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0:56

安全生产问题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本文对电力生产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二)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三)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四)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状态和喜怒衰乐,既严格要求他们,又热忱关心他们。这是因为,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二)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例如,可在企业中制定可操作性的“工艺、工序安全责任书”、“现场作业安全手册”、“工艺、工序管理卡”等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又如,可在企业里推行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对发生的责任事故和未遂事故,一定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让事故责任人及其相关人员受到应有的教育并从中汲取教训。

(四)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五)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并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上不尽人意。安全性评价是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理的方法。它综合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确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达到预防、控制隐患和事故。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对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广泛的业务培训。全体职工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各项规程和规章制度,可以提高安全意识,熟悉和掌握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定、规章制度。尤其要通过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

总之,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5).

安全生产问题篇2

下面,我就安全生产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筑牢思想防线

安全生产事关全市大局,是我们工作的底线,务必要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确保万无一失。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依法全面加强安全监管,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深入排查安全隐患,持续强化基层基础,排查整改了一大批问题隐患,保证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成绩永远在过去,任务永远在当下,挑战永远在未来。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责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放松。

一要掌握新要求。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在大力推进安全管理和行政监管模式改革创新。近几年,随着政府权力下放和部分行政审批权限的取消,行政审批的环节大量减少,效率大幅提升,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事前监管取消,“门槛”降低,意味着安全生产责任更加重大。要严把安全关,加强事中、事后动态监管,主动研究新政策,超前把握新动态,将工作做细做深,将政策把握的更加精准,确保安全生产领域改革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二要明晰新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带来了企业成本的增加,迫使企业可能会减少安全生产的投入;随着下游低端企业的不断淘汰,一些生产效益不佳的企业铤而走险,在实施“僵尸企业”处置和“腾笼换鸟”的过程中,一些低端的高污染、高风险企业也鱼目混珠的进来,这些变化对安全生产是一个新挑战。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将经济下行导致的新一轮洗牌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次契机,要用好用活当前的要素,把要素保存好,嫁接好高质量发展,把安全隐患拒之门外。各地、各部门要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确保安全生产标准不降低、监管不放松,督促企业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和应急救援到位,用更严厉的措施、更严谨的作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聚焦问题,强化风险防控

二季度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日趋频繁,汛期、高温天气等重点时期即将到来,旅游也将进入旺季,人流、车流、物流将大幅增加,安全生产压力将逐渐增大。针对一季度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二季度生产经营特点,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做实、做细、做到位,坚决避免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要狠抓重点行业风险防控和专项整治。要着力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成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两道“防火墙”,坚持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科学评估区域安全风险,系统绘制区域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分布图,夯实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做到组织领导、方法措施、资金投入、检查考核和奖励问责“五落实”。同时,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非煤矿山、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危化品、建筑施工、油气管道、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力度,切实排查整改事故隐患,不断提升行业单位的整体安全水平。另外,汛期即将到来,市委市政府将于明天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迅速对辖区内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点、非煤矿山企业、病险水库、水电站等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拉网式隐患排查,重点是排查防汛度汛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事故隐患治理,将安全防汛工作抓早、抓小、抓细、抓实。要时刻关注气象信息,做好台风和强降雨的预警工作,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安全应急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确保我市汛期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二要狠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提升。面对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也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方式方法,创新思路、超前谋划、稳步推进。要进一步健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加快推动市、乡镇、街道两级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步伐,形成应急联动体系。要创新应急预案演练模式,扭转现有部分企业盲目演练和重演轻练的现状,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完善值班值守、信息报告、处置决策、力量协调、现场指挥等应急管理制度,强化事故、灾难预警和应急处置,确保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决策科学、指挥有力、组织有序、救援有效。

三要狠抓基层基础建设能力提升。要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安全监管网络,建立培育有影响力的安全生产宣传微信公众号,力争年底前建成覆盖市、乡镇(街道)和企业一体化的“互联网+平台”;要完善安全生产诚信体系,严格贯彻执行安徽省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和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按规定在媒体上公开曝光“黑名单”企业信息,实施诚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要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依靠社会技术力量帮助企业整改隐患。今年,市政府将投入200万元,对全市重点企业实施职业危害检测。

四要狠抓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大安全生产法规、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创新安全生产宣传方式,打造新的宣传平台。下一阶段,我们还要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事故警示周”

等特色宣传活动,就是要推动安全知识、安全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乡村,在全社会普及安全文化,促进全社会安全理念的提升。同时,要切实抓好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进一步做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三类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强化责任,狠抓保障落实

对任何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市安委办都要严查深究,绝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凡发现疏于管理、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的重特大事故的,要坚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实行原因倒查、严肃整改,该处罚的要处罚、该采取措施的要采取措施,对相关责任人和领导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各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特别要加强党委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企业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具体承担者,各位企业法人代表务必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狠抓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首位工作来抓,督促所辖所属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部门监管责任。

