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十篇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十篇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1:42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篇1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世界园林的发展同世界历史的沿革一样,不可避免地遵循着兴起―发展―成熟的轨迹,各国园林风格与样式的形成与各国不同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都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最终成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经历了“囿-苑-自然山水园-写意山水园”几个阶段。从历史上看,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初以欣赏建筑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尤其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现代园林是以欣赏植物造景为主了。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自古至今,中国园林都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中国古典园林以传统文化为中心,委婉含蓄。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中,园林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我国绘画诗歌等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表现为诗、画对园林艺术的精神渗透;诗画艺术直接转化为园林的物质造型。园林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要师法自然、表现自然,另一方面也需要向绘画汲取营养。中国古典园林大多为统治者和达官显贵服务,所以大多建造在相对封闭的与外界的自然或城市环境相对隔绝的空间环境中。设计者力求在狭小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出宏大的自然山水之势。山石、林泉等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素材,入画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正可谓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二、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我国现代园林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政府对人居环境日益重视,很多城市开放公园,并大量开辟人居绿化环境。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政府提出了生态园林的城市发展思路,正是从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自然景观的形成是大自然造就的,但她的美也很容易受到破坏,而且这个破坏的人为因素很大,也很严重。人类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国纷纷开始以发展植物造园,植物造景为主的城市绿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园林是以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用生态学原理研究植物个体和群落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的关系[2],同时研究以植物群落的发展、组成、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扬其共生、避其相克,形成有规律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宜的季相色彩,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现代城市园林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应着眼于服务普通公众,讲究自由流畅,追求简洁明快,风格上博采众长。现代城市园林注重加大游园、广场绿地在公共绿地中的数量和比重,在发展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专类公园的同时,在今后的城市公共绿地发展上做到先规划后施工。形成普遍均匀地发展中小型绿地的城市绿地新格局。

三、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

(一)动态布局,移步换景

动态序列布局,使园林空间成为连续序列的写景,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如在北京植物园展览的温室沙漠景观,它的展览面积只有几百平米。但是如何才能以小见大,向人们更好地展示沙漠植物景观呢?这就是这个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就可运用“步移景异”的设计理念,成功的将巨人柱、大金琥、沙漠“河流”等几个焦点景点表现了出来,道路设计的曲折变化则紧密围绕这些景观而展开。这样的处理手法能更丰富室内空间的层次与变化,也很好地保证了室内景观的完整性[3]。

(二)以情写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

造园如作诗文,其风格往往寄托园主的感情、意愿或理想。陈从周先生说:“中国古典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这句话概括了中国古典园林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意和景的关系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在意境中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达到“寸山多致,片石生情”的艺术境界。比如中国古典园林中有通过构建一池三岛来表达向往海岛仙山;模仿名山胜等等来表达意境。

(三)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结合

园林是一门关于环境美化的艺术。远古时代,当人们为了躲避风雨、防止野兽侵袭而建造房屋的时候,人们考虑的是建筑的实用功能,于是集“居住”与“游赏”于一体的“人造自然”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属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进一步觉醒与提高,园林的生产性功能逐渐减弱,而其游赏的艺术性功能逐渐在增强,但现代园林中追求良好的服务或使用功能也很重要,例如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场所,解决好流线和交通的关系,考虑人们交往与使用中的心理与行为要求;其次,更重视空间组织的自由、形式的简洁、线条的明快以及设计手法的丰富性等等。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89-01

一、研究方法

系统查阅了2000年――2010年11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科研论文,共14433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文章共59篇。本文通过这些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试图将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系统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00――2010年11年间,收录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科研论文,共14433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文章共59篇,占总数的0.4%。

(二)科研成果分布情况

1、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论文共25篇,占42.4%,在邸海彦,赵一寒的《现代景观设计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中:主要以陶然亭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两方面的传承关系。王雷,王建国的《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中:作者讨论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宋珊,邹志荣的《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中:从探讨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布局形式、造园手法、意境表达、理论和手法入手,比较两者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利弊。

2、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共19篇,占32.2%。在曹建富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作者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观、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以及设计理念来研究了园林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各地文化特色,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肖毅的《试论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中:通过对江南园林自然式布局和造园方法的分析,对古典园林手法的充分利用和剖析,对江南园林有一定的探究的前提下,对现代园林以及景观设计有一个指导性的方向。

3、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共15篇,占25.4%。在汪亮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研究》中:对传统封闭式园林艺术与开放式现代景观设计载体、生态观、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在卢思的《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之差异与联系》中:论文首先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含义,继而探讨了两者间本质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结论与建议

从我国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研究总体情况来看,在近11年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对现代景观设计有了自己的理论创新。从研究水平来看。不仅关注理论而且关注调研实践,并开始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来分析和评价。

但同时,我国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的研究不足。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园林有不同的内容和试用范围。调研发现,在探讨现代景观设计的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吸收和借鉴的深度还不够,只停留在在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吸收层面,而没有深入研究这些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二,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对和继承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对现代景观设计如何才能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点?中国古典园林是否还可以再现代景观设计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立足于本土创新是否是唯一值得信赖的途径?都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其三、对中国古典园林给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较少。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我们要深入研究对古典园林的理解和创造力;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新园林。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篇3

【关键词】现代园林,设计,古典,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所有的设计都以美学原则为基础,美学思想是由深厚的文化基础积累而成。在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以自然精神境界为主要目的,达到很高层次的审美意趣。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借鉴古典园林设计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改善和促进现代园林的发展。1.古典园林设计的特点

