市的园林设计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环境的文化艺术处理等,其关键内容是对空间的规划布局和对整个城市形态的表达,根本目标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存质量以及促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

2、现代艺术对城市园林设计产生的影响

作为装点生活的必要元素之一,现代艺术具有渗透力强、发展迅速、内容多、范围广、多种多样的特点,所以在建筑、美术、绘画以及雕塑等方面得到了深入的应用。现代艺术的广泛应用正是人们对生活对艺术高要求的体现,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为了更好地设计城市园林,可在其设计中合理融入现代艺术,与多种艺术科学如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等有机结合,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使人们身心愉悦,享受美好生活。其对城市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艺术观念

现代艺术观念可指导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布局的规划。作为艺术语言思维基础的一种,现代艺术观念向城市园林设计渗透的时候,要有一个步骤。现代设计理念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常用的有如多角度多视点观察的观念、有关秩序法则建立基础的抽象派的逻辑形式观点等等。园林布局作为一种艺术,需设计者细心的想象思构以及合理地安排层次,运用现代艺术让城市园林更加让人们身心愉悦。例如在有限的空间内怎样合理对亭子、假山、花草、座椅等进行布局,采用什么措施让它们更具层次感与静态美等都是设计者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最后要考虑城市园林的建设地址,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设计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有鲜明个性的现代园林来[2]。

2.2艺术语言

对于艺术语言影响方面,在表现方式和技巧方面上城市园林设计要尽可能地借鉴并加以合理应用。在设计城市园林层次设计方面,要注意应用平面层面和空间层次的方式,让二者统一结合,充分达到现代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艺术成效。

常见的平面层次设计方法有秩序设计法和动态构成设计法两种。以简洁线条构划分层次地表现十分丰富现实内容的设计方法就是秩序层次设计法;为更好地开拓与延伸空间,就可采用以钢琴线、锯齿线等曲线构划的动态构成法。而在规划设计立体空间时,应注意园林整体布局的形象,清除空间内的障碍,亦可在某个网络体系中加入特殊的规划对象,让布局的整体具有逻辑性及无限性。城市园林设计的拔高需要一定的艺术语言,这是设计者进行设计的基础前提,我们在观赏城市园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艺术语言带来的独特魅力。

3城市园林艺术的设计手法

3.1空间布局的运用

城市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规划绿地空间面积大小不一,所含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如花草树木、假山土石、楼阁湖水、景观雕塑小品等等,这些元素的组成分割了整个园林的布局空间。基于这个论述,在城市园林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整个园林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该如何布置才能达到整个空间规划的良好效果,除此之外,还要照顾到这些元素的具体的空间位置,详细了解城市园林的平面场地与空间结构,对每个细节都了然于心,如配合比例的大小、静态与动态的变化、良好和谐的节奏等等,按照实际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以便调节好城市园林空间内部的和谐一致,让整个场地布局合理、美观,最终能够将现代艺术的特殊本质完美地与整个城市园林设计融合在一起,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3]。

图1中山岐江公园(局部)

3.2雕塑的运用

我们在游赏城市园林的时候,看到雕塑作品,就觉得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作为现代艺术的常用表现形式之一,雕塑艺术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具有完美的点缀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园林的设计效果。目前雕塑作品各种各样,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老少咸宜的艺术特质,在城市园林规划中体现出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去除精神烦扰。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现代雕塑,既美观又环保,还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图2雕塑图片(主题雕塑、现代雕塑、仿真雕塑)

3.3植物绿化的运用

植物绿化艺术,就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在植物如乔木、灌木、花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等得到良好的生长的同时,更要让绿化植物与四周的特性建筑、园林小径、水流山石等园林景观高度协调一致,让绿化植物的形体结构、外观线条、色彩效果等特点尽可能地展现,从而达到城市园林的整体美观,既满足了人们的身心需求,更突出了城市园林设计的独特魅力。在规划城市园林中,对绿化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特性、地理、人文、当地人的生活习性等特征,全方位调查后进行合理采用。如在城市园林的建筑与四周花草说木的高低配合方面,设计时要注重它们的颜色是否搭配,怎样规划才能体现建筑和植物各自的特性与精神[4]。

图3

作为城市园林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艺术是非常必要的,不容忽略的,其对整个园林的布局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艺术与人们普遍的审美意识密不可分,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更是占有重要的应用地位

4结语

基于以上论述,随着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它在城市园林设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设计方案中提出现代艺术的构想,全方位地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使人文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统一,在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要求和精神审美的需求的同时,为更好地规划现代化的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LUanZhi-qiang,FUZe-tian.parkmanagementandplanningFor2008BeijingolympicGames[a].2005年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

[2]王沛永,张新鑫.生态设计的理念与艺术化的表达――美国奥斯汀约翰逊总统夫人野生花卉中心的雨水利用设计研究[a].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