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3:57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案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39―02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性课程,也是教育部指定的经管类相关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是是深入学习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总体而言,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尤其是在地方普通高校中,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面临诸多困境。

1地方高校本科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困境

1.1课程层次定位不清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学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在国外,本科经济学专业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一般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大一学习初级水平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到了大二、大三再学习中级水平的宏观经济学,少数攻读研究生要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生才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在国内,近年来随着经济学教育与国际接轨力度的加大,很多师资力量较强的985、211高校已经开始遵循国际惯例,给大一学生开设初级宏观,给高年级学生开设中级宏观,给研究生开设高级宏观,并且一般都采用引进版教材。但是,更大数量的地方普通高校受到师资水平、学生基础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依然采用传统做法,本科阶段只开设一次宏观经济学课程,课程的层次基本上介于初级与中级之间,一般采用国内学者编著、处于这个难度的教材。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培养本科生的经济学直觉和提升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经济学方法论和解读经济现实的实践性课程,还是一门提升经济学认知能力和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做准备的先导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与初级宏观经济学相比较而言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体系论证的严密性和实证性,更注重宏观经济知识的适用性;与高级宏观经济学相比中级宏观经济学更具体,与现实经济连接的更紧密。但是,中级宏观的学习难度相比初级宏观来说可以说大大加大,这种难度不是像高级宏观一样来自于数学知识的运用,其实中级宏观用到的数学知识并不比初级宏观多多少(在国际主流中级宏观教材里即便是简单的微积分运用也是放在附录里的),而是来自于对问题分析的深度。所以为了有效地学习中级宏观,国外高校才为大一的学生先开设初级宏观。

现在吊诡的现象是,学生基础好、师资力量雄厚的985、211高校让学生先学初级宏观再学中级宏观,从低起点到高落点。而学生基础、师资力量相对较差的地方高校却直接给学生开设介于初级和中级之间难度的宏观经济学,让学生起点很高、落点又不高。要知道,地方高校的经管专业招生虽然已经文理兼收,但依然以文科生为主,再加上他们的基础本来就比985、211高校的学生差,这就造成大量的学生在没有任何知识准备的情况下面对中级宏观中涉及的代数、图形分析叫苦不迭。最终的结果是,大量没有考研打算,学习意愿本来就不高的学生觉得宏观经济学太难,没学会什么东西,而极少数准备考研的学生又觉得的课程的知识不够考研的要求,可以说是两头不讨好。

1.2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自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以来,宏观经济学一直是经济学中一块激动人心的领域,七十多年来在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两个主要议题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而这些进展理所当然的体现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可是大量地方高校依然采用传统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范式,其特征是整个理论体系与政策实践的核心表现为iS-Lm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推导出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水平,并能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意义。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已经发现这一模型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没有考虑经济变量的滞后效应,进行动态分析;没有考虑不确定性和预期的影响,不能体现宏观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将流量均衡和存量均衡混淆,具有逻辑上的不一致性等等。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传统iS-Lm模型逐渐衰落,大多数宏观经济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不再使用iS-Lm模型。iS-Lm模型有时出现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但只是作为建构总供求模型中总需求曲线的一个阶梯。纵观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iS-Lm模型在曼昆、萨缪尔森、哈伯德、帕金等名家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早已消失。在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像新古典宏观代表人物巴罗的《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里找不到iS-Lm模型,威廉森的中级宏观里iS-Lm模型也只在一章出现,即使新凯恩斯的代表人物曼昆的中级宏观教科书中iS-Lm模型也只占很小篇幅。可见,尽管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糅合在一起的萨缪尔森式的新古典综合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居于支配地位,但iS-Lm教学范式已经不再流行。

地方高校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主要采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比如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这些教材依然花了大量篇幅讲授iS-Lm模型。虽然权威期刊上的理论研究与高级宏观课程教学都很少同iS-Lm模型相关了,但是据笔者所了解,在地方高校中察觉到这种转变的教师还比较缺乏。许多教师仍然在用iS-Lm图形来讨论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含义。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可能在于iS-Lm模型的相对简洁性及教学惯性,也可能在于师资知识结构更新慢。

1.3本土化案例缺乏

宏观经济学是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应用于宏观经济实践的科学,自然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只讲授理论,必须辅之以案例才能使干巴巴的理论变得鲜活,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案例当然是学生身边的、本土发生的、来自于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宏观经济实践的。可惜地方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能利用的这类案例资源少的可怜。引进版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倒是案例丰富,但这些案例几乎都是以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实践为背景而撰写的,不能贴近学生身处的经济环境,国内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现实经济问题明显缺乏感性的直观认识。地方高校所广泛采用的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是什么情况呢?看了只能更让人失望,即便是部级规划教材都是只有干巴巴的理论,几乎没有案例,可以说是把国外教材案例删去后,再把人家的理论浓缩一下而成,甚至用的数据、图表都是国外教材上直接抄过来的。

