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0:46

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篇1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评估

准确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是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困境、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西方思潮冲击、社会结构变迁、信息网络化等外向性风险,又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体系、课程体系、理论研究体系衍生的内源性风险。当前,可以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危机评价等环节着手,借助可视化、可量化、可感知的评估方法,有效提升高校防范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能力,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一、风险识别:发现风险项目与辨认危害要素

风险识别是评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辨识是一个发现风险、辨认风险并描述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发现风险项目、辨认危害要素、描绘风险要素特性并输出风险清单。1.治理风险的识别因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识别的要素主要包含危害要素和风险源、确定的风险事件、潜在的风险征兆等。其中,辨识源头类危害要素和衍生类危害要素是第一步。只有做好危害要素的识别工作,才能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真正诱因。识别风险事件和潜在征兆则属于风险识别的中心任务。一切风险皆由事件触发,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消极影响的确定性事件和潜在征兆。2.治理风险的识别程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识别是一个发现、辨认、描述、清单输出的完整过程。其中,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范围和对象是风险识别的首要环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范围大体可划定为国际国内两大变局,对象则是各危害要素。把握风险项目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二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由危害要素、确定的风险事件和潜在的风险征兆构成。归纳风险类别并凝练风险特质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三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类别大致可分为外向性风险与内源性风险。风险清单输出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四步。这一环节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输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分析的输入。通过形成风险清单,既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识别提供可量化的依据,也可以为风险分析提供可量化的标准。3.治理风险的样态归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因教育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不同形态的风险。根据事物发展的外因和内因,大体可归结为外向性风险和内源性风险。其中,外向性风险源自国际、国内双重语境。从国际大局势看,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推行、教育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的运行造成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从国内大环境看,社会结构变迁和智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主阵地作用有所削弱。内源性风险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存在的工作地位边缘化、工作机制滞后、政工队伍游离、主体资源流失、教学与科研绩效割裂等治理风险。如面对不断上行的社会竞争压力,部分高校为了提高院校的竞争优势,将关注点侧重于增设校园硬件设施、扩大招生规模、争取办学经费等方面,“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边缘化的风险”[1]。4.治理风险的识别方法。一般而言,治理风险的识别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安全检查表法、问卷调查法、Citespace计量分析法。其中,德尔菲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专家意见的反馈匿名函询法。该方法能够迅速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存在的风险点和风险源。安全检查表法则是辨识危害要素的“索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风险排查的全面性、广泛性。问卷调查法和Citespace数据计量法则属于定量分析法。其中,问卷调查法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常用方式,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某一时段学科体系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以Citespace为代表的大数据识别方法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不仅可以直观、准确地识别风险点和风险源,还可以构建科学的知识图谱。

二、风险分析:寻找风险点与追溯风险源

风险分析是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核心环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第二个子过程,对治理风险的致因分析着力于寻找风险点和追溯风险源的成因,侧重于从环境和主体风险源出发,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发展阶段、运行机理以及内在张力。1.治理风险的分析理路。首先,风险要素包括风险源、触发行为、风险点、传导路径等。其中,风险源包括确定性风险事件、引起损失的不确定因素、潜在导致风险的事物或现象等。触发行为则是风险引爆的“助燃器”,它能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风险事件。风险点是连接潜在风险源和外部环境的媒介。传导路径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中的线索。通过这一线索,风险点、风险源、触发行为得以串联。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主要由环境风险源和主体风险源引发。前者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严峻,后者指高校内部各权力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产生,实际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风险要素的动态互动过程,即在特定危险行为的触发下,导致风险点、风险源产生集群风险,进而通过传导路径不断延伸和扩散。2.治理风险的引爆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既受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又面临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因而,我们大体可从环境风险源和主体风险源切入,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引爆条件。一是对环境风险源的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环境风险源可归结为国际风险源和国内风险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生活方式极易受到青年学生群体的追捧。隐藏在西式生活表象下的西方价值观念是冲击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市场经济中滋生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漠视。此外,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偏差以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些新情况也会产生环境风险源。二是对主体风险源的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受教者和施教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意识的多变性势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高校治理结构中各权力主体失调引发的学术权力地位边缘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异化,增强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财务管理和人事任命等各类权力运行过程的不确定性。[2]3.治理风险的分析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事件树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根原因分析法、Citespace计量分析法、智能算法等。其中事件树分析法属于事故概率分析范畴。只有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才能确认该事故能否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风险。因果分析法主要结合“‘是/否’逻辑”来识别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有相关的原因和潜在结果”[3](p53)。因而,它能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病因。根原因分析又称损失分析,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方法,旨在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4](p43)Citespace计量分析法和智能算法则可以帮助人们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存在的隐性风险明晰化。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全面覆盖、有序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用水立户、安装维修收费、用水性质的划分、项目建设、人财物管理使用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全面查找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积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不断夯实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基础,着力打造一支廉洁高效、作风扎实、求真务实、业务精湛的供水干部队伍,努力为我县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供水服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形成覆盖全单位的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积极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监控机制,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自律、廉洁奉公意识,有效化解和防范廉政风险,促进各科室工作人员廉政高效。

三、实施范围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车间(科室)负责人。

四、实施步骤

我公司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围绕生产经营运行,紧密结合实际,全面排除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引发廉政风险的问题,具体分四个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6月前)

公司党支部研究成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并组织公司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学习,全面树立“风险无处不存,防控人人有责”的风险意识。

(二)风险查找阶段(2012年7月)

在公司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各车间(科室)密切配合,重点抓好廉政风险排查、风险防范、风险监控三个环节的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纪行为,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1、风险排查。

各车间(科室)及个人要采取自己找、同事帮、群众评、领导点等方法,着重查找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

(1)、思想道德风险。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依据,严格对照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从事营利性活动、选拨任用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等八个严禁52条不准,认真查找单位和个人在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制度机制风险。结合单位、科室、个人的工作职能及业务流程特点,着重从工作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监管措施等方面查找未能很好落实各项制度和规定的情况。

(3)、岗位职责风险。按照“对照岗位职责——梳理岗位职权——找准廉政风险——公示接收建议”的步骤,在梳理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主要围绕重点环节、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查找廉政风险点。

①查找个人廉政风险点

一是围绕思想道德方面主要查找,是否积极参加公司或支部组织的各种政治理论学习;理想和信念是否坚定;是否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是否主动接受党组织、党员群众监督。