二要强化监督检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办室、市安委办要按照“六个不放”

安全生产问题篇3

关键词: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问题;成因;对策

安全生产执法是国家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和政府赋予执法部门的神圣使命。安全生产执法的执法范围十分庞大,内容多样,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内很多地区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再次证明,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已经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领域发展面临着许多新形势,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也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之策。

一、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从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来看,其后果和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强,都给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和影响。究其原因,是因为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与领域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也将是连锁性的反应,所以其社会危害性后果也愈加严重,刚刚发生不久的“天津港”安全事故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二)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是践行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并将其上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立法监督工作取得了切实成效,先后有多部法律法规制定并实施。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也将会极大地提高现有法律法规的有效性。

二、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主要问题

当前,国内部分地区在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中依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对各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现象不闻不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1、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性的问题就是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各类突击检查、阶段性检查和临时检查依然是执法监察的主要形式,还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执法监察形式上还比较被动。

2、行政处罚不规范。行政处罚是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重要形式,也是法律规范性和威慑力的重要体现。由于部分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行政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加之对部分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流程规定不够严密,导致了很多安全生产相关的行政处罚不够规范,“人治”和随意化的执法处罚非常普遍,处罚尺度前后不一致,严重影响到执法监察的质量。

3、执法者队伍素质层次不齐。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者队伍的总体素质与执法监察工作的质量密切相关。部分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淡漠,对于监管职责范围内的违法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甚至有部分执法人员道德品质败坏,利用监管职权实施权钱交易,触犯了法律规定。还有一些执法者的执法观念较为陈旧落后,存在着“以罚代管”等认识。由于部分职能部门的执法者素质参差不齐,才导致了大量安全生产事故的频繁发生。

4、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依然存在。当前,很多地区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对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企业和生产单位给予了特别照顾,并以此作为招商引资的“政策优势”。这些地区的政府和有关部门会要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对这些生产单位网开一面,要对这些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责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本地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扩大。

(二)主要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现阶段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是制约安全生产监察的根本因素。很多地方政府依然存在着“唯GpD论”的错误政绩观,而将安全生产作为可有可无的事情,不做硬性要求。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将安全生产监察的“免检”作为优惠政策和条件之一,从而造成了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选择性执法。由于得不到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很多地区才出现了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2、企业安全生产观念不明确。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存在安全隐患和各类企业中,集中存在着安全生产观念不明确的问题。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大致注意一下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还有部分企业管理者没有安全生产观念,过分追求产量和短期效益,忽视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更有甚者竟然根本不了解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管理者的职责范围,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三、问题及对策

为了有效解决现阶段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采取下列对策。一是要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机制,落实政府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监察。二是要强化行政执法的有效化和规范化,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主体制度、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安全“三同时”评价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救济制度等。三是要提高安全生产监察工作者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安全生产监察的责任有效地落实。四要转变政府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发展理念,优化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环境,切实有效地提高监察工作水平。(作者单位:辽阳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问题篇4

关键词: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问题;对策

1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无可操作性强的法规细则

国内目前除安全生产法之外,再无其他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的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界限模糊。没有可操作性强的法规或细则,很容易出现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无抓手、内涵把握不准确等问题,从而导致工作中出现出力不讨好,甚至被误认为是在“推诿”的现象。

1.2无清晰的工作职责界限

监管界限不明导致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时,相关部门有时候很难清晰地界定各自的职责,或者是明确各部门具体负责的事务。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没有清晰明了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范围,本应由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与处理的工作最终归于安监部门来解决,使得安监部门承担了很多不归其监管与承担的工作。

1.3无相匹配的综合监管权威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承担着保障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但却没有与之对应的综合监管权威性与地位。这易出现综合监管责任范围相对较大,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权相对较小、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等现象。

2做好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让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有法可依

2.1.1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应有较为独立的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标准,有与各行业(领域)专业相适应的监管队伍。安监部门具有综合性、协调性以及权威性的特征,为提高安全工作效率,发挥整体优势,可以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如联席会议、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等。2.1.2制订操作性强的细则或标准,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有规可依。加强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建设,制定安全生产条例和实施办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及行业标准等,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规范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及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2.2明确职责,厘清关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局面