之所以本土化案例如此缺乏,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国宏观经济研究过于落后,可用的宏观经济数据缺乏;另一方面跟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市场竞争不够激烈,编书的老师们急功近利不愿总结归纳本土案例有关。教材提供不了本土化的宏观经济案例,那就只能靠任课教师自己总结用于教学了。但地方高校师资水平本来就不如哪些出自名校的教材作者们,可想而知让他们自己建立本土化案例这个工作有多么不易。可喜的是,一些归国学者在宏观经济学教材的本土化上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复旦袁志刚教授写的两本宏观经济学教材,北大苏剑教授编著的宏观经济学中国版,甚至央行易纲副行长与北大张帆副教授也合著了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类教材在地方高校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率并不广。

2突破地方高校本科宏观经济学教学困境的思路

地方高校面对上文所提三方面宏观经济学教学困境,笔者尝试给出突破困境的三点思路。

2.1课程层次定位于初级

考虑到地方高校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和未来的就业去向,笔者认为地方高校的宏观经济学教学难度不应再定位于初级与中级之间,而是要定位于初级经济学的水平,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意愿,使他们学一门课不至于因为课程太难反而什么都没学到。同时,也要考虑到少数对宏观经济学感兴趣,自身基础好,有考研打算的学生,在高年级时为他们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的选修课,使他们有进一步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平台。这样既照顾到大多数普通学生,又兼顾到少数优秀学生,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课程层次定位不清带来的问题。

2.2引进宏观经济学教学新范式

宏观经济学新范式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淡化iS-Lm模型,或者说减少iS-Lm模型的篇幅,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长期经济增长、总供求模型的微观基础上。要做到这点根本上需要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摆脱陈旧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体系,这对地方高校的师资有一定难度、也需要一个过程。笔者提供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治标方法供参考,就是先采用拿来主义,使用引进版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原理》,该书使用大量篇幅关注长期宏观经济表现,最后几章才使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短期经济波动,充分体现了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新范式。

2.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学案例本土化

在大多数地方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都是由若干教师同时承担的。由于地方高校教学一线教师基本不用坐班,所以同事们见面机会少,导致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各自为政,教师之间无法形成合力。前文说到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要主要依靠任课教师自己收集、归纳整理,这要耗费任课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课时多、科研压力大的地方高校教师来说能完成的案例量实在有限。如果能组建高水平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定期看展关于宏观经济学本土化案例建设的教研活动,就可以集中团队之力丰富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案例库,效果应该远胜于单打独斗。

3结论

总之,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要想突破当前宏观经济学教学面临的教学困境,一方面要加大引进国外教学、教材的先进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师资团队、教材、案例库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和喜欢上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对策

每年一届的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它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而且对教学有着无形的“指挥棒”作用。一般来说,考试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的内容是教材的精华。对于思品课来说,中考所涉及的内容多是围绕思品课的三大任务(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对于废弃“三大任务”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和不突出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教学,无疑是一种“无情”的鞭挞。“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是中考的主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规定,思品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教材内容虽然很多,但其“精华”却是主要的思品理论观点,譬如初二教材的“一条规律”、“四个原理”,以及私有制、阶级、国家、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涵义、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初三教材的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的经济制度、思品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的人口问题、法制问题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初一教材的有关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体内容的概念、必要性及行为要求,均属教材的主体内容。我们在教学(或复习)中,必须紧紧把握这些内容,力求弄懂、弄通,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地“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二、题目灵活多变是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也是难题

在思品课教学的三大任务中,其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难以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中考试题灵活多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既是对思品课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也是规范思品课教学的手段。那么,规范的思品课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抽象过程,即从客观事物入手,讲清理论观点。譬如讲国家的概念,首先应从国家的产生过程讲起。为什么会产生国家呢?那就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便随之产生了。这时,一部分人就有可能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于是就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在不同的阶级中,一些阶级就会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另一些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但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必然要起来进行斗争和反抗。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剥削、压迫地位,就建立起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进行统治。这种暴力机关就是国家。所以,国家的概念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国家的概念,而且也便于理解掌握国家的本质和职能,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它也为理论知识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是中考的重点

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完成思品课教学任务的关键,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思品课教学只有在扎实传授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运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思品理论真正发挥其“理论武器”的作用,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所以,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是对思品课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是规范思品课的教学过程。

然而,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却既是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家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所谓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是说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思品课教学任务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只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忘记了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认识客观事物;所谓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是说大家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不够得法。

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培养学生能力列入教学的过程之中,并持之以恒。其次,要明确所谓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这里的“理论”指的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实际”指的是社会实际(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现象、社会热点问题等)、教材实际(教材中的史实、事例等)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指的是用教材的有关理论对具体事物(即客观实际)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一般来说,运用教材理论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可分以下几步来完成,即首先认识客观事物,找准教材的有关理论;其次摆出有关理论,再次找出理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譬如:“运用社会发展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其分析、认识的思路应该是:第一步认识客观事物,找准应该运用的教材理论。改革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运用。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必须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篇3

材料当中找问题,主要词语是关键。

问题原因分条讲,标题对话相联系。这就告诉我们在解答主观题(非选择题)时,先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依照关键词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同时,注意限制词找准中心多角度规范作答。可用符号①②③④或分号隔开。