二是围绕岗位职责方面主要查找,是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是否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是否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办事;是否存在、失职渎职、不作为或乱作为等行为。

三是围绕制度机制主要查找,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上是否很好落实各项制度和规定,是否利用职务之便或工作关系接受请托人礼品、馈赠、请吃、索贿、受贿等;是否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等。

个人查找廉政风险点后,认真填写《岗位廉政风险排查表》,经本人签字后,于8月24日前交公司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

②查找车间(科室)廉政风险点

认真对照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查找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等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着力抓好清权亮权,重点针对审批、管理、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车辆管理等环节,查找行使行政审批权、自由裁量权和现场决定权、内部管理权等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着力清理规范各项收费,在党务公开栏中及时准确地动态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一是在立户、安装、维修方面,主要从受理、审查、决定、告知等环节查找廉政风险点。重点查找:受理时,是否受理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申请材料不齐全时是否一次性告知,是否能即时受理;审核时,是否依据规定标准进行审查,有无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审查标准;审核后,是否在规定时限告知申请人办理结果;审批过程中,有无丢失、损毁申请材料或者对申请审批材料弄虚作假;有无向申请人提出不正当要求;有无违法收费;即办事项是否能即时办理。

二是在工程建设方面,重点查找:资格预审文件审查标准、招标文件审查标准是否统一;是否确保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不受外界影响;招投标活动是否按照已备案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负责投诉处理人员是否公正执法;对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依法做出相应处理;监管工作人员对招投标活动中掌握的保密信息是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泄露。

三是在物资采购、车辆管理方面,重点查找:是否遵守有关规定,是否严格履行程序。

四是围绕制度机制查找廉政风险点。重点查找:是否适应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制度和机制建设是否适应本科室工作特点,是否健全或缺失;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无执行不力,或流于形式;对行政权力运行是否具有监督和制约作用;对制度和机制执行不力造成工作重大失误的,是否有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等。

各车间(科室)查找廉政风险点后,认真填写《单位廉政风险排查表》,经科室负责人签字后,于8月24日前交公司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

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廉政风险点。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对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加强领导,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班子成员要带头查找班子和自己分管工作方面的廉政风险点;查找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廉政风险点;查找在制度、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按照工作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把好各科室和人员排查表的审核关、监督关、落实关。

在个人岗位廉政风险排查表及各科室廉政风险排查表完成的基础上,汇总出《单位廉政风险排查表》的内容,并在公司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经公司领导签字,于8月24日前交公司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上报。

2、风险防范。

各科室及党员个人要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有针对性地自觉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教育防范。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央及市、县各级纪委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用自身示范带动组织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制度防范。以开展“预防腐败制度创新年”活动为载体,查缺补漏,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制度,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继续深化党务、厂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相关工作管理监控制度,努力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3)、项目防范。按照项目工作的流程、环节和特点,建立健全项目保勤保廉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并推进防控措施,加大项目工作人员问责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项目建设中的腐败行为,促进项目安全、廉洁、高效运行。

3、风险监控

一是前期预防。针对思想道德风险,开展廉情预警分析、思想教育、谈心谈话;针对行为过程风险,实行过程跟踪;针对岗位职责风险,推行公开承诺、述职述廉、群众评议;针对制度机制风险,推行民主决策、办事公开、权力制衡;针对外部环境风险,探讨建立管理准入等约束机制。二是中期监控。通过举报、政风行风热线、行政投诉、干部考察、财务审计、专项治理、调查研究等方式掌握的信息进行监测;通过立体督查、明查暗访进行动态监督。三是后期处置。针对问题或者苗头进行警示提醒,诫免纠错,责令整改,责任追究。四是综合治理。根据外部环境、单位内部环境的具体情况,综合采取家庭促廉、单位治廉、新闻机构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政协监督等方式,建立比较完善和有效的信息系统;同步推行廉情预警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三重一大”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廉政档案制度等办法,进行党风廉政综合治理。

(三)风险防控阶段(2012年8月)

各科室、个人要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自查,认真总结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纠正存在的问题,针对廉政风险点,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逐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纠错整改和责任追究机制,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将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党员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依据廉政档案记录考核党员干部的廉政信用度,综合运用于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等工作中。

(四)整改提高阶段(2012年9月)

按照预防为主、不断完善的原则,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不断调整风险重点、完善防控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责任制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各科室修订完善的相关制度交公司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上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把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为有效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股室及个人要充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理解查找廉政风险点是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主动融入、积极配合、全面查找,切实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篇3

风险意识启蒙与生态民主政治:贝克的探寻首先,风险意识的启蒙。由于贝克深刻认识到当代的新风险根植于现代人不合理的实践活动和现代社会无节制的发展方式之中,所以,贝克在寻求风险社会出路时,特别强调从根本上破解当代人的实践矛盾和发展悖论的思想观念基础,而破解的途径就在于“启蒙”。贝克认为:“正是由于现有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逻辑基本上是自我毁灭式的、掠夺式的,才需要人类透过多方面的思考与实际行动努力去校正当代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社会秩序。”⑤贝克指出,在风险社会,风险成为公众认知和争论的主题,公众的风险意识日益普遍化,这就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对现代化的自觉的“反省”意识,因此风险社会必然成为反思性社会。在贝克看来,启蒙首先是由现代新风险所诱发的,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它是一种风险意识的启蒙。他说:“核物理学家们对核裂变的政治后果感到震惊之时就是这种风险社会的诞生之日。这种震惊曾导致了一场关于自身的启蒙运动,并引起了反思。”⑥与此同时,贝克更强调当代启蒙的主导理念是“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自我校正”的反思精神,他说:“风险社会从本质上表明自己是个自我批评的社会,不仅是针对个别情况进行批评,而且还在原则上进行自我批评。”⑦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启蒙不同于强调“理性至上、主体至高、人性至尊”的启蒙运动,贝克因此将之称为“第二次启蒙”。“第二次启蒙”在现实层面首先表现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大规模的环保运动,所以“第二次启蒙”实际上也是生态启蒙。贝克指出:“对我来说,启蒙不是一种历史概念和一系列观念,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批评、自我批评和人性起中心作用(目前我的研究主题)。”⑧虽然贝克至今并没有提出更系统的观点,但他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把它作为研究主题,这足以显示其思想的深刻性。并且,贝克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那就是从“人性”角度审视当代风险问题及其出路,这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社会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哲学问题。