我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记载,我国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利用自然树木和山水进行园林设计活动,并且受到神话故事的影响,周文王建立的古代园林雏形--囿。囿内建筑高台,挖瑶池,来供帝王和大臣们享乐。春秋战国时期的云林已经有了自然山水的点缀,而秦汉时期逐渐有了宫苑,秦始皇在同一中国后,建立了阿房宫。古典园林的设计主要依靠奇石、假山、流水和幽静等营造自然轻松的境界,园内以楼阁、亭台等为主要建筑物,各建筑物之间以长廊贯通,并配以石头、假山和流水等锈蚀。古典园林的设计富有含蓄的情感,并强调移步换景的妙处。古典园林中任一元素都是景中带画,动静结合,无论园林大小都变化多段。

2.古典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生态、环保、自然社会发展迅速,工业化脚步也越来越快,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对自然环境十分渴望。城市绿地的建立能够一定程度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利用有限空间营造自然环境。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主,主要展现自然美,现代园林设计可以借鉴古代园林设计模仿自然的方法,例如在绿地建立中,模拟自然植物组合和生长模式,创建城市中的森林,实现森林在城市中生长和发展。而且经过实践正面,复式层植物群落有利于植物生长,后期维护成本也很低。我国目前水资源紧缺,所以可以模仿自然进行地表径流减缓,对雨水进行收集来达到节约用水目的。这一想法通过多次试验已经获得一定成就。目前邵阳市红旗河生态走廊就利用了这一成果,河岸设计以自然植物为主,截取部分雨水后渗入地下,保证地下水源不缺失,并且能够形成淹没区以达到防汛作用。2.2因地制宜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注重因地制宜,主要是指景观选址和景点布置方面。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是现代园林设计中因地制宜分布景点经常被人忽略。如中华世纪坛绿地的设计,最初方案包含雕塑、喷泉等景观,但是到最后都被删减,而只是采用波浪曲线和圆形先来映衬世纪坛建筑的形体,绿地中多以绿化为主。又如北京东便们明城墙遗址公园设计方面,最初也是设计了很多复杂景观,如激光城墙、玻璃城墙,但是后来考虑到公园性质是遗址公园,主要以保护城墙为主,为了展示古城墙而建,所以应该将仅有的明代城墙遗址作为主体景观。所以最终方案是以植物、园路现行和景点为好明城墙而设计,为城墙提供自然环境氛围。游人可以在林荫下品位明城墙文化的历史和沧桑,简介的布局也让公园自然的融入到城市中,还体现了老北京的历史变迁和古都风貌。目前很多设计师对因地制宜的要领忽略,将绿地建立成城市广场,甚至有的绿地称为花园广场,却全部使用硬质铺装,街道景观的建立也不考虑市民需求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设计师要深刻理解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充分应用,使园林设计的更富有生命力、具有亲切感。2.3植物合理配置古典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精华在于诗情画意,并且赋予花木以人性,这是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例如富贵豪放的牡丹、高洁清廉的美化,石榴表示多子多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这些都已经被群众认可。因此,对于现代园林汇总植物的配置,不仅要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还要赋予草木人性,这样设计出来的园林更会让人们愿意享受、亲近,也让人感受到园林设计的人情味。古典园林博大精深,现代园林设计应该向古典园林进行借鉴,做到扎根过去、立足现在、取向未来的原则,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满足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对古典文化和古典园林设计理念进行延续。2.4移步换景在北京植物园的温室沙漠景观设计过程中,其面积共有几百平米,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展示沙漠景观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此可以借鉴古典园林中移步换景的设计理念,将沙漠河流、大金琥和巨人柱等主要景点作为道路改变对景,在蜿蜒的道路两侧设计紧密的景观对景,不仅丰富室内空间的层次和变化,也保证了狭小空间内景观的完整性。2.5寓情于景园林设计的另外一个设计重点是立意和内涵,古典园林中会经常利用各艺术间的融合,来确保园林整体富有诗情画意之感。现代园林借鉴古典园林设计的寓情于景的这一理念,在设计中巧妙的运用具体形式表达,如利用景名、牌匾等对园林景观进行表达,或者用小型雕塑点名主题。

3.结语

总之,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无论从技术和文化上来看,都给现代园林设计很大启示。因此,要站在现代园林设计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向古典园林设计理念进行学习和借鉴,创造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园林,保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维拥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思维——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与现代园林设计广西工学院学报2006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园林艺术;影响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园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造园者在园林中加入了建筑、植物、山石、水流等要素,运用一定的审美方法和造园方法,形成了具有高度意境美的中国园林。中国园林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更是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造园者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意志品质等通过园林艺术很好的传达出来,中国传统文化对园林艺术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1.中国园林基本概况

中国古典园林按照造园者的类别主要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皇家园林高贵气派,气势恢宏而且庞大,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博怀和气概,私家园林小巧灵活,景色秀美,表现了古代财富拥有者的个人价值观念和生活意趣。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封建社会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文明结晶,是历史的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中是独树一帜的,不仅仅是因为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物质财富,更是因为它已经超越了满足人类基本住房的需求,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思想追求和价值观念,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强调了“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蕴含了令人遐想的意境。园林艺术中的寥寥几笔,点点装饰,一山一石,一花一草都能够展现出无限深远的意境。