社初国情是原因,主要矛盾经建解。在这句口诀中我们应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面临的基本国情,同时理解初级阶段的含义、特点、和经历的时间,由此引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以及解决主要矛盾要依靠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改革开放基本点,四项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是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在这句口诀中我们可以延伸记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环境资源可持续,科教兴国两战略。材料中如果涉及资源环境应联系可持续发展战略,如果涉及教育文化应联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依法治国一方略,依宪治国是核心。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了依法治国一个方略,所以学生便于记忆由此我们可以延伸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有法可依是前提,违法必究有保证,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节资环保与生育,对外开放三国策。这句口诀给我们总结了三个主要的国策分别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计划生育的国策、对外开放的国策。

一国两制是方针,民族政策记的清。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澳门、的基本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制定的,我们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这二者同学们容易混淆。

高举色旗帜,基本路线不动摇。色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简称。在这里我们总结几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体现在哪里?经济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依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政治方面:实行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社初基础公有制,共同富裕是原则。大家应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民族精神要弘扬,艰苦创业莫忘记。民族精神、艰苦创业、创新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享受权利尽义务,打击违法和犯罪。

维权渠道多途径,立志报国搞创新。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篇4

一、基础年级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现行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有三大基本目的,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可见,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系统过程。然而事实上,目前基础年级的历史教学没有很好地兼顾三大功能。学生忽视知识的全面掌握,淡化了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动口不会总结,动手不能分析,动笔不会叙述,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能作简要评价,只会识记现成的结论。知识不扎实,方法很机械。

显然,这样的基础无法适应高三的学习。而目前的高考则属于选拔性考试,对学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基础年级的学习没有打下相当坚实的基础,使两个阶段明显断层,造成基础年级历史教学精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而高三学习则特别紧张。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有:

1.能力培养目标缺乏层次要求。目前,初高中历史教学采用一个大纲。它没有对不同年级的教学提出能力的分级培养目标,而只有笼统的要求,教师有纲可依,但无章可循。

2.会考的导向有违大纲的目标。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无法摆脱会考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目前会考有两点处理不当。一是能力要求没有体现,且框得过死(如初中会考)。二是高二会考虽有能力要求,但与高考能力要求相比相距甚远。事实上,高三一年的功夫也不可能缩短这段差距,使能力培养一步到位。

3.主、副科观念左右学生思想。在基础年级各阶段,历史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由于平时考试没有体现足够的能力要求,一些死记零散知识点的学生照样取得好成绩。于是“历史容易学,此无他,唯背熟尔”的观念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教师的讲解成为徒劳。此外,由于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连续讲授世界史,没有新鲜感,也淡化了学生的兴趣。毫无疑问,令人担忧的基础年级历史学习现状留给高三年级的是一个“烂摊子”。选修文科的有不少人是在“混科”。让高三这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忙于“收拾”前一阶段,冲刺后一阶段。负担之重,可以想见。也造成高三教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教学。

二、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阶段衔接

为缩短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的距离,扭转两段脱节现象,笔者认为在阶段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毫无疑问,知识体系为能力的载体。无论是历史观点的形成,历史结论的认定还是阶段特点的归纳,都必须依赖丰富的史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而后得出。怎样才能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呢?

首先,摆脱会考的束缚,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筑知识体系。由于会考是属于评估性的考试,而高考是注重能力的选拔性考试。故整个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不能受制于会考这一阶段性目标,要提高起点,瞄准高考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适应能力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的需要。

其次,引导学生以线索串联内容要点,形成基本历史知识的“经纬网”。基础年级学生有一个通病,知识点掌握的较零散,在记忆方法上多采用机械记忆,弄不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识记效果很差。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讲授新教材之前,先提醒学生看目录,勾勒内容框架,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主要讲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以此为主线,以下并列运行三条线:①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鸦片战争为起点,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②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社会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新的阶级力量和经济因素产生。③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并探求救国救民的方案和途径。以及在中国近代政治和经济急剧变更情况下而产生的近代思想和文化。上述四个方面构成该册教材内容主骨架。起初让学生了解纲目,教学中联系纲目教学,结束后再用纲目统领教材内容,让学生明白内容的前后联系。

另一方面,提醒学生注意内容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可切取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经济发展状况,19世纪上半期中西方政治发展的特点等。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落实到纵横联系的“经纬网”上。

其三,教育学生注意知识的分类和分层。学生头脑中掌握大量的史实后,要进行初步的整理,按方面归类,按级分层。在归类的过程中,体现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联系(如各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另外,要告诉学生注意区分哪些属现象,哪些属本质,哪些是表现,哪些是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在答题时,找准关键词,有的放矢。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篇5

《经济法》课程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应被忽视;《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会计各类资格考试的内容为基础,并与其他的课程如《税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相衔接;任课教师应当在《经济法》课程第一堂课上对学生强调《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并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主动性。

关键词:

三本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

一、《经济法》课程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被忽视

《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各类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从学生选择会计专业开始,就注定了与《经济法》课程一生相伴;《经济法》课程贯穿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生涯的始终,《经济法》课程能决定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生涯的高度。会计专业的资格考试,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五个层次中,目前有四个层次需要考试《经济法》课程,即: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经济法》课程是必考科目,只是在不同层次的考试中,名称不一样而已。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名称为《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在初级会计师考试中,名称为《经济法基础》;在中级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名称为《经济法》。由此可见,《经济法》课程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经济法》课程能决定会计职业人员的执业质量。会计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会计职业是“在刀尖上跳舞”的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会计岗位是社会上所有单位不可或缺的工作岗位,会计人员每天在与数字、金钱打交道。很多单位存在的违法乱纪现象,均需要通过会计岗位进行账面上的“合法化处理”。