其次,生态民主政治。虽然贝克意识到“生态启蒙”的重要性,但他深知思想意识的改变是复杂的,这是一项长期的社会运动,所以他只是把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来讨论,而自己则更关注现实操作层面的反思现代性的制度安排。这一点可以从贝克后来围绕“风险社会政治学”发表的论着以及对各种批评的回应中看出,他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在制度层面上应对风险问题是有建设性意义的。贝克指出,简单现代性和政治哲学的回归在应对当代风险问题时注定要失败。这些正统的理论和政治学“仍然把进步的观念和有益的技术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我们相信我们面对的危险在19世纪仍然能被克服的信念、危险评估的科学模式和工业安危观念联系在一起。同时,现代工业体制、稳定的劳动力市场、性别分工、社会阶级等的解体得到席卷西方的反思现代性潮流的支持。把19世纪的想法用于20世纪后期的尝试是社会理论、社会科学和政治范畴的错论文误。这是我努力在我的全部着作里要证明的一点,因此我要着重强调这种中心思想并且提出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定义的关系以及风险的社会爆炸等核心观念。”⑨为了解决全球风险转型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问题,贝克在现实层面提出了“生态民主政治”的方案构想。贝克声称:“在政治学理论中,要处理大规模灾害就必须进行革命性的变革。”“革命性变革”的方向首先是承认适合自由民主运行的体制是与其相对的亚政治的先决条件。贝克认为,“民族国家在世界社会的格局中再也不能提供保障了”⑩,而非政府组织运动“事实上正在形成一种至少是处于起始阶段的调控体系,它对民族国家层面上的偏离者绝对具有某种约束力”11,因此要解决风险问题主要不是依靠民族国家,而是依靠环保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及环保运动。贝克指出,简单现代化阶段的政治体制的核心是议会民主制,风险社会的转型为我们提供了拓宽和加强民主政治的机会。除了议会民主本身之外,他还提到了自由独立的大众媒体和强大独立的司法体制,但贝克特别强调“亚政治”。“‘亚政治’概念指的是民族国家政治系统的代表制度之外和超越这一制度形式的政治。它关注的是一种(最后是全球性的)政治自我组织的征兆———倾向于使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运转起来。亚政治意味着‘直接的’政治———也就是说,在政治决定中采取非正式的个人参与,而绕开了意见形式的代表制度(政党、议会),但常常甚至缺乏法律保护。换言之,亚政治意味着自下而上型塑社会。”12这就是“生态民主政治”的乌托邦的涵义。生态民主政治,与简单现代性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不同,它彰显了一种“负责任的现代性”———第二现代性。

再次,政治和道德替换科学论证的优先权。贝克关注“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技体制的安排。在贝克看来,科技体制问题的症结,正在于“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断裂。科学技术实践一旦脱离了道德的约束和价值的审查,很可能引发破坏性的后果。核技术以及当代基因、生化等先进科技都潜存着巨大的科技风险。贝克强调,在风险时代,应破除对科学的权威性的迷信,他说:“取消科学的权威不是失败而是成功。可以说,在这个世纪,科学越成功,就越反射出其自身的确定性方面的局限,它们就更多地成为反思性的人为不确定性的源泉。科学在可能性范围内发挥作用,这并不排除最坏的情况。”13科学技术实践本身的不确定性就潜存着巨大的风险,这无可置疑,但是,科学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外部制度安排则更会使其导向不同的目的。围绕着风险存在与否、风险概率大小、风险后果程度等方面,人们的认知会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这种情况通常需要专家来决断,但在风险时代,专家本身的科学实践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专家也可能出于“作为人”的不同利益偏好和动机需要而采取不负责任的做法,但常规的政治体制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贝克指出:“在风险冲突中,政治家们不再能依赖科学专家来决断。这是因为:第一,在不同的人和受影响的集团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的主张和观点,他们对风险具有不同的定义。因此,就风险产生的知识冲突是专家的事。第二,专家仅仅能够或多或少地提供关于可能性的一些不确定的事实信息,但是,永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哪种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哪种风险是不能接受的。第三,如果政治家采纳科学的建议,他们就陷入错误、僵化和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之中。”14贝克指出:“风险社会的教训是:政治和道德正在获得———必须获得!———替换科学论证的优先权。”15为此,贝克提出要对现存的政治制度进行反省和改革,使有关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决策,如公司的决定、科学研究议程、新技术的发展和部署计划等,通过制度化的措施重新政治化、道德化,“借助于把风险费用转回到康采恩身上的办法,强迫它们使风险内在化并因此而小心谨慎地行事”16。可以看出,贝克所提出的对策,也正是要重新弥合“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之间的鸿沟,使科学技术实践与政治道德实践相统一。

反思性现代化与生活政治:吉登斯的探寻贝克的理论一直关注实践,从其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讨中,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一特点也是吉登斯的理论特色。作为英国工党执政理念的重要理论支撑,吉登斯的《超越左与右》、《第三条道路》无疑既具有鲜活的理论魅力又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针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困境,吉登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主导理念是持相当的批判态度的。在吉登斯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既对人类的“生存之地和共存之物”17———自然———造成全面侵害,又对人类寻求“本体性安全”18的精神领地造成威胁而导致“存在性焦虑”19,正是在这双重的意义上,当代社会演变成一个“失控的世界”。