中国园林提倡“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理念,中国园林在建设过程中,加入了假山、水流、亭台楼阁等建筑、雕刻、诗画等元素,经过造园者的精心设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景观,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交融的艺术,传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光辉。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之一就是简约二字,以求用简约之形传达出意境深远之意,让人徜徉其中,得到了心灵和精神的放松和舒缓。

2.中国传统文化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表现,传统文化又是离不开哲学思想的。传统的哲学思想赋予了园林艺术深远的意境;传统的山水文化渲染了古典园林的环境氛围和艺术追求;阶级社会的更替引导着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

2.1传统哲学思想与园林艺术

民族艺术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哲学思想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这也间接影响了民族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是因为带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的深刻烙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主要受儒家、道家这两个学派的深刻影响,它们所倡导的人文色彩和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无一不体现在中国园林艺术之中,可以把园林艺术看作是传统哲学思想的缩影和概括。

儒家思想自从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统治阶级的统治理念,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深刻地影响,园林艺术带有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特征。儒家文化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儒家文化对天与地的关系上,儒家文化认为“地载万物,天垂象”和“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去对抗自然;而且儒家文化在保持自己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吸收道家的思想精华,即道生万物的思想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万物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这些儒家思想对园林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古典园林的建设过程中,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奇山异石的摆放都追求一种自然和谐的理念,强调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成为了园林艺术所坚持的一个重要理念。

道家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家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一切本源,是宇宙和万物存在的根本。道家主张人要有出世的观念,鼓励人们与自然融合,生活在自然之中。庄子强调人应该寄情于自己理想中的山水,他的物化精神,既可以把自然赋予人的性格,也可以把人想象成自然。道家所认为的哲学思想是一种抽象的理念,它强调人应该追求心灵的安静和精神的自由,认为人只有在完全放空的状态下,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自然之美。道家这样的哲学理念渗透在园林的花草树木之中,古典园林无一不体现着道家这种悠然自在、忘却俗世、自然逍遥的价值追求,园林艺术中表现的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便是道家思想最好的体现。

2.2传统山水文化与园林艺术

中华民族的山水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的改造和探索过程中,融入了无数古人的优秀智慧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响着园林艺术的形成。中华民族对自然一直保持着传统和敬畏之心,与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一直以“相生相容,和谐共生”的理念来指导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山水文化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产生,孔子认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认为“自然天道而无为”,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古人对山水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山水文化还衍生出了山水画,这为园林艺术的审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山水文化强调人类要融于自然、寄情于山水,体会到山水的美感所在。在山水文化和山水画的影响下,园林艺术的审美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私人园林小巧秀美、奇山异石、楼阁交错等园林的设计深受山水文化的影响。可见园林艺术在审美方面是山水文化的一个代表和展示。

2.3阶级社会的更替与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自然是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深刻的烙印的。人类社会只有当生产力得到了充分发展时,创造了很多的物质财富,才能使一部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追求精神上和生活上的享受。园林艺术是封建社会发展过程的产物,它是封建统治阶级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封建统治阶级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意趣的欲望,就没有园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3.结语

中国的园林艺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处处表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和理念。古典园林不仅仅是古人居住生活的场所,也代表了古人的价值观念和理念,这些价值观和世界观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哲学思想、山水文化、阶级的发展都是促使园林艺术产生的根源,园林艺术深刻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征。园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它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科]

【参考文献】

[1]吴明秋,汪波.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中国园林艺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5).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篇5

关键词: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继承

Doi:10.14051/ki.xdyy.2015.24.102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充分融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想内涵,也能够让园林景观具有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艺术内涵。我国园林景观事业近年来对古典园林设计精华予以充分地继承和吸收,打造出具有典型中国古典特色的现代化园林景观。文章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进行探讨。

1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形成较为独特的乡土景观。在历史漫长的古代,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文人墨客,都对审美有着较高的要求,都会在设计居住环境时将艺术文化应用其中,以便能够打造出更加宜人居住的优美环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充分考虑到光线、气候、温度等一系列因素,无论是布置亭台楼阁,还是种植植被,亦或者布局园林结构都对其予以考虑,除此之外,还将园林内的景观环境与外界的景观环境予以有机结合,让人们在对优美的园林景观进行欣赏的同时,也能够与大自然实现亲密接触。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还较为重视空间曲折变化和空间组织手法,努力做到虚实相间、动静结合,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来打造出独特的个性化功能空间。例如扬州个园就是扬州古典园林中最具艺术价值、最富盛名、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集中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2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天人合一”的古典造园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极为推崇顺应自然的发展让园林设计与大自然进行有机融合,园林设计效果务必达到“天人合一”,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予以关注的重点,从目前来看,虽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却没有足够重视自然的生态环境,这样一来,就造成较多生态资源浪费。

2.2古典园林中意境创造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特别希望“用有限的土地面积来营造出无限意境”,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合理布局景色。例如北京颐和园在自身建筑的独特性基础上巧借玉泉山的美景,让二者相映成辉,一起将颐和园的整体美观体现出来。又如扬州个园的面积虽不大,但一处一景,将造园者的匠心独具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个园的叠石艺术让人叹为观止,个园利用分峰用石的手法,堆叠4种不同的石料(宜石、笋石、黄石、湖石)来营造出“春、夏、秋、冬”4景,表达出“冬山宜居”“、春山宜游”“、秋山宜登”、“夏山宜看”4种截然不同的诗情画意,最终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

2.3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的应用

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加、大气污染、用地日益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用地面积也较小,应用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对于空间变化往往要求既统一又多样,那么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层次变化的特点,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打造出现代、立体、多样的园林景观空间。