众多会计从业人员,或者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或者出于法律观念淡薄,或提供虚假的会计证明、或疏于履行该有的监督之责,使得违法乱纪行为屡屡得逞。因此,会计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具有娴熟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法律观念。与《经济法》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形是:《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却被实实在在地忽视了。《经济法》课程重要性被忽视的体现就是课时的缩减。笔者曾在多个三本院校做过调研,《经济法》课程的课时被缩减是众多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共存的现象。以武昌工学院和武汉工商学院为例,这两个民办院校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最初的课时均是64学时,后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时,分别将课时缩减至48学时和34学时。要想在短短的48学时和34学时内将《经济法》课程的重点内容讲授完毕,是对《经济法》课程任课教师的考验。

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讲授内容需要厘清

当前,在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讲授内容方面,存在着偏法律专业的倾向;没有面向会计专业有专针对性地拣选讲授内容。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应当为会计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讲授内容,讲授内容的甄选应以会计领域的专业资格考试内容为基础。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中主要涉及的法律制度有: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规制度等。在初级会计师考试的《经济法基础》中主要涉及的法律制度有:经济法概述;劳动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等。在中级会计师考试的《经济法》课程中主要涉及的法律制度有:经济法概述;公司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商业银行法律制度;保险法律制度;外汇管理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担保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其他法律制度,如专利法律制度、商标法律制度等。在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经济法》课程中主要涉及的法律制度有:经济法概述;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票据与支付法律制度;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等。鉴于会计专业已经专门开设有《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税法》等课程,《经济法》课程的讲授内容就无需再涉及财经法规、税法的内容;《经济法》课程应以经济法概述、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等为主要内容,适当兼顾初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基础》以及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的内容,以培养初级会计师为主要目标。

三、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任课教师须在《经济法》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对学生强调该课程的重要性。虽然每所三本院校均会在新生入学后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但是入学专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众多三本院校将《经济法》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或者第四学期。经过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学生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专业出路、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很多学生也已经参加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开始筹划初级会计师以及中级会计师的备考事宜。此时再对学生强调《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相信学生会有切身的体会。更有甚者,不用任课教师强调,学生自己也会明白哪些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从事三本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工作已经5年有余。在笔者的《经济法》课堂上经常有学生带着初级会计师考试的复习资料,并在课间休息时间向任课教师咨询不懂的题目或者知识点。因此,任课教师在第一堂课上强调《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要比在入学专业教育时强调《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其效果更加明显。

(二)任课教师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该课程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笔者曾经在武昌工学院和武汉工商学院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经济法》课程的看法惊人的一致:《经济法》课程理论高深、内容枯燥,没有学习的兴趣。学生对《经济法》课程产生如此误解,责任在于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讲授的内容空洞,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任课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任课教师自己没有理解知识,又如何让学生理解知识?又如何向学生传授法律条文如何应用?有的任课教师上课就是念ppt,以至于学生戏言:《经济法》老师就是念经,《经济法》课程就是催眠。其实不然,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经济法亦然。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经济法也应该很精彩才对。因此,作为《经济法》课程的任课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是第一要务;运用自己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对《经济法》课程产生兴趣则是《经济法》课程任课教师的迫切现实。

参考文献:

[1]陆中宝.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会计专业为例.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观;能力本位;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58-03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具有现实的重要指导意义。时代在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也应该随着社会需要而变。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科学的、发展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以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21世纪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

21世纪到来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呈现了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21世纪初正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上台阶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参与新一轮全球化产业调整重组的关键时期。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中心,以确保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加速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发展高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以金融、会展、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如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以及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淘汰靠大量消耗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支撑的落后产业,改造提升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中药等优势传统产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力转移,实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

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社会上物质匮乏、人才匮乏,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型、学术型人才,即“学科人”。20世纪末,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但我国经济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科技含量较低,经济增长靠的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企业对生产一线的中初级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不高,工人只需要掌握简单的知识、技术和动作技能就可以胜任工作。这个时期,企业虽然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工人,但他们并非急需的人才,社会急需的是有一技之长和管理能力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步入了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第一产业产值与劳动力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显著上升,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将急速上升。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人才,除了顶端的高科技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外,更多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即现代技术工人。所谓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人才或专业人才。这类人才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以及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能胜任多个行业的工作,能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的多元化的人才,具体包括有专业背景的营销人才、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人才以及精通本专业又通晓其他领域相关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等。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内涵的变化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中等教育停留在学历教育、应试教育阶段,根本不存在什么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的出发点是“社会本位”,培养的是“知识型、学术型”人才,即“学科人”。20世纪末,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工业经济时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一方面,由于我国工业化程度相对还比较低,企业对生产一线的中初级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社会上中高级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所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基本上定位在“技术型、管理型”人才的层面上。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盲目扩招,不注重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专业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方法手段落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技能培养,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继劳动力、原料、资本三大市场要素后的第四大关键要素。要实现经济增长,除了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必须以人才、技术作为依托和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同时,由于新型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顶端的高科技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更多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即现代技术工人。所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十分明确,其培养目标的出发点不再是“社会本位”,而是“市场本位”,是根据行业、企业需要和学生就业需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即现代技术工人,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急需的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科人”,培养模式的立足点是“学科本位”,强调的是知识、学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从学校的名称、学制、办学层次到专业的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材编写等,都是由国家教育部门包办,完全属于政府办学。现阶段的培养目标是“行业人”,培养模式的立足点是“能力本位”,突出的是技能和素质培养,培养模式多元化、多样化,有政府办学、民间办学、工学结合和校企结合模式,尤其是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得到广泛推广。