针对风险社会的出路,吉登斯的总体立场是寄希望于反思性现代化自身。他认为,反思性现代化可以在不断重建传统的历史发展中获取化解当代社会风险的文化资源,从而生产出足够的风险意识和反思批判精神,以此来校正现代性的发展方向从而避免误入歧途。吉登斯的这一主张实际上和贝克类似,都体现了共同的乌托邦理想。这种乌托邦理想在哈贝马斯那里集中表述于“现代性是未竟的社会规划”。在现代性的连续性中通过“以现代性对抗现代性”20来化解现代性的危机,而不是像后现代主义那样只是解构,解构之后并无建设。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风险社会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在对待现代性的立场上是不同的。他们不是站在对现代性单纯批判解构的激进立场上,而是站在一种既有批判又有建构,而且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建构的改良主义立场上。所以风险社会理论的态度是富于建设性的,这些理论家大多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尽管他们的主张是存在着乌托邦幻想的,但他们的努力至少会让人们不至于从过于自信乐观的一个极端沦落到过于悲观绝望的另一个极端,用他们自己的表述就是“悲观的乐观主义”或“乐观的悲观主义”。其实,他们自己是深刻意识到“以现代性对抗现代性”的矛盾困境的,现代性真的有这种能力吗?如果有,为何还会出现这种深度危机?如果没有或力量微弱,何以生产或加强现代性的这种能力?这是风险社会理论应当回答的问题,也是显现其理论深度和成熟度的关键。吉登斯在贝克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着“反思现代性何以可能、何以生产出来、何以发挥作用”等问题,继续做出了艰辛的探索。与贝克强调“生态民主政治”区别于传统政治体制的独特性这一点不同,吉登斯则强调“生态政治”、“生活政治”与传统政治的关联。在《超越左与右》一书中,他指出:“生态政治是一种损失政治———是自然的损失、传统的损失———但也是恢复政治。我们显然无法回归自然或传统,但是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具有集体性的人,我们在积极接受人为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能够努力使我们的生活重新道德化,用这种方法,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生态危机对于本书讨论的政治更新形式是如此的根本。它是现代性限度的物质表现形式,修补被破坏的环境与其被理解为环境本身的终结,不如被理解为重新解决贫困。”21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吉登斯强调生态政治的基础仍然与人们对现实生存问题的解决方式有关。但问题是采取合理的方式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并不必然带来生态危机,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共识,而生态危机恰恰“是现代性限度的物质表现形式”。现代性所强调的已经不是人类的生存维度,而是无节制增长的生产和放望的消费维度。所以,吉登斯才强调生态危机的化解在于“使我们的生活重新道德化”。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政治也就是生活政治。吉登斯指出:“‘我们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再根据对外在风险的控制来回答,直面这个问题意味着通过公开、公共的方式来详细考虑社会和环境补救如何与追求积极的生活价值联系在一起。这里,生活政治不可避免地集中在非常根本的伦理关怀上———虽然这些关怀在保守主义历史中曾经通过重要方式表现出来,但是其他的政治观点从来没有触及过它们。哲学保守主义一直不害怕谈论生活、限度以及死亡问题,而且它把传统符号和惯例承载的‘存在’放在优先于‘知识’或者控制的地位。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这种观点的有效性有多大,虽然我们承认保守主义本身在遇到‘自然’不再存在的后传统世界时,就无法应对它的意义。”22吉登斯对生活政治的强调在于导引人们追求积极的生活价值,而这些积极的生活价值更多的是强调有节制的道德生活,而这显然也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在这个意义上,生活政治是生态政治的根基。

与此同时,吉登斯特别强调了这种生活政治是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终极关怀和追求相联系的。他认为,保守主义一直强调传统的道德和政治对人们伦理关怀的支撑,但在自然和传统终结的后传统社会中,保守主义显然无法应对,这就需要寻求新的方式来为人们确立社会性价值。在吉登斯看来,生活政治就在于“通过公开、公共的方式来详细考虑社会和环境补救如何与追求积极的生活价值联系在一起”。对此,吉登斯充满乐观地说:“没有自然或者没有传统的生活,或者更准确地说,生活在自然和传统只能以积极的方式重建的情况下,肯定不会导致人士感受到的道德失望,后者认为古老的事物永远消失了,也不会带来某些后现代主义倡导者主张的‘培养出来的漠视’。在积极的生态政治与平等主义之间也不存在必然的不和谐性———在这里平等是从能动的意义上来理解的。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自然消解带来的各种机会和困境像我在结论中所说的那样,为处于人类相互依赖具有深远而且全面意义的世界中的我们揭示了普遍性的价值。正是这些价值提供了理解积极福利的整体框架。为了摆脱生产主义,像我已经努力说明的那样,意味着要在自主、团结及追求幸福的主题引导下恢复积极的生活价值。”23总之,吉登斯认为,反思性现代化在不断重建传统的历史发展中可以获取化解当代社会风险的能力和资源。这一论断为我们思考风险社会的出路和风险文化建构的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人性启蒙:风险社会理论的启示

综合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可以发现,风险社会理论主张全面提升人类整体的风险意识,它并不否定人类实践,但强调要重视人类实践的负面后果;它并不否定社会发展,但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它并不否定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归根到底,就是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风险。从这种观点出发,风险社会理论,既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认为风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摆脱的宿命,人类在风险面前无所作为,因而放弃社会进步的美好信念,甚至否定发展、放弃发展;也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认为风险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如同“九牛一毛”的副产品,科学技术对风险无所畏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自然解决;而是强调立足现实,既承认创造、进步是可能的,又承认破坏、毁灭也是可能的,强调把风险意识作为一种具体的反省批判意识,以此确定人类合理的自我意识及风险意识,把自我意识转向人类如何能使自己进步的过程,把风险意识转向人类如何能有效防范风险的技术手段、制度安排及机制实施等方面。基于此,贝克和吉登斯的理论探讨发人深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们告诫人们:当代人类需要经历一次新的思想启蒙,这次启蒙的主题正是要人类做出具体的反省,风险意识作为一种具体的反省意识,正是这次启蒙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篇4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迅速发展,金融违纪违规现象屡有发生,金融违法犯罪案件有所上升,这些行为严重威胁和侵蚀着银行资产的完整与安全,究其根源主要是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到位,部分员工思想政治素质不高造成的。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难