3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文化正在遭受多元化文化思想的冲击,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底蕴也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渐行渐远,但无论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还是古典园林的创作手法都能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许多思考、许多借鉴。从目前来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多地受到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影响,虽然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个性,但缺乏内涵,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内心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感受,必然不利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务必要继承发展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营造出具有适宜居住和较强观赏性的景观作品。这既是对中国历史传统的继承,也能够让打造出来的园林作品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4结语

总之,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务必要基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借鉴和学习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创造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邹伟周.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1(11)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篇6

关键词:古建筑:古典园林:园林设计:建筑美学;修葺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5-0146-03

1 引言

我国的古代建筑,不仅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恃色,使建筑具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力,而且极大地加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表现力,使建筑物具有了优美的外观形象,以至于在中国古代筑各个方面的特点形成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人对山水的爱好十分深厚,对自然山水的追求由来已久。她们不仅要在居住生活中体现自然,而且还要在作为生活境域的园林里去体现自然。因此,寄情山水、亲近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所追求的首选。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叠山引水,将厅、堂、亭、榭等古建筑与山石融为一体,戎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并非对自然山水的机械模仿,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高度概括的自然。在一定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精炼却不失自然的环境,将片段美和人文美巧妙的结合起来。

到了现代,由于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建造园林的社会环境、造园目的和所服务的人群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深层次的挖掘其美学价值、表现手法,如何让古典美学与现代创作紧密结合,发挥古建筑的美学、文化价值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2 项目概况

邵阳市双清公园古为“双清揽胜”,始建于宋代,园位居资水、邵水汇合处而得名,院内亭阁相映、怪石嶙峋,曲径通幽,具古典园林风韵,自古为“宝庆十二景”之首,现占地面积约4.3hm2(64.41亩)。

1956年公园始建时,占地约2.1hm2(31.4亩)。将关圣殿及周边景观置入其中。全园亭阁相映、怪石磷岣、曲径通幽,其中亭外亭、关圣殿、砥柱矶、双济亭、飞来石等景观尤为有名。1978年重修时,增建双环门、双清亭、入胜门、又~村、犀牛池等。1985年,修葺关圣殿,塑关公诸神像及壁画,改偏殿为观音殿。

2007年,为弘扬邵阳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创造更好的城市宜居环境,对双清公园的古建筑进行修葺保护,并扩充了一些景点。

3 古建筑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双清公园中的古建筑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与构成园林的其他要素山、水、植物等所组成的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统一,构成了古典园林的整体景观。园林及古建筑及其布局的多样性形成了园林空间内要素组合的多姿多彩:园林建筑错落有致,迂回曲折的布置,使园林景中有景,园中有园,扩大和丰富了园林空问。从双清公园的古典园林布局可窥见一斑,见图1。

3.1 双清公园古建筑形成的特色探析

双清公园主要的古建筑主要包括双环门、双清亭、亭外亭、关圣殿、娘娘庙等十多处,经多次修葺,大多保存完好,见下图2、图3。

其风格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公园的古代建筑群主要是通过建筑群体来表现博大与壮观,各种宫殿、寺庙、亭园、书屋等建筑群体向地面四处作有序的铺开,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特征。且建筑的群体组合有其规律性,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一般为长方形,单纯而规整),然后根据各类建筑不同的功能需要,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合成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建筑群体。如双环门旁的双济亭一双清亭――关圣殿一亭外亭,这种看似散漫的单体却在平面上相互关联,独个成景,群体也成景。

2)采用对称布局,依江临水,形成层层庭院,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我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和组群的布局原则,不仅富有封建伦理文化的特色,还与中国人的崇中、从中、尊中的民族意识有关,它总是沿着一条中轴线(多以纵轴为主,也有纵横轴都为主的)、采取均衡对称的方式来布局,具有中轴线布局意识、观念特征的建筑,在中国古代随处可见。这种以中轴线为主要标志的、平面对称性格局的古建筑空间布局,也是区别于西方建筑的特征之一。双清公园滨水临江,雾江揽胜,亭外有亭,水天一色,建筑群层层叠落,对称均匀,与树木相互映衬,具有鲜明的江南古典园林特色。

3)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双清公园作为地方名胜,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除流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之外,也留下了后人广为传诵的名人佳句,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是本地区的文化瑰宝,应加以保护颂扬和传承。

3.2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对比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双清公园无疑是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滋生在东方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受绘画、诗歌和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影响,见图4。

中国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经营的。这就使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般浓厚的感彩。特别是山水画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对中国园林影响深远。这种原则是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而获得的,它出自心灵,不是以“理性”为基础,完全是作者感情的倾注,表现了中国对美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中国古代受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塑造出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昧,浪漫飘逸的风度和质朴无华的气质。

“天人合一”

“师法自然”正是造就中国园林独特风格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园,因而中国园林是与山水画、田园诗相生相长,从开始就十分重视神思和韵味。它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虽不酷似自然原貌,但却更传神、更具艺术感染力。这种意境经常借匾联题诗来破题,并综合运用一切可以影响人感官的因素获得诗的意境美。