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及工业化初级阶段,企业对生产一线的中初级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不高,工人只需掌握简单的知识、技术和动作技能就可胜任工作。现阶段企业对生产一线的中初级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如下知识和职业能力:(1)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胜任本职工作的文化科学基础,同时也是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2)熟练掌握岗位群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尤其是现代工业及高技术产业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它是完成、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向专门人才发展的前提。(3)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信息网络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计算机将成为每个人工作、学习最基础的工具,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掌握计算机知识是对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4)熟悉相关知识,包括法律知识、人文知识、管理知识、营销和公共礼仪知识等。相关知识是适应岗位变化、转岗和转业必备的知识储备。只要做到基础扎实,专业技术知识精通,相关知识宽厚,学生就能做到一专多能、触类旁通,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5)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也就是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能出色地完成专业工作。专业能力不仅仅是指生产建设领域中的应用技能,还包括营销、管理和服务等多种领域的活动能力和方法手段。这是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学生能否成功就业和胜任工作,专业能力是关键。(6)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属于基本发展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决定着企业的兴衰。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如果没有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企业就不可能取得惊人的业绩。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已成为企业录用员工重要的考量点之一。因此,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7)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会求知和学会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学生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要具备继续求学、求职的潜力,以应对转型时期一系列变化的挑战。(8)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质量竞争和人才竞争,企业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每个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9)要有职业转换能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催生新的行业、新的企业和新的职业,同时残酷的市场竞争又使许多传统的行业、企业和职业在短时期内可能发生变迁、重组、合并或消亡。因而,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不断变动的职业生涯,都要经历多种多样的工作,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具备适应不同工作、职位及职业的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变化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在学历教育、应试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毕业实习”的模式,是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追求学科体系,难度偏大,陈旧,且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课时内容不足,比例偏低,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熟练职业技能的需要。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普遍采用“宽基础(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活模块(专门能力模块、选修课模块)”的模式,属于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文化基础课致力于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按照“够用为本”的原则设计,而核心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是以现阶段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按照应用性、实践性、针对性的原则进行设计。所以,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所制定的课程体系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践、贴近学生,更加实际、实用、有效。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变化在学历教育、应试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沿用传统“灌输式”、“填鸭式”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把课讲得很具体、很透彻,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变成了客体,缺乏互动,学生听起课来觉得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和掌握,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到了具体操作、应用时感到束手无策;教学手段基本停留在“粉笔加黑板”阶段,现代教育设施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十分注重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推行的是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块教学、案例教学、分组教学、角色扮演教学、项目教学、多媒体教学、一体化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手段。这些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实际任务、实际操作技能为中心,融“教、学、做、创”于一体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变化建立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在学历教育、应试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是用统一化的尺度、单一化的指标去考核和评价学生,也就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标准来评价学生,是一种以知识考核评价、结果评价和学校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不够科学,不够客观,因而使学生失去了合理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采用的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测试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评价、专业建设评价(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评价)、教学管理水平评价、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包括理论课、实践课、毕业论文设计评价)、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毕业生社会评价(包括毕业生职业道德素养、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评价)。中职学生是一群具有特殊智力倾向的群体,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基础素质差异较大,采用多样化、多元化的模式和指标考核和评价学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优势潜能和特长,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树立科学与发展的职业教育质量观

基于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内涵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科学的、发展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以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科学的、发展的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树立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这是由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特征所决定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人的知识、智力将成为实施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未来市场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人才的竞争。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谁能率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胜。同时,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多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为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树立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尤其是要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措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对路适销的合格人才。

树立终身发展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知识、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催生,同时残酷的市场竞争又使许多传统的行业、企业、职业在短时期内可能发生变迁、重组、合并或消亡。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每个中职学生都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要具备继续求学以及适应不同工作、职位及职业的能力,以应对转型时期一系列变化的挑战。为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树立终身发展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应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以确保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比例,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要极力推行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块教学、项目教学、多媒体教学、一体化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手段,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发展的能力,从而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树立多样化、多元化质量评价的职业教育质量观随着高中阶段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均等机会,每个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中职学生是具有特殊智力倾向的群体,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基础素质差异较大,不能用传统的统一化的尺度、单一化的指标去考核和评价学生。为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掌握知识多少来评价学生的知识质量观,树立多样化、多元化质量评价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养、社会活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潜能和特长,确保学生就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素质差异因材施教,为社会培养多层次、多规格、有特色的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一鸣.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展望和战略选择[oL].(2006-04-28)..

[2]贾继海,杨百梅.论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J].教育与职业,2005,(35).

[3]郑禹.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探讨[oL].(2010-05-04)..

[4]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

[5]只海平.21世纪中职人才规格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J].机械职业教育,2001,(3).