各地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明确安监部门与有关部门在监管工作中各自的职责、工作范畴,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2.2.1坚持“三要三不要”。“三要”分别是:认识要到位,履职要到位,落实要到位。认识要到位指的是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升自身责任与危机意识。履职要到位是指工作必须认真严谨,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粗心。落实要到位则是需要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能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相关部门出台的管理措施及规章制度,结合实际生产中的行业特点和安全生产要求进行适时性及针对性的调整,组织、领导、实施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三不要”分别是:工作上不要缺位,不要越位,不要错位。不要缺位是指该管的事要管好管实,做事前先思考、策划,把握时机主动出击,而非被动应付。不要越位是指不越权,按权责办事,落实“两放”。不要错位是指不能取代其他部门所承担的监管工作,注意保持各个安全监管职责部门的独立性。要突出生产经营单位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越权干涉其责任范围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2.2.2树牢观念,认真履职。安监部门要始终牢固树立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综合监管工作的观念,找准自身位置,认真履行好综合监管的职责,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全局、普遍、倾向性的问题,需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从而帮助政府部门及时有效的地解决问题;对于政府部门出台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以及方针,需要及时进行贯彻落实,同时根据实际生产的特点、实际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适度的调整,务必保证管理方针、措施能够满足当地安全生产的需求;进行安全生产综合性政策的制定及出台,并将此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行为规范;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协调处理,成立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要做好带头引导作用,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便可组织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指导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统计分析、事故报告及安全生产的信息等工作;对相关部门承担的监督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尤其要做好重点行业及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的行为严格处置。

2.3提升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水平

2.3.1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比如尝试出台相应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实施方法,在企业及安全监管人员甚至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中推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通过考核表彰优秀单位与个人,并以全部或是部分扣除风险抵押金的形式处罚出现事故且事故超标的单位。风险抵押金制度能加强各级管理部门及各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责任意识,提高安监干部的责任感及其使命感,带动企业及安监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2.3.2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和企业“黑名单”。安监部门需层层分解安全生产各项指标任务,落实到基层,并按照规定进行考核,对未达标的政府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对未达标的企业严格实行“黑名单”,通报国土、发改、银监等部门,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全封闭,通过考核带动及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发与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应真正落实到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以月促季、以季促年,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3结束语

随着国内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还可对各企业实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网络化管理,建立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的安全责任体系,使隐患的治理与重点部位管理责任更加明确,动态监管隐患的治理和重点部位的管理,构建安全生产网络化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降低事故发生率。

作者:苏永春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应急救援中心

参考文献:

[1]彭璨.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

[2]庄燕.安全生产监管中的问题及创新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3]陈东君.广州市南沙区安全生产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安全生产问题篇5

一、“双基”问题的表现形式

轻视安全追经济效益。部分基层生产管理者及企业管理者还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观念。过分强调企业经济效益,轻视安全生产,从而诱发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另外,在少数基层单位和供电所中,安全生产组织不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覆盖面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安全专业人才匮乏。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是,人们更重视行政管理学科和科学技术等“热门专业”,忽视了安全专业的重要性。开设安全专业的学校也比较少,从而导致基层单位安全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这种情况严重的制约了安全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安全教育走形式。安全教育培训要强化职工的职业素养,内容应该涉及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贯彻,标准化作业的方法,以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的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和企业开展的各种安全学习教育,是保证安全管理者和操作者具有相应资质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二、如何解决“双基”中的突出问题

建立目标管理,强化制度落实。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县级供电企业要对本单位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基层供电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并依法保障必要的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形成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加大安全投入,杜绝“欠账”、“挪用”安全资金。“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许多企业往往只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才能深刻体会到。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决不能“欠账”。

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论是对县级供电企业还是对一个生产基层班组来说,长效机制都是促使抓安全生产工作应有的动力和压力的“有形的手”,它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工作动力不足、压力不够和合力不强的问题,保障各项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从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所要起到的基本功能出发,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应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建立隐患治理机制。对排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要建立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对历年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要有整改“痕迹”,督促整改责任单位切实落实好隐患整改和防范措施。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所有事故都要及时认真组织调查,对有关责任人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要从严查处,强化警示作用。

安全生产问题篇6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改善对策

因为化工产品有着易燃、易爆等化学特点,非常容易发生爆炸或者是发生火灾之类的安全事故,影响了人们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但是目前在我国,频发发生了化工安全事故,给国家与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对社会的稳定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1化工安全生产的主要意义

1.1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国家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化工生产通常会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操作,经常会伴有易燃、易爆等化学工业操作环境,并且化工安全生产的流程以及工艺也非常复杂,生产难度较大[1]。因为化工安全生产的以下特点,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火灾或者是发生爆炸之类的安全事故,对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不仅会给化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对周边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化工生产过程汇总,需要实施安全生产策略,以预防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1.2我国的重要产业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化工安全生产在其中占有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在我国各产业之中,化工生产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不能够无视化工生产的安全问题,在化工安全生产中,要不断的加强安全生产的策略。

1.3安全生产是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基础

在化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所以,在化工生产中,一定不能够忽视安全生产工作,否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然会对化工企业有着极大的影响。