以双清公园的“亭外亭”为例,见图5a、5b。亭外亭位于砥柱矶顶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宝庆知府郑之侨始建。因位于诸亭之外及南宋林升《题临安邸》始诗“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启发而得名。亭外亭为八柱、双层、木结构重檐四方亭。亭高10.9m,外四柱支承底层飞檐,底层高3.6m,面积51m2,周边设木花格护栏,屋面板上坐石灰砂浆,覆小青瓦,白灰纹脊,贴兰花碎瓷片。飞檐桥角,檐枋下卷板后收,卷筋分格,朱柱黛瓦,更显典雅秀丽,具有典型的地域风格特色。曾引来无数文人墨客赞美的诗篇和对联,“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过江来”就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因此可以看出,古代建筑与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学、戏剧、山水绘画与园林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现代西方风景园林设计也受西方古典主义园林的影响,欧洲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艺术也深深影响现代园林设计,因此,欧洲几何式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

中西方这两种园林艺术各有千秋,它们之间仅是风格不同,各自所走的路不同,它们没有高低之分。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并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现代风景园林设计。

3.3 以吉建筑为主景的古典园林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作用和启示

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决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已沿袭数千年,并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潜意识里支配着我们的生活。中国人喜欢在自然中聆听天籁,在性情中享受人生。因此,在当代的造园活动中要认真研究这种哲学思想,把握住其中的精髓,并加以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3.3.1 “天人合一”和生态艺术

我国当前这个时代可称为环境时代或生态时代。人们重视生态艺术,重视创作和研究生态艺术。而中国古典园林正是最具典范性的生态艺术,最能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精神和东方生存智慧的生态艺术。它虽然产生和发展于古代,却能对未来产生极大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所在,它包括造园艺术和技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不只反映在表面的形式和艺术上,更体现在它的造园施工技术上。如果只是看到园林艺术美的一面,而不去深思其让园林的艺术美生生不息,生机盎然的施工方法,那么这种“合一”只能是肤浅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现代园林中也经常使用石子铺地,而且图案可以完全与古典园林一样,但在铺石子之前要用水泥铺底来粘合石子。只这一小小做法就是严重违反自然的,它使雨水无法回流到土壤,从而导致自然界中的一个生态环节中断。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学习最自然的施工方法,让园林不仅美,而且能够美得长久、自然,真正让人与自然平等、和谐。

3.3.2 对意境追求的启示与借鉴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美学。所谓意境,即“寄情寓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让游者在体察感受中从身人心人情,提高到深层次的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建立在内心境界基础上的“心物感应”的审美价值,正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心理结构的反映。虽都是山石花木、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由于序列组织,空间布局,细节设计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有的雄伟庄重,有的幽雅清秀;有的明快,有的深幽,各有各的个性美。

园林的意境美不仅在于其个体景物的美,而且在于其整体的布局与规划,以及不同景物的形态、材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加上气候的变化、人及植物气息的融入,组合成有起有落的空间乐章,以及看似不经意的一堵墙、一洞窗都能引起人对空间无限的遐思,让游者的情感寄托于此。意境美足以人的感受为中心而创作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尊重人的需求、人的行为、人的心理,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此,双清公园扩改工程园林景观设计除了充分应用古建筑来表现其古典园林的特色,也积极应用现代生态园林及景观生态学设计方法,在植物配置和选择上注重乔灌木的混植、植物季相色叶木搭配及物种的多样性,运用各种艺术形式的通感和形式美法则创造出不同的园林特色美。

4 双清公园古建筑的修葺保护及开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建筑和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设计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内容上把握其精髓,不仅是在设计上可以参考借鉴,也可在实践中保护和应用。鉴于古建筑极强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以及珍稀性、不可修复制等特点,对古建筑的修葺保护已刻不容缓。

双清公园扩改工程与2008年4月正式开工,于2009年5月竣工,历时1年多,这次扩该工程征地约4,62hm2(68.27亩),还新增加了洄澜书屋、亲水平台等景点,并在道路,灯光照明、休闲健身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扩充。公园现为开放式公园,分为文化保护区、山林游憩区和休闲活动区,免费向所有游人开放。

其古建筑的修葺和保护以“修旧如旧”为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木结构损坏程度的勘查:在对损坏的木结构处理之前,有必要先对它的损坏程度进行判断。古建筑木结构材质状况勘查已经有了十几种无损和微创检测技术,但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一般进行了表面观察。

2)古建筑木结构的修葺:对油漆脱落、轻微腐朽(虫蚀)构件,先将构件表面原油漆铲掉,对腐朽部分根据腐朽程度采用削除或砂纸砂除,基层清理干净后,再批腻子,用喷雾器将桐油喷涂6遍(一般2-3遍,考虑到该木构件临水易腐,且喷淋法药液损失大,增加到6遍,局部再人工涂刷)。每遍喷涂后均用塑料薄膜覆盖。避免药液蒸发,每次喷涂均要待木构件表面稍干后进行,最后刷本色树脂清漆4遍。较严重的采用挖补法和包镶法进行修葺处理。

3)古建筑彩画的修复:双清公园的古建筑彩画的修复主要采用明代、清代官式彩画的修复方式进行,追求艺术上的逼真和真实性。

修葺一新的双清公园已成为湘中地区极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名片,历史文化是其灵魂,因此,可在保护中开发其文化、观光、旅游价值,从而使古代建筑在现代城市风景园林景观中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古建筑的应用与开发是许多现代历史文化城市面临的课题,是开发还是保护面临许多现实难题,笔者认为,只要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再保护”的原则,并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加以应用和挖掘,使其历久弥新,为城市的未来发展积蓄更强的底蕴和能量。

参考文献:

[1]彭巧,傅德亮,徐剑锋,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J]_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

[2]刘海燕,吕文明,论中国园林文化的和合精神[J].华中建筑,2006,27.