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一是重发展,轻思想政治工作。一些银行只注重发展,轻视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淡化金融风险防范,放松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使员工思想涣散,缺乏斗志,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重业务培训,轻思想教育。个别银行长时间不研究员工队伍思想状况,需要时讲几句或在会上提一下,不需要时则无人管,没有目标、缺乏长远规划,对上级下发的有关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文件不及时或不向员工传达。员工在工作中出了问题差错一罚了之,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员工缺乏持久的精神动力。三是重制度的建立,轻制度的落实。有些银行制定了不少抓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做了大量工作,可是能够真正落实的太少,失去了制度的严肃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商业银行员工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一是极少数员工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在商业银行员工队伍中,其中不乏思想觉悟较高的人,但也有极少数员工对银行事业漠不关心,一切向“钱”看,在利益的驱动下,产生了“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思想。二是个别员工法纪观念淡薄,贪图享受思想严重。有的员工放松了思想改造,无视组织纪律,违章操作,有章不循,不遵守工作纪律。也有的员工自由主义严重,损害了单位内部员工的团结。还有极个别员工工作上怕难怕苦,生活上贪图享乐,无视组织上约束和教育,走上违法违纪的邪路。三是少数员工思想不稳定。收入差距的拉大使一些银行员工产生不平衡心理。有些柜台员工中午就餐、休息不到位,下午上班无精神,害怕出差错,工作压力特别大。同时,一些外资银行的进入,使一些素质较好的员工跳槽、调离,影响了员工队伍的稳定。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风险意识。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纳入各行经营管理的总体目标之中,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同部署、同组织,同检查、同落实、同兑现奖惩,坚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建立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制度、思想状况分析制度,制定《加强和改进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不定期检查落实。进一步深化职业道德准则、员工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理念教育,不断探索本系统、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强化风险意识。要抓好系统教育和日常教育,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要教育员工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认识到金融风险存在于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在制定每项方案、从事每项业务工作时,都要与防范风险联系起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制止,把风险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养。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银行员工的责任心、事业心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互帮互助的精神,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责任制,并与个人的绩效、晋级、提拔挂钩。二是加强法制教育。要继续深入抓好普法教育和专业法的教育,坚持贯彻执行《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用法、守法,防止以言代法,以权乱法,对违法违纪单位和个人从严查处。三是强化案防教育。积极推行营业网点“晨会合规一讲”和案件防控例会制度,认真开展员工从业行为专项学习和“学规定、知禁令、做表率“”尽职守廉”等专题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辅导讲座、征文、参观展览、监狱警示等教育方式增强员工廉洁合规从业意识,开展涉及职业道德规范、客户投诉及员工情绪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四是进行先进典型教育。利用演讲、座谈、现场会、报告会等形式,培养宣传身边的典型,用身边人、眼前事教育员工,积极开展传、帮、带和结对子活动。五是抓好学历教育。鼓励低学历的员工利用自学、参加成人教育等方式参加学历教育并报销学费。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开办各类新业务、新产品培训班,培养一批具有实干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六是开展艰苦创业教育。利用参观革命圣地、伶听讲座报告、观看纪录片等形式,使员工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和作风,维护银行的良好形象,促进行业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篇5

(2020年10月22日)

按照“防风险、守底线”专题会议要求,对照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系列重要论述,对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排查化解重大风险部署安排,对照全省警示教育大会上“五个问一问”的工作要求,现将个人检视分析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视分析出的主要问题

(一)守好发展和生态底线方面

在参加党的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重要指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和发展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想法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按照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要求,抓实抓好企业产业振兴,着力构建公司现代产业体系,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守土有责。

(二)守好脱贫攻坚底线方面

“脱贫攻坚,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定点帮扶工作状态,不搞“数字”脱贫。

(三)守好民生保障底线方面

兜牢民生的底线,责任很大,作用也很大,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守好民生底线,抓实民生改善。对所辖工作范围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沟通协调,构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企业体系,守好民生底线,体现民生温度,努力让公司上下职工家庭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四)守好安全生产底线方面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不能有半点麻痹、半点松懈。深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论述,以安全生产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以安全三年行动为抓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面清单”,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应急管理,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完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

(五)守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底线方面

全力守住债务风险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是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维护企业总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作中必须提高政治站,强化整治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严控债务增量,认真把控风险,压实工作责任,守劳担保及债务余额关口,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和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风险意识,扎扎实实做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各项工作。

(六)守好防范舆论风险底线方面

当前,舆论风险已经成为社会风险的一个突出方面,主要表现在舆论失真、影响社会调节机制、引发社会思潮失控、影响党和政府的权威性以及可能引发社会失序等多个方面。加强舆情管理,早发现、早处理,建立健全化解舆论风险机制,通过舆论制度机制建设形成规范化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构建多中心合作共治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心理干预、社会情绪宣泄释放机制。做好公文等资料密级管理,加强舆论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二、下步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针对查摆的问题根源,坚决对标抓好整改,切实将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利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努力在学深学透、学用结合上下功夫,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的能力,自觉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二是增强责任意识。对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的执行;针对工作中重点环节、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现实中的主要矛盾,勇于担当不回避,把责任意识落实在干事创业上,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抵制“四风”的侵蚀,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和政治立场,自觉抵制

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篇6

一、目的意义

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以有效防范或及时化解为核心内容,通过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理等措施,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能够实现关口前移,把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和每个人,从而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有利于掌握反腐倡廉建设主动权、增强预见性,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二、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三个更加注重”要求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逐步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有效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推动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为营造和谐的政务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保障。

三、实施步骤

(一)“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搞好思想发动。(2009年4月)

组织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学习相关文件,广泛宣传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制定本单位实施意见,对此项工作做出具体部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思想共识。

(二)“查”,根据工作实际,全面开展风险点排查。(2009年5月)

根据不同的单位、岗位、职责,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际,界定廉政风险点。重点查找工作实践中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不足。

1、单位自查。以局机关各科室和基层分局为单位,特别是具有干部人事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收费权、财务管理权、企业荣誉称号审批、推荐权的部门,细化分析廉政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查找本单位的廉政风险点,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2、岗位自查。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依照个人目前的思想状况、岗位职责、职务等情况,细化分析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每个岗位都要找出廉政风险点,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3、群众评议。对单位和个人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由廉政风险防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座谈、问卷、网上专栏的形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已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评”,对查找出来廉政风险点定级评估。(2009年6月)

局领导小组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依据风险点不廉洁行为的后果严重程度,按涉嫌犯罪为一级、涉嫌处分为二级、一般为三级的标准,重点对证照发放、费用征收、案件办理、财务管理、干部管理、基本建设、各类市场主体推优评先(荣誉)等无形资产的赋予等环节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对风险点实行分级、分层管理和防范。

(四)“防”,根据各类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2009年7月-8月)

在摸清、找准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对照查找到的廉政风险点,依据法律法规及上级各项禁令、规定,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本单位和个人的防范措施,制定、完善相关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包括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措施、后期处置办法等,并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五)“考”,对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考核验收。(2009年9月-10月)

领导小组制定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考核标准,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估各单位、个人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纳入党员干部个人廉政档案。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王建伟任组长,蔡小成、叶昌隆、王贤林、周庆祥、叶兆荣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叶兆荣兼办公室主任,徐建书兼副主任,办公机构设在监察室,具体负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形成上下一致、协同配合的工作体系。

(二)严密组织实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负责的态度认真研究部署,做好思想动员,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态势。严密组织,认真、全面查找每个岗位、每个职责和每个人存在于廉政风险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