2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缺乏

在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直接参与的主体,所以他们的安全意识的高低,必然会影响化工生产的安全与否[2]。在导致安全事故产生的因素之中,人为因素占据着一个较高的比例,这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另外,他们没有很熟练的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序,或者是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出现了失误以及违规操作等原因,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使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对周边的环境以及居民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2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再化工企业内部,通常会制定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保证化工生产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然而,从执行的情况来看,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尽管各化工企业都对各项生产操作流程做出了规定,也制定了人员操作行为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生产中,这些规定要么是被企业员工所忽视,要么只执行了一小部分,另外,加上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些规章制度都没有落实到实处,有些的更是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之下,使得化工生产有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3违章操作的问题较为严重

在化工生产中,生产工艺的程序较为复杂,对生产装置的操作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需要工作人员有着较强的专业技能,并且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与标准来进行操纵[3]。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许多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较为却反,在生产装置的操作上难以严格的按照规范去执行,使得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违规操作以及失误操作,从而引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2.4生产设备选择不够科学合理

在化工生产中,大多数都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的,有些的化工原料有着强烈的腐蚀性,这就需要设备要有较强的耐磨蚀性。但是有少数的化工企业,在生产设备的选择上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化工原料出现泄漏的现象,或者是所选用的设备难以承受化学反应后所引起的变化,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影响了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解决化工安全生产的主要对策

3.1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由于在化工安全生产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的高低会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所以,化工企业一定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将“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映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脑海之中。化工企业应该定期将企业员工组织起来,对他们开展安全意识的培训与教育,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媒介,运用多元化的培训教育手段,可以在培训过程中,运用一些典型的案例来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操作的方式,来让员工切实的了解到违规操作与失误操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形象化到每一位员工的脑海之中[4]。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以便让每一位工作人员能够依法来进行生产工作。除此之外,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同时,企业还应该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培训,因为只有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熟练掌握操作,能够根据规范标准来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够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所降低。

3.2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

为了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规范的去进行生产操作,就要求企业要不断的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确每一个生产岗位的职责,将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与工作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从而使工作人员都认识到要为自己操作行为负责,要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这一工作要点,从而在今后的化工生产工作中,能够用规范的操作的去进行生产,进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对现场的生产流程进行跟踪,及时发现生产操作中的不规范问题,将安全隐患问题及时的上报给上级部门,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解决。与此同时,要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并且要对这些违规操作人员予以一定的惩罚,以便让工作人员能够牢记自己的错误操作[5]。除此之外,企业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以便更好的协同合作,将信心及时的传递,然后各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对安全事故予以处理,这样也能够使企业各部门互相监督,使生产任务能够得到保障。3.4做好检查工作化工企业要建设一个全面的监控系统,以便对生产设备的状态、生产人员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让这些因素处于一个可以控制的状态。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定期去化工企业进行大检查,对于不予以安全生产操作的化工企业予以相应的惩治,情节严重的化工企业,可以予以停工处理。从而将安全生产的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4结语

综上,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会切实影响到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范,消除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提升化工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要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并要求企业管理者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工作。此外,各级地方政府要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定期对各化工企业进行检查,对那些不进行安全生产的化工企业予以严惩,从而使安全隐患处于一个可以控制的状态。如此一来,就能够极大的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能够提升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继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作者:邢立伟单位: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杨永胜.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6,08:239.

[2]李永江,薛蛟,胡彬彬.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8:11-12.

[3]蔡海东.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7:38.

安全生产问题篇7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电网

作者简介:杨林学(1973-),男,四川苍溪人,国网四川苍溪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建设部,助理工程师。(四川苍溪628400)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242-02

一、电网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和省电网公司提出了“十二五”的规划目标,促进了电网安全生产和建设不断的发展,电网资产经营方面也不断进步。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事业大面积开展,对用电需求不断增加,而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和电力安全生产教育还有一定的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研究目前电网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找到相应的措施已是迫在眉睫。[1]

1.电网工程进展比较缓慢

我国电网投资有限,技术创新落后,发展框架不强,对于优化资源的配置能力还达不到目前的需求水平。并且对于事故风险应急响应的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尤其一些偏远并经济不发达地方,电网单位融资能力差、工业发展少、供电负责区域经济落后,[2]导致电网企业制定的设计规划标准也随之下降,电网技术水平随之降低,供电安全稳定性能得不到保证,常出现用电高峰时电网瘫痪现象。这种电网的不坚强影响供求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2.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不高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是整个国家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但是当前电网安全生产的能力不能适应国家与人们生活的发展需求,首先是电网的用户水平不一,电力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常出现电力设备被破坏和盗窃的现象。工业单位的用电常出现野蛮用电、违章用电,对于电力用电法规和准则完全不顾,导致电网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从而导致当地电网建设落后,电网安全基础不稳,电网安全运行能力降低。必须改变这些弊病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3]其次,电网安全生产基础不稳定,电网企业不能统一管理并有效规划,电网整体结构不合理,供电能力有限,并且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响应水平低,电网管理比较松散,规章制度不能上行下达,形同虚设。电网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导致运行不通畅,维修和围护难度增加,尤其在用电高峰故障层出不穷。部分电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电力技术和操作行为不规范,人为的操作违章行为经常发生。