[3]居阅时,弦外之音一中国建筑园林文化象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篇7

一、中国传统造园的自然观

大自然中的山峦、流水、树木、花卉、游鱼、飞禽、走兽等自然景物,皆可组成园景,大自然是一首充满着各种形体、色彩、质感和音调的既丰富而又和谐的交响曲,人类本身也是大自然中的成员,对大自然有着本能的眷恋和热爱。因而园林艺术创作就必然充满自然情趣和诗情画意。中国人的自然环境观,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系统化的自然环境,二是人情化的自然环境。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长期占据中国传统正统学派的地位。从根本上说,儒家思想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房屋设计、甚至室内设计,都符合儒家的哲学准则。这种具有严格空间秩序的设计手法,也深深的影响到了古典园林,尤其是皇家园林和部分寺庙园林,如龙王庙、琼华岛、凤凰墩等。

古典文人园林体现了儒家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一方面借题寓意超凡出世,另一方对园林景观却有特殊的要求。因为古典文人园林寄托了他们强烈的社会情感,这种对社会依赖的感情,导致了园林设计还寓含着深厚的社会意义。因此,古典文人园林的设计建造是建立在儒家治世哲学之上,但我们又很难说哪一部分是受儒家哲学的影响,应该说儒家思想为园林设计建造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

三、禅宗思想对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影响

禅宗思想,遵守佛教中“空”的理念,奉劝人们要达到一种完全平静安祥的精神境界,只因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虚幻的,在这种境界下。人的行为方式将变得单纯和简单。为解决现实与信仰的矛盾,他们或游山玩水、或种花造园,通过感受自然来抵达生活的真谛。古典园林为他们提供了寻求寂静冥思的场所。而古典园林中“有声更觉静”的氛围,也恰好表达了佛教的虚空和静寂,给园林渲染了禅的气氛,引起人的禅思。因此在这样的古典园林中生活,既能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又有助于接近“空”的境界。这样生活在园林中的禅宗信仰者,既求得了精神的解放,又达到了归依佛教之目的。园林为园主依托佛教对人生意义的问题提供了反思场所。可见。这种古典园林生活为佛教信仰与适宜的生活方式的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和智慧海,就表达了封建统治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

四、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造园的影响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篇8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意境

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意境美”的文化内涵

中国有很多描写古典园林的诗歌流传至今,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中写道“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宋代词人李结在《浣溪沙》写道:“花圃萦回曲径通,小亭风卷绣帘重,秋千闲倚画桥东。双蝶舞馀红便旋,交莺啼处绿葱珑。远山眉黛晚来浓。”皆是描写园林景观的佳句。颐和园月波楼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龙沙”,也画龙点睛般的诠释了整个的风景的神韵和人文内涵。中国古诗词中对园林植物的描写,是对古典园林文化品格的概括和总结,充分说明了古典园林对“意境”营造的不倦追求,园林植物的“意境美”,与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必然的联系。

所谓意境,清王国维有着极好的诠释:“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绝秀者,神之於心,处身於境,视境於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於意而处於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则得其真矣”。中国古典园林深受中国传统儒、道、佛文化的影响,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美学原则,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追求隐逸闲适的理想状态,以自然山水园作为其基本形式出现。为达到其“可居可游”的理想境界,园林建造者们置石理水,搭设建筑,选配植物,利用各种手段实现其园林理念,植物景观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代诗人杜耒名诗《寒夜》),中国古典园林里的观赏植物不仅讲究造型天然原朴,更讲究与山、与水、与建筑、与人营造的和谐、统一氛围,其自身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人们常常借用植物的自然属性来抒感、表达理想,赋予植物“人”的品性,注重“立意高远”,强调园林的“意境美”。中国道家主张“法自然”,认为只有顺应回归自然,才能达到常乐的至境;中国佛教中最有势力的禅宗,强调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不欲不求、不争不夺,“修心”为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安宁;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基于“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把和平恬静、悠闲自在、与世无争作为自己处世之道,享受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和乐趣,特别是部分园林主人,出仕不成或自官场隐退,园林就成了抒发胸臆的重要途径,成为了文人们避世远祸、澡溉心志的特殊载体;这些思想,使中国古典园林呈现出不同其他国家园林的独特审美,使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呈现出独具韵味的“意境美”,使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配置极具文化内涵,使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选用原则自成一派。

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意境美”的具体体现

传统文化的影响,让植物被赋予了各种人格属性、精神象征,各种书籍、诗词、咏赋在描写到花木时,都写出了人们在观赏时被激发的不同思想情感。不同的园林植物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通过不同的配置方式表现出来。

2.1用植物表现人格

树木是具有各种形态的,有的挺直,有的婆娑,有的优雅,有的粗放;树木是具有各种习性的,有的耐寒,有的抗旱,有的喜阴,有的喜水。把树木的各种形态、各种习性做各种象征和比拟,能引发人们的各种联想与想象。在传统儒家的自然审美观中,主张从伦理道德(善)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因此树木的某些形态、习性被升华为某种人格美,代表着人们的某种精神。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士大夫们,在造园置景时,力求园林意境能体现出自己的道德追求,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具有儒家道德品质的植物常常成为首选植物。例如耐寒的松柏、花中君子的梅、荷花等等,是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植物。

2.2用植物寄寓情感

除被赋予人格道德精神外,古典园林植物也被寄寓了各种情趣、感情。如根据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赋予“福”、“禄”、“平安”、“富贵”、“如意”、“和谐美满”等吉祥的祝愿之意。