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篇7

关键词:财产保险;思想教育工作

1关于加强财产保险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财产保险公司政治思想工作存在弱化、淡化、软化问题,特别是基层公司,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制度空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淡化、流于形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软化这三大问题。基层公司为完成全年考核任务,一味低头抓业绩,单独强调利润,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脑后,甚至置之度外,从而导致员工8小时后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对制度执行上的不到位,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结果缺少约束力、监督力、执行力。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不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工夫。工作手段上,喜欢搞“面子工程”,做表面文章。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不健全。一些新公司开业经营以后仅仅搭设了党组或党委班子的组织框架,而分支机构思想政治工作职责不明确,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体制、机制、制度,思想政治工作渠道不畅通。企业重大决策基本上是总经理说了算,党组或党委成为行政的“附属”机构,往往很难起到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政治思想教育,迫在眉睫!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十分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财产保险公司除了拥有一定数量的内勤职工队伍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外勤队伍,人员结构较为复杂,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不能分层级,分岗位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业务的快速发展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隐患,财产保险又是道德风险极高的保险类型,对整个保险行业形象的影响十分巨大。多数公司在成立之初,凝聚人心做事业依靠感情和利益前引后推,而未有效地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业道德培养、建立规章制度等方面去加强团队意识。虽然已经经营多年,但有些基层公司还处于“无组织”状况,工作无序、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十分严重,基层公司内部形成小团体,人际关系十分复杂,不团结、不和谐的隐患普遍存在。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广泛,而工作方法却相对简单。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丰富发展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财产保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方法与企业的发展要一致。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有的财产险公司墨守成规,缺乏锐意进取的意识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热衷于做“秀”。有的管理者还是以评判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存在着循规蹈矩的保守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意识不到位。与发展速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显滞后。有的领导错误地认为,经济手段灵,行政手段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单一载体少,并且习惯于按“老套路”办事,缺乏新思路、新载体、新方法、新手段,不能及时回答和解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这些都成为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的重要原因。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要消除当前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类盲区和环节的空白点,不断探索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制度,就必须坚决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始终立足于发动和依靠广大内部员工。要建立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作机制,其中包括创新领导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反馈机制。一创新领导机制是要加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的核心平台,推行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一岗两责”,严格执行双管齐下的领导分工负责制;二创新运行机制是要配齐配强基层保险公司兼职政工人员,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销售一线中去,把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同为广大员工办实事结合起来,及时分析和掌握基层公司队伍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力争在第一时间及时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和补救措施;三是要创新反馈联动机制,建立一支“大政工”的群体网络,有效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新的管理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与行政管理、业务经营任务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从而建立一个以领导班子负全责、以专兼职人员为骨干、以部门管理人员为主力、以营销主管为基础、广大党员团员积极参与、覆盖全员和经营全过程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反馈实效性。要改变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态度。一是变“雷声型”为“实效型”。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只依靠行政手段,搞业务外活动、开大会、作长报告,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收不到预期效果。二是变“被动型”为“自主型”。加强广大员工的内部管理,提高一线员工待遇,加强省市县公司的监管督查力度,避免前线员工享受不到上一级公司的政策,所有的待遇都停留在电脑的报表上。完善业务技能的培训机制,特别是新入司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专项培训,公司规章制度,行业法令法规专项培训,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程建议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结合半年业务评优工作。创建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方法激励人们的行为动机,创造有利于积极思想产生的有力条件。思想是行为动机的源泉,财产保险公司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激发人的工作动能,就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人们在工作中的实际要求,对于正当的要求,要尽量创造条件予以满足,鼓励工作人员诚信经营创新发展。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体系,完善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软指标、软任务,增强可行性、科学性,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调动并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一是要充分利用职代会这一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通过各级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当代保险形势教育、保险职业道德教育、公司员工专业素质教育、公司员工规章制度教育、依法合规经营教育等,考核评比,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要充分利用司务公开这一有效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将广大员工普遍关心和敏感的岗位竞聘、竞赛奖金等实行透明操作。这不仅有利于消除广大员工的疑虑,更有利于增强广大员工对领导干部和集体的认可度。三是要充分开展企业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多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在广大员工中广泛开展专业知识竞赛、球类比赛、各种文艺演出等形式,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业余文化生活中,不但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而且能够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要引导公司员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地、辩证地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保证正确的科学的思想的产生。财产保险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丰富教育形式,明确思想教育内容,突出思想教育实际效果的思想教育模式,以适应当代保险行业的特点和岗位要求。要正确树立“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用制度守护自己的岗位职责”的风险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谢亚军.论保险职业道德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02):40-43.

[2]谢亚军.浅议保险职业道德的隐性缺失[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6-18.

[3]王杨华,何厚发.国外保险职业道德探微[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04):88-92.

[4]李长明.青海保险业发展环境因素分析[J].青海金融.2009(11):46-49.

[5]林海元.浅谈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J].经营管理者.2009(22):34.

[6]翁仙萍.寿险公司个人人佣金制度研究[J].浙江金融.2009(05):51-52.

[7]彭小坤.略论保险个人关系与劳动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179-182.

[8]王启.保险人面临的道德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财会研究.2009(06):75-76.

[9]李兵.养老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规避[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200-202.

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篇8

【关键词】政工人员 投融资企业 风险控制 企业忠诚度

一、引言

近年来,投融资公司在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对于投融资企业而言.着力经营业务固然重要.但作好投融资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也同样不可忽视。因此,研究与分析政工人员对投融资企业的作用以及投融资企业政工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在现阶段乃至今后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政工人员对投融资企业的必要性

政工人员是指从事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人员:因此要分析政工人员对投融资企业的必要性.就是要了解政治思想工作对投融资企业的作用;而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就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对员工进行思想道德上的指导,以改变与统一员工的行为。虽然投融资企业相对而言是新型的行业.但是投融资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共性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注定了政治思想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投融资企业自身业务的高风险性质,需要政工人员加强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相比较其他生产性的企业来说,投融资企业进行的是资金融通与投资的业务.这些业务都具有着非常高的风险;而且投融资企业是高负债经营的行业,这种特征也注定了投融资企业承受不起高风险。如若投融资企业的政工人员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员工风险控制、防范的思想灌输,那么投融资企业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第二,政工人员扮演着思想协调者的角色,有助于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众多行业中,金融投资行业的人才流动率是最高的,也就是说以投融资企业为代表的金融行业人才非常热衷于跳槽。虽然这跳槽的背后有着职位与薪水升迁的原因.但是目前金融行业人才跳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不赞同、不一致。

第三,政工人员从事的政治思想工作包括了企业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建设投融资企业的文化与远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的:而且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都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则强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两者都提倡尊重