3.电力生产安全教育滞后

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教育与企业发展严重不协调,影响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电力企业没有完整系统的安全生产的教育体制和安全教育文化,没有树立起电网安全生产观念,需要在电力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电力文化教育因素,努力做到电网规范管理、技术过硬、结构系统完善,推动各级电力网络之间的和谐发展,提高国家电网的服务水平,系统改善电力安全生产的落后现状。其次,不断提升电力的输电水平和安全稳定供电能力,加强电力技术的提升和改进,使电力安全生产与质量和效益相协调,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在电力设备运行中加强对其的检查、检修、升级,保证设备时刻处于健康运行状态,严格执行生产制度,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再次,电力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只停留在纸上,并且一些电力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完善,无法直接应用到安全生产中去,电力安全教育没有系统规划和认真实施。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理念差,没有和规章制度系统合为一体。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教育成果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最后,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认识匮乏,不能在生产中体现。

二、电网安全生产的原因分析

1.表面原因

第一,电力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大,规定性的原则不能坚持,负责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不负责,电力工程现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之间不明晰,责任的关系不明确,现场的电力生产安全措施不能有效落实,有些安全措施形同虚设,并对电力工作人员要求不严,管理出现松懈,指导没有目的和没有切入点,导致工期延误和工程质量不合格,供电故障频出。第二,管理人员的电力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和安全思想松懈,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艰巨性、长期性、隐蔽性、周期性,反弹性认识不到位,放松对电力事故的警惕性。风险应急响应意识淡薄,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思想产生,导致电力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能顺利实施。第三,电力安全生产的宣传不到位,加上电力建设部门为了赶工期,在任务和工作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因工作人员少导致电力安全生产能力达不到要求标准,电力安全生产的地位不断降低,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出现混乱。电力安全生产的事故往往发生在抢工期和赶任务的时间段。

2.内在原因

电力安全生产外在的问题是容易发觉的,而且发现后可以提高觉悟逐渐改变电力生产中的不足,改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电力安全生产的执行能力,使得工作中的弊病逐渐消除,但是作为电力企业的部门所呈现出来的表层问题,在其他的部门也普遍性存在,所以要从更深层次提高对电力安全生产的认识。

一是人为的因素。人是电力安全生产的根本要素,也是最主要的要素,电力能不能安全生产主要取决于人。人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操作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事故的发生与否,以往的经验可知事故产生九成以上原因是人为因素,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不热爱,没有激情,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工作心得,希望以少付出得到较多回报,抱怨多,本身的个人业务素质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专业技能不过硬,没有主动遵照电力生产的安全规范、制度流程去实施。主要是对企业的责任心不够。尤其有些电力企业单位对内部员工的层次分得较为复杂,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比如还存在国营和集体之分、劳务人员和劳动人员之分、农电工和临时电工之分。工种形式复杂多样,很难统一建立一套系统的工作管理机制,大集体人员有时比国营人员多出很多,所占数量比例也比较大,在工种使用上混合使用,同一岗位同样的工作而国营和大集体人员的工资待遇差别较大。在这些工作身份不同的工作人员混合在一起的工作中推行目前的绩效管理就面临着很多不便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有些电力企业部门的管理体制不合理,如电力人员只进不出,造成了大锅饭的情况发生,保护了效率不高、能力水平差的工作人员,同时打击了表现积极员工、优秀员工、先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资金投入。电力部门每年都会有一部分预算资金投入到电网规划上,主要重视负荷能力和产量效益,注重资金的付出与电量产出的比例关系,但是通常把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忽略了,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的应用也经常被忽略,导致在电力生产技术方面不断落后于其他城市或者国家,设备不能经常更新,更新后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如有些地域广阔,布置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形不成环网供电。另外还有些地区变电容载偏低,变电的容量不能满足要求,少数变电站的单线单变的形式还在运用。还有些地区电力网络结构不合理。电网超载现象也时有发生,极大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针对这种情况,只能加大电力网络的投资力度,才能使得电网稳定安全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三是管理部门的问题。电力企业的一些风险应急响应能力不足,没有预控能力,这是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前的管理模式是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电力安全生产往往是一票否决制度,起初在电力安全生产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病: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混乱,工作分工不明确,流程不清晰,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现场工作杂乱无章。预防措置不到位。电力生产现场违章情况时常发生,负责人员无责任心并麻痹大意。安全管理问题出现形式主义。事故出现后互相推诿,发生前互相扯皮,管理人员有章不循,工作管理风气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工作人员工作散漫。绩效考核不严格,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惩罚措施执行不严格。同时电力企业内部的奖惩机制不完善,无法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对其的约束性,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有很大差距。对于国营和集体工作人员的分配制度不均衡,严重打击集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度层层削弱。电力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整体的、系统的各专业、部门、工种之间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