[6]罗俊,宋充.如何转变市场经济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商场现代化,2007,(11).

[7]龚道明.省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1).

作者简介: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32-03

发展基础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些地区的脱贫进程,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目标能否实现。教育与经济密不可分,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不到发展,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的资助学生或者资助学校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最好的扶贫。人口素质提高了,经济发展才有动力。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由此看来,在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必须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才能有的放矢,治标治本。这里,笔者就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实际出发,谈谈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现状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由于经济总体比较落后,广大贫困山区的人们送孩子读书主要是想通过升学改变处境。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民有这样的认识,而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送子女入学的重要性。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看,他们必须执行教育有关法规政策,完成上级下达的教育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地方政策和教育规划,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也就是说,他们抓教育的观念往往来源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这说明,从群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教育观念并非是内生的、自觉的,而是外在的、被压的。同时,轻视教育的观念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某乡镇去年非但不安排本级“一费制”补助,在年底时县政府还动用上级给该乡镇的“一费制”专项补助。

[对策]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确保“普九”目标真正实现。

近年来,化隆县已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来保证“普九”投入的到位。如甘都镇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切实加大财政对教育的统筹力度,认真落实“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全县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2007年,该县经常性财政收入7150万元,其中用于教育2359.5万元,占33%;生均教育经费749元。2008年,该县经常性财政收入8201万元,其中用于教育3042.6万元,占36.1%;生均教育经费873元。2009年,该县经常性财政收入9002万元,其中用于教育3375.8万元,占37.5%;生均教育经费906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该县教育总投入比2007年增加683.1万元,增长22.5%,生均教育经费增加124元;2009年,该县教育总投入比2008年增加333.2万元,增长11%,生均教育经费增加33元。但是,化隆县教育投入缺口大,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有限,难以支撑起教育大厦。

因此,解决化隆县基础教育投入问题,一要教育扶贫。上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化隆县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发挥教育扶贫解困主渠道的作用。此外,应增加专项补助的额度。如“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联合国少儿基金会援助贫困山区初等教育项目”等优先向这些地区倾斜。

二要广开门路,多渠道投入。当地政府真正把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教育筹资政策用好用足。政府财政投入是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要确保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中央和省州、县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关法规、文件对教育集资的对象、范围、比例、原则、用途以及管理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应严格按这些法律、政策执行,用好用足,保证基础教育投入有多方面的来源渠道。

三要采取应急措施解决“普九”欠债问题。前几年,为迎接上级“普九”检查,化隆县采取“一年建设,三年还债”的办法,加大了“普九”达标建设,因此,欠下了6800万元的学校建设债务,至今尚未偿还。原计划用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来偿还,而实行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这一政策,所以这笔债务失去了偿还来源,教育的压力很大。省、县市政府应将“普九”欠债纳入政府,实行“消赤减债”的整体计划,逐步将这笔债务消化,以减轻教育的沉重包袱。

[现状二]“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任务艰巨

目前化隆县虽然实现基本“普九”目标,但这是低水平的“普九”,与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有较大的差距。化隆县“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仍有大量危房存在。目前,全县中小学尚有危房27.5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19万平方米),危房占总校舍面积比例14%,处于全省14个市(县)前列。二是初中学位严重不足。化隆县从2007年开始进入初中入学高峰期,每年以800人的速度增加,这种情况将延续到2011年。由于学位不足,导致班额过大,已出现同一年级学生在一个大会议室里上课的现象,而且像实验室、仪器室及实验仪器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三是初中辍学率偏高。2011年全县初中在校生辍学率达5.8%,部分偏远山区的乡镇辍学率高达两位数,离国家规定的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标准差距较大。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篇8

“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中“中等”一词的含义一般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2号文件);也有人认为“中等”二字含义意指中职教育培养“中级专门人才”,比如,以往的中专以技术员级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但是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教育的发展,专门人才的水平等级已在本类人才内部区别(如会计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中的助工、工程师、高工等)。现实中,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专业已将“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加之多数企事业单位也不再将中专毕业生直接录用到技术员岗位,因而中职教育培养“中级专门人才”的看法已不被普遍接受。为了进一步认识中职教育内涵,我们有必要比较相关的概念属性。首先是与“职业技术培训”的区别。职业技术培训一般内容单一。着眼于专门职业技术知识的介绍和专门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中职教育从属于教育。它不仅介绍职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而且注重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1号文件),可见相对于职业技术培训来说,中职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着眼于人在职业活动方面全面素质的提高。换句话说,如果只是单纯的技能学习,而忽视应有的认识和情感,则中等教育与职业培训就无差别,同时也抹杀了职业教育的功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遍教育相比,前者是一种“依赖性强”和“变化周期短”,与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后者则是相对独立,且较为稳定的教育。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晴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功能”,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就其两者教育功能而言,普通教育着重于全面的发展,而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可否认,全面的发展包含职业生涯或职业生活的能力培养,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也需要普通教育的基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所以在中职教育中,强调“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已属必然.若职业教育学生不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则应有的技能教育和专业课学习难以推进。由上分析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应具有双重性教育宗旨。其一是“初等职业技术水平”,以帮助人取得职业入行或上岗资格;其二是“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它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学生的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具体讲,就是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具备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它属于一种通识性基础教育,是为学好专业服务的.同时也为发展学生继续教育学习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包括为升学做准备,确保其持续发展的可能。这与国际上对职业教育内涵的共识(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职业训练或培训,而是完整地包括职业教育的认识、情感和技能)是相一致的。对中职教育内涵的理解关系到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位置的准确定位,而对中职教育的准确定位,最终还有待落实在对其培训目标的重新认识和准确定位上。培养目标问题是中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如果目标不明就容易引起教学工作的混乱和无序:要对它作出准确的定位,我们仍需要结合对当前中职教育的培养对象状况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分析。