作者简介:王秀钰(1978一)。女。汉族。籍贯山东。大学本科学历。法学学士。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投融资企业的思想工作建设。现任大连金州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兼综合部经理。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投融资企业作为现代化的企业,非常需要企业文化的熏陶;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基本上每一家投融资企业都有着自身的企业文化,这一方面是统一员工思想与步伐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让客户更快、更好、更有效地了解企业。而通过政工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与理解.有助于员工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更能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灵魂。

三、投融资企业政工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

政工人员作为从事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人员,对它们来说,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无疑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风险控制与企业忠诚度素质等方面。

(一)政治素质方面

政治素质是一个范围较大的概念.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包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及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等3方面。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第二,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坚定的信念;投融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支撑:第三,政工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增加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要自觉抓好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不辜负自身职责。

(二)道德素质方面

政工人员从事的是道德教育.若自身不具备道德素质.就更谈不上教育帮助别人。第一,政工人员要为人表率、不空谈。政工干部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政工人员的形象对企业员工有着重要的带头效应。为此,政工人员必须从贴近工作的实践,围绕干部职工的工作实践,去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纠正和避免政治空谈。要深入实践工作之中,调查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行政治工作。第二,乐于奉献。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诚信待人,取信于民。只有这样,政工人员才能受到职工的欢迎,做思想政治工作才有人听、愿意听。

(三)风险控制与企业忠诚度素质方面

针对投融资企业高风险与企业人才高流失率的特点.政工人员自身必须要具备风险控制与企业忠诚度的素质,这样才能做好表率与带头作用。当然,风险控制素质就是要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对违反企业内部控制的行为坚决予以指正。而企业忠诚度素质要求政工人员不轻易将跳槽、辞职等敏感词汇挂在口上,以给其他员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篇9

关键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16-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次强调“三个更加注重”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性,要着力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构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和“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系统构建”的惩防体系原则,增强预防腐败工作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必要性

1.落实反腐倡廉“三个更加注重”的基本要求。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是我党落实反腐倡廉“三个更加注重”的基本要求,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同志多次强调“三个更加注重”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性。从“三个更加注重”的本质上来分析,它要求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手段预知党员干部在从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点,并把它扼杀在发生之前。因此,在当今这种腐败形式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恶劣环境下,只有坚持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才能把诱发腐败的风险点最小化。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需要。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而情趣健康、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是德的标准之一。我们时常发现,一些受党培育多年的党员干部遮掩不住“灯红酒绿”照射、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打击,失去了党员“德”的基本素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抵挡不住诱惑,在金钱面前表现得很懦弱。所以党员干部在做好自己本分工作的同时,必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防范各种腐败和不正之风上,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3.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实践探索。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是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和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的实践探索。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摆脱了传统的风险防控管理机制理念,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将风险防控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实践,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是党的反腐倡廉建设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的集中体现。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是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破解工作难题、完善工作机制的积极探索,为有效预防腐败开辟出一条新路,也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视角[1]。

二、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内容

1.以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着力查找廉政防范的“风险点”。查找廉政风险点是进行腐败预防的基础,要切实发现日常行政工作中潜在风险就要对实际工作进行细致查找,腐败风险点越是具体,防范措施就越有针对性就越奏效[2]。必须善查、真查、细查,使查找的过程成为对干部教育监督的过程。在查找廉政风险点的过程中,应抓好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他重要岗位三个层次。针对这三个层次的岗位,通过“自己找、大家提、组织点、群众议、集体定”等办法,全面深入地查找廉政风险点,做到找准、找全、找实,并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归纳梳理和审查评估。特别要针对行政权力相对集中的重点领域进行排查,找出主要廉政风险点,出台具体的预防措施,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

2.以加强防控为目标,切实筑牢廉政风险的“防护堤”。预防廉政风险,是建立廉政防范机制的关键。预防廉政风险,必须坚持以廉政风险为着眼点,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完成“防”的工作。在排查各类风险点并确定了风险点和风险点等级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如何防治风险点,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治问题发生的防控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保证权力健康有序地运行。

3.以突出监督为重点,精心编织廉政风险防范的“安全网”。监控廉政风险,是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目的。通过有效地监控,可以使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真正成为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保护伞”和党员干部远离腐化堕落的“防火墙”。所以必须加强监督,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固化权力运行程序和工作流程,实时监控廉政风险,提升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还应坚持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整合监督资源,实施有效监督管理。

三、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实现路径

现有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都是通过对现有的反腐管理与实践的不断探索总结而形成的,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治理腐败的新模式。多种因素诱发廉政风险产生腐败决定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并不是个别环节完善和改进的问题,而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系统工程。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四中全会确认的反腐倡廉机制是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构想,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3]

1.强化廉洁教育针对性,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教育是基础,侧重于教化,着力于思想道德防线,是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首先,要注重思想认识的提高,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必须加强党员干部廉政风险防范教育,特别是要加大对那些在重要岗位从政的人员的教育。通过在行政部门定期开展廉政教育,可以从思想道德方面加强廉政意识,潜移默化的加强行政人员抵制腐败的能力[4]。其次,要抓住教育的重心,深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以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的改造为教育重心,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通过法制教育,使公职人员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依法行政。通过开展经常性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开始抵制腐败行为,筑起反腐败的堤坝。最后,要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要细心观察党员干部的廉政心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时期变化发展的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出别样的、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例如,创新性的运用寓言和故事、漫画、案例等形式,生动具体的为受教育者灌输廉洁的思想,使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廉洁的意义[5]。

2.提升反腐制度执行力,筑牢制度保障防线。要使风险防范管理成为各级干部群众共同的思想意识、行动准则,不仅要有一套运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机制作支撑,还要有一股强大的制度执行力作保证。首先,权力必须要在廉政风险所能控制的范围内运行,在权力运行的重要环节中找出构建廉政风险防范制度的困难点和关键点,构建一套完备的控制廉政风险的制度体系。标明廉政风险点,通过制度安排加以管理,使权力行使者加强自律和他律从而降低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将公开透明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始终。权力过于集中、不透明,是腐败的源头,所以必须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在决策过程中,既要重视结果的公开,也要注意过程的公开。只有全过程公开,从一个动议的提出、讨论、实施、意见反馈全过程公开,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最后,必须狠抓党员干部对反腐制度的执行执行力度。一项制度能否产生良好的效用,是由公职人员对该制度的执行力度决定的。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只有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综合作用,才能确保反腐倡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3.增强监督机制实效性,筑牢权力监控防线。监督是构建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的关键。首先,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在目前的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和稀泥”的现象严重,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显得很无力。由于内部监督制约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原本可以挽回的腐败苗头在违纪违法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其次,进一步拓宽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在党外民主监督的制度建设中,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健全群众举报管理制度,使群众举报的问题得到及时认真的处理。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发展电子政务,积极发展人民群众的“网上”监督。最后,进一步完改善监督责任追究机制。要构建一套完备的责任追究体系,就必须着重强调责任追究的内容、对象及其应当遵循的程序。建立监督主体视察责任追究制,对于那些监督不到位而导致严重后果的监督主体,要有相应的问责措施对其惩罚。要定期对权力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考核,有效监督行政单位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的情况,权力在有了多方面的监督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使行政部门的职责得到合理行使,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作用才得以实现[6]。