3.地方电网的问题

首先,地方电网由于国家政策、运行体制、地域限制的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还相对落后,安全生产和电网的稳定运行管理的特点还属于粗放型。人员分配不合理、人浮于事的情况比较严重,信息化程度不高,人员的素质不一,经常出现有章不循。

其次,电力运行能力差,电网工作不稳定。由于电力部门对地方电网的投资不足导致地方电网运行脆弱,地方电网一般是地方财政投资进行电网的维护和建设,地方电力公司的经济实力决定了电力融资困难,使得电力投资严重不足,更谈不上形成高压的供电网络。

再次,电力企业的经营能力差。有些贫困地区的电力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额的资金进行维护和建设电力网络,投资成本无法收回,亏损严重。有些电力员工对于调整后的工作待遇期待值较高,电力部门无法满足要求,使得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并长期存在。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的收费差值使得越贫困地方收费越高,这严重违背了中央的以人为本的原则,间接导致个人偷电现象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和供电秩序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电网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电网企业技术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安全生产问题篇8

关键词:农业生产食品安全传统农业现代化农业

一、农业生产模式概述

(一)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环保自然健康但效率不高

黔东南秀美的梯田,流行着稻田养鱼的生产方式。待秧苗可为鱼田遮阴时,老农将上百尾鲫鱼鱼苗放入秧田中,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稻鱼共生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这就是我国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的真实写照。这种方式自然健康,靠天吃饭,生产效率不高,所以提高种植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就凸现其重要性。

(二)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益缓解粮食危机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是指农业生产进入了广泛使用机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并逐步实现了农业的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转基因技术研发以及大棚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到边陲小镇,老百姓随时可以享用四季的瓜果蔬菜,人们不必为冬天只能储存食用大白菜而烦心,也不必为冬季无新鲜水果可吃而闹心,农贸市场里的反季瓜果蔬菜应有尽有。美国仅用2%的人口从事农业,所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而且农产品出口的质与量都位居全球之首。

二、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农药的应用引起的安全问题

现代化农业一个主要特征是产业化,也就是精细分工与单一种植。这样种植对害虫和伴生杂草的生长有利,要除掉害虫杂草,用大量的杀虫剂、除草剂,这些有害物不仅残留在土壤里、杀死其他物种,还会进入人类食物链中。我国近些年来出现了蔬菜上的农药残留居高不下,牛奶和鸡蛋里出现了有毒的工业原料等诸多食品安全问题。

(二)转基因食品基因带来安全隐患

人们在改变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的基因结构时,是否真的能够确保新生物的安全性呢?我们无法确定,在基因技术的那一头,会不会潜伏着“异形”一样的怪物。现在没有发现问题的非天然的东西,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若干年后被发现有问题就太迟了,所以还不宜大部分人群来推广

(二)破坏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影响食物口感

现代农业大规模的单一种植和单一养殖,却把传统农业完好的循环系统拆开变成两个独立的问题:种植物这边,土壤缺乏肥力,而养动物那边,却对着动物粪便发愁。于是,一边要施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而另一边再废弃动物粪便造成第二道污染。同时因为大棚种植,季节已经失去意义,农业所特有的生产周期长和季节性要求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的特征也消失了,恒温调控,生长周期短,植物自身机能并未发育完善,即使成熟的蔬菜瓜果口味和营养功效都较自然成长的相差很大。

三、解决现代化农业中食品安全问题

(一)制度与标准

1995年正式出台的《食品卫生法》是我国现阶段最全面地对食品卫生、安全作出规定的法律,但实践证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仅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总共291个指标;而国际食品法典则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这使得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会让许多有害物资蒙混过关,给为不法分子留下法律制度上的空间。在食品相关检测标准上也存在混乱,各地标准各不相同,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二)对各种农产品进行有效地信息采集与管理

现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甚至管理者都无法知道自己消费食物的来源,以至于出现问题却无从追溯,通过对各种农产品进行有效地信息采集与管理,很多食物都会有自己的信息标签,消费者付出很小代价,知道自己的食物来源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可以使市场更加规范合理,减小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大陆售往香港的生猪,都打有电子标签,在香港方面接收生猪的时候,都是采取无线模式读取生猪标签的信息,这样极大地增强了食品安全保障。

(三)加强宣传与教育

要让食品生产者明确地知道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有害的,怎样生产才符合标准,才是安全的,然后才有可能要求他生产出安全的食品来。经销商真正识别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通过行政部门的准入制度、巡查监管和质量检测督促他们重视食品安全。只有正确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才能准确地找到威胁食品安全的真正问题,更有效地确保食品安全。