牡丹花式古典园林中使用较多的花卉品种之一,牡丹花因为花形硕大、色彩艳丽,形象丰满喜庆,是人们所公认的富足显贵的象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紫薇花虽然造型特点并不突出,但是因为紫薇与古代象征权力的“紫微”星座谐音,也是具有吉祥意味的古典园林装饰花卉品种;在中国古代,考中举人非常不容易,同时也很荣耀,因为一旦考中举人就意味着学子们的十年寒窗终于有了收获,可以走上仕途,直上青云。人们在修造园林的时候都喜欢种一些榉树,借榉树的“榉”与举人的“举”同音,表达对考中举人地向往和渴望。

颜色鲜亮的石榴,除了颜色深受人们喜爱之外,众多的果实也寓意着人丁兴旺、多子多福,无论是深宅大院还是家底殷实的小康之家,大多都会看到它的身影。

古典园林中经常使用的紫荆花,有着兄弟和睦美好寓意,这一寓意和上面的形象象征、谐音象征方式有所不同,他来源于一则典故,此即为寓意象征手法。

2.3用植物制造闲趣

对植物花木一味从道德、寓意上去考究,难免会对整体植物配置感到单调乏味。因此,中国传统文人在造园之时,还会根据自身喜好与文学诗词的影响,选用一些适于观赏、吟诵的植物,根据四季变化,因地事宜,因势而行,将其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中,以便邀约好友,赏析咏赋。特别是一些因出仕不利、归隐于野的士大夫们,更是将园林植物当作解忧除烦、闲适修心的观赏对象,如何营造超然物外、恬淡清雅的环境,成为了他们的一大乐趣。“乔松数千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垣,白石为桥道。流水周舍下,飞泉落于檐间,柳绿白莲罗生池砌。”唐朝诗人白居易描绘的庐山草堂正是这种情怀的写照。

2.4用植物体现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比西方国家多了一层遵循自然之意。老庄讲究“道法自然”,自然、纯朴、不事雕琢的审美观对中国园林影响甚远。特别是自宋以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成为了评价园林的最高标准,这就使得园林植物在造型、色彩上更多的是遵循自然、追求天趣,不仅植物材料来源自然,而且通过不加修剪的方式来展示植物色、香、姿等自然面貌。如著名园林拙政园,其“听雨轩”周围按势种植着竹子、芭蕉、梧桐,轩南小池种有睡莲,植株长势自然,高低起伏不同,颜色深浅不一,大略看过,会以为是天然长成,但细细品味,其实是造园者精心雕琢而成。

3.“意境美”在现代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所体现出的“意境美”,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使得现代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充分发扬。

3.1植物种类的选择

在现代景观设计当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利用古典园林中的传统植物资源,强化中国元素,突出传统意境表达,让古典园林的“意境美”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创造出了符合当代审美要求、同时具有较强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力作。如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选用了大量的竹作为景观植物,配合集现代与传统一身的建筑群体,韵味十足。

3.2植物配置的方式

在古典园林中,植物的配置讲究吉祥如意,讲究诗情盎然,讲究画意画理,讲究意境深远,这些原则对现代景观设计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南方的许多小区里,植物配置方式十分讲究。除满足当地气候、环境要求外,植物的高低大小、颜色配比,大多遵循了“错落有致”、“疏密变化”、“富有诗意”等原则,哪种为多,哪种为少,何处丛植,何处孤植,讲究画意画理,使景观获得极佳的观赏效果。

3.3植物与景观的依存关系

古典园林中透过月亮门的桂花树、白墙黑瓦边的芭蕉叶,情趣盎然,诗意十足,如只有植物而无环境,效果必大打折扣。受此影响,许多现代景观设计师在配置植物时,也会考虑植物与建筑在材质上、色彩上、气味上、光影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如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该建筑以红色作为建筑主体色,结构中引用了古典建筑中圆拱门因素,配置上水塘、莲花、假山、翠竹,营造出充满诗意的空间环境,使现代建筑多了一分柔情。

中国古典园林以特有的构造形式,表达出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统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对当代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手法,对当代具有中国元素的景观设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篇9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创造手法;色彩;写意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在创作手法上有很多类同之处,相互之间影响非常广泛。魏士衡指出:由于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在社会功能上的一致性,并在多数情况下两者属于同一心理依据,两者遵循统一创作规律和审美规律。

1散点透视与动态连续风景布局

透视是分析和定义空间,处理景观形式的方法,对描绘风景的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山水画对景观的观察是从一侧到另一侧,从一点到另一点,称为散点透视。散点透视使得山水画中融入了“时空”概念,不同瞬间的画面可以组合在同一画面中,甚至有时会随着画家的情绪变化而跳动,是一种极为自由自在的运动,如宋代王希门的《千里江山图》。且这种时空运动并非是平均的,在移动中往往有若干停驻,画家在此作较为详细的描绘,以便逐渐展开、丰富、深化。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中产生的时空序列关系和理论,对中国古典园林中景区的组织、园林季相的变换具有重要意义。