四、结语

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预防腐败的新途径。廉政风险防范制度是一种效果好、成本低的反腐败策略选择,而事后的惩治则是一种补救式的高成本的策略选择。由于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是一种结合了现代科学管理模式的制度创新,它将教育、制度和监督这三位一体的措施综合运用起来并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始终,凸显出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将极大助力于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马志鹏.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eB/oL].,2009-12-03.

[2]罗新富.积极实施阳光操作,开展廉政风险识别[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9,(5):55.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8.

[4]刘德敏.城管执法岗位廉政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2009,(6):67-68.

思想政治方面风险点篇10

1理论创新:科学构建管党治党思想体系

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思想理论引领指导作用,既是遵循党的建设阶段性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又是顺应时代潮流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以后,我党首先把全面从严治党创新的突破口定格在思想理论创新上。

一是系统阐发了全面从严治党新思想。主要包括“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等核心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是着力构建管党治党理论体系。积极推动与党的使命、宗旨、任务相适应,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相匹配,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融合,与世界发展大潮和人类发展进步相接轨,具有中国思想、中国自信、中国底蕴、中国优势的管党治党理论体系建设,廓清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原则、战略目标、核心任务和根本导向。

三是明确并发展了全面从严治党“全”和“严”的深刻内涵。“全”在内容全包括、主体全覆盖、实施全过程、责任全受控、违纪全查究。“严”在方向,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在标准,突出底线意识和负面清单管理;“严”在态度,突出认真、较真、顶真和一视同仁;“严”在监督,突出手段创新和责任落实;“严”在机制,突出制度约束和长管长治。

系统化管党治党思想理论体系加速构建,突破了从严治党存在的“单点化”“零散化”“口号化”等弊端,增强了从严治党的系统性、整体性、有效性,也为未来更深层次实践创新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

2方略创新:聚焦防范党建工程风险危害

高度警觉防范风险危害,既是治党治国的关键要害,又是成熟理性的治理哲学。

对我党而言,党建工程的风险危害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党的高层特别是核心层的政治安全性;二是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灵魂健康性;三是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履职的功能健全性。政治欠安全,对党有致命威胁;灵魂亚健康,对党有隐性伤害;功能不健全,对党有衰竭危害。

党的十以后,我党高度聚焦党的建设中的深层风险,走出了一条建设党、发展党、强健党的全面从严治党新路。

确保政治安全上,突破“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坚决清除党内山头、宗派、毒瘤,等党内的野心家、阴谋家得以铲除,其腐败同盟得以摧毁。

确保队伍灵魂健康上,破除“理想虚无论”“抓思想无用论”“反腐影响经济论”等错误认知,理直气壮抓思想建党,强化党性与心性统一,强补精神之“钙”。

确保组织功能发挥上,致力克服党的建设“淡化”“弱化”“边缘化”倾向,把抓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压紧压实了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有力证明,第一个风险防得果断、抓得坚决,清除了重大隐患;第二个风险防得得法、抓得到位,收到了阶段成效;第三个风险防得精准、抓得严格,激发了组织活力。

3路径创新:有序推动从严治党深入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又是世界公认的治理难题。在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R的风险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下,如何着力解决普遍性、疑难性、深层性问题,在分解问题、化解矛盾、破解痼疾中体现治党成效,是必须正确把握的方法论。

党的十以后,总书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观和方法论,展现了先抓党的高层、再抓“关键少数”、再抓全体党员;先抓紧迫问题、核心问题,再抓倾向问题、普遍问题;先集中整治,再常态化管理,先上后下、先点后面,各个击破、步步深入的清晰管党治党路径。

一是整体谋划全面从严治党新布局。一年一大重点,一年一大部署,一年一大目标,形成了前后贯通、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逻辑链条。

二是不断拓宽全面从严治党新渠道。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强化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既治标又治本。按照“短期靠打、长期靠法”思路,确立了瞄准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依靠制度建设长效长治的解决问题根本路径,修订完善老制度,制订出台新制度,全方位扎进制度的笼子。力破“潜规则”、建立“明规则”,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灵活运用“四种形态”,管住绝大多数,盯紧关键少数,实施对症下药,提高从严管党治党精准度。

三是积极营造全面从严治党新生态。坚决破除“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悖论的禁锢,敢趟“地雷阵”,敢捅“马蜂窝”,敢抓“烫山芋”,“苍蝇老虎一起打”,展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钢铁意志。大力推进反腐体制机制创新,深化纪检体制改革,推进巡视和派驻监督全覆盖,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对腐败分子形成了强大震慑。高举榜样旗帜,有力发挥党中央高层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上级带动下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健康氛围。更加严格执纪标准,加大执纪力度,强化监督问责,使失责必问成为常态,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4机制创新:突出放大从严治党牵引功能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具有根本性、保障,而且还具有牵引带动效应。

党的十以来,我党不仅高度重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且前所未有地把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牵引功能摆到了突出位置。明确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目标,不仅要体现在从严治党本身效果上,而且要体现在对改革发展稳定牵引作用发挥上,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实际成果上。

一是注重方向牵引。把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所在,全面确立了由党站在全局高度把握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统筹各方力量、协调各方利益、理顺重大关系,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重大政治原则。

二是构建格局牵引。推动从严治党与治国理政深度融合,构建了以加强执政党治理为牵引、以深化国家治理为中枢、以参与全球治理为载体的融合治理格局,既确保了国家治理的正确方向,又扩大了党在全球的影响力。

三是创新机制牵引。充分发挥政治体制的独特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总书记亲任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多个小组组长,开辟了由党中央牵头抓总,解决重大问题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