(四)开展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

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是集花卉蔬菜种植、生态餐饮、休闲度假、植物园艺为一体的生态园。我国大中城市郊区人口密集、土地紧缺,但有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物质装备水平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劳动者素质高的特点,适合作为旅游一项产业,在我国兴起有20多年的时间,旅游热点已经从古都名城和名寺古刹回归自然。随着五一节由大长假变为小长假和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设立,中短途旅游成了旅游主流,而在中短途旅游中,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就成了游客首选。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问题篇9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对策;措施

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煤矿的开采一般都是地下作业,所以在进行煤矿生产时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大大提高,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视力度,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实际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经常会出现一些矿难事故。为了从根本上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笔者提出了几种措施应对当前煤矿安全工作。

1中国煤矿生产面临的问题

1.1煤矿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由于地质板块之间的碰撞导致了我国的大陆地质构造,在实际的开采过程里难度比较大。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依然比较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容易对社会产生损失。在实际的开采过程里经常会出现的是冲击矿压现象,其在发生时的速度之快危害之大会极大地危害矿山的安全。通过有关数据可以得知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里,冲击矿压灾害安全事故达到了100多起,以大中型煤矿居多。通过笔者的分析发现,在实际的开采过程里,大中型煤矿的开采时间久,相应的深度也比小型煤矿的深,更容易出现矿山冲击矿压问题由于矿井煤矿自燃发火现象严重,这种特殊的自燃条件导致矿井火灾频发,只要出现火灾,那么煤炭资源被烧毁的同时,昂贵的机械设备也会被破坏。除此之外,我国的矿井大部分面临着复杂的地质环境,导致煤矿安全生产的事故发生率提高。

1.2煤矿生产的条件复杂

在我国进行煤炭开采时使用最广泛的方式是井下开采,不过,因为我国常年对于煤矿的高需求,很多矿井的浅层煤已经被用完,在开采时逐渐深入,暴露出一些明显的深部开采问题,举例来看,很多矿井通风不顺,还有冲击地压等问题。条件的复杂性导致在开采时难度提高,如果煤矿企业的生产条件不达标,其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

1.3缺乏充足的科技支撑

从现在来看,很多煤矿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缺乏完善的矿井安全装备,可靠性不高,这样一来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难以和煤矿的生产需求相结合。除此之外,由于矿井内的工作环境比较差,很多技术人员不愿意加入煤矿开采工作里,所以导致煤矿企业的专业人才不够,这样一来对矿难的发生埋下隐患。由于在职人员的素质比较低,所以不能发挥技术措施的作用,制约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发挥煤矿企业安全技术的作用。

1.4不同的安全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从我国目前煤矿企业的状况来看,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比较低,技术措施不先进,同时很容易忽视对人的管理,缺乏安全的系统。由于很多措施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加上其适应性不强,在现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没有落实相关的技术措施,导致出现了较多的安全隐患,煤矿安全事故的控制难度大大提高。对于不同的煤矿企业来说,由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和控制上难度也会大大提高。

1.5农民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安全培训难

通过有关统计可以得知,现在的煤矿工人中有七成是农民工,这样一来国有煤炭主体基本上都是农民工,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强,所以在进行安全培训时难度比较高。

2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的应对措施

2.1加强煤矿事故机理与防治方法研究

要想从根本上控制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就要加大对科学理论的研究力度,同时还要在事故发生之前研究其事故发生原因,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探讨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特别要重视的是研究火灾和水灾,研究深井工作。为了防止发生地质灾害,要在矿井地质勘探工作上加大重视力度,综合利用一些探测技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勘探的精准度。除此之外,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必须建设精确的定位系统,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快速找到工作人员。

2.2提供煤炭的生产结构的科学性

由于很多地区的开采条件不达标,难以进行机械化生产,对于一些容易自燃的矿井要通过一定的措施限制开采。另外,要杜绝一些不达标的煤矿,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整合企业,进一步拓宽开采的规模,优化技术装备条件,淘汰一些落后的技术。

2.3加大煤矿安全科技投入,重视煤矿人才培养

对于煤矿企业自身来说必须要重视煤矿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同时还要加大推广力度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研究相关的科学技术,建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创新体系,推动煤矿企业更好的发展。另外,要重视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设置专门的人才培养基地。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必须强化和技术人员有关的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另外,在具体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要注意培训的实际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综合素质。

2.4加强安全管理,优化管理模式

对于各个管理煤矿安全的部门和进行监管的部门来说,要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不断落实有关规定,进一步整改发现的安全隐患。对于企业领导来说,要坚持以身作则,加大对井下外包队的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进行煤炭生产的劳动管理体系。

3结语

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来说,要想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就要付出长期努力,要想从根本上做好这一工作,就要在实际工作过程里脚踏实地,重视每一天的工作,特别是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只增不减,所以必须充分重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只有发现现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在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实现煤矿生产的高效率。文章通过和自身工作经验相结合,分析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一些合理性措施,为相关的煤矿企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丁海峰.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煤矿安全生产[J].能源与环境,2010(06):88-89.