二、当前中职学校生源及社会需求变化对培养目标的影响

对中职教育培养对象的“进出”状况分析,将有助于加深对其培养目标的认识和定位。无疑,与以往的中专学校招生状况相比,现在的中职学校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中专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上,当然也招收部分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但学制要延长,以助其完成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这反映了以往的生源个性较成熟,已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比较自觉,对世界观、人生观、责任感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把握,能适应传统的较为严谨的教育方式。而现在的中职学校招收的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下.并没有完成“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这导致他们的个性较不成熟,文化基础底子薄弱.学习能力差,对世界观、人生观、未来前途的认识模糊,难以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传统的教育方式适应性差。另一方面,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初中毕业生中的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往年大大下降,并且在若干年内,中职生源质量难以有好转的趋势。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文化基础课具有低起点、短时限的特点,这一特点导致在实际上形成了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初中文化补习和高中阶段教育并存的必要。所以说中职的文化基础教育只能是“相对的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切不可与普通高中的文化基础教育等同,这也决定了中职学校在为实现培养目标时,要注重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同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的同时.要突出生源质量的层次性。传统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岗位技能,往往采取反复训练的方式,使受训者获得完成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娴熟技能。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科技发展的影响,现代工作的完成更多是依赖从业人员的智能,而非体能。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作变化的速度加快,使从业人员需要有更大的发展弹性,以适应继续学习和转岗的需要。这要求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及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国际上对劳动者的各种能力在职业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的综合能力或关键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让青年人学习专门技能,为某一特定行业做准备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掌握好关键能力,准备好在一生中进行多次工作变换,尽管国际上对关键能力没有一致的具体表述,但基本认为它应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我在市场调研过程中,与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交流,他们都认为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性、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团队意识教育,培养自学的好习惯,为以后的事业发展打好基础。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在职业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然中职教育要实现由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解决相关的课题,如综合职业能力到底由哪些成分构成?其心理结构如何?其形成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为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中应开设哪些课程?如何处理好中职教育中发展性与针对性的矛盾?如何评价综合职业能力?等等。很显然,在确定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源的质量状况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离开这两点,就难以对培养目标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位,更谈不上如何发展。我认为,就当前而言,中职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任务的双重性:既要完成“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又要培养具有初步执业技能,综合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三、对现有培养目标模式的反思

通过对中职教育内涵的理解,可以认为中职教育的宗旨包括两方面:一是就业教育,即面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的实用人才:二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以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培养目标模式值得反思。

1.强调就业教育,忽视应有的文化基础教育。目前,中职教育有过分强调就业的倾向,美其名日培养“一技之长”的人才,以致在组织教学中过分地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应有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继续贯彻中职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思想。事实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以一次教育定终生的旧有职业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人一生接受一次教育,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情况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在今后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自己接受持续教育和培训机会,以及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特别是终身教育的理念更是彻底打破了以一次教育定终身的观念。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化的社会.为人们提供的任何一类或某一阶段的教育只能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与培训亦如此。另外,过分强调就业教育。必然存在偏重实践轻理论和文化知识学习的现象。如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实习课为主;文化课有的开设,有的不开设,特别是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课程.即使开设一些文化基础课.有的也是选择部分内容,也就是说,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的开设完全围绕专业而进行。这样就没有注重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学生知识不够,适应能力差和后劲不足的后果。这与理性的就业教育相矛盾。也不符合当今瞬息万变的学习化社会要求。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篇9

目前石勘院海外共有177名员工,分布在海外油气研究中心、三个项目部和两个研究室,其中中共党员127人,党员比例达72%,党员比例大,博士学历达到42%,硕士学历达到44%,45岁以下员工达75.5%。研究院包含的主管师、副主任师、主任师、院专家、高级专家、首席专家、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国家专家8个岗位层级在海外都有分布,目前海外有国家“”专家1人,院首席专家3人,高级专家4人,院专家6人,高工以上职称122人(教授级13人)。海外科研人员的专业非常广,涵盖勘探地质、开发地质、油气田开发等。综合来看,石勘院海外员工整体政治素质和专业都比较高。年轻员工多,比较有活力,参加培训学习的欲望比较强烈,岗位层级和专业分布都很广,所以在制定实施培训课程的时候要分级分类,针对不同级别不同专业员工来开展。

二、石勘院海外科研生产项目情况

目前,海外项目综合化复杂化。海外承担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生产科研项目需要地球物理、地质、开发、地面建设等专业员工一体化协调分工来完成。项目在完成过程中会涉及多学科综合,包括地质、地球物理、测井评价、开发、经济评价、地面工程等其中某几个学科知识。科研人员需要具备地质、地球物理、测井、开发、经济评价、地面工程等其中某几个方面知识储备,才能高效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综合化复杂化的项目对海外员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海外目前“一专多能”的人才还比较欠缺,所以要设置合理的培训课程,促进员工成长,满足海外项目越来越综合化、复杂化的需求。