2透视与构图形式

中国山水画在空间构图中,包含了时间的艺术因素,由开始和结束组成。对于山水画的构图,宗炳以“竖划三寸,当千初之高;橫墨数尺,体百里之炯”提出远映法,宋代郭熙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远”论:即高远、深远、平远。在园林空间构图方面,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对开朗风景的评价为“旁边平远娇岭,重叠钩连飘渺而去,不厌其远,所以级人目之旷望也”。对闭锁风景发评价为:“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所以足以目之近寻也”。同一幅画中,既要有开朗远景,又要有闭锁近景,二者不能偏废。这个论点对园林风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同一园林中,既要有开朗的局部满足游人旷望的要求,又要有闭锁的局部,以满足游人近寻的要求。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两者共存于同一园林之中,相互对比、彼此烘托,能够大大提高园林空间的艺术美。

3写意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最为突出的共性便是借助作品所使用的客观材料表达和唤起情感的共鸣和联想,即为“写意”。从总体来看,写意的创作手法包含有2个方面:一是抽象、概括的艺术创作手段;二是立意。园林创作也是如此,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园林,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园林创作重在立意方面,从山水画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写意以抽象、概括的艺术创作手段应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如用一块奇石代表一座山峰,一条小溪代表一条湍急的河流,或者用具有抽象意味的岩石代表石狮进行布景。写意的手法反映出典型的中国式艺术境界,以极其简约的形式超越空间的局限和介质的束缚,含蓄地反映出艺术方法论的想象力。写意是中国园林从中国山水画吸收的重要内容,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重要特征。

4叠山与皴法

山水画石法中勾、皴、擦、染、点5个步骤中,皴法是表现景物特征的系统技法,传达了客观世界的信息,“欲显其脉理及阴阳向背,则用皴法”。皴法以提炼过的艺术形式将惯常的景色进行分类,从而在现实和美学理想之间,在抽象和现实主义之间找到了折衷的道路。山体的表现是中国山水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山体唤起创作者庄严雄伟的感受。对中国人来说,雄奇的山体体现出人们对自热的崇拜,寄托着高贵品质的象征。与此对应,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园林中应用“峰与皴合,皴自峰生”的理论。山水画的皴法和园林的叠石技法相互融合,使得皴法成为了叠石的术语,山水画中的山石和园林中的山石几乎合二为一,且山水画中皴法对园林中置石或者是叠石的形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以后,山水画描写山石质感的方法(皴法)逐渐一致化(这应与写意画地位的逐渐提高相关联),表现远山和近石并无二致,画山如画师,使得中国文人更容易接受园林中叠石为山的概念。

5色彩

江南园林做为中国古典园林最典型的代表,它的设计也受上述山水画美学思想的影响,追求幽寂脱俗、自然雅致的风格。在色彩的应用上与之相呼应,以自然、淡雅、平静为主,以幽静淡雅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其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与其气质十分相称。无论是无锡的寄畅园,还是苏州的留园、拙政园,色彩也极尽清新淡雅之风,梁坊柱头皆用栗色,挂落用墨绿,有些柱头也用颜色退光,都为素冷色调,与白色墙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再以精美的漏窗沟通内外,窗外一叶芭蕉,几竿修竹、花影扶疏、若隐若现,与泼墨写意山水画的色彩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篇10

关键词:现代园林;设计;思想;园林的艺术

1中国园林都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

中国古典园林以传统文化为中心,委婉含蓄。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中,园林艺术的发展随着我国绘画诗歌等艺术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表现为诗、画对园林艺术的精神渗透;诗画艺术直接转化为园林的物质造型。园林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要师法自然、表现自然,另一方面也需要向绘画汲取营养。中国古典园林大多建造在相对封闭的与外界自然或城市环境相对隔绝的空间环境中。设计者力求在狭小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出宏大的自然山水之势。

2我国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当今的人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现代园林应充分地尊重自然传统,有意识地改变忽视自然功能的形式主义手法。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更具自然规律进行规划设计,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进而形成具有自然活力的人类活动空间。

3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所涉及的主要元素是:石、水、植物

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植物是园林中四季美景的艺术表演团。当然园林设计中还涉及到一些动物,比方说:鱼和天鹅等。笔者认为在这点上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史相通。在手法上现代园林常常讲究大面积的铺排,看起来非常气派,然而游逛起来却非常累,让人无所适从。而传统的园林,讲究以小见大,强化造园意境,反而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当然现代园林也有可取之处,比方说引进了西方园林大面积的草坪的设计,给予人们更好地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4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写意手法的应用

集天下名山胜境,不过分追求和拘泥于对实物形象的摹写,而是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使游人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应该确立研究传统园林的正确态度:基于传统,重新创造。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在建设和研究的背后,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又要体现地域特点富含时代气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正是“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园林的设计受限于特定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其形成的根源,同时运用符合现时代特征的科学的思维路径去研究问题。因此,这种差异首先应该从人认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切入。从本质上解读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并变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借鉴西方思维方式之长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探究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

梳理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其在东、西方的影响,以及进入近代后的衰落根源。剖析现代风景园林的行业本质,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风景为源泉的艺术创作,是有生命的、在不断生长变化的空间造型艺术和领土的安排与整治行为。解析其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以自然为主体,以生态为核心,以人本为宗旨,以地域为特征,以场地为基础,以空间为骨架,以简约为手法。从现代园林出发,再回到传统园林,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出发,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重新审视传统园林,从中剥离出其现代价值和局限性。

具体而言,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和古典园林都分为6大方面:场地分析、设计思想、设计原型、设计要素、空间布局、设计意境。一方面,就每一个步骤分析二者的理念和理法;另一方面,分析古典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的时代特征,尝试比较二者的不同和相通之处;最后,以此审视中国传统园林,得出值得传承的方面,以及值得反思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