[2]范维唐,卢鉴章,申宝宏.煤矿灾害防治的技术与对策[m].徐州:中国矿业人学出版社,2010.

安全生产问题篇10

关键词:化工生产安全问题对策探讨

引言

化工生产的过程常常都伴有易燃易爆有毒的物质,还有一些腐蚀性,而且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进行的,生产步骤繁琐,这些化工生产的特点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的频率,而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火灾、爆炸对企业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企业的作业人员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因此,做好化工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障整个企业的利益,还有利于化工企业的长久发展。

一、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近年来因为工伤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在我国已达到10万左右,而这些工伤事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达上千亿元,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安全管理不够完善。

这些年来在我国化工企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有设备、工艺、高处坠落、泄露、危险化学物品存储于运输等。

设备事故指的是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爆炸腐蚀而造成的设备的损坏,这些事故都是及其危险的。

工艺事故主要是由于工艺设计的不合理,操作过程的不规范,操作需要的物质材料不符合指标等因素造成的。

高处坠落事故是指在高处作业时发生坠落,这种坠落的导致人员伤亡的几率是很大的,由于化工生产分层布局的特点,使得化工生产在高处操作是在所难免的,而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企业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些安全设备不符合规范,在危险的地方没有设置警示牌,还有就是操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没有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安全头盔不带、安全网不挂等。

泄漏事故是指化工生产的时候发生的介质泄露,主要发生在石油、煤气运输等企业中,泄露事故导致企业损失大量的原料和能量,滞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甚至会诱发爆炸火灾等一系列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危险化学物品存储与运输事故主要指的是化学生产所需要的一些物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处理不慎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危险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存贮是急需注意的环节,这些化学原料主要存储在仓库中,仓库设施不符合安全存储的条件,危险品没有分类存放都会造成仓库失火爆炸,而这些危险化学物品在运输的过程中,不注意超载以及气候的影响因素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化工企业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化工生产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不仅是局限在一个方面,是由很多因素共同触发的。首先是化工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使得施工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条款对其进行约束,导致员工操作的时候不遵循具体的施工程序,使得操作过程变得没有条理,操作的时候也没有采取具体的安全措施。

其次是企业不肯投入资金在安全生产的建设上,不注意安全知识在企业内的宣传,使得员工安全知识淡薄,安全意识差。

最后就是生产过程中一些有毒易爆的物品没有经过合理处理,存放在不适当的位置,而且生产需要的安全设备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三、解决安全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一个企业要向得到好的发展,企业内部必须治理合理的规章制度,化工生产企业要想有效解决化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根据国家法律比如《安全管理生产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得操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环节作业,不违章作业,不遵守这些安全规章制度的可以在薪酬上给与相应处罚。

其次就要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加大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投资。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举行安全知识讲座,宣传安全知识,并针对相关安全知识对员工进行考核。这些安全知识包括如何防止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危险化学品识别、有毒有害物质的正确处理应对方式、安全生产时安全工具的使用方面的知识,从而增强员工的法律和安全意识,使得企业的员工都能够参与到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去,对于从事危险岗位的人员,则要要求他们出示岗位操作合格证明。

2.对于化工生产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化工企业要充分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就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增加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可以高效安全的完成,为生产创造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对于那些危险的原料产品要分开处理,现场操作的时候,做好现场施救方案的策划,使得化学事故在发生时得到有效救援。

3.废旧化工安全装置拆除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废旧化工装置在拆除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在废旧化学装置拆除的时候,要根据拆除的装置的一些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的操作方案和拆除过程中会出现的不安全问题的一些防护措施,拆除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装置整体的干净和清洁性,把易燃易爆的物品移开,最后又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的拆除。

4.加强对市场中的设备安全的整治力度

在化工生产中,要加强对设备安全的检查力度,对于那些不符合生产规范、不安全的设备都要严加把关,直到设备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为止,如果不符合,就强制性的让其关闭。不受利益的鼓动诱惑,忽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要严加查理,并给与相关负责人员一定的处罚,对那些发生过严重安全事故的企业还要根据法律依法追究责任。

5.充分利用媒体、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化工生产中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企业安全制度的完善性,这些都需要社会舆论和媒体的报道,通过媒体对事故的真实报道和社会群众的监督,来增强企业的安全防护意识。总体来说,企业必须平衡好安全生产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不安全的生产因素然后做好治理措施。

结束语:我国化工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还是较多的,由此导致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其发生的原因的,只有企业及其企业里的个人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然后再由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管理工作充分落实到日常化工生产中,才能有效解决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