三、培训需求调研分析

为了让培训工作更贴近员工、更有针对性,真正体现海外员工的培训需求,进一步提升海外员工的工作技能。面向海外195名员工开展了一次培训需求调查,通过沟通了解大家对培训工作的看法、实际需求、建议和期望。为了让海外研究中心的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真正体现员工所需,进一步提升海外员工的工作技能。面向海外研究中心全体员工开展了一次培训需求调查。从地球物理、石油地质、油气田开发、工程类等不同专业,针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目的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从回收的37份需求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一是一部分员工对相邻或者相近专业有比较强烈的学习意愿,比如从事地球物理、油气田开发、经济评价等专业员工想学习一些石油地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从事地球物理、经济评价等专业的员工想学一些油气田开发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二是从事石油地质等专业的员工想深入学习一些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及新技术新方法。三是从事石油战略和石油经济等相关专业的同事提出学习一些财务、金融、投资相关知识以及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和相关政策等。

培训时间上90%以上的人都认为根据培训内容来定。培训方式上,以外部培训机构和内部培训为主。培训目的上,对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实际项目研究水平、新技术新方法这三个方面都比较感兴趣。根据大家的培训需求,结合各个项目部的培训计划来看,建议可以加上以下这些类型培训:石油地质、地球物理、油气田开发、工程类相关基础知识及应用方面的培训;油气田开发专业前沿技术和方法以及当前石油行业发展方向方面的培训;相关财务,金融/投资相关培训。

四、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分级分类培训课程体系

根据以上石勘院海外员工特点、海外科研生产项目要求及培训调研分析结果,建立适合海外员工和项目需求的培训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中,从管理技能、岗位技能、基本技能三个大类来建设培训课程体系。管理技能类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层级和工作分工,分为战略管理层、高级管理层、初级管理层三个培训层级。基本技能类分为员工自我管理技能,word、excel、语言等技能。研究院每年这两方面都设置了很多课程,所有海外中心这两个方面的培训可以借助研究院丰富的培训资源。

2.岗位技能方面,根据海外目前的科研生产任务和员工专业分布,分为地质、开发、经济、战略风险、数据信息、软件六个方向。每个方向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主要是学习相邻专业基本知识和应用;中级主要指提高实际项目研究水平;高级主要指学习本专业前沿技术和了解行业动态。

3.根据需要随时对课程体系进行动态调整,让课程体系更灵活,更有生命力。根据这个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形成了海外中心2017年培训计划。其中地质类包括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基础知识及应用、湖湘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及野外地质调查、断陷湖盆沉积野外地质考察培训、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及野外地质考察、海外油气勘探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培训等七个。开发类包括油气田开发基础知识及应用、非常规油气及稠油开发关键技术培训、海外油气开发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培训三个。经济类包括财务,金融/投资相关知识培训、投资优化组合方法和软件培训、圈闭经济评价方法培训三个。战略类包括国际油公司战略管理模式、石油行业经济形势和发展方向等三个。信息类包括海外油气资源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及交流研讨、海外科研生产资料共享平台使用培训两个。软件类包括数模软件eclipse培训、petrel软件的操作等勘探开发软件培训等5个。针对海外目前的情况,还设置了两个党建培训和一个管理类培训。

初级经济学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低碳意识;策略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低碳意识”意义

1、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全国积极响应。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中提出的总目标指出“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而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意识的贯穿“低碳”教育,不仅有助于初中生尽早树立环保意识、从小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作风,而且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提高初中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进而全面提高未来国民的综合素质,增加我国的竞争实力。同时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一大利器。

2、满足社会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打破经济发展对传统路径的依赖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正确处理好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整合个体资源与社会资源,使之达成一致,从而形成合力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在这个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中,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要求社会的转型,我们要由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由高耗能的传统经济向低碳环保的新型经济转变,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行动,归根到底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未来国民的观念意识的根本转变。

对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的初中生进行“低碳”意识的培养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低碳意识的策略

1、增强教师“低碳”意识培养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能力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首先必须自己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必须具备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并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首先教师自己对“低碳”有足够的认识,因此,一线教师要时刻充实自己,深化旧知识,补充新知识。只有在这种“温故而知新”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把对学生的低碳“意识的培养与思想品德的具体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低碳“意识。结合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低碳“知识点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之间关系并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

2、举办各种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诋碳”

组织学生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只要是能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的活动形式都可以采用。比如说:读书会、演讲比赛、辩论赛、小品、主题讨论会、听广播、看录像等等都是比较好的活动形式。利用一堂课的时间开展以“低碳”为主题的主题讨论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低碳”的认识并列举身边“低碳”的例子,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低碳”热情,积极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经历之后可以再次举办类似的主题班会,总结归纳学生自身在生活中的“低碳”体验,并交流经验。作为思想品德课,更注重让学生积极树立“低碳”意识,并将“低碳”意识自觉内化为自己行为,从而促使周围人形成“低碳”意识。

3、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加大“低碳”的宣传力度,创建“低碳”知识学习平台